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区护士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20 22:38:19

社区护士论文

社区护士论文第1篇

1.1综合护理能力

无论是开展社区基本医疗服务还是公共卫生服务,社区护士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技能[1]。社区护士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护理服务,要具备一定综合护理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各种专科护理技能及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技能。因此,工作中要组织社区护士加强理论学习,做好岗前培训,对在岗护士加强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1.2独立判断、解决问题能力

在社区,护士将独立进行各种护理操作、独立运用护理程序、独立为社区居民进行咨询或指导。尤其是在开展家庭访视与居家护理工作时,社区护士要独自深入家庭,针对家庭的各种健康问题,实施护理干预,从而帮助家庭解决各种危机和问题。工作中要多实践,积累经验,运用评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提高自身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1.3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社区护士必须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交流,可以发现问题,争取服务对象的大力合作,从而及时解决问题[2]。社区护理工作是具有协作性的,比如,开展社区群体健康教育,教育活动中,护士需要和社区医生、其它社区工作人员以及社区居民进行沟通交流,做出正确的教育评估,全面地了解社区人群的学习需求,制定出有效、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孕产妇保健服务中,社区护士与孕产妇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取得配合,顺利完成护理计划。工作中主动积极与社区居民进行良好沟通,建立融洽的朋友式、伙伴式关系。

1.4预见能力

社区护士在从事慢性病病人社区管理、社区传染病的防控等工作中,预见能力非常重要。社区护理工作中强调预防保健为主,特别是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的社区防控。另外,对社区重大疫情和中毒事件,护士也要有预见,做好预防工作。

2.职业道德的提升

2.1严格要求自己

社区护士要经常学习有关的医疗法律法规、制度和社区护理质量规范要求,提升社区护理管理质量的规范标准。在工作中,时时严于律己,自觉地运用各种制度约束自己的言行,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和各项服务规范为社区人群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2学会自我约束

社区护士在繁忙之余,要重视自省、善于自省,严格自律,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守法、护法的同时,要能够平等待人。工作中,虚心学习,与同事加强交流,听取不同意见,完善自我.。

2.3培养慎独精神

由于社区护理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更多的是护理人员单独的护理活动,这就要求社区护士要具有高度的慎独精神的和良好的职业道德[3]。尤其是在单独为服务对象提供护理技术时,虽然是独立操作,但也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进行,要有为社区人群负责的工作态度。

3.良好的心理素质

3.1敏锐的观察力

社区护士要学习心理学,护理社会学、伦理学、营养学以及人际学等众多学科,社区护理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多实践,逐渐积累经验,正确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活动,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比如,社区家庭访视中,护士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正确地判断,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

3.2沉着、镇静、理智

社区护士应性格开朗,助人为乐,具有丰富的感染力。[4]。社区护理工作繁重、琐碎,工作地点变化大,因此,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妥善解决所面临的许多复杂问题,这就要求护士要有沉着、镇静、理智的心态对待,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防止把不良情绪带到日常护理工作中,另外遇事也要做到沉着冷静,随机应变。

社区护士论文第2篇

1.1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社区护理态度进行调查,包括从事社区护理服务的工作意愿、对社区护理职业前景预测、对自身胜任社区护理工作的自信度等。同时采用考核的形式调查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总分为100分。

1.2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社区护理相关知识得分比较

护理人员社区护理相关知识得分从培训前的(68.1±8.2)分提高到了(91.2±5.7)分,培训后得分显著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从事社区护理的相关态度比较

培训后护理人员社区工作意愿、对社区护理工作前景预测及对自身胜任社区工作自信度评价较培训前均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渐健全,社区护理作为整个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不可或缺。我国的社区护理起步较晚,目前尚没有学校开设专门的社区护理专业,导致社区护理人员缺口不断增大,临床护士走入社区服务已经成为了目前主要的解决途径,但是二者之间的工作重点又存在着不同:

(1)服务对象不同,医院护士主要服务对象是就诊的患病人群,而社区护士的服务对象则是全社区人群,除了患者外,同时还要面对更多的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要考虑的不单单是生理上的疾病,同时更要关注服务对象的心理障碍;

(2)工作侧重不同,医院护士主要为患者群体提供以三级预防为主的服务工作,以协助医生治疗为主要工作重点,而社区护士则主要是提供一级、二级预防服务,不但要从事常规护理处置,更要融入到患者的生活环境中,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健康知识和防治措施;

(3)护理观念不同,医院护士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深度,而社区护士则更要求护理知识的广度,不但要具有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更要从多方面了解患者的需求。在医院护士转型为社区护士的过程中,由于工作重点的不同往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是转型护士的资质偏低,社区护理工作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护理人员的认可程度较低,参加转型的护理人员往往是各大医院不能胜任临床工作的护士,很难达到社区护理工作的要求;其次是角色转变不到位,医院护士对于医生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在转入社区之后很难适应当前的工作角色,只能担负起咨询、组织、协调的角色,不能做到积极主动地服务人群,加上沟通能力欠缺,在了解患者意愿,为患者提供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工作上往往存在障碍;最后则是缺乏必要的急救能力,社区服务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在遇到紧急事件时往往需要护理人员独立做出应对,而转型期护士往往存在缺乏相应经验,不能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问题。在培训方面,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认可度,让护理人员了解到社区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自我认同感,发自内心的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

(2)正确看待社区护理工作,从目前的社会发展方向来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已经逐步取代了医院的部分工作,以其更加贴近社区居民需求的特点,拥有了更好的职业前景,社区护士应当看到这一点,增强工作归属感;

社区护士论文第3篇

【摘要】目的研究社区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状况并分析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我市9个社区的166名护士进行健康教育认知状况的调查。所有接受调查的护士分为中专组与大专本科组,分别有88人与78人。结果中专组和大专本科组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状况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社区护士;健康教育;认知状况;健康教育现状

68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41-02

在社区之中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民众的身体健康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今被越来越多的社区医院所重视。而通常在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的执行者为社区内的护士,社区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状况会对开展健康教育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我市的166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以护士文化程度为核心进行讨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市9个社区中的166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中专组护士88人,年龄21岁到33岁,平均年龄(24.7±4.5)岁,平均工作时间(4.8±2.2)年;大专本科组护士78人,年龄22岁到32岁,平均年龄(25.1±4.8)岁,平均工作时间(4.7±1.6)年。两组护士的平均年龄、平均工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与评价指标采用随机调查的方式,对接受调查的护士进行问卷填写。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现状、健康教育知识理论以及对健康教育的态度三个部分,三项的分数分别为40分、30分、30分,问卷的满分为一百分。通过比较社区护士的问卷得分,来反映其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状况。

1.3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χ±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x2检验,P

2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中专组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现状为(30.4±4.2)分,健康教育知识理论为(19.2±4.9)分,对健康教育的态度为(20.6±5.7)分;大专本科组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现状为(37.7±3.3)分,健康教育知识理论为(26.9±4.0)分,对健康教育的态度为(28.4±2.9)分。两组护士的健康教育现状、健康教育知识理论以及对健康教育的态度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当今社会中,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可以很好地提高市民的生理健康状况,减少疾病的发生。但目前在社区内进行健康教育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在健康知识的普及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比如说本文所重点讨论的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状况,就是阻碍健康教育在社区内得到普及的主要因素。通常如果护士对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储备不足,或者对健康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那么就很难让社区内的健康教育达到很高的水平。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社区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护士文化程度的影响,和大专以及本科文化程度的社区护士相比,中专文化程度的护士对于健康教育的认知状况显然并没有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而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在当今的许多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的护士文化程度有很大一部分在大专或者大专以上,因为这类护士往往能够更好地为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知识的讲解。如果社区护士的文化程度过低,那么当居民对健康教育知识存在疑问的时候,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甚至会对社区健康教育产生反感情绪,影响后续健康教育的开展。而要解决社区健康教育质量相对较低的现状,可以从加强对中专护士的培训以及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细化两方面入手。特别是在许多经济条件一般的地区,社区护士的学历基本没有超过中专,提升这类护士的健康教育认知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逐渐重视,越来越多的社区护士在对待健康教育的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在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相比于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观。

综上所述,社区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状况受到其文化程度的影响,目前开展健康教育的护士以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护士为主。而要改善社区健康教育的现状,提高中专社区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齐玉梅,王生锋,王桂华,等.社区护士健康教育实施情况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9,9(7):20-21.

社区护士论文第4篇

【关键词】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09―01

目前,开展护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在医院,少量在社区。在医院,护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围绕与个体疾病有关的健康问题,体现个体化的特点;在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更多侧重在疾病的康复、预防和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方面,体现一定的普遍性。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全面的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它作为初级卫生保健的第一要素,是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是护士必须掌握的工作。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健康教育作为社区护理的重要措施,其影响超过疾病预防或治疗性干预。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虽未广泛开展,但这是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广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一种较好途径。

1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现状

1.1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职能

据常亚萍等调查显示,北京市某社区人群的人均医疗时间为5.3 min,人均护理时间是31.5min。这说明,在社区护理中,护士与社区人群的联系最为密切,这一特点决定了护士应该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然而,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和护士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许多护士能够完成并且适宜由护理人员来承担的项目(健康教育)是由医生来承担的。

1.2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由于我国的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系统。而且理论和体制方面又不够完善,可参考的护理文献及书籍又少,使得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卫生宣传的层面,很难深入。据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有84%护士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基本内容了解肤浅或认识不足,80.5%对最佳的健康教育方法选择能力缺乏,80%对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承担的角色不够明确。

1.3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技术规范以及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没有专门的结构,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也没有较成型的健康教育程序及职业规范。总之,我国的护理健康教育仍围绕着慢性病进行,多属于二级预防水平,与国外已达到的三级预防水平相比存在着差距。另外,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由于缺乏严格系统的考核管理体系,对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资格准入与审核制度及监控机制尚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对策

2.1 将健康教育纳入社区护士的服务项目中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社区护理教育更是十分欠缺,在健康教育培训方面整体水平不高。目前绝大多数社区护士没有接受过较系统、规范的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训练,在实践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因而采用的方法较简单,停留在一般性的卫生宣传上,且内容泛化,难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抓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2 将社区健康教育融入护理实践和公共卫生实践中

社区护理是由护理实践和公共卫生实践综合而成的。护士在对居民护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将健康知识传输给他们,在向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是护理的过程。事实证明,凡是健康教育能够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之中,社区健康教育就能够发展,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社区护士把健康教育贯穿于三级预防的始终,与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结合起来,提高居民自我保健、自我预防、自我护理的意识和技能。社区卫生服务为护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使受教育对象通过知识改变、态度改变并逐步实现行为改变。

2.3 多途径与多层次地培养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

社区护理工作要求从事社区工作的护士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未来的大部分初级卫生保健任务将由护士来承担,因此培养社区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当前,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可分在校、在职和岗前培训3种:一是在护理学院的课程设置中增加社区健康教育课程;二是对已取得中专、大专文凭的护士进行再培训;三是建立社区护士健康教育岗前培训制度,学习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理论,锻炼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能力。

3 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是把保持和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作为目标而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其内容涉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而完成每一项服务内容都离不开健康教育。护士是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社区护士要根据不同个体和群体的特点而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来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讲,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决定着整个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应将护理健康教育列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总之,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的应用性科学,社区护理人员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应加强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理论研究方面涉及健康教育的内容、范围、组织、规划、运作和评价体系,健康教育处方的使用,有关的伦理、法规等,形成能真正指导护理实践的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健康教育理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建立更适用的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形式、指导、评价及评价测量工具等,使社区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真正达到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的发展方向,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需求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如何创造条件和利用现有的条件,广泛深入地开展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每个护理人员的职责与挑战。

参考文献:

[1] 朱晓芳;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的护理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1年31期

[2] 龚燕娟;翟惠敏;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8期

社区护士论文第5篇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以及医疗费用的高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2006)中指出:“要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休制改革,优化城市卫生资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努力满足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这为发展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做出了重要的决策。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士的素质直接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1]。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接受过正规教育,具备社区护士资格的护理人员目前仍在少数,因此,对从事社区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就成为解决这种需求矛盾的有效途径[2]。通过实践及查阅文献,笔者对社区护士在岗培训方法进行思考,总结了三种方法: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培训、到上级医院进修和自学。现对这三种培训方法进行详叙。1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培训

1.1培训对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在岗护士。

1.2培训的组织形式:以省、市为单位采取整体性、系统化的组织管理模式,统一师资培训、统一培训大纲、材、统一考评、统一阅卷、统一发证、分片实施。

1.3培训教材:以卫生部科教司编写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材》为主要参考书,同时结合本地区社区护理的需要增加所需内容作为本地区的培训教材。

1.4培训内容

1.4.1理论培训:主要包括社区护理导论、社区评估、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特殊人群保健、社区急救等[3,4]。培训时要强调疾病预防、家庭访视、沟通与合作、社区急救、心理咨询、自我防护等方面[5]。各省市或单位根据卫生部要求,结合当地情况组织培训内容,以满足社区护士的需求,在培训时根据实情设计方案,安排相应的课程。做到学以致用[3]。

1.4.2技能培训:社区护士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的提高是岗位培训中的重要内容。目前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大多是从医院临床护士岗位转岗从事社区护理的。由于临床护理与社区护理工作内容存在较大差别,必须对护士进行转岗培训。社区护士除了要将临床护理中的基础护理技术应用到社区外,还要学习掌握好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等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要特别熟练掌握社区急救、家庭抢救、外伤清创与缝合技术、洗胃、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老年人吸痰等技术操作。要学会母乳喂养指导、家庭护理、临终关怀、伤残康复护理等,以适应社区护理服务需求[6]。

1.5师资队伍建设:社区护理专科师资建设是培养社区护士的关键。目前社区护理师资紧缺,社区护理专科师资大多有临床护理人员承担。因此社区护理专科师资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7]。可以通过学历教育、在职培训、进修、学术会议、与国外交流学习等方式培养教师,并对人员编制、职称评定、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尽快培养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社区护理教育师资[8]。

1.6培训基地: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建立好规范的社区护理培训实践基地,使学员在培训基地得到所需技能的培训,让社区护士参与较为规范的社区护理实践活动,才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使护士真正地实现从医院临床护理模式到社区护理工作模式的根本转变[9]。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基地建设应包括教学基地和实践基地两部分,市卫生局经过考核可以挂牌和授权,教学基地和实践基地要有效地沟通与配合,这不仅有利于社区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也有利于对在校护生社区护理实习计划的落实,真正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10]。

1.7培训方式:社区护士规范化培训采用全脱产方式,集中面授共4周,分三部分:(1)理论课程培训2周。学员集中授课,以卫生部颁布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所规定的学习内容为基础,制定教学内容。(2)技能操作培训1周。学员采用分组操作演示、老师指导、学员集中进行操作训练的方式。(3)社区临床实践l周。学员分成5-6人为一小组到社区服务中心(站)进行临床实践。

1.8培训考核:培训的考评一般包括理论和实践。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阅卷,成绩合格者,由卫生厅统一核发省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合格证书[11]。

2到上级医院进修

2006年卫生部文件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计划地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到医院进修学习”。由此可见,建立社区与医院之间的护理业务协作关系,提升社区护士业务能力是顺应卫生发展趋势的需要。在职社区护士应每3~5年到上级医院的大内、大外科和急诊科进修3-6个月。社区护士在进修期间应强化训练护理新技术、急救仪器使用及操作配合、急救事件救护方法等,将获取的规范技能与先进护理理念应用到社区医疗[12,13]。

3自学

自导学习是被认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一种学习方式。社区卫生服务全科知识的掌握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长期学习及总结,统一培训只是起到概括指导作用,要提高社区护士的综合素质还是要靠学员的自学。

教育部门和主管部门应为社区护士设立社区护理自学考试,以便为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士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社区护士可以选择业余形式如自学、函授、远程教学等进行继续教育。

4总结

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需要尽快培养出适应其发展的全科护士,从事社区的家庭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社区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临终关怀等多方面社区工作,为社区人群提供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尽快实现护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服务宗旨[14]。因此,社区护士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经济,方便、快捷卫生保健服务的主力军,社区护理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15,16]。社区护士的培养影响着社区护理的发展,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是提高社区护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17,18],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思考、探索出一套完善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士培训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丽,赵秋利.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71-72

[2]周艳,刘晓丹,李勤,等.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绩效分析与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197-199

[3]郭清,陈雪萍,章冬瑛.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5,8(21):1767-1769

[4]吴兰笛,韩卫丽.广州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及考核成绩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06,3(2):66-68

[5]李勤,孙平辉,黄卫东.社区护士在职培训教学模式初探[J].护理研究,2006,20(5):1212-1213

[6]彭惠仙.社区护士护理技能培养的实践与成效.护理管理杂志,2004,4(10):43-45

[7]李晓惠.社区护士资格准入标准与资格认证管理研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7):914-915

[8]曾华.西宁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内容需求的调查.现代临床护理,2008,7(9):1-4

[9]何金爱,陈贤梓, 陈伟菊,等.广州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效果的层次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3-65

[10]侯婕.对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思考.护理教育,2009,27(23):89-90

[11]饶艳华,曹梅娟.我国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现状与思考.护理与康复,2010,9(2):106-108

社区护士论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3名,年龄20~52岁,平均(29±35)岁;学历:本科11名,专科61名,中专31名;职称:护士13名,护师41名,主管护师42名,副主任护师7名。

1.2 方法 根据调查目的,在培训前后发放自制的社区护士综合素质知识调查表,发放问卷103份,有效问卷为103份,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百分比、χ2检验分析受训者培训前后的相关知识、态度和需求的变化。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不同学历社区护士培训前后综合素质认知程度比较 见表1。

3 讨论

3.1 综合素质认知水平及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社区护士对综合素质的概念模糊,对沟通的技巧、方法知之甚少,对社区居民实施护理较困难,开展社区工作缓慢。分析原因主要有:①护士在校仅侧重于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人文社科类课程较少,导致综合素质欠缺。②社区护理经验不够丰富,工作中表现出信心不足。③重视程度的影响。目前大多医疗单位招收护士,侧重于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无具体要求。

3.2 培训对提高社区护士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目前有研究表明[3]:护理人员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是看书自学、短期学习班、脱产学习班、脱产进修、院内讲课等,但由于看书自学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前沿性缺乏,护理人员更能够接受短期学习班、脱产学习班等形式的培训。本次调查显示,加强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有效途径。

3.3 提高社区护士综合素质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培训方法:①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内容以基础护理专业方面为基础,渐次增加独立能力的培养,不断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此外,对每个人作为社会角色所应具有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包括自信、责任心、社会适应能力、交流能力、协调及领导能力等的培养。②在职培训。根据社区护士目前不同学历、职称、业务水平,从实际出发,缺什么补什么,制订不同层次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和验收[3]。③个案经验交流学习。每月定期利用1 h时间,在科内开展小组制讨论,每个人带有明确的目标,不单纯是业务与技术的交流,还包括社区护理管理讲演与沟通技巧以及社会学知识等方面,不断充实自己,观察、总结、改进,达到丰富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目的,促进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来提高社区护士整体综合素质。

3.4 重视社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 医院应把提高社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到日程上来,提供相关的知识、技巧及时间保证,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晓惠,邹晓清,贝冬莲.对深圳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及学历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231-233.

[2] 席淑华,周立,贾建平,等.社区护士护理技能现状及学习需求[J].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54-56.

社区护士论文第7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57

抓好质量管理是社区工作健康运转的重要环节

以患者为中心是当今护理工作的主要精髓,社区护士长要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查对、灭菌、消毒、隔离、差错事故防范制度以及文件书写等制度,建立并完善社区护理的各项制度,任务到区、责任到人;在医院护理部统一领导下,按计划开展各项社区护理工作,遵循以社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社区护理目标为导向,满足和拓宽护理服务,定期进行质量评估,提供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护理服务与护理技术;为社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如若出现差错应追究护理责任;实现社区护理规范化管理。护士由专科转向社区,应学习全科护理理论,重点加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监测、管理知识。由于临床护理与社区护理工作内容存在较大差别,社区护士除了要将临床护理中的基础护理技术应用到社区外,还要学习掌握社区急救、家庭抢救、外伤清创等技术操作。要学会母乳喂养指导、家庭护理、临终关怀、伤残康复护理等,以保证护理服务质量,以适应社区护理服务需求。

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应以人为本

护理管理中,以人为本集中体现对护士的尊重、关心、鼓励、信任,充分发挥护士的创造精神,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体现护士的劳动价值。人文精神是护理管理的理论和导向,护理管理则是人文精神的具体实践和应用。护士长是科室第一负责人,对内要为院领导和护理部负责,对科室护理人员负责和对病人负责,因此,护士长是责任较大的护理管理者,在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中,要通过她们把党对人民群众的温暖体现在患者身上,使她们得到关心和爱护。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中的指挥者和各项行政事务的执行者,必须以身做责,用自己实干的精神带动她们,感染她们。综上所述,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的主体,提高护士长的素质是改善护理管理的保证,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

加强护士长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社区护士长是最基层、最直接的管理者,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区护理质量。护士长是护士的导师,应用文明的语言,以高尚的情怀和道德要求每个护理人员的行为和护理过程。在护理管理中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一定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方法与领导技巧。工作中必须以身作责,率先垂范,无私奉献,应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否则将影响护士的情绪及护理工作质量。护士长在分配工作上要平等待人,以达到护理工作的最佳效果;协调好护士与护士之间的关系,让护士们以诚相待,团结和睦,使每位护士生活在集体中有亲切感和归属感,热爱自己的集体,关心自己的集体。

护士长应具备创新意识,提出创造性的建议,带领社区护理人员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医疗服务的主体是患者,要有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意识,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意识是医务工作者的基本信念与行为准则,同时质量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根本所在,护士长要以此为基点,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医疗流程,全程优质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微笑服务,以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

社区护士论文第8篇

【摘要】目的探讨余杭区在社区护士岗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分阶段调查方法。第一阶段,于2011年6月对余杭区卫生局科教科、农村卫生管理站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关领导进行访谈;第二阶段,2011年11月采用自制问卷对抽取到的2009~2010年参加过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学员进行问卷抽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97人中,全部参加过培训,其中有82人取得了合格证书,合格率为84.54%。认为培训效果很好、较好、一般、较差的分别为15人(占15.46%)、32人(占32.99%)、47人(占48.45%)和3人(占3.09%)。56名学员任务培训内容太多、授课速度太快,知识无法消化吸收;77名学员认为培训时间与工作在时间上有冲突,学习得不到领导的支持;95名学员认为2个月的社区实践培训都安排到余杭区中医院,不切实际。结论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进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合理制定实践培训时间和环节;授课形式多样化;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促进社区护士转变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切实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社区护士;培训;对策

余杭区卫生局自2004年开始,面向全区开展了为期一年,分两个阶段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工作,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护理人员317人次。本研究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抽样调查和各级领导访谈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余杭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符合余杭区实际情况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策略。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访谈对象:余杭区卫生局科教科、农村卫生管理站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关领导。(2)问卷抽样调查对象:2009年~2010年参加过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学员。

1.2 调查方法 分两阶段调查。第一阶段,2011年6月对余杭区卫生局科教科、农村卫生管理站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关领导进行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余杭区目前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工作安排、政府和卫生局对开展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政策及领导对培训的认识。第二阶段,2011年11月采用自制问卷对抽取到的2009~2010年参加过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学员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接受过余杭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对培训的满意度、意见及建议等。共发问卷97份,有效回收97份。

2 结果

2.1 访谈结果

2.1.1 访谈区卫生局领导3人。访谈结果为:余杭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目前工作由余杭区卫生进修学校组织实施,采取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培训时间一年,总学时432学时。培训教材选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区护理导论》、《社区护理知识与技能(上、下册)》和《社区特殊人群护理》,其均有配套的学纲。培训费1080元/人由区卫生局全额支付,培训人员只承担120元/套的教材费。师资为参加过由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组织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主管护师。培训安排为理论学习和社区护理实践两个阶段。考核为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学习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学员在规定期限内未能通过规定课程考试者不发给合格证书,理论课程考试不及格者,可参加一次补考,通过者统一发放浙江省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2.1.2 访谈农村卫生管理站领导4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关领导10人,共14人,其中对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概念模糊的有4人;对因参加培训而产生的工学矛盾这一情况,表示支持培训的10人。

2.2 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学员问卷调查结果

2.2.1 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学员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学员一共114人,均为镇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和其他有关医疗机构中从事或准备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注册护士,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49岁。

2.2.2 培训情况 本次调查的97人中,全部参加过培训,其中有82人取得了合格证书,合格率为84.54%。

2.2.3 对培训的满意度 参加培训的97人中,认为培训效果很好、较好、一般、较差的分别为15人(占15.46%)、32人(占32.99%)、47人(占48.45%)和3人(占3.09%)。

社区护士论文第9篇

【摘要】 目的 应用软技能,做好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优质社区护理服务,与居民和谐共处,增强居民的保健意识,提高防病能力。方法 管理人员及医务人员应用软技能,提高了护理技巧,增强了社区护理整体水平,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

【关键词】 软技能 社区服务 应用

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社区护理作为一门专门的知识、技能、爱心合一的专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护士节的主题为“护士引领慢性疾病管理”,旨在强调护理人员在社区卫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的维权意识增强,对医护人员的期望值增高,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笔者2007年6月从事我院社区服务站的管理工作以来,不断的学习社区管理的新理论、新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软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具备软技能的护士长(站长),是社区护理工作的“表率”

软技能(soft skills),又被称为非技术技能(nontechnicalskills),是相对于硬技能提出的概念,是个人内在的和人际间、促进技术技能和知识应用的工作技能[1]。

1.1 理清思路,抓住工作重点 我院社区服务站地处市中心,远离医院。服务对象与医院科室有很大差别,服务方式也有其独到之处。既要认真贯彻军队医院的条令条例,又要严格遵守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六位一体的服务内容。社区居委会年年有任务,居民健康教育月月有检查,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只有认真分析,理清思路,才能协调好各种关系:从居委会到岱庙社区中心和区卫生局及市卫生局,另外还有各行各业的辖区各类居民,护士长每天与医院科内、科外各类人员沟通交流,故软技能无不体现在社区护士长日常管理的言谈举止之间。软技能是护士长必备的素质。

1.2 做好表率,身教重于言教 具备软技能的护士长(站长)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对上对下摆正自己的位置,有强烈的责任心,有良好的工作作风,敢于奉献,不记得失,做好科室的表率,这样在科室、辖区居民中树立威信,做令人信服的“带头人”。

1.3 关心部属,实行人性化管理 加强沟通交流,发挥医生、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北新社区服务站是医院的窗口,承担门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工作,每月定期家访,每季度举行居民健康宣教讲座,定期为居民免费查体等等,这一系列琐碎的工作,如果医务人员没有高涨的工作热情,很难做到位。在工作中,领导注重与每一位医护人员沟通交流,了解她们的思想及家庭情况,弄清她们的需求,帮助解决生活所需,使每位医护人员对科室有归属感,自然会以科室为家,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并鼓励她们参与管理,大胆提出有利于科室发展的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1.4抓好岗前护士礼仪的培训 礼仪的培训是护士上岗前必须的。在社区工作中,良好的仪表更容易产生亲和力,有利于护士与居民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在社区护理工作中,沟通方式除了语言沟通,还有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应具备礼貌性、准确性、通俗性和情感性。主要体现在:社区护士应当做到:初次见面有欢迎,平时接触用敬称,出现问题有致歉,与人合作有谢声。非语言沟通包括目光接触、微笑、身体语言和空间距离等。其中的微笑是最常用、最自然、最容易被对方接受的面部表情。微笑能有效缩短护士与居民的心理距离。社区护士的微笑应当真诚,适度,流露真实情感。这些文明礼貌用语让交往的居民感到亲切愉快,有利于增进与居民的关系。

1.5 结合本职,注重软技能培养 引领社区护理创新 提高软技能是提升护理品牌服务的基础。从事护理专业学习的人员在校期间,除了学好专业理论的同时,应学习一些其它科目,如: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有助于提高护生的沟通软技能。在慢性疾病的管理中,既要对居民分成高危人群,中危人群和低危人群,有针对地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及干预,还应对护士人员积极引导,鼓励她们总结工作经验,撰写社区论文,论文采纳后,护士会产生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本职工作,有利于软技能的发挥。

2 具备软技能的护士,利于融洽与居民的关系,减少护理投诉的发生

目前护患纠纷的投诉中,最不满意的主要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护士缺乏耐心,解释简单,沟通交流障碍。因此服务态度范畴的软技能将成为护理从业人员的重要技能(2)。社区护理服务内容广泛,除了一般的技术护理外,还有健康宣教,家庭访视中的指导,及计划生育咨询等,服务对象复杂,包括个人、家庭、群体、社区,服务重点倾向于群体。与这些人交往中,工作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冲突一旦发生,多进行换位思考,护士诚恳的向病人致歉,尽量给病人一个满意的答复,避免将冲突上升为投诉。在近三年的社区护理工作中,注重培养护士的软技能,从未发生护理投诉。具备软技能的护士,面对社区护理工作的琐碎性和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及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等方面的压力,会自我调节、自我减压。只要走上工作岗位,就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与同事和谐共处,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琐碎的社区工作中。正确应用沟通技巧,合理选择沟通方式,就能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2]。

3 树立法规意识,营造和谐氛围 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和谐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更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障。社区护理工作也只有在法律法规和伦理原则的调整和规范下,才能正常、规范、有序地开展[3]。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坚持政府主导,在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指引下,协调地方政府各部门及医院各科室的联系,建立一个和谐的氛围,共同致力于社区工作,共同打造一个居民信得过的优质社区医疗团队,为促进居民健康努力不懈。

4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新的健康需求会不断产生,故社区护士应保持对各种需求的高度敏感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不断扩充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软技能。软技能和专业技能已变得同等重要[4]。护理软技能在护理质量中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在社区服务站的工作中,应用软技能,提高服务技巧,增强服务意识,为构建和谐的医居关系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付艳芬,郑显兰,李平 软技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74-76.

[2] 赵爱平 探讨护理软技能的服务[J]上海护理2003,5(3):58-5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