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际交往的建议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7 17:18:57

人际交往的建议

人际交往的建议第1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若干建议,其着眼点是成人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在环境中创造机会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幼儿期,与家庭成员、同伴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是幼儿获得人际交往技能的主要途径,幼儿通过观察学习、模仿和亲身实践获得了那些对人的一生都起重要作用的人际交往技能。

教师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可以直接与幼儿发生互动,帮助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获得相应的技能;教师可以在与幼儿的直接交往中示范良好的人际交往行为,让幼儿观察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协商,有时甚至可以指导家长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那么,教师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中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呢?

一、给予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空间和时间

幼儿期的同伴交往是儿童获得社会交往技能的重要途径,幼儿与同伴有着相似的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更乐于和易于接受同伴的影响,因此同伴交往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幼儿园是幼儿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中,幼儿之间或主动或被动地发生着相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幼儿一方面可以以亲历学习的方式发展其社会交往行为,尝试、练习自己还不会的社会交往技能和策略,并根据对方的反应作出调整;另一方面,幼儿有了观察学习的机会,可以在与同伴交流、协商和讨论中观察同伴的反应,并采择那些有效的行为方式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

有学者通过观察4~6岁儿童在幼儿园的交往行为,发现同伴间的充分交流往往能带给儿童精神上的愉悦与放松,从而使儿童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更大的热情与耐心。但是,现在幼儿在幼儿园中,自由而充分交往的机会与时间并不是非常多,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几乎都被严格规定,甚至连活动之间的转换环节都是精心设计好的。无论是高结构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是结构化程度较低的区域活动,儿童几乎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某些既定的目标,这就造成许多教师卡着钟点在进行各个活动,而忽略了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交往的时间。鉴于此,教师在设计一日活动时应该将幼儿同伴交往视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如下两方面人手。

第一,加强游戏活动,尤其是自由游戏。不同的学者曾经对幼儿园同伴交往发生的环节进行过统计,几乎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行为在游戏中发生得最多。在游戏中,幼儿要相互协调、商议,制定游戏规则,然后分工合作,遵守共同制定的规则,努力完成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还会面临各种问题,甚至发生人际冲突,这些都为幼儿提供了人际交往的平台。现在幼儿园虽然非常重视游戏,但是大部分游戏活动偏重教育功能,并且有着与主题活动相关的预设目标,教9币在游戏中的主导性十分明显,从游戏的目标、内容到形式都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这种游戏忽略了幼儿的自主性,从而导致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首先向教师求助,而不是与同伴商量解决。而且幼儿园中大部分游戏的时间都比较短,幼儿间往往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相互交流、协商与调整。幼儿应该是游戏的主体,教师要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充分的人际互动,要相对淡化游戏的教育目标,因为游戏从本质上说应该是没有外部目的的,是受儿童内部动机驱使的。

第二,延迟干预,给予幼儿自主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机会。在同伴交往中,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同伴不遵守游戏规则,等等。教师每天都会观察到若干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问题,也会遇到幼儿状告同伴的情形。许多教师为了防止幼儿同伴间矛盾激化或者出现攻击性行为,往往会急于干涉,试图将人际冲突解决在萌芽状态。其实,幼儿间的大部分冲突都是他们自己可以化解的,而教师的介入有时反而会起消极作用,因为幼儿会慑于教师的权威而听从教师,不去寻求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从而失去学习交往技能的机会。那么,面对幼儿同伴交往中的人际矛盾,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儿童心理学家Kostelnik提出了幼儿园教师冲突协调模型的理论。她认为,教师观察到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时,应该耐心观察,不急于干涉,如果幼儿花了很长时间来讨论如何解决矛盾,或者开始制定规则来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只要在旁边观察即可,不需要介入,而且教师应该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有在观察到幼儿之间的矛盾激化或者开始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才是介入干预的时机。但是,教师进行干预不是为了给幼儿答案。教师首先要平息幼儿激动的情绪,然后了解每个幼儿的想法,最后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若干方法,让幼儿自己对选择何种方法达成一致。这样的干预才是有效的,才能为幼儿提供发展同伴交往能力的空间。

二、帮助幼儿掌握人际交往原则和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幼儿社会性发展离不开成人的言传身教,其中身教尤其重要。教师作为幼儿成长环境中的权威,其一言一行都对幼儿起着示范作用。教师的人际交往行为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在某种意义上比教师的“说教”对幼儿的影响更大。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帮助幼儿学习与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原则和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第一,帮助幼儿学习与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原则。根据幼儿认知、语言与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悦纳、互利和自愿应该是幼儿在入际交往中首先要学习并遵循的原则。悦纳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人际交往始于个体间的接纳、肯定、支持、喜爱,教师应当教育幼儿,当别人对自己表示友好时,要作出“应答”,而这种“应答”得到强化后,会刺激交往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这有利于幼儿更进一步的交往关系的建立。同时,教师还应当鼓励每个幼儿尽力看到同伴的优点,并且身体力行。人际交往中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互利原则。研究者很早就发现,学前儿童选择同伴一起游戏的最显著标准是相似性,即选择那些认知技能、社交性格、动作发展都与自己比较相近的同伴。第二个标准是互补性,即选择与自己发展水平相似、优势项与自己互补的同伴做朋友。这两个常用的同伴选择标准显示出幼儿人际交往的主要目的是互利。在幼儿园我们经常能听到教师对某个幼儿说:“班级里所有孩子都是你的好朋友。”其实,这种把朋友强加给孩子的做法并不被幼儿接受,因为人际交往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自愿原则。现实中幼儿对于自己愿意交往的对象有着选择性。仔细观察幼儿,不难发现,幼儿在一段时间内喜欢和某几个幼儿一起玩,形成亲密的同伴关系。教师强调幼儿之间要相互喜欢,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喜欢一个人是一种情感体验,是很难被强迫的。教师应该允许幼儿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人,与此同时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如何与自己不是那么喜欢的人友好相处。教师在教育幼儿遵守这些人际交往原则时要以身作则,实践这些与人交往的信条。

第二,帮助幼儿学习与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教师要教给幼儿人际交往技能,自己必须先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并在适宜的时机展示给幼儿,供幼儿模仿。下面就列举一些适合幼儿园教师的人际交往技能:(1)接纳、欣赏和赞美。人际交往中的3A技巧——接纳(Accept)、欣赏(Appreciate)和赞美(Admire),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2)动作与姿态。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能体现特定的态度,表达特定的含义,而这些含义不但成人能够感受到,幼儿也可以本能地觉察到。例如,一个人在倾听时如果身体略微倾向于对方,表示这个人对对方说的话很感兴趣;相反,如果身体后仰或侧转则会让说话者感到不受重视。在幼儿说话时,教师如果侧过身体,那么幼儿就会感到教师不耐烦。(3)交谈。一次成功的交谈不仅取决于交谈的内容,更取决于交谈者的神态、语气和动作等。无论是和幼儿还是和周围的成人,教师在交谈时都要表示自己的友善之心,不能居高临下,同时还要避免长篇大论,否则容易给听话者带来压力和不受尊重的感觉。(4)倾听。教师常常教导幼儿要耐心地倾听他人说话,其实倾听的技巧不仅要耐心,还要作出适当的反应,如表情自然,经常与对方交流目光,适当地点头以示赞许,或是用微笑来表示自己很乐意倾听。这样,别人才更有信一心继续讲下去。

三、帮助家庭形成融洽的亲子交往氛围

亲子关系是人一生中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其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许多家庭中的亲子交往并不尽如人意,幼儿园教师常常会遇到家长来求教:“老师,我孩子在家怎么怎么不听话,你说我该怎么办?”其实,帮助家庭建立融洽的亲子交往关系,也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工作。

第一,教师必须认识到家庭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并与家长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许多研究都表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教育最重要的基地是家庭,幼儿园只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合作者,当家庭与幼儿园建立起彼此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时,幼儿的社会性教育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有些教师常常抱怨:“为什么我在这个孩子身上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但他还是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其实,这种抱怨反映出教师没有考虑到家庭在幼儿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如果家庭中没有好的人际交往氛围,那么仅靠教师的干预也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改善家庭亲子交往的氛围,对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教师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多提建设性意见。一项针对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家长对教师指导作用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认为教师的批评性意见太多,而建设性意见太少。例如,一位家长因孩子依赖性强而苦恼,询问教师该怎么办。教师认真倾听,并不时发表评论,告诉家长这种做法不对,会剥夺孩子独立的机会,那种做法不适宜,会造成孩子不自信。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家长对教师的分析连连点头称是,可是回家后仍然不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下面摘录一段香港学者李中莹有关亲子交往技巧的论述,教师可以借鉴这些理念,并依据不同家庭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传达给家长,以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亲子交流:(1)少一些长篇大论和说教,多一些简短句子。(2)少一些埋怨(如“都是你不好,你本来就不应该”),多一些用“我”开始的句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每当你发怒,我觉得不想说话”)。(3)少一些“以偏概全”(如“你从来没有听过一次话”),多一些用描述的方式直接说出事情(如“听到你这样说,我觉得你没有做好这件事”)。

人际交往的建议第2篇

【关键词】沟通;人际交往;提升;方法

1.引言

富兰克林说过:“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社会中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大学作为一个微型的“小”社会,生存在里面的大学生同样离不开与人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现在的大学生以90后的独生子女为主体,大部分同学性格独立、张扬,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依赖性。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集体观念、容易产生误会和激发矛盾,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差。长此以往,人际交往就会跟最初的期望背道而驰,从而令学生对大学生活没有自信、对人际交往失去信心,甚至发生惨案。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如何去解决?似乎大家都知道,需要沟通,但事实上,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很多人并不能很好地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发展呢?针对此问题,下面提出两个方面关于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建议。

2.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打造优质人生

2.1 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2.1.1开展形式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012年6月国家教育部充分肯定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大学生必修课程,在各大高校大一新生中全面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传播心理咨询和常见的心理困扰以及自我调整方法,学会通过沟通如何维护亲情、友情与爱情,最大限度的对心理危机进行了有效的干预,但是因为课程设置的原因,大二、大三老生层面无法得到满足,所以,高校领导应该考虑高度重视这块空白填空,针对老生开设诸如“社交心理”、“社会心理学”“人际交往沟通与技巧”“与大学生谈情说爱”等相关选修课程,有针对性的将手心理健康知识,推行健康的生活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形式,传授学生人际沟通交往的技巧,避免在交谈中粗鲁的对待别人的自尊和情感,懂得交往艺术,学会感恩,增强自信心,解除心理安全隐患。

2.1.2 加强心理辅导队伍建设,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每个学校都有一支专、兼职心理辅导队伍,开展平时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这只队伍的专业人员都是有深厚的心理学知识背景的,有很强的心理知识水平和咨询技术,但是主要以上课为主,下课时间就回去了,与学生长时间接触的便是兼职心理辅导老师了,兼职人员的构成主要依托辅导员队伍,其中很大一部分不是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无法提供专业的技术辅导,往往就是利用与学生日积月累的情感,光靠一张嘴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非专业心理咨询。对于这支队伍必须要有计划性、系统性的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咨询技能,以专业为支撑,要保证标本兼治。

另外,精心布置相关活动,按照特定季节开展别样的心理活动月系列活动,比如“沙盘模拟”训练、“快乐团体”团体辅导等作为主打活动进行宣传普及,为高职生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提供良好的契机和场所,心理辅导员及班主任老师应该鼓励同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中去,让同学更好地了解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超越自我,真正使校园活动成为推动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2.2 学生自身能力锻炼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开端,也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没有沟通就没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包括外在技巧和内在动因,每个领域、每种职业、每个人都需要沟通,沟通可以改善关系,可以让你快速了解最新的信息,可以表达宣泄你的情感。“沟通的漏斗”现象普遍存在,即一个人通常只能表达出自己想法的80%,别人听到的只有60%,听懂的只有40%,付诸行动的只有20%,或许你的想法很美好,但是结果却不一定让你满意,沟通是一个过程,她包括表达、倾听、反馈三要素,沟通能力是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之一。作为大学生应从以下三点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尽量克服“漏斗”现象。

2.2.1 尽情的表达

很多大学生因为害羞,支支吾吾的说了半天,往往还是没把想要说的完整表达出来,到最后反而是自己悔恨不已,对方可能还会误解,造成沟通不顺畅;还有一种就是自己在跟人沟通之前想法很多,但没理顺,准备不充分,沟通时总是会漏掉些内容,容易造成事后补救,还有的就不止一次的去更正,浪费了时间不说,得到的效果也跟预想的有出路。这两种情况就是表述的不完整。在沟通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可以把内容先罗列一遍,语言要简化,突出重点,注意谈话技巧,不能把情绪都压在心里,别人是看不到你心里的,每个人都在透过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经历不一样,看到的事物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沟通时说出真实想法是很有必要的,遇到实在不好意思开口的,可以委托别人带话,这样既进行了完整的表述,又避免了尴尬。平时自己可以多加操练,教师在课堂中应当相应增加表达的游戏或者活动,鼓励同学尽情的把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表述出来,这就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2.2.2 有效的倾听

倾听不单纯等于“听”,这就是为什么出现表达好了之后信息还会听漏的原因,作为沟通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过程中有一方不专心,或者听的人只做自己的事情,沟通的渠道环境就受到干扰,那么这样的沟通就非常糟糕,不仅没达到“沟而通了”的目的,反而会被误解,容易产生矛盾,甚至伤害到表述者。“倾听”的过程分为四步,首先要用耳朵集中精神听听,尽量多的收集信息资料,边听边思考;其次要用眼睛看对方,让她确定你在听,让她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再者是多听少说,偶尔要简单的提出你的观点,证明你对她讲的感兴趣,激发对方继续讲下去,同时确定你听得对不对,还可以辅助一些肢体语言,拍拍肩膀,敲打手背等,让她感受你给的支持和理解,当然最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站在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她着想;最后,要把你收集起来的信息在脑中整理分析起来,把你的观念和想法告诉对方。当碰到你实在是无能为力帮助的事情时,给她一个坚定而有力的拥抱,会给她带来勇气和力量的。

2.2.3 及时的反馈

反馈始终贯穿于每一次良好沟通的始终,有反馈,就说明有用心在认真沟通,很多人都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但是听者完全没听懂,却装作听明白了,沟通就无法顺畅的完成,这样一个想法的执行就连20%都很有可能达不到,当听到自己不确定的时候就应该进行确定。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确定自己理解的是否和对方是一样的,这就是所谓的沟通同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而与人交际则要求他与别人保持一致,反馈这环节如果不顺通,那么就很容易出现“踢皮球”“互推责任”。在沟通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一定要提出来,这就叫事前问清楚,事后负责人。反馈信息也充分展示了一个人的人际沟通能力。

3.结束语

现今的大学生都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未经过社会的磨练,心高气傲,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受挫,导致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大学生在广泛的人际过程中通过彼此的言谈、相互评价及对方反馈信息的传达接收,和谐的人际交往,会加强他们不断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缺陷,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同时通过人际交往,大学生们可以使自己增长见识,启迪思想,培养乐观的人生观,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红.大学生与人交流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J】_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卡耐基.卡耐基沟通的艺术[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5).

[3]周少斌,李其越.高职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

[4]张荣烈,赵青,孙萍.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8).

人际交往的建议第3篇

关键词:城市外交;世界城市;全球化;国际交往中心

中图分类号:D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全球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世界各国。城市作为全球化网络的“节点”,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城市外交是城市参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形式。“城市在全球政治经济网络中的地位上升,在理论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城市外交的复兴。”[1]2014年5月,主席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的讲话中指出,“要大力推进城市外交、民间外交、公共外交”,[2]为新时期我国开展城市外交指明方向。本文在回溯城市外交路径演变的基础上,以近年来首都北京城市外交发展为样本,总结经验,直面问题,提出丰富我国城市外交的建议。

一、城市外交的历史发展路径

(一)欧洲历史上的城市外交

城市外交现象在历史上早就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作为政治实体,古希腊城邦的城市外交活动制度化,不仅使希腊城市之间交往频繁,而且形式多样,形成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城市间体系。古希腊城邦之间的外交活动表现在频繁的外交谈判、代表团互访、召开会议、签订条约等方面,逐渐产生了机制化的城市外交组织、方法和手段。[3]38到14世纪时候,欧洲的城市外交已经非常兴盛发达,巴黎、威尼斯、佛罗伦萨等中心城市积极开展城市之间的政治经济谈判,协商成立各种组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便捷。16世纪前后,欧洲的一些城邦就业已参与世界的经济贸易往来,例如中世纪的汉萨贸易城市群、希腊城邦以及意大利城邦,这些城邦在当时地中海区域经济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5至16 世纪的意大利,诸多小城邦能够利用外交追求政治谋划和愿望;城邦交往的规则、标准和大使特权开始出现;谈判技术的引进;通讯和信息的传播;对万民法和国际规则的接受――以上均显示出意大利城邦之间的交往已经有了现代外交的\作功能。”[4]不过,1648年威斯特法利亚体系的建立,欧洲国家的确立,外交大权重新回到中央政府手中,城市成为一种地方政府,其对外交往不再占据外交的中心位置,城市外交的活力日渐式微。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城市外交的复兴

自国家垄断外交之后,城市真正参与外交事务发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欧国家。当时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沙皇俄国相继,欧洲大陆的城市满目疮痍,“和平主义思潮”蔓延;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等大批知识分子认为欧洲的未来在于“联合”,尤其是发展城市之间的经济往来,欧洲才能重现昔日的光辉。在此背景下,欧洲城市之间的交往开始日益密切。为平复一战创伤,增进感情,英国凯里市和法国普瓦市结为世界上第一对“友好城市”。[5]146同样,在1931年,美国城市托莱多与其同名的西班牙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其原因主要是基于文化和历史感情上的联系。

(三)“二战”后城市外交的蓬勃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电子通讯技术、交通、传媒等快速发展,各国市民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更为密切,城市作为市民的集合体要求在国际上发声的愿景也更为强烈,城市外交开始蓬勃发展。以“友好城市”为形式的城市外交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在西欧,法国和德国为消除百年来的战争仇恨情绪,倡议以友好城市的方式增进了解和促进交流,推动建立城市之间的广泛友好合作关系。1956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推动美国城市在世界上发展“姐妹城市”的合作关系,“国际关系的发展应该结合地方层面上的个人参与,要将姐妹城市和国家关系联合起来,以提供解决世界冲突的更多机会”。[3]391967年,美国的国际姐妹城市协会脱离国家城市联盟,成为一个独立的城市间组织。20世纪80年代,友好城市的范围飞速扩展,发达国家城市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城市之间开始建立友好关系。1982 年,纽约市向英格兰和联邦德国派出了它自己的贸易代表团。1985年欧洲理事会通过的《欧洲地方自治》为欧洲各国地方自治、城市外交提供了法律依据。1985年,成立世界大都市协会,旨在促进全球化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友好城市逐渐由情感型向务实型方向转变。例如,在英国,192个城市发起和参加核裁军运动,覆盖了英国60%以上的人口。在全世界范围,有4222个城市宣布为无核区。[6]104

(四)冷战后全球化下城市外交的新发展

冷战后,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跨国联系网络更趋紧密和复杂,城市外交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1992年,地方主导的可持续会议在德国首都柏林召开,首次肯定了基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呼吁市民、非政府组织和城市政府多方协调,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和消除国际不平等而进行国际行动。进入21世纪后,全球治理日益碎片化,城市之间越发展示出独立的外交形态。2001年,“全球本土化论坛”成立,旨在强调各国大城市的市长们被赋予外交官的权力和使命。2004年,城市外交推动机构UCLG(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组织)宣告成立,它是当前全球最大的城市和地方政府组织,在国际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力。①到2010年11 月,为增强城市外交竞争力,UCLG新建立发展合作与城市外交委员会,旨在共同推动包括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内的诸多外交政策议程。2005年10月,18个世界大城市代表在伦敦成立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联盟C40,该组织充分利用其对城市政策的影响而迅速推进低碳价值观在国际层面的认同。2012年4月,由瑞士日内瓦政府和世界与发展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日内瓦市市长论坛,探讨城市在全球治理中应该发挥的具体作用。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委员会《城市的竞争力》报告,对城市外交给以高度关注,指出城市外交将成为全球城市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7]

自1973年开展友好城市活动以来,中国的城市外交从无到有,逐步走向成熟。目前,中国已与世界133个国家建立了2258对友好城市关系,成为世界上拥有正式友好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中国在1992年发起成立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1999年加入UCLG。在地方政府中,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广东省、温州市、西宁市、南京市等都成立地方公共外交协会。2013年,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强调“欢迎沿线国家重要城市之间互结友好城市”,从而使中国城市外交进入全方位发展的新时期。

图1 中国历年友好城市缔结数目

二、嵌入式外交②:全球化下城市外交的内涵、形式与功能

(一)城市外交的内涵

城市外交是近年来才在我国兴起的一个学术概念。学术界有关城市外交的内涵还没有达成统一清晰的界定。赵可金认为城市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乌鲁木齐就扮演“嵌入式外交”的角色。余万里认为“城市外交不仅代表城市或地区利益,还要反映国家战略和总体外交诉求,譬如广西钦州,其‘中马工业园区’却关联到中国的东盟地区战略”。从国内学者有关城市外交的内涵,不难看出,城市外交是指城市政府在国家总体外交战略框架下,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维护和扩大城市利益,所从事的国际往活动。

(二)城市外交的形式

城市外交一般可分为双边和多边两种外交形式。双边城市外交主要是以友好城市形式缔结正式协议,开展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目前,世界各国对“友好城市”的命名不尽相同,英国一般使用“同胞城市”,美和亚太地区一般使用“姐妹城市”,德国、波兰等中欧国家使用“伙伴城市”,俄罗斯则使用“兄弟城市”。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与日本建立首对友好城市关系时,根据总理的指示,将日本习惯称谓的“姐妹城市”改称“友好城市”,以体现城市不分大小平等相待的精神。自此之后,中国在友好城市交往中统一使用“友好城市”的称谓。

而城市外交的多边形式则指城市参与包括区域性和全球性城市国际组织,开展城市对外交往交流活动。城市国际组织本质上是一种由城市政府组成的国际非政府跨国组织,其多边外交形式,一种是指作为该跨国城市政府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活动,例如世界大都市协会,其成员仅限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政府;另外一种是以某一主题为内容的多边外交行为,例如世界大城市气候领导联盟所开展的以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风险减低为目标的世界城市间的多边合作活动;2015年9月,联盟指导委员会批准中国广州、南京等城市正式加入。

(三)城市外交的功能

城市外交在服务于城市国际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功能。

首先,弥补了全球化下全球治理的空白区域。全球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国家发挥主体作用,城市可以弥补其不足。城市参与全球治理的优势在于其有别于国家的特殊资源动员和号召能力。城市作为全球经济分工中的重要节点,可以通过自身的生产消费能力,灵活地实现区域治理。此外,城市的历史文化对于城市文化繁荣、市民素养提升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以城市为代表的次国家行为体对于全球治理议程的推进与执行具有实质性意义。例如,在冲突地区,城市可以向维和部队的民政组派遣市政专家,直接支持城市公共服务部门或参与重建项目。

其次,城市外交增强了不同城市之间的了解和交往。友好城市通过双边或多边互动形式,加强了城市之间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的联系。例如,“冷战”期间,欧洲友好城市就成为联结西欧和东欧不同意识形态阵营以及联结北方发达国家和南方发展中国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之间合作的桥梁。荷兰城市组织在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的多民族地区抓住机遇推进和平进程,将多民族合作付诸实践。

再次,城市外交增强了城市软实力。城市多边外交活动以集体的力量代表城市在国际社会发声发力,提升了城市与国家的对话能力。例如,欧洲的城市组织代表欧洲城市的利益,促成集体行动以影响欧盟立法和政策实施。同时,城市在国际舞台上的活跃度直接影响城市在他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也有利于他们对城市所属国家良好国际形象的形成。我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2014 年南京青奥会正是利用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塑造多元化发展的国际大都市良好形象,从而为我国的国际形象做加法。

最后,城市外交为城市国际化提供战略指导。一个城市走什么样的国际化道路,其确定过程就是城市外交的一部分。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伦敦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被纽约取代,面对如此形势,英国和伦敦政府积极开展城市外交,广泛缔结姐妹城市,提升国际影响力,逐步确立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三、实践样本:北京城市外交的地方特色分析

在中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天津和日本神户建立了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截至2016年6月30日,我国有461个城市与134 个国家的1532个城市建立了2315对友好城市关系。③北京作为我国特大型城市,截止2016年7月,已与世界54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其国际化程度和对外交往资源领先于全国,城市外交活力指数名列前茅,样本意义明显,对我国沿海开放城市、边疆城市、内陆城市的对外交往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北京城市外交发展历程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城市外交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1949年建国初,北京市人民政府配合中央政府整体外交工作,设立外侨事务处,但由于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立,再加之后期“”对整个外交事业的冲击,北京市外交机构职能单一,城市对外交往活动稀少。

改革开放之后,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地区外贸及涉外事务的发展需要,北京市积极开展对外交往活动。1979 年 3 月,东京都与北京市结为友好城市,成为北京市的第一个友好城市。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市提出“首都经济”,意味着其在对外交往中将关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这一时期,北京市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对外交往活动频繁、涉外环境改善、国际城市建设迅速发展。1998至2002这五年间,北京市举办了国际数学大会、中非合作论坛部长会议等大型的国际会议。2005年之后,北京市制定“世界城市”发展战略,其外交外事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外交往活动急剧增加,成功举办了2010年国际友好城市市长会议,承办的国际体育赛事和国际会议逐年增多。截止2015年底,“北京市已与世界五大洲 41 个国家的 45 个城市建立了市级友城关系”,[8]112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的城市对外交往网络体系。

2012年“十”后,“国际交往中心”被提升到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加之,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外交战略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重大国际活动在北京举办,北京城市外交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2 北京友好城市分布图

(二)北京城市外交的地方特征

按照北京市“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目标战略定位,北京市开展城市外交,参与国际合作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以中央政府授意的特殊身份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从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北京市配合国家总体外交需求,承担大量高规格国际接待任务。在一些特殊场合,北京市还扮演了国家外交人的角色。2008年4月,法国巴黎市授予达赖喇嘛为巴黎“荣誉市民”称号。基于友好城市的互动关系,北京市市长郭金龙第一时间致函巴黎市市长,对巴黎政府这一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在这种特殊时期,北京市作为地方政府,紧密配合中央政府的外交方针政策,扮演国家外交人这一角色,既给法国政府传递强烈的反对声音,表明我国政府克制的态度,同时又为事态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

其次,受地方利益驱动,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北京市政府发挥首都优势,利用举办重要国际会议,塑造展示良好的城市形象;建立友好城市,创造经济发展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发挥来访出访的作用,推动北京企业“走出去”,利用国外资源,增强北京整体经济实力。

再次,北京城市外交充分体现北京城市特色。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大量人文景观。北京开展的对外交往活动,充分利用这些文化古迹,来展示其地方特色,同时,也使得北京在国际舞台上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可以说,打造北京品牌、亮出北京名片,是北京发展城市外交的一个有利武器。

最后,以UCLG为平台提升对外交往层次。2006 年10月,北京正式成为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UCLG)成员。借助于作为UCLG成员的身份优势,北京市学习来自136个国家的1000余个先进城市的城市治理经验,取得更多与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密切交流联系的机会,参与这些国际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2016年1月,UCLG中国大陆会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作为主办城市,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我国民间外交事业做出了贡献。北京市充分利用会员契机,组织开展城市形象和旅游宣传,促进北京市与国外城市在教育、文化、旅游和友城结好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四、北京城市外交存在的主要问题

北京市虽然在开展城市外交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作为地方城市开展外交,受到国家总体外交约束,面临较为复杂的外部环境。根据我国《宪法》,国家外交事务的权力被赋予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具体的对外交往实践中,其自、财政和资源控制权都是非常有限的。在全球化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国际事务越来越复杂和多样,碎片化的全球治理需要地方政府积极参与进来;但受到国家总体外交限制,地方城市往往“有心无力”。[9]此外,在对外交往体制机制方面,受我国政治体制约束,外事办是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外事部门属于市长办公室主管,由市长亲自领导负责。因此,如何更好地维持和发展北京市城市外交与中央外交的互利共赢性,实现“双赢”,是北京市开展城市外交面临的问题。

其次,全球城市节点地位不高,际化要素不足,以往规划布局不周,国际交往功能空间格局需要优化。纽约、伦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拥有卓越的地理位置、经济实力雄厚、跨国公司众多、社会服务功能完善,处于世界城市的节点中心地位,而且这些城市空间格局方面经历百年多的演变发展,功能优化,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征。国际化要素反映国际城市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和作用。北京国际化要素虽在2008年奥运会后取得长足进步,但和纽约等世界城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在国际交往的空间布局方面,美国纽约联合国大厦、布鲁塞尔欧盟总部等都成为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心和国际旅游景点;与其相比较,北京的使馆区规划只是简单的各国使馆进驻,与首都城市对外交往的经济等功能结合不足,陷入单一的功能失效。

再次,外事工作格局缺乏战略性目标,管理能力亟待加强。北京要想打造“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战略目标,需要全市各领域、各部门、各阶层共同参与,统筹协调,密切配合。然而,迄今它还没有建立对外交流联席会议机制,基本上还是外办单打独斗。从管理能力上来说,北京市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北京市外办,在配合北京国际化建设战略目标方面,其运行效率、协调合作、行政设置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四,国际组织总部落户不多,大型国际会议数量不够。国际组织数量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北京的国际组织总部仅有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国际竹藤组织、联合国亚太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等屈指可数几个,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总部则没有一个在北京。此外,高质量的国际会议,是一个城市向世界打开的重要窗口。北京近年来举办了诸如APEC等国际重要会议,但和纽约、伦敦、布鲁塞尔等国际城市相比,国际会议的数量还是偏少,固定的国际会议不多,整体影响力不足。尤其北京国际性会议在北京市民中影响力不高,民众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性有待提升。

最后,缺乏运作城市对外交往的国际复合型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其内容和方式也不再集中在某一个领域,而是文化、教育、环保、经贸、科技、体育、卫生等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这就要求外事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仅精通外语,而且还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而北京同时具备外语能力又有专业背景的外事人才较少,从而使其在配合总体外交活动时力不从心。

五、推动我国及北京积极开展城市外交的建议

随着我国外交整体布局全面展开,全球伙伴网络关系基本成型,城市外交在助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据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强化顶层设计,提高服务中央总体外交的能力,开展全方位对外交往。政府、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甚至公民个体等都是城市外交的行为主体。作为地方政府,包括北京在内的我国城市,开展城市外交应积极服务好中央总体外交,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做好党宾、国宾团组在京活动接待保障工作,促进双方务实双赢合作。加强与中央相关外事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常态化的联席合作机制,推动中央有关部门在对外开放试点等方面的支持,扩大与相关友好城市之间在经贸、文化、科技、体育等领域的合作。要充分发挥民间交往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辅助作用,引导民间组织、企业、海外侨团、留学生、社会知名人士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国际交往。积极鼓励行业协会、智库与学术机构、公益服务组织等开展对流,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性民间交往活动。

其次,完善涉外基础设施,提高首都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商店、免税店、新产品体验店等商业设施,增强首都机场和新国展配套服务能力。依托口岸服务和国际商贸服务功能,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对外贸易功能平台和专业化产品贸易基地,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提高服务贸易质量和水平。加强城市涉外硬件设施建设,加快东坝第二使馆区建设,打造高端使馆社区文化。要围绕北京市民和外籍人士的高端消费需求,着力完善休闲娱乐文化设施,高标准建设图书馆、音乐厅、展览馆、文化公园等公共文化体育娱乐设施,高规格建设一批大型购物中心、高端商务酒店等商务配套设施。科学规划国际交往空间布局,提升涉外活动场馆功能。完善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设施的换乘功能。要以新机场建设为契机,加快完善新旧两大机场基础设施,强化航空综合服务功能,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航空枢纽,更好地支撑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再次,着力提升城市国际交往软实力,大力建设一流的涉外软环境。完善地方政府涉外法律法规,建立有利于涉外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涉外、涉侨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研究制定一批符合国际惯例,适应首都在新世纪扩大对外交往需要的政策规定。加快完善国际语言标识系统,在城市道路、旅游集散地、景点和主要公共场所设置多语种标识,方便外国人在京生活。扎实推进“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提高市民国际化素质和城市国际化程度,规范普及公共场所多语路牌标志,提高窗口行业外语服务水平。

第四,巩固和发展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提高北京国际影响力。将城市外交与民间外交、公共外交并举,大力开展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应积极扩大和深化与友好城市的交往范围及领域,制定友好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参与UCLG各项规则制定,完善友城之间高层互访和对话机制,推进友好城市间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在友城工作中,注重友城经济的互补性,加强友城工作的主动性和协调性,可以利用城市发展论坛、北京文化周、工商业洽谈会等形式展开城市外交活动,丰富城市外交内涵。充分发挥民间交往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辅助作用,积极引导民间组织、企业、海外侨团、留学生、社会知名人士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国际交往,夯实对外友好的民意基础。

第五,吸引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集聚,打造大型国际节展会议品牌。要把建设国际组织集聚区列入城市发展规划,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际组织落户北京。密切联系中央外事部门,吸引联合国分支机构在京设立办事处。要有针对性地吸引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在京设立分部。积极承办重大国际会议和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经济、文化等高端论坛,提升北京国际知名度。加强与国际展览局、国际展览业联盟的协作,大力吸引国外会议展览组织和会展落户北京。

第六,创新外事工作管理体制,汇聚国际人才人力资本,促进国际人员往来。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外事工作机制,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协调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结合地方政府的实际情况,创新外事管理机制。北京应结合“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目标,高度重视外事工作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同时,加大涉外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设一支专业化、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首都高校集聚的优势,与相关高校开展联合办学,采取课堂教学、讲座培训、赛事选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外事工作要求的专业人才。政府要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注重提高现有外事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创造学习培训、赴其它外事机构交流锻炼的机会。

六、结论

随着中国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城市越来越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行为体。作橐恢中滦屯饨环绞剑城市外交使城市在国际体系中扮演着一定的国际角色,在发挥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国家利益的功能同时,也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国际化战略实施。北京的城市外交是众多力量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北京的国际化水平为城市外交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成为北京城市外交的核心使命,强大的城市制度有助于将丰富的经济社会资源优势转化为战略和外交优势。不过相比欧美国家的城市,中国城市外交是一个后来者,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北京城市外交的服务功能和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其完善建议对我国其他城市开展城市外交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注 释:

①http:/ / / en / organization / about,2016年6月15日登

录。

②“城市外交属于一种嵌入式外交”的概念主要是指,城市外交是城市化在现代

外交体系中的功能嵌入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通过嵌入国家外交、

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外交以及社会网络外交体系,逐步构建起一个嵌入式外交

体系,以满足全球化和城市化对城市功能的要求。参见赵可金:《嵌入式外交:

对中国城市外交的一种理论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11期。

③参见:http://.cn/Web/Index.aspx,上网日期:2016年6月30

日。

参考文献:

[1]赵可金,陈维.城市外交:探寻全球都市的外交角色[J].外交评论,2013(6).

[2].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16.

[3]李小林.城市外交理论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4]周桂银.意大利城邦国家体系的特征及其影响[J].世界历史,1999(1).

[5]Marek Furmankiewicz.“Town-twinning as a Factor Generating International Flows of Goods and People-the Example of Poland”,Belgeo,Vol.1-2,2005.

[6]Chadwick F.Alger.The UN System and Cities in Global Governance,New York:Springer,2014.

[7]赵可金.嵌入式外交:对中国城市外交的一种理论解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11).

人际交往的建议第4篇

主要陪同人员有:吴邦国委员长夫人章瑞珍,中央外办主任、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国,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石秀诗,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聪敏,全

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曹卫洲,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委员长办公室主任孙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等。

8月28日,吴邦国一行在赴拉美三国访问途中,在波尔图作技术停留。

8月29日,吴邦国会见了葡萄牙波尔图市长里奥。

经停期间,吴邦国还考察了葡萄牙著名的波尔图商会大厦,并在下榻的饭店接见了中国驻葡萄牙使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代表。

吴邦国访问巴西

8月29日,吴邦国抵达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开始对巴西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吴邦国在机场发表了书面讲话。

8月30日,吴邦国在国会大厦会见了巴西参议长卡列罗斯,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吴邦国指出,中巴关系基础良好、前景广阔。一是两国都⒅鼐蒙缁嵝鞣⒄梗谥喂碚矫嬗行矶嗑榭梢韵嗷ソ杓6橇焦际钦诜⒄沟男滦耸谐。没ゲ剐杂趾芮浚ダ献髑绷薮蟆H橇焦⒄怪泄遥凶殴惴旱墓餐妫谛矶嘀卮蠊屎偷厍侍馍嫌凶畔嗤蛳嗨频目捶āK接Υ恿焦铰曰锇楣叵档拇缶殖龇3指卟憬煌鼋位バ牛忧课袷岛献鳎焦梅⒄购腿嗣窀l恚澜绲姆比儆牒托匙龀鲂鹿毕住?吴邦国说,中国全国人大愿加强与巴西参议院的关系,推动双方领导人、专门委员会、友好小组和工作机构等各层次的友好交往,开展立法和监督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性议会组织中的协调与配合。

卡列罗斯赞同吴邦国委员长对两国关系前景的展望,表示巴西参议院愿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全国人大在各领域、各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及时批准两国合作的有关文件共同推动巴中关系的全面发展。

巴西众议院议长雷贝洛陪同参加会见。

同日,吴邦国与巴西众议长雷贝洛举行会谈,就双边关系、议会交往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在谈到议会交往时,吴邦国说,刚刚签署的中国全国人大与巴西众议院建立定期交流机制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巴议会关系进入了实质性合作的新阶段。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充实合作内容,提高合作质量。一是促进议会交流的制度化和机制化,保持议会交往的连续性,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增加交流的深度,增进相互了解和政治互信。二是统筹双方议会合作,将议会各层次、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纳入该机制框架,吸引更多的议员参加,增加交往的活力。三是发挥议会职能作用和议会交往的优势,尽快批准双边合作的有关文件,着力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推动中巴战略伙伴关系的全面发展。

雷贝洛强调,两国议会签署定期交流机制谅解备忘录是加强友好合作的重要举措,巴众议院愿与中国全国人大一道,充分利用定期交流机制的平台,推动交流,扩大合作,加深理解,将巴中议会关系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为巴中关系全面深入发展做出贡献。

雷贝洛重申巴西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表示将坚决支持中国人民完成国家统一大业。吴邦国对此表示赞赏和感谢。

会谈前,吴邦国委员长与雷贝洛众议长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巴西联邦共和国众议院关于建立定期交流机制的谅解备忘录》。随后,雷贝洛主持仪式,授予吴邦国巴西“众议院立法勋章”。

当天下午,吴邦国在总统府会见了巴西总统卢拉。

在谈到中拉关系时,吴邦国说,加强同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础。近年来,中拉高层交往频繁,各种形式的对话和磋商机制活跃,经贸领域合作发展迅速,双方已成为相互信任的全面合作伙伴。巴西是拉美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在发展中拉关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方愿与巴方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推动中拉关系的深入发展。

卢拉说,我愿在此郑重表示,巴西政府将为加强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作出不懈努力。卢拉积极评价双方即将签署的6个经贸合作文件,强调这些合作成果将有助于加强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他还积极评价两国议会交往取得的成果,赞赏两国议会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并表示巴西政府将鼓励更多的巴西议员访问中国,为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会见结束后,吴邦国委员长和卢拉总统共同出席了《海航集团与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50架ERJ145飞机购买合同生效确认函》等6个中巴经贸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当天下午,吴邦国委员长的夫人章瑞珍考察了坎丹格之家幼儿园,详细了解了低收入家庭子女学龄前教育的情况。

同日,吴邦国会见了巴西副总统阿伦卡尔。

会见结束后,吴邦国委员长和夫人章瑞珍出席了由阿伦卡尔副总统、卡列罗斯参议长和雷贝洛众议长联合举行的欢迎午宴。

8月31日,吴邦国在巴西国会大厦发表了题为《加强友好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演讲(全文另载)。

巴参众两院议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300多人聆听了吴邦国委员长的演讲。巴西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

演讲结束后,吴邦国专程前往中国驻巴西使馆看望了使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代表。

吴邦国委员长夫人章瑞珍等陪同人员出席了上述活动。

同日,吴邦国出席了中巴企业家委员会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充分发挥企业在经贸合作中的主体作用》的重要讲话(全文另载)。

9月1日,吴邦国在位于圣保罗的拉美议会总部会见了拉美议会议长洛佩斯。

洛佩斯说,拉美议会高度关注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把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看作是自己的成就。洛佩斯强调,拉美议会和他本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这是庄严的政治承诺。2004年拉美议会决定给予中国全国人大观察员地位,就是实践这一政治承诺的重大举措。

吴邦国说,中国全国人大同拉美议会的友好合作已奠定良好基础,希望双方共同努力,充分利用已建立的联系与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实质性互动与协调,建立更紧密的工作联系,积极探讨扩大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和途径,深化政治互信、推动互利合作、丰富人文交流,为中拉关系的不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会见后,洛佩斯议长代表拉美议会授予吴邦国委员长拉美议会最高荣誉勋章。

同日,吴邦国会见了圣保罗州州长伦博。

同日,吴邦国还在下榻的饭店接见我驻圣保罗总领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代表。

当晚,吴邦国乘专机抵达马瑙斯。

9月2日,吴邦国在马瑙斯黑河文化宫会见了亚马孙州布拉加。

晚上,布拉加州长为吴邦国委员长和夫人章瑞珍举行了欢迎宴会。

吴邦国访问乌拉圭

9月3日,吴邦国抵达蒙得维的亚,开始对乌拉圭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吴邦国在机场发表了书面讲话。

9月4日,吴邦国在苏亚雷斯宫会见了乌拉圭总统巴斯克斯。

吴邦国强调,中方愿与乌方保持高层交往的良好势头,增进政治互信;加强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稳步发展传统贸易,创新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促进人文领域的广泛交流,健全合作机制;扩大两国的民间往来,推动中乌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吴邦国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乌拉圭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巴斯克斯对此表示感谢,他相信,中国政府的这一重要举措,将对两国关系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巴斯克斯赞同吴邦国对两国关系的评价和发展两国关系建议。他说,乌方高度赞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积极评价中国的对外政策,视中国为发展市场经济的榜样,望学习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加强在医学、科技等领域的交流,扩大在双边和多边领域的全面合作,共同把两国关系不断推向前进。

双方还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

乌拉圭副总统兼国会主席、参议长诺沃亚等会见时在座。

当天下午,吴邦国在国会大厦与乌拉圭副总统兼国会主席、参议长诺沃亚举行会谈。

吴邦国说,中国全国人大愿与乌拉圭参议院保持领导层经常接触,及时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促进专门委员会、友好小组、办事机构和议员之间的友好往来,开展治国理政经验等交流,推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加强在国际和地区议会组织中的协调与配合,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诺沃亚表示,乌议会愿加强与中国全国人大的友好交往,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推动经贸合作,促进乌中关系全面发展。

在谈到国际关系问题时,双方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多极化,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大国应该尊重小国,强国应该扶持弱国,富国应该帮助穷国。各国人民都有根据本国国情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任何国家无权干涉。各国的事情应当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当由各国平等协商。国际社会应更多地倾听发展中国家的呼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均衡、稳定、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吴邦国和诺沃亚还共同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关于公共安全高科技项目的谅解备忘录》等10个经贸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并即席发表致辞,高度评价两国经贸合作取得的积极进展。

会谈前,吴邦国委员长还来到独立广场,向阿尔蒂加斯纪念碑敬献了花圈。

当晚,诺沃亚在塔兰科宫为吴邦国委员长和夫人章瑞珍举行了欢迎宴会。卡多索众议长和乌政府、议会高级官员也出席了宴会。

当天下午,吴邦国还与乌拉圭众议长卡多索举行了会谈。双方一致表示,将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两国议会交往,推动国家关系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吴邦国访问智利并出席中智经贸合作论坛

9月5日,吴邦国抵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开始对智利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吴邦国在机场发表了书面讲话。

9月6日,吴邦国在圣地亚哥出席了中智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推动中智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的主旨演讲(全文另载)。

智利参议长弗雷在演讲中说,中国是智利对亚洲政策的重要环节,大力发展智中关系是智利政府、议会与社会各界的共识。他强调,智利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对中国的关系,一直走在发展对华关系的前列,今后愿大力推动两国经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此次论坛是由中国商务部和智利外交部共同主办的。吴邦国委员长夫人章瑞珍等中方陪同人员和智利政府有关部门高级官员出席了开幕式。两国工商界人士500多人参加了论坛。

论坛开幕前,吴邦国和弗雷进行了简短会晤,并在主办单位留言簿上签名留念。

开幕式结束后,吴邦国和弗雷共同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商务部和智利共和国矿业部合作谅解备忘录》等双边经贸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当天下午,吴邦国在瓦尔帕莱索市的智利国会大厦与智利参议长弗雷举行会谈。

吴邦国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同智利的关系,始终视智为好朋友、好伙伴,我这次来访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两国议会交往,推动双边经贸合作,促进中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

双方高度评价了中智自由贸易协定的批准与实施,一致认为,这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将便利两国的货物往来,拉动两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双边经贸合作。

吴邦国表示,中国全国人大愿与智利参议院继续保持高层交往势头,加强专门委员会、友好小组和工作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密切在国际和地区间议会组织中的磋商与配合,为中智关系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弗雷说,智参议院重视发展与中国全国人大的关系,发展对华关系是智朝野各界的共识。智方愿进一步扩大交流与合作,共同把智中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会谈后,弗雷代表智利参议院授予吴邦国“参议院勋章”。

同日,吴邦国与智利众议长莱亚尔举行会谈。

吴邦国说,中国全国人大重视与智利众议院的关系,愿意加强双方各层次的友好往来,开展各领域的工作交流,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推动经贸、人文等领域以及地方之间的务实合作,为中智关系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注入新的活力。

吴邦国表示,希望通过双方建立的政治对话关系,促进两国议会实质流,加深相互理解,增进政治互信,不断丰富议会交往的内容,增强议会交往的实效。

莱亚尔说,智中议会政治对话机制的建立,充分表明双方推动智中友好全面发展的良好意愿,相信两国关系必将取得更多令人满意的成果。

会谈结束后,莱亚尔代表智利众议院授予吴邦国“众议院勋章”,并发表了致辞。

当天下午,中国全国人大与智利国民议会政治对话委员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标志着中智议会机制化交流的正式启动。

晚上,吴邦国委员长出席了弗雷参议长举行的欢迎宴会。

9月7日,吴邦国会见了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吴邦国积极评价了中智关系。吴邦国表示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智、中拉关系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巴切莱特表示,智方十分珍视两国已经建立的信任和友谊,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推动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积极落实智中自由贸易协定,深化智中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使两国人民共享合作成果。巴切莱特强调,智利历届政府均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今后这一基本立场也不会改变。吴邦国对此表示感谢。

会谈结束后,中智双方共同举行仪式,吴邦国和巴切莱特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宣布正式启动中智投资与服务贸易谈判。

当天上午,吴邦国在下榻的饭店亲切接见了我驻智使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和华侨华人代表以及出席中智经贸合作论坛的中方人员。

当晚,吴邦国圆满结束对巴西、乌拉圭、智利的正式友好访问,乘专机离开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启程回国。

吴邦国委员长夫人章瑞珍等主要陪同人员同机离开。

回国途中,吴邦国一行于9月8日在西班牙加那利自治区作技术停留。

8日下午,吴邦国在西班牙拉斯帕尔马斯市会见了加那利自治区政府主席马丁和西班牙中央政府驻加那利区代表塞古拉。

9月10日,吴邦国回到北京。

人际交往的建议第5篇

主要陪同人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肇星,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光焘,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曹卫洲,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委员长办公室主任孙伟,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等。

11月3日,吴邦国抵达阿尔及尔,开始对阿尔及利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11月4日,吴邦国在国民议会大厦与阿尔及利亚国民议会议长齐亚里举行会谈。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就双边关系、议会交往和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交换意见,形成了重要共识。

吴邦国说,深化中阿友好合作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希望双方以两国建交5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为此,吴邦国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保持高层交往,增进政治互信。二是扩大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尤其是加强两国在基础设施、农业、交通、能矿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拓展高新技术合作。三是密切人文交流,传承中阿友谊。四是保持协调配合,维护共同利益。

齐亚里表示,阿方愿与中方共同努力,将发展阿中关系的政治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加强经贸等领域的合作,增加相互投资,促进技术转让,扩大人员培训,不断深化、丰富和提升阿中战略合作关系。

在谈到议会交往时,吴邦国说,议会交往是国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此访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把两国立法机构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引向深入,促进各专门委员会、友好小组和办事机构之间的交流,密切在国际和地区议会组织中的磋商与协调,推动两国关系更好更快地发展。

齐亚里说,阿尔及利亚国民议会高度重视发展与中国全国人大的友好关系,愿发挥立法机构的职能作用和议会交往的优势,加强对话与交流,促进两国各领域合作,为阿中关系充实新内容、注入新活力。

会谈结束后,吴邦国委员长与齐亚里议长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国民议会交流与合作谅解备忘录》。

当晚,齐亚里为吴邦国举行了欢迎宴会。

李建国等中方陪同人员,阿尔及利亚国民议会副议长萨迪克及主要议会党团主席参加了上述活动。

当天,吴邦国在总统府亲切会见了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

吴邦国指出,中方愿与阿方一道,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经贸合作主体的作用,积极拓展和深化企业合作,努力在经贸合作区等一些能够带动全局的大项目合作上取得新的进展,进一步加强能矿、基础设施、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夯实中阿战略合作关系的物质基础,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中国政府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大企业、大集团到阿尔及利亚投资兴业,也欢迎阿尔及利亚的企业到中国创业发展。

布特弗利卡说,阿方期待与中方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互利合作,欢迎更多的中国企业到阿尔及利亚投资,加强在能矿资源、基础设施、电信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发建设经贸合作区,阿方将为此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便捷服务。

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吴邦国还应询介绍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会见后,吴邦国在布特弗利卡的陪同下,向中外记者介绍了会见情况。

会见前,吴邦国向阿尔及利亚无名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圈。

11月5日,吴邦国在总理府会见阿尔及利亚总理乌叶海亚。双方在愉快友好的气氛中就加强经贸合作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

中午,吴邦国在下榻的饭店亲切接见了中国驻阿使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和援阿医疗队代表。

下午,吴邦国视察了由中信集团和中国铁建联合体承建的东西高速公路项目工地,亲切看望了在那里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做出信誉、创出品牌,把东西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成世界一流工程。

当天,吴邦国在民族院会见了阿尔及利亚民族院议长本・萨拉赫。

吴邦国访问加蓬

11月6日,吴邦国抵达利伯维尔,开始对加蓬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吴邦国在机场发表了书面讲话。

11月7日,吴邦国在议会大厦与加蓬国民议会议长恩达马举行会谈。

吴邦国指出,中加关系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好,既得益于我们始终平等相待、彼此信赖,在对方关切的重大问题上相互理解、坚定支持,也得益于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自推动,还得益于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务实合作。这是双方宝贵的财富,值得倍加珍惜和发扬光大。中方愿与加方一道,继续加强全方位合作,使中加友好合作关系呈现新的生机与活力。

恩达马表示,加蓬视中国为可信赖的朋友和重要的合作伙伴,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已商定合作项目的实施,积极探讨在文化、教育、民航、旅游等方面开展新的合作。

恩达马重申,加蓬政府、议会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吴邦国对此表示感谢和赞赏,并指出,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是发展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方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加蓬人民在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吴邦国积极评价两国立法机构的友好交往。他希望双方在保持议会领导人密切往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专门委员会、友好小组、办事机构等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开展立法监督、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共同推动中加友好合作关系深入发展。

恩达马说,加蓬国民议会希望双方经常互派代表团,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推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为国家关系发展多做工作。

李建国等中方陪同人员,加蓬国民议会副议长和各议会党团主席以及加蓬驻华大使等参加了会谈。

当天,吴邦国在总统府会见了加蓬总统邦戈,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吴邦国指出,希望双方坚定信心,密切配合,加快矿产开发、水电站和体育场建设等大项目前期工作的进度,争取尽快启动,使这些大项目成为中加经贸合作新的亮点和增长点。中方鼓励和支持中国有实力的企业与加方开展务实合作,并在技术转让上采取开放政策,尽可能地为加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培训管理和技术人员。两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从中加关系大局出发,本着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及时协调和解决大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邦戈说,加方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希望加快双方已商定的大项目的合作进度,并期待与中方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互利合作,共同推动加中关系全面深入发展。

会见结束后,吴邦国委员长和邦戈总统共同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加蓬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的签字仪式。

晚上,邦戈还在总统府为吴邦国举行了欢迎宴会。

当天,吴邦国在参议院会见了加蓬参议长科尼凯。

当天下午,吴邦国在下榻的饭店接见了中国驻加使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和华侨华人代表。

吴邦国访问埃塞俄比亚

11月8日,吴邦国抵达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开始对埃塞俄比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期间还访问总部设在亚的斯亚贝巴的非洲联盟委员会。这是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首次访问埃塞俄比亚和非盟委员会。

吴邦国在机场发表了书面讲话。

11月9日,吴邦国在议会大厦与埃塞俄比亚人民代表院议长特肖梅举行会谈。

特肖梅说,埃方感谢中方长期以来给予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希望双方进一步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加强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埃方欢迎中国企业更多地参与埃政府提出的扶贫等发展战略的实施。他重申,埃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吴邦国对此表示感谢。

吴邦国强调,我们愿与埃方继续保持高层互访,扩大各层次人员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深化互利合作,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鼓励和支持中埃企业合作,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

在谈到两国立法机构的交往时,吴邦国指出,中国全国人大愿与埃人民代表院一道,围绕国家关系发展的大局,充分发挥立法机构交往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拓展合作形式,丰富合作内容,进一步加强在吸引外资、开发区建设等方面的立法经验交流,密切在各国议会联盟等国际和地区议会组织中的配合,推动两国关系及各领域合作不断巩固和发展。

特肖梅表示,埃人民代表院希望与中国全国人大加强各层次友好交往,就更广泛的内容开展交流。

会谈结束后,吴邦国委员长与特肖梅议长共同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的签字仪式。

李建国、埃人民代表院副议长希塔耶・米娜利等参加了会谈和签字仪式。

当天,吴邦国在议会大厦会见了埃塞俄比亚联邦院议长德格菲。

吴邦国指出,中国全国人大愿与埃联邦院共同努力,进一步扩大双方领导人、专门委员会、友好小组和办事机构间的友好交往,就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看法,为中埃关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吴邦国还应询介绍了中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德格菲说,埃联邦院希望与中国全国人大就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和谐相处等问题开展交流。

李建国等中方陪同人员,埃联邦院副议长色哈耶以及各专门委员会主席会见时在座。

当天下午,吴邦国一行专程来到埃塞俄比亚通讯网数据中心,视察由中兴通讯公司与埃塞电信合作建设的埃全国通讯网项目,亲切看望了在那里工作的中埃工程技术人员,还听取了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希望合作双方有始有终、高质量地完成这项重大工程,使其成为中埃合作的示范项目。

当晚,吴邦国出席了特肖梅和德格菲共同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在下榻的饭店接见了中国驻埃使馆工作人员和中资机构代表。

11月10日,吴邦国在总统府会见了埃塞俄比亚总统吉尔马。

吴邦国强调,中方高度重视发展对埃关系,我这次来访的目的,就是要把两国业已存在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让中埃传统友谊焕发出新的生机。

吉尔马重申,埃方将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吴邦国对此表示感谢。他说,中方将与埃方密切配合,加快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等项目的建设进度,带动两国农业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深入发展。

当天,吴邦国在总理府会见了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

吴邦国建议:第一,保持高层交往,加强两国执政党、立法机构、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埃革阵)之间的交流,对推动两国各层次、各领域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二,深化务实合作。当前应着重抓好三件事,一是搞好农技示范中心等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8项政策措施在埃塞俄比亚的项目,尽快发挥这些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二是搞好包括水电站等项目在内的一揽子经贸合作项目实施,及时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建一个成一个。三是搞好东方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带动和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来埃塞俄比亚投资,提升中埃经贸合作的水平。中方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埃塞俄比亚投资,在技术转让上采取积极开放的政策,加强对埃方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三,中埃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双方应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共同维护两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合法利益。

梅莱斯说,埃方对中方长期以来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对中国公司在埃塞俄比亚负责任的良好表现表示赞赏。埃中合作项目涉及埃塞俄比亚国计民生,埃塞俄比亚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做出更多努力,积极推动已有合作项目尽快建成,并愿与中方扩大在农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合作,加强立法机构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保持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进行密切沟通。他强调,埃革阵重视与中国共产党的党际交往,希望进一步拓展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在治国理政、干部培训、党建等方面的经验交流。

当天,吴邦国前往位于亚的斯亚贝巴的非洲联盟委员会总部,会见非盟委员会主席让・平,并出席中国政府援建的非盟会议中心项目开工仪式。

吴邦国访问马达加斯加

11月10日,吴邦国抵达塔那那利佛,开始对马达加斯加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首次访问马达加斯加。

吴邦国在机场发表了书面讲话。

11月11日,吴邦国在国民议会与马达加斯加国民议会议长西拉举行会谈。

吴邦国指出,中国全国人大重视发展两国议会的交流与合作,在保持高层互访势头的同时,扩大专门委员会、友好小组和办事机构间的友好往来,学习和借鉴立法、监督等领域的经验,为中马友好事业发挥积极作用。

西拉说,马达加斯加国民议会将以吴委员长此次访问为新的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全国人大的友好往来,增加相互了解,增进人民友谊,共同推动两国关系更好地向前发展。

当天,吴邦国在参议院会见了马达加斯加参议长兰德里亚桑德拉特里尼乌尼。

谈到议会交往时,吴邦国说,中国全国人大重视与马达加斯加参议院的友好交往,愿加强双方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议会交往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双边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兰德里亚桑德拉特里尼乌尼说,马达加斯加议会愿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通过加强与中国全国人大的友好交往,促进马中贸易、投资、卫生、旅游和地方等领域的合作深入向前发展。

晚上,吴邦国委员长在总统府出席了由兰德里亚桑德拉特里尼乌尼议长、国民议会议长西拉和拉贝马南贾拉总理共同举行的欢迎宴会。

当天,吴邦国在总统府会见了马达加斯加总统拉瓦卢马纳纳。

吴邦国说,中方感谢马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在台湾、、人权等问题上给予中方宝贵支持。

吴邦国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在保持两国政府、立法机构友好交往的同时,加强中国共产党和“我爱马达加斯加”党间的党际交流。执政党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和共享治国理政经验,对各自国家的发展和中马关系的深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深化农业领域特别是水稻品种改良和水稻种植等方面的务实合作。中方将向马方提供一批水稻种子、派遣农技专家,帮助马方推广水稻种植技术。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已建杂交水稻示范中心的示范效应,以点带面。扩大合作规模,帮助提高马达加斯加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能力。三是加强两国企业间的合作。中马同属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经济合作的主体。中马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希望两国政府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支持两国大企业在能矿、水电等领域开展大项目互利合作,从而提升两国经贸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拉瓦卢马纳纳说,我本人非常重视对华务实合作。当前马中务实合作已有一定的规模,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双方在长期合作中已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这种信任将为今后的互利合作带来无限前景。

会见结束后,吴邦国委员长和拉瓦卢马纳纳总统共同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等两国政府经贸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当天,吴邦国在总理府会见了马达加斯加总理拉贝马南贾拉。

11月12日,吴邦国在兰德里亚桑德拉特里尼乌尼的陪同下专程考察了中国援建的马达加斯加国际会议中心。

吴邦国访问塞舌尔

11月12日,吴邦国抵达维多利亚,开始对塞舌尔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吴邦国在机场发表了书面讲话。

11月13日,吴邦国在总统府与塞舌尔总统米歇尔举行会见。

吴邦国说,中塞关系堪称大小国家平等相待、团结互助的典范。这既是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积极推动的结果,也是双方相互支持、密切合作的结果。

米歇尔说,吴邦国委员长此次访问是继去年主席成功访塞后,中国主要领导人对塞舌尔的又一次重要访问,展示了两国关系的活力和紧密程度,相信塞中关系的发展会越来越强劲。

吴邦国应询介绍了中国政府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并表示,中国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不会影响中塞在建合作项目的实施,不会影响中塞进一步开展互利合作。中方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向塞方提供帮助。

米歇尔希望与中方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农业、通信、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他重申,塞方将一如既往地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国的和领土完整。吴邦国对此表示感谢。

会见后,吴邦国委员长和米歇尔总统共同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塞舌尔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的签字仪式。

李建国等中方陪同人员,塞舌尔副总统贝尔蒙和全体内阁成员参加了会见和签字仪式。

当天下午,吴邦国一行在下榻饭店接见了中国驻塞使馆工作人员,援塞医疗队、中资机构和华侨华人代表。

当天,吴邦国在下榻的饭店与塞舌尔国民议会议长赫米尼耶举行会谈。

吴邦国说,中方珍视中塞传统友谊,愿与塞方一道,继续拓展合作领域,不断提高合作水平,推动两国关系深入向前发展。

谈到议会交往时,吴邦国说,中国全国人大愿进一步发展同塞舌尔国民议会的关系,在保持双方领导人互访势头的同时,加强专门委员会和办事机构之间的交往,交流治国理政和民主法制建设的经验,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赫米尼耶说,塞舌尔国民议会愿与中国全国人大开展全方位的交往与合作,为塞中友好关系在新时期的巩固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前,赫米尼耶主持塞舌尔国民议会特别全体会议欢迎吴邦国。

当天上午,吴邦国在赫米尼耶议长的陪同下视察了中方援建的塞舌尔议会大厦项目工地。

随后,吴邦国还接见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赴塞服务队的12名队员,与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他勉励在塞舌尔的青年志愿者认真工作,努力学习,保重身体,当好中塞友谊的青年使者。

当晚,吴邦国出席了赫米尼耶议长和贝尔蒙副总统举行的欢迎宴会。

11月15日,吴邦国圆满结束对阿尔及利亚、加蓬、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和塞舌尔的正式友好访问,乘专机回到北京。

人际交往的建议第6篇

关键词:大一女生;人际交往;现状特点;对策

人际交往在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人一生的愉快和悲伤,幸福和烦恼,快乐与痛苦都与他人的交往密不可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一生就会快乐和幸福。西方心理学家克林格做了一个广泛的调查,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生活的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当人们被问到“什么使你的生活富有意义”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回答亲密的人际关系是首要的。大部分大一女生都是出高中校门入大学校门,没什么社会经验,高考前有高考的指挥,有老师的监督,家长的督促,周围同学的竞争,所以思想比较单一,可支配的自由度有限。初入大学,不少女生要面临的问题比她们想象的要多得多。要学会与人交往是最基本的能力培养。

一、大一女学生人际关系现状描述

1.纵横向联系,小群体多。大一女生横向人际关系是指在同学与同龄朋友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纵向关系是指她们与父母、师长等不同年龄人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对同辈关系的重视程度超过与父母或其他成年人的交往。这一方面是因为大一女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与同学和同龄朋友在生理、心理上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在理想、爱好、愿望等方面有更多的共同点。

2.她们交往需求迫切,但往往期望过高 有大一女生说:小学的时候,全班是朋友,中学的时候,一半是朋友,大学的时候,一个也没有。很多大一女生走过高考的”独木桥”,远离父母,走进大学校园以后,常常有一种被陌生环境湮没的感觉。

3.交往目的多样化,但交往方向上存在的误区随着社会的变化,我们的大一女生的交往目的也由单一的情感型转向了多样化。有的同学通过交往为自己将来事业的发展储备社会资源,有的同学希望通过交往来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也有同学利用交往消磨时间等。

4.有些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只注意自己的个性、爱好,从而忽视了对他人的兴趣、性格的了解;个别大一女生性格孤僻,自我封闭,导致交往中的角色固定,无法适应不同环境下的角色转换。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

大一女生是一群充满朝气的群体,拥有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对自我认识逐步深入,而且交往方式有以下几种特点:

1.较单纯的精神性。大一女生的交往方式刚从中学跨过,但慢慢的有了一定的功利性与实用性,但主要的还是以情感、精神上的为主。我们常说同学友谊最可贵的就是体现在这方面,在人际交往中,她们往往喜欢与性格相似,与合得来的同学交朋友,有些可能会对自己的朋友的期望值较大,易用理想化来衡量朋友。

2.交往对象、范围、方式等方面比传统的交往方式开放,她们可以在人际交往中采取积极的心态,主动与别人交往,能以主动开放的心态去与别人交流。除了手机QQ、飞信、微型、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现在大一女生对很多方面都积极尝试,不仅仅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交流,可以是社团、组织等多种活动的方式 。

3.交往遵循人格平等。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人与人之间原本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大学里,同学之间更是站在同一台阶上,大学生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

三、开始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议

1.作为一个大一女生,要想开始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最起码的是要懂得相互尊重,尊重每一个人,是日常交际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做人原则。因为你重视了别人的价值,别人也会重视你的价值,支持你的行为。没有尊重的交往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

2.认真的女生虽然很美丽,但是,别只顾着闷头做事,更要时时抬起头,多对旁边的人递出友善的笑容,为自己多多增加朋友与贵人。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社会的本质,不外乎共同合作与发展进步,因此,一个人的社交圈,往往也决定了这个人的发展力。我们参加的学生会,社团等组织活动,可以让我们在大学校园内接触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在参加活动中多与他们交流,积极参与活动,融入其中。

四、提升大一女生人际关系的建议

(一)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要好。你的外表是你向对方透露出的关于你的第一信息。在气质与风度上,有的人相貌平平,但你就是愿意接近他,觉得他有魅力;而有的人虽然衣冠楚楚,相貌堂堂,但给人的感觉是不可亲近,缺乏令人欣赏的特征,这就是气质。这种气质产生的美感,是不受长相,服饰打扮制约的,它是自然而然。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东西。气质表现在言行举止上,如一举手,一投足,说话的表情,待人接物的分寸等,如:

1.礼貌待人,首先要求用语礼貌。使用“请”“谢谢您”“对不起”等日常礼貌用语,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其次是举止得体,坐有坐姿,站有站相,不忸怩作态。

2.人际交往中有个重要的原则:相似原则。双方只要在兴趣、爱好、观点、志向,甚至年龄、籍贯、服饰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就可以缩短彼此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初次交往中积极寻求双方的共同点,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3.与人初次交往之前,如有可能,要尽量了解对方的情况,作为相识和交谈的基础。了解对方,记住特征,最重要的是很快弄清楚并记住对方的姓名,这往往是你对别人是否重视和兴趣的表现。

(二)用微笑感染他人,微笑是自信的象征,是懂礼貌的表现。微笑可以让人感到融洽、平和。

(三)有时候拒绝比接受更美丽,拒绝别人的原则:

1.宽容雅量,乐于助人;2.适时拒绝,态度明晰;3.言简意赅,理由得当;4.耐心聆听,适当建议;5.尊重对方,委婉拒绝。

总之,为了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女生应该结合自身的生理、心理、性格、学习、交际等特点,积极应对,合理安排,争取在大学四年积累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和提高主动交往能力,为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凌.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2]王金銮.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对策研究[D].广西:广西民族大学,2008

[3]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人际交往的建议第7篇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

摘 要:在一国金融体系内,中央银行具有非比寻常的地位,承担着领导者的职责.然而随着经济和金融的逐步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中央银行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一国金融机构的代表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金融中去.本文主要围绕何为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给中央银行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中央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再联系到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近些年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国家中央银行或国际机构有哪些合作和交流等问题展开.并给出在金融全球化下应如何稳定和发展中央银行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中央银行;国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081-02

1 全球化在金融领域中的表现

“全球化”可以说是近几十年来在国际社会各个领域里的一个

关键词 ,无论是贸易、投资活动,还是政治、文化活动,金融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相互合作都在不断加强.全球化在金融领域有多种较为具体的表现,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金融资产与收益的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给人们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使国内人民之间的资金融通扩大到国际人民之间,国际金融业务和离岸金融业务的程度迅速加深,对金融机构的存在和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金融资产的全球化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资产跨越国界的资金流动,它是金融资本的重新配置,但却是在全球范围内的多向的多边的资本流动.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表现为流动速度增加,流动量扩大,即资本流动较为频繁,尤其是大量的私人资本涌向了新型市场及发展中国家.虽然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私人资本为规避风险,一度大量从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撤出但之后又很快恢复,而且规模越来越大.

1.2 金融机构的全球化

在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每个国家也开始逐渐在金融业开放并参与设立分支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条件.特别是在1997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签署了《金融服务协议》,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加入该组织必须根据竞争的原则经营,但也允许在全国建立的外国金融服务公司加入.从而大大促进一国对外金融业务和机构的跨国发展.如今金融市场上的金融机构国籍多元化,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格局.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的运营也向国际化靠拢,他们不再局限于本国金融市场,而是以国际金融市场为方向,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寻找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

1.3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金融自由化和科技进步使得国与国之间的金融市场相互衔接,成为一个无法分开的集合.在这样的市场上,资本借贷主体来源于不同的国家,金融交易规模巨大,市场运行的规则条例也都是符合国际组织规范的.而在这个市场上,又尤以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香港等国际金融交易中心为主,它们是金融市场全球化的重要支点.实现货币统一的欧元区金融市场更是金融市场全球化的重要产物,它勾勒出未来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基本趋势.

2 中央银行在国际交往中的主要作用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下,各国均高度重视宏观经济政策、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国际储备的变动,但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却往往被忽视.中央银行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根本利益,努力创造一个经济和金融发展有利的国际环境.在新的世纪,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大力发展金融外交,建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进行政策咨询,相互联系,促进中央银行的发展,因为在国际交往中的中央银行作用极其重要.

2.1 与各国中央银行进行官方结算

国际收支能反映国家之间复杂的金融关系,不仅包括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交易,还有多种形式和其他种类的金融交易.各国之间一旦出现国际收支差额,可以由中央银行出面以黄金和特别提款权等储备资产为手段进行最终清算,更经常的是采用改变官方负债的方法加以调整.必要时还可能会增发货币.

2.2 进行资本国际流动的调节管理和对外负债的全面监测

中央银行通过外汇管制政策、汇率政策,规定银行对外借款限额、特别准备金的缴纳额、国际借贷的条件或通过额度控制等手段来控制和调节国际资本的流入或流出.它还可以通过调整利率以影响资本的流入流出.此外,自国际债务危机发生以来,各国中央银行加强了对外负债的全面监测管理,并建立了相应的监测调控体系.

2.3 进行外汇交易

中央银行进行外汇交易并不是为了获得超额收益,是出于干预和管理外汇市场运行的需要.这样才能解决因为某些暂时性的原因而引起的外汇收支不平衡所导致的临时性资本流动,也有可能是出于平衡汇率波动所引起的损失.一般情况下,中央银行是按照中央银行间签订的互换货币条约来进行的.

2.4 调节与监督国际金融活动,扩大中国在国际金融活动中的话语权

为使一国的国际金融活动正常而有序地进行,中央银行对本国金融机构对外贷款以及对外借款和投资的数量规模进行监督管理;审查或批准本国金融机构建立国外分支机构或购买外国银行机构的申请;审查或批准外国银行在本国建立机构、持有或收买当地银行股份的申请,并进行管理和监督.

2.5 发展与各国中央银行及各国金融机构的对外关系,主动参与经济金融政策的国际对话

中央银行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关系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代表政府参与IMF组织的活动,二是与国际银行集团等世界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三是参加国际清算银行的活动,四是参与地域性国际金融组织的活动.各国中央银行,作为国际交往中的全权代表,要对同各国央行、各国际金融机构建立和发展多向合作关系负起责任,交流信息,互通信息,增进了解,改进和完善各自的管理技术,促进本国和各国经济金融的发展与稳定.

3 我国中国人民银行近几年的国际交往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也越来越多的进行国际交流,中国人民银行关注和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友好合作,在众多合作的领域,近年来都有积极有效地进步.比如在2010年10月22日,在韩国庆州举行的20国集团(G20)二十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二十的中国央行行长会议进行了分析,当全球金融形势,如何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监管全球金融安全网和其他问题和建设.同年十二月一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出席第三届会议在上海举行的中法金融论坛,并就如何加强中法两国金融合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期间,杜金还邀请和法国的Jean保罗什么时候银行副总裁举行会谈,双方进一步加强中国和法国的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2011年4月9日正式加入中亚、黑海及巴尔干半岛组织.李东荣行长助理率团代表央行参加了正式加入该组织的签字仪式,并出席了第二十五届行长会.

2012年5月27-29日,央行副行长易纲率领团队赴印尼出席东亚及太平洋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EMEAP)第42届副手会暨货币与金融稳定委员会(MFSC)第11次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近期全球和区域经济金融形势、加强地区监测和研究工作及危机管理框架等问题,并听取了各工作组进展报告.次年4月20日,基金组织与金融委员会(IMFC)第二十七届部长级会议在华盛顿召开.会议针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近况和风险、全球政策议程和基金组织改革等问题展开了相关讨论.

2014年3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北京会见了亚美尼亚共和国中央银行行长阿·贾瓦德扬.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两国央行金融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国际和地区经济金融形势交换了看法.双方还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亚美尼亚共和国中央银行合作协议》.同年9月2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举行了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当时全球经济形势、二十国集团全面增长战略、长期投资、金融监管改革以及国际金融交易的税收合作等议题.

由此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我国的在金融方面的外交十分活跃.一方面,不仅是为金融全球化趋势所迫,另一方面,也是积极发展对外金融的策略和方针.这些活动充分说明了我国对国际交往的重视,只有中国人民银行重视国际交往才能为金融外交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转眼进入二十一世纪已经十多年了,赶超发达国家的脚步从来没有退缩,我们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实力也在一直上升,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也在一直增强和提升.中国人民银行依然在努力地做好各项准备,加强同各方的联系,因为我们深刻知道在金融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不仅要搞好国内的金融稳定和发展,更要积极迎接国际金融环境下的各种挑战,协调配合,共同维护世界金融稳定.

4 我国央行发展的政策建议

金融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三大趋势.中央银行金融服务是全社会金融服务的重要基础.中国人民银行应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和完善统一、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系统”的要求,积极推动国家金融法制建设,认真研究国外发达国家改善金融服务的经验,结合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需求,大力推动金融服务创新,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开发新的金融应用系统,努力提升为全社会服务的金融水平.

要正确面对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影响,第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意识,金融全球化对每个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果稍不留心,就有可能卷入世界金融潮流的漩涡中,只有把握好每个合作与共赢的机会才是正确的选择.第二,除了要做好央行的本职,还应该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如果只是一味的扩张与发展,只会给投机资本留下可钻空袭,严重情况下泰铢贬值的历史悲剧可能会再次重演,这充分说明国际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金融全球化下中央银行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央银行,金融全球化促进了中央银行的发展,中央银行的运行又进一步加深了金融全球化.受金融资产和收益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金融机构的全球化的形势所迫,各国中央银行深刻认识到同各国开展深远合作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未来仍然是经济的核心,努力赶超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但在这条路上相信中国人民银行将会走得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1〕李若谷.走向世界的中国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289.

〔2〕李健.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74-375.

〔3〕任康钰.全球化背景下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角色探讨[J].国际金融研究,2010(8).

〔4〕刘锡良,肖龄.从独立走向合作——中央银行未来发展趋势[J].国际金融研究,2013(10).

人际交往的建议第8篇

【关键词】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比较研究;上海自贸区

进入21世纪后,国际投资的实践活动出现了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传统的争端解决模式难以解决新的问题。迄今为止,国际社会仍然缺乏一个内容全面、广泛使用的多边投资争端解决机制,这远远适应不了国际投资迅速发展的新局面。如何建立健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为国际投资的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是世界各国持续探索的问题。

一、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概述

(一)国际投资争端的概念

国际投资争端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投资争端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国家之间的自然人、法人、政府等主体之间基于国际直接投资或者国际间接投资产生的纠纷。狭义的国际投资争端仅指产生于私人直接投资的争议。

(二)国际投资争端的解决方法

解决国际投资争端的方法,既有一国国内解决方式也有国际解决方式;既可以采取法律途径,也可以采取外交途径。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实践过程中主要有谈判、调解、诉讼、仲裁等方式,综合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司法解决方式

司法解决方式顾名思义是指在将国际投资争端交由法院进行审理,由法院依据应当适用的法律对争议进行审理并做出有拘束力的判决,争端双方当事人采取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履行法院的判决。实践中司法解决方式主要有东道国法院诉讼、外国法院诉讼和国际法院诉讼。

2.非司法解决方式

在国际投资发展的实践,各国发展出了多种非司法方式来解决国际投资争端,主要包括双方协商、斡旋与谈判、调解与调停、东道国当地救济、外交保护等途径。非司法方式灵活多变,可以适应不同情况的需求,也能够充分保护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3.准司法方式

一般而言,在国际投资争端中准司法方式指的就是仲裁的方式,是指由与争议无关的第三方对争议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一种途径。伴随着国际投资的不断发展,仲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正成为最为重要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方式。

二、现行的主要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分析

(一)ICSID机制

ICSID是基于《华盛顿公约》而建立的专门性的国际机构,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解决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之间投资争端的国际性仲裁机构。根据《华盛顿公约》的规定,ICSID具备完整的国际法律人格,主要可以行使三项权利:一是缔约能力,二是取得与处置动产或者不动产的权利,三是的能力。同时,ICSID在行使职责的过程中在缔约国境内享有豁免权等特权。

1. ICSID机制的特色

ICSID机制的第一大特色就在于中心对于管辖权的规定,首先在主体要件上,中心要求争议当事一方需为缔约国国家或者该国派往中心的机构,另一方则需为另一个缔约国国民;其次是主观要件,中心取得管辖权必须要争议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将争议交予中心进行处理。因此在缔约国之间产生的投资争端并不必然交给中心处理;再者是客观方面的要件,中心所要处理的投资争议必须是直接产生于投资的法律争议。此外,“法律争议”是指在中心管辖权范围内的权利冲突,纯粹的利益冲突并不由中心管辖。

ICSID机制的另一个特色就是中心的排他管辖性。公约第26 条规定,除非另有约定,双方同意提交中心管辖的仲裁案件,不得再提交其他任何程序解决,而其他任何机构也不应受理。然而,争议缔约国一方可以要求把首先用尽当地各种行政或司法补救办法,作为其同意提交中心仲裁的一个条件。第27 条规定,对于双方已同意提交中心仲裁的争议,投资者本国不得行使外交保护权或提出外交保护或提出国际要求,除非争议的国家一方未遵守和履行对此项争议所作出的裁决。

ICSID机制的第三个特色在于中心的法律适用,中心在解决争议的法律适用上首先遵循的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以及在当事人没有选择法律时采取的补救原则。除了这两个原则外,中心还适用禁止拒绝裁判原则与公平与善意原则。中心的法律适用规则既保证当事人能够充分实现自己的意思自治,又避免了一般的国际仲裁机构适用法律上的不确定性。

2. ICSID机制的优势

《华盛顿公约》作为一个国际公约,具有国际法上的法律效力,因此中心做出的裁决具备法律拘束力,需要得到缔约国的承认与执行。就争端双方而言,在裁决作出之时起就要受到裁决的拘束,尽管实践中中心做出的裁决可能被解释、撤销或者修正,但这些需要在公约所规定的框架内进行。如果投资方不履行中心的裁决,东道国可以要求本国法院强制执行中心的裁决或者要求投资者母国协助执行中心的裁决。如果东道国不履行裁决,投资者则可以要求本国政府采取外交保护或者提出国际请求等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ICSID机制还有利于平衡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利益,既可以保护处于弱势一方的外国投资者,又可以有效避免针对国际投资争端的政治化影响,从而公平、有效地解决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争议。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

WTO争端解决机制最早是建立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之上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的制度性以及程序性的设计对投资争端的解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统一性

在DSU机制确立之前,缔约成员中发生争端的双方适用GATT第22条和第23条,同时也适用关贸总协定中关于争端解决的规则与程序。但是,各协定在有关问题的规定上有时存在冲突,往往使冲突双方无法通过这些协定有效地解决争端。自从确立DSU机制以来,国际投资争端的解决形成了一套统一的机制。同时,当DSU与其他适用的协定出现抵触时,应当依据具体的协定规定,优先适用该协定。

2.管辖权的强制性

DSB对案件的管辖权具有强制性,这区别于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争端解决机构需要以争议双方自愿为前提才能取得管辖权。从具体规则来看,对在WTO框架下产生的投资争端,申诉方有义务将该争端提交至DSB。只要申诉方成功提起争端解决程序,被申诉方必须接受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管辖。而机构做出的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拘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将会被采取报复等措施。

3.争端解决机制的启动具有自主性

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解决争端的程序是否开始是由发生争议的当事人自主决定的,他方不得进行干涉。WTO争端解决机制对涉及程序的事项有十分详细的规定,要求争议双方严格遵守。

在长期的实践中,WTO争端解决机制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迄今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一套制度。该机制的优势主要在于:首先,WTO机制规定的内容详实,对于程序性事项的规定十分全面,因此有利于争端双方迅速、高效地解决纠纷,极大地节约了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其次,WTO程序中规定的交叉报复程序能够有效保证当事人履行裁决,提高了裁决的执行力度。

(三)NAFTA机制

在所有生效的国际投资条约里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NAFTA)被普遍认为是为投资者提供了最高的投资保护标准的国际条约。NAFTA机制第十一章所确立的ISDM,无论从实体规定还是程序的设计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说,该机制的实践历程代表了国际社会对投资者保护的一种发展趋势。

1.适用的范围十分广泛。与传统的国际投资协定相比,NAFTA机制对于“投资者”以及“合格投资”的理解十分广泛:首先,该机制将“投资者”分为“国民”以及“企业”两大类。“国民”的范围不仅包括具备了一国国籍的自然人,也包括了具有一国永久居住权的自然人;而“企业”则扩展为一切商业性质的实体。同时,对于投资者的范围也不限制与正在进行投资的人,计划进行投资的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被认为是投资者。NAFTA机制下的“合格投资”不仅包括传统的股权、债券等投资,还扩展到了房地产、知识产权等诸多领域。

2.对企业经营自的严格保护。为了防止对企业的经营自的不当干预,NAFTA机制明文禁止缔约国政府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对另一缔约国的投资者加以限制。这些限制包括:投资者需要出口一定比例的产品,必须优先利用东道国的资源,向东道国转移技术等。同时NAFTA机制也禁止东道国对企业提出业绩要求。

3.征收补偿标准高。NAFTA机制下对东道国征收的补偿标准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不仅东道国政府进行征收的情况加以限制,也提高了补偿的标准。这与美国一贯坚持的“及时、充分和有效”的补偿标准相一致。

三、当前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

(一)国际投资法体系散乱并且缺乏统一性

目前,在国际投资法领域具有全球普遍效力的争端解决机制主要是ICSID机制以及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尽管这两种机制都在争端解决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两者也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但是实践中两者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冲突的情况。典型的就是在东道国既违反了WTO的义务同时也对投资者违约的时候,此时如果投资者以及投资者母国分别将争议提交ICSID和DSB,那么就会产生管辖权冲突的问题。

同时,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各个自贸区的建立,每个自贸区都发展出了自己的争端解决机制,国家之间签订的投资协定中往往也包含着争端解决的条款。因此,可以说国际社会在投资争端解决机制领域的规定是十分庞杂且缺乏统一规定的。不同的机制之间往往缺乏协调,在发生管辖权冲突的时候难以调解。

(二)各种争端解决机制自身存在不足

就目前常用的几种争端解决机制而言,其自身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以WTO争端解决机制为例,其目前适用的范围相对有限,主要限于国家之间的“有关贸易的投资措施”的争议。而对于ICSID,该机制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于案件的审理效率相对较低,审理周期较长。双方当事人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时间成本来获得合理的判决,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心的裁决力。同时,中心的裁决经常笼统地适用国际法规则,这使得中心的裁决具有不确定性。而NAFTA机制所采用的直接诉讼的方式在实践中也经常引起争议,对于东道国的公共利益产生了影响,同时也有对投资者利益保护过重之嫌。

(三)投资争端所涉及的问题日趋复杂化

随着国际投资自由化程度以及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投资不仅在投资领域不断拓展,而且投资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同时,由于国际投资的项目往往规模巨大,其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因此与投资有关的争端问题也变得十分复杂与困难。现行的机制在面对国际投资争端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时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显得捉襟见肘。

四、上海自贸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使得我国的对外开放的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以及“准入前国民待遇”的实施,我国的投资规则即将与更高标准的国际投资规则相对接。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这一系列的投资新规则也将产生新的投资争端,因此需要我们创新投资制度,以应对新情况的要求。对此,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基于诉讼途径创新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1.尝试建立“集中管辖”制度

由于上海自贸区本身即作为一次制度上的大胆尝试与突破,在其范围内产生的国际投资争端必然会具有特殊性,因此涉及自贸区的国际投资争端可以由自贸区法庭进行集中管辖。集中管辖将有利于充分考虑案件的特殊性、提高案件的审理质量,也有利于问题的集中发现以及法律适用的统一性。不过集中管辖会突破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的规定,因此需要有权机关赋予上海自贸区法庭相应的权力。

2.在现有的法律适用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允许当事人自由选择法律

目前我国的《法律适用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对于当事人选择法律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这些限制往往是为了考虑我国公共利益的需要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是考虑到上海自贸区吸引外资的需要,对于自贸区产生的投资争端可以允许双方当事人在选择适用的法律上有更大的自由。

(二)基于仲裁途径创新投资制度解决机制

1.允许自贸区仲裁庭引入“友好仲裁”制度

“友好仲裁”是指在国际商事仲裁中,仲裁庭依据双方当事人的授权,基于公正善意原则来作出裁决。我国的仲裁法不允许仲裁庭适用友好仲裁的原则,必须严格依据我国冲突规则所指引的准据法。鉴于自贸区投资争端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我们可以考虑在涉及自贸区的案件引入友好仲裁制度,增加仲裁庭法律适用以及裁量案件的灵活性,有效应对不同纠纷的需求。

2.尝试构建特设仲裁机制

上海自贸区可以率先尝试构建特设仲裁(临时仲裁)制度,特设仲裁与机构仲裁相比较往往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可由双方当事人协议选择仲裁规则、仲裁员、适用的法律等。因此,特设仲裁可以作为机构仲裁的一种补充性的手段,在机构仲裁无法适用复杂案件时加以适用。

五、结语

在构建上海自贸区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时,我们应当充分吸取ICSID、WTO争端解决机制等制度的优越性,将其与上海自贸区的自身特色相结合,有效地解决区内、区外法律纠纷。自贸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探索与创新将成为一块试金石,促进我国相关国内投资法律制度的创新以及与高标准的国际投资与贸易规则的对接。

参考文献

[1] 史晓丽.国际投资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263.

[2] 金成华.国际投资立法发展现状与展望[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3] 叶兴平.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最新发展[M].法律出版社,2006.

[4] 王贵国.国际投资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章.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6] 史玲.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比较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5).

人际交往的建议第9篇

A.猫咪挥舞爪子冲你大叫

B.猫咪沉默地看着你,与你对峙

C.猫咪重新闭上眼睛睡觉

D.猫咪站起来,慢吞吞地走开

小猫咪其实是代表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人”。对你或对任何人来说,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或多或少总会产生不安和恐惧,特别是在陌生环境中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人总会因为不够自信或紧张等原因,而在人际交往上显得力不从心或不够完美。你的人际关系应来源于平时积极的交往实践和有意识的训练。现在看测试结果,将更细致地向你提出人际交往方面的建议。

测试结果:

选A的人:

你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足够自信的人。你很害怕与别人交往,特别是当你独自面对朋友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浑身是缺点,很容易被朋友嘲笑或挖苦。你尽可能少地参加集体活动,你怕自己在活动中惹来大麻烦。

建议:要相信自己有的缺点别人也一定会有;不要过分贬低自己,更不要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否则只会让你越来越没有自信。多在朋友面前展现自己的长处,多在朋友面前发言或讨论,虽然开始很难,但是一旦试着去做,你便会发现,人与人的交往不是难事,不过是需要一颗真诚的心罢了。

选B的人

你是一个充满自信并相信自己绝对能“控制”朋友的人。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和周围人打成一片,也容易博取朋友的信任和欢心。你能在关键时候抓住朋友的心,但是也容易在利益冲突中失去朋友。

建议:平时与朋友交往的时候,不要过于强势,特别是对一些自尊心重的朋友说话,要注意口气和态度。不要因为彼此是朋友而忽略起码的礼仪,否则你得罪人还不知道!

选C的人

你是一个沉默寡言并处于孤独中的人。你周围几乎没有朋友,你在痛苦的时候会默默流泪,哀叹自己的命运不好和“不幸”。你觉得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你,却没有想过敞开自己的心扉,迎接朋友。

建议:一个人的世界虽然自由,但是缺少快乐。试着参加班级活动,试着和同桌、前后座的同学交流,从寻找一个知心朋友到发展三五个好友同进同出。你会发现朋友并不拒绝你。虽然你曾经错过了一些美好时光,别担心,现在开始人际交往并不迟。

选D的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