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3 16:18:08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第1篇

新时期,我们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恢复和确立,党的一系列新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为突破口的。思想解放的闸门一旦打开,就在人民群众中迸发出巨大的智慧和力量。30年来的改革开放创新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任务。在新的起点上,要顺利完成这个历史任务,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马列主义、思想是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但它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不同的形势任务下,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既不丢掉老祖宗,又打破常规说新话,分别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大成果。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了新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和拥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

解放思想是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以解放思想为武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整体推进,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新的形势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要求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解放思想要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放思想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否则,就会误入歧途。我们要在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认识中解放思想,在认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中解放思想,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更好地掌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解放思想要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上的旧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在党的基本纲领指引下,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一系列制度。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的改革相适应,新的思想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的任务,指明了体制改革的方向。比如: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既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既要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政治体制改革上,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又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在文化体制改革上,既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社会体制改革上,既要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又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既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又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我们要树立与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新观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解放思想要突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只有思想解放了,行动才会自觉有力。实践不断发展,认识要与时俱进,观念也要敢破敢立。要敢于破除不合时宜的旧理念、旧观念、旧意识,树立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观念、新意识。比如,要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树立建设生态文明、优先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全民国防等观念;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树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党员干部还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忧患意识、公仆意识,等等。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第2篇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社会掀起学习热潮。高校作为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负有重要职责。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最根本细胞,与大学生关系最为密切,担负着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职责,帮助大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一、相关概念

价值观是人对自身及外界人或事物的价值定位,它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选择性,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有稳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不易改变。但同时,不同的价值观相互冲击,人的价值观也会受到影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基本特征。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此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乃至整个民族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进而形成我们的“精神家园”。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中首次以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作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新时期的大学生任重而道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帮忙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二、大学生核心价值面临的困境

(一)西方文化冲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日渐深化,一些西方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思潮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多方面的复杂影响。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其有了一定接触和了解,但是,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及社会经验的欠缺,不具备足够的抵制能力;另一方面,各类思潮本身具有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使大学生不能从本质上辨析它,进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混乱和趋同和的思想倾向。在价值取向上,部分学生出现了道德观念滑坡、个人主义倾向日益严重,以及价值观带有明显功利性和实用性特征等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要帮助大学生有效抵御和消解西方思潮的冲击和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教育。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下,才能使大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世情和国情,客观辨析西方思潮的现象与本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二)社会转型挑战。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这种转型表现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双重跨越。在此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类型和取向的价值观念间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和冲突,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在也产生了冲击,甚至导致信仰的缺失。

市场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不同,它是一种自主的经济体制,它强调合理的自我利益,但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并不完善,个人被激发对利益追求的本性的同时,产生极端依附物质的思想,导致“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随之突起。大学生在改革的大潮冲击下,价值理念迷失,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重物质享受,轻理想追求。高校基层党组织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贴近生活,了解社会,锻炼他们辨别本质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途径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切入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面对不同文化的交融,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容易迷失自己,理想信念动摇,价值取向消极。基层党组织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使他们能理性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从而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是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应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基层党组织应该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扎实的工作能力,而且更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先进的思想理念。

(二)以开展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当代青年学生多是“90后”,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他们在思维方式、价值判断、个性追求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停留下传统教育方法上,必须创新方式,让核心价值观扎根于现实生活、让大学生参加到社会实践当中,增加他们对社会知识的了解和适应性,从生产劳动中锻炼品质,认识本真自我,从而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的形成。

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实践活动,发挥其主体能动性,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其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

(三)以宣传媒体为平台,营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健康文化氛围。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学生获得信息渠道日益多样化、便捷化,使得传统宣传载体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将大学生核心价观教育溶入新科技,创新教育方式,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动态,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急需解决的课题。

高校基层党组织应积极占领网络阵地,鼓励大学生合理和理性运用手机、互联网、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学习转向自觉的学习,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穿透力和影响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第3篇

一、党的执政理念的丰富发展

1946年,当民主人士问及我们党全面执政后,怎样才能跳出历史兴衰周期率时,明确回答,民主是共产党取得政权后的主要执政方式,《论人民民主》集中表达了这一时期的执政思想。

我们党全面执政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执政理念,不断进行具体实践。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国家政权力量,“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在面对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大量矛盾,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报告中,明确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等执政理念,实现了我们党领导经济、文化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建国三十年来,我们党坚持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但是,1957年反右扩大化以后,我们党在理论上逐步走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误区,提出“抓革命、促生产”的执政理念。十年“”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发生更加严重的偏差,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陷入困境。

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发展是硬道理”,“共同富裕”、“三步走”等执政方略,实现党的执政理念的历史性飞跃,开拓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新局面。

世纪之交,以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在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面向新世纪的执政提出纲领性要求。十六大阐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并提出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一系列新观点,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认真总结执政的成功经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破解为谁发展、如何发展等现实问题,确立了全新的执政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

十七大突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把它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载入,这是对我们党开创的伟大事业和创造的理论成果作出庄严的政治宣示,是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新飞跃。

二、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引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要解决的是发展什么、怎么发展以及怎样发展得更好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推进科学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些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是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谐发展等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与核心,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都必须紧紧围绕人这个主体因素展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强调统筹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和谐;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兼顾各方利益和需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对外开放中求得发展,在不断发展中扩大开放。坚持统筹兼顾,必将有效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十七大还提出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如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必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等,进一步拓展科学发展的理论内涵。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第4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关于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理论局组织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以下简称《十讲》)。这本书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读物,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提供了一个范本。

第一,深刻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特别强调了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十讲》的第一讲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到多国、由初步探索到不断深化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命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密不可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十讲》的最后一讲特别指出,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和安身立命之本。近年来,部分党员干部中出现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不讲公德图私利,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就是要求党员干部下气力打牢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底,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第二,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充分揭示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哲学底蕴。《十讲》不是像一般哲学教科书那样按部就班地讲授哲学原理,而是紧紧围绕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主要方面,比如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原则;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和根本工作路线;价值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尺度,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我们实际工作的基本原则;等等。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在此基础上突出强调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的工作路线;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的政治态度。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不仅包括哲学概念的推演,而且包括哲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包括实践经验的哲学概括。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掌握贯穿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这些立场观点方法,并从中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真谛。

第三,注重加强科学性与学术性结合、理论性与可读性的统一,提供了新时期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优秀范本。近年来,编写并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书不能说少,但是真正让广大干部群众喜欢的不是很多,而《十讲》却给人一种难得的新鲜感,它力求用简洁质朴的话语讲深刻的道理,增强了可读性,方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阅读。说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当年艾思奇写的《大众哲学》曾经开了先河。之后,通过《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更是树立了典范。后来,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作出重要贡献。《十讲》集中了很多人的智慧,是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种新的尝试。这本书将哲学理论研究和哲学通俗读物写作结合起来,为在更高层次上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了榜样。

(据《光明日报》,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第5篇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如何在过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学习引向深入,我认为要在消化、深化、细化和转化上下功夫。

首先,要在消化上下功夫。长期以来,我们在学习上犯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不太重视搞清一些名词、概念的科学内涵。因此,往往出现没有搞清什么叫管理,却在那里加强管理,没有搞清什么叫时间观念、质量观念、竞争观念,却在那里增强时间观念、质量观念、竞争观念等等,尽管经常强调,但实际工作仍加强、增强不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重视对新知识的消化。现在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能仅仅停留在新名词、新提法上,而应该对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正确把握,真正搞清楚是什么。例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的理解,就是不能停留在经济指标上,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一起建设,协调发展。又如“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等等。只有把这些新提法、新要求的科学内涵搞清楚了,搞准确了,才能理解不偏向,执行不走样;才会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才会不因此而空忙。

其次,要在深化上下功夫。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学习中我们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要搞清楚这些新理论、新概念、新提法的来龙去脉。如对“三个代表”不仅要搞清它的科学内涵,还要搞清“三个代表”提出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历史地位等等,以加深理解。而且更要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深层次的探索、研讨。不仅要搞清“三个代表”第一层次概念的科学内涵,还应搞清第二层次,甚至第三层次概念的内涵与要求。例如什么是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哪些要求?我们怎么去代表它?什么是先进文化?它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我们怎么去代表它?什么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什么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怎么去代表它?等等。我们只有这样层层深入,直至深到它可以操作,才能把这些精神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上。如果不作这样的深研,是很难贯彻好“三个代表”的。

第三,要在细化上下功夫。所谓细化,就是要把一些比较原则的概念、论断具体化为自己可以实施的认识。因此,学习研讨一些重大问题、重要论断不能粗枝大叶,而要细化。例如,同志在报告中谈到进一步解放思想时,提出了“三个解放出来”,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们在学习理解时,就一定要联系本地和本人的实际。细化到哪些观念、做法、体制是不合时宜的呢?比如竞争,传统的竞争观念就是你死我活,但现在已经不合时宜,现在国际上流行提倡的竞争观念叫“双赢”,称之为市场生态,好比农村池塘里分层养鱼,有些鱼在表层吃草,有些鱼在中层吃小鱼小虾小虫,还有些鱼在底层吃微生物、腐殖质,各居其所,相安无事。何必挤在一个层面上大鱼吃小鱼呢?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也应该细细排一排,哪些是错误的教条的理解?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具体表现又有哪些呢?在学习中也应该细排出来,换上正确认识。我们的学习如果不达到这个层面,细化到这个程度,就达不到学习的应有的效果,也就无法真正做到“三个解放”出来。

第四,要在转化上下功夫。就是要把对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质的理解把握,转化为我们的工作实践。这不仅要求我们在学习研讨中坚持联系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来加深对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而且要通过联系实际思考我们的各项工作怎样在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提出发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各项工作的新举措。比如,当前我们要围绕苏州实现“两个率先”,突出深化改革和推进城市化两个工作抓手,深入地思考和解决好改革和城市化中所面临的新问题,使我们在学习研讨中进一步理清思路,在学习的“转化”中形成推进我市率先发展的强大动力。总之,要把进一步学到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做好领导工作的智慧和能力,转化为率先垂范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转化为提高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3-0090-04一、价值与诉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适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自觉和文化自觉。从国际环境看,虽然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未变,但伴随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其本质是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较量,也是国家之间软实力的比拼。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为如何坚持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从国内环境看,虽然国家总体局势运行平稳,但社会急遽转型面临诸多发展风险。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失范、文化断裂、诚信缺失、道德衰微、娱乐至死、冲突频仍,“劣币驱逐良币”,主流价值受到严重挤压。这为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思想、引导社会思潮、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世情、国情、党情之变内在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成员之间达成思想共识,形成强大凝聚力。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强调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提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的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它的逻辑要求就是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并将其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转化为人民群众的价值自觉和行动。让群众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实质,当务之急是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学术界提出了重大责任担当。同时,中国的和平发展、软实力增强需要凝练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六大、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过比较集中的论述,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路。但是中央还未提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需要凝练和深化。

二、体系与观念

价值体系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各种价值观念的总和,而处于统领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和支配作用的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或者说,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评价的根本看法与态度。价值观可分为一般价值观(或非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般价值观是指不居于主导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则是指居于主导地位并起统摄和决定作用的价值观。有的观点认为,核心价值观是由一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基础决定、以一种社会制度维系,并普遍遵守的基本价值理念,具有与其他文化相区别的本质属性。有的观点认为,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中心、主导、支配地位,其“核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处于中心地位;一是具有主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体现社会主义根本价值导向的主导价值观念。

进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如何。

张峰认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有四种观点:第一,不同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系,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社会主义有很多价值,其中最基本、恒定的价值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等同论。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等于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观点实质是把价值等同于价值观,把核心价值体系等同于核心价值观。第三,包容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围大,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区别联系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最高抽象。韩震认为,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框架与实质、结构与要素、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着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追求、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规范。

大多数学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中理解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不同的称谓和理解。有的认为,从学术研究角度看,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表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好。一种界定是:所谓价值理念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念中的理性化和理想化的内容,是一定主体的各种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而核心价值理念则可看作是价值理念的核心部分。它往往也是最高的价值理想、最重要的价值追求,而且能够统摄其他各种价值理念、能够调节它们彼此间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矛盾或冲突。另一种界定是:所谓核心价值理念,是在一个文化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或支配地位的观念,是标志一个文化价值观念体系性质的观念。价值理念有个人价值理念和国家或民族价值理念之分。作为国家或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理想化”和“理性化”的统一。学界所讨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核心价值理念)不是指个人核心价值观,而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概括,无论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并无实质区别。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大体现。

有的是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称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内核、核心、实质、精要、核心精神等。关于“凝练”之说也有细微差别,有的称“凝炼”,有的称“提炼”或“提练”,有的称之为“概括”或“总结”等。

三、方法与原则

(一)关于凝练的方法

韩庆祥提出了关于凝练的五条科学方法:一是定位要准确;二是覆盖面要广;三是内在逻辑要清晰;四是基本原则要遵守;五是凝练要达雅。

周玉清、王少安提出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有两个向度:其一,由简到繁。就是在现有认知水平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更加完整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使其理论内涵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际,更加彰显理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第一,遵循科学研究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第二,对所涉相关概念做学理分析和界定,梳理概念之间的纵横关系,发现和解决概念之间的逻辑矛盾;第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延伸到社会主义亚文化领域。其二,由繁到简。就是在完整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把多方面、多层次理论规定性的价值观理论系统,简化为最能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语言精练通俗、朗朗上口、易懂易记的若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语。

程恩富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思路有四:一是其内涵要与现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相衔接;二是要体现“世情为鉴、国情为据,马学(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体、西学(西方学说)为用、国学(中国古近代学说)为根,综合创新”的科学精神;三是简洁性与完整性相结合,体现唯物辩证法;四是凝练词的排列要有一定逻辑性。

张剑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体对重大问题的价值共识;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杨明认为,凝练核心价值观:一要着眼于国家的“安邦定国”,二要着眼于公民的“安身立命”。首先要厘清“谁的价值观”,可以从国家主导价值观和公民共同价值观两个层面界定。

(二)关于凝练的原则

张峰认为,其凝练原则包括:一是既要符合价值观的规范,又要侧重思想道德的要求;二是既要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还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三是既要有传统根基,又要体现现代特点。

孙伟平认为,凝练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次,在提炼过程中,既要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也要虚心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再次,在实践中“以我为主”,自主选择、消化、改造和创新;最后,坚持以“立”为本,以“向前看”为取向,以建设性的态度进行提炼。

张翔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是包含理论、思想、道德、行为等在内的一系列既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又表达历史文化传承,还要包括时代的价值概括。这是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和实践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韩震认为,我们应该遵照下述原则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念必须是真正目标性、理念性的价值理念;必须是具有一定超越性或精神层面性的理念;必须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和具有世界意义的理念;必须是基本的、持久的价值理念。

黄蓉生、孙楚航认为:一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逻辑与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的准则。二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借鉴外国价值观和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第一,坚持洋为中用;第二,坚持古为今用。三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基础上的大众化风格: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民族性;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时代性;再次,努力实现根植于民族性和时代性沃土之上的大众化。

张剑认为,凝练应遵循以下原则: 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基本思想;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突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要反映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要最大限度地表达社会共识;要便于传播和记忆。

石云霞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坚持四条原则,即先进性、人民性、根本性和实践性。还有的观点认为,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成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意味着:首先,这种观念具有统摄性;其次,这种观念要为全社会所认同;再次,这种观念要具有理想性;最后,这种观念反映特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此外,有学者探讨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点等方面。

由上可以看出,凝练方法与原则的区分具有相对性,本质上二者一致。

四、观点与争鸣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标,确立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明确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成为学术界思考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前提与理论资源。

韩震把“民主、公正、和谐、进取”概括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整体。这个核心价值观:首先,它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其次,它集中体现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中。

程恩富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可以细化为“自由集体观、民主集中观、文明进步观、和谐仁信观、富强和平观”,并可进一步浓缩为“自由、民主、文明、和谐、富强”五个词。

马俊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不是某个人、某个阶层、某个政党的价值理念,而是整个中国社会的价值理念,它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它的主体是当代中国人民,因此这个核心价值理念是“富裕、民主、公正、和谐”。

阿斯哈尔·吐尔逊认为,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可以凝练成十六个字,即“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简言之就是“四个一”:一个核心、一个基石、一个本质、一个保障。

周玉清等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要可以概括为:“实事求是、和谐富裕、崇尚真理、品德高尚”十六个字,它辐射到马克思主义一般价值理论、社会主义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人生价值观这四个方面。

孙伟平认为,“人本、公正、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石云霞认为,“人本、民主、公正、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舸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概括为“民主、公平、和谐、进取”。

韩庆祥提出了三种凝练方案:第一,围绕“人在活动中发生的基本关系”来选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表述为“共处共存、共爱共享、共生共进、共创共富、共信共和”。第二,围绕“人的活动的完整结构”来选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表述为“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第三,围绕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根本特征和时代要求”来选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表述为“以人为本、自由平等、公正仁和”。

李建华、董海军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中概括出十二个关键词,即“和谐、富强、平等、发展、民主、文化、自由、仁爱、互动、人本、正义、共享”。经调查,认同度最高的是“发展”、“富强”、“和谐”、“仁爱”。由此,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结为“发展、富强、和谐、仁爱”。

与上述凝练相类似的观点还有“富强、民主、和谐”、“人本、公正、民主、和谐”、“共同富裕、公正民主、科学文明、人本和谐”、“劳动优先、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平等、公正、互助”、“公信仁和”等。上面的认知与表述基本一致,大同小异。

张碧涌认为,一些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基本上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延举例,不过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谐、文明、发展、创新”等词语的不同排列组合,按照这种思路很难在社会上达成共识。为此有必要开辟新思路,从内涵上挖掘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在于“道德”和“幸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俗表达就是“德行天下,福满人间”。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亦即人民的幸福;第二,民族精神基于优秀传统道德,时代精神指向人民的幸福;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也是人民的幸福;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质上是当代中国的道德观。其中“德”和“福”是核心,“行”和“满”是状态,“天下”和“人间”是范围。

江畅认为,社会价值体系作为追求什么价值和怎样追求价值根据的内在系统,由目的、手段、规则和控制四个子系统构成,这四个子系统的基本原则构成了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是“幸福”,幸福是人的终极目标:首先,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人的本性;其次,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人的整体需要;再次,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人不断拓展和深化需要的必然趋势;最后,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社会的使命。

张翔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一个词来高度概括就是“和”的理念。“和”理念从共和、和谐、和平中升华提炼,体现出“民主、自由,科学、大爱,自强、包容”的价值取向。

贺茂之认为,把诸如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文明和谐,发展、进步、平等、改革、创新、文明、富强、和平、诚信、友爱、团结等归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各有其道理,但却难以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内容,只有“崇高”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崇高”包括崇高目标、崇高理想、崇高道德三个方面。

五、未尽问题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第7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起着推动作用。创新的理论之所以新,关键就在于它借助社会实践的平台,以实践为根本动力和出发点,提出不同于以往理论的新概念、新思想和新观点。党的理论要想保持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要以实践的创新为基础,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的观点指导发展的实践。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七大,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一直深刻地体现着实践性的本质特征,无不是改革开放以来伟大历史实践的凝结。邓小平同志一直坚持群众路线,尊重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五大期间,形成并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从此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也将这一科学理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十五大之后,同志结合新时期的国内外发展形势和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理论思想,同时还注人了“与时俱进”这一新的思想内涵。十六大以来,同志结合新时期的社会实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社会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见,任何理论都是实践的经验总结。实践既是理论认识的来源,又是理论发展的不竭动力;实践既是理论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又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任何脱离实践的理论,犹如一口枯井,了无生趣,自然也就没有生命力。同的主题要求,因此需要人们对此作出准确的判断和科学的回答,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结合当时的时展需要作了重要报告,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而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五大正式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如何长期保持党的执政地位等问题,这些都是时代赋予我们党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十六大以来,同志结合时代特征,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课题,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十七大以来,同志牢牢把握时代特征,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社会经济从快速增长到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时代性

任何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在时代的历史背景产生和发展的。当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也都有它赖以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并科学地反映其发展方向。任何离开时代背景的理论和真理,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列宁曾说过:“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l]每个时代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必然有着不同的主题要求,因此需要人们对此作出准确的判断和科学的回答,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结合当时的时展需要作了重要报告,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而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五大正式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如何长期保持党的执政地位等问题,这些都是时代赋予我们党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十六大以来,同志结合时代特征,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课题,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十七大以来,同志牢牢把握时代特征,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社会经济从快速增长到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人民性

人民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伟大变革力量,其主体地位始终贯穿于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创新之中,具有人民性的特征。从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提出的改革开放,其核心是要让人民满意;然后到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十七大科学发展观,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这些都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始终为人民谋利益。“”结束后,邓小平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z]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著名论断,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之一,从社会价值取向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党的根本宗旨进行了更加明确地阐释。十七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人,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其实质就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行新的提升。尤其是在科学发展观中,更是把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理论的核心内容。这样保障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证明它不单纯是一种简单的理论原则。坚持这个理论体系,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

四、继承性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的召开,每一历史阶段都是在马列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下不断地继承和发展,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所要追求的是对客观存在的真理科学的分析,认真学习新知识、新认识,对实践经验进行新总结、新概括。理论创新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联系的观点,要具有“扬弃”精神,要批判性地继承前人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理论创新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发展过程的阐明”[#]。只有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才能使理论创新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中国共产党就一直坚持这条道路。党的十五大指出,由于“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科学发展观等新的理论时也指出:“它们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历史的实践证明,没有继承,也就没有创新。一切科学理论的发展,都继承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离开前人或他人理论知识的积累,就不能准确把握和理解,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取向。

五、民族性

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发展体现了民族性,主要是因为其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中,着力解决中国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问题,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充分显示了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所以,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理论也都是不可能离开民族性而谈发展,当然也不会脱离孕育我们生长的民族土壤。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们的民族理论相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但符合我们国家民族发展需要,而且还能体现我们国家的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呈现出来的蓬勃的生命力,同样也是因为遵循民族性的基本特征,能紧密地联系中国的具体民情,能够适应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的要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要把握好我们的具体民情。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和中国的特点相结合,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不是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它才符合本民族的基本国情,而这种结合就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化,才能为我们所用,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从党的十二大至今,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深深打上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烙印,也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例,2006年4月21日,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中谈到科学发展观时说:“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5〕他通过以民为本的民本主义思想、注重社会和谐建设等民族文化的基本理念,阐明了科学发展理念的民族性特征深人民心。这些使我们有了坚定的信念,使得我们深深地相信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理论,通过不懈地努力和奋斗,一定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果实。

六、整合性

党的十七大理论创新是一大理论成果,其显著的特点就是整合性。所谓整合性,即就是通过对已有的不同人的思想和观念进行的概括整合,从而提出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思想路线,就是在总结整合十二大的理论内容,以此类推,每一次党代会的召开都是前面的整合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三代领导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吸取经验和教训来认真整合,先后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三者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的关系、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等方面整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6]“这就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出了新的概括,创造性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外延”「3〕。因此,党的指导思想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时刻体现着整合性特征。

七、创新性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第8篇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经验总结。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简称“三进”),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因此,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也是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首先,它是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根本指导思想,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能够得以建立和健康发展的根本条件,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根本保证。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伟大成果为指导。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基础理论上一脉相承,都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在纲领目标上一脉相承,都始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它就是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理应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其次,它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样说,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另一方面它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可以说,它是当今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因此,理应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他们中宣传和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加强大学生理想和信念教育。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它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正如同志指出的:“如果动摇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个精神支柱,动摇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因此,当前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干扰挑战,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和影响。而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巩固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只有紧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抓住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核心,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才能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始终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从而为大学生奠定扎实的思想根基。

2.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它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思想,又指出了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还任重道远。然而,现时代的大学生都是“80后”、“90后”,他们沐浴在阳光下,生活在幸福中,没有亲身经历过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过程,感受不到中国社会发展的艰难和困苦。因此,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大学生,就是让大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知道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让他们倍加珍惜,怀抱感恩,正如十七大报告要求一样,要“永远铭记”。更重要的是我国经过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因此,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大学生,就是要教育他们既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和力量。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构筑大学生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纽带,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主义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价值去向如何、行为表现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否成功,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大学生思想主流是健康向上和积极进取的,但同时也是多元、多层、多维、多变并存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表现也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多样的环境和观念中教育学生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康的主导价值,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思考的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正是契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这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4.坚持科学发展观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正如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对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是对人的发展要求。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则是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化学的十大基本思想观念第9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历史基础;理论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254-03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萌芽和产生

1949年建国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萌芽和产生阶段。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一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的具体产物。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主要有:

(一)人民民主理论

同志提出的关于人民民主的理论,是思想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学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中明确地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国家与法的学说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关于对人民敌人采取的政策和原则,这是的独创。他说:“对于反动阶级和反动派的人们,在他们的政权被以后,只要他们不造反,不破坏,不捣乱,也给土地,给工作,让他们活下去,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为新人。”

按照这一理论,我们在改造人的方面取得了成效,如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和一批战犯都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博得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赞许。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为人民服务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人生观的核心思想。为人民服务的概念是首次提出来的。1940年,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文艺“应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这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最初表述。1944年,他在追悼张思德所作的讲话中,把为人民服务明确作为对我军我党和一切革命同志的普遍要求,并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1957年,在《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中,他又一次申明:“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对无产阶级人生观所作的这些富有点的概括,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命题,科学地解决和回答了什么是无产阶观的根本问题,精辟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人生目的。的这一思想成为我们今天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执法为民这个本质的理论基础。

(三)实践中注重立法建设,加强法治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后,十分重视建立社会主义的法规,以适应新的社会生活的需要,并亲自着手这方面的建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1.在制定宪法中的创造。指出:“世界上的,不论是英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因此,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最广泛地组织全国各界参与,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

2.关于遵守革命法治的问题,他指出:“一定要守法,不要破坏革命的法治。法律是上层建筑。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生产我们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守革命法治。”“法治要遵守。按照法律办事,不等于束手束脚,要按照法律放手放脚”。

的这些思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立和发展时期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发展出了邓小平的法治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思想的法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成为中国新时期法治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确立和发展。邓小平的法治理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理论。

1978年12月31日,邓小平同志在其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建设。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不仅对过去作了科学的总结,并着重强调:“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创造民主的条件,要重申‘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宪法和规定的公民权利、党员权利、党委委员的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

(二)主张法治,反对人治理论,强调维护法律权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确定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方针。随后,中国的立法机关开始了大规模的立法。1979年7月1日,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在一天之内通过了七部重要法律。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要以法律治理国家的思路。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现行宪法。新宪法确立了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根本法地位,规定了社会民主法制的一系列基本原则,这表明我们党己经把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对南方考察谈话时再强调:“还是要靠法治,搞法治靠得住些”。邓小平对法治建设推进法治化进程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写进了,写进了宪法,这是我党在法治建设方面趋于一个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法律和制度是治国的根本

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邓小平以“十年浩劫”为例,强调说明法律和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必须加强法治建设,实现制度文明。他认为应该把制度摆到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通过建立健全党内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地规范党的领导体制、领导方式、组织形式和工作规则,使党组织的运行建立在党内法规、制度和秩序的基础上,建设也就能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制度建设开始逐步得到重视。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奠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根本治国方略的理论基础,开创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化时期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提出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开始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阶段。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化时期。

(一)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依法治国、实行法治越来越重要而紧迫。1989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回答《纽约时报》记者提问时说:“我们绝不能以党代政,也绝不能以党代法,这也是新闻界常讲的究竟是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要遵循法治的方针”。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从此,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实施依法治国,对中国人民来说,确实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同时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

(二)强调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依法治国的领导

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民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法治建设必须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的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保持社会主义方向。这一法治思想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保证。

(三)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批判的吸收继承了中国古代以及西方的治国理念赋予法治德治以新的含义,在党的工作大会上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佳选择。同志一再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一思想极大的丰富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

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实践,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成熟时期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新世纪新阶段,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实践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成熟。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主要有:

(一)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了中国法治建设经验、教训和借鉴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命题。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又一次大飞跃,它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共同树立了当代中国法学史上第四个里程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标志着党和国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规律的深刻认识,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具体内容,是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与各省党委负责人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007年,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依法治国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至此,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走上了正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相结合,逐步探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架构。因此,我们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在中国法治建设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007年6月25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是两个内容互相衔接的科学命题。在党的十七大上,总书记再次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认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

(三)确立依法执政,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性跨越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与法治的关系既是整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党的建设及改革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关键问题。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同志强调指出:“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的提出,在中外共产党执政史上,第一次科学解决了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法与国家的思想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理论来源。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成熟时期。

总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历经萌芽和产生、确立与发展、深化时期、成熟时期,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党的四代领导集体都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中国的法治建设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 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N].人民日报,1996-02-01.

[6]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G]//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 郭成伟.新中国法治建设五十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8] 苏平,贾奇英.科学发展观对法理念之重构[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