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区建设的特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2 16:30:00

社区建设的特点

社区建设的特点第1篇

关键词:彩色沥青 混凝土路面 作用

一、前言

珠三角在城市化迅速推进,人口和产业急剧上升和集中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2009年,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文简称“住建厅”)与省委政研室组成联合调研组,在广泛调研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借鉴国外经验率先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建议》,提出在珠三角率先构建融合保护生态、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等多种功能的绿道网络体系――珠三角绿道网。

而随着可持续发展和人本主义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景观艺术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显然,色彩单一、表面质感别无二致的黑色沥青路面和灰白水泥混凝土路面绝不能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景观环境,宝安区城市和社区绿道的建设同样面临着游径路面选材问题。在种类繁多的铺装材料和各种各样的施工工艺中,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其特有的景观效果成为我们的首选。

二、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概述

1、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定义

所谓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指脱色沥青与各种颜色石料、色料和添加剂等材料在特定的温度下混合拌和,配制成各种色彩的沥青混合料,再经过摊铺、碾压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路用性能的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

2、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性能特点

(1)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在不同的温度和外部环境作用下,其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坏性及耐久性均非常好,且不出现变形、沥青膜剥落等现象,与基层粘结性良好。

(2)具有色泽鲜艳持久、不褪色、耐77℃的高温和-23℃的低温,维护方便。

(3)具有较强的吸音功能,汽车轮胎在马路上高速滚动时,不会因空气压缩产生强大的噪音,同时还能吸收来自外界的其他噪音。

(4)具有良好弹性和柔性,“脚感”好,最适合老年人散步,且冬天还能防滑,再加上色彩主要来自石料自身颜色,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危害。

三、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

1、划分不同性质的交通区间

城市道路的可辨识性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可以通过色彩变化划分不同性质的交通区间,这对交通安全是非常有利的。

2、警示作用

道路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作用的实质是希望能让驾驶人员或行人很快发现,正确地辨认之后进入准确行驶,从而达到交通安全地目的。因此,交通标志的设计必须鲜明突出,具有足够的注目性和良好的视认性。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交通快速行驶的特点,弥补现有交通标志在快速行驶状态中的功能缺陷,根据驾驶人员的视觉特性,尤其是行驶过程中对路面的注视性和对色彩的敏感性,日、美、欧洲等一些国家纷纷将注意力转移到路面标示的研究中。在道路急弯陡坡处、分流合流处、隧道入口、行人过街斑马线、桥面、收费站、加油站等特殊路段或场所采用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或铺装,用来形成与普通沥青路面或铺装的对比,引起驾驶人员的注意,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充分发挥高速交通的机能,保证车辆和行人交通安全,适应城市高速道路发展的要求。

3、缓解疲劳

从交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过长的直线公路,不但容易使驾驶人员造成思想麻痹和错觉,而且会产生视景与操作的单调乏味,使驾驶疲劳提前到来,这就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尽管我们可以从线性上改善驾驶条件,但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注视最多的还是路面本身,单调的黑色和灰白色路面对人的神经系统有镇静,会减弱驾驶人员的注意力。这是,如果我们在路面上做文章,适当改变路面色彩可以有效吸引驾驶人员的注意力,使其保持清醒头脑。这样,即使直线段长一些也不会影响安全效果,从而减少工程造价,减少运行时间。

4、提高亮度

由于人的视力与亮度有关,亮度加大可以增强视力,反之则视力明显下降,因此夜间交通事故发生率要远高于白天。而使用反光率较高的亮色骨料与无色沥青结合料形成亮色沥青铺装可以有效增加路面亮度,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5、美化街路及城市环境

长久以来,街道路面的发展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车辆和行人在通行,毫无美学色彩可言,黑色地沥青铺装和灰白色的水泥混凝土铺装占据着几乎所有的城市道路,这黑与白的条块使得做为城市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平面单调乏味,毫无生气。

在公园、风景区等突出自然色调的道路铺装与环境协调的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可以有效美化街路空间环境,其强烈的视觉效果可以让人们产生独特的激情感受,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满足人们对美感的深层次心理需求,她可以营造温馨宜人的气氛,使街路空间更具人情味与情趣,吸引人们驻足,进行各种公共活动,使街路空间成为人们喜爱的城市高质量生活空间。

在城市和社区绿道上的广泛使用,可以美化城市、改善道路环境,展示城市风格效果,更加体现城市的人性化和宜居效果。

四、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国外已有较多的应用与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起,欧、美等国家便开始研究,并逐渐扩大应用范围,20世纪8O年代初,中国某些市政部门也进行过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探讨,但收效甚微,且在道路上应用尚少。近几年,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才作为一种新型的铺面技术,营造着21世纪交通的时代气息,在公路、道路或广场上等场所使用的越来越多,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被全球工程界视为“新型绿色建材”。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之所以在国外发达国家获得广泛的推广,不仅在于其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基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潮流。对于我们国家,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省、市为了美化环境,展现城市的风貌,提高市民生活品味,体现城市现代化的步伐,都设法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让城市环境“绿起来”、城市道路“亮起来”、城市交通“快起来”。而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又是城市现代化步伐中的一个标志,他对美化公共社区,点缀城市建筑、园林建筑,警示道路交通安全等社会公益事业,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目前我国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已经成功地在厦门、广州、宁波、桂林、烟台、北京等20多个城市进行了铺设,效果颇佳,深受世人的好评。在国内应用最典型的有:厦门市府大道约4km两侧非机动车道和环岛路旅游观景道;北京市长安街延线、路新大成彩色篮球场和石景山游乐场;沈阳植物园彩色游览路、植物园彩色游览路(二期)、华星中学彩色操场和沈阳市北京街、北陵大街彩色景观路:上海市肇嘉浜路和太原路的慢车道、成都市数百米长的提督街、武汉的江滩将建起8m宽的机动车道、烟台市滨海中路彩色观景路、广州黄埔大道与车陂路口到广园东快速干线宝蓝色的立交人行道、辽宁大厦彩色广场和南京升州路人行道等等。

目前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在珠三角区域绿道的游径上已经在广泛使用,同时,区域内各城市的城市和社区绿道也已开始普遍推广使用。宝安区城市和社区绿道共长约330km,其中约130km里游径采用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游径,对改善宝安区的慢型交通系统有直接影响。

社区建设的特点第2篇

一、联系社区实际,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特色社区

传承保护“云林文化”,也创新独具特色的云林街道社区品牌建设,推动云林社区文化设施、乡镇企业文化阵地、群众文化、佛教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用特色文化魅力建立良好的街道形象,促进云林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素质,增强社区凝聚力、吸引力,促进街道以及社区的升级与转型。如,云林实验小学开办了“云林少儿书画院”,对倪瓒诗画进行了专门研修;仓下中学构建了“二贤堂”,学习“弟子规”,同时定期组织传统文化论坛,家长也可参与其中。

二、以点及面,全民参与,促进品牌建设

在构建社区教育特色品牌时,需要注意“以点及面”的建设原则。首先,示范带动。在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建设时,广大党员干部,各级政府、党委以及社区干部等需要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同时示范带动,建立示范性社区,实行社区先行试点,实现“由点及面”以及全面铺开的建设目标。其次,诱导全民参与。社区是居民的共有家园,构建特色品牌教育,创设丰厚的学习氛围,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居民的参与和努力。再次,注重创新,突显特色。推进社区教育,打造品牌建设的目的在于提升社区凝聚力、吸引力、竞争力,提升社区软文化能力,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组织与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时,应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而建设品牌特色社区。如江苏农村“书香家庭”建设工作。依托横泾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依靠横泾街道政府以及党委的大力支持,发挥横泾街道各单位、各部门资源,引领街道各社区、各单位的主动积极参与,这让“书香家庭”建设变为一项惠民工程,也给和谐社区建设增添了新亮点,也是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乐事。为了强化文化建设与未成年人教育,江苏横泾街道自2010年9月开启了主题为“书房伴我成长”的家庭小书房建设活动,以书为友、以书为伴。而后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工作,成功创建745家星级书房,拥有7万多册的藏书量。另外,还组织了“亲子阅读”“经典诵读”“大手牵小手”等系列阅读活动,给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创造了浓厚的学习气氛。今年年初,横泾街道新推出了“图书漂流角”活动,使得家庭图书得以流动,让居民可以共享图书。此外,根据示范区建设标准,横泾街道及下辖各村全面构建了“五位一体”文化室,有两万余册的总藏书,约三百册的年借阅量,街道有文化中心,社区有文化室,家庭有小书房的学习型社会格局初步形成。当然,在构建社区教育特色品牌时,还需要完善管理机制,积极开辟场地,保障品牌建设。如社区教育中心需要构建以政府领导指导、社区成员构成的管理队伍,完善社区教育工作制度,落实社区教育经费,积极开辟特色教育场地,如书画社、合唱队、艺术队等,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活动需求,上下联动推动社区教育特色工作的开展。另外,依托信息化技术,创造遍布社区的学习平台。如建设新型江苏“数字社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造居民新生活,实现政府、企业、医疗教育、小区与居民数字化。通过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等,以远程教育、网络等为平台,构建社区建设与管理等综合信息共享平台,拓宽教育渠道,给社区居民带来更便捷、更具个性化、更丰富的学习平台,促进社区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还需要开发社区居民易于接受的特色课程,组织多样化的社区培训工作,提升特色品牌社区的文化品位。总之,在社区教育本土特色与品牌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对各社区进行调查摸底,弄清社区本土特色与优势,探寻品牌建设的着手点,为品牌特色社区的构建奠定基础。组织与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时,应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而建设品牌特色社区。积极完善管理机制,积极开辟场地,保障品牌建设。

作者:吴杰单位: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社区教育中心

社区建设的特点第3篇

【关键词】整体特点 中部地区 相对优势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正处于全面普及与提高的阶段,它正从微型社会的建设角度促进着和谐大社会的构建。作为一项由政府“自上而下”倡导的“运动”,城市社区建设自身存在着整体性发展特点。由于地理区位、历史、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社区建设又存在着地区差异。笔者意在通过对全国城市社区建设整体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析我国中部地区的发展特点和未来重点走向。

一、城市社区建设现阶段整体特点

1、城市社区发展内部动力不足,外在体制改革滞后

长期的封建社会及改革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民间大众的自我观念以及民间组织的孕育,社区发展严重缺少“由下而上”的内部发展动力。作为社会整体改革要求下实行的制度性选择,由政府主导推行的“由上而下”的社区建设,本身又承载着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相对滞后的政府体制改革仍将是制约社区自治性发展的外部瓶颈。

2、现阶段政府行政主导是必然模式,社区自治是发展方向

依据国际社会管理的趋势和我国社区建设的特点,政府对社区发展的宏观指导是必然和必需的。在目前我国社区自治先天基础薄弱、各项社会改革与社区建设几乎同步的特殊情况下,由政府主导社区建设仍是必然的模式选择。但从社区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来讲,发展基层民主,实现社区自治则是社区建设的根本目标。

3、社区建设的水平与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有很大关联

城市经济繁荣程度影响着社区建设投入的多少;居民文化素质的高低与社区参与率有很大关系;城市历史特点是科学合理规划社区发展的必要考虑因素之一;领导者的政治观念、居民的社会观念则直接制约着社会改革与社区体制创新。城市化水平、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文化水平三者与社区建设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呈正相关。可以说社区建设水平是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缩影。

4、社区建设因区域社会条件差异而日益出现分层性特征

各类社区示范区、示范点建设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水平;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相继推行社区规划与管理,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因而,在各地区域性差异的基础上,省级、市级、区级和社居委层次上不可避免地会日益呈现发展水平上的纵向与横向双重差距。

5、社区建设仍是新事物,因地制宜和大胆创新原则是首要的

目前的社区建设是适应改革需要而做的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发展模式的探索,国外社区发展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但如何在具体国情下开展适合自己区域特点的社区工作,仍需社区工作人员不断努力总结和创新。依据本城区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在理论与实践的可行性论证中不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这是各地区、各层级社区建设实践获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前提,也是贯穿建设过程始终的首要原则。

二、中部地区发展的现实处境

1、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因地理、历史等各方面原因,中部地区城市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整体发展上较为落后。例如:城市化水平尚较低,城乡差别仍存在明显特征;城市各项政治体制改革起步缓,进度慢,相对滞后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速度;城市内部结构间弹性特征较少,刚性特征较强;社会管理中的开放度、透明度等特征十分缺少;居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相对较低,社会需求层次仍以物质需求为主,只在一小部分群体中有较强的精神需求愿望。这些社会条件,对社区建设的内容、模式、手段都有着直接影响,在社区发展中或多或少地起着制约作用。

2、社会转型中各方面的矛盾更为突出

由于特殊的区域位置,中部省份在享受发展政策支持上并不如东、西部有区域优势,在某些改革政策的实施上也较其它地区迟缓。而因地理、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其整体社会基础又相对较为薄弱,因而在现时的社会整体结构转型过程中面临着相对较多的发展难题。如各项体制改革与传统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矛盾冲突;市场经济不规范化与制度建设落后之间的冲突;城乡一体化、社会流动加剧、户籍制度改革与旧的社会管理制度之间的冲突;经济基础薄弱与制度体系变革剧烈之间的逆向矛盾等等。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巨大的“追赶”压力,另一方面社会文化、科教、卫生等各项事业也亟待发展。

3、社区居民素质与观念较为落后

在内陆省份,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加之整体社会水平相对较低,社区居民文化水平整体层次较低,社会观念、行为方式诸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落后性。如法治观念缺少,保守僵化,创新意识差;安于现状,缺少积极进取的挑战观念;人际范围狭小,社会互动频率较低;个人需求层次低,自我发展意识薄弱;社会眼光短浅,缺少长远发展意识;缺少经济理性,引发社会环境污染、违法犯法等不良行为;普遍缺少应对全球发展的知识、能力与意识等。从影响居民的心理、态度,提高其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能力的社区发展的过程目标来讲,社区建设在这一方面的任务是较为艰巨的。

三、中部地区具有的相对发展优势

1、后起发展可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

中部地区处于全国整体发展序列的中层地位,虽然面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但也有相对较大的发展优势。作为后起地区,可以分析先行地区在社区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其对策经验,转而结合本地区的发展,寻求自身的良性发展,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弯路,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跨跃式发展。

2、社区建设可与城市整体发展同步而行

在中部地区城市的整体结构处于剧烈变动时开展社区建设,既有挑战性,也相对存在发展契机。一方面可以使城市行政管理与城市社会管理改革齐步走;另一方面可以使城市发展规划与社区发展规划实现结合。城市社区结构正从自然产业型向社会分层型转变,因此社区规划适时地与城市改建、新建规划结合,可以在整合社区资源的过程中实现区域社会资源的有机整合。

3、传统社区特质保留相对较多,有利于社区认同感的培养,以及自治型“社区发展”的酝酿、萌芽

由于地理位置因素,中部省份在对外开放的时间和程度上都较沿海城市落后,城市内异质性与发达城市相比较低。人际间缘于血缘、业缘和地缘而建立的关系相对牢固,居民传统观念受到个性、自由的现代观念的冲击相对较小,对政府部门的依赖相对较大;在社会冲突矛盾较突出时,居民易于被组织起来,一起解决社区问题。因而,在政府的引导下,容易培养居民的社区互助、社区共建等参与意识,逐渐实现其自我管理。

四、理论与实践中需要重点处理好的问题

基于我国社区建设整体情况,以及中部地区的现实处境与自身条件,笔者认为中部省份在未来的社区发展研究与实践中应当尤其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党的建设

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是我国社区建设整体目标中提出的三大组织任务之一,是新时期政权领导与民主政治实现协调共进的重要环节。如何既实现国家政权的合理布局,实现政权组织对社会资源的宏观控制管理,又为基层民主自治组织提供发展的自由空间,保证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既能实施国家对社会的宏观领导,又能密切党群关系,服务大众,代表大众,这是社区建设这一新的社会管理平台为基层党建提出的新要求。

2、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对社区建设的要求

在城市化加剧、城乡一体化、社会整体结构剧烈变革的转型期,社会流动加剧,城市异质性增加,人际间联系纽带相对缺失;城市结构发生变动,城市社会管理内容增多;环境污染严重,环保意识与实践缺乏;城市行政管理体制变革,基层权力结构变动;新的社会观念与价值多元化,使城市人际互动出现众多新特点。认清这一背景,是开展社区实践的前提。

3、国家宏观指导、社区中观管理与居民微观参与相结合

加强对国家宏观指导、社区中观管理与居民微观参与三方面的理论研究,探索社区建设目标体系实现的最佳管理模式,是实践社区建设的必要理论支撑。在社区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政府管理与居民自治、政府与社居委、社区社团、社居委与居民、社区社团与居民等之间的关系,是探索社区建设内部动力与外部推力相结合的关键。

4、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与社区建设的关系

社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方面;社区建设的内容是城市整体建设的组成部分;社区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个区域范围。社区发展与城市社会整体发展是同步的。在这种认识下,应加强对社区建设的城市学研究,寻求社区建设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为两者的链接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5、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建设

从“以人为本”的新社会发展观出发,制订社区发展规划,合理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以社区内的“人”为核心,通过建设,提高居民的素质与能力,增强社区凝聚力,建立和谐、美好的“微型社会”,最终以社区为载体实现人与社会的双重现代化。树立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对于处于社区发展起步中的地区尤其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发展中的盲目性与短期行为,防止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崔运武:论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政府的地位及其目标,学术探索,2003,第6期。

[2] 费孝通:对上海社区建设的一点思考――“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社会学研究,2002,第4期。

[3] 刘继同:国家话语与社区实践: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解读,社会科学研究,2003,第3期。

社区建设的特点第4篇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

1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2]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社区建设的特点第5篇

【关键词】社区文化 主动性 创造力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我国特别是我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程地日益加快,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整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活力,带动新型农村社区整体发展与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如何创造性地进行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并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转变并确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理念

当今时代,我们正处在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只有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和本领,遵循农村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才是抓住了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根本。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在社区积极培育和践行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素质的建设。因此,我们必须保证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公益性,以政府投入为主,切实把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为根本,大力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建立专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体制,抢占农村社区文化的主阵地,构建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努力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障。

二、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寻求并拓展社区文化建设的特色

发挥地域优势,寻求社区文化的个性特色,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社区文化,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努力方向。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平等参与,共同发展,是文化发展的趋势,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同样也不例外。由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民族性格、人文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区文化都不尽相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因此,我们倡导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应注重以人为本,营造具有本地区特点,且凝聚中华民族人文精髓的社区文化。我国农村社区的主要功能是传播党的政策、法律、宣传高尚的精神追求,宣传健康与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及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提高居民素质,这是毋用置疑的,但要注意的是不应把社区变成令人望而生畏的教育场所。新型社区文化建设应紧紧抓住社区居民是“社会人”这一特点,并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作为“社会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满足不同人对社区文化的不同要求,才能丰富社区文化的内容,加深社区文化的底蕴。新型农村社区文化阵地的生命力在于以富有地区特色和传统特色的活动来吸引群众,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开展文化活动,要注重融入当地的文化内涵。

三、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农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与创造力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广大农民群众甚至部分干部都还比较陌生。因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橱窗等有效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宣传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工作的知晓率,努力增强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其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新型农村社区文化活动中。要注重进行多种形式的、全方位的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积极指导社区创建民间公益性组织,逐步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相结合、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广泛吸收适合广大农民群众的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与文化项目,以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依托,通过开展包括文艺表演、科普宣传、思想教育等在内的多种活动,吸引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并形成社区文化认同,构建适合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特点的文化,改善新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在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应更加注重适应农村形态和农民素质转型的需求,不断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实现农村社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带动地区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社会整体协调发展,进而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进程。

社区建设的特点第6篇

一、建区的认识不高,存在“三个淡薄”。“社区”和社区建设是应运而生的新鲜事物,尤其对县一级城区更为陌生,干部的认识和居民的认知度不高,存在人们对社区组织的认同意识淡薄,驻区单位参与的意识淡薄,在职党员自觉投身社区建设意识淡薄的问题,以致,给社区建设和党建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难度。

二、建区的条件不好,存在“三大差距”。与大城市相比,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无论是建区的理念、城市的环境和资金的投入,我们都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刚起步,与大城市比,人们认知度、理解度不高,由于村居混杂,村民和居民素质参差不齐,村居对建区的理念,对社区的归属感不强;由于城市的规模和环境不如大城市优越,加上财力的不足,给社区规划、构建、活动的开展、资源的整合等带来很大的难度。

三、建区的力度不大,存在“三心不齐”。去年以来,市里组织相关部门在象湖镇绵水居委会进行试点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赣州市民政部门在此召开了现场会推广这一做法,但作为现场会承办单位,本市还未推开,力度不大,运作迟缓,目前只是社区党建在另两个居委会(绵塘、东升)搞了规范建设。究其原因,未达共识,难成合力。首先,从原来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部门来讲,没有真正按照分工履行职责,抓试点也只有民政、组织、象湖镇几家在运作,也仅仅停留于试点工作上,会后,如何推开,如何运行,谁牵头,谁主办,市里没有个安排,部门摆不正自己的位子。组织部只能按社区党建的格局先行一步;从要组建社区的居委会来讲,认为现有条件差,环境先天“发育不足”,财力投入所限,功能后天“营养不良”,缺乏信心。同时,也认为没有协调能力,对辖区单位缺乏调控能力,难免出现管理上的“盲区”,社区资源的整合、社区规划、建设、服务等活动难以开展;从驻区各条块管理的单位来讲,支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的热情不高,不少单位忽视社区建设,或认为是多余的工作负担,或担心参与后会影响本单位的工作,共谋社区发展的意识不强,有的也仅仅认为帮点钱、帮点物就已尽心尽责了。由于上述三方的心不齐,难以有效地形成工作合力,也就滞缓了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的推进。

存在的这些问题,是县级城市社区构建的难点,如何解决并搞好县级城市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格局的构建和运行,已是一个必须面对和重视的课题。笔者结合外出考察和培训学习的启示,提出在汲取先进社区经验时,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取人之长,缩短差距,做到高的工作标准,低的成本投入,好的精神风貌,快的速度入轨,实现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同步,从薄弱环节入手,在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活动方式的创新上,作以下思考:

一、“三要”定位,形成共识,为社区党建工作格局的构建打好思想基础。

社区党建工作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导,根据县级城市社区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办法,找准目标定位,做到“三要”,形成共识,这是加强县级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关键。

一是领导重视程度要高。社区党建是个系统工程,涉及人、财、物方方面面的事多,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参与。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在思想上、布局上、责任上和宣传上高度重视,将社区党建工作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周密部署,有始有终;明显职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这是构建党委为核心、支部为基础、党员为主体、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格局的先决条件;

二是干部观念转变要快。应运而生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尤其是县一级起步晚的地方,其内涵、作用等方面更是认识不清,社区内干部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观念不尽快转变,遇事必将被动应付,给社区共驻共建带来影响;

三是党建工作措施要实。社区党建有许多工作要做,作为社区单位党组织,要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特别要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是社区党建的主体,各级党组织要重视其作用的发挥,建好社区在职党员档案,记载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职业特点、个人专长、联系方式,引导党员尽其所能,踊跃参加各具特色的社区志愿者队伍,为居民开展服务,让社区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树立“住在社区、作用社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密切党与社区群众的关系,巩固党的群众基础。

二、“三创”转型,找准载体,为社区党建工作的运行提供组织保证。

县一级多为村居混合型城市,既有大中城市的一些共性特点,更有其个性特色,是城市化建设中的一个过渡形式,必须根据村居混合型社区的特点,先行试点,找准载体,按照先搭架,后规范,稳转型,再推进的工作方法,采取相应措施:

1、“四个同步”,创新组织形式,形成复盖社区的工作网络。为缩短因着手迟、缺投入、发展慢形成的差距,加快县级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步伐,在组建自治组织、服务机构的基础上,与之配套,坚持“四个同步”:一是实行“一委双线三级管理”,同步设置社区党的组织。鉴于机构、职位问题,以原党委为核心,一套班子、双重责任、分抓村、居工作为宜;居转为社区党总支,党总支下面分设三个党支部,即:原居委会党员支部、离退休干部支部、下岗职工党员和流动党员支部;各支部分设若干个党小组,形成三级管理工作网络,实现党组织建设“量上扩张,面上复盖,点上突破,质上提高”的目标。二是采取选、派、聘等方法,同步配备社区党务干部。要按照干部制度改革的精神,改进选拔方法,尽量把政治上强,有事业心,乐于奉献,热爱社区工作,又有一定办事能力的同志选到社区工作,调优调强班子,形成年龄、专业结构合理的精干队伍。三是根据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要求,同步建立工作制度。根据社区的实际,建立好各方协调和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同时,相关的规章制度要跟上,明确好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各总支(支部)和“一会三员”的职责,确保社区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四是结合社区建设特点寻找载体,同步开展党的活动。村居混合是县级城市社区的主要特点,要根据这一特点,找准载体,积极运作,分类指导,务求实效,推进社区党建水平的全面提升。

2、“三管齐下”,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社区党员的整体教育。一是改进离退休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入社区,人数达到3人以上的可单独成立支部,不足3人的,直接转入居民党支部。居民党员、离退休干部党员以及下岗职工党员统归总支直接管理,即所谓的“直管”。二是加强对居住在本市社区、组织关系也在本市的在职党员的管理。通过建立在职党员与社区党组织联系登记、在职党员社区服务责任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工作服务卡、楼道党员风范岗等制度,实现单位和社区党组织共同管理、共同教育的目标,也即所谓的“双管”。三是对流动党员,成立外来人员支部,协助外来人员党组织,做好管理工作。同时也联络外出人员所去的当地党组织,要求帮助管好外出党员,以达到协同管理之目的,也即所谓的“协管”。同时,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开展学习培训,推行党员设岗定责,加强教育管理,搞好党员民主评议,提高整体素质。

3、“四位一体”,创新活动方式,增强社区党建的工作效果。服务群众是社区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为社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必须有一些好的活动方式和载体。瑞金市在绵水社区党建试点工作中,借鉴村建“四位一体”做法,推出了以党员活动室为阵地、以党员为主体、以党员联系户为纽带、以办实事为抓手的“党员活动室+党员+党员联系户+实事”的社区“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并根据每个党员的技能特长、工作能力等情况,分别设立了干部示范岗、政策宣传岗、居务顾问岗、卫生监督岗、安全综治岗、社区服务岗,积极开展了一名党员联系十户居民的“1+10”党员联系帮带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的两个作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好评。

三、“三力”强势,整合资源,为社区党建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

搞好社区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党组织的作用,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心想社区,共建社区的合力。绵水社区的做法是“三力”并举,融洽资源,为社区的构建增劲强势:

首先要激活内力。“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居民的参与是做好社区关键,为此,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坚持社区建设量力而行,不劳民,不扰民,不给群众增加负担,真心诚意为人民服务,在群众中树立社区服务的良好形象。第二,用“一信三卡一册”,信不长,但有感情,有内容,一看就明白社区建设是什么,让人有一种“我要参加”的欲望。“三卡”是:“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优惠卡”—发给重点优抚对象、伤残军人、特殊困难群体的;“警民联系卡”—发给全体居民的;“城市居民互助卡”—发给自愿参加居民互助组织的;“一册”是社区服务中心“便民服务手册”,发给全体居民的。“一信三卡一册”让居民明白社区建设是自己的事。

社区建设的特点第7篇

文献标识码:A

2001年, 国家提出以社区建设为中心,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建设集热线电话、因特网查询、单键呼叫为一体的智能呼叫中心, 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服务。在《2006- 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明确提出“ 推进社区信息化,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 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 改善社区服务”。自此,把社区信息化列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社区信息化是通过以家庭为核心的三层信息平台,本着“统一标准、整合资源、共享信息、注重应用”的建设思路,其建设包括3项内容:网络平台建设,管理平台建设、服务平台建设(陈薪宇,2007)。它主要面向基层组织,区县和城市街道两级政府是社区信息化的实施主体,直接担负着为社会提供服务和管理的使命(杨莉,2009)。而除了实施主体以外,社区信息化的建设聚合了包括企业、个人等多种主体,它通过网络等途径,在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信息服务方面整合资源,面向社区居民提供综合。一、关于社区信息化的概念界定

社区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于1887年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提出。罗密斯指出,社区是自发产生的具有同质或异质共生的特性,它处在一个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空间内,往往具有单一价值取向,是人们感情和身份的重要源泉。我国学者费孝通认为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形成的一个生活相互关联的大集体”。综上所述,学者普遍认为,社区是“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所谓社区信息化,我国学者刘杰、彭宗政(2003)认为信息化社区就是应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ICT,构筑社区政务、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小区及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和通道,并与现实社区系统有机联系起来,使与社区有关的成员在沟通时更加便捷,能更充分有效地开发、共享和利用社区信息资源,最终达到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目的。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 对社区信息化作了简单的描述: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 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 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 改善社区服务。综上所述,社区信息化就是在社区范围内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化服务和管理,以满足社区的需求。二、我国社区信息化的建设模式

社区信息化是在信息化时代下发展的关于管理和服务社区的一个新模式,突破了原来以文本为主表现形式的传统社区模式。杨莉(2009)等提出:很多社区已实现条块结合,如改革出租屋管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把社区采集的基础数据与相关部门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共享。同时,北京提出建设“数字北京”“数字奥运”的具体方案,“数字海淀”、“数字王府井”试点工作己取得实质性进展,广州南海市实行电子政务系统,深圳的国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天津保税区的管理信息系统。这些地区城市社区信息化进程都促进了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从以上一些地区在社区信息化实践中的做法,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其具有的模式。武汉大学的周玉香教授分把其归纳为“北京模式”、“杭州模式”、“广州模式”等模式。学者倪竹红(2007)又提出浙江“嘉兴模式”。

北京是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最早的地区,周玉香教授认为各个模式有其特点。“北京模式”最大特点是实行政府从上到下,统一投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杭州模式”则走的是一条政府搭台、企业投资并运作管理的商业化道路。并认为其特色在于务实创新,实现了政府与企业资源的组合;而“广州模式”是以政府与基层通力合作为特点。形成“条块结合,业务协同”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支点,以居民参与为核心的一体化管理体系”的上海模式,也有以“政府引导,部门知道,街道主导,社区参入”的湖南模式。除了以社区与政府之间关系的角度来谈以外,学者倪竹红(2007)从其建设设施方面还提出的嘉兴模式则是通过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平台,提供完善多样的融资渠道,整合基础、企业、志愿者等多方面资源、建立完善的服务制度为特色,形成了一条完善且覆盖面广的社区信息化道路。

虽然目前我国社区信息化速度加快,各地区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模式。但这些模式仍然有其不足之处,如“北京模式”模糊了行政组织与自治组织的行为界限,混淆了各自不同的定位与功能。“杭州模式”则会因为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产品和技术路线,会造成各个社区的“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广州模式”则会存在见效慢,保障性低的缺点(周玉香,2007)。除这些特殊的模式外,学术界普遍认为其存在着其他不足。如重网络、轻应用,重概念、轻实效, 偏重于社区网络化和社区智能化, 建设主体多为房地产开发商或物业公司;基于社区信息化的社区信息服务和管理的机制的缺失;没有搞清社区信息化的关键是技术还是业务;在社区信息化中管理和服务孰轻孰重的问题认识不清(李艳,2007)。为此,学者张瑾国认为社区信息化应实行“一体化”模式。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信息化街道办事处与信息化社区的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框架、基础数据管理的一体化(张瑾国,2009)。李艳提出:社区信息化建设实施的4个任务:(1)标准的制定。只有在统一的平台下实现社区信息化建设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社区信息化的效益才能体现出来。(2)需求分析。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中心, 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是决定社区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3)系统分析和设计。应该以社区居民、驻区企业和政府为服务对象, 建立整合社区现有政务、事务和服务功能, 整合政府和社会化服务资源, 整合工作业务流程和各个网络资源(李艳,2007)。(4)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建设的成败决定社区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水平, 并最终决定社区信息化的成败。三、结论

自新世纪以来,作为社会信息化基础环节的社区信息化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试点实践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信息化模式。但是,在我们看到各模式产生积极作用的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不足。当今,各种模式都尚处于探索之中,有待进一步地实践和完善。积极探讨在信息化时代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对于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有力地拓展和完善社区功能,进而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社区建设的特点第8篇

关键词:社区群众文化;发展着力点;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199-01

对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而言,考虑到社区群众文化的属性,以及社区居民的特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只有找准发展着力点,才能保证其在整体发展中取得积极效果。从目前社区群众文化发展来看,社区群众文化不但要找准发展目标,还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同时在具体建设和发展中,必须要突出广泛性和实用性,使社区群众文化发展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改变,达到提高整体发展效果和建设质量的目的。因此,社区群众文化找准发展着力点是十分必要的。

一、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应找准发展目标

结合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实际,社区群众文化建设首先应找准发展目标。之所以要将此作为侧重点,其主要原因是社区群众文化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社区群众文化作为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社区居民有着重要联系,社区群众文化发展质量,已经成为了衡量社区建设效果的重要指标。基于这一认识,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找准发展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除此之外,鉴于社区群众文化的特殊性,以及社区群众文化对社区居民的重要影响,找准发展目标不但可以明确社区群众文化发展的方向,还会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方向支撑。因此,在社区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找准发展目标是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只有找准了发展方向,并明确了发展道路,才能确保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二、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

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目标趋于统一,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也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只有满足了这一要求,社区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才能获得有力支持,进而保证社区群众文化发展取得实效。结合当前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经验,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应更多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同时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容最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因此,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应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和指导意义,并根据实际需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基于这一认识,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应认识到实际难度和困难,并做到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具体的活动措施,使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能够朝着预定方向发展,满足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三、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应突出广泛性和实用性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社区群众服务,其主要内容是提高社区建设的质量并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从社区群众文化多年的建设来看,只有突出广泛性和实用性,才能提高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整体质量,进而满足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所以,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突出广泛性和实用性是其重要措施,只有突出这一点,才能使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在整体建设效果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进而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由此可见,我们不但要认识到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难度和复杂性,还要重视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特点,并把握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针对性、高效性和全面性原则,使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能够在整体效果上获得全面提高。同时,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主要以社区群众为主要对象,具有广泛性特征,只有突出其广泛性和实用性,才能使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取得积极效果。所以,从多年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活动来看,突出广泛性和实用性是十分必要的。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考虑到社区群众文化的属性,以及社区居民的特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只有找准发展着力点,才能保证其在整体发展中取得积极效果。从目前社区群众文化发展来看,社区群众文化不但要找准发展目标,还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同时在具体建设和发展中,必须要突出广泛性和实用性,使社区群众文化发展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改变,达到提高整体发展效果和建设质量的目的。因此,社区群众文化找准发展着力点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刘福兴.新农村文化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10).

[2]金恂.再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途径[J].江西社会科学,2013(06).

[3]邹启宇.密切联系实际 建设精神文明[J].云南社会科学,2014(06).

[4]李东铁.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国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社区建设的特点第9篇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发展目标

社区建设在我区是一项全新的课题。为此,区人民政府坚持“面向社区,服务居民”的原则,突出体制创新、突出特色模式、突出功能提升,形成了社区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快速发展的新格局。

1、认真分析研究我区社区的特点和现状,按照实际情况确定工作思路。城镇社区与中心城区的社区,既有许多共同点,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区社区的基本情况、集镇的区域优势、经济规模、建成面积、人文环境、办公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针对这些特点和现状,我们通过反复讨论研究,确定了如下工作思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区居委会组织法》和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为依据,从建立和完善社区的体制机制入手,着力解决社区的办公用房和社区群干的生活待遇,先打基础,构建平台,然后以创建为手段,抓试点先行,逐步推开,力争三年内完成等级社区达标和“883行动计划”达标创建任务,提升全区社区整体建设水平。

2、正确面对困难和问题,明确工作重点。城镇社区一般是随着城镇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黄陂区相继完成撤县建区、撤镇设街、撤乡设居工作,我区大部分社区始建于最近几年,有5个社区是新建的,有11个社区是村改居。。虽然城镇社区的雏形初步形成,但作为市辖郊区的工作重点在农村。社区建设之初,我们面临着社区群干队伍新,生活待遇差,办公设施、经费严重不足,社区认识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城镇社区建设的发展。为了进一步理清思路,统筹兼顾地解决社区面临的困难问题,我们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6大工作重点:一是广泛深入宣传,灌输社区理念,营造人人关心、支持社区的良好氛围。二是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努力把县、镇、村体制转变到区、街、居体制上来。三是研究探索适应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四是利用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选准建设好一支素质较高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五是下大力气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和成员的生活待遇。六是狠抓创建达标,提升社区建设整体水平。我们紧紧围绕这6大工作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克难奋进,自我加压,取得了初步成效。

3、认清形势和任务,制定工作目标。社区建设从1999年全国在26个大中城市进行试点到2000年中央两办文件出台,标志着社区建设在全国普遍展开。武汉市在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转变职能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被命名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2002年,市委、市政府又制定了新一轮社区建设的三年规划,即“883行动计划”,明确地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达到的标准。目前,全市各区贯彻实施“883行动计划”的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同时,还应该看到,随着城镇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差距逐步缩小,这些都为推进城镇社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内外条件。为此,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我们的目标是:二年打好基础,三年抓好创建,力争2005年完成全区43个社区等级社区达标和区政府所在地11个社区和武湖4个、开发区1个社区按照市“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的创建达标。具体步骤是:第一步,2003年以前抓好社区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体制和机制,构建社区基础平台。第二步,2003-2004年全区43个社区完成等级居委会达标创建,其中市一级居委会达到80%。第三步,2004-2005年区政府所在地前川街11个社区和武湖4个、开发区1个社区完成“883行动计划”创建达标。

(二)打好基础,构建平台,建立和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2000年底,我们先后进行了社区划分、组织重构、建章建制等方面的工作。乡镇规模调整后,为了加强社区对撤并乡镇所在地集镇的管理和建设,我们在前川街抓了试点,在对社区的管辖范围、服务对象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又重新设立了党总支;增选了社区居委会成员,由乡镇体制改革分流干部中充实干部到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制度;建立了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负责协调联络驻社区站所、企事业单位参与集镇管理和建设。通过这些探索和实践,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城镇社区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而且探索出了一条撤并乡镇集镇新型管理模式;不仅使被撤乡镇国有集体资产得到了保值增值;而且继续保持了集镇的繁荣与稳定。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创新体制。以乡镇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加强撤并乡镇(街)政府(办事处)所在地社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区试点工作取得了成功经验。为了加强集镇的管理和建设,我们一方面争取乡镇政府支持,把原乡镇留下的办公楼和企业资产交给社区管理使用外,还把城镇集市管理、市容、环卫管理的职责职能交给社区。另一方面,从健全社区组织体系、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发展社区经济、规范社区管理等方面,探索出了集镇型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乡镇体制改革成果。

2、完善机制。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简政放权,将政府的有关社会职能逐步向社区剥离,该转变的职能,彻底转变,该下放的权利,完全下放。为此,区委、区政府多次下文,明确了政府职能部门、街道、社区三得各自职责及相互关系,明确了社区居委会的权利和义务。为了让社区有序开展工作,我们还对社区各种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职能作用予以界定,并以图表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反映出来。同时,区还专门制定下发了《社区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重新修订和制定了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等各种组织和书记、主任等各成员的24种职责制度,规定了工作程序,统一印制了24种1000余份规章、职责、制度,做到了制度上墙,职责公开,成员张榜,服务挂牌,统一规范。

3、解决难点。社区建设之初,我区社区一半以上没有办公用房,办公设施相当简陋。我们把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和办公设施这个“老大难”问题,作为推进社区建设和重要基础和前提。区、乡镇街加大投资力度,想方设法改善社区办公环境和条件。一是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区政府专门制定下发文件,将撤销乡镇街的房产和办公设施无偿地移交给社区管理使用,基本解决了撤销乡镇集镇社区的办公用房和办公设施。二是投资新建、购买、改扩建社区办公用房。前川街多方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基本解决了所属社区的办公用房,更新了办公设施。三是采取赞助和共建方式解决办公用房和办公设施。如区民政局为帮助龙潭社区“883行动计划”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达标,无偿提供200平方米的办公楼给居委会办公;前川街千方百计落实社区办公、服务、活动室(站、所)等用房面积,仅今年来扩建和新建了257平方米。近几年来,全区共投入资金5500多万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社区居委会的各种办公、服务、活动室(站、所)等室内基础设施建设总量为3723平方米,平均每个社区达86.6平方米。其中,1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16个。建筑面积最小的40平方米,最大的280平方米。并相应配齐“五室”(两委会办公室、警务室、书画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多功能会议室)、“四机”(电视机、dvd机、计算机、打印机)、“三站”(社区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劳动就业服务站)、“两校”(市民学校、老年学校)、“一场所”(室外健身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

4、突出重点。我们把解决社区群干的生活待遇和办公经费作为推进社区建设工作打基础、建平台的重点、多方筹集资金,为社区排忧解难。一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一系列对策,将社区群干的生活补贴和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对前川11个社区内工作者人均补贴生活费6000元,每个社区补助办公经费1万元,其它各街乡镇每年由区财政对社区主要负责人补贴生活费6000元,每个社区补助办公经费5000元。目前区劳动局正在研究解决社区干部“两保”问题。二是实行“费随事转”,在《中共黄陂区委、黄陂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中确定了9条措施。区计生委、民政局、城管局、卫生局、劳动局、烟草专卖局每年都为每个社区拿出了一定的工作经费。三是各街乡镇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将集镇的市容、环卫、集市、零售商品税收征缴等工作提供给社区管理和运作,扩大社区经济来源。通过以上办法和措施,为社区建设打下了良好组织和物质基础,为推动社区不断深入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工作平台。

(三)着力创建,突出特色,努力提升城镇社区建设的档次和水平

在推进社区建设过程中,我们以实现“883行动计划”为目标,以等级社区居委会创建达标为手段,以建设不同类型的社区为特色,不断提升城镇社区的整体建设水平。主要做到“三个结合”。

1、把社区建设与黄陂实际相结合。我们把全区43个社区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每种类型抓了一个示范样板,力求突出特色,推动社区建设整体上档次、上水平。一是建设街道型社区。主要指区政府所在地前川街的11个社区。这种类型的社区,重点是抓好社区环境整治和社区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使每个社区有社区警务室、社区服务站、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环卫站,社区就业服务站、社区安保服务队和社区服务计算机信息网络。把区政府所在地的社区建成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治安良好、关系和谐的一流社区。二是建设集镇型社区。对乡镇所在地集镇和撤乡镇(街)原政府(办事处)所在地社区,在进一步抓好社区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社区经济。区、乡镇政府将承担的一些社会职能逐步转移给社区,下放权利,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让社区参与集镇的管理、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广泛开展社区服务,拓展社区服务内容,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把集镇社区建设成为富裕、安定、和谐而富有活力的“堡垒”社区。三是建设农民新村型社区。在经济开发区和城镇周边,农民土地被征用集体迁建后,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规划新村。在健全社区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通过社区自治组织承担社会保障、新村管理、小区治安、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工作。积极研究探索“村改居”和“村居合一”的方法和路子,引导农民适应现代化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文化素养的转变,通过社区建设,为农民转为居民、农村转为城镇、农业转为其它行业架起一座桥梁,把农民新村型社区建设成为具有黄陂特色的新型社区。四是建设开发小区型社区。我们在学习借鉴百步亭、常青花园等典型社区创建经验同进,与小区单位(如二八八社区)联合制定实施计划,立足高起点、高标准,在抓组织制度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体系,规范物业管理,使社区自治组织和各种服务组织各归其位、各尽其责,协调配合,服务居民。把开发小区型社区建设成为开放型的具备各种功能的现代化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