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1 17:05:39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第1篇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经验总结;实践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2-0116-0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目前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将两者作为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进一步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不仅深化了以往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解,并将其提升到国家发展全局战略决策的突出位置。在此背景之下,系统概括和深入把握近年来经济学界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总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对策等主要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举措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研究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角度:一是从经济发展方式内在构成因素来理解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二是在与以往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中把握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三是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统领下,理解经济发展方式的特有内涵。这些研究成果充分体现出我国经济学界研究的独创性和先进性,加深了学术界对于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把握。

第一,从经济发展方式内在构成因素来理解其内涵。一些学者力图从经济发展方式所涉及的“方法”和“形式”等方面来界定其内涵。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个概念的重点落在其中的“方式”方面,而方式就是方法和形式的统称。如,张连辉和赵凌云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它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要素组合方式,还包括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结构性内容。还有学者从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角度出发,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加以界定。如,王梦奎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各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良性的经济增长。由于生产要素及其结合方式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处于什么阶段,因此,有些学者进一步从经济发展方式的类型和阶段的划分,拓展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如,程言君和王鑫认为,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人类一定历史时代的资源配置方式,在沿着粗放式——集约式——循环式的轨道发展转变中,其与文明历史形态之间相辅相成的演进脉络关系规律,可以称之为文明历史形态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规律。其基本内涵是:农业文明阶段是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工业文明阶段是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而生态文明阶段则是循环式经济发展方式。可见,在不同的文明历史形态中,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也是动态变化的。而在当前阶段,伴随文明历史形态的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根本上来说首先应该包含的是思想理念的转变,即从“量”的增加到“质”的提升,从原有的经济增长到现代的科学发展。还有学者指出,经济发展方式强调的不仅仅是静态的内容,更包含动态的转变。黄泰岩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是指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的转变,还应包括以下几项基本转变,即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正是这些“转变”构成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动态内涵。

第二,在与以往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中把握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在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研究中,一些学者在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当中,把握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如,于学东认为,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虽然体现着一脉相承的实质,但是相对于经济增长方式来说,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如下特有内涵:首先,经济增长是手段,而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发展方式概念的提出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概念就此走出历史舞台。实际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排斥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经济增长本身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经济增长是相对不同时期的产出总量而言的,主要指的是数量的增加,它具有物本性、片面性、短视性和极端功利性等特点,而经济发展则同时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济质量的提高。再次,经济增长一般有两种实现途径,即通过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以及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两者遵循的都是经济发展规律;而在经济发展的实现过程中,不但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更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重视经济与社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些关系的协调统一。最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多地强调数字的量度,其对社会既可能产生正向作用,也可能产生负向作用。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种积极的推动,更强调经济发展对社会的正向作用和影响。可见,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而言,不只是单纯在字面上用“发展”取代了“增长”,更从根本上体现了基本理念的彻底变化。正如张光辉撰文指出的,经济发展方式与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两字”之差,却反映了党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化:它不仅意味着超越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意蕴良善的政治价值,彰显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因此,经济发展方式概念的提出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要求,更能体现深刻的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和发展要求。

第三,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思想的统领下,理解经济发展方式的特有内涵。国内经济学者充分关注科学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界定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过程中突出强调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如,张国祥认为,实践表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发展方式之间有着互为促进的必然联系。在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发展方式的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国内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来理解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如,刘湘溶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超越,经济增长只是注重经济总量上的考量,而经济发展方式包括了数量与品质、经济与社会、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各类关系的统一,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科学取向、人本取向和生态化取向的价值观念。孙蚌珠指出,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既包括过去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又突出了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可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和指导下审视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精准地把握其内涵实质。

总之,国内经济学界对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概念的界定过程,也是思想的逐级深化和认识的逐级提高的过程。从阐释内涵,到挖掘先进性,再到注重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从实践层面上升到理念层面的认识过程。既符合我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体现了对经济发展方式从实践到理念的系统建构,更对从理念回归到具体实践当中的践行具有极为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总结

首先,一些经济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有益探索进行了总结。如,陈亚军和郭熙保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三次“转变”,其中的每一次“转变”都是党和国家对当时客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韩江波将经济发展方式区分为在传统社会主义发展观指导下的赶超式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主导型发展观指导下的转轨式经济发展方式演化而来的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方式,两者的转变是一种内在的深刻的发展观和发展理念的变迁过程。此外,还有学者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不同阶段党和国家的政策实践和现实探索的特点进行了细致研究。如,张连辉和赵凌云认为,虽然党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命题时间不长,但探索的过程却从1978年就已经开始。正是在这一探索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理念才能不断萌生、发展、成长,并最终作为理论和实践策略而提出来。这表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今天是一种必然选择,理论和现实条件的齐备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对国外经济转型先进经验的总结。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尚短,而一些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一些经验,因此,为了避免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加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些学者从探讨和总结发达国家的实践人手,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践提供有益启示。这也形成了诸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验总结的宝贵研究成果。如,全毅认为,日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逐步实现从资本投入型增长到技术进步型增长的转变,二是逐步实现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到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而这两方面的转变都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有着密切关系。可见,日本是以生态、能源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典型,这为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如何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曹成喜对美国和东亚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验做了总结,认为美国走的是一条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人才培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道路。东亚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美国经验的同时,注重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投资国际化,从而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陈清进一步对发达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普遍规律加以总结,认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积极推行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的同时,注重通过制定区域规划和产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环保制度等,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整体性、结构性矛盾,以此保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顺利推进。其具体经验主要包括:一是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作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二是加大对教育、科技、卫生和其他公共福利领域的投入力度。三是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或直接投资,扶持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产业。发达国家重视科技、人才、环境、教育、卫生、公共事业的协调一致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对策研究

在具体实践对策研究方面,学者普遍认为,通过抓重点、抓关键,以关键问题为突破口和着力点,以此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但对于以什么领域或问题为侧重点,学者们则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如,谢地和刘佳丽认为,应该切实把握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关乎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各种关系,进而形成关于经济发展理念、路径、内部动力、外部环境等方法、手段的组合或选择。王国刚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在于优先发展城镇经济,城镇经济发展将是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必然引致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一系列的转变,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化。马艳和严金强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展开,也是二者实现的根本保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关键在于技术结构的提升与调整。周丽萍认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必须将以保持经济短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战略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有机结合,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叶卫平认为,实施产业安全战略是从根本上使我国工业化真正拥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才能彻底结束依靠高能源消耗、高原材料消耗、高污染排放拉动经济增长的状况,改变第二产业孤军突出而农业、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十分落后的状况,改变国际市场一出问题,我国便只能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的被动状况,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程恩富和侯为民认为,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应该在巩固和完善“自力(更生)主导型多方位开放体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经济开放中的自主发展、高端竞争、经济安全、国家权益和民生实惠,以促进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从全面小康社会向生活富裕社会的根本转变。虞崇胜和张光辉认为,应当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契机,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而使政治体制能够适应与契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支持与保障。吴灿新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有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配合,文化软实力建设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大的经济发展价值、智力支撑作用、精神动力价值、方向导向作用以及秩序保障价值。可见,要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从多维度、多视野,综合考察各个环节和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第2篇

1.1能源消耗过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虽实现了年均增速超过9%的高速度增长,但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增长方式相对粗放。一些产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虽实现了产量的增长,但却以消耗大量资源能源为代价,不但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而且也无益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006年我国以占世界总量15%能耗、30%钢材消耗、54%水泥消耗的巨大投入和消耗仅产出了占全球产值总量的5.5%的国内生产总值①。在过去的20年,能源需求弹性系数平均为0.5,“十五”期间却超过1.0。我国“十五”计划预测,200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0年的1995万吨降到2005年的1796万吨,结果反而增长了27%,达到了2549万吨②。从我国与西方7个发达国家能源消耗的比较来看(表3一1),G一7国家平均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为n.7*1O(6)焦,而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为:69*10(6)焦,是西方7个发达国家平均的5.9倍,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这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③.

1.2环境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巧%。①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财政政策出台滞后,公共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的扶持力度不够。如:涉及环境保护的税种太少,目前只有资源税和所得税涉及到环保问题,其他主体税种对综合利用“三废”生产的项目没有优惠政策,这样就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的用于环保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在环保方面的作用;对排放污染项目缺乏制约作用,有些税种对环保项目本身免税,却对排污项目没有限制作用,同时,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无污染的产品和清洁生产,又没有享受到优惠的税收政策;就现有涉及环保的资源税来说,税率过低,各档之间的差距过小,征税范围狭窄,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显的调节作用,这与我国资源短缺,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的情况极不相称,由于资源税收入大部分归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又因为是对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盐等自然资源所获得的收益征税,往往起到了鼓励地方对资源过度开发的作用,反而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1.3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

我国长期以来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特别是靠高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消费长期不足。据统计,从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都保持在25%左右,资本形成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②。但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消费率)却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6年的50%,而世界平均的消费率是80.1%(2002年),我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①。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支出尤其是居民消费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投资所占比重却过高,分别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比重的2倍和1.6倍(见表3一2)。从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开放度高的国家来看,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的几个大国,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都是消费,如美国是国际上进出口第一大国,但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排在国内消费之后。高投资低消费的后果是投资效率低下,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居民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最终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4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自2004年以来,我国钢铁、水泥和电解铝3个行业的投资增长过快,不仅引发了这些产品的轮番上涨,加大了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还使得产业结构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市场供需矛盾,导致钢材价格上涨,致使钢铁产业盲目扩张,这样的生产规模势必造成高投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益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1.9调整为2007年的11.3:48.6:40.1。与1978年相比,2007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16.2个百分点。但从国际上看,我国第一、二产业尤其是物质资本密集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过高,而人力资本相对密集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过低: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见表3一3).

从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的GDP增长率都在10%以上,但第一产业的贡献率都在0.8个百分点以下,第二产业在5.3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在4个百分点左右。第一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而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过高20世纪8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同时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大量引进外资,主要发展加工产业。90年代后期,中国更成为发达国家与地区加工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从而急剧扩展为世界的“加工车间”。第二产业的急剧拓展成为80年代以来促进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急剧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如资源的极度浪费、环境的严重污染、农业的相对落后、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足等一些后遗症。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服务业占GDP比重较小,还不到40%,国际上比较发达的国家一般都在70%以上②。三次产业间的不协调,已经到了不仅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也影响到第二产业本身持续发展的地步.

从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就业比例(各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看,2007年为40.8:26.8:32.4。与一978年相比,2007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幅下降了2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了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上升了20.2个百分点。但是,我国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比例与其就业结构严重不相称:第一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11%,却集中了40%多的就业人数;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近一半,却只吸纳了l/4多的就业人数;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其就业比重虽然基本相称,但同国际相比较,其就业比重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也比许多发展中国家低得多(见3一4)。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充分就业这丫最大民生问题的主要途径.

1.5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沿海的东部地区,还是广大的内陆地区,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区域之间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产业结构类同、无序竞争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

据2007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5年,我国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分别比2004年扩大了462元和545元。同时,各地区内部的“城乡收入差”比上年扩大500元以上;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①.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已经十分明显。我国甚至被国际上称为不平等发展最快的国家,改革已经不能够普遍提高各群体的“收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就有对中国的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的描述。据国家统计局披露,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存户手里。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多年高速增长的成果未能被社会各阶层共享,而是聚集在少数人手里。①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大量居民属于低收入或中低收入阶层是我国GDP中居民消费所占比重过低的根源。这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等税制不健全,再分配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直接相关。如: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没有综合考虑居民家庭的人口、生计、健康状况和教育支出等实际负担,税负分配不公.

1.6人力资本资源医乏实现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他们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力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主要途径。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还应加强劳动态度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为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目前,我国对科技人才、教育及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偏低,严重影响了科技水平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制约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例如:从教育事业看,2007年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在4%以上,而我国仅为1.32%。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前后实现“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同样是发展中人口大国印度,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我国(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2007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为2360美元,而印度只有950美元),但印度早在2000年就己经达到了该目标,并雄心勃勃地向OECD国家平均为5%的目标努力。②因此,尽管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在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但由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太低,所以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太低,这必然会制约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供的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率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生可以提高生产率43%,初中生可以提高108%,大学生可以提高300%.

因此,我国人力资本资源是比较匾乏的,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急需提高.

1.7自主创新能力低下

与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显薄弱,自主品牌缺失现象严重,自主知识产权与主要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难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并会造成国家创新地位下滑。据央视报道,2002年一2003年度中国“全球竞争力”的排名为第33位,2004一2005年度的排名为第46位①.

造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短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税收政策在促进自主创新的应有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现行激励自主创新税收体系不健全,税收政策目标不明确,缺乏.系统性,税收优惠受益不均。如: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的科技发展领域缺乏倾向性,在如何协调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发展高新技术和改革传统技术等方面目标不清晰;现行优惠政策使科技成果的受让者受益较多,而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获益较少。我国对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事后优惠为主,缺乏事前的鼓励和支持。如:我国现行的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激励的重点在产业链的下游,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规模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少了对产业链上游的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受到抑制。缺乏针对风险投融资的相关税收政策。在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着资金风险,而由于技术创新活动自身所具有的高风险性和收益的不稳定性,一般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支持,而仅仅利用政府的直接财政支出来资助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是非常小的,所以,我国具有核心技术创新项目的高科技企业和拥有核心技术创新项目的个人,在技术创新的起步阶段,都面临着筹资难、利润低的困难,而我国目前缺乏相关针对风险投融资的税收政策使其在自主创新方面受到影响。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中,对于高科技人才的收入并没有明确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尤其是对高科技人才的创新发明所获收入缺乏相应的税收激励,对高科技人才的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等问题也没有得力的税收措施。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又降低了高科技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使得大量人才流向海外.

1.8企业海外投资困难

国际投资有利于全球资本、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外投资问题,部分企业也有对外投资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受到诸因素的限制,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方面困难重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8.1海外投资法规与政策落后

我国涉外投资法律体系和结构不尽合理,现行涉外投资立法仅限于有关吸引外商来华投资方面,而有关企业海外投资方面的立法工作几乎一片空白。长期以来,我国对海外投资企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海外投资处于企业自我发展状态.

境外投资的政策依据主要是《海外投资项目审批所需主要文件的内容和要求》,它完全是按中央各部委文件的内容要求而制定,政府并未制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

上述《要求》仅仅涉及国有及集体所有制的企业,没有规定民营、“三资”企业的海外投资审批程序.

1.8.2.境外投资手续烦琐

国家有关部门对境外投资项目进行审批的初衷是试图从严把关,为对外投资项目的落实和实施后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但是,目前参与审批的政府部门层次太多,范围太广,环节太多,加上各部门把握的尺度不同,为企业进行项目申请带来许多困难。这不仅挫伤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延误商机.

1.8.3外汇管制的制约

我国迄今没有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化,对境外投资所需外汇的汇出管制严格。尽管中央已经定下了促进海外投资的总体方针,但具体的外汇管理措施还没有相应改变。这对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本项目外汇管制过严,阻碍了境外投资的发展:利润汇回保证金管理,对企业资金周转不利;现行《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提高了企业的用汇成本,加大;海外中资企业融资的难度.

1.8.4境外投资缺乏资金支持

目前,我国金融保险业的发展还远远不能适应海外投资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海外企业获得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企业能采用的融资方式不够灵活,对国际商业融资的控制,阻碍了企业利用国际资金市场;对租赁业务认识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租赁业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肯定,缺乏完善的租赁立法,影响了企业依靠租赁业务增强资金实力并向海外扩展;投资咨询业发展滞后.

1.8.5政策支持措施不完善

我国在对境外投资保护方面缺乏必要的科学机制,利益比较和风险评估方面的工作尚未形成体系,甚至连承担海外投资担保的合适机构也没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对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制约和阻碍.

1.8.6信息服务欠缺,境外投资信息不畅

政府尚未建立和完善海外投资企业服务网络,境外信息渠道少。海外投资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投资,通常要求企业事先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由于由于我国企业实力薄弱,难以独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了解国际市场信息,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建立涵盖广泛市场空间的境外投资服务网络,为国内企业投资提供从考察、调研、注册到办公场所、经营、税务、法律、会计等全面的咨询服务.

1.8.7对企业海外投资保护力度不够

进入海外市场投资,若遇到东道国经济政策、政治形式、国际收支和汇率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具有较大的风险,可能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发达国家对境外企业和境外投资行为都有比较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而我国在这方面做得不够,至今还没有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为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保险.

1.8.8企业境外投资实力不足

与国内经营相比,企业开展海外经营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因此需要较强的实力。与西方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实力比较薄弱,中小企业尤其突出。从海外投资项目规模来看,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平均投资规模为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为260万美元,而我国非贸易性企业平均投资额仅为120万美元。①1.8.9缺乏跨国经营人才成功的跨国企业离不开优秀的管理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跨国经营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且要有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人才匾乏的问题己经显现,国际性、复合型经营人才更是奇缺,这使得我国企业外派人员素质不高。同时,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实力薄弱对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培养也产生了制约作用.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第3篇

【关键词】 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平稳发展的趋势,然而由于在经济发展中各种制度和管理措施的不够完善,其中存在的各种经济隐患和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长期推进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的明智选择,是适应当前国内外经济趋势发展的客观因素,更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合理的认识经济技术手段和生态环境因素是确保国内经济创新模式合理发展的关键,更是保证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

1.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创新、知识应用、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日益国际化,各国经济的相互交流和依存度日益加深使得经济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一套系统化发展趋势和模式,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趋势。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在发展中能够高质量运作的主要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由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低效率高成本的经济结构模式逐步朝着低成本高效益的经济模式,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转变。自新世纪以来,各种经济制度的不断应用和科学技术手段的日益完善,在经济发展中各种协调统一发展的经济模式为当前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依据。

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讲求产品适销对路,降低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归根到底就是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走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这些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现实路径。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变都具有两面性,中国经济发展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不断研究和解决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总体小康水平的道路,而且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在经济发展中还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经济发展速度过度依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长期以,我国不少地方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甚至以牺牲环境代价,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在这些河一半以上的受监测区域中,其水质都是五级(五级在我国水质等级中是最低的等级)。到2010年底,这种高能耗的经济发展指标虽然有所下降,但没有彻底改变。此外,近年来沙伞暴、胃灾、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大多与人类长期破坏自然环境有关,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2.2经济发展动力过度依赖外贸进出口。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一国的经济发展,一般要依靠投资、外贸、消费来拉动。只有三者之间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才能使国民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如果出现了偏重,就会带来不均衡性,我国经济发展就是一个例证。

2.3经济发展方式过度依赖外资。国家推进经济发展,可以有多种方式,特别是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引进外资成为一种常态,这无可非议。但如果不考虑国情,过度引进外资,势必会带来一些隐患。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看,可以证明这种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引资战略,引资规模逐年扩大,位居世界第二。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扎实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刻不容缓的大事。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做到四个坚持:

3.1在经济发展理念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经济发展理念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坚持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关键在于它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我们以往的片面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正因为如此,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3.2在经济发展动力上坚持内需与外需并重。在经济发展方向上坚持内需与外需并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我国实行的是以外向型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由此出现了内需不足的现象。因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要做到:一是要改变以外向型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

3.3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路径。这是因为,在我国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解决以人与自然环境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从管理学角度来讲,不论企业组织形式如何,都是经济社会活动的细胞。但是,细胞的结构是否优化,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经济社会活动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中,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企业结构应当更有优势,这是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它必须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承担责任。

3.4在经济发展效果上坚持数量与质量相融合的综合评价。在经济发展效果上坚持数量与质量相融合的综合评价,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证。根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其目标考核要有利于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有利于反映国民的总体福利水平和幸福指数。我国学术界有许多学者认为,用现在所采用的GDP指标来评价经济发展效果是不全面的。这是因为,GDP指标只能反映经济发展的增量速度和各部门的增长比例,而反映不出经济发展目标的质量要求。

结语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第4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6-0026-03

迈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全球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全面性、协调性和持续性,不仅经济总量有了快速发展,而且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国连续多年保持国民经济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高于同期世界年均增长水平一倍以上;改革开放、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迈出了新的步伐。在此关键时刻,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标,为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目标的提出,反映了党中央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真正进入了全球化和现代化的领域。实践证明: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本质上讲就是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历史的必然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绝不仅仅是一个词和两个字的改变,而是反映了我们党在新时期对经济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和优化。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现实的针对性和迫切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早期工业文明的产物,本质上蕴涵了人与自然对立的理论。近代欧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进、货币向资本的转化,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日益凸显。这一时期,西方学术界和公众认同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社会发展离不开人对自然的统治和奴役。世界工业主义之父圣西门更是明确指出:社会进步应当是科学技术对工业社会的牵引,工业革命的本质在于“把人力作用于物”。物即自然,对物的占有和开发就是对自然的占有和开发。经济增长的神话似乎可以通过人的主体性扩张,并利用科技工具的理性手段,对自然资源进行疯狂掠夺和消费而成为可能。

不难看出,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判断社会进步的主要依据是经济指标的量度,它意味着向自然界索取的多少,机器转动次数的多高,工厂烟囱冒烟的多长,人力资源投入的多少和企业产品的利润多厚。这种单一的、片面的增长方式,直接导致了大规模投资、大规模生产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随着时问的推移,贫富的悬殊、社会的不稳定、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等严重后果开始逐渐显现。而平民教育、社会福利、医疗保健、环境改善、社会公平等进步因素,则被当作经济增长的代价而牺牲掉了。显然,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讲不利于人类自身文明的进步和生存条件的改善,需要在引起检讨和反思的同时得到根本的转变。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异同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好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还是就经济增长本身的投入产出而言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丰富和全面,经济发展不但包括了经济增长,而且要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所强调的不仅仅是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以及经济成果的合理分配等。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含了转变经济增长的内容。经济发展方式包含了经济增长的内容,但不等同于经济增长概念,发展是积极的推动,更强调经济发展对社会的正向作用和影响,而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多地强调数字的量度,它对社会既可以产生正向作用又可以产生负向作用。经济增长率主要是以要素投入增长为基础,一般以劳动力、机器、能源和其他物质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推动经济的增长。用“发展”来代替“增长”,在更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同时,更有利于进一步统一大家对发展的认识,统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好地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用“发展”来代替“增长”,有利于正确区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则要积极地引导市场,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作为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安排政府投资、进行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的出发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是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充分体现了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偶合性、关联性、价值性和人文性的辨证统一。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注重经济质量意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似乎更强调量的扩展,而当今的经济发展方式更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意识。所谓质量意识,主要是指经济发展必须能够表达如何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安全度和寻求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度。经济发展能够表达如何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和谐度,能够表达如何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共同富裕度。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揭示社会进步的本质,就是社会进步必然遵循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受人类利益、需要的驱使和生产实践活动的支配。

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好地体现了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实践证明,只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很难收到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而必须从本源上抓好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资源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断增强消费需求、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和推动作用。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主要是生产力水平和人力资源的解放程度。用发展来代替增长,可以更好地体现我国现阶段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征和导向。

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注重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内涵。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容易激发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而经济发展方式更注重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内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发展应当是追求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统一,只有倡导一种旨在促进“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和谐发展的战略,人类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手段与目标的统一。这也就是说,发展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有倡导一种旨在促进全社会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丰裕才具有真正的社会价值。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的终极

目标

1、以调整经济结构为基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面对21世纪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的新环境,党中央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拉动的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互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经营者与时俱进转变。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第三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要不失时机地以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于优化产业结构,以此推动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2、以提高节能环保水平为切入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提高节能环保水平,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相辅相成。一方面,节能环保水平的提高有益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有可能改善过去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相伴随的高能耗、高投入和高污染的情况。在经济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矛盾突出的条件下,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必然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要通过有效治理来不断提高我国的节能环保水平,立足现有的产业、企业和产品,制定和采取一整套针对性强的对策和措施,挖掘潜力和标本兼治,努力降低单位能耗水平,减少污染排放和扩散;必须通过财政、税务和金融等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加大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推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把全民众动员起来,打一场提高节能环保意识和水平的综合战役,促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系统工程日趋完善和早见成效。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第5篇

改革开放之初:探索“经济建设新路子”

改革开放之初,对经济建设新路子的探索,是在对改革开放前“三高三低”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高三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低质量,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是由当时的客观历史环境所决定的。

不可否认,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改革开放前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许多弊端: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农轻重的比例失调,产业结构畸形;二是过度强调经济发展的速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三是积累率过高,忽视了人民生活的改善。

这使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逐渐认识到,要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要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首先突破发展战略、经济体制与指导思想的藩篱。从而正式拉开了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帷幕。

1978年,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国家的历史性转折,也开始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全新探索。其主要表现是,从1978年到1981年底的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经过3年多的探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探索“经济建设新路子”的思想。

“经济建设新路子”的提出,其历史作用是重大的。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系统认识和反思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尝试使它发生转变,并为以后更深入地探索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党中央此时仍将计划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需的体制环境,也还尚未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这一历史任务需要在新的历史实践中逐步完成。

20世纪末:提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日益重视环境问题,生态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逐渐深入人心,实现经济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这期间,党中央首次提出了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的思想。“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相对于“经济建设新路子”,具有更加明确的战略基础和体制环境要求,理论表述也更精炼、更准确。

“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思想的提出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历史过程。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了转变经营方式的思想。党的十四大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进行乃至完成的思想。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在党的重要会议中首次使用经济增长方式概念及提出实现其根本性转变的理念。至此,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理论正式形成。

可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对“经济建设新路子”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就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一次系统性阐述,为全面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本格局。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中国共产党针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这一突出矛盾提出的,因而该范畴具有显著的“增长”特征,而对于“增长”基础上的“发展”问题则关注不够。对“发展”问题的深刻关注,又转入了下一个历史阶段。

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整体思路

随着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中国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此时,长期积累形成的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需、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收入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生产成本上升等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日益成为新的突出矛盾。这些矛盾表明,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尽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鉴于此,2007年6月,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这是中央领导人在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后不久,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是在党的重要会议上第一次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到战略高度来看待。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以往所提的经济增长方式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内涵却相差甚远。经济增长方式比较注重量的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则更为广泛,不仅包含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且还从单纯注重数量的扩张转向既重数量扩张又重质量提高;不仅强调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而且还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科学,更符合中国实际。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第6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市场条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多方面的问题,但首先是生产力发展的问题。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内在关联,没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根本上是一个问题,因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生产力发展在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驱动力结构变化上的表现。生产力发展的载体是企业,因而企业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只有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于企业,才能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各种要素中,市场机制是最重要的。可以说,创造完善的市场条件是促进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市场机制具有促进企业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竞争机制来实现的。因此,重要的是要创造能够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条件。市场机制在为企业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外部环境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力的提高。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观念的转变还是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良好的市场条件。客观的市场条件迫使企业必须有这样的观念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竞争条件越充分,企业这―观念也就越强烈。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心转到创造更好的市场条件、塑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增强企业自身转变发展方式的能力上,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条件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为实现经济增长拉动力的转变提供体制保证。具体而言,需要完善以下几方面的体制:

完善对消费品生产,特别是对服务业发展的投资体制。必须在投资体制上保证政府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的投资力度和比重,放宽对社会资金投向服务业的限制,使提高消费比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都能够得到体制上保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到实处。

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体制上保证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多地向直接形成居民收入的方面倾斜,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和数量,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再分配途径获得更多的收入。

完善初次分配体制,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必须从体制上扭转压低劳动报酬作为降低生产成本最主要途径的这种观念和做法,使企业逐步提高报酬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既能够保证企业创造的总收入中有更多的份额成为劳动者的收入,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质上是实现经济发展源的转变,即经济发展主要靠要素驱动向主要靠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源的不同,反映的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在体制上保证经济发展主要来源于科技进步和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条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战略任务,政府作为政策的制订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主要通过制订政策来实现,而政策是政府功能最主要的体现。政府政策能够影响所有的生产主体,所以,政府的作用远大于任何一个经济主体。经济发展政策不仅从宏观上主导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从微观上规范着企业的行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政府从整个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要求出发提出的战略任务,政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证。政策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它能够按照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总要求,根据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或对哪些方面给予支持或对哪些方面进行限制,并能够进行灵活的调整。政策具有的这种独特优势和作用,决定了研究和制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体系,为整个社会实现这一转变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是政府要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第7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辨析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011-02

一、引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早是由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提出的,但研究者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研究是在十七大报告之后才正式开始。因此,专门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果还很少见。如:曾培炎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文中系统全面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并特别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现 “三个转变”[1]。周叔莲在《深刻领会和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中对什么是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给出了定义及其理解。这些研究成果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定义以及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作了阐述,但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以及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范畴的辩证关系未作具体论述[2]。本文拟从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学的角度对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内涵进行论述,并与增长、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对应范畴进行全方位的辨析。

二、发展的内涵及其与增长关系的辨析

发展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有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等,最终体现在人的发展。但对发展内涵的表述并不统一,有代表性的表述,如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Todaro,M.P)认为,“发展既是一种物质现实,又是一种精神状态:通过社会的、经济的和制度过程的某些综合,社会取得了美好生活的手段。”[3]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交社会发展世界高峰会议的文件中则指出:“发展是一个综合过程,目前这已被国际社会承认。经济增长是一种动力,但其本身并不是目的,因此除经济增长之外,发展首先是社会性的。发展还与和平、人权、民主管理、环境以及左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文化和人们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3]可见,发展比增长的内涵更为广泛和丰富。因此,要正确认识发展的内涵,必须正确区分“发展”与“增长”的关系。

从统计学角度观察的“发展”与“增长”,即仅仅从二者的数量计算关系上来测定“发展”与“增长”。有以绝对量表示的“发展水平”与“增长量”,“发展水平”是计算“增长量”基础性指标;还有以相对量表示的“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从经济学角度观察的“发展”与“增长”,不是简单的观察二者的数量关系,即不是把“发展”与“增长”简单地用数量计算关系来表达。即“增长”主要是指GDP的提高,是以产出量的增加作为衡量尺度的;“发展”则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的增加,还包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劳动就业充分、社会保障完善、卫生发达、教育普及、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秩序井然等方面。可见,增长强调的是物质生产方面的问题,而发展则从更大的视野更大的范围研究人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进化。因此,增长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增长只是发展的一个必要前提,增长只需回答“涨多少”,而发展既要回答“涨多少”,还要回答“涨得有多好”,这正是我们十七大指出的“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具体体现。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观察的“发展”与“增长”则认为,“发展”与“增长”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在有的场合还可以互相替换,但它们的含义又是有区别的。并认为发展是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转换和全面进步,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以至文化结构的变化[3] 。

我们从现代意义上出发,结合十七大报告精神,将发展的内涵表述为:是改变传统的发展观(主要是以眼前GDP增长论英雄),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持续、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种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其发展目标应由单一目标转化为多层次发展目标,增长只是一个重要的目标,结构目标、资源环境发展目标、社会生活目标等;发展政策调整为重视速度、规模、数量转变为强调效益、结构、质量;发展模式需培育新经济发展模式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三、经济发展的内涵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辨析

对经济发展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观察,即从经济运行过程来看,经济发展是经济运行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有效健康运转,只强调某一个环节的发展都会是跛脚的发展、不协调的发展。过去我们一味地强调生产的发展,过分追求GDP的快速增长。从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来看,经济发展应该是在追求GDP增长的同时,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社会安定局面。从科学发展观来看,经济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中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加过程[4]。早期发展经济学是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后来,发展经济学接受了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olin C. Clark)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结构转变、工业化和城市化。因此,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二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经济增长主要反映经济活动的数量关系的变化,是一个偏重数量的概念,对增长的速度与数量有明确的要求。而经济发展主要反映经济活动质量关系的变化,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对增长的速度与数量仍有明确的要求,但更注重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故我们认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并反过来促进经济增长。这两者之间一般来说不应当相互矛盾。但在现实中也还存在着另一种情况:一个社会可以有经济增长,但却不一定有发展或者发展起来十分缓慢。俄罗斯便是如此。俄一直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四、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辨析

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既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的一个大系统的共同协调发展,也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的程度不同,将经济发展方式分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发展,是跛脚的发展状态)和现代经济发展方式(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是在传统发展观(主要是以眼前GDP增长论英雄)的指导下,只注重生产环节创造的物质成果,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发展,是跛脚的发展状态。其主要特征有:发展的观念陈旧;发展目标单一;发展模式陈旧――农业经济发展、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不平衡(结构、区域、城乡);发展的不协调(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质量不高等。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是在科学发展观(持续、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下,既注重生产环节创造的物质成果,又考虑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共同协调发展创造的各类成果,主要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主要特征有:发展的观念更新;发展目标多层次(经济增长只是一个重要的目标,结构目标、资源环境发展目标、社会生活目标等);发展模式创新――新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平衡、协调高质量的发展等。可见,经济增长方式只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经济发展方式大系统中的一个主要分支。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其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辨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通过转变传统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改变过去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的跛脚的发展(即 “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另一条腿短”)――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除了包括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实现“三个转变”外(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还应包括五大转变:发展观念的转变――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目标的转变――单一目标向多目标转变;发展环境的转变――资源耗费、环境污染向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发展政策的转变――从重视速度、规模、数量转变为强调效益、结构、质量;发展模式的转变――农业经济发展、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向新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曾培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改革CHINA REFORM,2007,(2).

[2]周叔莲.深刻领会和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7,(12).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第8篇

[关键词]困境;对策;转变;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094-02

1 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困境

从“九五”时期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看,我党历来重视这一问题,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效。但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仍很滞后,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入分析发展方式难转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传统发展观念的存在,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观念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与转变具有重大的影响。从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六二五”讲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目的就是要对以往发展理念的反思,在新阶段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但直到今天,以GDP为中心的传统发展观仍然存在,并影响人们的行动,追求经济增长,只见物不见人;不少地方还出现了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出现低质量高增长,不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这种发展观念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发展方式的转变,即使是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后多年,也没有真正形成新的发展理念,这是造成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的首要原因。

(2)国内消费长期不足,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拉动内需的根本在于扩大消费需求。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率长期明显偏低,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这导致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只能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经济较快增长,形成内需与外需的不平衡,使我国经济发展不稳定,易受外部经济的影响与干预;由于消费不足,影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只能依靠第二产业。这种增长的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环境约束,其后果是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消费不足,也说明居民收入较低,只够维持日常的生活,而不能再有多余的收入进行人力资本或教育的投资,使得我国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后果是经济只能走粗放型的发展道路。消费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障碍。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成为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的深层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但现阶段体制不健全,也成为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的深层原因。政府管理体制的滞后,在一些重要领域排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政绩考评体系的不科学,导致过分追求GDP增长与短期利益,忽视质量与效益;财税体制的不合理,造成三次产业结构扭曲、创新能力不足及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价格机制改革不到位,价格水平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及全部成本,从而使生产成本低估、资源浪费严重,重要生产要素,如土地、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导致资源配置严重失当。

(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含量不高,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的支撑是高投入和高消耗,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含量不高。这种以要素驱动的增长模式,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有“中国制造”,缺少“中国创造”,许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由于技术水平低,生产中资源消耗高又导致国内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又会出现我国三大产业不协调,结构不合理,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工业结构不合理、不高级等问题,服务业发展缓慢,使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低端的位置。

2 采取多种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根据《建议》提出的“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在“十二五”期间,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转变发展理念,落实行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的是转变经济发展理念,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抛弃以“物”为中心的旧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把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转型发展中,让老百姓看到的、体会到的是收入增长、福利保障、实惠越来越多。

除此以外,现在的关键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只是一个认识上的问题,而是将认识转化为行动,并以一种主动的、刻不容缓的态度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

(2)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使政府参与到市场顾及不到的领域或市场失灵的领域;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把节能、降耗、减排、民生等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中。其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在财政支出方面,降低政府对一般竞争性领域投入,强化对文、教、卫、农业等关键领域和重要产业部门的投入;在财税政策上,制定有利于资源有效利用的税收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再次,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继续改革和完善资源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扭曲的资源价格体系,完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强激励性、限制性和惩罚性制度建设。

(3)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综合全社会,采用多种手段,刺激消费需求,使居民“有钱消费、敢于消费、善于消费”,由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鼓励消费,释放消费欲望,让消费者充满信心,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要采取多种手段,增加收入,实现“藏富于民”,让老百姓“有钱消费”,达到扩大消费需求的目的;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潜在的消费转变为现实的消费,消除百姓的后顾之忧;制定有利于消费的财政政策,以达到鼓励消费的目的。此外,作为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科学消费、理性消费、可持续消费的理念,逐步做到“敢于消费、善于消费”,释放消费能力。

(4)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为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要树立自主创新的理念,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形成产、学、研、政模式,这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促成经济发展快速转型的关键所在;要坚持强化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创新的成果由企业享受来鼓励企业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培养科技人才,努力建立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等。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第9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不管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和各项事务中存在着怎样的矛盾,但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个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上,利益却是完全一致的。中国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并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世界做出节能减排承诺,并采取一系列坚决的节能减排措施,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关系。其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关键就是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了,单位GDP的能源、原材料消耗下降了,各种排放和污染减少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缓解或者解决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的紧迫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国在制定“九五”规划时就已经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党的“十七大”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要求也更高。虽然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提出已有近20年的时间,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仍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保证经济发展总量的同时,又加剧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这就使得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突显出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如果不从思想上和实践上真正解决总量和结构的关系问题,或者说,在总量与结构发生矛盾的时候,总是把总量增长放在优先重要的地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一句空话。这一点,已被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具有十分的紧迫性,但又具有长期性。由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涉及到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如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和结构调整,体制机制的保证和技术支撑等等,而这些问题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同时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如总量与结构的矛盾、速度与效益的矛盾、成本与质量的矛盾等等,又总是长期存在的,原有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将存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只是现阶段的矛盾更加突出罢了。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型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主要是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偏快。如2003年~2007年,我国GDP分别比上年增长10%、10?郾1%、10?郾4%、10?郾7%和11?郾9%。即使是在百年不遇的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最困难年份(2009年),由于我们积极应对,采取了各种保增长的有效措施,GDP的增长仍达到了8?郾7%,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经济增长长期处在一个偏高的水平,就必然会出现和加剧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而经济结构不合理,又必然会造成经济发展方式的粗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型。

这里所说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概括地说,就是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重点,把以投资、出口拉动为主的快速增长模式,转变为以消费为导向、内需拉动为主,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平稳较快增长模式。具体地说,这一战略转型涉及下述三个方面的转变:

经济增长由快速波动型向平稳较快型转变。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一个什么水平上比较合理,各方面一直持有不同的意见。但增长速度偏快,超过了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就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同时加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也是被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多次证明了的。多年以来,我一直认为,根据历史的经验和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应控制在8%~10%为宜。与此相适应,居民消费价格则应控制在3%~4%之间。“十一五”规划确定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7?郾5%,以及近些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下一年度的调控目标确定为8%,是完全正确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宏观调控,使国民经济的实际运行更加接近和符合调控目标,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

拉动经济增长由片面追求出口快速增长向以扩大内需为主转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我国的对外出口一度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取了扩内需、保增长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现在的问题是,金融危机过后怎么办?是还回到追求粗放的出口快速增长的老路上去,还是抓住这次调整的机遇,加快外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确立以内需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呢?这是一个大的战略问题。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贯彻落实到对外贸易工作中去,真正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主要依靠扩大内需,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完全是可能的。同时,我们要在金融危机形成的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形成倒逼机制,加快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当务之急,就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实现对外出口的“两化”,即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出口国别的多元化。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既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方面,同时,又能通过进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扩大内需由以扩大投资需求为主向以扩大消费需求为主,并以扩大消费需求为导向,促进投资需求转变。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一项非常正确的重大战略决策。上述几个转变进行得如何,不仅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但投资、消费、出口之间的关系还不尽协调,主要是投资率偏高,净出口增长也较快(2008年下半年以来除外),但消费较弱。最近几年,消费有所增强,但仍然不足。“十二五”期间,应把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同时,在投资需求方面,应重点保证那些对消费和就业有较大促进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促进投资需求的增长和投资结构的改善,并防止投资率的进一步提高。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不合理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障碍,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重要表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消费结构、供给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等。这些结构是否合理,都会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决定作用的是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十二五”期间,必须围绕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

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生产业)和低碳产业,以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时,要认真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搞好各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等。

调整区域结构,首先,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其次,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大功能主体区的划分,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最后,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调整所有制结构,关键是要继续坚持和深化市场取向改革,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要排除各种干扰,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要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融合发展。

四、深化改革,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转变经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就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而言,重点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改革。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准确界定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实现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和政府与中介机构分开,充分发挥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深化金融、财税体制改革,并制定正确的财政货币政策,一方面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另一方面使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通过深化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改革,使其真正成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有利可图地走新型工业化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道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积极有效作用,关键是发挥价格机制的积极有效作用。这就涉及到价格体系的改革和完善问题。就目前而言,我国绝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已经完全由市场决定,但由市场决定的价格并不一定都是合理的。可以说,目前我国的价格体系还存在着严重的扭曲现象,各种商品的比价还很不合理,特别是农产品价格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总体上还偏低,这是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人们对各种商品比价的认同受到强大的习惯势力影响的结果。因此,价格体系的完善和各种商品价格的合理化,并不是简单地放开价格就能够做到的。当前,在价格问题上,可以说我们遇到一个两难的选择,即完全由市场定价,价格并不能完全合理,而要加大政府对价格的管制力度,不仅与市场趋向的改革相背离,而且如果弄得不好,还有可能造成新的价格扭曲。这是一个很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五、加强自主创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技术支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需要有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外,还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如果说体制、机制是解决“我要转”的问题的话,技术支撑则是解决“有能力转”的问题。因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学技术进步,除了要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外,也需要有体制和机制的保证。正如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要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三要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四要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五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是需要特别强调的问题。”

自主创新,包括国家层面的自主创新和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但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一些重大的原始创新,应由国家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统一组织实施,就象“神五”、“神六”那样。当然,也可以由那些经济技术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组织实施,国家给予必要的人力、财力和技术支持,其创新成果作为企业的知识产权,以体现国家对自主创新的鼓励。同时,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独立地进行某些自主创新。对于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则主要由企业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实施,以充分发挥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作用,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要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按照社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方向,大力进行科学研究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并注意处理好科学研究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关系。由于企业不同于一般的科研单位,企业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因此,企业进行科学研究,不仅需要很好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而且还应该把重点放在应用技术的研究上,并把它与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市场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化运作很好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提高技术创新的经济技术效果。最近几年,我国的不少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就,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大唐电信集团提出和实施的“科技成果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市场化”的自主创新道路,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