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1 17:05:28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第1篇

乐器既是音乐的物质载体,也是http://音乐史的标尺和“化石”。琴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古老拨弦乐器,在中国,相传发明于四千年前的伏羲、神农时代。由于文化的交流和互相影响,琴的制作和使用必然会有阶段性与地域性的不同。本文拟以古琴、扬琴及四川扬琴加以说明。

一、中国古琴:四大雅兴之首

中国古琴原称“琴”、“瑶琴”、“玉琴”、“七弦琴”等,是一种古老的拨弦乐器,因历史悠久,唐宋以来逐渐被称呼为“古琴”。

古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概括与代表着古老而和谐的东方思想。有关古琴最早记载见之于《诗经》、《尚书》等典籍。《诗经》开篇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句,反映的就是琴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

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主要是在士大夫中流行,这与孔子的大力提倡不无关系。秦以后,古琴盛兴于民间。

古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发展为七弦。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形制基本稳定并一直流传到现在。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经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如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传说。当时有名的琴师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襄等;著名的琴曲有《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均已载入史册。

汉魏六朝时期,古琴艺术有了重大发展,除在《相和歌》、《清商乐》中作伴奏乐器外,还以“但曲”演奏形式出现。汉末的蔡邕父女和魏晋间的嵇康、阮籍,都是当时著名的古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嵇康临死还要弹奏古琴名曲《广陵散》,成为一段令人欷歔的历史传奇。

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盛行,琵琶兴起,古琴音乐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压抑。但由于古琴谱的产生,不仅推动了当时古琴音乐的传播,而且还使中国古代音乐进入一个具有音响可循的时期。宋朝的古琴一方面出现怀旧的复古主义倾向,另一方面由于古琴在《相和歌》、《清商乐》演奏中的长期实践,与民间音乐有着深远的联系,再加上琴曲“楚汉旧声”的历史传统,遂使古琴音乐在复古主义倾向中没有被湮没,而是有起伏地发展着。

在中国历史上,古琴文化与中国文人、中国思想文化的联系十分紧密。古代所谓“琴、棋、书、画”四大雅兴,是指文人必备的文化修养,以弹奏古琴为首。因为古琴没有肆意的宣泄,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质。古琴与诗歌密不可分,讲求韵味,虚实相生;讲求弦外之音,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和国画的审美追求相一致。所以,世界为中国的古琴惊叹。

但遗憾的是,到了明清时期,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古琴音乐却濒于绝灭,这除了因为战乱、社会变迁和古琴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外,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扬琴的进入。

新中国建立后,古琴音乐得到重视和抢救,调查、收集、整理了流失于民间的各种传谱,录制了一批音响,发掘了一批失传的琴曲,培养了一批古琴音乐人才,为古琴音乐的继续整理、研究、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二、扬琴:被“中国化”了的舶来品

扬琴是一种琴身呈梯形的乐器,主要由琴身、琴弦和琴键三部分构成。扬琴本为世界性的乐器,传入中国后,不仅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就几乎取代了中国古琴,而且经过改造后,逐渐演变为中国民族器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虽然它在中国乐器中的历史可谓最短,但因为音色清脆悦耳,悠扬动听,艺术表现力非常丰富,尤为适合演奏欢快、活泼的乐曲,所以便迅速成为中国乐器中的宠儿。

关于中国扬琴的起源,有古代乐器“筑”、新疆维吾尔族乐器“卡龙”等诸说,皆称起源于中国本土;但仔细考查,理由都不充分。

对中国扬琴的起源,比较可信的是中国音乐研究所1954年编辑的《中国音乐史参考图片》第二辑的如下记载:“洋琴,亦名扬琴,打弦乐器,它在14世纪已在欧洲流行(名dulcimer),大概是由阿拉伯、波斯一带传过去的。明代(1368年~1644年)自国外传至中国,初流行于广东一带,后在全国流行。”《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音乐辞典》等有关扬琴条目的解说,其中述及扬琴的起源,基本说法相似。

据著名扬琴大师郑宝恒教授的研究,至今发现最早的扬琴图文记载,是琉球人喜名盛昭所著《冲绳与中国艺能》一书,其云:1663年中国册封使臣张学礼至琉球,在唱曲表演中使用了扬琴;附录收录的扬琴演奏图片,演奏者穿的是明朝服装,手持琴竹(琴箭)表演。琴面为梯形,面板上有两条琴码及雕刻图案。这说明在17世纪扬琴早已传入我国,或明代就开始流行。

扬琴自传入中国后,使用极为广泛。它大多用在曲艺和地方戏曲的伴奏,如江南丝竹、四川扬琴、湖南丝弦、山东琴书等曲艺及粤剧、潮剧、闽剧、扬剧、吕剧、越剧等地方戏曲的伴奏。随着民间乐器的日益兴起,扬琴在中国也得到了发展。

扬琴传入中国后,最突出的改变当属击弦工具。洋琴的击弦工具为木棰。这种击弦工具因缺乏弹性,且不利于技法的创新,相对削弱了扬琴的艺术表现力。扬琴传入中国后,被改为用竹子制作的琴箭作为新的击弦工具来演奏。这一改变究竟始于何时?目前尚无史料明确记载;但很明显,它为扬琴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击弦工具的彻底改变,带来了中国扬琴持箭方法和演奏方法的变化:由原来用食指和中指夹住木棰击弦的方法完全改为用手握琴竹,主要运用拇指、食指和手腕相结合的方法来演奏。竹制琴箭富有弹性。握箭方法的改变大大增加了弹奏的灵活性,这就为弹奏技法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现在的扬琴在形制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初的形制是两桥扬琴,也叫“小扬琴”或“蝴蝶琴”。小扬琴在民间多用在说唱音乐的伴奏上,如四川清音、四川琴书、北京琴书、梅花大鼓等均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因为小扬琴只有自然音(同钢琴上的白键),不能转调,为演奏带来很多不便。1953年,张子

转贴于 http://

锐按照律吕规律横向相邻的两弦为小二度关系,纵向相间的两弦为大二度关系,绘制出律吕扬琴。这样就把《吕氏春秋》中的律吕理论运用到音乐实践中。

天津音乐学院的郑宝恒http://教授在推广律吕扬琴的艺术实践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巴哈用钢琴作曲,推广琴艺一样,郑先生很快摸索出律吕扬琴的演奏规律,能用同一手法任意移调视谱演奏。他还吸取其它乐器之长,创造了滑抹音新技法,增强了扬琴的表现力。1958年,郑宝恒把原来律吕扬琴的长方形共鸣箱,去掉前面两角不发音的部分,改成半圆形,减轻了重量,音域提高二度。郑先生始终坚持律吕扬琴教学,将技艺传授给一代代学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天津音乐学院许学东,在毕业音乐会上用律吕扬琴演奏了民乐三重奏《沙海音诗》(郑宝恒曲);1988年5月,中央音乐学院首届扬琴硕士生黄河在毕业音乐会上,由管弦乐队协奏,用律吕扬琴独奏了《流浪者之歌》……这些演出十分成功。律吕扬琴恢弘的气势,多变的音色,令听众赞叹不已。

后来,又经过众多民乐专家的研究,将扬琴先后改造为四排码变音的扬琴,直至今天的401型、402型扬琴。比如中央音乐学院的桂习礼教授研制的501型扬琴,在高音区加进半音调弦法,进一步解决了高低音转调问题。

总之,扬(洋)琴在中国经数百年流传,遍布大江南北,经民间演奏家世代相传,无论从形体、音质、音色、击弦工具、演奏方法和技法等方面都得到脱胎换骨的变化,即“中国化”的改造。

比较起来,西方扬琴似乎较偏重其休闲、娱乐和业余性;而中国扬琴则更具专业化,因中国各大音乐院校几乎都开设了扬琴专业学科,由此促进和推动了扬琴艺术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这也是西方扬琴自传入中国后在近几十年得到飞速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三、四川扬琴:乐器中的一枝兰花

扬(洋)琴传入中国后,不但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而且还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前辈乐师的不断实践与积累,使扬琴艺术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流派与地方风格,拥有各自优秀的传统曲目、代表人物、传承关系与演奏特色,并为本土及各界的群众所喜爱和承认。中国扬琴艺术的不同的传统流派中最有影响的是:广东音乐扬琴、江南丝竹扬琴、四川扬琴和东北扬琴,它们被称为中国扬琴的“四大流派”。

四川扬琴早期曾称“渔鼓洋琴”、“大鼓洋琴”,因表演中以洋琴为主要伴琴乐器而得名;新中国建立后改为现名,又称四川琴书。它约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发源于成都,流传于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至光绪时发展为独立完整的说唱艺术,拥有艺人100多名,并分为南北两大艺术流派。南派唱腔绮丽、柔婉、细致,音韵醇厚,长于抒情和刻画人物内心活动,其代表作有《欢乐歌》、《弹词三六》;北派唱腔遒劲、健朗、粗犷、豪放,发音铿锵有力、明快响亮,演奏时运用浪竹、咕噜竹(类似弹轮)颤音、顿音等技法,使音乐舒缓时细腻委婉、流畅生动,激烈时刚劲粗犷、浑厚有力,表现力极为丰富,常以叙事著称,多演唱大本曲目,代表作有《闹台》、《将军令》。四川扬琴独创性和音乐性很强,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丰富的音乐文学积累。

20世纪30年代以后,四川扬琴日益盛行,出现了名家李德才(艺名德娃子)以及易德全、郭敬之、廖学正、阚瑞麟、洪凤慈、张大章、卓琴痴等。成都除专业艺人外,还有业余的扬琴票友。他们在考证词本、订正错字及钻研唱腔等方面都做出过贡献。

四川扬琴的唱腔优美,韵味浓郁,被誉为乐器中清雅香醇的兰花。它与川剧在艺术上有密切的关系,经常互相借鉴与吸收。许多川剧著名演员都爱好扬琴,并在传授弟子时将扬琴唱腔做为练习唱功的基础课之一。

四川扬琴的唱腔结构分为大调和越调两大类。大调属板式变化体结构,应用较广;越调属曲牌联套体结构,抒情性较强。扬琴的演奏长于烘托气氛,能打出风雨雷电、波翻浪卷等多种音乐形象,表现力很强。伴奏以扬琴为主乐器,与京胡、三弦一起称为“三大件”,又与碗碗琴、鼓板合称为“五方”。此外,伴奏乐器还有二胡、怀鼓等,也可根据剧情需要酌加笛子、高胡、阮、大提琴等。传统的演出形式,一般为数人坐唱,分生、旦、净、末、丑、杂等各行脚色。

四川扬琴多采取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的体裁。它吸收了川剧和清音之长,通过唱和道白,将叙事、抒情与戏剧融为一体,有层次地表现戏剧情节。其除每一段的开头与结尾以及段落中间穿插少许唱词交代人

转贴于 http://

物、情节或环境用第三人称以外,主要的唱词、念白都是角色的第一人称的语言。四川扬琴的传统曲目很丰富,曲目分为大本与单折两类。大本也采取分段演出,每段半小时左右。大本以《三国》、《列国》节目居多,还有《http://琵琶记》、《白蛇传》、《玉簪记》、《白兔记》、《清风亭》、《玉蜻蜓》等曲目。清末戏曲作家黄吉安写本尤为人称道。他写有《楚道还姬》、《黑虎缘》、《木兰从军》、《渔父辞剑》等扬琴曲本,称为“黄本”。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第2篇

目前,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教育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也水涨船高。作为地处中俄边境线上的黑河学院近年来与俄罗斯大学之间互派教师、学生甚至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考察学习,大学间互相承认学分,互相开放课程。黑河学院部分专业开始探索与俄罗斯大学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途径和办法。在我们看来,加强与俄罗斯高校这种校际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利于提高黑河学院的整体教学质量,而且对推广中国的文化也关系重大。

二、黑河学院与俄罗斯高校文化交流的途径

从当前情况看,黑河学院与俄罗斯高校的校际交流,主要有四种形式:派出教师到国外进修和授课;派出学生到国外的大学去学习和研究;聘请俄罗斯教师开设俄罗斯文化课程;招收俄罗斯学生到黑河学院学习和研究。

1.派出教师去俄罗斯进修和授课。黑河学院派出自己优秀的教师去俄罗斯学校任教,一方面全方位接触俄罗斯文化,寻找适合黑河学院发展的文化、教育等方面先进的一面,带回来加快黑河学院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用汉语向中国学生讲授俄罗斯的优势课程,使学生能学到原汁原味的俄罗斯文化。

2.派学生到俄罗斯系统地学习、研修一门或几门的课程。所派学生要有较好的基础,对俄罗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能身临其境,在其文化氛围中学习,其进步是惊人的。黑河学院派往阿慕尔国立师范大学学习的同学,原先连俄语都听不懂,但几个月后,他们不仅能听懂课程,而且能与俄罗斯同学进行交流。

3.为了使更多学生能学到东西方的优秀文化,在黑河学院开设俄罗斯文化课程,聘请优秀的俄罗斯教师到黑河学院任教,他们对俄罗斯文化课程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尽量将该课程的精华原汁原味地讲授出来。

4.招收俄罗斯学生到黑河学院学习和研究。推广中华民族优文化,把教育当作一个重要的出口产业向俄罗斯推销,招收外国留学生不仅眼下使高校和社会受益,而且从长远的方面来看能够长期促进黑河与俄罗斯经济贸易的发展。

三、黑河学院与俄罗斯高校文化交流建议与展望

1.加强黑河学院与俄罗斯高校高等教育理念的交流。在深化高校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国内一些校长强调,要加强黑河学院与俄罗斯高校高等教育理念的交流。

2.加强黑河学院与俄罗斯高校教育评价制度方面的交流。黑河学院与俄罗斯高校在高等教育的一些制度上虽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也可以互相交流、相互借鉴,如对大学的评价问题。我们现在对一所大学的评价,普遍采取的衡量标准是数量化的标准,数量化标准实际上就是美国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中,包括现在的大学排名,把大学最宝贵的几个品质都排除了。与会的大学校长认为,在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之前,应先办一所受人尊重的大学。

3.加强黑河学院与俄罗斯高校之间教师、学生的交流。俄罗斯高校教师的国际化程度,普遍要比我校的教师高。如何大幅度地提升教师的国际化程度,俄罗斯高校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在这一领域中是可以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的。学生交流是两岸高校交流的主要内容。大陆高校和台湾高校的合作,将来还应是在本科生教育上多下功夫。

4.黑河学院与俄罗斯高校教育交流应以项目为主。特别是现在,面临着全球化、国际化、金融危机等挑战,如何培养学生适应国际化竞争的能力,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选择信息的能力等,是共同面临的问题。对于上述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共同探讨,需要双方从学生核心能力需求的角度共同开发课程,为学生描绘一幅职业生涯发展的路径图,从而实现双方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机制。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第3篇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文化交流;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G125 [文献标识码] B

“一带一路”战略是为促进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发展、增强各国政治互信而创建的一种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新局面,进一步实现全球化再平衡。文化是推动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文化交流是增进沿线各国相互了解,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分布众多国家,文化差异较大,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为促进文化交流顺畅进行,必须实施发展共性文化、营造友好环境等相应对策,进而深化命运共同体意识,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有效实施。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交流是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坚实基础

文化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剂,而文化交流是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的坚实基础。“一带一路”战略是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平台,促M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增加各国人民福祉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目标。首先,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各国经济合作主体之间的信任,减少合作双方的质疑与顾虑。其次,文化交流拓宽了国际市场,促进经济贸易发展。最后,文化交流不仅将本国的文化带出国门,同时也将文化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二)文化交流是加强沿线国家政治互信的中坚力量

政治互信是国家与国家间交往的基础,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交流是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互信的中坚力量。“一带一路”沿线分布着拥有各种政治体制的国家,一国政治体制建立在该国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之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与社会意识,进而增强国家间政治互信程度。文化交流是连接国与国之间的密切纽带,也是国家间合作的重要桥梁,加强文化交流有利于拓宽国家政府间的合作渠道,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

(三)文化交流是实现文化传播与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文化传播,使其他国家更深刻的了解本国文化,提升本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和”字,任何情况讲求“以和为贵”,“包容”是中华文化的主要特征。和谐包容、互利共赢同样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原则与理念。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可以促进中华文化广泛传播,使其他国家真正了解中华文化,并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战略中去。另一方面,文化交流也是实现各国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资源、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发展各有长处,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可以将优势资源向外传递,让本国的资源惠及世界,实现互利互惠、共同繁荣。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交流的制约因素

(一)沿线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认同感不足

“一带一路”战略覆盖亚欧非三大洲,经过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及北非、中东欧等地区,包括数十个各具文化特色的国家[1]。沿线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历史、观念、宗教和语言等文化冲突已成为阻碍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碍,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宗教文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宗教色彩丰富,包含了世界主要宗教类型,而且大多数国家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不尽相同,国与国之间缺少深刻的了解,并且对彼此的文化认同感不足,在交往合作中信息会受到阻碍,从而影响了各国间的文化交流。

(二)国际互信程度相对较低,质疑与顾虑多

任何一种合作必须要基于彼此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只有互相了解才能积极合作,“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也不例外。但由于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互信程度较低,对方参与该战略的质疑与顾虑较多。第一,目前战略正处于起步阶段,沿线国家对战略各方面决策尚不完全了解,因此会持有一种观察的心态;第二,沿线部分国家政局不稳定,国与国在某些地区有利益冲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存在潜在风险;第三,在中国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中国”也随之出现,尽管我国主张和平外交,并且不干涉内政,但某些国家仍不愿信任,从而阻碍了文化交流的发展。

(三)各国文化发展环境不平衡,物质保障匮乏

“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众多,各区域内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从而使文化交流缺乏必要保障。沿线部分国家常年处于社会动荡环境中,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贫困与疾病是困扰此类国家的重大问题。一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物质保障匮乏,文化交流中基本的通信技术和网络系统发展滞后,加之社会不稳定,恐怖主义威胁严重,社会成员文化交流意愿被削弱,不主动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进而使文化交流处于被动地位,影响战略进一步实施。

(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机制薄弱,市场秩序混乱

“中国制造”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一个重要标签,我国经济已经迅速增长,并正在向“中国质造”转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尤其在文化产业方面,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机制薄弱。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市场秩序较为混乱,产业发展主体缺乏法律意识,类似侵害知识产权事件时有发生。此外,我国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特色文化产品输出,减少了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媒介,不利于“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交流的发展。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交流的发展对策

(一)寻找文化交叉点,发展各国共性文化

“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拥有复杂多样、各具特色的文化,文化交流要弘扬本国文化的同时吸收国外优秀文化,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为促进战略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必须寻找各国文化交叉点,发展共性文化。一方面,宗教是“一带一路”战略沿线文化交叉点最多的文化类型,通过同一宗教的共同语言与信仰促进文化交流是可行性最高的方法之一。例如,佛教和伊斯兰教是“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分布最广的两大宗教,佛教国家主张的“兼容并包、和平和谐”特质与我国核心价值理念如出一辙,这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艺术也是文化交叉范围最大的文化形式,音乐不分国界,舞蹈不分地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无需语言文字的交流是最近距离的文化交流。此外,要发展各国共性文化,还需继续寻找和探索其他文化交叉点。

(二)构建国际互信体系,营造友好交流环境

相互信任、互相了解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在世界舞台上国际互信是国与国合作的基础,构建国际互信体系,营造友好环境是促进文化交流的保障。中国身为“一带一路”战略发起国,并且是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为了使更多国家参与到战略中去,就有义务从自身做起,为构建国际互信体系贡献力量。首先,中国应转变对话态度,用真诚的语气进行沟通,让对方放下戒备之心,增加交流意愿,积极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其次,中国要使沿线国家了解“一带一路”战略真正目的是实现各国经济共同进步,为各国人民谋福利,增加人民福祉,最终实现互利共赢;最后,中国作为大国,必须主动维护国际和平,不宣扬霸权主义,积极反对恐怖主义,拒绝一切`背国际安全与社会道义行为。构建并完善国际互信体系,营造友好环境与氛围,为“一带一路”战略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三)提供必要支持与援助,推进文化协同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不是一方努力的结果,应是沿线国家共同奋斗的目标。然而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推进各国文化协同发展,经济较为发达国家要为落后国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援助。第一,要加大对经济发展滞后国家的资金支持,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使其拥有充足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第二,要提供先进技术援助,协助落后国家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例如网络体系与通信系统的建设与升级,为“一带一路”战略文化交流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第三,要积极为落后地区输送优秀人才,通过人才输送交流文化发展经验,同时也应为落后地区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帮助该地区进行经济与社会建设,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沿线文化协同发展,促进文化进一步交流[2]。

(四)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扩大文化产品输出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机制薄弱,市场秩序混乱。为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增加文化产品输出力度,促进文化交流发展,必须首先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一是要维护文化产业市场正常秩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监督文化企业生产优质、绿色、健康的文化产品;二是要引进并培育创新型文化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积极研发创新型文化产品并推向国际市场;三是要搭建文化产品输出平台,扩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保障文化产品的输出畅通无阻,为“一带一路”战略文化交流创造条件。

四、总结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而文化交流又是战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文化交流,可以增进沿线各国家友谊,促进彼此更深刻的了解,赢得更广泛的信任与支持,进而促进贸易合作及经济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离不开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文化交流已成为增加互信程度、拉近各国关系的主要途径[3]。因此,要积极发展共性文化,构建国际互信体系,推进文化协同发展,促进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发展,进而达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最终目标。

[参 考 文 献]

[1]赵立庆.“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交流的实现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6(5):144-148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国际交流 合作 意义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9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各国之间的交往、联系日益加强,文化领域的交往与交流集中体现在教育领域,教育的国家化发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口号,而是朝着实践化方向发展,各高校为了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与学术力量,纷纷同海外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思想理念的人才,同时也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使整个世界了解了中国,可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所影响的范围是广泛而深远的。

1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交流与合作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例如:海外留学派遣、留学生互换、海外专家学者座谈会、国际联合办学等等。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客观形势对于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任何一所高校都应该积极推动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因为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高校国际化发展,紧随时代先进理念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对“国际化思想”的理解,模式、方法以及内容的选择等方面。一些以点为单位的形式开展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例如:国际学术交流座谈会、留学师生互换等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小,其影响力也较为有限,一般只有参与其中的师生能够感受并认识到国际化氛围。相反,如果建立一个覆盖全面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合作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相对均等、公平的参与机会,则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力,体现在:增强师生的国际化意识、打造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启发师生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优化其知识结构、开拓视野,同时在中外文化的交往与交流中,能够碰撞出火花,促进学术研究的创新发展,从而推动交流双方学术研究的进步。

1.2 促进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优化发展

不同的高校国际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水平也各不相同,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和影响也必然存在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以点为单位还是系统化的国家交往、合作都需要一套科学、健全的规范制度、行政管理方针的监督、维护与组织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各交流合作点之间的科学联系与有效沟通,双方本着遵守共同的规范、规章制度的原则,各自享受自身的权利、履行各自义务,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实现各自优秀学术文化资源的分享,而且当遇到一些交流上的分歧或发展中的障碍时,也能够根据事先拟定的规章制度来争取问题的和平解决,从而维护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双方交流与合作的友好、持续性发展。

1.3 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一些世界发达国家,例如:英国、美国、日本等在科技探究、专利发明以及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无论是他们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其中的一些民族文化都闪耀着光芒,这些宝贵的精髓都应该成为世人学习的对象,所追求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同西方国家一样获得同等的国际地位,只有通过教育领域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融入世界知识殿堂,使广大莘莘学子、教育学者等享受到文化的熏陶,在交流与合作中来取长补短,促进自身学术研究的进步、文化水平的提高,支持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总的来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意义和作用是相互的,其力量的积极性也是巨大的,丰富了交流双方的学术文化内涵,提高了整个学术领域的国际化意识,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合格人才,同时,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国际化发展与进步。

2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交往不断密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进程与持续时间也必然会受到客观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从当前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结合现今的世界交往与交流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势必朝着以下趋势发展:

2.1 教育的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水平、层次都将更加深入

合作交流的形式与内容也将朝着多元化方向迈进,从当前的留学生互换交流、国际学术会议座谈等简单初级形式朝着创建国际教育合作组织与机构等方向发展。

2.2 更加注重对外来知识的消化、理解与吸收

以往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知识获取方面局限于“引进”,所引进的知识往往无法被充分地吸收和利用,中外学术知识或文化仍然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无法实现切实的交流与融合,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与合作交流的日渐频繁,加剧了中外双方对于发展创新的需求,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学术教育都试图走向国际化,跻身国际舞台,这些客观形势都使得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发展,加深对外来知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使之同自身文化相融合,创造出能够彰显中外各自文化优势的文化系统。

2.3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地位的颠覆性变化

传统的教育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国高校或研究机构通常处于被动地位,以辅助配合的身份来从事学术交流与研究,主要以引进和吸收外来文化为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术研究与发明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国际化交流势必会打破这一被动局面,朝着对等交流与合作方向发展,我国的高等院校也会成为一大主宰力量,在国际化交流合作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力量和风采,向世人贡献出属于自己的研究和发明,彻底颠覆传统的从属性被动局面。

3 总结

高等教育作为振兴民族发展的文化力量,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舞台上发挥着关键而重要的作用,必须不断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合作的程度和水平,建立健全国际化交流合作制度规范体制,加快我国高等院校学术研究的步伐,在双方友好合作、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彼此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自教育、文化的发展,进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晓梅.新时期地方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管理工作思路[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7):3-5.

[2]李向晟,张永华.研究型大学学生对外交流与合作模式研究[J].浙江统计,2006,(12):18-19.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第5篇

中国跨文化交流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飞速发展,发展成果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数量增加、跨文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以及跨文化交流的国家数量越来越多等方面。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有国家之间的语言、文化以及影视学等领域,在实际交流过程中跨文化交流具有学术和工具两方面的价值。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在本论文中将跨文化交流纳入到电影传播的行列。

跨文化交流是阐明全球范围内社交网络中不同空间文化之间的知识体系,该知识体系包含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两方面的内容。跨文化交流的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不同文化空间发展背景下个人、群体、组织和国家之间的交流规则;跨文化交流可以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空间内的文化知识进行阐述和理解;跨文化交流还能分析各个文化领域内文化影响、延续和变迁的实际状况。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很多人并不了解跨文化交流的实际含义,实际上跨文化交流在各国的发展中已经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我国跨文化交流活动从兹绸之路开始,到玄类西游、郑和下西洋等,由此可见,跨文化交流在我国文化交流过程中历经了漫长的发展时期。跨文化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时间和空间上建立起世界框架结构体系的渠道主要有陆路、海路和互联网等手段,这些手段在构筑连接实际的体系的同时,并将其作为世界文化交流的枢纽。电影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兴起的一种全新的交流媒介,它不仅可以通过影像等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还能拉近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英语电影交流手段以好莱坞电影最为典型,好莱坞电影以现今的电影制作工艺为依据,将不同视角下的美国文化展现在观众眼前。

2英语电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局限性

跨文化交流的内容被纳入到文化的范畴当中,该范畴具有典型的原点性。原点性是指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同空间和不同文化属性的文化知识,其具有典型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无论何种文化只要存在原点,这种文化就会一直延续发展下去。英语电影中包含的英语国家文化植入了英语国家发展过程中已经被认可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既包含英语国家对世界、对其他国家一些对人类的思考和总结,还包含着英语国家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英语电影文化植入既包含着商业价值,同时又包含着发扬文化和弘扬优秀文化的目的。文化原点揭示出不同文化之间虽然有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但只要存在文化原点,文化交流过程中便存在局限性。

众所周知,文化与物质基础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某种文化被视作为优秀的文化存在,文化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会不断扩大和发展。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走向交融和同步发展,但是,这个发展过程通常以弱势文化为牺牲对象,也就是说,文化在交流传输的过程中表现了既统一又分散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英语电影作为全新的媒介形式登上文化交流的平台。近几年,电影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电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英语电影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是英语电影蕴含的文化属性在传播过程中与不同文化所产生的抵触和摩擦现象,这种现象与英语电影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构架体系的成立有直接关系,由此可见,英语电影是具有人类最大优势的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摩擦与融合。

3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已经离不开现今的传媒手段,英语电影则是这个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媒介工具。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做了总结介绍。

3.1英语电影传播了西方文化的价值理念英语电影快速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传播英语国家的文化机制理念,并借助现今的电影媒体技术构架西方文化机制的世界文化整体格局。英语电影中包含着较强的帝国主义文化色彩,这种色彩传达出较强的文化霸权和侵略色彩,意在通过文化政策建立全球统一的文化框架,从而形成以英语国家为主的文化模式。

3.2英语电影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的发生必须经过适应和挑战环境这一环节,现代信息技术所构成的文化传播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同文化形态下所产生的实际环境和区域的形态与结构,与之相反的是它更加明确地体现了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英语电影是现代媒介发展的重要产物,在不同文化形态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电影通常以单向传播形式为主,导致英语国家与其他非英语国家之间的文化价值理念和认同感等存在较大的差异。

3.3英语电影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双向性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还体现在双方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上。英语电影以很强大的卖点占领了我国电影市场,在改变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同时,还影响着人们思想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例如,某部英语电影讲述美国西部牛仔的故事让我国人民在一夜之间了解了牛仔裤,牛仔裤也逐渐成为我国很多家庭衣柜中必不可少的服装。当然,英语电影侵入我国电影市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构成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英语国家文化在入侵我国文化的过程中,我国历史文化能够展现出强大的抵抗力。但是,就生活形式而言,英语电影的入侵使圣诞节、情人节以及愚人节等西方国家节日在我国受到广泛欢迎。

3.4英语电影在全球化传播体系的整体构成趋势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位置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取得飞速发展,电影技术因此取得较高的发展成就,英语电影逐渐成为英语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英语电影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植入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渠道的过程中,全球文化经济体系整合速度不断加快,英语电影的发展以影像技术的进步为前提,全球化时代下贸易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快速发展,英语电影逐渐成为重要的商品载体。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还体现在其是媒介技术展示平台上,英语电影向全世界展示了媒介技术带给人们的视觉享受,在赢得无数观众支持的同时,还让他们心甘情愿成为电影的忠实追随者。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第6篇

摘 要:任何区域合作体制乃至一体化的形成都需要有共同的文化底蕴作支撑,有互信和认同的区域文化作平台。桥头堡建设中的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成效保障乃至桥头堡建设的顺利推进,都需要正视各国之间的“文化距离”,消除疑虑,建立起真正的信任,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国家间相互合作的环境。

关键词:文化走出去;文化距离;影响;策略

桥头堡建设中的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已处于一个崭新的历史拐点。我们需清醒认识到,这一进程中,各国间在文化观念、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重大的短期内难以消除的“文化距离”,有针对性地研究文化距离,寻求他们对云南民族文化了解和需求的不同特点,才能找准文化“走出去”与“收下来”的对接口。

一、“文化距离”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主要是指通过对外文化宣传、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在获取文化产品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提高云南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从传播学层面分析,文化走出去总会有着文化价值观存在的差异,即“文化距离”。“文化距离”则会影响文化走出去的接受乃至其他诸如政治、经济领域内的

合作。

(一)“文化距离”定义的考察

1980年,Luostarinen首次提出了“文化距离”的概念,Luostarinen认为母国与东道国之间那些一方面能够创造知识需求,另一方面又阻碍知识流动导致其他流动也受到阻碍的要素总和,称为“文化距离”[1]。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社会制度等的差异,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人们习惯了在本民族文化熏陶下习得的文化准则、行为规范与模式和价值观念,当人们看待外国文化现象时便总是不自觉把自身文化作为唯一的参照标准去理解、评价或选择吸收他人的文化,这就形成了文化距离。

(二)跨文化交流有效性的增强需要关注“文化距离”

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就是使相异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有效。只有异域文化能够在鲜明的本土形式里得到理解时,交流的目的才能达到。因此,跨文化交流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弥合“文化距离”的过程。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相异性与认同性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交互作用,只有本土化了的相异性,才有可能被植入接受者文化体系;而同时,这一被本土化了的相异性也就以其携带的异国因素丰富了本土文化。通常只有正视文化距离所提出的文化策略,才能比较有效地保留文化的相异性,才能达到跨文化交流目的。

(三)协调不同文化的冲突需要关注“文化距离”

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包含了同质化和异质化的对峙与互动。在异质文化产品传播过程中,文化距离带来的异质文化产品流通,导致了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与文化冲突相伴随的是文化融合,它是跨文化传播发展的总体性趋势。文化融合是文化多样性的融合,它不排斥文化的多样化和丰富化。关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距离”,目的是力求使这种冲突在引发外来文化的世界性与本土文化民族性矛盾,阻碍跨文化传播的同时,整合两种文化在不同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协调与发展。

二、“文化距离”对桥头堡建设中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影响分析

(一)云南与“两亚”各国之间的文化距离影响文化走出去内容和形式的选择

东南亚、南亚各国的文化多样性十分突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两亚”各国虽然和中国同属亚洲国家,共同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但是文化距离也是显而易见的。东南亚各国分别受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宗教文化区。“两亚”各国的文化多样性特征以及各国的文化距离,尤其是文化结构上的距离是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难以接收的深层次原因,而且文化距离会在产业环境、营销策略、产品类型、媒介类型、观众接受等很多层面发挥它对文化走出去的影响,其程度的高低决定了进口国选择异质文化内容与形式。

(二)云南与“两亚”各国之间的文化距离影响文化走出去的本地化和国际化

本地化和国际化,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国际化了的文本、产品、服务等比较容易本地化,只要按照本地的文化习惯、风俗、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等来加以调整、改造,并为当地所欢迎即可。所以,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便涉及文化的适应性问题,它需反映特定文化的价值、品位;涉及风格的多样性、符号、字体的改变,等等。在引进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文化的本地化尤为重要。因此,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文化距离,不可避免地影响文化的本地化过程。

(三)云南与“两亚”各国的文化距离可能带来不同文化的冲突

不同文化在跨文化传播过程存在巨大的困难,其深层原因在于跨文化传播时,外来文化产品具有其独特性,其产生是因为进口市场的观赏者难以认同其中所描述的文化价值观。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外交、政策环境;国际经济、市场因素;历史遗留问题等等都产生了各国间深层的文化价值观的阻碍和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着影响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重点区域的把握;影响着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深度与广度;影响着中国与“两亚”经济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发展。

三、正视文化距离,提升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成效

(一)通过文化交流表达中国与“两亚”各国认同的价值理念,找准“走出去”的对接口

“桥头堡”建设中的文化对外交流要顺应时展,在承认国家和地区间文化距离的基础上,坚持包容和开放精神,深化与“两亚”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既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又促进中国与“两亚”各国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1.可以展示中国文化所蕴涵的追求民族独立、观念的政治价值观

二战前遭受殖民统治的共同历史遭遇形成了东南亚国家对民族与观念的追求,这些构成了中国与“两亚”各国文化认同的历史基础。在文化交流中,我们可以通过展览、对话、教育与学术交流等形式,传递追求民族自主独立、观念等政治价值观,以建立起政治上的互信。

2.可以反映自身对于弱势地区如何实现文化自觉与经济发展的理解与实践

全球化时代,“两亚”各国均面临许多共同的困境和挑战,环境污染、流行疾病、能源供应紧张、国际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严峻等,这些是中国与“两亚”各国合作互利共赢的重要利益动因。云南的对外文化交流可以建立国际合作组织,如环境保护合作组织、卫生合作组织、反恐怖主义合作组织等等,通过共同解决和对抗这些国际公共问题,以建立双方合作信任基础。

3.展示云南多民族融入中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实践经验

内部安全环境的恶化和外部威胁的加大是中国与“两亚”国家文化认同的现实需求。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可以宣传和展示多民族地区如何融入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实践,为中国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诉求服务。

(二)丰富文化交流的内容,开拓“两亚”地区更多、更容易接受的文化交流领域

当前,从“桥头堡”建设的整体战略而言,云南民族文化针对“两亚”各国的文化交流还较为单一,应该围绕云南与“两亚”各国文化上的相通点,不断丰富文化交流的内容。

1.围绕跨境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进行文化交流

云南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而“两亚”各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也有较好经验,各国可以在传承、发展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等方面开展更深的交流与合作。

2.围绕儒家文化进行文化交流,构筑文化“走出去”的良好认同基础

中国儒学文化在长期的对外传播发展, 逐渐形成了朝鲜、日本、越南乃至东南亚地区的儒学文化分支。云南对“两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可以从儒家文化中的朝拜圣贤、慰藉心灵、教育科研为内核, 以节庆、出版、影视、教育、学术交流、对外汉语教学等为载体,连通起文化走出去的认同桥梁。

3.围绕具有相同文化信仰建构的佛教文化进行交流,沟通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文化心理

云南的对外文化交流可以围绕云南傣族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等国民族相同文化信仰基础的南传上座部佛教进行。通过佛教民事活动、开发佛教旅游项目的组织,建构各国文化相融沟通的深层文化心理。

4.围绕具有民族心理建构的华人文化实施“走出去”,搭建文化传播交流的良好中介

利用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这一经济、文化交流与联系的桥梁和载体,利用华侨华人这一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破除天然跨文化传播的屏障,带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充分发展。

(三)创新文化交流载体,为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创造可接受条件

“桥头堡”建设中,要针对文化走出国的文化特征和需求,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好,并要进行适度的调整,不断丰富和创新对外文化交流和宣传的载体。

1.增加对外文化交流项目

通过文化艺术、国际性展览、学术研讨、民间文化往来、影视交流、合作出版、版权贸易、对外办广播电视、互换广播电视节目、互办文化周、缔结友好城市等多种形式,增加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文化交流平台。

2.加大文化对外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桥头堡”建设中云南实施中国―东南亚、南亚信息网项目建设和多语种大型对外宣传网站建设的发展机遇,扩大对外文化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提高对外新闻传播能力

以云南省和各州市主要新闻媒体为主渠道,负责对境外国外的交流、合作和宣传。同时,借助港澳台和国外媒体的力量,尤其是在华常驻外国新闻机构记者到云南采访。组织云南新闻媒体有计划地出访“两亚”国家,积极开展对外宣传。

4.推进教育、科技、体育和民间组织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积极支持举办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和体育赛事,扩大海外留学生数量,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积极拓展对外友协、工会、 共青团、 妇联等人民团体和民间组织的对外宣传领域。

(四)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机制,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对话

云南对外文化交流机制要在坚持服从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框架下有序开展,使云南民族文化更加主动地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

1.设立对外文化交流和宣传领导小组,制定文化对外交流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文化对外交流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形成对外新闻报道工作协调机制、中外媒体交流工作机制、文化外宣联席会议机制、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机制等文化对外交流工作机制。

2.进一步加强政府新闻,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外宣,努力推动中外媒体、新闻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开展重大多边国际活动的公关宣传,推进我国媒体的境外落地工作。

3.积极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思路、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对外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落地率,拓展云南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领域和空间,强化和提高云南新闻对外传播能力和对外报道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对国际舆论的影响力。

大力推进云南与“两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推进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的顺利进行,要审时度势,把握全局,充分考虑各国不同的文化条件,正视各国间的文化距离,立足双方互补需求,在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合作中,有选择、有重点,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积极融入、稳步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云南民族文化面向西南开放与合作的水平和层次。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第7篇

衡水市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方法。依据现状主要是通过现已经存在和可以挖掘创新的文化艺术形式以及环境人文资源作为基础载体,增加内容和形式,通过合适的宣传渠道和方式,达到对外辐射和交流的目的。促进衡水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关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龙头产业入手。提升产业规模和质量,必然要抓住特色鲜明的龙头产业。以中尼文化交流为例,在1971―1985年的初创阶段,中国运用的就是“乒乓外交”策略,来带动对外交流,衡水可以抓住基础教育这个品牌,开展短期访学交流,或者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会议等项目,可以让每位校长遴选两名本校的学生,一道来访问。学生回去后,可以现身说法,更有助于文化的交流。

二、初创阶段,可以试着从文艺、学术、体育等多角度,打开文化交流的局面。文艺、学术和体育是文化交流的普遍载体,范围广,辐射面大。衡水市的国际马拉松赛事已经举办了四届,初具品牌规模,下一步应加强特色品牌建设和舆论宣传建设。文艺和学术方面可以广开渠道,以衡水湖的休闲特色承接各种文艺和学术交流活动,或联合衡水学院与文化局主动策划和创立几项艺术交流项目,如:衡水湖湿地画家写生节,湿地摄影界等等。旨在进一步推动衡水市的艺术文化交流与繁荣。

三、进一步拓宽渠道。拓宽交流渠道,丰富交流内容。使文化交流的规模、形式、数量都有新的突破。加强与京津地区文化艺术公司的合作,搭建与京津地区合作的新平台,将交流拓展到卫生、科技文化、经济等多方领域。

四、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建议京津冀一体化,最重要的是将京津冀户口统一划归北京,这将从教育、经济、房地产等根本方面促进津冀的发展。

五、 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在文化交流的发展阶段,媒体意识一定要加强,要想在特色、品牌上取得突破。首先要加强传媒方面的力度。

六、文化交流是一个系统问题。文化交流落实在行动上可以零打碎敲、各个击破,但在理论指导上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相互统筹的战略纲领,谋求全局效应。可以组建一个专门执行委员会,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一整套文化交流战略。

七、文化交流是双向行为,无论是送出去的,还是请进来的,都要重视质量。

八、文化活动承办单位,要积极探索市场运作之路,把文化、社会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积极主动地持续地举办各种文化交流项目。借鉴和利用国内通行的商业模式和渠道,发挥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扩大衡水文化产品服务的国内市场的份额。

九、要持续不断的改善文化市场投资环境,吸引企业投资衡水文化交流产业和项目,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衡水市的对外文化交流的繁荣与发展能否上水平,上台阶,需要政府部门的主导和社会各届的广泛参与与关注。十三五规划中,对于文化建设与交流提出了新的建设方向,也指出了目前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如文艺出精品、出人才的机制亟待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需要填空白、补短板,服务效能有待提高;文化产业还需要一批新的增长点做有效支撑;对外文化传播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对高新科技应用不充分;一些文化单位活力不足、运行效率不高,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等等。

衡水的文化建设和交流要抓住十三五的大好发展时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重视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效益,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创新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方式、着力推动衡水传统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第8篇

一、中国-东盟交流的基础与前景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历史悠久。历史上东盟国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辐射、影响较深,中国也吸收了东盟国家的优秀文化资源,因此,中国和东盟在文化上有许多相似相通的共性,这些都为中国东盟之间的各种交流提供了浓重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覆盖了18亿人口。随着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各个领域的交流日趋活跃,不断深入。中国-东盟加强沟通交流,增进互信互利,已成为主旋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将不断向前推进,势不可挡。

二、广西高职院校服务中国东盟交流的优势

(一)广西高职院校独享区位优势。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借助每年一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人才服务的作用,积极发展与东盟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广西高职院校可根据地区经贸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力开展专业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的交流发展,这是其他省份高职院校所不可比拟的。例如,每年一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都从本省区高校选拔大批大学生志愿服务者参与会务服务和管理,这就为广西高职院校服务中国-东盟交流提供了平台。

(二)广西与东盟山水相连,在语言、民俗、饮食、农耕等多方面存在近似文化,加上地理、气候接近,沟通交流起来更加方便。据考证,广西的壮语言跟越南语、老挝语、泰语等非常相似,民间交往频繁,在民俗、饮食、农耕文化乃至地理、气候等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非常有利于双方的交流发展。

三、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首先,很多高职院校都把目光集中在扩大招生、扩大学校规模上,造成了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状况。很多领导和教师都认为高职院校只要教好学生一门技术就行,没有必要花太多的钱搞文化建设,这种错误认识严重的影响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其次,很多高职院校至今没有建设与中国-东盟交流发展相配套的校园文化,这既不利于中国-东盟的交流发展,也使学校自身失去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投入的不足,严重阻滞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首先,高职院校中部分学校是从中专学校演变而来,本身基础建设就不足;还有部分学校急于扩大招生,把钱都投入到了新校园、新教室、新宿舍的建设上,忽视了校园的绿化、美化和优化。物质文化建设的缺失,割裂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同步性,致使校园失去了育人功能。其次,高职院校资金投入未能与中国-东盟交流发展相对接。目前高职院校很少与东盟国家职业院校建立友好关系,校园文化建设也缺乏东盟要素。

四、如何加强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转变理念,提高认识。广西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遵循开放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原则,创建浓厚的人文氛围、学术氛围、研究氛围。伴随中国东盟各个领域交流的加强,无论是我国还是东盟国家,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人才需求将大幅提升。因此,广西高职院校应当审时度势,与时俱进,针对中国-东盟交流发展的客观需求建设自身的校园文化。开设能够服务中国-东盟交流的专业和课程,举办东盟各国形势发展讲座或民俗讲座,组建研究和宣传东盟各国文化的社团等。

(二)加大投入,建设富有东盟特色的校园文化。广西的高职院校近年来发展迅速,但资金不足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投入严重不足。随着我国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出台,各级政府和地方财政也加大了投入,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高职院校较大的扶持。广西高职院校一定要借助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契机,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在不断加大校园基础设施的投入,优化校园环境,凸显其育人功能的同时,投入资金营造东盟文化氛围,并为研究和宣传东盟各国文化的社团活动提供资金,鼓励其创新发展。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第9篇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西文化交流必将快速发展,其层次正越来越高,领域正越来越宽,覆盖面正越来越广,成果也正越来越丰硕。

本文拟就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目的、媒介等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21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

(一)全球化框架下的中西文化交流

当前,世界正处于以经济一体化为核心的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全球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是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必然推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而这一进程的载体正是中西文化交流。虽然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文化全球化势不可挡,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生活方式、思维类型、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仍将是客观存在。只有不断深化交流,才能逐渐增进了解,求同存异,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交流是双赢的途径,是文化融合的必由之路。

人类文化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欧美为中心的格局。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面临着欧美强势文化的压迫,主要表现在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生活方式的影响,等等。在这种形势下,主动开展“以我为主”的文化交流是我们的使命。要通过多种方式,广泛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挖掘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介绍中华文化的精髓,特别是植根于中国人心中、沉淀为中华民族性格的那部分文化成分,以此来重塑华夏文明的形象,充分展示华夏文明的独特魅力,增进西方对我灿烂文明的了解和理解,不断获得其对我以华夏文明为基础的核心价值观的尊重,从而促进经济建设、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是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和发展方向。

(二)世界焦点问题环境内的中西文化交流

世界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类文明的灿烂前景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但不可否认,一些焦点问题也前所未有地突出,诸如,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频繁,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平坦,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能源危机时隐时现,恐怖主义威胁难以根本消除,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共生共荣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等等。

而文化交流正可以担此重任,通过彼此的交流来加深了解,形成共识,弥合分歧,解决争端,或者逐渐缩短彼此的距离,不断扩大彼此的交集,从而为这些焦点问题的迎刃而解打下基础,正所谓用“软”方法来解决“硬”问题。

可以说,世界焦点问题的存在和不断扩大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用武之地。促进世界焦点问题的解决,文化交流义不容辞,只有不断扩大,才能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显示文化交流的魅力。

二.21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目的

(一)信息共享

从国家之间或民族之间的角度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等的接触,是在更深层次上的各种文化观念,习俗、行为模式的对话、沟通、协调。在这个层面上的文化交际实际是各种文化信息的分享、交流。国际事务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信息共享,通过有意义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在各自的态度、意向上进行协调与沟通,表达各自的立场观点,寻求某种共识,或者产生互动,由此实现各自的合理意愿,维持各方的进步和发展。

(二)增进了解

古语云: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而文化交流是心灵的对话、感情的沟通和友谊的纽带。人与人之间,正是通过这种交流,从相识到相知,由陌路变朋友,互相了解,互相帮助。人如此,国亦然。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各种交流的频繁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不断扩大各个层次的文化交流,可以使作为交流对象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彼此从一无所知,到有所了解,再到深入了解,甚至非常熟悉,进而发展到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交流了,了解了,逐渐地就越来越和谐了。

(三)化解冲突

邓小平同志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局部的冲突仍然不断,有的甚至长期存在。像直接了当的军事行动等正面冲突,“敲山震虎”式的挑衅等冲突,各类暗地进行的恐怖和极端主义活动等隐性冲突威胁着世界的安全。这些冲突的产生,原因相当复杂,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族、宗教等多方面,主要还是彼此立场的差异导致的。因为立场不同,所以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及安全,就不能做到以平常心,对待对方的利益及安全,怀疑、误会、排斥、歧视、甚至攻击对方,坚持自己所认知的正义,不宽松他国所认知的正义。化解这些冲突,如果一味正面交锋,结果往往两败俱伤;如果过度反应,可能得不偿失;如果听之任之,则对方可能得寸进尺,一发而不可收拾。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交流的长处便又显现出来了。通过发展和加强文化交流,以友善的方式推销自己,广交朋友,互相观摩学习,赞美共同点,欣赏不同点,彼此互动,甚至包容、尊重、协助异己,可以求同存异,取长补短,逐步化解冲突,最终实现相得益彰的共存共荣。

(四)承担国际责任

我国在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同时,承担着越来越多与本国国力和地位相符的国际责任,如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积极开展国际救援,等等。这些都是显性的国际责任。实际上,我们还承担着很多隐性的国际责任,如接受和派遣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推动彼此的教育、文化、科技、医药等方面的交流,促进彼此的经济发展;共同开展文化发掘、研究项目,推进世界的融合;创办孔子学院,传播和谐文化;承办重大体育赛事,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扩大旅游目的地国的范围,向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放旅游市场;举办汉语年(周)和外语年(周)活动,扩大基于语言的各种文化载体在彼此国家的影响;等等。这类承担隐性国际责任的交流活动不胜枚举,而且多以文化方面的交流为主。以软实力的交流和互换来承担国际责任恐怕会越来越成为承担国际责任的主流。

三.21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媒介

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必须是全方位的,要涵盖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层次。既要有平面媒体的交流,也要有网络媒体的互动;既要有艺术的交流,也要有医疗、饮食、旅游等方面的来往;既要有政府主导的交流,也要有民间自发的活动。要通过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一方面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化,反映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实际存在的不平衡、不发达的状况,寻找同外部世界的共同点,反映世界流行元素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另一方面也要广泛地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改造传统文化中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使我们的文化永远充满朝气和活力。

1、语言。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基本媒介,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语言同样扮演着基本媒介的角色,其作用是其他媒介所无法替代的。

2、饮食。我国和西方国家在饮食上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这是“筷子文化”和“刀叉文化”的天壤之别,但这不是文化交流的鸿沟,而正在成为一种纽带。我国的西餐馆可谓星办棋布,西方有些国家的中餐馆也是遍地开花。饮食文化的互相渗透早已不是新鲜事。

3、体育。体育无国界。体育交流是文化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我国通过积极参与在西方举办的体育赛事和承办世界性运动会,展示我们的体育发展水平和文明,树立我们的崭新形象。西方国家亦然。

4、音乐。音乐也是无国界。歌颂如花的世界,抒发心中的情感,陶冶美好的情操,拓展中西文化交流,音乐责无旁贷。音乐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中国音乐家走出国门,推广中国音乐,与西方同行进行交流

5、旅游。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一样担负着文化传播的功能。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随着国际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了旅游的这种功效,并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此外,医学交流、美术交流、宗教交流、相互移民等许许多多媒介在文化交流中也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正是所有这些媒介的单独交流、交叉交流、共同交流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

四.21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美好前景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文化对西方产生最大影响的30年,西方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深刻地了解和理解了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及其价值的肯定也超过了以住任何时期。同时,这30年也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前所未有的时期,我国文化经历了西方文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冲击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