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清明节的来历故事优选九篇

时间:2022-02-01 14:21:20

清明节的来历故事

清明节的来历故事第1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故事;运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200-01

对于初中生来讲,开设历史课程是他们首次接触到历史,他们对于历史具有好奇心,但是对历史的内容比较容易产生偏差。一些学生认为历史都是神秘的,难以将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再加上传统的历史教学都是照本宣科,这样很难让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通过运用历史故事的讲授来让学生了解历史,让学生更加集中于课堂内容的学习,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1、讲故事的方式比较适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故事是人类最常用的一种传承民族记忆的手段,通过口头传播历史故事的同时,人们也在传递着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与记录历史相比较,故事更加倾向于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增添一些演绎的因素,增加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这是历史所不具有的。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为了满足初中生对历史好奇心的欲望,讲故事的历史教学方式更加有效。初中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阶段,他们的记忆力处于黄金阶段,对于历史故事能够深刻记忆,因此通过历史故事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加深记忆和印象。

2、通过历史故事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为具体。将复杂的变得清晰明了。讲故事是讲述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对于历史事件的细节描述的非常细致和生动,而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有很多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等内容难以记忆,而将这些复杂的内容转化为故事的细节就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记忆。初中历史教师通过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脑海中重现历史事件的画面,从而加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对历史课的兴趣。

3、初中历史教学运用故事讲授法是历史教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方法。长期以来人们对比较模糊的历史事件就是通过采用故事讲授和故事解读的方式来传承,故事是最为普遍的历史记录方式。在故事中,不仅包含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发生的过程、还附带着人们对历史的评价和判断,并且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和总结经验教训。因此,故事本身就是传承历史经验和知识的一种途径,它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涵盖的历史从人类文明起源到现代生活的每个方面,其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都较强,因此,每一段历史都是一个故事,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内容讲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运用讲故事的方式。

二、历史故事的主要类型

历史故事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依据进行划分:

1、分局历史学阶段研究的分期。我国当前初中历史课本教学内容是根据历史研究学中的阶段分期来进行划分的。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将我国的历史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部分。相应的,初中历史故事也应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这是目前比较具有权威的分类方法。

2、根据故事的内容来划分。根据历史故事的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故事和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故事两大类。人物为主的历史故事主要是采用传记的方式记载,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故事则被称为“记事本末体”,这是我国历史常用的两种记录历史的主要方式。其中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故事主要是围绕人物的历史贡献和行为壮举展开的,而以事件为核心的历史故事是揭示历史中重要事件的过程和细节,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不论以历史人物为中心还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形成自己独有的感受和理解。

3、根据故事与史实的关系来划分。依据故事与史实的关系可以将故事分为史实性的、传说性的以及虚拟性的几类。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主要是史实性的历史故事,但是由于故事本身具有夸张和演绎的成分,因此,真正的历史细节是无法得到证实的。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应该在尽量保障历史事件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

三、选择和运用历史故事的主要原则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一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和了解,根据教材与教学目标的要求在选取与教学内容具有紧密关系的历史故事作为辅助教学,但是,在选择历史故事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性和带有趣味性的故事。真实性是历史课程的前提条件,也可以保障故事的合理与实际,让学将历史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够更好地通过历史来反观现实。而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历史故事是由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通过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历史故事可以引发学生对历史内容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至课堂上来,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应对大量的历史故事进行筛选,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故事,确保能够促进学生对历史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思辨的能力。

1、选取的历史故事要生动,具有趣味。运用故事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热情与兴趣,因此,教师选择的历史故事必须具有趣味性,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审美需求。

2、选取的历史故事必须具备主体明确,细节和结构清晰的特点。这是由于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决定的,历史教材中选择的教学内容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选择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故事的主题、厘清故事的结构、组织好故事的细节,要给学生讲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选取历史故事的同时应该关注故事本身是否具有鲜明的主题,故事的内容是否紧贴主题展开。

参考文献:

[1] 沈丽英.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2(09)

清明节的来历故事第2篇

[关键词] 《圆明园》;纪录片;故事性;动画;故事化

纪录片的故事化是当代纪录片创作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张谦在2002年1月发表的《记录与叙事之间的再现艺术――浅析纪录片的故事化》中就提及了纪录片的故事化是纪录片发展的一个倾向。纪实性是纪录片的基本特性,然而今天的纪实性却成了许多故事片追求的风格;故事性是故事片的基本特性之一,而今天的故事性却成了纪录片必不可少的特性。吸纳故事片创作的故事性手法后,纪录片更能吸引观众,并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本文中提及的纪录片的故事性是纪录片故事化创作的一个元素,运用纪录片的故事性表现手法是实现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006年9月,纪录片《圆明园》上映后一个月全国票房已达500万,破中国纪录片票房记录。《圆明园》得到观众如此青睐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它采用故事性加三维动画手法和技术来结构、处理影片。

一、《圆明园》的故事性

《圆明园》虽是一部纪录片,但是我们可以从影片中看到故事、悬念和视觉奇观这些故事片所具有的元素。影片一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用从意大利到清廷来的传教士,后来成为皇家御用画师的郎世宁的亲身经历和视角来展开、讲述故事;第二部分通过一个英军的随军牧师麦基自述来描绘整个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焚烧的过程。影片运用故事性的表现手法,通过讲故事来展现影片,增强了它的可看性,更能吸引观众。

故事――在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进行情节安排的处理。一部影片有故事就必定有情节、有细节,《圆明园》也不例外。它采用了讲故事的手段来安排、处理影片,使得影片的故事性增强,进而实现其故事化。一部影片有情节、细节就能吸引观众,打动观众,《圆明园》中有着大量的故事情节和细节。

比如,康熙应胤G邀请观赏牡丹,他在牡丹丛中看到弘历练剑,康熙觉得弘历聪慧过人,便非常喜欢他;康熙死后,胤稹继位成为雍正,很多人怀疑他靠阴谋篡位,关于他登基的说法有很多。有传言雍正毒死自己的父亲,也有人说康熙因喜欢孙子弘历才将帝位传给雍正的;雍正对圆明园的设计,其中一处景观设计来源于杜牧的诗歌《清明》,凿池观鱼的想法是效仿杭州西湖的风景玉泉观鱼;雷金玉如何成为皇家的总建筑师,这个家族承担了许多重要的皇家建筑的设计与修建,他们使用烫样――建筑模型;雍正将自己和儿子装扮成中国文人形象;皇家子孙在皇家书院的文化学习和军事训练;雍正将谋反的兄弟关起来;雍正日夜工作,批改奏折,积劳成疾;雍正让道士在圆明园中炼药并服食;乾隆用餐时,每道菜只吃一点点,不暴露饮食习惯,避免被投毒;乾隆迷恋写诗和对圆明园修建工作的规划;乾隆晚上选择一位妃子共度良宵;皇帝和他的家族及太监、宫女们在园中小城内扮演各色人物演戏;乾隆派郎世宁修建大水法。并让他将人体喷泉改成动物喷泉;乾隆将西洋花园赐给他的维族妃子,并在花园的东边为她重建草原故乡;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北塘,到后来占领圆明园,并烧、抢圆明园;咸丰皇帝优柔寡断,面对第一道防线崩溃,他只能通过吸食鸦片寻求安慰,放弃抵抗英法联军;法国军队占领圆明园时只有20几个太监奋起抵抗;英法联军拍卖从圆明园中抢夺来的战利品;300多名太监和宫女被活活焚烧死于悬挂有大清9位皇帝画像的最大宫殿。大量故事情节和细节的安排、运用是这部纪录片故事化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影片有情节就有看点,有细节就能感染观众。《圆明园》将故事性这一元素在影片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在故事性上成功地实现影片的故事化创作与历史真实的结合。

悬念――故事吸引人的诱饵。一个个悬念促就了观众紧张和期待的心情。纪录片中有了悬念。它就不再枯燥无味。观众就有了看下去的兴趣。《圆明园》中对悬念的运用可谓处处见影。郎世宁发现皇帝并没有住在北京的官里,皇帝住在哪呢;郎世宁画一幅中国小孩画,并希望借此打动皇帝,但结局又怎样呢;康熙对科学的热爱和在天文、数学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平,但他永远想不到科学对帝国未来的真正意味;康熙死于何因;圆明园这个奇迹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建筑世家创造的,这个家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雍正为何要装扮成文人的模样;雍正为何请道士在园中炼药;雍正死于何因;乾隆为什么用餐时每一道菜只吃一点点,即使他很喜欢吃其中的某一道菜;乾隆为什么几乎每天都要写诗;太监们为什么要在园中一座小城内扮成各种各样的角色,商人、士兵、工匠甚至小偷等;乾隆派郎世宁修大水法,但中国人对欧式建筑一窍不通,郎世宁又是如何完成的呢;乾隆为何要将西洋花园送给他的一个维族妃子;清廷帝国表面十分浮华,它到底隐藏着什么危机;面对西方的大炮和军舰,咸丰皇帝的优柔寡断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英法联军的进攻是怎样进展的呢;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后,圆明园的命运会如何;英法联军为何会撤离北京。悬念的运用使得观众在观看《圆明园》的时候对故事发展的期待心情得到满足和愉悦,观众在看纪录片的过程中同样可以感受到故事片中悬念带来的揭开谜底、得知真相的那种快乐与幸福。影片中的一个个悬念不单是简单的拼凑,而是一个接一个跌宕起伏地讲述了一部完整的圆明园史诗故事。

视觉奇观――五星级体验。《圆明园》整部影片采用历史再现的手法,导演在再现的过程中没有刻意地去追求、蕴造一种纪实主义的拍摄手法和制作效果;却逆道而行,在画面的构图、光、影、色彩等方面十分讲究。影片在拍摄和后期制作上都采用故事片的手法,对画面的视觉效果的要求都相当高。《圆明园》带给我们的体验同观看许多美国大片时的视觉感受是一样的,影片中气势恢宏、壮丽、华美的圆明园园林造型,英法联军攻打清军的战争画面那种宏大气势的场景,画面给人华丽、优雅、大气的感觉与享受。

虽然导演采用故事性的表现手法来安排、处理《圆明园》。将制作故事片的手法和技巧运用到这部纪录片中,但这些并不影响这部纪录片的历史真实性。它是在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运用一些故事化的手段。让这部纪录片更好看,这可谓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二、三维动画的大量运用

我们惊叹故事片中大量动画的运用,同时也习惯于这些特技动画带给我们的视听享受。看惯了《指环王》《金刚》《维尼亚传奇》中的特技动画后,我们看《圆明园》时,并不反感这部纪录片中整个圆明园的场景是用三维技术建造起来的。《圆明园》中有35分钟的画面镜头是运用 电脑三维动画基于历史真实构建出来的画面场景和效果,这在纪录片中是少见的,但这并不违背纪录片的本质真实。我们享受《圆明园》中的三维动画带给我们视觉效果,我们沉浸在圆明园的园林景观中并乐此不疲。

锐智盛扬公司20多个技术人员用了长达5年的时间完成了《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当年的盛景的三维动画工程。据介绍,其中3000名英法联军行进在1860年的北京街道上的场景,其实是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外景地由30多名外国群众演员走出来的,不但要将其“克隆”成3000人,还要虚拟出1860年老北京的街道。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康乾盛世”的缔造者曾齐聚于圆明园中,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三朝天子齐聚牡丹台,锐智盛扬用数字合成场景、虚拟出无数牡丹花,也因此开创了国内制作此类无法布置的背景任务的先河。在过去。特技动画的运用似乎是故事片的专利,在纪录片中几乎没人会用。今天,纪录片中也渐渐出现动画,《圆明园》中三维动藏总时长占到整部片子的1/3以上,这是它的一个亮点,增加了影片画面的可看性。使其故事化得以全面完成。

三、纪录片故事化创作

纪录片故事化创作中运用故事性的手法和三维动画技术,目的在于让纪录片不再枯燥,观众喜欢观看纪录片。它为了强调影片的故事性进行情节、悬念的安排与处理,通过光、影、色彩等来加强视觉效果;同时运用三维动画重现过去的历史场景,这些都是在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讲故事、展现故事。创作者运用的故事片创作技巧和手法也必须基于历史真实。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手段,使纪录片更有看点,更具趣味性。纪录片创作者在追求故事、情节、悬念时得基于历史真实。不能没有故事就生硬地捏造出故事,甚至虚构故事、过度猎奇、生拉硬拽;在悬念的设置上故弄玄虚;在讲故事时节奏拖沓,故事主线和人物关系杂乱;违背历史真实、拙劣地滥用“真实再现”手法,使讲故事变成了“演故事”,使真故事变成了假故事等等。所以。运用故事片的制作技巧和手法来制作纪录片。实现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是在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讲故事、展现故事。实现纪录片故事化与历史真实的完美统一。纪录片故事化并不影响其纪录片的本质真实,因此在进行纪录片创作的时候,适当地引用故事片创作的一些技巧和手法,使纪录片更具可看性和趣味性,是非常可取的。

清明节的来历故事第3篇

断壁难忆万园之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部偏东,占地350公顷,其中水面120公顷,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等三园组成。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开始建园,园内建有楼台殿阁、亭榭轩馆140余处,是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皇家园林,有“万园之园”之盛誉。

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以后,这座历经151年,集当时全国物力、财力和无数精工巧匠的技艺修建起来的皇家园林成为一片废墟,致使后人再也无法欣赏到它的美景。

不过,关于圆明园的故事仍旧在街头巷尾广为流传。如《九孔桥》、《南屏晚钟井》、《方外观》、《巧匠样式雷》等故事,讲述了古代劳动者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修建圆明园;《和盗宝》、《嘉庆遇刺》、《道光演戏》、《慈禧重修圆明园》等,反映清朝宫廷内部争权夺利,朝廷腐败无能;而《白鸽子传奇》、《冯婉贞智杀洋鬼子》、《神枪李茂斗洋人》等,则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抗击英法联军。

圆明园传说具有题材广泛、数量较多、语言通俗、情节曲折、寓意深刻等特点。虽然每篇故事里都有不同程度的虚构与夸张,但却因其传奇性、趣味性、知识性、艺术性和娱乐性,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即便今人无法再睹万园之园的全貌,也还是愿从故事里寻觅几分遗失美好。

离宫御苑数颐和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占地29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215公顷,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园内现有各种古建筑3000余间,有著名的“六十景”景观,是全国现存古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园林。

颐和园建成后,慈禧几乎每年有十一个月都住在园内。她在园内接见巨僚、处理政务、举行典仪,因而园林的性质已经改变为离宫御苑,成了与紫禁城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

其实,颐和园的传说故事主要产生于清朝乾隆和光绪年间,在民间口头流传,内容与园林交相辉映,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它的内容主要包括:表现劳动人民运用聪明才智兴建清漪园和重建颐和园的传说,如《南湖岛的来历》、《佛香阁的包花柱》、《宝云阁里的铜椅子》、《仁寿殿的大圆宝镜》、《长廊的故事》、《石舫的故事》、《西堤六桥的传说》、《玉带桥的来历》等等。当然,表现帝王宫廷生活的传说中,还是关于乾隆和慈禧的居多,许多故事背景都与历史相关,情节曲折生动,极富传奇色彩。如《乾隆难工匠》、《“中华第一车”趣闻》、《光绪题金匾》、《慈禧看戏》、《谭叫天饮恨德和园》、《排云门前放生》等,皆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游香山听数不胜数的故事

香山位于北京西郊,是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

关于香山的得名,一说因最高峰的钟乳石,其形似香炉,称为香炉山,简称香山;一说得名自古时香山的杏花,花开时其香味使得此山成为名副其实的“香山”。香山包括静宜园、碧云寺、卧佛寺、樱桃沟等景区,“燕京八景”中的“西山晴雪”也在此地。这里文物古迹众多,历史文化气息浓郁,这一带的山川、河流、寺院、植物都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

自金代始,香山一带就有皇家园林出现,以后它便成为历代帝王经常涉足的地方。于是产生了金、明和清代帝王在香山巡游私访、登高赏景的趣闻轶事,如金章宗、永乐皇帝、康熙、乾隆、慈禧等,他们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和相关的故事。这里还流传着曹雪芹写《红楼梦》、救济邻居、为穷人打抱不平的故事,杨六郎、穆桂英等在香山行踪的传说,以及有关花木兰、十三妹等的故事,八仙、七仙女、济公的传说等等。另外,因香山脚下有八骑兵营建锐营,所以关于满族人生活的故事也较多。此外,还有机智人物的故事和佛教文化的传说。这样看来,香山真可谓是一座“传说”之山了。

听故事品历久弥新的传说

清明节的来历故事第4篇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

2、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3、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4、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英雄的演讲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请幼儿注意清明节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样过节的。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家中是否长辈(如姑姑等)来自己家,去给已经故去的亲人扫墓等民间习俗。

2、讲介之推的故事——即清明节的来历。

3、讨论:

(1)你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提示:你吃过鸡蛋吗?是否同爸爸妈妈到过烈士陵园,又做了些什么?你在电视上看到过祭扫烈士吗?……)

4、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

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曾经参加过革命战斗的英雄来为小朋友讲一讲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战斗故事。

5、请革命军人讲革命战斗故事。

6、听军人讲完后请幼儿讲一讲第一次参加这样活动的感受。使幼儿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

7、教师播放清明节习俗的一些图片,以加深幼儿对清明节的认识。

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幼儿园2017年清明节活动方案二:

一、活动目的:

1、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2、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3、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英雄的演讲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请幼儿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样过节的。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寒食节的?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冷食,还要给家里已经故去的亲人扫墓等民间习俗。

2、讲介之推的故事——即清明节的来历。

3、讨论:

(1)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2)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4、让幼儿知道寒食节的第二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

5、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吃鸡蛋、扫墓、踏青等)

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曾经参加过革命战斗的英雄来为小朋友讲一讲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战斗故事。

6、请革命军人讲革命战斗故事。

7、听军人讲完后请幼儿讲一讲第一次参加这样活动的感受。使幼儿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活动延伸:

(1)请幼儿观看电影录像《闪闪的红星》,感受战火硝烟的战斗生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带领幼儿到户外去进行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感受明媚的春光,体验幸福的生活。

幼儿园2017年清明节活动方案三:

活动一"亲子其乐融融做清明粿"

活动前言:年年艾叶绿,年年粿泛香。清明粿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它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据说是用来祭奠先人的。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这种叫清明粿的食物。与家人一起做清明粿增进亲子感情,同时也让幼儿了解清明节不同的风俗习惯,激发幼儿对清明节的认识与感悟,学会感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意义、由来及风俗习惯。

2.尝试制作清明粿,体验制作清明粿带来的乐趣。

活动地点:园内各班级

活动时间:4月2日早上9点30分

活动准备:豆沙馅、清明粿的面等。

参加人员:全体大班段师生及部分家长

活动二"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

活动前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幼儿园定于4月3日下午组织大班幼儿前往万象山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

一、活动时间:20XX年4月3日下午2:00-----4:30

集中出发时间:20XX年4月3日下午2:30在草地上集中准时出发。

二、活动地点:万象山烈士陵园

三、活动对象:大班段全体幼儿

四、活动路线:队伍顺序:大(1)、大(2)、大(3)、大(4)行走路线:幼儿园后门出发------过永辉新村A------过中东路(永辉熟食店)-------永辉新村B(麦香鸡店)-------解放街(山水宾馆)-----景文百货(红绿灯)------国际大酒店-----区镇府-----万象山

五、人员安排:

(一)总指挥:杨苏芬园长

(二)副总指挥:李水爱园长

(三)班级组织人员:大一班黄妙红王丽周玲洪丽珍大二洪瑰吴瑜瑜陈莎莎叶秀英大三柴丽丽邱筱妍吕建香大四李珍杨刘静朱晶晶吴慧红

(四)拦路口、护路:季丽勇、上官乐平、陈丽芳

注:每个十字路口都由专人负责;十字路口有:中东路口、景文百货红绿灯、四牌楼红绿灯、括苍路口

(五)拍照:陈丽芳

(六)保健:上官乐平(携带好急救用品)

(七)主持人:柴丽丽

六、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七、活动准备工作

(一)各班教师通过社会调查、图书查询,让幼儿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二)幼儿自己动手扎一朵小白花,把对烈士的崇敬之情凝聚在花上。

(三)大花圈一个

(四)面包机一台,磁带(哀乐)

(五)全体幼儿必须穿好适合步行的鞋子

八、注意事项: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全体师幼要注意交通安全、公共安全等。

2.班主任和各负责人员在出发前、行走过程中都要清点人数,保证做到不缺一个人。

3.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沉着,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听从领导指挥。

5.各班要加强安全教育、纪律和环保教育。

6.队伍前进时,班主任排在队伍的前面和后面,生活老师在中间。

7.各班教师要做好幼儿的思想教育工作,全体师幼在整个活动过程要保持庄严肃穆的表情。

8.师幼统一穿园服,请一名幼儿拿幼儿园园旗排在队伍的最前面出发。

9.活动结束后将幼儿安全的带下山,在万象山脚等待家长,必须等所有幼儿都接走后教师才能离开。

九、活动程序:

1.幼儿手拿自制小白花整队进入陵园。

2.宣布祭扫烈士墓活动正式开始。

尊敬的领导、老师、小朋友们:大家好!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对小朋友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家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大班段组织这次"祭扫烈士墓"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幼儿园的杨园长、李园长及全园部分老师、阿姨和小朋友们。下面,我宣布: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现在开始。

3.请园长讲话。

4.我们一起为革命先烈们默哀,安息吧!

清明节的来历故事第5篇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不知不觉间,我们错过了季节,又错过了回忆,只剩下一幅对联,在日长飞絮轻的时光里晃悠:“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夏至暑天,惊蛰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俗称“春社”。“春社”有官社、民社之分。《礼记。明堂位》有官社的记载:“是故夏勺、秋尝、冬?A、春社、秋省,而遂在蜡,天子之祭也。”唐诗人张籍、王驾则描绘了民社的盛景“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生于山野乡村,对土地和时令有特殊的感情,在享受丰盛味美的食物时,我们总是念念不忘“土地公公”的恩德。在绵阳,最隆重的“春社”祈福仪式,莫过于安县睢水关的“春社踩桥”。这座桥叫“太平桥”,始建于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距今有200余年历史,桥身为20余米巨型单孔弧架,犹如一道彩虹横卧水上,素有“渔洞山前悬半月,虎头岩下见长虹”的美誉。不知从何时开始,当地百姓笃信,在“春社”日这天到这里来踩桥,可消灾免难,祈祷平安。后来,这种习俗被更多的人了解,逐渐成了川西北最负盛名的民间春社活动。每到“春社”日,菜花丛中,鞭炮阵阵,潮水般的人流纷纷云集于此,绵延数十公里,为自己和家人祈福。

??与“燕子来时春社”的喧嚣相反,“梨花落后清明”就显得冷清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原本欢乐之节,大禹故里北川,历来有“清明”贺治水成功之说,乡人奔走相告,共庆天下太平。从唐代起,“清明”渐成春游踏青的代名词,且历代承袭成为习惯,人们在这个时节,纷纷走出户外,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其乐融融。孩子们最钟情的,则要数放风筝,有的风筝上还装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绵阳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2008年,“清明”在千呼万唤中,已成了法定假日。但关于“清明”的解读,却仍众说纷纭。这两天,著名学者、中国古代韵文专家熊笃又在呼吁,要原清明的“本来面目”。在熊笃看来,按照《礼记》的说法,“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清明节应是提倡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时节。”

清明节的来历故事第6篇

论文摘要:吴伟业戏曲创作与“梅村体”诗史创作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往往只强调戏曲对“梅村体”的影响。而笔者认为,二者最根本的内在联系,恰恰在于“诗史”观向戏曲创作的渗透,以至于戏曲带有鲜明的“诗史”化倾向。笔者从题材的选择、结构的编织及思想倾向几个层面,深入探讨吴氏此两种文体创作间的内在联系。

吴伟业是清初文人剧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尤用力于“诗史”创作,以独具一格的“梅村体”诗史享誉文坛。其戏曲创作与“梅村体”诗史创作之间的关系,已为历来论者所注意,但现有研究往往只强调戏曲对“梅村体”的影响。而笔者认为,吴氏此两种文体创作间最根本的内在联系,恰恰在于“诗史”观向戏曲创作的渗透。

吴伟业戏曲创作之所以会受到“诗史”观的影响,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其三种剧作均作于顺治元年至顺治十年这段时期内,[注:关于三剧作期,目前唯一可考的材料是李宜之于顺治十年所作的《秣陵春序》,其中曾提到:“别有杂剧几种”,据此可以确定三剧作于顺治十年以前;又三剧皆以抒发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与兴亡盛衰之感为主题,故必为明亡后所作。]而这十年,也正是“梅村体”诗史创作的高潮期,深深植根于诗人内心的“诗史”观自然会渗透到其他文体的创作中。譬如此时期的词作,便带有明显的“诗史”特征。对此,前人已多有评述。[注:吴伟业《吴梅村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37,564页。那么,戏曲创作也不例外,同样会受到“诗史”观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吴伟业对戏曲文体的认识。他强调戏曲与诗歌同源同质:

汉、魏以降,四言变为五七言,其长者乃至百韵。五七言又变为诗余,其长者乃至三四阙。其言益长,其旨益畅。唐诗、宋词,可谓美且备矣,而文人犹未已也,诗余又变而为曲。……传奇、杂剧,体虽不同,要于纵发欲言而止。

他认为由四言诗到五七言诗,再到诗余,到戏曲,其间只是篇幅越来越长。而“其言益长”的目的只是为了“其旨益畅”,即表情达意更加酣畅淋漓、“纵发欲言”,本质功能与诗歌并无不同。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思意旨,让吴伟业觉得以其动辄几百言的长诗犹不能“纵发欲言”而要诉诸戏曲呢?其《北词广正谱序》给出了答案:“盖士之不遇者,郁积其无聊不平之概于胸中,无所发抒,因借古人之歌呼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骚。而我之性情爰借古人之性情而?旋于纸上,宛转于当场。”即对于世道和时事的“无聊不平之概”与“抑郁牢骚”。由于诗歌受篇幅的限制,以及作者个人对清初文网的顾虑,这种牢骚之气、不平之鸣,自然不能畅所欲言,太过显露。故而需要通过戏曲创作,借人物之口,一吐为快。以角色代作者立言,显然与戏曲“代言体”的内在规范——作者代角色立言:作者情感必须对象化为剧中人物的行动与思想感情——背道而驰,而与诗歌表现自我的抒情本质相同。正是基于这种诗、曲同源同质的文体观念,吴伟业在“诗史”创作之余,以“诗史”创作的思维方式进行戏曲创作,不仅进一步发抒其在“诗史”中尚且不能畅所欲言的“抑郁牢骚”,而且进一步探讨“诗史”所关注的“史”之兴亡过程与兴亡原因。戏曲创作的“诗史”化倾向,从题材的选择、结构的编织及思想倾向等层面来看,均有着明晰而深刻的体现。

从题材的选择来看,吴伟业三种剧作均取材于历史。以历史上与明清易代类似的朝代更迭为背景,以此历史过程中人物的命运遭际为主题。无论是《通天台》杂剧中南朝梁灭亡的历史背景,《临春阁》杂剧中南朝陈灭亡的历史背景,还是《秣陵春》传奇中宋灭南唐的历史背景,均与当下明清易代的背景极其相似,皆是南方小朝廷被北方国家所灭。而剧中主人公的身世遭遇,无论是《通天台》中满怀亡国之痛、沦落之悲的梁尚书左丞沈炯,《临春阁》中文采风流、亡国之际被逼自杀的贵妃张丽华与受贵妃知遇之恩、亡国后入山归隐的冼夫人,还是《秣陵春》中因“家国飘零,市朝迁改”而“栖迟不仕”的江南才子徐适,皆与吴伟业或其同时代人的身世遭遇极为相似。这样的题材选择及处理方式,与长篇“梅村体”诗史如《永和宫词》、《圆圆曲》、《萧史青门曲》、《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等等,可谓如出一辙。

通过这样的题材选择及处理方式可以看出,剧作以历史折射现实,借古人身世遭遇抒写个人兴亡感慨的鲜明思想倾向,恰与“梅村体”诗史相同。当然,我们不应该像有些论者那样,将剧中“历史”一一坐实为“现实”,如以《临春阁》之冼夫人为明末女将秦良玉,陈后主为弘光帝;以《通天台》之梁武帝为明崇祯帝;以《通天台》之沈炯、《秣陵春》之徐适为吴伟业本人等等,但作者借历史折射现实的用意确是十分明显。其《秣陵春序》曰:“余端居无聊,中心烦懑,有所彷徨感慕,仿佛庶几而将遇之,而足将从之,若真有其事者,一唱三叹,于是乎作焉。”明确指出《秣陵春》的创作,旨在抒写个人之“中心烦懑”。若以“幽婚冥媾”、“非形非影”为荒诞不经,则是“夏虫不可语冰”,不理解作者苦心。故事虽?以荒诞,但其中所反映的兴亡变迁、身世感受,却是“真有其事”,足以宣泄作者个人之“无聊”、“烦懑”。其《杂剧三集序》则从更加普遍的意义上论道:“余以为曲亦有道也:世路悠悠,人生如梦,终身颠倒,何假何真?若其当场演剧,谓假似真,谓真实假,真假之间,禅家三昧,惟晓人可与言之。”世道反覆,人生如梦,今昔颠倒,谁能说清昔者真而今者假,还是今者真而昔者假?恰如当场演剧,真假之间亦有“道”:故事虽是虚构,其中反映的世道、人生却是真实的。因此,吴伟业以这样的题材进行戏曲创作,只是“诗史”创作之外,反映易代历史、抒发兴亡感慨的另一种表述形式,创作宗旨及思想倾向与“梅村体”诗史完全一致。

从结构的编织来看,三种剧作均采用了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结构模式,与“梅村体”诗史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以“一时之性情”抒写“万古之性情”的结构模式惊人地相似,实质即其记史与抒情并重之“诗史”观的体现。下面以《秣陵春》传奇与《通天台》杂剧为例,予以详细论析:

《秣陵春》写南唐学士徐铉之子徐适与临淮将军黄济之女黄展娘,在已成仙的后主李煜与妃子黄保仪撮合下的爱情故事。全剧虽以爱情故事为构架,但叙述重心却不在二人相悦相恋的过程,而是通过徐适的个人遭际及促使爱情产生、发展的外部因素,极力凸显鼎革变迁的历史背景,抒写徐适及其他先朝遗民的故宫禾黍之悲,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首先,从情节的安排来看,剧中有许多情节或无益于故事本身的展开,或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譬如剧中仅李后主等人暗中安排徐、黄二人爱情婚姻的情节,就占了全剧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使整个故事显得繁冗、甚至杂乱。这样的情节结构,显然并非为了叙述爱情故事本身,而是为了插叙南唐的兴亡史,借以反映明朝的兴亡。再如《恨嘲》、《谄献》等折中关于真琦倚财仗势胡作非为、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横行霸道的一些情节,《狱傲》、《县聋》等折中关于狱吏、官员凶狠残忍、欺下媚上的许多情节,与故事本身显然并无多少内在联系,实际上是为了反映当下的社会现实。其次,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如对主人公徐适的塑造,作为爱情角色的形象不够丰满,但作为亡国遗民的形象却十分鲜明。作者不惜花费大量笔墨让他面对观众直接抒发亡国之痛、身世之悲,如其开场引子[瑞鹊仙]:

燕子东风里。笑青青杨柳,欲眠还起。春光竟谁主?正空梁断影,落花无语。凭高漫倚,又是一番桃李。春去愁来矣,欲留春住,避愁何处?

“欲眠还起”、“一番桃李”、“春光谁主”,正同于“梅村体”诗史“花落回头往事非” 的迷惘感伤。第十一折[泣颜回]:

藓壁画南朝,泪尽湘川遗庙。江山余恨,长空黯淡芳草。临风悲悼,识兴亡断碣先臣表。过夷门梁孝台空,入西洛陆机年少。

亡国之恨与身世之感融合在一起,幽怨凄婉,亦同于作者诗史所谓“风流顿尽溪山改”、“极目萧条泪满襟” 的亡国之痛,“恩深故国频回首”、“回首神州漫流涕”的故国之思,“富贵何常萧管哀” 、“斜晖有恨家何在”的身世之悲。又如第二折咏玉杯之[宜春令]、赋法帖之[三学士]、第二十一折叹沦落之[傍妆台]等,无不感伤时事,悲悼一身,沉郁感叹,催人泣下。即便是次要的正面人物,作者也不惜篇幅安排其直接抒发遗民情思。如第三折“末”角黄济出场引子[满庭芳]:

恩泽通侯,勋资名将,江东门第金张。歌钟零落,花没旧昭阳。老去悲看故剑,记当年、笳吹横江。伤心处,夕阳乳燕,相对说兴亡。

追念往昔之荣显,悲悼今日之零落,沉痛的家国与身世感伤,与作者诗歌“旧事已非还入梦,画图金粉碧阑干。”的感叹如出一辙。在另一“末”角曹善才那里,作者以之代言的用意则尤为明显。曹善才是南唐仙音院服侍李后主的琵琶乐工,在剧中并无重要活动,其存在与否对剧情发展几乎无任何影响,但作者却单独为他安排了两出戏:第六折《赏音》和末折《仙祠》,纯粹抒写兴亡之感。第六折写曹善才弹唱亡国悲痛,[北骂玉郎带上小楼](“小殿笙歌春日闲”、“山远天高烟水寒”)隐括李后主词成歌,优美典雅、凄婉哀怨,诉说无限凄凉的故国情怀,恰是作者诗歌所谓“劫灰重作江南梦,一曲开元泪万行。”。末折《仙祠》则写他在李后主庙中弹唱往事,如[集宾贤]:

走来到寺门前,记得起初?仍臁V患?骰坡夼劣?哺摺D潜谙峁僭庇咴恚?獗谙岱ü闹宇蟆0肟罩幸黄??疲?嘏踝畔阊嚏午俊P鲁?幕涣司沙??延?贫罹〕?旰拧V涣舻媒??Ч潘拢??肮液?薄?nbsp;

这与作者《杂感》:“故京原庙倚诸峰,走马惊闻享殿钟。岂谓尽驱昭应鹿,到来还问灞陵松。”《观象台》:“候日观云倚碧空,一朝零落黍离同。昔闻石鼓移天上,今见铜壶没地中……千尺荒台等废宫。”等诗意蕴相同,感今伤昔,抒发了“万事今尽非,东逝如长江”的无限兴亡感慨。在全剧结尾,作者自题一诗云:“词客哀吟石子冈,鹧鸪清怨月如霜。西宫旧事余残梦,南内新词总断肠。漫湿清衫陪白傅,好吹玉笛问宁王。重翻天宝梨园曲,减字偷声柳七郎。”即写其度曲之心境:悲故国之颠覆,叹一身之沦落,发兴亡之感慨。所以清末学者吴梅云:“余最爱《秣陵春》,为其故宫禾黍之悲,无顷刻忘也。”总之,就创作方法而言,让人物面对观众直接抒情,此正是借人物之口,“陶写我之抑郁牢骚”,与长篇“梅村体”诗史如《琵琶行》、《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吴门遇刘雪舫》等以角色抒情的方式完全相同;通过对历史兴亡盛衰的反复致意,而形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亦复与“梅村体”诗史的行文策略完全一致。就整体结构而言,如此大篇幅地抒写兴亡之感,渲染朝代鼎革的历史背景,将人物刻画成亡国遗民的形象,必然使一个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脱离自身的发展逻辑,而成为作者抒写个人“心史”、表现历史兴亡的载体,即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与“梅村体”诗史以个体命运反映国家命运、以个体一时沦落之悲抒写万古兴亡之感的结构模式完全一致,体现了鲜明的“诗史”化倾向。

《通天台》杂剧仅两折,写沈炯国破家亡、流落穷边,在通天台梦中被汉武帝召用,并与汉武帝宫女丽娟相遇,后来力辞出关的故事。全剧以沈炯的个人倾诉为叙述重心,结构随意,情节简单,明显缺少戏曲应有的情节冲突,以人物代言的用意较之《秣陵春》更加显豁。借沈炯之“歌呼笑骂”尽情抒写兴亡之感的同时,还进一步探讨朝代更迭的原因。如首折写沈炯因“国覆荆、湘,身羁关、陇”而沉痛哀怨、愁肠万斛,在通天台上对着汉武帝塑像哭诉亡国之痛与沦落之悲,追问梁亡原因,如[天下乐]:

好教我把酒掀髯仰面嗟,你差也不差?怎的呀,做天公这等装聋哑。文书房停签押,帝王科没堪查,难道是尽意儿糊涂罢?

在怀疑天公“糊涂”之余,又苦苦思索“为甚的,姓萧骨肉没缘法?”认为兴亡大事虽说“理数昭然”,但亦关“人事”:梁武帝佞佛,可是“到饥死台城的时节”,佛也没有来救他;朝廷不仅无汉武帝手下那样的将相,就是“自家儿子见父亲饿得这样田地”,也“偏不肯把兵来救搭,各自己称孤道寡”,将“锦片样江山做一会儿耍”。君主的昏庸及子孙们的各自“称孤道寡”、自相残杀,又何尝不是南明迅速灭亡的原因!“梅村体”诗史总结明亡教训即尝云:“王气矜天堑,边书弃御床”、“子孙容易失神州”。因此,就这种思想倾向而言,剧作也不过是“梅村体”诗史之外,总结亡国教训、反思兴亡原因的另一种表述。剧中沈炯“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的沦落,又何尝不是作者个人“畴昔文章倾万乘,道旁争欲识名姓。……憔悴而今困于此。”的命运写照!借其痛快淋漓地哭诉,宣泄的同样是作者个人的身世之感,同样体现出鲜明的“诗史”化倾向。另外,从体制形式上讲,《通天台》并不严格遵守北曲杂剧的惯例,比如:北杂剧一般四折,而此剧只两折;北杂剧男主人公称“末”,而此剧称“生”;北杂剧每套联曲只能由一人主唱,而此剧第二出则安排“生”、“旦”、“末”三人自由演唱。突破北杂剧的程式,固然与南曲传奇的影响有关,但也更有利于自由地表现历史兴亡。另一杂剧《临春阁》则通过贵妃张丽华与冼夫人君臣遇合的故事,来反映一代兴亡,同样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综上所述,吴伟业戏曲创作的真正用意并不在结撰故事本身,而是借历史折射现实、以古人古事传今事今情。无论是抒写个人情感以传“心史”,还是总结兴亡原因以明“史”之兴衰根由,皆“诗史”观之体现。吴伟业好友尤侗,曾这样描述其诗、词、曲作品:“今读其七言古、律诸体,流连光景,哀乐缠绵,使人一唱三叹,有不堪为怀者。诸曲亦于兴亡盛衰之感,三致意焉。盖先生之遇为之也。词在季孟之间,虽所作无多,要皆合于国风好色、小雅怨诽之致。故予尝谓先生之诗可为词,词可为曲,然而诗之格不坠,词、曲之格不抗者,则下笔之妙,古人所不及也。”不仅指出了其诗与曲两种文体创作抒发兴亡盛衰之感的共同思想倾向与一唱三叹的相同艺术效果,还看到了其诗、词、曲一致的艺境与风貌:情景交融,含蓄蕴藉,凄婉缠绵,而又佚丽典雅。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究其根源即在于“诗史”观向词、曲两种文体创作的渗透。

当然,吴伟业戏曲创作的上述某些特征,如其诗化倾向,也不能排除明代文人传奇长期以来的主观抒情化趋势的影响;其对明清易代史实的关注,也不能排除明清之际盛行的“时事剧”的影响,吴伟业本人就曾称赞过李玉的《清忠谱》“事俱按实”,但就题材、结构的具体处理方式及思想倾向而言,则主要源于其“诗史”思维。

正是由于“诗史”观的影响,就戏曲这一特殊文体而言,吴伟业剧作并不成功。无论是《通天台》、《临春阁》杂剧,还是《秣陵春》传奇,都没有处理好戏剧故事与其力图表现的历史兴亡之间的关系:为了抒发个人兴亡之感或探讨历史兴亡原因,作品往往忽略故事发展的自身逻辑,有些情节甚至游离于故事之外,致使结构松散,人物形象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语言也过于典雅,故不太适合舞台演出,是典型的“案头之曲”;反过来,由于故事框架的限制,作品对历史兴亡的表现也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作品中的“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总给人以“两张皮”的感觉。说明吴伟业以“诗史”创作观念进行戏曲创作,并未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方式将诗歌之“抒情”、“叙事”与戏曲之“叙事”(编织故事)完美地结合起来。

这种缺陷,拿《秣陵春》与稍后康熙年间同样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桃花扇》传奇相比,可一目了然。无论是对历史过程的把握,对兴亡原因的探讨,还是对戏剧结构的编织,前者都比不上后者。孔尚任《桃花扇》,男、女主角本身就是历史兴亡过程的实际承担者。侯方域是东林子弟、复社名士,亲身参加了反阉党斗争和史可法幕府,以他的活动为线索可以集中反映南明王朝的各种矛盾和斗争;而李香君是秦淮名妓,以她的遭遇为线索则可以集中反映南明苟且偷安、腐化堕落的另一面。因此,他们的悲欢离合,始终与南明的社会形势紧密结合在一起,爱情故事发展的过程,同时就是南明兴亡变迁的过程。通过侯、李爱情故事本身,可以自然而然地展现出南明王朝从草创到灭亡的整个过程。全剧结构严谨周密:以男、女主人公的活动为贯穿始终的两条线索,以“桃花扇”为关合两线的枢纽,情节设置前后照应,人物形象鲜明丰满,“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既是精致的美文,又适合场上搬演。而吴伟业《秣陵春》,男、女主角均非历史兴亡过程的实际承担者。徐适、展娘只是南唐学士之子、外戚之女,他们本人与南唐兴亡并无直接联系,爱情故事本身与南唐兴亡过程无关。所以,通过他们的爱情故事不可能像《桃花扇》那样成功地展现一代兴亡的历史过程;也不可能像《桃花扇》那样全面、深入地揭示一代兴亡的原因。但为了表现历史兴亡,吴伟业用荒诞手法为南唐虚设了一个幽冥世界,让已成仙的李后主为二人安排爱情婚姻,于是爱情故事的发生发展便完全靠“仙机播弄”,男、女主角均非推动剧情发展的决定因素,明显破坏了故事发展的客观逻辑;为了表现历史兴亡,不时插入的一些情节,如前文所述关于曹善才的情节以及反映明末清初丑恶社会现实的许多情节,则明显影响了故事结构的周密与严谨;为了抒写兴亡之感,人物缺少戏剧性动作而长时间地面对观众抒情,显然无视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背离了戏剧“代言”的内在规范。所有这些,最终使全剧故事情节荒诞离奇,头绪纷繁,结构松散,“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未能很好地结合起来。说明吴伟业尽管用“诗史”思维来创作戏曲,但并未在两种文体创作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契合方式,许多时候只是将两种创作思维生硬地揉和在一起,致使作品时常脱离“戏曲”的范畴,而带有鲜明的“诗史”化倾向。

清明节的来历故事第7篇

仅从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剧名开始,就把观众带入一个神秘的背景关系中,“打狗棍”与《神雕侠侣》里那根“打狗棒”仅差了一个字,却差出了太大的用途。杆子帮戴天理与丐帮洪七公两个角色都是算得上是帮主,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类领头人。“打狗棍”打的是“狗”,“打狗棒”打的是人。戴天理一生尝遍恩怨情仇,洪七公一生潇洒无度。原因只有一个:《打狗棍》有个大背景,国恨。

然而,与大多抗日题材电视剧不同的,是我们在《打狗棍》里看到了太多的家丑,太多的家仇,说难听点,看到了太多的“狗”。

从戴、那两个家族之间往死里恨的仇开始,我们就看到了那家老一代留下来的家丑,贩大烟和吸鸦片。从戴若冰举枪指着亲爹方梦桥,哑巴格格举枪对着亲爹那图鲁,马九斤一门心思要手刃亲爹戴天理,可以看出这部剧的编导同样是一门心思要追求人物情感关系的纠结。不少观众对此都感叹:这剧最让人忘不了的事情,就是“杀爹”。

“杀爹”算不算是家丑?传统认识上算。但放在这个故事环境中就不算,因为此时的家丑已经成了家仇,此时的家仇已经成了国恨。相信所有的观众都在这样的收视气氛中升华出这样一种认识,卖国求荣的人就不是人。但恰恰是在把家仇引申到国恨这个关节上,编导们又搬出了亲情演绎故事,养父戴天理拨开了女儿指向生父的枪,姑姑劝住格格没杀成父亲……再加上观众看了40多集里刚毅直率、奋勇杀敌的那图鲁突然变成汉奸,胆小如鼠的虾米一夜间就飞扬跋扈,竟然敢当日军的阵前说客等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不能不感叹这故事“编”的味浓了些吧!

剧编到这份上,传奇、偶然、逆袭、纠结等揪人心肠的东西完全展示出来之后,观众的印象里可以筛选,可以沉淀下来的人物也越发清晰。戴家老爷子戴翰庭一身清朝官服,横刀矗立在丽正门外的壮美气派;女声女腔的老二婶奋勇杀敌,牺牲在阵前的凄美形象;儒雅的钱四爷与日军同归于尽的英雄气概,我行我素的那素芝大义灭亲的正气凛然;一向玩世不恭的马九斤在面对日本侵略者时寸步不让的爱憎分明。这些从家丑的难堪到家仇的恩怨中走出来的人们,为什么能够同仇敌忾战斗在一起,因为国恨。那些从家丑到家仇中没走出来的人,最终也是因为国恨,被这个民族所不齿的恨。

落笔时剧还没播完,气氛已经够足了,爱恨已经分明了,连导演都站出来表示他自己就是真正的热河人。无论从情感上还是这部剧历史背景的可信度上都已经有了提升。希望剧的后几集别犯大多电视剧虎头蛇尾的毛病,给观众一个合乎情理的交代。把家丑留给历史,让家仇别再缠绕抗敌的志气,让国恨给我们更多的警示和反思。

《暗藏玄机》让观众在电视荧屏上读历史 戴武

时下,人们通过电视荧屏播放的电影、电视剧、访谈节目等看故事的习惯已经深入人心,不管是演义、戏说、穿越、纪实,只要故事精彩,都会博得观众的关注。

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很多电视节目也开始通过电视让电视观众读起了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充分利用电视特有的手段,把那些历史故事再现得异常生动。有的电视节目侧重于“讲”故事,有的则侧重于“看”故事,也有的节目更是运用多种形式,将历史故事多角度、多层面地再现。

清明节的来历故事第8篇

历史是一门涉及内容丰富、年代跨度较大的综合性学科,它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和历史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可以这么说,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学生对历史了解的甚少,并且一些历史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是他们所不能理解的,再或者学生通过看一些穿越剧等这些电是节目,对历史的了解有很大的偏差,不能认清历史的真正面目。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人民教师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地了解历史,提高历史修养。

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改革,现在初中历史教科书的语言简洁、内容丰富,内容呈现形式多样化,并且很多内容呈现形式是学生所感兴趣的,比如历史人物图片、小故事、历史知识对比等,较之前相比,形式多样化,内容系统化,因此,很多老师认为历史变得越来越“好教”,而且认为学生会对历史教科书产生兴趣,可是,结果却不尽人意,历史成绩不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学生多历史的学习依然是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和理解,更不要说能将历史与现在的生活联系。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无非就是教师不能合理地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不能有效地运用课堂那45分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要积极的探索初中历史的教学技巧,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给学生提供内容丰富、气氛活跃的课堂。下面,笔者刍议几种初中历史教学技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这些技巧以加强教学的有效性。

1 历史故事讲述教学法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每天与初中生生活在一起,经过这些年的研究观察,笔者清楚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有较强的的好奇心、思维比较敏捷发散、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初中生对历史故事感兴趣。鉴于初中生的这些特点,适当的历史故事讲述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主、积极地学习历史。历史故事包括:真实的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名著及古文等文学作品、电视剧及电影等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但是讲述这些故事时要注意三个问题:(1)选择的故事素材要与本节课的内容相关,也就是选择合适的素材穿插在教学过程中;(2)选择的故事素材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一般选择的故事要积极向上;(3)讲述这些故事时要分清哪些故事是真实的历史故事,哪些故事是不符合历史,甚至是虚构的。例如,在讲“三国鼎立”时,可以将草船借箭的故事穿插在教学活动中,电视剧中草船借箭的篇片段是诸葛亮和鲁肃两个人的故事,但是真实的历史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与诸葛亮没有关系。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通过作品中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故事进行对比,还原历史真相,使得学生既明白真实历史的客观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的历史故事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上课前精心准备这些历史故事,也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熟悉的与本节课有关的历史故事,也可以上课之前让学生查阅资料准备历史故事,上课与同学和老师分享,这样就树立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一起求证历史故事的真实性。

2 多媒体教学法

近年来,各地政府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大部分学校教室都已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技术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法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技巧。这种教学技巧既减轻了教师的上课压力,又能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最直观的的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选择合适的文字故事、小视频、图片等运用到教学,还原历史场景和真实的历史事件,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记忆。学生往往也对这些图片、视频、文字故事等感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获得历史知识、了解历史的真实面目。

3 板书的应用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技巧。板书一直是教师最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但是近几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板书逐渐被取代。现在很多课堂已经看不到粉笔字。教师为了省事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忽略了板书重要的教学作用。好的板书,不仅可以清楚的为学生展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的记忆,板书能够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知识脉络,特别是在单元复习时,板书的重要的作用会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板书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1)板书要字迹工整、清楚、美观;(2)语言要简洁、准确;(3)板书结构要合理,知识脉络要清晰;(4)板书要注意灵活性和多样性,历史教师要根据这门学科的特点,设计合适的板书。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优化的教学活动,但是教师也不能忽略板书的重要作用,板书可以让学生清楚的了解教材的重难点、强化记忆,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板书的应用。

清明节的来历故事第9篇

新历史主义与“新纪录片”

20世纪末,随着新历史主义思潮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更多的西方纪录片工作者转向回顾历史的“新纪录电影”的制作,如朗兹曼拍摄的《证词》。80年代后期新历史主义思潮引入中国,深深地影响了当时中国文艺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并逐步渗透到纪录片创作中,推动了中国“新纪录片运动”的发展。受其影响的新纪录片通过一种平民视角和纪实手法,对过去的纪录片进行了反思,运用长镜头、过程叙述、未经修饰的画面、开放性和未知性的故事结构,带给观众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和亲切感,因此具有空前巨大的影响力。然而,当纪实的表现方式本身成为纪录片创作者追求的唯一目标时,越来越多的人缠绵于个人情怀,沉迷于个人化的实验,却忽视了对于历史本身的关注。

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有一些人开始反思“新纪录片运动”,重新踏上了历史之路,将目光伸向遥远的过去,于是出现了《失落的文明》、《清宫档案》和《寻找失落的年表》等一些历史题材的纪录片,而《故宫》等优秀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出现更使这一题材的纪录片得到了认可。这些历史题材的纪录片,既不同于“新纪录片运动”中过分追求个人化、现实化的影像运动,也不同于早期历史纪录片的宏大叙事,而是借鉴了新历史主义理论和“新纪录片”的一些理念,抛弃了历史主义的叙述方式,采用一种“细节化”、“口述体”和“情景再现”的方式重构历史,达到“还原历史”的目的。

新历史叙事的“历史重构”

1. 细节的历史

传统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多为“宏大叙事”,其视角大多是居高临下的,创作素材大都来源于官方文献或正史档案,叙事往往不容置疑,但却忽视细枝末节。但是新历史主义的叙事往往具有“逸闻主义”倾向,这使得重大题材历史纪录片开始注重细节,以小见大,结合大历史的宏观背景叙述与细节描述,突出纪录片的张力及表现历史的开合度。在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梳理的同时又有充满悬念的好看故事,即善于发现和放大历史问题的疑点和争议,具备解密性。

如在《故宫》第一集《肇建紫禁城》中对木材和石料的开采、运输等细节的挖掘丰富了以往枯燥单一的笼统罗列;在《故宫藏瓷》中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以往观众见所未见的珍贵文物;《故宫》在讲故事时尤其注重对悬念和冲突的营造,如第二集回答的是李自成是否烧掉故宫?第七集是有关某些书画作品真伪的争议,第八集是关于传国玉玺的真假。《新丝绸之路》关于解密性质的细节叙述则更是贯穿始终。第一集《生与死的楼兰》中探索一片埋藏着一千口棺材的小河墓地,解析沉睡千年的小河公主的身世之谜,并用随葬物品等勾勒出4000年前祖先的生活场景;在《一个人的龟兹》中具体而微地展现了一代佛法大师鸠摩罗什研习佛经的艰辛历程;《再说长江》中将大量镜头对准同饮长江水的普通百姓,如舀起大江源头第一瓢水的布尕玉一家的生活图景:玉树新寨村一名70多岁老人宗西将108块玛尼石放入流向通天河的溪水里表达美好的祝福;丽江古城居民李实借用自家院内的激沙沙开办民居客栈等等。“细节的真实”很容易吸引观众对历史的兴趣,也使得历史本身真实可感,并具有了一种美学意味。

2. 口述历史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的《讲述》、湖北电视台的《往事》、香港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等栏目,都将口述历史视做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它把对当事人的访谈与现场拍回的素材,旧的新闻影片、照片,有关的档案材料和图表等组接在一起,互相印证。在对现有的影像资料进行重塑的同时,访谈在叙事中的地位也被重新定位。当然讲述者的言词仅是作为一种见证而被引述,并非定论,但可使历史相对完整和客观,有助于挖掘历史潜在的多种可能性。

《再说长江》中“口述历史”的脉络较为显著,如在讲述声势浩大的“三峡库区大移民”的过程时,纪录片重点采访的不是官方,而是船民冉应福和胡志满两家,通过这些生长在三峡的移民的口述,让观众真实地体会“三峡”和其历史。“口述历史”抛弃了过去全知叙述的手法,通过一个人的视角去看待历史。重新叙述历史让观众感觉到和他们更为贴近的历史。纪录片中主人公所叙述的历史,仿佛也就变成了自己的历史。

3. 情景再现

在新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中,用情景再现的手法解读历史成为可能。历史纪录片要表现的许多信息都已是过去的,创作者对其加以合理想象,构造并摄取与该信息形态相似的场景,把当时的历史场景、地理场景和人物面貌通过模拟的方法再现于观众面前,自然会取得一种很好的效果,既可以展现宏大的历史背景,也可以营造过去时空中具体的生活场景。其画面往往处理成黑白或泛黄的怀旧色彩,或者将彩色画面进行模糊或虚化,使其与清晰的实拍镜头区别开来,同时大量采用晃动镜头和慢镜头等非常态的镜头运动方式,以此唤起观众的格外注意和心理感应。当然,“情景再现”在历史纪录片中不能孤立使用,它需要同人物访谈、故事内容和文献图片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并且,还需要借助“蒙太奇”的镜头转换,将历史和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

《故宫》就大量采用了“情景再现”的叙事手法,譬如模拟古代操作科学仪器的方法,展示古代工匠雕玉的过程,重现明清皇帝登基大典的盛大场面以及万人运石、古玉的开采等场景,让观众感受到历史情景的同时也能够对历史本身有更深的认识。

历史与美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