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民银行发展前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3 09:17:36

人民银行发展前景

人民银行发展前景第1篇

【关键词】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 核心价值观 学习文化 发展策略

文化是推动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事业长远发展的持久精神动力。文化具有传承性,同样也具有发展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的金融总量急剧增加,金融结构不断调整,金融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应地,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职能也必须随之进行调整。这样,重新构建地方特色明显的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以便为其新时期的新职能提供新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就显得尤为必要。新形势下,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建设的重点是要总结提炼其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学习文化建设。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文化建设,不断改进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各行实际,立足当前,丰富载体,开展机制体制创新,一定能起到彰显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核心价值理念、激发广大行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各级行的履职能力的作用。

一、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其文化建设的中心要素。有效的核心价值理念既要符合社会主导价值观要求,又要凸显本单位文化和精神个性,是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的统一。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各级分支机构,在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时,要从传统文化、行业文化和地域文化出发,将社会环境的要求、行业要求、自身的特点融合归纳、总结概括、提炼升华,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精神和价值理念。

(一)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要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精神

从这一特点和要求出发,确定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要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倡良好的社会风气。党的十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具有凝聚人心并鼓舞人们努力实现宏伟目标的强大功能,是全中国人民都应该共同遵守的行动指南。所以,在确定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要具有社会地域性,体现当地的优秀的特色文化精神

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要根据机构所在地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特点来定位自己的文化特征,积极把社会上先进的、科学的、积极的文化引进来,使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开阔视野,提高档次。

(三)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要具有广泛的实践性,体现中国人民银行的行业精神

文化和精神是实践的产物,从这一认识出发,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必须动员和组织全体员工参加,让所有员工立足本职岗位,从一点一滴做起,在长期的实践中磨练出独特的行业精神。要把“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十字行风、“三铁”精神等金融行业文化溶入到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树立金融行业的稳健形象。既要通过建立严密制度、严格管理、严肃纪律,使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又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不同时期的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宣传文化活动,使全体员工在具有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特色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二、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建设缺乏持续性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有58%的受访人员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不是很强。这反映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建设在方法和效果、创新能力上的不足。

(二)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建设缺乏吸引力

调查显示,63%的员工认为当前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学习的方法和效果一般,34%的员工认为效果需要改进。

(三)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

调查显示,有81%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注重“央行文化的共性和地方文化的个性相结合”。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建设在推进方式上存在一定不足。

三、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发展学习文化的策略

(一)学习文化的发展模式

1.构建共同愿景模式。当前,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一套共同的愿景宣言也在大多数单位逐渐形成,但由于这套愿景宣言并没有真正地为员工所接受,更谈不上内化于心,因而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这种传统的从上至下的愿景,通常表现在个别领导或部门关起门来写出的愿景宣言。其结果令人失望的原因在于:首先,这种愿景是一次性愿景,经常被领导或管理部门认为一经完稿印刷,愿景的构建就算完成了。其次,这种愿景的形成并不是以考虑每个人的个人愿景为前提的。个人愿景通常不被作为战略愿景而加以考虑,或者,这种官方愿景只反映一两个人的个人愿景,绝大多数员工并没有被邀请去参与到战略愿景的寻找过程中。因此,对于这种愿景,大家既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拥有,更不可能用它来鼓舞自己,使自己充满活力并勇于奉献。最后,愿景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愿景建设必须成为行领导日常工作的核心内容,不断进行,永无止境――设计并培育组织所从事事业的“主导理念”,不仅包括愿景自身,还包括志向目标和核心价值。所以,作为一名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领导,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愿景仅仅只是个人愿景,并不能自动成为“组织的愿景”。

(1)激励员工开发个人愿景,而非组织或他人的赠予。激活学习主体,这是学习文化发展的关键。共同愿景必须是个人愿景的自然结晶和分离,这样,它才能吸引人们自愿投入其中,也才有力量,激发出人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汉诺瓦保险公司的奥布赖恩说:“能够激励你的唯一愿景,就是你自己的愿景。”这并不是说,大家都只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他强调的是个人的关怀。个人愿景是根植于个人的价值、个人关心的事、以及个人的愿望和志向。为此,也可以说,对共同愿景的真正关切来自于个人愿景。在激励个人愿景的时候,组织务必小心,不可侵犯个人自由。没有人能够赠予别人“他的愿景”,也不能强迫别人开发愿景。如果员工没有自己的个人愿景,只是“报名加入”别人的愿景,结果只有顺从,而不会有奉献和行愿。相反,员工都因为很强的个人志向而走到一起,“1+1>2”的协同效应就会发生,进而创造出“我,或者我们,真心愿望的”美好明天。组织不再是“他们的组织”,而会变成“我们的组织”。但是,组织可以采取正面措施来创造一种氛围,以利于激发个人愿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有愿景的领导者在分享自身愿景的同时,鼓励员工把自己的愿景也分享给大家,既要让自己的梦想得到自由表达,更要擅于聆听其他人的梦想。

(2)自下而上建设共同愿景,放弃传统的从上至下的。与整个组织的所有员工进行过沟通,并了解了他们每个人的个人意愿,到共同愿景的最终形成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这期间还会遇到重重阻碍,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因为组织员工的个人观点是多种多样的,据此所形成的个人愿景也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而且还有可能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等等。为此,应把共同愿景的最后确立看成是一个反复摸索的结果,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寻找不同观点之间的共通点和联系,进行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互沟通,分享各种观点。

(3)加强共同愿景的推广,加入、投入和顺从。在构建共同愿景后,更重要的是吸引员工报名加入和承诺投入,否则就无法发挥其激励奉献和创造的作用。但是,现实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组织命令加入、大部分员工处在“顺从”的状态。招募员工报名加入和投入的要点是:首先,自己先加入;其次,对愿景的描述要直截了当,对其中的利益不要夸大,对存在的问题更不能隐藏;再次,不要试图去“说明”,而是让员工自己选择。

2.推进团队学习模式。这里的团队学习是指精神层面上的,而不是指物理意义上的。即更注重参与学习的所有员工的思维能够趋于一致、头脑能够相互融合,以利于达成组织的整体目标,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地把员工召集起来共同学习。员工应该是这种团队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目标应该非常明确,并且其学习成果能够通过其自身所拥有的一个学习系统而得到充分的转化。只有这样,学习的意义才能得到充分体现。第一,组织具有个性化特点,开放、自由的新型学习团队。第二,建立微信、QQ或短信等以微世界为基础的新式学习平台。第三,建立知识共享机制。采取1+2+X模式,通过进行互动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的学习,使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每一名行员的思想达成更高层次的共识,使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真正成为党员相互学习的课堂,平等交流思想的精神家园。

3.建立反思机制模式。在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学习文化的建设中,一种对工作不断进行反思的机制的建立及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反思可以使其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的禁锢,不断地与时俱进。尤其是,当有问题出现的时候,反思则意味着银行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认真思考问题产生的缘由,并总结教训,以确保以后不再重蹈覆辙。反思的过程迫使每一名银行领导和普通员工都要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所在的这个组织,对其优点和不足进行客观的评价,进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最终使个人和组织不断地螺旋式上升。并且,这种反思不应该只是在事后进行,也应该在事前和事中进行。

事后的反思可以通过提问以下三个问题来完成,那就是:“实际发生的情况是什么?我们曾期望发生的是什么?从这两者的差距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借助于反思,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全体人员都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过程也看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由此被激发出强大的创造激情和动力。

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应把反思变成实际工作方法的一部分,建立工作后反思机制。如改变原来工作总结报告型、成绩多问题少的做法,实现反思型的,在分析问题和解决措施上下功夫。

4.开发学习基础设施模式。正规培训要明确目标,改善工具;要重视对学习的研究人员队伍和机构建设;要重新修订教育培训制度,形成支持氛围。

(二)学习文化的发展方法

应明确以下五个方法:

1.明确目标体系。

2.从现有条件和人力出发。

3.把学习和工作有效结合。这是解决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人员学习动力问题的唯一途径。有无动力对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学习能否长期不断地持续进行下去。而问题,尤其是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人员现实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就是激发其持续不断学习的唯一动力,因为只有带着问题去学习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才能拥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必须将学习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合二为一,即学习就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学习,二者才能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人民银行发展前景第2篇

关键词:民营银行 机遇 挑战

1民营银行概念及特征

1.1民营银行概念

我国对民营银行的界定主要有三个角度:第一种是界定产权角度,民营银行就是民间资本占主要地位的银行;第二种是资产结构角度,民营银行指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等服务的银行;第三种是公司治理结构角度,民营银行是采用市场化经营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

1.2民营银行特征

民营银行的建立旨在打破中国商业银行业单元国有垄断,实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同国有银行比较,民营银行具有两个突出特征:

一是自主性,民营银行完全自主决定其经营管理权,包括人事管理等不会受到任何政府部门的干涉和控制;

二是私营性,民营银行的产权结构主要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为主,并且以此尽可能最大限度防止政府干预。

2民营银行现状

1996年民生银行的成立标志我国首家民营银行的诞生。多年来我国银行业市场一直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民营银行的资本规模在整个银行业体系中所占比例极小。2012年以后民营银行才迎来“井喷”发展。2013年7月提出“推动尝试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2014年两会表示年内启动由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民营银行的新一轮金融改革措施。2015年两会提出“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开放政策。2015年首批5家民营银行全部相继开业。

目前,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大背景下,民营银行的发展探索阶段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黄金发展时期。

2.1民营银行面临的挑战

2.1.1金融制度不完善

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公布并于5月1日施行,该机制有助于银行抵御利率市场变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银行退出机制,因此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很低;银行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较低,金融市场调控效率低,不能及时且准确反映出资金供求情况等有效信息,这使得各金融机构资金流动不稳定。国家政策对民营资本进入银行尚缺乏一套系统而完备的审核体制,监管金融机构体制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常使银行陷入“一放就乱、一打就死”怪圈,制度的不完善制约银行业发展,也决定民营银行未来的命运。

2.1.2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多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业内占据主导地位,积累了丰富的财力、物力等资源,垄断着金融市场。银行业内存在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外资银行等对于民营银行已构成压力。而互联网正逐步向金融渗透,腾讯,阿里巴巴等参与民营银行投资,强大的大数据支持下民营银行间也竞争激烈。随着改革深化,银行业内的竞争必然会日趋激烈。

2.1.3信用劣势制约

公众意识中,民营银行在局部地区的探索试点中,其初期规模较小,安全系数低,当将其与当地城市商业银行、农信社等比较,广大储户自然更愿选取资金实力,人力资源强大的资信度高的银行。对于银行,银行的受信业务先于授信业务,信用是生存之本,信用的建立是民营银行吸收存款、扩大资产规模的必要前提。而民营银行的信用劣势导致其在吸收公众存款时难度较大,使得民营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2民营银行面临的机遇

2.2.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发展民营银行打破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创了国有金融与民营金融、外资金融机构竞争共存的新局面。民营银行能提升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迫使国有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为金融业引入真正的市场竞争机制。纵观众多利好,随着党的“十”的顺利召开,“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方针第1次写进了党的报告,这表明发展民营银行绝非口号,其包含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内涵。发展民营银行基于当前银行业良好发展的基础,同时它是我国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为民间资本有序进入银行业金融机构创造了积极条件。

2.2.2发展民营银行是时代的呼唤

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亟待解决,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因不能满足传统银行设立的信贷条件,企业资金不足。随着经济发展,民间资金存量增加,目前投资产品种类有限,导致各种高风险的民间集资滋长。创建民营银行可带来“鲶鱼效应”,倒逼传统银行改革,激发市场活力,降低融资成本,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互联网+”理念和大数据支持,使民营银行清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动因,积极沟通客户从而满足客户需要。民营银行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抢占空白市场。当下,民营银行拥有良好发展空间,泰隆银行的成功也为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思路。发展民营银行的客观需要和广阔发展空间,以及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发展民营银行实为时代呼唤。

3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前景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处于金融体制改革重要时期,仅2015年重大金融改革举措就频频推出――民营银行发展“不设限额”,五家民营银行开始营业,存款保险条例实施等。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明显提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已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5倍,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存单正式发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不断健全。总之,新常态下发展民营银行充满机遇与挑战,其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金融改革的前景良好,同时需要做好迎接各种困难的长期准备,各层面人士共同协作,包括顶层制度设计,正确领导以及法律体系有效保障,从而迎来中国民营银行新的的发展春天。

参考文献:

[1]刘长雁.新常态下民营银行发展前景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3):24.

人民银行发展前景第3篇

    关键词:银川;旅游产业;竞争机制

    全球旅游发展的历史表明,城市旅游业是各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已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旅游业综合性强、成长性强、带动面宽、市场空间广阔,是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旅游业也是发展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引擎。如何把旅游业做成银川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

    2011年4月以来,笔者参加市政协专题调研组,以“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为切入点,对我市旅游产业情况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调研。在掌握大量信息资料的前提下,根据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客观分析了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就我市旅游业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措施提出了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供市委政府决策参考。

    一、银川旅游业最近几年的主要成绩(一)银川旅游业发展不断有新思路银川市旅游业的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一路走来的。“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的城市建设新定位,明确了以“西北风情”和“运动休闲城市”建设作为重点的战略新目标,从而使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断引向深入。

    (二)银川旅游的业绩有新增长

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95.87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6.48亿元,同比增长28.5%;接待入境游客1.5万人次,同比增长37.27%;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06.83万美元,同比增长48.72%。

    今年1-5月,以门票为例,不但保持了平均百分之二十的增长速度,西部影城和黄沙古渡更有同比超过30%、40%的上佳表现。

    (三)银川旅游产品呈现新业态

在镇北堡影城、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中华回乡风情园、水洞沟、黄沙古渡等,成为我市面向国际、国内中远程市场的主干景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的同时,在产品结构上,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度假休闲型产品成为我市旅游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颐和生态园沙漠高尔夫、西夏城自驾车营地等中高端旅游产品为代表,标志着我市\"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建设迈开步伐。会展旅游、沙地湿地生态旅游和休闲运动蓬勃发展,标志着我市旅游业正在逐步由单一产业型业态向复合型、效益型产业业态转变。

    (四)银川旅游景区打造获新成果2010年,以出卖“荒凉”闻名天下的镇北堡西部影城,继续领跑全国旅游民营企业和区市旅游业。在他们改建了售票大厅,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开展多项民俗表演,提升服务档次等不懈努力之后,荣膺5a级景区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殊荣。打破了过去银川没有一家5a级景区的尴尬局面,激励了银川旅游业界的创新精神,提升了银川旅游业的水平和地位。另外,银川市还荣获“2010第二届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奖,进入了“2010中国城市榜全国网民推荐的中国旅游城市”前20名。

    (五)多元化投资为银川旅游添新活力“十一五”期间,以西部影城为代表的民营景区,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同期国有景区。目前,伴随着黄河金岸的建成通车,华夏河图、长河湾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中心等一批投资规模大、起点高的生态旅游项目相继落户我市,为我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后劲。

    (六)银川旅游营销有新拓展

在旅游营销方面,始终坚持“内引、外联、远扩”的战略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联合宁夏旅游在重要客源市场新闻媒体制作广告,共同邀请媒体记者来银采风、踏线,改变传统促销方式,牢牢锁定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地区等重点市场,加大了在西安、太原、兰州等周边省区市场的促销,加入了中国西部帝王陵区域旅游合作联盟等。今年为共同打造西北风情旅游目的地城市,联络协调了政府相关部门和各大景区,于3月4日成立了银川市旅游促进委员会,从体制机制上为强化银川旅游营销工作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保障。

    二、银川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银川旅游业总量还不够大、发展还不够快据统计,“十一五”期间,银川市国内游客接待平均增长量19.55%,都没有突破20%的份额。

    银川旅游2006-2010年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银川旅游总收入占gdp的4.8%,远远低于西安的12.5%,桂林的15.18%,昆明的13.4%和扬州的13.7%,甚至也低于西部邻近的延安的8.64%和西宁的7.41%。这说明银川旅游总量不大,尚处于行业发展的自然增长阶段。分析其原因,凭实力银川可能与拥有世界级旅游资源的西安、桂林等城市没法比,但应该不比西宁、延安和榆林差。目前的差距之大,与我市旅游发展缓慢,重视程度不够,主观能动作用发挥不好不无关系。

(二)银川旅游要素和旅游市场发育不全首先是“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健全。在“吃”上,缺乏在国际国内市场叫得响的品牌;景区及其周边的餐饮规模普遍较小,档次低、卫生状况差、特色不明显,农家乐仅“乐”了一张嘴;具有回族特点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专营市场尚未形成,难以吸引更多旅客,特别是穆斯林前来观光旅游。

    在“住”上,行业缺乏统筹规划,高中低档次业态比例不合理。去年在银川的一些国际、国内大型会议和旅游高峰期,出现“一房难求”现象。旅游饭店业普遍存在“半年闲”的窘境,淡旺季问题突出。

    在“行”上,银川东线已有3个4a级和1个3a级景区,却不通公交。银川贺兰山东麓开通或加密的旅游交通线路车辆遭到民营中巴车的围堵。旅游汽车公司无场站,旅游专线全部亏损经营。

    在“游”上,“有说头、少看头、没玩头”是目前银川大多数景点的通病。旅游景点作为一种产品不能吸引人、留住人,吸引不了回头客,很大程度上我们的景区还仅仅停留在观光层面。景区文化创新能力不足,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与游客的互动参与性、娱乐性结合创意少,缺乏核心竞争力“四度”:产品差异度、品牌知名度、顾客忠诚度、市场美誉度。

    在“购”上,虽然银川自古就是“塞上江南”,特产丰富,作为“购”的原材料如“五宝”或叫“新五宝”等的基础条件很好,但在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一直以来缺少产业规划、产业园区和具体政策,基本处在自由发展、无序竞争、自生自灭的原始发展状态。在“娱”上,银川唯有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能让游客留下“真好玩”的赞语,其他景区文化创意缺乏,与游客互动参与性、娱乐性结合差。城市旅游产品内容单一,夜间文化生活单调,缺少娱乐性和有震撼力的演艺表演,缺乏旅游文化浓郁氛围。

    其次是旅游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旅游企业没有一家产值过亿元的,旅行社尚无国内百强上榜企业,银川旅游企业整体呈现弱小散的状况;旅游市场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等未能建立,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等产业要素市场未能有效培育,旅行社、酒店、景区等企业融资困难,创意人才匮乏,管理人才奇缺,“用工荒”现象突出。

    (三)国有景区遭遇体制机制瓶颈国有景区(点)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与民营景区相比始终处于下风。过去为鼓励创业,稳定人心,把西夏王陵景区和贺兰口岩画景区特设两个正处级事业机构,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今天看来,体制已不适应两大景区的发展需要。旅游新产品大多是创意产品,需要“短平快”,如果为搞一项创意项目,申请手续走机关程序,就难免赶不上趟,成明日黄花。现有的用人机制缺乏吸引力和灵活性,僵化的用工制度留不住人才,企业难有创新活力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调研中,国有景区齐声喊“不要钱,要政策”。看来我们的政策稀缺,体制不灵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

    (四)银川大多数景区旅游资源环境堪忧贺兰山东麓的洪积扇植被和景观因自治区林业厅下属单位违规建设墓地受到破坏;镇北堡影城的景观天际线受到损害;水洞沟明长城上空的高压线、周边制砖厂严重破坏原生态人类遗址景观,红山湖水资源因宁东宝丰集团发生污水泄漏事故造成严重污染问题至今得不到解决;拜寺口景区农户、平吉堡农场职工迁出景区范围问题没有解决等等。

    (五)银川旅游缺少总体规划和具体政策支持银川至今没有出台宏观指导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西安市2005年一次性投入200多万元编制旅游总规,并连续完成了六个配套规划,形成了一个由宏观中观到微观,由市级到区县到景点的各级规划体系。科学发展需要规划先行,否则就像西夏王陵博物馆一样,若干年后又要推倒重来。待批的银川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送审稿),尽管旅游部门作出很大努力,内容很充实,但因缺少总规参照,往往在关键处缺乏高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发[2009]41号文件下发已一年半时间,银川却没有结合实际的具体落实文件。

    银党发[2004]33号文件《中共银川市委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内容很好,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楼”,落实得不理想,以致“力争到2010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700万人次”的总目标落空。所以,旅游业发展政府主导不到位是不争的事实。

    三、大力发展银川旅游业的几点建议(一)进一步增强发展银川旅游业的紧迫感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也是关联度大、牵引性强的产业。发达国家如日本,2003年就确立“观光立国”战略,美国奥巴马总统2010年3月签署《2009年旅游促进法》,他们都从国家发展战略强调发展旅游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带动的产业有100多个。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1个旅游从业人员可以带动相关行业间接就业5.7人。随着我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增长到4000美元,大众旅游已悄然降临我们的生活。王歧山副总理今年4月讲,“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将达每年两次旅游。中国旅游业巨大的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巨大的潜力正在逐步放大。以国发[2009]41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出台和今年5.19中国旅游日的确立为标志,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银川发展旅游,既有国家对产业性质的明确定位,又有2010年5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发[2009]41号等文件政策支持,又有回族自治区首府城市地位和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特有旅游资源禀赋的优越条件。我们发展旅游不愁市场,又有资源,何不放手一搏?旅游产业是个无止境的产业,当下的我国旅游发展已进入深化阶段,其显著标志就是:旅游客源从自然性增长到竞争性增长,旅游市场从等客上门到开拓客源,现在已明显地走上了竞争客源这样一个阶段。所以要认清银川旅游所处的境遇和地位,抛弃漫不经心,增强竞争意识和发展旅游的紧迫感。

    (二)把银川确立为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目前,我们为银川这座城市确立的旅游发展目标较多,比如“西北风情旅游目的地”、“运动休闲城市”、还有“塞上湖城、休闲之都”等等。目标多、口号多说明银川资源丰富,可塑性强,但还是太零散,缺乏高度浓缩和提炼。我们应该站在国际国内的高度,在旅游坐标中寻找银川的地位。既要有战略的眼光,又要有历史的眼光,还要有技术的眼光。我们认为把银川打造成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是合适的。目标高悬才能激励斗志,才能心无旁鹜地去追求梦想成真,才能以更高的起点、更高的规格、更严的要求来规划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事实上,银川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位、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和塞上江南的美名,其资源禀赋足可以与之相匹配。第一,灵武恐龙化石、水洞沟古人类遗址、贺兰山岩画都是华夏文明的见证。这些资源不仅吸引国内游客,也同样吸引国外游客,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第二,银川旧称“宁夏城”,是“塞上江南”最精华的地段,这座移民城市厚重的文化积淀有待世人开掘。大庆可以为“铁人”王进喜建一座纪念碑式的陈列馆,银川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移民文化也是可以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第三,西夏古都也是银川独有的资源。如果我们以一种创新思路和包容精神去囊括国内外所有的西夏文化遗存,一定可以使“西夏古都”的内涵丰富起来,其震撼力远不止是观赏王陵的沧桑荒凉。第四,回族风情虽说不是唯一,但首府地位使我们尽享优越。我们可以凭借这种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中心地位,把主体民族的文化展示到极致。“回族风情”这张牌不但国内客源市场大,世界穆斯林都是潜在的客源(当然,银川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远不止这些)。第五,从西部影城等品牌景区(点)的实绩看,银川不乏有识之士和旅游实战专家,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再加如能向外广揽人才,银川旅游产品与资源优势得到深度结合,从而实现脱胎换骨的品位提升,成功实现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是可以期待的。届时,银川旅游做到“国内响当当,国外有影响”并非空想。

    (三)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责无旁贷政府主导,不仅是国家政策规定,也是国内旅游发展最成功的经验之一。近年来,由资源枯竭型城市而成功转型为旅游城市的河南焦作市、山东枣庄市,以及旅游发展取得世人瞩目成就的四川省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不遗余力地坚持政府主导战略。我市近年来旅游业虽然成果明显,但是仍属于旅游欠发达城市,这就更需要坚持政府主导战略。为此我们建议:一是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银川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以宣传、旅游、发改、财政、规划、国土、文化、交通、体育、卫生、安监等部门为成员,主要负责本市旅游发展战略与改革措施制定与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事宜。二是尽快高起点编制银川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完善“十二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以及重点区域重点景区的规划,构建完善旅游规划体系。三是尽快出台针对性强、简练实用的支持银川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四是以信息化建设推动银川旅游转型升级。建设集旅游信息咨询、旅游引导、旅游投诉与管理、旅游信息于一体的公共信息平台。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枢纽以及商业购物网点、重点景区、酒店宾馆等公共场所合理布局信息终端,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功能。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五是健全旅游监管体系。以发展旅游的眼光,充实旅游监管部门人员编制,成立旅游执法监察大队,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处理,加大对旅游景区资源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对文物景区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的监管。对旅游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制定应急预案,对队伍机制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员经费保障,以强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四)下大力完善银川旅游产业要素建设在“吃”上,做大做强清真餐饮品牌,以回族科学卫生健康的饮食文化营造银川吃的地方特色。其次要加强和规范旅游餐饮市场管理,建设地方特色餐饮一条街。

    在“住”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我市目前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和旅游饭店业发展现状,加强发展规划,优化结构,引导不同星级饭店均衡发展,为旅游饭店项目规划、立项、论证、审核、设计等做好服务工作。落实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

    在“行”上,要在出台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同时,做好城市旅游的专项规划。开通银川东线、宁东旅游区和永宁中华回乡文化园的公共交通。协调自治区交通厅,早日解决西线高家闸和东大门过河收费站“卡脖”现象。解决旅游汽车无场站问题,对亏损的景区旅游公交专线应该给予财政补贴。

    在“游”上,文化是旅游的核心,也是旅游景点的灵魂。纵观银川现存的各种自然历史人文景区,其最高层面的文化分类和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应该是:华夏文明、西夏遗存和回族风情。在三大文化特色的景区中,最具潜力的应该是贺兰山岩画。太阳神岩画可以作为银川旅游的标志,银川可以“岩画之都”向世人展示。只有确立了主打产品,银川旅游才有方向。深入挖掘在银川大地上的华夏文明、西夏遗存和回族风情的文化内涵,把一批地方特色的景区打造成一流的旅游产品,旅游的吸引力才会真正增强。

    在“购”上,银川是“塞上江南”,物产丰富,特色资源享誉海内外。银川地方不大,但游客很少空手而回。

    从吃穿用到文化艺术用品、纪念品都别具特色。建议制定出台旅游商品发展中长远规划及扶持发展政策。

    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持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尽快建设银川旅游商品集散中心和旅游商品购物一条街。

    在“娱”上,要象西部影城那样不断以新创意增强景点与游客的参与性和娱乐性。要不断推进与文化部门、高等院校和艺术团体的合作,紧密联系旅游景区,研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活跃旅游文化氛围。规划建设银川夜间文化娱乐街区,推出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丰富银川旅游夜间消费生活。

    针对银川旅游文化短腿,应该整合各方力量,尤其是文化艺术界要为银川旅游宣传开展创作征集一首歌、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乃至散文诗歌大型征文活动,继续鼓励类似《西夏乐舞》、《月上贺兰》文艺形式的创作展示;扶持诸如西夏陶艺大师李五奎等的旅游产品创作生产销售;支持西部影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方民俗文化的转型发展。特别要珍惜银川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名片,进一步挖掘“塞上江南、西夏古都、回族风情”三大特色文化内涵,争取把贺兰口岩画、西夏王陵和中华回乡文化园景区(点)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旅游产品,整体提升银川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五)破除银川旅游发展体制和机制性障碍建立符合旅游业发展规律的行政管理体制。借鉴中卫经验,整合旅游资源,组建银川市旅游集团公司,加强统一管理。以贺兰山东麓国有景点为试点,在有效保护文物和生态资源的前提下,适度分离管理权和经营权。探索旅游景区一体化管理的路子。重点解决西夏王陵、贺兰口岩画和滚钟口景区由事业改企业,以激发活力,增强景区自我发展能力。

    目前在市场化的价值取向下,国有景区改制,民营企业进入景区取得阶段性经营权,已成为全国的一个普遍现象。实际上,旅游产业中,企业的体制格局变化已是不可阻挡。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的办法和途径,按照社会化投入,市场化动作的方式,通过改制、转让、租赁、托管等多种形式,促进国有景区走向市场。

人民银行发展前景第4篇

关键词:银川;旅游产业;竞争机制

全球旅游发展的历史表明,城市旅游业是各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已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旅游业综合性强、成长性强、带动面宽、市场空间广阔,是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旅游业也是发展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引擎。如何把旅游业做成银川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

2011年4月以来,笔者参加市政协专题调研组,以“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为切入点,对我市旅游产业情况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调研。在掌握大量信息资料的前提下,根据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客观分析了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就我市旅游业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措施提出了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供市委政府决策参考。

一、银川旅游业最近几年的主要成绩(一)银川旅游业发展不断有新思路银川市旅游业的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一路走来的。“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的城市建设新定位,明确了以“西北风情”和“运动休闲城市”建设作为重点的战略新目标,从而使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断引向深入。

(二)银川旅游的业绩有新增长

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95.87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6.48亿元,同比增长28.5%;接待入境游客1.5万人次,同比增长37.27%;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06.83万美元,同比增长48.72%。

今年1-5月,以门票为例,不但保持了平均百分之二十的增长速度,西部影城和黄沙古渡更有同比超过30%、40%的上佳表现。

(三)银川旅游产品呈现新业态

在镇北堡影城、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中华回乡风情园、水洞沟、黄沙古渡等,成为我市面向国际、国内中远程市场的主干景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的同时,在产品结构上,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度假休闲型产品成为我市旅游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颐和生态园沙漠高尔夫、西夏城自驾车营地等中高端旅游产品为代表,标志着我市\"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建设迈开步伐。会展旅游、沙地湿地生态旅游和休闲运动蓬勃发展,标志着我市旅游业正在逐步由单一产业型业态向复合型、效益型产业业态转变。

(四)银川旅游景区打造获新成果2010年,以出卖“荒凉”闻名天下的镇北堡西部影城,继续领跑全国旅游民营企业和区市旅游业。在他们改建了售票大厅,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开展多项民俗表演,提升服务档次等不懈努力之后,荣膺5a级景区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殊荣。打破了过去银川没有一家5a级景区的尴尬局面,激励了银川旅游业界的创新精神,提升了银川旅游业的水平和地位。另外,银川市还荣获“2010第二届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奖,进入了“2010中国城市榜全国网民推荐的中国旅游城市”前20名。

(五)多元化投资为银川旅游添新活力“十一五”期间,以西部影城为代表的民营景区,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同期国有景区。目前,伴随着黄河金岸的建成通车,华夏河图、长河湾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中心等一批投资规模大、起点高的生态旅游项目相继落户我市,为我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后劲。

(六)银川旅游营销有新拓展

在旅游营销方面,始终坚持“内引、外联、远扩”的战略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联合宁夏旅游在重要客源市场新闻媒体制作广告,共同邀请媒体记者来银采风、踏线,改变传统促销方式,牢牢锁定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地区等重点市场,加大了在西安、太原、兰州等周边省区市场的促销,加入了中国西部帝王陵区域旅游合作联盟等。今年为共同打造西北风情旅游目的地城市,联络协调了政府相关部门和各大景区,于3月4日成立了银川市旅游促进委员会,从体制机制上为强化银川旅游营销工作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保障。

二、银川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银川旅游业总量还不够大、发展还不够快据统计,“十一五”期间,银川市国内游客接待平均增长量19.55%,都没有突破20%的份额。

银川旅游2006-2010年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银川旅游总收入占gdp的4.8%,远远低于西安的12.5%,桂林的15.18%,昆明的13.4%和扬州的13.7%,甚至也低于西部邻近的延安的8.64%和西宁的7.41%。这说明银川旅游总量不大,尚处于行业发展的自然增长阶段。分析其原因,凭实力银川可能与拥有世界级旅游资源的西安、桂林等城市没法比,但应该不比西宁、延安和榆林差。目前的差距之大,与我市旅游发展缓慢,重视程度不够,主观能动作用发挥不好不无关系。

(二)银川旅游要素和旅游市场发育不全首先是“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健全。在“吃”上,缺乏在国际国内市场叫得响的品牌;景区及其周边的餐饮规模普遍较小,档次低、卫生状况差、特色不明显,农家乐仅“乐”了一张嘴;具有回族特点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专营市场尚未形成,难以吸引更多旅客,特别是穆斯林前来观光旅游。

在“住”上,行业缺乏统筹规划,高中低档次业态比例不合理。去年在银川的一些国际、国内大型会议和旅游高峰期,出现“一房难求”现象。旅游饭店业普遍存在“半年闲”的窘境,淡旺季问题突出。

在“行”上,银川东线已有3个4a级和1个3a级景区,却不通公交。银川贺兰山东麓开通或加密的旅游交通线路车辆遭到民营中巴车的围堵。旅游汽车公司无场站,旅游专线全部亏损经营。

在“游”上,“有说头、少看头、没玩头”是目前银川大多数景点的通病。旅游景点作为一种产品不能吸引人、留住人,吸引不了回头客,很大程度上我们的景区还仅仅停留在观光层面。景区文化创新能力不足,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与游客的互动参与性、娱乐性结合创意少,缺乏核心竞争力“四度”:产品差异度、品牌知名度、顾客忠诚度、市场美誉度。

在“购”上,虽然银川自古就是“塞上江南”,特产丰富,作为“购”的原材料如“五宝”或叫“新五宝”等的基础条件很好,但在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一直以来缺少产业规划、产业园区和具体政策,基本处在自由发展、无序竞争、自生自灭的原始发展状态。在“娱”上,银川唯有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能让游客留下“真好玩”的赞语,其他景区文化创意缺乏,与游客互动参与性、娱乐性结合差。城市旅游产品内容单一,夜间文化生活单调,缺少娱乐性和有震撼力的演艺表演,缺乏旅游文化浓郁氛围。

其次是旅游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旅游企业没有一家产值过亿元的,旅行社尚无国内百强上榜企业,银川旅游企业整体呈现弱小散的状况;旅游市场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等未能建立,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等产业要素市场未能有效培育,旅行社、酒店、景区等企业融资困难,创意人才匮乏,管理人才奇缺,“用工荒”现象突出。

(三)国有景区遭遇体制机制瓶颈国有景区(点)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与民营景区相比始终处于下风。过去为鼓励创业,稳定人心,把西夏王陵景区和贺兰口岩画景区特设两个正处级事业机构,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今天看来,体制已不适应两大景区的发展需要。旅游新产品大多是创意产品,需要“短平快”,如果为搞一项创意项目,申请手续走机关程序,就难免赶不上趟,成明日黄花。现有的用人机制缺乏吸引力和灵活性,僵化的用工制度留不住人才,企业难有创新活力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调研中,国有景区齐声喊“不要钱,要政策”。看来我们的政策稀缺,体制不灵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

(四)银川大多数景区旅游资源环境堪忧贺兰山东麓的洪积扇植被和景观因自治区林业厅下属单位违规建设墓地受到破坏;镇北堡影城的景观天际线受到损害;水洞沟明长城上空的高压线、周边制砖厂严重破坏原生态人类遗址景观,红山湖水资源因宁东宝丰集团发生污水泄漏事故造成严重污染问题至今得不到解决;拜寺口景区农户、平吉堡农场职工迁出景区范围问题没有解决等等。

(五)银川旅游缺少总体规划和具体政策支持银川至今没有出台宏观指导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西安市2005年一次性投入200多万元编制旅游总规,并连续完成了六个配套规划,形成了一个由宏观中观到微观,由市级到区县到景点的各级规划体系。科学发展需要规划先行,否则就像西夏王陵博物馆一样,若干年后又要推倒重来。待批的银川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送审稿),尽管旅游部门作出很大努力,内容很充实,但因缺少总规参照,往往在关键处缺乏高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发[2009]41号文件下发已一年半时间,银川却没有结合实际的具体落实文件。

银党发[2004]33号文件《中共银川市委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内容很好,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楼”,落实得不理想,以致“力争到2010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700万人次”的总目标落空。所以,旅游业发展政府主导不到位是不争的事实。

三、大力发展银川旅游业的几点建议(一)进一步增强发展银川旅游业的紧迫感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也是关联度大、牵引性强的产业。发达国家如日本,2003年就确立“观光立国”战略,美国奥巴马总统2010年3月签署《2009年旅游促进法》,他们都从国家发展战略强调发展旅游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带动的产业有100多个。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1个旅游从业人员可以带动相关行业间接就业5.7人。随着我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增长到4000美元,大众旅游已悄然降临我们的生活。王歧山副总理今年4月讲,“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将达每年两次旅游。中国旅游业巨大的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巨大的潜力正在逐步放大。以国发[2009]41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出台和今年5.19中国旅游日的确立为标志,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银川发展旅游,既有国家对产业性质的明确定位,又有2010年5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发[2009]41号等文件政策支持,又有回族自治区首府城市地位和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特有旅游资源禀赋的优越条件。我们发展旅游不愁市场,又有资源,何不放手一搏?旅游产业是个无止境的产业,当下的我国旅游发展已进入深化阶段,其显著标志就是:旅游客源从自然性增长到竞争性增长,旅游市场从等客上门到开拓客源,现在已明显地走上了竞争客源这样一个阶段。所以要认清银川旅游所处的境遇和地位,抛弃漫不经心,增强竞争意识和发展旅游的紧迫感。

(二)把银川确立为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目前,我们为银川这座城市确立的旅游发展目标较多,比如“西北风情旅游目的地”、“运动休闲城市”、还有“塞上湖城、休闲之都”等等。目标多、口号多说明银川资源丰富,可塑性强,但还是太零散,缺乏高度浓缩和提炼。我们应该站在国际国内的高度,在旅游坐标中寻找银川的地位。既要有战略的眼光,又要有历史的眼光,还要有技术的眼光。我们认为把银川打造成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是合适的。目标高悬才能激励斗志,才能心无旁鹜地去追求梦想成真,才能以更高的起点、更高的规格、更严的要求来规划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事实上,银川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位、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和塞上江南的美名,其资源禀赋足可以与之相匹配。第一,灵武恐龙化石、水洞沟古人类遗址、贺兰山岩画都是华夏文明的见证。这些资源不仅吸引国内游客,也同样吸引国外游客,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第二,银川旧称“宁夏城”,是“塞上江南”最精华的地段,这座移民城市厚重的文化积淀有待世人开掘。大庆可以为“铁人”王进喜建一座纪念碑式的陈列馆,银川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移民文化也是可以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第三,西夏古都也是银川独有的资源。如果我们以一种创新思路和包容精神去囊括国内外所有的西夏文化遗存,一定可以使“西夏古都”的内涵丰富起来,其震撼力远不止是观赏王陵的沧桑荒凉。第四,回族风情虽说不是唯一,但首府地位使我们尽享优越。我们可以凭借这种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中心地位,把主体民族的文化展示到极致。“回族风情”这张牌不但国内客源市场大,世界穆斯林都是潜在的客源(当然,银川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远不止这些)。第五,从西部影城等品牌景区(点)的实绩看,银川不乏有识之士和旅游实战专家,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再加如能向外广揽人才,银川旅游产品与资源优势得到深度结合,从而实现脱胎换骨的品位提升,成功实现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是可以期待的。届时,银川旅游做到“国内响当当,国外有影响”并非空想。

(三)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责无旁贷政府主导,不仅是国家政策规定,也是国内旅游发展最成功的经验之一。近年来,由资源枯竭型城市而成功转型为旅游城市的河南焦作市、山东枣庄市,以及旅游发展取得世人瞩目成就的四川省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不遗余力地坚持政府主导战略。我市近年来旅游业虽然成果明显,但是仍属于旅游欠发达城市,这就更需要坚持政府主导战略。为此我们建议:一是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银川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以宣传、旅游、发改、财政、规划、国土、文化、交通、体育、卫生、安监等部门为成员,主要负责本市旅游发展战略与改革措施制定与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事宜。二是尽快高起点编制银川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完善“十二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以及重点区域重点景区的规划,构建完善旅游规划体系。三是尽快出台针对性强、简练实用的支持银川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四是以信息化建设推动银川旅游转型升级。建设集旅游信息咨询、旅游引导、旅游投诉与管理、旅游信息于一体的公共信息平台。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枢纽以及商业购物网点、重点景区、酒店宾馆等公共场所合理布局信息终端,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功能。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五是健全旅游监管体系。以发展旅游的眼光,充实旅游监管部门人员编制,成立旅游执法监察大队,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处理,加大对旅游景区资源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对文物景区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的监管。对旅游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制定应急预案,对队伍机制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员经费保障,以强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四)下大力完善银川旅游产业要素建设在“吃”上,做大做强清真餐饮品牌,以回族科学卫生健康的饮食文化营造银川吃的地方特色。其次要加强和规范旅游餐饮市场管理,建设地方特色餐饮一条街。

在“住”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我市目前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和旅游饭店业发展现状,加强发展规划,优化结构,引导不同星级饭店均衡发展,为旅游饭店项目规划、立项、论证、审核、设计等做好服务工作。落实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

在“行”上,要在出台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同时,做好城市旅游的专项规划。开通银川东线、宁东旅游区和永宁中华回乡文化园的公共交通。协调自治区交通厅,早日解决西线高家闸和东大门过河收费站“卡脖”现象。解决旅游汽车无场站问题,对亏损的景区旅游公交专线应该给予财政补贴。

在“游”上,文化是旅游的核心,也是旅游景点的灵魂。纵观银川现存的各种自然历史人文景区,其最高层面的文化分类和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应该是:华夏文明、西夏遗存和回族风情。在三大文化特色的景区中,最具潜力的应该是贺兰山岩画。太阳神岩画可以作为银川旅游的标志,银川可以“岩画之都”向世人展示。只有确立了主打产品,银川旅游才有方向。深入挖掘在银川大地上的华夏文明、西夏遗存和回族风情的文化内涵,把一批地方特色的景区打造成一流的旅游产品,旅游的吸引力才会真正增强。

在“购”上,银川是“塞上江南”,物产丰富,特色资源享誉海内外。银川地方不大,但游客很少空手而回。

从吃穿用到文化艺术用品、纪念品都别具特色。建议制定出台旅游商品发展中长远规划及扶持发展政策。

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持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尽快建设银川旅游商品集散中心和旅游商品购物一条街。

在“娱”上,要象西部影城那样不断以新创意增强景点与游客的参与性和娱乐性。要不断推进与文化部门、高等院校和艺术团体的合作,紧密联系旅游景区,研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活跃旅游文化氛围。规划建设银川夜间文化娱乐街区,推出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丰富银川旅游夜间消费生活。

针对银川旅游文化短腿,应该整合各方力量,尤其是文化艺术界要为银川旅游宣传开展创作征集一首歌、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乃至散文诗歌大型征文活动,继续鼓励类似《西夏乐舞》、《月上贺兰》文艺形式的创作展示;扶持诸如西夏陶艺大师李五奎等的旅游产品创作生产销售;支持西部影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方民俗文化的转型发展。特别要珍惜银川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名片,进一步挖掘“塞上江南、西夏古都、回族风情”三大特色文化内涵,争取把贺兰口岩画、西夏王陵和中华回乡文化园景区(点)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旅游产品,整体提升银川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五)破除银川旅游发展体制和机制建立符合旅游业发展规律的行政管理体制。借鉴中卫经验,整合旅游资源,组建银川市旅游集团公司,加强统一管理。以贺兰山东麓国有景点为试点,在有效保护文物和生态资源的前提下,适度分离管理权和经营权。探索旅游景区一体化管理的路子。重点解决西夏王陵、贺兰口岩画和滚钟口景区由事业改企业,以激发活力,增强景区自我发展能力。

目前在市场化的价值取向下,国有景区改制,民营企业进入景区取得阶段性经营权,已成为全国的一个普遍现象。实际上,旅游产业中,企业的体制格局变化已是不可阻挡。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的办法和途径,按照社会化投入,市场化动作的方式,通过改制、转让、租赁、托管等多种形式,促进国有景区走向市场。

人民银行发展前景第5篇

一、利率市场化推进现状

国务院日前批转的《关于2014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提出,今年将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资金价格都已市场化,无论是股票、债券还是贷款的价格,均已放开。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最终必将涉及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等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金融体系发展不平衡、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等问题。在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下行压力的当下,市场利率水平的攀升给实体经济造成了沉重负担。

二、民营银行发展现状

据银监会2012年年报统计,截止2012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3747家法人机构,有着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1927家农村信用社、800家村镇银行。在现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真正算得上民营资本控股经营的民营银行只有民生银行和少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而明确把自己定位为民营银行的则屈指可数。作近期首批五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正式推出,将分别在天津、上海、浙江、广东开展试点,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等在内的10 家民营企业参与试点。允许设立民营银行是我国金融改革深化的一项重大举措。

长期以来,金融抑制禁锢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扭曲了金融结构体系,由此又阻碍了社会产业融资关系的畅通。一方面,民间资本、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不畅,另一方面,大量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长期无法解决,民间融资成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主渠道。这就使影子银行大行其道,整个社会融资成本高企,也使民营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举步维艰。从这个意义上讲,民营银行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希望所在。

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民营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利率市场化是国家推进金融创新、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而民营银行的设立将会是加快和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必经之路。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民营银行的发展迎来了很好的机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有100 多家民营企业排队申请设立民营银行,掀起了一股“民营银行热”。随着试点方案的尘埃落定,民营银行在发起设立的热潮之后,着实需要更多冷思考。首先,民营银行是否能在短期内争取到良好的市场环境,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还需进一步观察。其次,民营银行本身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服务中小企业会带来经营的不确定性,加之民营资本天然的逐利性,都会使其风险系数高于大型银行。再次,若参与组建民营银行的企业把转型发展银行业当作自身企业筹资的工具,那么民营银行的前景未必乐观。

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民营银行发展对策建议

首先,应该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内部管理。

打铁还需自身硬,民营企业大多缺乏银行管理的经验,而良好的管理团队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银行高效运转的必要保障。在加强民营银行内部管理上,对构建出股权结构上的两种防范,首先是内部管理过于分散其次便是独股权力大造成的关联交易风险,对这两种应当给与积极管理。在内部员工管理上应当加强企业人员的素质文化,借鉴外国银行的经验来聘请职业的经理人,让民营银行的分配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激励制度上得到改革。另外也可通过完善民营银行的信息披露机制来较好管理内部工作,要求民营银行及时、充分披露其财务信息,真实反映机构运营状况,有效发挥市场监督力量,促使其稳健经营。

其次,应该整合优势资源,注重产品创新。

民营银行的竞争对手比较强大,并且占据大量优质客户,既没有国家信用保障又没有规模优势的民营银行想要分一杯羹,应该依靠什么?要在产品和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自己特点,整合优势资源,设计出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抢占发展先机,提高竞争力。一要大力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出适合中小微企业、农村地区的贷款理财产品。制定“求异”性的公司战略,掌握客户金融需求特点,实行差别化对待,量身订制个性化特色信贷理财产品,以方便快捷的小额信贷为主,推出丰富的多样化信贷产品和抵押担保模式;二要疏通民营银行清算与结算渠道,推出方便客户的结算工具。通过与其他银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依托他行丰富资源,弥补自身在支付结算上的不足,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加入央行的清算系统;三要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创建方便快捷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互联网服务系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市场竞争力。

再次,应该控制发展步伐,防范市场风险。

在利率市场化特别是存款上限逐步放开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银行业甚至整个金融业的大幅震荡,甚至会出现银行破产退出的情况。如果此时迅速实现利率市场化,刚有所起步的民营银行可能难逃夭折的命运,而大量中小银行也有破产的可能。这既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多样化发展,也不利于发挥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重要作用。所以,民营银行在发展初期,要控制发展步伐,稳步推进,以免在市场浪潮中折戟沉沙。

人民银行发展前景第6篇

无人问津的忧虑

进入宣堡镇境内,随处可见成群成片的银杏树,树姿雄伟壮丽,春夏郁郁葱葱,秋冬张扬明艳,形成优美而独特的自然景观。当地具有种植银杏的传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人工种植历史,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沟头渠边都有银杏树的身影。不仅如此,该地银杏种植系统有自己的特点,已被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曾几何时,银杏不仅是宣堡人感情深厚的“母亲树”,更是他们发家致富的“摇钱树”。银杏树全身是宝,银杏果(俗称白果)具有药用价值高,银杏树鲜叶也是提取黄酮成分的制药原料,银杏树苗木更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白果价格很高,一斤能卖到30多元,在1996年价格最高时候甚至达50元。一棵挂果的银杏树,一年白果产量能卖到数千元甚至数万元,着实能够带动当地发家致富。当时,当地小伙子找对象,女方家人首先要到男方家“实地考察”,看男方家中种植了多少银杏树。如果男方家中大面积种植银杏树,那就成了女方首选的“香饽饽”。

2002年,宣堡银杏市场开张,256个门面全部被抢租一空。最红火时有200多个银杏经纪人入场收购,年交易量达2万多吨,成为国内最大的银杏交易市场。然而近几年,这个偌大的银杏市场却是另一番光景――多数门面空关,有的转行开了小超市和服装店,只有几个门面正常收购,来卖银杏的农民寥寥无几。事实上,自2000年之后白果价格开始连年下跌,如今每斤甚至卖不到1元钱。在银杏收获季节,饱满诱人的白果缀满枝头,但却少有人采摘。大面积种植的果农需要请人帮工收摘,但白果价贱伤农,赚钱微乎其微。散种银杏的人家,请人收摘还赚不回工钱。结果,大量成熟白果任凭风吹雨打,自然脱落,最终腐烂或者被当垃圾清理,让人心疼不已。

与白果一样,银杏叶、银杏苗木的市场形势也不容乐观。银杏鲜青叶的价格跌到了每公斤2到3元,银杏树苗的价格也一跌再跌,直径5公分粗的银杏树一株才卖几十元。银杏是生长缓慢的树种,这么低的价格对育苗者来说太不划算。如此一来,宣堡镇银杏产业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特色产业的探索

从价格高涨到无人问津,从“摇钱树”变成“赔钱货”,当地银杏产业整体陷入低迷,镇域经济随之增长乏力。一张特色发展的未解答卷,正摆在宣堡镇党委政府面前。尽管银杏产业发展困难重重,但镇领导班子选择走特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坚定不移。

直面和分析问题,是探索前进的第一步。当地政府判断认为,供求关系失衡是银杏产业不景气的直接原因。在市场鼎盛期,当地居民大面积种植银杏,加之银杏嫁接技术的普及,银杏苗只要7-8年就能挂果。此外,银杏树很少有病虫害的侵袭,使银杏高产成为常态。同时,山东、贵州、广东等省以及日本、韩国、印尼等国也在大面积种植银杏。银杏产量急速增长,但国内外市场需求并没有同步增长,供需关系随之逆转,银杏价格自然与日俱下。

不过,银杏产业绝非没有前途。同为银杏主产区的邳州,银杏产业却红红火火,从卖银杏果、银杏叶到卖银杏产品,从卖加工到“卖风景”,顺利实现银杏的一二三产业贯通发展。在山东省郯城县,当地政府推动银杏产业“接二连三”,银杏加工品销售和银杏旅游渐渐唱起了主角,银杏产业富民效应不断放大。在浙江省长兴县,十里古银杏长廊,各式各样的白果餐饮,以及银杏深加工产业,都为当地带来诸多经济效益。

鉴于此,宣堡镇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卖白果之外从事多种经营,发展林下经济,发展银杏苗木、银杏盆景等,发展银杏深加工产业,探索多途径增收的银杏产业发展新路。目前,当地从事林果产业业主总数达49个,发展林果产业总面积21000多亩,已形成万亩以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投资总额超过4.5亿元。特色林果产业正常吸纳3200个农民就业,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在银杏深加工方面,已培育引进多家企业,主要生产银杏黄酮胶囊、银杏酒、银杏晶、银杏茶、银杏砧板、银杏盆景等,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坐落于宣堡镇的国家古银杏公园,经确认古银杏群落达15个,是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树龄最高、林相最佳、保护最好的古银杏群落,被誉为“自然之奇迹、休闲之胜地”。依托于这个生态宝库,宣堡镇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打造“路在绿中、镇在林中、人在景中”的“森林小镇”,年均吸引游客30万人次,旅游产业发展渐入佳境、态势喜人。

养生小镇的追求

2016年,“特色小镇”这一新概念迅速进入公众视野。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10月底,发改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始终在“特色”上求索的宣堡人,对建设特色小镇这一重要战略决策反应敏锐,提出打造“银杏养生小镇”的新目标、新追求。在这方面,当地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文化优势,无疑是宣堡镇党委政府最应干、能够干、必须干好的事情。

“银杏养生小镇”的特色,就特在银杏品牌、特在银杏资源、特在银杏文化、特在银杏生态。银杏树是泰兴的市树、江苏的省树,也是呼声最高的、最有可能成为国树的候选树,其衍生价值不可限量。当下,回归自然、享受人生、休闲养生,成为新的时尚,康体保健等高端旅游初现端倪。古银杏森林生态养生旅游品牌在上海、浙江、苏南等地具有较为稳定而成熟的客源市场。未来,宣堡还将打造以银杏文化为主题的银杏小西湖公园、银杏文化展厅、银杏博物馆等,提升银杏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彰显“医、药、养、游、文”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人民银行发展前景第7篇

7月25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披露了近日已正式批准三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的消息。这三家民营银行是:腾讯、深圳百业源投资公司、深圳立业集团为主发起人,在广东省深圳市设立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 浙江正泰集团、华峰氨纶(002604.SZ)为主发起人,在浙江省温州市设立的温州民商银行; 天津华北集团、天津麦购集团为主发起人,在天津市设立的天津金城银行。

此时距离2013年7月5日,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俗称“金十条”)首次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已经满一年。

民营银行均为差异化服务

据银监会相关领导介绍,三家试点银行在发展战略与市场定位方面各有特色,目标是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如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将办成以重点服务个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为特色的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定位于主要为温州区域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区居民、县域三农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天津金城银行将重点发展天津地区的对公业务。

“我们大约会有6至12个月的时间准备,具体模式还需要等开业的时候,但是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会更多采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 日前,腾讯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华峰氨纶相关人士则对外表示,温州民商银行下一步的发展、网点的分布、团队组建等都在紧锣密鼓推进当中,高管团队的人员由浙江正泰集团、华峰氨纶以及其他股东三方共同组建,董事长将从外部选聘,未来的经营模式不会参照目前热炒的互联网金融。

民营银行的设立被业界寄予厚望。7月31日,国务院总理在国务院会议上,再度强调当前要集中力量抓好几件一举多得的大事。而促进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试点设立民营银行就是其中之一。

全国人大常委、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曾表示,民营银行未来的发展前景就是错位竞争。能够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能够办出特色,能够比别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就能够有前景。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现在金融市场的竞争还不够,所以这就造成还有一些垄断行为,还有在定价上收费过高、过多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民营经济的准入得到进一步解决。”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对此也充满期待:“民营企业来办的民营银行它长期来看有种‘鲶鱼效应’,民营资本的注入必然能够进一步激活并提高银行业的整体运营水平。”他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银监会:

将向中西部扩大民营银行试点

作为民企,同时又是银行,民营银行负有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双重风险。许多人都担忧民营银行业务开展将比国有银行更难。

今年3月,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还为民营银行的试点和设立提出建议。他认为,由于民营银行存在信用劣势,可能会难以吸收到公众存款。

此外,按照银监会要求,承诺风险自担的做法也无形中给民营银行戴上了沉重的心理枷锁,“民营银行在面临破产清算时,若资金不足以偿付时,则要以企业净资产或实际控制人的净资产对存款人存款给予全额或部分赔付。这迫使民营银行将以更加审慎的方式经营,他们将在贷款中更加偏向于风险厌恶,但同时也就意味着低回报。在存款保险制度推出之前,这将使民营银行在与其他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华创证券的一位银行业研究员对《中国经济周刊》说道。

另一方面,民营银行的发起人们尽管在其他领域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功,但在传统金融领域能否游刃有余,尚需观察。

经营银行需要大量资本,一般民营企业可以拿出十几亿乃至几十亿来办银行,这虽然能够让银行运转起来,但还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规模,所以民营银行真的办起来,前途也是很坎坷的。据专业人士估算,投资几十亿办银行,一般3至5年内根本无法盈利,10年也回不来本。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说,但从中不难看出新办民营银行的前景在业内并非被一致看好。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带着上述疑问向华北集团执行总裁、天津金城银行筹备组组长崔莉培提出采访请求,但对方声称在天津市银监局开会,匆匆挂断了电话。记者又拨打了温州金融办主任张震宇的手机以及办公室电话,均没有人接听。

但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显然对于民营银行的发展比较乐观。他认为,民营银行定位明确、利润很直接、产权很清晰,在吸收存款上会努力采取办法吸存,也会更加积极地拓展市场。在他看来,未来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对刚刚诞生的民营银行会起到利好作用,有利于老百姓更放心地存入银行,并提升民营银行的竞争力。

郭田勇同样看好民营银行的前景:“按照我们的判断,存款保险应当在半年左右的时间推出。有存款保险之后,银监会对民营银行涉及风险的担心或者要求出资人有这方面准备的要求可能会显得有些多余,未来可能没有必要存在。这样对民营银行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值得注意的是,银监会监管二部主任杨丽平在7月25日表示,下一步,银监会还将研究论证扩大试点的相关事宜,尤其是中西部等金融服务薄弱的地区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工作,要加强辅导,适时推进扩大试点。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民营银行进一步的拓展有赖于第一批试点运营的情况。“我希望,我也相信,我们的民营企业家能够把做银行当做一项事业来干,就是要按照银行经营的规律和本质来做银行。这样才能保证民营银行真正能够走得更远,真正能够在未来做成百年老店。”郭田勇对《中国经济周刊》预测说。

(实习生王佳杨对本文亦有贡献)

三家民营银行发起人持股比例

人民银行发展前景第8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完善,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了当前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率市场化趋势也将对我国银行的管理过程产生一定的冲击。结合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概念,可以发现,随着银行建立起来一套相对自主化的价格机制,对于银行未来的长远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流通有着积极意义,但是,其也不可避免的对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产生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这就需要银行从内部积极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完善现有经营管理机制,保证银行经济的健康持m发展。

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管理策略

一、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概念

所谓利率市场化改革,指的就是银行结合市场经济变化的实际情况,并分析自身的银行储备金情况,对银行的利率形成有效的调控。可以发现,这种利率调节模式产生了对传统银行运行过程的根本性变革,其变化的指南是市场经济的实时变化,而不是政府政策的宏观太空。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率市场化下的银行管理过程要结合其基本型忒单,对银行资金关系进行有效的控制研究,促进银行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一)提升银行管理的决策准确度

结合相关的数据研究,我国的几个主要银行已经初步完成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完善,我国的各个银行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变革,将会以利率市场化为基准,进行对银行内部的经营管理体制的优化设计,来满足我国社会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呈现出市场导向的趋势,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我国各个银行就需要充分考虑到价格参数的影响作用,以市场化信息为导向,对利率进行改革。与此同时,在进行利率制定的过程中,引进先进的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这种方式,银行可以对市场信息进行动态化的分析,根据市场的实际行情,做出最有利的利率,进而极大的促进银行内部资金的流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从这一角度进行考虑,可以发现,利率市场化结合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有效促进银行管理决策度的提升。

(二)提升银行的竞争力

随着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我国各个银行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具体的来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银行都是各司其职,之间的竞争关系也不明显。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银行已经化身成为了“企业”的一种,这也就意味着银行之间的关系已经从原先的合作者变成了直接竞争者。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的结合利率市场化的时代内涵,丰富银行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了当前银行管理所关注的核心区域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越来越多的银行势必会认识到利率市场化的优势和作用,我国的各个银行为了追逐更多的利益,针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涵,丰富自身的管理手段,促进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三、银行管理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发展策略探析

(一)有效控制银行管理成本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银行可以通过丰富自身的业务组成,达到降低自身的管理成本。具体的来说,银行可以通过负债业务可以筹集大量的现金,并通过合理调控存款利率的方法和手段,有效的控制银行的管理成本。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存款数额是保证银行后续运行的最基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客户存款利率的设定将是整个利率市场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对过往数据的汇总研究,我国大部分银行的存款利率都维持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统一数值,是根据国家统一宏观划定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往往会使用一些变相手段,来吸引人民群众存款,进而为银行带来很多的额外负担,提升了银行的经营管理成本,严重影响了银行的正常经营管理。结合这样的数据案例,可以发现,取消统一的利率已经成为了时展的呼唤,也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设定不同的存款利率,将发展成为银行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保证银行之间的良性竞争,将银行的发展“放到阳光下晒晒”的基础性保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存款利率的变化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各个银行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和市场经济的变化,合理制定存款利率,在保证自身经营成本的基础上,稳步扩大自身业务发展。

(二)丰富银行管理业务

在进行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要充分的重视到对现有的银行组织管理方式、结构的优化设计,保证银行的稳定发展。具体的来说,当前银行的主要经营管理业务包括贷款业务和负债业务,这两项业务也占据了银行解决百分之九十的份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我国银行要对中间业务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银行管理工作的综合、系统发展。所谓中间业务,指的就是银行通过自身管理组织,为人民群众提供相应的金融经济服务,提升银行的口碑、服务人民群众。与此同时,银行通过中间业务可以充分的丰富自身的业务架构,提升银行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代化背景下下,为了保证银行获取更多的利益,就需要把中间业务拓宽发展,将中间业务转化成为现行银行管理组成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为银行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可能。

四、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了我国银行的改革发展发现。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利率市场化的时代背景,我国银行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经营管理机制,优化银行内部业务组成结构,动态性的解决银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银行重视对于信息数据的调研,做出管理体制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银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琛.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宁夏大学,2014.

人民银行发展前景第9篇

[关键词]乡愁文化 古银杏 旅游 安陆

[基金项目]1.乡村旅游视角下的湖北省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14D040,湖北省教育厅人社科重点项目;2.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与新型城镇化WL2014C009, 武汉市旅游科研课题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新型城镇化之路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记住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留住文脉”更是社会进步的“人文内核”。银杏起源久远,与恐龙同时代,历经冰川浩劫而不移其志,是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使者”,因契合诸多优秀传统文化而被当作中华民族生命的图腾。从这种文化意义上讲,银杏作为人们追溯远古、迈向未来的桥梁,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心中的“最美乡愁”,古银杏旅游也是人们“追寻乡愁”的最好回归。

一、乡愁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

(一)乡愁文化产生的背景

乡者,故乡也;土者,民间也。吾乡吾土,是故土,是老家。顾名思义,“乡愁”就是“思念故土的愁绪”。综合学者对“乡愁”文化的研究成果可以知道,“乡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积累下来的源自于故乡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以有形和无形为载体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一般而言,“乡愁”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即对亲族同胞、乡亲邻里的思念;二是时空隔离的怀旧,即对故乡风物、故国山河、旧时情景的怀念;三是代代相传的风俗,即对浸润其中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等等的浓情眷恋。显而易见,“乡愁”反映了人们“身、心、灵”的需求,其中,风土人情对人们的影响是最为深层久远的。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远古乡土聚落逐步演变为眼前“水泥森林”,“城市化”发展使不少农民背井离乡,而“城市病”又一度让“进了城、上了楼”的人们感怀乡情的弥足珍贵。现代人生活节奏较快,物质生活渐次丰盈,久居“城市樊笼”,向往“田园牧歌”式自然奔放的生活状态。人们思念亲人,牵挂家乡的祖屋,难忘家乡的口味……乡愁可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生长在血脉里、难以被割裂的文化根脉,现代意义上的乡愁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是中华民族坚守了几千年的诚信、勤俭、向善、感恩。

(二)乡愁文化对乡村旅游的影响和意义

1.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发展迅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人们在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福利时,也遗失了原有的“根脉”,人们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地方已经难以寻觅,只能通过类似的符号找回心灵的归宿。这些符号可能是古旧的房屋、祠堂牌坊、家书信物、石佛青灯的静态物象,也可能是炊烟篝火、春耕秋收、读经礼佛、织浣渔樵的动态表达。国家一系列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发展要尊重自然、尊重生态、尊重原貌、尊重本土文化。乡村旅游规划和设计在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改善自然环境,保留和恢复历史风貌,彰显地域特色,能够统筹城乡发展,让城市建设和乡村形态各具特色,实现乡村旅游项目科学化、层次化、个性化要求,并不断提升旅游品质、改善旅游服务,进而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2.有利于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人们割舍不掉的“美丽乡愁”是土地孕育的乡情,是血脉维系的亲情,是文脉延续的精神。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风土人情、农耕物象、聚落炊烟为“乡愁”找到了栖息地,因此,乡村旅游成了最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卖点”和发展“标尺”。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正说明了做足“乡愁”才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利用,立足地方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是留住“乡愁”的有效路径,反过来,作为乡村旅游的文化密码,乡愁文化也能挖掘地方特色,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和浅层化现象。二者各有侧重,相互促进,能够带动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3. 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归属感是人类精神的最高需求,有了“精神故乡”,人生目标才有安放之地。乡愁文化让我们接续了过去、传承了现在和拥有了未来,是心中神圣的“精神高地”。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上楼”成为享受城市文明的城里人,乡村文明正在一点一点消逝,“乡愁”成了人们对故乡的情感延续。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未来几年,还将有两亿人步入“城市快车道”,农村的“空心化”也让更多人“愁上加愁”。发展乡村旅游,留住文化碎片,让更多人回归“精神故乡”成为一种历史责任。只有厚植“乡愁文化”,才能协调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世与未来的关系,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让社会永续发展。

二 、 安陆市古银杏旅游发展现状

(一)优势(Strength)

1.区位优势明显,属鄂中腹地,位于鄂西生态旅游圈境内。

安陆市位于湖北省的东北部,处桐柏山、大洪山余脉和江汉平原交汇处,是一个拥有62.6万人口的县城,总面积约有1344km2。境内汉丹铁路、汉十高速公路、“316”国道纵贯南北,安花公路、安卫铁路贯穿东西,并与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相连接,北往襄樊,南通武汉,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80公里,属“九省通衢大武汉”的卫星城市,是湖北武汉、襄樊、十堰的重要连接点,位于鄂西生态旅游圈内,与随州市随县的洛阳银杏谷连成一片,是鄂北精品游的必经之地。

2.古银杏群落树龄古老,树形奇特,景点集中,观赏性强。

钱冲古银杏群落是我国目前仅存的两大自然状态银杏群落之一,拥有参天连片的古银杏群落36处,定植银杏240万株,现存千年以上的银杏古树48株,500年以上的有1468株,百年以上的有4683株。古银杏不仅品种、数量繁多,年代久远,且树形各异,有夫妻树、公孙树、母子树,极具观赏价值和情趣。最古老的银杏树树干须6人合围,树冠达380余平方米,树龄达3200年,见证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经历了炮火洗礼,感受了人间冷暖。它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勤劳朴实、善良宽仁的特性为后人所崇拜,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银杏乡愁”,也为安陆市古银杏旅游的差异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3.文化底蕴深厚,与李白文化交相辉映,可持续发展动力强劲。

安陆银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诗仙李白“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留下名诗名作300多篇,安陆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白兆山上李白亲植的银杏树又为古银杏旅游增添了传奇色彩和文化气息。银杏得李白文化润泽,李白与银杏结缘,二者相得益彰,为“乡愁”文化的挖掘找到了契合点,共同丰富了安陆市文化旅游内涵。2012年,央视《远方的家》栏目组进驻公园所在的钱冲村进行采风,传播了银杏文化,栏目播出后,影响甚广,全国各地刮起一阵“银杏风”,当年国庆节后,慕名而来旅游的游客达到36万多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愁文化促进了古银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劣势(Weaknesses)

1.旅游开发投入捉襟见肘,基础设施配套有待完善。

一方面,整体投入需求大,建设成本高。古银杏资源主要以原始资源为主,后天栽植规模小,不能产生旅游效益,引进旅游开发公司进行管理没有注重科学规划和规模投入,主要景区基本上还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没有凸显特色。另一方面,周边农户参与少,旅游接待设施数量少,档次低,功能不全,大大限制了游客在景区逗留的时间。

2.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大旅游格局难以形成支撑。

安陆市经济发展较慢,游客接待量小。尽管安陆市在古银杏旅游产业方面进行了大力扶持,每年投资600多万建设旅游环线,改善景区交通状况,宣传旅游形象,但是对于景点的打造,这些有限的投入只是“蜻蜓点水”,短期内难以得到提升和改善。加之,作为林业旅游资源,古银杏旅游内容单一,季节性强,而周边的太平寨等旅游资源又没有进行有效开发,银杏采叶园也没有进行精心包装,造成旅游的总体效益低下。

3.旅游景点管理不科学,旅游专门人才匮乏。

安陆市旅游资源管理比较分散,分属于旅游、林业、城建、文化等各部门,尽管引进了开发公司,但公司与市、镇、村三级管理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矛盾不断,这不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由于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难以适应景区发展需要。此外,安陆市专业旅游管理人才极少,旅游管理水平与旅游服务人员素质不佳,影响了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生态文明得到社会认同,“乡愁”文化深入人心,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向好。

多次提出各地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生态效益让乡村旅游火起来,古银杏旅游让人们更加亲近自然,它勾起了人们的“乡愁”,引起了游客的共鸣,通过走访调查得到,半数以上的游客认为“回归自然”、“领略乡村田园风光”及“带小孩增长知识和阅历”是推动游客乡村旅游的最主要因素。

2.国家政策利好,地方政府支持,以银杏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竞争力。

2014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有条件的特色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地方政府也更加注重对“乡愁”的打造。资料显示,全国盛产古银杏的城市仅有三处,以安陆银杏最为古老,钱冲古银杏国家森林公园也是全国唯一的以单种植物命名的部级森林公园。2013年,安陆银杏获批地理标志产品;2015年,安陆钱冲村获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钱冲景区也被纳入“全省金秋快乐乡村游”10条精品线路和10条最美赏秋线路。由此可见,古银杏旅游在全国同类乡村旅游景点中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

(四)威胁(Treats)

1.经济疲软,市场失衡,制约了银杏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当前,中国经济当临结构性失衡问题,企业发展乏力,无序竞争、市场信息不灵导致了银杏资源价格整体下滑,银杏资源减少,其产业发展很难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安陆银杏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态观光方面,银杏加工比较粗放,主要是加工开发银杏食品、银杏茶、银杏枕等,由于市场经济调节,没有科技投入更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杏产业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2.旅游资源竞争加剧,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

旅游作为中国的朝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也带动了各地的景点开发。近几年,各地纷纷打造古村古镇,发展特产采摘等休闲农业来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软实力和持续竞争力,给经济支撑能力欠佳的安陆来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随着乡村旅游景点的增多,也会导致大批游客流失。

三、安陆市古银杏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 加大投入力度,加大银杏系列产品的深度研发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安陆市古银杏资源存量有限,作为林业资源,其受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如遇狂风暴雨,黄叶提前零落,旅游地生命周期缩短,也会影响旅游品质和旅游收益。建议增加投资,依靠科技,保证银杏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在保护原有古木和增植新苗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将银杏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效串联起来,形成良好的经济生态圈,推动古银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塑造文化品牌,加大同质化产品的资源整合力度

尽管安陆银杏被列入地理标志产品名录,但其产品附加值仍然有待挖掘,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本地化,安陆古银杏旅游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当前政策红利,抓紧开发“乡愁”景观,结合特色文化优势,丰富银杏产品的文化内涵,塑造安陆银杏的文化名片,从而提高银杏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要对农业资源,林业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促进产业融合,鼓励发展花卉苗木规模种植,丰富旅游产品种类,对古银杏旅游形成强力支撑,让景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三)融入文化元素,提升银杏旅游的整体形象

文化是旅游的生命,用文化留住“乡愁”,最能在人身上打下烙印。安陆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银杏为主的古木文化,以李白遗存为主的李白文化,以太平寨、府河为主的山水文化、以新五师旧址为主的革命文化,以田园风光为特征的农耕文化,以道教为主的宗教文化,以杨氏太极为主的太极文化、以水墨漫画为主的艺术文化、以足球为主的运动文化、以地方特色为主的民俗文化等等,应该让这些文化元素互相勾连,发生联系,尤其是要与古银杏旅游相结合,加强创意规划和特色设计,彰显丰厚的历史文化精髓。建议在钱冲古银杏森林公园设立银杏书院、农耕史学馆、太极堂、渔浣潭等景点,营造“乡愁”韵味,延长银杏旅游线路,增强文化灵性,提升整体形象。

(四)注重营销合作,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谋求长期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景点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旅游营销,对于安陆古银杏旅游来说也是如此。乡村旅游营销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旅游欲望,安陆市当前除了能够利用“李白故里,银杏之乡”的城市名片造出一点声势外,在景区的形象打造和营运管理上显得力不从心,建议加强内外部营销合作,采用“线上+线下+体验”三位一体的旅游营销模式,在城市形象上做足文章,提升城市品位,让更多的游客愿意来、留得住、还想来,这无疑是安陆市古银杏文化旅游发展的长久之计。

参考文献:

[1] 周兵:《“乡愁”文化与新型城镇化》,《学术探索》2015年第4期

[2] 刘晓川:《乡愁蕴含的文化》,《京郊日报》2014-01-08(A4)

[3] 朱峰、李娟文、马勇:《安陆市旅游资源特色分析及开发构想》,《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4] 范玉刚:《乡愁是文化记忆的价值原点》,《t望》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