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2-20 22:21:15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第1篇

关键词:德育答辩;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德育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张立忠: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河北石家庄050018

多年来,高等学校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全方面教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相对于智育、体育的评价手段与体系而言,德育的评价体系相对薄弱。如何评价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是长期以来摆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了德育答辩活动。实践表明,德育答辩不失为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德育答辩的实施过程

德育答辩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一)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为了上好德育答辩这堂“课”,理工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领导、学工部(团委)负责同志、学部书记、辅导员、“两课”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答辩分为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三个阶段。

撰写论文阶段。学院要求每个毕业生认真回顾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寻找并弥补不足,调整发展方向,达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2010届2196名毕业生全部撰写了德育论文。

论文评阅阶段。学院专门安排了德育答辩论文导师,对毕业生德育论文进行指导、审核、评阅,并写出评阅意见。大部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思想认识、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认真总结,写出了有质量的论文。

现场答辩阶段。在德育答辩会上既有毕业生们的真情告白,也有献给学校建设发展的合理建议。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成员分组深入各学部,听取学生陈述,进行现场提问,根据德育答辩评分标准评定现场答辩成绩。

(二)根据学生在校思想政治表现,评定德育答辩教育成绩

学生德育答辩的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现场答辩、毕业离校期间表现四部分成绩组成。其中,现实表现的成绩占50%(辅导员打分)、德育论文的成绩占20%(指导教师打分)、现场答辩的成绩占30%(答辩评委打分)。

德育答辩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90分以上)、良(75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待考察(60分以下)。对于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及格的,按结业处理。

2010届有2196名毕业生,其中有248名毕业生因工作需要(顶岗实习)不能回校答辩(但均提交了德育论文),在校答辩194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9%;有81名学生第一次答辩成绩不合格,进行了二次答辩。

(三)发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延伸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现场答辩阶段,学院鼓励低年级学生旁听。对于毕业生本人来说,这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总结和人生的升华,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心灵鸡汤,为他们的大学之路指明了方向。答辩结束之后,德育答辩委员会评选出优秀德育论文,将其集结成册,提供给在校学生阅读,进一步扩大德育答辩的影响力。同时,学院围绕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把优秀毕业生在德育答辩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新生,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校风在高低年级间的传承。

二、德育答辩的实际成效

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对大学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毕业生在高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是大学毕业生德育状况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德育答辩成为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方式

相对于专业答辩,德育答辩形式更加灵活,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更具吸引力。这种新颖的毕业教育方式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毕业生的感触颇具代表性:“在离校前夕,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教育、帮助、关心我们四年的老师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实在是很难得。老师们不仅帮我分析了优缺点,还给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对我走向社会大有益处。”

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全面考核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全面检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德育答辩工作还吸引了其他专业课教师和“两课”教师,德育答辩的过程成为师生真情话别共叙情谊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及时疏导了离校前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2010届毕业生成为历年来毕业离校期间表现最好的一届毕业生。

(二)德育答辩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学生提供一个量身定做的教育环境是德育答辩工作的出发点之一。按照教育规律,大学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以学生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而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的形式特点是,它从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出发,充分反映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答辩会的时机、内容及形式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个性互动的教育环境。学生有机会自我总结、交流、答辩、阐述,使学生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自觉地投入。经过学生入脑、入心的理智思考获得的心灵体验、思想升华的效果是任何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学校注重将德育答辩理念加以推广,发动低年级学生现场旁听毕业生德育答辩,以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德育答辩成为贯穿所有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成为学校德育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的载体,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有效途径。

(二)德育答辩成为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专业答辩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检验,那么德育答辩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考核,是学习期间思想状况的展示和总结。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检验关,改变了以往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思想。与专业答辩相比,德育答辩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与实践的总结和展示。通过这种“出关”,更增强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信心。

按照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安排,在2010年毕业生德育答辩的基础上,已组织新生结合入校以来的所感所想,在辅导员和个人成长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自己4年的大学生活打下基础,也为学习4年后的德育论文答辩积累资料。从入学教育时的“德育论文开题”到毕业教育时的“德育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同时辅以二、三年级德育论文的阶段答辩,一个完整的本科生德育工作体系正在该校逐步形成。

事实表明,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以德育答辩为载体,以学校德育理论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学校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支撑的模式,成为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平台,“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学院毕业生的普遍特点。学院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受到社会、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肯定。

三、德育答辩的实践启示

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对于高校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亟待改革。河北科技大学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表明,德育答辩正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

(一)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人性化

重视人的差异性,突出人的主体性,这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基本要求。德育答辩认可了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德育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答辩、毕业答辩组成一个完整的道德评价过程。这个过程立足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学生由对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启动功能和激励功能,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

(二)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动态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评价注重静态取向,重视的是评价的判断和鉴定功能,并进一步异化为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以终结性评价结论来区分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处于成长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目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最终结果,而应关注其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指引他们看到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方向。通过对学生阶段的、单元的和局部的道德发展水平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发展,也能对德育工作进行不断调整,改进德育体系及其手段方法,甚至重新构建。这样,在学生自我发展和学校德育评价的互动中,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德育工作目标也能够最终实现。

(三)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多元化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第2篇

【关键词】广西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 毕业生 就业

1 前言

体育教育专业是广西师范大学开设较早的专业之一,而广西师范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在广西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之中是成立最早的,经过40年的努力和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体育教育人才。近些年来,随着广西高等院校的连续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广西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特别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在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研究分析广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并寻求对策,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2、2013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无结构访谈法、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从对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调查中获取了2013―2014届毕业生实际就业的基本统计数据。2012届毕业生109人,实际就业率95%;2013届毕业生79人,实际就业率98%。从近两年的就业情况来看,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率逐年递增,这一情况表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仍有较大的挖掘空间。体育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体育方面的教育人才,因此,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渠道。

就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看,就业成多元化趋势发展,这是因为随着我国体育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大众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较多企事业单位接收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这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这两届毕业生进入中学任教共有58人,2012届有37人,占年级总人数的34.0%,2013届有21人,占年级总人数的26.6%。2012届考取研究生7人、占年级总人数的6.4%,2013届考取研究生6人,占年级总人数的7.6%,考研比列较少。在考取公务员方面,2012年考取了3人、占年级总人数的2.8%,2013年考取了5人,占年级总人数的6.3%,考取公务员的毕业生大幅度的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毕业生进入事企业工作的人数较多,2012届有35人进入事企业工作、占年级总人数的32.1%,2013届有27人进入事企业工作、占年级总人数的34.2%。这说明,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和体育俱乐部发展良好,这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此外,还有部分毕业生走入社会后自主创业,2012届有14人,占年级总人数的12.8%,2013届有11人,占年级总人数的14.0%。总的来说,调查发现在校从事教育工作、进入部队公安、考取党政机关等这些传统的岗位仍然是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的主渠道,同时,体教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正逐渐多元化,可供毕业生选择的就业渠道越来越多。

3.2 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一,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有待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水平和英语能力这方面能力较差,综合能力有所欠缺。第二,用人单位注重学历、追求名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片面追求名校从而忽略了教育能力的强弱,致使绝大多数毕业生失去了与他人公平竞争的机会。第三,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现大多数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未从根本上认识就业指导在毕业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就业指导课程开设不到位。第四,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导致了人才培养的统一性突出,但是其灵活性较差,不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不利于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 促进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4.1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力度,积极推荐毕业生

就业指导要早期化、全程化,高等院校应把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中,从入学开始就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实施指导。学校也要加强宣传本校和毕业生的信息,扩大影响,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合适的毕业生。

4.2鼓励多渠道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增加社会实践,发展“一专多能”,毕业生在掌握一项或多项特长的同时,也要了解和熟悉其他运动项目。同时,在文字应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应用以及外能等方面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4.3 鼓励自主创业

实现自我就业. 自主创业已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重要的择业渠道, 学校应提供及时信息和外部资源, 做好个性化服务。同时,毕业生应当依据自身知识优势积极创办科技性、服务性企业, 努力实现自我就业的同时还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4 优化课程设置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设置在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同时,必须考虑相近职业岗位群能力培养的需要,更要注意加强学生对岗位及其内涵变化的适应性和职业范围的弹性选择,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与基础的充实和培养。

【参考文献】

[1]贺敏,高晖.体育人才的供求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01,156.

[2]陈志军.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华章,2012,31,253.

[3]沈雁华,张铎, 陈颖.体育院校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 82 (3) :87- 89.

[4]赵冰.我国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内容和实施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 (4): 79-81.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第3篇

今天总参谋部、教育部联合召开2010年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任务是,传达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交流2009年高校毕业生征集工作的经验,全面部署2010年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同时开展大学生网上预征报名系统的使用培训。

刚才几位军队和地方同志的发言都很好,听了很受启发,也很受鼓舞,很受感动。特别是军队同志做的工作,非常实、非常细。去年是大规模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的起始之年,在时间紧、任务重、经验少的情况下,兵役、教育系统密切配合,攻坚克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要求,2010年我们要继续做好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工作。一会儿总参牟副部长还要做重要讲话,对2010年的征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教育系统的同志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执行。

下面,我主要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2009年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

2009年,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兵役系统和教育系统积极探索,密切配合,强力推动,狠抓落实,克服诸多困难,圆满完成了征集任务,高校毕业生预征13万;最终入伍11.6万,与2008年征集3万多人相比大幅度增加,实现了我军历史上大规模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的历史性突破。部队普遍反映,大学生具有文化素质高、接受能力强、适应环境快等特点,他们的入伍使我军兵员素质整体水平明显提高,部队育才的周期和成本大大缩短,将对部队高水平战斗力的生成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结2009年高校毕业生征集工作,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是中央高度重视和英明决策。总书记在去年主持第十五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建立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的体制机制,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2009年1月,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国家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并下发国务院文件予以明确。之后,刘延东、徐才厚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办公厅多次协调,要求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力做好这件利国利军利民的好事。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总参谋部把征集高校毕业生工作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全力推动。总参首长高度重视,把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作为征兵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总参孙建国副总长亲自部署工作,并率队深入征兵重点地区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位。总参动员部等总部机关既抓工作全局的谋划,及时下发了系列工作文件;又抓工作的具体落实,并且与教育部联合组成工作组,分赴25个省区、400多所高校检查指导工作。各军区、军分区按照总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实施,逐级落实目标责任。各区、县兵役部门深入高校,认真做好宣传发动、体检政审、审批定兵等各项工作,努力保证每一个合格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参军入伍。

三是教育部与各有关部门超常规推动,出台一整套政策措施并且狠抓落实。教育部党组把做好大学生入伍工作既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更作为提高军队兵员质量,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将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工作列入教育部年度重点工作,多次召开部长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同时,为推动工作落到实处,先后5次召开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在征集工作关键时期,部领导率队赴各地督促指导。教育部还与总参谋部、财政部、公安部等多个部门积极配合,迅速出台了一整套涵盖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退役后考学升学优惠、就业安置帮扶等方面内容的政策性文件,为征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为了让广大毕业生知晓、懂得、用好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教育部和总参谋部密切配合,在媒体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广覆盖、多角度、高密度的宣传动员。在2009年征集工作中,向高校印发3万张宣传公告、16万册政策解读手册,两次多部门联合多部门举办网上政策咨询周,多次举行新闻通气会,得到了社会积极反响。

四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积极配合兵役机关,建立军地协作机制,共同下发工作文件,召开工作会议,逐级分解任务,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像刚才介绍经验的河北省教育厅和省军区征兵办两次携手召开预征工作会议,并联合组织工作组,深入全省所有地市指导检查工作;福建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在冬季征兵开始之前专门召开工作会议,要求各高校及时提醒预征对象报名应征,继续做好已离校毕业生的再动员工作;河南省建立预征工作日报制度,督促各地和高校狠抓工作不松劲。许多高等学校把开展征集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成才报国教育,发挥党团组织、学生工作队伍等优势,努力把宣传教育工作做到系、到级、到人。高校形式多样、生动有效的教育活动,使校园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氛围进一步浓厚,毕业生听从党和国家召唤、履行参军报国义务的热情不断高涨,高校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

同志们,大规模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一年来,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承担征集工作最直接、最繁重任务的是兵役系统的同志们。这次与会的各大军区、各军区的同志们,都肩负着本地征集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重要责任,在推动征集高校毕业生的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发扬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高校毕业生征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做出了决定性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教育部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事业输送优秀人才是教育系统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去年教育系统积极配合兵役系统做了份内的工作,也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今年1月26日,军委徐才厚副主席批示:教育系统“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与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制定合理政策,采取得力措施,选送十多万优秀大学生参军入伍,为军队现代化建设输入了新鲜血液,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希望继续对军队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军地密切配合,共同把这件利国利军利民的事情做得更好。”1月29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也作出批示:教育系统“去年落实中央政策,配合总参等

部门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工作,组织有力,措施到位,宣传教育也富有成效。望继续完善政策措施,更好完成今后高校毕业生征招工作。”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是对我们工作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借这个机会,我也代表教育部向教育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二、关于2010年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的形势、任务和工作要求

首先,教育系统的同志要进一步充分认识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是加强军队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现代化战争凸显高科技、信息化、远距离等特点,兵员受教育的程度成为影响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3月12日,同志在全国人大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抓好国防生培养和高校学生入伍工作。3月5日,军委徐才厚副主席在全国人大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也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希望今年征召更多的大学生入伍,把这项好的政策保持下去,并不断扩大规模,以利于不断提高士兵的素质,加强军队建设”。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对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不辜负中央领导同志的期望。

教育部和总参谋部经过多次深入学习和研究认为,2010年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要在巩固去年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提高质量、形成机制。我部对预征工作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具体来说,首先预征规模要在去年13万人的基础上力争达到15万人,给部队更多挑选人才的空间。去年,河南、甘肃、云南、河北、贵州、四川、江西等7个省份预征工作成绩突出,不仅预征人数多,而且占男生的比例达到了5%以上,希望这些省份今年继续保持预征人数和比例的“双高”。其他省份要积极行动起来,力争预征人数达到本省男生的5%;第二,要进一步提高本科生、研究生的预征人数和比例;第三,要着眼于建立健全预征工作的长效机制,推进预征工作可持续开展,形成制度。

要完成今年预征工作的目标任务,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今年预征工作的形势。今年的预征工作比去年可以说有了许多有利的条件:一是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政策体系在逐步完善。在去年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基础上,今年教育部和总参谋部、民政部对高校毕业生入伍占非农比例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拟进一步明确有关政策,原则上要做到征集高校应届毕业生不受非农比例限制。二是我们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有一定经验的工作队伍。一年来,各地兵役机关和教育部门在携手并肩、超常规推动工作中,探索形成了齐抓共管促预征的工作体制机制和行之有效的做法,而且形成了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三是高校毕业生参军报国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深入开展,促进了全社会爱国主义热情和国防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毕业生积极拥护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认同履行义务、报国成才的价值观和成才观,毕业生参军入伍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还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听了军队系统的经验,我们感到在一些地方和高校在预征工作中还存在着三个不到位。一是一些地方和高校组织领导不到位,表现为一些单位的领导同志对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重要意义认识不清、领导体制不健全、工作体制不顺畅、工作责任不明确、工作队伍整合水平低、工作举措不得力等等,严重影响了工作目标的实现;二是政策宣传不到位,首先是工作人员对政策了解不够,对政策的宣讲解读不够,影响了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从各地情况看,带着感情做和不带感情做效果大不一样;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对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工作重视不够,从深层次激发毕业生投身军营、报国成才积极性的工作力度不够。另外,客观上看,与去年相比,今年因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程度有所缓和,一些毕业生在能够找到工作的情况下,参军入伍的积极性可能会下降,高校开展预征工作的紧迫感可能会下降,所以可能会进一步加大预征工作的难度。

为了做好今年的工作,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参谋部、教育部就做好2010年高校毕业生征集工作形成了共识并就此项工作分别发文部署。希望同志们对有关工作文件认真学习,吃透精神,抓好落实。这里,我强调今年要重点做好的五件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我们要全面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的重大意义。首先,这项重要决策部署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拓宽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路子,实施人才强军、科技强军战略的重大举措,对于大幅度提升我军兵员素质,改革我军生长干部培养和选拔方式,促进部队更高水平战斗力的生成,增强我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能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其次,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更有益于从长远促进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和锻炼成才,使他们成为既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又具备过硬政治思想素质的有用之才;其三,大批高校毕业生士兵退役后走向社会,他们从总体素质上讲,忠诚于党,勇敢顽强,会成为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建设的骨干力量。我们从就业角度了解到,退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很强竞争力。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基层政权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是一项具有战略性、长期性意义的利国利军利民的大事。当前,要特别注意纠正用单纯就业观点看待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有的同志认为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主要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有所缓解,所以可以松一口气了,或者认为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主要是面对那些就业形势不佳的地区、学校和专业的毕业生的,与发达地区、就业形势较好的学校和专业关系不大等等。我们必须认识到,工作稍有放松,工作成效就会大踏步后退。各地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不松懈、不动摇,坚持不断地狠抓三年,并形成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4月中旬建立完善高校预征工作领导小组;要协同省征兵部门尽快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做好军队系统和教育系统的对接,落实本省区高校预征工作的总体部署,明确工作要求。高校要把预征工作纳入学校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主管校领导亲自挂帅,组织专门工作班子,建立学工部、武装部牵头,就业中心、宣传部、学生资助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体制机制,明确各自职责,保证每件事情、每个环节,都有要求、有落实。

(二)加大政策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提高毕业生应征入伍的积极性。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以政策宣传和典型宣传为重点,大力开展校园宣传。各校都要举办鼓励高校毕业生入伍政策专场宣讲会,围绕毕业生和家长关心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入伍后表现优秀优先选拔使用、优秀士兵直接提干、退役后考学升学就业优惠等政策以及预征工作流程和时间节点,进行详细解读,把政策讲深讲透;特别要宣传好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入伍的政策中为毕业生退役后设计的三条“出路”:一是通过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岗位定向招生优先录取的途径,吸收部分退役毕业生进入公检法系统;二是通过各种考学升学的优惠,为他们提供深造学习的机会,包括专科免试入读成人本科、经过一定考核入读普通本科、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加10分,立二等功可免试推荐读硕士研究生等;三是在退役后一年内,通过自主择业方式落实工作,视同应届毕业生办理就业报到手续、户档随迁,教育系统为其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

为了帮助各地和高校开展政策宣传工作,经商总参谋部同意,教育部近日拟编辑下发《征集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入伍政策摘编》、《国家鼓励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政策五十问》、《普通高校毕业生士兵典型材料汇编》、《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入伍预征政策摘要》等材料,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将这些材料转发至辖区内所有高校,并广泛上网、翻印张贴;要扩大宣传发动的覆盖面,特别注意把在外实习的毕业生纳入工作范围。

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既要靠国家优惠政策吸引,更要靠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系统必须把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加强今年预征工作的重要举措。要形成集团军作战,整合党政干部队伍、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政治辅导员队伍、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队伍,结合解决“大学生为什么当兵、怎样当兵”等关键问题,扎实搞好我军性质宗旨、优良传统和职能使命教育以及兵役法规教育,要注意发挥毕业生士兵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毕业生树立当兵既是热血青年的崇高追求、又是公民应尽的光荣义务的观念,动员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积极报名应征。特别是要发挥中央部属高校带头示范作用,加大力度,动员更多的优秀本科生、研究生、部队急需专业毕业生报名应征。

(三)精心组织网上预征报名。今年,总参和教育部联合开发了大学生网上预征报名系统。这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工作过程管理,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的重要举措。我们今天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进行预征报名系统的使用培训。各省级兵役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会后要及时组织对本地区本系统的培训,务必在4月底之前完成;各高校要按照所在地县级兵役机关的统一部署,及时组织毕业生上网报名,认真审核确认相关信息,统筹推进网上网下各工作环节的落实;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密切关注网上统计结果和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工作。

(四)加强对预征工作的督促检查。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配合省级兵役机关,适时联合组织开展预征工作督查。要重点检查高校主要领导是否高度重视,领导、组织等各项工作机制是否健全有效,分工是否明确;宣传发动、思想教育、报名登记、体检政审、对象确认等各环节工作是否有效有序推进、步步落实;预征数量、质量是否在去年基础上有所提高。要特别注意加强对薄弱地区和高校的检查指导,切实解决工作不平衡的问题。教育部有关司局将于4月中旬启动预征工作督查,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做好自查工作。同时,教育系统也要学习军队去年的经验,建立监督举报机制。目前,教育部已设立预征工作监督举报电话。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设立相应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开,配合兵役部门及时处理各项涉及预征工作的举报。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督查活动开展对预征工作的总结表彰工作,对工作积极主动、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通报表扬。教育部将对今年开展预征工作出色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予以通报表扬。新晨

(五)要以满腔热忱做好预征对象和入伍毕业生的服务工作。一要做好离校毕业生预征对象的联系工作。由于地区分散、情况多样,预征对象离校后处于高校和兵役机关管理的空白地带,为此高校要在毕业生离校前掌握预征对象的有效联系方式,在10月底前提醒他们到户籍所在地县级兵役机关报名应征。

二要做好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工作。做好2009年入伍毕业生的补偿代偿工作,既关系到入伍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也关系到维护国家政策的严肃性和政府的信誉,更关系到2010年及今后毕业生预征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开展。据了解,目前一些地方、高校因工作不力,仍在陆续收到补偿、代偿申请材料,有的正在办理中。为保证符合条件入伍的高校应届毕业生都能及时享受到国家政策,我部近日下发《关于2009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申请材料补报事项的通知》,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通知》要求,切实负起责任,督促省级资助管理中心、县级资助管理中心和高等学校按照各自分工和要求,狠抓落实。会后,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开展补偿代偿工作专项检查,对区县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限期改正,确保入伍高校毕业生都能及时获得补偿代偿。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第4篇

一、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2011年云南省有高校毕业生115 821人,其中研究生6 586人,本科生51 197人,专科生58 038人。毕业生离校时就业人数达到96 743人,其中研究生5 344人,本科生42 009人,专科生49 390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95.9%,比上一年同期递增0.8个百分点。

近年来,云南省高校毕业就业工作总体形势严峻,高校毕业生连续4年以每年1万多人的规模递增,年增幅均超过11%,面临总量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挑战。同时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还面临在扩大就业总量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就业质量的新课题。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落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就业工作首位的要求,将其列入推动云南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人才兴滇战略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省委秦光荣书记、省政府李纪恒省长、李江副省长、高峰副省长深入高校和人才市场,专题调研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级政府、各部门、各高校和用人单位认真落实责任,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动机制。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共青团等部门加强指导服务,促进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信息对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早启动、早部署、早推进。各高校落实“一把手”责任制,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2011年在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教育部等相关部委举办的一系列招聘月和网上招聘活动的基础上,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高校举办了农林、师范、医学、财经、艺术等不同专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校园招聘会2 000余场,为毕业生提供岗位需求信息超过14万条。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就业网站的建设,省教育厅和各高校均建立了就业服务网站,开展各种类型的网络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就业信息服务。

二、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特色工作

落实、创新、质量、维稳是云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高校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关键环节。

一是以政策为引领,全面落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就业工作首位的要求。云南省认真贯彻国发16号文精神,结合实际,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文件的通知》(云政发〔2011〕159号),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部署和推进。在省委、省政府重视下,特别是在省委常委、李江副省长的直接关心下,2009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若干意见》和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贷免扶补”政策,从贷款、财政扶持、税收、培训和创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明确了鼓励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2011年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从5万元提高到10万元。省政府拨款50万元,设立“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已有20人获此殊荣,有40人获提名奖。省长奖获奖者中包括成功创业的大学生李孝轩和杨红卫,目前他们两位都是民办高校董事长。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工作意见》,提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平等就业、创业促进就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4项原则和20条具体措施,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指导毕业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1年,结合开展创先争优和“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各高校以健全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拓展项目范围和数量等措施,发挥对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高校工委、教育厅在与省人社厅合印15万册《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60问》基础上,2011年又印制了《云南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80问》,免费发放到高校每一位毕业生、指导教师、工作人员手中。各高校在“一把手”责任制基础上,建立了责任落实机制,将“一校一策”的工作原则落实到“一院一策”、“一专业一策”。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和入伍预征工作得到有效推进,云南省430名免费师范毕业生全部落实岗位,省教育厅与省军区司令部联合组织了高校毕业生优秀现役士兵典型事迹报告团和政策宣讲报告团,深入高校开展巡回宣讲超过20场,参加的大学生超过3万人,各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了入伍预征报名,受到教育部表彰。省教育厅和高校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的审核发放工作,数以千计的高校毕业生申领了创业证,他们在创业导师职业生涯规划专家的指导和政策扶持下成功实现创业就业。

二是以育人为支撑,深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高校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部署,贯彻国家和省的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出台了一个《决定》,三个《办法》。坚持以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中心,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围绕国家和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立足校情,努力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各高校发挥办学特色优势,提高内在竞争力,在固本强基、人才强校、科学管理、开放办学、求实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创新。云南农业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拓展市场、长效机制建立。云南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培养、就业机制探索。云南民族大学通过“奖、助、贷、勤、减”等多种方法和同州县合作办学,帮助困难少数民族毕业顺利就业。曲靖师范学院的素质教育中心和开放式就业服务体系建立。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的校企合作、“双定生”培养模式。这些特点鲜明的经验和做法,有效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就业服务水平,也为云南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桥头堡”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省教育厅和高校积极探索建立云南省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共享预测预警机制,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发挥就业导向作用,目前这一工作已列入云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许多高校都开展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工作。如云南农业大学停招蜂学专业,限招草原科学专业等。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坚持以课题研究引领创业就业工作科学发展,以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工作创新,以理论指导促进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今年省教育厅还积极向教育部申报毕业生就业研究课题。

三是以创新为示范,努力提高毕业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就业能力。坚持内涵发展,推动基层创新。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高校注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着力搭建创业政策、创业实践和孵化平台。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学院等高校,积极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业讲座、论坛、大赛等活动,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创办或联合创办大学生创业园,建立创业导师库,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就业能力。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评选出10所“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开展创业示范高校评选,组织了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入伍预征典型事迹报告团,深入高校巡回演讲,在高校毕业生中产生良好影响。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保障厅联合举办云南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江同志到会颁奖,并为大学生作了就业形势报告会,极大地鼓舞了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据统计,2011年,全省各高校共举办创业大赛101场,参加学生超过2万人次。举办创业讲座和论坛427场,参加学生超过12万人次。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高校加大大学生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毕业就业努力营造支持创业、鼓励创业、保护创业的良好环境。积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工作,从首次大理学院入选后,到今年云南省又有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进入实地调研阶段。通过总结宣传,极大鼓舞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是以质量为核心,努力提升毕业生创业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健全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努力实现人才市场的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积极发挥校园市场毕业生就业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和规范学生及用人单位诚信签约。教育部门和高校积极统筹部门职责,共同推进创业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做到了“三到位”、“一保障”,包括机构、人员、经费、场地。认真开展就业指导教师说课大赛和“就业指导名师”评选,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建立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毕业生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健全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就业供求信息共享机制。省教育厅设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积极为毕业生提供档案、户口托管、政策宣传、学籍管理和认证服务工作,办理户口托管。2011年接待各类咨询服务20万人次。按照教育部要求,省教育厅已深度嵌入“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许多高校也积极嵌入一体化系统,2012年7月全省所有高校将全面使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云南省注重强化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评机制,分层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目标责任考核,表彰先进,典型引路,努力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各高校以质量为核心,大胆创新,云南大学“五个并重”、昆明理工大学“六套组合拳”、云南农业大学“强基础、重创新”、云南师范大学“两个巩固、三个拓展、四个加强”、曲靖师范学院“齐抓共管、上下联动”、云大滇池学院“三大保障,五个抓手”等,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省教育厅和各高校实施严格的就业信息统计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四不准”,不准以各种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就业签约挂钩,不准劝导毕业生签订虚假协议,不准将顶岗实习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统计和监测工作,对在统计工作上弄虚作假的高校和院系,实行一票否决制。

五是以维稳为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和督促检查工作。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务实的就业观和正确的成才观,激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服务社会、投身国防事业的热情。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观念,走投身基层、自主创业的成才之路。各高校采取通过举办毕业典礼等丰富多彩的文明离校宣传教育活动,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确保毕业生文明和谐离校,切实维护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各高校认真掌握特殊困难毕业生群体、特别是就业困难的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底数,建立责任到人、任务明确的帮扶台账,实行“一对一”帮扶,通过发放求职或生活补贴、优先推荐岗位、心理咨询辅导、重点组织培训、加强就业创业指导等措施,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2011年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加大学生资助力度,高等教育资助11.72亿元,资助学生28.34万人,全面为应征入伍学生发放代偿了经费,积极为赴边疆和藏区就业的大学生进行学费补偿。各高校积极开展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掌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需求,提高学校教学和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同时各高校还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列入重点,在离校前掌握情况,帮助毕业生了解离校后联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渠道和相关保障政策。重视媒体宣传,宣传促进就业政策和毕业生先进典型,营造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建立定期督察机制,建立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投入挂钩制度。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是受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限制,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在政策贯彻落实特别是创业培训、创业基地建设、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还有空间,各高校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云南省与发达地区相比,非公企业总体规模小。企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不尽吻合。三是由于高校科研单位的产学研结合存在滞后性,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在科研助理和服务外包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云南省高校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加之有的院校是近年从中专升为大专、大专升为本科,分布不均衡,院校资金缺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培训经费相对不足。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第5篇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大学生就业 结构性失业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政策基点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首次将“小康水平”用于衡量我国第二步战略部署是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政策深化是在2000年以后。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提到2020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同时描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由此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规划的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然而要想如期实现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是难点之一。

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处于大学生就业增量高峰期,将长期面临高素质人才高供给带来的就业压力。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2002年这些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2000年后历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见表1。表1说明2000―2009年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其中2003年大学毕业生数量是2000年的两倍,2009年高校毕业生为610万人,是2000年的6倍,创出历史新高。2000―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以年均13%的速度在增长,其中2003年由于首次扩招生员毕业,毕业生数量较前一年增幅最大,为46.2%。2000―2009年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一般在60%―70%之间。2003年后,平均年就业率为72%,30%左右的大学生面临就业窘境。按这个就业率计算,我国2009年有超过170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在毕业后马上找到工作,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在2003年后开始变得日益严峻。

表1 2000―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万人)

资源来源:根据历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整理。

对于家庭来讲,培养一个高校毕业生需要可观的教育投资,可以说高校毕业生作为家庭投入的人力资本承载着众多的希望,一旦毕业后不能顺利就业,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知识贬值、知识无用论又会老调重谈,造成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一些人高中毕业后会放弃高考而就业,因此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数量是我国必须重视并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减少结构性失业是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关键

从供求角度看,我国人才市场的失业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总量性失业(绝对失业),即劳动力的总供给在量上高于总需求而引起的失业;二是结构性失业(相对失业),即使在供求总量平衡的情况下,存在一方面岗位空缺,一方面想就业人员又找不到工作而产生的失业。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主要包括大专生、大学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这一层次的人才在我国总体而言比重偏低(见表2)。

表2 我国1964―2007年6岁及6岁以上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年度统计数据计算

2007年时我国大专以上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只占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6.6%,在总量上仍属供不应求的群体。但这一群体的就业状况这些年来不容乐观,2001年至2005年的就业率分别是90%、80%、70%、72.3%和72.6%,2009年为68%,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究其原因,除了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外界因素影响外,这一层次群体的失业主要集中在结构性失业上。为提高这一群体的就业率,高校应做到以下几点。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第6篇

关键词:就业指导工作;全员化;精细化;全程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034-02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各高校在实践和研究中,已经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就业常规工作体系。根据笔者所在的学校近期对往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展开的一项“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调查显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为85.6%和72.2%,就业指导工作还有提升空间。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需要在常规中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

一、就业工作需全员化

目前,各高校就业工作机制大都是“一把手”负责、有关部门互相配合,大都设有就业指导办公室,由就业办主要统筹协调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全员化”的做法值得借鉴,就业工作需要调动各方面资源,共同参与,合作完成。

(一)“健全”就业制度保障

高校需成立专门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每年召开就业工作研讨会、总结交流会、毕业生就业座谈会等主题会议纳入常规工作,注意做好会议总结,作为毕业生调研的有效数据参考,在探讨交流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要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下发学校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督促指导各部门有序、有效地开展就业工作。严格的检查和评价监督体系也是就业工作的保障之一,可定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指导效果进行评估考核,激发就业工作团队的活力,督促一线教师不断进步,加强就业工作的实效性。

(二)“全面”调动就业资源

就业指导工作要调动各院系参与就业工作的主人翁意识。据笔者所在单位调查,在就业办接到的用人单位来电咨询中,近85%的用人单位会直接提出需要某一学院或者专业的毕业生,更愿意同所需毕业生所在的院系直接联系。因此,要让院系充分意识到参与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由各院系根据本专业特色展开就业指导服务和教育工作,与就业办通力合作,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就业工作要调动学校相关部门的参与积极性。如将每年针对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展开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报告反馈至学校教务处,便于教务处适时调整学校专业的设置,使之与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相适应。

就业工作要调动用人单位的参与积极性。高校就业办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桥梁,就业工作要争取用人单位的支持,就业工作人员可利用参加校企合作交流会、企业访谈等机会,了解企业需求,定期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进行讲座,不断向用人单位反馈毕业生就业情况,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更为便利的双选服务平台。

(三)“全过程”监督就业工作

日常就业工作中,高校就业办可建立就业进展状况的动态管理机制,开展对本校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的跟踪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数据更新,准确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进展情况。

要定期进行就业工作考核。可每年对各院系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考研率、毕业生就业率、网站建设、特色服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课程效果等进行考核,同时,可将定期开展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满意度调查数据作为衡量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到位与否的标准。

二、就业指导服务需精、细、深化

(一)就业信息宣传精细化

首先,与时俱进增加新的宣传手段。编制毕业生宣传资料、利用就业信息网、设置就业信息宣传专栏等方式是各高校普遍采用的宣传招聘信息的方式,高校可在此基础上,创建微博、微信、QQ交流群等学生便于接收信息的新手段,畅通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的宣传渠道。第二,可以通过建立院系和就业办共同协作的就业工作机制,通过各院系分别建立独立的就业信息网,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便利。第三,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活动,展示宣传学校和毕业生形象,如在校园活动开放日活动中,增加企业进校园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为毕业生搭建更广泛的就业平台。

(二)就业帮扶工作人文化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要提高学校的就业率,更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第一,就业帮扶由传统的“服务型”变为“教育引导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除了常规的传递就业信息、举办招聘会外,更要注重发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对毕业生的教育引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第二,通过便利的测评工具、访谈座谈、调研问卷等方式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根据不同的个体需求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切实帮助到学生。第三,建立帮扶群体信息库。对于学校的残疾学生、贫困学生等就业困难学生,建立信息库,及时了解其就业动向,为其解决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定期调研、跟踪、帮扶,并向用人单位做重点推荐,帮助困难学生就业。

(三)就业工作理论水平深化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既要做好各种常规的事务性工作,更要在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实践中善于总结,在总结中发现问题,不断探索解决的途径,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论水平。同时更要注意积极参加校企合作洽谈会,了解企业需求;将企业调研、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研纳入常规工作,成立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工作小组,院系与就业办共同合作,保证调研工作的科学性,对调查结果进行认真统计分析,以全面了解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状况,获得有效数据,作为日后调整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重要参考,同时将调研结果反馈至学校相关部门,为学校人才培养提出建设性意见。

另外,学校应定期组织针对于毕业生就业择业的专题研究,有条件的可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总结,开展科学研究和就业指导课程完善工作,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就业指导教研室亦可组织探索编写适用于本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教材,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论水平。

三、就业指导教育需全程化

(一)构建全程式就业指导教育体系

学校要避免走入“就业指导只是针对于将毕业的学生进行教育”的误区,就业指导教育要贯穿大学生整个大学阶段,要分年级、分层次、循序渐进地实施。在低年级时可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侧重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树立发展目标、科学进行职业规划。针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可设置些生涯训练营、主题工作坊,组织户外素质拓展活动等,引导学生围绕着自我的目标定位锻炼与就业能力相关的职业潜能,如:人际交往能力、领导组织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同时,二年级学生可接触关于创业的知识,笔者所在的学校,学生若有创业的意向,可在大二期间可申请入读学校的创业学院精英班,接受系统的创业理论学习和创业实践指导。三年级可设置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掌握收集、辨认就业信息的方式,掌握求职简历的写作,了解市场需求,提高就业能力,同时侧重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四年级可对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使毕业生了解最新政策、求职程序,掌握面试技巧、职场礼仪,做好新入职场的心理调适。

(二)就业指导教育实施方式多元化

就业指导教育要更有针对性。低年级的学生对自我的目标定位比较模糊,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不同专业就业市场不同,因此,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可由各院系结合本院系和专业的特色统一组织开展,从而使得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更有针对性。

可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拓展就业指导教育的“第二课堂”。第一,就业指导教育除了课堂教学外,生涯训练营、主题工作坊、精英训练营、模拟求职、职场辩论赛等活动都可作为就业指导教育实施的方式。第二,可推进“学长计划”,开展“职业讲师团”授课活动,即通过严格选拔一批高年级学生担任学生职业规划讲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分班讲授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课,激励新生尽早做好职业规划。第三,可结合校园学生活动,普及就业、创业的政策法规和就业知识,如举办企业调研大赛,促进学生积极调研,充分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引导学生主动提升就业创业技能。

(三)全面完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一般由就业指导教研室教师和辅导员担任,鉴于就业指导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就业指导教育可借助外聘企业家、杰出校友等力量,即由教师团共同完成就业指导教育:就业指导理论课由教研室教师和专门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担任;职业规划课与专业导论由各院系教师团组织完成;就业指导讲座由外聘的企业家、杰出校友等担任。要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就业指导教育的师资水平。尤其是对学生的创业教育方面,可充分调动学校工商管理学院、杰出校友等师资力量,通过开设创业课程、成立创业基金、进行创业基地实训等方式,为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提供创业条件,引导毕业生科学进行创业。

总之,目前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引起各大高校的普遍重视,但在就业形势依旧严峻的今天,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一环,高校的一线就业指导工作者们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就业工作要实现“全员化”,就业指导服务要精、细、深化,构建“全程式”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努力寻找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新突破点。

参考文献:

[1]沈之菲.生涯心里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第7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成本;成本核算;专业核算法;约当毕业生法

我国高校目前会计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只计算支出,不计算成本,无法通过核算资料或会计报表直接提供教育成本信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成本核算的实践,结合高校经济活动的特征,提出以高校所设专业为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成本明细账,归集成本费用和计算高校教育成本专业法核算的方法。本文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专业法核算的进行探讨。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内涵及原则

(一)高校教育成本的内涵

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在一定时间内为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是高校在校学生期间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高校的教育成本从教育服务所耗费的人力资源主要有教师、教辅人员、为教学服务的行政工作人员等。物力资源主要包括日常教学中消耗的物料用品和教学用的固定资产。从价值形态上看,主要由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固定资产折旧费构成。从教育成本的负担者来看,主要由政府、社会、学校和受教育者个人承担,因为教育服务支出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学校自筹与创收、社会捐助和学生的缴费等。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原则

高校必须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进行会计核算,在进行教育成本的核算时,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成本;凡是不属于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成本。

2.联系性原则。凡与高校教育无关的收支活动,一律不能计入教育成本。为避免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的相关性原则相混淆,笔者称之为联系性原则。

3.分类核算原则。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按学校性质分类核算,并逐步过渡到按专业分类进行核算。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高校在核算教育成本时,应严格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以正确核算教育成本。

5.简便性原则。高校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形成成本核算的基础,成本核算制度若搞得过于冗繁,会增加高校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不便于推广实行。

二、教育成本专业法核算的含义与假设前提

(一)专业法的含义

具体来说,专业法核算教育成本,要按月归集各专业实际教育费用,但由于平时每月末一般没有毕业生,每年七、八月份或十二月份才有学生毕业,所以高校的成本计算期为年。一般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若高校学年与公历年度相差较大,也可按学年核算成本;专业法平时每月末一般没有毕业生,可以不分配毕业生和非毕业生的成本,每年的七(八)月末或十二月末,采用一定方法分配计算毕业生成本和非毕业生成本。

(二)专业法的假设前提

高校教育成本受高等学校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若事无巨细地考虑每一因素的影响,则教育成本核算将无法进行。因此,必须明确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假设前提。

1.权责发生制假设。我国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将本期发生的收入和费用全部反映在收支报表中,不能正确地反映当期的实际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情况。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和责任(义务)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便于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必须以权责发生制为前提。

2.毕业生质量同一假设。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如果考虑毕业生质量等级的差异,这种成本核算很难进行。所以,必须以合格毕业生质量同一为前提,核算高校教育成本。

3.物价相对稳定假设。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是灵活多变的,若考虑每一时点的价格变化,成本核算将很难进行,假设物价水平相对稳定,在成本核算期内不发生明显变化,便于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核算高校教育成本。

4.高校学年与会计核算年度一致假设。实际工作中,高校的学年通常是每年的9月初到第二年的8月底。而财政拨款及高校会计核算都是采用的公历年度,即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它们的时间差异不便于正确核算高校教育成本。为了便于准确核算高校的成本,必须假设高校学年与会计核算年度一致。

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专业法核算程序的探讨

专业法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一种基本方法,其成本核算程序如下:

(一)设置有关教育成本核算账户

根据高等学校教学的特征和管理的需要,设置“教育成本”、“学生事务费用”、“教育辅助费用”、“教管费用”等总账账户。

1.“教育成本”账户

用于核算高等学校施教过程中发生的与培养学生有关的各项费用,包括教职工的工资、福利费,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各项实习实验费、教材费、资料讲义费等直接费用,以及教育辅助费用、行政管理、学生事务管理、教学研究、后勤服务等间接费用。教育成本总账可按学生类别、专业设置明细账。“教育成本”账户的借方登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和由“研究成本”、“教育辅助费用”、“学生事务费用”、“教管费用”等账户分配转入的费用。贷方登记结转合格毕业生的教育成本,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在校生教育成本或者未完成学业学生的教育成本。

2.“学生事务费用”账户

用于核算高等学校施教过程中发生的与学生事务管理有关的费用,如学生活动费、招生就业费、学籍管理费、勤工助学基金净支出等费用项目。该科目所汇集的费用应在期末按一定标准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分配后结转到“教育成本”总账及相应的明细账,该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3.“教育辅助费用”账户

用于核算高等学校施教过程中发生的辅教育费用。如教育水电费、教育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维修维护费、劳保用品费、体育维持费、图书资料费、二级学院(专业系)的教学管理费等。该账户每月所汇集的费用,期末应按一定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并结转到“教育成本”总账以及相应的明细账,该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4.“教管费用”账户

用于核算高等学校施教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管理教育的费用,包括教育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办公费及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公安保卫费用、行政办公固定资产折旧与维修维护费用、通讯费、车船费等。该账户所汇集的费用应在期末按一定标准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分配后,结转入“教育成本”、“研究成本”等总账及相应的明细账,该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二)编制要素费用分配表,登记成本费用总账及明细账

依据各项费用支出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编制各项要素费用分配表,如教材费用分配表,工资费用分配表,折旧费用分配表等,根据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登记教育成本、科研成本、学生事务费、教育辅助费、教管费用等总账和明细账。

1.教材、资料费用分配

每学期各专业学生领用的教材、教辅用书、实验、实习资料等费用,可以直接根据各专业学生领用的各种教材或资料的数量及其单价计算分配,记入各专业教育成本明细账。

2.工资费用的分配。

(1)若某教师在一定期间只从事一个专业的教学工作,则该教师的工资可直接计入该专业的教育成本明细账。

(2确定教师给不同类型学生上课的工作量折算系数,简称学生类别系数。设专科生的类别系数为0.95,本科生的类别系数为1,硕士生、博士生的类别系数分别为1.2、1.5。另外,计算教师实际工作量时还应考虑班级系数,如:单班上课班级系数为1,两个班合班上班级系数可设为1.4,三个班合班上班级系数可设为1.8,四个班合班上班级系数可设为2.2,等等。

(3)若某教师不仅从事教学工作,同时还从事科研工作,则其工资费用就应按其实际工作量大小分配计入教育成本和科研成本。这时首先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将教师的科研工作量折算为标准工作量,然后再进行分配。

教师参与立项支助项目的研究,可以按其获得支助经费的多少、项目级别、项目研究期限及本人排名顺序等折算实际工作量。将科研项目每万元支助经费折算一定的标准工作量(假设为A),项目级别系数可设为:校级1,院(处)级0.8,市厅级1.5,省部级2,部级2.5。

(三)计算分配各项间接费用

对于间接费用,应采用不同的分配方法,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专业的教育成本明细账中。高校的学生事务费、教育辅助费等间接费用可按学生类别、学生人数及各专业学生本学期完成学分比例等计算分配,并转入各专业教育成本明细账。

1.学生事务费的分配。学生事务费用可按学生人数比例分配。

2.教育辅助费用的分配。

(1)标准学生人数比例分配法。教育辅助费用可按标准学生人数比例分配。首先应确定各类学生的类别系数,这里的学生类别系数与工资费用分配中的学生类别系数不一定相同。如:专科生、本科生的类别系数可设为1、研究生(硕士、博士)类别系数可设为1.2。

(2)标准学分比例分配法。教育辅助费用也可按各专业学生所完成的标准学分比例分配。

(四)计算分配各专业毕业生教育成本

每年七月末(八月末或十二月末),根据各专业教育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成本费用,计算各个专业毕业生应分担的教育成本。各专业毕业生和非毕业生的成本可采用约当毕业生法计算分配。

某专业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约当合格毕业生数=∑(各年级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人数×该年级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累计完成学分比例)。

某年级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累计完成学分比例=该年级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累计已完成学分数/该专业合格毕业生应完成最低学分数。

某专业约当合格毕业生总数=该专业合格毕业生人数+该专业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约当合格毕业生数。

某专业某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该项目期初余额+该项目本期发生额)/该专业约当合格毕业生总数。

某专业合格毕业生应负担某成本项目的金额=该专业合格毕业生人数×该专业该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

某专业合格毕业生总成本=∑该专业合格毕业生应负担各成本项目的金额。

某专业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总成本=∑(该专业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约当合格毕业生数×该专业各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

某专业某年级非毕业生总成本=∑(该专业该年级非毕业生约当合格毕业生人数×该专业各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

参考文献:

[1]石金明.高等学校成本会计研究[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164-194

[2]何小平.基于权责发生制的高校成本核算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5(10):118-120

[3]王德春.高校教育成本与核算方法[J].中国农业会计,2007(1):18-20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第8篇

今年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这一背景下,我对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总体判断是:总体平稳、压力不减。

“总体平稳”主要得益于全省经济平稳发展、整体就业需求适度回升和就业渠道不断畅通。2005年以来,我省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5%左右。2009年起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

“压力不减”则来自于毕业生总量和结构性矛盾两个主要方面。近年来,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高位运行,由2005年的25.1万人上升至2013年的53.2万人,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结构性矛盾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专业结构矛盾。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对工科类毕业生以及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呈供不应求状态,而文科类毕业生需求量相对较小,学科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短时间难以消除。二是区域结构矛盾。毕业生普遍追求大城市、经济发达区域,到外省就业的毕业生主要去向为上海、北京、浙江和广东;在省内,苏南地区仍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三是性别结构矛盾。目前我省毕业生中男女生比例相当,但用人单位实际更倾向于招聘男生,女大学生求职相对困难。四是学历层次结构矛盾。近三年来,我省毕业研究生人数增幅最大、本科毕业生次之、专科毕业生增幅最小,但是学历层次与就业率结果连续三年呈现反向倒挂现象。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着力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这取决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外部因素包括:加快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使同样的经济增速拉动更多的就业,特别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营造良好的就业政策环境,进一步畅通就业渠道,规范用人单位招聘行为,促进就业公平,督促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的合法权益。内部因素也可以说是核心因素,则是要深化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及时改进专业设置。加强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互动,建立学科专业预警和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动大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的能力。二是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做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融资等方式建立创业基金或资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扶持。遴选建设国家、省、市、校四级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开业指导、办事、跟踪扶持等一系列服务。三是强化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指导与专业课程教育的结合度,加强专兼职结合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将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作为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首要任务。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大力挖掘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区域、分行业、分专业的专场招聘活动和网络招聘活动;充分利用短信、微博、微信、移动互联平台等多种渠道就业信息,实现信息共有共享,有效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

发挥好政策引领保障作用

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

江苏高校云集、毕业生众多,就业矛盾突出。近年来,通过出台一系列新办法、新举措,我们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上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今年9月1日,全省2013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7.14%。但同时也要看到,受世界经济大环境影响,日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仍面临一定困难。

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就政府层面而言,必须以政策创新为突破口,发挥好政策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一要结合转方式、调结构进程,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等领域,着力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和沿海开发等战略部署,结合推进城镇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程,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对积极招用高校毕业生的各类企业,优先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给予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和一次性就业补贴。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引导高校毕业生通过“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三支一扶计划”等扎根城乡基层就业。

二要加强创业指导和扶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鼓励高校与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合作,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共享平台,遴选青年企业家组建大学生创业导师团,组织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提高创业能力。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和税费减免等政策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鼓励和带动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开辟“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融资服务、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建设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创业孵化“三位一体”的创业基地,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率。

三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技能培训,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组织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对有培训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企业上岗前培训或创业培训,使其掌握就业或创业的专项技能或实际能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情况,拓展一批规模较大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作为就业见习基地,加大见习岗位中技术岗、管理岗的开发力度,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四要实施“一人一策”的就业援助计划,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托底保障机制。建立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制管理系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全覆盖、全过程的实名制动态管理和跟踪就业服务。将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帮扶的重点,制定“一人一策”的个性化援助方案,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兰亚明

大学生就业的“量”与“质”分别对应于“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量”是“质”的基础,如果就业不充分、失业率过高,那肯定谈不上就业质量好;但是,如果不考虑就业质量的提升,“质”的低水平、粗放型,不仅造成人才浪费、教育资源浪费,而且制约用人单位的效益提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微观层面衡量就业质量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是:薪酬水平、稳定程度、人职匹配(人力资本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从薪酬水平看,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并存,劳动力供求失衡导致薪酬水平倒挂,技术工收入高于大学毕业生的现象比比皆是。从稳定程度看,大学毕业生短期内跳槽比例比较高,影响企业对员工进行中长期职业培训与人力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从人职匹配看,高学历者“高知低就”现象较多,隐形失业人员大量存在,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大学毕业生。

南此可见,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构成、培养模式与手段、毕业生职业能力,同经济社会转型与产业升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错位。出现这种错位的原因主要是: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招生计划采取指令性方式,没有认真考虑市场的需求与变化;改革开放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发展过于强调扩大办学规模,这种模式为前期主要依靠“要素驱动”的经济发展路径提供了支撑,但同时也造成对内涵提升、培养质量、办学效益的相对忽视。

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加紧建设结构合理、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培养体系。高等教育要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转向提升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模式。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由普遍追求“大而全、高精尖”转向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协调发展,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多种人才。高校专业设置、培养规模、培养方式要充分体现就业导向,改变仅仅依托学科分类的专业设置办法;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催生新的专业。设立专业的职业评估系统,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职业认知度和职业倾向评估,在入口阶段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涯提供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设计,以提高其大学学习期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以就业质量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一段时间后,对其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高校评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高校资金投入、招生规模的确定提供参考。加强高校与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职业精神,充分挖掘其职业发展潜力。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王春雨

地方综合性高校毕业生处于高校就业的“夹心层”,上有名校毕业生强势挤压,下受大批专科学校毕业生冲击,就业形势严峻。如何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笔者认为,应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校地校企合作”是一种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地方高校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地方高校办学应紧随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以能力为取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完善实践育人机制。要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大胆革新,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试就业”实践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均可与相关企业对接合作。在巩固传统校园就业市场的基础上,引进地方企事业单位参与,架设更便利的就业“直通道”。

体育学校毕业工作总结第9篇

[关键词]德育答辩;医科院校;人才培养;价值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6-0023-03

多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并把德育作为学校办学育人的首要根本任务。作为培养医药人才重要基地的医科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关乎人民生命健康。要提高医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做人操守,必须抓住其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学校教育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和改进医科院校德育工作,无疑具有极端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和改进医科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目前,多数学者肯定德育的功能。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檀传宝教授从多方面论述了德育的教育功能,社会性功能以及个体性功能。他指出德育功能认识对德育实际的意义和影响不仅是一种理论分析,也是我国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线索之一。德育答辩是高校德育的一种形式,其功能和意义也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和肯定。高博从道德认知的尝试与解读中探讨德育答辩的理论和意义,他认为“道德认知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需要认知主体的参与,也需要制度化的程序设计,高校德育答辩是道德认知新的尝试。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有效系统地参与道德认知过程”。也有不少学者认为高校开展的德育工作以及整个德育体系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无论是其形式和内容,还是体系和定位都有待逐步完善,深入拓展。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平台。

2003年,北京理工大学首次开展德育答辩,这次新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者魏俊兴认为德育答辩是毕业生走向成熟的良方,是引导教育学生将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方式”,这种教书与育人同步运行的教育方式,不仅符合教书育人的主旨,且收到了良好效果。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2013年云南中医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经过三年的实践,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前,我国医疗行业现状,存在医患关系持续恶化,究其原因,有医疗体制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医院过于功利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患者维权意识高等因素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部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做人操守较低。

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作为培养医药人才重要基地的医科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关乎人民生命健康。要提高医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做人操守,必须抓住其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学校教育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和改进医科院校德育工作,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云南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实践

为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更好的提升德育水平,云南中医学院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具体实施细则,成立了由校党政领导牵头,学工部、团委、宣传部、思政部、教务处等部门组成的毕业生德育答辩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毕业生的德育答辩工作,并投入专项工作经费为德育答辩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按照学院德育答辩的具体工作安排,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分为宣传准备、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总结整理五个阶段。

在宣传准备阶段,云南中医学院要求各学院结合实际制订周密、详尽、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并通过各种途经,向本科毕业生阐述德育答辩的目的、意义以及撰写答辩论文的基本要求及答辩方式。引导毕业生妥善处理好求职就业、毕业综合考试、实践技能考试、职业资格考试与德育答辩的关系,集中必要的时间精力做好德育答辩准备。落实好每名毕业生德育论文指导教师。

在撰写论文阶段,要求每位毕业生回顾大学历程,认真梳理生活、学习思想成长过程及对人生的感悟,全面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挫折的教训,找准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撰写符合本人实际情况、个性化的德育总结答辩论文。

学生在撰写德育论文前,先与指导教师充分交换意见基础上,拟订德育总结的论文提纲,成稿后先在班级内部互评修改,再根据指导教师审阅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经指导教师审核签字通过后,按规定格式打印装订,经本院“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审核同意,方可提交答辩。

在现场答辩阶段,各二级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组织毕业生以班级为单位,严格按照学校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规程组织答辩,要求每位毕业生必须参加,并安排低年级学生代表现场观摩。毕业班级的答辩由“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指定评审小组具体负责,答辩评委应不少于3人,要求严格按照学校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成绩评分细则进行评分,并指定专人负责记录。

现场答辩结束后,各学院综合每名毕业生平时成绩、论文成绩、答辩成绩,计算最终成绩,填写《云南中医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登记表》。按答辩人数5%的比例推荐“德育优秀论文”报学工部,同时在对撰写毕业生鉴定中使用好德育答辩评审意见。

整个德育答辩过程中,云南中医学院坚持德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又切实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强化毕业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内省和行为的自律。

通过三年的实践,云南中医学院在本科生中推行的德育答辩,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目标。2013年、2014年、2015年全校分别有1288名、1415名、1445本科毕业生参加德育答辩,且全部都通过德育答辩,其中综合优秀的比例达到90%以上。从实施过程以及最后结果看,云南中医学院德育答辩从制度上确保了德育论文答辩的强力推行。事实也有力证明,德育答辩制度不仅较好地丰富完善了德育工作体系,而且还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效。

三、云南中医学院德育答辩成效和经验

通过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德育答辩对把德育落到实处、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德育答辩有效引导学生德育知行合一

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确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将一定的思想理论、社会道德传递给受教育的青年一代,以促使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使青年学生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的系统活动过程。”德育答辩是德育过程中的一个有机部分,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以及论文的撰写影响学生的思想,其过程的基本要素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手段构成的。德育答辩其实质是通过制度设计,由学生完成建构内心道德境界、发展道德知识直至指导自身行为、激发道德情感的过程,使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由外在的强制内化为内心信念及准则,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二)德育答辩有效把握人才培养薄弱环节

德育答辩正值毕业生毕业之际,他们渴望理解与沟通,希望心灵得到关切,渴望困惑的问题得到明确的答案。德育答辩通过对大学生活的回顾,总结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其思想动态,是大学生心路历程的反应,能很好地呈现大学生内心世界与心灵成长的轨迹。高校德育工作的主题之一就是研究和回答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帮助他们解疑释惑,提高认识,其过程实际上是“德育对象在道德等方面的建构的过程,是环境与成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人价值建构的统一。”

通过德育答辩,教师能了解到个体成长中的困惑问题以及学生内心世界成长轨迹,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引导激励学生走向至善。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观念是德育目标之一,同时还要改造学生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并建构学生内在的良好思想道德境界及行为习惯。德育答辩通过论文的撰写,德育指导教师一对一的引导,促使毕业生感情、意志、智力和能力得到完善。

德育答辩过程可以说是毕业生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无论对个体还是对学校、老师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就德育主体而言,开展德育答辩可以引导其回顾在校成长、成才历程,总结收获,找准缺失,增强学生主体自觉意识。就学校办学育人实践而言,通过德育答辩,可以全面深入地掌握学生成长轨迹,检验人才培养和德育实施效果,总结得失,改进工作。

(三)通过德育答辨,充实毕业教育内容

德育答辩正值毕业生进入实习求职阶段,群体分化明显,班集体难以统一组织活动,毕业生处于松散状态,极易诱发事端。“德育不是“回归”生活,而是“建构”生活;德育不是建构“所有生活”,而是建构“道德生活”。德育不仅关注道德“生活内容”,而且关注“道德生活方式”。开展德育答辩,旨在激发“潜藏的自我意识,使毕业生更为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养成德性,而非脱离现实生活,在虚无缥缈的世界中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同时,增强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密切师生、同学关系,疏导离校前的各种不良情绪,引导毕业生珍惜时光,顺利度过大学的最后宝贵时光。

(四)通过德育答辨,促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通过德育答辩系统工作,一是加强毕业生教育管理,既考核其思想道德素质,又依据学生个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和帮助,强化学生对其自身思想道德的内省和行为的自律;二是要求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发挥主导作用,从与学生充分交流思想,到指导论文选题、撰写审改,强化对学生成才的理性指导,有效弥合高校新校区显示存在的师生时空距离疏远的不足。三是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和鼓励在校生学习成长,传承优良校风学风。

(五)通过德育答辩,全面衡量人才培养质量

云南中医学院对本科毕业生知识能力和学术水准的评判,已经有成熟完整的考查、考试、答辩制度,但对于其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的评判,尚未形成和建立一套系统性、痕迹化、规范化和总结性评价体系。通过开展德育答辩,为云南中医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创新、新生教育、全面衡量和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实证材料。

德育答辩是云南中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种新颖而积极的尝试,旨在加强毕业生教育与管理,既考核其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又依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强化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内省和行为的自律。旨在增强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密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疏导离校前学生中的不良情绪,增强毕业生的爱校情绪。旨在深入掌握学生成长轨迹,检验学生在校期间人才培养和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总结得失,改进工作,进一步提高育人工作的实效性。旨在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和鼓励在校学生学习成长,传承优良校风学习。它需要认知主体的参与,也需要制度化程序的设计,其形式与内容,体系与定位都需要逐步的完善,深入和拓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