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专业调查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4 16:33:10

大学专业调查

大学专业调查第1篇

一、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对就业前景较有信心

问题 答案 人数(人) 百分比(%)

您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吗? A 非常了解 4 5.12

B 有所了解 47 60.25

C 不太注意 17 21.79

D 不了解 10 12.82

您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什么态度? A 乐观 29 37.18

B 一般 44 56.41

C 悲观 3 3.84

D 不清楚 2 2.56

学前大专新生非常了解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的同学占5.12%,了解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占60.25%,不太注意的占21.79%,不了解的占12.82%。这说明65.37%的同学从大一就开始关注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有利于开展就业指导;但是仍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对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毫不在意,需要加强引导。

学前大专新生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占37.18%,对就业前景持一般态度的占56.41%,对就业前景持悲观和不清楚态度的占6.4%,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新生总体上(93.6%)对就业前景较有信心,十分有利于开展就业指导;但是持悲观态度的同学还有3.84%,这部分同学特别需要关注,正确引导,也要让他们对就业前景充满信心。

二、就业首选公办学校与家乡

问题 答案 人数(人) 百分比(%)

您的就业单位意向是 A 公办学校 40 51.28

B 基层项目计划 8 10.25

C 私立学校 18 23.07

D 其他 12 15.38

您期望的工作地区是 A 家乡 39 50

B 省内任何地 9 11.54

C 重庆市 12 15.38

D 其他 18 23.08

51.28%的学前教育大专新生就业首选公办学校,76.92%的同学选择省内或家乡就业(选择重庆的学生大都是重庆户籍),这说明过半的学前教育新生就业时看重的是工作稳定,更愿意在家乡任教;愿意参加基层项目计划的同学占10.25%,愿去私立学校的占23.07%,愿去其他部门的占15.38%,毕业后去向多元化,这有利于因势利导开展就业指导。

三、渴望面试技巧与就业信息,但月薪期望值偏高

问题 答案 人数(人) 百分比(%)

您最希望得到的求职信息是什么? A 更多招考公告 10 12.82

B 更多的公司介绍和企业招聘信息 24 30.77

C 更多的笔试知识答疑 4 5.13

D 更多的有关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介绍 40 51.28

您对月薪的要求是多少元? A 2000 1 1.28

B 2500――3000 29 37.18

C 3000――4000 33 42.31

D 4000以上 15 19.23

学前教育大专新生有51.28%渴望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介绍,在平常教学中应加强面试技能训练,以提高学前教育大专学生的面试能力;43.59%的学生希望获取就业信息(招考公告与招聘信息),这需要就业指导者尽可能多地收集就业信息提供给学生们参考。

只有1.28%的学前教育学生月薪期望值在2000元以下,98.72%的高职学前新生薪酬期望值在2500元以上,甚至有19.23%的同学月薪期望值达4000元以上,与现实相距甚远。因为目前一般大学生的平均月薪约为2400元,这需要在就业指导中正确引导,适当降低学生月薪期望值,毕业后才有可能顺利就业。

四、比较注重专业,就业途径多样

问题 答案 人数(人) 百分比(%)

您想就业的职位一定要和所学的专业相对口吗? A 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口 11 14.10

B 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近 25 32.05

C 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31 39.74

D 无所谓 11 14.10

您会选择哪种方式找工作? A 参加公招 43 55.13

B 参军 2 2.56

C 参加现场或网络招聘会 23 29.49

D 通过他人介绍 10 12.82

学前教育大专新生希望就业的职位与所学的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占46.15%,这部分同学比较看重专业;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同学占39.74%,对专业无所谓的同学占14.10%,这也需要在就业指导中分类因人制宜进行引导。

有55.13%的学前教育大专新生选择参加公招方式就业,29.49%的同学选择参加现场或网络招聘会,这说明学校在就业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为同学们提供就业信息;选择参军的仅有2人,占2.56%,需要加强国防教育,引导学生踊跃参军;选择通过他人介绍就业的同学占12.82%,就业指导中可以充分利用,以促进顺利就业。

五、岗位稳定待遇好,重视技能与实习

问题 答案 人数(人) 百分比(%)

您选择岗位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A 工作稳定有保障 25 31.65

B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 26 33.33

C 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0 0

D 有较好的工资收入与福利待遇 27 34.62

您觉得自己在就业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方面是什么? A 学习成绩 1 1.28

B 专业技能 29 37.18

C 实习经历 33 42.31

D 资格证书 15 19.23

学前教育大专新生在选择岗位的重要因素时,选择工作稳定有保障(31.65%)、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33.33%)、有较好的工资收入与福利待遇(34.62%)的同学几乎平分秋色,学前教育大专新生并不看重社会地位,无人选择,这需要就业指导中分类引导。

选择就业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方面时,37.18%的同学选择专业技能,42.31%的同学选择实习经历,这表明绝大多数同学知道专业技能与实习经历有多么重要,必须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抓好保教保育实习工作,顺利就业才有基础;选择资格证书的同学占19.23%,而选择学习成绩的同学仅1人,占1.28%,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技能不能够凭空产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才更加可靠,实习才会更加顺利。

六、创业意识浓厚,就业准备扎实

非常高兴的是,学前教育大专新生创业意识浓厚,如果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有一半的同学选择创业,需要积极鼓励;有26.92%的同学选择参加专生本考试,有进取心,同样需要鼓励;有11.54的同学选择外出打工,有自我谋生意识,应当支持;但也有11.54的同学选择回家等,需要正确引导。

问题 答案 人数(人) 百分比(%)

假如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您愿意 A 参加专生本考试 21 26.92

B 创业 39 50

C 回家等 9 11.54

D 外出打工 9 11.54

您从哪些方面开始为就业做准备?(多选) A 刻苦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67 85.90

B 考取各种资格证书 76 97.74

C 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73 93.59

D 经常了解就业信息 63 80.77

学前教育大专新生基本上在为未来就业做扎实准备,85.90%的同学选择了刻苦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成绩,有97.74%的同学选择考取各种资格证书,有 93.59%的同学选择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增强实践能力,有80.77%的同学选择了经常了解就业信息,就业准备积极,就业指导中应当充分利用。

七、问题与建议

这次调查结果显示,学前教育大专新生具有关注就业形势、就业前景乐观、就业途径多样、重视技能与实习、创业意识浓厚、就业准备扎实等优点,但是也有固守家乡观念、月薪期望值偏高、追求岗位稳定待遇好等不足,为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特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指导职业生涯规划。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当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开导同学们抛弃固守家乡观念,“好男儿志在四方”,“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同时指导同学们正确分折自己的职业取向,确立合理的未来职业取向,指导学生科学分析和认识自己的职业素质(包括身体和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以顺利就业。

大学专业调查第2篇

中国要想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型国家,创新创业是一个大方向,为此各级政府和院校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并开设了大量的相关课程。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产业,创业门槛相对要低一些,为此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电子商务学院面向在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开展了创业调查,通过分析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想法,并找出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

0、前言

问题随着现代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很多院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有些院校人才培养的重心在于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有些培养的重心在于商务领域的应用,但不管是哪个方向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把创业能力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为了响应国家创新创业的号召,加快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能力,我们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发放了600份调查问卷,重点对创业意向进行了调查。

1、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意向调查分析

1.1基本人数分析

以600人为基准,受访的人中男生有198个人,女生有402人,男女比例分别为33%和77%,男女比例相差较大,女性比男性多两倍。

1.2大学生创业的接受度分析

在受访的600人中420人认同并支持创业,150人对创业表示中立态度,只有30人反对创业,分别占70%、25%、5%。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得出江西外语外贸的同学普遍对创业的接受度较高。

1.3大学生创业的动机调查

创业动机方面,促使自己创业的动机中324人选择了喜欢充满挑战的生活,408人选择了想要创造更多的财富改善物质生活,246人选择了有符合视窗需求的创业想法,204人选择想要独立,84人选择了受到家庭朋友亲戚的影响,96人选择了没有合适的工作,其中想要创造更多财富是影响人们创业的主要因素。

1.4影响大学生没有选择创业的原因分析

从调查数据得知,在没有创业的原因里228人对创业不感兴趣,204人可以找到合适工作,216人因为难以承担创业失败的后果放弃创业的想法,126人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不支持,102人因为其他原因没有创业的想法。其中难以承担失败后果和对创业不感兴趣两个原因影响的人数最多,分别占36%和38%。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除去对创业不感兴趣外,难以承担的创业风险是大学生放弃创业的最大因素。

1.5创业形式的选择

关于创业形式的选择,48%受访者选择以个体商户的方法创业,42%偏向自办公司,8%选择家庭创业,2%选择其他方式如加盟等形式创业,其中以个体商户形式创业的人数最多。

1.6偏爱的创业方向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偏爱的创业方向调查中,像图表中所示,一半人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创业,19%选择启动资金少易开业的领域,14%选择社会热点领域创业,15%倾向自己所学相关领域创业,2%选择其他方式创业。我们得出这个结论:兴趣和资金是大学生创业首要考虑的原因,在大学生感兴趣的同时创业资金低廉最能吸引大学生。

2、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2.1大学生对国家创业政策不熟悉

作为评价一个创业项目的好坏,我们的评价标准一般先从创业团队成员分析着手,看其团队成员构成,电子商务类项目还要看其是否有核心技术人员;其次才是看创业项目商业模式,而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否吻合国家政策,项目能否得到国家创业政策的支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对国家创业政策知识几科为零,很难获得国家资金、场地、税收等支持。

2.2有过创业实际经历的比率较低

在校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有激情,有想法,敢说敢做,但是很多都是三分钟热度,缺乏耐心和责任心,缺少创业的能力。原因就是大部分的创业者都是凭自己的脑袋空想,没有实际创业经验,对创业过程中的问题缺乏预见和解决能力,这是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为此很好的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先跟着别人干,先熟悉市场,并得到缎练,成功概论会大一些。

2.3创业项目还难与市场接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创业项目都很庞大,需要大量的资金,严重与市场脱节。有想做养老房地产,在线教育平台等大型项目,而团队成员中都是在校大学生,根本没有能力来承担这么一个大项目,为此应引导学生多接近市场,利用自己的资源,找到自己熟悉的,有资源的,喜欢的等项目进行着手,成功概率会大很多。

3、对大学生创业的几点建议

3.1开设创业教育指导课程

在大学生课堂教学中,应该增设创业指导类课程,明确课程目标,建立创业指导教师库。在创业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创业指导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写创业计划书,如果寻找资源、组建团队、寻找合适的项目等,让学生在创业之前就具备一定的创业技能,从而在创业过程中就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成功率。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有问题可以咨询创业指导教师库中的指导老师,从而具有一定的保障。

3.2积极参加创业竞赛,以赛促教

很多大学生有一定的创业想法之后,往往比较理想化,对一些问题看不清,容易走弯路。这时可以参加各类创业竞赛,评委会提出很多建议,往往比较有效,而学生为了参加比赛,考虑的问题往往会比平时更全面,从而会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创意会发现实际上什么也不是。3.3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成功率创业之初是最难的,学生要上课没时间,没起动资金,没场所,没资源,这些都是导致创业项目开始就失败的一个很大的原因。为此各院校可以加大扶持力度,对创业的学生进行学分减免,提供创业场地,帮学生寻找资源等,最大限度的帮助创业的学生,从而提高成功率。

4、小结

创新创业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一个永恒话题,每年有千千万万个学生前赴后继的往前冲,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中国的未来需要一大批有梦想又有能力的年轻人。如何了解现代大学生的创业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指导和帮助是我们的一个使命。

参考文献:

[1]张彦军等.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调查与分析-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年12月.

大学专业调查第3篇

【关键词】 针推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调查报告

加强实践教学是中医药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21世纪对高素质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如何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未来。为此,我们向本校针推专业本科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就实践教学问题展开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表1显示,认为实践操作较适用于技能教学(86人,87.8%);认为实践操作较适用于临床课教 学(83人,84.7%)。

表3显示,大部分(86人,87.8%)认为临床实习 岗前培训有必要。

表4显示,认为临床实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为理论知识不扎实(52人,53.2%),其次为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差(25人,25.5%)。

表5显示,认为较适用于实习教学的教学方式为临床案例(83人,84.7%)。

3 讨论

3.1 强化教学环节,培养基本技能 目前中医以技能为主的课程及临床课程,尤其是一些操作技巧、检查手法、临床实例、解剖部位等,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单纯用讲授法教学不利于学生理解领会,不便于记忆,不能激发学习兴趣。调查表明,针对技能教学运用实践操作为主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快的使学生将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直接经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为临床实习乃至以后的临床工作打好基础。

临床课程的教学,案例教学法作用也不容忽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汲取诊疗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强化正确辨证方法,从而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很有帮助。技能培养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基本技能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即获得较扎实基础,而不应在实习过程中完成。调查表明,适当减少理论教学时间,增加实践教学时间,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技能训练机会,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目前,教学中技能性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时数比例约为3:1~4:1,显然不能满足技能教学的要求,应进一步调整。调查表明,改革技能课考试办法,摒弃以往的以笔试问答为主的考核方式,采用以临床实际操作或实验操作为主、笔试为辅的考核方法,可以提高对技能学习的重视程度。而技能课考试中笔答试卷和技能考核较合适的分数比例为1:1。

3.2 加强临床实习,提高临证辨析诊疗能力

学生进入毕业实习前,缺乏对医院的了解,临诊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差,进入新的角色迟缓。针对这种情况,在课程结束后,可安排短期的临床基本操作训练和中医临诊技巧训练,以强化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并加强 学生医德医风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教育,使学生在正式实习前,对临床工作能有大概印象和充分的心理准备。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实习前进行岗前培训是必要的,但目前仅有部分专业开展,需要进一步推广。针对临床实习时进行出科考试必要性的调查,认为必要和没有必要的大体相同,但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部分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使他们作出了否定的选择。实行出科考试制度,可以达到促进实习积极性目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考核方式的灵活性并避免流于形式。针对临床实习中所遇到困难的调查,感到理论知识不扎实的比例较大,这说明,实践不能脱离理论的指导,要求我们加强基本理论的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理论与临床实际的结合。另一个困难是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差,这是每一个刚接触临床的学生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也只有通过不断临床经验的积累才能逐渐提高,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对临床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促进实习的积极性。关于实习教学所适用教学方式的调查显示,多数认为临床案例教学效果良好,生动直观,易于理解,通过病例讨论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实习带教中值得提倡的教学法。而实践操作可以面对真正的患者,进行真正的治疗,体验并逐渐提高疗效,对技能水平的提高有极大地促进。专题讲座可以就临床适用经验、突出问题、新型疗法等有针对性的进行,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使学生获得第一手材料。

大学专业调查第4篇

 

一、调查背景

 

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从80年代的一条“布街”起步,1992年市场正式冠名为“中国轻纺城”,2007年10月,商务部正式授权“中国柯桥纺织指数”,成为全国第一个纺织指数,成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多、成交额最高的纺织面料专业批发市场。中国轻纺城位于绍兴县城中心区域,距离萧山国际机场仅28km,距离宁波-舟山港106km,北距杭甬高速公路8km、杭甬运河2km,连接嘉绍跨江通道、萧甬铁路复线,水、陆、空交通十分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从全国第一家室内轻纺产品专业市场开始发展到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日客流量10万人次,经营纺织面料1万余种。产品远销187个国家和地区。纺织品市场12个,轻纺原料市场1个,纺机及轻工类市场5个,全球1/4的面料在此成交,全国近1/2的纺织企业与其建立了产销关系,市场成交额连续17年位居全国同类专业市场之首。

 

二、基本调查情况

 

调查目的与方式

 

本次调查于2013年七月下旬主要针对纺织贸易出口公司的生产规模、经营品种和销售渠道,对人员的需求及待遇情况进行实地走访,本报告主要根据观察法和访问法来分析和判断外贸公司的现状,意在为我们学习国际经贸专业的同学提供一些职业方向和针对性的建议。在走访的过程中,可见纺织贸易出口的市场是极大的,厂家及公司的竞争也很大。通过了解原料的加工,布料的生产、染色、印花…包装、出口。对老市场规模和店铺设计了解来判断新市场竞争力;对入驻商户的访问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以便新市场能最快被接受;通过对商户成分的分析和经营种类的了解有利于制定最佳的招商策略

 

公司外贸人员需求情况

 

业务员:有内业务员和外业务员,也就是接单员。内业务员:一般是和国内的人做生意,不需要英语基础很好的;而外业务员,就是说是出口公司(外贸公司)客人大多数是外国人,需要有熟练的外语和发英文邮件的能力。理单:事情就要多一点,需要和工厂联系,要排单,还需要核算单子的成本,所以也算是半个出纳。跟单员:当看到比如颜色不够深或者颜色不对,就会当场在染厂做处理,比如进缸再重新染一下等,因此跟单员基本上是在染厂,在装货前也需要检查货物的质量,将工厂里的布料重新松开,把不好的布或者有瑕疵的布剪掉。

 

出纳统计与会计:整理发票,计算公司内部的账。

 

单证员:业务助理说货物已经快做好的时候,单证员就开始定船,订舱,然后和业务助理送货/装货的具体时间,将集装箱从船公司拉出来 到包装厂来装货物。根据贸易合同办理出运手续(委托货运作进出口),同时保证货发出去,货款可以得到,同时提供目的港客人所出运的航次提单号,还有预计到港日期,以便目的港办理相关的手续,从出运货物到结汇完毕都是单证员要做的。

 

外贸(内外)业务员职责:1.开展外贸业务,拓展海外市场,开发、维护国外客户;2.负责国外客户的接待,订单的洽谈与制定;3.协调和管控订单进行中的相关问题,切实做好客户服务工作;要求:1.热爱公司和本职工作,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将客户要求与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2.英语四级以上,英语口语流利,能通过E-mail、电话或面对面与国外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三年以上外贸工作经验,熟悉面料知识及外贸订单操作流程。4.注重细节,乐于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起薪水平,2500-3000元 比例:15%。跟单员职责:1.根据公司要求对加工单位质量的跟进和管理;2.做好各项数据的统计,随时跟进和报告生产进度。要求:1.能独立操作订单从生产到出货为止的全流程理单;2.能判断工厂具体的工艺等技术问题;3.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诚实、守信、有责任心、能吃苦耐劳;5.能熟练使用基本的办公软件;起薪水平2000-4000元,比例:7%。单证员职责:熟悉进出口流程,会操作TT,LC,DP单据,收汇申报,能熟练操作办公软件。要求:1.熟悉外贸单证操作流程,出口退税及相关知识,信用证及相关知识,熟悉报关及商检流程,懂船仓,订仓等业务;2.会基础的英文口头及书面表达技巧,熟练操作常用办公软件;3.工作细致、严谨,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起薪水平:2500-3000,比例:2%。业务助理职责:整理,安排订单,与客户联系及生产进度跟进,工作细心,吃苦耐劳,为人谨慎塌实,懂基础英语;要求:肯学又学的好,做事情清楚有条理,起薪水平2000—3000元,比例:3%。

 

文员职责:负责处理简单的日常办公事宜及面料检验工作,懂相关面料常识的可优先录取,要求:1.工作认真细心,有责任心与上进心,为人友善; 2有基本英语基础,能看懂简单英语;3. 试用期:3个月,如有类似工作经验者可以缩短到:1—2个月,年底奖金,考察期满提供五金保险,提升工资,起薪水平1500—3000元,比例:8%。会计职责:公司财务管理,要求:精通外贸财务知识,能熟练操作电脑,起薪水平2500—3500元,比例:3%。出纳统计职责:负责出纳本职工作,协助单证银行交单,要求:1.熟悉银行承兑汇票办理2.了解单证工作并能协助;3.能够灵活使用excel表格,会一点英语,起薪水平2000—3000元,比例:5%。理单职责:从下单到出货能独立完成工作,要求:沟通理解能力强,工作一定要细心,起薪水平2000—3000元,比例:4%。

 

三、小结与建议

 

国贸专业出来可以做外贸,但是不是外贸专业照样也可以做外贸,大家都可以从事这个行业,显得我们学国贸的就没什么地位了,更何况现在外贸也没有前几年那样景气。但是选择了国贸这个专业,好好努力也可以做的很有成就的,英语真的很重要,毕竟英语是国际语言,以后不管从事什么行业,有益无害,大学期间要用心学,特别是口语。

 

进入社会,适应一个新的岗位主要是结合了在大学里积累的优势,所以在大学四年我们要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不管专业是否自己喜欢,大学四年关键培养的是自学能力,有这个能力存在,即使专业不对口,也能尽快地学习和进入。大多数企业都希望招聘的员工踏实肯干,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社会对非常专业人员的需求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所学专业知识技能面过窄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如果不注意自修相关课程知识,将来只懂得、只能解决单一方面的问题,同样不是企业所期望的。或许很多刚刚进入企业的大学生都明显的感受到:企业强烈期望每一个员工都是超人――一个人可以兼任N个工作。当然,在大企业这种现象会少得多,然而,毕竟中小企业才是多数。

 

因此我建议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技能,更新就业观念。

 

1、大学生毕业后不能仅仅只有就业意识,因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饱和,现在尤为严重。因此我们要树立创业意识而不能把眼光仅仅限于就业。2、要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要有灵通的就业信息和强硬的个人素质。专业很重要,但欲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就需要我们在大学期间,拓宽、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将来总有用得到的时候。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自己主动去补充。大学是一个自由度相对较高的环境,成才与否关键在个人。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在当今社会,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3、要广交益友。朋友多了不是坏事。一个人在外难免会遇到挫折,此时朋友的帮助很重要。4、在选择职业时,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供需信息。准确掌握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对于我们大学生择业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谁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谁能从实际出发,准确审视就业形势,谁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职业岗位。

大学专业调查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兴趣;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本文受西南政法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由韩炜副教授指导。

引言

专业兴趣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从以往的调查结果和笔者切身感受来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度并不高。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专业兴趣的描述方面,即反映大学生对专业是否感兴趣的总体状况,以及与此相关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特征、应对策略等。但对于具体影响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因素涉及较少。

本文通过向重庆市三所高校发放自制问卷,从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四个方面入手,较为全面地探寻影响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具体因素。

一、理论与假设

(一) 兴趣的含义

到目前为止,专业兴趣尚未有统一的定义。我们通过考察与兴趣有关的理论,获得对专业兴趣的启发和认识。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兴趣,如有的学者认为兴趣是一种认识倾向,有的则认为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情感反应,也有的强调兴趣作为内部动机的作用。综合这些学者对兴趣概念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兴趣是对某种对象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趋向或选择,具有指向性和动力性方面的特征。此外,西方理论中将兴趣分为个人兴趣和情境兴趣:个人兴趣是由个体的倾向性引起的;情境兴趣是当前环境里的某些条件和刺激在个体中产生的兴趣。本文根据兴趣的含义及特征,初步将大学生专业兴趣定义为“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所学专业产生的内在心理趋势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选择”。具体表现为对专业知识的渴望、学习的主动性等。同时我们也将专业兴趣分为由个体因素引起的兴趣和由情景因素引起的兴趣。

(二) 专业兴趣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以往对于大学生专业兴趣的相关研究较少,而与此相近的研究多为专业认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研究,且多为反映大学生总体的专业兴趣状况,较少涉及其影响因素。大多数研究都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分析大学生专业认同或学习兴趣等方面的状况。本文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的分析和整理,归纳出可能影响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四个方面的因素,即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四个方面。

(三) 假设

在前文中,我们将专业兴趣分为由个体因素引起的兴趣和由情景因素引起的兴趣。其中,由个体引起的兴趣主要受个人因素影响;由情景因素引起的兴趣主要受外在因素影响,并进一步分为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即专业兴趣受到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四个方面的影响,如图 1所示。本文根据以往资料并根据预调查的结果,对四个方面的因素又做了具体细分。

1. 个人因素影响专业兴趣

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价值观、行为倾向、心理特征等,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摩擦甚至冲突,从而对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产生很大影响。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寝室关系与专业兴趣可能存在着某种关联。

自制力是指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或受很多外在因素影响,从而分散学习的专注度。缺乏自制力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集中精力,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最终影响专业兴趣。

本文中所提出的认知可能影响专业兴趣,主要是指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认知、对于大学阶段的认知以及对于所学专业的认知可能会对专业兴趣造成影响。具体而言,如若大学生对自身、学习和所学专业认知不清,则会不知道自己想学和适合学什么,也不会知道为什么要学。认知不清所导致的目标模糊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兴趣。

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针对个性心理特征,此项调查主要考察个体性格和能力是否会影响专业兴趣。个体的性格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孤僻、自卑等本身就会影响学习和生活;而能力则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成功体验作为一种外在刺激,往往能促使个体更加积极地应对挑战,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良好的成功体验形成了对学习的正向激励,从而又提高了成功的几率,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期望落差影响专业兴趣主要是指大学生对于大学生活的失望、学校及专业的不满、中学阶段的优越感的缺失等影响专业兴趣。

目标冲突影响专业兴趣主要是指丰富的大学生活中,不仅仅只有学习,还有更多的活动。本文希望通过调查,探究丰富的大学生活是否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从而影响专业兴趣。

H1:本文假设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自制力不强、认知不清、缺乏成功体验、期望落差过大以及目标冲突会降低专业兴趣。

2. 家庭因素影响专业兴趣

父母压力主要体现在父母在学习、工作、前途等方面对子女造成的压力。主要表现为“父母只关心学习情况,对学习成绩要求高”、“整个家庭对自己的期望很高,自己几乎是所有同龄亲戚中少数‘有出息’的孩子”、“父母一直以来都为自己安排好了一切,甚至连自己将来的工作、生活都基本设计好了”等情况。

父母重视子女的学习情况并提出高要求,相对于其他学生,显然会对子女产生一定压力。但本文并不能肯定这种压力有多大,以及由此形成的对专业兴趣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方向。

作为同龄亲戚中少数“有出息”的孩子,那么整个家庭必然对之期望很高,这无形中也是一种压力。身处此类环境中的大学生往往会自觉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不能让父母失望。

(二)个体因素相对其他方面的因素更影响专业兴趣

从表 7中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大小来看,个体因素方面的子因素对专业兴趣的影响显著性更强(子因素“性格”和“认知”的Sig值最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影响大学生专业兴趣更多地是个人因素。这与心理学中的有关理论相符:兴趣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不会对它有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强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

(三)学校因素中师资力量影响相对突出

从表 7中影响专业兴趣的学校因素来看,师资力量影响相对突出。教师作为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专业知识传授者和引导者,对于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肩负着重要责任。从实际经验出发,我们也不难理解这个结论。在专业学习的初期,大学生往往对于所学专业的了解很少,这时需要教师向学生打开一扇窗,而这扇窗外的“景色”是否吸引学生,很多时候就决定了学生对于此专业的兴趣。一般而言,教学水平高、教学方式灵活、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更容易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教师和学生的匹配性对于学生专业兴趣的影响。

(四)家庭因素中父母压力影响相对突出

从表 7中影响专业兴趣的家庭因素来看,父母压力影响比较明显。通过与部分被调查者交流,我们得知部分学生还是受到了来自父母方面的压力,如有些父母给孩子早早地划定好了发展方向、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等都给孩子带来了压力。从调查的数据来看,专业兴趣与父母压力呈负相关关系,这一点与现实经验也是一致的。一般而言,父母压力越大,孩子的心理负担可能越大,产生的负面心理影响也会更明显,从而导致专业兴趣度更低。但对于父母压力具体是如何影响专业兴趣的,本文未作深入探究。

(五)启示

从调查结果来看,个人、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因素对于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影响相对明显。这启示我们应该主要从这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引导和培养。

针对部分大学生专业兴趣不高的状况,最主要的是从学生自身出发,加强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结合所学专业相关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是“人本主义”,即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培养兴趣。兴趣可以引导,但不可强加,否则反而可能会成为降低专业兴趣的因素。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培养孩子兴趣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其对子女兴趣的影响可能最早,也最为深远。就大学生而言,结合调查中存在的情况,父母应该明白孩子的未来应该由自己创造,父母不要去替代,也无法真正替代。父母最佳的角色应该是建议者和倾听者。父母的经验有用,但并非处处适用。

高校作为学生专业学习的重要场所,应尽可能为提升学生专业兴趣提供可能。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于学生专业兴趣的影响较大。同时,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发现学生对于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往往伴随着“老师讲课没意思”、“这门课学了没什么用”等现象。这提醒我们,应将教师转变为提高学生专业兴趣的有利因素。教学任务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甚至是最为重要的内容。除去其他原因,如若教师让学生失去了兴趣,难以说明其称职。

五、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此次调查由于时间紧迫、各高校分散较远等原因,只选取了重庆市所有高校中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三所高校。但这三所高校的调查样本对于总体情况的反映程度有限。如果能够选取更多样本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会更有说服力。此外,在调查之初,我们建立起了涉及多方面因素的专业兴趣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由于模型涉及众多因素,在数据分析中建立的模型的自变量就更多,这会影响模型的准确性。如果能够对模型进行修正,效果可能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刘连龙,徐丹,何山等:《大学生专业兴趣调查及对策研究》。

[2] 董满生, 胡传海等:《大学生专业兴趣研究》。

[3] 胡志海、黄和林:《大学生人格类型与专业认同间的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06年第6期。

[4] 北京大学心理系 INSIGHT 工具组:《PES心理测评工具箱》, 2003年版。

[5] 童腮军、范安平:《大学生专业类型与专业兴趣吻合程度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5期。

[6] 张德等:《组织行为学》,2011年6月第4版。

作者简介:

李海涛: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调查活动主要负责人。

大学专业调查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1-0009-04

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在了解所学专业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心的适切感,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1]。在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我国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高低对其学习有重要影响。尽管我国在高校招生上进行了大类招生改革,但大多数高校仍是按专业招生。大类招生的学校,学生在进校两年后也要选择专业。按专业学习仍是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近些年,由于大学排行榜社会影响的加强,加剧了我国高校的“分层化”,很多高考学生填报志愿时,先选学校,后选专业。受制于高考分数,相当多学生为了进心仪的高校,在专业选择上就比较迁就,甚至不考虑自己的意愿和合适度。因此,进入高校后,学习受到极大影响。针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情况,提出适合的改革意见,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点之一。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对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整体情况、群体差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出大学生专业学习现状,为提出适恰的教育措施奠定基础。

1 调查设计及实施

1.1 调查工具设计

调查问卷的筛选修订是调查研究的关键。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经过筛选和鉴别,并通过访谈十几位大学生以及与其他学者进行讨论,最终选择秦攀博编制的《大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并结合实际加以修订。

秦攀博将专业认同分为四个维度,即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其中,认知性就是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了解,它是产生其专业认同的基础;情感性是指个人与专业的情感连结程度,在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对所学专业的情感认同使个体获得心理上的安全与情感愉悦满足;行为性是指由于对专业产生情感上的愉悦与满足而直接导致积极的行为动机和外显行为;适切性是指个人与专业的融合程度,即自我与专业的同一程度[1]。

笔者认为,秦攀博的研究尽管整体上具有较高信效度,但在测题选择和描述上,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因此,在测题的描述方面进行了以下修订。

第一,测题“总体上我了解我所学的专业”,与“对自己的专业是否了解”重复,故删除;第二,测题“我对所学专业有比较正面的评价”、测题“我对所学专业产生了积极的感情”与测题“总体上我喜欢所学的这个专业”,考虑到测题的简练性,三题改为一个测题,即“我喜欢所学的这个专业”;第三,测题“专业课我能认真听讲”,反映专业认同在行为性上的表现,但是笔者觉得“专业课我都认真听讲”更能表达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而做出的行为反映;第四,测题“我具备较好的专业思维”中,“专业思维”一词的表达上欠妥,所以笔者将测题改为“我能用专业的眼光和判断力去看问题”;第五,测题“我的性格和该专业匹配”,笔者觉得将测题改为“我的性格适合该专业的学习”,这样似乎更符合中国人的语言表达习惯;第六,在专业的适切性上,测题“所学专业能够体现我的特长”和测题“我学习该专业感到很轻松”,笔者认为将它们分别改为“我的特长能够在专业学习中发挥出来”和“学习该专业我感到很轻松”,这样在意思表达上更加合理。

在经过删除和修改后,最终确立了本调查中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共4个维度,20个题项。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五点计分方法计分,要求被试从“5-非常符合”到“1-非常不符合”进行评定。

1.2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采用SPSS软件分析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测量指标来检验各因子内部一致性,以分析问卷的可靠性与一致性。专业认同全量表的系数为0.875,其中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的系数分别为0.726、0.876、0.849、0.789。一般认为信度系数在0.65~0.7为最小可接受范围,0.7 以上相当好,0.8 以上非常好。所以,本问卷的信度较高。

在本研究中,首先,运用AMOS18.0统计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20个题项4个因素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的结构模型进行拟合。经过分析发现,该模型的拟合指数为:=2.55

表1 修正的总和模型拟合指数(专业认同的维度)

GFI IFI TLI CFI RESUM

425.242 167 2.55 0.932 0.962 0.954 0.961 0.044

1.3 样本选择

以浙江省6所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作为总样本,在其中选择120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200份,其中回收问卷1071份,有效问卷为1029份,有效回收率达85.75%。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见表2。

1.4 调查实施与数据处理

问卷由大学生分散或集体填写并现场回收。问卷测试之初,研究者讲解指导用语,明确问卷的保密性和学术性。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和AMOS18.0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数据结果,选取了36名大学生做了相关的访谈调查。

表2 研究对象调查信息

调查对象分类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427 41.6

女 602 58.4

专业 文科类 506 49.4

理工科类 523 50.6

大一 223 21.7

年级 大二 299 29.1

大三 267 25.9

大四 240 23.3

第一志愿 586 56.7

专业选择志愿 服从调剂专业 168 16.5

转专业成功 64 6.2

非第一志愿 211 20.6

其次,对问卷进行结构效度检验,考察因素间相关,且相关均为显著,两两相关系数在0.540~0.764之间,为中到高度正相关,表明各因素既方向一致,又有所差异,不可互相替代;因素与总分的相关在0.728~0.904之间,为中到高度正相关,表明各因素与总体概念一致。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大学专业认同的总体状况分析

分别对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四个因子及专业认同整体水平进行描述性统计。如表3所示,从平均数分析,问卷平均分为2.66,略低于中值3分。总体上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从各个维度来看,大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性相对较高,适切性相对较低,也可以认为,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水平更多地表现在对专业的认知上,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相对较少。且较多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和自身的性格特征不是非常匹配,在数据上表现为专业认同适切性相对较低。

表3 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认知性 情感性 行为性 适切性 总体情况

2.9459 2.6477 2.6871 2.3868 2.6659

笔者认为,这反映了当前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学校学习和行业实践脱节的现实。由于缺少切切实实的专业实践,专业情感投入缺乏实践平台,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缺乏专业实践体验,因此,大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识更多地体现在对专业的认知层面。从更深一层讲,由于缺乏专业的情感投入和行为实践,对于专业的认识也是肤浅和平淡的,这种表面的认识很难和自身需求发生共鸣,导致学生在专业适切性维度的自评分中表现出较低的均值。

2.2 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差异性比较分析

以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总分及四个因子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专业志愿作为自变量,进行了交互性分析,但三个变量两两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本文中将从性别、年级、专业选择意愿三个方面对大学生专业认同进行差异性分析。

1)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性别差异。采用独立样本 检验,分析男女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如表4所示,男女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整体情况和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表4 大学生专业认同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性别 认知性 情感性 行为性 适切性 总体情况

男 2.4563 2.7478 2.7777 2.9973 2.7463

女 2.3455 2.5873 2.6266 2.9165 2.6155

Sig. 0.003** 0.001** 0.001** 0.070 0.001**

(注:*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男女大学生的这种专业认同差异,笔者将专业划分为文科和理科两个大类,分别分析文科和理科中,男女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

对文科生性别差异的分析发现,在文科生中,专业认同的情感性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余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的情感性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均值分别为2.77和2.58,Sig.为0.009,小于0.5。 对理工科学生的专业认同性别差异分析发现,除了适切性维度外,专业认同总分和各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见表5)。

表5 理科大学生专业认同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性别 认知性 情感性 行为性 适切性 总体情况

男 2.4764 2.7378 2.7678 3.0075 2.7465

女 2.3253 2.5673 2.5867 2.8971 2.6255

Sig. 0.004** 0.012** 0.007** 0.097 0.004**

可以看出,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性别差异主要来自于理工科学生中男女学生的得分差异,女生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笔者试图用性别的社会期望效应来解释这一现象。所谓性别的社会期望效应指的是社会普遍认为男生的动手能力更强,更善于逻辑推理,更加适应理工科类的专业相对应的行业工作;而女生具有更好的语言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更加适应于文科类专业所对应的工作。表现在专业认同的分数上具体是理工科的女生对自己的专业认同相对于男生而言更低。而且,从学生选择专业的比例而言,男生选择理工科的比例要大大高于女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与这种社会期望效应相呼应。

另外,在访谈中了解到,我国高等院校中,理工科的专业种类明显高于人文社会科学,很多女生在高中选择理科,只是因为在升学时可以有较多的大学供其选择,进入大学之后,对于自己所学专业在情感上和就业意向上并没有太多心劲儿。

2)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年级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差异,结果如表6所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显著差异(

此外,从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总体分析中,笔者已经得出,大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普遍停留在认知层面,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年级的学生更多地表现在专业认知上的差异,而在专业情感、行为性和适切性方面均不表现显著差异。

表6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差异比较()

认知性 情感性 行为性 适切性 总体情况

大一 2.5557 2.7180 2.7874 3.0071 2.7661

大二 2.4661 2.6273 2.6867 2.9665 2.6856

大三 2.2958 2.6476 2.6569 2.8770 2.6360

大四 2.2353 2.6074 2.6569 2.8770 2.5960

Sig. 0.000*** 0.412 0.121 0.254 0.01*

3)大学生专业认同的专业选择志愿差异。不同专业意愿的选择是否会影响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在这里,笔者同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梳理。结果如表7所示,不同专业选择志愿的大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7 不同专业选择志愿的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差异比较()

认知性 情感性 行为性 适切性 总体情况

第一志愿 2.3357 2.5170 2.5665 2.8464 2.5654

转专业成功 2.6463 3.0481 3.1374 3.2873 3.0265

服从调剂 2.1145 2.2754 2.2754 2.6951 2.3643

非第一志愿 2.4057 2.8077 2.7672 3.0171 2.7557

Sig.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学生进行转专业,意味着在大学阶段学习过程中,对转入专业的全方位审视,相对于入学前的专业选择认知更加成熟和理性,也受到更多的指导,学生也会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转入专业对自身的切合性,在数据中表现为更高的得分。对于调剂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学习该专业的“非自愿性”,导致对该专业认同度相对较低,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以第一志愿选择专业的学生和非第一志愿选择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认同的各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有点出乎意料,细细品味,又觉得有其合理之处。当前,由于基础教育中缺乏对学生行业、专业的认识教育,学生在填报专业志愿的时候,更多的是参考、依据父母或重要他人的选择,自己对专业缺乏认识,尽管如此,他们对自己的第一志愿专业总是报以相对于第二、第三志愿专业更多的期待,而理想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这种相对高的期待在专业学习的现实面前也带来了更高的失落,因此在数据中,第一志愿录取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反而低于非第一志愿录取学生。

3 结论

1)大学生专业认同总体水平中等偏下,并且,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主要停留在认识层面,情感和行为维度的专业认同分数相对更低。

2)男女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在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且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理工科学生中的得分变异。理工科女生专业认同度比男生低很多。

3)大学生专业认同在年级上的差异表现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专业认同总体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认知性因子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从专业认同总体情况来说,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在认知性上,大一、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三、大四学生。

4)不同专业选择意愿的大学生在专业认同总体情况上及其四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转专业成功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最高,调剂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最低,非第一志愿录取学生的专业认同度高于第一志愿录取学生。

尽管我国高校已经在实施大类招生,高校也尽可能地给大学生多次转专业机会,但是按照专业培养人才的我国大学,在教育中,必须对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着力关注,采取多种措施,不仅在认知层面上提升大学生专业认同度,更要在情感层面上提升其专业认同度,这是造就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李志,王琪琪,齐丙春.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1,(2):131-136.

大学专业调查第7篇

摘 要: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对某市4所大学的5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的结构包含专业认知、专业行为、专业情感三个维度,共19个题项,并具有较高的信效度。(2)大学生专业认同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依次是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行为。(3)大学生专业认同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专业行为和专业情感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4)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在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行为三个维度以及总分上均存在显著的成绩差异和志愿选择差异,并在除专业认知外的其它维度和总问卷上表现出显著的专业性质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编制;现状调查

目前我国国内对专业认同的研究还不多见,研究的领域也还不够广泛。由相关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关于专业认同情况的得分基本上没有超过总分的一半或是认同度的50%,也就是说研究者基本上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认同度普遍偏低。

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主要表现为:首先,大学生专业认同总体水平较低;其次,大学生专业认同在年级、性别、学科等人口统计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也警示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改变这一现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正式问卷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共600份,被试来自于某市A,B,C,D四所大学,取样时采用班级整群抽样的方式,尽量考虑到性别、年级、专业的均衡,最终回收559份,有效问卷521份,有效回收率为86.8%。

(2)方法与材料。采用自编《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进行调查《卷。该问卷采用5点计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比较不符合;3代表不确定;4代表比较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专业认同度越高。

(3)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

2.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总体状况。考察全体调查对象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总分和各维度上的平均数(标准差),首先从总体上初步认识其基本特征:

表1 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的平均数和标准差(N=521)

从此表可以看出,大学生专业认同总平均分M=3.03,略高于中等临界值3分,所以总体上看大学生专业认同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2)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性别差异。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来分析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在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男生和女生在问卷上的得分情况见表3

表2 不同性别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差异比较(注:*代表p0.05)

由此表可以看出,大学生专业认同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并且在专业认知、行为、情感三个维度上也没有体现出性别的差异。

(3) 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年级差异。年级因素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中的得分情况见表3,由方差分析可知其是否存在差异,再由事后检验得知年级之间存在差异的具体情况。

表3 不同年级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差异比较F检验结果(注:*代表p0.05 **代表p0.01***代表p0.001)

由此表可以看出,大学生专业认同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年级的大学生专业认同感得分最高,大学生专业认同在专业行为和专业情感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专业认知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经事后LSD检验,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大学生专业认同整体上没有显著差异,大一的学生在专业行为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的学生,大一学生在专业情感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大三和大四的学生。

(4)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成绩差异。成绩因素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中的得分情况见表4,由方差分析可知其是否存在差异,再由事后检验得知成绩之间存在差异的具体情况。

表4 不同学习成绩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差异比较F检验结果(注:***代表p0.001)

由此表可以看出,大学生专业认同在学习成绩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成绩较好的专业认同感最高,中等成绩的专业认同次之,成绩较差的最差。经事后LSD检验,专业认知、行为、情感三个维度在成绩上也都存在相似的差异,即成绩较好的得分中等成绩的成绩较差的。

(5)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志愿选择差异

志愿选择因素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中的得分情况见表5,由方差分析可知其是否存在差异,再由事后检验得知志愿选择之间存在差异的具体情况。

表5 不同专业志愿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差异比较F检验结果(注 **代表p0.01 ***代表p0.001 )

由此表可以看出,大学生专业认同在对专业的选择权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明显,自主选择专业的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最高,调剂到所学专业的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次之,根据他人意愿而选择所学专业的认同感最差。经事后LSD检验可知,三个维度在自主选择与他人意愿之间的专业认同感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都是自主选择所学专业的大学生专业认同感高于由他人意愿而学习本专业的大学生的专业认同;认知维度上,其认同感是调剂专业的高于他人意愿,但是行为维度和情感维度在他人意愿与调剂专业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

(6)大学生专业认同的专业性质差异

专业性质因素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中的得分情况见表6,由方差分析可知其是否存在差异,再由事后检验得知专业性质之间存在差异的具体情况。

表6 不同专业性质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差异比较F检验结果(注 ***代表p0.001 )

由此表可知,大学生专业认同在专业性质上有显著的差异。经事后检验可知,专业行为维度上热门专业与一般专业之间的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没有显著差异,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一般专业与冷门专业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专业情感维度在不同的专业性质之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热门专业的情感投入最高,一般专业次之,冷门专业最差。

参考文献:

[1] 陈清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专业认同的调查[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

[2] 蔡宏娟.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职业教育质量提升[J].中国科技信息,2009.

[3] 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

大学专业调查第8篇

[关键词]中医药 大学生 就业价值取向 调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120-02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校区在校大学生。

(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

(三)调查内容

调查涉及多项内容,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性别、生源地、专业类别、x择所学专业的原因。就业前景的展望:对就业前景的了解情况、地域的选择、薪酬的期望、就业机构的选择。以及对中医药政策、中医药专业人才的社会供需状况和社会期望的了解情况。

二、基础数据

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396份,回收率达到99%。其中女生占 66.9%,男生占33.1%,生源地中农村占47.7%,普通小城镇占35.4%,而来自大城市的仅占16.9%。有30.8%的学生所学专业为中医学类,22.2%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类,28.6%为中药学类,18.4%为针灸推拿类。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情况

在选择所学专业的原因中,个人爱好占39.2%,热门专业和其他类各占13.6%,父母或其他人的建议占27.3%,容易录取占6.3%。对目前所读专业的满意度中非常满意占17.4%,比较满意占46.7%,一般占30.6%,不太满意占3.8%,非常不满意占1.5%。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的了解情况中非常了解占9.6%,了解的比例占到一半,为50%,不太了解占37.9%,没有了解过占2.5%。有9.9%的学生认为就业非常容易,47.2%的认为就业比较容易,27.0%的同学认为一般,15.9%的认为就业不太容易,没有同学认为就业非常不容易。国家关于发展中医药的政策中时刻关注,非常了解占10.1%,大致了解占38.4%,不太了解占45.7%,不了解占5.8%。由结果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关于中医药的政策是比较了解的,对于自己所学专业也是比较负责的,对于自己的就业情况也是很乐观的。

(二)择业方面

从进入大学起就考虑过自己今后的择业问题中认真考虑过占34.1%,偶尔想想占48.5%,很少想到占11.1%,从没想过,到时候再说占6.3%。毕业后从事中医药专业相关工作的意愿强度非常强占19.4%,强占35.4%,一般占32.6%,不太强占9.3%,不强占3.3%。可见有近83%的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想过择业问题,毕业后,从事所学专业的也占大多数,这也与他们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自身所学专业相一致。

(三)毕业后的打算

40.7%的同学打算毕业后直接就业,10.3%打算自主创业,49.0%打算继续深造。除去打算继续深造的学生中,首选的就业机构中政府机关占13.7%,三甲医院占30.3%,中医药院校占18.4%,科研院所占9.1%,社区卫生服务站占7.6%,医药企业占11.1%,自主创业占6.3%,其他占3.5%。这表现出大学生就业取向多元化。就业地域的选择倾向中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占25.2%,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占26.3%,回家乡占32.6%,国家急需人才的边缘农村地区占5.8%,只要能就业地域不重要占10.1%。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大学生为了毕业后更好的发展,会更倾向于继续深造,在就业的地域选择中,也会更倾向于经济发达的地区。

(四)就业考虑的因素及期望

在选择就业考虑的因素中,专业对口比例最高,为33.1%,个人兴趣占25.8%,薪酬与福利占15.6%,社会声望占5.8%,家庭影响占8.3%,地域、晋升机会和单位性质的比例很少。在对首次就业薪酬的期望中,3000至5000元占55.3%,5000至8000元占32.6%,8000至10000元占5.8%,10000元以上占6.3%。在择业过程中最希望学校提供的指导服务中就业政策形式分析和求职面试技巧培训各占32.1%,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占9.1%,提供就业信息占21.4%,就业心理咨询占3.3%,其他占2.0%。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及近年一些地方出台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的计划等举措的态度是赞成,也愿意去的占56.8%,赞成,但也不愿意去的占36.4%,不赞成的占6.8%。由此看出,当前,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日渐增强,强调自我需要和兴趣的满足,专长的发挥,普遍倾向于关心个人利益、实现个人价值,主张通过自身的实力去参与竞争,更加注重自我,就业行为的出发点直接指向“自我”,对其行为结果的预期也更加地与自身需要相联系。[1]

四、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指导的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更加注重职业本身带来的个人发展机会、发展空间,追求职业理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大学生的择业态度,来看待他们对当前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的认同度以及对待择业活动的积极性,这也是就业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1]青年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对于社会和祖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了一种大众化的教育时代。[2]“扩招”的出现,就业困难的问题已经屡见不鲜。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帮助大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指导的建议。

(一)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1.重视专业课业知识的学习

中医药专业的大学生相对来说课业压力大,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抵触情绪,继而出现兴趣逐渐消失、上课不认真听课甚至逃课等现象。社会中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对未来更加迷茫。这要求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正视自己面临的困难,找出所学专业的优势,充分发挥自身潜能,重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找出问题所在,理性对待,积极解决问题,正确择业。

2.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

大学生要认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前做好就业准备。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我们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要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做好积极准备。其次,大学生要清楚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能力,清楚认识自身优势与劣势,选择好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就业地域,同时不能好高骛远,敢于吃苦,做好从基层工作的准备。

3.以实践来提升自己就业能力[3]

中医药专业要求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只懂得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校的实验课程中珍惜每一次实践机会,利用课余时间多向老师学习,在老进行项目研究时,多多向老师虚心请教,做到熟练操作各种基本技能。同时,在寒假和暑假的时候,也可以到医院、药房等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单位进行见习、实习。这样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大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实践,尽早熟悉所学专业的工作环境,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这样有助于自己更好地就业。

4.树立正确的就业心理

调查结果中,大学生更趋向于大城市,即使生活条件没有想象中的好,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选择到县城和城镇就业的学生更加少。同时工资高、待遇好、工作稳定轻松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更加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而到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农村地区,待遇福利较差的工作单位的大学生却占到少数,使得就业形势出现“一窝蜂”的局面。这表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并不是很健康,应该正确对待就业单位环境和自身职业发展。大学生应该先择业后就业,先把握住就业机会,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这样以后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也不会太难。

(二)社会和学校的努力

1.政府和学校的合作

由于存在应试教育的弊端,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所学基础知识与临床不能完全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的素质、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所以这需要政府和学校的通力合作,政府提供有利可靠的参考数据,学校以此为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的指导方案。[4]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2.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

就业政策形势分析、求职面试技巧培训、就业信息的及时提供和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等就业指导对就业生是非常有用的。就业成才教育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就业指导工作应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5]

3.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只有加强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才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满足学生们对工作的需要。[6]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不仅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还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一些优惠政策。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把知识付诸于实践,同时现代大学生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和创新精神都可以成为成功创业的基础。这都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社会实战经验,进而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4.高校应强化专业知识意识

高校应强化大学生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一旦大学生意识到依托专业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既能强化大学生专业价值取向,也能淡化部分大学生过度重视薪酬之拜金主义意识,消除部分大学生相对狭隘的工作地域就业价值取向。[7]

(三)家庭的影响

子女是父母的希望,父母对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孩子从小到大一直被父母灌输“上好大学,找好工作”的思想,这既是父母疼爱子女的 表现,也是父母养育子女希望得到的回报。这在无形中使大学生有找到满意工作的期望,这使得他们到偏远地区,薪酬低的单位工作的期望大大减弱。家长不合实际的期望影响就业价值观。[8]这就要求家长们鼓励子女敢于吃苦,勇于从基层做起,磨练自己的意志,降低期望值,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就业形势,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同时,家长在给子女就业意见的同时,不要过多的干涉他们的就业价值取向,顺应他们的兴趣和特长,这也许能够使他们更好地就业。

【参考文献】

[1]石志成,乔琳,孙莉.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05):96-99.

[2]蒋阳飞.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3]朱新江.当代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调查和分析――基于浙江传媒学院的调查[J].思想教育研究,2014(10):

94-98.

[4]田青亚.中医药相关专业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J].青年与社会:上,2015(06):146-146.

[5]干旭,李雪莲,程静.四川省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7(05):53-56.

[6]钱玺.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

2013.

大学专业调查第9篇

关键词:学习动机;定义;类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15

一、引言

Skehan(1989)认为,动机是心理和教育领域取得语言习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作为语言习得的决定性因素,动机直接影响学生与讲本族语的人的沟通、学生使用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频率以及语言学习结束后学生保存第二语言技能的时间(Oxford & Shearing, 1994)。人们所有的活动都源于一定的动机,因此,认真研究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学习动机概述

1.学习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二语习得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因此,在过去的十年里,很多研究者都把动机作为研究目标。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2.学习动机的类型

因为研究者对学习动机的分类有不同看法,所以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一种定义被所有人完全接受。这里只分析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

Gardner 和 Lambert (1972)进行了一次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习动机研究。他们研究学习态度和激励因素怎样影响语言学习已超过12年。 最后,两种学习动机被提出,即融入型学习动机和工具型学习动机。融入型学习动机指学习者对说此种语言所在的国家、人民或文化产生兴趣。工具型学习动机指学习一种语言作为完成一些目标,比如继续深造、阅读技术性材料和从事翻译工作等的手段。它们都是语言习得成功的必要因素。Deci(1975)把动机分为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内在动机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在学校中开展学习活动,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渴望获得有关的知识经验。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例如,某些学生为了得到教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学习,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探究商丘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三、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探究商丘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及其强弱并分析原因。研究对象为商丘师范学院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发放问卷123份分,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此调查以问卷和面谈为主。问卷选用利克特5点计分法,选项包括“非常同意”=1,“同意”=2,“中”=3,“不同意”=4,“非常不同意”=5。总共26个问题。笔者手工完成数据计算,得出每种问题中同意人数的百分比,最终将所有属于同一学习动机的问题同意百分比相加,得到七种学习动机的百分比。

四、结果和分析

分析问卷得出影响学习的七种因素如下(Q代表问题)。

内在兴趣:Q1―对英语一见钟情,Q13―对说英语国家的人和文化感兴趣,Q14―对英语歌和英文电影感兴趣,Q15―喜欢英语本身,Q17―对英语文学作品感兴趣,Q26―对英语学习有特殊兴趣。

成绩:Q2―因为父母或学校的要求而学英语,Q3―英语学习程度取决于成绩,Q8―学习英语是为了取得毕业证书。

学习情境:Q4―英语学习取决于英语老师,Q5―英语学习取决于英语课质量,Q6―英语学习取决于教学材料,Q7―英语学习取决于所在班级。

出国:Q21―学英语为了出国留学和寻找工作机会,Q22―学英语为了亲自体验说英语国家的文化,Q23 ―学英语为了定居国外。

社会责任:Q16―学英语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Q19―学英语为了祖国繁荣,Q20―学英语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个人发展:Q9―英语是有用的交流工具,Q10―学英语使我有成就感,Q18―学好英语可以帮助我找好工作,Q24―英语是通向成功的基石和Q25―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是接受良好教育的象征。

信息媒介:Q11―学英语为了学其他学科,Q12―学英语为了了解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历史。

由此得出七种动机类型为内在兴趣、成绩、学习情境、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和信息媒介动机,计算得出其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9%、56.7%、31%、29%、36.7%、64.8%和36.9%。通过比较百分比得出动机强弱顺序: 个人发

展>成绩>内在兴趣>信息媒介>社会责任>学习情境>出国动机。这一顺序与高一虹(2003)研究中得出的顺序不同。为什么呢?我们需要考虑经济发展、环境影响、学校要求等影响因素。

个人发展动机最强,这要归功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英语的重要作用。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一些公司甚至只招聘那些获得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的职员。很多学生学英语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或取得毕业证书,所以,成绩动机很强。当然也有不少学生喜欢英语,喜欢英文电影或英语国家的文化,所以,其内在兴趣动机也强。

社会责任动机和学习情境动机相对较弱,而出国动机最弱。笔者通过和受试者面谈以及笔者本身经历得出:这与我们接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从小学到大学,家长、教师和学校领导都只注重学生的成绩,一切向“分数”看,导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被忽视。笔者从与受调查者面谈中了解到,很多研究对象都来自农村,从小到大他们的英语老师的水平都不怎么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些学生对英语学习出现厌烦心理。另外,在商丘这个城市,经济不太发达,出国机会较少,大部分学生家庭负担不起出国高额的费用,所以,出国动机同样很弱。

五、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第一,教师要在课堂中尽可能地穿插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并加以讲解,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英语学习教材是重要的书面材料,对老师来说,选择涵盖知识面广、生动有趣的教材会增强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愉悦的课堂环境。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念,要求他们平常要学好英语,并督促学生训练听说读写能力,多与其他同学和外籍教师交流,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英语学习的长期计划。

六、总结

英语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本次调研向我们展示了商丘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动机强弱及其原因。这对激励英语教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E.L. Deci.Intrinsic Motivation[M].New York:Plenum Press,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