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0 16:29:36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第1篇

一、传统音乐研究专家主旨发言

赵宋光的《有关岭南文化的若干思考》从岭南音乐文化研究现象出发,观照岭南自然地理、文化地理,清晰地勾勒出岭南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田青的《民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当下民歌挖掘、传承、保护中的种种现象为切入点,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冯明洋的《流行文化风潮中的岭南音乐》回顾了多元一体的岭南音乐文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提出在现阶段全球性流行文化风潮中的岭南音乐文化建设,需要大音乐观、大文化观、大岭南观等理念引领。周凯模的《岭南音乐研究的方法学探索与实践》提出了音乐人类学视角的岭南音乐研究方法学理论。蓝雪霏的《地缘亲缘剪不断,闽粤音乐理还乱》从闽粤地理关系到闽粤历史民俗关系,以丰富详实的田野工作资料,分析论证了闽粤传统民歌的内在关系。李幼平的《广州南越王墓的音乐考古学观察》提出了“将音乐文化遗物归置于相关遗迹中进行综合考证研究”的音乐考古学研究基本原则。罗艺峰的《“汉藏——南岛文化丛”与华南玎族乐器起源的拟测》以人类学对“汉藏——南岛文化丛”的研究成果为理论认识基点,考证了由这种乐器演奏的萨佩音乐与中国疍民疍歌的内在关系。陈雅先的《探索中前行——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岭南传统音乐舞蹈研究》阐述了以地域传统音乐舞蹈研究为切入点,树立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引领学科发展理念,并形成了学科研究特色及教育特色。

二、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主题交流

(一)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陈天国、苏妙筝的《潮州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宝库》介绍了多年潜心研究“潮州音乐”的成果,认为潮州音乐不只是地方性乐种,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宝库。仲立斌的《“延续传统”还是“开拓创新”——粤剧“申遗”后的思考》,刘泽梅的《客家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之策略研究》等,均对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遗产传承中关于“延续传统”或“开拓创新”的问题进行反思。

(二)岭南传统民间音乐田野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在探索岭南音乐田野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显示出近年来岭南传统民间音乐研究者扎实有效的田野工作方法,陈雅先的《潮州大锣鼓民间音乐活动声音景观探究——基于景观生态学视野的田野与案头》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以学科交叉的思维方式,解读潮州大锣鼓民间音乐活动,提出建立于潮汕民间民俗活动所形成的音乐声音景观是具有核心价值意义的珍贵声音景观。潘妍娜的《民俗空间中的当代潮州大锣鼓——对于潮州市意溪镇下地段和磷溪镇埔涵村“营老爷”活动的比较性考察》,李萍的《潮州民间音乐“传统”与“传承”一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2潮州民间音乐考察纪行》,黄燕的《民间客家山歌主体音乐行为的考察与分析》等田野调研报告,蕴藏了丰富的岭南民间音乐活态存在信息,不仅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资料,还提出了岭南传统音乐传承与保护的有益见解。

(三)岭南传统音乐美学研究

刘瑾的《世俗与超越——论广东音乐的休闲文化特征与价值》从休闲文化理论的视角,提出广东音乐所具有的诗性文化特质。万钟如的《论广东音乐的非民间音乐属性》研究表明,成熟期的广东音乐具有与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大众流行文化的所有特征,即它的商品性、大众传媒的依赖性、通俗性和娱乐性。巫宇军的《“客家筝”美学思想探微》通过对罗九香等老一辈“客家筝”演奏家的演奏意识分析中,得出了“客家筝”由演奏向审美意境进行理论归纳和提升,并反过来用以指导实践的客家筝派风格。郭永青的《泷州歌艺术特征略论》解析了泷州歌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文化价值。

(四)岭南传统音乐历史及其流变研究

孔义龙、曾美英的《从单件青铜乐器看岭南早期文化传播》从岭南青铜乐钟的编制和性能上对岭南地区早期乐钟展开研究,认为先秦时期岭南地区的礼乐文化至少经历了岭外传入、吸收融合与独立发展三个阶段,并初步探索了先秦时期岭南、岭北的文化异步的发展态势。李英的《外江戏在粤东的生发与演进》,刘德波的《广东传统乐舞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范晓君、李琳的《赣南传统采茶戏音乐对现代粤东采茶戏的影响——以〈乌云下的歌声〉为例》,董学民的《潮剧音乐的融合及变异——以对高腔的吸收为例》,杨艳的《东莞沙田疍民与咸水歌探究》,李维路的《沙湾广东音乐发源地的历史渊源及保护措施》,均通过对岭南传统音乐不同乐种发源的历史渊源考证、音乐特点分析,解析岭南传统音乐结构的发生变化,由此引申出岭南传统音乐融合、变异的特点。

(五)岭南传统音乐资源的课程转换研究

居文郁的《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开拓粤乐文化空间——回顾开设〈广东音乐〉选修课25周年》提出“传承”的核心和关键在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乐种传承人,并根据传承人的演奏,整理出科学、准确、简便、实用的专业演奏谱。同时,将“无形化”的活态遗产通过“有形化”的方式记录保存下来,使之成为不断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依据。邓兰的《职业院校与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刘宏伟、陈秀清的《中小学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实践研究报告》,施绍春的《潮州大锣鼓锣鼓经鼓垒教学探索》,魏石成的《广西艺术学院本土民歌传承人培养机制考察》均立足音乐课堂,以提高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为出发点,在探索课堂教学实践如何渗透传统音乐文化方面做出有益尝试。

三、岭南民间乐社工作坊

“岭南民间乐社工作坊”是吸引与会代表眼球的一个亮点。

(一)岭南传统音乐三大乐种“私伙局”展示

会议邀请了岭南传统音乐三大乐种(汉乐、潮乐、粤乐)的三个“私伙局”(民间乐社)到研讨会现场,展示“私伙局”活动。这三个乐社分别是:“羊城广东汉乐团”、“黄埔区潮乐社”、“番禺区沙湾镇翠园乐社”(粤乐)。这三个乐社成员的年龄在50至70岁之间,大多是退休人员,“羊城广东汉乐团”由广东客家人组成,演奏了《迎宾客》(中军乐)、《怀古》(弦丝乐)等传统汉乐;“黄埔区潮乐社”以潮籍潮乐爱好者组成,演奏了《柳青娘》、《寒鸦戏水》等传统经典潮乐;“翠园乐社”以广州当地人为主,演奏了《娱乐升平》、《旱天雷》、《雨打芭蕉》等经典粤乐。这些乐社每周聚会,以自娱自乐为目的演奏岭南传统音乐,每个乐社均掌握了大量的岭南传统音乐曲目。工作坊演出不仅彰显岭南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也创造了使与会代表近距离接触民间乐社的机会。

(二)硕士研究生田野工作成果“潮州大锣鼓”游行锣鼓表演

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创新。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倡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应深入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田野调查工作。由该院研究生袁静静司鼓表演了潮州大锣鼓。研究生通过向潮州民间音乐传承人采集、学习锣鼓经,产生了有社会文化价值的毕业论文选题,为岭南传统音乐的“传承创新”做出了贡献。

结 语

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学术研讨会围绕“传承创新”的思想碰撞,产生了丰硕成果,体现在:

(一)重视岭南传统音乐文化历史的研究

历史是起点,其被研究和认识的意义就在于它有待于被超越和延伸,掌握和梳理前人积累下来的岭南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岭南传统音乐文化历史的研究,使我们在“传承创新”时不会忘记应立足于传统,只有在立足于传统的同时开创新意,才能使岭南传统音乐得以更广泛传承。

(二)重视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现状的研究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岭南传统音乐文化,也存在着对外来文化的吸纳、消化和利用,对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现状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高等音乐教育应通过对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现状研究,守望民族精神,坚持自身的文化主导权,保持民族音乐文化自信。

(三)重视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的高校传承研究

通过本次研讨会,建立了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使师生及与会代表能够通过学术研究引领岭南传统音乐文化创新,并且利用岭南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契合新的时代精神和学科要求。

(四)对岭南传统音乐文化活态存在现状采取辨析的态度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第2篇

关键词: 革命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我们的祖国必将充满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大学生是时代的主力军,社会的新生力量,担负着继承弘扬民族精神和革传统精神的重任。[1]以中国革命道路、革命文化、革命精神为内涵的革命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革命传统优势的重要体现。根据革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开展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途径和有效形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革命传统文化的含义及作用

“革命文化”范畴,是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来的。他当时所讲的“革命文化”指的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两个组成部分。其基本规定性是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2]本文所理解的革命传统文化是指在革命战争年代,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创造、积淀的重要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中,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延续、丰富和发展。

2.革命传统文化的作用

2.1革命传统文化确保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要成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首要条件是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传统文化体现的内涵精神对于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定信仰、准确把握政治方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树立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指导作用。由于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强化感性教育的效果,因而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使被教育者受到感情激发,达到感情升华的效果,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性。

2.2革命传统文化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和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3]革命传统文化资源中蕴涵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敬业、奉献精神和航天精神等,能够使大学生加强对当代国情的认识,自觉坚定爱国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把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行动中。革命传统文化资源形式多样广泛,可以结合大学生特长及身心发展特点,深入挖掘革命传统文化资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形式,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2.3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革命传统文化的形式不仅有物质的、精神的,而且有信息的,每种形式又有多种形式表现。物质的,主要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遗留下来的各种实体,如革命旧址、遗迹、各种文物等;精神的,主要是指那种具有抽象意义的,在物质的内容上进行抽象和升华,反映其内核和主要意义的,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航天精神等;信息的,主要是指一种以文字或声音、图像、符号等形式来表现的信息,如革命和建设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些数据、文本、声音、图像、照片、歌曲、标语等。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正是借助于多种多样的载体形式,将先进的文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丰富的革命精神融入其中,并表现出直观、形象和贴近生活等特点,既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又为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过程提供了多种教育形式,使大学生的教育形式多样、寓教于乐,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弥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不足,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革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3.1把革命传统文化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中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中推进革命传统文化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必修课中,与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把它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体系,是拓展和丰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指出,要组织大学生的红色之旅参观学习,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组织大学生到革命纪念地学习参观,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可以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游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邀请一些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红军进校园举办报告会、交流会等实践教学活动,使大学生在参观、缅怀、体验、交流中得到良好的教育,增强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3.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4]可见,环境对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具有导向、育人、凝聚和激励功能。高校应当坚持用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营造校园革命传统文化传播的氛围,使革命传统文化在整个校园中随处可见、可学,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革命传统文化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发挥了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功能,有效提升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

3.3构建革命传统文化网络宣传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校园网络日益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有效形式,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领域。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探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着力构建革命传统文化资源网络平台,加快革命传统文化网站的建设,不断丰富网站内容、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做到声形并茂、图文并茂,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着重开展生动活泼的网上活动,增强网站的趣味性、娱乐性,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使革命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3.4把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大学生党建活动

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是党建教育和革命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依托革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党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对于发挥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巩固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要把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党课教育培训和党组织活动。如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到革命旧址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党员到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馆前开展入党宣誓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积极探索党组织进公寓、进社团等新模式,不断扩大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覆盖面,使大学生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5]

综上所述,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和充分利用好革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孙晓飞.“红色文化”长得当代社会价值及其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8.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第3篇

关键词:;革命文化;文化传统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183-04

党的十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从溯本求源的角度讲,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奠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基础,只有继承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本文仅就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的几个问题提出浅见。

一、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的基本内涵

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以来的革命文化反映的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斗争的历史,内涵极为丰富。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在依靠和团结中国人民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斗争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中外优秀文化思想,凝聚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革命思想和精神风貌的总和。中国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人民群众创造了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他们共同成为革命文化传统的主体。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的特殊历史时期,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思想而形成的,它的核心和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革命思想和精神风貌,其主要内容包括:

1.科学的革命理论即马克思主义,这是革命文化的思想理论基础

以来的革命文化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应运而生的,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发展,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2.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这是革命文化的最高理想境界。革命文化把共产主义理想作为迄今为止最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想,认为共产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也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及其全体党员追求并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革命文化强调,真正的合格的共产党员只有在革命洪流中经受锻炼,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才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使这种理想信念成为行动的指南,焕发出高昂的革命热情,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3.崇高的革命精神风范,即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等一系列革命精神

这是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分别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不同时期的革命精神,构成了以来革命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革命精神是激励革命者夺取革命胜利的精神动力。

4.高尚的革命道德情操,即共产主义道德修养

这是革命文化传统的基本要求。革命文化要求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具有共产主义道德情操,能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坚持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发扬先人后己、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的主要特征

1.彻底的革命性

主要表现为“革命”贯穿着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的始终。以来的革命文化是因“革命”而产生,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创造的革命文化,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其目的是通过“革命”改变中国社会。从内容看,革命文化启迪着人们的思想,为革命做着思想准备,对革命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1]。革命文化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所指出的共产主义理想目标,所倡导的革命精神等,在革命斗争中一旦被群众接受,就会成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对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坚定的阶级性

以来的革命文化具有强烈的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革命文化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即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1]708在革命文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牢牢地把握着革命文化的领导权,指引着革命文化发展方向。以陈独秀、、、恽代英等为代表的党的理论家创作了大量经典著作,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追求,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体现了无产阶级的价值观。

3.广泛的群众性

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的主体之一是人民群众。指出:“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群众的。”“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1]708革命文化是人民群众在革命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产品,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实践,也就不可能产生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创造了革命文化,人民群众是革命文化的源泉。革命文化的群众性也表现为人民群众一旦接受了革命文化,就会运用这种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1]708中国共产党倡导的革命文化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有利于促进人民群众的觉醒和阶级觉悟的提高,激发了群众投身革命的极大热情。从革命根据地的打土豪、分田地,到解放区人民的参军、支前,无不体现了人民群众在接受了革命文化洗礼后踊跃参加革命的壮举。

4.鲜明的时代性

以来的革命文化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新文化。20世纪初是思想潮流激荡、社会变迁剧烈的革命时代,革命是那个时代的主题。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将其与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寻救国图强的道路。革命文化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展示了它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精神风貌。可以说,革命文化承载着那个时代共产党人和无数的革命者对真理的追求,记录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勇奋斗的业绩,打下了革命年代的深刻时代印记。

三、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的形成

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斗争的产物,是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

1.革命文化传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是20世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以来的革命文化就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形成的。前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分子,以《新青年》杂志等一批革命刊物为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凝聚革命力量,并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革命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经过同各种思想流派的较量,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成为引领时代的主流思想,革命文化也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将其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革命文化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取得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思想。革命文化所信奉的“主义”、所坚持的理想信念、所倡导的革命精神都能够在思想中得到体现,思想是革命文化的重要成果。井冈山时期是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在井冈山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写下了著名的《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论著,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革命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中共在井冈山根据地艰苦条件下,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开展反对敌军“围剿”作战,实行“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党的领导等一系列革命措施,开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了著名的井冈山革命精神,创立了独特的革命文化氛围。井冈山革命精神成为中共开展农村革命斗争的榜样,这种革命精神在以后的革命战斗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是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革命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延安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精神,延安精神成为对中国革命产生巨大影响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文化的核心,具有强大的感知力和影响力。延安所形成的抗战文化氛围,影响到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进步青年被延安的抗战氛围所吸引,千里迢迢奔赴延安,在延安集合了一批优秀青年,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学习运动,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铸就了抗日民族精神,更加推动了抗战文化的发展,成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精神动力。

2.革命文化传统在汲取中外优秀文化成果中形成

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的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前提下,革命文化并不排斥其他外来文化和继承传统文化,它是在汲取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共产党认为:“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1]860革命文化是生长在中国这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土壤上的文化,五千年中华文明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党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采取了“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1]707的继承与批判态度,吸收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有益部分,并能够为其所用。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所固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俭以励志”、“舍生忘死”等许多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精神等思想都被革命文化所借鉴和吸收。

以来的革命文化对外来的有益的优秀文化实行“洋为中用”政策。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不论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1]707苏联的经验对中国革命具有重要作用,中共认为“苏联所创造的新文化,应当成为我们建设人民文化的范例。”[1]1083中共确立了“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目标,党建立的革命根据地被称为“苏区”,革命政权叫作苏维埃政府,根据地建立了列宁小学。正是由于革命文化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土壤之中,吸收外来的进步文化精华,才能得到不断发展。

3.革命文化传统在借鉴和继承近代以来人民革命经验中形成

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反映的是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文化,它是在总结、借鉴和继承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对近代革命斗争的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吸取经验教训,促进革命文化的形成。一是借鉴和继承了“唤起民众”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认为,“如果要把几十年来革命做一个总结,那就是全国人民没有充分地动员起来”,“这五十多年来的革命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呢?根本就是‘唤起民众’这一条道理。”[1]563因此,党非常重视发动群众。从大革命中的“一切权力归农会”,到革命根据地的“打土豪、分田地”;从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到解放区人民推着独轮车支前,都是人民群众接受革命文化后的结果。二是借鉴和继承了武装斗争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上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欺骗和恐慌的老当,很不容易觉悟到自己掌握枪杆子的重要性。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全民族抗战,把劳动人民推上了战争的舞台,共产党员应该成为这个战争的最自觉的领导者。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懂得这个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545-546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武装斗争中使革命文化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三是借鉴和继承了制定正确方针政策的经验教训。通过总结近代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加深了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认识,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前途等问题,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理论基础。

4.革命文化传统在人民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

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是革命斗争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运用文化的软实力作用,把文化和革命融为一体,把文化当作是促进革命运动发展的手段,革命文化也在革命运动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党成立伊始就积极领导工人运动,通过出版刊物、办工人补习学校等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文化。大革命时期,通过创办农民协会、农民夜校、讲习所等方式开展“农民的文化运动”,使革命文化得到发展。

农村根据地的创建促进了革命文化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在根据地发展革命文化。《古田会议决议》明确规定“红军绝不是单纯地打仗,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1]86。各级苏维埃政权中设有文化委员会,在乡村设立了俱乐部或列宁室,开展唱歌、演讲、写标语、出版报刊等革命文化活动,形成了具有中国革命特色的“苏维埃文化运动”。

抗日救亡运动推动了革命文化的发展。在延安掀起了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等领导人相继发表一系列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论著,成立了马列学院,公开出版发行马克思、列宁著作,形成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特征的延安精神。各个抗日根据地都有负责文化宣传工作的机构,形成了抗日救亡文化运动新高潮,推动了革命文化的大发展。在根据地出现了大众化风格的报告文学、诗歌、漫画、木刻、活报剧、群众性歌咏活动等许多为群众喜闻乐见革命文化形式,《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等剧目都受到群众的喜爱。

四、以来革命文化传统的当代价值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进程中,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在当代具有重要的价值。

1.革命文化传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实基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根本上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这个根基。

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理论基础。革命文化的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我们现在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也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基础不动摇。从这点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理论基础和的革命文化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完全一致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这个根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传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含着革命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革命文化传统所包含的科学理论、理想信念、精神风范、道德情操等,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脱离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另起炉灶,而是在继承革命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开革命文化传统这个根基,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

2.革命文化传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要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这与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的精髓和主要内容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革命文化传统的坚定理想信念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纲领,代表了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共同愿望。从根本上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革命文化追求的崇高境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梦,就应该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传统,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地努力奋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革命文化传统的崇高精神风范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领导人民了包括帝国主义在内的“三座大山”的统治。党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无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芒和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其精髓依然是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不竭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革命文化传统中的高尚道德情操是相一致的。革命文化所倡导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道德观,为我们树立了道德楷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应该大力弘扬革命文化。

3.革命文化传统是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鲜活教材

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文化的理论基础。我们说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应当学习党的革命文化传统,了解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保持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

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包含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革命文化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精神风范和高尚道德情操,包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一系列优良作风。我们经常讲要继承党的优良作风,实际上就是继承这种革命文化传统。可以说革命文化如同一部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的教科书,值得我们永远重温和研读。

4.革命文化传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素材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是维系民族共同生命的最根本精神力量源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仅要坚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发展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收和兼容世界上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坚持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

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参天大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干,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吸收和兼容外来优秀文化的养分。革命文化作为支根之一,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供给着我们所信奉的马克思主义的养分,保持着我们所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量,指示着我们所倡导的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方向。只有继承革命文化传统,才能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棵大树常青。

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采取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真正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反对封建礼教、旧道德等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而对优秀传统文化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使革命文化成为当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如果放弃革命文化传统,就会割裂社会主义文化根基,民族文化的生命之树就会干枯。因此,革命文化毫无疑义地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素材。

5.革命文化传统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所凝聚的革命精神不仅激励了革命的胜利,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上层建筑对一定的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邓小平曾经说过:“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大发扬这些精神。”[2]从农村的“包产到户”到经济特区的建立都显示了改革创新精神的力量。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的今天也离不开这些革命精神作为支撑。

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愈加感到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作用。长期以来,革命文化传统一直是人民的精神支柱,一说到爱国奉献、艰苦奋斗,人们自然就会想到革命先辈的榜样,想到革命战争年代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想到建设时期的铁人精神、雷锋精神,这是我们的精神源泉所在。离开革命文化这个源泉,我们就会出现严重的精神饥渴,甚至有饮鸩止渴的危险。

革命文化传统不仅是思想资源、精神资源,也是蕴含极大潜能的经济资源。革命文化传统在孕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品,是重要的文化产业资源。革命文物、遗址和旧址是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许多老区充分发挥革命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媒介作用,以革命文化为纽带,吸引海内外人士的目光,实现招商引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第4篇

关键词:革命传统文化;中国梦;文化形态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105-02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也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革命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领先进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先进文化形态。立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态势,传承革命传统文化,挖掘其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革命传统文化:坚持中国道路的力量源泉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革命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最终奋斗目标为核心精神,见证了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弘扬革命传统文化有助于引导人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有助于坚定人们马克思主义信仰

革命传统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党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西方思想文化之优长有机融合而创造形成的一种民族新文化形态,本质上是我们党倡导和推动建设的先进文化。革命传统文化的实践,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正是在革命传统文化引领下,我们党以思想文化的新觉醒,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产生了新的理论成果。实现民族复兴,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民族的思想基础。当前,国际形势变幻莫测,中外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不断加剧,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等错误言论,动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而,利用革命传统文化的优势,发挥其现实批判功能,加强对全党和广大群众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武装,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筑牢思想基础。

2.有助于坚定人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革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昭示着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这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辛探索,显示了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但也证明了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封建主义不能保全中国的道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中华民族才有了出路,并逐渐从“站起来”到“富起来”。革命传统文化见证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长期性和曲折性,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的宝贵记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之路,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传承革命传统文化,加强革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引导人们回顾历史,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把对中国梦的追逐建立在社情民意、历史规律的正确理解上,自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革命传统文化:激发精神动力的重要载体

革命传统文化作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统一体,其核心是革命精神。挖掘革命传统文化中的革命精神,能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正能量,引导人们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中,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

1.有助于培养人们爱国情怀

爱国是革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通过红色标语、漫画、革命戏剧等文艺运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比如,刊登在《红色中华》上的漫画《大家起来取消辛丑条约》、《帝国主义统治》等作品,体现了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恶、对爱国志士的敬仰之情,激励人民的爱国情怀。抗战期间涌现具有艺术性和感染性的歌曲,如《松花江上》,反映了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愤恨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和信心。爱国主义精神为革命传统文化注入了灵性,而革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又促进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爱国与否已经成为检验公民行为得失的基本标尺。出生在新时期的青少年享受着富裕的物质生活,无法体会前辈和先烈的艰苦奋斗史。运用革命传统文化中体现爱国精神的德育素材,有助于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自觉继承前辈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觉贡献力量。

2.有助于弘扬集体主义价值观

集体主义价值观是革命传统文化的核心,更是革命传统文化发展壮大的价值引领和原则指导。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提出“冲锋在前,退却在后”的口号,鼓励无数中华儿女舍小家、为大家,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奋斗。针对当时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当时党员大多数以及由此带来的自由主义倾向,强调要加强无产阶级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坚决反对自由主义的不良影响。我们党从来不否认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只有满足个人利益,集体才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并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条件。“个人主义是一种只顾自己而又心安理得的情感,它使每个公民同其同胞大众隔离,同亲属和朋友疏远……利己主义可使一切美德的幼芽枯死,而个人主义首先会使公德的源泉干涸。”[2]625当前,人们的价值取向保持进步的同时出现了急功近利、价值目标短期化等问题,利己之风愈演愈烈,个人主义思想悄然盛行。我们要弘扬革命传统文化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和引导人们自觉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让集体主义精神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动力支撑作用。

3.有助于人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革命传统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蕴含着创新型思维。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结合当时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许多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并迎来新的曙光。从土地革命时期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到抗战期间提出以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为中心的战略思想;从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提出合乎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战略战术原则,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我们党善于创新的结果。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强弱关系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兴衰成败。今天,我们仍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人们创新热情,用创新活力建设文化强国,用创新精神增强中国力量,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弘扬革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创新思想,有助于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铸就鲜明创造性的人才,增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

三、革命传统文化: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资源

实现中国梦这一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必须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凝聚民族力量,依靠人民群众,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革命传统文化是具有显著人民性的先进文化,开发利用革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人们践行中国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民族凝聚力。

1.有助于提升人们践行中国梦的自觉性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但“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3],这就明确了中国梦的主体力量。革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4]。始终面向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并服务人民群众,是革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和基本特性。共产党成立初期开展工人运动;土地革命期间,共产党不断进行土地革命;抗战期间,人们和知识分子支持共产党是因为我们党坚持团结抗日,并从党的身上看到了希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实现了民族独立,让人们切身体会到新中国的诸多实惠举措,这样,人民群众才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活动中。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追求中国梦、争取民族独立的实践证明,如果不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无论多么美好的愿景只是昙花一现,无论多么英明的政治人物都无法实现中国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挖掘革命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对于发挥个体积极性,引导人们在践行个人梦的活动中实现中国梦,达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共赢,具有重要意义。

2.有助于增强人们民族团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和睦相处,共同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政治解放,成为革命传统文化璀璨夺目的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凝聚民众力量的重要资源。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恰当处理民族团结问题,与苗族、瑶族、僮族、羌族、藏族、回族同胞以及佛教徒、回教徒、天主教徒、耶稣教徒友好相处。广大红军指战员认真执行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充分尊重、关心、爱好各民族兄弟,以实际行动感化群众、消除隔阂,演绎着民族情深的华彩乐章。这些是对人民群众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生动教材。当下,境外利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民族歧视心理、、民族风俗等现实或历史问题,支持“东突厥斯坦”、“达赖集团”、“”等民族分裂势力进行分裂民族、破坏民族繁荣发展的活动,进而分化瓦解我国,导致民族问题日渐国际化。所以,我们要通过弘扬革命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引人们化解民族之间的矛盾与隔阂,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和谐的意识,深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民族凝聚力,进而推动全民族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30.

[2][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第5篇

【关键词】文化经典 生命 教育

近年来,国学蓬勃兴起,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在大学校园里方兴未艾。与此同时,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信仰的缺乏,价值观的迷离,使他们的生命迷茫而困顿:沉溺于网络,漠视生命,斗殴自残等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大学”已经不是一个让人充满无限美好遐想的一方净土,一桩桩自杀事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从中国传媒大学的情侣的殒命到武汉大学的博士的自杀,乃至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一个个生命的凋零似乎用鲜血在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怎么了?

由此,有识之士试图通过传播文化经典来挽救大学生失落的精神家园。大声疾呼大学生生命教育必然要进行文化传统教育。而且一些院校开始了身体力行的实践:从江西师范大学“生命教育课”(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开设,到南阳理工学院在学生中推行中华文化经典的诵读,可以说,他们的努力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生命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格完善、心智健全的人。人的生命在教育中不断成长,人通过受教育而成为人,夸美纽斯说:“有人说:学校是人性的工场。这是明智的说法。因为毫无疑问,通过学校的作用,人真正地成为人。”[1]郑晓江先生把人的生命分为“血缘性生理生命、社会性的人际生命和超越性的精神生命”。[2]前者是生理生命,后两者是人文生命。人文生命体现出人之为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位列三才之一,可以顶天立地,在于人有情有义有灵,即人的精神性生命。

不可否认,传统文化经典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塑造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及中国人的思想品格,生命教育中社会性的人际生命与超越性的精神生命都是文化传统所赋予的。传统文化经典是塑造人生命的基本力量,利用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其一,传统文化经典尤其是思想类经典,具有丰富博大的生命意蕴,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命。传统文化经典浩如烟海,学者徐春林把传统文化经典分为四类:即思想类经典、文学艺术类经典、生活类经典、科技类经典。思想类经典可分为儒释道三类经典。儒家经典主要有四书五经,讲求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成己而成人,着重建构人的社会性生命。道家经典以《道德经》、《庄子》为代表,以得道成仙、自然无为为旨归;侧重生命的超越性精神生命。佛教禅宗经典以《坛经》为代表,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核要,直指人的灵性存在,侧重生命的超越性。儒释道经典中所探讨的生命问题虽然各有侧重,但万论归一,讨论的是“有心灵生命的存在”。

其二,传统文化经典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智慧,有利于提升人格,涵养心灵。中国大学生生命教育无法离开传统文化而自成一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生智慧,如道家的重生养生、少私寡欲;儒家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佛家智悲双运,自利利他等思想,对于引导大学生确立生命的价值与信念,保持良好心境,处理人际关系,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智慧与修养,不无裨益。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传统文化课,但是却没有很好地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纵观大学校园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仍然不尽人意。虽说《论语》、《孟子》等一些传统文化经典一直是很多大学本科生的必读书目,但在经典教育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面临困境。

原因似乎显而易见:

其一,西方的工具理性与实用主义的价值观的影响。近些年来,西方的实用主义的思潮,伴随着市场经济,席卷中华大地。人对物表现出无限的贪恋,金钱曾一度成为生命价值的标尺。大学校园亦非净土,实用主义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价值观,“学ⅹⅹ有什么用?”成为大学生思考问题的主要方式。所谓“有用”即是否有利于考证、就业、赚钱等等,以此为标准来衡量所学知识与教育的价值。“教育即成长”的内在生命价值消失,“大学生”的生命开始物化,实用功利成为生命的全部价值,精神价值与智慧价值一片荒芜。美国教育家艾略特不无讽刺地说:“要不是教育意味着更多的金钱,或更大的支配人的权利或更多的社会地位,或至少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那么费心获得教育的人便会寥寥无几。”[3]所以阅读经典在一些学生看来,费时费力,又不能获利,没什么大用。自然不会去阅读,更谈不上以经典涵养生命。

其二,一些大学教师的理论素养与人文素养无法承担教育的责任。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高中“应试教育”以高考为终极目标,与提升人格的教育主旨无关,与功利性的目标有关。学生在挤过“高考”的独木桥后,他们的生理与心理也发生急剧的变化,人生开始失去方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引导。

而大学教师的理论素养,人文素质,道德水准不尽人意。无法承担起生命教育的责任。院校中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的教师,数量并不多,难以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而更让人忧虑的是,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让人堪忧,君不见高校教师抄袭事件屡屡见诸于报端,其中不乏名校;一些“专家学者”因为缺乏社会责任,正在使这一称号失去光环,“高校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不再神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现在的大学教师更多是在“授业”而非“传道”。大多在“谋食”,而非“谋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4],一语道破高校教育现状。很多教师成为教书的机器和工具,而非教育者。人文教育与素养,绝非几节人文课就可以解决问题,教师的言传身教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庸》有言:“修道之谓教”[5],讲授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师,应是“经师”与“人师”的合一。

古人“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6],庄子认为教诲之人,“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7]反躬自身,仁义忠信,恭俭推让这种素养,我们多数为人师者并不具备,而大学生命教育的主要承载者是教师,教育的本质是人对人的启迪!笔者以为,要让学生的生命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得以涵养,必须塑造教师自己良好的人格与心灵,否则无法涵养学生的生命。夸美纽斯说:“我们真正的工作是什么?它就是学习能提升我们、使我们思想高尚的智慧——我们把这种学习称之为道德和虔诚。”[8]一个拥有美好心灵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启迪与教育将是最为直接而有效的,胜过任何教学技巧。老子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9]

针对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与教育中进行了一些尝试,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尝试:

其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角度渗透传统文化经典,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经典。在阐释“和谐社会”的理念时,从“和而不同、中和为美、以和为贵”等角度阐释其文化内涵,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儒家理念。并介绍道家和谐观念,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与自我生命的和谐,强调道家“道法自然,敬畏与尊重生命”的发展理念。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在课堂上过多讲述,为使学生达到自身生命的和谐,把笔者所撰写的论文《老子的心理和谐观》发到学生公共邮箱,供学生阅读与参照!在阐述先进文化时,介绍传统文化之精粹,激发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鼓励学生修身养德,经邦济世,承担社会责任。其次,课外开设讲座,讲解经典的读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应学生社团之邀,专门做了“以经典浸润人生”的讲座,结合自己的求学读书经历,从各个角度阐述以经典浸润人生的重要性、必要性与意义。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所执教的班级有一部分学生开始对传统文化经典产生了兴趣。

再次,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计入学分。在笔者所列学生的书目中,除了与毛邓课程相关的一些红色经典外,还有《论语》、《孟子》、《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朱光潜说:“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经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都受用不尽。”[10]所以在开学初,我告知学生“与其到处挖井,不如深凿一井”,在对书目做了具体介绍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本,作为本学期的经典精读书目。让我感到惊异的是,百分之六十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论语》。要求学生的读书笔记字数不限,但必须结合人生与社会现实谈出自己的体会。写读书笔记的过程既是认知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一位同学在读书笔记中这样写她关于曾子三省的体会:我们每天也应该反省自己,回忆今天做了什么事情,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守信的地方,反省一天中所学的知识,是不是已经熟练掌握了,不能虚度每一天!”。从所交上来的读书笔记来看,学生确实从阅读文化经典中受益。

其二,课外组织《论语》读书会,以经典滋养生命。在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对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缺乏教师的指导!因势利导,组织了《论语》读书会。之所以选择《论语》这本经典,原因有三:首先学生之兴趣与需要。近几年,随着于丹百家讲坛《论语心得》的热播,《论语》几乎家喻户晓。大学生渴望接近《论语》又缺乏指导,尤其是人文知识比较薄弱的理工院校学生。其次从《论语》这本经典的文体来看,是格言语录式的对话,又比较贴近生活,很少有抽象思辩与论理,大学生读起来不会有太多的陌生感,读来会有亲近感。再次,《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心魂”之所在,其所体现的实用理性有助于学生在行动中践覆。正如李泽厚所说:“这里很少有‘什么是’的问题,所问特别是所答(孔子的回答)总是‘如何做’的问题。但这些非常实用的回答和讲述,却仍然是一种深沉的理性思索。[11]所以这些处事格言关乎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从而成为准宗教性能的教诫与体会。因此容易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

因此利用业余时间,每周与学生一同学习与讨论《论语》,学习分为几个过程:注音解字、释意连篇、涵泳讨论。由教师先主讲几次,每次不可贪多,不宜超过五章。学生掌握了方法后,可以由几个学生分别主讲。目的只是让学生通过《论语》的学习,了解儒家文化,体会人生,躬身自省。在讨论阶段必须结合自身与社会现实,如孔子在《论语》第二篇《为政》中集中论述了“孝道”观,我结合《弟子规》与《孝经》介绍了中国传统孝的文化观念,也指出要辨证看待“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孝道观。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谈到了对父母的孝道,发现按照儒家的孝道观,我们每个人自身有很大的差距,深刻体会了孔子所说“色难”之理。结合社会现实,大家也讨论了现代社会对传统孝道观的冲击。最后形成了“行孝当及时,论心不论迹”的共识,对待父母尽力做到愉色婉容。在这样的经典阅读中,《论语》变成了启迪生命的文本,生命与生命可以真诚地交流,卢梭说:“利用日益成长的感性给这个青年人的心中投下博爱的种子。正是由于在他一生中,只有这个时候对他的关心教养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12]。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个引导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每一次与学生讨论《论语》,自己仿佛做了一次心灵体操,自身的生命同时得到教益与提升!在共同的阅读中阐述道理,点化智慧、丰盈精神,从而滋养生命。

其三,在读书会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成立“《论语》修身会”的学生社团。社团以“阅读文化经典,提升人文修养”为宗旨,以生命来影响生命,形成良好的氛围。学生在读书之余,组织了考察孔庙的活动。学生组织者对杭州孔庙先进行了考察,有一位学生讲解,提出相关问题,并召开了协会的会议,大家互相介绍,彼此熟悉。在考察的过程中,对孔子生平主要事迹,儒家思想及礼仪有了感性和具体的认识,又发现了传统文化知识的不足!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论语》。结合孔子弟子颜回与曾子的事迹进行教育,当学生面对塑像时候,他们了解知识与人物的愿望比较强烈,教师的言语更容易渗入他们的心田!“《论语》修身会”刚刚起步,作为教师,如何更好地引导?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在探索以传统文化经典浸润大学生生命的过程中,深感“知易行难”!以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生命教育,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还不能吸引起大多数学生加入其中。同时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经历,真正做到“诲人不倦”。指导学生进行传文化经典阅读,关键在于教育者的真诚。孟子言:“诚者,天之道;思诚,人之道也”[13],坦诚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生命的悲欢与感受!此外,一人的力量极为有限,需要学校多方力量的配合,教育应该形成合力!由于初步探索与实践,从笔者自身素养与教学教育实践来说,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生命教育本身是“以心传心”的。没有经过实践与思索的理论是苍白与肤浅的,生活与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是鲜活与丰富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躬身而行!相信经过同仁的共同努力,生命教育的星星之火终有一天会成为成燎原之势!

参考文献

[1][8][捷]夸美纽斯著:任钟泉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第191页.

[2] 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96—105页.

[3] [英]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第204页.

[4]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18页.

[5][6]陈绍编:《大学·中庸》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第10页.

[7] 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37页.

[9]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 页.

[10]朱光潜:《谈修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南宁,2008年版第92页.

[11]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3页.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第6篇

关键词 革命传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努力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当前的一项极为艰巨而又紧迫的重要任务,必须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1]

1 革命传统教育的基本内涵

革命传统教育是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工作作风,它包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公而忘私的雷锋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等等。其精神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党极为重要的政治优势和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2 革命传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1 思想导向作用。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具有积极的思想引导功能。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能给人以强大的精神动力,鼓舞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同时,它还具有鲜明的政治优势。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有利于让大学生受到积极的思想感化,能够更加坚定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利于让大学生锤炼成良好的政治品格,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2 情感调节作用。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可以从心理、情绪、思想、行为等方面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并通过他们自身积极的思想斗争和道德修养,"进行人的情绪调控、人的心理调适和人际关系调整",[2]从而达到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2.3 教育保证作用。首先,从教育内容上看,这些教育资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次,从教育对象上看,它们能够适合不同层次的大学生,从而为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最后,从教育者方面来看,它们可以促进教育观念的改革,促进教学相长,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拓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前在挖掘革命传统教育资源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对于这些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开发方式过于简单化和程式化,很多地方的开发还只局限于博物馆、纪念馆,设施陈旧,挖掘及整理出来的文字材料也大部分保存于当地的资料室,没能发挥这些资源的真正价值。其次,主题过于单一。对于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挖掘和研究,大多数仅侧重于革命历史内容方面,而对于蕴含于其中的民族精神及革命精神的社会价值的开发和时代精神的弘扬是比较欠缺。最后,未能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缺少革命传统教育,受教育者很难认识到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有人觉得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过于枯燥,同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少,这就导致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脱离正确的方向,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很难实现。

因此,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运用新对策和新思路,多角度、多渠道地把资源优势变成教育优势,并充分发挥这些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增强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力。

3.1 挖掘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精神实质,丰富教学内容,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一是将革命传统教育中体现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爱国爱民的内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让其成为培养大学生形成优良品质的宝贵精神财富。二是挖掘革命精神教育内容,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利用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开拓创新的变革意识、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以及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教育大学生,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3.2 创新教学形式,拓展教育功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一是创新教学方式,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革命传统教育紧紧结合起来。我们要把课堂讲授和现场体验者结合起来,努力促进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同时,组织大学生走出去,参观革命旧址、访问英雄人物,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参与挖掘、研究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使大学生通过自我参与、自我教育,充分体会蕴涵在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中所反映的文明成果、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感情,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要积极组织大学生,把革命传统教育与校园活动和现实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纪念日、校园文化节,举办革命传统和革命斗争史的主题展览、读书活动、征文及演讲比赛等等;总之,我们需要抓住一切机会,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大学生感受传统,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使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文化精神渗透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心中。

3.3 在历史与现实、传统和现代中整合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以增强其教育效果。我们需要对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的布局及环境进行整合,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开发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以发挥这些资源的整体教育效应。并且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地方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使其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革命道德,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总之,努力把对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开发发展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堂、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和陶冶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场所,使他们能"在潜移默化受到教育,在主动参与中接受熏陶"[3],从而增强他们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第7篇

[关键词] 军队革命传统 创新发展 先进军事文化

我军革命传统是我军在长期革命战争及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具有行为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集中体现了我军忠诚、智慧与特有政治优势的统一。新世纪新阶段,不断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革命传统是保持我军性质宗旨、不断提升战斗力水平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前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发扬就必须有创新有发展,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创新发展我军革命传统,使之具有跨越时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值得认真研究探索。

一、全面科学认识我军革命传统,增强创新发展的理性自觉

要实现我军革命传统的创新发展,首先就必须对我军革命传统形成的基础、内涵、特征以及作用有一个清醒的理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我军革命传统的创新发展才能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就其形成基础来看,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长期军事斗争实践中,我军革命传统主要立足于以下三个基础。其一,文化基础。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是我军革命传统形成的文化基础。“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1](P2)传统和文化关系密切,任何传统都集成了现有文化思维方式的合理成分。我军革命传统正是借鉴了这些具有想象力的文化传统积淀而形成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特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兵学文化,外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启蒙文化以及以《战争论》为代表的近现代西方军事文化,五四以来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是我军革命传统赖以形成的重要文化要素。这些文化要素在精神和道德层面上规定了革命军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是一个革命军人必备的现代意识的基本内容,对我军革命传统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其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以及党的创新理论为我军革命传统的形成提供了最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观念都有它产生的现实基础或客观条件,同时又有它得以形成的思想渊源。鸦片战争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表明,要实现国家独立富强,民族解放的历史重任,就首先必须造就一支具有先进精神武装的人民军队。近代学者梁启超认为,只有强大的军魂才能铸就强大的国魂,军魂销尽国魂空,1899年他撰文指出:“今日所最要者,则制造中国魂是也。中国魂者何?兵魂是也。有有魂之兵,斯为有魂之国。”[2]但是,包括湘军、淮军以及近代北洋新军乃至的军队,都缺乏现代精神的武装,缺乏近现代中国军队应有的兵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灌注于军队建设以及军事斗争的伟大实践,从而为我军革命传统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为武装斗争指明了光明前途,而我军行之有效的政治工作则把一支以农民为主的军队从思想上、组织上锻造成了一支新型的无产阶级军队。我军在军事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传统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及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历史表明,军队革命传统形成的过程也是中国特殊历史背景及战争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法、道德伦理规范以及军事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其三,实践基础。建军以来我军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实践是我军革命传统形成的实践基础。近代以来,中国革命战争面对的敌人是异常残酷凶狠的,人民军队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进攻下成长的。异常残酷的斗争环境,使军事斗争多次面临严重失败和挫折,但我军在党的领导下,其革命传统精神逐渐得到升华。从井冈山到长征,从延安到西柏坡,我军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其革命英雄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就是在这种环境中练就的。考察我军革命传统的形成,还必须注意一点,那就是我军革命传统和党的革命传统是密不可分的,这主要是由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所处的地位和任务决定的。当时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依靠武装斗争夺取政权,以实现国家独立富强、民族解放的历史重任,因此,其主要精力集中于武装斗争,党的优良传统的形成主要也来源于和武装斗争紧密联系的领域,在此过程中,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使党的先进性融入和带动了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的形成,党对军队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则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军队斗争的实践相融合。从具体形态上看,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与我军“忠诚于党、热爱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方法上具有内核的一致性。总之,军队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进行长期军事斗争实践的精神凝聚,是中外优秀文化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军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第8篇

中国革命传统文化在主导思想、价值目标、核心内容、精神形态上都有着独特之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弘扬和传承革命传统文化,对于引导人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革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形势,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如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但都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华民族的苦难境遇。后,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怕吃苦,不畏困难,勇敢而又有担当地为了中国的辉煌明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创造了中国革命传统文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先进文化。中国革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革命观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革命传统文化不仅是红色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1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革命传统文化就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体。其中,精神文化是革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者的强大精神支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革命者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革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内涵,它为革命传统文化注入了活力,同时革命传统文化又促进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爱国仍然是检验公民行为得失的基本标尺。出生在新时期的大学生无法体会前辈和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当代大学生中有少部分的大学生对于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不认真规划自己的人生,也不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爱国的思想早已淡出了他们的主观意识。因此,在当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将爱国主义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内容。要弘扬和继承革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时代精神相互融合,继续丰富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的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诸如在纪念日组织大学生到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场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创建“红色班级”“红色团支部”等组织。在革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大学生才会把爱国情感转化为实践,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与骄傲。

2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铸魂”工程,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塑大学生人格,坚定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也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途径。2016年春节前夕,在井冈山调研时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弘扬以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革命传统文化,让红色基因世世代代薪火相传。近代以来,甘肃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大革命时期,甘肃是西北地区最早建立中共组织并为北伐做出积极贡献的省份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陇原大地发动十多起武装起义,创建陕甘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甘肃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关键之地、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之地、国共军队由敌对走向合作抗日的出发之地。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革命战略重心由南方转移到西北,党中央在解决了党和红军生死存亡问题的同时,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伟大胜利的政治基础。抗战时期,作为陕甘宁边区重要组成部分的陇东分区,在培养干部、保证物资供应、发展新的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涌现出了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张振才、张清益,特等艺术英雄刘志仁,甲等文教英雄汪庭有等一大批模范人物。当下,许多“90后”大学生对革命传统文化并不是很了解,许多大学生仅仅听过而已,对其内涵知之甚少。因此,我们要利用革命传统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红色资源作为弘扬革命传统文化、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载体,引导大学生听红色歌曲、读红色书刊、看红色影视、讲红色故事。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第9篇

一、让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丰润孩子们的生命底蕴

我们通过对孩子们进行问卷调查摸底了解我们的孩子想学的特长或感兴趣的课程与活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现状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对社团课程的开发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然后针对学校教师的特长和学生的报名情况在学校开设活动社团,每周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让孩子们在学校自由选课,努力实现让每个孩子都有特长,人人可以在学校学到自己想学的特长的梦想。学校把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完美融合,开发各社团课程的校本教材,全校学生试用,目前已经开发的有阅读校本教材、写字校本教材、排球校本教材等,通过一系列教材开发和社团课程的落实,努力去实现“人人有教材、一人一课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我自己”,让每个学生在红星二小的校园里都能摘到梦想中的星星。

二、让涵养爱心的善美课程提升孩子们的生命价值

针对目前学校思品学科教师队伍专业性不够强,没有专职教师上课的现状,我们合理分配教师资源,对思品学科教师队伍进行专业性的培训。我们每学期向每个年段的思品教师进行教材分析的解读,以表格形式总结每一册思品课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活动改变传统的思品课的教学模式,学校策划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将活动课与教学紧密结合。活动的主题分为“自爱篇”“爱国篇”“爱人篇”“环境篇”等,将这些活动课与思想品德有效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思品教学方式。此外,根据课程标准,我们每周在思品课中拿一节课来上“美心课”,学校积极开发美心课教材,以课程建设和课堂活动为载体,努力让提出的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与“仁、民、信、义、和、同”六德思想成为学校的共同价值观,让思品课程呈阶梯式发展,每个年级侧重一个主题,注重学生孝、礼、勤、诚、信、耻等品德习惯的养成,为孩子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开发家长课程,凝结优秀的家庭教育的经验,让好的家教成为孩子的人生第一课,在家长课程中围绕“教子立身、睦亲治家、处世之道”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中国古代家训中的核心思想中的精华在我们学校得到传承和弘扬。

三、让经典的传统文化课程助力孩子们的生命成长

传统文化在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民族都因其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有别于其他民族,这些传统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模式等都有着深层次的影响。我们学校营造浓厚的氛围,进行物化环境与人文环境建设,让传统文化的氛围丰润儿童的生命底蕴。我们积极开发各学科的传统文化资源,如语文的“经典诗文”、数学的“故事文化”、美术学科“剪纸”“国画”、音乐学科“古筝”“民乐”、校本课“写字”、品德学科“礼仪”、体育学科的“传统游戏”等,学校以雅润杯赛课为平台开展全员参与的“基于传统文化丰润孩子生命底蕴”的各学科课堂教学竞赛。此外,我们进行“如何充分发挥家长的优势,挖掘家长的资源”的研究,让家长也积极参与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探索家长课程的内容,对家长定期培训,凝结优秀的家庭教育的经验,在家长课程中围绕“传统游戏”“走进经典”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我们学校得到传承和弘扬。我们积极探索家长课程的方式、形式、时间,推动和落实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也为孩子的成长成人成才助力。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