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学课的核心素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5 16:19:17

科学课的核心素养

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第1篇

1.1有利于帮助教师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

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主要是从课程的内容数量、组织结构以及知识的侧重点等几个方面进行的,其并没有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结构,这样一来就导致了知识选择标准的模糊化。而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课程教学实践改革,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构建思维,还将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定为课程结构构建的主要任务,并在重视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技能进行培养。

1.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给改革中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核心素养课程教学实践则主要提出了教学应该侧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个人自身的发展需求,从而间接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核心素养课程教学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将受教育者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使课程内容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解除学科知识对学生精神上的奴役,消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挤压,并利用核心素养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减少由学习成绩的评价对学生个体所造成的伤害,从而深化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1.3有利于帮助教师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仍有许多教师受传统教?W观念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弱化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制约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同时还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教学实践则将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并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进行课程的构建,使知识的供给与学生的需求相对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学科专业知识对学生心理上造成的压力。

2核心素养时期美术教学策略

2.1整体布局开放便捷,让幼儿自主按需选择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幼儿教育已从着眼于表层的当前认知,逐渐转向关注于深层的长远发展,开放性的学习区域活动就是符合新理念的一种游戏形式。

根据班级的原有设施结构,我们对美术区做了整体布局的调整,根据不同的美术方法,将大区分割成小块,并将区域充分开放化,细化美工区的操作内容,如戏墨娃(水墨画)、油你真精彩(油画)、星罗棋布(布艺)、给你点颜色看看(彩绘)、情定沙缘(沙画)等,让幼儿能自主地按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经过精心布局,我们将区域的柜子设计成了不同的造型,如“十字型”“L型”“马蹄型”,或靠墙摆放的全敞开型,或依角而成的半包围型,每个小区顺势而成、巧妙连接。既开放,又相对封闭,既有一定间隔,又能自由交流。我们充分利用柜子进行分割,内置篮筐、上摆货架、侧贴图示、后加操作,发挥区域的最大价值。

活动中,每个孩子在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下,按自己的意愿和需求进行活动。他们个性化的兴趣得到满足,学习的原动力得到激发,弥补了集体教学的缺陷,使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个人的经验、特点得以体现,也使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具体落实。

2.2标志规则清晰形象,帮助幼儿控制行为、形成定型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的观点,人的行为就是“刺激――反应联结,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预测刺激”。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可以形成不同的刺激条件,对幼儿的认知、行为具有激发性,可以有目的地塑造幼儿的某些行为习惯,如果环境创设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就可以影响或促进幼儿特定方面的发展。

因此,在美术区的设置中,我们注重各类标志和规则的融入,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例如,在美术区域适当的位置贴上相应的规则图示,事先与幼儿一起商讨确定,再由师生共同合作,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形成“我们的约定”。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就能替代教师的指导语,成为行为习惯的提示,帮助幼儿自我控制,逐渐形成动力定型,促进幼儿坚持性的素养发展。

2.3作品展示彰显艺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审美,是一种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其本质就在于让幼儿懂得美、追求美、??造美,从而陶冶情操,促进知、情、意和谐发展。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带有直觉性、表象性,因此教师要正确把握方向,给予幼儿多方位、多元化的感知,让幼儿充分感受美,善于评价美,随后形成创造美的能力。

我们在美术区的设置中,为幼儿预留了充分的展示空间,桌面展示、墙面黏贴、空中悬吊,或专门成列,或变成装饰,或形成隔断,全方位巧妙地呈现幼儿的作品。幼儿的作品或独树一帜、或组合造型、或批量成势,展示摆放看似随意恰是有为,处处彰显艺术气息,不仅给幼儿提供展现自我、相互欣赏、比较评价的平台,也给幼儿美的熏陶。幼儿能自由地欣赏、观察、讨论,或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发展幼儿的反思能力。

2.4教学手段现代化

随着数字技术媒介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使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形象、丰富、具有趣味性。多媒体教学这种现代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小学美术教师可以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播放电影、电视、录像,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引导学生增加对视觉形象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情感素材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新鲜的血液。在最新一轮的课程标准修订中,就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学科核心素养又是一个相对抽象化的概念,怎样才能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加以构成,再进行一个合理的划分,就是下文要研究的内容。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作为个体,当面对不确定或者复杂的现实情境时,可以将特定学习方式中衍生出的探究技能、思维模式以及学科观念进行综合运用,将跨学科之间的知识技能、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等内在动力系统结构化,然后进行情况的分析、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所呈现的综合性品质就是所谓的核心素养。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是素养,这是种品质,是后天形成而并非天生。而形成素养不仅是“教化”而来,更多的是靠自身“阅历”养成,是一种人人都会得到的品质。换句话说,不管你身处怎样的职业、何种角色,也不管你受教育程度达到怎样的标准。都会在你自己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将各自素养进行表现;其次就是核心素养,这中间包含的是情感态度、知识以及能力的三个维度。换句话说,核心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有预期目标的结果。就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例,这里主要说的就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品格;最后,就是学科素养。这是一种经历了特定学习后的技能养成。将这些概念理清之后,我们就能够了解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对学科核心价值和意义,进而让思想政治课程能够为学生更好地服务。

二、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1.对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加以培养

在人的一生中,是众多智能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其中主要的发展就有:语言智能发展、人际交往智能发展以及数学逻辑智能发展等等。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片面地只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多的应该是各种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情感心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如,在进行《政治生活》课程的教学时,对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知识点学习,如果单纯地依靠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去死记硬背的话,学生一旦遇到真正冲突情况的时候,就真的会首先考虑国家的利益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就可以多给学生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告诉学生现在安稳幸福的生活都是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在此基础上注意对学生准确人生观的引领,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目标。

又如,进行经济生活中“商品”的课程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商品为什么要出现呢?”这样学生就会对商品的形成前因进行分析,目的就是为了分析商品经济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

2.情感素材在问题对话中的导入

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过程中,首先就是教师对知识深入浅出的理解,将知识教学的挑战性不断提高,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将学生思维能力加以最大程度的培养。教师在进行案例的讲解时,要注意让学生有感而发,而不能是单纯地生搬硬套。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展开情感素材,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探究和思考,尽量鼓励学生能将教学情感感悟完整地表达出来。在教师进行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争取使其能在情感体验中将思想品质加以升华。利用相互探讨或者辩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是非观。

比如,在教学生活与哲学课程时,物质的变化是需要量的积累而形成的。教师就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种现象来进行课堂的提问:比如,生活中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是不容易被发现的?这时学生就会积极地进行回答。等到回答的差不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可使用的解决方法,进而完成教学。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提问更加有深度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思考。比如在国外就有针对我国人民而设立的中文标语,比如“垃圾请丢在此处”或者“禁止大小便”的字样。学生这时的情感一定会有所触动,从而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情感的调动。

在我国教学体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模式还会继续发展和完善,对本文讨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建立也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希望学生在学习效率和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有所提高。在改革的基础上如果教师可改变成绩至上的观念和束缚,那么效果可能会更好,希望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教学和学习水平。教师也会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一直努力。

参考文献:

[1]方培君.让学生终身受益:浅谈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6):57-59.

[2]李彰有.试论政治课教学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化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15(12):57-60.

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第3篇

【关键词】科学素养 拓展性 探究

正文:

目前科学界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因此提升科学素养是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最主要目标。

就小学科学而言,《课程标准》也把小学科学定位为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其基本理念之一是“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我想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科学素养是一项大工程,这个工程中必须有科学课的教学,当然也离不开科学拓展性课程的辅助。拓展性课程是基础性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它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深广度等方面加以拓展对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方法训练等方面加以强化,同时可以满足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本学科的真正需求。

一、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在学校的现状

在小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现阶段学校拓展性课程的开展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结合课程安排,拓展相关内容进行探究。

1、整合专题型探究:如四下《食物》单元教学的尾声可以安排与饮食健康或养生有关的知识,既拓展了生活经验,又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做了一个提升,让学生能学有所用,真正让科学服务于生活。

2、课外延伸型探究:有些探究活动,受课堂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在课堂上全部完成,而学生又有很大兴趣,教师就可顺势布置为课外延伸探究内容。如对凤仙花的种植、养蚕等需要较长时间的动植物观察饲养活动及天象观察活动。对于这些活动只能安排在课余时间,或者集体种植养殖,摆放在班级生物角,以供师生可以实时交流。

3、科技制作类探究: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学有所得又有所创新,五六年级每学期都有一个科学小制作、学生往往跃跃欲试,可在课堂上讲清原理要点后,作为课外作业,小发明探究活动,如五上《光》单元的制作潜望镜,除了学具中提供的材料,提倡学生其他材料如牙膏盒,PP管等做出别具一格的潜望镜。五下《沉浮》单元的制作一艘船,可以用多种材料制作帆船,气垫船,货轮甚至航母。六上《简单机械》单元制作小杆秤。

(二)、拓展学生的视野。

1、组建生物角。核心科学素养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有限的课堂无法完成目标,因此必须要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对中段学生来说,班级的“生物角”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与教材内容配套的小饲养(养一些金鱼、小乌龟、蚕等)、小种植(比如凤仙花等)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增加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有力地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完成课堂上不能完成的任务。

2、参观科技馆和博物馆。《标准》中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博物馆、科技馆应该成为学生拓展科学知识的另一个重要场所。教师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

核心科学素养的培养仅仅靠40分钟的课堂是远远不够的,40分钟很快过去,还有那么多的疑问,争议,针对这种情况,就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或回家后继续探索。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还要注重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教学,积极地把学生学习的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

二、拓展性课程开展中遇到的问题

1、课程教师专职比例低。各地学校的科学教师专职比例较低,尤其是农村小学,而城区小学虽有专职教师,但课务较多,对开展拓展性课程有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2、课程设置不连续性。有些学校对拓展性课程设置安排没有连续性,时而设置,时而取消,这样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积累。

3、拓展性课程不够系统化。由于大多拓展性课程都零散,相对独立,而省教育厅出台文件要求课程化,对课程的编写和实施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

三、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开展的建议

1、精心准备,有效指导拓展性课程的学习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体现指导性,学生的拓展性活动更是如此,切记“放羊式”的随意收放。教师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可采用“积分”奖励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的活动能坚持下去。在拓展性活动前,提供可行的方法或计划,为学生的观察、探究搭好框架,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整理。

2、结合各区当地的比赛项目,设置课程内容。

趣味实验,科技制作,船模航模,Diy机器人,电子科技等系统化的课程内容。趣味实验的内容符合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可以是个人的,小组合作的,甚至是大型项目。例如《小学生神奇实验》《77*2个经典科学游戏》都可以作为参考书籍,大型项目如大型多米诺骨牌,多米诺雪糕棍等都曾在我区开展过,内容不错,很受学生欢迎。

3、学科前沿知识的传递。

教师要适合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不学习就会落后,更不上别人的步伐,小学生也需要不断接触尖端科学领域发生着的变化,例如2015年流行的3D打印,高科技发展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程度,用意念或脑电波控制机器人等。

我们都知道,每个孩子都各有所长,其思维、智力和才能各有其独特的发展道路。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每个人都能取得成功。而传统课程设置面较窄,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实现个性化发展,学校必须通过个别化、多元化的拓展性课程,来培养学生肯定自我、创新思维、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以及学生合作、动手、探究、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我们也相信通过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开启另一扇窗。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第4篇

“森林课堂”是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教体局自主研发的区域性课程,以包河区内河流、湖泊、森林、农田、街区为载体,具有鲜明的乡土特色。它将课堂学习延伸到大自然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通过探究活动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自然之美,体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形成科学的环境观和发展观。同时,学生通过具体的研学活动,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增强自主与创新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如何在“森林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呢?

一、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属于基本方法。^域认知基本要求是能根据特定条件进行区域定位,明确区域特征,总体把握区域发展特色,探讨区域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森林课堂”研学活动主要注重提升学生两个方面的区域认知能力。

1.运用地图或地理信息技术,准确定位和导航

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时,地图具有重要的作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地图技能的培养有明确规定:“掌握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在“森林课堂――大圩生态农业”研学活动中,我们让学生通过查阅“大圩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交通示意图”,认识包河区大圩镇的具体地理位置,学会利用地图这一重要工具进行区域定位。再如,在“森林课堂――滨湖湿地公园”研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手持GPS信号接收机对公园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和导航,提升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区域定位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或访谈,明确区域特征,探讨地理问题

区域认知的高级层次是认识区域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森林课堂”强调区域背景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研学过程中,引领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实验或开展调查访谈活动,亲身感知家乡的地理环境特征,在实践中认识和理解课堂所学的地理知识,形成用区域视角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如在“森林课堂――滨湖湿地公园”研学活动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第一小组以“水生态”为主题,在园内河流选取了上、中、下游三个观测点,除观察水体颜色、气味、生物外,还利用专业的仪器测量水中DOC(溶解氧)的含量、pH值,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结论:不同区域水生态环境不一样,经过湿地调节后的水生态质量明显提高。第二组以“空气质量”为主题,对比测量了市区公路、校园和公园内的负氧离子含量,发现不同区域的负氧离子含量差异显著,公园内空气质量最优,市区公路边空气质量最差。第三组以“湿地旅游”为主题,在公园内调查旅游设施,与游客访谈,发现湿地公园不仅环境效益好,而且发挥着良好的旅游休闲功能。最后通过三个小组的汇报展示,学生们全面认识了滨湖湿地公园的环境特征和功能,总体把握了这个区域的发展特色和人地关系。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思维能力就是运用地理视角综合认识地理环境特征,用地理原理综合分析、理解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和地理规律,用地理方法综合探讨和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教育国际》指出:“在教导学生时,应以原理来说明现实,并鼓励学生采用质疑或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综合思维是地理思维品质的核心,是地理学科的魅力所在。

“森林课堂”研学活动注重提升学生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

如在“森林课堂――大圩生态农业”研学活动中,第五组学生以“探究生态农业的奥秘”为主题。他们将测量的葡萄大棚内外空气的温度、湿度及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进行归类处理,并对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和原理,通过组内讨论得出结论:大圩葡萄产量高、品质好的原因是利用大棚的温室效应。教师进一步点拔,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影响葡萄生产?学生进一步研讨,有的说与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关,有的说与肥沃的土壤有关,有的说与丰富的水源有关,有的说与优质的葡萄种子有关……随着讨论的深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凸显,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凸显,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三、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地理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以及“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至少应安排一次野外(校外)考察或社会调查”,都是对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作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的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现地理问题,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森林课堂”研学活动将课堂向大自然延伸,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升地理实践力。

1.观察体验能力

地理观察体验是学生感知地理事物、获得地理感性知识的最主要方式,要能够正确地感知地理事物,就必须提升观察体验能力。“森林课堂”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近社会生活,化抽象为具象,让学生亲身观察甚至触摸自然万物,亲身感受甚至体验社会生活。

例如,在“森林课堂――大圩生态农业”研学活动中,学生亲自观察大圩镇的地形、土壤、河湖、植被等自然要素状况,亲自参加农田的耕种、施肥、采摘等活动,品尝葡萄等水果,与农民访谈,感受大圩镇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

2.动手操作能力

知识源于实践,能力源于实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森林课堂”本质上属于综合实践课程,地理学科的每一次“森林课堂”研学活动都是一次地理课外实践课,它让学生在野外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实践,检验和理解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探讨和研究地理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如在“森林课堂――大圩生态农业”研学活动中,很多任务由学生动手操作:学生观察土壤肥力时刨土、采集土样;测量大棚内外二氧化碳浓度、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时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干湿温度计等。

3.沟通交流能力

有效、良好的沟通,能让学生增强自信,形成学习的良好愿望和美好的情感体验。“森林课堂”研学活动中,有一些任务需要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完成。如在“森林课堂――滨湖湿地公园”研学活动中,第三组学生以“湿地旅游”为主题,要访谈公园的工作人员和游客,了解湿地公园的旅游设施和旅游功能。有些学生胆小,刚开始进行采访时会出现胆怯、害羞等现象,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多次尝试,他们逐渐克服了胆怯、害羞的现象,自信心逐渐增强。有学生在实践报告中写到:“这次研学活动让我鼓起了勇气,勇敢地迈出了人生的重要一步――不再胆小害怕,学会了与人交流沟通,我很快乐。”有的学生在访谈时被一些游客拒绝,在挫折面前,一位学生说:“我没有放弃,而是扬起笑容,继续采访。”

四、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念

人地观念属于基本价值观,是地理学科最核心的价值观。地理学习的价值不仅在于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更重要的是养成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行为,以及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协调观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因此每一位公民都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每位公民都要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然而,由于现代化的生活和快节奏的学习,学生,尤其是城市学生与大自然是割裂的,与真实的环境是割裂的,这种割裂使许多学生的人地观念只停留在书本上、口号上,可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环境情感和未来的环境决策。

“森林课堂”研学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真实感受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亲身体会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碧绿的河水带给人心灵的喜悦。在“森林课堂――滨湖湿地公园”研学活动中,第二组学生测量的市区公路和公园内的负氧离子含量的显著差异,在学生们心里引起了震憾:我们生活的城市空气质量差,每一个公民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第三组在“湿地旅游”的访谈中发现,公园里的游人较多,少数游客随手乱扔垃圾,塑料袋、饮料瓶较多,与绿色的森林草地形成鲜明的对比,河沟里浊水漫溢、蓝藻泛起,有的地方散发出难闻的气息……在结课汇报中,第三组学生道出了他们的切身感受和对环境深深的忧虑,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令人欣喜的是,在第三组学生的倡议下,学生们成立了滨湖湿地公园“环保小天使”社团,开始了每周一次的滨湖湿地公园“护绿行动”,他们在公园里捡拾垃圾,向游人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成为滨湖湿地公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常珊珊.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J].地理教育,2015(4).

[2]牛超,⒂裾.试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学),2015(10).

[3]程菊,徐志梅,舒建秋.从主题教学走向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地理教育,2016(2).

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第5篇

设计;课程资源;学科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1―0111―01

2014-2015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我讲的课是科教版九年级化学(下)《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探究》,选择这一课题,基于两点考虑:

1.这一探究课题是对酸碱盐知识学习后的内化和升级,可以把酸碱盐的知识串珠连线,归纳整合,起到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2.这是一个对无现象实验的探究课题,包括的探究要素多,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探究性学习平台,符合课标对教材知识和学生能力的要求。 依据优课评价标准,下面以这节课为例,就“优课”设计中如何渗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谈一些体会。

一、挖掘课标内涵,开发课程资源,凸显学科特点

1.研读课标,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优课或磨课时,我们一定要研读课标,把握好一节课教学内容的边界。在备课前不妨慎思几个问题:这节课学习几个问题;哪个问题详细讲哪个问题简要说明;哪个问题学生可以自己学会,哪个问题只需老师要一带而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来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能生成什么样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清楚了,教学的着力点也就清楚了,时间分配就比较合理,老师讲解自然条理清晰,学生学习轻松愉快。相反,如果教学目标不清晰,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在课堂上产生许多干扰因素。

2.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架设能力增长的平台。课本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资源,但是仅仅依赖课本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信息化社会,教师更要留心积累生活素材,重视课堂资源的开发,使优课鲜活、新颖。在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些创新实验,让学生在纸上设计的实验变为现实,直观形象,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学习浓硫酸性质时,鉴于实验的安全性考虑,我通过一些实验视频将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生动地呈现出来,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效果很好。

3.所选的课题要突出学科特色,展示课堂亮点。对于化学学科来说,科学探究既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设计优课的时候,有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或有学生的探究活动,肯定能使你的课堂增添活力。这节课以问题驱动,从问题的提出、猜想与假设、实验方案的设计论证、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反思升华、训练巩固,教学环节清晰明了。问题的设计由浅至深,步步为营,使得学生的求知欲一次次被激发,使得整个课堂紧张又高效。

二、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1. 在这节课,笔者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合作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验证、评价作为课堂的主旋律,组织引导学生合作展示,眼观耳听学生互动的质量,及时调控课堂的节奏,在知识的关键处、疑难点上进行讲解,在学生认识的困惑处进行讲解,在学生探索的迷惘处进行讲解,努力使课堂变为学堂。学生和教师在双向互动、双向交流、双向影响中共同享受成功的快乐和自身能力的成长。

2.在这节课,笔者使用了学案,以学案作为学习的导航仪和节目表,伴随着学习目标、内容、问题的呈现,将教师在动机上的诱导、知识上的疏导、思想上的引导、探究上的辅导以及学法上的指导等有机融入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将教学活动的起点从教师和教材转向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学案实现了一个很好的助学功能。

三、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上好优课

这节课我仅仅通过电子白板使用了PPT文本,利用了实物展台将学生设计的纸质实验方案放在聚焦处展示,为学生创设了“纠错、交流、评价、展示的平台”。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上好优课,实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呢?以下,就此谈几点拙见。

1.用软件Camtasia.Studio8.4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自学,通过自主学习任务单导引,达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课中使用微课,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实现“秒懂”,为优课课堂创造生机。

2.运用PowerPoint 2010、QQ抓图软件、Photoshop 等软件,呈现适当内容的可视化资料,直观形象,加强记忆,克服遗忘。

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第6篇

一、高中生具备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表现

1.基础知识丰富。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想巩固学生的历史学科知识,就要深入发掘历史学科教材内的资源,进而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适当地为学生提供课外知识素材,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学生除了掌握历史学科知识以外,还要对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渗透性学习,进而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2.历史思维科学。

教师锻炼学生历史思维的科学性,有利于学生运用历史思维进行学科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一定程度上能够开阔学生的历史思路、发散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3.历史观念多样。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就是要促使学生运用多样性的历史观念看待历史事件以及历史问题,避免历史事件评价的绝对性、单一性现象出现,进而能够强化问题分析的全面性,以及问题解决的完整性。

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

为了促进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教师不仅要创新教学模式,而且要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历史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增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运用以下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强化历史价值观。

学习历史这一学科时,不仅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连接,而且还要在反思历史的过程中,联系当今社会,进而实现历史知识点的整合和转化,促使学生以辩证的〖HJ1.15mm〗眼光看待历史,强化历史价值观。例如,在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一中,学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不同时期分别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政治制度下各朝代都相应地进行领土扩张,进而逐渐扩展本地区的统治区域。为此,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领土扩张情况以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示,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看到我国的领土变化情况。

2.增强历史理解。

随着世界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时,不能单方面从本国角度进行分析,而是要将本国历史事件置于世界大范围中去,客观看待历史事件,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作用和影响,进而为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例如,在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一中,学习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时,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发展还〖JP2〗尚未成熟,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外交关系逐渐完善,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对于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3.丰富时空观念。

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是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不是无序、杂乱发展的。因此,教师为了使学生掌握历史规律、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要引导学生采取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例如,在学习人民版历史教材中《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下发《长征》诗,并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4―5人,鼓励学生分析诗词内容,将长征途经的位置用彩色笔明确标示出来,最终利用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

4.增强史料实证能力。

由于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历史资料为依据,以真实性为目标的学科体系,要想在实际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首先,学生要详细、认真地搜集历史资料,在搜集、整理史料的过程中提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

5.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第7篇

 

在地理教育改革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但是至今为止“地理核心素养”还没有具体的概念,核心素养并非是学生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老师进行长时间的逐渐的培养而形成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的主阵地一般是在课堂之上。如何在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方面的环境保护课例研究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一、高中地理素养以及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的“素养的界定和选择”专题研究中,该组织对于“素质”以及“核心素质”进行了界定,并且成为了“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ISA)的重要的依据。此组织认为,“素养是可以教、可以学、可以测的,是经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素养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来进行规划、设计和培训。”核心素养“则是在不同的领域之中或者是在不同的情境之中都不可或缺的必要的素养。

 

地理素养是指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并且能够运用地理学中的技能解决问题的内在的涵养,地理素养主要有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能力以及地理观念四方面构成,而地理核心素养则是最能够体现地理这一学科的价值的关键素养,是能够满足终身发展所必须要具备的地理思维,地理核心素养从地理学科教育的来看应该包含有地理技能、综合思维、空间视角、人地观念四大方面。

 

二、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课例研究的意义

 

2.1环境保护课例中的理论知识

 

可持续发展理论。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资源不断地过度消耗,不仅阻碍了人类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地危害。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之中,主要强调就是以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主要的目标满足全人类的自身需求,强调经济利益的增长方式与破坏环境不冲突。所以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中先解决人类发展时的问题又能够为后代人更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理论。科学发展观符合人类与自然的共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协调发展观,在制定环境保护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的时候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制定。

 

因地制宜理论。因地制宜理论是指在课堂教学上到地域环境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在进行环境保护课程设置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制定。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培养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探究的的能力,并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

 

2.2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的发展的大趋势就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想要建立这种社会就必须要求民众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

 

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对于环境保护的教学,学生会对于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保护建立起理论性的知识,并且了解到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充足理论知识的基础下开展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环境素养的有方法。通过环境保护的教学,学生会逐渐的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让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掌握到环境保护的真正的方法,并将其使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2.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教学的创新

 

2.3.1优化课程理念,加强学生互动

 

首先,优化原有课程标准制定的思路和方向,不只是在学校,在课堂上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深入贯彻地理核心素养的理念,确立提升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课程理念;其次,合理安排学校课程,根据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目标,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和课程安排,调整学习进度,加强相关联系,加大知识文化的宣传,营造地理核心素养理念的学习氛围。课程目标的设置凸显地理核心素养体系。

 

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在环境保护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和学生之间创建起平等、和谐、美好、民主的关系,可以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3.2创新课程内容,将环境保护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对课本教材进行改进,紧跟时展的步伐,优化教材内容,更新教师思想。教材选取体现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核心素养体系的层级特点,分学段安排地理课程内容,精选重点知识、突出关键能力、培育核心品格;教学建议应为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方法等提出指导,为创新地理核心素养培育指引方向,成为促进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保证。还要注重将环境保护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手段来测试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布置作业的同时,应该考虑到环境保护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2.3.3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实践与生活实践,以学生知、情、意的形成与内化为认知基础,以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行为的体现为根本标志。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具有鲜明特征的个体,不能够使用统一的模式来培养他们,所以教学应该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地理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追求,以贯穿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为依托,成为深化改革的动力。

 

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现结合的教学就是要从“文本式”走向“实践式”。在整个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难点以及重点化解,这样在师生的辩论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印象会更加的深刻。

 

三、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的具体课例研究

 

接下来我们以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湿地保护为例,针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进行具体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教学目标

 

本文以高中地理学习中有关湿地的保护与开发进行研究,其目的帮助学生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结合地理核心素养理念,帮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热爱自然的正确理念。

 

2.过程与方法

 

(1)优化课程理念,培养核心素养。对于湿地保护的了解不应该只是局限于消亡了或者即将消失的湿地,应该着眼于寻找湿地消失的原因,分析资料。同时运用地理核心素养的理念,结合人地协调观念,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有着正确的区域认知。

 

(2)创新课程内容,注重地理实践。地理核心素质的培养不应该只是局限于纸上谈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拟实验,综合条件,提出假设,分析湿地的作用和消亡原因,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课堂理论,立足于实践。通过学生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阐述,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课例研究关键

 

(1)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理念。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注重地理实践

 

(3)运用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4.课例研究总结

 

课例研究结束后,案例总结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精髓的总结是整个过程的点睛之笔。以往对于湿地的研究只是局限于湿地的作用和湿地的消亡导致的危害,地理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要求我们立足于实践,关注湿地保护的集体措施,关注有关国家对于湿地保护的立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教育也已经上升到位世界都关注的问题,为了能够解决出现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增强保护意识才是提高环境保护能力的必要手段。本文以湿地学习的研究过程为例,显示了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课例研究的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第8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在新的时代 背景下也应该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下就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联系我国课程标准改革面临的挑战,探究如何构建课程体系。

一、我国推进课程标准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1.由于缺乏核心素养、能力方面的内容,使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出现教育能力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混淆。在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中,受到欧美教育学者的推崇和赞同的是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的科学性和完备性,并注意更加详细全面地诠释课程内容。这种学科知识体系使得教学内容从难到易,循序渐进的编排课本知识,符合教育规律和实际学情,有利于帮助中小学生形成牢固的学科基础。也正因课程标准过于追求知识体系的科学与完整,使得课程标准多以学科知识为导向,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科学与完整,教学内容多为抽象的学科知识,忽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2.国内现行课程标准中缺乏质量、表现标准。质量标准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具体学科具体学段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经过一定教育阶段后应该或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水平。国内课程标准虽然从内容、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角度进行说明,但在能力维度方面却缺乏明确具体且可操作化的能力表现标准;

各国都开始重视课程标准中的质量标准或表现标准,这是因为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在学科当中的具体体现,质量标准可以用来监测学生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达到的程度,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指导和评价,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此同时,在课程标准中添加质量标准,为教育质量的提供了评价依据,促进教育权利的下放和教育问责制度的完善。

3.国内现行课程标准当中缺乏明确的教学与课程资源建议。教育界一般⒔萄в肟纬探ㄒ槎ㄒ逦课程机会标准,是关于教育教学的过程性支持系统的标准。课程机会标准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教学安排、课程设置、课堂组织等方面的支持,从而帮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质量标准,培养相应的核心素养。

在我国现行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与课程资源使用建议等方面的规定较为模糊和简单,学科特色体现的不够充分,在实现具体学科能力方面缺乏有效地建议和措施,不利于指导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因此,国内课程标准应在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详细制定教学建议和课程资源使用建议等相关内容,指导和帮助教师科学合理的使用教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等。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关系

纵观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其改革的基础都是基于核心素养建构起的课程体系。而当下国内的课程改革也应与国际教育改革接轨,顺应教育发展规律,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应包含如下部分:首先是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具体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掌握何种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其次是内容标准,它是指在某些核心学科领域(如数学、阅读、科学等),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再次是教学建议,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提供的教育经验和资源,通过提供相应的资源来保证受教育者的学习质量。教学建议的外延较为广泛,既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组织安排、重点处理和传授方式,也包括学校公平性、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资源的分配,被称为“教育机会标准”或“教学过程标准”。最后则是质量标准,即在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在知识技能、继续受教育的基本准备和基本能力以及学生在适应未来社会等方面的能力上需要达到的基本水平。

根据国际现有改革经验和国内现有课程体系的特点,上述四个部分与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应呈现如下关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来体现和反映;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则是为了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质量标准是对教学结果导向的标准,内容标准是教学过程导向的标准。一方面,过程标准有利于帮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另一方面,结果标准也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只有将过程标准和结果标准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各部分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

首先,作为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指导和统领本学科其他内容编排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各个学科应根据学情特点,结合学科内容,设置充分体现学科特色且能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与此同时,应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其次,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应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传授学科知识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学科的内容标准和学科教学形式成为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基本保障。与传统课程标准相比,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要求内容标准应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而不是将学科内容的科学性和完备性作为根本依据。在教学设计时,应结合实际学情和核心素养目标来安排具体的学科知识。

最后则是质量标准,它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学业上的具体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种宽泛的能力,它指的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与核心素质。质量标准反映的是学生在某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水平,有利于教育活动的理性判断和科学发展。与学生核心素养相比,质量标准更加符合课程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质量标准与内容标准有机结合后可以用来指导教育评价。

四、结语

因此,应顺应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实际学情和学科特点,立足核心素养问题,探究课程体系的建构问题,协调各方面力量,积极建构起一个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现代科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小驹;李跃;沈晓红;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教育导刊;2015年05期.

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第9篇

关联:建设与核心素养实质关联的校本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的重要载体。当前学校课程建设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每一类课程内在关联性及与办学理念之间的逻辑性值得进一步推敲。课程英文为course,有“道路”之意,也就是说课程从字面上可理解为为培养人设定的成长路径。如果学校设定的每一类课程是一条成长路径,最终所有课程设定的路径都殊途同归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那么,这些路径之间应当有什么关系?是平行,还是交叉?每条路径覆盖的核心素养分别是哪些?哪些是独有的,哪些是共享的?

借核心素养出台的契机,学校可以对已有的校本课程体系进行修正和调整。首先,挖掘校本课程中每一类课程隐藏的最突出的核心素养。然后,评估已开设课程的实施情况,可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维度进行调查。最后,综合考虑各方情况后对已有课程体系进行修正。一种情况是实施得较好的校本课程中所包含的核心素养既与学校办学理念密切相关,也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关键维度,这类课程建设需进一步强化。另一种情况是课程实施得不好,核心素养提炼得不充分,虽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关,也应当合并或删除。

这里介绍上海市教科院主持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案例。[1]

这所小学有着百年历史,办学之初就确立了“学会一技一艺,能够自立于社会”的办学目标。因循这一目标,学校到2010年已经开出了50多门课程,还有科技节、美术节、音乐节、体育节、品社节、安全节、“男孩节”和“女孩节”等一系列校庆节日,还有雏鹰小队、公民活动等一系列德育课程。该小学课程数量多,但有些课程有重复交叉,有些课程则没有关联,呈点状分布,]有形成课程序列。为此,上海市教科院基于学校历史进行了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规划与设计。

首先,筛选出学校有发展潜力又有一定基础的课程。具体做法是,列出3年内校内外所有显性、隐性课程清单,请每位执教过这些课程的教师进行四个方面的分析:(1)我所开设的主题及培养目标;(2)我是如何选择课程内容的;(3)我是如何实施这一门课程的,我所选用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组织方式有什么优点和问题;(4)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及反思到的不足。

其次,选择各国课程标准中复现频率较高且符合我国教育政策的核心素养研制了《学生核心素养问卷》,通过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师生对核心素养的需求。

最后,确立学校核心素养聚焦团队合作、创意思维、自我管理、全球意识四项。构建了“儿童世界探索系列课程”五大课程群,包括“用知识”领域课程、文化领域课程、科学领域课程、艺术领域课程、健康领域课程。(1)“用知识”领域课程是在学校以往的菜单作业基础上开发的,贯穿学生在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综合性活动体验课程;(2)艺术和健康领域课程是学校传统的优势课程领域;(3)艺术、科学、健康领域课程在学生调查中深受欢迎;(4)每一领域课程既指向办学目标,又较好地凸显了学校确立的某几项核心素养。

聚焦:寻找学科课程中落实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必须坚守学科课程这一主阵地。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寻找每一门学科落实核心素养的侧重点和着力点。目前国家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课程标准的研制是以学科为对象,其中核心素养的线索并不清楚,但每一门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事实却不容质疑。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主编的《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一书专列一章“从现行课程标准中反思核心素养”,分析了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两阶段35门现行课标,提取每一门课程中涉及的各项核心素养,以及这些核心素养的分布与结构。根据这些核心素养在课标中的提及频率及分布比重,来考察现行课标和核心素养的关系,以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课程目标的设置提供参考和依据。[2]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体系、学科质量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是对能力、情感、态度学科三维目标的整合;具有水平化划分的特征。目前,正在修订中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已经提炼出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专家讨论稿),例如,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数学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英语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

虽然目前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尚在研制中,但即使出台也是面对全国的一个相对笼统的标准,仍然需要各校因地制宜地进行再度具体化。因此,学校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厘清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构成及分布,并根据本校师资情况编制出校本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手册。如果说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已为大家所接受且实施,那么国家课程中学科素养的校本化实施也必然会走上这条道路。这其中学科带头人或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应当率先动起来。

上海一个化学名师基地的主持人陈永平分享了他的经验。[3]他谈到,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是否能落实、落细、落小,真正取决于一线学科教师的领悟与理解、实施与操作,还有课堂上学生真正的经历与体验。这就需要学科教师对学科课程进行再开发,在内容的组织、资源的投入、经历的设计、评价的落实中融入学科素养的要求。他组织学员对“化学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化学学科拓展课程、化学探究性课程”等进行基于学科素养的再开发、再设计,提出中学生完整化学课程经历的设计方案,并要求学员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本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落实,高度重视跨学科的综合育人功能。

融合:基于核心素养推动跨学科学习、综合实践类课程建设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关于什么是核心素养,众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但都认同其具有的基础性、综合性和持续性,是着眼于一个完整的人而提出的。这其实也对学校课程结构提出了迫切要求。

相对于现在的以分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结构,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强跨学科学习的设计,加大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建设。

跨学科学习设计可以采用基于问题或者基于项目的学习。它们可以有机地与现有课程结构整合。关键在于基于真实生活情境选取跨学科主题,并与学科课程内容融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通过开展研究,将知识与技能应用于解决问题,发展核心素养。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曹文认为,学校可以通过设计基于项目的学习课程,让孩子的核心素养通过经历一个项目的过程得到有效的训练。她介绍了一个基于项目的W习设计――“少年研究员培养计划”,这种课程设计的六个理念是:第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做指导;第二,要面对现实世界的挑战和问题;第三,持续时间比较长;第四,跨学科,涉及方方面面,包括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Excel、PPT这种软件工具的使用;第五,思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和各种形式的交流,包括远程的交流;第六,结果以作品或表演的形式公布于众。[4]这些可以作为学校开设项目学习的基本原则。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程建设还需要突出综合实践类课程。它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真实世界,将极大地发展学生体验与感受生活的感知、实践与创新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新一轮课程改革至今,综合实践活动一直都是难点。2016年重庆市教委印发了《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课程建设指南》。文件提供了《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活动项目设置参考》,明确提出开展“生存体能、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四个方面的课程,对每项课程的目标,包括活动项目进行了详细解读。这就为学校更好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提供了参考和指引。

可以预见,学校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一方面要自上而下充分争取并享有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更迫切地需要自下而上的落实与创新。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学校唯有成为勇立潮头的创新者,笃学慎思的实践者,方能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办出特色,树立品牌,赢得质量。

参考文献:

[1] 夏雪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划分与干预实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3(7):11-16.

[2]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8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