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海洋数字经济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5 16:10:05

海洋数字经济

海洋数字经济第1篇

关键词:“数字海洋”;信息框架;海洋管理;“数字地球”

我国作为世界海洋大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了更好的对海洋资源进行管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就需要不断克服开发与综合管理中的困难。而“数字海洋”的引入就很好的实现了这一目标,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很好的解决了海洋问题,使得海洋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对我国的海洋综合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数字海洋”及海洋权益

“数字海洋”是集成海量、多时相、多分辨率和多类型的海洋观测与监测数据、分析算法和数值模型,运用3S、虚拟现实、科学视算等技术手段,构建由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基础信息组成的虚拟视觉模型海洋系统。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将科研高精尖力量和大笔资金投入到“数字海洋”的建设中来,目的就是为了在海洋权益、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等竞争中更好的获取信息。海洋权益是国家取得海洋领土的权利,以及由此获得的一些延伸或衍生的权利。它包括:海洋政治、海洋经济、海洋科学和海上安全等等。为了更好的捍卫中国的海洋领土,就需要通过引入“数字海洋”来对海上的违法活动和非法入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为我国海洋国土划界和海洋领土纠纷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2“数字海洋”信息框架总体设计与进展

中国“数字海洋”信息框架的总体目标可归纳为:2.1平台建立和完善海洋信息标准体系,整合和处理各种调查资料,建立数字海洋信息平台。2.2原型开展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建设“数字海洋”原型系统,实现海洋信息的动态可视化表达。2.3系统开发数字海洋综合管理系统、中国数字海洋公众版和其他特色服务系统。中国“数字海洋”信息框架,采用三维球体模型表达方式。其建立了“数字海洋”标准规划体系,构建了分布式海洋数据中心和主题应用式海洋数据仓库。实现了海洋的自然环境,自然元素和海洋现象的交互式三维可视化表达和模拟。中国“数字海洋”信息框架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3“数字海洋”在海洋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海洋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保护海洋环境已经成为海洋管理的主要任务,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海洋进行监测和保护,才能让海洋资源更加健康的发展下去。而“数字海洋”的引入就为海洋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海洋资源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从而有利于掌握海洋的环境状况,还可以运用海底传感器和海上浮漂对海洋自然灾害进行预测和监测,从而让我国的海洋环境管理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针对海域使用、海洋权益、海岛管理、海洋经济、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海上执法、极地大洋等8大领域建立了统一、开放的平台——“数字海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同时研发了用于普及海洋知识服务的中国数字海洋公众版系统。还有一些沿海省、市、自治区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其自身业务需求而开展的其他特色服务系统。目前,由于陆地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国家的经济发展,而海洋资源又十分丰富,许多国家将着眼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由于海洋资源规模比较大,范围广,所以跟陆地资源相比开发起来就相对困难,就需要通过“数字海洋”来尽可能的掌握海洋信息,才能够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有力的依据。比如:在渔业开发方面,可以通过掌握的海洋资源信息来反映渔业资源的分布情况,从而提高了渔业打捞和捕获的效率。而在海上天然气和石油的开发方面,由于海上环境恶劣,开发难度较大,所以就需要以“数字海洋”提供的信息为支撑,提高环境观测和检测资料的质量,才能让开发更加安全、顺利的进行。另外,在海洋巡航执法方面,也可对海洋资源的非法开采进行有效的监测,有利于为海洋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从而快速的取证和查处。由此可以看出“数字海洋”对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我国发展数字海洋的技术储备

近年来,我国对海洋科学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开和应用非常重视,在海洋数据信息收集、通讯网络的建设、以及计算机管理硬件和软件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在信息资源获取方面,已经建立了上百个海洋预报和观测站,让海洋资源的收集和处理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从而对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以及海上巡逻执法的依据来源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而且,中国“数字海洋”信息框架的成果已经部署和应用于国家和沿海省、市、自治区,对海洋管理和服务发挥了的重要作用。中国数字海洋公众版已经正式投入运行,可以为农业、交通、海军等各类行业提供海洋信息与数据资料共享服务。在数据共享与传输方面,我国已经具备通过网络环境来实现数据共享的条件。由于得到分组数据交换网、国家公用电话网、以及国家高速公路建设都为海洋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持,海洋信息系统网络已经基本建成,更加全面的实现了海洋信息共享服务。

5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海洋”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目标,是实现海洋资源综合管理、国家安全建设、海洋经济开发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字海洋”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提高中国信息产业和船舶装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使“数字海洋”工程成为中国海洋资源管理和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这样才能让海洋管理更加科学和合理,也让海洋资源的利用能够最优化,从而让我国的海洋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峰,金继业,石绥祥.我国数字海<<上接262页洋信息基础框架建设进展[J].海洋信息,2012(01):1-16.

[2]官玮玮.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综合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22):120-121.

[3]姜晓轶,石绥祥,胡恩和,李四海.我国数字海洋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03):14-17.

[4]李滨勇,王权明,索安宁,于淼.刍议我国新形势下的海洋综合管理[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08):9-14.

海洋数字经济第2篇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海洋资源; 海洋环境; 可持续发展

 

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陆地资源过度开采日益枯竭,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迫切需要寻找新资源。《

2. 2.6 与海洋精细渔业

海洋精细渔业指将3s、计算机、通讯、网络及自动化技术等高科技与地理学、渔业、生态学、沉积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对鱼群、水质、底质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鱼苗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灾害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和动态分析。通过诊断和决策制定计划,并在gps 和gis 集成系统支持下发展信息化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精细渔业具有新型现代渔业生产模式,综合应用了3s 等空间信息技术,将促进人类合理利用渔业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海洋精细渔业是未来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数字海洋”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  海洋资源、环境领域中亟待应用3s 技术的重大课题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提出“数字地球”战略,我国的《21 世纪议程》和“数字城市”工程均包括3s 方面的内容[19220 ] 。作为“数字地球”的一部分,“数字海洋”、“数字港湾”等名称已被相应地提出,建立了一些行业性、地区性地理信息系统(如渔业gis、黄河口gis) 。我国各有关部门对海洋资源与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全国沿海66 个海洋站、200 多个验潮站和3 个海洋资料浮标网的长期观测[21 ] ,加之陆地/ 气象/ 国土卫星资料及航片资料,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所以运用gis 技术建立海洋立体监测管理系统在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海洋综合管理系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但总体上讲,3s 应用范围窄程度低,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22 ] 。在海洋领域利用gis ,首先要建立开放式的、具有先进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平台;然后利用优良的gis 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构成一个集成化的环境,以满足海洋立体监测管理系统功能的需要;再利用海洋综合管理分析与决策子系统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模拟,为海洋资源开发、环境和气候监测、防灾减灾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服务。根据我国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现状,结合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当前,应尽快发挥3s 的优势,深入研究以下领域。

3. 1 数字海底系统

海底地形信息对于海岸带的演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gps 技术与海底测深技术相结合,提高了水下地形测量精度,但费用高且无法经常测量,对大面积水域也难以得到连续的全景水深信息。gis 与rs图像处理系统结合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rs 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信息源,且大多数gis 已拥有独立模块进行图像处理。以gis 为平台, 利用各种海底探测技术所取得的资料,建立数字海底数据库,应用自动成图技术,集成由海底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相关参数组成的数字海底系统。数字海底系统是多学科海底数据和海洋地质模型支撑的信息化海底系统。其关键技术包括海底地学专业模型技术、地学数据技术、与数字地球间的集成技术;其主要目标是使海底领域与数字地球接轨,促进海底资源的开发和海洋环境的治理。

与3s 具有紧密联系的海洋环境下矿产资源的原位实时探测技术、海底电视观测系统及水下可视化定点采样技术、先进的海底矿产资源现场测试技术是国外正在发展的高新海洋资源探查技术,在大洋矿产资源探查与评价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目前对上述技术的掌握程度很低,这无疑严重阻碍了我国对大洋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开发潜力和开采方法的正确判断。尽快开发大洋矿产资源探查技术显得异常必要和迫切。

3. 2 海岸带系统

海岸带是地球四大圈层交汇的地带,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及地质过程交织耦合,陆海相互作用强烈。全世界河流入海悬浮物质、生源要素及污染物的75 %~90 %归宿于海岸带,全世界60 %的人口和2/ 3的大中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海岸带环境演化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空间、生存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 研究成为国际地圈- 生物圈计划( igbp) 的核心计划之一,旨在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海平面变化及人类活动等对全球海岸带生态系统功能和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提高对于未来变化的认识和预测能力。河口- 近海系统位处沿海经济带,是陆海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的地带。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占我国陆域国土13 %的沿海经济带承载着全国42 %的人口,创造着全国60 %以上的国民经济产值。我国沿海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对海岸带资源与环境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同时也赋予海岸带沉重的环境压力。

海岸带系统是海岸带综合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尤其在海岸带功能区划、海域划界、海域资源有偿使用管理等信息管理中,是目前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23 ] 。通过rs 与gis 技术集成方法,结合海岸带综合管理所需的元数据(metadata) 技术和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充分利用多源卫星资料和已有的实地调查资料,构建海岸带信息系统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同时又具有巨大管理效益的研究项目。它将帮助研究者从海岸带环境场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探索的角度来进行海岸带动态变化研究,进而开展陆海相互作用的研究。

3. 3 海洋灾害监测与预报

3. 3. 1 海水入浸实时监测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涨,且海水入侵面积仍有扩大的趋势。我国海岸线长,沿海地区面积大、海拔低,海平面单位高度的上涨会对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危害。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开展比较晚,应运用3s 动态、实时监测海水入浸,分析、预报灾情,提供有效的措施及建议。

3. 3. 2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报

东部沿海地区为海洋灾害多发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台风、海流、风暴潮、海浪、赤潮等灾害[24 ] 。因此,如何准确预报重大灾害,提高区域综合减灾能力,已构成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采用以飞机和卫星平台相结合的遥感成像技术实时地获取灾害蔓延范围信息,用gps测定灾区的准确地理位置,结合gis 中已存储的灾区地形、交通等信息,即可对灾害进行评估、预测,并能对不同决策方案的效果进行模拟、对比,向各级决策部门提供救灾、减灾的辅助决策方案。

3. 3. 3 海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海上溢油事故频繁发生、沿海工业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多、海水养殖业趋向于高密度大面积的产业化、工厂化养殖,造成环境质量下降、近海营养盐过剩,赤潮频发,严重危害着海洋生态平衡。因此,运用3s 建立海洋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及海洋生态变化监测系统,对合理管理海域、分析环境变化和预测海洋生态状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 3. 4 海洋工程安全立体监测与预报

近海资源与环境的开发依赖于海洋工程构筑物,工程安全状况直接影响开发工作的经济、环境效益,甚至决定开发工作的成败。海洋工程安全性既取决于工程结构本身状况,也取决于周围的环境荷载,如风、浪、冰、地震荷载等。建立对海洋工程构筑物状况及其环境影响的监测体系意义重大。

4  结语

海洋数字经济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融合;海岛休闲;海产品;数字经济

一、引言

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倡“互联网+”概念,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的起跑线,引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珠海是海洋资源大市,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和海岛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海岸线长691公里,海区分布大小岛屿共147个,有“百岛之市”的美誉。着眼于海岛,利用“互联网+”思维发展特色海洋经济,实现岛屿之间、岛屿与陆地之间无缝链接,互联互通,打破地理、行业、信息孤岛的限制,实现跨界融合、精准协同、协调发展。

二、数字图景

纲举目张,“互联网+”思维将整合行业群,是催生数字经济新生态系统的“纲”,以达到经济在结构、系统、绿色、效益上的最佳效果。“纲”最关键就是要以系统性思维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想象。下面构想海洋经济两大数字图景:

1.海洋休闲数字化经济

发展具有珠海特色的海岛经济,首先要做好战略定位。假设考虑主要有海岛度假、海上运动、海上垂钓三大业务,每项业务均高度信息化,然后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层级式整合,成为全市海洋休闲经济总“纲”。如,海岛度假涉及特色海岛上的一切地理生态和风景名胜、岛上餐饮娱乐住行全部实现数字化管理、可预制,岛上的所有基础设施及设备运营、维护、保养基本实现数字化,根据顾客需求、技术进步和市场化的推动,对海岛环境品质进行提升同样运用数字化,这个数字化过程就是“互联网+”的实现过程,“点击”操作就可最大可能地实现各生产力要素简洁直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省去不必要的中间过程环节,达到经济系统优化,提质增效。

再如海上垂钓,已有数字海岛信息系统,适合垂钓的海岛附近,通过海底布点的传感器、激光扫描等科技手段实时在线了解当地海下环境、鱼种和数量等情况。通过平时的传感器及遥测统计系统,经过综合大数据平台自动统计分析,预测当地各鱼种当天24小时出现的概率,从而选择自己喜好的垂钓地点,坐上水上飞机快速直达。

把海岛度假、海上运动、海上垂钓三大数字化的业务,再通过“互联网+”与勘查部门、规划设计部门、建设部门、运营部门、保障部门、相关利益群体等进行互联叠加,就构成了立体多维的珠海海岛休闲数字化总门户,实现“一个门户,点击向往,快捷直达”。

2.海产品数字化利益链

渔业是农业的重要分支,是“互联网+”应用的新天地。为了简洁表达,以深海网箱养殖名贵海产品为例。主要环节分为: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物流―消费,“培训”贯穿全过程各个环节,但各环节之间又相互关联。研发方面,主要基于生物工程技术进行新品种孕育和成品加工改良,由“互联网+研发”子系统完成。生产方面,伴随科技进步,价廉质优的传感器带来廉价的解决方案会广泛地应用于渔业生态系统中,渔业生产过程采用各种先进的传感器或水下机器人,快速、实时、高精度地采集获取海底环境、水质、气候、温度、压力、化学耗氧量、风电、作业过程、生长过程等各种变化信息,基于这些具体数据分析,形成宏观管理与预警决策体系,由“互联网+生产”子系统完成。加工方面,主要利用自动化与信息化融合,由“互联网+加工”子系统完成。销售方面主要依托电子商务子系统完成,同时建立供需管理与预警决策体系。物流方面,由现代精准物流子系统完成。消费方面,由先进的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三维码识别追溯机制、科学的烹饪配方、顾客个性化需求定制及满意度反馈机制,由“互联网+消费”子系统完成。各子系统互联互通,如消费、销售子系统与生产子系统交互,以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研发子系统与消费子系统交互,尽可能实现海鲜产品“营养”和“舌尖”上的最佳等等。各子系统又通过“互联网+”集成海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生态链,实现一切要素的细胞级连接,形同一个神经丰富、活力灵敏的“生命”系统,产生几何级数而不是简单倍数的效益递增,这就是“互联网+”思维下的数字经济新生态。

三、优势分析

1.“互联网+”是一种创新发展手段,“互联网+渔业”大势所趋。本文将离散的产、学、研、用环节和群体,通过“互联网+”与海岛经济这个核心进行关联,信息驱动,流程优化再造,提高工作效率,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互联网+”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提供有力的工具。产业链整合发展具有降低成本、开拓市场、扩张规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竞争优势,同时它还是发展区域经济、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形式。

3.“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对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互联网+”将引起中国经济社会新的变革。

4.“互联网+”产生的经济效益计算表达值得深入研究。还涉及结构经济、信息经济、系统经济等交叉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化腾等著,《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中信出版集团,2015年7月版。

海洋数字经济第4篇

11生态容量的计算方法

生态容量也称生态足迹供给或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所能提供给全部人口利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总和,公式如下:犈犆=犖×犲犮=犖×狀犼=1(犪犼×狉犼×狔犼)(1)式中:犈犆为生态容量,犖为区域人口数,犲犮为人均生态容量;犼为土地类型,犪犼为人均实际占有的第犼种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狉犼为均衡因子,用以校正不同土地类型生物生产能力的差异;狔犼为产量因子,用以校正不同国家或地区与全球平均土地生产能力的差异。基于各类土地均具有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和空间互斥的考虑,在计算生态容量时,各类土地面积中需要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育面积[5-6]。

12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生态足迹也称生态足迹需求,是指生产区域人口消费的资源及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总和。

13生态盈余/赤字的计算方法

生态盈余与生态赤字是区域生态容量供给与需求的差值,用以衡量区域生态足迹盈亏及供需矛盾等,公式如下:犈犛=犈犇=犈犆-犈犉=犖(犲犮-犲犳)(3)式中:犈犛表示生态盈余,为正值;犈犇表示生态赤字,为负值。

2改进的海岸带生态足迹模型

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以各类土地生态系统之间相互排斥的关系为前提,将人类的食物和能源消费需求通过折算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相应的把生态系统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及化石能源地(用来吸纳废弃物)等6种类型。事实上这一假设完全忽略了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废弃物吸纳、生物多样性保育、文化娱乐服务等功能,因此应用这一理论得出的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受到局限。海岸带是海洋延伸至大陆架以及和陆地的交界地带,虽然其生态系统结构与陆地不尽相同,但是具有和陆地几乎完全相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鉴于此,基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考虑,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旨在客观全面地反映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生态足迹供需矛盾及区域人口的整体需求等。

21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算方法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是生态系统为维持人类生存提供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7-8],即包括为人类提供物质产品、文化娱乐服务等直接利用价值,也包括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等间接利用价值。由于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随机性、动态性和区域性的非线性巨系统,并且由于没有成熟和统一的价值评价体系标准,且价值计算过程中多利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及揭示偏好法等替代方法,因此得出的评价结果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数值通常偏大,导致实践应用中常常遇到困难[9-10]。

高地等对我国各类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广泛研究,针对传统方法计算结果偏高的问题,提出了适用我国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算的修正方法,提出:定义全国单位面积农田年均产粮的经济价值为1;其他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农田粮食生产服务价值相比较,比值为相应土地生态系统的当量因子。同时提出:定义1个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于全国平均粮食单产市场价值的1/7。结合上述定义和方法、依据我国年均粮食单产及市场平均价格,即可计算各类土地单位面积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11]。

参考谢高地等提出的分类方法,将大连市海岸带生态系统分为与之一一对应的耕地、林地、草地、养殖用海域、滨海湿地及非养殖用海域等6种类型,并以相应当量因子计算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依据大连市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大连市平均粮食单产5887kg/hm2,原粮市场平均价格每千克2.44元等数据[14-15],计算出2012年大连市海岸带单位面积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大连市单位面积的各类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均高于相应类型土地的全国平均水平,与其整体经济地位是相符合的。

22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因子计算

为了更好地体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相互之间的广泛联系以及全面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及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结合近年来大连市城市建设对滨海湿地的占用情况等,将大连市海岸带土地利用分为滨海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养殖用海域、建设用地和非养殖性海域(吸纳废弃物之用)等6种类型。同时,改进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算法,提出海岸带生态足迹模型的相应因子计算方法如下:均衡因子取大连市各类海岸带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服务功能总价值与耕地生态系统的比值(建设用地、化石能源地分别和滨海湿地、非养殖用海域对应)。6种类型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均衡因子依次为:1、3.16、1.05、6.67、9.08、0.06。产量因子取大连市单位面积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与相应类型土地全国平均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的比值。根据表1和表2计算,可得大连市各类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产量因子相同,均为1.15。

23海洋生态压力指数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模型

为了衡量人们在享受海岸带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过程中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大小,提出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海洋生态压力指数模型:犈犜犐=(犈犉-犈犆)/犈犆(4)式中:犈犜犐为海洋生态压力指数,表示海岸带生态足迹需求与供给的差值占生态足迹供给的比重,其值越高表明海洋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越大,是一个负向指标。为了衡量海岸带生态系统向人们提供各种服务功能之后,根据自身剩余的经济发展空间的大小,提出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模型:犛犇犐=(犈犆-犈犉)/犈犉(5)式中:犛犇犐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表示海岸带生态足迹供给与需求的差值占生态足迹需求的比重,其值越高表明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空间越大,为正向指标。

3大连市海洋生态、经济发展形势及对策分析

依据大连市统计局公布的2003—2012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提供的各类土地利用情况及各类物资消费账户、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数据库提供的相应能源、物资的全球平均产量等数据,结合本研究得出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均衡因子、产量因子的计算值,分别利用式(1)至式(5)计算近10年大连市人均生态容量、生态足迹、生态盈余/赤字以及海洋生态压力指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海洋生态、经济发展评价指标。2003年以来,大连市人均生态容量持续增加,涨幅达到10.93%,年均增速接近1.1%,表明近10年来大连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同时,人均生态足迹整体上持续增加,涨幅接近60.74%,年均增速在年均生态容量的5.5倍以上;人均生态盈余从2006年发生逆转,开始出现生态赤字,表明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海岸带资源环境的生态约束作用持续增大。其中2009—2011年,生态赤字经历了先减后增的反复波动和之后持续增长之势,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艰难决策与权衡。另外从表3可以看出,10年来大连市的海洋生态压力整体上持续加大,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持续减小,如不能有效遏制这一趋势,将严重影响大连市的海洋生态安全以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在大连市再次进入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十二五”时期,为了实现把大连市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龙头的发展目标,大连市将面临严峻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控制海洋环境污染、维护海岸带生态平衡等一系列挑战。为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大连市海洋功能区划》,切实提高对滨海滩涂湿地、盐沼、岛屿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是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4结论

(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构建了大连市海岸带生态足迹与生态容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改进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的计算方法,得出2003—2012年大连市人均生态足迹、生态容量及生态盈余/赤字等,充分显示了海岸带生态系统之间广泛的联系以及区域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文化娱乐需求等。

海洋数字经济第5篇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海洋资源; 海洋环境; 可持续发展

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陆地资源过度开采日益枯竭,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迫切需要寻找新资源。《中国21 世纪议程》指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1 个基本组成部分,是1 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1 ] 。它拥有广阔的空间资源、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充分发挥海洋优势,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世界大国发展的主流。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社会发展和经济腾飞面临严峻的形势。同时我国是海洋大国, 海岸线长18 000km ,海域面积3. 0 ×106km2 ,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 3[2 ] ,海洋资源丰富。但海洋资源远未开发,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我国南海及黄、东海都与相邻国家之间存在疆界划分和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权益之争问题。因而,应用高新技术,准确快速查明我国海域情况,主动保护海洋环境安全[3 ] ,既是维护我国海域合法权益、保护海域环境的需要,也是科学开发利用海域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促进我国整体经济腾飞的需要。走海洋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解决我国人均资源匮乏并实现21 世纪宏伟蓝图的重要出路[4 ] 。

作为建立数字海洋的三大支撑技术GPS , GIS 和RS ,在海洋空间数据处理中各具特点,又密切相关[5 ] 。GPS 可在瞬间产生目标定位坐标, GIS 具有较好的查询检索、空间分析计算和综合处理能力,RS 可快速获取区域面状信息[628 ] 。3S 集成技术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形成了多功能综合技术系统,实现了海量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的高速、实时和信息应用的高精度和定量化,即GPS 和RS 向GIS 提供或更新区域信息以及空间定位,GIS 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3S 技术为海洋资源的规划管理与评价、海洋环境保护、海岸带防灾、地下水防污及国防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观测手段、描述和思维工具。当前,3S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土地、林业、水利、农业、城市管理、生态建设等方面[9210 ] ,但在海洋领域的应用总体水平还较低,主要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海洋资源调查方面,近几年扩展到海岸线测量[11 ] 、海域勘界[12 ] 、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机制和各种尺度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等科学研究领域[13 ] 。

1  我国海洋资源与环境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1. 1 海洋资源开发现状

改革以来,我国的海洋开发飞速发展。1980 年全国海洋产业产值为80 亿元,1990 年达482 亿元,1994年猛增到1 400 亿元,2000 年全国海洋产业产值已达4 133亿元,2004 年近1. 3 万亿元[14 ] 。但目前我国海洋产业规模较小,仍以港口、渔业等近海单项传统产业的开发为主。海洋科技整体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缺少全局的、长远的兼顾,特别是缺少对海洋整体利益的考虑。我国对近海矿产资源的研究程度亦相对较低,对远海及整体资源尚未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尤其是以高新技术、资金密集、见效快、创汇多为特点的新型海洋产业(如海洋油气业、滨海砂矿业及海洋服务业等产业) 发展缓慢。海洋娱乐区、倾废区等功能区规划不尽合理,管理滞后。海洋资源开发管理机制和法律体系不健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开发战略[15 ] 。

1. 2 海洋环境及生态现状

1. 2. 1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许多海区、港湾的污染均超过国际限制标准。环境质量日益恶劣,近海污染范围不断扩大,N , P 等营养盐类污染明显。2004 年我国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 69 ×105km2 ,较上年增加约2. 7 ×104km2 ,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渤海湾、江苏近岸、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局部海域。同时,陆源污染物排海严重是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项对沿海工业污水直排口等四大类43 个排污口进行的重点监测显示,受陆源排污影响,约八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污染严重, 约20km2 的监测海域为无底栖生物区[14 ] 。

1. 2. 2 海洋的自然和生态破坏范围广、程度深大量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如围海筑坝、河流建闸、大面积挖沙采石、乱挖珊瑚礁等) 已严重影响并破坏了我国海洋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大范围的海岸侵蚀或淤积,湿地及红树林面积减少[16 ] ,破坏了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 海珍品濒于绝迹, 渔业产量大幅度下降。《2004 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由于陆源污染物排海、围填海侵占海洋生态环境及生物资源过度开发,莱州湾、黄河口、长江口、杭州湾及珠江口生态系统均处于不健康状态;沿海开发程度的增高和海水养殖业的扩大,也带来了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14 ] 。

1. 2. 3 海域污损事件频发、环境灾害群现近年来,我国海域赤潮、溢油、违章倾倒等污损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大。2001 年全国海域共发生赤潮77 起,累计面积达1. 5 ×104km2 [17 ] ,对海洋环境、生物资源和渔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害。海运业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的

引入,全球气候变化也导致了赤潮的频繁发生。2004年中国近岸局部海域沉积物污染严重,近岸海域部分贝类受到污染,大面积赤潮和有毒赤潮多发,全年共发生赤潮96 次,赤潮累计发生面积较2003 年增加约八成多,海洋环境污染已成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14 ] 。

1. 3 应对策略

根据我国海洋资源利用与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结合我国国情与21 世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强化以下措施: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机构,制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目标、政策和法规;要提高全民热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与环境的意识;要建立我国海洋倾废区,规划近海海域环境容量,严格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按照合理、系统和科学的原则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充分发挥海洋功能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要加强对各种海洋资源储量、分布的勘测勘探,调查了解各种资源量及海洋环境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而重中之重是要倡导科技创新、依靠科技振兴海洋: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原位实时地监测海洋环境,通过强大的地理信息分析与处理系统的支持,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模拟,及时有效地保护海洋环境、资源,预报灾情与突发事件。

2  3S 在海洋资源与环境中的应用

多年来,国内外海洋工作者在海洋地理、海洋化学、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生物、海洋矿产、海洋测绘等基础性学科上进行着不懈的研究,制定了一批大型的、多学科的国际海洋科学研究计划,如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GOOS) 、Topex/ Poseidon 海洋地形试验、世界海洋环流试验(WOCE) 、热带海洋全球大气计划( TOGA) 等。通过系统地研究海洋,不断发现其内在规律,帮助人们充分利用海洋空间,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目前,越来越多的地理信息已在国民经济建设诸多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在信息量激增的21世纪,要实现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及时准确地获取、分析海量的信息。而20 世纪下半叶发展起来的GIS 技术功能强大,用于对空间环境数据进行管理、查询、分析,并且利用GIS 的统计制图功能形象地展示出各种环境专题内容、环境数据空间分布与数量统计规律,以满足环境保护实际需要。3S、专家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是当今信息时代的尖端技术,它们相互结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提供比较完善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借助3S ,应用计算机网络与通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建立现代化海洋实时立体监测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更新、信息共享,并通过图形方式对管理与决策前景进行动态模拟,为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和气候的监测、海洋防灾减灾以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服务。

2. 1 3S 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目前陆地上70 %的农业生产资料,80 %以上的工业原料、95 %以上的能源来自矿产资源。由于我国仍处于矿产消耗强度趋快的时期,要满足近期矿产资源的需求,并为今后一定时期内可持续发展保持后劲,寻找和开发矿产资源仍是地学工作的重要任务。海洋中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多金属结核、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等矿产资源,它们的分布、规模、储量评价、开发利用的环境条件及可行性等,无疑依赖于快速、高效、准确的探查技术。

根据海洋资源数据库中的物探、化探资料及GPS和RS 提供的信息,应用GIS 空间分析功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来探索海洋成矿特点和规律,为海洋管理、海岸带和海岛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成本低、速度快,有利于克服自然界恶劣环境的限制,减少投资的盲目性。3S 技术可以对区域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其量值的动态变化进行快速、准确的调查和评价,例如,确定资源量及其变化幅度、时空分布特征,分析、预测各类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前景,探索解决自然资源供需矛盾的可能途径,评价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方案等。

2. 2 3S 与海洋环境保护

利用3S 建立海洋环境和灾害信息库、海洋环境质量评价和灾害预报系统,能够为环境监测、管理、规划及评价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为保护海洋环境及海上航行、生产安全服务。

2. 2. 1 环境监测

遥感技术在海洋调查中显示出大范围、多时像、高分辨率的特点,RS 在河口泥沙规律研究、海水海温监测、渔场监测、海洋污染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厄尔尼诺效应、赤潮等的监测也收到较好的效果[18 ] 。

2. 2. 2 环境管理

GIS 等技术能对各种海洋环境、资源,如海洋生物资源、大气质量、海洋水资源、污染物排放范围等进行实时监测、更新,并能有效地进行环境统计分析,进而进行环境总体规划;可动态展示污染源位置、类型、负荷及对区域环境造成的影响。

2. 2. 3 环保应急反应

对于重大环境事件,环境保护部门要具有应急反应能力,并能针对事件的特性做出迅速反应和决策,如水质污染、油船泄露等。

2. 2. 4 环境规划

污水排海工程的规划与设计由于涉及潮汛等原因,如何建立有效的模型进行近海水域模拟分析,是目前的难点和热点。而GIS 的空间分析能力可较好地解决该类问题,应用GIS 进行近岸海流模拟分析,同时还可以分析近海岸带悬浮物的分布情况。另外,GIS 等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客观、动态地对重点海域的环境质量进行趋势预报,为区域环境规划工作提供全面支持,为国家和地方进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2. 5 环境评价

我国目前正在或将要进行的资源开发和重大工程项目,如南海大陆架石油开发等,应用GIS 等技术可以对其进行勘探、选址及建成前后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研究,并实现其动态、连续、准确的监测、评价与环境影响规划方案的制定。

2. 2.6 与海洋精细渔业

海洋精细渔业指将3S、计算机、通讯、网络及自动化技术等高科技与地理学、渔业、生态学、沉积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对鱼群、水质、底质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鱼苗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灾害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和动态分析。通过诊断和决策制定计划,并在GPS 和GIS 集成系统支持下发展信息化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精细渔业具有新型现代渔业生产模式,综合应用了3S 等空间信息技术,将促进人类合理利用渔业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海洋精细渔业是未来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数字海洋”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  海洋资源、环境领域中亟待应用3S 技术的重大课题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提出“数字地球”战略,我国的《21 世纪议程》和“数字城市”工程均包括3S 方面的内容[19220 ] 。作为“数字地球”的一部分,“数字海洋”、“数字港湾”等名称已被相应地提出,建立了一些行业性、地区性地理信息系统(如渔业GIS、黄河口GIS) 。我国各有关部门对海洋资源与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全国沿海66 个海洋站、200 多个验潮站和3 个海洋资料浮标网的长期观测[21 ] ,加之陆地/ 气象/ 国土卫星资料及航片资料,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所以运用GIS 技术建立海洋立体监测管理系统在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海洋综合管理系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但总体上讲,3S 应用范围窄程度低,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22 ] 。在海洋领域利用GIS ,首先要建立开放式的、具有先进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平台;然后利用优良的GIS 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构成一个集成化的环境,以满足海洋立体监测管理系统功能的需要;再利用海洋综合管理分析与决策子系统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模拟,为海洋资源开发、环境和气候监测、防灾减灾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服务。根据我国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现状,结合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当前,应尽快发挥3S 的优势,深入研究以下领域。

3. 1 数字海底系统

海底地形信息对于海岸带的演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GPS 技术与海底测深技术相结合,提高了水下地形测量精度,但费用高且无法经常测量,对大面积水域也难以得到连续的全景水深信息。GIS 与RS图像处理系统结合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RS 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信息源,且大多数GIS 已拥有独立模块进行图像处理。以GIS 为平台, 利用各种海底探测技术所取得的资料,建立数字海底数据库,应用自动成图技术,集成由海底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相关参数组成的数字海底系统。数字海底系统是多学科海底数据和海洋地质模型支撑的信息化海底系统。其关键技术包括海底地学专业模型技术、地学数据技术、与数字地球间的集成技术;其主要目标是使海底领域与数字地球接轨,促进海底资源的开发和海洋环境的治理。

与3S 具有紧密联系的海洋环境下矿产资源的原位实时探测技术、海底电视观测系统及水下可视化定点采样技术、先进的海底矿产资源现场测试技术是国外正在发展的高新海洋资源探查技术,在大洋矿产资源探查与评价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目前对上述技术的掌握程度很低,这无疑严重阻碍了我国对大洋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开发潜力和开采方法的正确判断。尽快开发大洋矿产资源探查技术显得异常必要和迫切。

3. 2 海岸带系统

海岸带是地球四大圈层交汇的地带,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及地质过程交织耦合,陆海相互作用强烈。全世界河流入海悬浮物质、生源要素及污染物的75 %~90 %归宿于海岸带,全世界60 %的人口和2/ 3的大中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海岸带环境演化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空间、生存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 研究成为国际地圈- 生物圈计划( IGBP) 的核心计划之一,旨在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海平面变化及人类活动等对全球海岸带生态系统功能和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提高对于未来变化的认识和预测能力。河口- 近海系统位处沿海经济带,是陆海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的地带。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占我国陆域国土13 %的沿海经济带承载着全国42 %的人口,创造着全国60 %以上的国民经济产值。我国沿海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对海岸带资源与环境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同时也赋予海岸带沉重的环境压力。

海岸带系统是海岸带综合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尤其在海岸带功能区划、海域划界、海域资源有偿使用管理等信息管理中,是目前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23 ] 。通过RS 与GIS 技术集成方法,结合海岸带综合管理所需的元数据(Metadata) 技术和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充分利用多源卫星资料和已有的实地调查资料,构建海岸带信息系统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同时又具有巨大管理效益的研究项目。它将帮助研究者从海岸带环境场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探索的角度来进行海岸带动态变化研究,进而开展陆海相互作用的研究。

3. 3 海洋灾害监测与预报

3. 3. 1 海水入浸实时监测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涨,且海水入侵面积仍有扩大的趋势。我国海岸线长,沿海地区面积大、海拔低,海平面单位高度的上涨会对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危害。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开展比较晚,应运用3S 动态、实时监测海水入浸,分析、预报灾情,提供有效的措施及建议。

3. 3. 2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报

东部沿海地区为海洋灾害多发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台风、海流、风暴潮、海浪、赤潮等灾害[24 ] 。因此,如何准确预报重大灾害,提高区域综合减灾能力,已构成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采用以飞机和卫星平台相结合的遥感成像技术实时地获取灾害蔓延范围信息,用GPS测定灾区的准确地理位置,结合GIS 中已存储的灾区地形、交通等信息,即可对灾害进行评估、预测,并能对不同决策方案的效果进行模拟、对比,向各级决策部门提供救灾、减灾的辅助决策方案。

3. 3. 3 海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海上溢油事故频繁发生、沿海工业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多、海水养殖业趋向于高密度大面积的产业化、工厂化养殖,造成环境质量下降、近海营养盐过剩,赤潮频发,严重危害着海洋生态平衡。因此,运用3S 建立海洋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及海洋生态变化监测系统,对合理管理海域、分析环境变化和预测海洋生态状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 3. 4 海洋工程安全立体监测与预报

近海资源与环境的开发依赖于海洋工程构筑物,工程安全状况直接影响开发工作的经济、环境效益,甚至决定开发工作的成败。海洋工程安全性既取决于工程结构本身状况,也取决于周围的环境荷载,如风、浪、冰、地震荷载等。建立对海洋工程构筑物状况及其环境影响的监测体系意义重大。

4  结语

海洋资源与环境是3S 技术大显身手的领域。3S是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最佳途径,是实现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要手段,在全球变化、资源调查、环境监测与预测中起着其它技术无法替代的作用。同时在维护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将极大地促进信息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和地球科学的发展。3S 所提供的巨大市场将在国民经济及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遥感卫星相继升空,海洋探测技术越来越先进,水下地形测量、重力测量仪器不断更新换代,为海洋基础数据获取提供了保障。3S 理论的日益完善,算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全球网络化的逐步实现,测绘工作者、海洋科学工作者的密切配合,都为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和海洋遥感的普及提高创造条件,最终为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科学的建议。只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发展的前途所在。 参考文献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国21 世纪议程[M] .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 : 125-130.

[ 2 ] 郭芳. 蓝色的宝库———21 世纪的海洋开发[M] .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 : 5-20.

[ 3 ] 张珞平, 洪华生, 陈伟琪, 等. 海洋环境安全: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点[J ]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4 , 43 ( Sup. ) : 254-257.

[ 4 ] 张德贤, 陈中慧, 戴桂林, 等.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型及应用研究[J ]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2001 , 31 (1) : 143-148.

[5 ] 刘志丽, 马建文, 陈嘻, 等. 利用3S 技术综合研究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11 年生态环境变化与成因[J ] . 遥感学报, 2003 , 2 :146-152.

[6 ] 刘惠明, 伊爱国, 苏志尧. 3S 技术及其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 ] . 生态科学, 2002 , 1 : 82-85.

[7 ] 刘震, 李树揩.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集成的研究[J ] . 遥感学报, 1997 , 2 : 23-26.

[ 8 ] 李德仁. 论RS、GIS、GPS 集成的定义、理论与关键技术[J ] . 遥感学报, 1997 , 1 (1) : 64-68.

[ 9 ] 闫志刚, 盛业华, 左金霞. 3S 技术及其在环境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 ] . 测绘通报, 2001 , S1 : 17-20.

[10 ] 王伟武, 王人潮, 朱利中. 基于“3S”技术的环境质量评价及其研究展望[J ] . 浙江大学学报, 2002 , 28 (5) : 578-584.

[ 11 ] 于永海, 苗丰民, 王玉广, 等. 基于3S 技术的海岸线测量与管理应用研究[J ]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 19 (6) : 24-27.

[ 12 ] 黄发明, 蔡峰, 孙书贤. 3S 技术在海域中的应用[J ] . 海洋测绘,2003 , 23 (2) : 20-23.

[13 ] 蒋兴伟. 我国海洋卫星的发展及其应用展望[J ] . 中国航天,2001 , 9 : 13-17.

[14 ] 国家海洋局. 2004 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N ] . 光明日报,2005-02-05.

[15 ] 戴桂林, 王雪. 我国海洋资源产权界定问题探索[J ]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 1 : 15-18.

[16 ] 谷东起, 赵晓涛, 夏东兴. 中国海岸湿地退化压力因素的综合分析[J ] . 海洋学报, 2003 , 25 (1) : 78-85.

[17 ] 徐质斌, 牛福增. 海洋经济学[M] .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 73-84.

[ 18 ] 黄敬峰. 论遥感技术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 ] .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9 : 14 (1) : 65-70.

[ 19 ] 陈述彭.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 11-12 , 220.

[20 ] 马蔼乃. 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M] . 武汉: 武汉出版社,

2000 : 3032324.

[21 ] 许富祥. 海洋灾害特征及减灾对策[J ] . 海洋预报, 1998 , 15(3) : 45-50.

[ 22 ] 谷东起, 赵晓涛, 夏东兴, 等. 基于3S 技术的朝阳港泻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J ] . 海洋学报, 2005 , 27 (2) : 91-97.

海洋数字经济第6篇

关键词: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课程设置 海洋特色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不仅是人类全面认识、开发和保护海洋的世纪,更是培养高水平海洋科学人才的世纪[1]。中国是一个具有漫长海岸线的发展中大国,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向海洋扩展,国内经济亦朝着海洋大国的方向加速前进。随着3S技术(GIS、RS和GPS)的发展,传统海洋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如海洋卫星、各类浮标、海底观测网和沿海台站组成的全球海洋立体监测与数据获取系统等,使得海洋数据以海量、实时、动态、多类、多源等形式产生,这种变化要求空间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海洋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国内迫切需要面对海洋信息的各类专业人才[2]。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是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特设专业,无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各开办院校根据实际,结合服务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经济发展,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海海洋大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是学校根据国家海洋大国发展战略和学校的办学目标,明确了基于海洋事业需求的专业定位,进行了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体系的建设[2]。

1.课程设置整体规划

2010年,上海海洋大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开始招生,到2014年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培养方案运行一个周期,2014年重新修订、优化培养方案,明确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掌握海洋信息技术及大型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具备大型数字工程设计和管理能力,能够对海洋、城市、农业、社会、经济等各类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网络化传输、可视化表达、智能化决策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分析、综合,最后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两条主线:

(1)以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数据库原理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中,对计算机能力有明确要求,要求培养掌握大型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大型数字工程设计和管理能力,能够对各类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网络化传输、可视化表达、智能化决策的复合型人才。结合本专业特点,围绕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目标,确立计算机教学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计算机类课程知识和能力要求结构图

图1中所有课程均包含一定量的实验,除以上课程外,还包括程序设计实践、JAVA课程设计和数据库实践三门纯实践课程。

(2)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空间海洋信息处理能力课程。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是海洋特色鲜明的跨学科专业,专业课程设置以计算机软件技术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为核心设置了多维空间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相关的课程,课程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空间海洋信息处理课程群关系图

先修课程:引入海洋的概念,并从宏观角度介绍现有的海洋探测技术、数据的传输技术等。同时在通信课程的基础上,引入物联网的概念,让学生掌握现有的数据传输方式。

多维空间信息的获取:空间信息导论讲述现有空间数据的获取途径及处理流程,并掌握采用传统的全站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的数据采集方法;同时GPS和遥感原理与技术,讲述通过卫星、航空遥感、测量船、海底观测网等方式,快速大面积地获取基于空间信息的海洋大数据;全球定位系统的数据获取方式,从海、陆、空全方位介绍多维空间信息的获取。

多维空间信息的处理:介绍空间实体――空间数据――空间信息――获取知识的处理流程;通过介绍空间数据库的原理与设计掌握空间数据的主要特征,以及其存储形式,为后期的应用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空间决策与支持、空间建模与数据分析和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应用,让空间数据发挥作用,为其从数据到知识建立实时、精确和形象的桥梁。

多维空间信息的应用:GIS系统开发加深对GIS开发实践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使用ARCGIS的二次开发实践应用的能力,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利用数字技术整合、挖掘和综合应用地理空间信息和其他专题信息的系统工程,将相关地球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

2.课程之间的衔接

空间信息与数字专业课程专业面宽,从表面上看两条主线好像无关联,但它们是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的,故在撰写、修订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时需要慎重,注意其中的关联,避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课程内容要求的基础之间出现断层(鸿沟)。具体如下:

(1)清晰界定课程中的边界,消除重复交叉内容,做好衔接。

以空间信息技术为特色,进一步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模块,对不同层次的多门课程及不同课程组间的相近内容进行合理重组,既注重知识结构上的承前启后和衔接,又避免内容上的重复。

(2)实验内容的重新规划、制订。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新整合现有实验设备、软硬件资源,合理安排各课程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从全局安排各课程的实验内容,重视各课程之间的衔接、交互。

(3)传统理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拓宽知识面,增加授课信息量,注重传统理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课程教学效果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学生认识和记忆了多少理论,而应注重正确引导学生真正掌握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和海洋信息技术及相关的分析方法和实现技术。随着信息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迅速发展,对于许多经典理论的认识需要补充、修正或以新的观点审视。

(4)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讲清基本概念和方法,比如强调空间多维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而不是过于强调数学公式的推导和证明。在空间类课程教学内容中使用ARCGIS软件,要求学生掌握强大的地图制作、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空间信息整合、与共享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语

上海海洋大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2010年开始招生,2012年在上海等地区按一本专业招生,2014年经过四年的培养,第一届毕业生参加毕业答辩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高于上海海洋大学平均值。该专业经过六年的探索,培养方案基本合理,课程设置经过多次修订,基本满足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冯士i,王修林,高艳.适应新形势,加快海洋科学教育的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2(增刊1):23-25.

[2]何世钧,张书台,袁小华,等.基于海洋发展战略需求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4,10:75-77.

[3]张明华,唐宁,邬群勇,等.“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新办专业建设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0(2):42-46.

[4]满旺.不同院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8):13-16.

[5]丰江帆,兰文富.大类招生背景下的GIS专业人才培养[J].信息系统工程.2013.2:154-155.

海洋数字经济第7篇

【关键词】数字地球;测绘科技;发展

0.引言

1993年和1994年美国先后以总统令的形式提出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即通称的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这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信息化,抢占信息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和主动权的重大战略步骤,时隔5年,这一计划的实施初见成效,刺激了美国的经济增长,于是去年又以美国副总统演讲形式推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和构想,并计划到2020年试图达到地球信息化的最终目标,亮出了美国这一近期全球信息战略的底牌。由美国政府高层出面提出的这一“数字地球”构想引起全球各方关注,并成为学术界热点话题。中国学者尤其在地学界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不论从科学技术的角度还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中国要准备迎接这一严峻挑战,已成共识。作为测绘学科,测绘行业反应更显强烈,数字地球概念为测绘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高层次的发展前景。这里我们想就现代测绘学的发展从学科的观点稍为具体地探讨一下它与数字地球的关系和在构建数字地球中的作用。

1.测绘学的现展

空间技术,各类对地观测卫星使人类有了对地球整体进行观察和测绘的工具,好像可以把地球摆在实验室进行观察研究一样方便。由空间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如由计算机、信息、通讯等技术发展起来的3S技术(GPS,RS,GIS)在测绘学中的不断出现和应用,使测绘学从理论到手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测绘生产任务也由传统的纸上或类似介质的地图编制、生产和更新发展到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GPS的出现革新了传统的定位方式;传统的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技术已由遥感卫星或数字摄影获得的影像所代替,测绘人员在室内借助高速高容量计算机和专用配套设备对遥感影像或信号记录数据进行地表(甚至地壳浅层)几何和物理信息的提取和变换,得出数字化地理信息产品,由此制作各类可供社会使用的专用地图等测绘产品。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基本地图的成图或更新周期可望从十几年,几十年缩短到几年或更短,测绘业的体力劳动得到解放,生产力得到大的提高。

今天,光缆通讯、卫星通讯、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使测绘产品从单一纸质信息转变为磁盘和光盘等电子信息,产品分发可从单一邮路转到“电路”(数字通讯和计算机网络传真),测绘产品的形式和服务社会的方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了信息化的发展。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所有制成份和运行体制的改革,需要开放民用国家测绘产品;从技术方面看,西方国家卫星测地技术可制作全球几乎任一地区1m分辨率(相当1∶1万比例尺)的地图,卫星上的GPS又可将这种地图纳入全球参考框架和转换为他们的国家坐标系,中、小比例尺国家地图的保密价值已大大降低;对于军事敏感的重力数据,卫星重力技术所发展的低阶全球重力场模型已足够用于他们的远程战略导弹发射。目前全球高阶重力场模型(如EGM96)分辨率已达50km,已接近我国现有重力数据的分辨率,其保密价值也需要重新评估。

综上所述,由于以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测绘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测绘学的理论基础、测绘工程的技术体系、其研究领域和学科目标,正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现为正在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和动力,进入市场竞争求发展,测绘业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信息产业。它的服务范围和对象也在不断扩大,不仅是原来的单纯从控制到测图,为国家制作基本地形图的任务,而是扩大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与空间数据有关的各个领域。它必将随着21世纪更加成熟的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未来数字地球的概念和技术框架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2.数字地球和现代测绘学

地球上一切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空间位置,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信息绝大部分(约80%)都与地理位置相关。中国21世纪议程62个优先发展项目中,约有40个需要建立或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是利用海量地理信息(即地球空间数据)对地球所做的多分辨率、3维数字化描述的整体信息模型,便于人类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合理使用,为人类认识、改造和保护地球提供一种新的手段,这里在数字地球的概念中突出显示了地理坐标的框架作用,因此NSDI是数字地球的基础设施,要求提供(地球)空间数据框架,包括大地测量控制框架(国家定位网和重力控制网)、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道路、水系、行政境界、公共地籍等基础地理数据集。在此框架上加载各类地球自然信息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等一切所需要和感兴趣的人文信息。为数字地球提供上述地球空间,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0%,海洋将是21世纪资源开发的主要竞争空间,海洋动力环境的变化(如厄尔尼诺现象)又是决定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控制“阀门”。数字地球向海洋测绘提出了挑战。从全球来说,目前海洋的精细测绘基本上还是空白,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国领海海底地形的测绘,但要将陆地坐标参考框架以相近的精度扩展到海洋仍存在困难,海上GPS定位精度还低于5m;由于陆地高程基准不能用水准测量传递到海洋,在卫星测高技术的支持下用某种去掉潮汐影响的平均海面作深度基准,精度可达米级,和多波束测深精度相当。但广大的开阔深海的海底地形测绘不可能用船载测深仪完成,用卫星测高结合重力数据(低阶或中阶重力场模型)反演海底地形,目前试验精度可达10~100m。数字地球将要求海洋测绘技术有新的突破。

数字地球构想是推动人类大踏步跨进信息社会重大战略步骤,有挑战也有风险。测绘是数字地球的基础,测绘工作者也将是构造数字地球的“尖兵”,也要求测绘学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3.建议

本文漫谈了测绘学的发展及其与数字地球构想的关系。为在21世纪加速建设我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发展我国的测绘学科和测绘事业,以迎接“数字地球”的挑战,根据我国目前测绘事业发展的现状,从一个侧面(主要是大地测量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尽快统一我国大地定位参考框架的建设,对近年来由各个部门独立建立的各等级GPS定位网进行必要的联测和统一整体平差,此举可望进一步加强部级的大地定位框架。

海洋数字经济第8篇

关键词:海洋预报;数字海洋;手机app

我国是一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大国,同时还有300万平方公里可管辖的海洋国土面积,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我国海岸线长度1.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四位。目前海洋渔业、海底测绘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能源业、滨海旅游业等各类生产及服务型活动蓬勃发展,由于海洋灾害袭击,近年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根据国家海洋局201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2015年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死亡(含失踪)30人。而海洋环境观测预报,则可有效减轻海洋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

中共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海洋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更需要我们有覆盖面全、准确定位、精确定时以及精细化程度高的海洋预报警报。

目前智能手机已经普及,操作简单方便。购票、购物的手机app已经深入到百姓生活;手机app兼容性好,对于网络供应商没有要求,无论是联通、移动、电信用户都可以安装使用。海洋预报采用手机app的形式预报播报可以使受众面更广泛、用户可更方便快捷的收到各种信息。

1 我国海洋预报现状概述

1.1 预报形式单一、自动化程度低

曾经,海洋预报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它们在信息传播中各尽其职,有效的预报和宣传推广各类海洋信息。但是,海洋预报信息量庞大且涉及领域广,传统传媒的弱点已经凸显而出,已经难以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预报形式单一、只能单向输出、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1.2 传统媒体传播针对性和时效性差

传统媒体传播方式普遍存在预报和有效预警时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目前有来水产养殖、滨海旅游、海洋油气开发及远洋导航等诸多用户对精细化海洋预报的需求,这些需求包括港口、渔区、海岛、海滨浴场、远洋航线上的气象及海洋要素检测和预报。在这种需求下,像海上大风、海雾、强对流天气等典型海上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还有待提高。

1.3 传统媒体接受信息便捷性差

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存在着传播平面静态、不宜携带、线性传播等缺点,接受信息便捷性差。现阶段,移动电视、数字杂志、数字电影、直播、触摸媒体等新媒体地位凸显,曾经的主流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逐渐下降。

2 海洋预报手机app应用优势分析

2.1 精准性

随着智能手机的升级换代和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手机app海洋预报将是大势所趋。手机app通过网络能发送图片、文字、语音和视频,同时也可以结合gis技术,在地图上展示各种各样的海洋预报,其表现手法多样,内容丰富。研发海洋预报app,可以为有信息需求的公众提供数据查询方便,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设备日益普及的现在,手机app已经成为公共服务最为重要的产品途径之一。

对于海洋预报信息的需求的用户来说,手机app无疑是一种最方便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手机app海洋预报内容的全面性可以基本满足用户对各种海洋即时信息需求,查询也方便快捷。通过设置相关数据,还可以通过地域控制和用户使用习惯的统计分析,实现海洋预警信息的精准推送,针对性非常强。手机app后台还可按照用户平时情况,实现深度个性化定制,精准推送用户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2.2参与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超过半数的中国公民已接入中国互联网。《报告》同时显示,我国民众的上网设备正从PC端向智能移动设备迁移,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截至2015年12月,我国通过智能移动设备上网的人数已达6.2亿,占所有网民的90.1%。其中仅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已达到1.27亿,占国内网民总数的18.5%。

手机app客户端的界面直观,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基础就可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对于海洋预报来说,当灾害发生时,大众关注度会迅速提高,信息后的短时间内点击和回复量也会迅速增长。例如菲律宾的社交app在2013年超强台风“海燕”袭击了大量失踪亲人的图片、状态等信息,为灾后救援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大大提高了救援的效率。

2.3 时效性

众所周知,手机app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随地查看了解最新动态。一些注重用户体验的手机app还注重即时性,开设直播平台;还可设置推送提醒,用户可以点开直接查看。可一键分享至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微博、QQ空间等社交软件,这种分享机制有利于用户参与到动态信息更新的生产与消费中。

3 海洋预报手机app的发展与建议

3.1 合理配置功能模块,增强实用性

手机app对用户的基本需求都还要有较好的满足,还需要优化信息的组织排列方式,使用户都能直观接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手机app应结合海洋实时预报和不同人群的需求,设有基础定位、海洋预报、海洋警报、海洋科普减灾、海洋时景等模块。

(1)基础定位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手机app,在加载“海洋预报”软件的同时,在征得用户同意的前提下,对移动设备进行定位,自动过滤用户无需求信息,以便给用户提供贴合所处环境的信息。

海洋数字经济第9篇

[关键词]京族;研究;综述

[作者]黄安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北京,100875

[中图分类号]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2-0125-006

京族是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同时又是我国唯一一个从事海洋渔业生产的少数民族。京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县级市,由防城港市代管)江平镇管辖下的沥尾、巫头和山心三个行政村,人们习惯将这三个村称为“京族三岛”。京族过去又称为“越族”,“1958年成立东兴各族自治县时,根据其历史、语言、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的特点和本民族的意愿,经国务院正式公布,定名为京族。”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京族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学术界有必要对我国京族研究的情况加以总结,以便使今后的研究取得更大成果。

一、各历史阶段我国京族研究的情况

我国京族研究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解放前有关京族的记载和研究几乎是空白

新中国成立以前,京族社会及其文化处于极为边缘的状态,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文化研究人员,都不太关注京族社会及京族文化。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与当时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与京族人口较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以及聚居在边疆地区有关。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观原因,那就是当时的文人学者对这一“边缘”群体关注的缺失。众所周知,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内忧外患的局势促使许多有政治抱负和学术良知的文人学者更多地去关注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等宏大问题,而不是去调查研究聚居在地理和文化“边缘”的这样一个小群体。

20世纪20年代末,特别是30年代初期,以具体民族为调查研究对象的田野调查逐渐展开。这时的调查涉及到南方许多地区的多个民族,如“1935年燕京大学的费孝通和中山大学的杨成志分别对广西和广东瑶族的调查;1934年以后,中央研究院和岭南大学的史图博、伍锐麟、杨成志等人对海南黎族的调查(拍摄了电影记录片)等。”然而,京族并没有进入到当时研究者的视野。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内的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内迁到西部地区(主要是四川和云南等地),这在客观上为民族学和人类学的民族研究提供了便利,因为“西部地区正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当时民族矛盾显著,而日本正欲借此挑拨我国各民族的关系,以便进一步全面地吞并中国,人类学研究正好有用武之地。”但是,地理位置同属西南地区的京族三岛,又一次失去了受外界关注的机会,其“无人问津”的尴尬处境与四川、云南等地热火朝天的民族调查场面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以民族识别和社会历史调查为主的京族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平等、团结、进步的民族政策,“在各级权力机关里,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里,都要落实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帮助发展民族经济,开办民族学校,发展民族文化等。这就首先要搞清楚中国有哪些民族,因为如果民族成分不确定,势必影响到这些民族充分享受一个民族应该享有的各项权利,影响他们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也会妨碍这些民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因此,大力开展民族识别及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成为当时党和政府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正是从这时候开始,针对京族的调查研究逐渐多了起来。

50年代初期,由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组成工作组,对京族地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实地调查,这次调查也可以说是我国京族史上的首次民族识别工作。工作组根据此次调查得到的材料,1954年由广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印了《防城越族情况调查》的调查报告。这一调查报告具体记录了当时京族的社会情况,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第一份最为翔实的京族社会情况的调查材料。由于当时的调查受党和政府意识形态的影响,《防城越族情况调查》的内容充斥着许多阶级斗争的内容。“因为民族识别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为,在学者的调查、分析和政府的意见及被识别族群的意愿这三者间,政府的意见在民族识别中常起更重要的作用。”0同时,《防城越族情况调查》并不是公开出版的专著,编印的数量也不多。

195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会同广东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和华南师范学院共同组成调查组,对京族地区进行了第二次较大规模的实地调查。这次京族社会历史调查只是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一部分,政治意味也十分浓厚,主要是为了反映建国十年以来党在民族工作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突出建国以来少数民族所出现的新景象及新的民族关系,进一步阐述党的民族政策。这次调查的材料最后整理成《京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同样是作为内部资料供政府相关部门或少数研究人员参考。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国内关于京族的调查研究主要是以集体的方式,按照国家形势与政策需要来进行的,对研究领域、视角、方法等问题的确立缺乏研究者个人更多的独立思考。特别是从60年代初期到“”结束的十几年时间里,由于受党内“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部分与民族研究有关的学科专业被撤消,许多长期从事民族研究的著名专家学者受到批判,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研究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持续高涨的过激话语逐渐替代了冷静、严谨的学术研究和平和、客观的学术表达。受这种政治气候的影响,这一阶段的京族研究,大多是一些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发表出来的短小文章,而且带有明显的阶级斗争痕迹,如报道文章《战斗在京族海岛的理论队伍――东兴各族自治县山心大队的调查》(《广西日报》,1974年10月10日)等。

(三)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的京族研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时期的极“左”思想开始得到全面纠正,人们的思想逐渐得到解放,原来被撤消的与民族研究相关的学科专业也逐步恢复和重建起来。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京族社会各方面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京族社会经济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京族越来越受到外界的重视,相关学科的研究者都纷纷把目光投向京族社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20世纪80年代的京族研究,比较重大的成果就是国家投入相当的人力和物力,对建国初期民族识别调查和社会历史调查得到的资料进行重新整理,先后公开出版了《京族简史》(京族简史编写组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京语简志》(欧阳觉亚等著,民族出版社,1984年)和《广西京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等资料性丛书。这时,以专

著形式出现的有关京族研究的成果不多,苏润光等编的《京族民间故事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此外,这十年还有不少京族研究的相关论文公开发表,如项美珍的《解放前京族的社会经济和民族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等∞。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十多年时间是京族社会经济发展的腾飞期,京族群众的生活从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京族研究成果的丰产期,以专著形式发表的代表性成果有符达升等人合著的《京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吴满玉等编著的《当代中国的京族》(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及周建新等著的《从边缘到前沿:广西京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变迁》(民族出版社,2007年)等。

近年来,有关京族研究的论文就更多了,既涉及,又包括民俗习惯;既有旅游开发,又有经济贸易;既有民族教育,又有音乐舞蹈。

这一时期,我国京族研究呈现出两方面比较突出的亮点:

一是出现京族学者研究本民族文化的可喜现象。建国后的头三十年时间里,京族研究主要由其它民族的学者承担,个别京族文化人只是写作一些短小的介绍性文章。20世纪80年代以来,京族内部的一些文化人,纷纷加入到本民族民俗文化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中,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有苏维光和吴家齐。苏维光注意收集本民族文学方面的题材,与他人合作出版的著作是《京族文学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吴家齐通过长期对京族民歌的收集整理,出版了《京族白话情歌对唱》(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年)一书。

二是抓住了京族传统文化研究的重点,即对京族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节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哈节是我国京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极为丰富的京族传统文化内涵。对哈节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加深对京族海洋民俗文化内涵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京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今为止,已公开发表的有关京族哈节研究的论文不少,如刘建平的《京族唱哈节初探》(《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第3期)等。

综观各时期京族研究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京族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特别是最近几年以来,京族研究涉及的领域不断得到拓宽,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因此,京族社会再也不像建国前那样,是无人问津的学界研究“盲角”,同时,对于其他民族的人们来说,京族文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点”丛生。现在,京族社会正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各领域的研究者,京族研究正处于活跃时期。

二、目前我国京族研究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京族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国内学界的京族研究还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京族相关历史问题的研究极少

至今为止,包括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众多的学科都有学者对京族社会进行过研究,研究的角度多种多样,研究的问题非常广泛。然而,从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家似乎更愿意开展京族现实问题和京族文化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而从纵向维度对京族相关历史问题的研究极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京族之所以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是与京族社会经济快速、持续的增长和京族群众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另一方面,对京族现实问题和京族文化开发利用方面展开研究,所需要的论证材料更容易收集,而研究京族历史方面的问题,可以利用的文献资料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许多人认为,比起探讨历史问题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担当京族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开发的“解释者”和“建言人”要容易得多。

由于受这些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京族研究主要侧重于经济和民俗两大方面,谈及历史问题的论著很少。韩肇明的《关于京族历史中的若干问题》一文,分别谈了京族源流、社会性质和保家卫国等问题,但“由于缺乏文献资料记载,我们无法钩稽出一个历史发展程序的大体轮廓,尤其封建社会以前的社会形态,几乎成了空白。”文献资料的欠缺是造成探究京族历史困难的原因,但不应成为放弃这种努力的借口,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开展京族历史研究的必要性。

(二)对京族传统文化内涵的研究挖掘不够

我国京族具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人口数量少;二是生计方式以海洋渔业生产为主;三是属于跨国民族(与越南京族是同源民族);四是从祖居地迁移到现居地时间不长(不到五百年)。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京族与国内其他少数民族在文化传统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特别是其海洋渔业民族的特点更是国内其他少数民族所不具有的。

京族本身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文化传统的独特性。我们研究京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必须注意到该民族本身的特殊性,只有深入挖掘蕴藏于表象之中的文化意义,才能真正把握京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但是,从数量众多的京族传统民俗文化研究成果来看,平铺直叙地描述京族文化表象的成果居多,真正深入探讨京族传统文化内涵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

(三)同源民族的跨国比较研究相对不足

中越两国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中越两国学术界互相将对方的有关学术研究成果翻译介绍给本国的读者,以便于国内民众加深对兄弟国家的了解。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国内主要是翻译介绍越南政治、经济及军事斗争方面的书籍,各种题材的小说读本也比较多,但学术研究性论著极少。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越关系实现正常化后,我国学者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地翻译介绍越南所出版的各类论著,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越南民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既有以专著形式出现的,如罗长山的《越南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等;又有以论文方式发表的,如余翔的《越南民族宗教概况》(《国际资料信息》,2003年第10期)等。

但是,总的来说,国内学界对于我国京族跨国性的一面关注并不是很多,调查研究的范围更多地囿于国内京族,开展中越两国京族的比较研究更是极少,王绍辉的《略论广西京族语与汉语及越南语的交流现状》(《东南亚纵横》,2005年第12期)一文和周建新的《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一书,可算是其中的代表性论著。而将我国京族与其祖居地,如越南涂山等地(因为我国京族最早是从越南涂山等地迁过来的)的京族进行比较研究的几乎没有。与国内其它地方所开展的本省区跨国民族的国际研究相比,无论是研究领域,还是研究成果,京族的跨国同源民族比较研究都略显不足。

三、今后京族研究的一些思考

针对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今后的京族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加强对喃字文献资料的研究

喃字,又称字喃,是曾流行于越南和我国京族地区的一种特殊文字。“所谓喃字就是一种根据汉字的形体特征借用汉字或汉字的构件,采用假借和自造等方法创造出来书写越南民族语言的符号体系。”喃字最初在越南形成,我国京族从祖居地迁来京族三岛时,将喃字也一起带进来并继续使用,

直到汉字在该地区流行开来后才逐渐弃用。因此,可以这样说,喃字是我国京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越南学者对他们国内的喃字已有许多研究。中国学者开展越南喃字研究也比较早,1933年,闻宥先生就在《燕京学报》上发表了题为《论字喃之组织及其与汉字之关涉》的文章;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力先生在20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也曾在越南进行过喃字方面的调查研究;1956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以油印本的方式刊印了《越南喃字字汇表》。近期国内学者这方面的研究就更多了,公开发表的论著也不少,如刘玉瑁的《越南汉喃古籍的文献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等。

收集和整理喃字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国京族的历史,而且也对我们掌握京族在祖居地的一些情况大有裨益。最近几年来,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我国京族地区曾举办过喃字培训班,成立了京族字喃文化传承研究中心。目的是要使更多的京族群众了解本民族的文字,提高他们保护喃字的积极性。同时,国内一些学者在我国京族喃字的收集和整理方面也做了很大努力,已有较好的成果公开出版发行,陈增瑜主编的《京族哺字史歌集》一书即是其中的代表。《京族喃字史歌集》一书的出版,为“抢救”和保护面临消失的喃字文献资料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该书只是具体记录收集和整理到的喃字资料,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如何研究这些喃字文献资料,解读这些文字符号所蕴涵的意义,应该成为我们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

(二)拓宽京族海洋文化研究领域

对于人类在新世纪的发展问题,国际社会普遍认为,21世纪将是“海洋世纪”。如今,学界正逐渐兴起一股海洋文化研究的热潮。我国有着将近两万公里的海岸线,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中国海洋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容丰富多彩。因此,随着人们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有关海洋文化的研究必将会越来越多。“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和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

我国京族临海而居的自然地理环境和长期的海洋渔业生产生活实践,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传统。虽然京族社会的经济结构经过了较大的调整,人们的经济从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原来以海洋渔业捕捞为主的单一的生计方式逐渐为多种经营所取代,但是,经济生产方式的这些变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京族社会的海洋文化传统。因此,研究京族经济生活和传统文化,离不开对深嵌于京族民族性之中的海洋文化特性的探讨。过去的许多相关研究,更多地是从“展演”或“展示”的视角出发来研究京族的经济现象和文化事象,缺少对海洋文化所涵盖的多向度内容和深层次内涵的研究。鉴于此,今后的京族研究,完全可以在海洋文化方面多下工夫,不断拓宽该研究领域,诸如研究以海洋渔业生产为主的海洋物质(器物)文化、以海神信仰及崇拜为中心的海洋精神(观念)文化、以协调人与海洋及人与人之间关系为重点的海洋制度文化等,都可以成为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积极开展跨国研究

我国共有三十多个民族跨国而居,跨国民族占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比例在百分之六十以上。这些跨国民族“因语言相通、文化习俗相似等便利条件为中国和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建立起民间交往的桥梁。”对这些跨国民族进行调查研究,尤其是将我国的跨国民族与它的国外同源民族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无论是从增加相互了解、增进双方共识的现实角度来看,还是从巩固双边关系、维护边疆稳定的战略高度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