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能源工作方向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9 16:29:23

新能源工作方向

新能源工作方向第1篇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分析

1.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环保意识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发展新能源汽车已变成了国家的重要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典型,新能源汽车包括五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等。经过多年的开发,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的增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分别完成了功能样车、性能样车和产品样车试制。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用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燃料电池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上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链。一汽、东风、上汽、长安汽车、奇瑞、天津清源公司等汽车企业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面向市场、自主创新,研发了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创立了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成为我国第一代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基地。

2.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其必然性,全球石油资源日渐枯竭,石油消费的高幅度增长和产量的低幅度增加,造成中国国内石油供应短缺、石油净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发展汽车新能源是世界各国应对未来石油危机的战略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无论是对节能减排还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另外,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符合国家产品结构调整的政策,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未来石油危机的最有效办法。汽车尾气的排放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能够节能,减少甚至完全不用石油,而且能够减少甚至完全没有尾气排放。中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期,发展新能源汽车完全符合当前我国汽车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它不仅能有效解决中国能源与城市环保的当务之急,而且符合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也是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总之,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应对城市化、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是我国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选择,是在国际汽车产业在转移和转型的大背景下,实现我国由汽车产业大国向强国自主转型的最佳选择,因此,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将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也将迫在眉睫,所以建立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培养体系也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3.新能源汽车技术运用人才需求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必将带来对新能源汽车运用人才的需求,我校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利用寒假和双休日分别对市区公交混合动力、新区公交电动车、康福丰田混合动力进行了市场调研,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人员和驾驶员以及相关领导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接触,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了认识和了解,为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研究作了一个前期铺垫。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对本市3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和4S店专业技术人员的调研发现:即便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苏州地区,新能源汽车维修人员也是一个空白,一些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全都是厂家派技术人员蹲点,在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几乎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员。根据最新了解,苏州的新能源汽车在今年内将要扩容和增加,所以这方面人才的缺口将非常大。需求岗位有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经理、业务接待、索赔管理、车间主任、技术专员、机电工、质检员、配件经理等,由于新能源汽车在实际维修中基本上没有,所以一般不特地设置岗位,都由维修电工经过短期培训后兼职担任。在学历上,对普通汽车维修人员的学历要求为高中或汽车专业中专、技校,新能源汽车对维修人员的要求必须是本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和数年的汽车维修经验,学历要求相对较高。根据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新能源汽车的运用主要以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力汽车为主。

4.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调研

通过市场调研,大家一致认为:①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很好,是汽车产业增长的一个新亮点。②虽然新能源汽车目前单车使用成本较大,但在城市使用环境污染小,节能效果好,社会效益显著。③新能源汽车首先推广应用在公共事业上,如公交车和出租汽车,并需国家的政策扶持。④通过市场调研,新能源汽车修理人才培养目前需求量不太大,有些技术尚在调试和研发阶段,目前着重要求相应专业教师对新能源汽车理论学习,培养他们的维修技能。⑤紧跟社会发展形势,汽车运用类专业准备开设汽车新能源维修方向特色专业,即五年一贯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方向)专业,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⑥建议汽车新能源维修方向特色专业以电动汽车为主要设置课程,混合动力为辅,对其他新能源汽车只做理论介绍。

二、新能源汽车维修方向特色专业建设

新能源汽车维修教学模式可先从学生选修方向开始,并根据实际发展情况逐渐过渡到开设相应专业。目前可以先开设选修新能源汽车维修选修方向班。

1.教学方向

通过调研认为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修理工作以混合动力或纯电动力汽车为主,选修方向也可以分为两个:①以混合动力为主:主要从事混合动力汽车检验与故障诊断工作,并为今后电动汽车方向发展奠定基础。②以纯电动力汽车为主:主要从事电动汽车检验与故障诊断工作、电动汽车充电和充电站的维护,并为今后从事混合动力汽车检验与故障诊断工作打好基础。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方向)是五年一贯制专业,以培养处于技术层面的汽车维修技师一类的技能紧缺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学生经过五年连续的专业学习,应具备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可以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中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修理、检测和保险与理赔等售后服务方面的工作。

2.课程设置

由于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是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因此专业基础能力方面应进一步充实电子技术原理、电机控制和驱动技术原理等内容,并熟悉这些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在专业核心能力的确定上,核心技能是新能源汽车的维护技能和汽车故障的诊断与分析,所以在核心基础课程中除了传统汽车各总成的修理项目外,可以增加电瓶和电机维护和更换;在专业拓展方面,可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通过专业选修的方式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另外,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形成职业技能,在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的教学中,应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以岗位为目标,突出就业的导向性,积极采用项目课程教学法,密切与企业的联系,根据企业中最常见的工作任务来确定项目,力求教学的实用性,并将工作过程程序化、规范化,着力提高学生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式

新能源汽车教学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投影、录像、实景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清楚地展示汽车各零部件结构、原理及内部运动关系,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以行动为主线、以目标为指向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和企业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开展师生的教学互动,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经历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的整个工作过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需要选择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应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保证每一位同学能亲自动手反复操作,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水平。现代汽车修理需要“检查靠资料,拆装靠设备,检测靠仪器”的现代汽车维修方式。诊断人员要懂原理、会分析、能推理、巧诊断,对新能源汽车故障排除同样要有特殊的逻辑推理能力。

4.教学评价

技能考核方法及流程方面,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邀请一线工作人员、专家和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多采用现场操作演示评价方式进行参考或进企业现场操作。在评价的内容上,应结合新能源汽车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在原有等级工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交流电工和高压电工证的要求。在评价标准上,要变“学过什么课程”为“能做什么事情”,要学以致用,考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和竞争能力。

三、新能源汽车教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能力是职业教师专业知识架构的重要一环。称职的专业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精通专业,时刻把握本专业发展的脉搏,而且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师傅必须具备几项条件:一是具有系统的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三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四是懂得如何传授技艺,有能力完成培养计划;五是仍在现场从事本专业的生产工作。因此对于具备基本条件又愿意承担指导学生的技术工人可以授予指导师傅的资格。

要制定本专业教师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的能力培养计划,并经过培训考核;每一、两年分批组织轮训一次,以保证知识和能力能适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变化。

通过―些鼓励性的政策措施,分期、分批将部分在校教师送到维修企业生产第一线去顶岗实习,在实践中掌握岗位技能,掌握新能源汽车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和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并直接从企业获得信息的反馈。

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新能源汽车故障、新技术的研究,为维修企业和今后的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使学校真正成为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引领。

聘请行业和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名家、高级技术人员到校任教,做学术讲座,进行技术合作或担任兼职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参与教学。

配备好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零件若干,保证汽车新能源维修方向学生一体化的教学工位。

新能源工作方向第2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应用型 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即高素质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是地方高校最重要的资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在高校组织系统中的主导作用和组织资源效应,以提高地方高校的组织管理能力及教育水平。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学生就业水平,推动地方高校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线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和高校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是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关键,其中激励机制改革是重中之重,即构建区别于传统的高校人才激励机制,实现对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提高高等教育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有效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培养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应用型人才。

一、甘肃省地方高校人力资源基本特征

(一)受教育程度高,但实践能力不足。高校人力资源普遍由受教育程度及文化、素质较高的人才组成,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校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对入职人员受教育程度的要求高于其他单位,使得高校人力资源基础良好;第二,高校具备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促使高校人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第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具有难以替代的特征,更加凸显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甘肃省地方高校人力资源也具备受教育程度高的特征,但同时也存在实践能力较差等问题。首先,人才招聘大多面向应届毕业的硕博士研究生,这些教职员工从学习的学校到工作的学校,缺乏社会工作经验,理论功底扎实但实践应用能力较差,其次,地方高校长期以来注重教学和科研,从教职员工自身的学习提高到对学生的教学培育,都偏好理论忽略实践。

(二)创新能力较强,但创新环境不佳。高校人力资源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为其奠定了创新的良好基础,即高校人力资源在创新方面具备先天的优势。首先,受教育程度高让高校教职员工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接触前沿的优势,这是具备创新能力基本要求;其次,高校是科学研究重要的场所和基地,科研工作不断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再次,教学工作中,与大学生的交流会不断激发创新的灵感。因此,高校人力资源创新能力较强。但是,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封闭落后,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创新环境不佳,创新氛围较差,导致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的创新受到制约。

(三)人才流动性强,同时流失较严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高校人力资源也不例外。高校教师在完成本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还会参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人才的流动和共享。但是,甘肃省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恶劣的环境导致了高校教师的过度流动,即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显示出了这支队伍的不稳定性,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高层次人才是流动人潮中的主力军。

(四)人力资源结构僵化,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长期以来,地方高校人力资源更加注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及学科结构的合理化,并且更加注重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导致高校理论人才济济,实践人才严重匮乏,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能力结构严重失调。面临应用型转型的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结构僵化,是转型和发展的最大难题。

二、地方高校现行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缺陷

(一)绩效评价标准单一,缺乏层次性。绩效评价是对人的工作成绩进行测量并反馈的过程,科学的绩效评价是设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基础,是人力资源激励的核心内容。地方高校因其人力资源及其工作绩效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沿用以职称和职务为基础的绩效评价及薪酬体系。一方面,绩效评价和薪酬体系仅注重职称职务的差别,职称职务的提升也仅注重教学和科研工作成绩,导致高校人力资源片面追求理论研究,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提升,不利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要求应用型。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尚未开发和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人力资源绩效的评价难以落到实处,无法实现有效激励。

(二)物质激励长期占主导地位,效率下滑。地方高校普遍采用的激励方式是以工资和奖金为主的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最基本的激励手段,但是单纯的物质激励的作用是有限的,只适合特定层次和特定成长时期的人力资源,不具有持久性。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长期的单一的物质激励不能起到根本的持久激励作用,会出现效率下滑,而工作激励即工作的价值、晋升等激励因素,能够起到较为持久的激励作用。地方高校不重视工作激励,围绕工作内容的激励机制非常匮乏。单纯的物质激励带来的不公平感,既影响了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又使得教职员工之间的团结。

(三)感情激励机制尚未形成,人文关怀不到位。感情激励是指通过感情交流沟通,协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员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感情激励注重人文关怀,目的是在员工的心中营造一种归属感,极大的激发员工对工作的认同感和积极性。地方高校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尚处于物质激励的基本阶段,不能及时了解员工的需求,对员工的重视和信任不足,人文关怀不到位,感情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三、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结构转型的方向

《指导意见》为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指明了方向,其中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以应用为驱动的创新能力、完善校内评价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等意见也为应用型地方高校确立人力资源转型的目标和方向奠定了基础。

第一,地方高校人力资源总体结构需调整,注重应用型和实践性人才比例的提升。从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入手,改变传统的主要面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习惯,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优化地方高校人才结构。

第二,地方高校人力资源能力结构需转型,提高现有教职员工的实践能力。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有目的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进而培养实践能力较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第三,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结构调整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己任,提高创新能力。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以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活动,努力成为区域和行业的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协同创新方式加强产业技术技能积累,促进先进技术转移、应用和创新。

四、地方高校转型中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改革的措施

(一)分级分类的制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激励是人的需要的满足过程,因为人的需要的多元化和差异性,不同的人力资源特点所需要的激励机制是不同的。地方高校要识别员工的需要结构和价值取向,以“分级分类”和“多元化”为原则展开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设计。首先,不断完善专业技术类和高校管理类两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分类激励的效用;其次,对同类不同级员工的激励也应该注重差别化,如高级别技术性员工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为其提供实验室及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而初级人员更注重物质激励,薪酬激励效率更高;再次,教职员工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环境和自身素养也对激励机制提出多元化的要求。

(二)补充建立促进人力资源实践能力提升的激励制度

地方高校面临应用型转型的紧迫局势,人力资源结构亟待调整。根据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结构转型的方向和目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也需要进行改革。首先,鼓励教职员工参与进修、培训和访学,并作为其工作业绩加以考核,将进修、培训和访学与教学和科研工作一视同仁,对完成良好的人员予以奖励;其次,通过校企合作以及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鼓励教职员工进入企业和市场进行锻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并提升理论水平;再次,鼓励实践性教学和案例式教学;最后,建立教职员工实践能力及绩效评价体系,配合相应的物质和工作激励手段和措施。

(三)切实提高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效率,并不断调整和更新

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合理设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和措施,另一方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和措施的有效运行也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要提高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效率,需要重视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制度政策的公开透明,即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构建完成后,需要向全体教职工公开,各项指标要被明确解释,并易于理解;第二,制度政策的公正公平,即听取教职员意见和建议,公平公正实施人才激励措施;第三,激励机制的调整更新,即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调整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尤其要重视有利于应用型发展的激励机制的改进和建立。

参考文献:

[1]肖红光,谭作文.构建和谐的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

[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2:43-46.

[2]邱丽娟,邱玉兴,孙永军.关于我国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0,4:41-42.

[3]李冬,朱明仕.基于事业单位改革的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

制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21:34-38.

[4]李莉,桂芳,徐彬.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下民办高校人力资

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时代教育,2015,2:

184,194.

[5]赵新亮,张彦通.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动

力机制与战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5,3:38-42.

新能源工作方向第3篇

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目标

探索“学校主体、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的多层次专业建设机制,深化“做中学,学做合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成为教育理念先进、软硬件条件完备、人才培养质量优良和经济社会服务功能良好的特色专业,努力成为新能源行业高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

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面向市场需求、产业和领域需求,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三维空间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且具有面向产业和领域需求的研发能力、工程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有能力作为新能源材料研究、工程设计与开发、LED照明工程、太阳能光电/光热和储能系统及能源工程控制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新工艺和新技术、工程应用和技术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

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及其利用、能源工程控制的基本理论,掌握各种能量转换与有效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新能源相关领域的材料研发、系统设计与控制、新工艺/新技术设计和工程应用等综合能力。

(1)知识体系上,要求:①具有良好的数学、物理、电子、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②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太阳能光电/光热、LED发光照明、新型储能系统、材料科学基础、电子电路、计算机语言基础知识;③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理论、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专业生产、技术管理、工艺设计、性能测试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及系统集成控制的研究与开发能力;④了解相近专业(如材料物理、自动控制、物理化学和物理学等)的一般原理和知识;⑤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新成果和发展趋势,熟悉国家关于新能源产业与工程研究、科技开发及相关产业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2)能力要求方面,要求具备:①新能源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及系统集成控制的研究与开发能力;②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材料设计和工程应用的编程能力;③外语的听、说、读、写、译基础,能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④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追踪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能力;⑤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具备撰写论文或技术报告的能力。

专业支撑条件建设

学科与学位点

专业拥有物理学一级重点学科作为学科支撑,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能源与材料物理二级学科博士点、能源与材料工程硕士点3个支撑学位点。至此,学院拥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培养体系。

师资队伍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名,具有博士学位8名,教师的专业方向涉及新能源材料、能源工程、电子及控制,师资队伍专业结构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近几年来,专业教师在科研方面承担了与可再生能源有关的包含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重大专项以及产学研合作项目等10多个项目。在太阳能应用方面,开发生产太阳能集热板的关键技术和光热系统控制技术,研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开发、开展太阳能电池材料基础研究;在锂离子电池方面,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池块关键技术、电解液添加剂和锂电池研发平台等方面都具有很扎实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基础。这些科研工作保障了本科专业的培养层次和行业竞争力。

完备的实验条件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科学,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加强了实践环节设计,包括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电子电工实习、工程训练(包括光伏、光热工程、锂电池生产、能源控制工程)等诸多重要实习实践环节。2013年获批福建省先进材料与新能源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了新能源基础实验室、新能源综合实验室以及专业创新实验室。其中,专业创新实验室主要包含纳米技术、锂电池技术、太阳能技术三个创新实验平台。尤其是已建成了100kW校内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践基地和校内锂电池工程化实训中心。这些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院拥有福建省量子调控与新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为本科生课外科技项目和毕业设计提供重要的实验条件。

校外实践实训基地

与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福建三元达软件公司、福州众望达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州日同辉太阳能应用技术有限公司等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2012年获批福建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

主要专业方向

(1)太阳能光伏。包含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太阳能发电工程两个子方向。前者着重于太阳能电池材料性能改进、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研发工作;后者着重于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与模式运行研究、能源智能控制以及系统应用推广。

(2)太阳能光热。包含太阳能光热材料与太阳能光热工程两个子方向。前者着重于太阳能光热转换材料性能及新材料研究;后者主要开展光热工程系统设计、运行管理以及能源智能控制。

(3)锂离子电池。包含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与锂电池工程化两个子方向。前者着重于储能材料性能及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体系研究;后者主要开展锂电池生产与运行管理。

(4)智能能源测控。利用现代化通讯技术、嵌入式硬件技术、数字通讯及存储技术、传感器及控制技术以及最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从能源管理角度开展节能、能源智能测量与控制研究。

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工作

福建师范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从专业设置至今仅实施2年,从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到课程设置和具体的实施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在积累专业建设经验的同时,在教材、师资、平台建设、科技活动等方面仍需不断改进和优化。

(1)教材问题。目前,需要做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特别是专业实验课程的教材建设。如新能源专业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课程,可结合实验项目开设、仪器选择先编写实验讲议义,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编写出具有一定特色的专业相关实验教材。

(2)专业教师问题。当前,具有工科背景的教师很少,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中,完善师资队伍专业结构将是一大任务。

新能源工作方向第4篇

关键词 农业资源区划;工作重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297-0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始终围绕“农业资源调查—区划规划—战略研究—试验示范—项目实施”这样一条主线,发挥了基础性、前瞻性、综合性和指导性的作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由于区划工作的自身特点和其阶段性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的30年,区划工作出现了大起大落,特别是“九五”以来,随着机构改革,区划工作受到较大冲击,其中省、县(市)级区划工作表现的尤为突出,有的已名存实亡。机构调整,经费断流,人员减少,科技人员流失严重,整体素质下降。区划工作主业不突出,方向不明,任务不清,业务经费匮乏,导致区划队伍不稳,已适应不了当前形势的发展。在“十二五”时期,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占位,开拓创新;构建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长效机制,保障区划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十二五”时期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新机遇

1.1 发展观的转变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全国从上到下各地区各部门都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提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改变了以往粗放、落后的发展观念,树立以资源调查为依据的科学决策理念,使农业资源区划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2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

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 100美元,初步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具备了进一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201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是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1]。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强农惠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支持“三农”发展的方法手段将更加科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将持续优化[2]。

1.3 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过去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由分散式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已不是简单的再生产,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农业已由产品竞争进入到产业链竞争,需要有创新的发展模式。农业与工业、商业结合,从产品生产、加工、贮运和销售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1.4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资源配置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农业区划工作和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转变过去单纯依靠农业自然资源和地貌特征进行分区,区划的领域在纵向和横向上不断拓展,研究进一步细化,不仅要考虑农业自然资源,还包括社会、经济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区划工作与生产实际结合的更加密切,在综合区划的基础上,开展产业、产品和国土功能区划,区划的指导性作用进一步加强。

1.5 建设重点的转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从理论与实践2个方面探索不同区域新农村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应具备基本条件和建设重点,推进速度及如何分类指导;二是科学编制新农村发展规划。发挥资源区划工作的基础性、综合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作用,针对不同区域农业资源优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农业生产条件、生产力布局状况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素,因地制宜地制定新农村发展规划,提出具体改造和整治方案。组织和举办规划编制培训班;三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研究工业反哺农业,发挥国家财政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作用,工业装备农业、改善生产条件。研究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和农村科技体系建设,农产品流通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耕地资源保护、中低产田改造以及节水农业发展的配套技术及相关政策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经营组织发展机制研究。

1.6 发展理念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大力提倡人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观,转变过去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式发展方式,采用绿色GDP评价经济发展,促使循环农业兴起。农业已成为与资源环境最密切的产业,区划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积极探索不同区域建立循环农业和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体系和发展模式,研究和组织实施节地、节材、节水、节能和节种、节药、节肥、节油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技术,建设循环农业研究示范区。

1.7 区划工作技术手段的转变

“3S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技术方法。农业资源区划的过程就是信息的搜集、整理、处理、数据深层次挖掘、资源综合分析评价、区划指标确定、划区以及成果表示的过程。作为空间信息获取、管理和分析技术的3S,其应用可贯穿于农业资源区划的整个过程,表现出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3]。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技术支撑能力增强,进一步细化、精确化和现代化。

这些转变,使农业资源区划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领域更宽、研究更深入、任务更繁重。有些工作从表面看,虽然超出了区划工作的范畴,但从区划工作的基础性、综合性以及区划发展深层次上看,又都是区划工作和区划研究所离不开的。区划工作与具体部门工作的界限越来越交叉,这也是区划学理论和学科发展所决定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关键要发挥好区划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

2 “十二五”时期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伴随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区域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掀起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农业的热潮。要求资源优化配置,以市场为导向,引导资源与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生产布局、经济结构优化,人与环境和谐,经济增长,社会富裕。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对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

2.1 建立区划工作业务化运行机制

业务化运行机制的建立,可以确保农业资源区划工作长期平稳发展,工作任务进一步具体化、专业化、明确化,有利于区划系统的管理、区划队伍和人才建设;有利于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职能发挥;有利于为各级领导、有关部门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宏观决策服务。

2.1.1 农业资源动态监测系统业务化运行机制建设。建立省、县(市)2级农业资源动态监测网,利用遥感技术手段对耕地、草地、林地和水面进行定位、定时系统化监测管理,如耕地面积、土壤性状、面源污染状况、作物布局、长势、病虫害、干旱及洪涝灾害、粮食产量进行监测、预测和信息管理,定期向有关部门报送、科学准确信息。作为日常工作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

2.1.2 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业务化运行机制建设。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是农业方面一个庞大、综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农、林、牧、水、气象、土地等各项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信息资料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资料。该项工作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连续性,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合作,建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这项工作为农业区划、编制各类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重要支撑。该系统建设是农业资源区划的基础性工作,属公益型非营利性质的,对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分重要,需要国家财政支持。

2.2 面向生产实际的服务机制建设

农业资源区划是一个综合性的应用性学科,要确保区划工作的长期健康发展,必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要搞好一个贴近两个面向,一个贴近是指紧紧贴近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和热点及难点问题,两个面向是指面向农业和农村生产实际,面向政府决策层。2013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重点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和循环农业提出发展战略和规划,探索不同区域现代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和新农村建设布局、规模、村落形态、民居与生态环境,依据不同区域自然状况、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条件,提出新农村建设方向、模式和实施措施。按区域差异性分区分类指导,积极、稳妥、有序、高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就是与政府日常工作、企业和广大农民相结合。

2.3 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区划工作的长期课题

区域经济发展是伴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只有结构优化,才能使功能增强,经济增效。无论是经济发达还是欠发达地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使经济由无序化向有序化发展。区划部门正是依据国际、国内2个市场和2种资源,充分发挥区域经济、资源和技术优势,合理调配生产力布局,使资源由效益低的部门或区域向效益高的部门或区域流动,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2.4 开拓创新,建立区划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

开拓创新是区划工作的动力和生命力所在。研究手段创新,积极将电子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区划研究和工作中,定性与定量化研究相结合,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工作思路创新,立意要高,跳出农业谈区划,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资源禀赋分区划片,充分考虑国际、国内2个市场和区域发展规律,综合分析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影响因素和农业多功能问题。研究领域创新,在资源调查、区划、规划的基础上扩大到整个国土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当前,重要的是加强综合研究,综合的本身就是创新,加强区划成果的应用和示范区建设,搞好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技术集成应用。

3 确立发展思路,开创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吉林省农业区划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资源区划工作为主线,紧紧围绕该省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积极开展农业综合研究,切实发挥区划工作的基础性、综合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作用,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积极开展农业遥感技术研究,推动以耕地为主的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农作物长势监测、农作物估产、农业自然灾害预警等业务化运行;加强农业功能区划的研究,科学把握农业多功能特征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发展变化趋势,客观区划与优化配置农业自然及社会资源,明确不同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和发展方向,发挥吉林省农业资源优势,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4];深入开展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研究,推动吉林省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5];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集成和专题联合攻关,为粮食生产和高效农业发展服务;充分利用农业现代化研究会这个平台,搞好学术交流,强化区划工作功能,扩大区划工作影响。

3.1 区划工作三大支柱体系的职能作用,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农业综合研究在基础性、综合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上取得了更大成效。省政府宏观决策服务和在社科领域研究都取得了明显突破。近2年,为了省委、省政府宏观决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向政府部门提出的调研报告和建议得到省委书记和省农委主任的批示和采纳;二是吉林省农业遥感中心工作进入业务化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农业现代化研究会在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位一体”的科研业务框架,为区划所的生存与发展开辟了更宽阔的道路。

3.2 科研水平和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近2年,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不动摇。全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贴近生产、贴近“三农”,承担课题档次不断提高,成果份量进一步加重。完成农业部、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重点课题。仅2011年就有5项课题获奖,其中4项获吉林省首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1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优秀成果奖。

3.3 遥感业务化服务步入正轨,运行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遥感中心定期做出农情分析,将结果上报给省政府和省农委,为各级领导提供了适时、准确的农情信息,给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二是进行了遥感估产,得到了省政府、省农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三是积极做好吉林省农业遥感监测工作,争取为将来全国区域农业遥感工作提供服务。

4 做好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措施

(1)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和工作任务,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要有超前性,还要使区划工作与省委省政府和省农委当前热点工作相结合,为领导宏观决策搞好服务。

(2)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是提升农业资源区划研究水平的不竭动力。

(3)抓好稳定、构建和谐是促进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以人为本,关心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就可以充分发挥出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加强学习,更新业务知识,是培养农业资源区划综合研究人才的必然要求。

(5)加强农业资源区划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留住人才和重用、提拔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强与各省(市)农业区划部门及有关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推动农业资源区划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5 参考文献

[1]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6):1-2.

[2] 刘北桦.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科学谋划“十二五”及2011年农业资源与区划工作[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3):1-7.

[3] 梁自力.运用3S技术开展新一轮农业资源区划的思路[J].大众科技,2011(8):154-157.

新能源工作方向第5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企业绩效

1引言

全球一体化加速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发展也受到多方面因素如知识、技术、人才等影响,而人才因素也一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此形势下,企业更应顺应时展的需求,及时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建立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充分运用起来,进而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导向管理与企业绩效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对企业的一切资源通过招聘、培训薪酬福利等手段进行合理配置与使用,从而促进企业高效运转的管理过程。知识管理是指企业对知识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管理活动。企业绩效则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业绩和效益,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盈利水平、资产运营水平以及偿债能力等方面。

3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导向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资源占有率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其中,重点体现在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两个方面,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若企业将现有的知识资源通过管理手段赋予企业的人力资源上,进而可以为企业培养出知识能力复合型人才,有利于提升企业员工的形象素质,完善人力资本管理制度;还可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更有针对性,优化管理效果,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而知识管理导向需要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为基础支撑,并依靠其实现管理价值。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各部门人员在工作上能够相互合作、相互促进,便于知识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达到企业人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有利于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也是提升企业绩效的主要手段和制度管理支撑。

4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导向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4.1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薪酬福利方面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对企业绩效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在薪酬福利方面,经常会出现部分员工的工作能力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却获得了较高的薪酬和福利待遇的现象。企业中也存在着相当多的“裙带关系”,以至于在其工作能力不足时缺乏有效的机制对此现象进行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企业绩效也逐渐下降。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员工的薪资福利应与其职称、职务、能力水平、个人绩效等相符合,薪酬福利直接影响着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投入程度,投入程度高,工作效率自然会有所提升。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的需求制定科学高效薪酬福利管理体系和管理章程,将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达到激励效果的同时为企业留住优秀员工以及吸引更多人才的参与。这也能够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模块进行高效有序的工作,进而有效控制企业的人工成本,使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2)招聘与培训方面的影响。招聘与培训工作的成果是影响企业工作效率、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影响着企业的投入成本以及企业的客流量。优秀的员工可以为企业节省培训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凭借其能力和素养帮助企业更好的服务客户,留住老客户的同时也为企业吸引更多的新客户。因此,企业需要规划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与培训环节,从而为企业招聘到更多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进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新员工入职时,企业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且有效的知识培训方式培养员工,使其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员工最大的能力和价值,在提高个人工作业绩的同时也会促进企业业绩的提升。

4.2知识管理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与传统的以知识共享为主要手段的信息管理方式相比,以知识为核心的知识导向管理更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创新力,为企业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发展方向[1]。企业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专业知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要想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紧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创新,而创新的来源与企业知识管理导向息息相关。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企业的知识管理导向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方法和手段以及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实施以知识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是显著的。

5结语

企业绩效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衡量指标,其水平的高低也是企业经济效益好坏的决定性因素。经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业绩的梳理后可以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有效结合会提高企业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知识管理导向的手段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知识资源的利用程度,还可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企业的绩效。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对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进行改革与创新,合理调整企业管理结构,实现企业高绩效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新能源工作方向第6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新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重点逐渐转向对人力资源的争夺。同时,新的时代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逐渐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做好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做好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对做好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探索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探索

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大改善了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企业竞争的重点逐渐转向对人力资源的争夺上。新经济时代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由生产导向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并成为了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要做好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必须从战略、信息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改革传统人事管理观念,全面推动和创新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大改善了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企业竞争的重点逐渐转向对人力资源的争夺上。新经济时代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由生产导向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并成为了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要做好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必须从战略、信息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改革传统人事管理观念,全面推动和创新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1 新生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 新生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新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革新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新生代管理,并表现出了以下新的特点:

新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革新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新生代管理,并表现出了以下新的特点:

一是人力资源管理逐步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管理转变,并从制约性管理向柔性管理逐步转变。

一是人力资源管理逐步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管理转变,并从制约性管理向柔性管理逐步转变。

二是人力资源管理逐步从战术性管理向战略性管理转变。目前,在一些企业中仍存在“重战术、轻战略”的思想,造成人力资源管理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已开始从行政管理中解放出来,正在逐步改变以往服务、服从的角色,向关心组织发展和管理能力的战略角色转变。

二是人力资源管理逐步从战术性管理向战略性管理转变。目前,在一些企业中仍存在“重战术、轻战略”的思想,造成人力资源管理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已开始从行政管理中解放出来,正在逐步改变以往服务、服从的角色,向关心组织发展和管理能力的战略角色转变。

三是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新时期,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而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劣则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管理。在以服务为基础的新经济环境中和信息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建立、培养和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上。

三是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新时期,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而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劣则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管理。在以服务为基础的新经济环境中和信息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建立、培养和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上。

四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在新的时期,人力资源组织结构已经转向了扁平化组织结构,并通过扁平组织结构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与变化,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在新的时期,人力资源组织结构已经转向了扁平化组织结构,并通过扁平组织结构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与变化,提升了工作效率。

五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已发生了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已通过信息网络实现了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企业通过网络使人力资源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各类人事政策、薪资标准、考核制度等全部通过网络公布各类政策规定。企业员工的培训也实现了网络化。

五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已发生了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已通过信息网络实现了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企业通过网络使人力资源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各类人事政策、薪资标准、考核制度等全部通过网络公布各类政策规定。企业员工的培训也实现了网络化。

2 存在的突出问题

2 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人力资源严重浪费

2.1 人力资源严重浪费

当前,很多企业把人当成资源来进行招聘录用,但容易忽略自身需求,最终造成企业成本的浪费。试想,如果一个人具备了更多更高更精的知识和技能,社会就会为其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使其处于不稳定状态。同时,由于稀缺人才比较少,社会提供的报酬和机会相对比较高,如果企业想要招聘录用并留住这类人才,就必须按照社会同等标准支付比较高的薪酬,也就意味着企业增加了成本。

当前,很多企业把人当成资源来进行招聘录用,但容易忽略自身需求,最终造成企业成本的浪费。试想,如果一个人具备了更多更高更精的知识和技能,社会就会为其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使其处于不稳定状态。同时,由于稀缺人才比较少,社会提供的报酬和机会相对比较高,如果企业想要招聘录用并留住这类人才,就必须按照社会同等标准支付比较高的薪酬,也就意味着企业增加了成本。

2.2 评估标准有待优化

2.2 评估标准有待优化

首先,多数企业没有根据自身实际和所设职位确定工作职责,并以此来具体区分不同的职位、职责和要求,而是把企业所有员工统一纳入评估和管理,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员工做的多,实际考核的权重小;其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过分注重质量与效益的考核,无形中误导员工盲目追求考核项目中包括的硬性指标,而忽视其他问题;再次,评估标准只注重个人成就,没有反映出团队合作精神。由此可见,绩效考核评估标准只是形式而已,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首先,多数企业没有根据自身实际和所设职位确定工作职责,并以此来具体区分不同的职位、职责和要求,而是把企业所有员工统一纳入评估和管理,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员工做的多,实际考核的权重小;其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过分注重质量与效益的考核,无形中误导员工盲目追求考核项目中包括的硬性指标,而忽视其他问题;再次,评估标准只注重个人成就,没有反映出团队合作精神。由此可见,绩效考核评估标准只是形式而已,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 反馈渠道有待通畅

2.3 反馈渠道有待通畅

任何一项绩效评估程序的运行,都要通过信息反馈来确定企业所关注的问题。然而,由于部分企业不重视这一点,使员工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信息反馈。鉴于这一情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首先理顺组织关系,解决组织障碍问题。同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和意识,做好上传下达的沟通工作,为员工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任何一项绩效评估程序的运行,都要通过信息反馈来确定企业所关注的问题。然而,由于部分企业不重视这一点,使员工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信息反馈。鉴于这一情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首先理顺组织关系,解决组织障碍问题。同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和意识,做好上传下达的沟通工作,为员工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2.4 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2.4 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很多企业不但缺乏有效的反馈沟通,而且缺乏以人为本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系统仅仅用来帮助企业做出晋升或工资方面的决策,考核结束后便没有意义了。因此,考核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很多企业不但缺乏有效的反馈沟通,而且缺乏以人为本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系统仅仅用来帮助企业做出晋升或工资方面的决策,考核结束后便没有意义了。因此,考核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3 几点思考

3 几点思考

3.1 在重视人才上下功夫

3.1 在重视人才上下功夫

重视知识型人才管理,必须在知识型人才个体成长和职业生涯的规划上下功夫,让知识型人才有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间,为其提供比较自主的工作环境,让其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既可以推动人才制度革新,又可以使工作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重视知识型人才管理,必须在知识型人才个体成长和职业生涯的规划上下功夫,让知识型人才有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间,为其提供比较自主的工作环境,让其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既可以推动人才制度革新,又可以使工作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3.2 在创新文化上下功夫

3.2 在创新文化上下功夫

要想吸引知识型人才,必须在创新企业文化上下功夫。企业要在创造激励型环境和充满创新氛围上下功夫,注重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意识,激励广大员工发挥挑战思维,认真对自身现状进行反思,以求不断地提高和进步。企业创新文化氛围不仅可以增强员工的竞争能力,激发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吸引大批优秀的知识型人才。

要想吸引知识型人才,必须在创新企业文化上下功夫。企业要在创造激励型环境和充满创新氛围上下功夫,注重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意识,激励广大员工发挥挑战思维,认真对自身现状进行反思,以求不断地提高和进步。企业创新文化氛围不仅可以增强员工的竞争能力,激发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吸引大批优秀的知识型人才。

3.3 在柔性管理上下功夫

3.3 在柔性管理上下功夫

所谓“柔性管理”,是与“刚性管理”相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依据企业的价值观念、文化底蕴、精神风貌、环境氛围等因素进行的人格管理。运用共同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依靠共同信念、互动心灵等实施柔性管理,给广大员工创造比较宽松、和谐、文明、发展的环境气氛,使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并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进而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使员工的潜能和天赋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所谓“柔性管理”,是与“刚性管理”相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依据企业的价值观念、文化底蕴、精神风貌、环境氛围等因素进行的人格管理。运用共同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依靠共同信念、互动心灵等实施柔性管理,给广大员工创造比较宽松、和谐、文明、发展的环境气氛,使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并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进而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使员工的潜能和天赋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3.4 在以人为本上下功夫

3.4 在以人为本上下功夫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始终把人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使企业获得最大程度的效益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管理,势必可以助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发展与创新。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只有坚持把员工放在主置上,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激发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企业的目标和员工的发展达到一致。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始终把人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使企业获得最大程度的效益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管理,势必可以助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发展与创新。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只有坚持把员工放在主置上,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激发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企业的目标和员工的发展达到一致。

3.5 在管理创新上下功夫

3.5 在管理创新上下功夫

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要求企业必须考虑不同人才的需求。企业员工因个体差异而各不相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员工的个体需求。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要分门别类地实行个体管理,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管理制度、考核标准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类型员工的需求,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推动员工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激励员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要求企业必须考虑不同人才的需求。企业员工因个体差异而各不相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员工的个体需求。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要分门别类地实行个体管理,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管理制度、考核标准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类型员工的需求,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推动员工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激励员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总之,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为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更成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个性、复合、创新等已成为了新时期人才的显著特征。这就要求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不断创造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企业只有在观念、模式、手段、方法上不断创新,才能紧跟时展步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作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断实现企业创新发展。

总之,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为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更成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个性、复合、创新等已成为了新时期人才的显著特征。这就要求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不断创造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企业只有在观念、模式、手段、方法上不断创新,才能紧跟时展步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作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断实现企业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郝朝晖.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J].企业经济,2005.

[1]郝朝晖.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J].企业经济,2005.

[2]王东升.加入WTO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J].经济管理与研究,2002.

[2]王东升.加入WTO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J].经济管理与研究,2002.

[3]张晋,赵履宽.劳动人事管理[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3]张晋,赵履宽.劳动人事管理[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4]陈立颖,张建洲.知识型人力资源开发初探,科技进步管理,2000.

[4]陈立颖,张建洲.知识型人力资源开发初探,科技进步管理,2000.

[5]杨群立.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途径[J].山西建筑,2006.

[5]杨群立.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途径[J].山西建筑,2006.

[6]谌新民,张炳申.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6]谌新民,张炳申.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李阿宁,女,(1980-),满族,山西平遥人,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建安集团锐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部部长,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李阿宁,女,(1980-),满族,山西平遥人,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建安集团锐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部部长,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张洪涛,男,(1979-),汉族,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厂组织人事科,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新能源工作方向第7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专业建设 光伏技术

【基金项目】常州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J120324;J12030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47-02

引言

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落后于产业发展,培养新能源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1-4]。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2011批准的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属于交叉学科,涉及物理、能源与动力工程等多个学科。目前国内对该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专业定位、培养方向模糊;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知识结构不成体系;缺乏合理的实践、实训体系等诸多问题。如何依托众多的所属学科,明确准确的培养人才定位,构建可操作性强、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以地方产业背景为引导,明确培养方向定位

围绕长三角地区光伏产业背景,依据学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理念,提炼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与专业特色。

为适应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学校“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创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学、做、创并举”的教学理念,为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引领方向。围绕长三角地区的新能源产业背景,尤其是光伏产业,确定常州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光伏技术为培养方向,培养从事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技术开发与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以“新能源产业链”为主线,构建纵横协同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学、做、创并举”的教学理念,结合新能源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特点,以“新能源产业链为主线”构建纵横协同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实现专业知识覆盖到“新能源材料开发”、“新能源器件制备”、“新能源应用系统设计”等整个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纵向以“新能源产业链中的各种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适应新能源技术学科特点,涵盖新能源材料开发技术、新能源器件制备技术、新能源系统设计与应用等三大系列的“模块化、系列化”完整的课程体系。横向按知识体系与认知能力模块化专业课程,以“机电基础”与“理化基础”为两个专业基础模块、以“光伏技术”为专业主导线、“测试技术”为专业副主线、“各种新能源技术”为专业支撑线,“能源管理”为专业特色线四个专业模块,共六个课程模块。在课程体系范围内,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完善教学大纲,科学合理的设置各个系列各门课程的“多样化”内容。

3.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实践主线,构建“分层次、递进式”实践训练体系

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实践主线,构建“分层次、递进式”实践训练体系,如图2所示。纵横之间通过综合实训、课程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有机联系,协调运作,有效解决传统实践教学内容依附于理论课程进行划分,模块之间关联度小,知识体系缺乏连续性、系统性的问题,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技能培训、参加科研项目、创新训练项目、各种学科竞赛等实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全程化”。注重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大部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选题来自于各类科研项目,科研反哺教学,使学生受到更为系统的工程训练,体现“工程化”。针对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在实践能力培养上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不搞“一刀切”体现 “多元化”。

4.结语

紧密围绕长江三角洲地方光伏产业背景,确定常州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光伏技术为培养方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新能源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特点,以“新能源产业链为主线”构建纵横协同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实践主线,构建“分层次、递进式”实践训练体系;探索出与产业背景紧密结合、具有明显特色的专业课程设置,带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培养多层次的光伏方向的专业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东、艾建军、杨坤,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5-6

[2]王彦辉、齐威娜,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2).54

[3]王永、张渊、刘浩、程超,长三角地区高职光伏专业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2).31-32

[4]刘学东、邵理堂、孟春站、宋祥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太阳能利用方向)人才培养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教育论坛),2010.(8).46-47

作者简介:

新能源工作方向第8篇

一、新疆跨越式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经济发展滞后。全区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位置,分别从1999年的第13位、第17位退居到2011年的第19位和第30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位次虽然变化不大,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额也由1999年的737元扩大到2011年的1535元。在西部省区,新疆人均GDP的位置已从第1位退到第5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第6位退到第11位。可见,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总量指标在西部地区不占优势。

经济结构不合理。农牧业方面,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占到80%以上。工业方面,石油石化“一枝独大”;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产值的比重仅为25.8%。第三产业方面,服务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4%,且多为传统服务业;外贸主要以边境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只占3.5%。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0.1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9个百分点。自我积累能力不强,全区仍有90%以上的县市财政不能自给。

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边境团场农牧民相对贫困。1990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1.92:1,到2011年全区城乡收入差距比增加到了2.85:1。目前全区标准以下的贫困人口仍占全区农牧民人口的31%。特别是南疆三地州发展困难大。2011年,喀什、和田和克州三地州人均GDP仅为全区平均水平的31%。三地州低收入贫困人口占到全区低收入贫困人口的81%以上。

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一是结构性缺水突出,全区水资源径流量884亿立方米,已经使用500多亿立方米。目前全区农业用水占到总用水量的96%,而对GDP的贡献率却只有17.1%,农业每立方水产出量仅为1.32元,远低于全国7.6元的平均水平。水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采掘业、制造业及重化工企业造成的污染,使新疆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全区只有兰新、南疆、北疆铁路3条干线,国省干线中二级以上公路的比重为53%,远低于全国70%的水平,南北疆缺乏便捷连接的公路通道,交通大通道和密度都远远落后于西部地区。能源建设仍很滞后,南疆地区缺电严重。

人才严重匮乏。主要是人才流失严重,高端人才、实用技能人才不断流失。新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有统计的科研人才流失达20多万人,其中高级教师、学术带头人、技术创新骨干、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达10多万人。进入21世纪以来,新疆每年考入内地院校的学生4万多名,毕业返回率不到27%。收入偏低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二、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作为中国向西地缘政治的前沿,新疆经济必须与周边国家同步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新疆与内地尤其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落差的拉大,将有可能影响新疆的社会稳定。新疆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是社会稳定大局。在新疆,既要有效打击恐怖分裂活动,确保地区安全,又要避免公民权利受损,营造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氛围,同时还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需要我们以更细致的工作和耐心寻求更适合的策略和方法。

进一步优化高碳能源与低碳经济的关系。新疆是资源大区,形成了以化石资源产业为主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尤其以吐哈、准东、伊犁、库拜四大煤炭产业基地为主的国家特大型煤电煤化工产业群建设加速推进,将使新疆面临巨大碳排放压力,如何处理好高碳能源与低碳经济的结构优化关系显得十分重要。

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关系。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向,是提升全区经济发展质量和层次的迫切要求,也是扩大消费需求、拓展就业渠道、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现实需要。结合新疆实际,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强化第三产业为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地位和作用。

进一步优化大企业大集团和中小企业的关系。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对于做大做强全区优势产业,加速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来源,是解决地方就业的主力军。造成新疆与内地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小企业作为新疆的经济主体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新疆中小企业在融资、财政及市场准入等方面,还需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以实现中小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进一步优化轻重工业的结构关系。当下新疆的工业主要以初级能源开采和基础原材料供应为主,由央企投资兴建的重工业基地主要进行自然资源的生产,深加工业产值比重较低,其产业和产品结构尚需进行改善。新疆轻工业虽然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档次已发生了显著的改善和提升,但所占比重仍然过低。应充分发挥新疆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打造中亚经济圈,利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改变“重工业过重”和“轻工业过轻”的局面,实现新疆经济的科学发展。

进一步优化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的关系。经过多年发展,石油石化工业已成为新疆第一大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多年来占到新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以上,新疆石油石化工业“一业独大”的产业格局也加大了新疆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新疆在立足做大做强石油石化产业的同时,应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积极推动、壮大地方工业。

进一步优化对外经贸结构的关系。新疆自古以来就是连接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和东西欧的重要通道,著名的“丝绸之路”横贯新疆全境。应以更宽广的视野推进对内对外开放,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积极支持新疆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加快新疆对外贸易发展;加强口岸大通道建设,改善通关环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充分利用新疆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吸引各类企业建设向西进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商品中转集散地,鼓励走出去开发能源资源,开拓国际市场,用好“新欧亚大陆桥”;加强同周边国家以能源资源互补为主的深层次国际经贸合作,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内陆开发开放的战略支点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基地。

三、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政策建议

加快矿产资源收益分配改革。新疆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接替区,也是整合利用世界两大成矿带天山、阿尔泰成矿带矿产资源的战略前沿,更是利用里海一中东地区能源战略枢纽通道,应在新疆设立国家矿产资源收益分配改革试验区。明确界定矿产资源管理权限,将资源税、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全额留给资源所在地;赋予新疆适度的石油天然气调配权,根据新疆作为能源富集区的实情,给予一定比例的石油、天然气产量的调配权,以支持地方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适当增加原油、天然气在新疆本地留存份额,其中天然气按照当年产量留10%用以改变新疆能源消费结构,实施城市气化工程,改善民生。

加快制定更加有利于跨越式发展的财税政策。一是建立生态环境补偿金。建立资源地“资源耗竭补贴”制度,按企业销售收入的5%提取生态环境补偿金,从高产稳定期油气田的利润中提取15%土地恢复保证金,用于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建立非矿业城市向矿区(矿业城市)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方式可采用区际补偿方式,由自治区设立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基金,也可以由国家通过财政进行转移支付;建立矿产资源开发风险基金,主要适用于预防无法预期的生态风险。二是建立边疆特殊工龄补贴制度。对在疆工作人员(包括援疆工作人员)实行特殊边疆工龄补贴,按每增加1年工龄每月增发100—200元特殊边疆工龄补贴,工龄越长发放金额越多,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按80%比例支付,20%的资金由地方自筹。三是借鉴三峡电力基金的做法,建立出疆物资运输补贴基金。乌鲁木齐市距北京的直线距离2700多公里,各地州市距乌鲁木齐市的平均600公里,县市间平均距离为100公里以上,高额的运输成本是降低新疆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难题。四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积极运用财政贴息,帮助民营企业增强融资能力,吸引信贷和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专门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符合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的新办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以扩大就业能力。五是着力解决总部经济问题。进口原油加工环节增值税全额留疆,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率,专项用于新疆1:5万80.53%的区域地质调查未测面积以及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环境治理,着力解决好发展的财力问题。

加快建立与跨越式发展相匹配的金融政策。一是打造百家特色资源上市公司。新疆应以具备优势的能源矿产、文化旅游、农林畜牧业等众多特色资源为依托,打造百家以资源开发及深加工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以此做大做强新疆的核心产业,进而带动新疆经济整体的发展。二是赋予新疆组建特殊金融机构政策。适应面向中亚国际贸易发展需要,组建中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证券公司等地方化金融机构,发挥既有的辐射地理范畴和国际知名度,为提升新疆作为中西南亚区域经济中心地位服务。中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乌鲁木齐商业银行为基础,吸收合并新疆各地州商业银行以及吸纳国内资本入股,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投资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可以作为股东出资;同时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吸收中亚五国资本入股中亚银行。对到境外进行资源开发、加工贸易和产品替展的企业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经信用评级授予或扩大授信额度。对经济效益较好的境外资源开发类投资项目。给予专项商业贷款优惠利率支持。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打包贷款、境外代付等形式的融资和国际结算服务。三是建立新疆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其投资方向以新疆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炭、新能源等相关领域进行战略性和策略性投资为主,使之成为与国外特别是对中亚地区能源投资,最终建立有利于中国的能源供给体系。四是创新新疆金融监管模式。建议国家在新疆试点东部沿海城市对等的金融开放政策,改变金融监管模式。五是加大对地方金融机构资本金支持。将新疆农村信用社纳入央行专项借款扶持范围,核销其不良贷款,延长税收优惠时限,并暂免征收股金分红个人所得税、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对3%营业税实行先征后返;采取财政转移支付,或以拨款入股、国债资金、长期借款等方式,为新疆地方金融机构提供资本金支持;实行有别于内地的差额贷款利率政策,对新疆统一执行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利率,利差由中央补贴。

加快建立富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政策。一是建立特殊的土地使用政策。对利用国有荒山、荒地进行工业项目建设的土地,实行免交土地使用费政策;国家在土地利用政策上应对新疆实行区别对待,允许新疆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大新疆后备土地资源重大项目开发整理投入。二是增大水资源向现代工业的配置。水是新疆最为稀缺宝贵的资源,在发展新疆农业的同时,应注重对水的高效运用,进而加大水资源在现代化工业上投入的比重。三是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目前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制定过程中主要是参照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的。国家应给予新疆特殊的产业政策支持,允许新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资源下游加工业,对新疆边远、贫困地区资源开发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予更灵活的项目准入政策。四是建设国家棉花、特色林果和绿色畜产品战略基地。将新疆棉销售与进口棉配额发放挂钩,支持新疆棉产品和特色林果精深加工;支持新疆大力发展牛羊产业,对新疆畜牧业生产资料和生产设施建设给予财政补贴。建立人工种草补贴政策、休牧含饲补贴政策。五是建设国家石油天然气化工和煤电煤化工基地。不断提高新疆原油加工能力,年均提高应在30%以上;将新疆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纳入到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作为国家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六是加快发展一批出口加工基地和现代物流产业。以现有和未来开放的口岸为牵引,以口岸进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为平台,以通向口岸的国家骨干公路、铁路为支撑,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加快建设一批向西出口加工基地和物流中转集散地,增加出口加工区仓储企业的现代物流配送功能,享受保税物流中心的待遇。

新能源工作方向第9篇

一、发展定位的背景:落实精神,认识区情

(一)党的十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的具体表现。党的十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对我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道路,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建设美丽内蒙古,具有重大现实和指导意义。八个发展定位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精神,五大基地属于经济建设范畴,安全稳定屏障属于政治、社会建设范畴,文化旅游基地属于文化建设范畴,生态安全屏障属于生态文明建设范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这些战略定位归纳性和概括性非常强,贯彻落实好战略定位精神,需要将其进一步具体化。自治区党委把握重点,明确思路,逐一细化。把“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细化为“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把“国家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细化为“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把“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细化为“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把“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细化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把“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调整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增加了“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这些细化的发展定位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便于组织实施。

(二)我区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客观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区牢牢抓住国家进入以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为主的阶段后,对能矿资源需求急剧上升的战略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生产总值增速连续8年全国第一。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过渡,国家对能源需求逐步下降,以能源工业为单一增长动力的我区经济增长格局面临着经济增速下降的问题。客观形势的变化要求我区在继续发挥好能源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广泛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增长。我区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而且人文、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发展定位既注重了能源资源的开发,又注重了其他具有比较优势资源的开发,通过全方位资源的开发,加快推进产业多元发展,形成我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三)自治区区情的现实反映。我区资源富集优势明显,资源开发转化的发展路径是最好的选择。我区资源开发转化在能源领域具有绝对优势,能源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总量迅猛扩张,与此同时也形成路径依赖。发展定位是对区情的一次再认识和升华,很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单一发展路径”问题,实现了资源的全方位开发转化。特别是第一次把文化、历史等人文资源的开发上升到自治区以及国家的发展定位层面,进一步明确了其开发的重要性和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选择。新世纪以来,我区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在看到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区也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把社会建设放在应有的位置。发展定位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预见,随着发展定位的落实,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将会得到逐步解决。

二、发展定位意义:利于国家,惠及内蒙古

(一)对于国家的意义。一是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人均占有资源水平较低,能源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而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能源资源来保障。国家出于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和节能减排的需要,必然会提高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比例;以煤为基,发展煤制烯烃、煤制醇醚、煤制天然气等新型清洁燃料,用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替代石油资源,达到优化能源结构的目标。我区能源和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通过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可以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是有利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我区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东北和华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我区提出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就是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进而保护建设好我区的生态环境,为全国的生态安全作出较大贡献。

三是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目前,我国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重化工产业大多数布局在空间狭小、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已使东部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负。同时,现行产业布局中资源和市场脱节,导致资源长距离运输、电力长距离输送,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且人为推高了经济运行成本。我区提出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区资源、能源、区位和环境容量等优势,促进国家加快实施重化工业“西移”战略,在我区建设能源密集型产业示范区,这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我国合理的产业布局意义重大。

四是有利于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长期以来,我国对外开放重心在沿海地区。我国对俄罗斯和蒙古经贸深化合作潜力巨大,发展活力需进一步释放。我区提出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就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扩大对外经贸合作,深化宽领域多层次交流,加快我区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构筑起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沿边经济带。

五是有利于保障北疆安全稳定。我区是祖国的“北大门”和首都的“护城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我区提出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就是要全力维护民族团结,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保证社会和谐稳定,为我国重构地缘政治格局、实现兴边富民、筑牢北方安全稳定屏障作出贡献。

(二)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意义。通过建设“五大基地”,积极推动我区资源型产业向大规模、长链条、深加工、高效益转换,促进我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和支柱产业多元化,对于我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形成自主增长机制,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发展定位的特点:内涵丰富,特色鲜明

(一)内涵。明确我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角色与定位。认清自身是把握未来的前提,只有明确我区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准确位置,才能把自身优势、发展诉求和国家要求相结合。五大基地很好地明确了我区在国家产业体系分工中的地位,既得到全区各族人民的广泛认同,又能够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明确我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目标。发展定位明确下一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突破口。定位进一步明确我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思路,要继续做大规模、做成集群,提高在全国同行业中的份额,扩大我区基地市场的服务和输出范围。

明确我区发展新阶段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能源基地中强调“清洁”,反映了我区传统产业新型化的要求。现代煤化工基地中强调“示范”和“生产”并重,既强调我区在现代煤化工产业工艺和技术方面创新的要求,又注重把试验示范成果产业化的需求。在强调发展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的同时,提出发展现代装备制造及新型产业基地,为我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明了方向。

(二)特点。比较优势和国家要求相结合。定位的谋划充分考虑了我区的优势。新型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现代煤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都立足于我区资源优势,同时通过清洁生产、现代工艺、精深转化等方式,契合了国家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清洁低碳、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要求。生态屏障、安全稳定屏障、草原文化休闲度假基地和对外开放桥头堡建设,既充分反映我区作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区位条件,也反映了我区对国家生态安全和政治稳定的重要作用。

现实性与可能性相结合。发展定位既考虑目前我区在国家占有重要地位的领域,如煤炭、火电、风电、有色金属生产加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也考虑了具有良好成长性,在未来能够成为全国重点的领域,如发展以矿机、煤机、化机、风机、重型及特种运载车辆等特色化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和新型材料等产业。

导向性与目的性相结合。发展定位既能够成为引领全区上下为之奋斗的目标,突出了我区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和要求,也充分反映了我区对国家支持政策的诉求。如在能源基地、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中强调“输出”,目的就是能够得到国家层面对我区运输通道、电力外送通道等方面的支持。在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强调示范的同时,强调生产目的是争取国家在我区目前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项目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支持我区尽快放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

全局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目前“五大基地”“两个屏障”和“一个桥头堡”的八个发展定位,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个方面,既包含了党的十确定的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各项内容,又反映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内涵丰富,重点突出,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发展定位既贯彻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的精神,体现了我区历届党委、政府已经形成的共同认识,注重了发展思路和方向的延续性,又结合我区发展阶段的新特点,赋予发展定位新的内涵和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四、实现举措:统筹谋划,把握关键

(一)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我区产业结构单一、链条短、支柱少,总体发展不够充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既要做大总量,更要增强长期发展后劲,着力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向长链条、高附加值方向转变,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加快煤炭延伸转化,加快发展非煤产业,使非煤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元发展支柱产业,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提高产业规模效益,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推动上述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虚拟经济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推进由单一商品交换向资本运作深化阶段的转化,加快发展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服务,推进资源资本化的进程。在具备条件的地区设立能源交易中心,实现资源和资本的有效结合。

(二)以支持发展非公经济添活力。非公经济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和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出台倾斜性支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产业链分解,外包辅助配套产业,凡是国家没有明令限制的领域和行业都要对非公企业放开。完善非公经济发展服务体系,清理已出台的政策措施,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

(三)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为载体。县域经济是承载发展定位的重要平台。县域经济要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围绕区域资源和产业特点,重点引进延伸配套加工产业,有针对性地承接中间价值型、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业,鼓励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强专业化分工,实现产业链分解,把配套型、服务型产业在县域范围内进行发展。推进城镇建设,根据未来城镇化人口变化趋势,突出抓好城关镇和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高质量建设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一批集聚带动力强的县城、特色镇和专业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