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9 16:29:12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第1篇

一、短时作业的特点

“快”即短时、及时。命制的作业要简练,及时巩固教学内容,增强理解的效果,提高记忆容量,减少遗忘率。

“准”即作业的命制要有很强的针对性,直指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易错点和常考点,让学生经过巩固练习,熟练掌握要点知识。

“狠”即作业的命制质量要高,题目要精选,材料的引用要紧跟时世,更要贴合学生实际,注重典型性、时政性和趣味性,在短时间内“狠狠地”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让其全情投入。

“灵”即注重作业内容的层次性、形式的灵活性。短时作业设计更应体现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题而做,作业中也应有目的地穿插些心理过渡性练习和增强心理灵活性的练习,作业形式灵活多样,不拘泥,关键要抓住学生的心。

吸引眼球,直指要害;使之动心,全程投入;分散学习,逐个击破;短时完成,事半功倍。这正是学生在他们认为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学习中,最想达到的目的,也正是短时作业最适合运用到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优异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短时作业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的功能突出。

二、短时作业的突出功能

1. 及时巩固功能

如在九年级第六课《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中讲到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权力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这三个重要并极易混淆的概念时,课堂短时作业可以这样设计:

诵读:反复诵读这三个概念,并标识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代表大会”、“最高权力”。

填空: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 。

多选题: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议程包括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B.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

C.中央国家机关受全国人大监督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2.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教学热情的“醒脑”功能

每门学科课堂教学都有枯燥乏味的时候,思想品德课教学也不例外,是学生心中较屈指可数的“闷科”之一,因此,在课堂上需要适时醒脑。短时作业的设计相对基础简单,在学生昏昏欲睡之时通过完成概念诵读唤醒其身,通过选择题题肢纠错唤醒其神,通过时政评论120秒,促进其互动参与。这样思想品德短时作业不仅是传统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载体,更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教学热情的“醒脑”良方。教师可以从学生作业中及时了解教学的真实效果,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思想品德状况,反思自己在教学时的疏漏与不足,进行查漏补缺,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课堂上的每一项作业都应该成为教师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倾听学生心声,促进师生互动的催化剂。

3. 零存整取,分散学习,集中收益功能

根据现行的课程标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每周两个课时,而语数英每周6个课时,物理每周3个课时,化学每周4个课时,思想品德课是最少的。在作业布置上,作为基础学科语数英至少保证每天一练,而学生也愿意致力于语数英的学习。而思想品德的作业是他们最不愿意做的,选择题还好,若是问答题动辄上百字,有时还会因审题失误而全题报废,吃力不讨好。在复习阶段还会出现练习卷,通常是在周末布置,周一回来检查,空置率相当高。因此,教师必须在作业的布置上下功夫了。短时作业是最好的选择。假设本周的作业内容有3~4道问答题,完成知识结构图、选择题、填空题、朗读、背诵题若干,我们可以将作业内容呈现在一张A4练习卷上,然后安排学生每天完成一道问答题,搭配少量选择、填空题、朗读背诵题,这样每次作业时间不超过15分钟,而且难易搭配,学生有成就感,不知不觉三天后全卷完成,既夯实基础又提升问答题答题能力,全面完成识记、理解、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三维目标。把每周的作业卷收集到文件袋中,这样一来,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亲和度和熟悉度、作业完成的有效度逐渐提升,对知识点的掌握更系统化,有利于巩固复习,并弥补了由于课时不足导致作业训练的不足。这就是短时作业“分散投资,集中收益”功能。

三、短时作业的设计

诵读、背诵作业。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记忆保持和诵读次数的关系:诵读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记忆保持越久。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会善于总结规律,学会巧记,而不是死记硬背。课堂上可以布置同学之间相互复述政治、法律等专用语、基本常识等,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这在复习课上的效果尤为突出,比如复习九年级第八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背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含义、内容、地位、任务、有效形式等重要的常考的内容等,然后通过填空、选择、完成知识结构图等形式检验成果。

反思、分享、交流型作业。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心灵交融、智慧碰撞、生成发展的过程。反思、分享型的短时作业更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载体,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反思与课堂收获作业中及时了解教学的真实效果,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思想品德状况,更能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喜好,与学生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例如,在八年级第八课《维护消费者权益》一课中,笔者利用《达芬奇家具“洋品牌”造假事件》一例贯穿全文知识点的教学,在讲授完消费者如何维权的知识点后,可以设计一道分享题:达芬奇家具“洋品牌”造假事件对你今后的消费行为有何启示?完成并交流

(1)

(2)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第2篇

[关键词]蒙学读物 伦理道德教育 文化土壤

在今天这个传统与现代大碰撞的年代,探寻传统蒙学教育理论与现代道德教育的契合点,将是教育学界一件极为迫切而又重要的工作。反顾古代蒙学教育,将其教育实践特点加以梳理研究,借鉴其富有成效的教育经验,对我们更好地开展现阶段道德教育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成书最早、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作者为南朝梁时周兴嗣。作为最早的蒙学读物,千字文开创了蒙学教育传统的先河,初步形成了蒙学教育和蒙学读物编写的体系,为蒙学教育中伦理道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蒙学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后来的《三字经》、《弟子规》、《童蒙须知》等蒙学读物无疑从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通过对《千字文》伦理道德教育特色的研究,可以为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伦理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伦理道德教育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

《千字文》虽然只有短短的1000字且没有重复的字眼,但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哲学、伦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历史、修养等多个方面。

伦理道德教育不是脱离其他知识而进行的单纯说教,而是与知识教育融和,按照一定的道德理想塑造儿童心灵,培养学生美好的品德,达到敦人伦、美教化、淳风俗的教育目的。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人伦关系,所以人伦关系在蒙学教育中是最重要的。《千字文》乃至其后的蒙学特别注重别尊卑,序长幼的伦常关系教育,劝孝、向善是其主旨,这与儒家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恭惟鞠养,岂敢毁伤”讲的是孝亲;“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则谈夫妇人伦;“孔怀兄弟,同气连枝”说兄弟和睦;“交友投分,切磨箴规”是朋友之谊;“资父事君,日严与敬”是忠孝之心。凡此种种,总是力图构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理想。

把伦理道德教育与其他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植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之中,这正是今天的道德教育所缺失的意义与内容。

伦理道德教育具体实用可操作性强

《千字文》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道德教育要求具体、明确,不作空洞的说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实施。传统蒙学是为封建社会培养人才服务的,其目的性决定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要把伦理道德教育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就必须把经书的精言微义,化作揖让言辞,使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教育对象接受。《千字文》对蒙童进行教育,具体到了人的音容笑貌、言辞、着装、饮食等细节,“容止若思,言辞安定”,要求人的言行要神定气闲;“俯仰廊庙,束带矜庄”,朝礼着装要整洁端庄;“稽颡再拜,悚惧恐慌”,祭祀行礼须神情惊悚恐惧。短短千字,竟然能细化到这样的程度,令人惊叹。

这个特点对今天的伦理道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伦理道德教育绝不是高高在上的空洞说教,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道德标杆,而应该是具体可感、实际可行的行为尺度,看得见、摸得着,通过努力,人人都可以践行、实现。如果今天的道德教育能够学习这种方法,不把理论架空,不故作姿态,那么道德教育就不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能够在怡情悦性中使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先入为主,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

蒙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打基础,形成良好习惯。儿童心智处于成长阶段,“蒙昧未知向方”,极易受到外界的熏染。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先人为主,使儿童从小接受正确的伦理思想,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先人为主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种异端思想的侵入,自觉抵制周围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儿童可塑性强,“使之则为,使止则止”,使“先人为主”成为习惯,逐渐实现道德养成。那么,如何实现“先人为主”呢?首先是熟读成诵,在儿童尚未受到外界不良思想浸染之前,首先让他们熟悉相关的道德规范,并将这些规范铭记于心,率先在思想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防止外界不良思想侵入的一道屏障。《千字文》的韵语形式非常有利于这一目的的实现,读来琅琅上口,易于记诵,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在反复诵读中潜移默化,熏渍淘染。其次是从生活细微之处培养儿童的道德习惯。后来朱熹在《童蒙须知》怍了如下总结:“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当所知”,就是强调从细微处人手,首先要确立道德意识。这个特点虽然到朱熹时有了理论上的总结,但《千字文》的教育实践无疑是宝贵的积累。

我们今天在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更多地关注来自学生方面的信息,关注学生道德范畴中的“先前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正确而有效地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使他们具有伦理道德学习与实践的主动性,德育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语言简约生动,充满活力

《千字文》的语言简洁精约,无疑是孔子所说的“辞达而已”的典范。其语言简洁易于记诵,加上它的韵语形式,许多精警的句子早已深入人心。不仅如此,后来的蒙学读物大多采取这种形式,所以,《千字文》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第3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存在着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学校长远发展的行为。职业院校德育管理应从改革管理体制、抓好网络、提高教师素质、加强监管力度等方面做起。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在德育管理中存在着短期行为,主要表现为重“硬件”,轻“软件”。学校管理者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就业率,高度重视实践与实训环节教学,在实训基地建设上,以建设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高的实训基地为目标。但在管理中,放松了德育工作,管理者虽然将德育课设为必修课,但往往是“走过场”的一笔带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状况虽然会在一段时间内促进学校的就业,但由于学生缺乏职业道德修养,企业会逐渐降低对该校学生的信任度,这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后续就业状况。

一、职业院校未能实施有效德育管理的原因

1.学校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德育管理体制中,有的学校在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名义上校长全面负责,实际上并未领导德育管理工作;党支部则怕“越权”,事事推给校长,这使得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有法不依。其次,班主任、学校行政负责人等德育管理人员是兼职的,他们还有其他的基本工作要做,不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德育的管理上。

2.学校未能有效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1)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灌输多,实践活动、实际培训少等现象。在德育途径上以灌输为主。当代德育哲学和德育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行为主体的自主、自觉是德育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与其喋喋不休的说教,倒不如让学生更多地从情感上去体验。情感体验是生命本体内在的深层次的东西,它能从根本上杜绝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2)职业院校学生的生源质量普遍较低,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增加了难度。

(3)将主要精力放到教学上,淡化了德育管理。由于社会上大多数人一直将职业院校的就业率作为衡量其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给职业院校的教职员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们为了保障学生的就业,将大部分精力放到教学上,因此淡化了德育管理,导致一些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偏差。

3.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职业院校多由中专合并、改制而成,原来的教师经简单培训直接过度为职教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基本上没有改变;另外,国家在职业教育上投人不足,使教学设备落后且严重缺乏,师资得不到有效培养锻炼,再加上教师自身的原因,导致目前职业院校教师的整体状况令人忧心。

4.上级监督力度不够

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管理、监督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反映出职业教育的违规现象,学校的信息不能很好地反馈给上级部门,这种现状会使原本就管理不善、不按国家规定办学的学校心存侥幸心理,形成恶性循环。

二、对策及建议

1.学校管理体制需进行改革

就德育管理体制而言,学校应采用统一领导、分层管理的原则。

首先,校长统一领导,按职责范围分层管理,将思想政治工作列入校长的任期目标。

其次,实行目标管理,对各部门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实现科学管理。

再次,可参照美国做法,设立专门机构。美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学生辅导中心,进行新生指导、学习指导、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等,由一位副校长分管。中心人员大多是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有专长的教育工作者。从事咨询指导的工作人员一般都经专门训练,特别是心理咨询人员,一般由心理医生、精神病医生等担任,作为咨询队伍的骨干力量,须经严格挑选,对个人的品德要求较高。中心的活动方式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座谈、个别谈话、个别咨询,有的还辅之以电影、电视。学校心理咨询的迅速发展基于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需要有人个别指导,即使是成熟的有才智的成年人在面临难题时也要依赖专家的帮助。咨询可以帮助和指导个人更好地生活,更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最后,应加强法治,以法制和纪律来保障德育管理的实行。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深入职业院校作调查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法规与条例来指导其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2.进行网络德育

网络德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德育规范和信息素养等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职业院校的学生每天都能从网上接触到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要是能把德育工作扩展到网络,科学地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可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如将网络游戏融人职业院校的网络德育工作中,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仿真技术,专门就实际生活中的德育问题,开发出有针对性的德育游戏,如:“远离”等,使在日常教学中显得很枯燥的德育问题变得生动易接受。

3.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强教师的德育修养

(1)万事德为先,教师只有加强自己的德育修养才能对学生施以良性的影响。一是教师应当学习社会主义教师德育理论,明辨德育是非,提高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自觉性。社会主义教师德育原则是: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教书育人,培养新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只有不断地自我增值、勇于进取,才能真正地做到“为人师表”;反之,就只有随波逐流、消极沉沦。二是把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结合起来。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虽然是以说服教育为主要手段的,但是也必须与一定的制度规范相结合。如果思想工作不与管理工作相结合,就会变成软弱无力的说教;如果管理工作不与思想工作结合,则会显得简单生硬,各项管理制度就不会为教师所自觉接受和执行。学校在日常管理中只有通过制定一定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这些制度,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思想作风建设,保证和促进学校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2)采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双管齐下地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水平。一是激励机制:学校从组织、投人、制度、政策等方面给予保障,对认真学习、参加培训、个人发展进步明显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对课题获奖、、出版或自编教材、课件制作获奖,以及被评为优秀教师、“双师型”教师的都给予重奖。二是约束机制:学校对不参加科研的教师在评优时实行一票否决,五年内达不到教师继续教育时数的一律下岗;对试用期教师达不到规定培训时数的一律不予留用,中层以上干部三年内未完成培训任务或三年内不出科研成果的以后不再聘用。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第4篇

关键词:道德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加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提升全社会的道德修养水平,是党中央在世纪之初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使青少年充分认识建设公民道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的意义和作用,并且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实践体系,是当前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工作,对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是主阵地,课堂是主渠道。如何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呢?

教学案例:今年9月20日,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六周年暨第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为集中展示《纲要》颁布以来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决定在“公民道德宣传日”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道德楷模,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奏出了美妙的乐章,这次评出的全国道德模范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无论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还是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都在默默讲述一个道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是永不过时的。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让他们继续去发扬光大。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我们在政治课上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了《道德的力量》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从土豆网下载的视频材料)。很快,同学们就被其中的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家都在用心体会。看完了之后,布置同学们写下了自己的感悟。许多同学都被这些楷模平凡的事迹和执著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对照他们,再看看自己,纷纷表示要争做学生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那是一个个令我们钦佩和感动的名字。钦佩,是因为他们确实不同凡响,他们是道德标杆;感动,则因为我们受到了震撼和感化,这正是这些道德偶像的积极效应。由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效果的好坏,都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离不开方法的正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具体运用。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受教育者采用的手段和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系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说理引导法、熏陶感染法、实践锻炼法、比较鉴别法、心理咨询法、自我教育法等。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还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方法,就难以收到积极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免费论文参考网。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免费论文参考网。

思想政治课堂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要积极探索有效形式,课后也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1、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创设教育情境,进行情感熏陶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以网络为载体,针对网络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日益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网络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信息,使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快速地收集和调动与教育内容有关的最新信息和材料,说明自己的观点。免费论文参考网。如案例中关于“道德的力量”的相关视频材料就是来源于土豆网。教师从土豆网上下载并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播放,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因素,创设教育情境,通过文字、音乐、影视等艺术手段对受教育者进行感染和熏陶,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培养其思想政治品德使之得以升华和提高。

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自由性,使不同地位、身份、年龄的人上网参与讨论、参与对话,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平等对话的交流中缩短心理距离,减弱抵触情绪,教育者所讲的道理就容易被接受。每个学校都建立了局域网,学生可以自由地在BBS上留言、发帖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充分利用、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占领这一制高点,势在必行。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加强网站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依据网络规律的特点,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净化网络环境,强化网络伦理,创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氛围。建设专业队伍,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2、加强校园短信文化建设,实现单向式教育向互动式交流的转变

短信文化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学生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接受心理,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也都是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大家既可以充分表白自己的意见,也可以自由地接受别人的观点,每个人都在无意中受到了教育,又都在无意中教育了别人。所以,尊重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就要十分注重学生各类意见的反馈,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向管理的旧模式,采用双向互动的引导服务模式。而校园短信文化的出现,使得这种双向沟通交流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使得师生互动交流在广度、深度、密度上能得以更大的推进,学生的需求和意见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反馈,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更能得以凸显,“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得到更具体、更扎实的贯彻落实。

学生的教育工作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合力协作。有调查表明,80%以上的家长非常希望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渴望知情,希望交流”的心情是迫切的。但在当前,我校由于高职住校学生很多,教师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家校之间的联系比较缺乏,信息的传递不仅有限而且还不及时。可以说,顺畅的家校沟通已成为信息时代新型家校互动教育的新要求。通过手机短信群发系统的构建,就能成功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借助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全方位的技术手段,构建新型家校交流平台,就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为全面、更具实效。

3、将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我校大部分高职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和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但由于缺少社会阅历和经验,易于受外界思想的影响, 对问题的认识会产生错误和偏差。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同时也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教育。“没有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 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教育。它必然要影响教育的实现,更难以培养出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才。”要培养高职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鉴别能力,能够在不同影响面前判断是非。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智慧, 观察分析客观事物, 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教育自己; 要唤醒、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监控、 自我调节的能力,不断改善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实践能力,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诚然,道德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可以感染的,是可以传播的。这种力量,有时可以立竿见影,有时可以润物无声,甚至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

愿我们的道德更高尚,愿我们的精神更充盈,愿我们的人格更完善。如此,我们教书育人的足迹一定会熠熠生辉,我们教育改革的行路一定会流光溢彩。

愿我,愿你,愿他,愿更多的人们,携手并肩,齐心协力,一起与道德模范同行,共同朝着道德模范的境界虔诚地朝圣。

参 考 文 献

1、2007年央视专题片《道德的力量》的颁奖词http://www.yuwen789.com/Article/200709/Article_10533.html

2、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第5篇

关键词:道德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提升全社会的道德修养水平,是党中央在世纪之初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使青少年充分认识建设公民道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的意义和作用,并且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实践体系,是当前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工作,对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是主阵地,课堂是主渠道。如何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呢?

教学案例:今年9月20日,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六周年暨第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为集中展示《纲要》颁布以来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决定在“公民道德宣传日”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道德楷模,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奏出了美妙的乐章,这次评出的全国道德模范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无论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还是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都在默默讲述一个道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是永不过时的。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让他们继续去发扬光大。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我们在政治课上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了《道德的力量》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从土豆网下载的视频材料)。很快,同学们就被其中的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家都在用心体会。看完了之后,布置同学们写下了自己的感悟。许多同学都被这些楷模平凡的事迹和执著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对照他们,再看看自己,纷纷表示要争做学生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那是一个个令我们钦佩和感动的名字。钦佩,是因为他们确实不同凡响,他们是道德标杆;感动,则因为我们受到了震撼和感化,这正是这些道德偶像的积极效应。论文大全。由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效果的好坏,都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离不开方法的正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具体运用。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受教育者采用的手段和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系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说理引导法、熏陶感染法、实践锻炼法、比较鉴别法、心理咨询法、自我教育法等。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还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方法,就难以收到积极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课堂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要积极探索有效形式,课后也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1、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创设教育情境,进行情感熏陶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以网络为载体,针对网络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日益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网络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信息,使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快速地收集和调动与教育内容有关的最新信息和材料,说明自己的观点。如案例中关于“道德的力量”的相关视频材料就是来源于土豆网。教师从土豆网上下载并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播放,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因素,创设教育情境,通过文字、音乐、影视等艺术手段对受教育者进行感染和熏陶,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培养其思想政治品德使之得以升华和提高。

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自由性,使不同地位、身份、年龄的人上网参与讨论、参与对话,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平等对话的交流中缩短心理距离,减弱抵触情绪,教育者所讲的道理就容易被接受。每个学校都建立了局域网,学生可以自由地在BBS上留言、发帖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充分利用、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占领这一制高点,势在必行。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加强网站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依据网络规律的特点,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净化网络环境,强化网络伦理,创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氛围。论文大全。建设专业队伍,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2、加强校园短信文化建设,实现单向式教育向互动式交流的转变

短信文化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学生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接受心理,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也都是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大家既可以充分表白自己的意见,也可以自由地接受别人的观点,每个人都在无意中受到了教育,又都在无意中教育了别人。所以,尊重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就要十分注重学生各类意见的反馈,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向管理的旧模式,采用双向互动的引导服务模式。论文大全。而校园短信文化的出现,使得这种双向沟通交流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使得师生互动交流在广度、深度、密度上能得以更大的推进,学生的需求和意见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反馈,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更能得以凸显,“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得到更具体、更扎实的贯彻落实。

学生的教育工作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合力协作。有调查表明,80%以上的家长非常希望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渴望知情,希望交流”的心情是迫切的。但在当前,我校由于高职住校学生很多,教师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家校之间的联系比较缺乏,信息的传递不仅有限而且还不及时。可以说,顺畅的家校沟通已成为信息时代新型家校互动教育的新要求。通过手机短信群发系统的构建,就能成功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借助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全方位的技术手段,构建新型家校交流平台,就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为全面、更具实效。

3、将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我校大部分高职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和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但由于缺少社会阅历和经验,易于受外界思想的影响, 对问题的认识会产生错误和偏差。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同时也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教育。“没有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 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教育。它必然要影响教育的实现,更难以培养出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才。”要培养高职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鉴别能力,能够在不同影响面前判断是非。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智慧, 观察分析客观事物, 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教育自己; 要唤醒、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监控、 自我调节的能力,不断改善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实践能力,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诚然,道德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可以感染的,是可以传播的。这种力量,有时可以立竿见影,有时可以润物无声,甚至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

愿我们的道德更高尚,愿我们的精神更充盈,愿我们的人格更完善。如此,我们教书育人的足迹一定会熠熠生辉,我们教育改革的行路一定会流光溢彩。

愿我,愿你,愿他,愿更多的人们,携手并肩,齐心协力,一起与道德模范同行,共同朝着道德模范的境界虔诚地朝圣。

参 考 文 献

1、2007年央视专题片《道德的力量》的颁奖词yuwen789.com/Article/200709/Article_10533.html

2、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第6篇

关键词:德育 心理健康 认识自我 辅导员

一、案例背景

李某某,男,1990年生人,系济宁市技师学院电子工程系计算机1021班学生。入校以后积极参加班里的各项活动,入学之初通过竞选担任其所在班纪律委员一职。但在接下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其本身的缺点逐渐显露。不履行职责,学习不认真。

到下学期,开始旷课, 起初只是偶尔的几次,到了学期末生活更加颓废,宿舍几乎成了他生活的主战场。因此原因,李某某在期末考试中挂了3科。同班的同学感觉到了他的变化,作为辅导员的我更是注意到了他的变化。先是让班委做其思想工作,但收效不甚明显。在深入宿舍的时候,我做他的思想工作,开始谈话后,有点效果,但维持不了两天,后来收效很小。迫不得已我联系了他的家长,说明其在校的表现,要求他回家反省。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找我说“我想努力学习,不想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但我现在没有心思学习,早上不愿意起床,既使坐在教室里,我也听不进去,上学期考试一塌糊涂。整个学年就在不知不觉中度过,父母知道的话,会非常生气”。“我现在上课满脑子想过去,反反复复,控制不住的想。唉!我上高中是在一所重点高中上的,我们学校的升学率非常高,所有的亲戚朋友认为我能考上大学,而我却由于高考的失利来到了这所技工院校,这不是我想上的学校,我现在只想逃离!”

二、案例过程

通过进一步深入交谈,结合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我意识到该同学并不是简单的不学习,不守纪律的思想问题,而是出现了心理问题。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量,该同学存在着轻微的焦虑情绪、强迫思维、人际关系紧张等症状,判定为自我意识问题。他属于自我意识出现了偏差。自我意识是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与评价。由于高考的失败,他认识的自己和现实的自己是不一致的,即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这是个体自我意识矛盾的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产生的自我矛盾,影响了他的正常学习生活。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一下措施来帮助李某某来找回自我:

1.让他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认识自我是为了客观地评价自我,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核心。自我评价的途径,简单地说有两个:首先通过与他人、社会的交往,在外面环境中学习,对镜评价;人们通过认识他人的言行特征来认识和评价他人,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学会了像认识评价他人一样来认识和评价自己。他人和社会都是镜子,“镜子”是获得自我观念、了解自我评价的一个媒介。其次通过自我分析反省,自省评价。让他列表,写明自己的情况,自我反思认识自己。

2.积极的悦纳自己

有意识地选择适合该同学、有兴趣、有专长的项目参加,扬长避短,用自己的优势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享受成功体验。调整期望值,给他制定初级的任务或目标,使其逐步完成,实现愿望。

3.有效控制自我

通过参加勤工助学、志愿服务、教学实习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在近两个月的耐心开导与帮助下, 该同学重新给自己确定了人生坐标, 对学习又充满了信心, 不再萎靡不振, 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起色,2012年暑假毕业后, 在一家大型合资企业做市场业务,成绩突出。每逢教师节或过年都会受到他给我的短信,感谢我对其的开导与帮助。

三、案例思考

当前,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正在使整个社会个体在价值取向上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对原有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显得苍白无力。在新形势下,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压力的增大,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学生问题不只是思想品德的问题,还有更复杂的心理、人格问题。即使是思想品德问题,也有赖于学生自身积极的心理活动来解决。为此,我们技工院校德育工作中必须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1.开展德育要吸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产生的新情况而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方法和手段上虽各不相同, 但我们应该在原有共同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各自的方法和手段, 取长补短, 使两者的优势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原有的德育方法和手段影响了教育的实效,为避免那种一味灌输的填鸭式教育, 要改变教育方法和手段,多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和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从而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

2.在德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施德育的同时,利用心理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激发学生自己内在的主观意识,使学生自己去领悟道理主动调适,使学生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这样“说服”才能真正转变成学生的“心服”,使学生建立起他们自己稳定的内在素质和个性品质。

3.在德育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不仅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还要把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调节等内容纳入德育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正确的应对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第7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mainly based on students" domestic demand" perspectiv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teaching status, multiple channels to understand students'" domestic demand"," innovat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course,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关键词:学生“内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反思

key word:Student “domestic demand” thought morals training and legal base teaching resonsideration

作者简介:龙银(1979.8―)女 汉族 湖南湘潭人 讲师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内需”,指内部的需要。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如果从根本上缺乏认知内需,被动接受,真正的学习就无法发生。教育专家林格在《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指出:当代教育者的最大困境其实在于“摁着牛头吃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是高等院校的公共必修课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法律品质的重任。但从目前来看,在基础课上仍然存在着一些现象,如教师讲得费力,学生听着没劲;先入为主地抗拒,认同度不高;学生逃课、睡觉、玩手机的首选科目等等,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反映出了教与学的冲突,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供需矛盾。作为一名基础课教师,我们应该对基础课进行教学上的反思与改革,站在学生的立场,了解学生的“内需”,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体现基础课应有的实效性。

一、了解学生“内需”的必要性

1.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

2.大学生正处在求知欲最强、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在对世界、社会和人、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的关注和思考上,更有热情,更有广度和深度,需要丰富而多元的信息和知识来满足,活跃的思维也需要交流、探讨等方式来发挥。

3.大学生正处在最困惑的时期。当今大学生均为90后,在网络时代长大的一代人,价值取向多元,所接收的信息量大却良莠不齐,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很多观念模糊。而且,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刚离开父母的保护,在学校中需要独立解决发生在身边的种种事情,因而更需要教师的引导、辨析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善恶、美丑、是非观念,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世。

二、学生“内需”的主要内容

作为渴望独立、渴望成人、渴望成才的大学生们,对基础课内容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到广博的知识。大学生正处在求知欲最强的时候,对世界充满了新鲜与好奇,而且正处在对人生问题困惑的阶段,需要更丰富的知识来解开心中的疑惑。

2.学会如何思考。大学生处在刚成年的阶段,但心理尚未成年,他们很希望象大人样的思考与处理问题。不仅希望教师告诉他们怎么做,还想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3.关注自我的长远发展。大学生的人生刚刚开始,都怀着美好的期待和向往,社会、家庭对他们抱有很大的希望,他们关注的是在学校如何提高自我、完善自我,进入社会后如何发展自我。因此,在基础课中更想学到观察世界、社会、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了解学生“内需”的主要途径

需求是学习的动力源,每个学生的需求并不一样,作为教师,应运用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内需”。

1.采用讨论、案例分析、提问――回答等多种师生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地将他们心中的想法、困惑、思考讲出来。教师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有的放矢地讲授教学内容。

2.采用多途径收集问题的方式。如同学们把自己思考的问题以匿名方式写成纸条投入小纸箱,然后自愿上台任意抽取一个问题发表看法,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也可以通过课后与老师聊QQ、发邮件、发短信等方式。利用网络、手机等现代化工具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将带有普遍性、针对性的问题在课堂中讨论、讲述。

在了解了学生的需求的基础上,将基础课上成学生想听、愿意听、爱听的优质课程。作为教师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教师要“能”讲。基础课不同于专业课,基础课涉及的内容很广、很大,如理想、爱国、人生、道德等等,在短短的两节课时中讲好并不容易,学生的需求也是各有侧重。因此,教师本身就要把这些问题作为一个个专题来研究,进行多方位思考。在讲授过程中,结合90后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旁征博引,突出知识性、思想性、时代性。

2.教师要“会”讲。基础课看似枯燥,教师需要有幽默风趣的表达、运用时尚的词汇、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第8篇

关键字:手机短信;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手机短信主要分为短信与彩信。短信是用户通过手机或其他电信终端直接发送或接收的文字或数字信息;彩信支持多媒体功能,能够传递功能全面的内容和信息,主要包括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各种多媒体格式的信息。手机短信具有内容的隐蔽性、交流的互动性、形式的多样性、接受的被动性等特点。诸多特性决定了手机短信是独立的全新的社会互动模式,目前已成为人们社会交往、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群体乐于追求时尚和潮流,主动尝试和运用手机短信功能,手机短信的收发比例很高。然而,手机短信是把双刃剑,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手机短信为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一 、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影响

首先,手机短信方便快捷,利于大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手机短信使用程序简单,收发方便快捷,有利于大学生与亲人、老师、朋友等人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分享生活中快乐,诉说对亲人的想念,寻求生活学习上的帮助;

其次,手机短信资费低,不会给大学生过重的经济负担。相比手机通话,手机短信所需资费较低,移动、联通及电信三大运营商分别针对大学生提供多种学生优惠活动,其中包括短信套餐,更大程度上减轻了大学生手机短信费用。

再次,手机短信内容隐蔽,保护大学生隐私。大学生身心已趋于成熟,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这些想法与观点并不希望与太多的人分享。手机短信的可以很好地保护大学生的隐私,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相对隐蔽安全的交流空间。

最后,手机短信内容丰富,娱乐生活,调节心情。日常的交流,生日的祝福,节日的问候,搞怪的短信,无不给大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带了丝丝温暖和心灵慰藉,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学生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

但是,手机短信所带来消极影响同样不容小觑。目前,色情、 欺诈、 诅咒等不良短信传播于庞大的手机用户人群之中。大学生在处于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个性及各种观念还不稳定,不良的手机短信传播易对大学生造成误导,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不良短信很容易影响到高校校园秩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某些敌对分子就开始兴风作浪,散发一些别有用心的信息,大学生思想观念尚未成熟很容易被一些反动的信息蒙蔽,从而严重影响到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甚至会影响到社会及国家的安全与稳定。除此之外,手机短信已成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必备神器,严重影响了大学教学秩序,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健康的价值观的养成。

二 、通过手机短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1.通过手机短信互动,师生点对点深刻交流

短信交流的方式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面的说教式谈话,代之以内容简短、语言亲切地短信进行交流,这样可以避免大学生紧张不安的情绪,从而表达出当面不敢表达或直接通过谈话不敢表达的想法。短信交流方式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发现大学生隐性的思想问题,从而有的放矢的开展具体的心理辅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大学生消极的情感要及时的进行疏导,大学生积极地心理状态要给与鼓励与支持,但同时也要教育大学生认识到前进道路上可能存在困难与挫折,避免大学生盲目乐观,在遇到挫折时不堪一击,心灰意冷。

2.开展校园短信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短信文化品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大学生的需求特点, 创建健康的校园短信文化,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1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榜样宣传等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具备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有效抵制手机短信中不良信息对思想的侵蚀,同时严格要求自己,远离不良信息的制作与传播。

2.2开展校园短信文化活动

校园短信文化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如校园短信文化节、校园短信征文等。校园短信文化活动鼓励大学生进行优秀短信创作,短信的创作坚持教育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按照思想健康、寓意深刻、语言幽默为标准选拔优秀的短信作品,同时将获选的优秀短信传播出去,使大学生都能接收到优秀的短信作品。通过校园短信文化活动,净化了校园短信文化环境,提升了大学生的短信文化品位,从而能够自觉抵御不良短信息的侵蚀,使不良短信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3.建立高校短信平台,弘扬红色短信文化

高校手机短信平台使用方便快捷,群发功能强大,它的方可以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和覆盖面。红色短信意指积极、健康、向上的短信,既包括体现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的“红言” ,又包括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内容。建立以校级、院级、年级以及以班级为单位的手机短信平台,有效覆盖高校所有学生,由任课老师、辅导员、学生党员及有关工作者组成手机短信平台管理小组,负责搜集、红色短信工作。

其次,对全校学生手机号码进行核实摸底,将统计的学生手机号码输入电脑数据库,确保高校所有学生都能及时接收到高校手机短信平台的红色信息。

最后,通过多途径征集优秀红色短信,如成立校园红色短信常规创作团队、在大学生中征集优秀红色短信、通过校园短信文化活动选拨优秀红色短信。将优秀红色短信输入短信数据库,在特定的时机挑选恰当的红色短信进行发送。

目前,手机短信仍然是大学生交往的主要渠道,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了解手机短信的特点,掌握手机短信工作技巧,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将手机短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联系,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简短第9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困境;出路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旨在提升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精神性、实践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教育方法、途径和考核评价单一,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感染力,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够理想。特别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突出表现为重理论灌输轻实践体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政治教育轻品质养成等弊端。

第一,理论与实际脱节严重,内容较为陈旧,目标较为抽象,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难以贴近学生、社会和生活,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一些学校对实践育人定位认识不足,对实践育人整体性、规范性和规律性把握不准,实践教学内容需要充实丰富,实践育人形式方法需要拓展规范,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力度不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难以保障,整体实践育人成效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第二,普遍重视课堂,轻视活动;重视“说教”,轻视领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师多习惯沿用说教式方法,让学生全盘接受并形成特定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和创造性,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和积极反思,很难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致使学生产生逆反排斥心理。虽然多数学校都普遍注重为学生提供参与、体验、感悟的机会,有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形式,但参与的学生仍是少数,不能覆盖全体学生,而且活动时间往往较短,形式也不丰富,效果不尽如人意。第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道德内化和品德养成,有的教师甚至将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形势政策教育,对青少年人格品质、行为养成等重视不够,实际教育教学过程往往变成机械的政治教化,因而尽管教育形式可谓多样,但实际很难使学生真学、真懂、真知,从而内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人格品质。这就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尴尬境地:一方面是学校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的较大投入,另一方面是不少学生不断表现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漠然轻视。

上述弊端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资源短缺、资金保障缺乏、组织条件困难等因素的制约,也有现行教育理念、管理制度、评价方式不符合实践育人要求的问题。为摆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薄弱、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的困境,学校应当本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节,使学生在深入社会现实中直面各种社会问题,运用思想理论阐释和回应各类问题。同时,教师在解释规律中传道,在强化教育中授业,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解惑,有效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认识社会的能力。

首先,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新特点。当前青少年出现了许多新的思想特点,他们普遍关心时事,主体意识强,接受新事物快,但辨别能力相对较差,抗压能力较弱,容易受网络媒体、现实生活与不良信息的影响,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观念扭曲、诚信意识缺失、社会责任感下降、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合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不高等问题。透过现象看,他们普遍渴望通过多种渠道及时沟通思想,交流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认识;追求在理论与实际一致的基础上直面社会发展和自身成长中的问题,探求社会现象的本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逆反心理,追求主动思考、亲身体验、积极反思,反感灌输、说教;善于横向比较、微观体验,不善于纵向比较、全面总结,迫切需要科学思维方法的引导等。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诉求,进而引导学生把积极主动地接受他教与自觉自愿地加强自教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积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主动进行人格品质、思维意志、实践能力等全方位的自我教育。其次,要着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构建完善的实践性教育教学体系。学校要重视社会实践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整合成整体组织实施,制订统一的实践教学大纲和计划,使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从学生步入校门开始就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到学生毕业结束,覆盖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在课内实践教学方面要丰富教学内容、形式,改进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制度。教师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和学生需求制订不同的课内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采取多种课内实践教学形式,如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情景体验式等,其中最关键的是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要把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作为校内课堂理论讲授的延伸和扩展,与校内课堂理论讲授密切配合,通过参观见习、课题研讨、实践模拟等方式,使学生亲历社会实践活动,在观察、体验中感悟、消化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最后,要科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考核评价。学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和考核体系,合理规定学时和学分,对评价程序、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作出规范界定,使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改革考核评价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能力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解、接受和运用情况,考察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不能只注重结果,而要更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如理想信念、品德修养、团队精神、知识智慧、创新能力等。在评价方式上,要杜绝单一性,更注重多样性,采取硬评价与软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结合的办法,由教师根据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态度、方式、结果等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由学生针对自己参与实践性活动的兴趣、程度、感受等作出自我评定。学生的实践成绩可包括两部分———校内实践成绩和校外实践成绩,两部分之间的比例大小由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合理确定。学生的实践成绩应作为德、智、体、美综合测评的重要内容,作为“三好学生”、奖助学金等评定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叶婷,王超.国外德育实践对我国思政实践教学模式的启示[J].求实,2010(S1):286-288.

[2]韩泽春,王秋生.实施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2(24):32-35.

[3]高文国,徐永泉,韩刚.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中小学教育,2013(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