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九一八历史意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6 16:44:26

九一八历史意义

九一八历史意义第1篇

一、设计背景:

1931年9月18日10时许,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这次事变爆发后不久,东北三省沦陷,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本次班(队)会为了让广大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同时也为了增强广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班(队)会目标:

1、让学生懂得爱国与责任的关系,明白爱国首先要爱自己,从我做起,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天下为己任。

2、让学生们知道九一八的历史过程,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真相。

3、通过观看纪念视频、知识小竞猜、唱红歌、拓展与延伸等活动来完成班(队)会,更好地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三、活动准备:

九一八事变相关历史资料(多媒体)小笑脸(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播放《纪念九一八事变》视频。

(设计意图:视频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九一八事变”的过程和纪念意义,创设情境,视频展现出来后,学生的感情直接被调动起来,很好地渗透了班会的主题。)

(二)历史再现整体回顾

1、大屏幕出现主题班会的主题背景。

主持词:

甲: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乙:大家下午好!

甲:岁月的长河流淌过侵透血泪和屈辱的历史,终于汇入了21世纪的洪流。

乙:历史的渺渺尘烟,掩盖不住时间的风雨。

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先驱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

乙:点点白帆可以竞发,小小你我满载美好的理想憧憬未来。

甲:岁月的流逝,风雨的洗礼,当历史的日历翻到我们今天这一页,又何尝不令人想起那苦难的血泪史。

乙:怎能忘,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

怎能忘,那崎岖坎坷的沧桑岁月。

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纪念“九一八事变”主题班会(队会)现在开始。

乙:全体起立,唱国歌。

播放《国歌》音频,全班学生严肃立正站好,唱国歌。

2、播放《松花江上》音乐视频

主持词:

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一首《松花江上》唱出了当年东北同胞的心声,那么大家知道里面说的事件是什么吗?(学生可单独回答或者集体回答)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悲惨的时候,逃离了我的家乡,整日在关内流浪。造成这一切的发生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请观看图片,当年日军犯下的罪行。(播放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共同感受“九一八事变”的来龙去脉,更好地回顾历史了解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士气。)

3、知识竞猜

进行爱国小知识竞猜,学生分小组进行必答题和抢答题的活动,并用小笑脸记录分数进行比赛。

主持词:

甲:下面进行爱国知识小竞猜活动。

题目:

抢答题:(仅供参考,可自行规定题目)

(1)“九一八事变”的具体日期?(1931年9月18日)

(2)中国的抗日战争持续了多少年?(8年)

(3)日本是哪年投降的?(1945年)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谁说的?(周恩来)

(5)东北当时最有名的张氏爱国将领是谁?(张学良)

必答题:

(1)你能说说看过的抗日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吗?

(2)我们知道的抗日英雄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竞猜比赛等形式的小活动,不但活跃了班(队)会的气氛,也更好的让学生学习抗日爱国知识)

4、唱一唱心中的红歌

分小组唱一唱自己知道或者喜欢的红歌,并进行展示。

5、班(队)会拓展

(1)中高年级段:

出示钓鱼岛的一组图片,请大家观看美丽的钓鱼岛。

主持词:

乙: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抢占我们的国土。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播放习近平主席在大会上阐述中国主权问题的视频(节选)

(设计意图: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有危机意识,牢记历史,勤奋学习,保卫祖国。)

(2)低年级段:

画一幅图画或者写一句话送给祖国,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设计意图:利用低年级的特点进行拓展延伸,更好地丰富班(队)会的内容。)

6、班主任寄语结束班(队)

班主任: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纪念这段历史,就是为了不要忘记这段苦难的岁月,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民族解放事业牺牲的人们。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正在为这个民族的未来做准备,愿先辈们用热血和信念点燃的民族复兴之火,永远照亮我们!

主持词:

甲: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乙:我宣布:《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班(队)会到此结束。

九一八勿忘国耻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培育和弘扬中国传统革命精神的教育,维护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让学生在革命精神的激励下,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历史,敬畏生命,珍视和平,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活动准备

1.挑选两名同学主持班会,主持人协助班主任组织同学开展活动。

2.学生提前收集革命资料,加深了解。学唱革命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3.教师搜集影片、图片、资料以制作课件。

4.全体同学集体讨论发表观点,表决心、立壮志。

三、活动过程

1.影片导入,还原历史真相

2.小组汇报,不忘祖国耻辱

3.知识竞赛,加深革命了解

4.图片导入,钓鱼岛事件,加强爱国意识

5.集体宣誓,表决心,立壮志。

四、班主任老师做总结性发言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了解“九一八事变”和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暴行,经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以此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让同学们牢记国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奋读书。

“勿忘国耻九一八”主题班会

活动过程

1、“九一八”的历史回顾,多媒体展示“九一八事变”过程。

2、(国耻让我们明确责任)每一个中国人不仅仅要记住,还要从自己做起,为祖国和民族做出贡献。

生自由发言。

3、(畅谈爱国之举)

师:我认为,爱国不是只挂在嘴边上,也不一定要干惊天动地的事。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爱国。比如,作为学生,按时交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等都是爱国行为。你们怎么看?

生自由发言

4、学唱抗日歌曲

一:《铁道游击队》《游击队之歌》

二:《国际歌》

三:《地道战》

四:《红色娘子军》

九一八历史意义第2篇

中华民族会伟大复兴,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纪念九一八演讲稿2021最新5篇,欢迎大家来阅读。

纪念九一八演讲稿1同学们、老师们:

早上好!

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__那个特殊的日子吧!9月18日!今年是九一八事变__周年的纪念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经过精心策划和长期准备,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这是日本企图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重要步骤,是日本妄图独占我国东北,称雄亚洲的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行动。

自1931年9月18日至1932年2月5日,短短数月之内,国民党因为梦想着国联的力量,遵守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信条,执行着“绝对不可抵抗”的命令而最终将数千里大好江山拱手与人,国人无不为之激愤,然而,在这些败退溃逃的阴影下,我们仍看到了希望,东北数千同胞仍不屈不挠,东北的众多热血男儿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用自己的血肉、血汗、血泪,谱写了一曲能促使国人惊醒的慷慨雄浑的悲歌!

网上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历史图片,记载了耻辱和令人痛心的过去,但也警示着我们这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九一八”事变虽已过去多年,但侵华日军的罪恶却不能因时间的流逝而被抹去。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人做过一项社会调查,调查显示有大约80%的中小学生不知道“九一八”是怎么回事儿,一小部分知道《松花江上》这首歌,但对“九一八”事变的具体情况都不了解,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是显而易见的吧!

“九一八”是国耻日,是所有中国人,尤其是青年学生应该铭记的。作为中国人,应该知道,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记住历史大家才会牢记落后就要挨打,这国与国之间不变的真理,记住段历史,大家就不会用青春赌明天,挥霍美好的青春年华了!今年纪念9·18的口号是“缅怀先辈,勿忘国耻,强我中华”让我们铭记这12个字,以史为鉴,培养艰苦朴素,顽强拼搏的精神、永不言弃意志!当我们在庄严的国旗下宣誓的时候,当我们冒着严寒跑步的时候,当我们面对我们的校训的时候,请告诉自己,争做21世纪中华民族的栋梁!用我们的行动让中国这头已经苏醒的雄狮再创辉煌!

纪念九一八演讲稿2亲爱的同学们: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他猖狂的梦想,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出兵攻占我国的东三省,蒋介石命令东北军“不许抵抗”,致使东三省这个有着丰富矿产资源、物产资源,面积有日本三个那么大的美丽而富饶地方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3000万同胞沦为了亡国奴。

翻开历史的这一页,当年蒋介石的那句“绝对不许抵抗,缴械则任其缴械,入营房则听其侵入”的话重重的击打着我们中华儿女的心,这是怎样的民族耻辱啊!29万中国军队,1万日本军队,本应该是取得绝对的胜利,可是只有三天,三天哪,日军竟不费一枪一弹便一举占领了东三省,3000万同胞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成为了亡国奴。这是怎样的悲哀、怎样的耻辱啊!

__年后的今天,阳光依然灿烂,微风依旧轻拂着我们的脸庞,可是这莫大的民族耻辱,莫大的冤屈如何去平复,这血海深仇如何去偿还?古人说: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导致未来新的灾难,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就在我们第二节课开始,也就是10点整,我们全市将再次拉响当年的警笛,这警笛声将长达15分钟,它不仅是让我们对在90年前遭受蹂躏的中国同胞进行哀悼,也是警示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它同时还是告戒我们有空中袭击,请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虽然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已经很少或者几乎听不到这种防空警笛,但做为龙的传人,我们要记住这警笛,要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和生活意义。

同学们,历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将化作为今天的静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飞驶的火车,他的眼眸一直饱含着未干的血泪……

又到“九一八”,再谈血泪史。我们今天纪念“九一八”不仅仅是为了让每个龙的传人不忘国耻,也不仅仅是为了每个龙的传人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我们纪念918事件更是为了坚定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同学们,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催我们奋进。历史老人依旧在前行,我们依旧需要努力,因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1931年9月18日,我们将牢记这一天,让我们在警笛拉响前再次振臂高呼: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振我中华!

纪念九一八演讲稿3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个沉重的日子。在90年前的今天,日本帝国主义自导自演了柳条湖事件,集中重兵进攻中国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用铁蹄踏破了中国东北的大门,东三省就此沦陷。从此,每年的九一八的上午9时18分,沈阳都会响起长达3分钟的凄历的防空警报声;沈阳广播电台、电视台中断正常节目,插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画面和警报声音;在沈阳市区规定区域的9条路、18条街上,行驶的机动车辆一律停驶鸣笛。与此同时,在"九一八"纪念馆前残历碑广场的警世钟也会被撞响,把我们再一次带回那段痛苦的岁月,也再一次翻动中华民族历史上那段沉重的记忆。

我们纪念九一八,绝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虽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把当年中国变成了人间地狱,但是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把日本人民与日本法西斯相区隔,慷慨地免去了日本的战争赔偿,中国人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大度,化解中日两国人民之间因为战争产生的仇恨,让中日两国人民能够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但是,由于美国为了一己之私利,千方百计阻挠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清算,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埋下了祸根。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篡改历史,美化侵略行为,否认军国主义对东亚各国人民犯下的滔天重罪。日本部分政府高官和议员把当年的侵略元凶、甲级战犯当年神灵参拜供奉。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不仅让日本走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也引起了当年日本侵略战争受害国的警惕。前不久,日本政府公然宣布把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一个明显的信号,也是对中国人民赤裸裸的战争挑衅。

九一八的历史再一次昭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无约不损、无战不败,善良的中华民族被奴役、被压迫,中国人民饱受侵略和欺凌,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落后。今天,日本军国主义走向复活并公然向我们发出战争挑衅,说明我们国家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我们肩上仍然承担着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历史责任。我们的爱国主义不能只停留在游行示威上,不能只停留在喊几句抗日口号,抵制日货上,我们还要学好本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如果说九一八事变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新中国崛起则昭示出各族人民在在爱国主义精神感召下捐弃前嫌、坚定团结的重要性。前进的道路上,有中华儿女的坚定团结,有民族精神的自觉弘扬,必定形成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说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青少年,只要我们牢记九一八的历史教训,肩负起时代的重托,学好保卫国家、建设国家的本领,团结奋斗、共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谢谢大家!

纪念九一八演讲稿4大家好!

每年的九月十八日的晚上,城市的上空都会响起警笛声,目的是提醒大家不要忘记九月十八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深刻铭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我们永远忘不了:1931年9月18日,正当中国发生大面积水灾之时,日本关东军按预谋将沈阳北部柳条湖附近一段铁路炸毁,并诬陷是中_队所为,以此为借口挑起事端。当天夜里,日军占据北大营中_队驻地,进而占领沈阳。日本帝国主义之所以敢于肆无忌惮地大肆侵略中国,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科技落后、人民愚昧、国力不强,使日本侵略者有了可乘之机。如果我们国家科技发达、实力强大,日本就不敢贸然侵犯中国。

今天,我们的国家正不断的发展壮大、繁荣富强,正向世界强国迈进。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但它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建设和保卫,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让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都提高起来。到那时,我们中间会出现众多的科学家、经济学家、建筑师、工程师以及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在拉响九一八警笛的时候,我们会自豪地说:我们不再落后,中国正屹立于世界的强国之林。

纪念九一八演讲稿5大家好!

历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飞驶的火车,他的眼眸一直饱含着未干的血泪……

9月18日,这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在此后的14年中过着饱受_的亡国奴生活。然而,对一个民族最严重的摧残不是摧残他的_,而是摧残他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惟一的根与魂。

今天,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能否清醒地坚守自己的文化家园?

三尺讲台是我们平凡而狭小的岗位,三尺讲台却是我们文化战场最广阔最坚定的阵地。我,就是这个阵地上又一位新的战士!毕业典礼上的那一幕,至今还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举起握紧的左拳庄严宣誓:“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言到此时,泪水夺眶而出。是对母校的眷恋,是对恩师的感激,是对同窗的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强烈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奋斗终身”就意味着一辈子吗?是的,就是一辈子!我很幸运,这一辈子的起点是在这里,在育才这片热土上!这里有我钦佩的前辈、师长,这里有优良的光荣传统,这里有一种朴实而伟大的精神,叫做奉献!这一个月的工作让初为人师的我尝到了苦头。身边的同事都把疲倦藏在微笑的背后,我还有什么理由说累呢?这一个月的工作让初上讲台的我尝到的甜头。夜深人静,一盏台灯,一个闹钟,一支钢笔……可是,孩子的一次漂亮作业,家长的一个感激电话就会让我精神百倍,困意全无。这就是一个新教师最真实,最朴素,最舒心的快乐!

耐得住寂寞的人生才是充实的人生!没有哪一个岗位能像教育这样聚集了全社会的关注与期待;没有哪一个工作能像教育这样深刻地影响着民族的未来;更没有哪一项事业能像教育事业这样清醒地坚守着文化家园。

九一八历史意义第3篇

《勿忘“九・一八”》作为系列电视记录片,“纪实”应是它的基本语言,纪录片创作除了必须真实之外,表述上没有固定的模式与严格的规定。历史文化类题材由于纪实的分量不多,在现实的表现上具有很多困难。怎样使这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吸引观众,我们借鉴了中外优秀纪录片的经验,在纪实以外的视听语言上下功夫,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方式,使重要历史事件的记录在讲故事中体现出来。

一、在讲故事中完成历史事件的讲述

我们把重要的历史事件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手法,把重大的、纷繁复杂的题材故事化,用一个又一个故事把“九・一八”事变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让许多历史事件的主人公出现在镜头中,在人物的造型上力求与史时接近,让观众感觉到仿佛自己真正的置身于历史事件中,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事件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在讲故事中,我们重点把握每一个故事要有清晰的主线、曲折的情节、动人的细节,用细节构筑情节,让故事伴随情节发展。《勿忘“九・一八”》的拍摄涉及长达14年,纵横东三省的诸多抗日史实,涉及的重件和历史人物几十个,每一个事件自身都有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内在联系。如在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这个大事件的主线下,交织着不允许张学良和东北军抵抗日本关东军进攻的故事,事件本身就十分惨烈。当时日本关东军以600人与中国东北军8000人的悬殊对垒,但结果却是北大营的8000官兵束手被杀戮,被迫撤出北大营,致使沈阳不战而沦陷。这条主线与不抵抗的主张彼此相关有各自发展,我们做的就是发现这种联系,把这种联系通过故事情节用特殊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变现出来。我们综合运用了铺垫、倒叙、插叙、伏笔等手法,营造出悬念和戏剧冲突,变现来自历史和生活的引人入胜的曲折故事。同时,我们也注意了典型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和性格。如奉系军阀、少帅张学良、“血肉长城第一人”黄显声、义勇军领袖苗可秀、抗联英雄杨靖宇、赵尚志、洲国傀儡皇帝溥仪、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九・一八事变的发动者日本关东军参谋部大佐坂垣征四郎等人物都有着明显不同于他人的性格、生活阅历、个人喜好和命运走向。

在第三集《血肉长城》中较细致地记录了苗可秀――这位中华民族抗日英雄的形象。他从一名东北大学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双手能打枪,枪法极准的抗日义勇军的领导者,我们用详实的历史资料并通过采访体弱多病的苗可秀夫人,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表现苗可秀这个历史人物。苗可秀夫人讲述了当年与日寇斗争的悲壮经历,她说,我和苗可秀认识和结婚就是一个故事。当时我还是个大姑娘,日本人追苗可秀,苗可秀逃到我睡觉的炕上,钻进我躺的被窝里。日本人追进来问我为什么躺在炕上,我说我得了疟疾,日本人怕传染,就没掀我的被子,这样苗可秀才躲过了日本人的追杀。可是我是个大姑娘,男女睡在一起了,后来就得结婚了。当时苗可秀不愿意结婚,他不是嫌弃我,他说他怕连累我,因为他打日本,说不上哪天就死了,我不怕,就结婚了。这些平实的语言,蕴含着一个中国女人的善良之心。通过这个故事抗日英雄苗可秀的形象在片中丰满起来。

二、 以真实的历史文献,反映历史的真实性

将历史文献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在现实环境中,可以引导观众自然沉湎于对历史的回顾。如第一集《阴谋逼近“九・一八”》一开始,我们从现在沈阳北塔寺院陈列的一块记载沈阳的历史的石碑切入,首先展示日本帝国主义的假人道真凶残的真实面目。这是一块用日文撰写的日本关东军纪念侵华日军亡灵的石碑,日本投降后,这块石碑被愤怒的沈阳百姓推到。后来,文物单位把它放到了沈阳北塔碑林中。碑文中的日文记述了上个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制造的一场战争。碑文提到的“满洲事变”,就是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碑中所述战死的勇士,就是彻头彻尾的日本侵略者,是屠杀中国人的刽子手。镜头多次切向这块石碑,并叠画出石碑上的全文,给观众充分的想象的空间,使观众在片子一开头,就感受到一个侵略者、刽子手的虚伪和狰狞的真实嘴脸,由此把观众引入对《勿忘“九・一八”》的历史回顾中。

把历史与现实对接起来也是《勿忘“九・一八”》的成功尝试。它可以更好地发掘今人对历史的记忆和印象,把已逝去的岁月在人们的记忆中激活,让观众自觉步入作品所展示的历史时空里,体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和人文意义。如第三集《阳光下的罪恶》中,当年日军为了防御苏联军队从内蒙北部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进攻,在这里撒播了大量细菌,至少有4000人因做细菌武器的实验而丧生,日军的细菌战使不计其数的中国无辜百姓死亡和染病。时至今日,东北三省的老百姓仍然笼罩在731部队故意埋在那里的多达几十万枚细菌毒气弹的威胁之中。我们运用电视多时空、多角度的艺术功能,将视角从历史的客观的陈述,链接到现实的思考的解读,增加了作品的贴近性。

三、 表现手法多样化

九一八历史意义第4篇

该课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它既是土地革命战争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部分,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同时还是国共关系的一部分,学好它可以为学好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打好基础;可以为正确地处理好日中关系,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提供历史依据,还可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主旋律提供实现的借鉴作用。

2 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对中国近代史有所了解,但不够深入,全面。他们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不喜欢常规教学模式,也不喜欢老师“满堂灌”。因此,课程不宜讲得太深,把事情讲清楚即可。为便于学生对课本的记忆和理解,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把讲述,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3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2)能力目标:A、通过学生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B、通过探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各方面的反应,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C、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使学生认识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B、通过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4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九一八事变:既拉开了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序幕,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反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在中国近代史上和世界现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安事变:既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的局面,又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史上和国共关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学难点

A.九一八事变的原因;虽然教学用书上没有把这一占作为教学难点,但是根据学情,我认为这也是本课难点之一。因为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和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是根本原因和重要原因,但是八年级学生不具备这方面知识,老师要介绍这方面知识,但不可深入,分寸难以把握。B.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问题课本上讲得比较浅显,老师要引导学生从主次矛盾的变化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两个方面去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对中国近代史有所了解,但不够深入全面,他们不喜欢常规教学模式,也不喜欢老师“满堂灌”。因此,为了便于学生对课本的记忆和理解,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把讲述,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6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完毕提问:东北人民为什么流离失所,抛充宝藏?学生回答:因为九一八事变。这样既改变了常规手段上课,又让学生对九一八事变有初步印象,导入新课。

(2)新授。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完毕提问: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各方面的反应如何,有何影响?学生回答:代表的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沦陷;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共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揭开了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序幕。这样既讲清楚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老师接着讲述: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向华北入侵,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共之间的矛盾开始下降为中国社会次要矛盾。中共提出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抗日的主张,得到了内以张学良,杨虎城为代表的爱国将领的响应,张学良,杨虎城多次劝蒋抗日未果,于1936年12月12日扣押,逼蒋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这样,很自然地由九一八事变过渡到西安事变。

接下来播放西安事变的视频,完毕让同学们讨论:如何正确地处理西安事变?有的学生说杀了}有的学生说放了,和平解决。接着让学生讨论:杀了会有什么结果?和平解决又会有什么结果?学生回答:杀了,中国进一步内战,有利于日本侵华;和平解决,有利于中国结束内战,一致抗日。通过讨论,既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是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7 小结

日本为向中国转嫁经济危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虽然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沦陷,但是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了抗日义勇军,中共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争,揭开了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序幕。随着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内以张学良,杨虎城为代表的爱国将领在劝蒋抗日不成的情况下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B 说巩固练习

(1)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甲午中日战争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该题正确答案是B。A选项可以复习以前学习过的内容,CD选项可以为学习下一课留下引子。九一八事变既是本课一个重点,又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

(2)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侵略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B.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 C.实行不抵抗政策D.张学良杨虎城有爱国心

该题正确答案是A。西安事变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该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9 说课后反思

(1)本课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九一八历史意义第5篇

“九一八”防空疏散演练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防空意识和国防观念,提高师生防空袭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9月18日上午,XX小学组织开展了“九一八”防空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顺利、有序开展,该校于9月16日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活动重要意义,并制定出详细方案,并在全体教师会上解读方案,明确各人职责。9月18日晨会课,各班举行专题培训,让学生熟悉应急撤离的正确方法,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演练前,学校行政组人员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再次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上午9时,安全警报响起,全校师生按照既定路线安全、有序、迅速从教学楼区域撤离。在演练活动总结会上,该校相关负责人向全体师生重申了活动的重要意义,对演练过程进行了点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不足之处,教育师生“牢记国耻

警钟长鸣”,为国家、民族振兴努力奋斗。

XX小学一贯将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九一八”演讲活动总结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之际,为铭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东华镇第二小学全体师生在操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3000万同胞身陷水深火热之中“九一八”事变虽然已经过去整整88年但是侵华日军的罪恶却不能因时间的流逝而被抹去。它提醒我们,告诫我们:勿忘历史;勿忘屈辱。

9月18日上午九点五十五分,东华二小六年级学生XX在操场面对全校师生铿锵有力的演讲着“……整整88年过去,仇恨不曾生长,记忆同样无法泯灭。中国人民纪念那段历史,就是要警示和鞭策自己:只有国家强盛,才能彻底避免任人宰割的命运;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凝聚成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真紧张呀,伴随着空中久久回荡的防空警报信号,数百名师生心情愤慨、沉重……。

此次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明白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是幸福的,“九一八”事变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的,要时刻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作为小学生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用实际行动来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九一八”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总结

为铭记“九一八事变”,勿忘国耻日,9月18日上午,XX初级中学举行了紧急疏散演练活动。

为使演练开展的扎实有效,学校制定了《紧急疏散安全演练方案》,做到分工到人、责任明确、统筹协调;利用校会,召开应急疏散演练动员会,确保演练活动有序进行。

9点18分,随着防空袭预警信号响起,演练开始。各楼层和走廊的学生在负责老师的组织下,按照制定的紧急事件疏散方案和路线紧急疏散。2分43秒后,900余名师生在安全区集合完毕,抱头蹲地,原地待命,各班迅速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此次参演的师生都能服从指挥,快速疏散,反应迅速,撤离过程中,没有拥挤推搡现象发生,疏散中也无一学生出现伤情。

活动结束后,城关中学副校长、演练总指挥周海营对演习进行了点评,并作了“勿忘国耻、面向未来”的主题演讲。周海营勉励同学们:勿忘国耻、面向未来、发奋学习、刻苦锻炼、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此次演练活动,不仅增强了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而且提高了突发事件时学生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它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唤起了当代人的历史责任感,让警钟长鸣于每个人心中。

“918”防空警报日系列活动总结

为普及人民防空科学知识,在全园范围内营造学习人防知识、注重人身安全的宣传氛围,形成“居安思危、备战人防”的国防理念。9月16日下午,市直幼儿园组织全园教职工观看了人防教育系列电影《居安思危备战人防》,以电影科教的形式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战时防空和平时生活中,实用科学的抢救方法就地自救和抢救伤员对减少伤害,提高生存率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观看影片,使大家学到了不少新的人防知识,了解了面对战争、地震、火灾等灾害中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治方法。

9月18日上午10点整,随着急促的防空警报声响彻市直幼儿园上空,

“9·18”防空疏散演练正式开始。按照演练前制定的预案,全园幼儿在各班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沿着预案规划的路线,安全、有序、快速地从教室撤离到设定的安全地带。整个演练过程做到了路线明确、镇定自如、疏散有序。

演练结束后,园长对本次演练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并带领全园师生一起回顾了“九·一八”事变这段难忘的历史,提醒全园师生,虽然伤痛和苦难已经远去,但我们仍需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通过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展,全园师生进一步了解了我园针对此类突发事件所设置的应急预案,熟悉了紧急避险时疏散的程序和路线,增强了风险和忧患意识,并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救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特殊的日子发出的特殊声响,警示着大家勿忘国耻,时刻铭记: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定。此次演练活动真正做到了将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完美结合并落到实处。

纪念“九一八事变”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9月18日,村党总支部在村委办公室开展了以“勿忘国殇,奋发图强”主题教育活动,纪念“九一八事变”八十八周年。活动由村党组织书记XX主持,村党总支部班子全体成员出席了本次活动。

九一八历史意义第6篇

大学生918事变85周年纪念日心得体会2016范文一

时间如同流水一般,匆匆的过着。转眼间又是一个浓情的9月--

如今的九月里,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最灿烂最幸福的微笑。我们微笑是,因为此时的我们正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大踏步在这和平年代的阶梯之上,我们在幸福的时光里,踏歌又起舞,共享这和谐社会里的美好生活。

享受美好的同时我们也都在感叹着它的美好来之不易,生活中我们要瞻前顾后,享受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永远铭记我们民族再解放前的那段屈辱历史,那个黑色的年代。

让我们轻轻的翻开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黄历,一个血色印染的的数码映入我们的眼帘,那就是1931年的9月18日。

这一天里,丧心病狂的日本鬼子如同猛兽一般疯狂的侵略着我们的家园,他们在这一天里蓄意在中国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目的就是更近一步的侵略我们的领土,他们在我们的土地上肆意的屠杀我们的良民百姓,侵占我们的东北地区,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他们吞并我们大中国的梦想。

正当在鬼子们残忍的进行激烈屠杀的时候,我们的人民在也无法忍受这帮犹如畜生一样的鬼子在我们的土地上任意而行了,从此刻起,我们在也无法眼睁睁的把我们的民族推向被腐乳的边陲任人宰割,我们做为中华大地上的儿女我们要保护祖国母亲,我们要用我们的血肉来巩固我们的宏伟版图,不让他受到丝毫的损害,于是我们的先烈们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拿起我们的武器与这帮日本帝国强盗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演讲稿。

血雨腥风中我们的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不为别的只为我们的祖国的完整,只为我们的国家财产不在受那些强盗的掠夺,只为了洗刷掉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耻辱。枪林弹雨中,有多少先烈在战斗中倒下,血泊之中又凝和了多少热血,我们已无从记起,我们真的是永远数不清了日本帝国主义在我们中国大地上的裂迹,。他们的,为我们留下的血债,仇恨已经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里根深蒂固,铁一般的事实,无从忘却。

时光荏苒,被欺辱的黑暗年代已经离我们这些新一代的大学生很久远了,金色日光中的我们虽然不在用刀枪去搏击在那血色的战场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我们现阶段的使命就是要铭记历史,不忘耻辱,继续着前人的革命力量,发奋学习我们的科学知识,用我们的智慧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强大,让那些曾经欺辱过我们的国家也瞧瞧,什么才是真正的强者。同志们让我们铭记心中的仇恨和耻辱,努力吧,用我们的力量让我们的民族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也让我们的和谐社会更加完美辉煌。

大学生918事变85周年纪念日心得体会2016范文二

85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他猖狂的梦想,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出兵攻占我国的东三省,命令东北军不许抵抗,致使东三省这个有着丰富矿产资源、物产资源,面积是日本三个大的美丽而富饶的地方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3000万同胞沦为了亡国奴。

翻开历史的这一页,当年蒋委员长的那句绝对不许抵抗,缴械则任其缴械,入营房则听其侵入的话重重的击打着我们中华儿女的心,这是怎样的民族耻辱啊!29万中国军队,1万日本军队,本应该是多么悬殊的兵力对比,可是只有三天,日军竟没有废什么枪弹便一举占领了东三省,3000万同胞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成为了亡国奴。这是怎样的悲哀、怎样的耻辱啊!

85年后的今天,阳光依然明媚,微风依旧吹拂着我们的脸庞,可是这莫大的民族耻辱,莫大的冤屈如何去平复,这血海深仇如何去偿还?古人说: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导致未来的灾祸,作为一名当代青年,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7十年前,我们在军事法庭上对日本战犯实施宽大处理,不是因为我们懦弱,是因为我们是一个伟大而宽容的民族,我们希望和一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和睦相处;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七十四年,日本竟然明目张胆地霸占钓鱼群岛;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七十四年,在中国政府屡次友好的警告下,日本竟开始公然声称:要彻底消除中国的反日情绪,必须先删除中国历史教科书内的抗日战争史!继而更是叫嚣着要改善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览方式。

我不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发展永远是第一位的。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请记住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切,振兴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的祖国不再受任何的欺凌!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惨剧!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留住历史,可以温故而知新。我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然而,正是失败伤痕和屈辱,才给了我们重新站立的力量!为什么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发展态势如此迅猛?就是因为他们的国民牢记了屈辱的历史!在日军侵韩纪念日那天,无论你是多么富有的日本人,在韩国都没有饭吃,没有店住,因为爱国情结深厚的韩国人,拒绝给曾经侵略自己的民族供应任何物质!

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

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这些年来,一些亲痛仇快的现实,还是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悲哀,深感遗忘文化在一些国人头脑中颇有市场。一些商家不顾历史的伤疤,以南京大屠杀作为电脑游戏;把日本军刀、军服作为卖点;一些艺人竟然把军旗装穿在身上招摇过市等等。如果集体健忘症过于严重,人们将容易越来越浅薄、轻浮、狂躁、极端和急功近利。

一个民族,若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等于失去了民族的记忆功能;失去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

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只有我们一起来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灵。绝不允许者别有用心地扭曲历史,绝不允许屈辱的旧梦再现,绝不允许重蹈践踏人权、亵渎文明和破坏正义的覆辙!

中华民族每位儿女都是祖国的孩子,祖国不够强大,就像是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子女的父母,不光是家庭的悲哀,更是孩子的不幸!!

堂堂中国偌大民族,居然任一弹丸之国欺凌日久日甚!

中华之所以大而不坚,众而不精关键在意识不足,觉悟不到;人人只为自己着想,人人为私己之利不择手国人自残,哀哉!!

国人就不能够凝做一团,厚积博发吗?

时光的流逝也许会磨灭人们心头的许多记忆,但充满着血与火的往事历历在目,警示人们永远引以为戒。《论语》曾告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希腊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不就是从昔日的经验教训中时刻照看着这后视镜缓缓向前跋涉?描述与记录,回忆与解读,是人类永远不会放弃的权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可以说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虽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历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飞驶的火车,他的眼眸一直饱含着未干的血泪

9月18日,这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

又到九一八,再谈血泪史。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催我们前行。历史老人依旧在前行,我们依旧需要努力,只是为了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九一八:献上我们永远的纪念

悼念先辈,勿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大学生918事变85周年纪念日心得体会2016范文三

历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飞驶的火车,他的眼眸一直饱含着未干的血泪来源:学优网--2016纪念九一八85周年演讲稿50篇

9月18日,这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在此后的14年中过着饱受的亡国奴生活。然而,对一个民族最严重的摧残不是摧残他的肉体,而是摧残他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惟一的根与魂。

今天,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能否清醒地坚守自己的文化家园?

大学生918事变85周年纪念日心得体会2016范文四

三尺讲台是我们平凡而狭小的岗位,三尺讲台却是我们文化战场最广阔最坚定的阵地。我,就是这个阵地上又一位新的战士!毕业典礼上的那一幕,至今还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举起握紧的左拳庄严宣誓: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言到此时,泪水夺眶而出。是对母校的眷恋,是对恩师的感激,是对同窗的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强烈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奋斗终身就意味着一辈子吗?是的,就是一辈子!我很幸运,这一辈子的起点是在这里,在育才这片热土上!这里有我钦佩的前辈、师长,这里有优良的光荣传统,这里有一种朴实而伟大的精神,叫做奉献!这一个月的工作让初为人师的我尝到了苦头。身边的同事都把疲倦藏在微笑的背后,我还有什么理由说累呢?这一个月的工作让初上讲台的我尝到的甜头。夜深人静,一盏台灯,一个闹钟,一支钢笔可是,孩子的一次漂亮作业,家长的一个感激电话就会让我精神百倍,困意全无。这就是一个新教师最真实,最朴素,最舒心的快乐!

耐得住寂寞的人生才是充实的人生!没有哪一个岗位能像教育这样聚集了全社会的关注与期待;没有哪一个工作能像教育这样深刻地影响着民族的未来;更没有哪一项事业能像教育事业这样清醒地坚守着文化家园。

又到九一八,再谈血泪史。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催我们前行。历史老人依旧在前行,我们依旧需要努力,只是为了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是充实的人生!没有哪一个岗位能像教育这样聚集了全社会的关注与期待;没有哪一个工作能像教育这样深刻地影响着民族的未来;更没有哪一项事业能像教育事业这样清醒地坚守着文化家园。

九一八历史意义第7篇

1931年的9月18日的深夜,东北军的士兵们被一声爆炸声惊醒,日本关东军轰炸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路,并诬为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轰炸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了沈阳城,半年之后,东北三省全部沦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不能忘记的国耻。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小学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讲话稿大全,仅供参考。

中小学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讲话稿大全(一)老师们,同学们:

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时候,你满怀崇敬和自豪,当《国歌》响彻耳畔的时候,你心中一定充满着对未来的向往。但你可曾对那产生过鲜红历史的追思?今天又是“九一八”,历史提醒我们:别忘了啊,别忘了69年前那沉痛的一幕,别忘了我们民族灾难深重的历史!1931年9月18日夜10点20分,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蓄意挑起“柳条湖事件”,一个小时后,日军集结军队向中国驻军发起猛烈攻击,“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从此,中华民族的历史揭开了最黑暗的一页,中国人民空前的浩动开始了。9月19日,沈阳、长春相继失陷,22日,吉林失守,11月19日齐齐哈尔失守,东三省沦陷。国难当头,人民遭殃。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拱手让出东三省,日本侵略者更加肆无忌惮,气焰嚣张,开始把魔爪伸向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总爆发,中国人民完全跌入了战争蹂躏的深渊。风雨同悲,天地含怒。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蒙受凌辱,多少善良的华夏子孙惨遭屠杀,又有多少宝藏遭到掠夺和毁灭!整个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者践踏了中华930多座城市,杀害了几千万中国人民,直接造成财产损失1000多亿元。这是历史的悲剧,这是民族的悲剧!中华民族是坚强勇敢的民族,她的脉膊里流动的是不屈的血液。东北有杨靖宇、李兆磷领导的抗日联军,有爱国群众组织的抗日救国会、民主救国会,中原大地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武装的人民。到处是抗日的峰火,到处是抗日救亡的呼声,拿起刀枪,保卫家乡,把鬼子赶出境,把敌人消灭净……八年艰苦抗战,打败了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历史无情,人民有情。那些中华民族的罪人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那些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面对历史,让我们在这里深思:屈辱的不是贫穷,而是自甘落后的卑躬屈膝,悲壮的抗战才是自强自立的开始。不能忘记,把“九一八”刻在心里。

亲爱的同学们,记住吧!“九一八”国难节。为了我们明天的希望,为了我们的国旗更红!让我们永远记在心里!

中小学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讲话稿大全(二)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本周星期三----9月18日,“九一八”,这是个不寻常的日子,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忘怀的日子----中国国耻日。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在1931年9月18日的深夜,驻守在我国东北的日军炸毁我南满铁路柳条胡的一段路轨,借口日本士兵失踪,轰炸并占领了沈阳城。由于当时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这个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物产资源,面积是日本国土三个大的美丽富饶的地方,一下子就沦陷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9月18日,也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不能忘记的国耻日。

翻开历史的这一页,这是怎样的民族耻辱啊!3000万东北同胞过着饱受凌辱的亡国奴生活。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了最为深重的民族灾难。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半壁江山沦陷,一亿以上人口流离失所,3500万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几千亿美元。中国一度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和率领全国各族人民,与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浴血奋战,直至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如今中国发展了,中国壮大了,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在“九一八”事变82周年,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勿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时刻牢记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就在中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日本竟明目张胆的想霸占钓鱼岛,日本政府想将钓鱼岛“国有化”,在中国政府屡次友好的警告下,日本竟公然声称:“要彻底消除中国的反日情绪,必须先删除中国历史教科书内的抗日战争史。”这是企图为日本侵略历史翻案。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日本许多政界人士,包括领导人,至今仍然很少表现出对自身历史的深入认识,甚至公然否认战争罪行。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那么,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一名小学生,怎样做才算是爱国?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生,就是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好今天的每一堂课,做好今天的每一节操,读好今天的每一本书,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时刻准备为民族的未来做好知识的积累,长大后贡献社会,为祖国的安定团结、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中小学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讲话稿大全(三)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怀着非常复杂的心情站在庄严的国旗下,因为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9月18日。对于每一个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人来说是一个最不愿意回顾,但又是最不能被忘记的日子。75年前的今天,日本帝国主义以最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开始了对中国人民及亚洲人民的滔天罪行。今天对于这段历史我不想再重温,因为我不想历史再现,但历史告诉我们,不要忘记那些用生命换来民族生存的英雄们,他们是可敬的;同样不要忘记那些发动战争的恶魔们,他们是可憎的,也许我们可以宽恕发动战争的民族,但绝不能宽恕发动战争的恶魔。

时至今日,在中国人民一再以德报怨的宽容下,日本政府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中国人民及亚洲人民的感情。日本领导人不停的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教育界不断的修改教科书,日本右翼势力的沉渣泛起,这一切说明现在的日本跟70多年前一样,依然戴着狭隘民族主义的面具。中国人民及亚洲人民的强烈谴责是必须的,我们的谴责不一定能摘下日本狭隘民族主义的面具,但能让我们铭记历史,铭记历史的真相,因为真相只有一个,历史不容篡改。但谴责不是我们的全部,过分的谴责只会加深仇恨,也会使我们陷入狭隘民族主义的漩涡,历史证明狭隘民族主义永远是无法征服世界的。

记得在上历史课的时候跟同学们这样讲过,秦汉时期逐渐形成了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中国文明以其博大精深的包容性、气势恢弘的创新性和辉煌灿烂的先进性而征服周边国家。我认为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也是世界所需要的,我不知道用什么来表达这种精神,暂且称之为普世主义吧。普世主义的基础应该是领先世界的文明,核心则是和平与正义。所以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最重要的是让每一个七中的学子深知,在战争年代为中华民族的生存,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是最光荣的;在和平年代我们勇于担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同样是光荣的。

九一八历史意义第8篇

近年来,关于张学良的非议颇多,但大多站不住脚。对待历史人物,应按照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方法,从评价标准、评价方法、需要处理好的关系等方面给予公正客观的评判。本文认为,张学良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之一,不管他身上带有多少时代、阶级和个人的局限,他都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西安事变;《申报》;国统区;影响分析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12-0028-03

今年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它的和平解决,直接促成了国共两党十年内战的结束,开启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拉开了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序幕。张学良作为事变的主要组织发动者,一直以来受到尊重,被誉为民族英雄。但是,近年来对张学良的非议日渐增多:从民族大义,到才华能力,再到人品人格,被批得无一是处,更被说成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本文将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方法,尝试对张学良的功过是非给予比较客观的评价。

一、从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看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史学界争论颇多。一则争论是否应有统一的标准,二则争论如果有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唯物史观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必须有一个客观的基本标准。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应是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历史人物的言行,看其对社会历史发展是起了阻碍作用,还是促进作用。阻碍即否定,促进即肯定。

张学良登上近代中国政治舞台的时候,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8年6月,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后,张学良被推举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奉天省保安司令,主政东北。他受命于危难之际,集国仇家恨、内忧外患于一身,面临的形势十分险恶。南京政府希望他改旗易帜,促成全国统一。而日本人要他实行“自治”,如不听警告,则日本就要自由行动。经过长达半年的和平谈判,张学良于1928年底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以青天白日旗替换五色旗。“东北易帜”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中国东北的阴谋,国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东北易帜其本身求统一、求抗日的历史趋势,是完全正确的,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方向、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是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做出的第一件有深刻影响的大事,是他一生中最令人称道的爱国壮举之一。”[1]

然而,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下令不抵抗,不仅使他自己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更使我东北大好河山不战而亡,顷刻沦陷。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已经下了不抵抗的禁令。7月的“万宝山事件”,反对反日运动,命令“隐忍自重”;8月的“中村事件”,铣电称“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9月12日,和张学良在石家庄会晤,蒋要求张学良严令东北军,“一律不准抵抗”,提交国联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学良对日本寻衅的态度也是不得抵抗。事变后,他判断只是一次和以往一样的寻衅事件,因此“余立时又下令收缴军械,不得作报复行动”。[2]尽管张学良自始至终强调是自己对局势判断失误,并不是真的不抵抗,只是一种避免战争的策略。但是,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国土沦陷,三千万人民处于日本的铁蹄之下,继而日本以东北为基础加快了全面侵华的步伐,这一切张学良无疑负有重大责任。

九一八事变以后,中日矛盾上升,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当时,全国抗日救亡的呼声高涨,而却坚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1935年秋,张学良奉之命,率东北军到西北“剿共”。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红军歼灭东北军两个完整精锐师,师长均战死。张学良深有感触,尽管刚刚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红军战斗力依然极强。他更加感到,内战就是内耗,应该及早把各方力量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辱。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兵谏”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主导下,以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由此拉开了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序幕。如果没有西安事变,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国共对抗还要继续,合作遥遥无期,抗日更无希望。事变无疑对推动时局向着有利于抗日图存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张学良功不可没。

二、从历史人物评价法看

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阶级分析法和历史主义原则的结合。坚持历史主义原则,是指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其所处的特定社会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加以评价,而不能用现代的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历史人物。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之一,即在分析历史人物阶级属性的基础上来评价历史人物。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人物的局限性是由其所处时代和阶级决定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摆脱,当然也包括张学良本人。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原有的集权统治,帝国主义对中国继续采取分裂和侵略的政策,而新的强有力的统治还没能建立。武力成为控制权力的首要法宝,中国进入了“有军队就有权力,战争解决一切”的军阀时期。民国时期的军阀在阶级属性上仍然属于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在一定时期也带有不同程度的资产阶级性质。他们一方面利用手里掌握的政权和军权,大肆掠夺土地,并以残酷的方式经营土地,加深了农村的危机;另一方面又以出卖国家利权,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来扩充实力,进而建立反动统治,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人。张学良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时候,正值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的时期,军阀出身的他自然也不能摆脱他的时代和阶级的限制。

皇姑屯事件以后,东北政局陷入日俄夹缝的危困之中,当局又有“以外交制奉张”的意图,张学良完全可以“挟寇自重”。但是他抵住内外压力,以民族大义为重,选择易帜归顺中央,寄希望国家统一,共同抵御外辱。作为一个军阀他是难能可贵的,在当时各派军阀中是绝无仅有的。但是“东北易帜”时间多次推迟,半年内悬而未决,固然有日本势力干涉的外来因素,但也有张学良借此“巩固个人地盘与权力”的主观意愿。易帜时间最后在12月中旬,是因为此时才答应了张学良的两条根本要求,即热河划归东三省及各省人事维持现状。张学良决定易帜的关键是的全面让步,从而保证他的军事实力和在东北的权力。有学者甚至提出,张学良是东北易帜的最大赢家。[3]这种观点虽然过于绝对,但是也说明张学良作为封建军阀,“易帜”有一重目的是谋求个人利益。

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命令,张学良承认是他下的,与和中央政府无关。但是我们仍然要以历史主义原则和阶级分析法来分析。从的角度讲,他才是不抵抗的始作俑者,一是因为他才是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总代言人,二是由于时局对他的影响。中国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本身是软弱的,强敌当前自然就产生民族失败论,同时又有对人民革命的恐惧心理。因此他想要依赖外部力量,假和谈之名,行妥协退让之实,以保存实力,对内消除异己,巩固强权。事变发生时,正在由南京到九江的军舰上,准备对红军进行第三次围剿。19日,蒋密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23日,又命万福麟、鲍文樾带口信:“你们回去告诉汉卿,现在他一切要听我的决定,万不可自作主张,千万要忍辱负重,顾全大局。”[4]以蒋在中央以及对张学良的影响力,尽管不抵抗命令是张学良下的,他也只能负第二位的责任。

从张学良的角度讲,他一方面迷信和中央,另一方面也有个人的地方主义思想。张学良一直以来对都是大力支持的。但是据《日记》披露,蒋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初期曾记,“此亦为外交之转机,亦为国家统一之转机”。张学良口述实录认为,前一句话是希望列强干预,归还东北;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日本归还东北,也不必再交给张学良了。[5]在蒋张关系最好的时候,蒋依然在防范张。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是对张学良势力的最大一次削弱:东北军损失数万兵力,空军、兵工厂、大量武器都被日本虏获;张家银行损失达千万元以上,损失黄金四万多两和大量古董,大帅府的六个金库全被打开;政治上损失更为惨重,张学良本人被扣上“不抵抗将军”的帽子,雄踞一方的局面消失。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虽然“息内争,御外辱”和“全国抗战”是张学良主要的政治主张,但是他首先想到的当然也是自保。从环境和阶级的视角出发,无论谁处在张学良的境地,都会选择下令不抵抗。

三、从评价历史人物要处理好的两个关系看

唯物史观认为,评价历史人物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历史人物的主观动机和历史活动的客观结果之间的关系。在考察历史人物的活动时,既要考虑到人物的主观动机,又要考虑到客观结果,要把二者结合起来,辩证地分析。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不抵抗的主观原因在于他对局势的错判。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朝野蓄谋已久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大东亚共荣圈的既定方针。张学良主观上对日本借事变完全侵占中国东北为它的殖民地缺乏认识,一味希望事态不要扩大。张学良曾说:“我这个人是胆大妄为的,如果我当时知道日本人真要这么干,我会跟日本人拼命的!”[6]他认为,日本人吞并东北并不是明智之举,日本并不能获利。日本公然入侵中国,对国际社会无法交代,在国际上无法立足。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历史,张学良的认识并没有错。日本打了八年都没能,正是侵华战争拖垮了日本。因此他采取了处理日本挑衅的一贯做法:离开他,躲开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才让张学良看清了日本人的野心和真实意图。因此才有他后来在西北劝说阎锡山抗日,那时候他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和日本的事已经化不了了,只能团结一致抵抗,而别无他法。

此外,张学良还有一重顾虑,即东北军没有以一己之力担起捍卫整个民族国家安全的能力,全国抗战是东北军抗战的前提。东北军只有在全国抗战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抗战,因为两军力量相差实在悬殊,而且关东军背后是整个日本的力量。他认为,“日军不仅是一个联队,它全国的兵力可源源而来,绝非我一人及我东北一隅之力能应付”。他提出,“我们是主张抗战的,但须全国抗战,如能全国抗战,东北军在第一线作战,是义不容辞的”。[7]但是并没有抗日决心。1931年9月22日,在南京市党部党员大会上说:“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8]乞怜国联,坚持不抵抗,这就是的态度。在全国抗战的前提不具备的情况下,张学良只能“期望这次事件,不致于使事态扩大,以免兵连祸结,波及全国”。[9]事实上,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无论张学良抵不抵抗,都不会改变事变的结局。九一八事变以后,他不仅清醒地认识到日本企图吞并中国的侵华野心,更认识到坚持不抵抗主义的固执态度。因此“共产党之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对张学良才能“高唱入云,实攻我心”。

二是要处理好历史人物的政治活动和个人私生活之间的关系。应当以政治为衡量历史人物的尺度,个人性格、生活作风等不应该是肯定或者否定历史人物的尺度。同时,还要注意辨别历史人物个人私生活坊间传闻的真伪。很多人诟病张学良的个人生活,特别是他流连赌场妓院,染有毒瘾。但是,这不能影响我们对他政治活动是非功过的判断。九一八事变后他痛下决心,忍常人不能忍,戒除毒瘾。他虽然风流韵事多,但九一八事变当晚并不像传闻所说沉溺酒色,置国家大事于不顾。事实上,张学良当晚正出席辽西水灾筹款义演,英国大使夫妇等要人在。接到沈阳电话张学良即离席处理,一刻未耽搁。谣言之所以广为传播,是日本和南京方面蓄意为之,目的就是坐实张学良的“风流将军不抵抗”。张学良后来在软禁中和原配夫人于凤至离婚,也并不是世人传闻的和赵四小姐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是于凤至在美为张学良被软禁申辩,引起不满。迫于政治压力,二人不得不离婚。可见,评价历史人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张学良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之一,在他短暂的政治生涯中数次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为民族复兴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不管他身上带有多少时代、阶级和个人的局限,他都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参考文献

[1]陆军等.张学良――东北军[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527.

[2]张德良.张学良与九一八事变[J].社会科学辑刊,1991(5).

[3]曾业英.论一九二八年的东北易帜[J].历史研究,2003(2).

[4][5][6][7][9]张学良世纪传奇口述实录[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430.438.425.428.428.

九一八历史意义第9篇

关键词:九一八;日本;影响

日本对我国的侵略野心由来已久,侵华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我国东北是日本重要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地,农业、重工业原料供应地。日本统治者视我国东北为日本的“生命线”。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就形成了“吞并朝鲜,,称霸亚洲”的大陆政策。1894年,日本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吞并了朝鲜以及我国的台湾和澎湖列岛,并把触角渗透进了我国东北的南部当时称为“南满”的广大地区。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武力攻击东北,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战争。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的不抵抗政策,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它既是日本欲保“线”必“开辟利益线”强盗理论的实行,又是分期占领中国,争做“东洋之盟主”的开始;既是“失之与欧美,取邻于邻国”双轨经济国策的实行,又是对西方列强“靠强兵掠夺,靠掠夺富国”及“谋富要领”领会的结果。1927年夏,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了“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在向天皇奏呈的《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1931年,日本军部秘密制订了有关侵略我国东北的方针、步骤和措施。在完成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周密准备之后,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我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九一八事件的发生,对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均造成了重大影响。

一、政治方面

“九一八”事变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带有转折性质的重要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历史进程。

从全局看,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它是争夺亚洲霸权和走向发动世界战争的起点,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策源地之一――远东战争策源地的最早形成。九一八事变后,东亚局势再度紧张,并持续恶化,最终导致了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全面爆发。

因此,不能把“九一八”事变看作是只有局部意义的中日两国间地区性的一般军事冲突,而要把它看作日本企图建立军事独裁法西斯,实现其独占我国的“大陆政策”的第一步。它开始了“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阶段”。

从国内政治形势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我国东北,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我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包括学生、工人在内的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他们对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政府的不抵抗主义。

九一八事变对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希望尽快围剿红军,平定内部,然后枪口对外。但是红军在,的指挥下,不断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即便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进行长征,也没有被完全消灭,反而实现了战略大转移,到达陕北,延续了革命的火焰。与此同时,也不得不进行了一些国防准备,修建重要铁路,组建空军,迁移重要企业到内地等。总而言之,九一八事变严重破坏了我国的国家安全、独立和领土完整。考察中国近代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其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九一八”事变以后,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国的矛盾变得特别突出,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完全征服中国的政策,企图把中国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占的半殖民地状态改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状态,此后,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和各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由此变动了我国国内的阶级关系。“九一八”事变后我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所不断发生的变化,一直持续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历经10多年,中日民族这个主要矛盾才得以解决。

二、经济方面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日本。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通货膨胀严重,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就业压力增加,农作物价格暴跌,农民纷纷破产,社会矛盾激化。

日本之所以发动九一八事变,就是为了缓解国内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近代历史证明,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是造成我国贫穷落后、现代化事业发展迟滞的根本原因。九一八事变前,沈阳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规划最优秀的城市,按照1931年的《东北年鉴》记载:当时的道路,“夹道植榆槐,以荫行人”。东北的民族工业也呈现出了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三万多人东三省兵工厂已占地1000多亩,服务全中国的无线电通讯业直通欧美,全国第一个造币厂、第一辆载重汽车都出现在这里,大量的民族资本家也在此发展。张学良深知“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经济上不能复兴,政治上就永远没有独立自主的一天。”为了东北民族工业的复兴,张学良制定了一系列扶植民族工业的政策,九一八事变前已显见成效。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沈阳的发展,导致了日本更大的贪婪。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由于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的推行,短短三个多月,日军就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建立了政权,以欺骗、统制奴役东北人民。日本通过“满洲国”控制我国东北地区,由此掠夺了超过其本土及殖民地(琉球、台湾、朝鲜)在内的更大区域。日军大肆掠夺各种物资,张学良将军的私邸大帅府也被洗劫一空,铁路边更是堆积着数目众多的需要运往日本国内的各种物资。对此,1931年11月28日,日本外务省清水嘱托在其至外务省的报告中说:“这里所谓满洲政权者,乃将满洲地区从中国分离出来,树立作为我国傀儡政权之意。军事方面听任我国,警察也以我国人为首脑,财政及其他各种行政权亦在我指挥之下,事实上成为我国保护领地的性质。这样,我国可根据需要,逐步采取经济措施,调整与国内和朝鲜之间的经济关系,把满洲作为经济圈内的一部分,而对我国经济有相当的贡献。”

我国现代化进程虽然缓慢和畸形,但直到九一八中日战争之前,它都一直坚忍不拔地向前发展。九一八战争,严重打击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我国自五四以来的民族主义运动所取得的辉煌胜利显得脆弱不堪,由中原大战决定的政治格局被打破,内部各个派系分化重组,的领袖地位受到冲击而不得不第二次下野。南京国民政府的权威被削弱,一些地方性割据势力得以屡次以抗日为名对抗中央,国民政府统一中国的事业遭到重大挫折,造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迟滞。九一八事变以及随之而来的侵华战争,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得我国现代化进程趋于停滞。日军所到之处,疯狂掠夺公私财产,破坏文化遗产,开采矿藏森林资源,发行伪钞,焚毁炸毁军民用设施,中华民族的物质精华,几被侵者洗劫一空。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日本在14年战争中给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失和破坏在人类发展史上是罕见的。数年来一直进行抗战时期中国损失问题研究的专家认为:“六年来,敌军陷我城市总达751座。陷区战前原辖户口4499万户,政区面积578.1万平方市里,耕地面积388847万公亩。陷区半数以上地域做过战场,受灾面积约在上述面积的70%以上。敌机空袭省区达23省。在上述灾区,我国所受损失,总计国币44967571000元,约合美金13359416000元。”日本侵华战争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造成巨大的物质、文化财产损失,对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产生严重滞碍作用。

三、思想文化方面

九一八事变使得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危机加深,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文化思潮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民族复兴主义思潮广泛兴起。

九一八事变前,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人们认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它持一种否定的态度。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如何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最迫切的现实问题,中国的有识之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积极宣传自己的民族复兴理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而民族复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团结人心,激发民族意识,以抵抗日本侵略。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生活与斗争之结晶的传统思想文化,自然成了人们鼓舞士气、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以抵抗日本侵略的有力武器。所以,九一八事变后,社会的主流意识对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是持一种认同和维护的态度的。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危在旦夕,“海内外贤士大夫,奔走呼号,复兴民族之声,嚣然四起”,《复兴月刊》大声呼喊:“中国近日,内则政治窳败,财尽民穷;外则国防空虚,丧失(师)地;国势岌岌,危如累卵。忧时之士,深虑神明华胄将限于万劫不复,于是大声疾呼‘复兴’、‘复兴’”。九一八后,中华民族的那种淡薄的民族主义思想意识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变得强烈起来,民族复兴主义思潮高涨起来。民族复兴主义思潮一方面主张民族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即使国人的主义信仰、政治派别有所不同,都应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以实现民族复兴为目的。另一方面就是广大有识之士纷纷批评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治主张,从理论上揭露“攘外安内”政策的谬误,增强国人对抗战民族复兴理论的确信,铲除“攘外安内”政策对国人造成的恶劣影响。1936年,冯玉祥、李宗仁认为“中华民族在日本军阀疯狂侵略与不断进攻下,实已届于最后生死存亡关头”,要复兴民族,只有放弃“攘外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坚决抗战。⑨九一八事变后广泛兴起的民族复兴主义思潮,明确提出中华民族能够复兴,并探讨了如何复兴等问题,这在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的历史背景下,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小结

九一八事变给我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阻碍了我国社会的发展。然而,从历史全程的角度看,九一八事变是造成日本走向危亡,以及中国进入复兴的一个历史分水岭。九一八事变后,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 关东军的“成功”抗命,使得日本军阀终于开始主导了日本的命运;而我国人民却因此觉醒,各种分崩离析力量的开始整合,最后形成一种不屈不挠的抗战意志,从此走上对抗日本强权侵略的道路,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领土。

参考文献:

[1]南京.时事月报[N]第1卷第2期,1929年12月

[2]大久保利谦编.近代史史料[M]第一编.日本:吉川弘文馆,1965

[3]中国现代史.下.[M].3-4.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

[4]张力,曲香昆主编.张学良研究第一辑[M].吉林文史出版社外务省档案

[5]孟国祥.中国抗战损失与战后索赔始末[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6]季啸风,沈友益.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吴钊.复兴之基点[J].复兴月刊,1932.2(1)

[8]李宗仁.民族复兴与焦土抗战[N].解放日报,1937-01-2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