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对乡村建设的建议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4 16:36: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对乡村建设的建议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对乡村建设的建议

第1篇

对策建议思考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力促进了乡村交通快效发展,提高了群众生活品质,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但由于乡村交通社会关注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管理职权不清、行政监管不力等问题,致使乡村交通成为管理空挡和盲区,无形制约着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创新乡村交通管理势在必行。

一、乡村交通面临的现状

乡村公路覆盖面广,连接广袤的县、乡、村、组,里程数占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的四分之三,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交通直接服务于“三农”,是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要素,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

长期以来乡村交通面临着“公益性”现状,在建管养运安方面,很大程度按照“公益事业”对待。一是没有控制性的乡村交通详细规划。乡村交通设计随意性大,甚至以领导的意见为转移,路面结构设计不规范、设计线路与实际路段情况不符、有的地方根本就不设计,造成乡村道路坡度大、弯道多、拐弯急、视线差。致使乡村公路技术等级低,安全风险高。二是没有保障性的乡村交通资金来源。乡村交通资金主要来源于中省补助资金,需要县乡村一定数量资金配套和社会捐助。由于县级财力不足、乡镇资金紧缺、村集体经济薄弱、社会捐助难度大等因素,造成部分交通项目采取村民“一事一议”等模式,委托当地既无资质、无技术、无经验的村委会组织队伍自建。致使乡村交通质量差,使用年限短。三是没有系统性的乡村交通管理体系。乡村交通的发展,目前更多注重交通的数量,而忽略了交通的管理。“产业发展”的成片推进,一些企业在乡村安营扎寨,货运车辆不断增多,“双超”问题无人管;“产业兴旺”的初步实现,流转土地后的群众空闲时间增多,驾驶二轮摩托、电摩托、农用车等出行频繁,且驾乘人员老龄化严重,违规问题无人管;“建管养运”的严重脱节,养护主体不明确、管理责任不到位、养护措施不落实,造成路面水沟边坡养护不及时、路面损坏、交通设施破坏等问题无人管。致使乡村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群死群伤重大安全事故频发。

二、乡村交通存在的问题

乡村交通点多、线长、面宽,通过近几年来乡村振兴的强力推进和精准扶贫的高效实施,乡村交通虽取得了决定性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可忽视。

(一)交通群体无安全意识。

部分驾驶人员酒后驾车、超员超载、逆向行驶、抢道追逐;部分驾驶人员驾驶的车辆未年检、无交强险,甚至是城市淘汰的报废车辆;农用车、二轮摩托、三轮车、电动车在乡村泛滥,部分驾驶人员未经过正规培训、不懂交通规则、甚至不能识别交通标识;部分留守老人为省事省时省钱,亲自驾驶电动摩托组合接送留守儿童上学和放学,无安全意识又严重超员;部分群众把乡村公路当做公共资源,随意在公路上铺晒粮食、摆摊设点、堆放柴草。

(二)交通运输无设施保障。

乡村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因资金原因,未按照“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要求,增设交通标识标牌、减速带、波形护栏。部分公路坡度大、弯道急、搭接多、临水临崖,未安装波形护栏和警示标识;部分公路两旁的学校、院落、企业等出入的人车较多,未安装减速带和提示标志;部分公路路面狭窄,安全风险点和风险源多,车辆只能单向通行,未按技术规范修建错车道。

(三)交通执法无强硬措施。

乡村交通管理有交警、运管、路政、农机、道安办、派出所、交管办等多个部门,各部门职能明确但交叉、执法配合但推诿,结果是多个部门管不了、管不住、管不好一辆车;乡村交通里程长、范围广、车辆多,交管部门人手少、装备少、车辆少,上路执法就显得力不从心,对乡村一些交通违法行为缺乏震慑力,多数驾乘人员都抱有侥幸心里,与交管部门玩起了“猫捉老鼠”游戏;乡村道路车辆种类繁多,无牌无照驾驶、非法营运、违规载客、对抗执法已成气候,虽常常开展执法,但缺少强硬的措施,乡村交通运输违法违纪行为屡禁不止。

三、乡村交通管理的建议

乡村交通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客观面对、探索改变、创新管理,才能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一)建设、管理、养护“三到位”。

一是公路规划建设落实到位。新建的乡村公路对路基、路面、路肩、路沿、错车道、涵洞、水沟、边坡、弯道、坡度、标识标牌、减速带、波形护栏等严格按照乡村公路技术规范规划设计、送审和评审;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确定,项目业主必须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依法依规开展,绝不允许采取“一事一议”等委托的方式让无资质、无技术、无业绩的单位或者个人建设;在项目建设中落实好“七公开”公示牌制度,主动接受村“两委”、党员干部和社会的参与监督,确保项目建设按图施工、对标施工、规范施工。二是安全设施管理落实到位。坚持“应安尽安”的原则,在乡村公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和事故“黑点”路段,增设波形护栏、交通警示标牌、限速标志等安全设备;在重要道路的平面交叉路口,医院、学校、企业、院落等人居密集出入口,增设信号灯、人行横道、减速带、提示牌和照明等安全设施;为确保公路安全设备不被人为破坏和损毁,将监督管理举报职能添加至“村规民约”和村“两委”工作职责中,充分发挥当地群众和村“两委”第一时间的作用。三是公路管理养护落实到位。乡村公路路网密、里程长、管理分散,无法依靠公路管理部门的专职养护人员养护,乡村公路管理养护严重滞后,致使公路两侧杂草丛生,占据了有限的使用路面;水沟涵洞淤泥阻塞,排水十分不畅,路面冲毁严重;边坡安全隐患突出,威胁行人和车辆安全。为了加强乡村公路养护,采取“谁受益,谁养护”的原则,把公路管理养护责任落实到当地乡镇人民政府、交管办和村委会,以乡镇和行政村为主体,设立养护作业班组,加强乡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巡查,同时倡导全民爱路、护路和养路意识,切实把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从行业行为转变成政府行为、社会行为、群众行为。

(二)机制、资金、服务“三强化”。

一是强化工作机制。县级人民政府出台乡村公路建管养运安工作实施意见,使之形成“政府主责、乡镇主抓,部门参与,群众配合”的乡村交通管理新机制,将乡村交通管理纳入交管部门、各乡镇、各村委年终考核指标,与“安全生产”和“综治指数”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建立乡村交通管理委员会制度,每月定期开展全县乡村交通管理工作督查通报会,及时通报各乡镇各村组交通管理情况,对交通管理问题突出的乡镇村组,县级分管领导约谈乡镇主要领导,乡镇主要领导约谈村“两委”;乡镇“交管办”每月编制好“两库一图”,及时更新辖区乡村交通管理排查台账、整改台账、销号台账,确保制度上墙、台账上墙、业绩上墙。二是强化资金保障。紧紧抓住交通运输发展“黄金时期”和乡村振兴政策支持方向,结合乡村振兴谋篇布局,精心包装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等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注重包装优势项目,加强交通重点项目招商引资,有序开放交通建设投资市场,加大与交通建设领域企业对接力度,用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争取社会资金;统筹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上级转移支付、地方债券等资金来源,加大涉农资金的拼盘整合利用力度,集中力量推进乡村公路建管养运发展。三是强化服务深度。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整合乡村客运资源发展片区客运,实行一片区一公司,将管理重心下移,通过对公司财政补贴、减免税收、政策扶持等手段,降低经营成本和收费标准,让群众有车坐、坐得起、坐得方便、坐得安全,彻底解决乡村客运散、乱、险、贵等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市级公安车管部门要简政放权,主动深入乡村基层,服务基层,在乡村基层开展微型面包车、农用车、三轮车 、摩托车等车辆及驾驶人业务办理,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有效解决乡村农用车、三轮车、摩托车等车辆不注册、不年检、不保险,驾驶人不考驾驶证、驾驶证逾期不年审等问题,逐步使乡村车辆和驾驶人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县级交管部门通过定期召开乡村驾驶人、村组干部及部分村民交通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例会,通过警示片血泪史教育和交通管理知识培训,有效提高群众交通管养知识、交通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

(三)交管、乡镇、村组“三联动”。

第2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新农村建设;教育问题;老人赡养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188-03

由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三农”问题的一个分支,它的成败关乎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利用率、土地资源利用率等问题,从而对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影响

1.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村建设中,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重中之重。事实上,近些年来农民的就业结构和收入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逐渐增加,而工资性收入主要就来自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通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为新农村建设积累资金。此外,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一定条件,推动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使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得以显著提高,从而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推进的作用。

2.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也是劳动者的素质逐步得到提高的过程。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城镇用人单位吸收劳动力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这种机制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要实现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了适应市场竞争,这就迫使农村转移劳动力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通过工作、学习和生活,不但掌握了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受到了城市文化的影响,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新的意识和观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人力资本的存量:第一,获得非农就业机会,为农民能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这意味着他们的家庭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投入;第二,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受现代工业和城市文明的洗礼,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获得了职业锻炼机会,这种边干边学的方式,可以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使普通人力资本转变为专业人力资本及企业家人力资本。

3.优化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有计划、有组织地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它的意义在于不仅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而且在于能够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从而优化新农村建设的宏观环境。目前农民的资本积累还没有完成,单纯地依靠农村自身发展来改变落后面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民限制比较多,服务很少,公共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比较大,对农村投入过低,是造成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1]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二、三产业发展,缓解农村的人口压力、就业压力和生态压力,也可减少闲置人员造成的社会不安定的隐患。这些作用和效益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可以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农民进城务工,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沿海发达地区带动中西部落后地区的有效方式。

4.为工业提供廉价劳动力,开拓消费市场。在“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从而导致消费不足,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当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业部门时,农业生产的自给自足的特性就难以突破,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都难以提高;只有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现代工业才有更广泛和更加稳固的农村市场。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开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采取一系列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消极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人力资本,开拓消费市场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长期流动性,决定了这部分人群的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对我国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措施的实施无疑会产生不利影响。[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造成农业发展的瓶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大多从事非农产业,工作重心的转移导致这部分群体对农业本身失去了原有的热情。对农作物的种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使用化肥数量的增加,灌溉、除草、杀虫等的次数减少,逐渐造成农产品质量不高,数量下降的问题,甚至还出现土地抛荒,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另外,大部分转移的劳动力,为了力求稳定或者降低生活成本,并不愿放弃对土地的承包权。他们宁愿自己种植粮食而不愿意出去购买,而且他们视土地为失业后的保障,更不愿意转让土地承包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不利于组织体系的建设。

2.影响农村的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各级领导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具体要求,比如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对农村道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建设以及法制建设等等。但是作为农村劳动主力军的青年劳动力,通过劳动转移已经转化为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很多已移居外地,这无疑造成了农村建设的主体性缺失,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的有效进行。

3.教育问题及老人赡养问题的凸显。在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下,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欲将其子女带在身边与其他城市儿童一样接受同等教育的想法几乎是很难实现的。迫于各种压力,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得不将子女交给已年老的父母抚养。留在农村的老年农民,平均要照看1~2个孩子,最多要照看4个孩子。[3]众所周知,老年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加上年老体弱,若要让孩子接受优良的家庭教育是何等困难。有些孩子缺乏父母的管教与督导,常常参加打架斗殴、网吧游戏等不良活动,早早就辍学在家。不仅儿童的教育问题难以解决,而且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也是困扰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难题,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要不断健全。

4.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农村主力的缺失给一些不法分子制造了偷、抢、骗的机会。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在中央综治委2006年第2次全体会议上说,目前我国农村犯罪案件日趋突出,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尤其是盗窃、抢劫等侵财犯罪多发。[4]由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不得不引起政府的重视,只有稳定才是能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到乡风文明,和谐发展。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相辅相成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将两者分开,新农村的建设是不可能顺利进行的。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并为农村发展注入资金,同时农村劳动力从城市带回来的技术和观念,会大大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农村建设自身也需要高素质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一旦农业这个基础产业削弱了,社会稳定的系数便会随之降低,农村社会的稳定必然会受到威胁,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没有农民就没有农业生产,也就没有社会意义上的农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因此,我们既不能人为地限制农村劳动力必要的、合理的流动,也不能放任自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进一步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出现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进行认真解决。一方面,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性措施加以消解,以把其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点。

参考文献:

[1]牛有成.加大城乡统筹力度[J].求是,2006,(2).

[2]刘国炳,黄大学.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6,(12).

[3]王兴仓.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

第3篇

(一)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社会的正面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种人力资源, 通过劳务输出转移, 得到了有效利用和开发, 促进了农村社会快速发展。

1、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激活了长期被困在土地上的剩余劳动力资源, 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 2005年末,铜仁市外出劳务输出42万人左右,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工资水平高于该区职工平均工资。年收入平均在6000—8000元左右。

2、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转变了农民观念。主要表现为:受新文化的熏陶, 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部分务工青年积累了资金, 掌握了技术, 熟悉了市场, 成为返乡后办企业搞开发的示范户或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3、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家庭生产生活资料消费、就医和子女入学等现金支出主要来自外出务工收入。近几年来, 农民通过外出务工挣钱, 使家里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总之,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 提高了农民素质, 而且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有效流转, 促进现代农业的规模发展,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为铜仁市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二)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社会的负面影响。

1、导致留守儿童现象和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

铜仁市辖八县两区,168个乡(镇、办事处),2945个行政村,176个居委会。2005年末,全区有总人口3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357万人。受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经济分割的影响, 农民工无力解决子女在城市的上学问题, 只好把子女留在农村, 从而形成父母与子女两地分离的局面。

留在农村的老年人, 他们的负担很重,主要包括2个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和家庭养殖;抚养及教育孩子,老年农民平均要照看1-2个孩子, 最多要照看4个孩子。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外流, 老人的赡养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尚不成熟, 家庭养老仍是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

2、导致新农村建设主体的缺失与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 农村家庭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群体中, 女性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为61.3%,男性劳动力为56.5%。在农村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的人, 是那些文化素质较高的中青壮年劳动力。他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失去这一部分人的积极参与, 必将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成效。

3、影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与供给。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 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手段总体上还比较落后, 还有若干农产品需要进口补充。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必将影响粮食的主要生产和供给。

二、 铜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一)科学合理地解决农村非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根据铜仁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和趋势,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鼓励农民走出山门,向省外城镇务工。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加快小城镇建设,鼓励农民进入城镇经商、务工。

把劳务输出的无序输出变为有序输出,加强管理。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建立外出人员务工档案,依靠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收集用工信息,各乡(镇)可重点确定1—2个用工单位,随时保持用工联系,并进行输出人员跟踪服务管理。

(二)加大对农村妇女特别是中青年妇女培训的力度。

整合培训资源,将有限的培训资金用好、用活。妇女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应加大对她们的培训力度, 提高其综合素质, 使她们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具备较高的科技、安全和法律意识, 成为现代化的新型农民。

(三)多渠道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对于留守儿童问题, 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作用;充分发挥农村社区作用, 弥补留守儿童家庭呵护的缺失;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转移。

对于空巢老人问题, 各地都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尝试。强化家庭养老功能, 探索新型养老模式;建立有效帮扶机制, 帮助农村空巢老人解决经济困难;设立老龄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积极鼓励、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 让农村老年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四)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 提高资源和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同时, 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充分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从而达到持续增产增收的目的。

第4篇

(一)推进建设模式创新。

1、创新改造模式。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和发展定位,创新村庄改造模式,强化规划管理,提高新农村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城市整体品位。今后,主城区1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村实施改造建设的,要按照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城市小区的标准进行规划,原则上要建造高层和多层公寓,形成新的社区,并实行物业管理。副城区内的镇中村、园中村实施旧村改造的,原则上要实行功能分区,实现生活区与生产、经营区分离,要建造一定比例的高层、多层公寓,就近融入城镇和工业园区。城郊区、远郊区和其它土地基本未征用的村庄,原则上因村制宜开展“空心村”改造,保留现有村庄特色,有条件的村庄可以建造一定的高层、多层公寓,实现“零增地”或少增地。要综合考虑人口规模等因素,科学规划建设公厕、垃圾房、菜市场、幼儿园、绿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改造建设水平。

2、创新补偿方式。为提升旧村改造(含“空心村”改造)的规划建设档次,必须推进补偿方式的创新。要积极探索由土地补偿向货币补偿、建筑面积补偿等多种方式过渡,条件成熟的村可以开展先期试点。

3、提升村庄整治水平。今年在完成“整市整治”目标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展示范村和特色示范村创建活动,切实加大指导和补助力度,规范程序,争取通过若干年努力,在全市创建一批特色鲜明、有较大示范作用和影响力的农村新社区。

4、启动远郊区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抓紧对“异地奔小康”行政村进行调整。重新核定“异地奔小康”的村庄、人数、户数,提高补助标准,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加快推进“异地奔小康”安居工程建设。及时拆除山区已安置农户的建筑物,实施退宅还耕还林。尽快启动未列入“异地奔小康”工程村庄的改造与建设,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二)推进市场取向改革。

1、加快规划设计市场化。后宅街道李祖村邀请浙江大学作的特色村整治规划,苏溪镇同春、向东村邀请浙江工业大学作的“空心村”改造规划,从规划理念、规划布局、实施办法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论述,避免了新社区建设整体划一、大拆大建。这是我市村庄建设规划的一次创新。为此,要尽快建立市域规划信息中心及相关数据库,为农村无偿提供现状地形、相关规划等方面的基础资料。积极引进市外规划设计机构,公开竞争,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2、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村住宅进入二级市场。浙土资发[2005]4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撤村建居土地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内,土地被征用后剩余的人均耕地在0.2亩以下的行政村,经依法批准撤村建居,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其剩余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依法征收为国有土地。因此,现城市规划区100平方公里以内的村庄,特别是已经完成撤村建居和旧村改造的村,要积极探索办法,将其土地性质转为国有,然后允许其进入二级市场。

3、探索开展农村住宅产权和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目前市场商位已获准予以抵押贷款,这是我市的一大创新。对于农民如何利用住宅这一最大资产开展抵押贷款,也是需要研究突破的一大课题。要积极向上争取,从农村实际出发,探索研究农村住宅产权和土地承包权的抵押贷款办法。

(三)推进政策配套完善。

1、适时制订新的指导性政策。创新建设模式、创新补偿方式,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向,虽然干部群众一时难以接受,但这个思路要坚持。下一步,要进行深入调研,征求方方面面意见,结合义乌实际,适时研究制订新的政策意见,引导群众接受新的建设模式和补偿方式。

2、尽快出台高层公寓政策。就当前而言,在新社区建设中引导建造一定比例的高层公寓,迫切需要一个操作性、可行性比较强的政策,以明确高层、多层公寓的安置比例、进入二级市场的方式、节省土地置办功能区等意见,进一步明确高层公寓报批、节余土地分配的程序及流程。

(四)推进部门服务创新。

1、职能部门简政放权。结合中心镇扩权,规划、国土等部门要进一步创新思路,灵活操作,把部分职能下放到镇街,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2、规范操作程序和项目收费。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新农村建设规范操作程序和项目收费的意见,凡涉及新农村建设收费,能免的,一律免收;不能免的,降低收费标准。

第5篇

早在解放初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出现在了党和国家的众多文件中,在国家制定的我姑“十一五”计划中,就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重要批示,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目标之一,在农村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和建设要求。在“十一五”计划纲要中,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设定为基本任务,新农村建设,建设的重点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逐步转变农村经济发展的观念,把经济发展的新思想,新思路引入到当代农村经济发展当中,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质量。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还要将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纳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工作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目标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短期内缩小国内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农业物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及运作环境

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相对应的良好的运作环境,农村经济也是如此。对于农村经济运作环境需求的正确了解是政府部门对其制定相应的有效政策措施并有力进行实施的重要前提。在我国的农业物流业发展历程中,相应的农业物流行业协会也随之不断崛起并有了长足发展。农业物流行业协会以其对农业物流业专业领域的解读能力和深层认知有着巨大的优势,能够有效的推动农村经济体系的建设,从而推进农村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和加快技术的推广速度,能够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的自律作用,农业物流企业是政府部门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和联系纽带。我国的农业物流行业协会已经得到国内物流业的广泛认知和接纳,致使其权威性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对于良好的农业物流运作环境的营造,政府要做的不仅仅是制定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还要以农业物流企业的发展作为政策执行的首要任务,更要打破传统观念,对农业物流行业协会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推广,使之在农村得到认可,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在良好的环境下积极的运作、不竭的发展。

(二)有助于完善协调机制,统一管理制度

作为工商产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同时具备与其他的产业能够相存相融的性征,农业物流业必须与社会经济相结合而发展。物流业的本身也拥有着独一无二的特征,尤其是物流业的系统性更是诸多行业所不具备的。其复杂的运行环节分属多个不同的地区和部门进行管理,各环节环环相扣,对于其衔接性,以及良好的配合和协调的要求极高,以确保其高质量的整合和一致。因此,在农村必须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农业物流运行体系来配合农业物流企业的发展,更大的实现农业物流业的整体性利益,制定顺应其规律和自身特点的运行政策。同时,基于对农业物流业管理的政府部门之间必须协调好职能和分工,对农业物流业运行的规划进行有效的衔接。在个别地区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实现总体规划的适应性。以完善的协调机制和统一的管理制度使市场的秩序正常化,避免恶性的市场竞争,最终实现农村协调机制的完善和统一管理,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有序发展。

(三)有助于充分发挥农村地域性优势,优化资源配置

在农业物流业不断兴起的今天,我国的农业物流业由于起步晚、发展慢等一系列因素,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必然要打破物流业发展的限制,鼓励民营的农业物流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其快速的发展,从一开始就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农村大部分交通设施配套建设滞后,政府大力提倡物流业的进驻,将极大地完善当地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还将鼓励当地群众参与到农业物流业的民营模式,加大对农业物流专业知识的渗透、技术创新的支持,并不断进行推广和应用。农业物流业是现代社会中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之一,政府对其的扶持力度正在日益强化,因此,在农村发展农业物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合作,使农村的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为农村经济发展营造出更加良好的经济和政策环境。

三、结论

第6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 农村信用社 工作创新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为群众服务质量与水平,面对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进行系列深化改革,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生机。然而,面对事业不断壮大,业务迅猛发展,本应该与经营发展相匹配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却未能及时跟上节奏,表现出不适发展新要求,出现的断层,影响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纵深推进。在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提升改进工作对策措施的肤浅观点,请同行交流指正,旨在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适应新时期农村信用社发展,做到保驾护航。

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新时期下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单位和社会的重要政治手段。在当今新形势下,要取得良好经济效益,须改革经营业务策略,不断推出服务产品,得到广大用户青睐,赢得更多市场份额,继而为员工谋福利,为企业持续发展生存提供坚实保障。但工作要保质保量完成,需全体员工通过岗位扎实开展,辛苦付出,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而驱动员工齐心协力的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就只有靠思想政治工作这种政治手段,才能帮助员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树立为民服务理念,以主人翁姿态,形成统一认识和一股合力,同心同德做好本职工作,确保信用社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农村信用社现正处改革关键时期,也只有通过在员工中深入系统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用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武装员工思想,指导他们日常行为,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袭。相反,如果只重业务发展,不讲政治学习,就会因缺少思想政治的全面指导,导致企业经营偏离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出现方向问题,危及生存和发展。

二、农村信用社目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因此,做好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充分吸收利用先进管理理念方法,探索一些科学有效的新形式、新内容,逐渐融入到管理之中,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就现目前工作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被业务经营管理所忽视弥盖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深入,金融市场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面临的经营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大多农村信用社把时间精力用到了发展业务经营上,更加重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之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满足员工的劳动收入需求,满足企业后期生存发展。而对同样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从领导到员工,其重视程度都不高,投入积极性也不大,常常让道给业务,导致工作落实只停留在口头上,做起次要,这种“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客观环境得不到保证,给企业发展带来瓶颈制约。

(二)教育手段陈旧无法导向职工活跃思想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知识社会,互联网各种浪潮信息的冲击,信用社员工思想特别是新一代80、90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不断受到挑战,思想处于异常活跃,带给了思想政治工作不小压力。同时,随着农村信用社持续深入金融改革,对员工专业技能和思想政治素质需求提出更高要求,但教育仍就采用读读文件,学学报的老一套说教式、灌输式的方法,引起员工反感甚至厌恶,而且这种脱离业务内容,缺乏生机活力,根本无法强而有力的导向思想活跃的员工,造成工作局面相当被动。

(三)机构组织不健全政工队伍建设也缺位

在实际中,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由人力资源部员工兼岗。由于日常事务多,结果导致职责履行能力差,往往只是在年度工作计划中提及一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内容而已,实质工作上流于形式。

(四)工作成果考核缺泛执行导致粗放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多农村信用社干部职工认为,工作教育的实效性取得摸不着,看不见,没法考核,而且与自己收入,与单位经济效益,都没多大关联。因此,只要能够应付得了上极检查就达到目的,不必将过多时间花费在深入探索思考上,甚至认为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存贷款上,见效快,成效显著,从而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只是片面之谈,无考核落实,严重滞后于形势的变化。

三、提升改进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确保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适应经营发展需要,须对原有工作进行提升改进,让员工思想行动和企业发展步伐保持一致,在深化改革中,积极配合支持,更加敬业投入,从而促进农村信用社事业不断前进。

(一)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认知度

现阶段,做好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提高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有至关重要作用,认识到对信用社工作有极大帮助。而且要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给予大力地工作支持和帮助,保障提供必不可少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职工队伍稳定,减少人才流失,从而提升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和服务质量。

(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内容的变革

农村信用社面对新时期新情况,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寻求创新,激发活力。比如:在内容上做到“三个贴近”,贴近实际,将党的方针政策与具体经营业务结合,大大提高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贴近群众,牢固群众观点,把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带着深厚感情去做工作,帮助解决好反映的难点、焦点、热点问题;贴近生活,深入一线开展调研,收集有益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素材,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又如:在方法上,针对越来越多的80、90后青年员工,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正面的“舆论场”,借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体会交流、寓教于乐活动、先进人物报告会等形象直观的载体,激发引导他们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甘于为信合事业贡献。

(三)健全思想政治机构和队伍建设力度

各级农村信用社要建立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共同负责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大格局,使工作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要按比例适当增加专职政工管理干部,督促他们深入一线,了解员工思想状况,及时化解矛盾,使职工心理平衡、思想稳定。同时加强对政工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定期培训和集中学习,强化政工管理干部系统性教育,包括对党的纪律、金融法规和职业道德等方面,从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避免员工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务虚,唱高调。

(四)加大考核督促其提升思想政治功效

面对思想政治工作易流于形式,走过场现象,为督促工作能够收到实实的成效,也要将思想政治一并纳入到管理目标中去,与业务经营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实施,同检验,且同时参与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目标考核,进行同等的奖惩处罚。并将其结果纳入到干部员工的职务任免,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过关一票否决制,从而保证信用社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信合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安.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2(17).

第7篇

某国有企业(以下称发包方)开发一住宅小区项目,我们受其主管部门的委托对该项目进行整体财务决算审计。除了财务决算方面的审查外,我们对该项目建设程序方面也进行了审查并作为本文分析的重点。由于该项目的建设周期长、标段多,故我们经委托方同意抽取其中的某个标段工程(以下称该工程)进行重点审查。

2存在的问题

该工程为已完工程,并交付使用,工程结算审核也已结束。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审查,我们发现该工程的实施阶段从招投标到竣工结算审计各程序都已执行,工程建设程序基本符合要求,工程竣工经质量监督部门验收合格达到使用要求。然而,经过我们的审查还是发现在该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该工程公开招标后,某施工单位(以下称承包方)中标并与发包方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价款为3210.35万元,合同约定采取固定单价包干及少量签证计价的形式确定结算价款。之后,招标所用图纸经大幅修改形成施工图,发包方为此委托一家造价咨询单位与承包方根据修改后的施工图分别计算造价并核对,并根据核对确认后的预算造价签订补充协议,价款为3980.81万元,约定固定总价包死,结算时只调整设计变更和签证部分。前后两个合同价款差距770万元,此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2.2我们发现发包方对现场签证程序上的把关还是比较到位的,按照施工合同的要求在签证上由监理初审、发包方工程师复核后签字并加盖工程部印章。但该工程再次核对预算包死总价后所发生的变更、签证还是数量较多、金额较大,结算审计报告显示结算价比补充协议的固定总价3980.81万元又多出630多万元。而在其中,我们认为有些不应增加造价。例如:该项目外墙面砖原为水泥砂浆粘贴,在2004.10.29交底记录第5条上承包方提出“外墙面砖采用界面剂与水泥按照1:5比例配置,厚度5MM粘贴”,发包方答复“同意此方案”。其结算审核报告上按照施工方的建议调增了44.73万元造价。我们认为不应调增造价。

2.3发包方委托的造价咨询单位核定的结算造价为4611.23万元,并出具了正式的审核报告。之后,发包方在此报告上修改又扣减了28万元(扣减了基础垫层面、砖模侧壁、砼外墙面防水砂浆子目)。我们认为此举不妥。

3问题分析与建议

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对其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建议。

3.1问题1分析。前后两个合同价相差较大,其根本原因在于招标太仓促,设计图纸未完善就招标,导致工程量清单不准确,其中多项子目内容与完善后的施工图纸不符。先走招标程序,签订施工合同后,再根据完善后的施工图纸重新核对预算价,看起来省了时间,其方式不可取。通过招标前后图纸对比,不少工程量清单项目不仅是数量变化,其工作内容、项目特征也已更改,与之对应的投标综合单价多数不能延用,工作内容、项目特征更改的子目单价需要重新计算。以其中某幢土建工程为例:原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清单项目59条(遗漏钢筋砼柱等子目),图纸修改完善核对后增为116条。原工程量清单中钢筋砼墙标号为C35、C40,图纸修改后为C25、C30。所以该工程虽然经过了招投标的合法程序,但没能实现以招投标方式确定合同价款的目标,并且使得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控制造价的作用打了折扣。

[建议]为了更好的发挥招投标的作用,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施工中出现过多的新增工作量及需要重新核价的新增项目,防止结算价与合同价偏离过大,甚至超概算,招标前一定要准备充分。所以我们建议发包方今后在招标前与设计单位、招标单位充分沟通,必须将设计图纸细化完善,尽量将工程的相关费用考虑周全,提供完善的招标文件、准确的工程量清单用于招标,以免影响招标的效果,使招标流于形式。

3.2问题2分析。对于上述在外墙面砖粘贴材料中加界面剂的项目我们理解为:发包方所关注的是工程质量与效果,发包方认为承包方提出的此项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可以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所以同意实施。但这并不代表发包方同意由此增加的费用,发包方没有要求提高合同约定的工程质量标准,提交合同约定的合格工程本是承包方应尽的义务,而且此方案也并非由设计单位或发包方提出,而是由承包方自己提出,可视为承包方为保证达到施工质量采取的措施。所以我们认为应该扣除此项费用。

[建议]由于工程变更、签证为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所以我们建议发包方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具体需注意以下方面:①施工前全面理解招标文件、施工合同,认真领会设计意图,按图施工,尽可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可预见因素,抑制合同外费用的增加。②严格把关施工的现场签证管理,制定现场签证管理制度,落实签证责任,强化签证程序,严格签证手续,把握签证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③当发包方需要变更时,工程部现场人员应会同审计部门、设计单位分析执行这些变更的代价和效果,对变更涉及的造价调整和工期延误进行测算,再进行决策,从而避免不合理的变更。④在施工过程中,有时承包方会提出一些关于技术上的变更建议,不否认其中有些建议有利于工程质量、工期的控制,但也有些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造价,如建议变更原投标报价低的项目得以重新计算。所以,对承包方提出的变更,发包方更要分析这些变更的原因和目的,分析此项改变是否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可以预先预料到的,如此项改变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报价时能预料到的,可以认为此项改变不构成变更,发包方不必变更令,同时认为因此改变而产生的费用在投标报价中已考虑。另外,由于承包方应对所有现场作业和施工方法的完备、安全、稳定负全部责任,所以通常情况下施工方案变更造成的损失由承包商负责。通过这样处理,可以避免建设单位承担不必要的经济风险。⑤由于设计单位对于提高质量和安全系数的建议一般不会反对,所以应避免施工单位擅自联系设计单位,通过设计单位出具变更通知,以此增加造价。⑥出于利益考虑,施工单位只注重办理增加造价的签证,对变更减少的项目或内容完全变更的项目,发包方也应出具设计变更或签证,防止结算时漏掉扣减,让承包方钻了空子。

3.3问题3分析。我们认为结算审核报告作为最终结算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应,应慎重对待,发包方对工程结算的把关应在出具结算审核报告前进行。

[建议]由于发包方委托的造价咨询单位于结算时才介入,对工程的建设情况不一定完全了解,所以我们建议发包方对送审结算的有什么意见在连同送审资料一同提供给审核单位,提醒其注意,并且在审核过程中多关注、多沟通,不要等到审核结束再来复核,从而减少咨询单位与自身的风险。目前发包方已成立内审部门,这也是内审部门的职责所在。

第8篇

关键词:农牧民;人口转移;城镇化;社会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056-03、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口布局调整对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工作的影响

(一)以社会、经济、生态政策等为先导进行的人口转移、城镇化所造成的人口布局调整

城镇化发展战略是三农问题提出以来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内蒙古农村牧区较早是在阿拉善盟等地,围绕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围绕生态建设的目标,启动了自治区人口布局调整的世纪性战略。截至目前,自治区各盟市先后开展了围封转移,生态移民;通过城镇化推进劳动力转移;工业移民;新城镇建设移民;划区轮牧后牧民重新安置;教育布局调整带来的人口被动转移等等;在国家、自治区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态政策下,以人口转移和人口的城镇化为主要特征的人口布局调整已经在自治区全面展开。

“十一五”以来,伴随着和谐社会建设,内蒙古各地又将人口布局调整纳入各盟市的未来发展规划,而且不仅是在社会发展规划中有所体现,在几乎所有的产业规划中,如物流发展规划、农牧业发展规划、商业发展规划、 工业发展规划、教育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等,均将人口布局调整作为一项内容,或者将上述所涉及领域的发展与人口布局调整紧密联系起来。这也预示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自治区还将进一步面临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笔者2009年1月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就人口转移规划等问题进行了相关调研。鄂托克旗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产业涵盖了现代工业、现代农牧业和草原畜牧业,工业占全旗经济比重达到70%以上,少数民族占农牧民比例较高。2008年底鄂托克旗以全旗已有的各项规划为基础,针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要求,整合制定了《鄂托克旗统筹城乡发展规划(2009―2020)》。在该规划中,鄂托克旗计划“通过农牧业产业化转移、城镇二、三产业就业转移等方式,大力度向三镇转移农牧民,优化城乡人口结构和三次产业人员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与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鄂托克旗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中还就转移人口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其中提出了“结合土地、草牧场确权和户籍制度改革,按照公平原则,以是否拥有土地草牧场使用权以及居民的居住地为考量标准,建立居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由此增加的个人承担缴费差额由旗财政承担”。规划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

鄂托克旗人口转移规划是较为成熟、完整的体系。但从农牧民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需求来说,该规划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牧区人口转移规划对人口布局调整所产生影响,继而对社会保障工作的影响等认识不够全面。

1.被转移人口原住居地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被忽视。这种忽视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原住居的转移人口被排除在某些社会保障项 目之外。如《鄂旗规划(2009―2020)》中规定“自愿放弃土地、草牧场使用权的农牧民,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次,原住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尚属落后,未转移人口在该地区的生产、生活存在许多不便,收入和消费水平较差,这些未转移人口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不仅体现在保障水平的提高上,还需要专门设计制定新的社会保障项目。

2.被转移人口在新住居地面临许多生活不确定因素,有些农牧民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但由于现有的移民政策多为生态性移民,被转移出来的农牧民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不能回到原住居地。许多被转移农牧民除了农牧业生产技能外,没有其他职业技能,因而很难在新的住居地找到工作,成为失业者。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中应当把职业教育保障、失业保障等列为重要的保障内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些转移人口的不适应性。

3.被转移人口迁移到的地区不一定是经济发展、社会基础设施等都较好的地区,不一定能够为转移人口提供充足的就业和发展机会。甚至很多转移安排都是权宜之计,没有考虑农牧民的长远发展需要。这些离开故土、失去土地保障的农牧民未来的生活风险远远高于他人。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享受社会保障项目等对这些人口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4.许多转移人口为非自愿性转移,如教育布局调整带来的人口被动转移。教育布局调整总的发展思路是正确的,通过学校的撤并、集中,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优化,教育经费应用效率集中;但同时还带来其他问题,如学生管理难度增大、学生上学不方便,为教育开支的相关费用增大,教育支出提前货币化等。教育性支出是农牧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中较大的一块,如何缓解农牧民教育性支出困难是为农牧民减负的一项有效措施。在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应当把教育保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另外,为照顾外出求学的子女,一些家长跟随孩子到学校所在地生活。这样使一部分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转移出来,从而加重了农牧民家庭农牧业生产的工作繁重程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牧民家庭收入。这种类型转移带来的农牧民生活支出差额应当由政府分担一部分,应当在教育保障中予以解决。

5.不同区域的人口布局调整使得区域间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各存在不同的问题。如社会保险项目要以参保户缴纳的保险金为基金基础。显然原住居地由于人们收入水平不高,大量人口被转移,缴纳保险金的能力较弱,这样的社会保险基金账户难以维持。因此,需要社会保险基金在全社会层次的统筹。

(二)人口自然流动、迁移导致人口布局调整

人口的自然流动、迁移是指人口自愿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另一行政管辖区内暂住、滞留、活动或长期居住。内蒙古现有的人口流动、迁移方向主要是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不发达地区向较为发达地区迁移、流动。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流动、迁移人口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流动人口大多数为农牧民。在锡盟、呼盟等地进行的相关调查发现有45.5%的家庭都存在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现象,尤其是年青人基本都居住在城镇从事着长期或短期的各种职业,而且外出打工的人数正在扩大。 1998年内蒙古牧区外出劳动力不到5万人,到2007年时达到30万人。

人口自然流动所导致的人口布局调整对社会保障工作之间的关系状况有以下两点:

1.人口自然流动频繁对目前灵活性不足的社会保障设计模式提出挑战。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户籍为基础,流动人口不能享受流入地的社会保障项目,原流出地的社会保障项目也无法惠及流出人口。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快速、频繁流动。如果不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灵活性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将会名存实亡。

2.人口自然流动导致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等较为发达地区流动,流出地剩余人口则以老、弱年为主。这样的流动方式使区域间的发展两极化趋势日益加重。流出地居民的生产困难,面临更大的生活风险,因而对社会保障项目的需求更为迫切。流出地的社会保障工作偏重于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

3.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以流动人口的所享受医疗卫生保障为例。流动人口没有享受医疗保险保障,患病后不就诊,应住院未住院、住院后提前出院、选择低廉的自我医疗措施普遍存在。如流动人群的因私人接生造成的大出血、感染、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另外,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如传染病监测、预防、健康教育等难以享受,这些弱势人群的医疗保障和救助问题尚未解决。

二、政策建议

无论是人口的自然流动还是政策引导的人口迁移,其转移的根源在于原住居地的生产、生活、生态等条件相对落后。这种落后的造成 有政府的一部分责任。如政府长期的二元政策,使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如政府在特定历史时期实施的部分政策、项目使农牧区的生态环境恶化。从经济学上讲,这就是政府行为对农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了负外部效应,政府应当为这种负的外部效应买单。其中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为,对现有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创新、改革,把那些长期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人们收纳进来。

(一)打破城乡分割,建立城乡整合的社会保障制度

基于以上农村牧区人口布局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农村牧区亟待建立起农牧民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农牧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辅之以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从而打破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失地农牧民产生、农村牧区的劳动力向城镇地区转移速度加快。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和乡村的界限早已模糊了,大量农牧民成为城镇的生活者和建设者。而且与他们相联系的、目前仍生活在农村牧区的亲人未来向城镇迁移的可能性也非常大。这些人目前仍无法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机会。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则更为突出。因此笔者认为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或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手术”,要建立统一的体系。这里的统一并不是指各地的具体做法完全一致,而是指整个系统的互通性,赋予每个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和自由流动的权利。

(二)社会保障体系模式设计注重灵活性

当前,建立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大的障碍是流动人口的高度流动性。因此,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设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个人账户。在个人账户模式下,流动人口所缴纳的社会保障基金均以个人账户的形式存在,当流动人口需要流动时,其个人账户应该跟随他一起流动。从操作的角度来看,建立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可行的。主要原因为:第一,在设立个人账户时,由于个人账户与流动人口是一一对应关系,且能随个人的流动而灵活流动,在推行过程中容易被流动人口所接受;第二,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最终将覆盖所有人口,实行的也将是个人账户模式,直接建立流动人口的个人账户模式后,待时机成熟个人账户基金可以与城市(或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金合并统筹使用。

(三)社会保障体系制度设计全面化

目前,流动人口大部分从事着粗、重、脏、累、苦等高危险性工作,生存环境和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导致流动人口工伤事故多发。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是一种职业风险的分散机制。因此,内蒙古应该建立一个以工伤和医疗为切入点,然后结合失业、养老等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模式。从资金来源上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要以国家的财力作为强有力的后盾,随着内蒙古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所投入的资金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内蒙古当前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和个人。

1.工伤保险体系的构建。目前,内蒙古部分流动人口集中在劳动强度大、风险高等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行业工作,他们很容易患上各种职业病,还有可能发生工伤事故。在流动人口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工伤事故或者染上职业病,流动人口很难得到相应的抚恤和救助。因此,应尽快强制推行和建立流动人口工伤保险制度,以有效分散和化解流动人口所遭受的职业风险。在当前形势下,可以采取企业或者雇主责任制模式,由企业缴纳工伤保险基金,存入职工的个人账户。政府在流动人口工伤保险中的责任主要是加强流动人口工伤保险的立法工作和制度设计,规定不同工种的最低保险金,强制企业或者雇主缴纳职工失业保险基金。

2.医疗保险体系的构建。构建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制度,该模式的基本做法是流动人口不建立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只参加住院医疗保险,门诊费用自付,住院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由统筹基金支付,住院医疗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市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进行缴纳。在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上,流动人口的流入为当地企业和政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企业和地方政府应成为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基金的缴付主体。

3.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完善养老保险的配套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建立方便合理的社会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如果流动人口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统一管理,可以建立便于跨地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机制,流动人口不论转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凭卡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则将根本解决因流动人口因其流动性而造成的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接的问题。

4.建立必要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援制度。社会救助方面,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正视部分流动人口对社会救助的现实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将他们逐步纳入其中。要注意将保险和救助联动起来,缓解他们的贫困程度,减轻政府将来的救助负担和成本,以及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冲击。社会福利方面,当前应以落实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为重点。住房保障方面,应在推进以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中,考虑到流动人口对住房的迫切需求,以及他们通过自身能力无法达到“居者有其屋”的现实,通过合适途径将流动人口纳入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享受范围,不断改善他们的住房条件,使他们能够在城市安居乐业,其中一部分人顺应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在城市稳定下来。

参考文献:

[1]陶然,徐志刚.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 一个转轨中发展的大国视角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5,(12).

[2]孙学力.内蒙古牧区人口迁移流动分析[J].北方经济,2006,(3).

[3]郭翠荣,陈静.人口结构、社会保障与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以发达国家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5).

[4]俞文政,曲福田,谭淑豪,叶奕.环境约束下牧区人口和种群持续增长模型研究[J].生态环境,2007,(1).

[5]曹正民,苏云.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的公共政策思考[J].西北人口,2007,(5).

[6]张展新,高文书,侯慧丽.城乡分割、区域分割与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缺失――来自上海等五城市的证据[J].中国人口科学, 2007,(6).

The Population Transf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afeguard System in Inner Mongolia

LIU Xiao-yan

(Inner Mongoli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Inner Mongolia,Hohhot 010010, China)

第9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建设 农村信用社

思想政治

丘吉尔说过“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可见文化的重要性。就像它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一样,文化对于企业至关重要,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企业文化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理念、精神、行为方式和形象表现的总体。企业文化是引领企业健康发展的旗帜,是凝聚企业员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纽带,是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随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深化,必然会带来员工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建设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制和整体发展的企业文化,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这将成为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防化风险、稳健经营的必然需要。

1.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形式的创新,将有助于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的特点不是灌输,而是通过以文载道,以文化心,使员工自觉自愿地去追求一种价值观念,去共行一种行为规范。新型企业文化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理念,通过营造公平、公开、民主、和谐的氛围,建立平等交流多项沟通的机制,变教育为沟通,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通过开展行为文化,可以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文化,进行教育与自我教育,将企业的先进理念和先进行为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思想和行动中。同时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价值观念的体现,能够增强员工对信用社归属感与使命感,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2.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将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而思想道德素质是员工最重要的素质。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开拓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提供员工的思想素质,使之更好地服务企业创造财富、造福社会;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肩负的使命,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具体、更实在、更丰富、更有生命力。优秀的企业文化从企业前景、核心价值观、员工行为等方面向社会展示着企业良好的经营状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形象,有助于农村信用社社会形象的建设和推广。

3.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含量,将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只有从企业改革、改制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才能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企业文化建设所倡导的企业精神,企业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之魂,只有坚持先进正确的企业文化建设方向,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解决好价值观这一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保证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保证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产生农村信用社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其他企业难于模仿和复制的竞争优势

为此,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有助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我们寻求新方法,探索新形式。

3.1通过形象文化建设,可以为员工创造优美、舒适、温馨、人文的工作环境和人性化的管理氛围,使员工在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环境中达到员工与员工的和谐,员工与企业的共赢,使企业的意志和理念在人文关爱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灌输。

3.2通过行为文化建设,可以将企业的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有机制地结合起来,达到员工行为的高度统一、员工与企业的高度统一,在实现严格管理制度的同时,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赢得人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扩大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向心力,提高人力资源的经济利用价值。同时,还应该创建学习型企业,把学习当作企业的核心力量。使员工在学习中工作、工作中学习,进入自我学习、自我组织、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的新境界,最终伴企业建成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

3.3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提高员工的团队精神和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效应。建立一种与企业所处的行业和环境相适应的、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相吻合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企业理念,建立在市场上和消费者中能引起共鸣的、让员工产生崇高使命感的价值观,不仅是企业文化所追求的“内铸精神动力,外树企业形象”的最终目的,也是研究员工思想活动新情况、新特点,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方法,不断丰富、充实、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使之向科学化、系统化、开放化方向发展的最终要求。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