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动物的发展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12 16:11:04

动物的发展史

动物的发展史第1篇

摘要: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生活方式的经典表述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在此书中,马克思回顾了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阐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背景。通过研读《序言》,我们不难发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确定这一基本范畴并阐明其基础性解释意义,对准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方式 基石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充分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同时承认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彰显历史唯物主义整体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也都是围绕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而展开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决定物质生活,或者说,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对这个根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两种截然对立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用简洁的语言阐明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他透过各种社会现象,发现了一个简单的,但却长期被人忽视的事实。这就是:无论在哪一个社会当中,人们都必须首先解决了吃喝穿住的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就不可能有其他种种社会活动,也不会有社会历史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仅应当把社会关系区分为物质关系和意识关系,而且,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这也就是说,归根到底,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关系的变迁和改革。

生产力是社会生活中最革命的因素,社会变革总是首先从生产力开始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推动着历史前进。一切先进的阶级和人们总是热心发展生产力,而一切反动的阶级总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衡量一切阶级、政党、派别是革命的、进步的,还是反动的、落后的根本标准。马克思指出,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革,要从经济基础方面去寻找原因,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从生产力方面寻找原因。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判断一个革命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只能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去解释。社会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不适合了,它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生产力要求打破这种“桎梏”,社会革命的时代才会到来。所以,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这个任务的提出科学与否,就看其有无客观条件。而这个客观条件,就是新的生产关系赖以建立的客观基础。而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以及物质生产力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终极原因,无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规律。都离不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而单独存在。

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物质生活的不同生产方式表征着人类的各个阶段的文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生态发展也必然走向文明形成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内含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首先,社会发展是主体的需求与愿望满足过程和价值目标不断实现的过程;其次,社会的发展是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内在规律的进程,所以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在论述社会历史发展之时,更注重社会的种种冲突和变革的经济根源与“物质条件”。他认为,一切政治的和思想意识的冲突和变化,都“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一切社会变革及社会历史发展都必须由物质条件来保障。因为“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甚至“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否则就往往是空想,并会归于失败。

人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而通过生产劳动向自然界谋取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和地理环境、人口因素,都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它们的状况如何,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但它们都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只有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主要表现在:人们要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等活动,首先要吃、喝、住、穿,能够生活。为了能够生活,就需要有食物、住房、衣服等生活资料。为了获得这些生活资料,就必须从事物质生产。如果停止物质生产,人类就会很快灭亡。一个社会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上,它的社会制度、阶级结构以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等观点如何,人们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怎样等等,归根到底决定于生产方式。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互相区别,形成不同性质和面貌的社会,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物质生产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当着一种生产方式被另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代替的时候,社会制度、阶级结构和意识形态等等也就必然发生根本的变革。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以及将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都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结果。

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类历史的起点,而且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

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形式的生产,是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人类所经的一切社会形态都无法离开物质生产活动,社会的变迁、时代的更替都伴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所以物质生产是人们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就这一点来说,文明的现代人和蒙昧的古代人并没有什么两样。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把人同自然界联系起来,形成生产力系统,同时也使人发生一定的联系,形成生产关系系统,派生出社会的上层建筑,并且由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产生出政治法律思想,以及道德、哲学、科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这样,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而这些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并不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而是彼此交融、彼此共生的关系。而所有这些社会基本要素的最终根源都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人类各种社会制度的变革,都是由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引起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它们是物质的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此可见,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历史得以不断向前的巨大动力。从物质生产这个原动力出发,联系物质生产发展的各个阶段,考察人类历史发展的状况,就为我们揭示和掌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一把钥匙。依据这一历史观,人类的历史就不再是许多偶然历史事件的堆积,而是由物质生产所制约的、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有秩序的更替。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清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四、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

既然物质生产的原理是人类历史的出发点,是人类历史的原动力,那么,这个原理就应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也就是说,就应该由此出发来探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物质生产的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其他各个原理和范畴的基础。应该而且可以判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其他各个原理和范畴,都是物质生产这一原理的逻辑演变和引申。众所周知,社会存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把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从最后一个防空洞里驱逐出去了,这个原理的重大意义是勿庸置疑的。可是,这个重要的原理,则是以物质生产的原理为理论基石的。

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同自然界的规律一样,是客观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马克思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当然,社会过程不同于纯粹的自然过程,自然过程无需人的参与,它的规律也在那里起作用。社会过程是人本身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自觉意图的。所以,不能把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等同起来,忽视人的作用。马克思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人,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过去的历史已经证实了这个论断。我们只要坚持物质生产这个原理,我们的群众队伍还会更加扩大。

五、小结

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同自然界的规律一样,是客观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马克思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当然,社会过程不同于纯粹的自然过程,自然过程无需人的参与,它的规律也在那里起作用。社会过程是人本身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自觉意图的。所以,不能把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等同起来,忽视人的作用。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基础,理所当然的,也是反映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如果把物质生产方式原理这块理论基石抽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就会倒塌。显而易见,只有以物质生产原理为出发点,才能同历史唯心主义划清界限,牢固地建立起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动物的发展史第2篇

关键词:物理学;史料;融入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其目的在于广泛地采用新课程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物理学的历史,可以加深学生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对物理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理解良好的物理研究方法,了解物理在社会生活中所的扮演的一个正确的社会角色。另外,在物理学史上,其本身具备了教学经验,这对学生在科学素养上的培训有很大的帮助。

一、学习和研究物理学史的意义

我们常规理解的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物质运动的基础科学。在人类的所学知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它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仅提高了自然视野的知名度,还影响人们对大自然景色的认识。在物理学的历史研究期间经历了物理学起步,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以及物理学发展的四大阶段。所谓物理学的历史,即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天性,以及变化中的物理运动规律的历史。随着物理学史的不断发展,不但提高了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而且也丰富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例如,从一个实验中,数学法推导理论,现在假设方法、统计方法等。我们所了解的物理学史不只是在叙述过去,更重要的是它也体现了人类思想观念的转变。例如,从机械系统中从牛顿的机械材料过渡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的概念。这些都不仅描述着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同时也表明人们对于物理学研究方法和理念的变化、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物理学的历史是社会科学和物理科学的交互历史。从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

今天,在物理学历史的发展中,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

作用。

二、教学策略

在物理历史的发展中,物理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构建知识,应用智能并了解自然的足迹。在人类探索物理史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物理学的性质。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学是要了解物理教学的一个窗口,物理的性质。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展示物理学的性质。应用物理,物理教学的教师和学生学习物理的历史,可以从更多方面学习了解,也是从这个角度理解物理。了解一般的物理教学历史与传统概念的物理性质的变化是学习物理有效的目标。因此,我们从科学教育趋势、物理的发展史预计能够理解科学的本质。

1.提高历史教学的物理意义,使逻辑与历史达到统一

对于绝大多数的物理课本知识,其逻辑方法是直接得出物理结论。这种逻辑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简洁、逻辑规律、科学和强大。然而,大多数教科书都忽略了物理学发展的历史细节。其实,这些细节都非常生动感人。假如失去了一个生动感人的物理知识的过程和细节,使得原理变得沉闷、单调,而无法显示出其活力和魅力,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做课外工作

在高中时,面对有限的学习时间,物理老师根据学生的教材,并琢磨实际情况,精心挑选的历史物理材料。进行必要的简化和梳理,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物理讲座,或做成“学习园地”形式。对于物理课件,在课内或课外发挥教师作用,应尽量尊重物理发展史,以推动物理教育。

3.侧重于历史的案例研究

通过物理史的案例研究,在物理学史上某人或某历史事件,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与学生讨论,让学生充分了解物理学的发展过程,物理学家的成就。编制物理实验、物理教材的历史,研究和发展,使学生体验到物理史的重要发展历史进程。

4.创建交互式历史小品

在本篇文章中,开展学生和教师讨论的教学互动模式,这样的物理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场深刻的体验。建议进一步的措施包括:

(1)选择性,有趣和独特的历史元素。

(2)设计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让冲突的对立双方得以很好的互动。

(3)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能够令人兴奋。

(4)确定解决冲突引起的故事,是引导正确的角度。

(5)最后总结是有与物理性质相关主题。

动物的发展史第3篇

关键词 流动博物馆;展览;提升

流动博物馆以主题展览为基本单位,将原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微缩化,并带出博物馆展示,为受众普及科普知识,培养受众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为使公众了解丰富的文物知识、悠久的历史文化、神奇的科技原理、奇妙的大千世界,我国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博物馆展示、教育新途径,实行走出去的博物馆展示方式。如各博物馆纷纷开展的"送展下乡"、"送展进校"等活动,贴近群众,扩大受众。笔者理解为,此类活动是我国流动博物馆巡展的前身。

2010年,中国科协开始在山东、四川、云南、甘肃、宁夏等九省区开展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试点工作。截至2012年7月,中国流动科技馆已到达45个市县,共接待公众190万人次,受到了公众的欢迎。中国科协也将会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工作。可见,中国流动科技馆的巡展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那么,如何建成流动博物馆,如何把博物馆服务送到基层和偏远地区的公众身边,让至今不能共享博物馆资源的公众,也能享受到科普公共服务,是博物馆工作人员努力的方向。因此,对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来说,充分认识流动博物馆的特点,理清当前可以进行流动展览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提升博物馆展览质量。

1 流动博物馆馆的特点

1.1 平易近人。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场地固定,展厅固定。博物馆的这种不可移动性,使得受众必须亲自前来参观,从而给人一种高高在上,不可亲近的感觉。如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位于自贡市釜溪河畔,龙峰山脚下,以清代陕西盐商投资兴建的西秦会馆为馆址,馆内有中国井盐科技史陈列展示井盐文化知识。因而众多学生、当地群众以及省内外的游客,纷纷前来了解中国近两千年的井盐生产历史。然而据调查,自贡很多村、镇的孩子们,仅管对会馆建筑、盐业科技充满好奇,但却无缘到盐业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而现在的流动博物馆,可以采用专题讲座、大篷车等形式,送展到校,送展下乡,甚至送展到偏远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群众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博物馆的地区,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博物馆资源。如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在开展"神奇的盐都,可爱的家乡",走进校园科普讲座活动中,孩子们全神贯注听讲座,争先恐后看展板,一张张天真稚嫩的面孔,透着好奇、兴奋与满足。因而,把博物馆"沉"到基层,把展览办在百姓家门口的这种送上门的服务,就尤显得博物馆态度平和,平易近人。

1.2 量身定做。博物馆的服务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因而流动博物馆的展品要针对不同对象"量身定做"。如走进校园的专题讲座,要考虑到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还可以根据学校情况,利用幻灯片展示,使讲解图文并茂;送展进社区活动,可使语言方言化、生活化,便于群众接受。

2 展览存在的问题

2.1 内容单一。井盐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流动展览可以整合盐文化资源,来组织、策划和制作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展览,进行巡回展出。就目前情况来看,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离形成丰富完整的流动博物馆还有很大差距。其流动展览的展示内容单一,主要集中在西秦会馆艺术展和中国井盐生产科技史展览上。盐业历史博物馆的这两个展览涵盖了该博物馆基本陈列展示的主要内容,但与庞大驳杂的自贡井盐文化相比,则内容单一,略显单薄。

2.2 形式简单。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两个常设流动展览,图文相配,以展板的形式展出,相对于现在博物馆展示上常用的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展示手法来说,形式相对单一。另外,以在校学生为主要受众对象的科普讲座内容缺少个性,所有学生听到的讲座内容完全一样,致使讲座活动缺少活力和启发性。并且,这些讲座不能与学校教育特别是学科课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虽然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但不能有效发挥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功能。

3 展览提升的途径

3.1 展示内容的扩展。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如何整合盐文化资源,设计制作出有地方特色的、较高层次的流动博物馆展览,并纳入到四川省巡回展览中进行交流展出,甚至与境外的博物馆进行交流,与国际接轨,从而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要依托藏品,展示特色文物。盐业历史博物馆主要收藏、研究和陈列中国井盐历史文物;珍藏有世界上唯一的一套古代钻井、治井工具群,完整地展现了中国井盐生产技术发展的历史画卷;展现两千多年来我国井盐业在钻井、采卤、输卤、制盐和天然气开采利用等方面的恢宏历史和卓越成就。因此,盐业历史博物馆在巡展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展示井盐生产工具,展示以"中国最古老股票"为代表的一大批盐业契约、档案,展示凿井的"工作日志"岩口薄等,向受众介绍古代先辈们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创造世界钻井史上的奇迹,如何为人类文明做出卓越贡献。

二是要立足特色,发挥专业优势。盐业历史博物馆以盐史文物为特色资源,有几十位从事盐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工作人员,创新展览,来展示井盐生产历史和科技文化。如2011年,在参加中国科协和中国科技馆举办的全球流动展览,即《中国古代机械成就展》活动中,盐业历史博物馆设计、制作的参展模型《古代井盐开采机械》,展品技术精湛,设计精美,制作精细,用现代技术把千年盐都钻井采卤技术的魅力凸现出来。这一项目是博物馆发挥专业优势,制作特色展览,所进行的有益探索。

三是要深入研究,挖掘盐文化资源。盐文化是自贡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广泛,凡与盐相关的生产方式、生产技艺、制度、风俗、人物、建筑等都可以视作盐文化。盐业历史博物馆在设计展览时,可以将井盐文化分类整理,形成类型较为全面的一系列展览,开展展示教育活动。如盐场人物展,展示自贡曾经显赫的盐商家族;西秦建筑展,展示西秦会馆、王爷庙等特色建筑;盐都风俗展,展示由井盐生产而形成的盐都风俗等。这些展览内容丰富,各成体系,可以全面展示自贡井盐文化,弘扬自贡历史文化,而且便于巡回展出。

3.2 展示手段的改进。展示内容和展示手段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好的内容需要好的展示形式来表现,因而需要适应时展的要求,采取多样化形式,吸引、激发和满足受众的需求。如今,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图形显示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的展览提供了广阔空间。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在设计流动展示时,要更新目前单纯的以专题讲座和展板展示为主的展示方式,借助高科技媒介,让新型电子产品为流动博物馆展览服务,以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深化观众对展品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1]张瑛.论博物馆流动展览的有序发展[A].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

动物的发展史第4篇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旨在回答发展的目的、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的道路等问题。由于发展观不同,人们观察思考和解决发展问题的原则、方法和价值取向等也不同,从而影响人们对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方针的选择。科学发展观是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认识和态度,它的形成和确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历史的发展及其研究成果密切相关,它深入植根于唯物史观的沃土之中,它是唯物史观科学认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重要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与历史唯物论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与科学生产力论

科学的生产力论是历史唯物论的立论基石。在社会历史的长河中,物质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以及整个现实历史的基础,物质生产力始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动因。马克思、恩格斯从这一唯物史观出发,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并将这一思想引入社会主义理论之中,明确指出,现代工业的无穷无尽的生产力是解放劳动的第一个条件,共产主义是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团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实现的。因此《共产党宣言》把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作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的首要任务。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唯物史观的这一思想,并根据当代的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丰富了此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而要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在这里,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生产力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人民主体论

历史唯物论历来把人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认为人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活动而已”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要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里强调的人是人民群众,这里强调的“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共产党人来讲,以人为本的实质在于“以民为本”,“以人民为本”,尊重人,就是尊重民,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同以往一切人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之所在。这些思想表明,科学发展观把人(人民)作为本,作为发展的目的,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强调在社会价值体系中,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中,以人民为推动历史进程的主体,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科学发展观的这些思想与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论既相一致又与时俱进。

第三,以人为本与群众利益

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的第一历史活动——生产是由人的需要产生的,人的其他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人的一定利益,只有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实现人的物质利益,人才能创造历史。因此,物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物质利益是人的最根本的利益。可见,物质需要是生产劳动的动因,物质利益是生产劳动的目的和动力,物质需要和物质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源。

科学发展观坚持并丰富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科学观认为经济增长本身并不是发展的目的,而是发展的手段,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的多方面的需要。人的需求不仅仅指物质生活要求,还包括政治,文化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要,只有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求,才是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逐步过上小康生活。正如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与历史辩证法

唯物史观不仅坚持历史决定论,肯定科学生产力和人民主体论,肯定生产力和人民群众对历史进程的终极推动作用,而且强调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矛盾运动过程,社会发展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它蕴涵着深邃的历史辩证法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等体现并丰富了历史辩证法思想。

第一,社会发展的过程性。历史辩证法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多种复杂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它贯穿于社会历史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矛盾的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推动社会历史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新的实践中为了解决新的问题而形成与确定的。在谈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时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6]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更为复杂。面对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意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境、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确立是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根据新的需要,它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

第二,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历史辩证法认为,社会是一个由诸多社会子系统构成的有机体,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有机整体。社会历史的发展就是由各个子系统之间在动态中既对立又统一的相互作用中推动的,在他们的相互作用中,需要协调、统筹地处理好发展过程中各个子系统内部及其彼此之间多方面的矛盾关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体现了这一历史辩证法思想,并根据中国当前的实际加以具体运用,丰富了这一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发展;三是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系统论的观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注重协调城乡发展,协调区域发展,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第三,社会历史矛盾的解决是全面性和重点性的统一。历史辩证法认为,在解决社会矛盾时,要根据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的任务和特点,既要全面看问题,又要重点地解决问题,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关于全面发展的观点,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科学发展观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全面发展观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同志代表新一届领导集体多次指出:“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上述论述可见,科学发展观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两点论和重点论辨证统一的唯物辨证论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的目的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阐明社会历史决定论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论的思想,同时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到高级,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而且自由王国的到来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还告诉我们,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然要与他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这是一个现实的历史过程。

科学发展观继承并丰富了唯物史观这一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样要坚持“以人为本”,即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根本,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人民的利益既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首先,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但又不能仅仅停留于这一层面,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指在不断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道德素质,实现人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一个人如果只注意物质生活条件改善而轻视精神生活的追求是不健全的,如果发展也很难实现真正全面的发展。一个社会也是如此。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进步;既包含了物质需要增长,也包含了民族精神的不断更新和人文精神的不断丰富。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确立与落实,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丰富与发展,为人类美好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理论贡献,提供了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2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72.

〔3〕〔5〕人民日报〔N〕.2004—02—29.

动物的发展史第5篇

关键词:人民群众;普通个人;杰出人物;作用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147-02

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反,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因此,基本上也就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劳动群众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也说明了普通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人民群众的基本内涵

人民群众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范畴,既有质的规定,也有量的规定。从质的规定性上讲,它主要指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具有主体性的大多数人;从量的规定性上讲,它又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在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然而,无论历史发展到哪一阶段,人民群众的最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人民群众又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总是先解决衣食住用行等必须的生活资料,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等各种活动。正如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没有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类社会就不会存在,更不会发展。因此,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者的历史。

其次,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人类社会的一切科学文化,都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同时,人民群众还直接参与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关系的变革,都是人民群众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来反动统治阶级的,历史上,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劳动人民自己起来摧毁那些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奴隶们的英勇斗争,打击了奴隶主的反动统治;为新兴地主阶级上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动摇了封建制度的统治根基,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铺平了道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将彻底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因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他们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二、普通个人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力量

(一)普通个人的科学释义

人类社会中单个的人通常称为个人。在一切个人中,根据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可以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所谓的普通个人,就是指在社会历史活动中起推动或延缓的影响,没有打下明显自己意志的印记,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绝大多数普通的单个人。

(二) 普通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普通个人也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由普通个人组成的,普通个人是人民群众的一子。在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每一个普通个人都起着一份不可或缺的普通作用。他们在各自的平凡岗位上,直接或间接地从事着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或多或少地为社会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分力量。

第二,普通个人的素质影响着社会的面貌。普通个人素质的高低与其在历史进程上的作用成正比的,所谓普通个人的素质,是指作为社会一员的普通个人的科学境界、科学文化水平、劳动技能等等,普通个人的素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而不断的提高。我们说,新旧中国在1949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1949年以后,新中国在历史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中国普通个人的素质比旧中国普通个人的素质要高得多。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不断更替的过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直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都是普通个人素质不断提高的历史过程。

第三,人民群众的整体作用是由一个个普通个人的作用汇聚而成的。在人民群众中,每一个普通个人都有各自的位置,发挥出各自的力量,尽管每一个普通个人的作用不能与人民群众的作用相提并论,但是要是没有一个个普通个人作用的发挥,那么人民群众就不会有更大的集体作用发挥。所以,人民群众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每个普通个人的历史。

三、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中的关键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在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前提下,同时也承认了普通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所谓的杰出人物,是指那些能够反映时代要求,代表先进的阶级、阶层或者社会集团的利益,对历史发展起进步作用的领袖人物、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及艺术家等等。这里要和那些对历史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历史人物区别开来,他们不能算是杰出人物。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相对于普通个人作用而言的,其巨大的历史作用表现在。

(一)杰出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杰出人物能够及时掌握到时代的脉搏,反映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因而总比同阶级,同时代的人站的高些,看的远些,愿望更强些,他们能最早地发现新的历史任务,并能提出进步的思想,纲领和口号,从而为人民群众和进步阶级的斗争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如果没有人发起,历史进程前进的节奏就会慢些。

(二)杰出人物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但能加速历史的进程

他们不仅善于发现并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在关键时刻,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如在1935年及时组织召开遵义会议,克服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邓小平在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这些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三)他们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杰出人物具有丰富的组织才能和斗争经验,他们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制定出正确的计划和措施,组织和领导本阶级和人民群众在斗争中取得胜利。若没有他们的组织和领导,任何的群众斗争和历史运动都不能持续太久,更不会取得成功。因此,杰出人物,不仅在历史事件中深深地打下自己意志的烙印,也对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关于对人民群众,普通个人,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几点思考

(一)三者在历史的进程中都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又要受到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马克思指出:“人民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又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所谓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指人民群众遇到的一切现存的社会要素的总和,制约人民群众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有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三种。普通个人,杰出人物同样受这三种条件的制约。首先是经济条件。这里主要指广义上的经济条件,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不同,直接决定了三者在历史进程中作用的不同,和生产力相联系的生产关系,也制约着三者的历史活动。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活动受阶级经济地位的制约,阶级的经济地位实质上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矛盾运动的结果,正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对矛盾始终伴随着历史的进程,所以从根本上说,人民群众,普通个人,杰出人物,都不能超越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次是政治条件。主要是指政治制度和统治阶级的意志,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人们所从事的历史活动,受到统治者意志的制约,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广大的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但依然要受国家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约束。再次是精神条件,精神条件包括的范围很广,既包括传统的东西,又包括现在的科学文化等。积极的精神层面,可以为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消极的精神侧面,会削弱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积极性,阻碍人们在历史进程中作用的发挥。

(二)三者在历史进程中是相互联系的

社会历史按照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发展,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来完成的。每个人都对历史发生作用,这些作用的合力是不等于零的。正如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而其中每个人的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别的生活条件,才能成为那样……每个人的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都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历史唯物主义既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承认了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巨大作用。但我们又不忽视三者在特定环境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是人民群众又是由一个个的普通个人组成的,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每一个普通个人的作用,二者在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实践上是一致的。至于普通个人和杰出人物的关系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笔者认为,杰出人物来源于普通个人,没有普通个人,就没有杰出人物。而且杰出人物和普通个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普通个人可以成长为杰出人物,杰出人物也可以变成普通个人。那些进步的杰出人物之所以在历史进程中起推动作用,主要是受到普通个人的拥护,并且以普通个人的作用为基础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M].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动物的发展史第6篇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 现实的人 生产实践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巨著中,对各式各样的唯心史观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划清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界限,并且在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一、阐明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

以什么作为整个历史发展的前提,这是任何历史观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形态》一开始就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来的,它们不是教条,”“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定。”显然,唯物史观的前提的提出是有针对性的,主要是针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因为这些人的历史理论的前提是抽象的、思辨的,他们没有离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地,仍在唯心主义范围内兜圈子。

与此不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三者之间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是以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为前提。“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二是以人们所从事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前提。他们认为,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三是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前提。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人们已有的和由人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决定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物质关系决定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它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

社会历史就是生产劳动、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复杂多样的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各式各样的,其中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不仅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也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更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物质关系决定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它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

三、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思想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舍弃物质前提,把某种精神或观念当作历史的出发点和归属,这是唯心史观的共同特点。与此相反,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他们在《形态》中明确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

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每一阶段的发展及其特殊的性质

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引入社会历史领域,从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规律中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表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又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个不同形式。”

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

作为唯物史观,在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必然要论及社会革命。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革命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并且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很显然,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这里是阐释得非常明确和清楚的。

上述五个方面,集中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尽管没能把唯物史观的所有内容都概述出来,对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范畴也未作详尽的解释,但它仍不失为“经典”。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这一切,足以标示唯物史观完备理论形态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3).

[3]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2.

[4]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动物的发展史第7篇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 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临的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一些情况: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着的革命震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末,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1〕

从上面抄引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理解,尽管在这段文字中有的用词借用了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术语,但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则阐明得非常清楚。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形态》中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这一内容,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阐述得非常清楚的。马、恩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上述表述中,马、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恩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马、恩向我们指出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这里,马、恩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在上述表述中,马、恩明确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马、恩还指出,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马、恩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唯物史观,在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必然要论及社会革命。在这里,马、恩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因为革命群众“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很显然,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阐释得非常明确和清楚的。

应该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为了清算马、恩以前的哲学信仰,达到自己弄清问题的目的而概括出来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曾说,《形态》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解释,“表明当时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的知识还多么不够”。〔2〕正是为了克服这一不足,马克思以后一直潜心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并为此而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15年的研究,终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表述。(这一表述也就是理论界称为的“经典性表述”)比较《形态》和《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两次表述,其差异还是存在的:前者的出发点是批判旧哲学,清算以往的哲学信仰,后者则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成果总结;前者侧重于对历史的现实基础的阐述,后者则侧重于对物质生产关系的解剖。但二者的共同性更是明显:都揭示出唯物史观的实质性内容,强调了人类全部历史的现实基础及发展的基本规律,得出了要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来认识历史及历史发展的结论;都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革命发生的根源及物质因素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内容。从二者之间的联系而言,我们以为,《形态》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规定其基本内容,搭框架,而《序言》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作深刻剖析,为其提供充实的论据。因而,二者都可谓“经典”。二者的结合,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最完整、最准确,也是最完善的表述。

还需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尽管没能把唯物史观的所有内容都概述出来,对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范畴也未作详尽的解释,但它仍不失为“经典”。列宁曾指出:“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更确切地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现象,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3 〕从前面本文对《形态》中的唯物史观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个方面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不难看出,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即: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能从物质生活方面去考察历史发展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在这里已完全被消除。马、恩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这一切,足以标示唯物史观的形成。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2—4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08

动物的发展史第8篇

关键词:造物艺术;历史;惯性

中图分类号:J509文献标识码:A

人类造物历史是人类社会物质发展的过程,造物艺术史也就是物质前进运动历史,是一场新旧嬗变矛盾运动过程。人类造物设计历史前进中有两种运动互为矛盾、长此消彼,一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造物设计保持自身存在的属性,有维持自己存在现状的运动惯性要求,这叫造物设计历史惯性;一是特定历史时期新生造物设计方法,因其是适应的历史而具有前进性。这对矛盾可以转换为艺术史中的造物艺术设计传统与时代的矛盾,对其上述矛盾双方都应该放在在整个造物设计历史中整体的去考察,这两种属性都是造物设计历史客观存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还原其历史真相,看清他的历史面目,看清它们的在造物设计中历史地位,对于每一方不能全盘否定或完全肯定。

同时造物设计史除了是物质技术发展的历史,同时它形成的特有的形式美也就是一种精神图式,也可以作为一场精神惯性及其嬗变历程的历史,精神新旧的嬗变也是一场矛盾运动,这两者之间也不能厚此薄彼,也必须放在造物史中进行考察,正确对待它们。

一、双重尊重:尊重历史、尊重时代

霍斯金和莫里斯领导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就是这两类相对矛盾运动的产物,即旧手工艺传统历史惯性和新兴工业设计历史前进性矛盾交织下的产物。

工业革命开始以后,机械化大生产引起了造物设计变革,造物设计必须遵循机械成批量生产需要,形成新兴的工业设计,符合历史前进而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英国召开,展示了这种科技历史的进步,然而有一批知识分子对这种工业设计痛恨之极,说现代工业设计是怪物,失去了传统工艺品唯美和温情脉脉的人性化,这就是传统工艺美术具有的惯性,有维持其存在的属性,而这些知识分子言论和行为,就是这种工艺美术发展惯性的表现和外化,作为现实的人也只是历史发展的表现和历史外化表象。这两种造物理念的存在都是当时历史现实,也就是工艺美术历史惯性和新兴工业设计历史前进性,新兴机器大生产造物取得自己历史地位,而传统手工艺造物方法受到了挑战,面临着消亡危险,要维持其自身存在,于是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在这场矛盾运动碰撞下应运而生。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两种造物理念在当时的历史意义呢?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它们呢?

首先:造物设计历史惯性,凡是存在的都是要灭亡的,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只有变化才是真正存在的,但是灭亡的事情,是历史中灭亡,需要灭亡过程。任何造物方法和造物设计方法都有要维持存在的属性在历史中表现为历史惯性,不能断然否定,否则就是不能尊重历史,不遵循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质客观实在性,用需要历史眼光去看待,就是要用唯物史观考察它的历史属性,要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就是她身上有落后因素,但是也一定有合理因素。传统工艺美术主要以人工操作进行造物,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了,工艺美术作为为封建社会贵族和社会精英服务的造物设计方式已经具有反历史进步的性质,盲目要求恢复工艺美术也是反历史性,因此不合理。但是:说现代工业设计是怪物,失去了传统工艺品的唯美和温情脉脉的人性化,一语道出了早期工业设计产品的弊端,新兴工业设计受人类物质发展也具有历史局限性,确实当时工业产品成批量生产适应需要,粗枝滥叶乏美可言失去工艺美术品的唯美,给人冰冷技术感,这是合理的说法,所以双方都具有自己局限性,合理因素与落后因素都需要历史过程中、在时间中肯定否定。这是历史惯性主要原因,就算不合理完全不能符合历史前进,它也需要时间来消亡,这更是历史惯性维持自身存在,是物质发展史不可违背的规律。

其次,历史前进性“那变化着的发展着的又决不存在的是什么,那即不发生也不变化,却永恒存在的,那又是什么”那是发展变化,发展运动变化都是历史永恒属性,变化发展运动是历史的发展,是人类物质运动的发展,发展就是历史具有先进性事物的前进。新时代工业大生产生成的早期新兴的工业设计,具有历史民主性,较符合广大群众需要,符合当时历史前进脚步,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带领历史前进的事物。但是不能因为前进性,就完全肯定,因不能超越造物设计历史而前进,完成全新而又完美的造物设计,它也有局限性,对传统工艺美术所积淀的宝贵财富也有要继承,新兴工业设计必须要补充和汲取传承工艺美术中人情味和唯美审美趣味,不能走极端,用工业设计方法统治所有造物理念,这样是可怕的,没有历史我们的生活就会象纸一样单薄,我们城市和乡村只是一堆风干的石头、钢铁和木材。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它们的互补性,因此各方都具有自己积极一面,只是工业革命是当时引领潮流的一方,不能因为这种局限性,而抹杀其设计历史领导地位。

除“艺术于手工艺运动”之外,这类矛盾事物在造物艺术史中,这样的旧事物惯性与新事物先进性的例子层出不穷,屡见不鲜,这是必然要出现的。因为这是造物设计历史的规律。对待它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给予评价,看清楚它身上的先进属性和历史的局限性。我们必须尊重历史,用唯物历史观来考察这两种历史现象的实在性,利用其互补性,各取长短,相互补充,双重尊重,尊重历史、尊重时代。我们才能更好的传承历史。

现有一例,如在南京长江大桥在以后怎么保存,当下也有类似以上两种相对的观点,一是,它是新中国的造物历史象征,是集当时江苏甚至全国的土木工程、建筑设计和工艺美术的集萃式造物设计杰作,具有象征性意义,应该作为历史珍品作为保留。二是,它是当时一定历史时期的造物设计已经不能适应时历史需要,其地理位置关键和实用荷载的有限,已经限制了南京的发展,同时给长江上游的水运通航带来了极大不便,从历史前进性来看,应该给予拆除,要充分尊重当前的科技水平,不要漠视当前的科技给人类造福的水平和侮辱人类现在所拥有的智慧。

对于此例,我们也该用历史的眼光,给与真确公正的评价,既要尊重历史又要尊重当前,对于南京长江大桥是历史的骄傲应该作为历史珍品作为保留,这个观点是正确,因为,首先它是一个时代工程技术的精华,一定有他的历史借鉴的意义。其次,它的存在已经成为一大部分南京人的历史荣耀的记忆和心理情感的一个支撑点,也甚至一部分全国人民的。他们都是历史存在,而且他们有关与此情感也是一种历史的真实存在,我们对此存在如果漠视,一定会伤及造物的智慧和侮辱人民的情感,造成历史遗憾,有损于尊重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但是一部分青睐先进技术站在历史前沿的市民,对于南京长江大桥历史局限性给予批评,如果在现有的桥体上用先进技术优化大桥的功能,反吃力不讨好,建议拆除大桥。这种认为技术和艺术应该更好的为人类服务的论点,不能无视时代技术和艺术的革命性,也是具有历史前进意义的。

但是双方都有其历史缺陷性,前者忽视新的技术和新的造物设计的发展,后者漠视旧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和漠视旧事物的历史积淀和情感积淀,都有积极意义也有其局限性。但是这应该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历史和现状问题,我们可以从充分尊重历史和现状的角度考虑,提出下面的建议。

在达到大桥设计额定的服役期之后,我们忍痛割爱,将局限长江水道的主体和部分引桥拆除,保留南北桥堡,依附桥堡开辟大桥纪念馆或纪念园,南北桥堡矗立在江边,定是一道承载历史而独具历史神圣魅力的特有景观,从而解决前述两种保留和拆除的论调,此是否为折衷之说,应该不是!没有皱纹的老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遗憾的!谨此建议,是双重尊重了历史情感的积淀和时代的要求。此之前我们利用现在的数字技术进行非物质设计,再造数字大桥,以历史资料存留,供以后借鉴和考证。重建大桥,利用现代土木桥梁技术占地理空间相对减小,可以考虑偏离大桥原址重建大桥。

二、尊重物质技术发展与尊重精神惯性及其嬗变

从上面举例的造物历史惯性来看,无论在工艺美术运动论述中,还是在长江大桥去留问题中,尊重历史传统,当中一部分是尊重传统的造物方法,一部分是尊重物质发展中形成的精神合理存在,而后者也是尊重传统很重要的部分。

关于尊重精神合理存在与发展,其实就是尊重精神存在在历史中的地位,尊重作为造物历史发展形成的审美意识形态发展的过程,也是物质发展运动的一种高级过程,这种过程也是要在历史中嬗变,如工艺美术运动,要尊重传统造物方式形成的精神图式即美学风格,尊重对传统工艺美术积淀在人们心里的审美习惯,再如大桥的去留,对于持南京长江大桥是历史的骄傲应该作为历史珍品作为保留,它的存在已经成为一大部分南京人的历史荣耀的记忆和心理情感的一个支撑点,需要尊重,这尊重审美习惯和尊重历史记忆,这些精神上积淀应在历史消亡嬗变,在历史中扬弃再生,不能贸然抹杀之。

而尊重造物历史的前进中,往往很大部分是尊重新的物质技术的发展,(当然造物前进中也有新的意识形态作为领导的。)比如上面两个例子在工艺美术运动矛盾尊重中,尊重当前其实就是尊重新生的造物物质技术存在,长江大桥去留的矛盾中,尊重当前也就是尊重航道需要、新技术的发展和城市交通的新需要,其实这也是尊重人类物质技术发展。

因此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可以将尊重历史传统与尊重当前,可以移位为尊重物质技术发展与尊重精神惯性及其嬗变(当然尊重传统还包含着传统造物积淀的臻美的物质技术成就)。下面从景观设计传统再进行论述。

以上这需要双重尊重的现象,在我们当前的景观设计中颇为明显,西方现代景观弥漫和传统景观传承呼声构成一组矛盾,这个矛盾中要用什么样的态度?

对于极力恢复或继承传统的仁人们,他们大多是专业知识分子或专家,他们在传统景观或园林设计中体会到了那结构空间中完美技术美和无尽东方韵味美,这是他们的优点,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给他们空间让优秀传统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这是尊重他们精神存在原因之一,还有就是上面言之:尊重精神存在在历史中的地位,尊重作为造物历史发展形成的审美意识形态发展嬗变的过程。

动物的发展史第9篇

关键词:唯物史观;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期。当下所处的自媒体时代各种信息泛滥、舆论混杂,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些复杂局面,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需要以系统、全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阵地,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独立的思维辨别能力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成果,积极投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观是指人们对于已知社会历史进程的根本见解。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起初以神学为基础去解释历史、说明历史,致使人类史长期被忽略甚至被曲解。后来资产阶级逐渐形成用“人”的观点来解释历史,对比中世纪的神学来说是一个重大进步。但资产阶级历史观范畴里的“人”是抽象的人,即脱离具体历史背景、物质发展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孤立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一种脱离客观存在的空虚的“自我意识”。从这个抽象范畴出发,必然会曲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过程,最终走向唯心史观。而唯物史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唯物史观包含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论,是哲学体系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把历史的聚焦点拉回人本身,提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是人类思想进步的重要成就。马克思、恩格斯在各个时期著作里对唯物史观都有诸多阐述,从时间上来梳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过了如下的过程:(一)唯物史观的初步形成:1842年,马克思任职于《莱茵报》主编时围绕林木盗窃案进行论战之后,研究重心逐渐转向经济问题。当时年轻的马克思对于社会最底层的民众产生了深刻的怜悯和同情,“善良的‘前进’愿望大大超过实际知识”。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流亡时写下了《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次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批判性的考察,初步阐述了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理想。这篇文章从劳动对象化与劳动异化这一问题入手,将“市民社会”作为研究和论述唯物史观的重要切入点,明确概述了“市民社会作为生产关系是构成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并不像黑格尔理论体系中“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作为经济基础的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等上层建筑。同期,恩格斯发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在这一著作中,恩格斯研究了英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以英国为例揭示了资产阶级的寄生性剥削性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内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指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逐渐走向成熟。(二)唯物史观的创立:1844年,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阐述了无产阶级的重要历史作用,彻底脱离了黑格尔派并对其唯心史观及其称群众为“精神的敌人”进行了深入的批判。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重大缺陷,提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明确了社会生活中“实践”的重要性。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石,《提纲》解决了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随后,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证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揭示了国家机器的阶级本质,完成了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心史观的科学批判,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对此,列宁曾高度评价《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更确切地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现象,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2(三)唯物史观进一步发展:1857年,马克思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从孤立的个人出发研究物质生产和借研究“生产一般”把资产阶级生产说成是永恒的错误观点,提出了要社会地、历史地考察物质生产。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回顾了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原因和经过,并对1859年以前的研究作了总结。《序言》从宗教的批判到哲学的批判,到国家和法的批判,最终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以资产阶级社会关系深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这一最深层结构的批判。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在1884年发表的《家庭、私有制与国家起源》一文,科学探讨了家庭、私有制、阶级的起源,进一步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3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联系我国具体国情来看,改革开放41年来我们已经取得经济建设的瞩目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但是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这种不充分、不平衡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决定了我国当前生产关系实现的多样性。(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辩证关系是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界限。社会存在是第一性,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起到影响作用。马克思科学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从而使自己的社会历史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成为了科学的理论。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过来会影响社会存在”这一观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思想。例如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等,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4(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正是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实现了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总体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有效促进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局部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因此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四)人民群众创造和推动了历史。作为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回顾过去,人民群众以海纳百川的智慧和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伟大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了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这一观点,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紧密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所讲的以人为本,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某个人、某些人。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这里讲的人和人民,是同一个意思。

三、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