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7 15:58:15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第1篇

论文关键词:畜牧专业,大学生,科研活动

1 有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的形势离不开科研的推动,在科研的指导下,科技成果技术推广体系完善的情况下,畜牧业的发展由传统的方式转变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发展方式。结合这一形势的发展,作为在校畜牧专业的大学生更应该参与到其中来。现在,从国家政策到高校制度,都鼓励大学生参与到科研当中,大学生参加科研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老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部级、省级或校级创新课题项目;二是,以在校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为基础,学生以完成毕业论文为目的的参与科研[2];以往在校学生中参加老师科研项目的主要群体是研究生,但随着我国科研的发展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逐渐增加了大学本科生的加入,这些人群的加入,给我们的科研带来了一些新的思想,同时,使相对“枯燥”的试验变的有活力。

大学生在校学习,经历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动手能力和一些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的实验及实习培养后,对畜牧行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就以家畜饲养为例,目前我国养殖由传统的家庭散养逐渐转变为规模化的饲养模式,这一转变不仅是养殖规模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在科学的饲养管理下,养殖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科学的饲养管理就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包括动物的繁殖、生长和发育等研究。如果作为畜牧专业的大学生,不具备专业素养,认识不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很难推动畜牧业的发展,自己在该行业的发展前景也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有了专业知识的基础,在专业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下,大部分畜牧专业的在校学生能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也能意识到具备科研创新思想和掌握基本科研技术对自己在畜牧业的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很多同学积极参与到其中。

教师申报科学研究项目成败的关键是选题,同样,对于大学生而言,无论是创新课题还是毕业论文设计都需要做好选题。就大部分学生而言,其选题是在该专业教师承担科研项目的范围之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工作志向自主选题,然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始立项、试验方案设计及试验完成等工作。

虽然学生的选题是在教师课题的基础上选题,文学艺术论文但依然需要学生进行一系列课题设计相关的工作(包括立项、试验方案设计及试验操作),让学生自己经历每一个过程,才能有成熟的科研思想。一项课题包含很多知识,需要学生自己明白三个问题:课题是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这些,明白了这三个问题也就完成了课题的设计,达到了立项的目的。搞清楚这三个问题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每一个问题都需要科学依据,所以需要学生自己去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收集各种信息的能力。

立项的完成,就进入试验操作,这也是一项“繁琐”的 工作。学生要从原材料、试剂、仪器设备的使用等各方面独立、主动、按步骤地实施方案,做好试验结果记录,再与指导教师共同分析试验结果,得出试验结论,并对该结论加以讨论。有时候在试验完成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失败,这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并找出失败的原因。这一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能使其所学基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另外还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遇到问题时的承受能力更强。

2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科研;管理创新;知识管理;协同创新;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016-03

0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更加重视知识的创新和应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结合,并且将人才资源看成是组织发展的第一资源,重视人文关怀和创新激励,重视科研过程中的项目培训及专业发展,重视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配置,在关注组织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有效地促使知识价值外化,提高科研的实效性和科研主体的自我效能感。大学科研管理对教师的科研行为具有导向、规范和激励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需要从以往的只重视量化考核、数据收集、科研立项、项目结题等常规性管理,向科研计量管理、过程管理、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转变,提高科研的适切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促进科研主体的专业发展,提高科研效能感。

1 树立协同创新理念

知识经济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专业化标准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套与理论系统知识相联系的专业技术、客观的服务态度、自律性职业伦理、组织制度健全”;[1]相应地,对专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张微在“大学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刍议”一文中对大学科研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五项标准,即“政策把握、创新理念、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和自学能力”。[2]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需要特别强调科研管理中的协同创新理念。

大学科研管理者需要完成一些常规的管理任务,诸如科研政策的上传下达和制定、教师科研论文的统计工作、科研项目的立项及结题管理、经费管理等。这些工作都比较繁琐细致,需要耐心和细心,所以科研管理人员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业角色规范,同时应转变服务观念,变单向的服务管理为协同创新管理,通过对科研主体的科研能力、专业方向等信息的分析,为他们提供适切的信息服务和培训、学习机会,也为他们科研成果的应用和展示提供更多的机会,在科研与社会、专家与大众之间搭建便捷的合作交流平台。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大学科研管理者与科研人员之间要变主客体关系为合作关系,加强理解与合作”。[3]“大学科研管理应从重实证管理向以人为本、崇尚创新的模式转变。形成一种最大限度激励人们去创新的文化”。[4]高校科研管理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营造宽松宽容的学术环境,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处理好科研管理内部的关系,努力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高校科研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地发展”。[5]

与此同时,大学科研管理要树立明晰的知识产权意识和政策创新意识。科研管理者要加强学习,掌握先进的科研管理手段,提高专业化水平,同时要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对于教师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理论价值、应用价值要有一定的专业判断能力,熟悉同一时期、同一课题的研究动向和成果发表时间,以防教师科研成果在上报、鉴定和转化过程中各种侵权行为的发生,鼓励科研的创新性,维护教师的正当权益,同时要促使一些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迅速向生产转化。

科研管理者还需要有较高的政策解读、实施和创新能力。一是能够正确解读各级各类政策文本,理解其精神实质,基本的科研导向,并且能及时地、准确无误地传达到科研主体方。二是能够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创新提高组织科研实效性和创新水平。

2 加强对科研的知识管理

大学科研管理要提高科学性和明晰性,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看,可以从三个层面加强对大学科研的管理:一是对显性知识的管理;二是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三是对知识的统觉定位。

显性知识管理包括对文献的分类管理、重要性程度、被引情况、知识生成状态等知识图谱式管理。目前大学科研管理多数属于显性知识管理;隐性知识管理包括地方性知识、基于生产过程的实践性知识、非规范化网络知识及默会知识管理;知识统觉是在本地知识实践和对人类知识图谱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某一时期知识生成与走向的整体统观与定位。

“知识计量学派”的兴起为提高科研评价的科学性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知识计量研究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以文献单元为基础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时期,以信息单元为基础的信息计量学研究时期和以知识单元为基础的知识计量学研究时期。”[6]知识计量学中的引文研究、知识单元、知识图谱等领域的研究应用到科研管理中,有助于科学定位科研项目或成果的重要性程度、科研走向、知识生成的内部逻辑和原创性、生成性状况,提高科研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预见性。

大学科研管理不仅要加强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而且要加强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基于日常工作,通过实地考察、专家小组会议和访谈等技术掌握地方性知识生产和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科学定位地方群体思维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将规范性科研与地方性知识,理性思维与野性思维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考察和定位大学的科研潜力和基本走向,更好地洞见大学科研的人力资源状况,及时发现人才,促进科研创新,同时能够提供有效平台,抓住机遇,形成群体科研态势,促进协同创新。

3 基于日常工作加强科研的人力资源管理

大学科研管理应基于常规性管理,从专业的视角对科研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等加以重新审视,从单纯的任务管理向过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基于日常工作进行科学分析、评估和培训。大学科研管理要提高实效性和创新性,必须建立在对科研主体科研能力、水平、方向等的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同时还应对大学的科研目标、科研环境、条件等外在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大学科研管理中引入智力资本报告以使组织内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智力资本是组织通过无形资源和活动的结合,将一系列资金、原料和人力资源转化为价值的能力”。要使组织内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需要加强对组织内人力资源的管理。科研管理部门要为教师建立科研信息库,并对其科研素质和科研成果质量水平、科研倾向性进行认真研究以帮助教师确立科研方向,提供科研信息服务和专业学习机会,例如针对科研项目和论文而组织的小组讨论,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讨论,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和高层进修访学等。

研究型大学由于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准比较高,教师基本的科研素质能够得到保证,但一些普通院校,特别是新建或升格的本科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的基本科研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如科学精神气质的培养、科研方法的训练和科研态度、科研习惯的养成。科研是大学教师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生存模式。从这一意义上说科研与日常工作是融为一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工作;从外在目的看,科研是为了科学的发展,为了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科研方法包括方法论基础和具体的科研方法,它是科研信度和效度的基础,也是科研伦理的基础;科研态度和习惯主要指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主人翁责任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以及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大学科研管理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促进科研主体科研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发展。另外还要重视对大学科研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避免结构性浪费。

最后要重视对大学教师科研的全程管理。从大学教师科研的生命周期看,其科研水平的上升有一个从渐变积累提升期到高峰飞跃期再到平稳沉淀期这样一个历程。大学科研管理部门需要与教师个体共同协商制定出科学的生涯发展规划,解决好每个时期的科研发展和产出任务,并且抓住关键期促使其科研产出和质量的飞跃。

4 确立实效性科研管理目标

“科学研究是以作为主体的人的目的性为核心,综合关于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主体自身的需要欲求、知识能力,以及主客相互作用的中介工具、技术手段的实践活动。科学研究不仅仅属于认识的范畴,归根结底它还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在认识范畴,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获得真理,在实践范畴,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求得价值”。[8]

当代科学哲学观强调科学的实践性,科学、技术与实践在一种博奕状态下共生共荣。大学科学应树立以实践为导向的行动观和以实效性为导向的目的观。科学的实效性与真理性、客观性、创新性应该是一致的。只有尊重客观,尊重规律才能发挥科研的更大作用。科研的实效性与人的需求,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一致的,所以真与善应该是统一的。科研的实效性与创新性也是密切联系的,当今科技的创新强调其价值导向性,带动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升级,能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技术的价值标准应该与其代价成反比,而不是一种新技术在发明和使用过程中又付出更大的代价和成本。所以说创新与进步应该是一致的,这样的创新是有利于人类的,也是有利于局部利益的,这样的创新应该获得相应的利益补偿,同时应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加以利用,赢得效益,拓展市场。科学、技术、实践将进入良性循环的博奕境界。

大学科研管理在促使科研成果向实际转化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但“目前大学科研管理中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理念淡薄,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发展不够协调的问题,科研市场观念、成果转化理念淡薄,通常只重视科研前期工作如项目立项、经费分配等,对项目后期管理、市场分析、成果转化等不够重视,项目通常局限于完成成果鉴定,科研开发与市场、企业需求脱节,缺乏共同利益机制和成果推广机制,未能实现将知识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并产业化”。[9]因此需要强调大学科研管理的媒介作用,提高科研的针对性,促使科研成果的外化,提高科研的实效性。

大学科研实效性的指标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类;基础研究类和应用研究类等。不同类型的科研其实效性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大学科研创新包括的内容比较宽泛,诸如管理创新、研究范式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设计创新、技术创新、实践案例创新等。科研实效性不能只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而且要考察其创新指数、实际应用的效果以及对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例如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实效性可以包括科研成果是否转化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是否提高了生产效率;是否带动了产业升级和新产业的出现;是否在员工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否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等。社会科学类科研成果的实效性主要看是否被政府决策部门所采纳;是否在指导社区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否对本学科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否对改善某一领域的实践发挥了指导作用等。当然大学科研还包括一些实践反思性研究,其实效性主要看是否对改进自身和同行的实践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科研的实效性需要通过实践效果反映出来。

5 树立高效能感的科研管理愿景

科研活动更多地是一种个体精神劳动,教师需要在一种超功利的宁静心境下进行创造性科研活动,体验到内在的幸福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重视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为此,大学教师一方面要基于日常工作专心致志地从事研究,教学相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又要加强与实践和学术共同体之间的联系,使科研成果能够得到实践的接纳,能够体现出实际价值,也能够得到同行的认同,激发群体创新,促进科学发展,进而提高科研的实效性和自我效能感。

我国现存的知识生产模式更多地依靠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师生共同体的研究和学术传承。但学术的创新不能只停留在象牙塔内衍生繁殖,也应敞开视界关注生动的社会实践和更广泛的领域,从其它学科或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实现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型,同时关注一线群众的实践智慧,认真加以总结提炼和升华。再者研究生、博士生也不可能都留在研究型大学里,他们更多地被分配到地方院校或基层研究部门和企业,充当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媒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开拓性地开展工作,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同时又能够结合实践进行研究,推动日常工作的改进,带动同行的专业发展,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化和价值的外化。

在这个从体系内向体系外、从理论向实践、从专家向大众多向互动和转化过程中,科研管理者发挥着协调和联络作用,在高层次专家学者、大学教师以及具体实践之间搭建起一座交流平台,为他们争取更多的参与学术会议、展现科研成果和科研实践的机会,提高其成果在学术领域被接纳的机率和向实践转化的效率,也使教师的科研行为不断获得强化,提高其科研的自我效能感。在这个互助合作的过程中,大学科研管理者的管理效能感和美好愿景也会不断得到强化,从而推动相关工作滚动式、高效率地运转。

总之,大学科研管理创新应以知识经济为时代背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切入点,基于日常工作,从科研管理队伍自身的建设到对科研主体的人力资源评估、专业发展,再到对组织目标、科研环境和科研实效性的评估分析,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切实增强大学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科研的实效性,增强科研主体的自我效能感,促进个体、组织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在注重科研实效性,在把科学作为一种职业,利用科学造福一方的同时,还要适当地关注其求真的价值,并力求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郑咏梅.高校科研管理专业化之有效路径[J].求实,2010,(1):228-230.

[2]张微.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刍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58-59.

[3]欧阳洁慧.高校科研管理中的主客体关系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0-62.

[4]孟建伟.从实证管理到人文激励—论科研管理观的转变[J].山东社会科学,2010,(4):33-38.

[5]许崇波.高校科研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考[J].文化学刊,2010,(1):40-42.

[6]穿越学术地平线[M].人民出版社,2012:101.

[7]刘海燕,董必荣.智力资本报告:大学科研管理的新视角[J].清华教育研究,2010,(6):56.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第3篇

摘要:目的探讨本科护生科研兴趣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420例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0.6%的本科护生对科研感兴趣,其中,82.2%的人呈中等以上水平。影响本科护生科研兴趣的因素有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毕业后打算、是否愿意花更多时间参加科研活动等,其中,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影响最大。结论本科护生科研兴趣较浓,认为科研重要、毕业后考研或出国、愿意花更多时间参加科研活动、当前有参与科研课题的本科护生科研兴趣更浓。

关键词:本科护生;护理学;科研兴趣

护理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护理专业本科教育肩负培养护理本科生初步科研意识与技能的任务,由于我国护理队伍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护理本科学历者必然成为护理科研的主要力量[1]。护理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护理科研人才培养,本科生是最重要的后备力量。学习兴趣是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变量[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让学生从内心喜欢、热爱这项工作,并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3]。我国关于本科护生科研兴趣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对本科护生科研兴趣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

016年11—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分别在1—3年级随机选取班级,共抽取15个班共420人。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本科护生科研兴趣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年级、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毕业后打算、是否愿意花更多时间参加科研活动等),科研兴趣(不感兴趣计1分,较不感兴趣计2分,不确定计3分,较感兴趣计4分,非常感兴趣计5分),影响本科护生科研兴趣的因素等15个条目。按班级发放问卷,发放问卷前做适当说明,护生认真填写、单独完成,问卷当场回收。

1.3质量控制

回收问卷后进行筛选,剔除不合格问卷。问卷剔除标准:(1)所有条目均勾选相同序号选项;(2)勾选答案呈规律的波浪形。整理有效问卷并进行编号,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提高录入准确性。数据录入中对缺失值采用均值替代的方法进行补充。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运用snk法进行两两比较。应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对本科护生科研兴趣的影响。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共调查420人,收回有效问卷389份,有效回收率为92.6%。其中,男生26人,占6.7%,女生363人,占93.3%;平均年龄(19.26±1.21)岁;大一132人,大二122人,大三135人。

2.2本科护生科研兴趣

60.6%的本科护生对科研感兴趣,其中82.2%的人呈中等以上水平(≥3分),平均(3.47±0.90)分。

2.3影响本科护生科研兴趣的单因素分析

性别、年级和是否独生子女对本科护生科研兴趣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源地、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毕业后打算等因素对本科护生科研兴趣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2.4影响本科护生科研兴趣的多因素分析

以本科护生科研兴趣程度为因变量,以生源地、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毕业后打算、是否愿意花更多时间参加科研活动、与指导教师的关系、当前是否有参与科研课题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纳入标准为P<0.05。Durbin-Watson统计量为1.995,与2接近,可认为回归模型中的残差之间相互独立,自相关问题不显著。对应的VIF值均接近1,说明不存在共线性问题。经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到表3。表3显示,回归方程的F=70.474,P<0.001,说明模型中至少有一个变量对本科护生科研兴趣有意义。最终有4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P<0.05),分别为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是否愿意花更多时间参加科研、与指导教师的关系、生源地。

2.5影响本科护生科研兴趣的主要因素

3讨论

3.1本科护生科研兴趣程度

科研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科研可深入护理现象的本质,探讨护理活动规律,为决策提供可靠、有价值的证据[4]。由于我国护理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数量较少,科研重任便落在了本科生肩上。如何激发本科护生科研兴趣,培养和提高本科护生科研能力已成为我国护理教育者面临的重要问题[5]。文献报道显示,护生对护理科研持消极态度,认为较乏味、充满压力,与其未来职业没有关系[6]。本研究调查发现,60.6%的本科护生对科研感兴趣,其中82.2%的人呈中等以上水平,说明本科护生科研兴趣较浓。巴西研究者对278名医学生的科研兴趣进行调查发现,81.7%的医学生对科研感兴趣,60.8%的医学生表示对毕业后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感兴趣,其中10.4%的医学生在校期间已有[7]。日本研究者对269名2—6年级医学生的调查显示,仅有38.3%的医学生对科研感兴趣(其中58.4%的医学生是4年级及以下学生)[8]。这与本研究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高年级本科护生。笔者从事护理科研教学8年,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虽然对科研感兴趣,但真正开展科研的学生并不多,而在校期间能的更是寥寥无几。因此,从学校政策着手,鼓励本科护生参加科研活动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3.2影响本科护生科研兴趣的相关因素分析

本研究发现,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对本科护生科研兴趣并无明显影响。不同生源地、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是否愿意花更多时间参加科研活动、毕业后打算、与指导教师的关系、当前是否有参与科研课题,对本科护生科研兴趣有影响。(1)城市本科护生较农村本科护生科研兴趣更浓,可能与不同生源地护生在校期间关注焦点不同有关。我校护理科研为考查科目,护生表示其更重视考试科目,愿意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考试科目上,因为考试科目得高分才有获得各种奖励的可能。(2)本次调查发现,87.4%的本科护生认为科研十分重要,科研兴趣也较浓。尚未认识到科研重要性的本科护生,可能与其没有接触过科研或是毕业后有转行打算等有关。对于科研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一朝一夕就产生的,需要从入校开始就进行培养。目前护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科研意识。因此,早期培养护生科研意识对激发学习兴趣、开阔学术视野、培养科研探索精神有着深远意义[5]。(3)与不愿意花更多时间参加科研活动的护生相比,愿意花更多时间参加科研活动的护生科研兴趣更浓,这可能与其对科研有更深入的了解,认识更加全面有关。(4)64.6%的本科护生认为科研兴趣与指导教师有关。有研究者认为,培养合格的护理科研指导教师有助于护理科研教学健康发展[6]。护理科研指导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善于启发和指导学生并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传统大课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呆板、内容枯燥、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兴趣不高。信息化时代,教师应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将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科研兴趣。(5)周琦等[5]研究发现,7.88%的本科护生申报过科研课题。本次调查发现,仅有7.5%的本科护生有科研课题。可见,本科护生课题申报积极性不高且课题中标率不高,应加强对护生科研课题申报的指导。由于影响科研兴趣的因素较多,单因素分析很难控制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可以较好地控制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干扰,从而真实、准确地反映各因素与科研兴趣间的关系[9]。从4个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可知,对本科护生科研兴趣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是否愿意花更多时间参加科研活动、与指导教师的关系、生源地。对本科护生科研兴趣影响最大的是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中强调科研的重要性对提高本科护生科研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3.3阻碍本科护生进行科研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发现,76.6%的护生认为大三医学课程太紧,社团活动较多,没有时间和精力是阻碍其参加科研的主要因素,建议将相关课程安排在大一或大二。另外,71.5%的本科护生认为自己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是影响其科研兴趣的主要因素。因为在此之前,护生并没有认识到进行科研对自身有什么益处,等到大三下学期开设该门课程后,往往已经错过了申报科研项目的时机而直接下临床实习了。因此,早期向护生介绍科研相关知识,有利于护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科研积极性。

总之,本科护生科研兴趣较浓,而影响本科护生科研兴趣的因素有生源地、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是否愿意花更多时间参加科研活动、与指导教师的关系,其中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影响最大。建议在低年级时向护生介绍科研的重要性、成立科研兴趣小组、改进教学方法,培养本科护生科研兴趣,进而促进护理科研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玉娇,喻丹,杜春林,等.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2015,29(3):1071-1073.

[2]杨丽娜.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及教学对策探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3]焦伟伟,申阿东.论医学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0):69-70.

[4]胡雁.护理研究[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5]周琦,张丽,柴广丽.护理人员护理科研意识与实践调查的对比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6):917-920.

[6]陶莹,李玉霞,李丽萍.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2):1477-1480.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第4篇

一、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意义

1.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涵和特征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或社会中选择和确立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生成性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同于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以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学科知识为主要目的。学科知识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内在地要求学科课程具有一定的预设性。而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课程更侧重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与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探究性、生成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的特点。

2.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意义

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大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然而,传统的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在知识传承上,只讲继承不讲创新;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求同而忽视求异;在学生发展上,注重统一忽略个性;在传授方式上,重视主导忽视主体。因而,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才能。研究性学习本应是大学生、研究生特有的学习活动方式,但当前大学却较少采用,更多的是继续着知识接受式的被动学习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自主性不强的问题。设置研究性课程,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其着力点却是变革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使教师由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因此,大学教育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外经验来看,部分国家的研究型大学为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大都要求高年级学生参加课题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就普遍开设研究性课程,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实施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一些学校开设的一般性研究课程(为学生提供具有国际意义的普通教育课程),另一些学校开设的专业性研究课程(学生按规定就某国、某地区、某一课题进行学习和研究,以完成学分并获得学位),并要求学生必须首先完成普通教育课程才能进入专业研究阶段。韩国的一些著名大学,如浦项工业大学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要求三四年级学生作为教师助手参加课题研究。我国高校的经济学专业应该借鉴他国的经验,通过研究和实践并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提出、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以提升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大学本科专业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和实施要求

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明确课程目标和实施要求。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它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且为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提供了基本的依据。课程实施要求则是根据一定的课程特点、课程目标,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而制定的对课程实施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整个课程实施活动的一般原理。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探究性、生成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的基本特征,大学本科专业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和实施要求如下:

1.大学本科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

研究性学习课程应赋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主要的价值取向不是让学生获得确定性的知识,而是发展他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获得科学研究的体验,研究的过程重于研究的结果,研究过程中具有个性化、差异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因此,大学本科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课程目标为:

(1)知识目标

①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②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往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

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②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大学本科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要求

(1)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过程要求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问题提出阶段、分析研究阶段和总结交流阶段。

问题的提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选择和提出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或课题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研究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问题提出的过程,需要学生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丰富的相像力、观察能力;需要学生经过发散、提炼、概括,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学习生活、从周围环境、从社会现象等方面去思考和发现课题,引导学生讨论并完善研究性学习的项目或主题。教师还要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并要向学生讲授一些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分析研究阶段是学生根据所制订的研究方案,积极主动地对研究问题进行探索、实践,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的过程。本阶段中学生的实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调查研究、初步的交流。教师在此阶段要进行及时的思维引导,开拓学生的思路。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合作交流,集思广益。

总结交流阶段是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记录、阶段总结、调查结果与分析、研究成果等进行汇集和总结,并以书面总结报告的形式来反映。教师要对学生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研究过程进行归纳总结,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组织学生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发展。

(2)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是学生元认知的辅导者。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予适时的指导,尤其是在发现问题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研究性学习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更需要具备引导、提问、指点、激励的能力,善于在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引导他们成才。

学生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主体。从学生的动机来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不同于外部需求下的接受式的学习,它主要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更多地需要以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等内在的学习动机为前提。这种学习动机源于对研究课题的强烈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如果学生缺乏这种学习动机,就很难发现问题,即使发现问题也没有兴趣去研究,也就无从谈起研究性学习、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具备一定的认知技能,与此同时,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又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大学本科专业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配套教学改革

大学本科专业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已有部分课程渗透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但国内高校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的还较少。研究性学习课程与传统的以传授学科系统知识为主的学科课程存在较大差别,因此,需要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实行配套的教学改革。

1.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传统的学科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记忆理解的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核心而展开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课程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程的开发并不依赖于专家学者的权威,而是依赖于学习者与周围的环境与指导老师以及合作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课程的开发与组织过程基本上与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合二为一。研究性学习课程自始至终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建构,只有在学生的自我建构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才能加以实现。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运行和对学生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应采用学生主动参与、教师指导的形式。

2.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学科课程偏重于学术性的理论性内容,具有预设性、封闭性的特点。研究性学习课程偏重于实践性的专题的解决,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其内容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其内容并不是预先规定好的、标准的、统一的东西,而是根据学习者本人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考虑已有的资源条件而确定的研究性课程的内容,它要靠学生自己到社会上、到实践中去寻找。因此,不应把学习内容限制在某个领域,只要学生想到的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既可以属于传统学科的,也可以属于新兴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预先设定。

3.教学过程的改革

传统的课程内容多是被规定好的、统一的,并且,它所涉及的问题多是封闭的、结构良好的,答案也往往是预知的、标准化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比较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研究性学习重视教学过程,重视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教学过程,是否满怀兴趣或好奇在思考、在探索、在分析,而不应过分重视学生理解了多少知识,记住了多少知识。重视教学过程,不仅更有利于提高教学结果的质量和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而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内在兴趣。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价值性;去向

一、研究缘由

广义上的科研,包括科技发明制作、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的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等。近几年,高校大力倡导大学生科研精神,尝试了多种形式的科研类型,直接促进大学生的科研热情,促成了其优秀作品的呈现;首先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利于人才优势的发挥,科研课题的开展,其研究成果是知识与智慧的结晶,是社会的一笔财富;其次大学生的研究成果如果能广泛而深入生活,对解决部分社会问题和科技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并且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大学生科研成果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果能合理运用,其社会价值性必然可以发挥到最大化。然而在大学生科研发展迅速的背后,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应用的低转化率造成的社会价值性低以及科研成果去向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新问题。通过对此课题的调查是对今后大学生科研发展方向的展望;第一,能够了解大学生对其科研成果的去向问题的态度和对现状进行考察;也从社会价值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在大学生科研过程中,社会的企业、政府部门以及高校有什么渠道能支持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促进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科研成果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第二,通过调查能够知道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社会实践该如何结合,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社会价值该如何联系,找到解决大学生科研成果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性和成果转化率;第三,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基地,如何能使大学生在优厚的条件下发挥创造性,能让作为国家人才优势的大学生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效益。

二、调查情况和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的主题为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价值性及去向的调查与研究。调查从2012年4月10日开始,至2012年9月9日结束。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观察调查、文献调查四种形式先后在海南省海口市和河北省保定市进行调查。问卷调查针对调查地的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的学生以及毕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计划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72份(其中海南省海口市实际发放100份,有效回收90份;河北省保定市实际发放100份,有效回收82份)。同时针对大学生群体、学校科研老师、学校科研机构负责人、社会企业与相关科研代表、政府相关部门等进行了访谈。通过收集材料和资料数据,确保了该项调查研究的代表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数量逐渐增多,但科研课题价值性不高

由于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方面,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在此引导下,高校大力倡导科研创新,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使得高校的科研创新活动日益活跃,而大学的科研实力也得以增强。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逐渐增多,然而在这些科研成果数量增长的背后,却由于科研课题的“轻实际运用,重理论研究”和许多高校认为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不强调所谓的结果,不追求大学生科研成果和社会需要结合的思想观念,导致了虽然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在逐渐增长,但是科研课题过于空泛,使得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大打折扣,价值性不高。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脱节现象十分严重,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转化率不高,社会价值性低

由于大学生在进行科研活动时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偏差,使得大学生科研更重视提出各种理论来解释问题和各种的数据,却不去关心这些科研成果究竟和社会实际有多大的需要,导致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脱节现象十分严重。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提供的大多数还是“实验型”成果,需要大量进行改进和完善才能达到实用化的要求;但是我国企业的创新以及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也相对薄弱,迫切需要生产型实用化的高校科研成果,现阶段两者的矛盾较为尖锐,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大学生的科研成果社会转化率不高,大多数并没有转换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也没有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价值性低。

(三)大学生缺乏对其科研成果去向的关心和了解

大学生科研中往往忙于完成立项、报奖、论文写作,并没有考虑其科研成果如何转化,如何满足社会需要,重学术轻成果的现象比比皆是,缺乏对其科研成果去向的关心和了解,虽然高校和社会鼓励大学生做科研,但学校科研室里积累的大学生科研文本与社会汲汲渴求的创新项目,这一对矛盾体,并没有得到解决。大学生在进行科研项目时并不考虑科研成果未来是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往往只是为了完成科研项目而去做科研项目,所以大多数大学生科研成果就只能束之高阁。

三、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价值性低和去向问题探究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对社会起到的作用较低

在对“你认为大学生的科研成果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这一问题中,选择“没有”以及“很少”的分别有52人,67人,达到受访者的69.2%。这种情况是反映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科研成果认同度不高,也表明大学生科研成果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满足社会需要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社会的贡献不大。

在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中发现,在“你是否想过将自己的科研活动成果推向社会,产生社会价值”这一问题中,选择“没考虑”的受访者有108人,占到调查对象的62.8%。这说明在大学生科研的过程中,存在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并不考虑其成果的社会价值,也不考虑对社会生产与生活起到的作用,因此导致其科研成果对社会起到的作用较低。

(二)大学生科研成果“质”与“量”不并举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参与科研活动,更多的大学生科研作品得以呈现。然而在大学生科研成果的数量增加的背后,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质量不高,价值性难于保证,这无疑是不利于大学生科研的可持续发展。统计结果表明,曾经参加过科研活动以及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对社会贡献不大或没有的受访者占到了63%。这说明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不并举。在访谈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近几年来各高校的大学生科研论文数量有了比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其中并没有多少前沿性或者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因此,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表面上一片繁荣,但其实在国际或国内前沿领域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却寥寥无几。所以即使科研成果数量大幅增多,但其创造出来的科研成果质量以及针对性却不高。

(三)大学生科研成果去向难与社会需要结合

通过文献查阅和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目前高校的科技成果能够签约转化的不到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又只占被转换成果的30%,所以高校的科技成果只有少部分能够取得较大的效益。其次,高校的哲学人文社科类论文与调查报告往往都是老生常谈,内容过广和较为空泛,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看,许多哲学人文社科类论文不能转换为生产力,也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些调研报告和理论模型去向大多数被高校束之高阁,很难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大学生的科研成果难于社会需要相结合,导致科学研究与社会生产需要严重脱节。

四、研究启示与对策构想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创新应该紧密与社会需要接轨

大学生科研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科优势为基础,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选择有经济增长潜力、有市场前景以及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项目,对那些能够产生高新技术含量、附加值和效益的项目要重点开发。要主动走出校门寻找科研项目,要了解社会的需求,充分收集和研究社会与市场的信息,在科研活动中,不仅要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考虑,也要从科研项目的现实可能性考虑,使得科研成果满足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并且与社会需要紧密接轨。

(二)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评估机制

高校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换率低,高校毋庸置疑有自身的原因,没有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评估机制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专门的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转换评估机制,加大科研成果的转换力度,使得高校大学生的科研成果转换工作得到加强。要对科研转换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允许以多种形式结题,鼓励科研成果通过市场、生产、社会需求的检验方式得到评价和认可,从而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评估机制。

(三)高校应灵活科研创新的体制和机制

我国高校与外国一些高校相比,大学生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不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国高校的体制比较僵化,机制不灵活,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需要从创新高校的体制与机制入手,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大多数的高校都设有科研处,但是工作的重点是申请立项、评奖与结项鉴定等,帮助转化已有的大学生科研成果的工作并没有得到重视,因此科研成果也得不到转化,往往只能束之高阁。所以高校应灵活科研创新的体制与机制,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激励机制、增设职能等多种形式改变现状,从而使得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得到提高,使更多优秀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服务社会与生产。

【参考文献】

[1]迟宝旭.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借鉴[J].科技与管理,2005(1).

[2]王立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4(4).

[3]刘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障碍分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2).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第6篇

关键词:文科研究生;学术转型;个体学术追求;共同体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08-02

近年来,文科研究生就业期望值沦落等现象的出现,折射出文科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实践所要求的适用性之间的脱节,这种态势客观上要求我们反省文科研究生培养理念,调整并改革文科研究生教育方案,应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建构起有效适应性的动态培育模式。本文将以文科研究生教育为例,说明研究生教育学术转型的根据、内容和保障机制,以期对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提供某种启发性的参考意见。

一、文科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及其后果

近年来,文科研究生对社会需求的不适应,是文科研究生教育累积起来的问题的表面症象,通过这种表面症象,我们看到文科研究生培育至少包含如下几大方面的问题:

第一,研究生的超量问题。注重学科规模化发展导致的招生数量的,促成文科研究生培养的集约化,加重了研究生就业难题。客观上说,从恢复高考到教育的健全发展,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最重大的成就,它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有用人才,对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做出了根本贡献。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随着教育改革和学科健全的发展,出现一种重规模而不重特色、重量化指标的落实而不注重品质提升的流行趋势,研究生在招生数量上出现翻番增长,造成研究生培育的本科化、研究生人才的大众化、研究生出路的暗淡化。虽然各类二级学院在一段时期内纷纷上马给研究生就业提供了机会,但是,随着二级学院招生困难和二级学院教师队伍的饱和等因素的作用,研究生朝向二级学院就业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因而,研究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就成了突出问题。

第二,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问题。文科研究生在选择一种专业并从事专业方向的研究过程中,是始终受到学科范式的引导从事专业操练的;研究生对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的学习和内化重构、对相应领域学术视野的养成和锻造等都是其专业培育的一部分。但是,知识结构是否完备、学术视野是否宽广,既受学术阅历和学科专业的训练程度的影响,也受文科共性标准的评判和裁定。而从最终的趋向上看,文科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是要由社会根据实践的需要作出评判并从而决定研究生命运的,这种社会评判超越于学科专业的评判,它对文科研究生的要求大大高于研究生专业学习时的专业要求,因此会造成研究生对“博学多才”准则的不适应。事实上,近年来对研究生教育的质疑,内在的包含着对研究生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的质疑。文科研究生不管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往往选择某个主题或某个人物的思想进行研究,而对更宽泛领域的更多主题缺乏系统了解,极易留下知识结构单一、学术视野狭隘的印象,它会降低文科研究生的认可度,使其出路成为问题。

第三,研究生创新能力问题。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问题是一个通过学科培训和研究能力提升应该达到的专业突破,是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指向和最高境界。因此,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本质上是作为专业内部潜力的发掘同学科拓新综合生成的进程和现象。然而,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受多重因素决定并且需要具备更宽广的适应性,当面对超越学科领域的更大的知识场景、更大的文化视域、更复杂的问题交织和更根本的实践诉求时,文科研究生的驾驭能力和创新能力会直接或间接成为问题,诸如研究生对知识场景的总体性缺乏感知、对左右生存趋势的根本性问题不能及时觉察等,这意味着在从专业领域的创新到社会实践领域的创新之间有一个艰巨的转化过程,祈求专业领域的创新人才一夜之间跃升为社会具体实践领域的创新人才是不现实的。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必须着眼于社会适应性,必须打破创新人才的学科标准,建立社会取向的或实践本位的创新标准,真正培育出有利于为现实实践服务的创新人才,从而彰显研究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价值。

二、走向文科研究生教育的学术转型

文科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实质上是研究生专业培育同社会实践的需求之间既相互分离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产生的问题,是社会多样化的开放性需要与研究生培育的相对单一和相对封闭的张力形成的问题,这些问题意味着文科研究生教育必须尽快转型,必须着眼于研究生的主体性,向树立大视野、追求大学术、彰显多才能的方向进行学术转型,以期培养出社会适应性的复合人才。所谓学术转型中的学术,是超越专业学术的一种“大”学术,类似于与“专”相对的“博”,因此,学术转型第一个要做到的就是:第一从专到博。这里的专,是研究生自身所从事的专业,它受学科界定,与别的学科专业有明确界限。这里的博,是对专业之上或专业之外的大学科的了解和研究,是大视野下的知识积累和运用。文科研究生必须有“博”的意识,认识到从不同学科领域吸取方法论范式、解决问题之思路的借鉴等意义;文科研究生只有做到“博”,才能在专业研究同对其他学科的了解和运用中获得会通融贯能力,这是一种提升专业而又高于专业的能力,也是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第二,从总结概括到知识领域的开拓、思想架构能力的锤炼和学术范式的创新。文科研究生在规定的专业研究方向上可以做到不同层次的主题研究、比较研究、前瞻性研究,但不管哪一类型的研究,都还只是在一种已有知识范围内的一般研究,这种一般性研究不能体现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应有潜力,不能推动其研究能力的跃升,因而对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激发不具有超越意义。真正体现研究生研究能力层次的是他们对新的知识领域的开拓,能够在原有知识领域的惯常态势中发现和打开一片新天地,能找到新的思想构架和新的学术范式来把定新的知识领域并形成具有感召性的叙事,这是一个对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推进作用的实质性的贡献,也是对研究生高水平能力的展陈和肯定。第三,从依附性的操练到独立性的发掘。进入一个专业从事一种专业方向的研究,其实就是接受一个学科的专业驯导,接受学科准则的制约。文科研究生在其相关专业的研究中,需要一种专业忠诚,需要一种对专业学科之客观性的遵从,需要具备独立探索的精神,这是研究生完成研究首先必备的主体条件。此外,还应该有批判、有反思、有质疑。对已有成果的批判,对既成事实的反思、对先前结论的质疑等,都会形成对研究过程的推动。忠诚与批判、遵从与质疑,共同构成研究生进行研究的主体要素。把批判、反思和质疑从主体要素中驱离,会导致研究生对学科和对指导教师的依附,使独立性丧失。避免依附现象的重演,需要我们对从依附型转向独立创新型的意义作出强调,也需要研究生主动认识并自觉完成这一转变,这对他们展开创新性研究具有促进作用,也将是他们适应社会的重要保障。学术转型含涉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上面三点涉及的只是专业与非专业、学术层次的高低以及主体状态的转型。除学术转型外,还应该有一个对学术转型起保障作用的非学术转型,包括从不自信到自信、从谋求名利的功利取向到非功利的思想求索、从自我中心到社会中心及重视社会奉献的境界的转型,这种转型为专业研究走向大视野、谋求大学术提供了精神保障。

三、建构文科研究生教育之学术转型的保障机制

文科研究生谋求大视野、大学术和多才能的转型,作为个体奋斗目标,已被部分有前瞻性眼界的先知先觉者所践履,他们最易于也最早被社会所接纳,成为诸行业的骨干人才。然而,要把这种个体奋斗目标作为文科研究生培养的共同价值选择,作为适应社会的硬性指标加以落实,则会涉及到学科专业从专业本位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开放的问题,涉及到评判标准的多层次建构问题,涉及到研究生培育模式的重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方面来建立文科研究生向学术转型的保障机制。

第一,改革课程体系的设置,在保留核心专业课的前提下,应开设三分之一的跨学科课程,即在文科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结构中,应该安排三分之一的学科外课程;另外,增加通识性的选修课,或增加专业之外、学科之外的选修课,其学分应达到一定量的规定。这样做的目的旨在引导文科研究生拓宽视野,能把专业学习和研究与其他学科关联起来,形成大视野和大学术的会通能力,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又能突破专业的有限性或狭窄性,以宽广的知识面和精深的专业研究能力适应社会的不同需要。

第二,改革培育模式,由单个导师主导型的培养转向多专家的导师组培养模式,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不是师徒关系,而是专业引导、观点对话和学业帮助的关系。导师在专业领域是先学,先于后来者获得对于某一专业的某个方面、某个层次的深刻研究,这并不等于导师在一个学科中是全才,是通才。一个导师在一个学科中指导数个研究生是不成问题的,但一个导师要在同一时间段中指导十多个甚至更多研究生则显然扭曲或倒转了研究生学术培养的真正意义。况且,导师作为普通的个人,其指导研究生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其见解、思维方式、学术研究的持续力、乃至思想境界总是不可避免地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因而,由单个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师徒般的或雇佣般的培养必然导致对研究生成才的直接或间接的贻误,而采取导师组共同体的培养模式,可以获得集体的智慧,对研究生专业研究和论文写作中的不足、欠缺等问题能及时纠正。这种由导师组共同体主导的对研究生的培养,总体上可以引导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多维伸张,在多观点激发下,打开专业研究的宽广视野;可以使研究生获得更多的方法指导和学术范式的选择;可以使研究生论文选题更加规范,真正做到科学性和前瞻性的统一、创新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总之,由专家组共同体的培养,会在根本上改变研究生培养的“手工作坊式”印象,使学术得以真正传承,使人才培养走向科学化、有效化。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第7篇

【关键词】教学 科研 促进作用

高等院校的职能被定位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这三项职能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其中,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科研以发现知识为主,社会服务以应用知识为主。那么,就教学和科研而言,二者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总体而言,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是: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的关系。

1 教学的中心地位

在高等学校的三项职能中,教学的中心地位是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各种类型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都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心,是第一位的工作,在教学和科研这两大基本任务中,教学是应该优先考虑和着重抓好的方而;二是高校的科研工作应当以教学为中心,围绕教学而展开,为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服务,特别是教学研究型的高校,原则上不应提倡与教学完全无关的“纯科研”。因此,教学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核心目标,也是高等学校教师的根本职责。而教学质量由教师教授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组成,其中,教师教授质量又由教授方式方法和教授内容质量组成,对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学生学习积极性或态度对教学质量也有重要影响。

在实践中,教学与科研互脱离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一些教师强调教学重要而忽视科研,认为大学本科教学不过是书本知识的传授;一些教师又或因自己的专业兴趣或因现行体制下晋升的需要,强调科研重要而忽视教学,认为教学工作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有的甚至把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对立起来。实际上,高等院校作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至少,在经历了多年的教学工作后,笔者认识到科研无论对教师的授课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2 科研对教师授课的促进

(1)科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能力。授课的方式方法是否得当、生动、有趣、有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这里,首先要单独谈谈关于教学的科研,它与非教学的科研项目在目的性上有其特殊性。目前,有很多不同层面的教改研究,从系、院到校级,从地市、省到部级。这些科研项目的启动,目的就是探讨教学的方式、方法应用,探讨教学内容、体系、框架的改革,总结教学经验,最终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这些科研项目,教师的授课能力能得到极大的提升,这类科研活动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次,即使是非教学的科研项目,在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方面也有其积极意义。如果没有参与科研活动,那么,讲课时只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有关文献中汇集资料编成讲义,然后再把这此东西讲给学生听,因为许多内容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对相关内容理解不透彻,讲课的时候其实自己心里也很虚。

(2)科研活动丰富了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把课程中的知识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教学内容质量水平的重要方面。当前,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新的内容和观点应该及时补充入课本。教学密切结合科研的思路,能不断以新的知识、新的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参与科研活动,教师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些知识完全可以充实到讲义中去,完成课程中的知识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有机的结合。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充实到教材中和课堂上,让学生掌握新知识,了解学科发展最新情况。教师可以把科研项目内容引入教学,作为教学案例,可以将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作为课外阅读资料,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理论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应用。教师可以将研究过程中的思路、方法向学生讲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教学效果满意程度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有密切关系。如果教师不具备站在专业的高度把握课程精髓所在的水平,往往讲授重点就会有偏离。只有经历一定的科研实践、有了一定科研积累,教师自身才可能对专业和书本上的知识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授课才有可能深入浅出、饶有趣味;只有当教师对学科有了整体把握,才有可能从庞杂的知识中抓住主线,传授给学生。科研是一种探索性很强的研究活动,教师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向某个专业的某个领域进行探索,可以深化对该领域知识的认识,把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及科技新成就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去,从而提高教师的教授和学术水平。

(4)科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人格素养。大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但这首先取决于教师。科研工作会使教师形成种特殊的精神气质,包括创新意识、实践精神、好奇心和进取心、独立探索的自觉性以及怀疑精神等。教师的这些品质能够通过言传身教有形无形地影响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相似的人格。

(5)科研活动保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动力。当今世界,知识不断更新发展,只有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教师就有不断通过读新书、看文献获得新知识的欲望;通过科学研究,教师就能够深刻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有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出适应性调整的动力。而获得的知识越多,对授课教材的理解和融会贯通能力越强,授课效果越好。

(6)科学活动改善了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虽然有其特定来源,但在科研活动中利用科研经费购置的教学仪器、自制和改制的实验设备也是一个重要的投入渠道,在教学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在自然科学类课程上的表现较社会科学类课程明显。

(7)只有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才是称职的教师。书本知识大多是已形成共识的得到检验的知识,系统性是其主要特点但对最新的学科认识反映不足,而科研工作中得到的知识是某个知识点的反应,虽然缺乏系统性但具有新颖性,能反映学科的最前沿,因此,仅仅把教材讲得很熟练,严格地说连“传授的熟练工”都算不上。另外,从知识传授的角度来看,如果仅仅是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理论上教授和讲师讲课应该没有大的差异,但在实际的授课效果中存在着差异,其实主要是因为科研经历的差异。教授与讲师相比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经历,这使得教授在传授已有知识的时候能够根据自己的认识讲清问题的难点与要点,结合自己的研究说明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提升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巨大帮助。所以,大学教师只有从事科研工作,才能够深刻地理解本学科的精髓,从而把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思想融入到教学工作中,科研工作可以使教师自身及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和发展得到更好的培养和锻炼。

总之,科研是源,教学是流。科研是提高大学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搞好科研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学。教师应该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科研成果和最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科研对学生学习的促进

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决定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没有好学的学生,即使有好老师也枉然。

(1)科研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爱好是成功之源,只有对所学专业和课程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才会投入精力学习。但是,由于专业课的内容往往与实际应用相关联,仅仅把教材或讲义的内容进行宣讲,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引导、吸收他们参与科研活动,以实实在在的科学研究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其应用的认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最起码这可以做到让本科生了解科研是干什么、本专业是干什么、本学科是干什么。不少本科生正是通过与专家的接触,才对本专业的前沿技术和理论研究进展有了认识,才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和从事研究工作的兴趣,帮助他们选择了今后的学术发展方向等。通过专家教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经历科研严谨的过程训练,能教会学生如何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去搜寻知识和提炼知识,也就是研究性、创新性和自主性学习,而这是一种更加生动,更有效率的学习。另外,科研工作中得到的知识具有新颖性,教师可以将在科研中吸收和积累的大量信息和实践经验及时转移到教学中来,在讲解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展望学科前景,分析存在的问题,充实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明确所学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住,提高教学质量。

(2)科研活动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吸收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科研,固然可以帮助课题组解决人力相对不足的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如果学生承担着部分相对独立的子项目,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就可以迫使他们突破原有的知识范围,自觉地围绕一个明确的目标积累起有效的知识内容,培养面对困难敢于攻坚、勇于突破的信心,通过在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科研过程中磨练意志,认识自己,直接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都得到了加强。因此,不仅要把科研作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也要把科研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要在与教学的互动中推进科学研究。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在高等学校里应大力提倡教师和大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要把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搞科研视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

(3)科研活动是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又是一个相对强调学术性的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进行。教师的科研项目大都有前期研究基础,对研究的内容、方法及难点教师心中有数,教师指导学生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活动,能激发其钻研精神,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而且一些新理论、新方法能很快传授给学生,使其在科研活动中加以吸收和消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为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奠定基础。从教的方面说,科研活动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师就能更好地做好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为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保障。

(4)科研活动是重要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科研工作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及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种能力,造就优秀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激发和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现他们聪明才智的舞台。

4教学对科研的影响

对于教师来说,时间和精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用于教学和用于科研是相互矛盾的。而且教学是计划性很强的工作,但在科研工作中,由于一些研究项目对时间和季节的要求特强,导致了教学安排与科研用时的冲突。因而普遍的看法是教学对科研带来的是负面影响。然而,这种看法未必正确。事实上,教学对科研也是十分有益的,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再学习、对内容再消化再思考的过程。

王伟廉教授认为:如果把教学看作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双边活动,那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教学相长”,对教师的科研工作就是一个最好的促进;如果把教学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待,那么,这一过程对科研的促进作用就可以从这一过程的每个环节中体现出来。而其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环节是人才培养过程的核心——课程及其体系——对科研的促进作用;把教学理解为学校里的一种工作即教学工作,虽然表面上它与科研工作有时间和空间(场地)上的矛盾,但通过合适的教学改革,这些矛盾是可以很好地克服的,提倡学生自学、教师精讲,使得课程体系具有弹性,已被实践不断证明是既有利于教质量提高又有利于学校科研工作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如果把教学理解为高等学校的一种职能即培养人才职能,虽然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在政策上、管理上加以引导,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科研人才的培养)仍然是存在的。就实质性影响而言,美国学者纳尔福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在较低科研水平上,科研的增长由于智力的支持和激励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上升,二者是一种互补关系;但是到达一定极限点后,由于过多的科研花费过多的时间和资源,则可能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这时二者是一种替代关系。这种观点对非纯研究型大学尤其是对教学研究型大学很有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学与科研明显的互相促进的关系,教学与科研具有极强的互补作用。高校管理必须要做到教学与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高校教师必须要做到教学与科研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快、走得稳。正如钱伟长院士在谈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时说:“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起来,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以教学活动推进科研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教高司[1998]33号文)[Z].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第8篇

关键词:年级组;辅导员;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342-02

辅导员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其工作对象的多变性和差异性,决定了辅导员工作本身就应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年级组管理模式的运行,创造性地将各项管理制度、学习风气、科研氛围等加以落实,把年级意志转变为师生自觉行动,最大限度地调动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参与年级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整合全年级的资源,集中力量,统一调度,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辅导员工作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因此,以年级组为支点,大家可以专门针对本年级日常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和讨论,不断发现新问题,在解决本年级内部出现的问题过程中,将经验不断上升为理论,进而创造性地开展本年级学生工作,提升本年级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而这种转化与提炼都离不开辅导员自身科研能力的支撑。良好的科研能力是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障,有利于解决辅导员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对工作的前瞻性研究,有利于正确把握学生工作规律,科学理性地开展学生工作。

一、独立学院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

1.科研意识淡薄。高校辅导员的科研意识是指高校辅导员是否能敏锐发现学生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的意识[1]。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量大,对学生要求严格,繁重的工作牵扯了辅导员很多的精力,每天的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都被学生占有。辅导员在处理这些日常事务性工作的过程中,不善于总结,没有养成对事物性工作的知识点进行积累的习惯,没有意识到要以各类文字或表格的形式保存起来。他们用于学习、科研的时间基本少于每天1小时,甚至还有极少数辅导员认为我们的工作不需要研究,工作开展只要凭借经验和感觉就可以做好,即便是有科研,也是出于晋升职称、职务、考核的目的,论文多是出于评职称的“应制”“功利”之作,从而限制了辅导员进行学术科研活动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2.科研氛围不足。独立学院辅导员多以年轻人为主,他们与学生在年龄上相差不大,虽然已走入工作岗位,但还是有着年轻人好玩、不成熟、学习自觉性不强等特征。不要说搞科研,就是一般平时的阅读和笔记,在无纸化办公时代的影响下,也逐渐趋于消失。因此在学术问题上,要么缺乏发展的主动性,要么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而且,一直以来,针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研项目来源少,科研项目数少,科研经费少,致使一些有科研能力、有思政教育背景的辅导员为争取课题和经费,放弃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科研,纷纷向其他专业靠近。另外,针对辅导员在科研方面的专题讲座、科研课程、校内外科研实践也都很少,欠缺的科研条件导致辅导员进行思政教育的科研氛围严重不足。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应是社会对学术发展提供的支撑基础和各种条件的总和[2]。

3.科研质量不高。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难度大,责任重,对时间的需求量很大,想要发展专业,专心搞科研也需要极大的精力,时间有限,工作与科研往往难以并重。失去了时间的保证,学习、科研就很难出成果。另外,很多年轻辅导员在入职之时都是其他专业,由于所学专业的限制,大多数社会科学知识不够系统,难以达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要求,也难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3]。对于他们来说,即使愿意牺牲大量业余时间来潜心钻研,基本政治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单一、专业底蕴的匮乏、能力的欠缺也会使得他们在从事科研工作时,选题盲目,研究分散,多为对学生工作现象的描述,东拼西凑,缺乏一定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很难出成果。

二、年级组模式对独立学院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1.年级组管理模式。随着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教育改革的深入,年级组管理模式更能体现其组织结构的严密性、目标行动的统一性和调节控制的全局性,对培养年级组老师间的共同性教育特征和教育默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另外,由于每个年级学生工作侧重点不同,辅导员的管理风格也会各不一样,不同的年级会形成不同的特色,为了更好地开展年级组工作,我们将注重研究年级内部老师的学习科研制度,争取在学生管理中初步形成相互学习、传帮带的作用,以科研带实践,走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年级组内辅导员为主体的特色教育科学研究,承担课题研究任务,不仅能使年级组内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发生由“管理型”向“专家型”的转变,年级组辅导员的教育改革研究,也使独立学院的内涵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好地促进了独立学院年级组管理模式的稳步运作。

2.年级组模式对独立学院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一方面,有利于优化辅导员的素质结构。辅导员的实际工作都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一个过程,在指导、教育、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同时,也是自己通过各类学习和科研提高自身的过程。学习素质、工作素质、科研素质都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最主要的素质,其中学习素质是基础,工作素质是关键,科研素质是核心[4]。年级组管理模式下,针对本年级内部出现的问题,辅导员可以及时发现、及时讨论、及时解决、及时总结,注重平时的积累,知识点的提炼,利用年级组内部的会议记录和案例分析与研究等,为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时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或方案,从实践性向科研性转变,逐步提高辅导员自身的理论与科研水平,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辅导员创新素质的培养。

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生工作中的“变量”因子越来越丰富[5],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势必不能因循守旧,应主动掌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规律,加强对学生工作的前瞻性研究。年级组管理模式下,由于辅导员个人的学历、专业背景、工作分工、个人精力等原因,辅导员可结合个人兴趣,集思广益,选择本年级组内部与自己专业或者是兴趣相关的研究方向进行团队研究,培养大家学习独立分析问题、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开展科研工作,提炼具有实践意义的操作模式和工作理念。

三、年级组模式下提升独立学院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思考

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他们所进行的科研工作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专职研究人员和思政课程授课教师的科研工作,然而年级组的科研水平如何将深刻影响着一个年级组的综合实力。因此,基于年级组是以处在同一发展阶段的学生为主体,集中本年级所有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在年级组长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组织形式这一特点,形成以年级组内辅导员为主体的教育科学研究,承担课题研究任务,不仅能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而且还能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认为,独立学院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可以从认知、实践、反思三个层面来思考。

1.认知层面。认知层面的理论学习是辅导员科研能力提高的起点[6]。在年级组模式下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和协作能力,通过组建本年级的科研团队,形成本年级辅导员研究团队文化,这是本年级辅导员在相互合作过程中,为共同完成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共同目标而形成的一种潜意识文化。这样的形式能强化本年级组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和自我认同,增强本年级组辅导员的归属感,从而形成辅导员积极主动的科研意识,以及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自觉性。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琐碎,耗时,如果辅导员没有意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就会认为搞科研只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事,或者陷入到“教育科研无用论”[7]。年级组模式下,本年级辅导员以年级为单位,提出、研究、讨论共性问题,将“学习、研究、讨论、反思”与不同专业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使辅导员之间随时进行研讨交流,长此以往,形成本年级学习的惯性,从而培养辅导员们的学习科研意识。

2.实践层面。实践层面是辅导员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辅导员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中心,他们研究的是自己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在科研工作中研究者与实践者相统一,“为实践而研究”“对实践的研究”“在实践中研究”[6]。在年级组模式下,本年级辅导员从每个人自己的工作领域来思考,提出自己所带专业的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或疑惑,之后在年级组进行会诊,找出带有共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作为学习与科研的主题,从而确定一个共同关注的课题。这样的科研,不仅仅是单纯的科研课题,也不是单纯的学生管理问题,而是一类综合性问题,既能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又能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因此,在年级组模式下,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开展科学研究,既可以按照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学术基础和研究兴趣对辅导员的学术研究进行分类,又能全面统筹辅导员队伍科研立项、学术交流、成果展示,进而促进辅导员把工作融入相关学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知识。

3.反思层面。辅导员科研工作的反思性是对实践工作的总结和反思。年级组模式下,辅导员的科研工作是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对自己领域的工作和实践情况进行整体性的探索和创新。这种以年级为单位的探索过程,既有对过去工作的理解的批判性反思,也有对本年级组未来工作的尝试的探索性反思;既有对个人的独立反思,也有团队合作的反思。通过批判性和探索性反思,能够从理论的高度透过繁杂的学生工作现象看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更好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而在反思层面进行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培培.试论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6).

[2]余三定.改革开放30年学术环境对学术发展的影响[J].云梦学刊,2008,(4).

[3]马福运.“双肩挑”: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有效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刊导,2006,(12).

[4]王少丽.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河学刊,2011,(6).

[5]张俊苓.新时期高效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培养探究[J].教育探索,2010,(11).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第9篇

2015年上海开始全面贯彻落实提出的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当年5月,中共上海市委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的意见》,坚持以体制改革为关键,以创新人才发展为首要,以创新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以重大创新任务布局为抓手,谋划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市政府加快了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组建了若干创新功能性平台,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集聚区,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推进重大科技前瞻布局,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作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步骤,相关部门开始谋划在国家科学中心内的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这是一个正确的工作方向。

国家实验室作为部级科研机构的一种重要形式,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主要为了迎合一个国家重大和紧迫的战略需求。国家实验室一般以明确的国家任务为目标,通过基础科学前沿领域的研究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寻求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和解决有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国家实验室已成为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机制。特别像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布鲁克海文、橡树岭、阿贡等大型国家实验室等,每个都汇集了数以千计的不同学科的高端研究人才,每年都投入亿计的研究资金,围绕国家重点的研究方向,依靠跨学科、大协作支持创新研究。德国、日本等国的国家实验室,也都是如此。

国家实验室的建立有利于集聚一大批高端科学研究人才,有利于国家对重大项目集中投入物力、财力,有利于根据国家的需要,完成一些长期性的基础研究,突破一些短期性的重大科研攻关课题。上海应大力推进在国家科学中心内建立国家实验室的工作。

国家实验室类型

我国现有的部级实验室分为两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有200多所,国家实验室(含筹建)19所,国家实验室高于国家重点实验室。

我国现有国家实验室仅5所:建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建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建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建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和建在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其他列入筹建的国家实验室有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微结构国家实验室、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现代农业国家实验室、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清洁能源国家实验室、重大疾病研究国家实验室、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共14所。

从研究内容看,我国的国家实验室同国外的国家实验室有相同之处,即:既包含基础性研究的,也有应用型研究为主的。但是,也有明显的不同。以美国大型国家实验室为比较对象:美国约有700多所国家实验室,其中大部分规模较小。但是也有规模很大的,分属国防部和能源部等。以其中能源部所属的10所大型国家实验室为例,如阿莫斯实验室,以凝聚态物质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应用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主要研究方向;阿贡实验室,以粒子物理、核物理、加速器科学、凝聚态物质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应用数学、先进计算机科学、应用核科学与技术、应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系统工程与集成为主要科研方向;橡树岭实验室,以核物理、加速器科学、等离子与聚变能源科学、凝聚态物质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分子科学、气候变化科学、生物系统科学、地下环境科学、先进计算机科学、计算科学、应用核科学与技术、应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系统工程与集成为主要研究方向;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以粒子物理、核物理、加速器科学、凝聚态物质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分子科学、气候变化科学、生物系统科学、地下环境科学、应用数学、先进计算机科学、计算科学、应用核科学与技术、应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系统工程与集成为主要研究方向;布鲁克海文实验室,以粒子物理、核物理、加速器科学、凝聚态物质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分子科学、气候变化科学、生物系统科学、应用核科学与技术、应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系统工程与集成为主要研究方向等。10家实验室中,除普林斯顿等离子物理实验室研究方向较为集中外,其他都涉及多个学科,都属于综合性的实验室。

而从本文前述情况看,我国的国家实验室多为单一型的,缺少综合性的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实验室有很多优点:搭建跨学科的研究平台,有利于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相互激发创新思维;储备各学科的研究人才,便于根据研究项目需要组建不同学科研究人员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而我国单一型的国家实验室则明显不具有这样的优先性。因此从类型上来说,上海的国家科学中心如果建立国家实验室,建议应超越现有的国家实验室模式,设立多学科的综合性的国家实验室。

实验室研究方向和重点

在未来上海的综合性国家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的确立上,科学的发展历史值得重视。

从以往的科学革命的发展历史看,新的、大规模的产业革命之前必然会有一个科学革命作为先导。而能形成产业革命的科学革命,其主要成果必然是对自然界和人类本身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由此引发全新产业的诞生和全新市场的形成。世界发达国家显然意识到这个发展趋势,因此特别注重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美国的国家实验室中,有相当部分正是瞄准这类基础研究领域的。如上述美国能源部的大型实验室中,大部分实验室都集中在核物理、加速器科学、等离子与聚变能源科学、凝聚态物质与材料科学等探索物质更深层次结构的研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