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生综合实践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6 15:37:16

初中生综合实践

初中生综合实践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192-0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宗旨,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通过开展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本文就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作了一些总结与思考。

一、确定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

1、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提出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利用学校开设的活动课或课余、周末等时间开展,因此应结合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拟定综合实践按活动的研究课题。课题的提出、确定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方式一,由教师单独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结合自己的专长和学生正在学习的学科内容和当地的实际,提出活动课题,要注意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方式二:由学生单独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学生在生活实践、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对某些现象或问题产生一些疑问或兴趣,想要探个究竟,因此可以由学生将问题提出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方式三:教师与学生共同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学生提出的课题常常范围比较广,或者比较笼统,或者可探究性、可操作性不强,此时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商讨,引导学生对课题的研究方向、范围、探究思路进行修正,共同提出有较高研究价值的课题。

2、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内容要求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实用性也很强。要搞好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精心选择活动内容,注重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多样性,这样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为此,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注意:第一,课题的内容应尽可能与课堂教学相平行、或互为补充。教学是一个由前向后、由低到高的渐进过程,综合实践活动当然不能超越教学实际。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巩固和加强基础知识的过程,若知识内容超过学生理解的能力,必然会限制活动的开展,不能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因而在制定目标计划时,首先应计划好教学的进度和活动的内容,不能过于超前和超过课程标准。第二,课题的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学会应用生物学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生物学中有很多内容是与人们生活实际相关的。

二、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1、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注重学生的实践作用

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操作能力,最终培养创造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发展个性特长的机会。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要求学生做贴花实验,制作小型动物模型实验,自己酿制米酒实验。学生的积极性特高,创造的精品倍出,设计制作的动物千姿百态,制造出的图画各具特色,酿制的酒酿香甜可口,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2、因地制宜,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和当地实际开展

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条件,而每个学校的条件不同,所以教师应因地制宜,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每个学校所处的地方不同,当地的具体情况各异,因此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体现地方特色、具有本土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

3、与其他学科联合,实施生物综合实践活动

由于初中学生知识水平的受限制,有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用具、药品或研究方法才能实施,因此需要其他学科教师的帮助,或者可以和其他学科联合实施活动的开展。例如,在实施“南昌市玉带河水质污染的研究”时,除了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研究外,还在化学学科教师的帮助下,从化学污染角度实施了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4、争取学校和领导的支持,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有的综合实践活动,需要走访有关单位和部门,或是要到一些单位学习培训等,如果兴趣小组私自联系造访,恐无一单位或部门会给予接洽、支持、配合。但如果学校出面联系,并由学校给对方出具介绍信或公函,则将会给活动的开展带来极大的方便和提供有力保障。另外,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还需要一定的活动经费,需要学校支持。

初中生综合实践第2篇

         作为一线的生物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笔者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在开展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将其梳理成文供同行学习交流。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透析

虽然教育已经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但在现实教学中部分生物教师不愿意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1.1.部分生物教师仍旧持应试教育思维,没有真正投身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旧把学生的升学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唯一标准。没有真正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观念极度功利化。这样的教师肯定不愿把宝贵的教学时间让给“综合实践活动课”,即便学校安排课时让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他也可能简单应付。

1.2.“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全新的课程形态,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不再是简单的课程实施者,而需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结合当地实际,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因时、因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活动课程内容。这对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1.3.部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统一规划管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还仅仅是教师的自发行为。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凭个人兴趣爱好,随意性极大。极大削弱了综合实践活动应有的作用。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初中生物教学的关系

       生物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现有的知识体系来源于前人的实践总结。传统的生物教学存在诸多弊端。过多地倚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忽视发现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长期地处于授受性的教学环境中,往往习惯了被动学习而缺乏问题意识、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影响巨大、联系紧密,综合实践的指导思想与新生物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是一致的,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展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生物教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还具有自身的学科优势。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其科学课程的属性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坚实的基础。生物学视野宽广,整个生命世界和生态环境都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素材内容,如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都可成为生物活动课关注的对象。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程序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首要环节就是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来源于学生对某一生活现象、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学生在尝试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背景解释某种现象时遇到了困难或产生了矛盾冲突,就会产生问题。教师绝不能忙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应帮助学生通过筛选形成真问题,再指导学生基于已有的认知背景采用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有效的行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开展活动前,必须制定严密的活动计划,并论证其可行性。再按照活动计划扎实有序的开展研究活动,获取第一手信息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理,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最终得出一个相对正确、科学的结论。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活动所应具有的基本程序。

本人结合所指导的初一学生开展的一项综合实践活动为例,谈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步骤。

3.1课题的提出

        课题的提出可以由教师或学生单独提出,也可以教师与学生共同提出。初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一个新事物,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结合自己的专长和学生正在学习的学科内容和当地实际,提出一个活动课题,要注意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

        我校位于省会城市成都市郊区双流县,区域经济实力雄厚,工业发达,但环境矛盾突出。七年级上册学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内容后,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我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我们家乡的环境好不好?有没有受到我们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呢?受到这一问题的启发,学生们提出了许多有关环境污染的研究问题。本着便于学生开展研究的原则,通过讨论筛选和可行性论证,同学们最终决定调查县城周边河水污染及治理情况,从而提出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双流县白河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调查”。这一课题确定后,立即激发了学生研究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3.2确定研究方向

初中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经验,提出研究课题后,学生往往无法正确把握研究的目标和方向,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但千万不能包办代替,否则实践活动就失去了意义。

        为此,我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并上网查阅造成水体污染主要原因以及水体净化的主要方法,为开展研究活动做知识准备。再将学生带到双流白河河道上初步考察,丰富感性认识。学生走完整条白河后,发现不同河段水质状况相差很大;沿途水生动植物的分布也存在很大差异;看到了政府聘请的治理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河水治理作业,见到了河面上的生物浮床和治污船。同时也看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河水较浅、污染较重的上游河道出现了成片的“铁锈”般的东西,走近后才发现是些会动的小生物;下游河道长满了水草,水质状况明显比上游、中游好。初步考察使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回到学校后,立即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各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从而将“白河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调查”这一大课题最终细化为六个小问题:白河两岸的城市规划与功能布局现状调查、白河的污染源调查、白河不同河段水质状况调查、白河水生动植物分布状况及成因调查、白河上游底栖动物调查、白河治理措施及有效性调查。

3.3研究准备

        在确定课题和明确研究目标、研究方向后,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而且要指导他们针对自己的课题选择恰当研究的方法,制订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并在全班开展讨论,论证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在讨论中小组间可以互相评价,互相学习、互相指正,取长补短,教师也参与其中,恰当指导,适当点拨。各个小组最终就能形成相对完善的活动方案。

各小组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确定如下:

全班共分6个小组,每组6~8人,根据男女比例、能力高低均衡搭配。

第一组,调查白河两岸的城市规划与功能布局。主要通过走访双流县城市规划局,参观双流新城规划展览馆,以及实地深入考察等途径了解白河两岸的城市规划和布局情况,为破解白河污染的根源做准备。

第二组,调查白河的污染源。主要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当地居民等途径,进一步深入了解白河上游、中游、下游不同河段具体的排污情况,如排污量,污染物的具体来源等。

第三组,调查白河不同河段水质状况,寻找影响水质状况的主要原因。学生主要通过从当地环保局借用的PH检测仪和自制的黑白盘等简易检测工具实地检测,以及自己的视觉、嗅觉等感观,定性判断各河段水质差异。

第四组,调查白河水生动植物分布状况及成因。主要通过进一步实地观察、统计、记录白河不同河段水生动植物的数量、种类,尝试分析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如是否与水体污染有关?并用实验方法证明,如取不同水样做植物生长实验和金鱼毒性实验等。

第五组,调查白河上游底栖动物。主要采用取样显微镜观察法、对比研究法等实验研究方法,弄清上游这一特殊底栖动物的种类名称、来源及生态作用,弄清其分布与水体污染的关系。

第六组,调查白河治理措施及有效性。主要通过实地参观考察白河污染治理措施的实施情况,了解生物浮床、污染治理船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具体作用及治理原理,评价其治理效果。

        各小组有了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完善的研究方案后,就应着手具体的准备工作。充分的准备是有效开展研究活动的前提。具体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及其艰辛的过程,学生需要准备用于开展研究活动的工具、器材;需要设计用于访问调查所需的问题清单和问卷调查表;需要设计数据记录表等等。

3.4活动实施

       教师指导学生采用集中行动与分头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研究。实施过程中尤其需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坚决杜绝学生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冒险主义。初一学生由于其年龄的特点,对研究活动往往容易产生兴趣和热情,但缺乏耐心。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学会调查、学会研究。每一次重要的学生研讨活动和调查,教师都一起参加,并给予指导。教师多鼓励学生对每一个活动环节和遇到的问题积极开展讨论,同学与同学之间要加强合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去完成调查任务。

每一次集中外出调查回校后,都及时组织各小组分别进行讨论,汇报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各小组都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所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

3.5成果展示与交流

        活动结束后,要求各小组同学将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制作成PPT,面向全班乃至全校同学展示交流。一方面是对学生辛勤付出的肯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汇报促总结,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学生在汇报课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交流在这次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虽然他们的成果从客观上来说还比较幼稚和不完善,但从研究的过程看,学生们的收获远远大于研究的成果,这是课本上学不到的。

4.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4.1 教师要学会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其选题过程、研究过程、结题过程,都十分类似科学研究过程。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学习在先,研究在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知识,才能对学生的课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的指导工作。因此,生物学教师要做一个研究性的教师。

4.2教师要学会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新的课程,本身具有开放性、生成性、涉及面广、学科之间相互知识渗透等特点,对此教师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只有教师亲自参与其中,才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只有教师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和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才能得到学生的承认和尊敬;只有教师敢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地与学生合作,才能从中积累经验,获得方法,完善自己。

4.3教师要学会评价

初中生综合实践第3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生物教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1.1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098-01

青少年健康、多元的成长,是国民素质总体提高的必备条件。青少年的教育首先是对文化的传承,其次是知识的创新。我国厚重的传统文化形成的教育模式不是说变就变,从辩证的角度思考,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尽管传统的教育模式是重知识、重课堂、重考试成绩,但随着教育的不断探索,素质教育就因运而生,它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技能、重实践、重能力培养。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三维目标

如何在初中阶段开展好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这对于西部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是一个起始阶段。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过程也更加显得任重而道远。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探索,积极积累经验,现结合我从综合实践活动开始到现在进行的不断总结与反思,我认为应抓好以下三根主线: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活动的实施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突出学生主体,意味着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主动探索自然的规律。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面向学生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由单一的学习空间向个性空间折射。达到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更深认识。

3、快乐活动亲身体验,锻炼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乐于思、乐于做,让学生亲身体验,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应该是让学生享受活动过程并从中得到快乐,其次才是对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最后再是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学,根据这一具体情况,我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充分考虑学校的位置、学生的来源、学生的具体情况等特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课程的特点,我的生物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兴趣为前提:“综合实践活动反映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我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以兴趣为突破口,精心组织和安排综合实践活动。我认为兴趣应该分为两种,一是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二是学生对生物中具体事物的兴趣。有的同学对植物感兴趣,而有的同学则会对动物感兴趣;有的同学喜欢大型的动植物,而有的同学则喜欢小型的动植物,因此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兴趣,更要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活动方案给予个性成长,让兴趣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2、以动手为基础:如果说动脑是炸药包,那么动手就是导火线,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享受各种实践活动过程,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并丰富经验,自主获取知识,加强动手的能力。生物是一门非常重视观察与实验的自然科学,它所涉及的综合实践活动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3、以生活为纽带:从生活中跳出来,再回到生活中去,一个简单连贯的动作被社会活生生的分开。学生学习就没有生活或者是简单的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面向自然、面向家庭、面向社会、面向学生自己的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知识与技能,最后达到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快乐体验。尽管我们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来源于农村,但大部分学生已经不知道农村的春耕秋收这些词背后的含义。

4、以体验过程为乐趣:

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成长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还可以是在活动中体验而得。生物课程内容比较特殊,大部分实践活动不像做化学实验快而见效,如观察花、果实、种子、叶的四季变化,这是需要学生的坚持,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到细微的变化,从含羞待放的花苞到美到极致的花朵,这些奇妙的自然规律只有认真观察的同学才能体会,在得到观察结果的同时享受过程的乐趣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之一。

初中生综合实践第4篇

一、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

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较丰富,按照《中学生物新课标》解析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按照这个解析,那生物科学素养就大概包涵了“知识方面的了解、理解、掌握和应用;技能、探究和实践能力以及科学思维习惯的培养;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观点、具有积极的良好的意识和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等”几大方面的内容,并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实践,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目前的生物教材内容不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出发了,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突出人与生物圈,意在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学会健康的生活。所以在学科教材的编排上不再讲求深入和系统,而综合实践课却能从一个角度来教育学生,把某个知识课题的内容给它引向系统和深入,并符合新课标强调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社会的需求,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并增加一些实践环节,在实践中使学生获得知识,得到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再者,农村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有大量生物学科的资源和直接的生活、生产经验,这为开展综合实践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和资源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直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决农村教育中出现的由于一些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学生和老师也能借助于现代信息化、网络化的便利,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知识、培养技能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农村中学的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实现新课标目标并对新课标教材做有益的补充和开发的有效途径。

三、设计合理的计划,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科学素养

(一)课题计划和氛围的营造

我校自2008年新一届学校领导来后就有倡议并进行课题活动,特别是在2010年下半年,我校生物考研组还申报了汕头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生物教学课题——“在农村中学生物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这无疑给我们学校的综合实践吹来一股春风,全校领导师生都高度重视,所以有2010年下半年起,我们便在每班挑选较有兴趣、学习成绩好、纪律性强的3、4位同学(后来人数有所变动)来参加,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按审定的课题组活动计划来分段实施计划,然后根据分工负责、分组作业、共同完成、共享成果的原则,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村里或其他活动空间里开展活动,其间进行分工合作、交流和共享,并在每个双周下午第三节进行一次全组的活动。由于活动形式新颖多样,活泼自由,不占用太多学习时间,通过宣传发动下,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和学习自觉性好,氛围也很好。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

通过这几年来的综合实践活动,笔者感觉到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了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作用很大,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下面这个几点:

1 促进了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澄海上都中学是汕头特区较边远的革命老区,是一个未达到省、市规范化学校的农村初级中学,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重视,除了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还在行动上加以配合,同时也让一直以来想发挥生物学科自身特点的优势以及在农村地区具在丰富生物的资源和农村学生具在生活、生产经验的优势来进行生物素质教育的老师有用武之地,使生物教学不再因为是非统考科目和学校资金不足而束手束脚,难以开展一些活动或研究而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上。

2 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活动,实现生物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衔接,弥补课堂实验时间的不足,拓展和丰富了新生物教材的内涵和空间,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理解和掌握一些生物学的知识和技能。如在综合实践《潮汕常见中草药之调查》活动中,学生就能走进田间地头的实地观察和对老农的访问、做笔记,提升了学生的表达交流和信息收集能力和探究能力,回来后又上网查阅资料,并及时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做实践总结,撰写调查报告等,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的能力,这样通过与各个学科的结合,不仅使生物课堂丰富多彩,而且使学生拥有了一片广阔的天地,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养得到提升。如在综合实践中的潮汕常见草药的采集和标本制作项目,学生通过对上一辈对草药的发现、发掘和草药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些新的作用,获得丰富中医中草药的知识,同时学生还了解了本地的生物资源和生物科技发展的状况,培养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另外还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和创新精神,并养成热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本、珍爱生命的情感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4 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也能培养学生对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兴趣,学到一点农业技术。通过调查、采访,并结合生产、生活实际,适当开设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综合实践课,例如一、二年前,我们开展的《经济作物圣女果》《潮汕草药的栽培技术》《经济动物观赏鱼的养殖技术》等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一两项农村实践技术,也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的技术和能力。同时,这种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家乡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及发展经济的资源优势,促进科技兴农,推进生物教学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5 通过生物学科的实践活动课,使学生发现生物科学的魅力,领悟生物学之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在实践活动中潮汕常见草药的调查部分,学生更新奇的发现,平常司空见惯的小草,却有如些神奇的功效,引起他们去学习和钻研中医中草药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可能从此便与生物、医学结下了缘,走上学习和探究生物科学的道路上,沉浸在学习生物科学,领悟生物科学之美的时空中。

初中生综合实践第5篇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生物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促进了生物学科的有效发展。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十分强调初中生的实践能力。而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新课标提出了要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并将其列为基本的教学活动之一,这对于提高初中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初中生物课堂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展开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周边资源;多种实践;活动展示

在初中生物中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改变传统的以教室与教材为主要教学载体的教学模式,使生物课堂由课上走向课下,有机联系生物与生活。而在教师的引导下,综合实践活动也更能引起初中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改善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而实现高效教学。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我J为一个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初中生物中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还能够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在体验中获得智慧。下面,笔者从合理利用周边教学资源、设计多种实践活动、注重活动展示三个方面,讨论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展开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合理利用周边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走出课堂,让初中生在自然、社会、生活中学习生物,了解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将其重新规划与整合,为真正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也只有将周边的资源合理地利用起来,才能够保证整个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周边资源包括学校资源,有多媒体资源、实验室等;也包括社会资源与生活资源,比如,学生生活的村区环境等,这些资源都是展开生物学科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就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结构”这一课中,我让学生在校园内自由选择一种植物,他们可以选择小草,也可以选择树叶、花瓣等。在选定之后,我鼓励他们制作植物标本,并且通过显微镜等实验设备观察根、叶、茎的结构。此外,学生也可以在家中选择一些蔬菜,如洋葱,观察“洋葱根尖的纵切面结构”。这不仅能够使初中生学会如何制作植物标本,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与观察能力,使其更加直观地学习植物的细胞结构知识。

二、展开多种实践活动

很多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十分浪费教学时间,且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在我国的发展周期较短,他们可借鉴的教学经验较少,所以他们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过于单一。而要想真正抓住初中生的眼球,使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一直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教师就必须设计出多变的、丰富的活动,使学生对生物学科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一直保持期待感,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学会的目的。在“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一课中,我让学生对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展开调查与分析,了解这些植物的结构以及成分;在“植株的生长”一课中,我让学生选择一种他们喜欢的植物进行栽培,呵护并记录这些植物的成长过程;在“人体的营养”一章中,我让学生以“人类的饮食安全”展开调查与分析等等。这些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内容各异,形式也各有不同,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很大的作用。

三、重视活动的展示环节

很多教师在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认为学生的参与就是活动的过程与结束,从来没有重视过活动展示。然而,活动展示环节在初中生物学科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十分重要,它是帮助初中生树立学习自信,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生物水平的重要环节。在展示中,学生之间可以对彼此的展示过程与观察结果进行交流与互动,因此,活动展示还能够提高初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班级中构建和谐、友好的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在展示环节根据学生的探究过程与结果,评选出表现最优秀的小组或个人、进步最快的小组或个人等,在学生之间展开良性竞争,激励每个学生都能够更加积极地学生物、做活动。在“退耕还林还草”一课的实践活动之中,我让学生将他们的探究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他们可以详细说出自己的活动过程,也可以将重点放在退耕还林还草的策略上。我会根据学生的展示,对一些表现十分突出的学生进行鼓励与奖励。比如,对于调查信息比较全面、科学的学生,我会授予“信息小达人”的称号;对于一些提出的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建议十分具有可行性的学生,我会授予“小小环保卫士”的称号等等。

总之,在设计与展开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合理、充分地利用周边资源,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中选择活动素材,使学生学会使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设计多种实践活动,使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一直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重视活动展示环节,激励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参考文献:

初中生综合实践第6篇

一、在初三学生中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任何课程的教学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初三阶段的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开展好初三阶段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意义非同寻常。

1.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和保持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来自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由环境的刺激而引起的。有了好奇心,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积极认知和认识的兴趣。生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初三学生高级神经中枢兴奋性强,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但神经功能发展还不够完善,易于疲劳。因此,激发和保持初三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培养其稳定持久的兴趣尤为重要。形式多样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为激发和保持这种兴趣提供了可能。

2.克服课堂局限性,满足和促进多样学习

班级授课制从诞生起就有它的局限性,由于人数较多,老师在课上个别指导的机会很少。班内学生处于不同的学习水平上,在学习速度、学习方式和个性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打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限制,形式灵活多样,既可在室内,又可在室外,学生可以根据本人兴趣、爱好、特长和需要,自由参加各种活动。

3.增加实践的机会,培养和发展创新精神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在这种情况下,仅靠课堂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举办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类似于实际语言实践的语言操练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语言操练情境中掌握语言,同时再增创学生语言操练和实践机会,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二、在初三学生中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初三学生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现状令人担忧。

1.学业压力过重

目前,毕业和升学双重学业压力日益明显,初三学生的课业负担逐年呈现出课时多、内容多、作业多、考试多的“四多”现象,学生们基本被剥夺了看电视、读报纸、玩游戏的权利,与个性发展有关的兴趣发展活动基本取消。一味追求分数和升学的教育价值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初中学校管理目标和管理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初三年级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可能性小甚至遭受挤压,很难保证充分的实施时间和空间。

2.学生心智的特点

英语教师在一线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农村中学,往往会体会到学生有这样的英语学习过程,即好奇—感兴趣—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厌烦—反感。这种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初三学生学习心理变化的一种正常现象。在初中三年级,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逐渐成熟的状态,在性格上,他们不再唯老师之命是听,对老师的教育时违时从,对枯燥的说教和单一的训练方式不感兴趣,注意力也较难集中到学习上来。在此学习心理的影响下,一些非常幼稚化或脱离生活、缺乏实践性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即使开展,也很难受到学生的欢迎。

3.教师观念滞后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课堂抓传授,课外抓落实,培养学生获取英语高分的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尽管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摄取课外英语知识和信息对学习有促进作用,但潜意识里还是以完成课堂作业,狠抓中考成绩为头等大事,把课外英语活动看做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导致了他们平时不愿让学生抽时间扩大英语知识面。

三、对初三学生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

如何根据初三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我们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1.动静结合的趣味性活动

英语作为一门有声语言,它来源于情景,因此要在情景中来学习。没有情景的语言交际活动难以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因此,在校园开设英语角是比较可行和有效的方法。学唱歌曲、猜词作画、故事接龙等都是初三学生喜闻乐见的项目。例如:在学习9A第一单元“speak up”时,我根据课文的内容,开展了一次竞选英语角主席的活动,要求学生用英语写出竞选报告,并用英语进行竞选演说,其余学生作为评委阐述支持的理由。学生参与竞争,热情高涨,气氛活跃。

2.源于课本的发展性活动

这一类活动既要源于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又要略高于教材,富于挑战性。可以采用的活动有:讲英语故事和表演英语短剧。初三学生在学习中表现欲较低年级学生有所减弱,但自尊心和竞争意识较强,适度地让他们表现自己,在荣誉背后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会收到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在2010年10月举办的英语节目汇演主题班会中,我指导学生改编了课文“The missing necklace”,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好评。演出之后,我因势利导,指出了各个学生学习上存在的缺点,指出努力的方向。此时的批评,对于自尊性较强的初三学生,既乐于接受,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差距。

3.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活动

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人在组织学校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时同学生一起将英语活动室布置成颇有童趣的English Corner。在英语角内学生布置了Household Corner(生活功能区)、Reading Corner(阅览功能区)和Audio-video Corner(视听功能区),充分利用身边的实物和场景来学习英语。并通过创意制作英语小报和贺卡、写英语书评甚至设计英文个人主页等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从在活动中单纯学习英语知识转化为在活动中用语言进行交际、用英语进行创造。

4.媒体介入的交互性活动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多种媒体引入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如今教师可以端坐在教学媒体前,键盘一按,鼠标一点便可以“上天入地”“呼风唤雨”,形象直观,引人入胜。教师可利用适当的演播方式如无声观看,只听不看,定格观看,创设信息图的方法,再配合其他的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再创表演等)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由于多媒体声音图像同时介入,媒体信号强烈,学生的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再加上讨论的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事,因而思维敏捷,发言踊跃,对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任务模式”的实践性活动

在中学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践证明,“任务型”活动对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自主性和实践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学生进入初三后,随着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增强,学生完全可以接受一些社会调查任务,通过他们与社会的接触,了解掌握更多的信息。如:教师提供教材课文8B Wild

animals供学生阅读,布置调查任务: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将活动成员分为4~5组,对周围的环境情况进行调查,并做好记录,每小组选派1~2名代表向大家介绍各小组调查情况。在每小组理清思路后,写出小组报告,并推选一名报告人与其他各组代表进行陈述交流。通过这次调查活动,一些学生还做了任务延伸。有人写了故事形式的小短文,有人把它们办成黑板报,还有一些人建议把“保护动物”和团队活动结合起来。校园的英语角经常可以听到他们热烈的讨论。笔者明显感觉到他们的动物保护意识不断地增强,情感态度的发展目标较好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之中了。

总之,笔者认为,在初三年级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既可以从课外开发学生的潜力,又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师应尽力通过使用各种方法,把集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下去,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初中生综合实践第7篇

[关键词] 数学教学;综合实践;策略思考

引领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需具备生活性

“教育即生活、社会即生活、教学做合一”是著名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历练数十年所创造的教育理论. 这里的教育即生活,应当说是数学实践活动的基础所在,社会即生活是我们数学实践活动必须努力实践的前提所在,教、学、做的合一则应当成为学生数学学习之实践活动的有效手段,而且是唯一手段.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一般都比较接近农业以及农民的现实生活,对于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理论,应当说其感悟都比较深刻,比较容易运用其理论来指导教育和教学实践,所以无论是数学思想的建立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其生活性的思想都比较容易建立,其生活性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亦比较容易构思和开展. 而教育即生活给我们的启迪意义既深刻又巨大,对实施新课程标准应当说其指导意义十分明显. 我们引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也是为了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吗?可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太重视其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所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的像文学作品一样高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开展活动时往往有弃之不得、动之无果的感觉,尤其是为了考虑有效活动深奥的探究性,所设计出来的活动更会让学生感到神秘难测,长时间难以达成有效目的. 应当说,这样的活动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不可能开展好.

所以,循着陶行知先生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在平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中,教师首先应充分考虑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寻求学生的生活源则成了唯一的追求,所以应正确定位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标准,绝对不能只求不切实际的轰动效应而远离或者超越学生的现实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是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都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学生的探究地位,也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实践性以及探求的积极性. 譬如,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数学与生活相关课题学习的方法,即让学生在与教师以及学生的高度交往、互动中探求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获取诸多学习效果,既能使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生活中极为丰富的数学知识,又能使诸多学生提高自身与群体之间合作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在生活性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形成一定意义的、比较理想的思维策略.

引领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需具备探索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人人皆知的道理. 而且可以说,无论怎样的行业都已经比较充分地尝到了创新发展的甜头. 就教育本身而言,创新、创造已使我们的教育绽放出了诸多亮丽的奇葩,诸多带有鲜明个性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已达到推进课堂教学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的目的. 尤其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创新、创造已在我们学生的心灵深处逐步萌芽,并深根、长叶、开花、结果. 应当充分肯定的是,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他们的学习需求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对科学理念的崇尚,虽然还未能显示出极为迫切的需求,但也已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有了一定的雏形. 他们已不再像我们的小学生那样追求综合实践活动的娱乐性了,更多的是寄希望于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合乎情理的思考、分析、推理、演绎,也寄希望于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由他们自己去多多发现问题. 另外,学生也存有诸多欲望,如我的地盘我做主,自己发现的问题自己解决,他们尤其不希望我们去主宰他们在实践中的探究. 上述欲望均要求所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而且要由学生自主探究其价值和意义,还要保证学生具备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且便于学生进行数学方面的思考,便于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只有以一定问题为载体又以学生自主参与为前提的活动才有意义且高质量,而且还要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即实现“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相关知识的高度匹配. 如果涵盖了这些内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也就基本能凸显出探究性的价值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后探究性的奇效了. 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在我们的课堂中,也可以在课外. 虽然新的课程标准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有一定的要求,但综合实践的时空无所不在,我们必须秉承这样的理念――数学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探究有赖于学生的兴趣以及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利生性. 笔者在教学统计图时曾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堂开展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首先在网上搜索各种类型的统计图,然后比较具体地分析各种统计图的作用以及具体的特点. 在一堂课的时间里,学生搜索到了多种多样的统计图,并从诸多的统计数据中演绎出了统计图的特征、功能.

初中生综合实践第8篇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教育系统中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必不可少的过程,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和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临床实习的综合训练是医学院校实习生转化成一名合格临床医师的桥梁[1]。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任重而道远,为此,本文就如何做好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提高带教质量探讨如下。

一、当前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实习生实践机会减少,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普遍较以前加强,而临床实习生本身的知识、技能、经验的积累就不够,临床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欠缺,离患者满意的要求当然相差甚远。因此带教老师不能也不敢把动手机会让给学生,实习生动手操作机会较以前大大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病人及其家属对医院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实习医生成了病人对医生不信任的代名词。有些病人对实习生缺乏信任感,拒绝实习生对他们进行临床操作。这样造成许多实习生对临床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2.教学医院和带教教师承担着巨大风险:医疗行业本身属于高风险行业,而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差无疑又加大了医疗行业的风险性,但社会对医疗服务高风险性和医疗技术有限性的认识不足,在医疗纠纷中媒体和社会往往偏向“弱势”(患者)一方,而对医生缺乏相对科学和公正的法律保护和保险保护。在现行体制下,优良的带教传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在不少情况下,临床实践教学被认为是医务人员的额外负担。更重要的是,医学生的实习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出现纠纷和差错一律由医院和带教教师承担,因此,相当一部分带教教师不愿意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以免给患者增加痛苦,引起纠纷和投诉,影响自己的声誉,给医院、科室和个人带来麻烦。

3.实习与就业、考研的矛盾 目前五年制本科医学院校都是第5学年进行临床实习,这恰好是就业及考研的关键阶段。随着医学院校的扩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报考研究生。而我国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试恰好安排在每年的春节前半个月左右,这就造成考研的同学一进入临床实习,正是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关键阶段。这部分学生有的是边实习边准备考研,一心二用,主要准备考研,实习敷衍了事;更有甚者,完全放弃实习,投入到考研复习之中,必然会影响到临床实习。另一方面,在实习期间,为毕业后找工作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实习生为了找工作,四处活动,如参加用人单位的考试,参加招聘会等等,无心临床实习。考研及择业使实习秩序和实习任务受到严重冲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面临严重下降的趋势[2]。

二、改革措施

1.教会学生先做人后行医 学生们在接触临床之前,大部分时间与书本打交道,忽视了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进入临床后,服务对象是人,需要与各种各样的患者及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背景的家长打交道,要尽可能获他们的理解、信任、支持与合作,临床见习才得以顺利进行。在见习开始阶段,教师应先教会学生先做人后行医的道理,培养学生树立善良、友好的心理和人道主义的情感,“关心病人比关心疾病本身更重要”,对患者及家长做到亲切、和蔼、同情和耐心,防范“生、冷、硬、顶”的不良态度和“粗、疏、懒、拖”的医疗工作作风。将人文关怀意识融入医患沟通中,妥善把握医医关系、医护关系、医患关系、医疗与整个社会的关系,锻炼学生社交能力,懂得做人的艰难与重要,培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3]。

2.培养学生临床多看、多思考的能力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是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结合,其高级阶段是临床创造性思维,是临床能力的核心。所以临床思维和临床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实习的重点内容。临床工作实际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必须要求实习生积极主动并且刻苦地学习。在进行临床带教时,应该以问题为中心,运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勤动手、勤观察、勤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思考,促进其通过事物表面现象对本质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问题,并进行反复推敲,最终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查阅文献、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将临床与病理、生理、生化等基础知识进行结合,综合分析,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学生通过这一过程,体会到临床实习的真实意义,从中明白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和思考的习惯。[4]

3.试行书写见习日记方式并进行打分,客观考察每个学生的见习收获。见习日记综合反映了一个学生见习过程中的素质高低,即医德、组织纪律、科学文化及专业水平等,要求书写的见习日记内容包括患者常见的诊治:每组学生全程参加本科的日常学术活动,包括晨会、教学查房、抄写检查单、见习病例讨论会、见习专题讨论及观看教学光碟等。由带教老师指定适当的初诊病患,完成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并书写病历由带教老师修改和讲评。学生书写的见习日记交带教老师进行评价、打分,带教老师可从中发现平时无法发现的学生的见解与意见。学生的考核成绩以见习态度、见习日记和病历书写分数等综合评定。

4.改革实习考核方法,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具体实习考核方法仍由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及实习成绩三部分组成。理论考试以往更加严格,由学院教研室统一命题,并且由学院派老师监考,安排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各四轮考试,且最后一轮考试在返校后进行。每位同学必须每轮理论考试均及格,不及格者参加下一轮补考。如实习结束时仍不及格者,不予毕业。通过实行新的实习考核方法,使学校可以更加及时地发现和纠正问题,也给实习生一定的压力,督促其更加认真地实习,促进临床实习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和平,郭彦琼,王秀芬,等.注重临床实习影响因素,切实保证临床实习质量[M]//陈化.中国医学教育研究进展.3版.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78.

[2]薄建华.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包头医学院学报,2008,24(3):317

[3]潘红飞,李强.儿科临床见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右江医学,2008,36(3):357

[4]黄永洪.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体会.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3):121-122.

初中生综合实践第9篇

①数学应用,它在课题学习中是指面对一个原始的实际问题,通过将其数学化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进行数学处理,从而获得问题的数学解决,最终再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加以检验鉴别的过程。

②数学探究,主要是在学习某个数学知识时,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它关注数学问题内部关系的挖掘和数学问题相互之间的转化,关注学生数学研究、数学学习的策略和方法的养成。

③数学实验,在课题学习中它是指为了获得某些数学知识,形成或检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种数学问题,学生运用有关工具,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进行的一种以学生人人参与的实际操作为特征的数学验证或探究活动。

④数学调查,它是指选择某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要求学生通过一定的调查活动,收集有关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数学处理,从而做出相应的推断,用以指导实践的活动形式。

⑤数学制作、数学设计,在课题学习的数学制作、数学设计中,学生并不知道其具体制作过程,而要求学生通过对所提供材料的观察、分析,获得该设计物中蕴涵的某些数学规律并根据探索后得到的数学规律进行相应的设计活动。

⑥数学主题阅读,在课题学习中它是指就一个确定的数学内容或主题,由教师或学生自己选择一些相关的数学文献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学习,以达到一定的阅读目标的过程。如:七年级数学下册的“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是属于数学探究型的课题学习;八年级数学上册的“从数据谈节水”是属于数学调查型的课题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中,作为教师应放下架子,改变心态,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去.通过自身的参与,独立的思考和实际的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通过与学生的合作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开阔自己的思路,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提高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针对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之后,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决方法,收集和整理成果,从中获取问题解决的经验;同时这些素材既记载实践活动的经历,并把此成为很好的学生成长记录,又可以为学生后续有关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经验或借鉴。

比如我针对初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设计了两个主题:1、对各村种植农作物产值情况的调查。2、调查本班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学校教育工作支持情况的调查。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实践活动,我们认为:开展好数学实践活动,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探索和尝试,构建具有个人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