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6 15:37:13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第1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060-02

【作者简介】丁国林,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江苏如皋,226500)教研室教研员,高级教师。

随着全民读书和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已经出现了非常可喜的变化。不少地方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基层学校领导,无不将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书香校园建设在专题“读书节”、校园书市、班级图书角、图书漂流、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征文、读书演讲以及“作家零距离”、亲子阅读、书香家庭评比等活动的支持下,开展得如火如荼,成效斐然。但是,在基层调研中我们发现,作为与读书行为如影随形的学生读书笔记,则普遍显得内容单调:大多为格式化的“好词好句”和“精彩片段”摘抄,检查发现不少学生存在马虎应付的形式主义倾向;而教师的批阅,则同样缺少必要的方法与点拨激励,有的仅仅用红笔打一个“√”或是简单地给一个“阅”字;少数班级学生读书笔记的检查与批阅,竟然是由学生干部代劳,而居于“平等中首席”位置的教师,却基本处于“缺席”状态,“不作为”或“伪作为”现象客观存在。这样的读书笔记,除了简单地应付了学校行政检查以外,作为放大阅读效益并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文化积累的应然功能,基本上丧失殆尽。

读书和积累,是学生获得语文素养并形成丰厚文化底蕴的主要途径,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以读书笔记为抓手,进行必要的词汇积累、美文佳句积累,提高其在文化知识、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素养,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那么,如何在学生的读书活动中做好其读书笔记的指导与管理工作呢?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以为语文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必要的思考与尝试。

一、明确内容和范围

根据目前中小学生读书笔记的现状,尤其需要更直观具体地帮助学生明确读书笔记所应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例如:

1.读书过程中即时发现的对写作具有直接借鉴与迁移运用价值的精美语段(形象生动、细致入微的细节、场面、语言、神态和环境描写等)。

2.饱含哲理、内涵丰富、语言凝练的名人名言、诗词名句、睿思哲言、谚语俗语歇后语、歌词流行语等。

3.能够帮助自己丰富文化知识和生活积累、提高生活情趣,在今后的生活交际或写作实践中可能有用的逸闻掌故、写作素材、名人故事、文化现象,例如我国诗词文化中的数字诗、藏头诗、回文诗、宝塔诗以及对联宝库中的精美名联、长联、妙联、趣联等。

4.读书过程中随时生成的阅读感悟、启迪、联想及其在阅读内容启发下所产生的生活创意、写作灵感、奇思妙想等。

5.有收藏保存价值的较长文字的内容提要、结构提纲、备忘索引等。

6.名人大家、同龄学霸的成功经验、学法秘诀等。

二、丰富来源和形式

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将“读书笔记”的内容来源进行适当延展,即学生在阅读或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自认为具有抄录收藏价值的文本材料都可以进入读书笔记的内容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传媒中的博客、微信、QQ会话、论坛发言甚至影视人物的精彩台词、校园内外的宣传标语等都可以在学生的读书笔记中占有一席之地。

读书笔记的目的在于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师还可以从“笔记”的形式上进行适当的点拨与引导,美文摘抄、内容提要、随文评注、提纲整理、即感随记、备忘索引,甚至是剪切复制等,只要有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只要能够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所启迪和帮助,都可以让学生不妨记之摘之,思之悟之,学之用之。惟如此,学生方能不断尝到动笔读书的甜头,不断提高读书的兴趣和效益,不断获得文化积累、知识进步、精神成长。

三、促进评价和交流

作为与读书活动密切相连的读书笔记行为,当然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引领与智慧激励。但现实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不闻不问,或者仅仅是任务式的定期收交、简单批个“阅”字了事,这种不作为行为,是无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的。语文教师要在平时的常规批阅中及时地发现优秀典型,像作文眉批或总批一样,给予细致地评价引导和点赞激励,让学生及时倾听自己拔节成长的声音。

除此之外,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生通过读书笔记进行交流与共享。比如,可以组织读书笔记的展评活动,让学生在观摩欣赏中发现并借鉴别人的长处;定期组织学生将读书笔记交换阅读、互相转抄,实现智慧的累加碰撞;将读书笔记的指导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进行合理的关联,引导学生在笔记过程中及时地发现写作的灵感并进行适度的迁移运用;等等。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第2篇

关键词:阅读兴趣;初中语文;读书笔记

一、提升学生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好奇心去不断探索,并且以此为乐趣。在这种兴趣的激励下,也才有可能创造出一定的成就。老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时候,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若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能蛑鞫去阅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自然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那么老师如何提升学生的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名人名言的激励很重要。不论是中国的著名学者还是国外的诗人、哲学家等,历朝历代都有众多推崇读书的人们,也留下了很多名言警句。诸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等,都在告诉后人读书的重要意义以及读书对于提升个人人格魅力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前,应该首先学习这些名人名言,以在心中形成“读书使人明智”的印象。其次,为学生介绍经典名著。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说明其内容、形式都有超出其他书籍的优势。所以为学生介绍名著可以帮助学生从读名著开始逐渐打开阅读的世界,提升学生读书的兴趣,读名著、读经典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也一定是深远而持久的。

二、老师带领学生阅读

语文老师有较大的阅读量,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与其只是耳提面命地让学生读书,还不如带领学生共同阅读。老师可以将自己觉得好的书推荐给学生,并且利用自习课的时间,每周一到两次,带着学生一起读。也可以到讲台前为全班学生阅读,每读完一个章节后,与学生分享体会。采取这种师生一起阅读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热情以及参与度,使学生阅读的效率提升,阅读的质量提高。此外,还可以利用中午自习的时间,一般是二十分钟左右,固定或不固定叫一个同学为其他学生阅读。实际上,大部分不喜欢读书的学生也并不是多么讨厌读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觉得自己读书没有意思,而且也坚持不下来。所以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读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让学生每天都能读几页书,长此以往,对学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坚持写读书笔记

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应该写读书笔记。在写读书笔记之前,应该首先明确读书笔记的内容以及作用。读书笔记总体上应该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书中运用得非常妙的描写,可以是段落,也可以是几句话,甚至是一个词。在积累这样的内容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知识也会逐渐丰富起来。另一部分则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思考、与作者的共鸣。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一些思考和共鸣,这些思想的火花一定要及时记录。随着思考的不断积累,学生的思想也会逐渐变得深邃,思考范围也会逐步变宽、变广。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应对阅读理解的题型,更能够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构筑完整的思维方式,完善学生的人格。总而言之,读书笔记的意义非凡,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它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好办法,从这一点来说,其作用相当于积累本。其次,是学生记录生活,记录思考和情感的载体,也会在日积月累中逐渐丰富起来,使学生日渐成熟。因此,老师应该督促学生写好读书笔记,记录下每一个思考过程。

总之,初中一年级阶段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异常重要,对学生日后语文的学习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阶段,要想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从以上所提及的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以提升学生的兴趣为抓手,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之后,学生就能够做到主动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其次,老师要身先士卒,带领学生阅读,为学生树立榜样。最后,要求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这将会对学生日后的人格形成以及思维培养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都需要学生长久地坚持。

参考文献:

[1]刘斐斐.初中语文现代文句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苏青.新课标下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8.

[3]陈为信.浅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J].阅读与写作,2013(42):15-17.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第3篇

[摘要]顾颉刚一生读书治学,主张有计划地读书。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研究重点,所选读的书籍类型也有所不同。“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顾颉刚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期间所选读的书籍,除重视经史典籍的研习外,多关注记载有关中国历史地理、民间文化、边疆历史等内容的史书。在注重读书与时代互动,注重读书治学的同时,以民众教育和边疆工作践行读书不忘救国的至理名言,唤醒中国民众抗日救亡的民族意识。抗战时期顾颉刚史学阅读类型的选择与抗战大环境下顾颉刚的史学研究主题密切相关,此又与抗日救亡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参考文献31。

[关键词]顾颉刚;抗战时期;史学阅读观

顾颉刚(1893年~1980年),中国著名的古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派的创始人,中国历史地理学及民俗学的开创者。他在中国史学界取得的辉煌成就即在不断地读书、积累、思考、实践过程中沉淀升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民族危机日亟,顾颉刚一方面积极呼吁读书人担负起救亡图存的责任,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宣传、教育兴国等实践活动唤醒中国民众抗日救亡的民族意识。本文拟通过归纳总结“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顾颉刚史学阅读类型的选择及其特点,分析其史学阅读研究与时代互动的关系,试图揭示抗战时期顾颉刚的史学阅读与实践具有强烈的国族观与抗战动员色彩。

1史学阅读的类型

顾颉刚一生治学的目标即“对于战国、秦、汉时代学说之批判”,始终重视对《尚书》《诗经》《史记》《左传》《论语》《孟子》《墨子》等典籍名著的阅读与研究[1]。考辨式的史学阅读与研究手法,常见于顾颉刚的读书笔记,“疑古辨伪”的精神贯穿其整个史学研究生涯。但不同历史时期因各方面原因,顾颉刚史学阅读的重点有所不同。日本侵华战争大环境下,民族危机愈来愈严重,顾颉刚史学研究的重点逐渐向关注救亡图存转变,其阅读也主要围绕该主题展开。“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作为历史研究者的顾颉刚感到自身有唤醒中国民众认识祖国疆域及中华民族历史的责任,开始对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展开系统性研究。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他将研究重点倾向探索边疆地理与民族演进史。因而,该时期顾颉刚多选读古地理之书,或与古地理内容相关的典籍杂记。通过研读《史记》《禹贡》《汉书》《王制》《河图》等史书典籍及《南北史补志•地理志》《元和郡县志》《元丰九域志》等地方志书,考察中国古代地名演变、州际边界、疆域面积及各地历史地理沿革和风俗习惯变迁。通过对诸多史地类书籍的阅读和比较,顾颉刚认为《禹贡》是中国古代记载地理沿革材料最古老最完整的典籍,而研究自然地理最优者可以《山海经》为代表[2]。

该时期顾颉刚史学阅读与研究促进了人们对祖国疆域及民族历史的认识,唤起了人们对祖国抗战现状的关注。与此同时,顾颉刚为完成《三皇考》和《两汉州制考》的写作,需要考察古代名物制度的演变历程。因此,该时期顾颉刚阅读类型的选择也多关照诸如《管子》《周礼》《仪礼》《汉书》及有关名物制度内容的典籍。通过阅读,考察并梳理三皇五帝名称的渊源、地方行政区划及地方制度、等级秩序及民间婚丧祭祀等礼仪制度、土地制度和地方财政等经济制度以及地方官制等系列名物制度的演变。其中,顾颉刚读《管子》五十七篇《度地》时,发现其中记载的行政区划对里、术、州、都等地方区域命名的根据及其相互关系的内容[3],与《周礼》中对轨、里、练、乡、帅等的区分与命名存在划分上的差异,不知孰为事实[4]。发现史事记载的矛盾与冲突后,便搜集更多的原始资料对其进行考辨。在考察古代名物制度演变过程的同时,顾颉刚还坚持以疑古辨伪的精神对其中的记载进行辨伪。抗战时期顾颉刚着重研读经史典籍与史事辨伪工作,期间所做的读书笔记,往往两三天即可写毕一册。全面抗战爆发后,顾颉刚顺应内迁大局,服从人事调动,常常辗转于西北、西南地区执教,无法再作系统的研究,主要以实地考察代替史料阅读与研究。读书时间既有所减少,因而读书笔记多有间断,或一两年才完成一册,那段时期的读书笔记中多流露出对日本侵略者的怨愤之情[5]。

2史学阅读的热情

顾颉刚不仅热爱读书,且善用脑力,主张看书必定要有所思,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将所思所想写入读书笔记中,以此加强记忆,积累史学研究素材。顾颉刚读书时喜欢思考问题,走到哪里,总要一路看,一路想,但苦于“记忆力不好”,便不得不一路做笔记[6]。读到有意思之处,常把自己的观点和主张随手标注于书中,“逢到书端上写不下,便写入笔记簿里”。为此,顾颉刚养成了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记得多,作文章时便如行云流水般自如,引用材料也可信手拈来,人们往往因此惊异于他强大的记忆力。为此,顾颉刚解释道:“只缘个人习性乐于遇事注意,而此腕又不厌烦,一登于册,随手可稽,予盖以抄写代其记忆者也。”[7]乐于“遇事注意”,即善于留心观察、肯深入思索,“此腕又不厌烦”即随时勤翻书勤做笔记,积累史料。顾潮、顾洪在回忆父亲时,指出其治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勤动脑、勤动笔,提到顾颉刚常说的一句话“遍地都是黄金,只怕你不去捡,随处都是学问,只怕你不去想”,即强调勤学善思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无论是阅读、教学抑或整理古籍、研究学问,顾颉刚往往能从旁人看来认为微不足道之处发现问题,并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即便是日常见闻,凡是觉得有用者,也都收入读书笔记中[8]。

留意记录书籍内外的各种见闻,勤于思考,便能从无问题处发现问题,这是顾颉刚与一般学者不一样之处,也是他之所以能在中国史学界创造辉煌的原因之一。顾颉刚追求专心读书治学的生活,时常为自己能多读书、多做读书笔记而欣喜,也为忙于人事应酬或因战乱干扰荒疏了读书而感到惋惜[9]。他身兼多职,常被繁忙公务缠身,即便如此也不愿舍弃阅读,故致夜间常难以入寐[10]。为此,他自己也曾说“我这喜欢记录的天性,是无论何时都抑不下去的”[11]。自古以来,热爱做读书笔记并以此作为自己及后人学术研究资源的学者,为数甚多,但顾颉刚的读书笔记不仅详而且勤,可以说除了在旅途中,甚至与朋友们在公园茶聚,也往往手不释卷[12]。即便是上门拜访朋友又恰逢主人不在,便在等候之余利用时间阅读做笔记。一天未能读书便觉得这一天是白活了[13]。在日本侵华的“社会动荡最甚之日,又当经济压迫最酷之时”,顾颉刚仍坚持读书,并感到“能写一点笔记,已属千难万难”[14]。读书对于为学者而言是一件幸福的事情[15]。读书和笔记之于顾颉刚,犹如空气阳光之于生命,须臾不能相离[16]。直到其生命的最后一天,都还在坚持读书。顾颉刚逝世后,人们翻看其留下的日记,发现其中还记录着他许多计划撰写的论著和未完成的读书计划。顾颉刚读书治学最反对死读书,最恶附会权威,若子女或学生在读书时能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形成自己新的见解,无论对错与否,他必定大加鼓励[17]。反之,若遇到只会照搬前人观点而毫无主见的学生,必定给予严厉批评。

顾颉刚在《寒假读书记》首页上写道:“余读书最恶附会,又最恶胸无所见,作吠声之犬。而古今书籍犯此非鲜,每怫然有所非议,苟自见于同辈,或将笑我为狂。……吾今有宏愿在,他日读书通博,必举一切附会、一切影响皆揭破之,使无遁形,庶几为学术书籍人心世道之豸。”[18]这种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主张,即顾颉刚一生读书治学所坚持的原则与宗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顾颉刚在燕京大学执教,便要求学生要“彻底破除”迷信权威的英雄思想,养成勤学善思、多做读书笔记的习惯[19]。王钟翰在回忆顾颉刚授课的情景时说:“顾先生在课堂上所书写的内容,全是他自己平日读书心得的笔记,许多问题都是我们平日置信不疑,或视为当然的事,现在突然被顾先生提了出来,大家先是惊愕,继之是兴趣盎然,思之再三,终是佩服”[20]。学生们甚为赞叹顾颉刚善于发现问题的阅读能力及敢于打破权威的治学思想,对书本内容要以理解为主,不可全信,并要学会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21]。不仅不迷信历史,且勤于考证,辨别真伪,这就是古史辨学派的治学原则,也是学术研究者所应持有的基本观点。顾颉刚嗜书如命的习性感染了周围的人。顾湲回忆父亲时称:“买书是爸爸最大的私人开销,见到好书,无论多贵,哪怕一点点凑钱,他也要设法买下来。家中经济并不宽裕,又一次,妈妈曾背着他卖掉一些古书。他发觉了便勃然大怒,一定要跑到中国书店把书追回来。爸爸这种嗜书如命的脾气传给了我们,无论是在学生时代还是现在,若有一个月未去书店,便觉得对它不起。”[22]顾颉刚爱读书爱买书的习惯不仅终身坚持着,还影响着顾家兄妹,买书成为一种家庭传统。

3史学阅读的追求

顾颉刚不是一个“塞耳不闻天下事,埋头死读圣贤书”的学者[23]。其一生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五卅惨案、抗日战争等备受外国侵略的屈辱历史,亲身体验过民族危亡的困顿。因而,顾颉刚在坚持读书与治学的同时,能够积极投身于救亡图存的社会运动。尤其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中国抗战宣传及文化教育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用自身的实践行动践行了蔡元培“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的至理名言。读书不忘救国,学者应以为政济世为己任。抗日战争爆发后,顾颉刚便意识到只有发动民众的力量才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这成为顾颉刚运用通俗文化的方式宣传和动员民众参与抗战的重要途径。东北沦陷后,顾颉刚疾呼“当此国家多难之日,吾辈书生,报国有心,而力学为逮,窃愿竭驽钝之资,为救亡图存之举”[24]。指出读书人虽能力有限,但只要能想方设法参与抗战,即能为抗日救亡做出一定的贡献。“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十四年间,民众教育和边疆工作两件大事占据了顾颉刚的心。顾颉刚在辗转各地考察、研究过程中,认识到要真正挽救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首先要发挥读书人的作用,鼓励青年们要“到民间去”,进行抗战文化宣传,创办抗战刊物,“把自己的脊梁竖起来”[25],唤醒民众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他不但大力呼吁青年学者们积极投身前线文化教育事业,并且用实际行动履行自己关于民众抗战动员的主张。

民众教育方面,顾颉刚为当时中国民众无法深刻认识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倍感忧心,意识到要救中国非全国民众一致觉悟不可。他在群众中进行抗日救亡的文化宣传与教育活动,借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典故创办三户书社,以表达对外来侵略抵抗到底的决心。书社创办几个月后,由于薪金停止扣用,经费来源断绝,日寇及政府当局对书社活动的干扰破坏,社员的抗日情绪有所衰落,但顾颉刚以“不做则已,一做则越来越有劲”的性情,索性将燕大抗日会的事业变成他私人的事业,“竭力挺了下去,除了自己贴钱以外,再在外面募捐”[26]。三户书社在资金短缺、日寇打压、国民政府查办的艰难环境中,顽强地宣传抗日救亡。后来顾颉刚将三户书社的范围扩大,并将其改名为通俗读物编刊社。抗日战争期间,顾颉刚写了大量通俗文字,印成宣传抗战知识的小册子,广泛流行于大后方民间社会。据日人小仓芳彦统计,从三户书社起到1940年结束为止,“顾颉刚发起组织通俗读物编刊社,采用鼓词,小调(民歌)一类的形式,把抵御外侮的故事编成通俗说唱,致力于抗日宣传工作……其间刊行的通俗读物,有六百种,共计五千万册”[27]。编刊社刊发的通俗读物吸引了当时民众的极大关注,为推进国家抗战宣传具有重大意义。边疆工作方面,顾颉刚以其历史地理学者的爱国激情,教导学习历史的学人们潜心边疆的地史研究。在燕京大学及北京大学执教期间,顾颉刚开设“中国古代地理沿革”课程,创办《禹贡半月刊》,“中国的神圣领土不容侵犯”是当时《禹贡》的中心思想。《禹贡半月刊》的创办,标志着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诞生。半月刊的《发刊词》正是顾颉刚在日本帝国主义进逼平津,把我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得非常高”的时刻下写出来的[28]。

在西北、西南工作及考察期间,顾颉刚募集资金创办《边疆丛书》,刊印多种西北边疆的地史珍籍,传播濒亡的文献,唤醒边士保卫祖国疆土的笃念[29]。联合《新亚细亚》《康藏前锋》《蒙藏月刊》等边疆刊物,刊发边疆史事,激起海内外同胞之爱国热忱,共同谋求巩固边疆之策,保卫国土[30]。1938年,顾颉刚在《益世报》开辟副刊《边疆周刊》,周刊的办刊宗旨是要使一般民众获得对于祖国边疆的基本认识,要使学者们时刻不忘中国的民族史和疆域史,更要促进边疆人民和内地同胞合作开发的民族运动,并共同抵御野心国家的侵略。顾颉刚不仅以读书治学的方式关怀民族命运,并以教书育人、创办刊物的途径传播中国边疆地理与民族演进的历史知识,在文化领域宣传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激发边疆人民的民族意识,促进边疆各族人民与汉族的民族凝聚力。顾颉刚不仅仅是一个埋首于故纸堆中的所谓“书斋里的学者”,更应是一个怀有深切民族关怀的知识分子[31]。全面抗战爆发后,顾颉刚走出书斋,远赴西北边陲,遍访甘肃中南部各县实地考察,利用通俗知识进行抗日文化宣传,发展教育事业。

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提出一套发展甘肃教育的计划。他在抗战时期为民众教育和边疆工作所做的努力,对促进地方开发和民族团结及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特别的贡献。顾颉刚一生读书无数,著述颇丰。留给世人的读书笔记及日记反映了他在抗战时期仍坚持读书,并不忘担负起一代学人的救国责任,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学、民间文化、边疆史地加强中国民众关于疆土及中华民族历史的认识。以创办抗战刊物进行民众教育及边疆工作等文化宣传战略唤醒中国民众的国家意识,呼唤民众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战时期顾颉刚史学阅读及抗战文化宣传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顾颉刚的史学研究具有浓厚的抗战服务意识,其史学阅读也围绕该主题进行,凸显出强烈的国族观与抗战动员色彩。

参考文献

[1][5][9][16][18]顾颉刚.顾颉刚全集•顾颉刚读书笔记(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前言.

[2][3][4]顾颉刚.顾颉刚全集•顾颉刚读书笔记(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2011:569-570,454,454-455.

[6][7][8][10][12][13][15][17][19][20][21][22][23][24][25][27][28][29][30][31]王熙华.顾颉刚先生学行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6:490,268-269,471,471,397,470,54,466,135,204,243,489,1,222,128,113,122,65,222,130.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第4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局党委在这里召开读书活动座谈会,我感到这是深化读书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进一步推动读书活动的重要举措。应当说局党委从200x年在全局开展了读书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局上下形成了争做文化型、知识型职工的局面。下面我汇报一下几年来读好书报刊,提升精气神的认识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以勤奋的态度读书,相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人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讲读书要勤奋,要肯吃苦。在读书上我对自己的评价是聪明不足,勤奋有余。正是因为有了一种勤读不倦,苦读不厌,持之以恒,坚持数年的精神,才使自己小有进步,小有成绩。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挤时间勤读,做到三必读。即每天的党报必读,每期的党刊必读,与工作有关的书籍必读。报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沈阳日报等,党刊如党建文汇、共产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纪检监察等。有人会说工作忙,事太多,没有时间,但我觉得正如鲁迅先生讲的那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另外,也有个学习方法问题,比如一份报纸各个版面要全读一遍恐怕一天也读不完,因此要讲究方法。我的方法是浏览标题、关注版面、抓住重点、精选文章,如读人民日报除了浏览标题了解国内外大事外,着重阅读头版、理论版、党建版,尤其对思想纵横、人民论坛等杂文随笔给予特别关注。二是肯吃苦勤记,做到随时写随时记。人们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确是读书学习的好方法,我从中尝到了甜头。十多年来不论工作时间还是业余时间读书,我都养成了笔本不离手,随看随记的好习惯。这些年来我共记了十几本笔记,大约有三十几万字。为了使用方便,我以工作为中心,根据工作的需要来分门别类,其中有理论学习、党建工作、纪检工作、工会工作、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管理故事、文秘知识、名言警句、书刊摘要等十几本。同时我还充分利用手机这个现代工具,把读书学习遇到的好文章、好句子、好词汇以信息的形式输入储存,以备随时查用。手机的优点是携带方便,使用快捷,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使用,是工作上的好帮手。三是常坚持勤剪,做到剪好报积资料。我是从一九九四年开始剪裁报刊积累资料的。当时我调到住宅一公司二分公司任党办主任,由于经常写材料感到必须建立一个资料库,这样从那时起我就每天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的好文章剪下来,分类整理好,每到年底我就按类别粘贴在本子上,这样的剪报集目前我已经积了二十多册,有了这些资料工作中我觉得得心应手,十分方便,促进了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以文化的态度读书,相信书能养心,书能润身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加强人的思想修养,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我感

到从文化的视角广泛涉猎各种文化书籍,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对自己的成长进步是大有裨益的。在这方面我坚持三读:一是读古代名篇,丰富文化底蕴。读先秦散文,感受古文魅力;背唐宋诗词,鉴赏诗词佳作;赏明清小说,品味四大名著;记格言名句,夯实文化功底;晓文化典故,追溯历史轨迹,注意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二是读当代名家,提升文化素质。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当代名家的优秀小说、散文、游记、随笔则是我们加强文化修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范文,必须手不释卷地潜心研读,才能有所收获,有所长进。例如,余秋雨的书我是出版一本买一本读一本,尤其对《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更是爱不释手,常读常新。另外对当代快餐文化也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对红透大江南北的易中天、于丹等知名学者的书也是该买就买,能读就读。例如,《品三国》虽有戏说成分,但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那段历史做了诠释,使人受益匪浅;而于丹的论《论语》对人也很有教益,使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应当说阅读这些名家的书不仅是一种文化消遣,更是一种精神享受,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三是读名刊杂志,增加文化涵养。我觉得利用闲暇时间阅读著名期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第5篇

一、从清代中朝文人交流看中国蒙学教育目的

蒙学是传统的文化启蒙教育,从先秦开始,孩童通过学习蒙学读物规范训练道德行为,培养知识技能。到了宋朝以后,理学的兴起使得蒙学教育的道德教化与行为规范训练的职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随着封建制度的不断根深蒂固与封建科举制度的建立,到了清代知识技能的训练与培养这一教育目的越来越在蒙学教育中占据主要地位。

首先是普及平民教育的教育目的。这种识字与写字的教育,是蒙学教学的开端,可以说是纯粹的知识技能教育。如洪大容《与孙蓉洲书》中记载:

小儿始入学,教何书?《六经》亦当有次第,史书先授何书?初学写字临何书帖?临写之法有影摩诸法云,然否?(孙答曰:小儿入学,先教认字。如《三字经》三字为一句,皆明伦教学经史之类,H有意义。《千字文》四字为一句,梁朝周兴嗣奉凶之类。及其认字既多,则授以《四字书》。)

由此可见,识字写字是其他教学的基础,中国的识字教育的基本材料也早在宋元时代就已定型,最主要的就是被简称为“三、百、千”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其次是以科举考试为目的的教育。隋唐以来,科举考试成为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最主要方式,蒙学教育也在这种社会形势下不断发展并为其服务,变成了更高层次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燕行日乘》中记载沈乐洙与虞有光兄、虞鸣球、陈木、虞有光的笔谈:

余曰:“景山教习何官?”曰:“教习专管官学生读书作文之事。其中举人、生员、童生俱有教读,勤而成效多者为上等,始得知县。”余曰:“教育英材好事,所管学生、童蒙约几人?”答曰:“每教习应管学生二十人,不论大小及举、贡人、童生,总以教习,以后学生考试时,能升一等者为成效,每教习应下成效须有三人方为合例。”

这则笔谈从教师的角度反映了教育不分年龄的大小,蒙学教育和科考教育同时进行,教育的目的便是通过科考进入仕途。《湛轩燕记》中还记载了洪大容与周学究的笔谈:

余仍请见所著文章及诗律,再三强之,周生始书对曰:“关东水土硬,肉食太重,子弟聪明者少而昏鲁者多,不以念书为事。~以清书满洲话求取功名,最易且快。”

南公辄、林汉浩、金鲁应与刘士元笔谈:

问:“读书几何?”对曰:“读过经、史。”“读书将何?”曰:“要做进士。”

这两则笔谈从学生的角度体现了学习经史的最终目的也是通过科考。甚至在清代,汉人如想求取功名也必须通过科举考试,所以一切教育的目的始终有一点就是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名次。

二、从清代中朝文人交流看中国蒙学教育内容

我国古代一直重视蒙学教材的编写,其中西汉史游所作的《急救篇》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为后世蒙学教材的编写打好了良好的基础。《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流传时间最长、最具生命力的蒙学教材,主要用于识字教育。自先秦以来,各朝代也有新的蒙学教材的出现,如宋代朱熹《小学》、吕本中《童蒙训》等,对提高蒙学教材的质量起了重要作用。清代中朝文人的交流中也体现了当时蒙学教材的特点。

其一,教育内容与教育目的息息相关,教育内容的选择是根据教育目的的确定而确定的。清代蒙学教育依旧沿用“三、百、千”来达到识字教育的目的。清代主要的科举考试文体是八股文和试帖诗,律赋和策论,从表现形式来看都属于文学范畴,于是在清代的蒙学教材中注重音韵和对偶的基础练习。如上文中所提到洪大容《与孙蓉洲书》中记载的,《三字经》为三字一句,《百家姓》为四字一句,讲究对仗用偶、炼字酌句、骈散有序。曹龙振、李鼎受与师席者、五六冠童笔谈中也有说:

炕上列坐五六冠童,都着毡帽,所读乃明清以来八股时文,堆积数十卷,卷各殊题而间有读《楚辞》古文及《鲁论》者矣。

可见,当时的蒙学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在识字阶段,《楚辞》古文及《鲁论》也是其学习的内容。在蒙学阶段就接触八股时文,这正是为了科举考试在做准备。

其二,清代蒙学教材的使用具有一定科学性,适应了儿童身心的发展。如《芝汀燕记》中记载元在明、李季鸣与张教授笔谈:

相见施礼而坐,季鸣取卓上纸笔书之曰:“敢请尊姓名?”答曰:“仆姓张,山野之人无名。”又问:“学生几何?”答曰:“童子五六人。”又问:“教授之法何如?”答曰:“先念书,后讲书。”又问:“念书、讲书不同,何也?”答曰:“念书者念其文也,讲书者讲其义也。不解章句,安能知意义?是以先授音读,谓之念书。念之既熟,乃能讲说其义,曰‘讲书’也。”又问:“教授之次序?”答曰:“教儿必先《百家姓》,次《三字经》,次《千字文》,次《大学》,先《四书》后诗书也。”

儿童的认知系统是通过不断的练习与增加社会性的经验来发展的,是一个无法逾越的过程。从这则笔谈中可以看出清代的教育家已经发现了蒙学教材有一定的系统性,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能够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再如《湛轩燕记》中洪大容与严诚、潘庭筠、陆飞笔谈:

力曰:“此间谓之《鉴略》,亦与小儿读之。”又曰:“《小学》最好。”又曰:“《小学》外篇虽都说大学事,然多识前言往行,自宜于幼时教之,则不易忘。且士先器识,或有颖悟之童,竟能中心慕效,未必非终身之益;此昔儒之所以教幼童时讲日记故事也。圣经贤传,幼童如何解得?”

由此可见,清代教育家对蒙学教材的选择是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讲授前人事例,而非一味讲道理,更能使儿童充分理解教材的深意。

三、从清代中朝文人交流看中国蒙学教育环境

自春秋战国时期,官学的衰废和文化的下移就为私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到了唐代私学有了高级与初级之分,宋元明清时期的民办蒙学一般称为小学或私塾,到明清时,私塾的称谓较为普遍。私塾按照O立的情况分为三种。第一种为门馆或家塾,这种学校是教师在自己家中,或借祠堂、庙宇,或借房屋设馆招收附近的儿童就读;第二种是村塾和族塾,由一村一塾的人合作聘请教师,共同选址建馆来教育他们的子弟;第三种是教馆、坐馆,由富裕人家单独聘请家庭教师在自己家中设馆,专教自家子弟和亲友子弟。在清代中朝文人交流的资料中也记载了当时蒙学教育的基本环境。

如《一庵燕记》中李器之与宋美成笔谈:

闻邻家有秀才教书群童,余遂往见。

室中有五六读书儿童,而其中周朝臣者年十四,眉目甚聪俐可爱。

《椒蔗续编》中南泰齐与训长扈湘笔谈:

俄有一人入来,云是训长。余使韩从书问:“姓名谁?”答曰:“在下扈姓,湘名。”问:“训几w童蒙?”答曰:“十七八人。”

《湛轩燕记》中洪大容与周学究笔谈:

门左置学堂,助教两子及他学生四五人共读书,皆年幼蒙学。

清代中朝文人笔谈中涉及的蒙学教育多为门馆或家塾,担任教师的一般为有一定学识的秀才或老学究,对教师的称呼有“训长”、“助教”等。一同上课的学生最多二十人不到,多为十人以内,孩童们可以结伴学习。这是当时蒙学教育的主要规模。《燕行录》中闵镇远和秀才王纬的笔谈还提到了:

主翁聚会,童蒙数十人教诲讲读。见余至,使数十童蒙序立拜揖,壁上设先圣孔子纸榜,师弟出入,辄作揖于其前。

学堂墙壁上挂有圣人孔子的画像,时时刻刻提醒孩童们要尊师重道。由此可见,清代的蒙学教育已经意识到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清代的蒙学教育也融入了封建传统礼仪道德与行为规范的教育。

四、清代的蒙学教育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

蒙学发展到清代,其教学的基本程序也相对固定下来了,分别为识字、写字、阅读、属对、作诗和作文。这一教学的基本程序和当今的语文教学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

有如识字教育。从中朝文人的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出,清代蒙学的识字是基础,基本采用循序渐进、集中识字、识写分开的方式。但是在处理识、写、讲、用的关系上,以识为主,但对于怎样讲、怎样用,几乎全无要求,这样很容易挫伤蒙童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在当今社会的语文识字教学中注重培养儿童对汉字的整体感知。

又如阅读教学。在蒙学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大致遵循了授书、读书、背书和温书这几个环节进行。这几个阶段环环相扣,尤其重视了温书这一环节。如今的语文教学中也会采用这种方式,如在授新课之前温习前文,但这样的温书应利用记忆的发展规律,帮助孩童制定合理的温书计划。清代蒙童每日、每旬、每月、每年比理的做法,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并不足取。

清代蒙学的教法相对于以往各朝代显得更为系统和规范,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现今语文基础教育者的借鉴与反思。

首先是顺乎天性,因材施教。从以上的交流材料中可以看出,不论是教材的选择还是使用,都是遵循了儿童发展的规律,这体现了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这一点如今我们的许多老师也注意到了,教研活动产生的教学计划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组织教学时不能过分挖掘蒙童的潜能,而要减轻课业负担,使蒙童学有余力。

其次,重视读写结合。在蒙学的基本识字阶段,读和写是分开教授的,到了后面的阶段教师便会要求蒙童读写结合、多读多写,达到熟读成诵、以读带写的境界。如今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会把阅读课与作文课分开,常常变成事倍功半。在诵读的时候,引导学生融入情感去朗读,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默读的时候,引导学生分析行文的结构与句式的用法,以多读先模仿再创作的顺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最后,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几岁的孩童正是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形成的时候。清代蒙学极其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包括坐卧起行、读书习字、交际礼仪等。前文中提到“见余至,使数十童蒙序立拜揖”(闵镇远和秀才王纬笔谈)也可为此作证。但当时所提倡的行为礼仪的培养,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合乎统治需要的忠臣顺民,如果剔除这些糟粕,将礼仪课的内容变革,以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具有可行性的。在自由主义思潮泛滥的当今社会,在可塑性最强的孩童时期,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应是大有裨益的。

虽然清代蒙学教育受到封建伦理道德为主要的传统教育内容的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古代蒙学教育发展鼎盛时期的清代蒙学加以借鉴、改造和创造性地运用,对我们今日语文教学传承历史文化、强化民族个性、发展语文能力等方面具有相当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第6篇

我虽然写过一些文章,但要说怎样作文,就讲不出什么道理,在这儿只能谈一点体会,与青少年朋友交流。我的写作体验,可以概括为“三多”――多读书,多练习,多写熟悉的事情。下面分别作一点说明。

古人讲“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本阅读,就会获得好处。是的,书本是知识载体,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结晶,阅览它自会得益。勤于开卷,获取的知识必然会多,因此要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这种事,成年人是不说自明的,青少年就需要逐渐地懂得这个道理,并热情地投入。开卷固然有益,但读什么样的书,是大有讲究的。因为书有其读者对象,同样对象的书,也有质量差异,所以读书应当有选择,要找那些好书来读。好书当中,又有经典之作。比如我读小学、初中的时候,老师指导阅读《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那是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尽管我那时不用功,没有背熟,后来才知道那是最应该牢记和理解的。我读高中的时候,课余就看当时流行的苏联小说,如《祖国的早晨》之类。然而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经典作品,知道极少,也难于寻觅。还是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翻阅一点,如巴尔扎克的作品,从中认识西方近代社会,而所读的苏联文学作品后来体会受益无多。读书,尤其是在求学时代,就要大量地读,读各种类型的书,各门学科的书。为了多多获取各种学科的知识,爱读的,不爱读的,都要读一点;不喜欢的,也要耐心地读一点,如此才能取得各种知识,免得将来要用时,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归结我的多读书的意思,就是多读,读好书,读经典著作。读书有什么好处呢?就写作而言,我想到两点,一是得到完善的知识结构,二是明了文章的写法和典故、词汇的运用。

书读多了,知识多了,为写作积累了素材,但这远远不够。要想写好,有的名家告诫初学的青年,写出草稿,要润色,哪怕改个八遍、十遍,到满意为止。不过这是作文作到一定阶段的话,我想说的是写作的前期准备,就是写日记。古人,特别是清代人、民国时代的人,有写日记的愿望,也有这种习惯。远的不说,学者胡适、文学家鲁迅、科学家竺可桢等等都有日记遗世。我小时候,父母、老师都让记日记,也着实写了两年,但是不好好写,一是懒,二是觉得没有可写的事情。那时让记日记,主要是从修身着眼的,古人讲每日“三省吾身”――当日反省做得不对的地方,以便改正,提高修养;其次是记事,记所见所闻,记感想。那时春天学校组织春游,老师必定出春游的作文题。日记、游记是练习写作的必要的方法。我那时以为日记没得可写,是少年不懂事,也没有同老师、父母交谈,缺少了相应的开导。后来后悔也无法弥补。少年时代天真,无世事之累,正可以用点心思,将写日记当作一件事,把学业进展、同学相处、师长教诲、观察社会、体验人生的种种心得写出来,这不就是练习写作了吗?何况有日记保存下来,是人生记录,是非常可贵的纪念品,也是一种精神财富。

创作要写自己熟悉的题材,青少年朋友真正懂得这个道理才好。写熟知的事情,自然好下笔。写起来有如“神助”,走笔如飞的境界或许能够出现。不熟悉的事,勉强动笔,硬着头皮杜撰,痛苦万状,也作不出好文。我就有正反两方面的体会。以撰著《雍正传》来讲,雍正皇帝是康熙皇帝第四个儿子,他的同胞弟弟排行第十四,社会传说康熙帝临终遗命传位十四子,可是雍正帝把“十”字改为“于”字,从而夺了他弟弟的皇位。所以我在写雍正帝诞生时,特意指明他是第四子,请读者留意,以便理解我后面写他继位时政治斗争的故事。我能这么提醒读者,是对雍正帝历史有完整、深入考察的缘故。

实现前述“三多”,在于“勤奋”。“怠惰”是人的天性,留心克服才好,成年人自觉性较高,年轻人不成熟,更要避免懒惰,勤苦向上,多读书,多动笔,多写熟悉的事,渐渐就会写文章,写好文章了。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第7篇

(秦皇岛市海港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要】语文学习当中,阅读理解是很多同学在考试的时候丢分最多的地方。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要珍惜这无忧无虑、精力充沛的宝贵时光。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多读点书,多继承点人类的宝贵知识财富,为一生的事业打下雄厚的基础。同时在阅读活动中增长起来的阅读能力,将为一生中不断地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语文;阅读;技巧

语文学习当中,阅读理解是很多同学在考试的时候丢分最多的地方。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要珍惜这无忧无虑、精力充沛的宝贵时光。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多读点书,多继承点人类的宝贵知识财富,为一生的事业打下雄厚的基础。同时在阅读活动中增长起来的阅读能力,将为一生中不断地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是行之有效的。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是速读,重点是理解文章的体裁。答题时切忌还没完整的阅读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学生阅读原文时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一种是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 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要找到阅读理解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直接提取从文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如果试题要求用文中原话回答的,就可以直接用原话作答,如果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原话作答的,我们就可以"从文章中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就是挖掘出文中隐含的信息和深层含义然后作答。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 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 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 最后寻找答案。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文章后面所给的问题,分别用“一次判断”、“逐个分析”以及“排除法”等方式来进行判断解答了。

2 要记好阅读笔记

威廉·李卜克内西在《忆马克思》一文中说:“只要有一点可能,他任何时候总要工作的。就是去散步,他也要带一本笔记簿,并且时时在上面写点什么。”为了写《资本论》,仅在 1850年 8月至 1853年 6月,马克思就摘录了70个不同作者的著作,写了24本有关政治经济学的笔记。在写《资本论》的过程中,他摘录的书有1500多本,写的笔记至少有100 多本。马克思在笔记的封面上写明做笔记的时间和地点,编上笔记的序号,有的还加上标题……每本笔记都编有页码,为了日后查阅方便,很多笔记都做了目录和内容提要。黑格尔读书学习,也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把读过的书,按语言学、美学、几何学、心理学等分类,把它们放到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当需要什么材料时,随时可以拿到。这种习惯,他坚持了一生。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光摘抄的卡片就有5000张。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做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加深理解、加强记忆的过程。有人说:“眼看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就是做最简单的摘录,也需要动动脑筋,以摘录最精彩的地方,至于写体会,那就更要动脑筋了。因此,有了“要做笔记”的愿望,必然会促使你专心阅读。再加上与书籍相比,笔记自然要简明、深刻和概括得多,不仅利于理解,也利于记忆。利于积累资料,使知识“外贮”。经过长期阅读之后,就可以通过笔记积累起符合自己需要的大量资料,弥补头脑记忆的不足。因为用头脑记忆,往往不够准确和持久,难免忘记、记错或记混。如把资料分门别类保管好,则可以长期为学习及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服务,只要不丢,就没有“忘记”的问题,只要使用之前看一看,这些“外贮”的资料又可转为“内贮”的记忆,使知识的运用得心应手。保尔·拉法格在回忆马克思时说:“他有这么一种习惯,隔一些时候就要重读一次他的笔记和书中做上记号的地方,来巩固他非常强而且精确的记忆。”不少中学生在阅读时,轻信自己的记忆力,懒得动笔,以致到需要运用阅读的收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忘记得一干二净,感到很后悔。还有的中学生笔记记了不少,但不知道定期分类、整理,不知道妥善保存,因此当需要运用时,又因太乱而难以查找,使笔记成了“死材料”。一般精读的书,可用笔记本做笔记,而博览的书,可用活页纸做笔记,然后定期分类、整理。如果在中学时代,就学会做读书笔记,学会积累和整理资料,那么,天长日久,不仅可以促进课内的学习,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学会一套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这必将给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自学带来极大的好处。

总之,在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的过程中,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第8篇

怎样做读书笔记呢?归纳起来大致有9种:

1. 索引法。读者把自己精读书、泛读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名称等总汇起来,编成数字索引。如:《文化民生论》点击阅读朱鸿召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这样便于日后查找原始资料。

2. 符号法。读者阅读时用各种符号在书上标出内容的要点、疑点等。同志曾阅读过一套线装二十四史,850册每册都有他用圈圈、点点、勾勾、叉叉、单杠、双框等做的标记。一般来说,单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或关键语句。小圆圈(。),画在关键性的词语的下面。斜线(\),标明段内层次。惊叹号(!),表示对精彩语句的欣赏。问号(?),表示对某些观点和某些意思的质疑。有时还可自己创造一些符号,根据需要赋予它某种代表义。这种符号的笔记既是对材料思考、分析、综合的过程,又可为日后复读、翻阅作提示。

3. 批注法。读者阅读时在书面的空白处加注有关解释和评语。批注的内容很灵活,可以是对词义的理解,句义的分析,段义的概括,表现手法的说明,也可以是由此及彼的联想……批注记录方便易行,可边读边记,如《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等名著的点评者毛纶、毛宗岗父子,金圣叹、张竹坡、脂砚斋等人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在书中批注。

4. 纠谬法。读者阅读时,对书中的谬误包括错误的观点和引用不当的材料等用笔记形式改正。如读《新唐书·徐有功传》时,看到书中说:“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指出这种说法不恰当,认为历史上的志士仁人“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5. 摘录法。读者阅读后,把认为有重要资料价值的内容照原文抄录下来,如抄录某些名言、警句、公式、数据、范例、典故等,摘录最好用卡片或活页纸,所抄内容要加注小标题,要注明出处、页数、作者,而且一定要与原文一致。著名作家姚雪垠为写《李自成》,读历史书籍,用蝇头小字抄卡片,日积月累竟达十五箱二万张之多。

6. 提要法。读者用自己的语言将书和文章的主要内容、观点写下来。方法有二:一是将原文用自己的话缩写下来,此法适用较长篇段和不需要直接引用的资料;二是对于较为艰深的书和文章,将其内容用观点排列的形式记下来,便于掌握全书内容和逻辑结构,也可以把原文的章节标题抄下来,再把每章节的纲目写出来,有时照抄原文,有时自己概括,自己概括的内容,写完后,要与原文查对,看有无片面和遗漏之处。

7. 心得法。也就是写读后感,这是一种比较正规的笔记形式。读者把读书的心得写成短小的文章、札记、随笔,既可以巩固和提高阅读效果,又可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它是读者阅读、思考、写作有机结合的产物。如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阅读资料时写了170多篇札记和片断,他逝世后,这些笔记被发表, 后来成为自然辩证法的奠基性经典。

8. 评荐法。读者阅读后,觉得文章精彩,有意义,价值高,可写评论文章推荐他人阅读,形成共同读书、互相讨论的风气。如50年代读《三国志·张鲁传》后,就写了400多字的书评,向党内推荐。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第9篇

稍懂数学的人都知道,“+”、“-”、“>”、“

现在有些学生,往往自恃年轻力壮、记忆力强,而忽视作读书笔记。当然也有想作笔记而又不知怎么记法的。这就需要解决如下两个问题:一要从思想上重视,二要从方法上努力。

记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应该从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效能的高度来加以认识。读书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把书本上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应用到四个现代化建设里去。倘若平素泛泛而谈。如青风扫地,似白马过隙,来无踪去无影,那么,便会“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只凭“大概”行事,想当然说话,那么,这种“用”不是盲人骑瞎马,便是庸医乱投药。有道是:“好脑子不如烂笔头。”一个人脑子的记忆总是有限的,总不及书面摘记来得科学、精确。古人有“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的警语,正是说明读书做笔记的重要。笔记的作用,就在于日久天长,记忆淡薄之后。这些“+”、“-”符号、圈圈点点,会像老师开口说话,使人敞开心灵的窗户,勾起学习的记忆,翻查知识的帐本。温故而知新,从而把丰富的知识变为扎实的技能,迅速有效地运用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