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临床医学定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6 15:37:07

临床医学定义

临床医学定义第1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2-0001-01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2年1月21日了规范性文件《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其第四章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十七条规定,“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临床药师“其主要职责是:(1)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对药物临床应用提出改进意见;(2)参与查房和会诊,参与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3)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4)指导护士做好药品请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5)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I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6)提供有关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7)结合临床用药,开展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

卫生部医政司2007年12月26日了关于开展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其附件2《临床药师工作职责》提出“临床药师是临床医疗治疗团队成员之一,应与临床医师一样,坚持通过临床实践,发挥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在临床用药实践中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促进药物合理使用。”;并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基础上对临床药师工作职责进一步做出规定。

这是我国首次确认并调整临床药师执业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文件,它初步建立了临床药师执业的法律关系,构建了此前我国医疗机构还没有真正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并把它作为法律关系确定下来。本文所说的临床药师执业,就是指依照以上法规确定的临床药师履行其规定职责的行为。其形成的社会关系中,被法规所确认并调整的那些社会关系,就构成了临床药师执业的法律关系。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后,从其规定的临床药师工作职责分析,医疗机构可设也可不设临床药师,其执业的职责可履行也可不履行,主要原因是临床药师的职责是一种建议、指导、协质的,没有直接的权利和义务,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实际的法律关系主体,即临床药师不是直接的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通俗讲就是临床用药合理与否与临床药师还没有建立直接的真正的关系,用药不合理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直接被告和责任承担者还不会是临床药师。所以,《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后,由于对I临床药师执业的主客体和权利义务等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规定不够,强制性不强,我国临床药师执业发展仍然缓慢,大多数医疗机构的临床药师工作仍停留在血药浓度监测、药学信息收集和出版等层面,真正的临床药师执业的核心工作临床实践还未真正开展,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临床药师。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实行医药分开是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这将进一步促进医疗机构现有的药学技术工作由保证临床供应逐步向临床药学转变的进程,为临床药师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机遇。2007年12月卫生部制定了开展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方案,在一定范围内启动我国的临床药师执业实践工作,将实实在在地促进临床药师执业工作发展。在《临床药师工作职责》中,明确“临床药师是临床医疗治疗团队成员之一”,“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审核用药医嘱或处方,与临床医师共同进行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实施与监护”,“对用药难度大的患者,应实施药学监护、查房和书写药历”等等。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基础上增加的这些规定,使临床药师有可能成为医疗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之一,试点医疗机构不设立临床药师并开展工作,将可能是一种不符合法规规定和不作为的行为,试点医疗机构将不得不设置临床药师,临床药师执业不再是可有可无。由此,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药师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突出。

临床医学定义第2篇

[中图分类号] R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9(a)-0143-03

Value and function analysis of early exposure to clinical training for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HUANG Yun-ye LI Yan-jiao XU Ping-ping HUANG Chun

School of Medicine,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Guangdon Province,Shantou 51504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and effect of early contact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 of medical students training.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15 to June 2016,615 medical students in our College were selected,and 441 medical students who with early exposure of clinical activity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while 174 cases those without early contact with clinical and only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basic theory course of medical students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occupation literacy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medical procedure of hospital medical work understanding,occupation literacy,master of clin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performance score of medical students i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cognition of early clinical exposu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observation were compared,and the clinical activities o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contact evalu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in two groups was observed.Results The occupation literacy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Early exposure to clinical activities;Clinical medicine;Traditional teaching;Application effect

当前阶段,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医疗纠纷事件频发,导致医生声誉遭到损坏,医护人员形象在人民群众的心中也不如从前[1]。因此,医护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同时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2]。在我国,对于医学生的培养,主要偏重于基础专业知识,而在临床医患沟通方面能力的培养恰恰属于医学教育中较为薄弱的环节[3]。尽管部分医学高校在理论课堂中添加了医患沟通相关教学,但大部分医学生进入临床后,其医患沟通、临床实践等能力仍就欠缺[4-5]。培养有业务能力、有创新精神等高素质人才,属于社会对医学教育的迫切要求[6]。相关研究指出,让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多进行临床实践,是培养医学人才的有效举措[7]。本研究通过对我校的医学生实施早期接触临床,旨在为日后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奠定基础,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的医学生,其中未实施早期接触临床活动,仅采用传统基础理论课堂教学的外校医学生为对照组,共174例;实施早期接触临床的我校医学生作为实验组,共441例。所有学生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纳入。实验组男210例,女231例;年龄18~22岁,平均(20.56±2.48)岁;护理专业256例,药学专业134例,中医学51例。对照?M男80例,女94例;年龄18~22岁,平均(20.53±2.43)岁;护理专业100例,药学专业45例,中医学29例。两组医学生的性别、年龄及专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医学生仅行基础理论学习,未实施早期接触临床。实验组:给予学生采用早期接触临床活动模式,利用暑假时间,完成至少3次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让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在不违反医疗规定的前提下,参与部分临床医疗活动,其中包括熟悉医院规章制度、熟悉诊疗流程、观摩查房、床边教学、看病历和病例讨论、观看手术及其他操作示范和学看化验单等[8-9]。

1.3观察指标、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将带教医生对两组医学生职业素养各点的表现情况(对医院的基本医疗流程认识、医疗工作内容深入认识、自身职业素养、对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病患沟通技巧)的打分结果、医学生参与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前后的认知情况以及对早期接触临床活动的评价进行对比分析。

1.3.2判定标准 进行不记名的问卷调查,由教师对医学生职业素养各点的表现情况逐点打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越好。并经指导老师指点,最终修改并完成关于预见习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的调查问卷,并打印出纸质问卷并派发。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医学生进行无记名方式调查,包括基本情况,早期接触临床活动的认知情况和质量评价。问卷回收率为100%。评价与满意度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评价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核对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医学生对职业素养各点的表现情况的比较

带教医生对两组医学生职业素养各点的表现情况的打分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实验组医学生参与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前后的认知情况的比较

实验组医学生参加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后,对医院进行志愿者服务的非常了解度为70.29%、认为开展早期接触临床非常必要性占比72.56%、认为综合素养非常重要性占比68.93%,均较参与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医学生对早期接触临床活动评价比较

实验组医学生实施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后,其对该活动的效果综合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主要以基础专业知识传授为主,存在较多缺点,难以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何将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学教育体系,属于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10]。

早期接触临床实践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可有效弥补目前传统教育的缺陷,属于目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之一[11]。早期接触临床活动主要指让低年级的医学生提前进入医院,并且以志愿者的身份在不违反医疗规定的前提下,参与部分临床医疗活动。通过提前接触临床,让学生初步了解医院的疾病诊治流程和环境,并加强对临床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培养初步临床思维能力,并不断激发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12]。通过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医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临床医学知识,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集体讨论解决问题,将医学生对临床学习的兴趣增强[13]。

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对于医学生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促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学习,增强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获取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成就感以及满足感。带教医生对两组医学生职业素养各点打分情况中,实验组的各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临床医学定义第3篇

[关键词] 临床路径;计划性剖宫产;医疗费用;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b)-0037-02

临床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医疗护理的工作模式,是由医生护士与其他专业人员对特定病种的诊断和手术做最恰当的有序性和时间性的诊疗计划,将常见的治疗、检查与护理等医疗活动细化和标准化,根据住院天数设计表格,使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依靠此模式来接受诊疗[1]。目前在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中逐步推广。我院于2010年5月开始对单病种执行临床路径管理,通过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2月的89例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计划性剖宫产孕妇,与同期住院的76例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剖宫产孕妇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2月对计划性剖宫产孕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随机选取89例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计划性剖宫产孕妇作为路径组,同期住院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剖宫产孕妇7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产妇的孕周、孕产次、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两组孕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临床路径管理方法 ①构建组织管理体系:在院领导的指导下,由科室医生、护士、手术室及辅助检查科室等多学科相关人员组成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并集中进行知识培训,熟练地掌握临床路径实施办法及要求。②制作标准临床路径表:以卫生部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和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表单为基础,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作标准的临床路径管理表。③路径组,在患者入院后,经主管医师询问病史及体检,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作出诊断后,将符合要求的孕妇,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由主管医师与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临床路径告知单,按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表单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的诊疗服务计划。④护理组为孕妇进行入院介绍和护理评估时,向其详细介绍住院期间的诊疗计划,并做好相关的剖宫产术前准备工作。护理组执行当天的医嘱内容及完成其他护理内容,当天的服务项目完成后,主管医师及相关护理人员签名。⑤对照组,则按传统的诊疗程序实施诊疗和用药。

1.2.2 评价指标 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①母儿并发症包括产后出血、剖宫产术后伤口愈合不良、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等。②满意度调查表:采用我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前问卷调查,统计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平均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的比较

实施临床路径的产妇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满意率比较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产妇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3.1 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所带动的医疗需求也在迅猛增长,不仅使临床医学快速发展,同时,也使临床医疗实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涨,成为人们“看病难、看病贵、行医难”等问题。如何让临床医疗实践健康发展,临床路径的推出,有效地缓解这种矛盾。临床路径是一种事先写好的文件,用以描述对特定类型的患者提供多学科临床医疗服务的方法,并作持续评价和不断完善。临床路径是用工作流程图的方式表示,强调时间性,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按路径表操作,患者一旦进入医院,医护人员均按路径进行处理,规定在哪天、什么时候,在什么状况下怎样处理患者,减少医师在诊治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不必要的重复[2],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在执行临床路径中,患者的参与,使患者知道要对他进行哪些处理,进而让患者监督医师行为,帮助了医院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本文对我院计划性剖宫产进行临床路径管理的探讨,得出的结论与卫生部制定临床路径的目的相符,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

3.2 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满意度

临床路径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新模式,通过以最低廉的费用让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在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时,而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患者少花钱,看好病。同时,患者的参与,增进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我院临床路径的满意度与常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3.3 规范医疗行为,减少住院时间

临床路径是一种相对规范的标准化流程,有严格的顺序和时间要求的相关标准检查、治疗、护理项目,是按病种或手术设计的最佳医疗护理方案,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检查,达到诊疗程序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3],避免了诊疗过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了各种原因造成的时间浪费,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再次,患者的参与,患者自己预先知道住院时间、诊疗内容、费用和出院等详细情况,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调动了患者积极性和与主动性,提高治愈率。

3.4 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多专业合作

实施临床路径后,即使是低年资医护人员,也便于与患者沟通预期住院天数、预期的检查和治疗、预期医疗费用等,在充分保障患者知情权和就医选择的同时,有效预防医疗纠纷和投诉发生。临床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医疗护理的工作模式,是由医生护士与其他专业人员对特定病种的诊断和手术进行有序性和时间性的诊疗计划,增加了多专业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和凝聚力[4]。同时,通过变异分析可不断完善临床路径,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引入计划性剖宫产术的管理,有效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费用、改善医患关系、增进医患之间的团结合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川,石志成,王立,等.临床路径在医疗改革新形势下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1):1-3.

[2] 黄雪霞,孔欣,张娟辉,等.临床路径在剖宫产术规范诊疗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7):571-572.

[3] 李丹,朱义保,赵菲,等.临床路径在计划性剖宫产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8):627-630.

临床医学定义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护理实习学生的满意率、实习学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病人满意率作为观察指标。其中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实习学生407人、住院病人2 76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实习学生473人、住院病人2 880例为观察组。在学生结束实习前,由护理部对每位实习学生进行满意程度调查。住院病人满意率由护理部质量考核小组每月1次对每个临床科室随机抽查5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实习学生不良事件依据护理部采用非惩罚性自愿上报系统呈报的实习学生中发生的不良事件数。

1.2 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自2012年1月开始,观察组采用法律框架下

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具体见图1。

1.3 理论依据 ①法律规范、专业规范、道德规范;②我国现有临床教学理论和实践;③国外临床教学先进经验和方法。

1.4 指导原则 ①法律规制原则:临床教学中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和法律权利、义务应依法确定;临床教学中各参与主体的权利均受法律保护;各主体的行为规范是以法律为基础的;制定临床教学中的制度、程序、方法和标准等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②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③专业技能与素质并举原则;④实践活动风险评估原则;⑤质量评价监督原则。

1.5 临床教学管理程序 采用以启动环节准备环节实践前的告知和指导环节执行计划环节(实现权利和履行义务环节)质量评价环节总结环节为主线的顺式环节管理程序。

1.6 医学临床教学质量评价表的设计及应用 评价方法以法律权利义务为核心,根据各主体义务范围和要求确定临床教学质量评价项目、评价内容,各评价项目分值应用分类权重法。根据被评价主体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表,其中临床教学综合质量评价表用于评价临床科室的教学质量,其评价项目包括基本条件(10分)、教学管理(20分)、教学质量(70分)。临床带教老师质量评价表用于评价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其评价项目包括实习管理(25分)、带教态度(15分)、教学能力(15分)、教学质量(25分)、教学效果(20分)。实习学生考核评价表用于评价实习学生实习成绩,其评价项目包括护理理论(10分)、技能操作(10分)、护理文书(10分)、组织纪律(10分)、服务态度(10分)、工作能力(20分)、仪表着装(10分)、工作态度(10分)、学习态度(10分)。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进行描述。

2 讨论

2.1 顺式环节管理程序提高了医学临床教学管理效率 目前,我国医学临床教学大多引入临床路径理论框架来制定科室特异的临床教学路径,对进入临床科室的实习学生有计划、按程序管理提供了一定帮助。但是科室临床教学路径只是临床教学管理程序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医学临床教学不仅涉及临床科室的管理,还需要学校、病人、医院、带教老师、实习学生多主体参与的多环节的管理,为此有学者提出为临床教学工作引入外部评价机制,实际上临床实习是学校正常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实习单位是学校教学场所的延伸,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管理关系的性质并没有随着实践教学场所的转移而改变,所以,学校参与管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本研究采用以启动准备告知和指导计划执行质量评价总结为主线的顺式环节管理程序,其中启动环节由医院、学校、实习学生签订三方合同,启动医院临床教学管理,三方主体权利和义务明确,特别是对通过学校与实习单位对侵权责任的约定,有利于保护实习学生这一弱势群体;准备环节要求医院为临床教学提供法定、一般性和约定临床教学条件;告知和指导环节要求在实习学生正式临床实践之前,由医院和临床科室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和指导,使学生明确临床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原则,以及应承担的义务和职责,帮助学生转变角色,以主动配合临床教学;计划执行环节要求带教老师严格履行带教义务,使学生充分享受教育的权力,防止临床教学中对病人侵权的事件发生;质量评价环节要求在每一阶段实习结束前,采取立体式考核评价对临床科室、带教老师教学质量进行考核,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综合评定;总结环节对考核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随时调整教学方案,持续改进。由于顺式环节管理方法严密,管理工作环环紧扣,无缝隙,为临床教学中各主体自觉履行义务创造了条件,经临床应用实习学生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了医学临床教学管理效率。

2.2 以法律义务为核心的立体式考核评价模式使临床教学质量得到客观、科学评价 我国医学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和对带教老师的评价两部分。评价方法已从单纯带教老师评价学生转变为采用双向评价、双向考核的办法。对学生和老师的评价从评价内容、评价时间、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对学生主要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进行评价,对带教老师主要从知识、技能、态度3方面综合评价。由于各评价工具大多是根据医院的临床教学特点而形成的,在内容和量表的评价方式上有相同之处,但又各有特点,尚缺少对量表的广泛性和权威性的分析。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和临床医学教育管理的法规,赋予医院有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两个基本职能,必须完成医疗、教学、科研3项任务。本研究对传统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模式进行改良,以法律权利义务为核心,根据国家对各主体义务范围和要求制订临床教学质量评价表。其中临床教学综合质量评价表从基本条件、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三方面对临床科室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在教学质量方面主要对临床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学生和病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等方面进行评价,使临床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临床带教老师质量评价表注重对带教老师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将临床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教学医疗不良事件和病人投诉纳入教学质量评价内容,有效维护了临床教学中实习学生和病人的合法权益;实习学生考核评价表除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还加强了对实习学生工作、学习、服务态度方面的考核评价,使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临床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由于多主体参与,交叉互评,上下监督,多层面评价,使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更为客观、科学。

临床医学定义第5篇

关键词:危急值 检验 临床意义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45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52-01

在临床上,医护人员会对入院的病人进行检查,而检查报告中用来界定实验结果常用名词有正常值、参考值、危急值、医学决定水平等,医生和患者可以根据这些参考值判断检查者的健康情况、病情程度,从而为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治疗措施或者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提供重要依据[1]。这些界定的检查值实现了病情程度描述的量化,有助于临床准确、迅速、及时的了解病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挽救患者生命健康。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正常值已经很少应用,而“医学决定水平”作为一个阈值,要想在复杂的病情情况下,确定每个病人的病情程度,难度相当大,而作为具有决定“医学决定水平”重要意义的危急值,在临床上则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检验危急值

所谓检验危急值,是检验结果的数值说明患者正处在病情危及生命的边缘状态,如果临床医生不采取任何干预或者治疗措施,患者很有可能丧失生命的试验检测指标值;同样,如果医生在此时迅速果断的采取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措施,就有挽回病患生命的可能;这种采取有作为和无作为的两种方式会导致完全不同结果的检测结果,提示生命已经到了不得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的检验结果就是危急值。检验结果的量化,分为正常与异常,而危急值则是异常检验结果的一个极端,其数值不但不在正常范围内,而且偏离正常值的程度已经可以指示患者受到生命威胁。检验危急值是伴随检验结果危急值报告制度确定起来的,我国2007年建立和应用检验结果危急值报告制度以来,危急值在临床上的意义就得到了体现,及时、有效的挽救患者生命财产安全,避免、解决了一定的医患纠纷,实现了检验人员的工作价值[2]。

2 检验危急值的临床意义

检验危急值的临床意义在于不仅能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还能增强临床实验室工作者的责任心,提高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增强了服务意识与沟通。

2.1 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检验危急值可以确切的反应患者病情程度,这有助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和适当的治疗方案,可以保证治疗在病人生命危急的临界时间点进行,从而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进而有效的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这其中的关键是检验危急值能让病情危重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治疗,早日脱离死神的威胁,早日摆脱疾病的折磨。这就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患者在医疗上获得满意就会反过来更加支持理解医护的工作,从而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2.2 增强临床实验室工作者的责任心。临床实验室的职能就是准确、迅速、及时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诊断意义的检验信息和数据。危急值是检验结果极度异常的反应,一旦出现危急值,检验人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马上采取应对措施。首先,检查人员必须第一时间把检查结果通知给临床科室的医生,为医生制定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尽可能争取多的时间。其次,检验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对检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及时开展复查,为病情的确诊提供保证。无论是复查分析还是及时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其发生的前提是危急值的出现,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的。检验人员此时的一切行为都对患者的生命肩负起了责任,其责任心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增强,并且随着检验危急值发生的次数增多,检验人员会形成危及意识和危急值责任感,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患者的检验工作。

2.3 提高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临床检验工作者的工作职能就是为临床科室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信息,其工作职能和性质也对临床检验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检验信息的及时就要求检验者对于患者的临床检验时间把握要准,不能滞后;另外,检验信息的准确性要求检验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技能要优、要强。及时、准确的检验信息是以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为前提的,只有不断的提高检验理论水平和积累临床经验,才能保障检验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检验危急值在临床上有督促检验人员学习的效果,当检验危急值出现后,检验人员将结合临床诊断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会提高检验工作者的诊断水平及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意识。另外,在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有助于经验的积累,更好的服务于以后的检验工作,实现检验科室乃至检验医学的发展,最终受益的是广大的患者和人民群众。

2.4 增强服务意识,增加了沟通机会。检验危急值还可以增强检验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及与护理部的沟通交流。由于检验标本本身的质量(包括标本采集方式、方法、时间等)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有些标本的危急值的出现,是由于标本留取过程中存在问题而造成的。为避免以上情况,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在临床的现实意义,就必须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这就决定了检验工作人员必须与护理部工作人员增加沟通,为更好的服务患者,对采集标本的时间、采集方法、采集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交流,增强与护理部人员的沟通。另外,检验人员必须将检验结果第一时间告诉临床科室,这也增加了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交流,检验科、临床医生、护理部三方严格交接,起到了相互督促的作用,避免出现“没有收到报告”而三方相互推诿的现象[3]。所以,作为检验中间环节检验人员需要与护理人员以及临床医生主动进行沟通,增加沟通机会、增强服务意识。

3 结语

综上所述,检验危急值以及检验结果危急值报告制度在临床上的应用对于增强检验工作者的责任心,提高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增强服务意识与沟通,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在危急时刻挽救病人生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章美霞.浅谈临床检验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意义[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08):39

临床医学定义第6篇

[关键词] 脑卒中;临床路径;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1(c)-0014-04

The pilot status and effect assessment of stroke clinical pathway

DENG Yi-ming1 JIAO Ya-hui2 ZHAO Xing-quan1

1.Neurology Department,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50,China;2.Medical Hospital Authority of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Beijing 10004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onduct situation of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clinical pathways trial implementation of stroke,and analysis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athway of cerebral apoplexy. Methods The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and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in hospitalized with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clinical pathway in the neurology experimental hospital from March to October 2011 patients identified as traditional group;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the pilot hospitals from March to October 2012who meet the disease types of clinical pathway and the smooth completion of clinical pathway for the clinical pathway group,the indicators data on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 and analyz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TIA patien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pathway,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days for patients from (13.19±4.73) days reduced to (9.93±4.31) days(P

[Key words] Stroke;Clinical pathway;Outcome assessment

临床路径是应用循证医学证据,综合多学科、多专业主要临床干预措施所形成的“疾病医疗服务计划标准”,是医院管理深入到病种管理的体现。临床路径管理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至今已有20余年的发展历史。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原卫生部于2009年启动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共制定下发22个专业431个病种的临床路径。截至2012年7月底,全国共有5924家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占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77.8%,全国至少有433万例入组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1]。

脑卒中作为造成中国疾病负担和医疗费用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2],更应该充分利用好临床路径这把利器,通过实施临床路径提高脑卒中的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天数、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本研究对全国临床路径试点神经内科的单位进行了脑卒中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路径实施前(传统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路径神经内科各试点医院2011年3~10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出血的住院患者。临床路径实施后(临床路径组):各试点医院2012年3~10月符合进入该病种临床路径并顺利完成临床路径的住院患者。

1.2 资料概况

本研究共收集5家试点医院(3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病例202份,5家医院同时提供该院2011年3~10月TIA病例全部资料共225份。脑出血试点医院4家(2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病例数为116份,4家医院同时提供该院2011年3~10月脑出血病例全部资料共216份。其他试点医院排除的原因:入组标准不严格,病例不连续,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未进入;排除标准不严格,不符合退出临床路径标准的病例退出临床路径,导致完成临床路径比例过低(

TIA和脑出血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得双侧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表2)。

表1 TIA患者基本信息的比较

表2 脑出血患者基本信息的比较

1.3 评价指标

①效率指标:平均住院天数。②卫生经济学指标:总费用、总药费。③效果指标:死亡率、医院感染发生率。④特异性指标:TIA为90 d内卒中发生率;脑出血为入院及治疗14 d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入院时及治疗90 d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临床路径组与传统组患者的性别采用χ2检验,两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费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入院时及治疗14 d后的NIHSS评分采用秩和检验,两组的BI评分采用秩和检验,以P

2 结果

2.1 TIA临床路径效果的评价

2.1.1 卫生经济学效果的比较 临床路径组和传统组的总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TIA患者卫生经济学指标的比较(x±s)

2.1.2 医疗质量的比较 两组患者90 d内卒中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测得双侧P>0.05,临床路径组与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4)。

表4 TIA患者90 d内卒中发生率的比较

2.2 脑出血患者临床路径效果的评价

2.2.1 卫生经济学效果的比较 临床路径组与传统组的总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5 临床路径组与传统组患者卫生经济学指标的比较(x±s)

2.2.2 医疗质量的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14 d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死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6)。两组患者入院时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90 d后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表7)。

表6 临床路径组与传统组患者医疗质量的比较(分,x±s)

表7 临床路径组与传统组患者医疗质量BI的比较(n)

2.3 二级医院亚组单独分析的结果

二级医院亚组中两组患者入院时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二级医院亚组中两组患者治疗90 d后BI评分,BI明显高于传统组(P

表8 二级医院临床路径组和传统组脑出血患者BI的比较(n)

3讨论

临床路径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在国外的报道中,脑卒中临床路径的实施有一些意义,但不确切。许多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系统性脑卒中治疗,尤其是应用于卒中单元的过程中,可以降低早起病死率,改善预后[3]。Wilkinson等[4]的研究显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可明确缩短住院时间。Esteve等[5]研究表明,在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的住院天数缩短、并发症减少。而Kwan等[6]在系统性回顾了3项随机研究和7项非随机研究,得出临床路径并不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虽然证据不足,但是临床路径仍然为脑卒中临床诊治的最好工具[7]。

3.1 临床路径可以明显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陶红兵等[8]研究发现,对患者住院费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住院天数,要控制患者的住院费用,首先必须控制住院天数。应用临床路径可以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如广东省中医院脑卒中中心、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应用临床路径可使脑梗死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下降[9-10];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的护理路径组比传统组也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11]。在临床路径全国试点的过程中,试点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由“一把手”出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协调了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的工作,以前预约时间较长的检查得以顺利按照临床路径表单的时间完成。同时,符合临床路径中规定的出院条件的患者顺利出院,避免了由于患者要求或医师随意延长而增加不必要的住院时间。

3.2 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费用和药费

临床路径可以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北京协和医院将胆囊切除术等4种疾病进入临床路径,平均住院费用下降了16.59%~58.31%[1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对起搏器植入术和拟行介入治疗的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医疗费用下降6%~10%[13]。临床路径的作用是让患者达到“该用的一个不能少,不该用的一个不能多”的效果。

3.3 脑卒中临床路径应用治疗效果的比较

平均住院天数不是越短越好。住院天数制订过短会出现医院不愿收治病情复杂、合并症较多的患者,或出院患者不符合出院标准而提前出院等现象,从而影响医疗质量。有研究表明,经过脑卒中临床路径继续教育的医护人员通过应用有循证医学根据的临床路径可以显著提高急性期脑卒中的医疗质量[14-15]。

本研究脑出血组中的2家二级医院比较发现,虽然治疗14 d后临床路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出院90 d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路径优于传统组。究其原因,这两家二级医院均在实施临床路径时,增加了康复科室,建设起完备的卒中单元,患者可以在卒中单元中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正如Assunta等[16]证实了脑卒中急性期应用临床路径的效率和可行性。在有卒中单元的急救中心(EMS)或急诊室(ER)应用临床路径可以提高医疗质量。最近的一项研究GWTG-Stroke(Get With The Guidelines-Stroke)的数据显示,到出院时,脑出血患者并未给予预防性干预,包括美国心脏协会脑出血指南特别推荐的措施[17]。所以,给予脑出血患者临床路径,旨在提高诊疗过程和强调预防措施。

3.4 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尚不健全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优势不仅体现于医疗程序的控制,更表现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上[18-19]。在选取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经济学指标,同时还要兼顾治疗质量指标。在选择治疗效果指标时,尽量避免一些主观性评价治疗,如治愈率、好转率等[20]。例如本研究中,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选取90 d内卒中发生率,在脑出血病例中选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I进行评价是个好的尝试。

3.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为非同期对照研究,采取的对照为历史性资料,缺乏同期对照比较分析。虽然在全国27家试点单位参加了脑卒中临床路径的试点,但是只有少数医院做到符合进入路径的患者保证进入路径,说明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对临床路径的认识还是不够全面,有抵触心理。害怕临床路径会阻碍医疗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是自己的“紧箍咒”。同时,临床路径的远期效果及大样本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焦雅辉,赵明钢,胡瑞荣,等.儿童白血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J]中国医疗保险,2002,(3):64-67.

[2] Liu L,Wang D,Wong KS,et al.Stroke and stroke care in China:huge burden,significant workload,and a national priority[J].Stroke,2011,42(12):3651-3654.

[3] Langhorne P,Williams BO,Gilchrist W,et al.Do stroke units save lives?[J].Lancet,1993,342(8868):395-398.

[4] Wilkinson G,Parcell M,MacDonald A.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linical pathway[J].J Qual Clin Pract,2000,20(223): 109-112.

[5] Esteve M,Serra-Prat M,Zaldivar C,et al.Impact of a clinical pathway for stroke patients[J] Gac Sanit,2004,18(3):197-201.

[6] Kwan J,Sandercock P.In hospital care pathways for stroke:a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J].Stroke,2003,34(2):587-588.

[7] Rudd AG,Matchar DB.Health policy and outcome research in stroke[J].Stroke 2004,35(2):397-400.

[8] 陶红兵,陈璞.临床路径费用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8,7(28):16-18.

[9] 郭建文,杨时鸿,黄燕,等.脑梗死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J].医学杂志,2007,12(32):1280-1281.

[10] 王文闻.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2010,5(14):96-97.

[11] 栗文晖.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0, 6(16):115-116.

[12] 郑金焕,杨柳.临床路径的应用现状及问题[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12):1952-1953.

[13] 李丽静,李宝珍.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07, 8(2):32-34.

[14] Behrens S,Daffertshofer M,Interthal C,et al.Improvement in stroke quality management by an educational programme[J].Cerebrovasc Dis 2002,13(4):262-266.

[15] Sandercock P,Berge E,Dennis M,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cost-effectiveness and barriers to implementation of thrombolitic and neuroprotective therapy foracute ischaemic stroke in the NHS[J].Health Technol Assess 2002,6(26):1-112.

[16] Assunta DL,Danilo T,Laura L,et al.An emergency clinical pathway for stroke patients-results of a cluster randomised trial[J].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09,9:14.

[17] Smith EE,Liang L,Hernandez A,et al.Influence of stroke subtype on quality of care in the Get With The Guidelines-Stroke Program[J].Neurology,2009,73(9):709-716.

[18] 齐德广,秦银河,徐剑铖,等.两种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08,37(21):2492-2493.

[19] Panella M,Marchisio S,Gardini A,et al.A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clinical pathway for hospital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study design and population[J].BMC Health Serv Res,2007,7(7):179.

临床医学定义第7篇

关键词:循证医学 临床教学 教学方法 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057-02

循证医学作为近十几年来医学领域发展的新起之秀,给现代临床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带来了巨大变革。从1996年将循证医学概念引入国内至今,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模式已经在我国医学多个领域中得到探索应用。临床医学发展植根于基础医学教育,循证医学如何从临床走向教学已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循证医学理念和模式对医学教育进行改革或许将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因此,如何在临床学科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循证医学的含义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直译为“以证据为基础的医疗科学”,它是现代流行病学与现代临床医学结合的智慧结晶,是流行病学原理方法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具体实践应用。加拿大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L. Sackett 定义循证医学为:“将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医师个人的专业临床技能与经验,患者的实际情况与个人价值取向,三者恰当合适地结合在一起,为患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1]。其核心思想表现为:任何医疗诊断的确定均应基于客观最新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即医生为患者作出诊断、专家确立治疗指南和政府制定相关医疗卫生政策时都应依据现有最可靠的科研进展来实行具体方案。这也就要求医生在临床诊治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更新临床知识,将现有最好的研究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意愿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诊疗效果[2]。

二、循证医学在国内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展

循证医学作为一种前沿医疗理念,区别于传统经验医学,它更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证据为依托,这契合了当代医学教育的改革要求。加之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变革,为循证医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也使得循证医学已逐渐从临床研究走向临床教学,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焦点。

将循证医学思维运用到临床教学实践中,即发展为循证医学教育。在阅读大量临床学科教学实践探索后我们不难发现,现有的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大致可概括为“提出问题――查找证据――分级评估证据――筛选证据――应用证据”。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思维的束缚,它是以教材为理论教育基础,以具体疾病的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为现有可获取的最佳证据,并提出疾病诊疗的现有疑点供学生思考。既体现了基础教材与临床最新科研进展并重,又将师生互动、课堂指导和课外探索结合,证明了在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可行之处,极大的提高了医学教学质量水平。

在具体教学操作中表现为两点。一是在课堂上以具体患者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教师以临床某常见病为例,选取具体患者的实际问题――介绍对该问题可能采取的经验诊断方法及其现有最新证据――介绍对证据评估的标准并对现有最新证据进行严格评估――学生最终根据自己获取的证据、经验、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意愿做出临床诊断。二是开展、参与临床研究:当发现具体患者的实际问题无研究证据可寻,而该问题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普适性、并给患者以及社会造成压力时,指导学生设计临床试验来解答这一问题,并对该设计进行可行性分析。

张涛[3]在外科教学引入循证医学,一方面打破了外科这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并基于经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搜寻最前沿最全的相关科研技术,并应用到手术当中。在此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强化了主动学习意识,提高了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培养动手能力强、有搜寻最前沿技术的高素质外科大夫具有重要意义。

胡建华[4]在心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以及赵轶雯和龚勇[5]在内科见习带教中都渗透了循证医学理念。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应用权威的统计方式,应用循证医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涨,他们乐于提出问题、积极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也强化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医患沟通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这对于现阶段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及解决见习生实习生临床水平低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地思路。

闫呈新等[6]在影像学研究生教学中以及张颖等[7]在妇产科见习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理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新的教学模式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成绩得以提升的同时,也更乐意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因为新模式加深了学生对疾病的认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临床病例阅片分析思辨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使得他们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职业意识,加速他们从模仿型、记忆型人才转变为创新型、思考型人才。也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新世纪医学对于医学生的新要求,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由此可见,循证医学已经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临床学科的实践认同,综述其意义可得:循证医学理念引入临床教学提高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兴趣、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新科技对医学信息的更新能力、改善医患关系的能力。同时,该举措对临床实践行为的规范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把循证医学引入到临床学科教学中,可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掌握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继续进行深入贯彻的教学改革已然是一种趋势。

三、循证医学引入临床教学的意义

循证医学的介入,使传统医学模式不断被打破,并形成了“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新模式,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以证据为依托,证据、经验、患者主体间的有效互动,这种思维教育模式对临床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打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强化了学生知识更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及医患沟通意识,有效建立起从理论教学到临床实践的桥梁。(2)从短期的“学历”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循证医学要求有不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终身教育从纵向寻找知识的连续性、从横向寻找知识的统一性,真正体现“活到老,学到老”的内涵。(3)对老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老师要熟悉相关课程和最新临床知识,并且能将理论与临床结合,以更好的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人才。

李川江[8]在外科教学中总结到,在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很重要的一点意义就在于,这种教学模式极大提升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出应当今社会所需、医德良好、医术精湛的合格医学生。

四、循证医学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尽管看到了循证医学理念为临床教学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但由于循证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尚不成熟,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难免暴露种种不足。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带教老师缺乏专业培训。循证医学教学的关键在于给医学生传达一种理念,培养医学生运用循证观念获取、处理、运用证据的能力,这就对带教老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当前实践中带教老师很少接受专业培训,循证医学思维尚不健全,多依靠主观评价,这亟待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加以规范。

2.理论研究多于实践。虽然循证医学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各个临床学科教学研究,但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仅仅局限于理论研究,并未真正涉及教学实践,使得循证医学理念不能有效深入贯彻到更多学科。即便是在做教学实践调研,一味生搬硬套的研究也不在少数。

五、小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对医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出现的医患纠纷也把现代医学推上了风口浪尖,作为医学生,一方面勤学苦读,另一方面也很关注自己未来的工作环境安全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整个医疗卫生系统来说都迫在眉睫。医患关系现如今变得如此紧张,与医务工作者经验主义有很大关系,加上现在医生资源紧张,有限的时间内医生和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双方存在误会。对此现状,以患者为中心的循证医学理念为笔者指出了一条可行的解决思路。循证医学的出现推动着现代医学的科学化进程,也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通过应用循证医学的思维和原理方法指导临床学习,不断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及医疗综合素质,同时也为他们今后工作科学严谨的作风和创新性发展奠定基础。

2014年1月1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标准化医生培养模式的培训内容: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等,重点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可见当今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循证医学的优势恰在于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将循证医学思维学以致用将对医学生未来从理论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到高等医学临床教育发展中是当下医学教育改革之必然,也是医学领域不可逆转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马丽萍, 徐晓璐, 朱嘉琦, 赵仙先. 循证医学的发展对医学生培养模式的影响[J]. 西北医学教育, 2013, 21(1): 38-40

[2]张鸣明,刘 鸣.循证医学的概念和起源.华西医学,1998,13 (3):26

[3]张 涛,李 敏.在外科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探讨[J].安徽医药,2013,17( 10)

[4]胡建华, 李华波, 陈世健. 循证医学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27(3): 411-412

[5]赵轶雯, 龚勇. 内科见习引入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之探讨 [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增刊, 2011, (1): 350-352

[6]闫呈新,李长勤,朱建忠,刘林祥.循证医学在影像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0):18-19

临床医学定义第8篇

一、国内外发展现况

国际上于1982年建立了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InternationalCliniealEpidemiolo-gyNetwork,INcLEN),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建立了五个一级国际临床流行病学资源和培训中心,为世界部分国家的著名医科大学培训了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高级专业人材,并在18个国家的27所有名的医科大学建立了临床流行病学组(elinicalEpidemiologyunit,eEu),担负着本地区或本国的人材培匆.1和研究工作,由于工作出色,成绩卓著,有的cEu已经或正式升格为地区性的二级临床流行病学资源和培训中心。其中,包括我国的华西医科大学及上海医科大学的两个cEU在内。该网每年召开一次国际学术年会,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对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INCLEN的宗旨是:“在最可靠的临床依据和最有效地使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促进临床医学实践,从而致力于改善人民健康。为达此目的,本网内的各国临床医生、统计师及社会学家要共同奋斗,以建立和维持最佳的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这些是致力于改善人民健康的最重要条件”。

在我国卫生部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世界银行的卫生教育货款项目,1983年在我国华西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广州中医学院建立了三个“设计、街量、评价(DME)”的国家培训中心,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材,现在二十余所卫生部部属及部队、地方重点医学院校相继建立了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或教研组,对临床本科和研究生开设了临床流行病学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高质量的医学人材;他们编著了本学科的学术专著和列素教材,打下了本学科的学术基拙;加强了临床科学研究,组织了多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和国内的学术交流,提高了本学科的学术水平,同时取得了丰富的优秀教学和科研成果。对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1989年建立了中国临床流行病学网(CHINACLEN)。在1993年建立了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学会,对本学科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本学科的特色和任务

(一)临床流行病学的学科基础是临床医学。其任务是采用现代临床医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以研究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的病因、危害因素、诊断、防治及预后等规律。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医学的诊治和疾病预防水平,促进临床医学的进步。

(二)临床流行病学工作者必须是临床医生。临床流行病学必须为临床研究和诊治创新临床研究方法学、善于排除各种偏倚因素的干找,确保临床研究的结果建立在可靠的医学证据基础上(evidence一basedmedicine)。从而使研究的结论维持高度的真实性(validity),促进临床经验医学向科学学飞跃。为此,临床流行病学工作者首先必须是不脱离临床实践的具有良好临床基础的临床医生。

(三)本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患病的群体。将临床医学从医院内的个体病人诊治,扩大到社会人群的疾病诊断与防治,此系本学科“流行病学”的特征。这样就突破了传统的临床医学局限医院内的框框,使医院内与人群中对疾病的诊治研究相结合,无疑对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有效地防治以及对整个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认识会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正如著名的国际临床流行病学创始人之一大卫·萨克特博士(Sackett,DL)指出的:“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善于破旧立新,应用临床研究中创立的新方法和新知识,指导临床医疗和教学实践,解决临床疾病的诊治问题,发展临床流行病学,促进临床医学现代化,否则,这门学科就会成为教条而凋姜”。

三、本学科研究的方法学

由于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病程、心理状态和社会经济地位手,构成了不同的疾病或同一疾病不同患者的l临床状况的复杂性。而临床资料的来源是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及某些特殊检查的结果,这些资料是否真实可靠,直接关系到临床研究和诊治的质童。而传统的临床科研或经验总结,往往利用的是现存资抖,由于受资料质量的限制,本身就制约了临床医学的研究水平,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不解决这类问题,就很难使临床科研产生质的飞跃。对此,逐渐发展了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学一临床医学研究的设计、汉lJ量与评价(Design、MeasurementandEvaluation“ne一sniea一Researeh,oME)。它有着+分丰富的内涵。

(一)设计(Design):注重下列要素:

1.根据不同性质的临床研究课题,在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抉择相应的设计方案。

2.研究对象的正确诊断:研究的对象,一定要符合临床公认的诊断标准,同时按课题设计的具体要求,确定具体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确保研究对象的可靠性。

3.样本含量的怡葬要合适。

4.试验措施要有创新性。

5.试验的期间要合适。不宜过短或过长。

6.要有识别和防止偏倚因素干扰的对策。

7.要正确地应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

(二)测蚤(Measurememt):病因致病或药物的治疗效应,需要未用一些方法及指标来发现和测蚤,作为诊断和治疗效果的依据。

1.试验的措施一定要有反应性和可测蚤性,否则,就没有测黄的价值。

2.测量的方法要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否则,或发生漏诊或误诊。

3.测童指标的判断标准和临床意义要明确,否则,就难以评价客观效果。

(三)评价(Evaluation):

1.临床意义的评价:建立在临床科学证据基础之上而总结的关于病因学、诊断、治疗与预后等严格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有利于分析和评价临床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临床意义。

2.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和评价:如果研究的结果具有临床意义,则必须应用正确的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以评价临床差异的真实程度。

3.研究结果的卫生经济学的评价:包括成本一效果,成果一效益及成本一效用分析和评价,肯定那些质佳价廉的临床研究成果能推广应用。

四、本学科对临床医学的作用和价值

(一)为临床医生提供对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一系列评价的原则与方法。有利于鉴别真伪与应用可靠的研究成果。

(二)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学

临床医学定义第9篇

利用病人作为教学素材的必要性与部分患者存在抵触情绪的矛盾是每个教学医院共同面临的问题,如何既保证学生受教育权实现,又要保护患者的权利和保证临床教学质量,面对临床教学涉及多方面的问题,不仅需要专业知识http://来解决,而且更需要很多法律知识进行处理,现就临床医学教学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供大家参考。

1 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据不完全统计,部分临床教学医院没有教育理念,造成带教教师带教行为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也有部分临床教学医院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是这种理念并不一定与学校的理念相一致,甚至存在相互冲突的地方[1]。这就有可能使学校的观点与临床教师的观点相互矛盾、教学目标的不一致甚至是相互抵触。这样,最终势必会影响教学行为的整体利益,影响教学医院向社会输入的人员质量[2]。临床教学质量,是教学活动及其结果满足需求的程度,具体就是,教学要满足社会对学生品质培养的需求;满足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要求;满足上一层次教育对本层次教学的要求;满足国家关于大学教学的相关法律和规定对教学的要求…[3]。其中国家相关法律对临床教学质量规定具有保障性和强执性,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制订了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国际环境的中国医学教育标准,制订了《中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4]。该标准规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等三个领域,本标准反映了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的国际趋势、国内环境和社会期待,它是各个学校制订教育目标、教育计划基础或参照,临床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应当与学校相一致。因此,临床医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应与中国医学教育标准统一。

2 实习学生的法律地位和责任

2.1 实习学生的法律地位:目前,我国没有法律对实习学生与教学医院的关系进行明确定性[5],实习学生的法律地位,除了法律强制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之外,实习学生的有些权利和义务,可以通过实习协议确定下来,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不管是学校与教学医院双方签订的协议,还是学校、教学医院、与实习学生三方签订的协议,都具有合同的性质,如没有签订书面实习协议,口头约定同样也不影响协议的成立,具有法律效力,实习学生与带教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方法[6],侵权了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平等性,否认了实习学生的法律地位。在实践活动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规定》(以下称《暂行规定》)等法律强制规定,实习学生应在临床带教教师的监督、指导下,从事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活动…,实习学生没有单独执行技术性操作的权利,此外,实习学生生对于自己实习中未曾学习过的技能或认为尚不熟悉的技能,如果带教老师要求执行,则学生有权拒绝。

2.2 实习学生的法律责任:我国《暂行规定》规定: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实习学生在临床带教教师指导下参与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活动,不承担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责任,临床带教教师指导不当,临床带教教师承担相应责任;未经临床带教教师同意,擅自开展临床诊疗活动的,承担相应的责任。说明实习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只有在违反法律的规定情况下,才负法律责任,同时,对于带教老师推卸责任的作法有权指出。

3 实习学生的权利

实习学生权利实现程度影响临床教学质量,对于实习学生权利,除社会历史原因外,还有观念方面的问题。经调查实习学生被侵权现象较普遍,种类呈现多样化,主要表现在超时工作、受排挤歧视、身体伤害[7],使学生的受教育权和人格权等权利受到侵犯。在美国,已经有学生因自己的权利没被满足而控告教育机构的案例[8],因此,临床实践活动中维护实习学生的权利应当引起重视,应特别理解和尊重实习学生的下列几种权利。

3.1 受教育权:实习是学校正常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医院是学校教学场所的延伸,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管理关系的性质并没有随着实践教学场所的转移而改变,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到教学医院去实习,实际

转贴于 http://

上是学校的委托,临床带教老师是在教学医院代为行使临床教学义务[9]。根据法律规定:教学医院有义务提供必要实习条件,选择优秀临床老师带教,使学生得到先进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方法和制度…;临床老师带教有http://义务按教学目标、计划要求,采取合理的方法监督、指导实习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教育、专业知识和专能技能培训,为学生传授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充分评估实习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或基础,根据实习学生水平,针对性指导、培训、考核,渐进,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保证每一个实习学生都具有学习和提高的机会,给实习生提供必要的关怀、爱护与帮助…。只有教学医院和临床带教老师履行了义务,才能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的实现。

3.2 参与管理权: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实习学生作为平等主体资格,有权参与临床教学管理、评价、监督…,了解临床教学计划、教学安排、教学目标、教学条件和管理制度,对不合理的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实习学生如何参与管理已进行了研究,其中,带教老师和实习学生双向评价的方法[10]…,值得推广,实习学生考核带教师的教学质量,不仅是实习学生参与管理权的实现,而且,对临床教学具有促进作用。

3.3 实习学生的人格权:所谓人格权就是作为一个人不能被剥夺与生俱来的权利,我国《民法通则》所规定的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实习学生的人格权应得到尊重,应受法律保护。当实习学生的人格权受到侵犯,可以要求教学医院赔偿。由于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与教学医院之间非劳动关系,不是劳动法保护的对象,因此,大学生在实习期间人格权受到伤害,不能按照《劳动法》和国家《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可以依据民法要求教学医院承担责任,也可以直接适用我国《合同法》以及《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权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民事法律来调整和赔偿。实习学生、与教学医院、学校通过自愿协商的方式签订实习协议,对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承担责任的问题进行的约定,是对实习学生侵权后及时进行救济的有效方法。

4 患者的权利

临床实习的终极目标,就是使患者能够获得与费用付出相当的以及法律法规赋予的医疗服务,同时,法律强制规定实习学生临床实践培养的过程,也是病人就医的过程,利用病人作为教学素材的必要性与部分患者存在抵触情绪的矛盾是每个教学医院共同面临的问题,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减少或避免临床实践中的侵权。由于以下可以克服原因:其一,学生和行为并非都是在带教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之下进行的,指导老师的指导与监督在一定程度上被虚置;其二,带教老师的水平和能力不符合要求,学生的行为不规范…,带教老师的不作为和实习学生错误作为,出现对患者的权利侵犯,应当引起重视。《暂行规定》作为临床教学专门性法律规范,在保护患者权利方面作了强制性规定: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实践活动中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和其他相关权益。在安排和指导临床实践活动之前,应尽到告知义务并得到相关患者的同意。临床教学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患者的权利?笔者认为发达国家临床教育学经验值得借鉴,在美国的医学临床实践重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指导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决策和判断,尽量减少医疗差错。在英国学生进行侵入性的检查或者操作之前,必须告知患者配合教学的必要性,对学生操作的安全性进行承诺,并征得患者的同意。同时,为了提高实习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在临床实践中产生医疗差错,使用了模拟情景下重复操作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临床操作的熟练程度[11]。笔者认为学生操作之前的风险评估为防止对患者侵权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主要包括对患者的评估、学生操作能力的评估。患者的评估,其一,评估患者对学生操作接受的程度。对于不能接受的患者,临床带教教师牢固确立教学意识,增强医患沟通观念,积极说服相关患者配合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活动。其二,评估患者病情程度,对于需要抢救的病人,不能因为学生的操作不熟练而延误抢救时机;操作前对实习学生能力评估,决定实习学生参与操作的程度,避免实习学生的操作不当对患者造成损害或伤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