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5 15:43:41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第1篇

论文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形成和创造新的生产力的关键环节,然而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科技信用缺失的现象较为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 发展 。文章论述了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科技信用失信的行为,分析了信用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在科技成果莓化中建立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体系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改善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信用缺失的合作环境提供 参考 。

科技已成为推进社会、 经济 发展的关键 因素。因此,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十分突出。科技成果转化不仅要有成熟的科技成果,更为关键的在于市场转化。在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企业不守信用,“临近签约说分手”,“产学研无经费不合作”,最终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流产”。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失信挫伤了科技成果拥有者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 。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建立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体系约束企业失信行为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成果转化 中的科技信用

2004年,国家科技部出台的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科技信用作为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或机构的职业信用,是对个人或机构在从事科技活动时遵守正式承诺、履行约定义务、遵守科技界公认行为准则的能力和表现的一种评价。科技信用概念包含经济信 用和商业信用的本质,存在 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之中,因为科技成果转化本身也可看做是涵盖科技产品研究、生产全过程的一种交易活动。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 科学 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 品、新工艺 、新材料 、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在完成这些创新活动的过程中,科技成果是一种 以知识形态为主的劳动产品,它 的产权交易,集中反映了科研——生产——消费三方面的供求关系,交易方式灵活,需要签订一系列合同、协议,于是就会出现是否按条款履行契约,有无失信行为等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产权交易的各个方面,都体现着信用的原则,都要求按契约的承诺行事。科技信用 已成为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 。

二 、科技成果转化中建 立企业科技 信用管理体 系的必要性

科技失信行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深远,一方面科技资源环境得不到有效配置,科技产出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另一方面科技转化投入风险加大,交易成本增加,进而科研合作 (交易)行为受到抑制,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的连续性遭 到破坏 。科技活动是一个生产知识的投入产 出过程,科技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科研活动的探索性、科技成果价值的难测性及科技活动的长期性。这些特性使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双方之间的约定 (如项 目合同计划任务书或委托协议书等 )具备了更为明显的不完备性契约的特征 。项目合 同或委托协议中的刚性 内容不多,可测性和可考核性较弱。

在科技成果转化 中,科技成果的拥有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合作 (交易)充满博弈的味道 ,科技成果拥有方对交易的期望值高、警惕性也高。科技成果拥有方想通过合作 、转让等方式将科技成果开发转化并获得相应的回报,但往往担心需求方的信用度而产生顾虑。如果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无法协调、解决这样的问题,必然会导致科技成果的供需双方失去转化的信心。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中存在相当数量的企业失信行为,如 “临近签约说分手”、 “产学研无经费不合作”和“合同协议违约”等现象,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的 “流产”。“临近签约说分手”表现为企业作为科技成果需求方在寻求科技成果时积极热情,但在科技成果拥有方拿出技术方案,提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接需签订合作协议时,企业需求方却以多方面原因拒绝签约,因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失信而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的夭折。“产学研无经费不合作”表现为企业以 “产学研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名义来申请 国家科技项目课题的经费,当申报课题项目未予立项无法争取到政府经费支持后,便将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搁置。“合同协议违约”表现为科技成果整套研究设计技术的合作交易。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方或需求方往往为了尽快回收购买科技成果的投资,未获科技成果持有方或出让方许可便擅自转让或扩散该科技成果,致使一些具有机密性的内容经多次转手泄密而降低甚至丧失价值。

企业科技信用缺失给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企业 “临近签约说分手”会使一个做 了大量工作的科研群体因项目不能签约无后续开发资金而分崩离析,破坏了科技活动的连续性;企业忽视科技成果转化本身带来的效益而直奔国家项目经费的 “产学研无经费不合作”功利主义,会使一项具有很大社会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无法找到企业对接而被束之高阁;企业 “合同协议违约”侵害了科技成果开发、拥有者的利益,严重挫伤 了科技成果拥有者继续与科技成果需求企业继续合作的信心。为此,必须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建立、完善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体系,约束企业的失信行为,保证科技成果转化健康有序的进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建立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体 系的建议

(一)建立企业科技信用评估管理机构

要解决在 科技成果转化中出现的企业科技失信 问题 ,科技主管部门必须要建立企业科技信用评估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科技信用的信息采集、评价、管理 、、回馈等各项工作,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企业科技信用管理机构。相关政府部门和科技服务中介间要协助机构管理,建立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另外,机构在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健全企业科技信用的评级制度。只有做好企业科技信用的记录,才能形成对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行为规范的有效监管和竞争压力,使企业意识到一旦信用缺失,将可能带来的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永久性的淘汰出局,以此从源头上杜绝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科技失信的发生。

(二)加强 企业 科技信用的研究

加强企业科技信用的研究,提高对新时代企业科技信用本质的认识。通过进行相关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从而避免误区,少走弯路。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存特点,建设有

2.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的具体科技成果需求及成果转化 目标达成度的考察管理;

3.加强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计划评估考察管理

4.加强科技成果需求企业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所匹配的相关人、财、物等资源是否到位的监督管理;

5.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完成后鉴定过程的评估管理,保证项目鉴定的公正性和独立性,避免出现因评估不合理带来的协议纠纷。

(四)建立完善 法律 体系

要使企业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期化,需要国家在立法上给予保障。立法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公平、公正以及信息公开和共享的环境,这对科技成果转化尤为重要。企业科技信用制度的的法律化与法规化,将使科技信用制度的推行有法可依,行之有据。特别要强调的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失信惩罚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使失信企业为其行为付出代价 。改变 目前对企业失信行为无法约束且处罚力度不够的现状 ,提高法律监管的威慑力。完善的法律体系对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保障的关键是要建立企业科技信用激励机制,只有建立一套使守信者得到利益,失信者付出代价 的奖惩体制,才能改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信用环境。

(五)企业科技信用信息的公开和共享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第2篇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level, achieve the market opera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object, play a driving role of the scientific market in safety,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excite the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all the production factors, Yongjin company has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three-point programme" to further standardize and optimize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mode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rket, thus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mpany.

关键词: 科技创新;市场;体系构建

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market;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229-02

0 引言

当今之世,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带有氧气的新鲜血液,更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不懂得改革创新,不懂得开拓进取,它的生机就停止了,这个企业就要濒临灭亡,只有通过企业内部不断的创新机制,完善创新体系建设,优化科技创新市场运作管理,提高科技创新竞争力,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自身发展,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1 创建“三大纲领性”文件

1.1 制定《永锦公司科技市场运作管理实施细则》 永锦公司科技市场的运作紧紧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以提升效率和效益为宗旨,激发创新活动;遵循“放开、搞活、扶植、引导”的方针,坚持“平等、自愿、有偿、事前补偿、诚实信用和协商一致”的原则,统一管理、分级实施,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活动,完善科技市场的资源配置,健全科技创新市场的运作机制,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

永锦公司在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五位一体”运作管理模式的前提下,立足于规范科技市场运作,着力于科技创新正向激励,激发全员创新热情,“科技套餐组合工程”是公司规范科技创新市场运作,实施各类创新科技成果收购的前提下,为调动全员创新积极性而推行的新的激励办法。科技创新成果组合工程分单位和部室两大类别三个等级,以充分激发不同水平单位和部室创新激情。其中单位A、B、C三个级别的创新组合工程内部收购价分别为30万元、15万元、7.5万元,“创新之星”部室五星级、三级星、一星级部室内部收购价分别为6万元、4万元和2万元。各个组合工程被单位和部室认购后,必须完成相对应的科技成果指标。比如,单位认购A级创新组合工程后,年度创新绩效分值必须为130分以上,创新绩效考核在95以上,其中省部级成果1项,地厅级成果2项,省部级QC成果1项,推广应用外部成果10项,年科技投入达到营业收入的2%-3%,实行研发费用归集加计扣除500万元以上……而机关部室认购星级部室后,除了按认购等级类别,完成相对应的本部门科技成果外,还要督促完成分管系统各类科技成果指标,以通过凝聚系统力量,实现协同创新。

而对于各类科技创新成果的收购,则按照事前补偿、事中管控、阶段考核、事后评审奖励的正激励办法,每季度按照时间节点进行考核,半年度考核完成者支付总收购费用的四分之一,年度完成者支付剩余的四分之三;而对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技创新成果,永锦公司则加大奖励力度,给予最高奖金30万元、技术创新一、二、三等奖5万元、3万元和1万元的奖励,以真正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合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1.2 制定《永锦公司科技创新成果管理办法》 该办法系统规定了“科技创新项目管控体系、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体系、科技创新成果收购体系、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体系、推广成果验收结算体系”“五位一体”的运作管理模式,是创新成果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1.2.1 科技创新项目管控体系 按照“抓系统,系统抓”的原则,公司机关各部室负责分管专业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负责推动本专业内各单位科技创新成果的生成;负责参与对本专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和推介、推广;负责配合本专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考核、。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公司负责管理列入公司级以上的的科技创新项目。公司每年依据各单位、各部门立项的科技创新项目,根据项目内容的创新性、重要度和参与度确定公司管理的项目,遴选重大或重点项目向上级公司或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申报立项。

1.2.2 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体系 公司科技创新成果评价分为科技创新项目验收鉴定、优秀科技创新成果评审、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转化验收评价三个方面。在公司立项的科技创新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和工作目标进展要求,由公司科技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具体负责创新项目的评审工作。专业委员会下设创新成果评委库,由各单位、各部门推选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资质、专业理论和能力强的人员担任,每个评委库为30人,每年更新一次,各专业委员会负责分管创新成果的评审。

1.2.3 科技创新成果收购体系 该体系的建立明确了公司科技市场收购的范围,制定各类成果收购和奖励标准,所有列入科技市场收购的成果按照“事前补偿、事中管控、阶段考核、年度奖励”原则。科技市场收购费用从科技经费中列支,科技市场收购费用用于支付补偿成果完成者和组织者对创新工作的贡献与付出。

1.2.4 科技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体系 该体系将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的数量和效果评价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实施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转化效益提成奖励机制,使科技创新成果完成者从推广转化中受益,切实得到实惠。

1.2.5 科技成果验收结算体系 科技创新成果推广项目组对推广完成后进行总结,编制成果推广总结报告,并提交成果推广验收结算申请,科技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推广验收结算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合格后提交专业技术委员会。专业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验收,通过验收后制定推广成果效益提成结算方案,并纳入季度的科技市场

收购。

1.3 制定《永锦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目标》 该工作目标作为年度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考核结果占各单位、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30%的权重,并作为年度科技创新奖励的依据。在各单位认购的基础上,上下结合形成的全公司科技目标工作体系,既有公司、各单位、各部门的创新工作量的目标,又有部门的职能目标。

2 结语

以上“三大纲领”性文件互为支撑,相互关联。永锦公司通过制定的“三大纲领”文件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应用实施以来,进一步规范、优化了永锦公司科技创新市场运作管理模式,科技创新综合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创新成果推广转化工作显著增强,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科技创新成果质量、数量明显提高,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明显提升,增强了科技创新市场竞争力,助推企业安全生产发展,实现了公司安全生产零事故的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骆品亮,向盛斌.R&D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1(05).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第3篇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管理 耦合关系

[分类号]F204 G350

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对产业发展、区域经济乃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发达国家60%-80%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取得实效,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15%,其中固然有体制、机制等原因,但转化过程本身缺乏知识要素的投入与管理也是其重要原因,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亟待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实质上是知识的流动过程。在科技成果通过应用研究一中间试验一小批试制一批生产的环节,向商业化、产业化的转化过程中,相伴而生的是原理知识、工艺知识、管理知识、实践知识、市场知识等多元化知识的耦合。知识管理使知识流与科技成果转化有机结合,有效促进成果转化各阶段知识流的运动,实现知识的转移、转化、持续积累与增值。因此,本文对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为推动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应用与推广,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效益提供理论指导及决策借鉴。

1、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耦合的内涵与特征

1.1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界定

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经过后续试验、开发、研制、应用、推广等一系列转化活动,形成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直至实现商业化、产业化而获得预期收益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一系列技术性、管理性及商务性的活动,从而实现科技成果从科研领域向生产领域最终到市场领域的转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系统性特征。

1.2 知识管理的功能界定

知识管理是以组织战略为导向,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与人力资源等职能管理耦合协同,通过内外部知识的学习、共享、整合与创新,使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变为组织可运用的知识资源,引导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产品等创新成果的产出,从而提高组织绩效的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配置组织知识资源,使知识按照组织的战略目标进行组合、优化和运营,通过核心层面的知识对接、学习、共享、整合、创新等知识管理功能,促进知识向核心竞争力的转化。

1.3 两者耦合的内涵

物理学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联合起来的现象”称之为耦合。本文将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的耦合界定为: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两个运行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部多要素之间存在内在的本质联系,由此形成新的系统功能并协同作用于系统目标的非线性相互关系。这种耦合不是静态的交叉重叠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演变的关系,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发挥相得益彰的作用,从而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2、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耦合的特征

2.1 耦合的战略性

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包括战略层次和职能层次两个层面。两者相权,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战略层次的知识管理,即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战略制定知识管理战略。两者耦合的战略性,在理念上体现为明确知识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资源,是决定科技成果转化成败的战略要素。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引入知识管理,实质上是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战略性的强化,即从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资源进行总体谋划的高度进行管理,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的变革。

2.2 耦合的嵌入性

知识管理不是孤立的一项管理职能,它必须与其他管理职能相融合,在与各项管理职能的耦合中发挥作用。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嵌入性,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管理嵌入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及对接、试验、试制、商业化、产业化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知识管理的嵌入,是对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的变革,它使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进入更高层次,即从把握知识运行规律性的高度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独辟蹊径。

2.3 耦合的多元性

一方面,体现为多元管理要素耦合,源于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是以人才、技术、媒体为载体,要实现此过程的知识管理,必然与人力资本管理、技术开发管理、信息技术平台构建、媒体网络建设等多种管理要素相耦合;另一方面,体现为多元行为主体耦合,成果供给方、需求方、资本投入者以及实施其组合的组织者,是成果转化中最主要的知识资源运营主体,通过知识资源配置彼此磨合达到默契和协同。不同转化过程所要求的知识资源要素以及行为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是不同的,但最终都取决于技术知识、市场知识和资本运营知识的组合。

2.4 耦合的社会网络性

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跨越组织边界,向国内外开放,彰显知识消费的社会网络特性,通过网络的互通力、同步力、集聚力,放大知识消费效益。互通力彰显网络知识消费的弥漫性,同步力彰显网络知识消费的极小时差,集聚力彰显网络知识消费节点的无限性。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和信息互联网络,极大地扩大了知识的消费空间,它适应科技成果转化知识需求的多样性、时效性、复杂性特征,使科技成果转化知识需求的现实空间与社会网络空间的知识资源有效耦合,这也是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耦合的重要使命。

2.5 耦合的“软管理”特性

所谓“软管理”是相对“硬管理”而言的:在管理理念上,表现区别于“硬管理”的科技成果转化“以物为本”的管理理念,而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者组织上,表现区别于“硬管理”的科技成果转化以科层制为主的组织结构,而确定以网络化为主的组织结构;在管理对象上,表现区别于“硬管理”的科技成果转化以物资资本运营为主的管理,而确定以智力资本运营为主的管理;在环境适应性上,集中表现为管理柔性,即不仅具备完成使命的功能,能够以较低的资源投入取得预期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而且要具有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功能强、低投入、敏捷性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软管理”的重要特征。3成果转化目标与核心知识创造的耦合

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指向是实现科技成果的首次商品化,进而实现市场化、产业化,竞争优势是成果转化最终立足于产业和市场的根本,是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的最终标志。而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其拥有的资源,特别是知识资源。但并非所有知识资源都能带来竞争优势,只有那些有价值的、稀有的、难以模仿的、不可代替的特质核心知识资源,才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3.1 基于目标贡献率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分类

从知识特质性和对转化目标的贡献角度分析,将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分为三类:一般知识、特有知识和特有核心知识,其知识特质性依次增强,被竞争对手模仿的难度依次加大,对组织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性依次增强,如图1所示:

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知识,是在知识创新基础上凝结于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的市场竞争优势之中的核心资产。与一般知识相比,核心知识隐性程度更高,更难通过显性化手段加以分离、沉淀,能够创造出核心价值,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不仅要保持科技成果组织的特有核心知识,还应扩大其增量。因此,集聚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知识资源,创建形成竞争优势所必须的核心竞争力,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战略目标导向。

3.2 核心知识创造与转化过程的耦合

核心知识创造,是通过科技劳动者的劳动特别是脑力劳动,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整合和创新,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与组织物质资本和结构资本相结合,进而产生创新行为,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能力,并在转化实践中不断提炼、升华,通过知识积累、集聚与集中,在知识创新的基础上凝结,持续嵌入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过程而形成的。从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视角考察,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核心知识积累、集聚、集中和创新,从而升华、凝聚成为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的过程,核心知识的形成贯穿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

4、基于成果转化要素的三维耦合模型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是科技劳动者运用科技劳动工具,作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对象,使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产业的一系列过程的集合,亦即科技劳动者、科技劳动工具、科技成果转化对象三要素结合的作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既嵌入三要素的内部,构成三要素的核心资源,又是三要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知识。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要素与知识的关系分析,可以揭示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耦合于三要素之中,体现为人力资本知识维、成果转化对象知识维、成果转化劳动工具知识维。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要素的耦合,同时是三维知识的耦合,可用成果转化知识要素三维耦合结构模型表示,如图2所示:

4.1 人力资本知识维

即科技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集合构成的维度,或以隐性知识形态存在于科技劳动者的头脑之中;或以显性知识形态存在于科技劳动者所能够调用的文献资料和信息系统中;或以结构资本知识存在于组织之中而能够为人力资本所运用。

4.2 成果转化对象知识维

即科技成果转化对象的知识形态,或以显性知识形态存在于鉴定成果、专利及与成果直接相关的技术文献、论文、专著等资料中;或以隐性知识形态存在于技术秘密、技术诀窍等专有技术中,包括成果源知识、小试中试知识、工艺设备知识、市场运行与融资知识等。

4.3 成果转化劳动工具知识维

或以隐性知识形态存在于仪器、设备、信息系统硬件和软件等工具之中;或以显性知识形态存在于技术装备设计、图纸、说明书等文献资料之中。科技成果转化劳动工具知识及信息要素知识的优化配置,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知识保障。

5、成果转化过程与知识管理功能的耦合

5.1 单项知识管理功能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耦合

从知识管理单项功能发挥作用的视角,表现为知识管理单项功能要素(知识对接、学习、共享、整合、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耦合。例如知识共享:成果对接阶段,表现为转让方与受让方对成果源知识的共享;小量试制阶段,表现为原理知识、功能结构知识与样品制造知识的共享;小批生产阶段,表现为样品功能结构知识与产品小批生产工艺知识的共享;批量生产阶段,表现为质量、成本、效益等产品综合素质知识与工艺和管理知识的共享;产业化阶段,表现为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知识的共享等。单项知识管理功能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耦合,通过连续耦合和断续耦合两种形式的结合实现,连续耦合是指单项知识管理功能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耦合,断续耦合是指单项知识管理功能与科技成果转化各阶段的耦合。

5.2 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与知识管理全功能的耦合

从知识管理全部功能总体发挥作用的视角,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与知识管理全功能要素的耦合。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包括转化方提供科技成果源、转化对接、小量试制、小批生产、批量生产直至实现产业化。知识管理的全功能包括知识对接、学习、共享、整合与创新。全过程、全功能耦合的形式下,知识管理功能贯穿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面知识支持,并从中凝练核心知识,为科技成果最终实现产业化形成核心竞争力而集聚核心知识资源。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与知识管理全功能的耦合(见图3)。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第4篇

关键词:高校 科技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c)-0241-01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传统的科技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对科技管理的需求,作为三大创新主体之一的高等学校,必须要建立良好健全的科技管理机制。

1 当前高校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注重立项轻视产出的现象比较普遍

一直以来,申请科研项目、争取科研奖励是高校科技管理的工作重点,这是由于目前国内科研评价体系对科研人员和科技机构进行考核评估时,主要是以获得资助的项目数量以及资助经费作为衡量其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获资助的项目及获取的经费越多,就越容易通过考评。而对于所承接的项目到底完成得怎么样、成果应用效果怎么样、能带来什么样的经济效益等后续问题却不甚注重。科研项目的申请难、验收易,造成科研人员注重课题争取胜于课题完成,更不注重科研成果的进一步提升和推广应用,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显然是不合理的。

1.2 科技管理队伍有待加强

虽然各高校科技管理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但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及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1)业务水平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其一为科技管理人员并不全都出自管理专业;其二为科技管理人员常年忙于具体日常事务性工作,没有时间及精力去全面学习科研管理的业务知识。(2)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一直以来,高校给予了科研人才各方面的优待,但对科技管理人员却缺少关怀。

1.3 科研评价体系及考核机制不完善

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及考核模式过于功利:科研人员能否获取项目、经费及成果奖励,以及获取项目、经费和成果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其职称晋升、收入高低。在金钱和名利等利益的驱使下,科研组织里,每个人都想着由自己主持课题,争夺有限的科研经费,导致了科研组织成员间出现不良竞争,缺乏沟通,犹如一盘散沙。科技管理人员无法协调各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使得科技成果与经济效益无法结合,经不起市场的考验。

1.4 知识产权管理缺乏系统性

当前,高校传统的科技管理仍是依照项目研发的自然流程,大致分为科研计划管理、成果评审(鉴定)和奖励、转化推广三阶段为主线的管理模式,对于研发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等,仅将之视为科技成果的表现形式,通常被纳入成果管理。在科研计划管理、科技成果转移等具体工作环节通常缺少知识产权的战略研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缺乏前瞻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1.5 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下

尽管当前高校取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但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程度很低。2011年1月,中国新闻网曾就此发表评论,指出我国高校每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达1万项左右,其中30%左右的项目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产业化前景,但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10%~15%,大量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呈现出“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的局面。

2 加强高校科技管理的对策

2.1 创新科技管理理念

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提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对于高校科技管理的目标要从追求数量提升到质量的高度,不能单以高校所拥有的科研项目数量、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和国家重点项目等指标来衡量,更应注重科技成果的阅读率、引用率、转化率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努力使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达成一致。另外,在管理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从科研人才的角度出发,简化工作流程,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为科研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

2.2 完善科技管理体系

一个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需要有效的管理机制、评价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来支撑。首先要建立一套符合实际情况及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管理机制,将课题立项、成果奖励、重点学科的确定以及学科带头人的选拔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其次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使科研工作健康化。只有充分衡量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在政策和制度上使其知识劳动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才能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高校科技的发展。

2.3 建设高素质的科技管理队伍

科技管理工作者是科技管理的主体,高素质的科技管理队伍是实现科技管理创新根本所在。要建设高素质的科技管理队伍可以从以下四点着手:(1)要多途径引进科技管理人才,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尤其要重视对不同背景及经历的人才的引进。(2)要对已有的管理人才进行有计划的系统性培训,如:参加研讨会、培训班,与兄弟院校进行人才交流等。(3)要加强实践锻炼,针对不同人才的特点,给予不同的任务,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处理,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4)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缩小科研人才与科技管理人才在待遇上的差别,吸引并留住优秀的科技管理人才。

2.4 营建良好的人才发展机制

优秀的科研人才是科技实现创新的重要力量,是科技管理的关键资源,在管理过程中,应当重视为科研团队培养储备人才,为科研工作输入新鲜血液;还要营建一个适合人才发展的政策和机制,以调动科研积极性。鼓励高层次学生参与科研,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当中,他们拥有年轻的心态和不一样的见解,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巨大的发展潜力,是高校科研的储备资源,应当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想。此外,还要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建立协作型的研发团队,将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提高科研水平。

2.5 加强高校内外沟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加强与科研人员、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以及主管部门的互动交流,一方面为科研工作获取更多资源;另一方面使科研与市场更好地结合,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如: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高校兼职,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招收联合培养研究生、博士后等,形成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推荐科研人员到企业中去,将高校的科技与人才优势,转化为成果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

3 结语

高校科研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管理工作,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对促进高校科技发展,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高校的科技管理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根据发展的要求不断改革创新,促进科研工作效率,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省平,李子和,刘涛.科技项目管理[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1).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第5篇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61-0123-02

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上有效的管理才能形成竞争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迫切要求改变过去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将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国各地都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提升到战略层面,纷纷酝酿和出台新政策、新举措,打造创新高地。高校要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就必须加大科技发展力度,积极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重点解决加快创新的制度化和机制化问题。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潜能,实现科技研发效用的最大化,这也是高校当前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当务之急。

1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效能不高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是要建立高校科学研究的秩序、激活科研队伍的力量、提高科学研究效率的运行机制。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基本都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组织形式,从整体运行情况来看,效果不是很好,二级学院并没有真正履行科研管理职责,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工作内容大多是程序化的通知、接收材料、签字盖章、提交材料等被动管理。与科研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没有做到统筹规划,对科研人员申报项目进行审查、咨询与论证等服务。学院没有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多数都是身兼数职,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从学校层面来讲仍然存在“重申请、轻管理“”重结题验收、轻成果管理”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和科研成果的产出。

1.2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缺乏创新活力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评价体系不科学。一般科研评价基本是本校或同区域同行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对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进行评价,没有借助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专家的力量进行深度全面的评价;二是评价分类不科学。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定量评价不同类型的科学技术活动,不符合科学与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三是评价的价值导向不正确。高校在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时往往要求其在一个周期内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申请一定数量的专利、出版一定数量的专著等,只注重科研成果短期的形式和数量的指标评价,而不评价科研活动本身创造的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低水平重复等不良风气和短期行为,使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活力。

1.3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为了进一步调动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提升科研水平,我国高校大都出台了一系列科研激励政策,从科研立项、、专利获批、成果获奖、科技服务等方面给予科研奖励,极大推动了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但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数量,轻质量”现象,只注重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形式,而忽略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实用价值,最后导致产出的科研成果因没有实用价值或价值不大而无法转化;二是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主要限于激励科研成果直接完成者或“第一署名者”,忽视了创造科研成果的整个研究团队成员的贡献,不利于团队协作;三是科研激励机制的外在动力主要是职称评聘,对于不需要职称评审的科研人员没有吸引力,因此这种激励作用难以持久,存在“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四是激励政策虽涉及面广,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够完善和细化的问题。如有些条款只简单罗列出了奖励的标准和要求,但缺少具体的量化措施或实施细则,导致科研激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真或片面的现象,影响了科研激励机制的公平和公正性。

1.4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成熟,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科研成果转化既是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求。科研成果只有充分运用到地区和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才能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很低。究其原因,一是大多高校依然存在重申报、轻研究、低转化问题,大量的科技成果很难进入市场,也很难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二是科技成果实用性不强,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造成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虽多,但真正能在市场上应用且产生效益的甚少;三是缺乏专业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很多高校目前还没有成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科技中介机构,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四是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不足。

2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路构想

2.1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效能

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来逐步完善,在改革创新过程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转变科研管理部门工作职能,强化二级学院管理职能,推进学院自主管理。建立以学院为单位的科研管理机构,跨学科、跨专业地开展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切实履行学院的管理与监督职责;二是建立重大项目预研机制,由学校学术委员会和科研管理部门牵头,研究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发展战略与科技政策,凝练重大科学问题,明确科技创新主导方向和重点领域;三是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节点目标考核和预警管理;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监管,规范直接费用支出,完善间接费用管理,加强项目结转结余资金使用管理,切实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四是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全校科研项目及经费、人才团队、科研平台、科技成果及转化等科技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加强科技资源数据库与国家科技政策、计划和资源的统筹衔接,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五是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通过科技培训和自主学习,提高科研管理队伍在战略研究、项目策划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增强科研管理队伍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

2.2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和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一是建立校内外同行评价相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发挥学术委员会在科研评价导向和科研诚信评价中的作用,加强高校科研评价与监督管理职能,提升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统筹协调能力,建立由学校、学院、学术委员会组成的校内科研评价管理体系。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重视校外、国际同行专家在学术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建立校内与校外同行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二是建立科学的科研分类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完善科研评价内容,统筹兼顾科研诚信、成果质量、学术影响力、成果转化、服务决策、人才培养、对学校和社会公益性贡献。对不同科研活动实行分类评价,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协调发展;三是建立公平、开放的科研评价机制。以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为导向,弱化学院考核评比,鼓励学科人员交叉,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的学科领域核心问题研究;完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研评价效率,及时公开评价信息,确保科研评价透明度和公正性。严格遴选同行评价专家,减少行政和人情干预,建立以校内外学术专家为主体、以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为核心的科研评价机制。

2.3创新科研激励机制,增强创新动力

科研激励机制创新是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环节,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支持和智力保障。高校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创新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一是实行人才柔性管理机制,聚集优秀的创新人才,转变传统的薪酬制度,设计多样化的绩效工资形式,加大绩效工资的比重,拉开薪酬差距,激发科技人员的潜能和创造性;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体系,以学术水平为衡量标准,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克服学术短期行为。对人员的职称评定,在保留原有的数量、外语水平和学历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适当引进科研成果实际应用效果等因素,并逐步淡化一般性论文、著作等在职称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权重,增加应用效果的权重,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允许越级破格晋升职称,不断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促使科研成果的最大产出。

2.4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成果转化能力

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适度前移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组建相关领域专家组,加强知识产权布局与形成引导。将知识产权转化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建立以科研能力、创新成果转化水平和服务基层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如开发应用类科研项目既要考察是否完成研究任务,又要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考察的重点是成果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并非发表文章的数量。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与收益分配制度,探索建立科研人员以知识、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股权期权奖励等分配方式,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科技成果孵化条件建设(如大学科技园区),打通技术成果通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科研中介机构企业化运作,加强技术成果转移专业队伍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俊桂,吴圣龙.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57-59.

[2]杨登才,石照辉,等.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科研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5(10):31-33.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第6篇

关键词 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1-0123-02

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上有效的管理才能形成竞争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迫切要求改变过去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将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国各地都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提升到战略层面,纷纷酝酿和出台新政策、新举措,打造创新高地。高校要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就必须加大科技发展力度,积极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重点解决加快创新的制度化和机制化问题。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潜能,实现科技研发效用的最大化,这也是高校当前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当务之急。

1 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效能不高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是要建立高校科学研究的秩序、激活科研队伍的力量、提高科学研究效率的运行机制。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基本都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组织形式,从整体运行情况来看,效果不是很好,二级学院并没有真正履行科研管理职责,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工作内容大多是程序化的通知、接收材料、签字盖章、提交材料等被动管理。与科研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没有做到统筹规划,对科研人员申报项目进行审查、咨询与论证等服务。学院没有专职科研管理人员,多数都是身兼数职,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从学校层面来讲仍然存在“重申请、轻管理”“重结题验收、轻成果管理”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和科研成果的产出。

1.2 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缺乏创新活力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评价体系不科学。一般科研评价基本是本校或同区域同行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对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进行评价,没有借助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专家的力量进行深度全面的评价;二是评价分类不科学。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定量评价不同类型的科学技术活动,不符合科学与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三是评价的价值导向不正确。高校在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时往往要求其在一个周期内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申请一定数量的专利、出版一定数量的专著等,只注重科研成果短期的形式和数量的指标评价,而不评价科研活动本身创造的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低水平重复等不良风气和短期行为,使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活力。

1.3 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为了进一步调动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提升科研水平,我国高校大都出台了一系列科研激励政策,从科研立项、、专利获批、成果获奖、科技服务等方面给予科研奖励,极大推动了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但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数量,轻质量”现象,只注重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形式,而忽略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实用价值,最后导致产出的科研成果因没有实用价值或价值不大而无法转化;二是当前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主要限于激励科研成果直接完成者或“第一署名者”,忽视了创造科研成果的整个研究团队成员的贡献,不利于团队协作;三是科研激励机制的外在动力主要是职称评聘,对于不需要职称评审的科研人员没有吸引力,因此这种激励作用难以持久,存在“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四是激励政策虽涉及面广,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够完善和细化的问题。如有些条款只简单罗列出了奖励的标准和要求,但缺少具体的量化措施或实施细则,导致科研激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真或片面的现象,影响了科研激励机制的公平和公正性。

1.4 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成熟,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科研成果转化既是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求。科研成果只有充分运用到地区和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才能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很低。究其原因,一是大多高校依然存在重申报、轻研究、低转化问题,大量的科技成果很难进入市场,也很难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二是科技成果实用性不强,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造成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虽多,但真正能在市场上应用且产生效益的甚少;三是缺乏专业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很多高校目前还没有成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科技中介机构,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四是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不足。

2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路构想

2.1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效能

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来逐步完善,在改革创新过程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转变科研管理部门工作职能,强化二级学院管理职能,推进学院自主管理。建立以学院为单位的科研管理机构,跨学科、跨专业地开展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切实履行学院的管理与监督职责;二是建立重大项目预研机制,由学校学术委员会和科研管理部门牵头,研究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发展战略与科技政策,凝练重大科学问题,明确科技创新主导方向和重点领域;三是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节点目标考核和预警管理;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监管,规范直接费用支出,完善间接费用管理,加强项目结转结余资金使用管理,切实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四是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全校科研项目及经费、人才团队、科研平台、科技成果及转化等科技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加强科技资源数据库与国家科技政策、计划和资源的统筹衔接,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五是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通过科技培训和自主学习,提高科研管理队伍在战略研究、项目策划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增强科研管理队伍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

2.2 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和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一是建立校内外同行评价相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发挥学术委员会在科研评价导向和科研诚信评价中的作用,加强高校科研评价与监督管理职能,提升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统筹协调能力,建立由学校、学院、学术委员会组成的校内科研评价管理体系。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重视校外、国际同行专家在学术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建立校内与校外同行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的科研评价体系;二是建立科学的科研分类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完善科研评价内容,统筹兼顾科研诚信、成果质量、学术影响力、成果转化、服务决策、人才培养、对学校和社会公益性贡献。对不同科研活动实行分类评价,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协调发展;三是建立公平、开放的科研评价机制。以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为导向,弱化学院考核评比,鼓励学科人员交叉,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的学科领域核心问题研究;完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研评价效率,及时公开评价信息,确保科研评价透明度和公正性。严格遴选同行评价专家,减少行政和人情干预,建立以校内外学术专家为主体、以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为核心的科研评价机制。

2.3 创新科研激励机制,增强创新动力

科研激励机制创新是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环节,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支持和智力保障。高校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创新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一是实行人才柔性管理机制,聚集优秀的创新人才,转变传统的薪酬制度,设计多样化的绩效工资形式,加大绩效工资的比重,拉开薪酬差距,激发科技人员的潜能和创造性;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体系,以学术水平为衡量标准,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克服学术短期行为。对人员的职称评定,在保留原有的数量、外语水平和学历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适当引进科研成果实际应用效果等因素,并逐步淡化一般性论文、著作等在职称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权重,增加应用效果的权重,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允许越级破格晋升职称,不断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促使科研成果的最大产出。

2.4 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成果转化能力

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适度前移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组建相关领域专家组,加强知识产权布局与形成引导。将知识产权转化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建立以科研能力、创新成果转化水平和服务基层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如开发应用类科研项目既要考察是否完成研究任务,又要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考察的重点是成果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并非发表文章的数量。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与收益分配制度,探索建立科研人员以知识、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股权期权奖励等分配方式,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科技成果孵化条件建设(如大学科技园区),打通技术成果通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科研中介机构企业化运作,加强技术成果转移专业队伍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俊桂,吴圣龙.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57-59.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第7篇

关键词:科技管理,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的提高,但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科技生产关系与科技生产力发展之间存在着十分严重的矛盾。

1科技管理体制现状1.1科技管理部门只对立项重视,忽视管理过程

我国的科技工作由于长期以来传统的影响,管理模式仍然是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各科技管理部门仍然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具体的项目和研究团队管理方面,管理的范围过于宽泛、工作过细,而且制度死板,这些都为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这种注重细节的管理方式很难保证科研经费是使用的效果。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科研组织和科技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这两方形成了一种“委托与”的关系。这样就使得政府职员对社会组织的情况不可能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同时一些社会科研组织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在提供信息的时候只提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者是对工作只报喜不报忧。通过这些不良的方式来争取资金及政策的支持,同时这些组织的第二目的才是完成各种工作和科研任务。每一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科技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也是如此,因此科技管理部门对经费使用的监管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也因为这些原因科技管理部门科研经费管理难免存在较大盲目性,最终获得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1.2科技管理还不能满足社会市场需求

改革开放过后,我国引进了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我国的课件管理体制改革却没有跟上市场改革的步伐。在对科技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应该让市场机制应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指导性作用,但是现在我国科技项目的设置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作用。这样的最终结果是导致项目研究开发与成果应用分离普遍,同时也使得科技管理体制难以适应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从现在的社会现象中不难看出,现在国内有很多的科技成果都无法应用到生产中去,在市场上产生的经济效益少,同时科技部门在这方面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各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研发缺乏足够的联系。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足1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还不到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明显过低。同时,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科技成果存在着“含金量低”,满足不了市场与企业要求。这样使得我国的科技资源形成了极大的浪费,从而使得科技进步速度降低,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3顶层体制不合理

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仍然受着传统计划管理模式的影响,有着十分浓厚的行政色彩。论文大全。这种体制性的障碍成为了科技发展的“瓶颈”,例如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仍然存在。科技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能够适应科研和技术开发规律的研发、评价和监管机制。在位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培养鼓励创新的环境等方面的探索不足,从而缺乏了对科技资源分散、组织动员能力与协调能力的有效调控。甚至对科技发展目标和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存在着严重的影响。从此可以看出科技管理体制应该继续深化改革。

2科技管理进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科技管理是通过对科技项目的组织、控制等一系列的工作,对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并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最终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科技管理直接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同时还会影响到各科研机构以及科研队伍是否能够将他们的潜力充分的发挥出来,以及相应的各种科技规划、计划是否能够顺利的实施。为了能够使得科技管理制度能够更加的规范化,我国先后出台了许多相关规定和办法,例如《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科技评估暂行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等办法。这些办法和规定的出台都是为了能够提高我国的科技管理水平,为科研工作能够更好的进行下去而提供更好的土壤。但是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让各方面的工作都受到了制约,使得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着上文中提到的各种问题。但是我国的国情让我们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科技管理体制是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我们只能够自己进行探索、研究并解决好目前科技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发现一条适合自主创新的科技管理之路,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3对科技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一些建议3.1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

对科技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主要是为了促进科技与社会经济的进行结合、对当前的科技体系进行改革、让科技能够更好的发展,建立起一整套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的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对科研活动分层次管理,通过商业运作的模式来促进科研活动的发展。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中要对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设定,例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对各个主体在科技管理中的功能进行明确的定位,最终对整个科技资源进行整合,并形成一条明确的价值链,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科技管理体系。在进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将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职能上的区分,并通过建立起合理的法律法规来维护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秩序,通过各种经济手段来对科技发展进行引导,同时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

在科技管理体制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应该最终达到“人尽其才”的状态,这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最重要的使命。论文大全。改革后的课件管理体制要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还要能够适应经济转型。这些都要求在对行为主体的关系进行设定时必须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全面的覆盖性与强有力的粘合性、以及比较宽松、有容忍度、开放性等特征,这样才能够让科技管理体制更加的能够激发出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

3.2转变观念,重新定位政府职能

科技发展只有创新一途,而要创新就只有转变传统的观念。在现有的体制中,政府的科技部门要负责许多的事务,例如科技投入的规划、计划、使用方向等。这些繁琐的任务容易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科技项目与市场需求脱节。对于这种情况只有转变传统的管理思路,从而对政府的职能重新定位。政府应该将科技管理体制中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权进行分立。三权分立都应该建立起其相应的组织,从而将科技管理部门从繁重的项目管理事务性工作中剥离出来,让科技管理部门可以有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进行调研,对各种科技计划和科技投入使用的合理性及效率等进行思考。

3.3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实行,带来了许多外来的思想,现在的人们受到一些外来的不良思想的影响十分严重,从而使的这些受影响严重的人更加的急功近利。特别是一些科研工作者,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拼命争项目,但是疏于潜心做研究。科研项目在申报项目的过程中,没有将项目十分具有价值放在首位,他们在乎的更多的是如何才能拿到项目、如何才能完成项目。这样的结果就是一些科研成果脱离了社会市场的需求。

对于这种情况只有对现有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才可以得到改善。必须将原有的将奖金等福利与科研项捆绑的方式彻底的摒弃,才能够让科研人员能够潜心搞研究、能够出于对自身学术追求、事业追求和社会价值的角度去提出选题。将科技管理与健全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进行结合,再通过建立起健全的法律法规、激励措施,来搭建一个完善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来帮助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

总之,科技发展需要由科学的、健全的科技管理体制来支持。虽然目前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同时还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障碍,但是通过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有效的改善目前我国的科技管理现状。但是科技体制管理现状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够取得效果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的提高,但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科技生产关系与科技生产力发展之间存在着十分严重的矛盾。

1科技管理体制现状1.1科技管理部门只对立项重视,忽视管理过程

我国的科技工作由于长期以来传统的影响,管理模式仍然是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各科技管理部门仍然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具体的项目和研究团队管理方面,管理的范围过于宽泛、工作过细,而且制度死板,这些都为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这种注重细节的管理方式很难保证科研经费是使用的效果。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科研组织和科技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这两方形成了一种“委托与”的关系。这样就使得政府职员对社会组织的情况不可能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同时一些社会科研组织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在提供信息的时候只提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者是对工作只报喜不报忧。通过这些不良的方式来争取资金及政策的支持,同时这些组织的第二目的才是完成各种工作和科研任务。每一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科技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也是如此,因此科技管理部门对经费使用的监管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也因为这些原因科技管理部门科研经费管理难免存在较大盲目性,最终获得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1.2科技管理还不能满足社会市场需求

改革开放过后,我国引进了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我国的课件管理体制改革却没有跟上市场改革的步伐。在对科技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应该让市场机制应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指导性作用,但是现在我国科技项目的设置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作用。这样的最终结果是导致项目研究开发与成果应用分离普遍,同时也使得科技管理体制难以适应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从现在的社会现象中不难看出,现在国内有很多的科技成果都无法应用到生产中去,在市场上产生的经济效益少,同时科技部门在这方面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各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研发缺乏足够的联系。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足1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还不到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明显过低。同时,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科技成果存在着“含金量低”,满足不了市场与企业要求。这样使得我国的科技资源形成了极大的浪费,从而使得科技进步速度降低,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3顶层体制不合理

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仍然受着传统计划管理模式的影响,有着十分浓厚的行政色彩。这种体制性的障碍成为了科技发展的“瓶颈”,例如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仍然存在。科技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能够适应科研和技术开发规律的研发、评价和监管机制。在位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培养鼓励创新的环境等方面的探索不足,从而缺乏了对科技资源分散、组织动员能力与协调能力的有效调控。甚至对科技发展目标和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存在着严重的影响。从此可以看出科技管理体制应该继续深化改革。

2科技管理进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科技管理是通过对科技项目的组织、控制等一系列的工作,对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并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最终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科技管理直接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同时还会影响到各科研机构以及科研队伍是否能够将他们的潜力充分的发挥出来,以及相应的各种科技规划、计划是否能够顺利的实施。为了能够使得科技管理制度能够更加的规范化,我国先后出台了许多相关规定和办法,例如《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科技评估暂行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等办法。这些办法和规定的出台都是为了能够提高我国的科技管理水平,为科研工作能够更好的进行下去而提供更好的土壤。但是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让各方面的工作都受到了制约,使得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着上文中提到的各种问题。但是我国的国情让我们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科技管理体制是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我们只能够自己进行探索、研究并解决好目前科技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发现一条适合自主创新的科技管理之路,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3对科技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一些建议3.1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

对科技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主要是为了促进科技与社会经济的进行结合、对当前的科技体系进行改革、让科技能够更好的发展,建立起一整套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的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对科研活动分层次管理,通过商业运作的模式来促进科研活动的发展。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中要对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设定,例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对各个主体在科技管理中的功能进行明确的定位,最终对整个科技资源进行整合,并形成一条明确的价值链,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科技管理体系。在进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将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职能上的区分,并通过建立起合理的法律法规来维护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秩序,通过各种经济手段来对科技发展进行引导,同时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

在科技管理体制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应该最终达到“人尽其才”的状态,这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最重要的使命。改革后的课件管理体制要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还要能够适应经济转型。这些都要求在对行为主体的关系进行设定时必须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全面的覆盖性与强有力的粘合性、以及比较宽松、有容忍度、开放性等特征,这样才能够让科技管理体制更加的能够激发出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

3.2转变观念,重新定位政府职能

科技发展只有创新一途,而要创新就只有转变传统的观念。在现有的体制中,政府的科技部门要负责许多的事务,例如科技投入的规划、计划、使用方向等。这些繁琐的任务容易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科技项目与市场需求脱节。对于这种情况只有转变传统的管理思路,从而对政府的职能重新定位。政府应该将科技管理体制中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权进行分立。论文大全。三权分立都应该建立起其相应的组织,从而将科技管理部门从繁重的项目管理事务性工作中剥离出来,让科技管理部门可以有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进行调研,对各种科技计划和科技投入使用的合理性及效率等进行思考。

3.3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实行,带来了许多外来的思想,现在的人们受到一些外来的不良思想的影响十分严重,从而使的这些受影响严重的人更加的急功近利。特别是一些科研工作者,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拼命争项目,但是疏于潜心做研究。科研项目在申报项目的过程中,没有将项目十分具有价值放在首位,他们在乎的更多的是如何才能拿到项目、如何才能完成项目。这样的结果就是一些科研成果脱离了社会市场的需求。

对于这种情况只有对现有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才可以得到改善。必须将原有的将奖金等福利与科研项捆绑的方式彻底的摒弃,才能够让科研人员能够潜心搞研究、能够出于对自身学术追求、事业追求和社会价值的角度去提出选题。将科技管理与健全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进行结合,再通过建立起健全的法律法规、激励措施,来搭建一个完善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来帮助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

总之,科技发展需要由科学的、健全的科技管理体制来支持。虽然目前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同时还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障碍,但是通过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有效的改善目前我国的科技管理现状。但是科技体制管理现状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够取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帆.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与信息化建设[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36(3):80-81.

[2]钱斌.新中国科技管理体制的形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17(3):44-51.

[3]赖志杰.创新体系下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78-80.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第8篇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现状的阐述,对新形势如何构建中国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进行了探讨。

经过 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大体平衡和结构性、区域性相对过剩。这一方面说明现行的农业经济结构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农业发展正酝酿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崭新突破。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制定和完善中国特色农业科技系,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变革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一、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

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是依据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各项农业技术活动进行组织和策划,以求在时间和经济上最合理、最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农业技术发展目标。它是现代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功效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实行的是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把业中的资金强制性地转移为工业化积累,在工业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的现代工业在城市迅速扩张。而相比较而言,农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整体徘徊不觚,发展艰难 。改革开放 以来 ,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了科研院所的组建,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农业科技专利成果交易。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除了对国家政策的需求外,关键要靠农业科技的支持。然而由于一些体制不健全的客观因素制约,使得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经济总体不相适应。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管理的主体不明晰。现代农业就是利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把传统农业的旧“四靠 ”转变为一靠科技、二靠人才、三靠投入、四靠管理的新‘四靠”。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科技的管理主体是以各级政府纵向调控和直接领导为主,农业科技管理机构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一直没有在法律上得到应有尊重。同时,一部分农业科技投资主体和收益地位不明晰,产权关系不明确,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缺乏积极性,没有产生出应有的效益,也严重制约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政府的行政指令为转移,农业科技管理需要管理者遵循科技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在制度化的前提下也应该赋予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以一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农业。二是地方农业科技管理资金匮乏。国家每年都会在财政预算中拿出相当部分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的改革和完善,同时也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投入部分财政资金以支持本地农业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而地方自留可支配财政资金并不多,所以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大量资金投入效果并不明显、对 GDP增长贡献不高、且见效期长的农业科技的热情 自然不高,也就造成了一些具备发展高新农业的地方因缺乏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而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三足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采用高新成果缺乏热情。农民是农业关系的主体要素,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而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基本还是由政府主导和垄断,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宣传缺乏力度,加之市场化的农业科技交易体制没有完全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同时,由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偏低、经营规模小、收益低,对采用高科技的热情商。 是农业总体的机械化水平不高,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唰时也影响『.农业科技的研发和转化,我国农业机械化低水平层面运转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业新技术规模效应的发挥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含量的高低是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减少损耗、提高效益、占领市场的关键,因此提高科技的研发速度,改革传统的科技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一)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科技发展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做出 再瞻性的部署,打破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管理的立法和执法,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重奖取得重大成果转化效益的单位和个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公共资源保障机制,完善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同时,必须将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层面,把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看成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和维持农业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不仅是农业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在要求。国家农业、科技主管部门和地方都要从长远出发,对业科技工作做出合理规范,形成三个层次力量最优配置,为我转型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二)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至今我国在这方面尚无满意答案的现实难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涉及到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宏观看,科技成果转化是由科技给、转化、需求和科技环境系统等构成的大系统,其运行要求立、健全相关的动力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调控机制等。微观看,科技成果的转化包括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工业性实验、工厂化生产等环节。因此,必须规范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和成果转化衔接体系,实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地方的科技联姻,动员各类农科教研机构和私营企业参与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的研发必须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运作,以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契机,而且科技成果也只有在转化为产力时,才能为社会增加更多价值。企业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引进,成为创新的主体和技术推广的载体。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农民要形成密切利益共同体,使其成为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孵化器,优良品种推广的生产基地,有效发挥科技辐射、带动效应。2003年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与连云港市共同发起的 “百名教授科技兴百村小康工程”活动(简“兴百村活动”)已初见成效,该活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科研院校与农村的直接联系,避免了中间环节所产生的烦琐程序、信息中转误差和资源丢失现象,实现了事业单位职能和服务型观念转变,而且农民也可以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地反馈给专家,力求把问题解决在最先发现环节。

㈢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完善农业人才市场 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教育是基础、科学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拥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的高素质人才,如今已成为国际通用的衡量国家竞争力强弱的标准,而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及中介人才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载体,只有这些人才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政、企、校、研、资”多维互动。因此,必须要建立和健全以知识产权为资本的入股机制,切实加强知识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降低知识资本准入门槛。同时,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应建立地方人才储备库,并将其作为一种长效机制稳定下来高校与科研院所应该为地方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成人教育中定向地为急需农业人才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培训大专或大专以上的技术人员;实施远程教育和各种专业讲座,及时地把各种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到农业地区;农业高校要设立农业推广硕士点,定单式地为基层培养农技推广人员;地方政府也要为农技推广人员提供各种条件,避免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这样才能真正地在我国建立人才激励要素流动、市场选择的新机制,形成市场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制度化的多维互动的创新模式,促进我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完善农业推广体系 加强改革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是决定现代农业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农技站早已变成了只有部门、没有人员或只有机构、没有作用的空架子或纯营利机构。现代农业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农业要发展,基层推广站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建设好现代意义的农业推广体系将是最终解决 “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现行农技推广体系不仅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也无法应对加入 m 后世界农产品贸易对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应在确保农技推广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能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应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各地应从实际出发,深层次地发掘地方农业发展潜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市场准入门槛,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帮助农民抵御各种风险。

(五)建立现代信息平台,实现农业科技“高速公路” 科技信息平台是指综合社会业已存在的科技与信息,为快速合理地利用科技资源提供 一个可供随时查询利用的信息资源库,为建立农业数字信息“高速公路”,实现资源共享,应在各县建立以农业部门牵头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农业科技‘‘l10”系统和专家库;要切实转变政府观念,合理设置农业管理和服务机构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避免多头管理和相互推委、扯皮现象发生;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筹建高水准的农业情报信息体系组建统一的农业预警机制。平台的建立单纯依靠行政部门无疑是不够的,没有广泛非行政力量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政府应该推动、整合现有资源,采取多媒体信息交流手段,抓好农业基础建设、技术开发和科技服务工作,即科技的产前、产中与产后三阶段的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双赢。

农业科技信息“高速公路”功能的最大化,3s技术是核心因此合理利用 3S技术则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科技 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变革传统农业管理模式和以信息科技促进传统农业朝 “两高一优”的现代农业转变及变革传统农业的最佳途径 同时,政府要鼓励和扶持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科技的转化率与应用规模,并始终坚{寺“谁建谁管”的原则,注重发挥经济杠杆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引导其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结柬语

进入新世纪,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科技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技进步将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成为农业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当从宏观上总体把握现代转型农业发展的全局,全面把握好农业现代化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勇于开拓创新,构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新体系,为建设一个生机盎然的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参考文献

科技成果管理体系第9篇

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相对比较高,管理经验也比较丰富,其中美国的监管机构设置和违规行为管理、德国的项目审批和管理、日本的预算编制和信用评价等方面能为广西财政科技投入监管体系的构建提供积极的借鉴。此外,我国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在财政科技投入监管方面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国外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监管经验1.美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监管经验美国联邦政府对于财政科技经费主要采用分散化监督管理。由国会、联邦总审计署以及各部门内设的监督机构(总监察长办公室,简称OIG)共同组成政府科技经费监督体系。其中,国会负责对预算进行审查和批准,联邦总审计署从宏观上监督美国科技经费的支出及使用情况,两者与社会公众监督一起形成财政科技经费的外部监督。各职能部门的OIG是财政科技经费的主要监督管理者,其人员的任命和经费的获取都相对独立于该部门,直接向本部门首长和国会负责。这一模式既便于其在部门内部对科技经费进行全过程监督,又保证了其工作的独立性,从而提高联邦经费监督的效益和效率。美国对财政科技投入实行全过程监督,包括对科研不端和学术腐败行为的调查和监督。对于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相关部门会进行严格处理,例如暂停拨款、取消获得任何联邦经费资助的资格、追回滥用的相关经费等。在监督实施的依据上,美国对科技经费投入的监督管理的相关法律比较健全,从监督机构的设置、监督的实施到审计标准和规范的执行都有法可依。2.德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监管经验德国联邦政府的财政科技投入采用集中协调型的科技投入管理体制,即一部主管,多部门合作的方式。由德国联邦教研部负责制定德国的科技政策、协调联邦各部门及各州的科研活动。联邦教研部将专业领域的计划及项目的管理主要委托给专门设立的“项目协调管理单位”完成,在联邦教研部直接领导下,行使计划及项目管理职能,确定优先领域、遴选并审核项目、监督项目的执行。德国政府还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项目审批制度,审批期间大量的工作由中介机构来负责,这些中介机构为非营利性组织,对政府和公众负责。在对科研机构进行评估时,相关工作主要由外部独立机构负责,为了使科学评估更加公正、合理,更具国际性,有时还会吸收外国专家参与评估。这一系列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科技项目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方独立,从而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有效使用。3.日本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监管经验日本采取的是集中协调的科技管理体制。综合科学技术会议是其最高科技审议机构,负责制定重大科技战略和科技发展规划,文部科学省则负责科技政策和科技投入的宏观管理。日本政府在科技投入管理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科技项目经费的预算编制和管理,编制过程严谨和细致。首先由政府制定一系列国家有关科研的大政方针,规定今后若干年科技的研究方向及其预算目标额度,然后由各省厅根据其相关方向制定年度的经费预算。在政府预算实施过程中有一套完整的项目预算管理评价机制和预算监督机制。对科研单位的信用评价是日本科技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结果直接影响到该科研单位未来年度的资助额度。为规范科技经费的使用,日本文部科学省还根据每年修订的面向研究人员及研究机构的《科研经费手册》,对科技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二)国内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监管经验上海市在近几年科技部公布的科技进步环境指数及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等多项指标的排序均位于全国前列,其财政科技投入的监管方式上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依据相关规范,上海市政府建立了包括审计、财政、科技等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在内的财政科技经费监督体系,以及对科研项目的财务审计与财务验收制度。为加强科研成果的管理,上海市级科研单位建立了监事会制度,实行了监事持证上岗制度。同时上海市成功探索了科技经费投入的绩效评价,制定了《上海市科委科学事业费投入绩效评价整体推进方案》,为全面建立科研课题投入的绩效评价制度打下了基础。此外,政府还建立了科研诚信体系,如发现有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使用科研经费,除将已拨付的科研经费全额收回上缴,还会将其不良记录记入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情节严重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除上海市以外,其他省份的财政科技投入监管经验也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山东省建立健全经费监督管理信息数据库,全面记录省级财政科技经费监督计划、组织实施情况、监督检查结果以及整改落实情况等。(三)启示从以上对国内外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监管经验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第一,要建立有效的财政科技投入监管体系,首先要有制度的保障,即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对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规范和约束;第二,负责财政科技投入监管的部门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以保障其监督的有效性,在监管过程中适当引入独立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中介机构有助于提高监督的有效程度;第三,对于财政科技投入应进行全过程监管,针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监管方式;第四,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严厉惩处,以保证监督效果和监督工作的权威性;第五,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制度,为充分发挥经费的效益奠定基础,也为下一轮的财政科技投入预算提供相关信息;第六,适当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监管信息进行记录,条件适宜时可以向公众公开相关信息,充分运用公众监督。

广西财政科技投入监管体系的构建原则

以上的分析表明,广西要构建有效的财政科技投入监管体系,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监管水平,就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合规性原则有效的财政科技投入监管应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无论是对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经费的管理还是对违规行为的惩罚等都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执行,只有坚持法治科学,才能确保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科技资源的最大效益,同时构建良好的科学研究环境。FRIENDSOFACCOUNTING(二)系统性原则财政科技投入监管体系的构建应注意系统性,不仅要重视如何监管项目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而且还要重视整个体系中监管事权的分配和协调。在对项目有效性进行评价时也要对监管事权有效性进行评价。(三)全程性原则有效的财政科技投入监管体系应覆盖财政科技投入的全过程,包括从财政科技资金预算、项目审批等到资金使用、项目验收、成果转化等所有环节。相应的也要建立一套覆盖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包括预算形成、预算执行和执行结果等都要有 相应的评价标准。(四)差异性原则财政科技经费所涉及的科技活动很多,有些差异性很大,即使是同一个科技项目,其在知识生成、技术创造、技术转移扩散、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战略产业形成等各个阶段科技活动的规律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监管方式和手段等也应按照科技活动的不同规律来进行分阶段、分类型的设计。(五)效益性原则财政科技投入监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因此,监管体系的构建也应遵循效益性原则,尽可能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好的监管效果,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财政科技资金的效益性。

广西财政科技投入监管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初步构建广西财政科技投入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如图2)。该框架可以概况为“一三六”模式。所谓“一三六”模式是指一系列的制度保障,三个监管环节和六个监管主体。其中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是指财政科技投入监管有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作为保障,三个监管环节是指财政科技投入的监管涉及经费分配、经费使用和项目验收及成果转化三个环节,六个监管主体是指财政科技投入监管主体涉及项目承担单位、科技部门、财政部门、国家审计机关、区人大和社会公众等六个部门。科技部门承担的监管由其下设的独立的科技经费监管中心来负责,该中心是监管的核心机构。此外,为确保资金分配的合理有效,避免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由区人大负责聘用相关专家成立财政科技投入决策咨询小组,主要负责协调财政科技资金的分配,但不承担监管职责。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或财政有关职能部门按照科技发展战略以及本部门情况等拟定本部门预算,汇总后由该小组进行审核,经过严格的调查分析和反复论证,初步确定财政科技投入的金额和方向,然后再提交区人大进行审批。也就是说,“一三六”模式的财政科技投入监管体系是指在完善的制度保障下,由以科技部门下设的财政科技投入监管中心为核心的六个监管主体,对财政科技投入所涉及的经费分配、经费使用和项目验收及成果转化三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具体来说,该监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完善的制度保障财政科技投入监管要满足合规性,就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作为制度依据和制度保障。因为只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相对科学和完善,基于法治视角的监管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从而保证财政科技投入监管的效率和效果,进而提高财政科技经费的效益。对于财政科技经费投入而言,完善的制度保障不仅包括各专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办法,还包括宏观的、统一的指导监督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财政科技经费绩效评价办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以及一些配套的规章制度等等。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应构成一个内容和谐统一,符合实际管理需要,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财政科技经费监管规范系统。广西目前已出台《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暂行办法》、《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等一些与专项资金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因此,未来应在现有基础上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改革和完善,推动统一的科技经费管理基本原则以及财政科技经费绩效评价办法等的制定。(二)经费分配、经费使用和项目验收及成果转化三个环节的全过程监管财政科技投入的监管应覆盖经费分配、经费使用和项目验收及成果转化三个环节。完善预算评估评审等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制度,加强对经费分配的监管,增强经费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以对财政科技经费监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经费分配的监管主要包括对财政科技投入决策咨询小组成员以及相关专家遴选制度和遴选程序的监管、对预算评估和评审过程的监管以及对科研项目立项过程的监管。监管过程中可以使用公示制度、备案制度等监管方式。对经费使用的监管是财政科技投入监管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对科研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与开支标准的监管、对预算执行的监管、对资金使用效益的事中监管等。监管过程中可以使用审计、检查、调查、报告、绩效评估等监管方式,并注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通过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监管信息系统来辅助监管。对于重大项目以及风险投资项目应结合风险预警体系进行重点监督。在经费使用的监管过程中,财政部门和科技部门应加强服务意识,包括有关政策、规定的宣传和普及,政策适用性的优化和相应的政策辅导等。项目验收及成果转化的监管包括对项目执行结果的绩效评价、对科技投入成果的管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等。对监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格惩处,并将其纳入信用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保证监管效果和监管工作的权威性。监管过程中可以采用聘请中介机构进行绩效评估和财务审计等方式。(三)以科技经费管理中心为核心的六个监管主体在公共财政下,财政科技经费实质上来源于公民,也就是说,公民将资金权力让渡给了国家或地方政府,进而让渡给科技部门,最后让渡给资金使用部门。资金权力的层层让渡也就意味着多层监督的产生。因此,科技部门、财政部门、区人大、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公众等均拥有对财政科技经费监督的权力,而项目承担单位作为资金使用部门则必须履行对本单位资金使用监管的义务。多个监管主体的存在势必要求明确相关主体的监管职责、监督程序和方式等,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制衡机制,协调各监督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为提高监管的效率,保证监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广西可以在科技厅下设置一个独立的科技经费监管中心,中心负责人由区人大任免。科技经费监管中心直接负责对财政科技经费进行全过程监管,并定期将监督结果向区人大和社会公众公布。科技经费监管中心的直接监管是广西财政科技投入监管体系的核心。各科技项目承担单位负责对本单位财政科技经费使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规章制度,必要时可参考上海在科研单位建立监事会制度。财政部门和区人大作为财政科技投入的宏观管理部门,可以定期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以及验收进行评估或审计,从宏观上对财政科技经费使用进行管理。国家审计机关根据需要对重大项目或风险投资项目的财政科技经费进行审计。除涉及国家机密外,财政部门、区人大、国家审计机关等的监督结果应实现信息共享,并向社会公众公开。社会公众等主要通过相关部门公布的监管信息以及各部门建立的公众沟通机制对财政科技经费的全过程进行外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