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2 15:27:52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第1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学习动机;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单编号:1671-7503(2015)09-0003-04

一、引言

学习动机是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是发动并维持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使其向特定目标发展的一种内部动力机制。学习动机一直被看作是教学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网络学习中,学习动机同样也受到广泛关注。国内研究者从2001年开始关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动机,十几年间,网络学习动机大量研究中产出了很多优秀科研成果,并对网络课程的开发和网络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基于此,本文将对网络学习动机相关论文进行检索并梳理,以透视网络环境下学习动机的主流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并为我国网络环境下学习动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启迪。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资料来源与样本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近15年(2000.01.01-2015.02.10)刊发的论文。以“网络学习动机”、“在线学习动机”以及“远程学习动机”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中,对“篇名”进行“模糊”检索,将检索结果中的一些公告、通知等无关资料删除,共获得期刊论文75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9篇,研究样本共计94篇。

(二)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在对94篇文献摘要阅读的基础上,对其主题分类,并按照文章发表日期、载文量和主题建立相应数据库,最后生成图表展示数据。

(三)内容分析变量

本研究设立发文时间、载文量、文章来源、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五个研究变量。

1.发文时间和载文量

分析载文量和发文时间,可了解网络环境下学习动机的起源、现状和发展情况。

2.文章来源

样本文献可按期刊的重要程度,将其种类分为硕士学位论文、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和一般期刊四大类。

3.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一般可以分为行动研究法、开发性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等。

4.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的分析是本文的重点与难点,目前专门针对网络学习动机主题的分类尚未有统一的科学表述。为了确定已有研究文献集中关注的主题,本文参考了牟智佳《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学习动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中的类目分类,在阅读文献标题、摘要和内容并确定文献主题后,将其绘制在主题表中。将主题表中的各项研究内容进行归类与合并,最终得到本研究的研究主题变量。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发文时间和载文量

由图1可以看出,国内对网络环境下学习动机的研究从2001年开始,到2005年研究者逐步重视网络环境下对学习动机的研究,并在2008年和2011年分别达到了两个高峰期,年载文量达到了14篇和17篇。由此可以推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学习的普及,研究者开始重视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心理研究,对于新媒体新技术环境下,学习者的心理需求更加受到关注。然而,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泛在学习环境构建的深入进行,我国研究者对学习动机的研究慢慢转入移动学习领域,因此2011年之后,网络学习动机的研究开始下降并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二)文章来源

通过图2可以看出,网络环境下学习动机的研究文献中有19篇硕士学位论文,高级别期刊文献12篇,其中,《电化教育研究》文献4篇;大多数文献来源于一般性期刊,占样本总数的67%。由此可以推测,目前国内对于网络环境下学习动机的研究很多,但优秀的研究成果很少,网络学习动机的研究尚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网络学习动机的研究还需要研究者深入挖掘和探索,需要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指导教学,以促进网络学习者学习的有效进行。

(三)研究方法

对94篇文献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表1,国内对于网络环境下学习动机的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是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占总量的46.8%和29.8%。另外,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较少,仅占总量的12.8%和5.3%。可以看出,受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常使用文献研究法这一现象影响,国内对网络学习动机的研究总体上是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研究者对网络环境下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比较少,但理论终究是要为实践服务的,因此,研究者应该在借鉴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网络学习动机进行实证研究,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去探索能够有效激发并维持网络学习动机的方法,以指导网络课程和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与搭建。

(四)研究主题

从表2样本文献研究主题分布表中可以看出,15年间国内对网络环境下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方面的研究占66%,对网络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研究占17%。反映了网络环境下激发并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十分重要。另外,网络环境下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是受到研究者所广泛关注的。

1.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

相关理论研究中,美国心理学家凯勒提出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比较系统完善,该模式包括注意、切身性、自信心和满足感。另外,较为广泛使用的是动机设计理论专家Wlodkowski提出的TC动机设计模型,如图3所示,TC模型将网络学习过程分为初始、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在不同学习阶段,整合各方面因素,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以达到激发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目的。

从国内对网络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的62篇文献中可以看出,网络环境下学习动机激发和维持的相关研究中,包括了网络学习初始阶段激发学习动机、网络学习中期维持学习动机以及网络课程中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等几个方面。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需要从网络学习平台、学习者、教师三个层面进行。从网络学习平台层面来说,学习平台必须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体系。网络课件在设计中,要贯穿始终地激发学习者内在学习动机。孙艳超和杜华认为,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相比,要营造激励互动的学习环境、创设理解和尊重的情感氛围。吴薇娜认为,实施合理的奖惩措施,建立基于学习者能力发展的反馈评价体系,对学习动机的激发是至关重要的。

从学习者层面来说,学习者要树立积极的态度、增强自我效能感、加强协作交流。罗刚从学习者层面给出了几条网络学习动机激发和维持的有效措施。

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要帮助学习者树立积极的态度、加强协作交流、引导网络学习者正确归因,进而使学习动机得到激发、维持和加强。

2.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研究

成就动机影响因素、网络自主学习中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网络课程中教师行为因素是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魏云指出内在影响因素有目标意识、认知冲突和需要;外在影响因素包括诱因、强化和环境。邹晓华,对回收的286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将网络学习动机划分为三个主要方面,并得出转换学习模式,促进内部学习需要;鼓励外部学习诱导,由外而内激发良好学习动机;激发自我效能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加强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网络教育环境等四项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

另外,研究者运用调查的方法,分析影响学习者网络学习动机的因素,并分析得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牟智佳用解释结构模型建模法,对影响学习动机的14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最终得到网络学习动机的根本性影响因素:平台功能与设计和辅导教师。马萌对网络学习中的教师接近行为这一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两者总体相关度数值为0.5445,教师接近行为的使用促进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对网络学习动机的激发作用是积极的。张文兰对85名学生进行调查,认为影响学生网络学习动机的因素包含学习平台层面、教师层面、学习者层面和课程学习层面,其中,辅导教师是影响学生网络学习动机的根本因素,学习活动设计是影响学生网络学习动机的核心要素。

3.网络学习动机水平调查研究

网络学习动机水平调查研究有6篇文献,对网络学习动机水平调查是网络学习动机研究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网络学习中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及其权重,并为激发、维持网络学习动机策略的研究提供依据。刘凤存以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为个案,对具有代表性的六个学习中心成人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影响成人网络学习动机的个人基本情况、个性特征和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和统计,得出成人网络学习动机复杂多样、变动不羁、意识淡漠等特点。姚文清对某大学150位学生进行调查得出网络自主学习动机变化及动机缺失原因。

4.网络环境与学习动机相关性研究

网络环境与学习动机相关性研究主要围绕网络学习环境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展开,史晓亮认为网络英语学习动机与成绩之间呈正相关,与外在动机相比较而言,内在动机与成绩的相关度较高。孟丽丽对234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网络游戏参与动机与学习动机的相关性。刘盛峰对600名学生进行问卷测试,建议学校要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予以培养与激发。刘君红认为学习动机与策略相关性中,深层动机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影响大于表层动机、社会情感策略更容易受到学习动机强度的影响。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网络学习动机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通过对样本文献的分析,可将网络学习动机的主流研究与发展归结为以下三个特点:网络环境下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研究、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研究是我国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网络学习动机研究中并未出现研究者广泛接受的本土化动机理论成果;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是我国网络学习动机研究中较多采用的研究方法,不过,近年来对网络学习动机实证研究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二)启示

总结网络学习动机的研究现状,在引发我们思考的同时,也为我国网络学习动机的研究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迪。

1.进行深入的高水平研究,注重理论思辨与实证研究的结合

网络学习动机迄今为止还是没有得到有效激发,不乏有研究者对网络学习动机进行长期而深入的实证研究,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都处于对网络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激发网络学习动机策略的研究等理论思辨的层面上,因此,研究者应更长期、更深入地对网络环境下学习动机进行实证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对学习者网上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

2.研究者应该对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兼顾

对网络学习动机的研究应该建立在大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在研究时充分考虑所有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在激发网络学习动机的同时要兼顾维持其在一定的水平上。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第2篇

[关键词]学者;网络;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学者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和重要力量,通过对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四省学者进行调查,了解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看法,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态度,以及借助网络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形成调查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结论,为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调查目的及意义

本次调查,以了解学者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态度,以及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为基本诉求。学者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了解学者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态度,以及应用网络传播传统文化的现状,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

二、调查过程

首先,确定调查的具体方法。为了从开放的视角了解学者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认识,让学者对此问题从不同角度谈谈看法,本调查采用访谈的方法,即主要通过电话访谈、邮件访问、现场访谈等方式进行。

其次,确定调查对象。本调查是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主体状况的一个把握,从事社科领域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教研人员应该对这一问题有所关注,我们把调查的对象限定在从事社科领域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教研工作人员,以高校教师为主。为了扩大调查对象范围,使调查结果更客观,我们选取了四省人员。我们选取的学者,长期从事社科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且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对本次调查具有一定说服力。由此,我们对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省份三十位学者进行了调查。从年龄构成看,访谈者以中青年学者(35—49岁)为主,所占比重为87%,50岁以上学者所占比重为13%。从学科构成看,访谈者的具体学科涵盖哲学、历史、中文、文化学、伦理学、教育学、图书馆学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领域。这些领域是和传统文化及网络文化相关的领域。从学历职称构成看,访谈者中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重高达80%,本科学历所占比重为20%。职称全部为副高职及以上。所以,无论从年龄、专业,还是职称上看,我们的选择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够对我们所调查的问题进行有效和充分说明。

再次,设计调查问题。现实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网络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致的,我们先从学者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的看法切入,进而深入到对网络中传承发展传统文化问题的认识。由此,围绕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的看法、对网络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通过网络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状况等方面展开,具体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2.传统文化哪些应该传承,哪些应该抛弃?3.网络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以及网络能否成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载体?4.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实践情况。

三、调查概况及分析

本次调查,通过电话访谈、邮件访问、现场访谈等方式,与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四省份三十位学者[1]进行了沟通交流,最终形成调查样本二十五份。针对这些样本,我们来进行分析。

1.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的看法

学者普遍表示传统文化当前传承发展的现状不理想。在我们的访谈中,大多学者认为,当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经开始重视,但存在虚化的倾向。河北历史研究学者姜教授认为,“目前网络中的传统文化消极的、封建的东西太过。西方文化、非主流文化,甚至、不客观的观点也很多,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存在虚热。”黑龙江科技教育学者闫教授表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还远远不够,和国外差距很大。韩国、新加坡从骨子里尊重传统文化。”并进一步指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多的是认同西方文化,源于对教学体制建设的忽视。教学缺位,体制机制的缺乏,使传统文化遗失。”黑龙江文化研究学者高教授从自身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感到,“目前人们对什么是传统文化精髓,并非所有人都了解。”从学者们的回答可见,学者们认为当前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很不理想。

2.学者对传统文化哪些应该传承,哪些应该抛弃的见解

学者普遍表示要辩证看待传统文化。黑龙江闫教授提出“对传统文化精华糟粕的判断,应该辩证看待。现代我们认为的糟粕,对当时有积极作用,就是精华。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要有重点。当然,传统文化中包含一以贯之的核心内容。但重要的是,一定要结合时代。”学者还从个人教学和研究的实际,提出传统文化哪些应该继承,哪些应该抛弃。北京文化研究学者高教授认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很多,值得继承,比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念;刚劲有为的人生理想;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格;家国一体的国家意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等。应该抛弃的是:滑头哲学;混世观念;等级意识;专制文化。”黑龙江高教授认为,“儒家所主张的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积极入世的精神对现代人的道德修养,以及责任意识有积极作用。道家对生命本性的尊重,以及人回归自然,融于大自然之中的生命体悟,对现代人的浮躁心态,紧张节奏下的心理压力,有疏导作用。而尊卑、官本位、专制应该抛弃。”从调查可以看出,学者普遍表示要辩证对待传统文化,但对于应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给予了不同解答。

3.学者对网络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作用的态度

大多学者表示网络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积极意义。江苏文化研究学者林副教授表示“文化如果是观念或思想,或是涉及关联观念或思想,那就当然可以;网络只是信息手段而已,能传播思想信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等。”河北姜教授表示网络在推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很大。并进一步指出博客效果最好。因为“网站只代表网站的或办网站个人的观点,我们只能接受。博客可以让人们进行争论,能够深化。”黑龙江闫教授认为,“网络是最好的载体。能够推荐、介绍传统文化。”指出“文化本质是追求自由,网络是自由的最大体现。网络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最好的结合。而且深受青年人喜爱。应该创建大型的、好的网站,形成样板,让人们普遍接受。从实际看,要扩大传统文化网站的影响。总之,要有高层进行统一部署,加强系统工程建设,使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发展真正落到实处。”学者在肯定网络对传播传统文化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提到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河北姜教授指出,“目前,网络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消极的、封建的东西太多。西方文化、非主流文化,甚至、不客观的观点比比可见,对高校教师和大学生造成一定影响。感到很担忧,呼吁国家管理部门加强高校教师管理,加强网上文化管理。”也有学者认为主要应该对网络加强监管,至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太认可。黑龙江某中医药大学方副院长认为“网络更多是负面,要加强监管。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关键是国家要重视,要做好引导。”从这个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少数学者认为网络文化负面影响更大,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多数学者认为网络在传播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主张应该利用网络载体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4.学者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

学者普遍表示尚未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从我们的访谈中看,学者们经常使用网络,网络在其工作中不可缺少。但在通过网络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大多学者表示没有为之付出实践,北京高教授表示,“目前主要通过课堂和讲座传播传统文化,建立网络论坛还没有成熟的条件,主要是时间不允许,另外这种传播的自觉性还不够。我可能会再退休之后,设立网站或开启博客传播传统文化。”河北姜教授表示,“不会在网上发表观点。网上的东西太多,太杂。网络舆论压力也很大,如果观点不符合网友口味,会遭到网友的群攻。不愿和一些偏见者进行争论,觉得很难争论清楚。”也有学者表示进行着实践,林教授在论坛、博客中发表见解,进行传统文化传播。

四、结论

学者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中青年学者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网络新技术的高应用群体。了解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的看法、应用网络情况,以及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传承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学者普遍表示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不理想,认为要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学者普遍认为网络已经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要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3.在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实际之中,多数学者并未为之付出实践,极少数学者正在借助网络传播传统文化。

注释: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第3篇

【摘 要】在深入贵州省高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阐述了校园网络谣言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并有针对性的对校园网络谣言治理提出了借鉴建议,这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谣言;大学生;影响及应对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提出了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重要战略任务,倡导做文明网民,坚决抵制攻击诋毁、传谣信谣、低俗恶搞等网络不文明行为。校园网络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引导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减少网络谣言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已成为新时期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校园网络谣言的基本涵义

校园网络谣言的含义是在“谣言”内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要界定校园网络谣言必须首先充分理解“谣言”。根据《辞海》的解释,所谓谣言指“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或捏造的消息”。而《朗曼现代英语字典》是这样定义rumor (谣言)的:“谣言是人与人之间传达的,尤其是关于某人的私人生活或官方决定的信息,这种信息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并不真实。”一般而言,国内外学者大多依据以上的基本解释和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对谣言的含义进行挖掘与扩充,并形成了各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由此可见,谣言主要指那些缺乏事实依据或者确切来源且未经证实的并以听传或类似的交际方式在全社会得以广泛传播的各类信息。而校园网络谣言将互联网作为其传播渠道,属于谣言在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是通过网络媒介在校园内传播缺乏事实根据或未经证实的、并在校内外造成恶劣影响的信息。

二、校园网络谣言对大学生的影响

校园网络谣言的可怕之处在于产生的恶劣影响,对于当事的教师及学校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这种影响干扰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造成了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的伤害。

本次调研活动均为贵州省全日制本科在读生,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途径收集资料,男女比例接近1:1,以文史类和理工类学生居多,且大多数是共青团员和群众。本次调研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100%。通过调研分析,笔者从三个方面分开阐述校园网络谣言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校园网络谣言削弱了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

高校开展的学生工作,目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广大师生员工,用科学的理论引导校园舆论,让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念在校园内得以传播并占领主阵地,以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干劲、促进校园和谐的目的。但是,有的网络谣言用虚假的信息歪曲事实、蛊惑人心、混淆视听,削弱了主流价值观念和科学理论的影响力。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56%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谣言会影响到自己的主流价值观念;认为网络谣言不会影响到自己主流价值观念的大学生占调研总人数的44%,低于认为网络谣言会影响到自己正常生活的大学生。

与此同时,校园网络谣言的传播也加大了高校学生工作的难度。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人们接收信息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以及口头、书籍等载体,其传播的速度、范围和影响力都是有限的。况且,在媒体的主流舆论引导下,谣言的传播市场相对狭窄。互联网产生之后,各种各样的信息扑面而来,缺乏事实根据的或未经证实的信息也夹杂其中肆意传播,由此导致的思想问题量多且复杂,令德育工作者疲于应付,有的时候,甚至感觉“鞭长莫及”。

(二)校园网络谣言易引发大学生

在本次调研问卷中发现,有45%的大学生经常从网络上获取谣言,不经常从网络上获取谣言的学生占调研总人数的55%,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不经常获取网络谣言的大学生人数居多,但在后面的问卷中发现,不经常从网络上获取谣言的学生是因为他们在面对网络谣言时,并不能及时有效的分辨出来,以至于才认为自己是不经常获取。在调研中发现:大概能够分辨出网络谣言的大学生占调研总人数的53%,占绝大多数;在后面的访谈中得知,这些大学生面对校园网络谣言时,普遍存在恐惧心理,但又无法准确掌握真实信息及事态发展的进程,这使得网络谣言成为唯一的信息来源。而一些散播谣言者凭借对事件的主观臆断进行大规模的信息群发来煽动大学生的非理性情绪,使得校园矛盾被不断地激发出来,触碰着校园稳定的高压线,极易引起。

(三)校园网络谣言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大学生在获取信息时(包括网络摇言)形式趋于多样化。其中,有30%的大学生通过社会化媒体网站获取信息;通过社交网站获取信息的学生占调研总人数的35%;有21%的大学生通过即时聊天工具(QQ、飞信等)获取信息。他们在获取网络信息时,网络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尤其是网络谣言也随之而来,严重的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首先,校园网络谣言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障碍。网络交流的随意性和隐蔽性使大学生缺乏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导致他们个性的扭曲。其次,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一旦忽视自律能力的培养,就容易掉进泥潭而难以自拔。据调查,很多宿舍因为有了电脑,原来的学习气氛大受影响,有些学生还到校外网吧寻求刺激,这又进一步为网络谣言的滋生提供了环境;再次,网络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尤其是网络谣言,有弱化青年学生道德法律意识的倾向,容易导致青年学生中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滋生。

三、应对校园网络谣言的相关对策探析

面对网络谣言对大学生的冲击,高校管理者必须用积极的网络文化引导他们,使他们更好的利用网络对我们有利的一面,减少或避免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提高校园网络谣言防范的意识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63%的大学生认为在看到与自己有关的谣言,加以思考,但还是认为非官方观点可信度不强。而看看就算,一笑了之的大学生调研总人数的33%;但也有4%的大学生在对待网络谣言时大为紧张,并通过转帖、对他人叙述等方式传播出去。由此可以发现,大学生在面对校园网络谣言时,有一定的防范意识,但防范意识还不够充分,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加强思想上的重视和防范,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网络谣言并充分认识到其危害性,才能将防治的观念深入人心,进而落实到现实的行动中去,在今后面对网络谣言时,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和解决。

此外,学校及其相关部门也要在控制网络谣言中承担主要职责,要进一步彰显学校治理网络谣言的责任意识。学校要有“主动”意识,需加大政务信息公开的力度,主动权威信息和事实处置结果应对网络谣言,切忌在网络谣言无法遏制的情况下才进行控制。学校要有“先机”意识,即在防治网络谣言时把握好介入的时间,做到在第一时间内予以澄清,抢占话语“先机”,使网络谣言失去其传播的土壤。学校要树立全局意识,即综合把握谣言的方方面面,考虑网络谣言事件发展的纵向、横向和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差别,并深入探讨网络谣言涉及的利益和深层次影响,尽量做到统筹兼顾。

(二)不断推进网络谣言监测工作

从调研数据中可以看出:有32%人认为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主动承担起辟谣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抵制网络谣言;有40%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加大网络谣言监测力度,提高防范意识;27%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及道德感,负责任发言和传播信息;只有1人认为网络谣言与自己无关。因此,绝大多数大学生共同认为网络谣言的治理应从跟踪与监测等方面加强,做到从源头上防范网络谣言的出现和发生。学校要建立起网络谣言治理的日常工作机制,对网络信息进行常规的跟踪与监测,并逐渐建立起网络谣言信息库。这可以通过学校门户网站、主流媒体的新闻网站、网页等途径来挖掘与采集网络谣言的相关信息,扩大监控的覆盖面,并专门定制监测信息以实现定向监控。此外,学校还要推进监测手段的智能化,将人工监测与技术监测有效地结合起来,尤其要注重重大校园网络谣言爆发时的监测工作,逐步提炼出具有警示和指导意义的资料并制成分析报告。最后,学校可适当扩展智能化监测系统的使用范围,并对相应的监测软件和评估机制建立好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而定量分析网络摇言、判定谣言级别、摸索演化规律、预测发展趋势,为谣言治理提供详实的数据参考。

(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有52%的大学生认为要严惩造谣者,并加强相关法律普及;认为网络谣言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信力的大学生占全部调研人数的22%;有6%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实名制能够遏制网络谣言;有20%的大学生认为网民只要能理智思考,谣言就能止于智者,即提高公民理性思维。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认为加强相关法律普及的大学生占绝大多数,而认为网络实名制能够遏制网络谣言的大学生占很少一部分。

因此,相关高校要积极主动的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校园网络谣言治理提供制度支持。如此,学校在防治网络谣言时就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当前,我国网络相关立法的效力等级较低,法律概念不统一,立法缺乏实践操作性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网络治理的效果,因此,政府有必要完善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学校网络信息机构和大学生要遵循有法必依的原则,配合政府部门,规范网络言行,对捏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网络机构及个人进行监督和必要的检举揭发。如此,则有利于在政府、学校网络信息技工以及大学生之间构建一个分工明确、权责明晰的治理结构。

四、结语

面对校园网络谣言对大学生的冲击,高校必须用积极的网络文化引导他们,使他们更好的利用网络对我们有利的一面,减少或避免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参考文献

[1] 王恩界,王盈.从一起网络谣言看网民态度的基本特征[J].东南传播,2010(5).

[2] 安仲森.论网络谣言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应对举措[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0).

[3] 陈红梅.网络谣言传播的特征及其应对[J].编辑学刊, 2009(6).

[4] 许亚荃,李炜.从网络的虚拟性看网络谣言[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5] 王国华,汪娟.基于案例分析的网络谣言事件政府应对研究[J].情报杂志,2011(10).

[6] 陈鹏.针对网络谣言的政府义务[J].浙江社会科学, 2012(2).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第4篇

近年来,随着粤东地区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及网络已经渗透到不少学校及家庭中,这自然而然地吸引了一部分的青少年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粤东地区中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文旨在通过调查了解粤东地区青少年学生各个年龄阶段(主要是初中与高中学生)的上网情况,对比其异同,以便我们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引导和规范中学生的网络行为提供一些建议。

2 调查的方法和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粤东四市(潮州、汕头、揭阳、梅州)的部分学校进行调查。调查的年级有高二级和初二级两个年级,总共16所学校。高二级总共调查了8所学校,每个城市各选两所位于城区的普通高中;初二级总共调查了8个学校,每个城市各选两所位于城区的普通初中。每个学校对应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级来进行调查,初二的调查对象是578人,高高二的调查对象是519人,共1097人。共发放问卷1097份,回收1074份,剔除部分作答不全的无效问卷21份,得到有效问卷1053份,有效率为95.99%。

3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1 初、高中学生上网的目的对比

表1 上网的目的

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大部分利用网络进行聊天交友、看电影、听音乐、登陆博客、微博、QQ空间、玩游戏等,而用于学习、资讯所占的比例还是较少的。高中生上网进行网络聊天的占42.6%,而初中生的占29.6%,可见高中生比初中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网上聊天。除了上面谈到的这些,初、高中学生还会初步涉及网上购物或其他商务活动,但所占比例都属较少。

3.2 上网的认知程度对比

3.2.1 对网络的信任度

表2 对网恋的看法

表3 网络与现实的问题处理方式

在网恋问题上,大部分人都认为网恋不用跟现实一样专一,处理问题的方式也跟现实生活不太一样。高中有58%的学生认为网恋不需要专一,42%的学生认为还是需要专一的;大部分初中学生认为网恋不需要专一,达到了85.6%。这体现了大部分初中生认为网络不是真实的世界,对网络的信任度比高中生低。在处理问题上,更多的初中生在网络中处理问题的方式与现实的处理方式不同,这也是初中生认为网络是虚拟的一种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网络的不信任。

3.2.2 对网络资源的看法

表4 网络资源对自己最主要的影响

调查显示,在认为网络资源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知识面和认识朋友、减轻压力这两个个方面,高中生和初中生没有什么差别;而在认为通过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成绩方面,初中生的比例就明显要低于高中生的比例;同时也有更比例的高中生(13.7%)认为自己花太多时间在网络上面,导致了成绩下降,初中生能意识到这点的仅占了8.1%;更值得注意的是,有16.4%的初中生喜欢网上娱乐,不想学习,这样的比例显示初中生的自制能力较差,而网络的吸引力太大,导致这么高比例的初中生无法控制,将注意力从学习转移到网络娱乐上面,而高中生在这一点上所占比例较低,仅占了6.5%。

3.3 网络道德素质对比

3.3.1 对黑客制造电脑病毒的看法

表5 对黑客的评价

根据调查显示,对于网络上一些电脑高手制作电脑病毒的看法,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违法的,不道德的,这也说明了普宁市大部分中学生对网络道德认识还是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的。但也存在少数学生认为制造病毒的这种行为很了不起,非常崇拜他们,并表示想尝试一下,数据显示,存在这种想法的高中生比初中生还多。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中生能认识到电脑黑客都是一些在电脑技术上相当出众的人,而高中生此时正处于喜欢争强好胜、表现欲强、喜欢追求刺激的年龄,并且他们的法律意识较为薄弱[1],因此会出现这种盲目崇拜电脑黑客的情况。

3.3.2 在论坛或聊天室看到不文明文字时的做法

表6 对不文明文字看法

在论坛或聊天室里面看到不文明文字时,有大约一半的学生(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认为很正常,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也有较多的学生对不文明文字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且高中生所占比例要比初中生的高;只有较少数的学生会采用同样的方式回击对方,在这点上高中生所占比例也低于初中生;另外,有14.6%的高中生会劝他人使用文明语言,也有12.3%的初中生会劝他人使用文明语言。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在面对网络不文明现象时都采取漠视的态度,而较少的初中生和高中生会采用积极劝阻的方式来对待网络的不文明行为。这说明大部分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还不是很高,不能认识到网络不文明行为的危害性,也没有将杜绝网络不文明行为当成己任,更别说勇于与之斗争[2]。

4 结论

根据以上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4.1 大部分的初中生和高中生上网的目的以交友聊天、娱乐、游戏居多,并喜欢这样的形式,但将网络用于学习、咨询方面的做法较少。在上网聊天方面,高中生所占的比例比初中生明显多。

4.2 更多比例的初中生认为网络是虚拟的世界,对网络有不信任的感。

4.3 有绝大部分的高中生和初中生均认为网络资源对自己有正面影响,而对于网络的自制力方面,初中生比高中生要差一点。

4.4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电脑黑客制造病毒的行为是违法、不道德的;但也存在少数学生认为制造病毒的这种行为很了不起,非常崇拜他们,想尝试一下,并且存在这种想法的高中生初中生多。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第5篇

一、教材分析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的内容。通过前五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如何与父母交往,如何与同学、教师交往,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学生在第六课第一框中学习了网络交往的一般特点(无限性与两面性),懂得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学习了如何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第六课的第一框从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谈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而本框两目则侧重于如何避开网络伤害,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主要从学会自我保护与遵守网络规则两方面来谈。因此本框内容是上一框内容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本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既针对网络本身特点又针对初中生上网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初中学生网上交往保护自己的办法和应该遵守的规则。

二、学情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中学生作为网络交往的主体,既参与构建网络文化,同时也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其中,部分学生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沉迷网络、网络成瘾、荒废学业已经成为突出问题。再加上网络诈骗事件时有发生,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学生上当受骗、受不良信息影响的情况也不容忽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知道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懂得上网要遵守法律。

能力目标:具有抵御网络诱惑的能力。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辨别觉察能力,在网络交往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培养在网络交往中遵守道德、践行法律的意识。培养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能力。提高全面、辩证看问题的能力,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合理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乐于进行正常的网络交往,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憎恶破坏网络正常秩序的行为。培养抑恶扬善、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树立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强化规则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网络交往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在网络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积极预防网络危害。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网络世界不是随心所欲,它和现实世界一样需要遵循共同的规则”的道理。

五、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情境的创设通过生活、问题、画面再现等方式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步人情境,结合自身,角色探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事实胜于雄辩,教学中一个个真实有说服力的案例,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总结归纳法:在讲授的过程中,以归纳法为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1.设情境、做选择、讲理由、忆好处。

在下列情境中你会如何选择?

(1)11月22日,青岛市黄岛区发生了爆燃,你想了解一下,事故发生的原因,截止到现在为止,死亡多少人,受伤多少人,受重伤多少人,你是选择看报纸呢?还是选择上网呢?请同学们说说理由。

(2)你想知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的出处,你是去图书馆查找呢,还是直接上网查找?请同学们说说理由。

(3)如果你想与小学的同学经常交流自己的初中生活,你是经常组织同学聚会还是建立一个qq群呢?请同学们说说理由。

(4)晚上写完作业,你想看个电影放松一下,你是去电影院呢?还是打开电脑,上网找部电影看呢?请同学们说说理由。

2.看漫画、忆坏处。

看漫画,你能够总结出网络交往对人的消极作用吗?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对人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为从避免网络伤害的角度谈如何自我保护,如何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做好铺垫和准备,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课的内容学习。)

过渡:网络有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网络又有消极的作用,我们要回避网络的伤害,学会自我保护。今天我们就从如何避免网络伤害的角度来谈一谈如何自我保护,如何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六课第二框的内容: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新课教学:

环节一:网购陷阱多,网络陷阱大家谈——网络交往中加强自我保护的原因

1.网购陷阱多:老师讲自己“双十一”购物上当受骗的经历。

讲经历:说到网络危害,老师刚刚吃了大亏。我在11号拍下了一件223元钱的衣服,一直都没有给我发货。18号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来自海南省的电话,对方是个女的,自称是这家网店的客服小艾。我就问她:“你怎么还没给我发货啊?”她告诉我:“刚刚这笔223元的交易由于双十一网络拥挤出现故障,处于被冻结的状态。不能给你发货。”我说:“那我就退货吧!”她说:“冻结状态也没有办法退货。”并给我在网上发过来一个网址,让我填身份证号、银行号等等一堆信息。后来她说让我登录我的网上银行激活本次交易。但是在激活的过程中需要收2元钱的手续费。我一想,我那么多钱都花了,就这么两元钱多花就多花吧。没过多久,我的手机就收到银行发来的交易短信,内容显示我的银行卡交易了160多元而不是两元钱。我再次拨打了来电的号码,对方已经关机。这时,我才意识到,我已经上当受骗了。后来我就和这家网店的另外一个客服联系,他告诉我他们网店里根本没有这样一个人。

教师设疑:老师为什么那么容易上当受骗,损失了那么多钱?

学生分析……

教师小结:老师上网购物上当受骗的经历说明:老师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强,轻易相信别人,而且轻易泄露了个人资料。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板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要轻易泄露个人资料)

2.网络陷阱大家谈。

同学们,你们在上网的时候遇到过什么陷阱吗?

学生阐述。

老师归类。

(设计意图:从老师上网购物上当受骗的经历讲起,激发学生回忆自己在上网过程中遇到的陷阱,例如网络游戏、不良信息、网络诈骗、网友见面等。从而通过学生自己的讲述分析、归纳出网络交往中加强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过渡:同学们,我们怎样避开这些网络陷阱,更好地享受网络呢?

环节二:群策群力想方法——网络交往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陷阱一:网友要求见面

教师设疑:

1.与网友见面就一定会受到损害吗?是不是所有的网友都是坏人?

2.见网友会有几种结果?

3.如果碰到不良网友,怎样避免受到伤害呢?

学会讨论想出办法……

(例如:先通过视频了解,带上武器,在家长、同学或者老师的陪伴下,在比较热闹的、安全的公共场所进行见面。)

4.我们可不可以和任何人都不说,就悄悄地去见网友呢?

教师小结:网络交往对象具有隐蔽性、间接性和虚拟性。网友有可能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也有可能故意伪装起来骗取我们的信任。网络交往确实能够带给我们许多朋友,但是为了避免我们受到损害,我们不能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说见就见。如果非见不可,就按照同学们的建议做好准备,留心观察,还要随机应变。(板书: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

教师设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找谁来帮助我们解决呢?学会回答……

教师小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要找老师、家长、同学,不能仅仅依赖网友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板书: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

陷阱二:网络诈骗

ppt列举学生们常见的诈骗形式:中奖

教师设疑:同学们如何应对这类网络诈骗呢?

学会讨论想出办法……

教师总结:我们上当受骗往往与我们心中的贪念有关,克服自己的贪念才是抵制诱惑的最好办法。除此之外,我们不能轻易相信网上弹出的中奖信息等,提高自己的辨别察觉能力。(板书:提高抗诱惑能力、提高辨别察觉能力)

陷阱三:不良信息

ppt列举学生们常见的不良信息:色情、暴力、血腥。

教师设疑:同学们如何避免网络不良信息?

学生讨论想出办法……

教师小结: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有的对我们有益,有的对我们的身心发展造成巨大的伤害。抵制诱惑,提高自己的辨别、察觉能力,知道哪些内容对我们有益,哪些内容对我们有害。

教师总结:网络交往对我们有消极的作用,我们要回避网络伤害,学会保护自己。自我保护的方法可总结为:三提高,三不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要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要轻易答应网友的要求,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提高抗诱惑能力和辨别察觉能力。

(设计意图:设置贴近学生网络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出避免网络伤害自我保护的方法。)

环节三:遵守网络规则,学会规范自我

1.网络自由。

过渡:我们上网除了休闲娱乐、查找资料、结交朋友、了解时事外还会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同学们会在什么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呢?老师找到了一所学校的贴吧,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为这位S老师“盖楼”。

教师设疑:

1.同学们想一想,直接面对老师,他们能这样说老师吗?

2.如果同学们私底下这样说老师有没有可能?

3.在网络实名的情况下,他们能这样说老师吗?

4.在网络匿名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这样说老师吗?

5.为什么在现实世界里学生不可能那样评价老师,而在网络世界就如此评论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这就是网络世界。网络世界就像一个舞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带着面具,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

教师追问: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摆脱任何约束,自由自在,为所欲为呢?网络交往的自由有没有限度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网络交往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度,但是如果在网络上没有任何约束,任意行事,那么网络交往秩序就会混乱不堪,网络环境就会相当污秽。所以,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自由一样,都是相对的,都是有限度的。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事例,引发学生对自由问题的思考,使学生懂得“网络交往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2.网络规则。

网络交往中应当遵守哪些规则呢?

请学生说网络交往遵守道德的表现:在网络聊天室、公告栏等公共场所,要语言文明,轻松幽默,不辱骂他人;对求助者,要出于爱心,尽力相助;与网友交流,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

教师归纳:不骂人、帮助人、不骗人。

ppt:呈现具体实例

教师小结:网络是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我们共负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的责任。我们要做一个文明的上网者。

请学生说网络交往遵守法律的表现: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侮辱他人人格,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露国家机密;不制造、传播病毒,不利用网络破坏公共设施等。

ppt:呈现具体实例

教师小结:网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我们不仅要文明上网,还要有很强的依法行使的意识。

环节四:课堂小结

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网络有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网络又有消极的作用,我们要回避网络的伤害,学会自我保护。做到三不、三提高。网络是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是我们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所以我们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还要规范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从而尽情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环节五:作业布置——学以致用

上网的时候,能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保护自己的知识,避免网络伤害。遵守道德和法律。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第6篇

论文摘要:网络社会是一个与现实社会生活系统有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因而表现出其不同的网络伦理道德特点。当今,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高职大学生已融入网络生活,本文针对其网络道德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加人到“网民”行列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快速发表论文

    一、网络社会及其道德特点

    (一)对网络社会的理解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迅速渗透,“网络社会”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一种理解认为:“网络社会”就是指作为各种网络共同构成的“互联网”以及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所实现的“网络化”过程中“网民”之间的互动;另一种理解是以“网络空间”来界定“网络社会”;有人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在线”整合体,也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模拟传统社会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平台,或者说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传播环境,一个虚拟社会”。无论怎样理解, “网络社会”都是一个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直观地看,网络空间展现的纯粹是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数字信息所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交往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网络社会不同的伦理道德特点。快速发表论文

    (二)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

    第一,网络社会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

    道德标准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道德评价,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形式主要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道德活动范围受物理空间限制。道德交往一般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过程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等因素,交往的范围也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道德评价标准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通过历史的积淀趋于稳定、统一,并带有民族性特征。而网络社会,网络化的道德交往是虚拟空间的反映,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道德关系不仅仅是熟人之间的善恶评价关系,大量陌生的、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在网络中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而对同一性质的行为,其道德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网络社会道德行为的难控性

    首先,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离散结构,没有中心和界限,不受任何组织机构控制。其次,与现实社会交往主客体不同,网络化交往的主客体处于“无标识状态”和虚拟状态下,可以隐藏姓名、身份、年龄、性别二形象等,因而信用度、可靠性无从谈起,更无组织机构加强控制,交往形式以字符为介,是间接的、虚拟的、符号化的,可相逢不相识,人们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或不约束自己。现实中人们不能或不敢做的事在网上可能会做,故非常自由和难于控制。

    第三,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者来维系。而网络社会由于其虚拟性的特点,网上人的言行仅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遵从道德规范与否也不易觉察和监督,道德规范约束力大为减弱。

    第四,网络社会道德的新要求快速发表论文

    1985年,J·H·穆尔在《元哲学》杂志上发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的论文,指出计算机技术创造的新的可能性的周围,存在着传统伦理学不能直接回答的一系列道德新课题。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近数年间发生的并具有新的特点。人类社会道德规范在历史运动中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在适用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发展同样也需要教养,网络行为也需要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因而需要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构建适用于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

    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使网民常常处于道德的冲突与选择中,而表现出网络道德行为的一系列问题。高职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活跃,是接受新事物的敏感人群,已融人网络社会生活,网络道德修养成为其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在高职院校210名大学生进行了间卷调查,间卷涉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旨在了解高职大学生网络生活、网络道德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从而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一)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道德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54. 76%高职大学生认为与传统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比,目前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不健全的,尚待完善,21. 9%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不同的,需要发展其自身的道德规范。

    在网络生活实践中,92. 86%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需要法制规范;49. 05%高职大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示气愤;40. 48%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没有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6. 6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是规范的,30. 95%认为自己的行为比较规范;55. 24%高职大学生对对现在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表示非常反感;在网络游戏泛滥的今天,仍有51. 9%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无聊,浪费时间。

    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高职大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理性地看待网络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其网络道德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快速发表论文

    第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模糊

    5. 71% 的高职大学生认为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任;18. 5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不必太认真;10. 48%高职大学生分不清哪些网络行为是不道德的;56. 67%的高职大学生对电脑“黑客”很佩服,认为他们技术高超;34. 76%高职大学生会好奇地进人一些不良网站;35. 24%高职大学生对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些数据说明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网络道德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第二,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规范不了解

    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网络生活应遵守的公共准则,也是人们正当网络行为的指南,而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达83. 33%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法规;62. 38%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道德要求,那么高职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就会无所适从,就会出现不当的网络行为甚至是违反法律、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部分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55. 24%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5. 24%的高职大学生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的理由是不痛快时发泄一下,43. 33%的同学是别人用时我也用;其次,浏览不良网站,8. 1%的高职大学生主动浏览黄色网站,30. 48%的同学偶尔浏览过;当无意中看到反动的宣传文章或讨论时,34. 76%的高职大学生表示会因好奇,进去看看;第三,因上网而影响正常学习,11.9%的高职大学生因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包宿上网,41. 9%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偶尔通宵上网,25. 24%的高职大学生因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而逃课上网,32. 86%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也逃课上网。

    在网络社会中,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是其思想道德状况的真实体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丰富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引导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道德的实质

    网络道德是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调整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电子空间,进而调整人与电子空间和物理空间等多种关系的一切原则和规范的总和。网络社会是网络主体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建立起来的,但网络并不是伦理道德的主体,而只是一种载体,网络道德的主体仍然是人,网络道德实质上就是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规范。离开了人,离开了普通意义的伦理道德,网络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开设有关网络文化知识的讲座,使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认识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明确网络道德的实质,了解在现实社会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在网络这个虚拟、开放的社会、这个缺乏监管、制约的社会也同样需要遵守;另一方面,丰富高职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内容,增添网络道德特殊要求的讲解,如我国针对网络道德问题制定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十戒》等,还可根据高职大学生中的主要网络道德间题,编写同学们自己的网络道德小册子,目的就是使高职大学生了解网络道德的基本要求,从而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在网络活动中自觉践行道德原则。快速发表论文

    (二)发起“文明上网”的倡议,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

    网络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不明确是高职大学生无法正确判断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行为的最直接原因。目前在网络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道德与法的结合,把网络道德的内容以法律和道德条例的形式,对网络人提出遵守网络规范的要求。如美国政府通过的《信息净化法》、《总统反恐怖法》、《隐私权保护法》。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过并采用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颁布网络伦理宣言,明确谴责“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90年代,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并于2001年11月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网络伦理道德规范从对网络技术人员到普通“网民”,再到青少年网络人,都提出了相应的规约,但由于宣传不够,这些规约远没有被网民所了解。

    因此,一方面,国家政府应加大对网络法律规范、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文明上网氛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利用高校阵地加大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如借鉴国内外网络伦理研究成果,根据本校的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增开“网络道德”课程,开展专项的网络法规、网络道德的学习活动,提出“文明上网”、 “争做网络道德学生”的倡议等,推进网络道德规范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促进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树立网络道德观。

    (三)强化网络道德意识,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网络道德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系统,是网络道德认识、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的统一体。网络道德认识是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的理解与评价;网络道德情感是网络主体在一定网络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和他人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如憎恨感、愉悦感、责任感等;网络道德意志则是不受网络诱惑因素的影响,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网络行为,包括自主、自律、自觉等。

    网络道德意识不强是目前高职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一个主要问题,网络道德意识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综合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应通过一切途径,如课堂教学、舆论宣传引导、校园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校园网络管理等等,创设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网络道德意识引导的大环境,提升一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提高他们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的判断与评价能力;丰富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情感,深化“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理念;增强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志,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努力做到网络生活中“慎独”。从而,强化高职大学生上网的尊重意识、诚实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提升其网络生活的思想道德境界。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第7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寝室文化

网络的流行的确给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但网络在宿舍中的流行,也给寝室文化带来了很多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寝室文化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寝室文化是个广义概念,它是反映大学生衣、食、住、行的一个综合范畴。[1]的确,过去的寝室文化涉及的就是这些。但是网络的异军突起已经给寝室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挑战:

(一)从硬件设施来看:物质文化的变化。寝室的硬件设施包括寝室所处的自然环境、规划布局、内外陈设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高校的校园已经从过去的那种低矮破旧的楼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豪华楼房,无论是自然环境、规划设置还是设施风格都比以前显得更加人性化。[2]尤其是高校的寝室建设,看看目前的许多高校的寝室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种几张桌子、床、椅子的简陋设施,很多高校在寝室里配置了电视、电话、电脑桌、网络接口等,学生在寝室里可收看到有线电视和上网。

(二)从软件上来看:一是制度文化的变化,二是精神文化的变化。这里主要阐述精神文化的变化,其核心是价值观,包括学习方式、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等。优越的硬件设施和便捷的网络使得许多学生的学习场所已经由原来的教室、图书馆转移到寝室,他们通过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进行网上学习,通过阅读网络上的电子书籍、期刊杂志、网络新闻、BBS论坛等来获取知识。伴随着学习方式的转变,人际交往方式也随之变化,过去以通信、打电话、参加社团等经典的交往方式逐渐被方便快捷的电子邮件、QQ聊天等取代,因为新的通信方式给大学生进行远距离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他们利用电子信箱、QQ聊天、网上留言等在不与人直接接触的情况下,以符号的形式就可以与别人交流,这种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倍受许多大学生青睐。但有的学生为了逃避现实交往的困难,开始慢慢沉浸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他们不愿再与现实中的人交往,甚至对网络形成了依赖,无疑会造成自我封闭或是心理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物质文化层面的优越性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然而在精神文化层面所呈现的重大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笔者从精神文化层面对大学生个体身心的负面影响做阐述。

(一)对个体身体的伤害:由于电脑长时间接触电脑,又得不到适当的锻炼,导致学生的视力和身体素质的严重下降。2003年3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国政法大学目前近视人数约占在校总人数的30%―40%或更高,肺活量不达标者占7%―8%。在校8000多学生中,有10人左右患有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每年约有7―8个肺结核学生到校医院就诊。每年的12月、1月是校医院医疗的高峰期,曾出现过一天有570―580个学生前来就诊,这种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二)对个体心理的伤害:其一是迷失自我。优越的寝室环境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绝对自由的小空间。在这里,家长不会每天都督促他们学习,教师也不会来干预他们的业余生活,宿舍管理员也不会因为他们上网而把他们视为违反宿舍规章制度,再加上有些大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利用网络之便,打着学习的口号“为所欲为”。不断载出的报道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2004年12月1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上大81名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被集体劝退;2005年1月4日《北方热线网――沈阳日报讯》刊出“清华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步步沉沦被学校开除”;2007年4月16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爆发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据有关方面分析,主要也是长期沉迷于游戏、暴力导致的结果。屡屡发生的这些事件令人触目惊心,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警惕。其二是价值观的迷失。不良的网络信息引发思想混乱。据调查,互联网上发达国家垄断着90%以上的信息资源,从而通过网络向全球其他国家不断发送和传递文化信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不同的信仰及其所谓的人权、民主的理念也使我国的传统的思想文化教育受到强烈的冲击,从而使大学生们本来不太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混乱,甚至盲目崇拜外国。另外据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的蒂姆莱贝教授的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大约有47%与色情有关,而据浙江调查显示有25.4%的大学生偶尔无意中去过,因好奇偶尔无意中点击的占14.5%,有3.6%的学生经常光顾。[3]将近一半的比例也让我们感到忧心。

三、应对的策略

笔者试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和网络管理方面给大学生一些建议。

(一)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广泛开展身心健康教育:从生理健康来说,我们要合理饮食、适时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多参加社交活动、保持愉悦的心情等。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的经验,一个完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该包括工作网络、教育网络和服务支持网络。[4]应对因网络而引起的问题,我引用林崇德先生把教育对象分级策略:正常行为、轻度心理障碍和严重的心理障碍。我们必须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对策:若是正常、健康的个体,通过常规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正常人健康地生活,克服种种危机,防止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变态的发生,使他们心理得到完善的发展;若是轻度心理障碍的个体,如问题行为、不良习惯、环境适应问题等,这类群体能认识到自己心理异常,而且多数人能主动寻求帮助和治疗,他们良好的自我调节功能无需我们过多操心;最重要的是严重的心理障碍者,此类患者的心理障碍表现包括幻觉、思想错乱、行为异常、感情失调,对自己完全丧失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沉迷网络等。这类人虽然为数不多,但影响比较大,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学生、教师、宿舍管理员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等各种力量来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尽快使他们恢复正常的生活。若通过教育仍解决不了的严重患者,我们必须求助医疗机构来承担。

(二)加强网络管理员的管理:从技术层面来看,网络的管理主要是网络的安全管理,其保护措施主要从物理安全、访问控制和传输安全等三个方面来考虑。[5]物理安全主要是防止对网络设备和电缆等的非法使用和意外损坏等。在寝室中主要涉及的硬件资源是网络接地系统、布线系统、端口、电缆等。本着节约、安全、合理的原则,访问控制识别并验证用户的身份,将用户限制于已授权的活动和资源。如网络管理员设置口令一定要起到保护作用,若发现网络存在非法入侵者的活动时,不是立即制止入侵者的活动,而是采取跟踪非法入侵者的活动,检测非法入侵者的来源、目的,非法访问的网络资源,判断非法入侵的危害,确定处理此类非法入侵活动的方法。网络资源的属性一定要体现主从关系,例如为了防止用户破坏文件,将文件的属性设为只读;为了授予某一类用户修改和使用文件的权力,将该文件的读写和执行权限授予该类用户;网络的安全监视,通过监视可以立即发现网络故障点、控制网络访问范围;审计和跟踪,这由两部分构成,记录并在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统计,从而找出问题所在,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传输安全要求保护网络上被传输的信息,防止其被窃听或修改。在校园网中,良好的物理安全是传输安全的前提,在传输过程中用到数据加密和防火墙技术。如何实现加密,则需用到加密解密算法,如DES、RSA和数字签名。有两种包过滤和应用层防火墙技术。这里的包过滤主要是对一些垃圾信息、色情信息、病毒信息和恶意的政治信息等消极信息和侵蚀学生思想的信息进行屏蔽,同时对一些非法网站进行过滤;应用层防火墙主要是察看用户在什么时间访问过什么网站,这些还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察看查看有没有出卖机密信息、识别网络间谍。

从网络教育层次来看,网络管理员建立特定的网络规章和网络安全方面的教育。网络法律是针对网络中出现如网上欺诈、网上剽窃、网上散播谣言等现象而制定的法律,除了国家或政府制定的网络法律以外,还可以根据各个学校出现不同的情况,在小范围制定一些规章制度,这样更具有针对性。定期把一些信息给学生,以便学生能及时的了解动态信息。

(三)加强网络用户的个人管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寝室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我们要自觉注意安全,特别是用电的安全,网络开通后,寝室里无形中增加了许多电器设备,这些贵重的物品要妥善保管好,平时我们一定要注意防火、防盗。另外对于网络用户除了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网络管理员的要求以外,还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网络活动发展迄今,早已向社会展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不运用网络道德对计算机活动进行控制,将影响其进一步健康发展。对于我们应当自觉培养一种“慎独”精神,即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僻居独处的情况下,也要谨慎自己的一举一动,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放纵胡为。

总之,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自觉抵御网络的侵蚀,在网络流行的今天,在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氛围下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文凯.大学生寝室文化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1991,(5):43.

[2]葛金国.校园文化:理论意蕴与实务运作[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97.

[3]胡礼祥.网络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1,(7):36.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第8篇

一、网络社会及其道德特点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迅速渗透,“网络社会”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有人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在线”整合体,也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模拟传统社会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平台,或者说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传播环境,一个虚拟社会”。无论怎样,“网络社会”都是一个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网络空间展现的纯粹是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数字信息所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交往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网络社会不同的伦理道德特点。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网络社会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网络社会道德行为的难控性以及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网络社会由于其虚拟性的特点,网上人的言行仅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遵从道德规范与否也不易觉察和监督,道德规范约束力大为减弱。

二、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网络社会道德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54. 76%大学生认为与传统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比,目前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不健全的,尚待完善,21. 9%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不同的,需要发展其自身的道德规范。 在网络生活中,92. 86%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需要法制规范;49. 05%大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示气愤;40. 48%的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没有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6. 6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是规范的,30. 95%认为自己的行为比较规范;在网络游戏泛滥的今天,仍有51. 9%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无聊,浪费时间。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大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理性地看待网络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其网络道德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首先,部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模糊。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 5. 71%的大学生认为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任;18. 57%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不必太认真;10. 48%大学生分不清哪些网络行为是不道德的;56. 67%的大学生对电脑“黑客”很佩服,认为他们技术高超;35. 24%大学生对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些数据说明部分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网络道德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第二,部分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规范不了解。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网络生活应遵守的公共准则,也是人们正当网络行为的指南,而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达83.33%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法规;62.38%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道德要求,那么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就会无所适从,就会出现不当的网络行为甚至是违反法律、道德规范的行为。

再次,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其次,浏览不良网站。第三,因上网而影响正常学习。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丰富院校德育内容,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道德的实质

网络道德是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调整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电子空间,进而调整人与电子空间和物理空间等多种关系的一切原则和规范的总和。网络社会是网络主体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建立起来的,但网络并不是伦理道德的主体,而只是一种载体,网络道德的主体仍然是人,网络道德实质上就是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规范。离开了人,离开了普通意义的伦理道德,网络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二)发起“文明上网”的倡议,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

网络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不明确是大学生无法正确判断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行为的最直接原因。目前在网络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道德与法的结合,把网络道德的内容以法律和道德条例的形式,对网络人提出遵守网络规范的要求。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过并采用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颁布网络伦理宣言,明确谴责“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90年代,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并于2001年11月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网络伦理道德规范从对网络技术人员到普通“网民”,再到青少年网络人,都提出了相应的规约,但由于宣传不够,这些规约远没有被网民所了解。

因此,一方面,国家政府应加大对网络法律规范、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文明上网氛围。另一方面,应利用高校阵地加大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如借鉴国内外网络伦理研究成果,根据本校的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增开“网络道德”课程,开展专项的网络法规、网络道德的学习活动,提出“文明上网”、“争做网络道德学生”的倡议等,推进网络道德规范在高校的普及,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树立网络道德观。

(三)强化网络道德意识,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第9篇

1、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不当网络舆论的出现在无形当中对当代大学生的三观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利用网络渠道了解相关资讯。网络上传播的带有积极意义的言论对于大学生来说则是一种激励和帮助,但是若有一些较为偏激和反动意识的言论则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学是培养社会型人才的乐土,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开始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不当网络舆论的危害应被尽快消除,这样才能够营造更好的大学学习环境。

2、侵犯他人权利

网络带有虚拟化的性质,因此很多人会以匿名的形式来散播谣言,这就给心存不轨的人提供了侵犯他人权利的机会。而这种行为和现象显然是违法了法律,若是不能够以法律的形式来加以制止的话,则会给他人或其他组织造成名誉、信誉、声誉上的危害。

3、危害民族团结

不法舆论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团结产生了危害,例如一些反社会人员会利用网络造谣生事对我国民族团结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消极的无政府主义、偏激的政治意识形态将会滋扰我国的民族团结与社会安定,从这个层面上看加强对网络舆论的规范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重要性

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确立,对于高校健康稳定的运行、大学生健康地成长、社会的稳定与团结等,都有着积极和重要的促进作用。加之我国对高校网络舆论的立法不足,更加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建设的必然性和迫切性。为了帮助高校建设一个和平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帮助大学生之间进行文化学术交流,更为重要的是要帮助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加强对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建设尤为重要。

三、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局限性

我国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还存在着一些局限和不足,例如国家立法相对滞后,其主要体现在上位立法不足、下位立法庞杂。不仅如此,在法制宣传与教育上还有待提高,宣传力度的有限以及教育水平的低下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建设和完善。由此可见,网络舆论法律规制建设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加强对现实问题和不足的分析成为首要任务。

1、国家立法相对滞后

(1)上位立法不足。对于具有全局意识的信息网络综合立法,我国尚未进行确立和制定,这也使得我国呈现出上位立法不足、法律统率缺乏的现状。虽然我国有几部法律是涉及到高校网络舆论的,但是从内容和效用上来看,其没有真正发挥出作用。相关部门也制定了部分针对高校网络舆论的制度,但是也只是纸上谈兵毫无实践意义可言。

(2)下位立法庞杂。下位立法庞杂指的是公安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文化行政部门以及教育部门等,其都有涉及高校网络舆论规范,但是这些部门只会从自身管理和利益上出发,从而出台大量带有重复性和矛盾性的规章立法。这就导致下位立法出现庞杂的现象,也严重制约了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建设。

2、法制宣传与教育不足

(1)宣传力度有待提高。高校在开展网络舆论法制宣传工作上有待提高,这是因为高校只关注到学生的成绩状况,而忽视了对高校网络舆论的关注。良好和规范化的网络舆论环境可以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氛围,但是部分高校并没有意识到网络舆论环境营造的重要性。因此在法制教育的宣传上一直是止步不前,说明开展网络舆论法制宣传工作十分重要。

(2)教育水平有待提高。除了在宣传工作上部分高校还存在不足,同样在大学生法制教育水平上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很多高校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上力度不大,尤其是在教育讲座、教育课程的开展上还有所欠缺,从根本上来看这是因为高校对网络舆论宣传和教育的意识不足。

四、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措施

从上述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网络舆论法律规制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科学立法

国家应该针对网络舆论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只有从制度上进行约束才能够更好地营造健康和绿色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为此国家和政府应做好立法和执法工作,不断加强高校和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意识,从根本上杜绝高校不当网络舆论的出现和发生。

2、加强网络法制宣传教育

(1)开展网络法律宣传。我国应加强网络舆论法制宣传工作,尤其是要针对高校网络舆论展开相应的工作。其形式可以采取分发教育宣传传单,或者是安排校园讲座,让更多的高校意识到网络舆论法律建设的重要性,同样也能够起到约束大学生并且正确看待网络舆论。

(2)开展网络法律教育。面对日益严重的高校不当网络舆论问题,加强网络法律教育工作迫在眉睫。高校应积极开展网络法律的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学习和了解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内容。网络舆论法律规制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同样在建设工作中加强教育和宣传也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3、强化网络技术控制,提升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1)强化网络技术控制。高校工作和管理者应加强对高校网络平台的建设,良好和健康的网络平台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术和文化交流,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言论进行规范化。高校网络平台的建设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培养其一定判断是非的能力。因此高校应加强对网络技术的控制,积极引进网络技术性人才。

(2)深化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高校大学生约束自身行为,网络道德教育的宗旨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网络道德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足够的道德素养,既不做出利用网络危害他人或其他组织声誉的行为,也要正确看待网络舆论。

(3)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自律意识,即应当充分提高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在面对不当网络舆论时不能是人云亦云的趋势,而是以一个正确和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这些问题。同时也要对自身加以约束,避免因为言论不当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另外,法律的建设也可以起到他律的作用,合理地约束大学生网络舆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