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村交通设施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31 15:13:29

农村交通设施

农村交通设施第1篇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和整体素质。

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体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宗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认真学习镇各大会议精神,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始终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标准,坚持在苦练内功、优化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立足年初计划、辅带相关工程,以质量为重心,全面实施连村到组道路及民间桥梁建设。

今年列入我镇连村到组道路建设计划的有14.79公里,其中连村道路3.14公里,到组道路11.65公里,计划投入资金279.8万元;民间桥梁计划改建4座,计划投入资金119.7万元。截止到目前,已完工到组道路11.65公里,连村公路3.14公里,年初计划都已经完工;已完工民间桥梁3座,1座正在加紧施工中,预计在20*年1月份完工,通元村法喜寺桥于6月20日完成招投标工作后,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及时开工建设,目前已经进入施工阶段;新长大桥已完成招投标工作。*(20*年计划)工程桥面已架好,即将浇筑桥面。同时,积极配合政府做好杭浦高速公路改道工程及个别行政村农综开发道路工程、通组道路工程的测量、招投标、施工质量管理等工作,共计到组道路7公里左右。

我站在紧抓建设任务的同时,始终把质量管理作为农村道路和民间桥梁建设的命脉,坚持多种措施并举,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将我镇农村道路和民间桥梁建成满意工程、放心工程。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严格把好质量管理关。主要是以下四关:一是把好道路建设和民间桥梁建设标准关。严格按照县交通局有关农村道路建设和民间桥梁建设的要求,规范设计、施工和管理,实行项目法人制、质量终身制、施工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所有建设项目都必须实行公开招投标,对个别村建设项目公开招投标未成功或有特殊原因的,都必须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二是把好施工队伍资质关。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和施工业绩精选施工队伍,对不符合资质要求的施工单位,坚决不予受理招投标报名。三是把好质量责任关。严格执行质量监理制、质量社会监督制、质量事故责任终身追究制。四是把好工程管理人员的清正廉洁关。切实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在签订工程建设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合同》、《质量合同》、《安全合同》,确保把我镇农村道路和和民间桥梁建成“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阳光工程”。

(二)、构筑全面、多方监督的群控网络。一是要求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每月在工地时间不少于20天,工程在三检制的基础上实行工序报验制。二是要求每村配备相关人员对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在每一条路、每一座桥梁都必须安排至少一名人员全程监管。同时还要求邀请当地的党员或村民代表参与监督。三是我站人员不定期下工地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中随叫随到。四是邀请县交通局有关部门到工地视察工程质量,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五是在每项工程竣工后及时邀请县交通局试验室进行钻芯取样、压力试验等技术检测。为我镇公路建设和民间桥梁建设的快速稳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三)、坚持质量问题处罚制度。按照工程质量目标要求,在合格工程的基础上争创优良工程,达不到优良、合格工程的,严格对照招标文件要求,对施工单位进行相应处罚。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不论大小,坚决做到“四不放过”,即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不追究不放过,不接受教训不放过,不落实整改措施不放过。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工程要求必须砸掉重做,如今年在民间桥梁改建中发现一桥梁一块梁板由于芯模移位,造成质量不合格,责令该施工单位报废该梁板,重新浇筑,以确保工程质量。与此同时,我们还实行质量责任连环处罚制,每项工程竣工后,根据县交通局试验室钻芯取样、压力试验等技术检测数据,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对工程建设质量鉴定和验收。

三、重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努力确保公路、航道的畅通安全和在建工程的施工安全。

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镇上下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多渠道宣传,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和公路、水上交通法制观念。

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一是召开会议。今年我镇共召开了两次由镇领导、各行政村交通协管员、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会议,贯彻传达县政府、上级有关单位及镇政府相关会议精神,具体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并分别与14个行政村签订了《通元镇公路路政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书》和《通元镇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书》。二是分发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共分发相关通告、画册800多份,张贴通告、标语及交通安全宣传图画500多份,悬挂横幅5条。三是组织大型宣传活动。在通元集镇上开展了次交通法律法规、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有奖问答、分发宣传资料、咨询解说、图板展出等,吸引了很多群众的参与。四是充分利用镇、村有线广播、电视等形式,每月至少一次宣传关于公路或水上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重视交通安全,提高公路、水上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全年共广播250多次。

(二)、加强巡查,及时处置,确保安全。

公路管理:

1、不定期地对全镇内的所有道路进行安全检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通知所在村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特别在三个收获农忙时期,我们充分利用广播、标语等宣传的同时,组织了以我站为主以及沿线各村协管员,起早摸黑进行巡查,耐心细心地说服教育纠正农户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堆放等违章行为多起,保障公路畅通。在道路和桥梁突发险情时,不管风雨烈日,白天黑夜,都能及时赶到现场,察险情,制定抢修方案,做好安全措施。今年共发生险情5次,其中高温天气下桥梁拱裂2次,路面拱高1次,桥梁被车船碰撞损坏2次。在节假日、旅游季节时期,组织了多次道路、桥梁安全检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整改、维修。

2、对全镇范围内的村级公路实行养护管理制,各行政村分别聘请了一名养护管理员,专门负责所在村硬化路面的管理工作,做到天天清扫路面,清除路面、路肩石头石子、柴垛等杂物,减少安全隐患,确保安全。

3、全年共开展公路巡查80多次,发现情况33次,发出书面巡查通知29份(其中要求上交书面整改书的14份),收到书面整改书14份。同时协助县路政大队做好我镇境内25多公里县级以上公路的管理工作,协助处理违章现象多起。

水上交通管理:

1、认真抓好源头管理,坚决杜绝非客船搭客和私设渡口;加强航道巡查,保护航道及其设施不受侵犯;严格拦河建筑物审批制度,保证航道通行安全。平时经常进行巡查,全年共巡航80次,发现情况4次,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协调所在村做好安全工作,并做好巡查记录台帐。

2、对全镇23座航道桥梁安装了警示牌,共计警示牌39块,投入资金4万元。

3、积极做好窑厂运泥船管理的监督工作,并与两个窑厂签订了《窑厂运泥船安全管理责任书》,要求各窑厂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好运泥船的安全工作。同时,积极配合港航管理部门开展工作,保障航道的安全畅通。

4、积极配合港航管理处开展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即钢质挂浆机船的淘汰工作,利用广播、电视及个别访问的方式开展宣传发动,尽最大可能地得到了广大船户的理解和支持。今年我镇淘汰任务数18只,于9月底全部完成,完成率达到100%,有效地确保了我镇水上交通安全。

工程安全管理:

工程开工后,我们克服了点多、线长、面广、人员少的困难,放弃节假日全力以赴奔波在施工一线,严把工程质量、进度关,在工程施工期间不间断地巡查工地,召开工程质量现场会,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经常观测加固便桥、更换夜间照明灯、设置工程告示牌、注意安全用电、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等,确保施工安全。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出口头或书面通知,全年共发出书面整改通知1份,收到整改书1份。

四、明年工作思路:

1、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保护现有的交通设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

2、紧跟县、镇政府工作目标,开展农村公路和农村危桥改建工作。

农村交通设施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建立以县为责任主体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体制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输一体化发展,走科学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促进农村公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二)*期间,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完成总投资14.96亿元。到2009年底,实现100%的乡、100%的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基本形成农村公路运输网络,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求。

——通行条件明显改善。以村村通水泥(沥青)路为重点,实施通畅工程,提高抗灾能力,改善通行条件。到*末,建成通村水泥(沥青)路6800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沥青)路。

——养护管理日益规范。初步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机制,做到投入到位,有路必养。农村公路养护实行维护和维修分离,日常维护推行道班或个人承包制,维修工程组织专业队伍实施,基本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

——运输网络逐步完善。加快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完善运输网络,使农村客运“开得通、坐得起、有效益”。*期间建成农村客运站183个,实现100%的乡(镇)建有农村客运站、100%的建制村建有招呼站,具备客车开行条件的乡(镇)客运通达率达到100%、村客运通达率达到90%。改造农村公路渡口107个,完成渡改桥83座,全市100%的农村渡口完成改造和100%完成渡改桥建设。

三、组织领导

(三)市委、市政府成立“*市村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示范工作指挥部”,市交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委、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安全监管局、市扶贫办、市供电公司、市电信公司、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和各县(区)政府为指挥部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日常协调工作。县(区)人民政府组建农村公路工作领导和办事机构,制定和落实政策措施,加快农村公路发展。各级交通部门要将农村公路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实。市交通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编制全市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计划与监督管理;县(区)交通局具体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指导、监督和服务工作。

(四)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农村公路建设目标责任书。县(区)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县(区)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协调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和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发动群众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

(五)在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在村村通工程建设范围内,多修农民想修、愿修的路,不修农民不想修、不愿修的路。合法合规筹集配套资金,不强行摊派、集资。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老路老资源,尽量减少耕地占用和拆迁工作量,降低工程造价。不得安排有资金缺口的项目,不得增加乡村负债建设农村公路,不得不顾乡村财力超规模、超标准搞建设,不得由企业带资施工,不得拖欠企业工程款,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当地农民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四、计划管理

(六)中央和省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农村公路建设。各地要按照群众自愿、竞争立项的方式选择农村公路项目,形成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申请纳入年度计划的通村公路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项目已纳入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2、前期工作完成,施工图设计(简易设计)已经批准,具备开工条件;

3、项目业主明确;

4、资金筹措方案确定。

(七)县(区)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市交通主管部门下达的建设规模和乡(镇)申请,审核、汇总当地农村公路建设年度计划,于每年8月底前编制次年建设计划报市发展改革委和市交通局。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计划一经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调整。确需调整的,应于计划下达当年8月底前按计划编报程序报市发展改革委和市交通局。

(八)实行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组织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实行项目公示制,在施工现场设立告示牌,将项目实施的时间、规模、技术标准、资金筹集和使用安排、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等情况向群众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五、工程管理

(九)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地理条件分类确定技术标准,合理把握建设规模,控制工程造价。尽量利用老路改造,尽量不占用耕地。通村公路路基宽度原则上不低于4.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不低于18厘米。特殊困难路段和交通量较小的可适当降低技术标准,但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采用单车道时应设置会车道。重视路基工程、防护工程。乡镇客运站应尽量利用闲置房屋,因地制宜,建设经济实用、便民利民的农村客运站场设施。

(十)严格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符合法定招标条件的工程可由具备招标能力的业主单位自行招标。

(十一)按照“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要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质量监督工作。要充分依靠群众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县(区)交通部门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在市交通质量监督站指导下组建工程试验(检测)室,加强农村公路的质量检测和通村公路的技术服务。

(十二)通村公路交、竣工验收可合并进行,由县(区)交通部门会同乡镇人民政府以及村民委员会分批组织验收;市交通局对农村公路工程验收工作进行抽查。

(十三)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分期分批组织对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和乡、村干部进行培训。县(区)交通局要主动上门服务,重点帮助乡村搞好民主决策、科学管理,有序推进。各地要因地制宜、努力创新,充分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探索低造价公路建设经验。

(十四)农村公路建设要注重节约用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十五)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农村公路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

六、资金管理

(十六)*期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和市交通局等相关部门应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我市农村公路的支持和资金投入。

(十七)*期间,全市通村公路的建筑营业税通过同级财政安排支出的方式,全额投入到通村公路建设中去。市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以奖代补。

(十八)除中央、省、市安排的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以外,县(区)人民政府整合以工代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资金每公里配套不少于3万元。农村公路建设免收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县(区)人民政府要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涉及农村公路建设的土地、林地、砂石材料等资源使用的优惠政策。

(十九)在强调农民自愿的情况下,严格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代表管理、捐资修路”的原则,积极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为农村公路建设捐款捐物。按“村规民约”等民主决策方式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投入不足的问题。

(二十)中央和省安排的补助资金必须全额用于工程直接费的支付。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实行财务公开,分级负责,分级监管,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违反者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触犯刑法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

七、养护管理

(二十一)市交通主管部门和县乡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农村公路养护的行业指导和监督管理。县(区)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应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县(乡)公路养护工作,对乡村公路养护进行技术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乡村公路的养护,建立以村规民约为核心的多形式养护制度,提高群众爱路、护路的自觉性。农村公路养护实行管养分离、专群结合,县乡公路逐步推行养护工程费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日常维护采取道班、个人承包等方式,维修工程组织专业化队伍实施;村级公路日常养护采取家庭承包等方式。深入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重点加大对绕行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车辆的治理力度。

八、农村客运

(二十二)坚持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农村客运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扶持农村客运发展的优惠政策,突破现行客运管理模式,以备案制、核准制等方式简化农村客运线路审批手续,以冷热线捆绑、服务质量招标等方式发展偏僻地区的农村客运班线,以公交化运营、片区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提高运营效益。县、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农村客运安全工作的监督,落实对乡镇客运站的安全源头监管责任。在加快建设、加强养护和管理的同时,坚持农村公路与客运站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实现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客运协调发展。

农村交通设施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平安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创新管理的理念,大力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着力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突出问题。切实建立“县管、乡镇包、村落实”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通过健全机制,强化保障,落实责任,严格考核等措施,着力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诸多突出问题,力争在社会化管理、隐患治理、防控体系、宣传教育,考核评价等体制机制建设上有新突破,全面深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向好。

三、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体系

镇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向行政村延伸,健全完善“主体在县、管理在乡镇、延伸到村、触角到组”的管理体制,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社会化管理,切实做到县管、乡镇包、村落实。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健全组织机构、落实人员经费保障,每个村至少设立一处劝导点、各村设置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员,负责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醒、劝导。各行政村设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行政村配备交通安全协管员,力争2016年底前全镇村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行政村交通安全协管员配备率均达到100%。结合“一村一警”警务工作机制的推行,发挥派出所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机制和绩效管理,强化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管控力度。

(二)健全工作机制,推进交通安全村建设

要将推进国省道沿线“交通安全村”建设,作为深化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建设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一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根据“交通安全村”建设标准,确保安全村日常工作落到实处而不流入形式。同时明确目标责任,强化督导检查,夯实工作责任。二要强化宣传机制。要在“交通安全村”设置宣传教育活动展室,备齐交通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等材料;在村口设置交通安全劝导站,配备劝导员实行定点劝导,组织交通安全“宣传大篷车”、文艺小分队等深入村开展巡回宣传。三要加强重点车辆管理。完善户籍化管理台账,将重点车辆及驾驶人全部纳入管理,力争“交通安全村”内三轮汽车、摩托车、电动三轮、两轮车、面包车、低速载货汽车和上路行驶拖拉机等重点车辆符合注册登记条件的登记上牌率达到100%。采取集中授课、收看警示教育片、上门一对一宣讲、短信提醒等方式,对车辆驾驶人、所有人、使用人进行一次安全教育,特别要加强对中老年驾驶群体的宣传教育,防范和减少此类车辆的安全风险和现实危害。四要巩固包村联系制度。镇要将“交通安全村”建设与公安机关“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紧密结合,建立包村联系民警“每月一访”制度,落实包村联系任务,做到村村有警包联、月月见警进村,发挥交通管理组织员、交通信息采集员、交通法规宣传员、交通违法劝导员、交通安全联络员、便民利民服务员的重要作用。

(三)突出隐患治理,推进排查整治

我镇辖区内,主要是通组道路,有的道路坡度大,弯道急,各村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要求,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风险意识,把开展公路隐患路段排查整治工作,作为改善道路通行条件、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有效抓手,进一步细化措施、应排尽排,确保将所有隐患点段纳入整治范围。重点加强农村公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与主干公路平交路口等重点路段的摸排,查找隐患症结,逐段逐点提出针对性强、能够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的整治措施,确保隐患路段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严格落实市政府“五同步”制度,对新建、改建、扩建道路要按照国家标准同步规划、设计、建设交通安全设施,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验收。交通安全设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道路不得交付使用,坚决从源头上防范、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四)坚持综合施策,守住安全底线

要通过整合交警中队、派出所、农机站,拓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队伍,扩大管理覆盖面。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农机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定期对农村道路交通秩序“乱点”“堵点”和事故“黑点”进行专项治理,加大对超速、超员、酒后驾驶、无牌无证、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电动车违法载人,以及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市场管理、公路、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要及时整治和取缔马路市场、占道设摊以及道路上堆放杂物、打晒粮谷等行为,打击盗窃、破坏道路设施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检查,对安全技术条件不合格的车辆及时予以停运,对达到报废标准的坚决予以报废。节假日、民俗活动等重点时段,要在农村地区乡镇集市、国省道与县、乡、村道路交叉路口等节点路段,广泛设立交通安全临时劝导站(点),动员乡镇、村组干部包片、驻站、守点,严把出镇关、村口关、上路关,大力劝阻超员、超载、无牌无证、人货混装等显见交通违法行为。大力扶持农村地区客运交通事业发展,加强农村客运场站建设,鼓励农村客运企业与乡镇政府、乡镇企业、中小学校等签订长期合同,解决一些群众集中出行的难题,力求农民出行方便快捷。

农村交通设施第4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交通运输;防撞设施;交通标线;交通标志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4-009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4.050

在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农村机动车辆与日俱增,道路人、车、路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对农村公路交通的安全性造成了影响,各类恶通事故频繁出现。为了降低交通事故的危害,除了要合理地设计道路结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交通设施,从而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差的基本情况。

1 路侧设置防撞设施

通过交通事故资料显示,发生在三级以下的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占到20%左右,所以应在农村公路的路侧设置较为有效的防护设施,既可以帮助驾驶员开阔视线,又具有保护的作用,降低公路路侧的事故率以及严重程度。

1.1 位置的设置

现按照道路线形的原则针对影响农村公路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如小半径平曲线和长陡纵坡、宽路窄桥路段等均需要在此路段路侧加设防护设施。然而,防撞设施不同于其他的交通安全措施,其在使用机理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即以自身和车辆的变形来降级事故的伤害程度,所以在进行建造防撞设施时,应该将设施本身也视为危险物。由此可见,若在没有设障的情况下车辆越出路外形成的事故严重度较小,就应取消在此路段进行设置防撞设施的计划,作为防撞设施的设置位置,既要考虑事故的频发度,又要关注设置后的事故严重度,用此思路不但能够节省农村公路的资金投入,而且可以减小路侧事故的严重度。

因而在路侧设施规划中,应对宽路窄桥或路面、突然宽度发生变化的路段进行相应的车速限制,对桥头引道以及宽度变化路段进行20m路侧防撞设施的规划,用此诱导驾驶员的视角,对驾驶员在此路段进行减速慢行起到警示作用。

1.2 形式的选择

防撞设施具有三种形式:柔性、半刚性以及刚性,通俗来讲,就是缆索式护栏、波形梁护栏和水泥混凝土防撞设施三种。但是对于农村公路来说,工程的总造价有一定的限制,即通常情况下,规定交通安全设施造价被限制在公路总造价的3%,而缆索式护栏以及波形梁护栏的造价及技术要求都较高,这两种形式的护栏针对农村公路而言,因技术和经济原因常会被否决。但刚性防护设施具有既经济又形式多样等优点,因此受到广泛的实际应用,另外,对防护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农村路段的实际情况,参照路段车型比例、车速的设计因素等全面考虑,从而选择出适宜的防护设施。

1.2.1 设计护墩。建造的护墩具有引导驾驶者视线的作用,同时也使驾驶者心理形成安全感,最重要的是在车辆越出路外时其具有阻挡的用途,然而护墩的造价较高,对一般的农村公路不太实用。护墩较为适应的路段是具有较高设计车速和地势险峻的地段,具体如桥梁两侧、堤坝路段、高度在10m的填方路段和悬崖路段等,在这些路段建造护墩能够有效阻止车辆越出路外,避免形成车毁人亡的悲惨现象。在进行护墩建造时,先将基础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牢靠,之后可用石块砌起或混凝土进行浇筑。设计标准根据农村公路的车辆类型、车辆撞击力量的大小以及车辆的行进速度而定。

1.2.2 建造示警桩。因农村公路交通量不大,平均车速大概在40km/h以下,中小型车辆占到农村公路的90%以上,然而警示桩具有引导视线的良好效果,同时也可防护车速较慢、车型较小车辆越出路外,因此建议将示警桩建在陡坡、桥头引道、急弯、高填方路段以及过水路面等地方,从而有效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保证。示警桩通常由钢筋混凝土制成,为了保证其承受撞击的能力,一般需要将主体埋于地面以下一段。按照农村公路的车型和视线的诱导效果,规定示警桩的布设间距在2~3m地面以上80cm颜色按照红白相间涂抹。

1.2.3 墙式护栏。因为农村公路上的车辆速度低、车型小,然而墙式护栏属护栏造价之最,且施工难度较大,所以这种护栏在农村公路并不适用,只有在凶险路段时,如悬崖峭壁、陡坡急弯等,为了保证车辆的行使安全才会采用这种墙式护栏的形式。

2 农村公路交通标线

相对于其他的交通安全设施来说,交通标线所需的造价相对较低,但是在实际中交通标线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规范各种交通行为,从而确保行车的安全。因此,若是农村公路的路面相对较宽,可以设置公路交通标线。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农村公路中最小的车道宽度是3m,所以当农村公路路面宽度等于或大于6m时,应当设置公路交通中心标线。其中设置道路中心标线能够有效地分离农村道路上的行驶车辆,极大地规范了农村公路中行驶的车辆。因此,对于公路路面宽度较小或者视距不良的路段,同时也能设置道路中心标线,充分地保障行车安全,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公路道路两旁都设置交通标线时,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则会向中心线靠拢行驶,极大地减少了事故的发生。针对于路宽宽度为4.5m以下并且难以设置中心标线的农村公路,可以在视距不好的路段或者转弯路段两旁都设置公路交通标线,从而吸引驾驶员的视线,确保公路行车安全。而公路纵向标线的宽度一般情况下在10~15cm范围内,这个宽度范围是驾驶员行驶的最佳视觉距离。通过研究分析显示,道路纵向标线的宽度极大地影响着驾驶员的行车心理以及行车状况,因此在实际中农村公路应当结合实际需要设置适宜的标线宽度,不仅节约了路标制作成本,同时还能避免车辆打滑事故的发生,所以对于农村公路中心线以及边缘线的宽度都应当设置为10cm。结合驾驶员的实际心理,应当使公路交通标线的闪现率设置为2.5~3次/s,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农村公路车辆行驶车速设置为40km/h,将交通标线长度设置为3m,其中间隔长度的比例为2∶3,那么取4.5m,则交通标线的闪现率为最佳。

3 农村公路交通标志

当前,对于不同级公路在设置位置、形式、材料以及版面等仍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而农村公路交通标志的各项参数以及标准度应当严格按照使用要求进行选取,对农村的实际道路状况与设计车速等应当进行综合考虑。目前,我国农村公路主要为三、四级以及其他外公路。所以绝大多数道路都设置为双向两车道,其中还有部分单道道路,几乎所有的农村公路都限制车速为40km/h以下。

3.1 交通标志的结构形式

从结构形式来看,交通标志可以划分为四种,即单立柱式、双立柱式、门式以及悬臂式,不同的结构形式适用于不同的公路范围。农村公路主要以三、四级公路为主,因此农村公路路面相对较窄,道路都设置为双向两车道或者单道道路,农村的交通相对较小,并且大部分行驶的车辆都为小型车,限制的车速也相对较低,公路旁的交通标志可视性相对较好,所以针对于农村公路应当使用柱式交通标志,从而能够实现良好的效果,同时柱式交通标志所需要的经费低,并且施工较为便利。

3.2 结合公路的情况设置标志位置

在设置农村公路交通标志时,应当充分结合公路的设计车速以及驾驶员的视觉距离。结合车辆在不同的速度下的视觉距离以及车辆驾驶员看到公路交通标志后完成车辆制定的时间,再根据农村公路道路的实际情况和车速,将公路交通标志设置在适宜的位置上,从而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3.3 交通标志的反光膜

近年来,新闻报道上农村公路上夜间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其中夜间事故为事故总数的20%及以上。当农村公路道路进行改善后,农村公路夜间事故发生的频率却出现上升现象,夜间事故的产生和车速提速以及安全设施有着较大的关系。此时,农村公路交通标志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减少事故的发生几率。应当将农村公路交通标志的版面以及位置进行合理的设置,同时交通标志的夜间反光膜的反光效果应当确保满足使用标准。对于农村公路来说,交通标志反光膜的反光效果能够让更多的驾驶员熟悉并掌握各种交通信息,以便在危险事故发生前及时停车,从而减少夜间事故的发生。结合交通标志反光膜的亮度、识别距离、行车速度以及交通标志可读距离等选用合适的反光膜,极大地减少农村公路夜间交通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投资日益增加,也更加重视道路施工中配套的安全设施的设置。在进行安全设施的选择和设置时,要根据国家的标准要求,结合农村公路的交通量、地形特点、投入资金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设置,保证农村公路交通运输的安

全性。

参考文献

[1] 林福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6,(3).

[2] 李峻利,过秀成.交通工程设施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 辽宁省公路管理局,长安大学.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R].2005.

农村交通设施第5篇

【关键词】交通安全设施;公路建设;正常运营

一、农村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重要性

农村公路是我国各地区公路网结构建设中重要构成部分,在公路网中占有重要地位。与高等级公路网相比,农村公路覆盖面更为广泛,且规模大、组成复杂,是连接县乡村的重要桥梁,能够方面农民出行,并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农村公路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条件。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公路建设、改造脚步加快,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动车的流量。但是,农村车辆技术性能比较差,且广大群众交通安全观念和意识比较淡薄,导致农村交通安全问频发,严重制约了农村交通的正常运营。因此,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情况及其面临的严峻问题,我们要认真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

交通安全设施改善属于一项复杂且系统性较强的工程,需要立足于农村道路主要线性结构、设施等方面,并对其进行综合性的整改和治理。权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公路普遍缺少交通安全设施,例如夜间照明工具、侧防护设施及物理隔离措施等。在这种缺乏安全设施的道路上行车,会降低安全系数,并发生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农村公路安全状况比较不乐观,也正是基于这种现状,交通安全设施的不断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交通安全设施能够进一步减少事故发生率,而相应的防护措施也能够减轻事故发生后的严重程度。基于以上分析,认为做好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能够对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二、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1.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主要原则

交通安全设施是公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够对路人进行有效指引,进一步提升行车的是舒适性,也能够防止交通安全施工的发生。在进行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时,要将路网整体规划充分考虑进去,并体现出相关路线附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对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认为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兼顾行车安全:农村公路多建设在山区,针对其特殊性,在进行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地形特点对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影响。例如,很多山区自然地形比较复杂,在进行安全设施设计时,要对各种制约因素进行考虑,进一步满足行车安全需求。在进行设计时,要结合本地区自然情况,有效规避不良因素,保障交通安全设施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2)合理布局:对公路沿线交通安全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将可能对安全设施设计产生的影响因素考虑进去,并在此基础上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完善。再如,针对山区,交通安全设施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施工规模、作业环境、施工难度等因素。同时,设计方案要保证施工过程中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多便利条件。根据实际经验,山区公路设计过程中,其平面线形应尽量为曲线,并与沿线景观、地形、地貌相互协调。

2.交通设施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交通设施相关工程中,原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原材料的选择直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杜绝不符合应规范的原材料,并配合施工方做好材料检验,进一步保证交通设施的整体质量,为公路建设正常运营提供基础性保障。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时刻关注交通设施质量,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日后出现严重的交通事故。为此,要对材料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查,严格根据相关规范对材料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方能用于安装和使用。若发现存在严重违规现象,应及时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反复对厂家生产和加工程序进行检验,避免其对交通设施设计产生不良影响。

3.交通安全设施现状

近几年,我国很多地区农村公路路况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很多砂石路面被逐渐改造成沥青路面,改善了广大农村地区的行车条件。但是,与其对应的交通安全设施却比较落后,给安全行车带来较大制约。表1为某县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布置情况。

表1 某县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布置情况(截止2014年8月)

道路等级 交通标志/处 交通标线 安全防护设施 视线诱导设施

混凝土护栏/km 波形护栏/km

县道 251 无 21.3 10.3 无

乡道 164 无 30.9 0 无

村道 267 无 71.5 0 无

合计 682 ―― 123.7 10.3 ――

4.交通安全设施规划设计策略

通过分析该县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现状调查结果,认为安全设施问题主要集中在标志标线缺乏、侧防护缺失、视线诱导设施不足等问题。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①标志标线:通过禁令、指示及警告等标志来对行车安全提供必要保证,进而缩短出行时间。为此,要对全段多种类型的交通标志和标线进行统一布局,标志间要体现统一性和整体性,且相互协调。在结构形式上,要设计出良好的可视性能,保证造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与道路景观协调一致。标志尺寸要满足对行车安全的需要,整个版面的设计要具备高辨识性,且醒目,并具备夜间反光的效果。针对农村公路多坡、多连续弯路等特点,要在相应位置设置警告标志。此外,表现材料应具有耐久性及可见性,根据道路断面形式及宽度合理设计标线宽度。

②视线诱导设施:视线诱导设施包括轮廓标、指示及警告性线形诱导标等,除了轮廓标外,其他均包含在交通标志和标线中。视线诱导设施价格比较高,且不方便进行施工。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造价比较低、效果比较好及工程造价比较低的材料,例如,工程级反光膜就是比较良好的替代选择。

③侧防护设施:在山区公路中,受到条件的制约,道路多存在较大的落差性。因此,要的护栏布置进行合理设计,并在重点路段增加护栏。例如,在车辆驶出路外后,针对可能出现二次特大事故的路段,务必要设置护栏。且护栏布置要能够对车辆碰撞产生的巨大能量产生吸收作用,进而降低人员伤害程度及车辆损毁程度。

结束语

现阶段,新工艺、新技术及新材料不断发展,交通安全设施性能及种类也随之增加。减少安全事故、保证公路正常运营,是我国公路建设重点需要面临的问题。密切关注交通安全设施在设计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才能进一步保障公路建设的正常运行。文章首先阐述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重要性,探讨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原则及策略,旨在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参考文献

农村交通设施第6篇

连续三年,连续三个中央1号文件,如春风化雨,浸润着田野大地,亿万农民的心田。全国各级党委、政府不惜一切代价扶持“三农”,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主管道路交通安全的公安交警部门,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中,肩负着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和人们安全出行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努力打造和谐交通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服好务。

我们的祖先都同生活在一片天下,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国家底子薄,五千多年来,一直靠农业支撑国家的发展和运转。现在工业有新的发展了,用工业反哺农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作为执法机关的交警部门,应该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求真务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20__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确保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农村稳,则国家稳,农村富则国家昌。形势逼人,不进则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车辆和驾驶人猛增,公安交警如果不解决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人车路这一突出矛盾,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滞后,就要受到影响,因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都没有解决,就无从谈和谐,无从谈建设新农村。公安部已提出今后三年作为公安工作基础年,我们交警要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交通安全治理,努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开创公安交警工作新局面,在“三坚持”中见证“三成效”,努力打造和谐、稳定的交通环境。

一、坚持“三贴近”,在解决突出问题上见成效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集中体现,是务实创新的根本途径。我们公安交警必须始终坚持以“三贴近”为突破口,坚持务实创新,不断增强公安交警工作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在解决其突出问题上见成效,打造和谐交通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修好路。

交通事故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与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极其现实问题,特别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它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是与和谐社会格格不入的。我们交警部门就要针对这一突出的现实问题,分析原因,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努力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我们交警部门“第一要务”就是事故预防,确保人车路安全畅通。

一是抓车辆、驾驶人源头管理。加强对机动车驾驶人的管理,严把驾驶人的培训、考试关。加强路面巡逻和车辆检验,防止“病车”、不合格车辆上路行驶,加大对非法改装车辆和报废车辆的打击力度。

二是抓突出问题整治。无牌无证上路行驶、机动车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农用车、货车非法载客等突出违法现象要加大力度予以整治。

三是抓隐患整改。虽然我们道路的险路险段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交警部门要经常深入公路检查、整改,将重大交通事故隐患及时汇报给政府,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在事故多发、易发路段增设标志标牌。其实,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我们交警部门要不断消除事故隐患,打造和谐交通环境,为全面建设新农村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二、坚持严要求,在改进执法工作上见成效

我们交警,特别是一线基层交警,成天和人民群众打交道,是政府的窗口,交警执法是否公正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我们交警处在服务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第一线,要始终怀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以客观公正的执法结果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法律的权威,切实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真正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要结合第三批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公安机关大练兵、“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治等工作,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警察道路执勤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在交通事故处理中要公正、及时,路面执法要依法纠违、文明执勤、规范执法。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确保正确履行法律职责,建立健全接受人大监督以及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的经常化和规范化工作机制,努力提高交警规范执法能力,推动交警工作创新发 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搭好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交通和谐环境做出新的贡献。

农村交通设施第7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截止2010 年底,我国的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3.455 ×106 km。农村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为农村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了前提条件。然而,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公路交通量逐渐增加,交通出行方式日益多样化,交通安全事故也随之增加。农村公路安保设施投入不足是导致农村公路交通事故日益增多或导致事故后果加重的重要原因。“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将完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作为了一项重点工作进行展开。

一、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村公路大部分地方在山岭重丘地区,地形条件复杂,弯多、坡陡。临水临崖、危险路段里程长,道路状况复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尤其是农用车越来越多,现有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公路路况已不适应发展需要。在打造“平安交通”和构建“和谐交通”的新形势下,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全方位提升公路的建设、管理和养护水平,不仅要保障农村公路畅通,提高公路的技术状况和使用质量,美化、绿化公路环境,更要完善农村公路安全配套设施的建设。

二、山区农村公路交通特性分析

1、农村公路作为公路网中的地方道路,路网交错、里程长,占我国公路总里程的大部分,农村公路具有以下的特征。农村公路分布广、总量大、等级低、路面窄。

2、农村公路地形复杂、线形指标较低

3、农村公路上排水、防护等设施不配套

4、农村公路夜间行驶条件差只有少数农村公路路段安装了照明设施,一些危险路段缺少能够使驾驶员辨认道路线形的交通标志,而且夜间视觉较差。

三、山区农村公中问题与现状

1、工程设施问题,工程设施中存在如下问题 :

危险路段路侧防撞设施不足。如在高路堤、临崖路段, 路侧有池塘、河流路段, 以及农村公路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宽路窄桥, 路面或车道发生变化的路段都缺乏相应的路侧防撞设施。

交通标志设置问题多。交通标志设施简单。

山区农村公路上交通标线严重缺乏。

2、山区农村公路客运体制及管理问题

农村客运存在量的繁荣、质的危险, 客运企业散、乱、小导致运输服务质量及经营管理不适应现代化运输及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村客运存在运行成本高, 费用负担过重问题

山区农村公路上非法运营车辆多

山区村级公路里程长, 路况差, 缺乏安保工程设施, 通行能力低

3、驾驶员素质不高, 出行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近年来, 随着驾驶员队伍的日益壮大, 整个队伍良莠不齐, 驾驶员文化素质低下, 安全观念不强, 违章驾驶等问题日益突出。

四、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实施的原则

农村公路大部分地方在山岭重丘地区,地形条件复杂,弯多、坡陡。临水临崖、危险路段里程长,道路状况复杂。因此各级交通主管部们不仅要全方位提升公路的建设、管理和养护水平,保障农村公路畅通,提高公路的技术状况和使用,还要根据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的现实情况并结合规划,遵循“安全、经济、环保、有效”的基本原则,针对整治路段中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整治。在安保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实施路段判定原则,将公路技术指标与交通事故情况紧密结合,通过分析影响行车安全和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坚持“经济上可能、技术上可行、方案上有效”的原则,判定公路安保设施实施路段。

2、实施路段判定标准对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可能实施路段主要有急弯路段(单个急弯、连续急弯路段)、陡坡路段、连续下坡路段、视距不良路段、路侧险要路段,以上路段未达到以下指标之一的,且2 km范围内3年发生过1起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或500 m范围内3年发生过3起以上死亡事故的路段,作为公路安保工程实施路段的判定标准。

3、实施原则

结合农村公路交通的基本情况,搞好规划,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

的基本原则,确定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实施计划。并注意发挥整条路线的规模效益。

在安保工程实施路段中运用各种二程措施,应注意与周围景观的和谐。

五、解决方案

1、建立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影响农村公路安全保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结合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核查清单和实地调研结果,在分类总结的基础上建立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如加强速度指标、生理指标、交通事故指标等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2、确立正确的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选用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交通安全设施在设置时以保证驾驶员及乘客生命安全作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理念。

可行性理念。由于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低、危险段落多、资金短缺等特点,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而言,可行性观念至关重要。

经济有效理念。选用安全保障设施类型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经济的因素,结合农村公路的交通量和行车特性,选用山区丰富的水泥、碎石、片石、山皮土等资源进行合理断面和型式设计。

3、实施安保工程的质量主体及保障措施。安保工程建设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合同管理制和监理制,遵循“统一规划,共同出资,严格标准,统一验收”的办法。同时,实行县(市、区)交通部门为主体,安监、公安交警部门配合的监管工作机制。质量监督工作由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指导,各县(市、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质监站负责辖区内安保工程的具体质量监督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符合安保工程特点的质量监管体系,确保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的建设质量。

4、完善农村公交客运体系, 方便农民出行

要强化客运车辆管理, 严禁低速汽车(农用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载客, 提高客运车辆的安全性, 淘汰安全性较差的车辆。

规范客运市场, 严禁个体客车从事长途客运, 有条件的地方要实行定点、定线路、定车、定价格、定时的公交式服务。

全面降低农村客运成本, 减免农村客运管理费、税收、城市建设费等。农村客运市场的规范性、农村客运车辆的安全性、农村客运业主利益的保证和农民出行的方便性是农村公路重特大事故预防的关键。

5、加强路侧安全防护措施的建设

在临水临崖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急弯或连续急弯路段的外侧,长大下坡路段底部接小半径曲线的外侧设置钢筋砼护栏、波型梁钢质护栏、旋转护栏等较高等级的防护设施,有效阻挡车辆翻出路堤、坠崖事故的发生,减少或降低车辆、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减少交通事故伤亡率。

路侧警示设施以路侧警示为主,具有一定的防撞能力,一般设置在路侧危险度不高的路段。路侧警示设施根据形式不同,有混凝土示警墩、花盆式示警墩、网石示警墩、油桶警示桩、柱式护栏。

交通标志和标线交通标志和标线是道路上起安全保护作用的最基本的设施,对于在农村公路事故多发路段、急弯路段、行人较多的城镇路段及路面交叉口路段应该设置相应的标志标线来警示驾驶员减速行驶,规范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从而保证交通安全

6、采用各种减速设施。由于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的建设,公路路面硬化后,车速较以前普遍提高,农村公路事故频发。所以在一些危险的路段控制车速成为降低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常见的减速设施有减速带减速丘.减速路面

结语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已经日益受到广大民众重视, 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 安全保障工程的推进, 需要资金的投入及技术与管理的不断创新才能实现。作者通过对山区农村公路的安保设施建设、实地考察与重点调研, 从客运管理、安保工程等方面分析了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符合山区农村公路的安保设施,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形式,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蔚吾.公路交通工程与安全保障技术[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牛佳棠.中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枣庄模式”[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3]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R] . 中国公路网.2009.[ 2] 交通部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技术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4]黄承锋. 重庆市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系统规划研究报告[R]. 重庆: 重庆交通大学, 2007.

农村交通设施第8篇

关键词 新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基础设施

一、目前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建设的现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农村公路。在农村经济社会活动和农民生产生活中,公路交通是农村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村繁荣、农业进步和农民发展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福利设施、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支撑,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正是由于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要想富,先修路”已是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所以,当前新农村建设应当把农村公路交通的改善作为重点和突破口。

由于公路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带动性的作用。这几年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公路的建设,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到2010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10万公里。5年时间农村公路建设总规模约8l万公里,其中:东部地区约20万公里。中部地区约50万公里,西部地区约11万公里(未含村通公路里程)。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370万公里”。而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出,公路建设的投资方向要向农村公路倾斜,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2006年国家对农村公路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596.64亿元,比上年增加197.6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截止2006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达到302.61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08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0万公里的省(区、市)已有16个。

但由于长期以来,由于政府财政实力薄弱,对农村公路交通建设不重视等种种原因,导致对农村公路建设历史欠账太多。农村公路的现状并不乐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公路总里程仅有8万多公里,农村公路数量极为有限。虽然从改革开放初1978年到2005年的17年间。平均每年增加3万多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增加了90多万公里,但到2005年底,全国县乡公路里程只有148万公里,而且由于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农业耕作规模小和农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规模小、密度低等原因,目前的农村公路规模仍远远难以满足农村发展农民出行的需求。其现状存在以下不足:

1 目前农村公路存在通达率低、公路密度低,地区差异大。到2006年底,全国公路密度为36.0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国仍有672个乡镇不通公路,89975个建制村不通公路,分别占全国乡镇总数的1.7%和全国建制村的13.6%。公路密度分为公路面积密度和公路人口密度。通过对世界部分国家的公路密度的对比,无论人口密度(14.4公里/人)还是面积密度(0.19公里/平方公里),我国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如图1)。

另外。我国各省市公路用地总量和公路密度差异很大。全国公路人口密度最大的是西藏(158公里/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上海(4.6公里/人),两者相差近34倍。全国公路面积密度最大的是上海(0.98公里/平方公里),面积密度最小的是西藏(0.04公里/平方公里),两者相差26倍。所以目前应重点加快中西部农村公路建设,以缩小中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差距。

2 农村道路质量差,等级低,养护不到位,通达深度不够,增加了通行困难。虽然农村、县乡道路建设突飞猛进,不仅道路里程、通行宽度增加。而且质量明显提高,有些地方基本实现了黑色化、网络化和等级化,部分路段甚至达到了国家三级公路的标准。但农村道路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突出表现在:首先是道路等级较低,道路线型性较差,弯多、弯急,坡度陡,路面质量差,破损严重,多为混凝土或沙石路面。目前我国农村公路主要以四级以下公路为主,等外公路占相当大的比例。2005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4.1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2%;一级和二级公路里程28.5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15%;三级、四级和等外公路总里程约160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83%。四级和等外公路占农村公路总量近80%。其次是县级和农村公路质量低劣、养护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农村的交通。县级公路特别是村与村之间的公路大部分是启用以往的路基,稍加修整而成。因此,建成后道路的质量极为低劣。道路不堪重负,不能经久耐用。再加上公路养护不到位,尤其在雨水季节。致使很多乡村道路被毁坏,从而严重影响了整体交通水平,加重了广大农民出行难问题。再次是道路建设标准不高,许多路面宽度仅3.5米,汽车会车困难;农村桥梁大多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许多桥梁建设标准不高,而且基本上都到了更新改造期,与现有农村道路不相适应,已经成为农村交通运输的“瓶颈”。四是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路桥不相配套。农村公路之间、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高速公路之间尚未完全畅通,仍有部分乡镇、行政村还存在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

3 新农村道路建设中,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融资困难,资金缺口大,目前公路建设资金仍以国内贷款和地方自筹资金为主,以2006年为例,全年公路建设到位资金5481.85亿元,同投资完成额相比,资金到位率为8%。到位资金中,国内贷款占40%,地方自筹占32.8%,所占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2.5个和0.9个百分点;国家财政预算内资金只占1.5%,车购税占9%,利用外资占0.9%,企事业单位资金占7.8%,其他资金占1.9%,上年末节余资金占5.4%。由于主要以贷款修路为主,导致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本高,严重影响了农村交通的发展。很多地方农村交通道路还待休整,交通条件急需改善,但所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修路资金紧缺,融资渠道少,加上政府的投人有限,大多地方都是依靠农民自筹资金,自拉项目进行融资修路。资金的缺乏使很多还待整修的道路陷于瘫痪状态,特别是乡村公路由于地方财政实力不足导致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交通局面的好转,成为发展农村交通事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 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新农村公路交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农业区划、土地总体利用、农业产业基地及移民搬迁、扶贫开发等统筹规划,与农村山、水、田、林、渠治理紧密结合,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运输发展协调安排,做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经济适用。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根据农村地理条件、经济水平、交通需求、资金供给和公路使用功能,恰当利用地形,合理选择路线方案、技术指标和路面结构型式。在项目实施安排中,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突出建设重点,明确建设任务,做好示范带动,讲究重点突破,分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公路的各项工作。切忌急于求成和贪大求高,切不可因农村公路建设增加乡村债务负担。公路交通设施的规模、布局、等级标准及管理服务,充分体现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既要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兼顾今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质量和效益第一。公路设施建设应坚持可靠、耐用、适用、实用。

2 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科学制定规划,完善交通网路建设,加强薄弱地区的农村交通建设力度。交通规划目标要有科学性、实用性,要与乡村建设规划相统一,与地方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一是打通镇至县城或出县境与外县的联接线,发展县域经济。二是接通断头路,尽可能避免迂回线路,缩短里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建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三是做到村村通公路。从全国来看,应在资金安排上,重点向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经济落后地区倾斜,要优先解决没有通公路地区的交通问题,可以搞一些类似广西大石山区公路大会战的交通扶贫工程,加快改变老、少、边、贫地区的落后交通面貌。

3 要大力加强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往往是重修轻管,由于自然力和人为的破坏给农村的现有交通建设成果带来极大的损失。必须从农村交通的实际出发强化路政管理,实行“县管、乡办、群养”的管理体制。探索一条公路建设、公路运输管理、公路养护一体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使农村公路长久地发挥支农、扶农、惠农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着重确保新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和效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公路质量是农村公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既要有发展农村公路的迫切性,又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公路建设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合理确定农村公路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把公路的工程质量和效益质量放在第一位,做到建成一条路,带动一方经济。县乡两级交通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交通工程质量,真正做到优化设计、精心施工,加强管理、抓好工程质量管理的每个环节。同时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质量管理的整个过程。在乡村公路建设中要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对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影响,通过优化设计、旧路利用、占补平衡及借土回填造地,尽可能减少占地,减少拆迁,要尽可能利用旧路资源和工程设施,注意保护人文景观和文化传统,保持农村历史文脉和健康的民风民俗。公路修建要坚持文明施工,文明作业。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公路绿化、美化。大力推广车辆节能技术,鼓励发展和使用经济、适用、节能、安全的运输车辆,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要使交通工程与生态环境,农村的自然景观相结合,使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与乡村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农村公路交通与生态、环境、资源和当地经济发展相协调。形成农村公路交通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和谐的发展机制。增强农村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新农村的交通建设走上一条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5 确保新农村公路交通资金的规范管理与使用,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的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意见最大就是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不透明。这是导致村民对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性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资金的管理上,要坚持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建设与养护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管理,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中央、省对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资金以及地方政府安排的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资金,实行专项资金管理,实行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国家、省对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资金,将全额用于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程款的支付。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将向项目所在地沿线乡(镇)、村定期进行公示,实行村务和乡务公开,强化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

三、在加强新农村公路建设可采用的各项措施和途径

1 要增加政府对新农村公路建设的财政投入。农村公路是服务于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公共产品,应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交通投资机制。省(区、市)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建立国家和省(区、市)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较为稳定的投资来源。逐步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农村公路投资新机制。具体就是把农村公路、客运站点建设及公路维护管理投资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作为新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的经常性项目和重点支持的公共设施,逐年加大投资支持力度。通过大路带小路、重点路带动农村资源开发。对于公路修建、公路项目地方税费即征即返。根据国家规划和有关政策要求,制定本省(区、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开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筹措、落实建设资金;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标准;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管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2 要利用好市场,各种政策扶持的优势,通过多渠道筹集新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交通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问题,尤其是农村交通建设矛盾更为突出。没有资金,新农村公路建设将成无米之炊。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拓宽筹资渠道,通过向上争取一点,县、乡配套一点,市场运作一点,群众筹集一点等“四个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资。特别是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动员沿线受益企业、干部和职工捐资,实行争取中央扶持一点、各级政府筹措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公路沿线受益企事业单位和受益群众投入一点、包扶单位支持一点、政策优惠补偿一点等办法,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交通建设资金,扩大新农村公路交通建设资金来源。在大力抓好各项交通费征收的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各种扶贫优惠政策和资金。通过相关部门内部挖潜,压缩各种经费开支来支持乡村公路建设。扩大新农村建设的宣扬力度,广泛发动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带头捐资,捐资者可以给予道路冠名权等荣誉。同时对在乡村公路建设“热情高、劲头足、效果好”的地方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

农村交通设施第9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 建设与管理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111-02

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针对新农村建设新形势和农民的迫切需求,搞好农村道路设施公共品的供给与管理,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罗平县概况

罗平位于云南省东部,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地处东经103°57′~104°43′、北纬24°31′~25°25′之间。东与贵州省兴义市接壤,南与广西西林县隔南盘江相望,西南邻师宗县,西至北界分别与陆良、麒麟、富源3县(区)接界,有“鸡鸣三省”之称。辖3个街道、4个镇、6个乡有63万人。县境东西宽75公里,南北长99公里,总面积3 018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78%,坝区面积占22%,千亩以上的坝子40个。县城罗雄镇,海拔1 480m,距省会昆明240公里,距曲靖市区131公里。国家重点铁路南昆线、国道324线横惯南北,省道黄罗线横穿东西,发挥着承东起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

2 罗平县农村道路建设现状

近年来,罗平紧紧住抓国家实施云南桥头堡战略和加快推进西南石漠化片区治理的有利契机,制定了《罗平县“十二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意见》、《罗平县2013年至2017年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罗平县关于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及《罗平县解决农村群众出行安全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国省干线高速化、县乡公路提质化、乡村公路通畅化、村社公路通达化、联网公路便捷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枢纽建设。截止2014年底,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 300.51公里,其中,一级公路55.52公里,二级公路11.50公里,三级公路89.08公里,四级公路1 336.33公里,等外公路1 808.08公里。乡(镇)通畅率达100%,行政村通畅率达78%,自然村通畅率达96%,乡(镇)75%有等级客运站,行政村26%有客运招呼站。到“十二五”末,辖区154个村(居)委会可全部实现通水泥路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以国、省道为骨架,县际公路、县乡公路、乡村公路为脉络的区域路网体系。

3 罗平县农村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公路总量不足,通达深度不足

目前,罗平辖区13个街道及乡(镇)农村公路有3 300km,但还无法满足辖区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许多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的断头路尚未联通。公路网络化程度低,各乡镇间的公路多为两路连通,路网呈树枝状分布,节点间连接低于最佳水平,不适应“安全、方便、快捷、高效”的交通发展要求。

3.2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辖区农村公路受地质、资金、环境等因素限制,技术等级较低,致使农村公路的数量、质量还存在很大差距。具体体现在农村公路技术等级相对较低,排水设施、安全设施相对较差,尤其是那些偏远乡镇的农村公路缺桥少涵,防护工程严重不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晴通雨阻现象相当普遍。

3.3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短缺,不能满足农村公路建设需求

罗平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有限,难以筹措足够的资金配套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国家专项资金和省、市上级对口单位的补助。资金的短缺严重地制约了罗平县农村公路建设的数量和质量。2014年,罗平县计划投资2.8亿元实施32个交通建设项目,全年只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1 529.4万元,其余的要靠地方自筹解决,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

3.4 农村公路规划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

目前,农村道路的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配套性不够,专项规划滞后,前期规划与整体建设统一性不够,对公路的设计走向、通达要求、技术等级未经过严格的科学认证就匆忙上马,容易造成公路质量不高和重复性建设,影响农村道路网络的系统布局,同时,由于各镇乡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不同,造成地区差异比较大,发展不平衡。

4 罗平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对策

4.1 要提高交通交通在经济社会中重要性的认识

交通具有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城乡统筹、地区互补的重要作用,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村公路发展,对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缩小地区、城乡差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充分把握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机遇,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认清形势、增强责任,加大投入、合力攻坚,把农村公路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全面推进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建设,着力提高农村路网整体服务功能。

4.2 提升路网,增加农村公路总量和通达深度

罗平县农村公路建设以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为重点,增加农村公路总量和通达深度,提高路面质量。构建县域内通县乡、外连周边的路网体系,明确每年新建、该建、扩建农场公路200公里的目标,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江底至召夸高速公路、曲靖黄泥堡至罗平河高速公路、罗平-弥勒-通海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为此,县委、政府出台了《关于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2013年―2015年完成攻坚任务建设投资20亿元以上,2013年―2017年五年力争完成交通建设投资66亿元以上,力争通过三年攻坚、五年努力,建成出省入滇、东部连黔桂的重要交通枢纽,促进罗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4.3 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标准,完善配套设施

农村公路改造,要坚持“等级多标准、路面多形式、筹资多渠道、安保多样化”的原则,按照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根据农村公路交通量少的特点,结合当地经济条件,选择切实可行的技术标准和合适的路面结构形式,做到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与现阶段的经济条件相适应,力争做到精细化设计与限量设计的统一。罗平县委、政府出台《罗平县解决农村群众出行安全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从2011年起,县级财政每年配套养护资金45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管养;从2013年起连续三年,县财政每年安排2 000万元用于辖区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

4.4 因地制宜,规范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设计过程中要认真调查、分析,本着“线性基本不变、充分利用老路、局部加宽改造、提高路面等级、完善排水安全设施”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现阶段最需解决的是乡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规划、设计及建设问题,对已改建好的农村公路,要补充完善交通安保工程的设计,注重排水防护设施、交通安全设施的布局,重点提高路面等级,确保行车安全。

4.5 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积极争取国家交通建设资金,对上级安排的农村公路建设专项资金,必须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平调和挪用;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在政府给予经费补贴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农民出资出劳;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尤其是直接受益的各类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捐赠资金,支持公路建设;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充分利用农村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步伐。

4.6 要牢固树立四种理念,正确处理好六种关系

要实现交通事业的科学、和谐发展,就要站在全局的、战略的高度,要牢固树立发展、惠民、服务、创新的理念;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好交通发展中发展与改革、发展与质量、发展与管理、发展与环境保护、发展与平安交通、发展与廉政等六种关系。

4.7 要加强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管理

要认真落实工程“四制”,建立健全“五级质保体系”,严把“五道关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虽然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困难,但也不能过分强调低价中标,而影响工程质量。公路建设管理工作,专业性强,其过程有规划研究、设计、施工、交付使用等4个阶段,其中设计阶段是控制投资的关键,对于农村公路建设,若建设方管理人员能设计、懂造价,并且在设计阶段就参与设计,这部分人若参与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则施工阶段的完善设计或变更设计就会处于主动受控状态,建设方的管理工作将更主动、更有成效,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重点也就转向了事前控制,施工中的设计问题的处理也就更方便快捷,工程质量就得到保障。

5 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农村各族人民群众要求修路的愿望和呼声日益高涨,迫切需要四通八达、安全方便快捷的畅通路。罗平县将把农村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文明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注重安全贯穿到公路建设、养护与管理的各个环节。按照“扩大成果、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统筹城乡”的农村公路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政府主导、深化改革、村民主体、交通牵头、部门协作、干部引导、全民参与、注重安全、建管并重、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飞,韩建民.华亭县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350-351.

[2] 赵惠萍.浅谈农村公路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建议[J].科技信息,2009(1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