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电子商务开发流程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9 16:16:22

电子商务开发流程

电子商务开发流程第1篇

对于电子商务的定义,理论界、企业界、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都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电子商务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以电子方式进行的商务活动。按照交易的对象,电子商务可以分为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B2B)和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ustomer,B2C)的电子商务;按照使用的网络,电子商务又可以分为基于EDI的电子商务和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

业务流程是组织为完成某一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活动的集合。一般来说,一个业务流程是由5个要素构成的:(1)业务流程有它的顾客;(2)业务流程是由活动构成的;(3)活动的目的在于为顾客创造价值;(4)活动是由人或机器来完成;(3)业务流程的完成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这些部门对整个流程负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流程设计的新方式开始出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组织为了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开始运用Internet及相关的技术来重新设计他们的业务流程。电子商务的出现要求管理者以完全新的方式来重新思考组织内部的业务流程以及跨组织业务流程的合理性问题。

电子商务对组织流程的影响程度随着电子商务应用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图1所示。以企业为例,在电子商务应用的展示阶段,电子商务的作用表现为在网上为顾客提供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息,该阶段对企业商务活动本身影响不大,即对企业流程的变化没有什么要求。在交易阶段,电子商务已对企业后台的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需要对原有的流程进行变革,否则,僵化的企业流程将无法满足电子商务这一快速、及时的交易模式的需要。而在集成阶段,企业的商务活动需要和信息技术实现高度集成,不仅组织内部的流程需要重新设计,跨组织的业务流程也需要加以变革。

二、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内涵

流程变革是组织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反应,目的在于提高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效率。自从20世纪90年代Hammer(1990)提出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以来,流程变革(BusinessProcessChange,BPC)一直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早期的流程变革几乎等同于流程再造,主张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激烈的再设计。由于流程再造的高失败率,流程变革的确范围后来进一步拓宽,流程改进(BusinessProcessImprovement,BPI)、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也并入了流程变革。Kettinger和Grover(1995)认为流程变革是根据制定的战略规划,通过变革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来改进和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以达到大幅度提升组织绩效的目的。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是组织为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利用Internet和WWW技术,对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的商务流程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构建适合电子商务需要的高效的业务流程的过程,以达到资源及时、准确共享的目的,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并不仅仅是将现有的业务流程自动化,还包括创造新的流程以及对旧流程的改造,即去除可有可无的流程;改进效率低下的流程;取消或合并重叠的流程。Kim(2004)等运用一个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作为研究方法来比较流程再造与电子商务流程设计(E—processDesign)的关键相似点和不同点。他们认为,诸如工作合并、工人做决策、减少检查和控制等流程再造最佳实践(BestPractice)也同样可以成为电子商务流程管理(E—processManagement)的最佳实践。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同流程变革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差别,主要的差别在于电子商务流程变革是利用Internet变革现有的业务流程,创造适合电子商务顺利开展的业务流程的过程,如表1所示。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重点并不是简单地开发一个电子商务系统,而是将新的基于Web的信息系统同现有的组织内部系统以及属于顾客和供应商的外部系统集成起来。Jeffcoate等(2000)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关键成功因素包括对业务流程的改进、基本信息系统的集成以及业务伙伴关系的建立。

三、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理论框架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理论框架是由战略规划、变革的启动、变革的实施、变革结果的评估等几部分构成,如图2所示。

1.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就是勾画出组织变革的蓝图,它是对组织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分析组织的变革环境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否则就很可能会给组织带来损失甚至灾难。

首先,战略规划应该搞清楚变革的动机。组织实施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动机大致可以分为生产驱动型、市场驱动型和技术驱动型三种。生产驱动型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促进内部交流等动机;市场驱动型包括扩大市场份额、抬高顾客撤出的门槛等动机;技术驱动型包括对落在竞争对手后面的恐惧、对获得技术领先地位的渴望等动机。

其次,战略规划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分析组织现有的技术水平、成本因素、组织中人员的素质以及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其中,成本因素不仅包含人力成本的开支还包括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购买、维护等,尤其是对现有信息系统改造的成本。

第三,战略规划需要制定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目标。在对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需要确定变革的范围、变革的程度及变革的时间等比较宏观的目标。

第四,知识管理作为连接电子商务流程变革过程的桥梁,贯穿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始终。通过将知识管理的方法应用于电子商务流程变革之中,无疑将有助于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成功。为了获得有关变革环境的较为全面的知识,管理者可以从有关电子商务和流程变革的知识库(KnowledgeDepositories)里寻找相关组织变革的案例、咨询专家的评论和分析文章,也可以通过召开专题讨论会(Workshops)的形式对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参加专题讨论的人员除了组织内部的CEO、CIO、CKO外,也可以包括组织以外实施过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专家以及顾客、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等。

2.变革的启动。

(1)项目团队的组建。电子商务流程变革需要组建项目团队,并由一个项目负责人对整个变革活动的运作和结果负责。项目团队成员的构成取决于组织自身的实力,可以完全由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人员组成,也可以包括公司外部咨询机构和技术人员。项目团队组建后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工作计划,即变革的日程表、所需的资源支持及达到的具体目标和评价方法等。

项目成员既是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实际策划者、设计者同时也是项目的实施人员,例如,销售和市场部人员的角色主要是帮助客户熟悉电子商务系统的使用;信息技术部门的主要负责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规划和物流部门主要协助信息技术部门将开发的电子商务系统与现有的业务活动集成起来。因此,项目成员在电子商务流程变革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电子商务系统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一般是由基于Intranet的组织内部信息系统、基于Extranet的外部信息系统以及互联网Internet构成。基于Intranet的组织内部信息系统有利于组织内部实现信息共享、简化内部的业务流程,从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基于Extranet的外部信息系统有助于价值链上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密切它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互联网Internet则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的信息平台。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结构化开发方法、原型法和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等。每一种开发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究竟选择何种开发方法取决于组织实施电子商务的战略。

组织既可以自主开发电子商务系统,也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来解决。在目前的情况下,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大都借助于外部的咨询机构和专业技术公司的力量来进行。为了解决外部公司完成项目离开后,电子商务系统运转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公司内部信息技术人员的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是十分必要的。

3.变革的实施。

(1)系统和流程的集成。尽管开发系统和购买软硬件需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最大的挑战则是将开发的电子商务系统与组织现有的业务流程以及支持这些流程的现有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Integration),以建立适应电子商务顺利开展的高效的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系统集成就是为了达到系统的综合目标,将可利用的一个个独立发挥作用的系统有效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新系统。然而,开发的电子商务系统同组织内部业务流程的集成往往会受到组织已有的信息系统的影响。现有的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程序、数据库和网络等,信息系统以及它所支持的业务流程连在了一起,形成了要么全部改,要么什么也改不了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构建适合电子商务需要的业务流程并投入使用而又不改变已经存在的业务流程及支持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显然是不可能的。

(Figure3BusinessProcessesIntegrationandSystemsIntegration)

组织内部的流程集成可以采用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ApplicationIntegration,EAI)技术来减少电子商务流程变革中陈旧的信息基础设施带来的阻力。EAI能够将业务流程、应用软件、硬件和各种标准联合起来,在两个或更多的企业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使它们像一个整体一样进行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借助于知识社区也可以化解内部流程集成的阻力。知识社区可由CKO、CIO、知识专家和员工组成,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追求并共享共同的工作方法或解决方案,拥有和需要相同的知识。在这样一种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下,社区成员通过各种沟通渠道,把个人的知识贡献给组织内部的流程集成。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组织不仅要考虑到电子商务系统与内部业务流程的集成,还要考虑与价值链上合作伙伴的业务流程整合问题。利用Internet开放的标准技术,组织可以与他们传统的商业伙伴连在一起。尽管同样存在着同商业伙伴的信息系统不相容以及资金转移和敏感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但组织之间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合作的障碍主要不在于技术而主要在于业务流程。跨组织流程集成需要组织之间共享彼此的愿景和战略,因此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变革管理。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究竟是采取激进式的变革还是渐进式的变革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Davenport(2004)认为电子商务流程的设计和实现应采用渐进的方式而非激进的方式。激进式的变革要求技术和社会系统的同时变革,因而遇到的阻力会大一些;而渐进式的变革可能只包含技术系统的变革或社会系统的变革或分步的社会技术变革,遇到的阻力相对较小。Attaran(2004)认为许多进行流程变革的公司往往将注意力放在了流程上面,而忽略或低估了人的重要性。由于激进式的流程变革几乎改变了每个人的工作,雇员因此需要获得新的技能,这样一来,他们很有可能对流程变革加以抵制,成为流程变革的阻力。Ahadi(2004)将流程变革的阻力归结为管理者对丧失权力的恐惧,雇员对失去工作以及缺少适应新岗位需要的技能的担忧。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来处理流程变革中人的问题,流程变革注定要失败。因为确定变革的是人,决定变革方向的是人,实现变革的是人,受变革影响的是人,管理变革的是人,甚至连反对变革、阻碍变革的也都是人。

事实上,变革管理就是有效地平衡支持变革和反对变革的力量,高层管理者的大力支持,中层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以及全体员工的认同有助于变革的成功,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介入和参与对于流程变革的成功至关重要。培训对于成功实施电子商务流程变革也是必不可少的,培训将有助于改进员工完成新业务所需要的技能和行为,减少员工因缺乏相应的技能而对变革产生的抵触情绪。通过对业务人员的现有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同目标岗位所要求的技能进行对比,找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缺口,有针对性对他们进行培训,以帮助他们获得新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技能是属于隐性知识,难以清楚地用语言和书面形式来表达,为了在组织范围内广泛传扬成功的经验和技能,可以采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知识经验“师带徒”活动(Mentoring),在实践中模仿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整个组织技能的目的。

4.变革结果的评估。组织进行电子商务流程变革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目的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回报。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成果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测量,在流程层次上,可以用质量、周期、成本以及顾客的满意度来评估。电子商务流程变革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否有所提高,流程运行周期是否减少,运营的成本是否降低,顾客的满意度是否提高均可以作为评估流程绩效的依据。如果变革的结果未达到当初设定的目标,仍需要不断地对组织内外的业务流程加以改进和完善。知识管理在评估和调整阶段的应用表现为分类整理汇总一系列标准文件,并作为组织的知识存储在组织的知识库中,内容涵盖电子商务流程变革各阶段所使用的显性知识。此外,变革过程中项目成员的经验和建议都可以加以及时的整理并作为组织的显性知识存储在知识库中。

四、结束语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是组织为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利用Internet和WWW技术,对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的商务流程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构建适合电子商务需要的高效的业务流程的过程。首先,电子商务流程变革需要在分析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战略规划;其次,电子商务流程变革需要组建项目团队和开发电子商务系统;再次,电子商务流程变革要求将电子商务系统与已有的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的集成,及时化解变革的阻力;最后,需要对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结果进行评估并对业务流程作进一步的改进。在电子商务流程变革过程中,知识管理对于理解组织变革的环境、化解变革的阻力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希望并相信本文所提出的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理论框架有助于指导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理论和实践。应该指出的是,本文提出的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理论框架只是一个初步的研究成果,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并且该框架还未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所有这些都有待于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进一步探讨。

摘要: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流程变革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对业务流程的冲击以及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内涵,建立了一个初步的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理论框架,以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电子商务流程变革。

关键词:流程变革;电子商务;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Barnes,D.,Hinton,M.,Mieczkkowska,S.DevelopingaFrameworktoInvestigatetheImpactofE-commerceontheManagementofInternalBusinessProcess.KnowledgeandProcessManagement,2002,9(3):133-142.

2.PhanDienD.E-businessDevelopmentforCompetitiveAdvantages:ACaseStudy.InformationandManagement,2003,(40):581-590.

3.Fu-RenLin,Meng-ChynYang,Yu-HuaPai.AGenericStructureforBusinessProcessModeling.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Journal,2002,8(1):19-41.

4.Hammer,M.ReengineeringWork:Don’tAutomate,Obliterate.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68(4):104-112.

5.Braganza.RadicalProcessChange:ABestPracticeBlueprint.Wiley,2001.

6.Kim,HenryM.BestPracticesinE-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ExtendingaReengineeringFramework.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Journal,2004,10(1):27-43.

7.Jeffcoate,J.,Chappell,C.,Feindt,S.AttitudestowardsImprovementamongSMEsInvolvedinE-commerce.KnowledgeandProcessManagement,2000,7(3):187-195.

8.Barnes,D.,Hinton,M.,Mieczkkowska,S.ManagingtheTransitionfromBricks-and-MortartoClicks-and-Mortar:ABusinessProcessPerspective.KnowledgeandProcessManagement,2004,11(3):199-209.

9.王润理.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10.曾凡奇,林小苹,邓先礼.基于INTERNET的管理信息系统.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11.McIvor,R.,Humphreys,P.,McCurry,L.ElectronicCommerce:SupportingCollaborationintheSupplyChain?.JournalofMaterialsProcessingTechnology,2003,(139):147-152.

12.Davenport,T.H.InvitedViewpoint.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Journal,2004,10(1):12-15.

电子商务开发流程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 关系

电子商务的含义

关于电子商务,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全面、具有权威性的定义。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电子商务工作组对电子商务给出了如下定义:电子商务是运用电子通信作为手段的经济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对带有经济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宣传、购买和结算。国际商会将电子商务定义为: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交易过程中各阶段贸易过程的电子化,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它涵盖了从信息检索、售前售后服务、签订合同、支付到配送的一系列交易过程。联合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将电子商务定义为: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包含企业之间(B to B)、企业和消费者之间(B to C)的商业交易。欧洲议会将电子商务定义为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商务活动。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电子商务专题报告》的定义,电子商务就是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生产、经营、销售和流通等活动,它不仅指基于因特网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包括通过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订购到出售、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贸易活动。

电子商务的分类

(一)按商业活动运作方式分类

完全电子商务:即可以完全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实现和完成整个交易过程的交易。不完全电子商务:即指无法完全依靠电子商务方式实现和完成完整交易过程的交易,它需要依靠一些外部要素,如运输系统等来完成交易。

(二)按电子商务应用服务的领域范围分类

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B to C):该类电子商务基本等同于电子零售商业。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B to B):该类电子商务是指商业机构(企业或公司)使用Internet或各种商务网络向供应商(企业或公司)订货和付款。企业对政府机构的电子商务(B to G):覆盖公司与政府组织间的许多事务。消费者对政府机构的电子商务(C to G):政府将会把电子商务扩展到福利费发放和自我估税及个人税收的征收方面。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C to C):简单而言就是消费者本身提供服务或产品给消费者。

(三)按开展电子交易的信息网络范围分类

本地电子商务:利用本城市内或本地区内的信息网络实现的电子商务活动,电子交易的地域范围较小。远程国内电子商务:在本国范围内进行的网上电子交易活动,其交易的地域范围较大,对软硬件和技术要求较高,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商业和金融的电子化、自动化,要求交易各方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知识、经济能力和技术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等。全球电子商务: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电子交易活动,参加电子交易各方通过网络进行贸易。

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构成

电子商务涉及商务活动的各方,包括商店、消费者、银行或金融机构、信息公司或者证券公司和政府等,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实现在线交易电子化的过程。电子商务运作环境如图1所示。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主要由以下基本部分构成:持卡人,即顾客;商家,在Internet环境下表现为电子商店;发卡银行,是给客户提供支付卡的金融机构;收单银行,是商家的金融机构,保证商家能接受支付卡并将获得的支付发给商家;认证授权机构,是一个可信的第三方,能够验证客户、商家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身份;物流公司,接受商家委托,承担将商品及时送到顾客手中的责任。这些部分通过Internet或者其他网络互联。而那些在网络上传递的商务数据都是经过加密的,整个交易过程都是采用了安全机制,实现安全性的保证。

一个典型的电子商务交易购物过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一)电子商务中物流的重要性

1.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活动。其中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三者都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完成,而唯独物流,作为众流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是实物的传递,不能通过信息网络完成,必须通过把实物转移到购物者手中,才算完成交易。只有诸如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等少数商品和服务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方式进行,其他绝大部分产品和服务都必须通过物流方式传输。因此,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基础和载体,对电子商务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2.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第一,物流保障生产。无论是传统的贸易方式,还是电子商务方式,生产都是商品流通之本,而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各类物流活动支持。生产的全过程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便要求有相应的供应物流活动,将所采购的材料到位,否则生产就难以进行;在生产的各工艺流程之间,也需要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过程,即所谓的生产物流,以实现生产的流动性;部分余料、可重复利用的物资的回收,就需要所谓的回收物流;废弃物的处理则需要废弃物物流。可见,整个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系列化的物流活动。缺少现代化的物流,生产将难以顺利进行,电子商务将无法发展。

第二,物流服务于商流。在整个电子商务中, 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在商业活动中,商品所有权在购销合同签订的同时,便由供方转移到了需方,而商品实体并没有因此而到达需方。在电子商务条件下,消费者通过网络购物,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交割过程,但电子商务活动并未结束,只有商品和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告以终结。没有现代化的物流,轻松的商务活动都只会退化为一纸空文。

第三,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从原始买卖到如今的电子商务,最大的改变就是电子商务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电子商务把所有的商品买卖虚拟成一个大的商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买到世界各地任何一种商品。电子商务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消费者不必再跑到拥挤的商业街,逐家挑选自己所需的商品,而只要坐在家里,通过网络就可以完成购物过程。作为消费者,商品能否安全迅速地送到,才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就需要解决物流及配送等问题。物流是电子商务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缺少现代化物流技术与管理,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便捷等于零,消费者必然会转向他们认为更为可靠的传统购物的方式上。在一定程度上,物流决定着电子商务的生死存亡。

(二)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使物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的发展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性要求。在电子商务环境改善的同时,电子商务也正在使传统的物流发生变化,甚至强化了物流的作用,促使物流系统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流系统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

1.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商务必须以信息化为基础,离开信息化,电子商务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物流信息化既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 也是物流现代化的基础。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不只是在物流企业内闭环流动,信息的快速流动、交换和共享成为信息管理的新特征。

信息化是网络化的基础,网络化主要指建立物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供应商与制造商可以通过信息共享,结成战略联盟和建立供应链,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网络,企业可以加快交易进程、降低采购成本和缩短订货周期、减少单证处理差错、降低商品价格。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商业企业为了保证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必须强化、完善和健全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实现物流服务网络的系统性和一致性,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优化。

2.个性化、柔性化。电子商务创造了个性化的商务活动,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它可以为各个用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支持电子商务的物流必须也能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这就要求物流系统具有动态调配能力和柔性化的组织水平。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它要求物流配送中心根据现代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层次、短周期”的特点,灵活地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的功能已不单单是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和其他服务,以及其它特殊服务。

3.社会化、全球化。传统的物流业中的某种物流系统往往是由某一企业来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而电子商务具有跨行业、跨时空的特点,这就要求从社会化的角度对物流实行系统的组织和管理,实现物流经营的社会化和全球化。要求物流企业相互联合起来,在竞争中形成一种协同作业;另一方面要求物流业向第三方综合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三)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协同发展

电子商务给人类带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产业革命,电子商务是一场流通革命,改变了传统的商务交易活动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带来了流通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革命。

电子商务开发流程第3篇

1跨境电商的界定以及对物流的要求

1.1跨境电商的界定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贸易活动。跨境电子商务从进出口方向分为: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和进口跨境电子商务。从交易模式分为B2B跨境电子商务和B2C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分为:一般跨境电子商务和E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作为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综合业,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柱。一方面,它是电子商务实施的重要环节和发展推力;另一方面,在物流运作过程中,又有许多环节和问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高效、便捷地解决,二者是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

1.2跨境电商物流的新特点

电子商务物流作为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综合业,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柱。一方面,它是电子商务实施的重要环节和发展推力;另一方面,在物流运作过程中,又有许多环节和问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高效、便捷地解决,二者是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

1.3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为满足多层次、多样性的物流人才需求,加快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一些独立学院不仅设置了物流专业,而且很多经管类专业也开设了《物流管理》课程。本校开设《物流》课程的有信息系电子商务专业的本学科和管理学物流专业。所以,该课程对工商管理和电子商务专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现实情况认识和分析

地方普通高等专科职业技术院校,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电子商务物流专业的特点是与市场经济联系紧密。因此,地方普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应该面向地方,并且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依托当地的重点行业。尤其是常州作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被授予“常州市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称号,作为本系电子商务教研室的《现代物流基础》教授课程的老师多课程的研究把握就更为重要了。第一,跨国境物流发展步入新的阶段,对于物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能力更是复合型,既需要完整的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第二,跨境物流背景下,物流的模式有自营物流模式,物流联盟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虽然众多,都是大型、专业化服务程度较高的物流企业并不多,大多数国内物流服务,主要为国内电商服务;即使提供国际快递服务,也主要是普通快递的形式,而没有为跨境电商提供的高级专业物流服务。第三,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本课程是围绕着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和目标的课程体系设置的,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教学以理论试验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四优化教学,即教材选用优化,教学方法优化,实验方法优化,成绩考核优化的方法进行。最终达到从课堂课本中学习,到实验实训中实践的学习效果

3大背景下,《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改革的建议

3.1对课程的定位认识

《现代物流管理》是大学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是电子商务以及相关物流管理专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技能,具有在掌握工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熟悉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信息系统的手段、方法,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最终走上工作岗位而开设的一门课程,培养的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能适应经济发展,满足跨境电子商务大背景下新物流需求的高级现代物流管理人才。本院信息系下电子商务专业和管理学下物流专业均开设有物流课程都是作为一个专业的普通必修课和一个是专业主干课课程。教研室和任课老师对课程的认识和定位一定要明确其不同。

3.2教学选择的区分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现代物流管理课程作为专业课的教材,与其他相关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等教材内容重复重合,导致教学内容重复、贫乏、空洞,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差。因此,在教材选用中,应侧重物流基础知识与实际案例结合密切,实践操作与物流技术相关的教材。

3.3课程内容与教学学时安排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主要是以物流行业知识的整体认知为主,课程学时为36,内容理论试验1∶1分配;物流专业的课程内容则更侧重就业岗位的实际应用,教学学时48,内容应3∶7分配更加合适。教学内容的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3.4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

课堂教学主要在多媒体教室,应结合教师讲课情况,采用PPT,微视频播放,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多样化安排。实践教学是理论的继续、补充和深化,是培养学生敏锐的直觉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以及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按照物流主要环节运输、存储和其他五个辅助环节来设置实践教学的内容。

4结语

电子商务开发流程第4篇

关键词:流程变革;电子商务;理论框架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不难发现,有关流程再造和电子商务的研究文献不胜枚举,而将电子商务与流程变革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献却是凤毛麟角。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对业务流程的冲击以及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内涵,建立了一个初步的电子商务流程变革(ElectronicBusinessProcessChange,EBPC)的理论框架,以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电子商务流程变革。

一、电子商务对业务流程的冲击

对于电子商务的定义,理论界、企业界、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都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电子商务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以电子方式进行的商务活动。按照交易的对象,电子商务可以分为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B2B)和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ustomer,B2C)的电子商务;按照使用的网络,电子商务又可以分为基于EDI的电子商务和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

业务流程是组织为完成某一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活动的集合。一般来说,一个业务流程是由5个要素构成的:(1)业务流程有它的顾客;(2)业务流程是由活动构成的;(3)活动的目的在于为顾客创造价值;(4)活动是由人或机器来完成;(3)业务流程的完成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这些部门对整个流程负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流程设计的新方式开始出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组织为了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开始运用Internet及相关的技术来重新设计他们的业务流程。电子商务的出现要求管理者以完全新的方式来重新思考组织内部的业务流程以及跨组织业务流程的合理性问题。

电子商务对组织流程的影响程度随着电子商务应用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图1所示。以企业为例,在电子商务应用的展示阶段,电子商务的作用表现为在网上为顾客提供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息,该阶段对企业商务活动本身影响不大,即对企业流程的变化没有什么要求。在交易阶段,电子商务已对企业后台的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需要对原有的流程进行变革,否则,僵化的企业流程将无法满足电子商务这一快速、及时的交易模式的需要。而在集成阶段,企业的商务活动需要和信息技术实现高度集成,不仅组织内部的流程需要重新设计,跨组织的业务流程也需要加以变革。

二、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内涵

流程变革是组织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反应,目的在于提高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效率。自从20世纪90年代Hammer(1990)提出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以来,流程变革(BusinessProcessChange,BPC)一直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早期的流程变革几乎等同于流程再造,主张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激烈的再设计。由于流程再造的高失败率,流程变革的确范围后来进一步拓宽,流程改进(BusinessProcessImprovement,BPI)、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也并入了流程变革。Kettinger和Grover(1995)认为流程变革是根据制定的战略规划,通过变革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来改进和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以达到大幅度提升组织绩效的目的。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是组织为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利用Internet和WWW技术,对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的商务流程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构建适合电子商务需要的高效的业务流程的过程,以达到资源及时、准确共享的目的,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并不仅仅是将现有的业务流程自动化,还包括创造新的流程以及对旧流程的改造,即去除可有可无的流程;改进效率低下的流程;取消或合并重叠的流程。Kim(2004)等运用一个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作为研究方法来比较流程再造与电子商务流程设计(E—processDesign)的关键相似点和不同点。他们认为,诸如工作合并、工人做决策、减少检查和控制等流程再造最佳实践(BestPractice)也同样可以成为电子商务流程管理(E—processManagement)的最佳实践。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同流程变革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差别,主要的差别在于电子商务流程变革是利用Internet变革现有的业务流程,创造适合电子商务顺利开展的业务流程的过程,如表1所示。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重点并不是简单地开发一个电子商务系统,而是将新的基于Web的信息系统同现有的组织内部系统以及属于顾客和供应商的外部系统集成起来。Jeffcoate等(2000)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关键成功因素包括对业务流程的改进、基本信息系统的集成以及业务伙伴关系的建立。

三、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理论框架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理论框架是由战略规划、变革的启动、变革的实施、变革结果的评估等几部分构成,如图2所示。

1.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就是勾画出组织变革的蓝图,它是对组织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分析组织的变革环境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否则就很可能会给组织带来损失甚至灾难。

首先,战略规划应该搞清楚变革的动机。组织实施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动机大致可以分为生产驱动型、市场驱动型和技术驱动型三种。生产驱动型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促进内部交流等动机;市场驱动型包括扩大市场份额、抬高顾客撤出的门槛等动机;技术驱动型包括对落在竞争对手后面的恐惧、对获得技术领先地位的渴望等动机。

其次,战略规划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分析组织现有的技术水平、成本因素、组织中人员的素质以及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其中,成本因素不仅包含人力成本的开支还包括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购买、维护等,尤其是对现有信息系统改造的成本。

第三,战略规划需要制定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目标。在对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需要确定变革的范围、变革的程度及变革的时间等比较宏观的目标。

第四,知识管理作为连接电子商务流程变革过程的桥梁,贯穿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始终。通过将知识管理的方法应用于电子商务流程变革之中,无疑将有助于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成功。为了获得有关变革环境的较为全面的知识,管理者可以从有关电子商务和流程变革的知识库(KnowledgeDepositories)里寻找相关组织变革的案例、咨询专家的评论和分析文章,也可以通过召开专题讨论会(Workshops)的形式对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参加专题讨论的人员除了组织内部的CEO、CIO、CKO外,也可以包括组织以外实施过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专家以及顾客、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等。

2.变革的启动。

(1)项目团队的组建。电子商务流程变革需要组建项目团队,并由一个项目负责人对整个变革活动的运作和结果负责。项目团队成员的构成取决于组织自身的实力,可以完全由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人员组成,也可以包括公司外部咨询机构和技术人员。项目团队组建后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工作计划,即变革的日程表、所需的资源支持及达到的具体目标和评价方法等。

项目成员既是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实际策划者、设计者同时也是项目的实施人员,例如,销售和市场部人员的角色主要是帮助客户熟悉电子商务系统的使用;信息技术部门的主要负责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规划和物流部门主要协助信息技术部门将开发的电子商务系统与现有的业务活动集成起来。因此,项目成员在电子商务流程变革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电子商务系统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一般是由基于Intranet的组织内部信息系统、基于Extranet的外部信息系统以及互联网Internet构成。基于Intranet的组织内部信息系统有利于组织内部实现信息共享、简化内部的业务流程,从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基于Extranet的外部信息系统有助于价值链上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密切它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互联网Internet则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的信息平台。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结构化开发方法、原型法和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等。每一种开发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究竟选择何种开发方法取决于组织实施电子商务的战略。

组织既可以自主开发电子商务系统,也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来解决。在目前的情况下,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大都借助于外部的咨询机构和专业技术公司的力量来进行。为了解决外部公司完成项目离开后,电子商务系统运转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公司内部信息技术人员的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是十分必要的。

3.变革的实施。

(1)系统和流程的集成。尽管开发系统和购买软硬件需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最大的挑战则是将开发的电子商务系统与组织现有的业务流程以及支持这些流程的现有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Integration),以建立适应电子商务顺利开展的高效的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系统集成就是为了达到系统的综合目标,将可利用的一个个独立发挥作用的系统有效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新系统。然而,开发的电子商务系统同组织内部业务流程的集成往往会受到组织已有的信息系统的影响。现有的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程序、数据库和网络等,信息系统以及它所支持的业务流程连在了一起,形成了要么全部改,要么什么也改不了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构建适合电子商务需要的业务流程并投入使用而又不改变已经存在的业务流程及支持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显然是不可能的。

(Figure3BusinessProcessesIntegrationandSystemsIntegration)

组织内部的流程集成可以采用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ApplicationIntegration,EAI)技术来减少电子商务流程变革中陈旧的信息基础设施带来的阻力。EAI能够将业务流程、应用软件、硬件和各种标准联合起来,在两个或更多的企业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使它们像一个整体一样进行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借助于知识社区也可以化解内部流程集成的阻力。知识社区可由CKO、CIO、知识专家和员工组成,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追求并共享共同的工作方法或解决方案,拥有和需要相同的知识。在这样一种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下,社区成员通过各种沟通渠道,把个人的知识贡献给组织内部的流程集成。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组织不仅要考虑到电子商务系统与内部业务流程的集成,还要考虑与价值链上合作伙伴的业务流程整合问题。利用Internet开放的标准技术,组织可以与他们传统的商业伙伴连在一起。尽管同样存在着同商业伙伴的信息系统不相容以及资金转移和敏感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但组织之间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合作的障碍主要不在于技术而主要在于业务流程。跨组织流程集成需要组织之间共享彼此的愿景和战略,因此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变革管理。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究竟是采取激进式的变革还是渐进式的变革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Davenport(2004)认为电子商务流程的设计和实现应采用渐进的方式而非激进的方式。激进式的变革要求技术和社会系统的同时变革,因而遇到的阻力会大一些;而渐进式的变革可能只包含技术系统的变革或社会系统的变革或分步的社会技术变革,遇到的阻力相对较小。Attaran(2004)认为许多进行流程变革的公司往往将注意力放在了流程上面,而忽略或低估了人的重要性。由于激进式的流程变革几乎改变了每个人的工作,雇员因此需要获得新的技能,这样一来,他们很有可能对流程变革加以抵制,成为流程变革的阻力。Ahadi(2004)将流程变革的阻力归结为管理者对丧失权力的恐惧,雇员对失去工作以及缺少适应新岗位需要的技能的担忧。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来处理流程变革中人的问题,流程变革注定要失败。因为确定变革的是人,决定变革方向的是人,实现变革的是人,受变革影响的是人,管理变革的是人,甚至连反对变革、阻碍变革的也都是人。

事实上,变革管理就是有效地平衡支持变革和反对变革的力量,高层管理者的大力支持,中层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以及全体员工的认同有助于变革的成功,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介入和参与对于流程变革的成功至关重要。培训对于成功实施电子商务流程变革也是必不可少的,培训将有助于改进员工完成新业务所需要的技能和行为,减少员工因缺乏相应的技能而对变革产生的抵触情绪。通过对业务人员的现有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同目标岗位所要求的技能进行对比,找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缺口,有针对性对他们进行培训,以帮助他们获得新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技能是属于隐性知识,难以清楚地用语言和书面形式来表达,为了在组织范围内广泛传扬成功的经验和技能,可以采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知识经验“师带徒”活动(Mentoring),在实践中模仿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整个组织技能的目的。

4.变革结果的评估。组织进行电子商务流程变革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目的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回报。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成果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测量,在流程层次上,可以用质量、周期、成本以及顾客的满意度来评估。电子商务流程变革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否有所提高,流程运行周期是否减少,运营的成本是否降低,顾客的满意度是否提高均可以作为评估流程绩效的依据。如果变革的结果未达到当初设定的目标,仍需要不断地对组织内外的业务流程加以改进和完善。知识管理在评估和调整阶段的应用表现为分类整理汇总一系列标准文件,并作为组织的知识存储在组织的知识库中,内容涵盖电子商务流程变革各阶段所使用的显性知识。此外,变革过程中项目成员的经验和建议都可以加以及时的整理并作为组织的显性知识存储在知识库中。

四、结束语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是组织为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利用Internet和WWW技术,对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的商务流程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构建适合电子商务需要的高效的业务流程的过程。首先,电子商务流程变革需要在分析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战略规划;其次,电子商务流程变革需要组建项目团队和开发电子商务系统;再次,电子商务流程变革要求将电子商务系统与已有的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的集成,及时化解变革的阻力;最后,需要对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结果进行评估并对业务流程作进一步的改进。在电子商务流程变革过程中,知识管理对于理解组织变革的环境、化解变革的阻力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希望并相信本文所提出的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理论框架有助于指导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理论和实践。应该指出的是,本文提出的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理论框架只是一个初步的研究成果,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并且该框架还未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所有这些都有待于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Barnes,D.,Hinton,M.,Mieczkkowska,S.DevelopingaFrameworktoInvestigatetheImpactofE-commerceontheManagementofInternalBusinessProcess.KnowledgeandProcessManagement,2002,9(3):133-142.

2.PhanDienD.E-businessDevelopmentforCompetitiveAdvantages:ACaseStudy.InformationandManagement,2003,(40):581-590.

3.Fu-RenLin,Meng-ChynYang,Yu-HuaPai.AGenericStructureforBusinessProcessModeling.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Journal,2002,8(1):19-41.

4.Hammer,M.ReengineeringWork:Don’tAutomate,Obliterate.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68(4):104-112.

5.Braganza.RadicalProcessChange:ABestPracticeBlueprint.Wiley,2001.

6.Kim,HenryM.BestPracticesinE-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ExtendingaReengineeringFramework.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Journal,2004,10(1):27-43.

7.Jeffcoate,J.,Chappell,C.,Feindt,S.AttitudestowardsImprovementamongSMEsInvolvedinE-commerce.KnowledgeandProcessManagement,2000,7(3):187-195.

8.Barnes,D.,Hinton,M.,Mieczkkowska,S.ManagingtheTransitionfromBricks-and-MortartoClicks-and-Mortar:ABusinessProcessPerspective.KnowledgeandProcessManagement,2004,11(3):199-209.

9.王润理.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10.曾凡奇,林小苹,邓先礼.基于INTERNET的管理信息系统.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11.McIvor,R.,Humphreys,P.,McCurry,L.ElectronicCommerce:SupportingCollaborationintheSupplyChain?.JournalofMaterialsProcessingTechnology,2003,(139):147-152.

12.Davenport,T.H.InvitedViewpoint.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Journal,2004,10(1):12-15.

电子商务开发流程第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实验实训 业务流程 系统实现

1 引言

Web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网络真正具有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无论是传统的商业交流方式还是业务工具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正经历着发展到成熟的过渡阶段,高等院校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也在摸索中走过了十多年历程。作为一个应用型专业,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训教学环节中经历了种种挫折。实践证明,电子商务实训环节必须根据商务需要,按照商务流程进行系统规划、设计与实施,实现从“页”到“流”的跨越,从局部知识的认知和把握走向对专业和商务流全局理解和应用阶段。

2 “页”的思想及其局限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系统建设思想的革新,在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中,三层结构逐渐被广泛采用。三层结构将信息处理过程分为三部分:第一层是客户端(用户界面),第二层是应用服务器,第三层是数据服务器。其中用户界面层负责处理用户的输入和向用户的输出,应用服务层是上下两层的纽带,它建立实际的数据库连接,根据用户的请求生成语句检索或更新数据库,并把结果返回给客户端,数据库层负责实际的数据存储和检索。

用户层界面不用关心其他两层就可以领略网络世界的魅力,尽管其他两层才是核心的业务和数据。因为用户界面总是以显示的“屏”作为信息呈现单元,所以也就有了一个熟悉的概念――“页”(Page)。一直以来在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中,“页”的思想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商务系统信息的日益庞大和复杂,“页”的思想及建设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教学与实践要求。

在信息量小、需要呈现的信息内容不多的情况下,“页”的描述方式比较直观有效,在系统规划阶段可以借助平面图表将其逻辑结构清晰直观地表达出来。使用页面编辑工具实现时,可以按照页与页之间的关系系统、完整、准确地用计算机语言加以描述。

“页”的思想和框架以其灵活、简易的优势在中小型Web应用系统开发中发挥了明显作用。但对于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大型应用系统,基于“页”的设计规划思想就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首先,难以应对复杂业务和海量信息的处理。在处理小量数据的业务时用“页”的思想进行规划建设很方便,因为业务简单,数据量小,彼此之间的关系很容易理清。但面对复杂业务和海量信息的处理时,“页”的思想就显得力不从心。其次,以“页”面链接实现信息流程在规划、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各环节都会带来很大的难度,甚至对于一些复杂应用会无从下手,更难以实现众多功能性流程的有序组织和有效管理。再次,在实践中明显增加了系统维护人员的维护难度,提高了系统运行成本。

3“流”的系统建设思想的提出及其优势分析

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网页,实质上是多种功能模块组合的信息流程处理结果。Web应用系统是具备特定信息处理功能的“页”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的“流”,各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立体交叉网络。不同的业务需求决定了不同的流程。流程是可变的,无论是企业或者机构内部的变化,还是市场、上下游协作单位等的外部变化都会引起流程的变化,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种变化出现的频率和幅度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该从最根本的“流”的层面出发,以流程为主线开展电子商务专业的教育和实训。基于“流”的思想应用在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中,其优势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有效实现系统规划条理化

系统规划是系统建设的前提,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系统规划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系统建设的成败。在“页”的思想主导下进行系统规划,往往更多地考虑页面的设计布局与页面之间的联系通路,易导致“一‘页’障目,不见全局”,使得系统规划的效率降低,甚至导致后期系统实施被动。而基于“流”的系统建设则从一开始就抓住问题的实质――流程,将现实需求中的各项业务按实际业务操作划分成清晰的流程,每一个“流”从其出现至所经环节,直到最后完成,是一个完整的业务链条,有着明显的层次结构。各“流”贯穿于整个业务过程,形成立体网络,更能体现实际业务运行状况。所有各“流”均得以完成就表明业务的最终实现和需求的最终满足。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系统规划,条理清晰,结构层次分明,提纲挈领,高屋建瓴,具有突出的整体性、逻辑性优势。

(2) 有效保证系统实施有序性

有条理化的系统规划框架作保证,系统实施起来就方便得多了。按照流程思想搭建起来的系统框架,能更直接地反映出现实需求,这样在进行系统开发、设计和实施时,就可以以正常的业务操作思路为指导,将技术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业务需求、技术实现“两张皮”。根据业务流程的环节,分阶段、有目的、有次序地进行开发设计,能确保系统实施高效、有序进展。

(3) 极大地提高系统流程的可塑性和再造的可能性

基于“流”思想建设的系统,主要由各纵向流程模块交织而成,每一流程都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因此,当某一流程因外界因素发生全部或部分变化时,我们可以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而“页”基系统遇到流程变化时,却需要重新构建功能模块甚至重新设计整个系统。“流”基系统有类似于硬件系统的“即插即用”能力,面对流程的部分变化时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将流程中发生变化的部分进行更改,作一些环节的增删处理即可;面对流程的全局变化时具有良好的可再造性,只需将系统中需要再造的流程进行重建,不需要对所有流程作变动,不会影响其他流程的正常运行。

(4) 大大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和系统升级成本

基于“流”的思想建设开发的系统,从规划、设计、开发、实施到应需调整都较“页”基系统有了很大的优势,各部分运行效率大大提高,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系统开发与运行成本。同时,“流”基系统面对日新月异的业务需求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即插即用”能力使得系统升级成本明显降低,大大延长了系统的生命期。

4 “流”的思想在电子商务系统应用课程设计中的实现

电子商务系统应用是电子商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要求学生自己开发相应的电子商务系统并利用真实的网络环境,对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的商业化应用进行观察、了解、参与、模拟以及再现、修改、评价、总结和创造等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电子商务运营规律和工作原理,加深对电子商务技术应用的理解,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中学会发现需求、提出商业设想和找到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方法。

在电子商务系统应用教学实践中,如果对系统的规划、设计沿用“页”的思想,只能使学生掌握小站点的开发,了解电子商务简单的表面呈现。实际上,学生自行浏览现有各大商业网站就可以实现这些目标。目前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中,“页”的思想占据很大篇幅,使得学生狭隘地理解电子商务,将电子商务与网站划等号;造成学生将注意力放在页面呈现上,而忽视商务流程设计或再造和整体系统规划。

基于以上分析,在电子商务系统应用教育中提出“流”的系统构建思想,并将其融合到电子商务应用教学实践中,以期让学生能够直接感受电子商务的应用过程,深入理解电子商务原理和实务,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培养从事电子商务商业活动的综合素质。构建基于“流”思想的电子商务教学环境,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架构系统高效,流程再造简便,大大提高实验质量和效率

基于“流”思想构建起来的电子商务实验系统,从一开始就把握住“流”的实质,思路清晰,模块丰富,实验教学中师生可以根据具体学习内容的需要,选择相关流程模块快速架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系统流程还可以灵活再造,凸显了实验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将学生从繁琐的代码堆里解放出来,将注意力集中于系统和流程,从而提高实验的质量和效率。

(2) 有利于关键技术、新技术的学习和运用

“流”的思想让学生在系统实施中学习技术,能更有效地掌握现有技术。电子商务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对于技术有一定的要求,但毕竟不同于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在“流”基电子商务实验中,关键技术都体现于流程实现之中,只有将整个流程理解清楚,把握技术在其中的表现方式和实现效果,才能对关键技术有深入体会,从而熟练技术要领。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新技术在实验中往往是通过部分模块得以体现的,因此,透彻了解了商务流程的需要,就能体会新技术出现的原因,并进而快速掌握新技术。电子商务项目的开发所需掌握的技术项目很多,在专业教学中,要想作为一般要求让学生掌握所有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将其中基础的部分,以“傻瓜”型简单地设置实现出来,只将关键技术、新技术让学生深入学习,这样无论从时间、精力还是效率效果上都是有保障的。

(3) 有利于将电子商务理论知识运用于实务操作

实验作为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应用理论并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流”基电子商务实验环境将电子商务理论知识贯穿其中,按照商务流程构建系统流程,在系统流程的基础上设计系统模块,所有的模块都反映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对应着一系列操作环节,充分体现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流程的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本身就是对理论知识的检验。

(4) 真实直接地再现了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

电子商务实验环境的构建,是建立在对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全面把握的基础之上的,以“流程”为主线,形成的系统本身就是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完整体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实现环节,前台和后台的管理流程,都直截了当地得到表现。这样营造出真实的电子商务运行环境,使得实验学习有别于简单的体验式模拟。

(5) 提高实验学习的趣味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按照“流”的系统思想进行电子商务实验,能使学生在把握系统整体思想的前提下,有次序有条理地学习各商务环节,避免枯燥的理论学习,也避免深陷枝节而不得其要领。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可以利用流程重塑和流程再造的优势,寻找更为合适的商务实现模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5 结语

基于“流”的思想构建系统比基于“页”的思想构建系统,在系统开发和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流”系统也需要以“页”的方式来呈现商务处理过程或结果,但在系统构建时,不能为“页”所困,必须根据商务需要,按照商务流程进行系统规划、设计与实施,正如软件工程的开发思想。实质上,从“页”到“流”的系统构建思想是系统开发思想的回归。

参考文献

[1]夏名首.基于“网上商城”的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改革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

[2]高嵩.对高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22).

电子商务开发流程第6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计算机技术;作用

电子商务是一种以网络技术作为载体,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近几年,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也逐渐兴起,已经成为了现阶段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商品交易形式。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1电子商务、计算机技术两者间的关系

电子商务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存在很大关联,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推动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更新。

1.1计算机技术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

电子商务对计算机技术有着较高的依赖性,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计算机安全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电子商务发展的安全性。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充分发挥了作用,打破了时空限制,即便消费者不出门,也能够购买到自己所需的物品。另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电子商务活动得以拓展,电子商务并非是单向传输信息,而是企业与消费者的双向交流。商家与买家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商家能够了解消费者需求,并根据消费者需求,开发出更多服务功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交易平台不断扩大,目前,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平台等技术都被应用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中,使电子商务平台明显扩展。

1.2电子商务的发展对计算机技术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计算机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交易过程非常方便、快捷,只有在有电脑、有网络的情况下,用户便可实现交易。值得注意的是,在电子商务活动交易期间,部分敏感信息的传输必须通过网络才能够实现,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信息安全性构成威胁,不法分子可通过非法手段对用户信息进行篡改。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安全性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了一定负面作用,为了提高电子商务发展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人们对计算机安全技术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计算机安全技术也得到了全面完善和更新,这表明电子商务的发展对计算机技术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1.3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两者相互制约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资金、人力资源、企业信息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企业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对计算机技术有着较高的依赖性,然而部分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甚至没有能力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所拥有的计算机技术并不先进,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一旦电子商务发展处于比较缓慢的状态,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2计算机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具体应用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应运而生,这是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包括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大流。所谓信息流,就是指信息的流动、传播,它包括售后服务、基础支持、宣传营销、产品信息等各个方面,另外,还包括转账通知、发票、报价单等内容。资金流所指的就是伴随商品实物以及所有权的转移,从而形成的资金往来流程,在消费者与商家资金往来过程中,还可能涉及到第三方交易平台与相关金融部门。物流所指的服务、商品配送渠道。

2.1计算机技术在资金流中的具体应用

就电子商务而言,资金流所指的就是资金的流动、转移过程,它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支付结算、交易环节两部分。在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中,消费者主要通过浏览相关网页,对所需的服务、商品进行选购,完成选购之后,需发出购物请求,商家可利用电子支付系统接收到用户所支付的金额。在在线支付中,用户可通过数字签章、电子支票保障自己的权益,若在交易过程中,电子支付失败,则表明交易活动未完成。在线支付对商家、消费者而言都有着重大意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网上支付方式。

2.2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具体应用

物流实际上就是商品流动,它包括多个环节,例如仓储、配送、加工、包装等。物流就是服务价值、商品价值的最终体现,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物流行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与传统物流存在一定差异,电子商务具备网络化、自动化、信息化的特征,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物流模式。现代物流配送系统对计算机系统具有非常高的依赖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有利于实现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企业、零售商、制造商、供应商与消费者进行联系,物流配送中心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接单、收集下游客户订货等操作,可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OS(电子订货系统)得以实现。通过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使物流的可控性、可见性增强,降低送货不及时、库存积压、交货延期的发生风险,有利于零售商、批发商、物流商、供应商间相互配合,有效、合理控制物流过程,保证网点间收集的信息可于共享平台上分享。

2.3计算机技术在信息流中的具体应用

电子商务信息流包含的内容较多,其中包括客户与企业信息流、企业与企业信息流、企业内部信息流。获取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后,在企业内部中,不同部门的员工可以进行交流和沟通,这表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人们远距离的沟通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快速传输信息,实现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正因为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大量数据信息的传播,才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可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的方式,使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借助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能够为消费者构建档案,存储消费者的数据信息,便于为企业在日后的发展提供依据。

3结束语

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推动了计算机安全技术的更新。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要想促进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相关人员还必须研发出更加先进的计算机新方法、新技术,为电子商务在未来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程艳艳.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03):84-85.

[2]汪顺.计算机技术用于电子商务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9):232.

[3]梁文陶.计算机技术应用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8):160-161.

电子商务开发流程第7篇

2014年11月11日,淘宝“双11”购物节当天,xx市商务局联合200多家电子商务公司开展xx市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启动仪式,将推动特色产品、农副产品及文化旅游产品外销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主导方向。2015年4月21日,xx电子商务创业园在xx经济技术开发区新xx国际商贸城正式启动运营,首批吸引了83家电商企业和网店商家入驻,园内电子商务运营以农特产品为主,涵盖其他领域的电商销售和物流等配套企业。目前,全市已有2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自己的网站,在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上开展农产品销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超过60家,个体网点500余家。可以说,xx市发展本土电子商务的历程就是xx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历程。无论是政府的主导方针,还是企业发展战略中都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作为xx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得到了方方面面的重视和强力推进。

然而,就目前现状而言,xx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市农村移动电话、电脑、网络等普及率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农业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农村人口发展电子商务的意识和能力普遍偏低,这些因素成为了限制xx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二是电子商务人才匮乏。受条件制约,懂电子商务技术和电子商务管理的人员普遍缺乏,愿意到农村工作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使得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乏,影响了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三是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地域限制使得**物流成本远高于内陆城市,虽然特色农产品质量优势明显,但超长的运输距离和高昂的运输成本制约了优质产品的销售。另外,本地仓储、配送等成本较高,运距长、运费高、速度慢等已成为制约xx网商的重要因素;

虽然大多数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网络智能忆覆盖到县级地区,但偏远乡村由于交通不便而被排除在物流流公司业务范围之外,严重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四是产品标准化程度低。适合电子商务的商品主要是标准化产品和可鉴别性产品,这就要求开展电子商务的产品实现标准化和可鉴别性的规范,以减少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而目前xx大部分农产品均为非标准化的经验性产品,消费者必须在使用之后才能对该商品做出客观评价,农产品的这种非标准化特征给农业电子商务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加快发展xx农村电子商务,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移动网络等信息手段,建立优势互补的服务网络,提升信息建设水平。要加强网站建设,鼓励农业企业建设电子商务网站,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建设的进程,扩大经营范围,引导农民多层次、多渠道的参与电子商务交易过程。

二是要加快人才培养。电子商务的人才包括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复合人才等,其中即熟悉技术有精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核心因素。对于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鼓励有上网经验的大学生、务工人员和大学生村官等带头开展电子商务,鼓励和引导各类电子商务专业人士到农村开展技术扶贫工作,带动和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河西学院、职业院校等专业的教育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建立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

电子商务开发流程第8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协同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is an inevitable trend, and the logistics in E-commerce in a new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eir combination also becomes necessary. Then their combination will derive new business and logistics patterns, thus giving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and logistic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mutual relation between E-commerce and logistics, discusses their necessity of integr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ollabor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their integration and collaboration.

Key words: E-commerce; logistics; collaboration

1概述

电子商务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而不是通过物理交换或直接物理接触完成的任何形式的业务交易。电子商务是网络与信息时代商务模式发展与变迁的必然结果。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很可能成为未来商务发展的真实写照。电子商务不仅影响了商务本身,也影响着物流及商业文化中的交流与沟通。随着电子商务的到来,传统物流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电子商务要求快捷、高速、划分细致的物流方式,典型的电子商务顾客是一个未知的实体,它们根据欲望、季节需求、价格以及便利性,以个人形式进行订购。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有三个最主要的发展方向:首先,物流会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向综合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其次,物流业以协同方式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电子商务提供快速、高效、低成本的后勤支持;最后,物流业以电子物流的方式发展,电子商务中的物流或称电子物流,是指物流过程的某些方面,通过因特网实现,从而实现物流的电子化。电子物流从流程上表现为电子执行,是指在线购买之前、进行过程之中以及购买以后,为使消费者满意的人、过程以及技术的集合。第一种方向,信息化和物流技术的采用,与电子商务有一种自然的技术交集;第二种方向以电子商务为主体,使物流完全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种方向以物流为主体来考虑,但电子物流本身就离不开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这三个方向都表明:客观上,未来电子商务与物流总是交织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存与共生关系。电子商务物流依据主体和角色不同,可分为以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公司和商业公司为主的四种不同类型,但每种类型的电子商务与物流的整合与协同都存在明显差异,甚至完全不同,需要因类制宜,选择最适合的整合与协同策略。

2电子商务与物流整合的必要性

电子商务绝不是单纯的技术系统,电子商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技术、社会和物流三个系统及它们之间的整合集成。任何一个系统的成熟都是电子商务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但任何一个系统的问题都可能使电子商务遭遇失败。电子商务的成功无疑需要相对成熟的电子商务系统、信息基础设施和组织的信息化基础。信息基础设施包括网络与运行环境、集成接口及标准、开发环境等。网络环境包括Internet、Intranet、Extranet,分别实现与用户、组织内部信息系统及外部信息系统的低层与高层互联。电子商务需要良好的信息化基础支撑。对社会系统而言,需要良好的信用、法律、制度、安全感和客户偏好的商务模式及理念,需要时间培育和建设。“鼠标+水泥”的电子商务模式需要快速响应和低成本的JIT物流系统支持。在这一模式中,无疑信息先行,“鼠标”高效率地完成信息流,“水泥”完成物流,实现物的空间转换,把商品送到客户手中。缩短时空距离,创造时空效益本是物流的使命。没有物流,电子商务将成为无源之水,只有两者整合协同才能真正同步,缩短时空距离,创造时空效益,为客户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电子商务与物流的整合是“鼠标”与“水泥”的资源整合,信息流与物流的协同。

2.1发展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的影响

入世和电子商务是影响我国物流业的两支重要力量,会给我国步履维艰的物流业带来深刻的革命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

(1)发展电子商务可以更快、更有力地促进和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体系的完善,尤以对物流配送业影响最大,它需要综合物力上的配送,对综合物流商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2)发展电子商务可以拓展物流空间——物流第二空间,即电子物流,这将是物流发展的彼岸,物流第一空间与物流第二空间将日益走向融合。

(3)发展电子商务可以促进物流信息化,电子商务必须以信息化为基础,离开信息化,电子商务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物流信息化至少包含三个层次,即全国性及大区性的物流COM建设、物流企业信息化和企业物流信息化,确保的重点是配送企业信息化,这必然带动整个物流的信息化,全面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4)发展电子商务可以极大地促进物流和商流的融合,这种融合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配送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网上交易和物流配送的过程中,物流与商流的界限将日益淡化、模糊,不再像传统物流业,比较严格地区分生产与生活资料,电子商务面对的客户及需求日趋多元化。

(5)发展电子商务将推动物流技术的应用,电子商务注重速度和同步配送能力,要适应这两点,就必须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尤其是配送环节的各种技术,如条码技术、GIS、射频技术、EDI、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配送也必须引入JIT技术。

电子商务极大地拓展了物流空间,也缩短了物流业变革与重构的时间,如果没有这些因素,靠物流业渐进的发展,物流业将会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也许没有完成变革,就失去了生存空间。现在的挑战和压力,对物流业而言是一件好事,为物流业提供了难逢的促进机会。电子商务对物流业,尤其是对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配送是现代流通发展的重要趋势,将逐渐形成新型市场,这与电子商务的要求是完全吻合的,殊途同归。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业有着特别的影响:

(1)促进配送向综合化、多功能方向发展,促进综合物流商的成长。

(2)促进配送业的信息化。

(3)促进区域性配送中心的形成。

(4)促进配送向专业化的新型市场发展。

2.2发展物流业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发展物流可以为电子商务提供强有力的物流支持,使配送交付更快,成本更低,使电子商务有坚实基础,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泡沫,电子商务能健康稳步发展;发展物流可以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的融合,其融合的结果必然是:1 1>2;大力发展物流,尤其是物流配送,可以显著降低电子商务成本,从而吸引更多顾客;发展物流可以提高电子商务的服务品质,而服务在现代商务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物流可以使电子商务公司更专注于商务,使电子商务作得更快、更好、更专业。

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只要能同步发展,也是一种双赢关系。物流是电子商务的物理基础和最重要的支撑,也是发展电子商务的瓶颈和最大障碍,物流能独立存在和发展,但电子商务离不开物流,没有物流的现代化、信息化,尤其没有物流配送和区域性配送中心的形成发展,电子商务就只能完成信息流。必须通过多方面努力,促进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协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2.3电子商务与物流的整合措施

虽然电子商务和物流存在着一种强依存关系,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它们在朝着各自的轨道前进,并未融合。电子商务与物流应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整合,主要表现在:

(1)组织与渠道整合。目前,电子商务营运机构和物流营运机构都在向对方的营运区间渗透,这是值得研究的,电子商务公司和物流公司各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应扬长避短,按照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要求,确定各自的核心业务和营运边界。电子商务公司具有技术优势,但没有自己的网络优势,可以实施物流外包;物流公司有设施和网络优势,但信息处理能力相对逊色,物流公司可以致力于物流,而将信息处理外包。

(2)基础设施整合。基础设施包括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区域物流平台和信息基础设施。区域物流平台是区域物流的载体,一个包括诸多的复杂网络体系,其结构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设备和物流标准。因此,电子商务需要整合区域物流设施,通过共同配送为电子商务提供快速、低成本的JIT配送。

(3)信息整合。区域物流信息平台需要与电子商务系统对接,实现信息集成、共享与整合,也包括信息技术的共享,如EDI、射频及标签系统、GPS、GIS、EOS、POS、CAO等。EDI是电子商务与物流共有的,其他是电子商务配送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不仅要实现信息集成,也要实现各自信息系统的跨系统集成。

3电子商务与物流柔性协同的策略

柔性是一个系统所具有的快速而经济地适应环境变化或处理由环境所引起的不确定性的能力。电子商务系统、物流系统及其所面临的市场环境都具有快速多变和不确定性特征,其典型客户是未知和分散的。因此,电子商务与物流要求协同和应变。协同论是由哈肯创立的。“新三论”之一的协同论,是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在时间、空间以及功能上的有序结构的。它以现代系统控制科学的最新成果为基础,同时吸取了耗散结构理论的精华,采用系统动力学的综合思维模式,通过对不同学科、不同系统的同构类比,提出了多维相空间理论,并且建立了一整套统一的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案,在从微观到宏观的过渡过程中,描述了各类有着不同特殊性质的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性。

3.1协同学释义

(1)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比利时的普利高津把开放系统和远离平衡的条件下,系统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通过能量耗散过程和内部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来形成和维持的宏观时空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或“自组织现象”。

(2)自组织:各种自组织系统,都存在当外界的控制参量不断改变时,在一定条件下会经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有序,从有序到混沌的系列演化模态,在模态形成前后,控制参量的性质未发生变化,就是说它们并未给系统提供形成何种模态的信息。系统中新形成的模态是在一定外界条件下自发产生的,这就是自组织的含义。

(3)序参量: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转化的过程中,系统不同的参量在临界点处的行为大不相同:有的参数阻尼大,衰减快,称为快驰豫参量,对转变的整个进程没有明显的影响;有的参数出现临界无阻尼现象,衰减缓慢,称为慢驰豫参量,在演化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控制着系统演化的整个进程,决定着演化结果所具有的结构和功能,代表系统的“序”或状态,它就是表征系统有序程度的序参量。序参量支配子系统,子系统伺服于序参量。

(4)协同:当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中的物质或能量的集聚达到某种临界值并开始自发地进行协调一致的、集体的规则运动,产生某种相对稳定的结构,使系统从无序变得有序,出现序参量;序参量的合作和竞争最终导致只有少数序参量支配系统,这是更高程度的协同。“协同”反映了开放系统在形成自组织结构时,由于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产生了序参量,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合作又形成自组织结构。因此,协同是形成自组织的内在根据。

(5)广义进化(演进原理):从协同学来看,在任何系统中子系统的合作竞争产生序参量,序参量的合作竞争产生自组织,从而完成从无序到有序的进化过程。这种进化论对无机界或者有机界同样是适应的,具有普遍性,因而是广义的。

3.2协同学原理

(1)模式原理:协同学的模式原理是研究有序结构形成的基本原理。所谓模式是在一个系统内各种不同的集体运动方式,大量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概括起来为快变量与慢变量两种模式,其中慢变量起主导作用,快变量或归化为慢变量,或者略去不计。

(2)涨落原理:即“涨落导致有序”这是耗散结构理论,也是协同学的基本原理。“涨落”概念一般指系统的宏观状态参量对其平均值所作的随机的,微小的偏离。而在协同学中则指系统整体状态的那种运动。在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由于控制变量的不断变化,将系统逐渐由平衡向非平衡推进,当超过阈值时,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某种随机的微小的涨落可能通过相干协同效应而迅速放大,形成客观整体性的“巨涨落”,使系统由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跃迁到一种新的稳定的有序状态,形成新的有序结构。

(3)支配原理:概括地说是在系统自组织过程中,一方的属性支配着另一方的属性,使另一方丧失自己原有的某一属性,而以一方的属性为自己的新属性,或一方的属性同化了另一方的属性,使对方的属性与自己的属性相同。简言之,一方同化另一方,另一方异化为这一方,这就是支配原理。

(4)协同原理:“协同学的精神,就是通过将控制参量做出一个全局性的变化,在自组织的作用下,让系统发生一个质的变化”。这里的所谓“全局性”的变化,是指控制参量达到阈值以后引起热力学分支失稳跳跃式的变化。

3.3协同策略

(1)组织上协同

在协同供应链理念的基础上,根据涨落原理建立彼此适应的“自管理队组”。两个系统的组织结构都应该是扁平化的,物流系统组织的扁平化要相对困难,通过支配原理,实现组织结构的协同。自管理队组在理论上是完全可以起到涨落作用的,根据“涨落导致有序”来完成自组织协同过程。自管理队组的涨落作用直接导致了企业组织子系统的自组织协同,即企业组织扁平化。同时加强行业作用,注入能量。

(2)战略上协同

专业化和多元化是企业组织子系统的两个弛豫变量,企业组织子系统要走出混沌,达到自组织协同的目的,使系统熵值降低和向有序化发展,应先确立专业化经营的序参量支配地位。两个系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核心能力确定经营模式、营运边界和竞争方式,形成竞争、合作、协调的关系,发挥各自在信息流和物流方面的优势,不能越位和错位。

(3)信息上协同

信息要先行,物流应同步。不仅仅是协同,更重要的是依靠信息流同化、推动信息和信息平台的集成,从而推动电子商务与物流在作业层上的同步,消除信息孤岛。数据不可靠与“信息孤岛”同样导致软件系统的混沌。作为慢变量的PDM和ERP系统是关系到企业信息化最终成败的软件系统,其实施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信息化结果所具有的结构和功能,代表企业的“序”或状态,因此PDM和ERP就是表征企业信息化过程有序程度的序参量,其实施程度支配了整个企业信息化进程,而企业信息化进程伺服于PDM和ERP的实施程度。

参考文献

[1] 苏选良. 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思考[J]. 物资流通研究,2000(11):6-9.

电子商务开发流程第9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研究

Abstract: E-business is a new business which appeared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But it is going into society, economy and life at an unbelievable speed. Human beings meet a fresh age-E-business age. But the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the bottleneck which limits the Chinese E-business has been an unsolved problem.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in China and how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to develop it are the research focuses of the article. If only we solve the problem effectively, the Chinese E-business will develop and be improved healthily.

Key words: E-business; logistics distribution; research

电子商务(E-business或E-commerce),是指利用IT技术对整个商务活动实现电子化的总称,是通过互联网实现企业、商户及消费者的网上购物、网上交易及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不同于传统商业运营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是通过Internet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主要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来实现的。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本质区别,就是它以数字化网络为基础进行商品、货币和服务交易,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电子商务打破了地域分离,缩短了信息流动时间,使生产和消费更为贴近,降低了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传输处理成本,是对传统贸易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其特点可以归纳为:高效性、方便性、集成性、可扩展性及协作性等。

1电子商务面临的物流配送问题

由于电子商务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与利润,各国政府,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电子商务投入极大的热情,从政策上、资金上予以帮助支持;国内外无数的企业,更是对电子商务倾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欲通过电子商务活动,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但是,目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事实是,电子商务为大多数企业带来的不是滚滚的利润,而是沉重的亏损。

电子商务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活动。其中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三者都要通过信息网络完成,而唯独物流,作为众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实物的传递,不能通过信息网络完成,必须通过把实物位置转移到购物者手中,才算完成交易,因此,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同时物流成本过高,物流配送效率低下,配送服务质量差,严重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物流配送是完成电子商务完整交易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最终保证。可以说,没有真正意义的物流配送,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信息传送的保证,而物流配送是实物执行的保证。由于物流配送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困扰着我国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问题主要有:

1.1商品配送成本过高。电子商务公司的配送不仅面向批发商和零售商,还要直接面对大批的最终消费者,况且

电子商务不受时间、地域上的限制,配送中心规模小,发展不平衡,较难形成集中的有规模的配送流量,由此造成配送任务复杂而琐碎,成本居高不下。目前绝大多数电子商务公司和它的配送伙伴都直接让用户承担送货成本,有的商品配送费用甚至还高于商品的售价,使电子商务成为一种奢侈的消费方式而远离大众。

1.2商品仓储费用高。尽管电子商务免除了店面成本,但是商品的仓储费用仍然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相比较电子商务其他方面的资金投入,商品仓储的费用支出显得有点无可奈何。这一方面,电子商务企业想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技术更新和市场开发上,而把商品仓储等传统业务交由其他公司去完成;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上仓储业的发展滞后,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从而使得电子商务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与物力去开拓本身并不内行的仓储业务,增加电子商务商品的成本。

1.3配送渠道不完善。现在电子商务企业对商品的配送渠道主要有:(1)自己建立配送网络,组建配送队伍,独立完成配送业务。但是建立一个社会化的配送网络投资相当巨大,如果每个公司都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整个配送网络,不仅很困难,而且没有规模效应。如果企业规模不大,配送量过小,必然造成亏本。(2)电子商务企业与其他的配送公司签订配送协议,交给他人完成配送业务。如与邮局、铁道、航空签约,与民间的速递公司、发行公司、有自己的配送渠道的销售连锁企业签约,让这些专门的配送公司去处理配送问题。然而由于电子商务企业与这些独立的配送公司在信息沟通上、账务交易上、经营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形成配送操作系统与电子商务平台的脱节,出现配送不及时,给客户送错货,忘记送货或者无法送货等等让商家与客户皆不满意的现象。(3)采取网上购物,网下就近商店付款取货的形式。这种形式,增加了商店的店面成本,而且不能实现“送货到家”,由此降低了电子商务的服务质量和本质内涵,因而得不到推广。

2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成因分析

物流配送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尽管网络安全问题、网上结算问题的很多情况成为“瓶颈”,但是实际上,现在的科学技术、管理和实践已经证实,这些问题构不成瓶颈,应该说,唯一的不可回避的是物流瓶颈。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在我国现在的主要表现是,在线商流活动之后,没有一个有效的社会物流配送系统对实物的转移提供低成本的、适时的、适量的转移。配送成本过高、速度过慢是偶尔涉足电子商务的买方最为不满的问题,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适用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基础尚不完善。由于观念、制度和经济上的种种制约,我国物流的发展非常缓慢,与社会、市场的需求差距较大。当前,道路的建设、配送中心的规划与管理、仓储设施的现代化配置、配送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物流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优化等等问题亟待解决,而适用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和配送管理手段更是落后,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2.2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低。首先,目前我国配送中心的应用程度仅限于日常业务管理,而对于物流中心许多重要决策问题,仍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适应具体操作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滞后。其次,机械化程度低,基本上是原来物流设施,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比较落后,同国外以机电一体化、无纸化为特征的配送自动化、现代化仍有相当的差距。

2.3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重视程度不高。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其功能主要局限于信息的交流,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还没有在社会上得到普遍的认识。因此,人们在重视电子商务的同时,却对面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系统的重视程度不高,从而出现物流配送系统落后,不能与电子商务良好结合,限制电子商务快速、高效、便捷的优势的发挥。

2.4我国企业物流的电子化、集成化管理程度普遍较低。电子商务迎合了现代顾客多样化的需求,大量定制化(Mass Customization)生产将是电子商务企业从事的一项重要任务。电子商务企业只有通过电子化、集成化物流管理把供应链(Supply Chain)上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作出快速反应,保证电子商务物流通畅。目前,我国企业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

2.5缺乏电子商务物流人才。这里一指缺乏从事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的专门人才;二指缺乏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的专门人才;三指缺乏既懂IT技术,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才;四指缺乏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上述四类人才的短缺将直接影响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

3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解决途径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将不可避免地成为21世纪商务发展的主流,而作为保证电子商务运作的物流配送将迎来新的商机与挑战。加快发展适应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缩短与发达国家物流业差距的一次机遇,具有良好的前景。因此,疏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渠道,完善物流配送系统,提高物流配送服务质量,是目前国家和企业的当务之急。在发展我国的物流战略时,应针对我国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中国现代物流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3.1深化改革物流和配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建立完善的合理的物流管理体制

物流与配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方面主要是指融资、产权转让、人才使用、市场准入或退出、社会保障等制度,而这些制度方面的改革目前还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必然要涉及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市场之间的重新配置,由于上述制度改革尚未到位,企业根据经济合理原则对物流资源的再配置就会受到阻碍。因此,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实施创新战略,是当前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也是物流和配送发展的必要条件。物流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物流企业发展,首先要创新观念,借鉴国际先进物流管理思想;其次要创新组织,充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化物流新型组织,完善物流运作,提高管理的服务效益。

3.2开发和应用新的计算机软件,促进信息系统一体化

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是物流企业的命脉,必须通过建立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做到持续、简便、无差错的数据移动,实时、自动地更新数据,提高物流全过程的可见性,为此,需要建立最具有兼容性的数据库,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基础,不仅要与企业运行的任何系统完全兼容,还要具有可扩充性以满足业务增长需要。

3.3构建物流信息平台

为实现供应的最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物流职能外包给第四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建立自己的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供应链。第四方物流服务商利用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汇集了众多仓储、运输、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等合作伙伴,并根据企业需要选择每一个环节的最合适的合作伙伴,通过互联网收集和传递物流信息,建立客户定制一体化的最优化的虚拟供应链。虚拟供应链兼具响应性,灵活性和可见性等特点。

3.4大力培养物流与配送方面的人才队伍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