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电子工程实践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8 09:16:44

电子工程实践

电子工程实践第1篇

关键词: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创新能力

TM1-4;TN0-4;G642.423

电工电子类课程是本科学历教育电类专业的核心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系线路、电工学等理论课程和相关的实验、实践课程。该类课程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为基础,同时又是衔接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课,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重要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相关课程更加紧密的融合,促使其不断发展[1]。因此,电工电子类课程学习的目标,已经不能仅仅落脚于培养学生对课程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原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电工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为今后的工程应用与实践打下坚的基础。所以,电工电子类课程必须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在这样的改革浪潮中,军队院校也必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2]。

一、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 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很多大学已经开始致力于突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东南大学从 2007 年开始开设创新实验班,进行了电工电子类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实验,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工程师专业认证”体系,与“卓越工程师”无缝接轨。该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以产出导向为原则、以全体学生为中心、以质量持续改进为根本目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遵循以人为本、能力为重、手脑并用、行知合一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通过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改革,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清华大学在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改革中,将电工电子类课程进行整合,将在线教育和传统教育相结合,以实现最佳学习效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此外,国防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等学校、也纷纷开展了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不少成绩。

2.存在的突出问题

电工电子类课程由于包括多门理论课、试验课和实践课,目前存在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各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统一规划不够,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教学内容不够系统、完整,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电工电子类理论课程均属于非常成熟的经典内容,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孤立,同时,缺乏丰富的工程背景,理论课程和实践严重脱节。而电工电子类课程中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对必要的理论知识介绍的不够详细,同样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似乎是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对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收效甚微。导致学生对实践类课程的依赖性强,独立操作和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因此,如何将实践课与理论课有机结合起来是教学改革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在我校,电工电子类课程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课,因此,首要问题就是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注重课程体系内各门课程的有效衔接和统一规划,尝试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理论课重“基础”、实验课重“技能”、实践课重“制作”的一体化教学改革。

二、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和实践教学作为电工电子类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根据我校学生和课程特点,将实验、实践课进行整合,目前统一规划后主要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系统设计”、“零基础学习单片机”、“单片机系统设计”等与工程实践连接紧密的综合设计类课程,此外,“电子焊接工艺”、“电器装配与调试”、“航天装配工艺”课程的开设,确保学生在三年当中每学期有一门工程实践课程学习,全面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更加有效的衔接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将实验和实践教学统一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练习层、提高训练层和创新实战层,并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实施。

图2所示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组织模式中,基础练习层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由各课程的实验课完成,例如我校“三电”课程配套的实验课“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系列。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对于教学改革实验班的实验课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将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分为基础实验和选做实验。基础实验以简单必要的验证实验为主,通过试验箱进行操作,而选做实验是在完成基础实验的前提条件下,通过两人一套的便携式实验装备展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进行实验选择并完成,同时,“电子焊接工艺”课程为学生进行选做实验做好技能支持。这样,学生通过实验课的练习,不仅掌握了基本的调试和简单测试电路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些都将为后续的课程设计奠定基础。

在完成基础练习之后,以课程设计作为提高训练层,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4],如“电子系统设计”课程,主要进行模拟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和一些综合电子系统设计,这些依托于理论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例如,音频放大器电路的分析和制作、正弦信号发生器分析与制作、抢答器的分析与制作等,在实践课中则重在设计。此外,“零基础学习单片机”、“单片机系统设计”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对基本软件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

创新实战层次主要分为两步进行。首先,“电器装配与调试”、“航天装配工艺”课程的开设,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电子工艺和装配基础,培养动手能力,这些是每个学生的必修实践课。其次,对于更加优秀的学生,他们对电工电子技术实践具有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制作能力,因此,可以利用各类竞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全国大学生航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等等,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创新平台。

通过这些实战训练和实际电子系统的设计制作,在很大程度上高了学生的设计和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实验方法的改革

在实践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5]。因此,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管控,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始终强调自己动手、动脑,让学生体会完成实验时的喜悦,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从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一开始到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二,再到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三,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编写相关实验书,这些实验教材的编写也是本着由细到粗、由繁到简的原则,让学生逐渐提高在组织实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和自主性。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基础练习要牵着走,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积极引导、精心策划并及时鼓励,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训练时,则要⑶W抛咦变为引着走,老师负责指导学生制定方案和计划,进行疑难解答,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完成课程设计。此外,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计算机仿真系统,学生可以在熟悉仿真软件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之后通过仿真软件来确定自己设计的可行性和重要参数的选择,训练学生的设计思想、设计技能和调试技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实战层次主要借助于各类竞赛,充分利用这些竞赛,通过实践课程讲授、仿真实验验证、实际动手制作等环节,相互结合,放手让学生去做,只提供必要的指导,从而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从实战角度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在了解国内各高校在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对我校电工电子类实验、实践课程改革进行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改革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增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实践证明,改革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后续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坚.唐成军.李昕. 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科技信息,2013,17.

[2]张金林.张容.李凯.周翠.军队院校电类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4.28.(2):134-135.

[3]郑文.张运波.电工电子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111-113.

[4]宋卫菊,褚南峰.开放式创新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1):110-112.

[5]于宝琦.于桂君. 应用型本科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0.12(2):47-48

电子工程实践第2篇

【关键词】电子工程 实验中心 实践研究

前言

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培养适应新时展步伐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性精神的高层次人才亟不可待。电子工程实验中心作为时展的衍生物,在时代的发展史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在电子工程实验中心建设过程中教学体系结构的完善、师资队伍的夯实与优化、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的强化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收益[1]。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质上是传统实验教学与现代教育模式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有着资源配制优化、教学效率提高等种种优势。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良的实践教学平台,有效的提高了新世纪电子工程素质教育的进程。

电子工程实验中心的规划与建设

近年来,教育事业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革,传统教育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作为教育事业中的一大军团,电子工程实验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以及管理制度等也已不再适用,改革电子工程实践教育势在必行。为适应新时代教育的改革发展,在电子工程实验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统筹全局,从规划到组织、实施与发展等,一步都不能掉以轻心。电子工程实验中心教学硬件方面,务必要加大对相关仪器设备的投资力度。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各类设备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为避免教学知识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就势必要尽可能的使实验室内部设备保持与时俱进。电子工程实验中心教学软件方面,首先,全面加强并优化实验中心教育队伍,适时适当的为其提供相关培训并鼓励其自我的完善与发展,力求提高实验教育队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等能力。其次,编制正确的管理制度,其内容应囊括实验教学设备资源的使用、各学科间的协作发展、以及实验教学的开展方式等。现代电子工程实验中心的规划与建设,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具有极大的区别的,无论是实验教学的观念,还是实验教学的管理体制等。所以在实际的电子工程实验中心建设过程中,仍需要不断地探索与改进,并循序渐进地加以实施。

电子工程实验中心的实践研究

3.1不断改进电子工程实验中心体制,实施创新教育

体制的改革是电子工程实验中心建设的基础,所以在电子工程实验中心的实践研究中,体制改革是我们所研究的重中之重。而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实践[2]。其涉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不可少教学环节。在现代电子工程实验中心的建设中,新的三级管理模式优化了教学资源的配制,将过去复杂繁琐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简单有效的现代管理,有效的减轻了学校的负担。与传统实验室教学相比,现代电子工程实验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电子工程的设计能力。传统实验室教学中更注重验证性实验,这对巩固已有的理论知识与初级实验训练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其并不能满足于现代电子工程实验教学的发展需求,所以,在电子工程实验中心的建设中,设计极具设计性、创新性与综合性的大型实验及课程设计实为形势所需。通过这些实验与设计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与此同时,现代电子工程实验中心的开放管理制度实现了实验课程、实验项目、研究课题的开放,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充分地实验室资源。据此,学生可以根据实践项目需求,合理预约一定时期内使用固定的实验仪器设备与空间,有效的加快了学生的实验进程,优化了实验室的管理。

3.2不断完善电子工程实验教学体系结构,优化师资队伍

实验教学是电子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贯穿电子工程本科教育的始终[3]。电子工程实验中心实验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深化与拓展,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已经理论基础并从中获得新的知识。与此同时,还力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此前提下,在实验教学中应实施层次教学长,应该依据电子工程实验教学规律与特点,结合电子工程的发展水平,分为基础实验教学、现代电子工程实验教学以及综合性创新研究实验教学。在电子工程实验中心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队伍的质量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着非常之关键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开展培训教育、实施奖惩制度等来进行优化实验教学队伍。

结语

在电子工程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的管理规划、实验教师的重视程度、实验内容的质量的要求以及实验指导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关联着电子工程本科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素质。当然,在电子工程实验中心的建设过程中,仍还有许多元素要注意,所以对电子工程实验中心的探索研究将是永无止境的。

【参考文献】

[1]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N].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电子工程实践第3篇

【关键词】安全用电 数字显示仪表 项目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42-02

《电工电子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理工科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单片机、电机与拖动和PLC技术等与电相关的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是电工上岗证和维修电工中级证考试的主要内容。它包括基础电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三部分。根据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得到培养,应用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所提高[1]。目前高职院校生源由普招生、单招生(自主招生)和五年制学生组成,呈现多样化特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差距很大,传统的面向全体学生以“灌输”为主,机械训练的方式接受现有知识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培养高职学生的目标和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2-4]。

课程组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课堂现状的基础上,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重组,将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信息化技术结合应用于日常课堂和实践教学中。本文以安全用电和数字式显示仪表两个教学实例,论述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

一、课堂现状分析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概念、定律、原理、理论推导与计算比较多,学生感觉比较枯燥。虽然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发展,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多媒体技术和电子线路仿真软件EDA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使往日呆板的教学手段变得丰富多彩,但教师仍然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课堂教学效率不高[5]。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学生享受了便捷服务和乐趣,手机游戏和视频等娱乐软件带来的虚幻满足和快乐,相对于课程上枯燥乏味的内容,令很多学生深陷其中,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低头族”。同时,课程的实践内容多为定理定律验证、简单电路焊接、元件的测试等,实践环节与专业背景脱节,缺乏通用仪器仪表的使用,复杂电路分析测试方法、误差和精度概念的建立。大部分学生在实训时只学会了如何连线,技能和创新能力并没有提高。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

针对上述情况,本团队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卡片法等多种方法,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现以其中的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为例阐述教学实践的过程。

1.“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以故事、事件、例子等方式方法来呈现需要传授的知识。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电工电子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用电安全对人身生命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必须掌握常规的触电防护技术。本课程组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传授用电安全的重要性及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的抽象教学模式,借助网络课程和移动终端设备(手机等),通过图文并茂的PPT或仿真模拟视频使学生在课前掌握用电安全的基本知识;课堂上举例如上海商学院宿舍楼发生火灾事故、触电后救助不当和雨中触电等用电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和演示事故发生的原因、处理的办法及防范措施等问题;最后通过老师的点评和学生的互评确定小组和个人的表现。

通过实施本次案例教学使学生了解用电安全的重要性,普及安全用电知识,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加强分析和批判的能力,促进深度学习。

2.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是指老师在整合课程内容后,依据实际生产中的某一问题设计项目,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

电子技术是学习单片机和PLC控制技术的基础,它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部分内容。重组电子技术的这两部分内容,在讲授时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理解二极管和三极管等元件特性的基础上,能够对生活中的比如数字钟、抢答器、交通灯、定时器等数字设备进行简单的模拟设计,也可进行一些创新性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设计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数字式显示仪表为例。数字式显示仪表是一种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它以十进制数码显示被测量值的仪表,常和各种检测仪表配合,用来显示湿度、压力和流量等。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就必须让学生理解其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为此将数字显示仪表项目分解为以下四个步骤实施:

第一,引入项目。首先讲解数字显示仪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然后展示各组成元器件的实物,最后提出组成数字显示仪的各个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和选取依据等问题。

第二,分组与计划。数字显示仪是由放大电路模块、A/D转换模块、计数模块、译码器模块、显示模块、恒流源模块等组成,按组成模块对学生进行分组,各小组根据任务需要,讨论模块任务并进行分工,最终确定实施方案。

第三,实施与讨论。组成各模块的基本元器件及其特性和选取依据是每个小组都要完成的任务,学生必须通过查阅资料对项目所需要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解,分析和讨论组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在此过程中小组中每个学生负责几种元器件,确保学生都参与其中。

第四,组合与评价。老师组织让各小组汇报所收集的资料,演示和讲解组成各模块的元器件的工作原理、组成和特性,达到知识的共享。最后老师在各小组对演示和讲解的内容进行互评,小组内部自评的基础上,对各小组项目进行点评,给出最终的成绩。

本次项目教学法实施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大的提高,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跨步。

三、结论

智能控制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程组的实践结果表明,通过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各种教学方法结合的办法,解决了现代高职学生生源多样化、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能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素养。

参考文献:

[1]蒲永红,余粟,王维荣.Multisim辅助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9):174-177.

[2]雷大军,黄铁铁,姚敏.应用型本科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8):178-180.

[3]胡文龙.基于CDIO的工科探究式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63-168.

电子工程实践第4篇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校中大部分工科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包括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三部分内容。教学形式主要包括理论讲授、实验课和后续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以及电工电子实训等。近年来由于学时压缩,许多教师感觉到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传统课堂注重理论教学与教法,多以理论教学为主,且理论知识比较深奥,实验课和实训课安排相对较少,导致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学生学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之后,只会解习题应付考试,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理论与实际脱节,并不能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2慕课及翻转课堂的内涵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近涌现出来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展于过去的那种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课程开发模式,这便是慕课。网络课程被证明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它不是面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学生们上课地点不受局限。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一般采取“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授课方法,先讲解知识点然后做例题和习题。学生往往是被动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通过在线视频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沈阳工业大学进行了多方面全方位的彻底改变传统教学内容和方式,把教学改革落在实处。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施教学改革,首要条件是教师,要求教师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具备实践指导能力,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同时,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1]。在最近几年教学过程中予以实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教改效果。3.1理论教学采用跨校修学分的翻转课堂模式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互联网+”战略,旨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在大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如何贯彻“互联网+”的战略,创造高校课程教学发展的新生态?辽宁省教育厅从2014年开始推出以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跨校修学分课程模式,顺应高校课程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我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被辽宁省教育厅选为跨校修学分课程,建科方是大连理工大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用课方是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网络课程主要包括网络视频、每单元知识点内容介绍、典型例题、常见问题解答、知识结构、工程案例、课后作业和课后测验等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优质教学资源都是建课方团队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生通过注册网络课堂,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每次课前学生都能认真学习完成视频对应内容,并且把没有理解好的知识点做记录,等到翻转课堂时,适时提问,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提高学习质量。翻转课堂采取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总结归纳对应知识点,学生互问互答,共性问题集中讲解,课堂知识点延伸,工程案例扩展等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通过一段时间以来的实践,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授课效果。最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3.2注重加强教学工具的使用现代教学已经离不开各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在大部分课程中都能找到合适的辅助教学工具。例如,单片机原理课程李芝兰,等:翻转课堂模式下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电子商务对应的仿真软件有Proteus等;电子线路课程对应的仿真软件有Protel等;虚拟仪器技术课程对应的仿真软件有Lab-VIEW;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对应的仿真软件有Multisim等;优秀的仿真软件可以在非实验室环境下对理论内容进行验证,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分析调试。在电路仿真任务中,教师可以讲解要仿真电路的工作原理,需要仿真的条件,理论上改变仿真参数和仿真环境时被观察参量变化趋势,最后运行仿真程序,观察结果与理论是否一致。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仿真效果,可以使枯燥的理论更形象生动,学生接受起来印象更深刻。3.3实验教学注重更新内容、改进项目对于传统实验内容加大改革力度,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综合设计实验旨在立足基础,面向应用,注意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2]成功增加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如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实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形联结-三角形联结启动实验、抢答器电路设计实验等,都可以作为设计性实验让学生操作。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非常受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3.4课程设计采用真题真做和多题目设置方式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体系中最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是课程设计和电子实训教学环节。沈阳工业大学近年来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对课程设计和实训环节做了很大改革,改变以往由于实验设备和耗材不足等条件制约的“纸上谈兵”式设计,采用真题真做和多题目设置方式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比较广泛,让学生选取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实际动手设计并完成实物的选件、选型、焊接制作,最后完成设计报告,说明设计过程以及经验总结等。题目包括收音机整机组装与调试、电子报警器制作、八路抢答器制作、天亮报警器制作、声控延时开关制作、环境光线亮度指示器制作、循环LED彩色流水灯制作、稳压电源制作、数字电子钟制作等。在整个实物制作教学活动中,首先由师生共同制定明确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师将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制订计划,团体协作完成整个实物制作后,进行检测、评价,整个制作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地按照实际分工按工作程序共同完成。3.5考核方式采用多样化综合测评方式跨校修学分的课堂教学模式决定了期末考核方法必须多样化。网络视频课程学习和网络测验网络讨论等在线成绩占有20%的比重;面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平时表现及讨论作业等占20%的比重;课内实验成绩占10%的比重;期中与期末成绩共占50%的比重。这样加大过程考核的分值,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重视每一次教学与实践环节,避免学生突击应付考试的现象,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结论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显著,做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切实做到素质化教学。从理论课的网络资源共享翻转课堂到实验课内容的与时俱进、增加实验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教学改革贯穿于整个电工电子技术授课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黄凤玲.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37).

电子工程实践第5篇

关键词:留学生;电工电子学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267-02

随着我国石油企业海外项目的不断拓展,资源国企业及我国海外企业都迫切需要掌握石油开发、运输等技术的国际化人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了顺应高等教育向国际化发展趋势,提高综合办学实力,从1997年开始,陆续招收了来自中亚、中东、南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目前在校留学生人数达800多人,生源涵盖了本、硕、博各个层次。因此,设立针对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的课程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电工电子学实验是工科非电专业学生继大学物理实验之后的又一门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留学生是高校教学中一个特殊的受教群体,提高留学生实验教学质量,培养留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提高我校国际化办学规模和提升学校知名度都是至关重要的。作者在多年的留学生教学实践中,通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不断探索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这些教学经验和体会对提高留学生的实践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一、强化基础,参差兼顾,以突出留学生特点为主优化实验内容

我校与国内外石油公司合作,以联合培养模式招收的留学生大多来自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受教育的程度及个人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实践动手能力也与中国学生相差甚远。例如,第一次使用万用表时,教师不需要给中国学生讲解,但对留学生却不然,需要详细讲解和演示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这种生源质量的差异,决定了对留学生的实验要求不能过高,应该以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降低实验难度,选择相对简单、趣味性高、实用性强的实验内容,来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少数基础扎实、能力较强的留学生,则可以采取与中国学生使用相同教材,并视其能力和素质,适当增加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培养方式,从而使不同水平的留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状况的学习点。

二、分组合作,以优带差,充分发挥留学生之间语言沟通无障碍的优势

近年来,我校招收的留学生多数来自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俄语系国家,教学语言成为留学生课堂教学的主要困难。尽管这些学生在选择进入专业学习之前,要在预科班学习一年汉语,但即便如此,多数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也仅限于简单的日常对话和交流,完全理解和掌握老师所讲的内容或专业术语还存在困难。而多数专业课教师俄语基础薄弱,只能采用汉语进行授课。语言障碍给留学生在理论课上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带来困难,同时也制约了实验技能的提高。为了克服语言交流问题,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通常把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确保有一位汉语语言表达及领悟能力较好的学生。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完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后,先重点辅导各组中语言能力较好的学生,一旦该学生掌握了实验过程和方法,便可作为老师的助手,代替老师在小组中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帮同学辅导,发挥助教的作用。该方法不仅可以在师生之间搭起语言桥梁,解决师生间的沟通障碍,也缓解了课堂上老师被学生频繁招呼的现象。

三、积极探索,改变模式,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留学生实验教学质量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留学生缺乏基本的实践能力,实验时经常不知从何入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仪器操作训练、接线能力训练、测试分析训练”三个单元训练法,从夯实基础入手,循序渐进,逐级强化,达到培养和提高留学生实验技能和素质的目的。课上课下注重与留学生沟通和交流,课程结束前,让留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和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填写对该实验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及实验内容等方面的建议。通过信息反馈,可帮助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具体实施“三个单元训练法”时,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仪器操作训练”单元。熟练使用电子仪器设备是完成实验过程的重要基础。在这个单元中会安排一次课的时间对仪器设备进行讲解和强化训练,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帮助留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例如,在介绍数字示波器使用时,首先要求学生登录学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观看示波器使用视频,让留学生先对示波器操作有个直观的了解。随后在课堂讲解时,让学生将示波器的界面显示语言设置成自己的母语文字(如俄语、英语或其他语言文字),再对照老师的中文讲解慢慢消化吸收,这样学生便很快地掌握了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接线能力训练”单元。实验初期,留学生的电路接线能力普遍较差,很简单的电路在他们看来都觉得很复杂。不能正确连接实验电路,就无法完成后续的参数测量。最初我们采用教师先演示实验,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接线的授课方式。这种方式的弊端是学生每接一根线都要先跑到演示台前看一次,不仅实验效果不好、效率低下,而且还影响课堂秩序。后来,我们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把电路接线过程做成动画,让学生跟着动画提示连接电路,既直观有趣,又提高了实验效率。经过几次训练,多数学生都能够脱离动画提示,独立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效果立竿见影。

“测试分析训练”单元。该单元是培养实验技能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个训练单元中学生不仅要理解实验原理,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并掌握不同参数的测量方法,同时,在实验中可能还会遇到各种故障或实际问题。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教学手段。

1.课堂讲解实验原理时,充分利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通过电路仿真过程让学生对实验原理有更深层的理解,对实验结果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例如,在做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时,采用Multisim仿真软件,让学生观察工作点变化对放大电路的影响;通过改变工作点位置,使三极管工作在不同区域,观察各区域中放大电路输出波形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失真波形产生的原因及改善方法,把抽象的问题通过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更便于留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由于部分留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足,课前又没有预习的习惯,所以实验课上许多留学生都不清楚实验该从何做起,该怎样用测量数据验证实验结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课上提出问题讲解实验原理观察仿真结果根据动画提示测量参数课上互动、讨论并验证提出的问题”的授课程序,使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彻底克服理论知识掌握不足的弊病。例如,在做直流电路基本定律实验时,老师先提出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的概念,让学生根据动画提示测出电压、电流值,然后通过互动与学生讨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办法,用测量数据反推并验证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通过这种方法,留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测量及分析的方法,而且很容易就理解了理论课上未搞清楚的基本概念。

3.为兼顾部分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让大多数留学生跟上授课节奏,在做比较复杂、实验步骤相对烦琐的实验时,老师会把实验分成多个单元,等每个学生都完成该单元的测量之后,再进行下一个单元,以避免挫伤个别留学生的自信心而失去对实验课的兴趣。

4.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把每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和仪器设备使用做成动画或视频,增强真实感和临场操作感。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把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通过动画或视频表现出来,帮助留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因材施教,层次教学,有效利用开放实验室培养留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有些留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思考,想法较多,且对电子学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针对这部分学生,可以在他们掌握了基本实验方法后,鼓励他们进入开放实验室,实施分层次教学。在开放实验室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继续做课上没有完成的实验,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尝试一些设计性的实验。另外,在开放实验室还备有焊接工具及一些小电子产品的套件,例如小音箱、电子门铃等。学生可以自行焊接组装这些小电子产品。这样不仅可以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学知识对将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整个开放环节,完全以留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提高留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结束语

留学生教学质量是决定高校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提高留学生实验课教学水平是广大教育同行所面临的共性问题。针对我校留学生特点,本文探讨了留学生电工电子实验课教学方面的一些有效措施,仅供广大教育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倪露学.关于我国高校国际化进程中的留学生教育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8-9.

[2]朱延枫,李洋洋,耿大勇.浅谈提高留学生“电路与电路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2014,(12):122-123.

[3]李孝茹,朱坚民,刘建国.留学生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科技文汇,2014,(11):50-51.

电子工程实践第6篇

電子信息工程以电子、电路,计算机为依托,在此基础上研究信息采集、处理、控制与传送信息的综合性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性较高,学习者务必对理论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在了解并熟悉的基础上还要熟悉操作,是一门集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电子信息工程的教学目标亦是让学生掌握其专业实践方面的操作并熟知理论知识。但是,某些学校比较重视理论知识,从而忽视实践教学。使得多数学生只知其理论,而不知其操作。这样的教学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学生将来的就业。因此,重视电子信息工程的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是电子信息工程教学的重中之重。文章将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这对于学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

一、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

一切学习都以学生为主体,学习电子信息工程也是一样的。因此,在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时,尤其是实践操作务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就是要让学生有意识的、主动的、积极的学习。只有这样的学习状态,才能更好的掌握与理解知识。下面将阐述几个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

(一)鼓励学生,让其树立自信心

学生在进入专科类院校之后,便会放松自己。然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习又是一个集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一段时间之后,一些学生便会出现厌学的状态,甚至是自暴自弃;还有一些学生沉迷于各种网游之中,将学习的事抛之脑后。这种不积极的学习态度严重的影响了电子信息工程的学习。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与引领者,这时应该主动的与学生沟通,多鼓励学生。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努力,让班委协助一起帮助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慢慢的使得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进一步的改变学生的学习心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给予鼓励,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信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知识,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

(二)培养学生,调动其主动性

学习不仅需要良好的自信心,更需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孔夫子在《论语》中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从古自今流传的话道出了学习主动性的重要作用,只要主动学习的人,才会更加用心的研究每一个学习的步骤。一些学生可能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够主动。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鼓励学生要积极的学习。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在专业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才能不断的找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更正。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更新实践项目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电子信息方面的变化更是神速。因此,在面对这样的情形之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应该依据当前科学发展而制定适当的教学内容,不断的更新实践项目。这样不断的掌握最新的知识,才能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队伍中处于不败之地。在内容上要注意电子电路、信息系统和通信网络三方面知识的合理学习,同时还应重视电子信息工程的实用性,可以在相关学者的建议下适当删除一些落后的知识或者是减少一些特别基础性的知识,比如可以减少电子线路分析和设计在电子信息工程教学中的比例,进而多加入一些集成电路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的掌握比较重要的知识点。电子信息工程的学习还应加入当前最流行和最前卫的电子信息技术,这样能让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到电子信息工程的魅力之所在。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中可以适当的增加internet和当前最高端的网络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教学内容,加入这些知识点可以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在网络上处理信息、分析信息、收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就业。

在专业实践方面也要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学校通过对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单位或者是企业进行调查,以便了解当前这些单位或是企业急需的人才。在此基础上适当的调整教学计划,调整更新实践项目。有利于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学校可以增加与生产实践联系比较密集的实用型课题,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加入其中。这样便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二)提高学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与理论同样重要,一定程度上实践教学还应高于理论教学。因而,学校应提高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度,加强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的教学管理。当然,并非是全部学校都不重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一些学校虽有心但力不从。实践教学需要付出较多的资金,一些学校由于资金短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进度。因此,国家应对这类学校进行资金扶持,帮助学校建立有关的电子信息工程实践基地。另一些学校比较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因此应大力提高这类学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的重视度。可以在资金有余的前提下投入适当的资金,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物质條件。同时,学校还应在咨询专业教师和学者的前提下合理的制定科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课程表,适当减少电子信息工程理论课,增加专业实践课程。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学校对实践教学越重视,就越有利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

(三)改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多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呆板,难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改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式是有重要意义的。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西方学者提出的,在教学中取得重要的成效。案例教学法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引入所学的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增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将此方式运用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是非常实用的。比如在学习信息通信时,每个学生在实践操作时就能应用到自己所学的有关信息通讯方面的知识点。当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合作的力量是大于个人的力量的。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应用这个教学方法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练习,还有利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学习。比如,在制作电路板时,电路板上的内容多而且复杂,有时会出现一些细微的错误,一个人是难以发现的。多个人一起制作一个电路板时,能更快精准的完成。有时,学生还可以运用自己制作的电路板再加上其他的器材可以制作简单的小音箱。好的教学方式总会起到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而且也能潜移默化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改变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四)建设专业实验室,加强专业实践练习

学校应该在参考其他有经验的学校建设具有先进性的并符合当前科学发展的实验室,这样可以让在校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当前最前卫和高端的设备,并能学习到先进的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使得与学生今后的专业对口,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增加学校的就业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当然,在建立实验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可以开展和设计具有综合性的课题,让学生能全面的感受到专业实践的学习;第二,和当前实践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入社会之前接触到更多的实践学习;第三,综合考虑相近专业课程的整合,进而提高实验室和先进设备的利用率。真正的做到实验室能为学生带去更多利,而不是只是一些摆设。

当前,多数电子信息工程企业都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多数都是机械化的流水操作。因此,多数企业不太愿意接受大批的学生实习。因此,学校应该全方位的多联系更多的单位或是企业,尽可能的为电子专业的学生找到实习的企业。当然,学校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然后在回到实验室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电子产品。虽然现在实用流水线的生产,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务必还应掌握其最基本的原理,只有这样不断的积累,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学生通过对电子产品的安装、调试等等,可以了解到其最基本的原理,而且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学校还应派遣专业的教师到指定的地方进行培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师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的或是两者兼有。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的能力,能有效的提高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如果学校有足够的条件,可以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定期的讲座或是授课,这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为专业和最为高端的知识。

电子工程实践第7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改革

伴随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经济社会诸多领域得到广泛推广,由此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逐年攀升,也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质量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工程实践能力有极大的要求,该门专业注重的是较强的动作操作能力,倘若教学实践与市场发展需求相脱离,培养出来的学生则难以适应市场需求[1]。由此可见,对电子信息工程转型下教学实践改革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现阶段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中,实践课内容缺失,教学实践模式创造性不足。大多数课程实验项目以验证类实验为主,设计综合性实验相对不足。实验仪器设备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实验项目与工程缺乏实质性关联。(2)各门课程实验教学缺乏与其他课程的有效联系,大部分为自身课程内容所束缚。缺少科学的课程内容交叉全面引导,学生鲜有实践锻炼机会,无法取得不同课程知识相互间的联系,对综合性问题缺乏独立思考能力。(3)师资队伍中相关具备工程经验的实践课指导教师存在一定不足情况。受各方面因素影响,高校难以引进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人士到校任教,高校教师大多从校门到校门,在校深造期间所接受的多以理论知识、学术训练为主,毕业后未前往企业参加工作实践,工程经验不足。

2电子信息工程转型下教学实践改革策略

全面高校在时展新形势下,要紧随社会发展脚步,不断开展改革创新,在先进理念、成功发展经验的支持下逐步强化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改革,如何进一步促进电子信息工程转型下教学实践改革的有序开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2.1推荐教学方法改革

对课堂教学组织结构予以革新,引入一系列新型的教学方法,诸如复合教学、教学资源共享、仿真软件教学等教学方法,促进电子信息工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举例而言,在电子信息工程课堂教学中,可依托设计高水平CAI课件,辅助学生动手实践,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生动形象呈现,调动起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充分融入进实践操作中,改善教学成效。又比如,在电路设计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入以EWB技术为基础的专业化仿真软件,可为学生提供各式各样与电路关联的功能设计及技术,同时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仿真电路制定,一方面使学生理论知识得到巩固,一方面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培养。除此之外,经由对电子信息工程教学成效开展分段式考核,可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了解,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并予以着重解决。

2.2革新教学内容

当今世界,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要求高校要充分结合电子信息技术及社会发展需求,对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内容开展及时调整,以确保教学和课程内容能够紧随时代脚步。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在基于现有课程,增设电路综合设计应用、DSP技术及应用等课程,使学生专业视野得到有效拓宽[2]。对于实验教学而言,开展好教学环节设计,确保学生一人一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充裕的实验时间,使学生可依托实验环节切实领会理论知识。除此之外,还应当多开展设计综合性实验,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培养学生实验设备综合运用能力及团队写作能力。

2.3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教师师资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鉴于此,高校要想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务必要强化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首先,依托“传帮带”模式,构建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使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得到逐步提升;其次,依托“校企联培”模式,构建中青年教师走进企业的培训机制,经由企业工程实践,使中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再次,依托“外引兼职”模式,聘请业内专家学者加入到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改革团队中,为学生开展工程实践训练提供有力指导,使实践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得到逐步提升;最后,依托“科教相融”模式,引导教师积极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推进电子信息工程研究,基于科研项目研究,使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得到逐步提升[3]。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工程教学体系中,存在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软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强调学科基础知识的教授,而疏忽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全面分析现阶段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际情况,“推荐教学方法改革”、“革新教学内容”、“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等,积极促进电子信息工程转型下教学实践改革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徐丽萍.转型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安徽三联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2017(13):64-66.

[2]宋昱霖,邢宝峻,朱兆梁,赵大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6(2):162-163.

电子工程实践第8篇

关键词:工程应用;课程改革;电力电子技术;项目开发 

 

一、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背景

 

1.课程改革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突破口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综合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电力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电类、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随着新器件和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技术应用正逐步渗透到生活领域,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本课程内容以及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本课程教学的难点问题。2008年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改变传统学科导向的课程模式,依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教学体系。本文依据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工程设计和工程应用为载体的项目开发思路,将社会和企业的旺盛需求引人教学项目,使学生既能了解基本原理,又能动手操作相关实训项目,有机地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实现三位一体,贯穿于工作任务的实践中。 

 

2.传统课程结构与能力培养过分强调学科性,未能体现职业性 

长期以来,该课程都是以“器件一电路一应用”为知识主线,课程内容理论化,学习方式课堂化,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传统课程过分强调了这门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教学中表现出理论与实践的严重割裂,课堂教学抽象深奥,专业实践的教学时理论容易遗忘,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受到制约,综合能力得不到发展。这门课程涉及到三大领域的技术,具体到六大行业的应用,但课程的技术应用仍停留在电路分析上,与学生将来能从事的岗位未能有实质性的联系。所以,以能力发展为主要目标,构建以工程应用为主线的项目课程,培养创新思维探究型教学模式,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3.教学内容重复太多,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教材 

电力电子电路从单相到三相,每种电路分电阻性负载、电感性负载、电机类负载,由此构成的教学设计就是介绍电路工作原理、电路波形分析、公式推导,如此重复的内容体系不仅教者讲得累,学生听得也很累。随着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学时不断减少,而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无论是使用的教材,还是实验实践手段都不能适应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因此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实践等进行全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电力电子技术项目课程的构建 

 

项目设计原则:项目设计应以工作任务设置与分析为教学任务目标,项目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项目的实施过程应涵盖了课程对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要求,能在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完成。 

 

 

1.以工程应用为载体的课程开发思路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把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放在首位。课程项目化选择工程应用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工程应用与理论知识,以够用、实用为原则。确定项目为达到能力目标,收集实际工作任务,并将实际的任务进行典型化,将三种学科知识进行横向构建,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形成一系列彼此联系、层次渐进的项目序列,这样将综合职业能力融入工作任务,以行动能力为目标,以知识为支撑,使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2.电力电子技术项目课程开发的基本过程 

(1)电力电子技术项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项目开发前组织小组成员广泛调研,进行技术领域分析,明确哪些岗位与本课程有联系,探求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制定课程目标。在广泛的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主要是针对电子制造业、电力行业相关企业调查与电力电子相关工种或岗位群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工作能力。按完成一个工程案例分解成一系列的工作任务,针对工作任务分析完成相应的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确定工作任务能力分析表。 

(2)电力电子技术项目课程内容调整。近几年来,全控型器件(GTO、GTR、IGBT、MOSFET)的兴起几乎完全取代了晶闸管,全控型器件组成的整流电路、逆变电路、交流调压、变频电路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应当是当前授课的重点。缩减以晶闸管为代表的半控型器件及由其组成的控制电路和控制装置的教学,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影响教学效果。通过对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相关岗位的需求等方面调研,了解到与电力电子技术相关的工作岗位:电力电子器件及设备制造、安装、调试,交直流电机自动控制系统开发、调试、维护,冶炼加热系统安装、调试,变频调速系统的应用、调试和维护等。然后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的电力电子技术,结合电力电子通用技术,确定了六个与学生就业工作岗位联系紧密的项目,如表1所示。 

(3)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情景设计。将EDA技术与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相结合不失为一种电力电子技术教学较好的教学模式。而任务引领型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常见有效教学方法,其过程就是让学生在一个典型的案例的任务引领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在动态的学习工作中系统培养工作能力、学习知识技能。任务引领型教学法实施过程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和设计课题完成的质量。在知识讲授前授课教师需下达任务书,让学生知道有哪些设计课题,有哪些问题,需要具备哪些知识。这样,学生带着问题,由变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可以使课题任务的内容与授课、技能训练、思维训练、综合素质训练同步。 

在采用典型案倒为背景的项目教学中,要以工作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教师首先以案例作为背景知识介绍为切入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分析案例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认知过程中,将知识点由浅入深分解成多个任务,要求学生参考案例完成工作任务,最后可安排能力训练。相关重复的理论知识和拓展知识安排在项目设计之后由指导教师适当讲解或学生自学。 

(4)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评价标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各种教学方法上体现出很强的互动性,学生为解决某一问题可同时开展多学科的学习,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与成就感。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将有关知识、职业道德、情感态度等与技能培训有机融合起来,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一纸定论,最后的评价是相对的、多层次的,是以行为、作品为基础的综合性评价。具体做法是以观察、记录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或以实验、展示、描述等多种形式进行操作的。在评定学生的成绩考核时,以笔试和设计为主,作业及课堂表现为辅,笔试和作业反映了学生 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实验体现的是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电力电子技术课改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组合优化,更注重的是一种理念,即培养学生贴近实际工作岗位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社会人的基本品格。通过一年的实践,学生和教师的身上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 

课堂上,学生由被动学生到主动学,主动提出问题并组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能积极开拓课堂以外的知识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 

 

2.合作意识增强 

项目教学体现了一个分组分工完成任务的过程,“任务探究式教学”不是面向学生个体提出任务问题,而是强调任务需要师生、生生之间的共同合作完成,“教者一言堂为主”的局面正由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查学生、学生引领学生的局面逐步取代。学习中,学生们懂得了团结的重要,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交流、表达能力更是有了显著提高。 

 

3.工程意识得到提高 

学生完成以工程案例为背景的设计课题,让学生模拟面对实际可能出现的各种设计型问题和操作型问题进行答辩。前者主要就设备参数条件选择的依据给出合理详尽的解释说明;而后者的一般表现方式是当某一个参数发生变化时,通过分析判断,该参数的变化将会引起其他哪些参数发生变化。若设备发生故障,则要求通过分析判断发生故障的原因,并排除故障。通过上述的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又使学生在设计中实践了工程观念。 

 

四、存在的问题 

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在实施过程中受人数和辅导时间限制,真题性的设计质量难以把握,要完全正确评价学生的综合成绩还有一定难度,此外,由于这门是综合三门技术的课程,对教者来说,创设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情境对教师自身的知识及业务水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教者是一个挑战,这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加强学习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魏翠琴,高职院校“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30. 

[2]束锋全方位提高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 

电子工程实践第9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 教学设计 技能训练

一、高职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从宏观上可分为课程课堂实践教学、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几种教学模式。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每一种教学模式又分别进行了微观设计。下面针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设计分别进行介绍。

1.根据培养目标制订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在本专业高职教育教学设计中,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独立于理论课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课程之间的相关度较强。在实践教学设计中,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等环节。实践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分为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2.根据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要求制订基本技能训练实践教学体系

基本技能指胜任职业岗位(群)的基本能力,是各工科专业学生所应有的共同能力。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基本技能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开设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实训、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绘图等课程,使学生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并具有查阅元器件手册的能力;通过了解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仪器仪表进行测量;通过线路板的焊接,掌握电子产品制作的基本要点和技能。

3.按照职业岗位专业能力需要制订专业技能训练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技能是指胜任职业岗位(群)的专业能力。对于本专业学生,除具备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外,还应有电子产品辅助开发能力、电子产品单元电路设计能力、电子产品使用、维护与维修能力等专业技能。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实现途径

本专业从专业核心能力出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主要采用实验、实训和实习等教学环节,借助于集教与学、学与练、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来组织和实践教学。首先,通过实训室的实验对学生所需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数据处理等基本方法;然后组织学生参加实训中心(工业中心)的仿真教学感悟和模拟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操作技能、专业技术,获得对职业岗位的初步认识;最后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践,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从而实现高职教育造就技术应用型人才、实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些教学环节在操作上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渐进性,符合学生接受知识、养成能力和相关素质的学习规律。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

教学管理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的保障。因此,要保证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工作顺利地开展进行,必须有完善可靠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专业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突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计划中,首先根据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制定完备的各类实践教学环节大纲,编写出适合实践教学的讲义或教材,然后再根据具体课程及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分类管理。

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估与考核

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与评估是实践教学管理中最敏感的环节,它对教学双方都起着指挥棒作用,影响教学的全过程。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考核的重点放在核心专业技术、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上,既要考出实际能力,又要避免敷衍了事走过场。对本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环节的评估主要是检查实训项目单、卡和报告等实训项目教学文件的完善情况;对校外实习、实训教学的评估,则要求必须具有实习(训)教学大纲、实习(训)计划安排、实习(训)指导书、实习(训)日志、实习(训)报告、实习(训)单位评价、学生考勤和实习(训)成绩单以及实习(训)工作总结等。

对实践教学的考核进行改革,强调采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效果分析等方式,对考试内容的要求是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操作技能,还要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考核。对考试形式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要求,而是随着考试内容的变化,可采取笔试、动手实操、产品制作、课程设计、综合分析报告和现场解决工程问题等等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评。例如,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重点建设课程“电视技术”实践教学的考试改革中,主要是以综合操作技能考核为主,辅以问答口试。考核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元器件识别与质量鉴别,主要考察学生对电视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中使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鉴别能力,占技能考核总成绩的25%;二是仪器仪表使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常规电子仪器仪表的功能及正确使用能力,占技能考核总成绩的20%;三是电视机常见故障的检修,主要考察学生对电视机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占技能考核总成绩的25%;四是故障分析与检修报告,主要考察学生对电视机常见故障的分析判断及检修能力,同时考察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占技能考核总成绩的30%。上述四项考核内容要求每位学生在2小时内独立完成。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