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体育管理与经济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5 15:09:12

体育管理与经济

体育管理与经济第1篇

关键词:体育经济与管理;财经类;课程建设;高校

一、问题的提出

进一步明确“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10年发展目标。落实“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战略部署,时间紧、任务重,人才是关键。当前需培养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经济管理、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大众体育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我国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研究

(一)相关概念简述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交叉性学科,旨在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更好地分析体育经济问题,旨在培养能够同时掌握体育基本理论与经济学基本理论,并能将其同时运用于体育经济教学与科研以及体育市场经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我国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主要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简述

国内最早开办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高校是北京体育大学。目前,随着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了发展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重要性,也积极探索并建设该专业。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在开展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高校中,高等体育院校仍然是主要的成分,比如说首都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以及天津体育学院等,其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均在开设相关专业;其次部分财经类院校以及部分师范类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也增设了该类专业。此外,由于学校创办专业的方向与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在该专业创办前的对其培养理念及培养目标的设定,而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方式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的创办方向与模式,因此,在创办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下,现阶段国内很多高校对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方式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比如说,国内一部分体育类院校将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方向设定为能够掌握体育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且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另一部分体育类院校则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在掌握两种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仅具有实践能力,且具有良好的科研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两类高校在基础课程的建设上基本一致,旨在培养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下的学生能够同时掌握体育基本理论与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而在拓展课程方面则为一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类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三)我国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主要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主要课程建设正稳步推进。其中,湖北经济学院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强调经济、管理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注重培养良好的体育素质。而以山东财经大学为代表的财经类高校则大多注重于培养掌握体育经济与管理基础知识且具有良好管理能力的人才。相对体育类高校将课程体系的建设重点放在专业课程方面,目前财经类高校在建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体系时,更加注重公共必修课的建设。然而,目前财经类院校虽然在基础课程中对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都有所普及,其交叉综合类的课程的目录也和体育类院校有很大的共同之处,但在体育技能类的课程建设方面与体育类院校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中,财经类院校可供选择的体育技能类课程种类与数量明显少于体育类院校,因此,本文认为目前财经类高校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主要课程体系建设在经济类课程、管理课程以及基础课程方面具有领先地位,但是就体育类课程项目来说,相对于体育类高校,在课程种类与课程教学深度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

三、完善我国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对策

(一)优化核心课程体系的价值

优化核心课程体系的价值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规范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以及促进体育经济与管理产业的发展。首先,要规范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规范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建设,要优化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要平衡专业课程构架比例,要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优化并细化主要培养方向。其次,要促进体育经济与管理产业的发展。促进体育经济与管理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要以高校为基础,加大力度培养具有良好体育能力以及经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专业性复合人才的培养来直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优化体育类高校的管理学、经济学课程建设水平及普及率,以此来提高体育领域人才的经济知识水平与管理能力,从而间接促进体育产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

(二)合理开设基础课与专业课

首先,在开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体育类院校中,大多数院校在该专业中开设的经济类与管理类课程相对较少,课程种类也相对单一,因此本文认为对于体育类高校来说,其应当优化专业课程中的经济类与管理类课程,增加课程种类,审核课程规范性。其次,在开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财经类院校中,大多数院校的该专业在经济类、与管理类课程的建设上相对于体育类院校有较大的优势,但如前文所述,目前很多财经类院校可供选择的体育项目较少,因此,本文认为对于财经类院校来说,要在优化经济类与管理类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增加体育技能类课程的种类与教学深度,规范各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在培养该专业学生掌握良好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最后,本文认为各体育类院校与财经类院校可以就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尤其是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开设方面定期的进行交流,如体育类高校可以向财经类高校咨询经济与管理类基础课程的开设经验,而财经类高校则可以向体育类高校咨询体育技能类专业课程的开设经验。

体育管理与经济第2篇

(1.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2.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永吉132200)

[摘要]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高校体育一直运作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之下,主要从生理与教育等功能进行认识与评价,而经济角度的认识却相对较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市场也必须依托于物质经济来完成资源方面的拓展。本文从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意义、组成、策划、管理四个方面,对高校体育经济市场与管理机制进行探索。

关键词 ]高校;体育经济;管理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118

1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意义

高校是体育经济市场建立的制定领域,其所提供的也并不完全符合传统“商品”的基本意义,也正因如此,高校体育经济活动最主要的特征便是国家计划投入。所以,传统意义上经济活动的三个主要形式并不完全适用于高校体育经济中,其主要目的与主要功能也无法完全依照市场经济进行界定。

1.1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

传统意义上进行市场经济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当前我国教育尚没有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这种条件下,高校体育资源的配置仍然有赖于计划经济,并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改变。所以,在短时间内想要发展高校体育经济市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计划经济的体制的制约。但从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现状、体育教育目的、体育市场发展以及体育经济前途来看,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社会效益。

1.2经济活动的主要功能

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主要功能有两方面:其一,“自我造血”,沿袭计划经济的惯性,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经费预算基本都能够保持在计划以内,虽然这种现象表面上看起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实际上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比如,沿袭计划的套路抑制了高校体育发挥创造性;随着高校体育教育内涵的不断扩充,体育经济的负担也日益加重,高校体育已经无法满足全部学生的发展需求等。在很多高校中,体育教育经费负担重、压力大的现象比比皆是。其二,体育服务由于体育经济活动的环境是高校,加之体育的“商品”特殊性,高校体育经济活动还需要在劳务需求方面满足高校师生。

2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组成

明确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组成,是对高校体育市场与管理机制进行研究的基础,由于高校体育具有特殊性,所以,其发展过程必须要依照现代体育发展与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相关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育的最终价值。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高校体育人口的日渐密集,在物质方面已经为高校体育经济市场提供了应有支撑,只是在运作方面还存在不足,这就涉及了高校体育市场的培育。

2.1消费市场

体育消费主要指的是参加体育活动时付出的成本。如果将体育也看成商品,则体育消费需要提供用品、设施、技术指导、活动机会、观赏机会、相关信息等服务,这也能够看出在高校体育经济市场中,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与发展商机。

2.2竞技市场

在任何一所高校中,都存在大量的体育竞技活动,但进行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都不是为了市场机制的形成与运作,绝大多数是高校体育竞技活动只单纯地服务于社会效益,而没有为经济效益服务。高校体育经济市场完全可以以学生为基础,辅以高校教职员工,开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体育竞技活动,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还能以“冠名权”等方式将外来资金吸引进来。

2.3人才市场

高校中的体育人才相当集中,在完成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以外,还可以对高校师生进行有偿的体育指导与组织工作,如竞赛或健身。另外,还可以从当地经济状况出发,对社区体育进行有偿或无偿的指导工作。

3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策划

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策划的主要程序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市场环境的分析也就是对高校中与体育相关的劳务产品和流通场所等因素进行分析,对经济活动进行过程中的可行内容与主要目标进行明确,从而方便决策层将相关决策控制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

第二,对经济目标进行明确。经济效益的提升是进行高校体育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目标,在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以后,便需要分析与评估其经济目标、效益以及手段,从而使得出来的经济数据更加准确,便于更好地指导经济活动。

第三,制订活动方案。在进行完以上内容之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体育项目作为活动的基本内容,并针对每一项内容完成综合策划,进而制订出最有针对性的操作方案。

4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管理

4.1服务层面上的管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明确服务观念;其二,有针对性地安排服务内容;其三,完善网点的服务管理等。

4.2资金层面上的管理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强化财务管理,指的是刨除计划资金以外的,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的相关资金管理,需要构建有针对性的资金管理体系,以保证其高效运作;其二,提升经济活力,高校中不是经济专业的相关体育人,也需要明确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并学会运作资金的相关技巧,以保证高效体育市场可以健康运作。

4.3竞赛层面上的管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竞赛的预算编报,主要目的是明确竞赛经费,也为费用的申请与开支的执行提供重要依据;其二,竞赛的财务审核,需要专业的财务人员,根据竞赛的预算编报进行严格审核;其三,竞赛的执行监管,这个环节需要体育、财务、项目三个部门的负责人共同完成,在管理过程中,切记要依照人性化的管理艺术进行管理,不能太过僵硬,以免影响竞赛的顺利进行。

4.4场馆层面上的管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操作场馆市场经济要建立在对教学任务不产生影响的基础之上;其二,尽可能降低对学生的收费力度,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有偿服务;其三,对场馆的成本进行严格计算,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场馆管理。

5结论

本文从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意义、组成、策划、管理四个方面,对高校体育经济市场与管理机制进行探索,在面临问题的过程中,高校能够根据自身情况,以高校的特殊性为依托,充分利用管理手段,以求达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双赢,从而更好地发展高校体育事业。

参考文献:

体育管理与经济第3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体育场馆;建设;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235-01

一、循环经济及其特征

现代经济学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几个简单原理,为人们提供了开启现实世界之门的钥匙。一种被称为“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全新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则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循环经济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以“3R”为准则的操作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以及“再循环”。

二、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的现状

(一)体育场馆布局不合理。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方面。在用地选择上与布局上,缺乏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协调,造成使用与联系的不方便,或与城市其它功能冲突。另一种情况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处于市中心位置的体育设施,与商业、贸易、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相距太近,不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因为一方面,市中心是大量人流集中的区域,用地紧张,交通繁忙,环境吵杂。另一方面,大型体育活动人流的聚散对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及组织管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体育场馆用地狭小,环境质量较差。在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上,重视设施本身,忽视用地与环境的协调,只顾及眼前,缺乏前瞻性考虑。表现在用地狭小,建筑密度过高,不具备基本的绿化条件,室外活动空间有限,环境质量较差,这主要体现在中、小型体育设施的建设上。

(三)体育场馆设施陈旧、设备不配套,使用率低。由于体育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不同,经费差异很大。有些体育场馆缺乏维护资金,造成设施更新不及时,设备不配套等问题。很多场馆是专门为了国际比赛和国内比赛设计建造的,功能单一,这种场馆与一般练习场馆相比较,就每年使用天数而言,相差至少10倍。

(四)国家对大型体育场馆的资金投入不合理。现有的大型体育场馆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强的公益性。经费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由国家统一规划管理。目前体育市场规模不够大,又要兼顾公益性,而后期的设备更新、维护费用也较高,致使前期资金投入不易在短期内获得相应回报,投资结构多元化局面难以形成;同时,建设资金来源单一,建设规模、布局等受经济条件制约,即使在规划设计时,考虑到对外经营,满足群众娱乐健身需要,减轻国家负担的问题,也会因资金方面的限制而放弃。

三、未来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中应当体现

循环经济的思维方式

循环经济要求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中,以“3R”为准则的操作原则,减少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在体育场馆进行完比赛和训练之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多次利用。

(一)在前期的建设投入中要考虑到体育场馆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具体来说:

1.在体育场馆的整体布局上要合理,要考虑到今后的可利用性。

2.在体育场馆的建设当中要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资源,尽量的节约资源。

3.在体育场馆的建设中除要尽量的节约资源外,对于那些用于大型比赛必须做大做强的比赛和训练场馆,在设计中具有特色,建成标志。

4.场馆的空间结构的设计上可以考虑装移动坐席或升降幕布、活动隔断。

(二)在体育场馆的运营中要注意体育场馆的环境保护,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利润。这就要求:

1.体育场馆由事业型向企业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如果建设大型体育场馆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基本确定了产权多元化方向,则建设资金投入的单一化就可能被扭转。因此,鼓励内资,吸引外资,是今后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的发展方向。

2.加大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培养。体育场馆的运营就像酒店管理一样,要求高等院校以及相关机构抓紧培养相关人才,组成专业的运营队伍对体育场馆运营,避免政府和社会的其他企业不熟悉体育行业而进行体育场馆的管理而带来的问题,到达投入的最小化,运营效果的最佳化。

四、结论

(一)体育场馆是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其建设和运营得好坏直接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要体育场馆能够循环利用,就必须在体育场馆的设计规划,建设与运营等三个方面减量化,用好体育场馆,确保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体育场馆的循环利用,就要提高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从而为体育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三)体育场馆运营过程中遇到来自内、外部多重困难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运营模式尚不完善、管理人员经营管理的知识和经验不足、“左”的思想干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较少等。因此,要使体育场馆更好的再循环、再利用,并且在再循环再利用减少投入,就要完善运营模式,培养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体育管理与经济第4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教育管理;资助机制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情况

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数量在近二十年来随着高校学生总体数量的增加也有与日俱增的趋势。在上个世纪90年代,贫困生的数量已经有迅速增长的势头,从1996年的几十万到1999年破百万,再到2000年的142万,这种惊人的增长速度使得国家教育机构不得不紧急采取措施,试图抑制其增长。然而之后的十几年里,贫困生的数量并没有减少,到2009年家庭经济困难生人数已经达到527万之多。与此同时,家庭经济困难生人数占全部学生人数的比例也在增加,1999年时,这一比例尚不达20%,而到2009年时该比例上升至23%。

各项数据表明我国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数量和比例年年递增,政府各个部门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对贫困生问题加以解决,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教育管理体系建设

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而言,不仅要给予其经济上的支持,更要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为其提供援助,在贫困生的管理上严格规范。

(一)经济困难生管理现状

1.经济困难生信息管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正规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信息都有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家庭经济困难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申请各项补助,由各学院上报到学校,再统一上报教育部门,最后进行全国汇总,这些学生信息的保存及管理如今已较为系统规范,这也是整个体系建设的基础。

2.“绿色通道”的实施

高校新生入学时一般会有“绿色通道”提供给新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生,如今越来越多高校对“绿色通道”的执行程度都有所提高。“绿色通道”并非摆设,而是切实起到作用的一项措施,可以帮助刚进入各高校的贫困生解决实际问题,保证新生不会因为经济上的困难无法正常入学,同时也在开始就做好贫困生档案备案工作。

3.经济困难生的教育成果管理

对经济困难生实习补助后,一般会对其教育成果采取定期考核,对经济困难生的资助必须起到作用,在保证贫困生能够在校学习的前提下还要考核对贫困生的补助是否“值得”。学校在整理贫困生的资料时会将其学习成果及综合素质等记录在案,这对经济困难生的管理也起到辅助作用。

(二)经济困难生管理尚待改善部分的建议

1.对经济困难生实际情况的考核

高校经济困难生的数量庞大,要处理如此之多的学生档案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这些档案中也不乏“作弊”现象的存在。一些家庭经济状况还不错的学生有时会利用国家或学校对贫困生予以补助这一政策骗取补助资金,一方面由于补助人数也有某种程度上的限制,这些投机取巧的学生可能会使得一些真正需要补助的贫困生拿不到补助,另一方面这也造成了给予补助的机关单位的资金压力。因此在进行贫困生资格考察时,应该有更严格的取证过程,而非只是填几张表格就可成功申请,以保证补助金切实起到实际作用。

2.勤工助学制度的实施

许多学校对贫困生都会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但一些学校的勤工助学制度并不完善,提供的职位和工资也不合适。首先,勤工助学职位如果只针对贫困生应该要在职位后加以标明,并在学校公告显眼处展示,让贫困生更有机会了解到这些信息。再者提供的职位应该符合学生身份,避免提出类似于一周需工作五天等学生不大可能完成的要求。最后所给工资应该适当,根据各高校所在地平均消费水平而定,避免造成贫困生花费太多时间工作而所得工资却极低的情况。

三、资金补助体系建设

(一)对经济困难生的资金补助现状

1.政府和学校给予的补助

贫困生的信息递交审核后,会进行统一管理,由上级进行补助分配,政府层面的补助是最主要的,补助的发放主要涉及财政部和教育部,各高校也有自己的补助会对本校贫困生进行发放。根据财政部统计,近年来对高校贫困生补助发放逐年增加,2009年资助总额已达369.65亿元。

2.银行贷款支持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对各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都有相应的优惠贷款措施。为保证贫困生在校生活能正常进行,银行为贫困生提供零利率或低利率贷款,贫困生在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数额贷款的申请,毕业工作有稳定收入后再返还。

3.奖、助学金制度

从国家到学校院系都有奖学金及助学金制度,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而言申请这些较为容易,并且该举措能激励经济困难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努力获得经济方面与精神方面的奖励。

(二)经济困难生资助方式改进建议

1.对贫困生的等级进行区分

贫困生也分一般贫困生、较困难贫困生和特困生,对不同程度的贫困生要采取有所差别的措施,不能一概而论。特困生最主要的应该是直接给予资金补助,在银行贷款提供额度有限时应该优先考虑这些特困生的申请。而较困难贫困生和一般贫困生则在直接资金补助上可以不用那么高,应该偏重于奖、助学金方面的补助。

2.资助方式多样化

在提供资助时应该适时询问贫困生的实际需求,例如希望学校提供哪些帮助,是多提供兼职渠道的信息,还是组织捐助仪式等,从更多方面为贫困生提供资金补助,使得补助资金的来源更广泛,保证每个有切实需要的贫困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程度的资助。

3.注重贫困生精神方面的资助

如今的贫困生资助方式主要是经济支持,但其实精神支持同样非常重要,许多贫困生会羞于提出自己经济困难这一点,因此在对贫困生进行各项经济资助活动时也要时刻注意其生活方面(如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的变化,帮助贫困生树立正面的价值观,引导贫困生及周边同学正确对待经济困难这一实际问题。

四、总结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是一个常见群体,关于其教育管理和资金补助的体系建设会是我国现在和未来都要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如何积极主动帮助这个群体解决实际需求是各高校更是整个国家要长久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磊,曾贤贵.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问题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2(5)

[2]安江燕,谷忠新,刘永智,宋艳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性化资助管理服务体系构建探析[N].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15)

体育管理与经济第5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 体育与经济的一体化 发展方向

一、体育与经济一体化整合的趋势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时间不长,体育与经济的关系也处于磨合与整合阶段,与市场经济相符的体制与运行机制也正逐渐形成。在全球体育经济的不断发展下,我国也产生了体育与经济的构建,并逐渐形成一体化运作趋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体育与经济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有开放性、系统性以及关联性的基特点,同时体育与经济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并应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其次,在全球中,体育与经济一体化也是各有特色的,因此,构建我国的体育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则应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考虑我国的现实社会环境,选择与确定适宜的发展模式。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与经济一体化模式,应考虑如下几方面:第一、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不但植根于民族体育经济,还融入了时代精神与现代风格,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第二、中国和世界之间的关系。不但将我国民族体育融入进世界体育经济中,同时吸收与借鉴人类优秀的先进体育经济成果;第三、内部变化关系。体育与经济一体化运作是通过人为主体的创造性活动,是不断吸纳、扬弃与创新过程,基于先进文明,在发展实践中构建更新更高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在这一过程中,人与各种因素的变化关系均影响着体育与经济一体化的构建与发展。如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等。

二、体育与经济一体化发展方向

构建与市场经济发展相符的管理制度与体制是保证体育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要素。同时,还应提高现代管理者的素质水平,创造适合其发展的有效管理环境,达到管理创新的目的,开创体育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一)加强体制创新,保证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运行

创新体制能够保证体育与经济一体化的有效运行。现阶段,我国在体育与经济的宏观管理上仍然为体育、经济相分离与分割的体制,体育与经济分属各自的职能部门管理,这致使体育与经济相分离,合力不够。虽然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传统的体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仍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模式,致使其弊端仍影响着现行管理体制的开展。这种分离与分割的体制影响着合理的资源配置,制约了资源在市场中的流动与开发,限制了体育与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使资源综合管理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保证市场经济管理与运行体制的生态性与有机性。在宏观管理体制中,应以体育与经济一体化的思维来开展;以市场经济需求为导向,借鉴那些成功、有效的管理经验去建立与实际相符的管理体制与模式;以有利于发挥体育与经济功能以及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与体系。

(二)强化环境创新,促进一体化发展的稳定发展

在体育与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趋势下,管理环境尤其是宏观管理,越来越影响着体育与经济一体化管理实践。因此,应强化环境创新,促进一体化发展的稳定发展。第一、营造舆论性氛围,产生观念导向。借助现代化传媒工具与舆论手段向体育与经济发展一体化发展创造舆论支持,在舆论环境中推动管理观念与思想的创新。明确以人为本的重要管理思想,建立系统化的管理观念,构建一体化的理论管理体系,使人们接受体育与经济发展一体化发展趋势,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第二、政策性环境的营造,产生政策导向。当前,经济与产业政策应倾向与体育产业,进行因势利导,以政策支持与保障体育产业;积极调动社会各方的力量对体育产业加以扶持;应构建促进体育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为体育与经济发展一体化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投资环境,提高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能力。政府利用政策与行政策略对体育经济的结构布局与发展方向进行有效影响与调控;利用政策法规来监督、规范、协调体育产业发展,强化体育经济的宏观管理。其次,还应加大公益性体育的投入与扶持,促进体育使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三)提高管理者创新与实现目标创新

人是体育体育与经济一体化运行与管理的主体所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与观念下,要求管理者具有较高的素质水平及创新意识,丰富而深厚的管理经验,较强的管理能力。因此,要增强管理者的全面培养,在自我塑造与社会塑造中,提升整体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与管理的需求。如能力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强化与创新。

其次,实现目标创新。构建体育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评估体系。在评估体系中,应表现全面发展观,体育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现代与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其衡量指标,不能只包含人均GDP或GNP数量增长值,还应包含经济增长的综合指标,包括人民生活、社会结构以及健康状况等。通过评估体系,不但可以反映出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还应反映出人们在体育上的需求满足程度;不但包含社会物质与生活质量的指标,还应有人们的健康质量指标;不但包含人们的物质消费统计,还应有相关的体育消费统计。

三、结论

在体育与经济一体化发展中,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创新,如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以及环境创新等,不但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还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扶持与帮助,为体育与经济一体化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与政策环境,保证其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牛亚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体育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2005,(06)

体育管理与经济第6篇

关键词:教育经济与管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42―05

一、形相: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样貌

(一)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跨学科形相

随着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颁发,“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正式并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至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诞生。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概况介绍如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该学科对于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教育管理科学化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也特别说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可授予管理学学位或者教育学学位,这从政策层面展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有的样貌:跨学科。学界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也都趋向于跨学科的定义。“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特点是将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管理过程之中”…。“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的跨学科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教育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用管理理论分析教育系统运行机制,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提高教育的资源配置,以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与经济管理的运行规律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效益之间的变化”。

两个政策性文件不管是从学科设置还是从学位授予方面都给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合法身份”。

再从课程体系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先驱代表,它的课程体系也体现出跨学科的形相。如表1所示,北京师范大学根据每个学院的侧重点的不同,分别在教育学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等三个学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运用多方面的资源优化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但有实力在教育、经济、管理学院均开设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校并不多,但每个学校都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考虑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质,通过基础课、选修课和讲座等形式丰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学科点设置的跨学科形相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归属学科为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而且可以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因此,学界在专业点设置的时候,会根据大学的学科优势,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放在不同的学院或者强强联合,在不同的学院同时设置,这也体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

根据表2显示,在全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设置中,设置在教育学院的比例最大,为40%,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的比例为35%,另有25%的硕士点是根据高校自身的资源、特点分设在不同的学院,不过鲜见设立在经济学门类中的硕士点。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点设置的跨学科形象不仅体现在上述的分散性,也有多学院设置的情况。例如,学科发展较早且成熟的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都在不同的学院或研究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从不同的学院、研究院的特点出发,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某一学科优势。

(三)导师队伍的跨学科形象

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对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的“985”高校进行搜索,2009年到2013年共有612篇学位论文,根据选择的612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排序,可以看到前十位的导师有教育学背景、哲学、管理学背景,如表3。这样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构成也体现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跨学科形相。

二、形相与价值的分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困境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一――不足以称为学科

在谈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学科价值之前,有必要先厘清学科、专业及其之间的关系。

从词源上来看,“学科”一词来自于英文中的diseipline,它最初的概念与知识和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伯顿・R・克拉克认为,“一门门知识则称作为‘学科’”,“学科活动的‘共同内容是知识操作’,其本身是‘发现、保存、提炼、传授以及应用知识’”。

而“专业”在《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课程计划(program)或者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major)专业。专业指向的是职业,它是基于劳动分工而产生的,在大学中它是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基本组织单位。

学科和专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知识领域和组织实体两个方面。第一,在知识形态中,学科与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与门类清晰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而专业则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劳动分工,并根据分工的不同划分相应的门类。第二,在组织实体中,学科的是由学科的使命、学术信息和相关的学科物质支持资料等要素构成。学科力求的是知识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学科发展的力量带动知识的进步;而专业的构成要素则对应的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

在厘清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关系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之所以不能称为学科的原因也逐渐明朗。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这也成为跨学科研究兴起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问题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线。国家学位目录先后经过了1990年、1997年、2009年、2011年四次修订,通过四次修订我们可以看出,学位目录设置正在满足面向社会需求改进。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1997年的学位目录修改中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出现披上了浓厚的人为色彩,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内部的张力,它意在将教育作为公共事业,以教育问题为中心,整合管理、经济、教育的知识,解决教育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而且事实上,很多学科的学者都在基于自己的学科研究范式研究教育问题,而教育的研究范式也在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精华。因此,主观上以教育问题为中心力图为适应社会需求,“造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似乎本身就不必要。学位目录中即使没有这个学科,不少经济学、管理学的学者也自发地研究教育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立缺乏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学科的学科知识发展内在张力。“学科的制度化指的是那些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研究领域向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转变的过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否能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的学科,我们可以从学科组织和学科文化两方面情况进行分析。

学科组织是学科制度化的物质外在条件。“其标志有:①在大学里设立一些首席讲座职位,以保证学科教学、研究的权威性;②在大学里建立一些相关学系并开设学科课程,以保证学科知识的传承;③大学颁发学位证书,尤其是博士学位证书,以保证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质量标准;④按学科建立各种学会(先是全国性的,然后是国际性的),以保证学科的群体知识消费性;⑤编辑学术期刊,以保证学科知识生产的前沿性和成果交流;⑥建立按学科分类的图书收藏制度”¨J。

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组织中,目前,鲜有院校开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首席讲座职位,教学多数以班级制度展开,学科的影响力有限;成功地在大学中建立相关学系并开设课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但全国范围内的博士点较少;在全国学会组织中,已经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经济学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但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没有独立的学会;和没有独立的学会一样,教育经济与管理也没有自己的学术期刊以及专门的图书收藏制度,这都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的学科内部张力不足。

学科文化指的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念、语言符号及成员之间特有的精神风貌以及相应行为准则的总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传统――即思想范畴――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刚刚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上是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相关的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依然是一个很“年轻”的专业,在短时间内很难沉淀出学科共同的价值观念、学科文化、行为准则等。

由此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不论从“形而下”来看,还是从“形而上”的学科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仍不能完全称为学科。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

曼西利亚(Ver6nica Boix Mansilla)曾提出:“跨学科的三个特性:意图性、学科性和整合性。首先,跨学科是有意为之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拓展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是为了去终结它,即提高我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其次,跨学科研究需要基于学科得知识,不仅是学科研究的成果还包括该学科思维模式的特点;再次,跨学科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整合,而不是去并列各种学科视角,需要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根据曼西利亚提出的跨学科的意图性来说,跨学科需要我们提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在实际上“跨”的时候,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的程度,“跨”的宽度和深度也都受制于这些所指向问题的限制。这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的第一个难点,前面说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创建之初,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本身的内在张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从建立至今对其的研究相对于其上位学科、平行学科来说可谓少之又少,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知识整合的难点在于学科性、整合性。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的学科知识多数还是以教育学为基础,如何更深入地和管理学、经济学融合,吸引相关背景的专业人士共同发展学科,并借用其思维模式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这对于目前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来说是难点,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三――跨学科知识创新与研究生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的实践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之上。人才培养是否真的能够体现跨学科的特性,我们可以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位论文来看。学位论文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物化形式能够综合体现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系统知识和学术科研能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无不应该体现出跨学科的特性,学位论文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优劣。

在通过上述提到的612篇学位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得到图1。

通过关键词频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所选的612篇学位论文中,大多是对高等教育、高校出现问题进行一些定性的分析和提出对策。在这些定性的分析中,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引用文献等方法进行研究的占多数。只有接近十分之一的论文使用了不同程度的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例如,统计测量、实证实验、因素分析和模型建构及经济学分析等研究方法。

从人才培养的成果上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无论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的方法上,还没有真正体现出跨学研究的特性,研究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领域,且单是教育领域自身即可解决的问题,无须使用经济、管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来解决,跨学科研究的整合性较差,更谈不上所需解决问题的前沿性和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这样的人才培养结果是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真正跨学科程度的体现。学者们目前的科学研究跨学科本身的难度较大,因此,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也难以真正跨学科。按照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制,学生只有三年的时间进行学习,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要掌握三个学科的知识根本不可能,延长学制明显也不可行。同时,跨学科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现象还受到组织阻隔的强化。没有哪个学校真正是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独立组织单位设置,其中的导师和课程授课教师都分属于不同单位,这是几乎所有跨学科作为二级学科的尴尬。

如上所述,正是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发轫的内在动力不足,几乎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而知识逻辑的延伸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直接导致无法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真正“跨”起来的知识体系,因此,纵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较为完整的跨学科形相,但研究生培养的结果无法达到跨学科人才的要求。

三、价值提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优化途径

(一)内部求突破:找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及学科定位

“从学科系统形成的角度上看,全部学科可以分为两个系统:其一以对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其二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系统通过经验归纳和理论演绎力求去解释世界是什么,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系统则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力求去改造世界。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置是人为的事,旨在面向社会需求,设置这个专业(二级学科)的核心价值应当是整合知识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属于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而非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

普朗克曾在《世界物理图景的统一性》一书中说道:“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割为单独的部门是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而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我们知道学科之间呈现出彼此分割的独立性,而科学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社会问题和需求也是一个复杂体,单个的科学研究和复杂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和错位,为跨学科研究创造了条件,而这也正是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核心价值的体现。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该走以问题中心的科学发展路线,以问题为中心产生特有的学科规训,以此建立一个有跨学科特色的知识、制度、规范及组织机构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更密切地联系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让科学为实际工作服务。

(二)外部求生存:建立学科点建设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

硕士点作为专业学科实现教学的实体组织,既能体现出专业自身的发展成熟度,也能体现出教育界对于学科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对专业的需求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1997年开办以来,随着研究生招生的不断扩招的大环境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专业的硕士点也在不断增加。在全国主要省份已有的94个硕士学位点中,师范类院校有27个,占比29%;非师范类综合院校有67个,占比71%(见表4)。

随着2002年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专业工作的开展,大量二级学科由学校自主设置。而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要求发展首先必须规范学科点的设置,引入学科评估和动态调整的制度,对学科点优胜劣汰。

通过对教学水平、教学成果和科研水平、科研成果两个维度对学科点的建设进行评估,对于无法通过评估的学位点勒令整改,无法在整改期限内再次通过评估的学位点撤销其办学权限。

四、动态调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推动力量

动态调整分为国家和学校两股力量,推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

(一)从国家的力量来看,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为一级学科

通过国家学位目录先后四次修订过程可见,2011年的学科目录只设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不再出现在学科目录中。国家正在以二级学科设置为重点向一级学科设置为重点的变化,相应的管理和资源配置会越来越向一级学科倾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位于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之下,与之平行的二级学科还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其他新兴的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这些平行的二级学科中,无法在资源再配置的过程中获得优质资源,在这样夹缝中生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转为一级学科必然能带来更多的优质资源,通过这些优质资源来发展学科内部知识创新和外部组织建设,以此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从学校的力量看,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条件,建立多元化的师资结构

根据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发展路线,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下:力求培养以熟练掌握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原理为基础,灵活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实践型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设置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而设定,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跨学科人才要求,或是侧重于教育学原理,或是侧重于管理学原理。培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人才首先要打破传统教育学院(系、研究院)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基础面,提高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课程比重,促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解决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

根据上述的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排序可以看出,教育学背景的导师占大多数。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本专业出身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的导师很少,就目前看来只有浙江师范大学的杨天平教授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背景的博士。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导师大多从事与教育学相关的领域研究,有经济学、管理学背景的导师较少,这显然是不能满足教育经济与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需求的。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加强学科建设,吸引更多管理学、经济学背景的导师,为加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聘请相关学科教授通过定期举行报告会、讲座等形式进行知识的碰撞,拓宽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杨天平.关于加强教育经济与管理重点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教育科学,2003(1):55―57.

[2]姜海洋.论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J].经济论.~r,2011(7).

[3][关]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36.

[5]李铁君.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树春.从就业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J].职业时空,2008(12):170.

[7]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跨学科系列研究报告之一f R].2011.

体育管理与经济第7篇

关键词:体育管理 经济全球化 管理体制

从一个半世纪前,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类叩响了知识经济大门后,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以致今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闭关自守,与世隔绝。传统的时空观被打破了,人类开始向“地球村”举步。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的区域化和一体化的进程大大加速了。欧洲共同体的发展就是一个例证。因此,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国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的高速增长及社会各界对体育价值认识水平的提高,使得社会各方面有可能对体育提供部分的必要支持。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府有可能把一部分权力和利益移交给社会这一趋势。在全球总体结构发生变化的前提下,体育再也不可能躺在计划经济的摇篮里高枕无忧了。在改革浪潮冲击下,中国的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一、我国现行体育管理的现状

1.重视竞技体育成绩,忽视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由于我国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出于社会政治的需要,体育发展的方向出现偏差。体育管理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大量体育资源投入到高水平运动竞技领域。虽然我们个别运动项目水平在国际上出于领先地位,并且在29届奥运会上取得金牌第一的优异成绩,但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运动竞技水平和其他体育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方面,由于我国体育资源毕竟有限,竞技体育占了大部分资源,用于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就少之又少,所以,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和社会群众体育活动的场馆设施十分有限,极大地影响了广大学生和群众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同时也是竞技体育缺乏群众性。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出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体验习惯。学生作为沟通家庭体育、社会体育桥梁,在体育人口的增长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滞后,这对我国体育市场的开发也是极其不利的。

2.重视微观管理,忽视宏观调控。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国家办体育事业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一系列相应的制度安排。我国体育行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竞技体育过度管理,导致体育市场体系无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体制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弱化政府的微观经济干预能力,强化政府的服务和宏观调控职能是我国体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体育走向市场、实行产业化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育管理部门也要弱化微观管理,强化宏观调控。处理好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利用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我国体育管理国际化发展环境

1.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体育管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使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变化,如: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企业等的介入都要求中国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我国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后,经济、社会、体育运行都需遵循市场化的游戏规则,否则,就有可能遭到其他成员国家的抵制或惩罚。因此,经济全球化既给我国体育管理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由于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变化,怎样适应这种结构的改变已成中国体育管理所面临的挑战。首先,是体育管理思想观念的挑战,因为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长期以来,旧的传统及旧的思想观念一直禁锢着人们的头脑,而许多新的思想及新的观念难以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以致造成我国体育管理改革步伐较为缓慢。为此,中国体育管理要适应国际化的发展,就必须转变我们的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其次, 经济全球化将使中国体育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等方面产生重大变化。体育体制的基础是社会、经济体制。经济体制转轨方向也决定了体育体制的转轨方向。体育体制改革就是从非市场导向体制转向市场导向体制。从管理模式上看,从政府直接管理型向社会管理型过度,从资金来源看,就是要由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体育的重点将由支持和援助竞技体育转向面向全体人口的健身和健康。这一职能的转变将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个重大的转变,更是体育管理领域面临的一个大挑战。再次,经济全球化对体育管理者素质要求也更高。管理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乃是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以信息作为中介或相互作用手段构成的管理系统中管理者的活动。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其素质的优劣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管理功效的关键。21世纪将是一个更加成熟化,更加信息化,更加合作化的新世纪。管理者的知识化是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基于此,要求当代体育管理者不仅要掌握体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广泛涉猎管理科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了解各个方面的科学理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思维敏捷,最终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从更高的层面上驾驭当代复杂的社会体育发展系统,面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也给中国体育管理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经济全球化赋予了中国体育管理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它更加显现了中国体育管理对加快深化中国体育改革,进一步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的作用,以及对实现我国体育腾飞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给中国体育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实现体育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高效化上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因此,中国体育管理必须体现出时代特征。中国体育管理必须及时与国际接轨,实现体育管理的国际化。

三、我国体育管理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1.政府与社会混合型管理模式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日益紧密。我国体育管理将采用何种模式、怎样管理已成为众人所关注,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并紧跟世界体育管理发展的潮流是非常必要的。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国际上体育管理可以概括为三种:政府办体育、社会办体育和政府和社会混合型管理三种模式。由于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也就决定了我国不可能采用一种单一的管理模式来解决所以的问题。因此,政府与社会混合型管理模式成为首选。政府侧重宏观管理和政策投入,社会承担事务性工作,政府与社会协会相互合作、相互协调与支持的结合性体育管理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中,政府将决策与执行分离,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浆”。具体而言,政府的侧重点在政策法规与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对体育的进行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的发展,体育的执行任务以及事务性工作则完全由社会承担,形成了一个统分结合、各尽所能的高效率的体育管理体制。

2.体育管理法制化的趋势。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法制经济,它要求参与竞争的经济主体处于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受到严格法律保护的环境之下,而政府正式这种制度和法律框架的提供者和维护者。自1995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体育法》等相关法律,为中国体育走向法制化的轨道奠定了基本的法律基础。在看到我国体育法制化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仍清醒的认识到,体育法制建设任然是体育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国家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将强体育法制化建设,提高依法行政,以法制体的水平已经成为当前体育管理的一种趋势。

3.体育管理的层次化。精兵简政,政府将权力逐步下放,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体育组织与管理机构,将体育的发展孕育于体育市场,让市场机构发挥主导作用。中央政府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提升国家高水平运动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管理与财力方面向竞技体育倾斜。而地方政府的注意力则完全集中在大众体育的推动上,实现了体育的层次化管理。

四、结束语

在中国已成功举办了2008年的第二奥运会的今天,中国的体育管理体制已经走出了非常重大的一步。全球的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为体育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体育要在市场经济中发展,管理体制必须要能够适应市场。同时,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管理体制,使我国的体育真正走向世界,与国际对话,实现我国体育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何 玲、徐立功、唐 春:《浅谈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趋势》,《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4。

[2]刘 青:《转型时期中国体育管理的发展与改 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6。

[3]程文广:《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体育管理》,《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4。

[4]贺光伟、汤起宇:《我国“三位一体”的体育管理模式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6.4。

体育管理与经济第8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经济 发展因素 管理措施

21世纪,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国民经济由计划型经济向市场型经济转变,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情况看,我国体育经济开展全面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高校体育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具有鲜明的优势和特点,发展高校体育经济对于促进体育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影响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1.制约高校体育经济发展因素

1.1高校体育经济发展滞后

制约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因素首先要从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其在整个发展中并没有形成清晰的发展理念,在没有完善的经济化理论思想的前提下,与社会的合作相对较少,这样不能形成优势互补,导致高校体育经济相对发展滞后。

由于与社会联合发展的构想比较缺乏,加上高校领导对于身的体育活动和运动相对重视,导致一些高校的体育资源相对比较单一,虽然购置了新的体育设施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被闲置,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这种现象的出现,使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管理机制僵化,导致高校体育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使得有效资源不能合理利用。因此,大学在体育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放弃传统的经营理念,有可以适应市场的经营理念,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1.2高校体育资源优势尚未发挥

从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程度来看,许多学院和大学体育经济的发展模式都普遍存在模式单一,组织相对混乱的状态,并没有真正发挥优势,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符合高校体育经济的模式和方法。

这种局面是基于在整个发展中,发展思路相对混乱,想法很简单,没有很好地把高校体育经济融入市场经济体制,也没有真正认清自身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大学和学院都没有改变管理模式,没有足够重视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的形式仍然属于体育部,使得体育经济工作在学校领导和体育部门双重领导下,无论是从工作发展的角度还是组织发展的角度,都处于相对混乱的状态。因此,在高校体育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转变发展模式,形成较好组织,促进高校体育经济更好地发展,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3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在体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是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高校体育经济得到更快的发展必须提高体育经济的市场竞争力。高校在提高体育经济市场竞争力中必须吸收创业型复合人才,因为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是市场竞争的核心,所以在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经济人才。然而,从中国的角度看,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体育经济的发展创新中缺乏营销人才,一些高校只是让学校教师直接管理和操作,导致大学体育经济经营不好,经济效益差。总之,在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中应注重培养创业人才。

2.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措施

通过分析高校体育经济的原因,高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高校体育的快速发展。

2.1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高校体育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具体的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管理机构、针对体育经济的发展目标,明确组织管理职能,更好地促使高校体育的发展经济。与此同时,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管理部门应该建立更完善的管理系统,使大学体育经济发展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有效地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大学体育教育的合理优化对高校体育资源进行配置,促进经济规范和大学体育的健康发展。

2.2转变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理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让人们的体育健身和娱乐需求体育文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增强体质的意识逐渐增强。在这种社会形势下,高校体育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应挣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及时转变发展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有竞争力的管理机制。提高大学体育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高度,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大学体育管理机制,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从而促进高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总之,高校必须改变发展的经营理念,在经济运动的过程中摆脱传统的高校管理机制的束缚,建立管理机制,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促进高校体育快速发展。

2.3重视对具有开拓性市场经营人才的培养

大学应该多注意体验经济开拓市场管理人才的培养,促进高校体育的快速发展。在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最宝贵的大学体育经济发展的财富,然而,高校应重视市场管理人才。只有这样,大学才能更好地解决体育经济发展缺乏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等问题。高校主管部门应积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培养目标明确,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开拓市场管理人才的培养,使高校能够更好地发展体育经济。

本文通过对调查影响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体制、机制、结构、政策、经营等矛盾和体育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针对影响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对高校体育产业加以完善,为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参考和借鉴,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翟浩林,高奎亭,曾灿.《孙子兵法》对高校体育场馆对外营运管理的启示——“孙子的LIFE模型”分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02).

[2]王莹,谷威敏,王玉莹.全民健身背景下新乡市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策略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7).

体育管理与经济第9篇

【关键词】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体制创新

An Analysis into Approaches to Developing Sports Economy in China

WANG Yu-xia

(Hena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This article, by means of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nalyzes thoroughly and systemat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economic policies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in countries with highly developed sports industry,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at China should, taking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those countries as reference, begin with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 of sports economy and mak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so as to find a way ou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economy.

【Keywords】sports economy;sports industry;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体育经济是与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目前,体育经济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国的体育经济,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非常巨大,对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重视和加强体育经济的研究已成为经济学界的当务之急。从体育产品的特性出发,处于经济转轨阶段的中国体育经济应该是产业和事业的结合。根据体育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将体育经济分为三大方面:体育本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和体办产业。中国体育经济从无到有,目前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然而,究竟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下,体育经济该如何定位,如何发展,以及管理制度如何改革,目前存在许多争论和模糊之处〔1〕。

一、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有成为支柱产业之势

体育产业也是一项全民的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事业。很长时间以来,体育经济已经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物质生活和国民收入的增长起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并在持续发展中有成为支柱产业之势〔2〕。20世纪90年代,体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体育产业对促进社会就业具有显著作用。具体而言,发达国家体育经济表现出以下特征:

(1)体育产业资本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已成为值得注意的新趋向。

(2)国际体育用品业已形成销售额达数千亿美元的大市场,今后10年还将持续增长〔2〕。此外,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得到普遍重视。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的销售已成为惯例,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国际体育组织体育资金的重要来源。体育赞助业、体育业获得长足发展。

(3)国际体育产业的全球化、集约化和垄断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对发展中国家下一世纪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3〕。

二、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中国体育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1.发展体育经济符合中国宏观经济目标要求

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体育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体育又是一项全民的、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事业,可以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对物质生产和国民收入的增长起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

2.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为体育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过程显示,居民休闲消费的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体育消费支出将显著增加〔4〕。

3.体育经济是朝阳产业,国家的扶持政策必将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了重新的调整,修订后的三次产业划分将体育产业与文化和娱乐业一起组成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体育产业包括体育组织、体育场馆和其它体育三个门类,体育产业的地位明显得到提高。同时,国家体育总局在原来的机构设置中新增加了体育经济司。不同所有制的各类经济法人纷纷投资体育产业,体育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作用,并表现出极大的增长潜力。

三、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从总体上看,中国体育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要求还有很大差

距。尤其是中国体育经济目前仍在一种不平衡状态下运行,这种不平衡状态使体育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各种摩擦,造成大量的体育经济资源浪费,经济运行效率低下,以致约束了中国体育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5〕。

1.体育经济的主体产业的定位不明

比较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结合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来看,中国体育支柱性本体产业应该定位于竞赛表演、健身娱乐和无形资产三大主体产业。但是三大主体产业的规模目前市场状况还很有限,运作也不十分规范。体育产业的结构缺陷还表现在体育劳务市场和体育技术市场的发展不足。

2.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问题突出

目前关于体育市场的管理尚缺乏高层次立法。国务院的行政法规甚至法规性文件一项都没有。虽然一半以上的省、区、市中,大多数的省会城市已经了地方性体育市场管理的法规,但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仍需要高层次的立法予以明确。管理权限的不明确,法律责任的界定不清楚,体育市场管理不规范,有的体育项目管理还存在交叉管理。有的体育项目甚至没有人管理,对消费者的利益带来损害。因此,应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对体育市场管理进行立法,使体育产业的管理有法可依。另一个问题是尚未普遍建立行业管理标准。除个别地区在进行尝试外,全国范围内尚未启动。很多地区的管理停留在简单审查许可阶段,尚未实行积极的行业管理。因此,进一步实现市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效益化,建立行业服务标准是当务之急。

3.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不到位

体育消费属于第三产业范围内的消费,增加体育消费就会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质量。但是如何增加体育消费,运用什么样的政策手段鼓励社会兴办体育产业和引导扩大体育消费,目前来讲,没有政策遵循。如体育是由政府给予的一项很优惠的体育产业政策,在目前情况下也是增加体育消费的一项有效的途径,但是体育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确立稳定的发行政策〔5〕。

4.体育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

体育市场主体主要指体育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从供给方看,市场主体在企业规模、组织形式(如公司化)、经营方式(跨国经营、连锁经营、委托经营)等方面发展都很不成熟,生产和经营的商品数量和品种单一、营销手段和方式(尤其是服务营销)、市场反应速度以及创造需求的能力等方面与市场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从需求方看,市场主体在体育消费者的观念中还没有完全转变,消费能力和水平还比较低,消费结构也不尽合理〔5〕。

5.面临来自国外体育企业的竞争压力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不可阻挡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跨国体育公司纷纷进入中国体育市场,并在部分体育市场上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

6.高素质体育经营人才匮乏

目前中国体育市场人才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所大学设立培养体育产业经营人才的系。缺乏的体育经营人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素质的通才。主要指知识结构合理、能力素质全面的体育企业家队伍;一类是学有所长、技有专攻的专才。主要指对某一项目市场的商业化运作有实际营销经验和技能的销售人员队伍〔6〕。体育经营人才的严重不足制约了体育产业市场化的发展。

四、中国发展体育经济的总体方向和主要途径

发展体育经济必须转变治理方式,政府主导部门要逐步由“划桨型”向“掌舵型”转变,更多地依赖制度、法律等宏观管理手段实现对体育产业的治理〔6〕。

1.强化中国体育经济管理制度创新,完善产权结构

由于中国的体育管理机构――国家体育总局本身也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其制度安排是我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过程中的过渡产物,不仅存在着不符合目前市场经济规律的制度缺陷和问题,更不适应加入WTO体育经济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2.改革我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

通过对国内外几种体育管理制度变迁的比较,以及对我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形成的背景、我国社会结构分化趋势对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和西方大众体育管理体制基本特点的分析,可以认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大力培育体育社会团体,促使我国现行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向由社会团体实施专业化、层次化管理,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转变。

3.建立规范的体育经济政策、法规

首先,要制定体育市场经济法规和产品标准,规范和监控体育市场秩序;其次,利用体育市场运行规则和行政手段,仲裁不法市场行为,保证体育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第三,制定体育产业政策,调节体育经济,保证体育市场健康运行;第四,参与体育经济运行,进行体育服务产品的公共采购,向社会提供体育服务公共产品;最后,制定体育经济和体育事业发展规划,避免和克服市场经济可能带来的短视行为〔7〕。

4.规范政府行为,维护体育经济秩序

市场秩序是市场自身及国家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来约束市场活动中的买卖双方行为而形成的正常关系。按我国政府各行政部门经济职能的分工,市场秩序的管理主要是由各级人民政府的工商行政部门负责,他们行政执法的依据是国家法律、部门规章和产品标准。按国务院赋予国家体育总局三定方案中的“研究拟定体育产业政策,发展体育市场;制定体育经营活动从业条件和审批程序”的职能和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在维护体育市场秩序的管理工作中,国家体育总局应负责制定相应行业法规和体育产品标准,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依据体育行业法规和体育产品标准,对体育市场的商品实行质量监督控制管理,与工商行政部门共同维护体育市场秩序,非工商行政部门一家管理。 (下转第52页)(上接第24页)

总之,在当前的中国,发展体育经济的公共政策选择应首先确立优先发展领域,其次才是给产业提供配套发展的政策、制度。主要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加速产业立法,制订游戏规则;(2)提供优惠的政策(如:减免赋税等);(3)完善产权结构,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国家可利用体育基金,资金作为国有资本入股,扶植和发展竞赛产业);(4)加速市场培育,运用宣传导向,加速明星企业的成长;(5)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网络,形成复合型的人才供应机制。只有进一步向市场和社会下放权力,扩大运动项目协会的自,鼓励和支持第三部门参与提供体育健身娱乐产品与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我国的体育经济发展才能真正迎来又一个春天〔8〕。

参考文献

〔1〕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吴瑞,卢彦岭,姜海兵.制定科学的体育经济政策保障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J〕.硅谷,2009,(2):131-132.

〔3〕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甄浩,祝朝选.经济环境与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J〕.中国市场,2008,(52):14-15.

〔5〕董云丽.关于体育经济的几个概念问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0):3-4.

〔6〕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