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精准医学综述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3 11:31:43

精准医学综述

精准医学综述第1篇

【关键词】 精准医疗;肿瘤;研究进展;综述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4.216

精准医疗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其他前沿科技, 依据患者内在生物学信息及临床特点, 在分子学水平为疾病提供更加精细的分类及诊断, 从而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一种新型医疗模式[1]。2011 年美国相关学者首次提出精准医疗的概念[2]。2015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谈到“人类基因组计划”, 并宣布实施精准医疗计划将这一研究推向新的高潮[3]。

恶性肿瘤已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其是一类基因性疾病, 大多具有自己独特的基因印记和变异类型, 基因组发生的突变, 可以影响细胞信号、染色体、表观调节及代谢等过程。这些研究成果很早已被利用在肿瘤的治疗中, 许多针对这些特异基因改变及表观遗传学改变的靶向药物已经上市或正在研发。肿瘤的精准医疗通常分为3个步骤:基因及表观遗传学检测、大数据分析和临床药物应用[1]。

1 基因及表观遗传学检测

基因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 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基因检测是通过对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的DNA检测, 获得肿瘤单核苷酸有义突变、拷贝数变异、融合基因等基因变异的信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曾一度认为是一类性质单一的疾病, 但近年发现DLBCL中具有不同的基因表达亚型, 如GCB(germinal-center B-cell-like)、ABC(activated B-cell-like), 其起源于B细胞分化的不同阶段, 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ABC亚型中的基因变异可以引起NF-κB的活性改变, 导致预后不良[4], 这已被临床实践所证实。

表观遗传学就是研究基因表达的学科, 是指基因表达的改变不依赖于基因信息的改变, 而是依赖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的化学修饰。这些异常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正常逆转。肿瘤发生过程最常见的表观遗传学改变为抑癌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 其引起的表达沉默可以影响肿瘤相关信号通路[5]。DNA甲基化是真核细胞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 甲基化程度愈高, 基因的表达则降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存在p15、p16、降钙素基因等一系列抑癌基因的过度甲基化, 使抑癌基因表达受抑制, 细胞易于形成恶性克隆[6]。其他表观遗传学改变如组蛋白的乙酰化、磷酸化等也均可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5]。随着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及大规模多水平组学生物学技术的兴起, 肿瘤精准医疗有了越来越强的技术基础。

2 大数据分析

目前已经知道人类各种正常组织的基因及基因表达, 患者的基因及基因表达都有了参考标准, 基因表达数据的分析与建模已成为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人类的基因数目很大, 基因及其表达的变异信息数据库也十分庞大, 从海量的组学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数据, 就要祛除大量的“无关信息”, 这需要具有极高精确性的分析模型与分析方法, 全球很多学者均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如人类肿瘤基因图谱计划(TCGA), 就是应用基因组分析技术, 特别是采用大规模的基因组测序方法, 将人类全部癌症(近期目标为50种包括亚型在内的肿瘤)的基因组变异图谱绘制出来, 并进行系统分析, 旨在找到所有致癌和抑癌基因的微小变异, 其中包含体细胞突变、拷贝数变异、mRNA表达、蛋白质表达等各类信息。这一计划整合了约7000种人类肿瘤的复杂分子网络[7]。2012年, 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团队发表了1092个人类基因数据, 绘制了人类基因组遗传多态性图谱[8]。这些均表明人群中存在大量的遗传变异, 从而造成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和药物疗效等方面的差异。

3 临床药物应用

肿瘤的精准医疗就是以大数据分析结果作为参考, 给予患者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再根据治疗结果进行反馈, 确认更多有价值的基因及蛋白组靶点, 开发更多的药物, 保证精准医疗的不断完善。在应用这些药物治疗肿瘤之前, 必须明确肿瘤中是否包含这些药物所靶向的改变, 也只有这一部分患者才会对上述治疗敏感。而对于无特异性基因改变或表观遗传学改变的肿瘤患者, 上述治疗除了无效, 还会带来一定的毒副反应。

1997年11月上市的利妥昔单抗是抗CD20人鼠嵌合抗体, 是第1个应用于临床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 已成为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滤泡淋巴瘤等CD20阳性的淋巴瘤的一线药物[9]。伊马替尼通过抑制bcr/abl融合基因的酪氨酸激酶活性、PDGFR和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的活性, 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胃肠间质瘤[10, 11]。曲妥珠单抗仅适用于HER2基因阳性的乳腺癌患者[12]。而阿扎胞苷则是首个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去甲基化的表观遗传药物, 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13]。均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 堪称精准医疗的典范。可以看出, 可供选择的药物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研究表明, 这些靶向药物除了单用, 还能相互或与化疗药物联用, 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例如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DLBCL, 可以提高缓解率, 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是目前国际上治疗DLBCL的一线方案。

4 小结

当前的肿瘤治疗正逐渐从宏观层面对“病”用药向更微观的对“基因、表观遗传”用药转变, 精准医疗可以实现“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 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趋势。但目前该治疗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 需要发现更多的目标靶向, 建立更完善的疾病知识网络和新分类系统, 建立更精确、可靠的组学数据标准化整合模型, 研发更多有效、低毒的靶向药物。肿瘤的精准医疗之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Mirnezami R, Nicholson J, Darzi A. Preparing for precision medicine. N Engl J Med, 2012, 366(6):489-491.

[2]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 US Committee. Toward Precision Mdedicine:Building a Knowledge Network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a New Taxonomy of Disease.M. 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11:2115-2116.

[3] Collins FS, Varmus H. A new initiative on precision medicine. N Engl J Med, 2015(372):793-795.

[4] Alizadeh AA, Eisen MB, Davis RE, et al. Distinct types of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identified by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Nature, 2000(403):503-511.

[5] 付小兵, 韩为东, 时占祥.生物治疗中的转化医学.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4:216-250.

[6] 柯晴, 岑洪, 胡晓华. 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 2010, 16(7):1068-1070.

[7] John N Weinstein, Eric A Collisson. The Cancer Genome AtlasPan-Cancer analysis project. Nature Genetlcs, 2013, 45(10):1113-1120.

[8] Abecasis GR, Auton A, Brooks LD, et al. An integrated map of genetic variation from 1, 092 human genomes J. Nature, 2012(491): 56-65.

[9] Colombat P, Salles G, Brousse N, et al. Rituximab as single first-li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follicular lymphoma with a low tumor burden:clinical and molecular evaluation. Blood, 2001(97):101-106.

[10] Cohen MH, Williams G, Johnson JR, et al. Approval summary forimatinib mesylate caps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myelogenousleukemia. Clin Cancer Res, 2002, 8(5):935-942.

[11] Dagher R, Cohen MH, Williams G, et al. Approval summary: imatinibmesy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and/or unresectablemalignant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Clin Cancer Res, 2002, 8(10):3034-3038.

[12] 贾朝阳, 应明真, 王雅杰. Her-2阳性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进展.综述与进展, 2013, 42(4):196-198.

精准医学综述第2篇

【关键词】误诊;神经症;原因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113-01

神经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1],由于种种原因,常造成误诊和漏诊,这不但给患者造成精神痛苦,而且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浪费了医疗资源。本文对74例被误诊为神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找出误诊的原因,减少误诊。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为我院2005年~2008年诊治的病人。男43例,女31例;年龄:14~50岁;职业:干部22人,教师16人,学生16人,工人9人,农民11人。

1.2 误诊情况:全部病例在本院就诊之前均接受过2家以上综合医院诊治,但均被误诊。误诊时间4个月~3年。以心悸、胸闷、胸痛等心血管症状为主要表现者误诊为心肌炎、冠心病、心律失常29例;以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症状为主要表现者误诊为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17例;其他误诊为:偏头痛7例,梅尼埃病6例,周期性麻痹3例,障碍2例,心境障碍(抑郁发作)10例。

1.3 诊断标准:按《中国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标准(第三版)》(CCMD-3)的诊断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与心境障碍等。

1.4 诊断结果:焦虑症19例,强迫症10例,恐惧症9例,疑病症15例,神经衰弱21例。

2 讨论

神经症原译为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由于神经症的症状在精神症状异性最差,可出现类似多种躯体疾病的症状,因而常导致误诊。本组病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2.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诊疗观尚未建立。神经症的发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但一些医生的诊疗观念还没有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忽视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是造成误诊误治的重要原因。再者,神经症患者由于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加之文化背景和世俗偏见[1],绝大多数不愿去精神科或精神病医院就诊,而到综合医院非精神科看病,就更增加了误诊的可能性。

2.2 医生缺乏精神医学知识,对神经症症状的复杂多样性认识不足。神经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患者大多对自己的病情极为重视,唯恐医生不重视、不相信,因此,叙述病史时只谈躯体症状,忽视情绪问题,在描述躯体症状时情感丰富,描述详细,甚至带有夸大色彩,将医生注意力引向躯体疾病,给各科医生识别本病带来困难[2]。如果医生经验不足,缺乏足够的精神医学知识,对神经症状的复杂多样性认识不足,不能识别躯体化了的情绪障碍,过分注意某些躯体征状,就会草率地作出器质性疾病的诊断。

2.3 病史不完整或对病人迁就造成误诊。前者的原因一是医生不能耐心倾听病人的叙述。因为神经症患者主诉繁多,病史较长,部分医生认为患者“嗦”,不适当的打断病人的陈述。二是有些病史涉及“隐私”,患者不愿透露,尤其是某些患者与医生熟悉,有意隐瞒病史而致误诊。后者因为有的患者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或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这类患者一般不愿暴露和探讨自身心理问题,而坚持寻找躯体方面的原因。也有的出于某种目的夸大或隐瞒甚至编造病情,就诊时自我诊断或提出一些治疗检查要求。而医生不加分辨,迁就病人,被动诊治,导致误诊。本组资料中2名教师、3名干部的误诊均因接诊医生与病人熟悉而迁就病人,按患者意见反复进行多种仪器检查而导致。

2.4 过分依赖实验室及其它检查结果。某些医生忽视病史和体格检查,片面依赖辅助检查结果,只凭一纸实验室及其它检查报告就轻易否定神经症的存在而诊断为躯体疾病,这也是误诊的重要原因[3]。这是因为:①多种原因可能会导致辅助检查结果有这样或那样的误差;②某些神经症患者可能伴有轻微躯体疾病;③精神因素本身也会导致某些异常,如心律失常等。本组11例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或一过性心电图改变而在基层医院被误诊为心肌炎和冠心病。

2.5 过分相信既往诊断。本组全部病例均接受过2家以上综合医院的诊治,却一误再误,其原因之一是接诊医生对其他医院特别是上级医院的诊断过分相信,一味盲从,人云亦云,诊断思路受首诊医生的影响,不再详细询问病史,有时虽也看出一些诊断不符的地方却不敢大胆怀疑,结果导致以讹传讹,继续误诊。

2.6 思维定势造成误诊。①神经症患者多首先到综合性医院非精神科就诊,而接诊医生长期接触本专科疾病,会对躯体疾病的诊治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再遇到类似的病人或相似的情形,便不自觉地处于这种心理准备状态,按照过去的经验模式和思路去思考和判断,思路狭窄,多考虑专科疾病,很少考虑其他疾病而造成误诊。②有的患者出于对某医生的信任或别的原因,反复在同一位医生处就诊,而医生具有先入为主的思想,不愿改变依据最初病史和症状作出的初步诊断,尽管后来的临床资料不支持这个诊断。这也是一种思维定势,是导致误诊的一个因素。③诊断的思维原则之一优先考虑器质性病变,以免延误器质性病变的诊断,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亦不能走极端,把所有的躯体不适都按器质性疾病诊断,而忽视神经症。有的医生认为神经症误诊关系不大,器质性病变误诊不得,对躯体疾病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这种思想也是误诊原因之一。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既不能把神经症的诊断扩大化,亦不能把器质性病变的诊断扩大化,而应当实事求是,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杜鹃,孙悦吉,张新宇.综合医院内科门诊的精神障碍现状及对策[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1):111~112

[2] 陈玉民,王陶丽,杜宏群,等.综合医院抑郁性神经症68例误诊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2002.28(4):293

[3] 王绍芙.44例小儿神经症误诊为心肌炎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2.20(9):519

[4] 穆稳,韩翠萍.神经症误诊为躯体疾病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5):708

精准医学综述第3篇

医学遗传学知识更新快, 理论教科书内容经典, 但不能紧跟形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各种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手段不断涌现, 如果依旧照本宣科, 就无法将最新的前沿内容教授给学生, 使理论与实际脱离。因此, 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 我们根据精准医疗的发展, 及时加入了相应前沿内容, 使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和了解精准医疗发展动态。如在染色体与染色体疾病一章中, 在讲21三体综合征检测方法的时候, 除传统的B超、羊水穿刺检测染色体之外, 还给学生介绍这几年发展迅速的外周血基因检测方法, 该检测无创伤, 不会引起流产风险, 准确率高。在讲分子病与酶蛋白病一章时, 告诉学生:对于地中海贫血、苯丙酮尿症等分子病也能通过基因测序的手段进行提前诊断。这些都是精准医疗最为基本的实践运用。此外在绪论部分增加二代测序、外显子测序、RNA-seq等知识,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 为遗传咨询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思路和技术, 使学生对精准医疗的具体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5]。

2 改进教学方法, 加深对精准医疗的理解

为更好地开展精准医疗教学, 我们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树立精准医疗理念。通过典型案例, 将临床内容融入课堂教学, 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 提高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例如在肿瘤遗传学教学中, 我们提出案例:安吉丽娜朱莉有乳腺癌家族史, 她通过基因技术检测出BRCA1基因缺陷, 意味着她分别拥有87%患乳腺癌和50%患卵巢癌的概率, 根据医生的分析和建议, 她接受了乳腺切除术。在课堂上引入精准医疗案例, 使学生全面了解精准医疗理念、流程和技术, 再进一步与理论知识结合、拓展, 结合上述案例提出问题:为什么安吉丽娜朱莉要接受切除手术?然后导出:BRCA1基因是抑癌基因, 如果该基因突变会导致抑癌功能丢失, 乳腺癌、卵巢癌发病率就会明显升高。引出抑癌基因、原癌基因等概念, 帮助学生系统回顾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 并综合运用于特定疾病的分析中, 启发学生认识精准医疗能够通过基因测序技术预测可能的疾病, 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药物遗传学章节教学中, 我们提出个性化用药案例:William Elder Jr在8岁时候被诊断患有囊性纤维化疾病, 经基因测序发现是G551D突变导致, 由于使用了Kalydeco (该药物仅对G551D突变患者有效) , 他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这个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疾病确诊后用药的靶向性问题, 明确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可以指导患者在合适的时间选择最佳剂量及最有效的药物, 产生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教学中, 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 以典型案例为基础, 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临床问题, 将临床问题和基础知识结合起来, 结合课本掌握发病机制及遗传病的检测原理和方法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深对精准医疗的理解, 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 改进考核方法,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评价方式主要分为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近些年来, 形成性评价被广泛关注, 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方法等, 对教师教学过程及学习者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对医学遗传学我们采取了形成性评价, 重点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考核, 比如教师安排有挑战性的任务, 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成员课后查阅资料, 课上展示,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精准医疗的发展是遗传学、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交叉综合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 面对众多复杂的医疗环节, 很难依靠个人对遗传病进行明确诊断。精准医疗的实现要求遗传学咨询师与生物信息人员、临床医生、基因检测公司以及患者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 并能对各学科资料进行有效分析和整合, 最终实现精准医疗的目标。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培养学生遗传学数据检索技能

通过开展第二课堂, 培养学生医学遗传学数据检索技能。在对遗传病的研究中, OMIM数据库被誉为医学遗传学界的圣经, OMIM包括所有已知的遗传病、遗传决定的性状及其基因, 除了简略描述各种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外, 还提供已知有关致病基因的连锁关系、染色体定位、组成结构和功能、动物模型等资料, 并附有经缜密筛选的相关参考文献。OMIM制订的各种遗传病、性状、基因的编号, 为全世界所公认。开展第二课堂, 教学生掌握如何通过OMIM数据库检索某一疾病的遗传学信息, 包括基本描述、临床特征、基因定位、遗传方式、分子遗传学、动物模型知识等。

当前基因组学技术快速发展, 二代测序、生物信息学等新技术不断发展, 都在不断推动医学遗传学的发展, 促进医学遗传学采用新的教学思路和新的思维。精准医疗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之一,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未来医学发展将进入3P医学时代预测 (Predictive) 、预防 (Preventive) 和实现个体化 (Personalized) , 作为医学遗传学教育工作者, 要针对未来生物医学基础和临床科学的发展, 整合基因组生物学新的学科前沿, 将新的概念和技术融入临床医学教学, 通过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强化学生精准医疗意识, 促进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但是, 实现精准医疗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渗透, 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挑战, 要求教师深刻理解精准医疗的内涵和规律, 掌握多学科知识, 才能设计好教学方法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们将继续加强学习和思考, 努力发掘适应精准医疗背景下的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式, 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提高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汤必奎, 胡明洁, 黄银久, 等.精准医疗思维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 38 (1) :91-92.

[2]汤必奎, 胡明洁, 张静, 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 2016, 18 (5) :400-401.

[3]Vinay Prasad.Perspective:The precision oncology illusion[J].Nature, 2016 (37) :63.

精准医学综述第4篇

肠易激综合征是胃肠道常见的功能性疾病。据报道,该病在我国城市的患病率约10.5%,是继感冒之后的第二大常见病。本病的西医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2008年10月~2011年10月用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1例,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81例,均依从性好,可以随访复查。其中男26例,女55例,年龄15~82岁。

纳入病例:诊断标准:采用1988年罗马国际会议提出的诊断依据:①腹痛,排便后缓解,或伴有大便性状和次数的改变。②排便行为异常,且具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表现。③排便次数改变。④大便性状改变。⑤大便排出过程异常,便意不尽感。⑥黏液便。⑦上述症状须持续>6个月,且无任何其他胃肠道疾病。

退出病例:有以下情况之一,退出观察。①治疗期间发现新的检查结果不符合纳入标准。②不能遵医嘱规律用药。③无法判断疗效或因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

治疗方药:①基本方方药组成:枳壳12g,青皮12g,连翘20g,丹皮15g,赤芍15g,厚朴10g,槟榔10g,砂仁15g,党参20g,云苓25g,甘草5g。②煎服法:头煎加水800ml,煎煮30分钟左右,取汁400ml左右;二煎加水600ml,煎煮30分钟左右,取汁400ml左右。两煎相混,早、晚两次分服。③加减方法:腹胀明显加炒莱菔子20g;疼痛明显加玄胡15g;大便艰涩加代赭石25g,火麻仁12g;口干加天花粉12g;失眠多梦加珍珠母60g;腹泻明显加肉桂3g。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诊断标准各项症状消失。②显效:诊断标准3项以上症状消失。③有效:诊断标准1项以上症状消失。④无效:诊断标准各项症状无改变。

结 果

痊愈39例,显效22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包括精神、饮食、感染、肠道菌群失调以及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则主要推荐心理治疗,辅以饮食调节。除了对症处理以外,不主张药物治疗。甚至认为很大一部分患者,可能任何药物都无效。

从现代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的描述认识上,和祖国医学相印证,与郁证、肝胃不和的症状表现有须得交叉重叠。祖国医学早在《内经》就有关于郁证病机和治则记载,《丹溪心法・六郁》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病证论述。郁证的病因是情志内伤,病理变化和心、肝、脾关系密切。肝喜条达,若情怀抑郁,则肝气不舒;脾主健运,忧愁思虑,脾运失健;心主神明,悲哀过度,则心气受损。气郁常是诸郁的先导,气郁日久,影响及血,而致血郁;气郁化火,可形成火郁;气滞不行,津液凝聚成痰,可致痰郁;脾运不健,水湿停聚而成湿郁;或食积不消而成食郁。悲哀伤心,则可出现悲伤欲哭等心神不宁之症。六郁一般多属实证,若病久则伤及心、肝、脾三脏。

但是,现代医学对情绪刺激引起的消化道病理变化的认识也是很深刻的,认为精神、心理应激可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的强烈兴奋,从而引起胃、肠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特别是胃、肠黏膜缺血,胃肠道运动改变而出现腹疼、腹泻或便秘[1]。这种认识似可与中医“木旺乘土”的机理、症状相印证。

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上,当代医家多倾向与痛泻之证相联系。证治采用痛泄要方。但在临床实践中,感觉这种方法比较单一,很难涵盖大部分病例。也有从郁论治的报道[2],但仍是痛泄之证的化裁补充。我们在临床中,大胆尝试,采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主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疗效。

方中以柴胡“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本经》),香附“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纲目》),青皮“疏肝胆,泻肺气”(《纲目》),枳实“消胀满逆气”(《别录》),党参“补脾养胃,腱运中气”(《正义》),云苓“主胸胁逆气”(《本经》),厚朴“消痰下气,厚肠胃”(《别录》)、槟榔“治后重行气消滞”(《本草新编》),砂仁“补肺醒脾,理元气,通滞气”(《纲目》),丹皮“除徵坚瘀血留舍肠胃”(《本经》),赤芍“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本经》),连翘“散诸经血结气聚”(李杲)。现代研究还证明,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作用均强[3]。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本病患者,女性明显多余男性。有精神疾患倾向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印证《景岳全书・郁证》指出的,郁证有“因病而郁”和“因郁而病”的不同,《临证指南医案・郁》认为:“郁证全去病者能移情易性”,说明精神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提醒我们,郁证患者在精神护治方面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惠铭.病理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2.

精准医学综述第5篇

关键词:医院;医院经济;管理;财务分析;财务管理

一、医院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分析

1.医院财务分析有利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在如今医疗机构竞争严峻的形势影响之下,医院必须要提升其服务意识以及竞争意识,除此之外还要全面提升整个管理团队的经济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每一个项与财务有关的工作都做到专业细致,并且将财务分析管理的理念融入其中。在所有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对医院的财务信息以及会计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置,并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研究,以此来提升整个医疗机构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因此,医院的管理层以及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具体翔实并且科学系统地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最终有效提升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

2.医院财务分析有利于预测医院整体财务运行情况。医院机构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其在整个内部的构成上更加复杂,而财务管理工作又与企业内部的所有环节都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因此这就决定了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较传统的企业更加复杂。而医院的管理人员通过财务分析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的整体运用趋势进行有效的预测,进而对医院的运营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控。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密切关注国家经济政策法规的变化和调整,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财务管理水平,以便在日后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应对各种管理问题,以此来确保医院能够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3.医院财务分析有利于提升收支管理水平。收支管理工作也属于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因为该项工作属于医院进行长远发展规划以及财务预算分析管理工作的主要财务数据来源。如果对医院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收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就可以在上述结果基础之上制定出科学的收支管理规定,从而优化医院的收支模块,最终使得医院经济能够最优化。

二、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通常情况下财务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是外、中、专题部分析内容。而所谓的外部分析内容主要是指上级管理部门对医院财务模块进行分析管理,一般情况主要就医院的综合运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进行分析;而内部分析内容则主要是指医院内部的管理人员对医院时下运营情况的分析,让医院在上述工作基础之上,不断健全和优化相关管理规则;而专题分析主要侧重一些单一专题内容的分析研究,研究并非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是有效提升医院的财务分析范围。

2.医院财务分析的方法。现阶段医院财务分析常用的方法大概有以下三种:其一,趋势分析法。该种分析方法的基本做法是将本医院不同时期的财务信息进行纵向对比,另外也可以将其与其他的医院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该种分析方法对于财务数据的变化趋势以及指标变化原因分析十分适用。但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引起指标变化原因分析的时候,必须排除一系列偶发性因素的影响。其二,比率分析法。该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结构比率、投入产出比率以及相关比率的计算,然后从不同的维度对医院的经营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但是该种方法最大的限制就是缺乏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来判断比率是高还是低。其三,因素分析法。采用该种方法进行因素影响分析时,需要假定其他的因素不变,只是选取其中某一个因素作为变量,然后分析其中一个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因素变动的影响值会因替代计算的顺序不同而有所差别,所以问题在于如何界定影响指标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

三、实现优质化的财务分析策略探究

1.认清事前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财务分析工作对于相关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以及综合素养要求非常高,因为该项工作除了需要对相关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还要结合之前的数据信息以及经营现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但是就目前医院的管理现状来看,大多数的医院往往囿于事后分析。优秀的管理人员会将事前分析作为工作的核心环节,因为只有做好该项工作,才能够综合提升医院的管理质量水平,也才能帮助医院有效规避风险。

2.注重事前分析。财务分析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比较系统化的工作,因此在开展此种工作的时候,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不管是评价过去还是预测未来都应当秉承以上原则。因此必须在综合考量医院的发展历史、发展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对医院机构的风险与收益进行科学判断分析,如此才能够确保财务分析工作为医院的生存发展预先提供出指标信息,从而保障医院能够健康稳定发展。但是现如今,很多医院往往只是注重事后分析,为了改变上述不良现状,医院必须尽快将财务工作的开展中心转移至事前分析上,注重财务工作的事前分析预测,以便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制定合理的决策。

3.合理改进财务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管理阶段应当采取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该项工作对于财务分析工作的准确性提升十分重要。例如,在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分析的时候应当分别选用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只有将合适的方法有效地运用到相应的管理环节中,才能更加快捷精准地分析出财务数据的逻辑关系,也才能准确地查找出经济增长点以及突破点。同时,财务分析人员应能科学地对待财务数据资料,在注重利润点的同时也要兼顾创新指标。另外,财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认真仔细地对待该项工作,严格彻底地调查分析财务数据,必须确保相关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全面性以及精准性,以此来确保影响医院经济效益指标的精准获取。

4.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若想要获得科学精准的财务分析数据,还需要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以此来确保上述财务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的可以由医院牵头定期组织一系列的财务技能培训,邀请一些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知识演讲,举办一些以财务分析为主题的知识竞赛等。总之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提升财务人员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财务分析专业水平,以此来有效改善和提升医院财务分析工作的效果及效率。

精准医学综述第6篇

【关键词】 综合医院; 精神专科医院; 抑郁障碍

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0-0150-02

对于抑郁障碍患者来说,影响他们选择医疗机构的主要因素在于症状特征,经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综合医院的抑郁障碍患者,对于躯体症状的主诉率达到了87%,同时这也是其选择综合医院的主要原因[1]。同时对于抑郁障碍的认识不深,只是过分的关注自身躯体的疾病而忽略了情绪方面的问题,这也对医疗机构的选择有所影响。本文旨在分析综合医院神经科与精神专科医院门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可能造成选择差异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笔者所在市综合医院47例神经科门诊患者及65例精神专科医院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此次研究纳入标准主要如下:(1)患者的诊断符合ICD-10当中对于抑郁障碍遗迹恶劣心境的相关诊断内容;(2)所有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超过18分也就是单项抑郁障碍;(3)首次门诊就诊;(4)年龄在18岁以上,性别没有限制;(5)经过工作人员讲解之后自愿接受相关调查。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如下:出现器质性疾病继发症状、其他功能性疾病所导致症状。

1.2 方法

所有确诊之后的患者进行会谈以及检查,每位患者的会谈时间30~45 min。会谈内容主要如下:年龄、性别、居住地以及婚姻状况等一般资料、首发年龄、月收入、前三位主诉、对自身所患疾病的认识、情绪障碍的自知、诊断标签接受情况以及疾病的认识程度、医疗费用等,所有患者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程度的评估,评估使用的为0~4分5级评分标准:0分为无,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4分为严重。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主要为汉密顿抑郁量表的评分结果、访谈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综合医院患者平均年龄为(51.2±1.2)岁,精神专科医院患者平均年龄为(35.8±1.5)岁,于综合医院就诊的患者平均年龄相对于精神专科医院明显较大,首次发病的年龄晚于精神专科医院。精神专科医院患者未婚42例,综合医院未婚患者15例。综合医院患者以往患有躯体疾病的占据比例57.6%(28/47),其中有15例患者为脑梗死,4例患者为糖尿病,6例患者为高血压,3例患者为冠心病。

2.2 主诉

综合医院患者的第一主诉为身体不适,占87.2%(41/47),其中有55.3%(26/47)的患者主要主诉为头晕头痛,余下患者为情绪烦躁或者低落;精神专科医院患者的第一主诉为情绪低落,占据比例为57.4%(27/47),余下患者表现为头晕恶心等症状。

2.3 首诊选择

综合医院患者首诊为选择综合医院的44例(93.6%),精神专科医院患者首诊选择综合医院的为27例(41.5%)。

2.4 抑郁程度

综合医院患者HAMD评分低于精神专科医院患者,且迟滞以及认知障碍的因子分低于精神专科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精神疾病当中,抑郁障碍有着患病率和复发率较高的特点,因此抑郁障碍患者所需要负担以及支付的医疗支出也很是惊人[2]。很多抑郁障碍患者在选择医院的时候首诊都是综合医院而非精神专科医院,其中综合医院的内科医生对于抑郁障碍患者的诊治有着突出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综合医院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精神专科医院的患者,综合医院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4岁左右而精神专科医院患者平均年龄为40岁。50岁这个年龄阶段的患者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而忽略了对情绪方面的重视,对于抑郁障碍的认知也因此受到影响。抑郁程度比较轻的患者往往首先选择综合医院进行就诊。

综上所述,综合医院门诊的抑郁障碍患者,相对于精神专科医院来说表现为年龄偏大、抑郁程度较轻、伴随有躯体疾病以及情绪问题自知程度较低。

参考文献

[1]陈发展,杨程青,张旭.综合医院与精神专科医院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4):454-458.

精准医学综述第7篇

[通信作者] *高月平,教授,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妇科方向,E-mail:

[作者简介] 冯玉,硕士,医师,E-mail: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目前国内外妇产科学研究的热门疾病之一,中医药在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有其优势性。该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苏地区确诊PCOS的401例患者进行中医证型观察及饮食失宜情况调查,探究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与饮食失宜因素的相关性,为该病的进一步病因学探究提供临床依据。该病的中医证型分布是以肾虚证、痰湿阻滞证、气滞血瘀证、肝经湿热证及由4种基本证型相兼形成的复合证型构成,且以复合兼夹证型为主(占60.85%);结合中医虚实辨证分析,本病以纯实证证型为主(占46.88%),其次为虚实夹杂证(占45.39%),纯虚证较少见。饮食失宜因素与该病发病有相关性,其中不同饮食失宜情况与中医证型分布呈显著性相关。痰湿阻滞证是该病的主要证型,饮食失宜因素与PCOS中医各证型分布相关性如下:偏食肥甘油腻者以痰湿阻滞的基本证型为主,肾虚型基本证型较少;偏食辛辣刺激者以气滞血瘀的基本证型为主;贪凉喜冷者以气滞血瘀的基本证型为主;有节食减肥史者以痰湿阻滞型为主。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分布;饮食失宜;虚实辨证

在我国目前生殖功能障碍者已占育龄期女性总数的12.5%,且逐年增加[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目前中西医妇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目前对该病的认识仍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中医药运用辨证论治体系治疗PCOS有其优势,然而国内外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分型的探究报道较少。

中医学跟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理论,本病病位主要在肾、肝、脾三脏,临床多见肾虚证、痰湿阻滞证、气滞血瘀证、肝经湿热证及由此4种证型相兼的复合证型。中医病因学指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跌扑损伤、先天禀赋均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妇科秘书八种・妇科秘书》曰[2]:经闭不行三侯:一则脾胃有损伤,是血亏非血停,急宜补脾养血,血充气足经自行。一则忧怒损肝经,肝肝火郁闭经始停,开郁二陈汤急用,四制女圣丸亦灵。一则体肥痰滞雍,故令经血不能通,加减导痰汤作主,多服方知药有功。未嫁衍期经忽闭,急宜婚嫁自然通。PCOS疾病病因错综复杂,历代医家对此论述较多,主要分为情志、饮食、先天禀赋等方面。

1 材料

1.1 病例来源

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至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百草堂中医门诊部妇科门诊就诊的401例确诊为PCOS的患者。年龄最小14岁,最大40岁,其中14~19岁(青春期,以WHO规定的10~19 岁为标准[3])患者50例,20~29岁患者296例,30~40岁患者55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妇产科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2008年1月第7版,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等专业用);参照2003年鹿特丹PCOS会议推荐标准[4]制定:①稀发排卵或无排卵;②高雄激素血症的生化指标及/或临床表现;③卵巢多囊性改变:双侧卵巢中直径2~9 mm 的卵泡均≥12 个,和/或卵巢体积≥10 mL。上述 3 者中符合2者及以上,并排除其他高雄激素病因,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妇科学》(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2007年8月第2版,供中医类专业用)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分型标准的有关内容制定。

1.3 纳入标准

年龄在14~50岁、未绝经的妇女,凡符合本病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知情同意者均可纳入观察对象。

1.4 排除标准

年龄>50岁,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者;有子宫、卵巢、垂体等其他器质性病变者,如先天性子宫/卵巢发育异常、垂体催乳激素腺瘤等;有其他高雄激素病因,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卵泡膜细胞增殖症、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

1.5 剔除标准

不能按规定填写调查表资料、隐瞒疾病相关病史者;因其他各种原因要求退出本次调查研究的患者。

2 方法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例,予以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专门设计的调查表所获得的资料加以整理归类;采用SPSS 19.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1 病例观察表

在文献检索POCS中医证候方面的资料,参考《中医证候规范》、《中医150证候辨证论治辑要》等相关论著基础上设计中医证候调查表。

2.1.1 一般资料 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病程、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饮食习惯(如长期饮食偏嗜、寒热偏嗜、五味偏嗜、节食减肥)等。

2.1.2 辅助检查资料 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依据之一):卵巢多囊性改变(双侧卵巢中直径2~9 mm 的卵泡均≥12 个,和/或卵巢体积≥10 mL。)、BBT和或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卵泡监测(BB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卵泡监测能准确反映患者月经周期卵泡的生长、排卵情况)、性激素水平T,E2,LH,FSH,PRL(高雄激素血症的生化指标是作为PCOS的主要诊断依据;PCOS患者E2正常或轻度升高,并恒定于早卵泡期水平;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卵泡刺激素水平偏低,两者比值≥2~3可作为PCOS的辅助诊断依据;部分PCOS患者PRL值轻度增高)等。

2.1.3 中医症状量表 包括月经迟闭或量少、婚久不孕、经血色淡质稀、腰腿酸软、头晕耳鸣、面色少华、身疲倦怠、畏寒、经血色淡质稠、带下量多、形体肥胖、喉间多痰、毛发浓密、神疲肢重、经血色暗红质稠、血块、经行不畅、痛经、胀痛、少腹胀痛拒按、胸胁胀痛、烦躁易怒、经血色深红质稠、经前胀痛、面部痤疮、烦躁、口苦、带下量多色黄、大便秘结等症状29项。

2.2 中医证型确定

采集病史过程中避免诱导性询问,每1病例按照中医四诊搜集临床症状,根据中医症状量表所采集的资料,由2位副主任中医师以上职称专家分别进行辨证,最终确定其中医证型。

3 结果

3.1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所调查的401例患者中,按照中医虚实辨证的原则,分为纯虚证、纯实证及虚实夹杂证,见表1。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型是以纯实证证型为主,占188例(46.88%),其次为虚实夹杂证182例(45.39%),纯虚证较少见,占31例(7.73%)。

3.2 饮食失宜情况

所调查的401例患者中,有饮食失宜者335例(占83.54%),无饮食失宜者66例(占16.46%),其中无饮食偏好的85例(占21.20%),有饮食偏好的316例(占78.80%),其中偏食肥甘油腻的179例(占44.64%),偏食辛辣刺激的214例(占53.37%),偏食贪凉喜冷的178例(占44.39%),偏食两者的59例(占14.71%),偏食三者的17例(占4.24%),无节食减肥史的293例(占73.07%),有节食减肥史的108例(占26.93%)。

可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有饮食失宜情况者335例,占83.54%,饮食失宜是该病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

3.3 饮食失宜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的相关性

首先运用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各证型单因素的分析,进行分析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偏嗜肥甘油腻、偏嗜辛辣刺激、偏嗜贪凉喜冷、长期节食减肥;中医证型为因变量,见表2。经检验,肾虚型:偏食肥甘油腻P=0.008。痰湿阻滞型:偏食肥甘油腻P=0.000,节食减肥P=0.041。气滞血瘀型:偏食肥甘油腻P=0.005,辛辣刺激P=0.000,贪凉喜冷P=0.049。肝经湿热型均P>0.05。

中医证型与饮食失宜情况均为无序资料,故为双向无序类型。采用Pearson χ2检验来判断中医证型分布与饮食失宜之间有无相关性,H0:中医证型分布与饮食失宜相独立。

采用Pearson χ2检验,得出 Pearson χ2=70.378,P=0.000,以a=0.05为水准拒绝H0,不同饮食偏好与PCOS中医证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饮食失宜与证型分布不独立,故可以认为PCOS患者证型与饮食失宜情况有相关性。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A与B比较P=0.083,A与C比较P=0.386,A与D比较P=0.564,B与C比较P=0.149,B与D比较P=0.021,C与D比较P=0.059;组内比较采用χ2检验方法:A组P=0.000,B组P=0.004,C组P=0.006,D组P=0.048,结合Logistic回归检验的结果,由此可知,偏食肥甘油腻者以痰湿阻滞的基本证型为主,肾虚型基本证型较少;偏食辛辣刺激者以气滞血瘀的基本证型为主;贪凉喜冷者以气滞血瘀的基本证型为主;有节食减肥史者以痰湿阻滞型为主。

4 讨论

本研究指出该病的中医证型分布是以肾虚型、痰湿阻滞型、气滞血瘀型、肝经湿热型及由4种基本证型相兼形成的复合证型构成,且以复合兼夹证型为主,占60.85%,单一证型占39.15%。这与张晓金等[5]报道的该病复合证型占68.87%基本相符。刘新敏等[6]通过对现代文献分析,探讨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指出该病涉及的脏腑主要是肾肝脾,单一证候主要是肾虚、痰湿、血瘀,而且单证候组合形成的复合证候较多。夏桂成[7]认为该病责之肾阴亏虚,天癸不足,阴虚及阳,痰湿壅滞,心肝气郁,血行不畅,气滞血瘀,痰瘀互阻,胶结成,致月经后期量少,甚则停闭不行。

饮食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条件。合理的饮食是机体化生水谷精微,生成精气血的物质基础。饮食适宜即指五味俱全,无所偏嗜,寒温适宜,节律合理。饮食失宜包括饮食不节,饮食无时,饮食不洁,饮食偏嗜,寒热偏嗜,五味偏嗜等方面。过饥、过饱、饮食无时均会损伤脾胃,引发食伤之证。如时下的节食减肥,易损伤脾胃,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引发月经量少、后期及闭经等;人之精神气血,皆由五味所生。五味分入各脏,如果长期喜食单味则会引起该脏机能偏盛,久之则传变他脏。如过食肥甘厚味,内生痰热,阻滞气血,引发疾病如闭经、PCOS等。Lo等[8]对11 035名PCOS患者的研究发现PCOS发生肥胖和病态肥胖的风险系数为4.2,这与长期高热量饮食的摄入相关。谢阳等[9]对伴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IRS-1 Ser307磷酸化表达的研究指出高脂饮食可诱导肥胖型PCOS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宋代王隐君《养生主论》[10]曰:“妇人经闭带下,小儿惊风搐掣; 甚或无端见鬼似崇非崇,悉属痰候。”明确指出肥胖不孕、闭经的病因在于痰湿阻碍脾胃,流注下焦,壅塞胞宫,以致月事不行,而为经闭、无子之病。PCOS肥胖型不孕、闭经患者即属痰湿范畴。

偏食肥甘油腻者以痰湿阻滞的基本证型为主。嗜食肥甘油腻厚味,机体湿邪壅盛,脾主运化,喜燥恶湿,湿邪侵淫脾土,脾失健运,进而内生之湿邪聚而生痰,而成痰湿阻滞之证;偏食辛辣刺激者以气滞血瘀的基本证型为主。长期嗜食辛辣刺激,易致火热内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主,内生火热耗气伤精,气虚则无以行血,血稠则无以生气,故久则淤积不行而成气滞血瘀之证;贪凉喜冷者以气滞血瘀的基本证型为主。过食生冷刺激,寒邪内生,阻滞气血,久则血脉瘀阻而为气滞血瘀之证;有节食减肥史者以痰湿阻滞型为主。长期摄食不足,水谷精微匮乏,脾胃功能减弱,脾阳不运,日久内湿聚而生痰而为痰湿阻滞之证。

[参考文献]

[1] 冯玉,高月平.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药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13,33(3):463.

[2] 陈佳园. 妇科秘书八种[M]. 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88.

[3] 崔满华,李元成,马海鸥. 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变化[M].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19(1):23.

[4] Carmina E. Dignosis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from NIH criteria to ESHRE-ASRM guidelines[J]. Minerva Ginecol,2004, 56(1):1.

[5] 张晓金,归绥琪.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初探[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7):689.

[6] 刘新敏,华强. 从现代文献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征[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2):34.

[7] 夏桂成. 实用中医妇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42.

[8] Lo J C, Feigenbaum S L, Yang J, et al. Epidemiology and adverse 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 of diagnose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6, 91:1357.

精准医学综述第8篇

关键词:精神疾病患者;误诊;可能因素

从往期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科门诊首诊误诊较为常见。在精神科治疗方式从单传住院封闭性治疗渐渐向社区开放性治疗过渡的过程中,精神疾病患者首诊误诊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为了分析精神疾病患者门诊首诊误诊的可能因素,现对我院于2011年4月~2013年8月门诊首诊误诊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升精神疾病患者门诊诊断的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8月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40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诊断标准,当中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一致者341例,占比83.6%;有差异者67例,占比16.4%。将误诊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35例;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43.5±10.3)岁;病程不足6个月者43例,满6个月不足1年者5例,满1年不足3年者7例,满3年者12例。对比患者入院后的确定诊断与门诊诊断结果。

1.2统计方法 采用SPP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误诊率 67例患者中,误诊为精神分裂症者26例,占比38.8%;误诊为情感性精神障碍者14例,占比20.9%;误诊为神经症者27例,占比40.3%。见表1。

2.2门诊首诊误诊可能因素分析 ①性别:男性患者误诊率为47.8%,女性患者误诊率为52.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详细病史患者误诊率为37.3%,不详细病史患者误诊率为62.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精神疾病患者的病因和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有足够的理论依据,临床中无法根据病因及病理确诊,只能在临床观察与描述性精神病理学的基础上依照临床特点来诊断。本文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诊断标准,对比精神疾病患者住院后确定诊断与门诊首诊诊断结果,发现有差异者67例,即误诊率为16.4%,当中误诊为精神分裂症者38.8%,情感性精神障碍者20.9%,神经症者40.3%。分析误诊的可能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病史详细程度、就医主动性、态度积极性。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患者病程不足6个月者的发病率较高,占比64.2%(43/67);其次是满3年者,占比17.9%(12/67)。分析原因,可能由于病程短的患者症状尚未完全显现,也可能由于精神疾病患者前期症状无明显特殊性。精神疾病患者就医的积极性较差,病史通常由家属提供,导致病史不够准确。医生采集病史时,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病史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客观、全面的说出疾病的真实情况。

综上所述,精神疾病患者首诊误诊是由多方面造成的,为了减少误诊率,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医生也应多方面观察,做出正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1]魏晓平,管耀辉.基层综合医院精神疾病误诊原因的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1):92-93. [2]雷庆华,温乃义.精神疾病门诊首诊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10):1060.

[3]黎华柱.精神科医生的自身素质对门诊首诊精神疾病疗效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8):110.

精准医学综述第9篇

[摘 要] 从针灸文献综述与系统评价的联系与区别、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的重要意义、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的可行性四个方面为针灸工作者简介了系统评价的概念、大概方法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主题词] 中医药学文献;针灸学

SystematicalValuationandLiterature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WuBin

,HeJing,LiNing,etal(Department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TheFirstHospitalofHuaxiMedicalUniversity,Chengdu610041,

China)[Abstract]

Conceptionandroughmethodsandclinicaldirectingsignificanceofsystemat

icvaluationareintroducedbrieflytoworker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fromthefollowingfouraspects,

connectionanddifference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literaturereviewa

ndsystematicalvaluation,

importantsignificanceofsystematicalvaluationofacupunctureandmoxibus

tionliterature,problemsandcounter

measurefacedbysystematicallyvaluating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liter

ature,

feasibilityofsystematicallyvaluating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litera

ture.

[Keywords] MedPharmacolLiteratureTCM;AcupMoxScience

系统评价是建立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基础上的研究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医学界越来越重视这一项工作在临床医学科研中的作用。系统评价是在阅读和分析大量文献基础上,对某个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归纳后所写的文章。但主要是对某一课题或项目所有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估后,对多个随机对照试验(RCT,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采用系统方法,综合原始研究报告的数据和定性分析,以较全面准确地掌握该项研究的现状、临床疗效的真实性程度及其可应用性并准确地作出结论(有效、无效、进一步研究)。系统评价的成果正作为许多发达国家卫生决策的依据,影响着这些国家的医疗实践、卫生决策、医疗保险、医学教育、医疗科研和新药开发,在临床医学的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国内,中医针灸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还处于空白状态,但随着循证医学观念的渗入,已有研究者开始做中医针灸文献的系统评价工作。

1 针灸文献综述与系统评价的联系与区别

针灸文献综述与系统评价的研究对象都是文献,都是在阅读和分析大量文献基础上,对某个研究问题在某一研究时期内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归纳后所写的文章。但它们在以下方面有所不同。①在原始资料的收集方面,文献综述偏重于全面,无论是随机对照或非随机对照试验以及个案、经验介绍,只要涉及所观察的问题,都纳入到研究对象中,极少考虑文章所反映的研究质量。而系统评价是在对某一课题或项目所有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估后,对多个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研究。②在分析方面,文献综述没有通过定量方法来综合数据而是凭综述者的主观判断。而系统评价采用系统方法,如Meta分析,综合原始研究报告的数据并定性分析。③当发现相同的几个研究具有不同结果时,文献综述者往往主观加以选择或摒弃,或无所适从,或罗列不同的结论。而系统评价者对不同研究结果应用特定的统计方法定量地进行Meta分析,较准确地作出结论。可见,虽然文献综述和系统评价所包含的信息量都很大,对于许多临床医生,不用耗费大量精力,在不同的信息载体上去翻阅浩瀚的资料,可依赖它获取信息,但是,系统评价比描述性综述具有更科学的内核,其可信度更高。

2 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的重要意义

针灸疗法对很多疾病临床疗效确切,但由于在临床研究上对方法学的应用不够重视,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依据,所以未被世界充分承认和利用,甚至未被国内的西医工作者普遍承认和利用,导致目前针灸治疗的病种越来越局限。随着循证医学观念的渗入,人们会更加信赖有科学依据的结论。文献的系统评价是建立在全面、系统的对文献研究质量评价基础上,其结论证据性最强。开展针灸文献的系统评价对针灸学的发展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开展针灸文献的系统评价有以下意义:①全面了解针灸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应用状况、存在问题,对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作出评估。②为进一步开展针灸临床研究在方法学上提出指导性意见。③对针灸或针药结合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作出较客观的评估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④有利于针灸医学与国际接轨,促进针灸医学走向世界。

3 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关键在于“证据”的真实可靠程度及“证据”的重要性。如果用于系统性评述的原始材料―――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研究论文质量较差,证据的可靠程度较低,则系统性评述的结果将会产生很大的偏倚,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使循证医学成为“无米之炊”。针灸研究的论文,包括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针灸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普遍存在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方法进行的临床研究论文所占比例很少的问题。1990年,荷兰作者Riet等对从1963~1989年的有关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未能从英文版中医杂志找到适合分析的文章,因为该杂志关于这方面的论文均为病例组报告。因此,进行针灸的系统评价研究,在强调科研人员科学道德的同时,还要在临床科研人员,包括针灸杂志的编辑人员中开展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的培训,提高针灸研究人员的科研素质,以提高针灸研究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在有条件的单位,对一些针灸常见病、疑难病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4 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的可行性

华西医科大学吴滨等对《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针灸临床杂志》、《针刺研究》这四种国内最主要的针灸杂志进行手检发现,近5年来,随着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组织专家制定的《针灸临床研究指南》的宣传推广,针灸临床研究的质量已明显提高,RCTs的比例也逐渐提高。特别是针灸治疗疗效较好的一些疑难病,如中风,有相当多的文章质量很高。一些科研条件较好、人员素质较高的医学院校也开始对针灸临床的常见病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这为系统评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我国在卫生部的领导下,于1997年8月在华西医科大学开始筹建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于1999年3月被国际Cochrane中心正式批准,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成为世界上第13个中心。这也为循证医学知识和临床流行病学知识的普及,提高针灸研究人员的科研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