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典文学的价值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1 08:30:32

经典文学的价值

经典文学的价值第1篇

关键词:高中教学;经典文学作品;价值

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被众多的读者所阅读,并且人们判定成经典文学作品,不仅是因为其已经具有了物化形态,还因为其会对个人优秀思想品质的形式、身心健康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等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高中教育教学中的经典文学作品,更是会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文学作品对个人的价值

(一)舒缓身心压力

由于高中生正处于将要面临人生第一个重大选择的阶段,使得其所承受的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大,这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为不利的影响。而一些带有一定幽默性的文学作品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舒缓这种心理压力,让我们的身心都能够得到愉悦的感觉。此外,小说类文学做平中的一些情感的表达,也可以满足我们高中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追求,使得我们相对比较过剩的精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良好的释放。

(二)扩大高中生的认知范围

经典文学作品中丰富的内容,对于帮助正处于高中的我们认识自我、人生、世界社会和他人等都具有较大的帮助;并且,其中一些具有再现社会人生和人性等类型的文学作品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通过阅读文学作品,高中生可以在进一步了解社会和人生的基础上,提升自己处理做人做事的能力,在文学作品中对自己、老师和他人有一个新的认识。这样一来,在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高中生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还可以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

(三)帮助学生完善人格

由于高中生仍旧处于较为叛逆的阶段,其身体和心理也都在逐渐的走向成熟。在这一阶段,我们的人格、心理和审美情趣等相对都不是十分的完善,而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给予我们美的感受,还可以以作品中的任务为榜样,让自己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自己辨别人事物的能力。

二、文学作品在群体中的价值

(一)对社会群众的影响

通过对高中文学作品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很多社会运动之所以能够兴起,且影响范围可以迅速扩大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文学做平对社会群众思想和发展形式产生的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而这种追求又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的,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更是如此。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很多的高中生为了能够使自己的心理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便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了一些结局十分美好的文学作品之中[1]。此外,高中生正处于一个即将要步入到社会的阶段,所以做好自身沟通交流能够的培养十分的重要,而文学作品中一些能够全面表现社会现实情况,提升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内容,不仅可以满足高中生自身对于同外界交流过程中的一定需求,还能够帮助高中生对社会现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便使其在未来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

(二)教育价值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我们所接触到的大部分经典文学作品都来自于语文教材,而从内容上来看,这些被编入到教材之中的文学作品不仅十分的经典,而且还带有一定的教育性特点。就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本身来讲,其不仅可以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语言文字、掌握较多的写作技巧、了解文学作品的相关知识和高中生应该掌握的语文文化知识等,还可以让我们的思想意识得到良好的熏陶,成为我们灵魂的导师[2]。其中,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就带有这种教育作用;并且,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决定,更是因为其看到了文学作品对于人类灵魂培养具有的重要作用。

三、经典文学作品在经济方面的价值

文学作品的此种价值主要是由其自身带有的商品性属性所决定的。伴随出版印刷行业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学作品商品性这一特点也愈发的凸显出来,从作品的生产者到销售者,其都会为文学作品赋予一定的市场价值,而这种市场价值则正是决定作品经济价值高低的关键因素[3]。高中的经典文学作品作为当前销售量较高、市场份额较大的一种文学作品类型,其自身的经济价值更是无法估量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经典文学作品带有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其自身的工具性上,这使得不同的主体便可以借助文学作品这一工具来满足自身的相关需要。虽然不同的主体带有的目的性和意识性比较强,但是其还带有一定的客观性。因此,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经典文学作品对高中生个人思想意识和整个高中群体的都会带来十分巨大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翠娥.高中经典文学作品的生态阅读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4(05):50-51.

经典文学的价值第2篇

[关键词]文学经典,影视消费;消解,经典化

在消费文化汹涌来袭的今天,文学经典被拿来当做“影视消费”的“卖点”似乎已经成为想当然的事实。当我们以惊讶的眼光看待这些名著所遭遇的万般颠覆时,首先想到的是:这些任意消解是否在根本上动摇了经典文本的神圣性与美学价值。从历史发展来看,经典所遭受的误读与歪曲并不鲜见,然而历尽劫波,经典仍然是经典,其“经典化”的过程似乎并没有被中断,反而凶为这些影视改编的传播扩大了影响,加速了文本被“经典化”的过程。本文将就此问题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在消费时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消费”不可避免

数字化网络化的加速发展使得“影视消费”已经成为当前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经典的“影视消费”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市场化规则驱使影视产业本能地向文学经典靠拢

从文学经典中寻找素材,借鉴文学的叙事手法与审美经验,是早期电影剧本创作的一贯做法。影视制作人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就必须拿出更有品味、更符合观众心理需求的作品来,而改编文学经典无疑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二战前的一段时间,好莱坞所生产的每一部电影精品,似乎都是电影与文学联姻的结果。在中国,自1924年梅兰芳主演的《黛玉葬花》被拍成电影后,在此后的数年内,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电影就有20多部之多。以《红楼梦》为例,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据此改编的影视作品就不下30部,其中不乏优秀之作,而尤以1987年央视36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被奉为影视改编的经典,20年来在全国各地电视台被重复播出700多遍,一度掀起整个社会对《红楼梦》文化的关注。

2,消费文化的颠覆性使得影视对于文学经典的消解成为一种常态

消费文化的主体是大众化的广泛参与。一方面大众将这种众声喧哗的消费文化当成他们自己表达欲望、实现价值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市场这只大手渐渐拂去了文学经典旧有的神圣灵光,欲望代替了人伦,时尚代替了教化。时下盛行已久的“戏说”“大话”“水煮”“新红色”风潮所反映的只是一个表象,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影视市场的利润尺度已经毫不留情地将文学经典所恪守的社会道,义、悲悯情怀与审美意识挤兑到阴暗角落里去,视觉营造成了新的噱头,而文学的因素变得可有可无。

当代思想家丹尼尔・贝尔说:“三十年里……文化大众的人数倍增,中产阶级的享乐主义盛行,民众对色情的追求十分普遍。”贝尔的这些愤激之语反映了文化界学者对于当前文学经典面临价值失落的普遍担忧。美国批评家J.希利斯・米勒(J Hillis Miller)在《论文学》中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文学的终结就在眼前,文学的时代几近尾声,该是时候了……文学尽管在趋近它的终点,但它绵延不绝且无处不在,它将于历史和技术的巨变中幸存下来。”如果仔细地分析,我们会发现米勒的活似乎有一些矛盾:他既宣判了文学的死亡,又说它“绵延不绝且无处不在”。如若这样,我们毋宁将他的话理解为对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即将到来的预言。

在商业化、娱乐化的消费大潮中,生命变得更加复杂多变,艺术与生活、艺术与艺术的界限趋于模糊,甚而文学经典与寻常作品间的界限也变得不易分别:文学经典被改为影视作品却以失败而告终的例子也不少,而一些不太起眼的文学作品却经过改编后被制作成电影市场十分火爆的经典之作。这些事实至少说明:当前对文学经典的无情拆解、“拿来”式消费只是一个表象,真正的原凶在于时序的瞬息变化让既有的文学秩序在惊愕中显得措手不及,文学并没有危亡,文学前进的方向也不会改变。

二、在“影视消费”的背景下,文学的经典化过程并没有被中断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文本的诞生仅仅代表着一个开始,在以后的时间里,受众对于文本的接受与重构将会是一个新的主题。而能称之为“文学经典”的文本,必然是在经受无数次磨难之后大难不死者方可当之。因此,接受与重构永远是相伴而生的一个共同话题,一定语境下的接受必然意味着一种新的重构,而一定语境下的“经典化”过程也必然有“去经典化”的因素如影随形。

仍以《红楼梦》为例:120回《红楼梦》刊行后,戏曲、曲艺(大鼓、子弟书、岔曲等)对此的改编就蔚然成风,以至于“红楼段”成为当时文人雅士消费的热点。就戏曲而言,改编的故事大都以大团圆收尾,且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简单化、庸俗化甚至色情化的倾向。比如在仲振奎的《红楼梦传奇》中,袭人被丑化为巧使心机的阴险小人,行当也是丑角。早期的电影《红楼梦》也是如此,1927年上海复旦版电影《红楼梦》为了迎合时尚需要,让林黛玉一副时装打扮,足蹬高跟鞋,辫扎白绸结,即便今天也让人咂舌。

因此,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在艺术形式的转换中,砍削、整形是必然的,新的艺术形式有新的格式要求。其二,砍削与整形并不会中断这些名著“经典化”的过程,相反,多渠道的传播反而为之赢得更广泛的影响。前者自不待言。就后者来讲,清末文人对《红楼梦》的喜爱不能不说与戏曲曲艺的改编传播有着极大的关系。1987年版的《红楼梦》开播以后,观众反响强烈,有的人正是因为完整地看了电视连续剧才去阅读原著。诚然,文本的“经典化”过程涉及很多因素,诸如文学作品的艺术品质、意识形态与文学权力的干预等等,即便如此,这些改编与传播仍然起到对文本“百炼成金”的作用。

三、文学的“经典化”需要“时运”,对“戏说”的焦虑没有必要

对于影视界“戏说经典”“大话文化”泛滥等现象,我认为文化界的焦虑没有必要。其原因有三:

其一,文学经典被“戏说”是有历史的。且不说《水浒传》《杨家将演义》本身就是“戏说”的结果,关汉卿的《窦娥冤》是经典,而明朝戏剧家叶祖宪却在他的《金锁记》中让窦娥丈夫未死,窦娥临行被释,父女夫妻团圆。清初苏州派戏剧家张大复的《如是观》一反传统岳飞抗金的故事,将结局改为岳飞大败金兵,接回徽、钦二帝,还朝受封,秦桧王氏夫妇被拘审处死。而《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的大量仿作、续作的出现也可以被视作是对文学经典的一种“戏说”。

其二,能够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一般都具有其超凡的艺术品格和丰富的可阐释空间。以《红楼梦》为例,其对传统言情小说的模式的突破,对客观性描写与主观性描写艺术的完美融合,对传统文学中典型、意境、意象要素的同时并现,对汉语白话炉火纯青的使用,这些都是《红 楼梦》被人们长久关注、历经坎坷却依然魅力不减的重要原因。

其三,文学的经典化需要“时运”,人力不能勉强。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受到很多因素的支配,比如意识形态与文学权力的干预。举例来说,贾谊的《过秦论》在唐宋明清乃至今天都是读书人的必读文章,甚至是必考的,它能够成为经典,与唐朝以来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有关系;《红楼梦》能够成为经典与最高统治者的干预也有关系,甚而是研究它的学者也都不是泛泛之辈,比如胡适。

在文学经典被影视界竞相拿来“消费”的今天,我们宁愿将这样的随意消解视作是新生婴儿吸吮母亲乳汁的过程:不管怎么改编,他们从母亲那里获取营养是一种艺术的本能,我们不需要指责太多。至于孩子长大了像不像他的母亲,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不能长成新的“经典”。冯小刚的《夜宴》改写自《哈姆雷特》,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模拟了《雷雨》的情节,陈嘉上的《画皮》名字虽与《聊斋志异》中的《画皮》重名,但却演绎了一个很不相同的故事。这些影视作品能否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还要经过时间的检验,但可以断定的是,文学经典的崇高地位不会因此而褪色。

四、文学经典“影视消费”的几个支点

对于当前影视界对文学经典的任意消解,尽管我们给出了比较宽泛的理解,但是文学与影视其内在的叙事习惯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改编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阐释的适度性。完整地搬演一部文学经典,除了遵循影视文学的一般规律之外,还要考虑到文学经典在观众心目中的位置。从受众市场的角度来看,对原作的改动是必须的,但是过多地偏离文本必然会让观众无法接受,而这种偏离能否超越文本的美学设计,让观众信服,很让人怀疑,这也是我们对于新版《红楼梦》给予期待的原因所在。

其二,阐释的当代性。能成为文学经典的作品,其创作背景大都与今天有了很大不同,因此在改编时当代性的阐释不可或缺。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在处理潘金莲与西门庆的故事时,不时地插入潘金莲独自一人在房中洗澡的镜头,并伴以哀怨的音乐,我想这是对人物更符合人性的改造。2003年版《射雕英雄传》中梅超风的形象也是如此,精美的化妆以及她出现时落下的片片桃花,都是对原著中人物恐怖形象的一种扬弃,这样做是合适的。

经典文学的价值第3篇

论文摘 要: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是民族文化智慧的体现,“四书”中蕴涵着有益于中学生素质养成的深刻全面的教育思想:重视伦理教育、重视高雅音乐教育、推行“知行教育论”。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中对“四书”的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对上述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师资配备、教材选编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在今天的学习中,语文教育应担负起提高中学生伦理道德的使命,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彰显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经典亦灿烂辉煌。儒家经典中的“四书”含有有益于中学生素质养成的教育思想,是当前语文教育中丰富的课程资源,但是对“四书”的学习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学生中的教育和学习程度、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还未见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关注。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更好地体现“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的教育价值,使其有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语文教育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四书”中有益于中学生素质养成的教育思想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对今天的教育也有诸多启示。“四书”蕴含的有益于中小学生素质养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伦理观念的养成

“至圣先师”孔子,作为中华承前启后的伟大师者,特别强调教育的伦理意义。这个“伦理”它包含丰富的理念。在此,仅列述一条:

《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在人口富庶之后,还必须“教之”,而使百姓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修养和高尚的品格。“教之”是“庶富”之后,必须首先进行的大事。如何去教呢?有一条纲目性的文字出现在《论语》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清代秀才李毓秀按次第先后把这几条编成家教经典《弟子规》。分别按照“入则孝”、“出则悌”等写成六章,推演为1000多字,讲的全是孔子这句话。这句话涵盖了一个人为人的基本伦理要求。今天,《弟子规》风行于世,伴随着国学热得兴起,《弟子规》在青岛的民间、企业、学校、幼儿园全面开花。事实上,这是对孔子伦理教育思想的很好阐释与实践。在250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仿佛又重新发现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伦理价值。以此看出,孔子伦理教育思想的深刻性和适用价值。只有发挥教育的伦理教育功用,使每个人成为合格的公民,才有家庭和谐,才会有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

《孟子》进一步发展孔子的思想,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要人们遵守和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尽人皆知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提出的。由自己一颗爱人的心延伸开来,而去关心更多的人。并且,孟子认为这样甚至可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即所谓的“天下可运用于掌”。而这种想法的实现,须有赖于教育使人们达到“明人伦”的目的。这种教育目的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也使得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目标。《中庸》进一步提出由“诚”至“道”的教育目的,也是由伦理而教育的主张。可见,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始终是和人的发展完善、和社会的安宁和谐联系起来的。

(二)重视音乐的教育意义

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认为:要达到明人伦的目标,就要礼乐相成,即思想认识的提高与艺术熏陶相结合,认知和情感教育相辅相成。《论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道、德、仁”与“艺”构成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而“六艺”中的“乐”与“礼”构成了极其重要的两个方面,古人特别重视音乐教化的价值。《论语》说:君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只有在音乐方面有极高造诣,才能算是“成人”。孔子曾经“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韶”乐代表的是古代音乐中的雅乐,是雅正严肃的高雅乐曲。这种思想与今天所谓的“寓教于乐”是一致的。今天的学校音乐教育非常薄弱,基本上已经放弃了用音乐来教化学生的古老原则,因为音乐课不被认为是核心课程。

无论古今,教育的最终目的都应该是培育人发展人,皆宜提倡礼乐结合的教育理念。当前中小学生喜欢追逐流行音乐,对于不利身心健康的内容缺乏分辨能力,难以形成高雅的音乐素养,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礼乐相成的教育思想更有利于其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熏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回归到传统经典文化上来。

(三)推行“知行教育论”

陶行知的名字很有意思,代表了中国人对儒家“知行”理念的深沉思考。《尚书》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思是:不是认识艰难,付诸行动才是艰难。《周易》有:“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意思是:深刻领会,才能学以致用。《中庸》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大学》则提倡以“修身”为本,所有这些,对今天的教育学习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综上,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包含深厚的人生哲理,对中学生的素质成长将会起到巨大影响。研究和推广“四书”中的教育思想,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学习“四书”,让中小学生直接接触儒家经典,耳濡目染,能够给当前的素质教育和中学的语文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四书”教育学习现状

(一)台湾中学开设“四书”课程情况

目前,国内外热衷于国学教育者组成了全国性的经典教育合作组织,如“冯燊均国学基金会”,下设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指导委员会,致力于推广国学,“四书”是一大重点。台湾一直在高中开设国学基本课程《四书》,任继愈先生在台湾版《国学基本教材·序》中力推“四书”,认为对中学生素质成长有莫大意义。《国学基本教材》是一套在台湾历经了40年教学实践与检验的国学教材,它汲取了台湾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经验,影响过一代又一代台湾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评论者认为:这套教材完整解读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所蕴含的儒家思想,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所作的最具普及性、也最具现代性的一次阐释。近年,此书已在内地出版,它的出版,表明内地“国学热”正悄然回归到一个理性建设的阶段。

(二)国内中学语文教学中“四书”学习的基本情况

1.师生对“四书”学习的认识

在百家讲坛中于丹老师讲的“论语”,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其中也不乏大量的中学生,从中可以看出,中学生有兴趣和能力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在实际的学校教学中,学生对“四书”的了解和学习又是怎样的呢?

在初中学校中,学生大多能够了解“四书”的一些基本常识,例如“四书”是哪四本书,其中的一些经典语句等。但也存在着不少农村中学生根本不了解“四书”的情况,反映出教育在这个环节上的薄弱。从学生了解“四书”的途径来看,只有很少同学读过“四书”的一部分原著,并且学生了解靠的依然是课堂上老师的介绍和讲解。在调查中,大多数同学表示渴望对“四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接触,认为以此可以促使他们“道德素质的养成”、“古文鉴赏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其他方面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据同学们反映,目前“四书”学习存在的困难,主要是学生的古文知识储备不够,课堂上老师讲解枯燥乏味,另外功课紧,没有过多的时间阅读。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学里没有形成传统文化学习的大环境。部分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到位,组织不到位,没有制定或者没有认真落实这方面的教学计划。小学比中学状况乐观一些,以青岛市为例,在教育部2010年开始组织的“中华诵”工程中,青岛市被作为试点城市,于是几乎青岛市区的所有小学都制定了详细的儒家经典诵读计划,上级教育领导部门还要对每所小学进行抽查。学生背诵了四书中的大量格言条目,得到了经典的最初浸润和陶冶。但是如果真正重视传统文化经典,就必须给经典课程一个相当的地位,以设课来保证其修习,这是台湾《国学基本教材》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2.教材选编情况

在语文课程中,以人教版和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涉及到“四书”在语文教材中的选编情况如下:

人教版3篇:①《论语》十则;②《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孟子》(鱼我所欲也)

鲁教版2篇:活动性学习专题——《走进孔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从结果来看,在整个初中语文教材中,“四书”选编的篇数极为有限,并且篇数多集中在《论语》、《孟子》,而《大学》和《中庸》的内容没有涉及。在选择的篇目中,内容主要涉及名言警句,论说哲理类,带有哲理教育的意味。

与初中语文教材相比,高中语文教材中对“四书”的学习情况要更好一些。尤其是各种版本的高中选修课程教材大量增加了“四书”的内容。如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包括:“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当仁,不让于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有教无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共七章。涉及到了《论语》中的几条有名的人生格言。第二单元《孟子》选读包括:“王好战,请以战喻”、“王何必曰利”、“民为贵”、“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人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共七章。

山东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也包括《论语孟子选读》,选择篇目较多,扩充了必修课教材中的“《论语》十则”及《孟子》选文,并搭配以译注资料,以供学习。

通过分析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我们可以看出,“四书”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少的,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学生的阅读量,换言之,学校没有相关的“四书”教材,无论是统编还是自选教材,都比较缺乏,是造成中学生对“四书”、对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了解不够的重要原因。由于设课的问题,中学生的课业比较多,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国学经典的学习。

三、学习“四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的建议

(一)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国学研究小组

教育部门要成立国学研究小组,依托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当地大学的中文系教师、地方图书馆的古典文献资料,如山东省的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等,审慎选择经典素材,正确选择、编制统一教材。选教材要选择对学生人格培养和素质教育有作用的优秀篇目。根据中学生的水平,“四书”众多经典篇目完全可以选入教材。例如像青岛出版社曾经专门为小学生编选的注音版《国学启蒙经典》读物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会很好地引领中学生学习“四书”等儒家经典的正确方向。

(二)加强“四书”学习师资力量的建设

按照教育部试点工作的要求,经典诵读工作包括诵读、书写、讲解三个方面。对此,要针对各年级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给予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诵读。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专业国学教育技能。“四书”的学习师资的建设尤为重要,当前可以在有条件的学校引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教师,选择部分中学作为示范学校,“以点带面”,定期举行“四书”的相关学习。同时为解决师资问题,应邀请专家对经典诵读指导教师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例如举办“四书”兴趣班;开展“四书”诵读活动;“四书”心得感悟征文活动;请“四书”专家讲解授课内容;以专家和骨干教师为专业引领者,带领学校开展以“四书”为校本课程特色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

在通过教学实践而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体制后,根据实际情况,教育部门可以在中学中全面推广“四书”等国学课程。学校要合理调整其教学计划,给“四书”的学习留下足够的时间,必要时可以对“四书”进行学业考核。借鉴台湾中学开展“四书”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

教师在讲解“四书”以及其他国学经典的时候,要多注重一些教学方法,不能采用一味课堂灌输或者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探求新途径。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结合新时期的内在要求,以中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为基础,进行学习和研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总之,儒家经典的精髓就在于教人如何做人。因此,中学语文教育应该明确以“四书”为代表的经典国学内容,并将诵读和学习发展成习惯,从而潜移默化地来规正自身的行为和思维习惯,通过国学经典来促使青少年高雅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陈杰思.中华十大义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李鎏.国学基本教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3]张为才.国学启蒙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M].青岛出版社,2005.

经典文学的价值第4篇

“国学热”在华人圈的兴起已有多年。本人学识有限,针对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课题无法发表高深的见解,但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十余年的时间里,在践行经典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也累积了些许的心得,说出来或许可以给同仁提供一些参考。下面我想就经典教育的概念,经典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渗透,其催生的效果彰显了怎样的价值意义这些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何谓经典教育?经典,英文名[classics],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

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的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单称为“经”,如《老子》、《论语》、《圣经》、《金刚经》。有些甚至被称为经中之经,位居群经之首,比如中国道学的《易经》,佛家的《心经》等,就有此殊荣。

“典”是个会意字。从甲骨文字形看,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合起来就是大册的书。“典”的本义就是指重要的文献、典籍。

经典教育的内涵,在笔者看来,就是让孩子或青少年在大脑发育的最初最迅速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开发我们孩子和青少年的高度智慧,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为孩子将来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而经典,如上文所说,则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的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比如,美术有美术的经典,音乐有音乐的经典,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就是《大学》、《中庸》、《论语》、《老子》、《易经》、《孟子》等重要著作。

那么,经典教育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有怎样的价值及意义呢?我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文以载道”,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他们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和平纯净的情怀和博雅高尚的人文精神,使民族之魂发扬出来。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惟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把民族魂发扬起来的中国人才有真进步。”因此,我们必须学习自己民族灿烂的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提高国民素质和修养水平。经典教育在这一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大学》为例,孙中山先生就曾称其为“中国独有之宝贝”,是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读《大学》可以培养孩子敦厚中正之性,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小就构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人生格局。

再如《老子》,约5000字,却是中国人的智谋奇书,众所周知的《孙子兵法》,就是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智慧可以运用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就将《老子》的思想运用到科学研究领域。企业家张瑞敏则运用《老子》将海尔打造成知名企业。从小熟读《老子》,领悟《老子》,可以使人智慧超群,卓尔不凡。

至于大家耳熟能详的《论语》,则是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从小熟读《论语》,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一个人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甚至生活中看人识人,选择朋友等等,都能从《论语》中得到巨大启发,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

“一个失去了自身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漂泊无根的民族。”德国哲人斯宾格勒的话,或许对我们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警训和忠告,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

二、诵读经典,可以提高人的专注力和记忆力,为博览群书,养成浓厚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打下良好根基。

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感官摄取、处理、存储信息的过程,只有存储在自己的脑子里,才是自己学到的知识。存储就是记忆,记忆是人类学习和生存的基础。人类一切知识的获得要靠记忆,记忆越多,知识量就越丰富。诵读经典可以提高人的专注力,使人处于宁静状态,做到杂念不起,专心致志,反复诵读就会强化记忆,熟读成诵。实践证明,0—13岁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经典是儿童之专长,有如轻松愉快的游戏,经过半年至一年的读经训练,不少儿童、青少年学生可以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养成温文尔雅的性情和喜爱读书的习惯,识字量大幅度增加,由此增强了阅读能力,包括阅读古文和现代文的能力。他们在诵读经典中体验学习的成就感,由此养成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学能力,并乐此不疲。聪慧好学的孩子,短短几年时间就可以阅读数百本书籍,并且能博学强记,真正做到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写作、讲话时就会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这就彻底摒弃了现行实用主义教育“有兴趣才能教”的兴趣原则,真正体现教育重在激发学生自主性和自学能力的原则。实践还发现,读经对于患多动症的孩子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于弱智儿童的智力开发也大有帮助。总之,学生通过诵读经典的训练,记忆力提升了,学习兴趣浓厚了,学习的自主性增强了,阅读量大幅攀升了,综合的语文能力乃至学习所有学科的能力自然也就提升了。

三、经典教育的长期熏习,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程度和读写能力有直接而深远的助益。

有人怀疑:诵读古文经典,对学习语文真有那么大帮助吗?对此,著名教育家台中师范大学教授王财贵博士作了精辟的回答:“单从语文程度上说,读一年可有高中语文程度;读二年,可有大学语文程度;读三年,可有中文系语文程度。至于人格之陶冶、气质之变化,其效果更不可测试。”作为一名不余遗力推广读经的有识之士的一番言辞,我们不宜主观臆断去质疑甚至否定,当身体力行,用实践去检验。正所谓:上士闻道,勤而习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十余年,真正倡导学生阅读经典也就近几年,虽然谨慎有余着力不够,尚未达到王教授所说的那种成效,但从实践的效果来看,的确超出了自己原有的预期。

至于经典阅读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我想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因为语文学习中的读写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修养的深浅决定了他的写作能力的高低。一个没有伟大心灵的人是写不出令人感动、震撼的伟大作品来的。

经典文学的价值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价值取向 阶段要求 内容方法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16

“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上积淀下来的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体表现为世代相传的具有延续性、稳定性和独自特色的道德观念、民风民俗以及语言艺术等,包括:古诗文、曲赋、书画、武术等。

传统文化教育要按照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分阶段有序推进。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阶段要求

小学低年级阶段(1―3年级),诵读浅显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优美的语言;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

小学高年级阶段(4―6年级),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感知内容,理解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

初中阶段(7―9年级),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特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华民族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学习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欣赏传统音乐、戏曲、美术等艺术作品;了解家乡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

小学低年级主要以诵读了解为主,小学高年级主要以理解体会为主,初中阶段主要以感悟欣赏和体验为主。为了达到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3年级;第二阶段,4-6年级;第三阶段,7-9年级。

具体来说,小学阶段应该以传统启蒙教材和浅近的古诗词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小学低年级,以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为目标,学习内容主要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为主,另外可适当选修适合学生身体发育特点的武术(其中必学“五步拳”)、绘画(折纸艺术)和音乐、书法等。在小学高年级,以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和精致、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为目标。学习内容主要以“四书”为主,选择其中一些篇幅短小、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篇目。技能方面则以培养简单的动手模仿为主,如武术中必学“初级三路长拳”和“八式太极拳”,绘画方面以初级剪纸艺术为主,音乐方面以中国古典名曲欣赏与器乐演奏为主,以及简单的书法入门教育等。

初中阶段可以继续选读“四书”和诸子,尤其是一些古诗文名篇,如《道德经》《礼记》《庄子》《楚辞》《唐诗》等,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体味传统经典所具有的跨越时代的生命力,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感悟并了解传统的审美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从而热爱经典,热爱经典诵读。技能方面也相应地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模仿到初步的创新为主,强调协调、力度、准确性和美感。

三、方法措施

由于不同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而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应是分层推进、一脉相承的,因此,作为起始和衔接过渡阶段的小学一年级、三年级、六年级,初中七年级、九年级,就成为相应阶段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些时期的引导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口诵心惟,知行合一

传统文化的教育要遵循一定的方法,最主要就是引导帮助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以实现修身养德、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标。

以经典文本(即通常所说的古诗文)的教学为例。古诗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也就是知行合一。诵就是把书背下来,诵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吟咏以声节之”,经典古诗皆能“和乐歌之”,这就是吟诵。而心惟就是思考,就是慎思明辨,切己省察。读了、背了、思考了,然后再去“笃行”,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经典教学要克服语文化倾向,即用教语文的方法教经典――以文本分析为主,强调字、词、句、段、篇的概括与理解,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否则必使经典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与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善健全的人格。在具体操作中要克服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德育化倾向,防止将经典教育变成空洞的说教,从而导致说与做相互脱节。

(三)注重学科渗透

经典教学还要倡导“学科牵手”,即将传统文化经典渗透在各学科之中,注重学科互相配合,牵手合作。比如,经典名句诠释政治哲理,古典名题丰富数学课堂,书法课引导学生拿起毛笔抄写他们最喜欢的经典内容,美术课引领学生用画笔再现经典诗词的意境(意象与情境)等。这一切,都将对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根据学校实际,做到因时、因地制宜

1.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集体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庆国庆经典诵读”“师生太极拳比赛”“学生汉字听写大赛”“课前经典诵读”等活动,从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个别领导和部分家长、教师固有的“把时间用在无谓的活动上,难怪成绩上不去”的思想。学生快乐了、阳光了,学习上更有动力了,成绩自然就提高了;集体意识强了,凝聚力高了,自制力相应就好了,就不愁打架滋事违反纪律了。

2.利用校园广播传播传统文化经典。学校“校园广播”可设立“每日一歌”“经典诵读”“评书欣赏”等版块,其中“经典诵读”部分的内容与学生每天15分钟专门的经典诵读课内容、进度相一致,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经典诵读落到实处。

3.还可结合农村地区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地方课程,如劳动技术课中对农具的认识、园艺及传统编织技艺的学习等。

总之,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虽然来自过去,但对象却在当下,从所要实现的目标来说,则更是要面向未来。因此,找准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节点,高效利用其对农村中小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就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J].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0).

[2]张鹏举.应当正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问题[J].中国教育报,2014(10).

经典文学的价值第6篇

关键词:国学经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述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43-03

随着近些年国内流行的国学热,理论界有为数不少的专家学者持怀疑和批评的态度,他们认为时下我们没必要过于厚古薄今,过于夸大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因此,研究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再一次成为热点问题。我们认为,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有必要也有义务传承并发扬光大的。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就不得不研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国学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应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充分汲取传统的养分。在现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经典,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经过人工检索,目前尚未发现关于国学经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的学术论文,我们就可以看出学术界还并没有非常关注。在学术界研究虽然没有直接摄入,但是输入国学经典的价值字样,发现有些国学经典的价值、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国学经典与学校德育、高校国学教育以及如何在高校有效地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国学经典与大学生教育的关系问题等学术研究论文。

时下我们未发现将国学经典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在一起学术研究专著和教材,同样我们也没有发现关于国学经典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专著和教材。现在,我们就学术界对国学经典的价值研究、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研究和国学经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分析述综。

一、国学经典的价值研究述综

国学经典的价值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1.研究国学经典当代形态与定位。袁行霈教授指出“国学的当代形态”这个命题,就是要强调研究“国学”不是复古倒退,也不是抱残守缺,而是具有革新意义的、面向未来和世界的学术创造活动。袁行霈教授在文中还论述了国学的当代意义。林蔺认为国学指周秦至清末以来中国社会整体的价值系统和生活方式:它在地域上不仅包括本国原生的学术文化,也包括为本国文化体系所吸纳的外域文化;在时间上不仅包括古代传统文化,还包括近现代文化。她还指出只要正确看待国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学的现代形态,发掘国学的当代价值。

2.研究国学经典的价值。对此问题的研究比较透彻的当推北京市骨干教师纪连海学者。他认为国学经典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内容上,就是研究国学经典的价值我们必须首先研究其内涵内容。他认为:“国学经典的主要内涵和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一是常识层面、二是学术与记忆层面、三是道德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层面、四是民族精神层面。”

二、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研究综述

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研究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集中研究国学经典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有人认为: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为此,人们开始关注国学经典教育,让国学经典教育进入基础教育课堂,这已经成为很多教育者的共识。高建新学者指出:《幼学琼林》还是推广和普及成语的一种媒体,青少年读了它,不仅自己掌握了许多常用成语,而且又通过他们的口语或文章,对社会大众进行放大传播,许多成语之所以家喻户晓,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直接和间接地学习《幼学琼林》所至,也就是说我们“掌握中华民族的常用成语,就是了解了许多民族文化之精义。”夏帜红学者认为:国学文化教育宗旨在于培育人们美好的心灵,纠正偏差观念和不良言行举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集中研究国学经典的教育策略探索。谭新军学者认为:经典诵读是人文教育的最佳载体。也就是他赞成国学经典在学校应该采用诵读方式进行。饶艳华则觉得应该让“国学课”与“时尚潮流”亲密接触,采用“把漫画请进国学课、把流行歌曲唱进课堂、把动画送进课堂”的方法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于晓伟谈到“经典诵读,丰盈心灵和师生共读,提升自我”的方式来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许世明认为:国学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文化浸润式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可以采取“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有选择地进行国学经典教育和教师进行国学教育的措施和策略”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育。

3.集中研究国学经典教育存在的问题。胡定荣副教授指出国学经典教学存在几个误区:①“反中国”的误区;②“反历史”的误区;③“反教育”的误区;④“反教学”的误区。杜霞博士认为:从价值功能上看,应科学理性地看待国学经典教育的功用,而不是一味地追捧或贬损;从资源选择和设计上看,应在保持传统文化根气的同时与现代观念意识进行智慧对接与整合,而不是简单地泥古、复古、照搬经典;具体到教学方式和作用途径上,则应力求让国学经典教育成为“唤醒”与“激励”,而不是“灌输”与“规范”。张晨学者认为:在研究、学习国学经典时,对圣贤们的遗教,要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不应该把中国伦理文化作过分的、不恰当的夸张。这是国学经典教育教学应该反思的。

4.集中研究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存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张三夕教授指出:自上个世纪初废除科举制,引入西方学校教育制度后,我国逐步放弃了在人生修养方面的历史文化传统,导致现实社会一些不良后果。要倡导学生在国学经典的长期耳濡目染中逐步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并认为“良好的国民教育系统应该包括人生修养教育”。付金才副教授认为“目前培养创新能力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是引用西方的,尚未本土化。”我们“要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的本土化,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国学经典所蕴含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思想资源。”、韩立菊两位则认为:读成诵—自我实现的创新和举三反一—能常模的创新”。我们可以在诵读国学经典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有学者认为: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祖们智慧的积淀,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从国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精神力量,帮助青少年“正德”、“修身”、“启智”、“雅行”,对于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效。

三、国学经典与高校教育关系研究综述

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学经典教育有必要存在于高校教育当中;二是国学经典教育进高校的途径以及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方式方法;三是国学经典与大学生的素质形象的关系;四是探究大学生摒弃国学经典的原因研究。

这是研究主要集中于专家学者的论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有:安徽财经大学博士、副教授俞香云的校级重点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财经类高校普及国学经典教育的必要性与路径》学术文章;内蒙古科技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赵雪波、赵利利两位学者的《高校国学教学的义理方向》一文;太原理工大学令狐国芳,赵建利两位学者在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学术论文《试析国学教育活动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以及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中医学院新药中心陆海、张雯艳两位学者在《大学生摒弃国学经典学习的归因研究》一文中对大学生摒弃国学经典的原因分析。

上述研究无疑极具启发意义,也是后续研究的基础。但是总体来看,国内研究国学经典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成果还相当分散、单薄,忽视了国学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论层面的探究,需要单独立项展开专门、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正是基于时下“国学热”的价值再思考、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进一步发挥改善当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作用,把国学经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研究并把它推进到新的理论高度。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等.国学今论·序[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2]谭平,万平.国学经典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袁行霈.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0).

[4]林蔺.“国学”概念的历史梳理及当代定位[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5]纪连海.国学经典的价值[J].文化博览,(紫光阁),2008,(12).

[6]刘浩辉.倡导国学经典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4).

[7]高建新.《幼学琼林》的特色及对国学的推介价值[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8]夏帜红.论国学经典与现代儿童德行教育[J].神州民俗,2011,(176).

[9]谭新军.学校国学经典教学实践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0,(12).

[10]饶艳华.让“国学课”与“时尚潮流”亲密接触[J].课改在线,2010,(8).

[11]于晓伟.国学润心田—浅谈学校国学教育[J].专题研讨,2009,(11).

[12]许世明.国学经典的教育策略探索[J].教育教学,2011,(01).

[13]胡定荣.警惕国学经典教育五种误区[J].中国教育学刊,2012,(11).

经典文学的价值第7篇

【关键词】经典文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精华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文化系统中,经典文本具有独特的论证逻辑和理论魅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经典文本的借鉴和总结,借助于特定的形式和手段,被人们接受并传承下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特定的社会风尚及人民的行为习惯。由于这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不具备稳定性,所以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和提升。而经典文本能够从理论上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风尚和行为习惯进行总结。

经典文本承载着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我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念中的优秀因子,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存在着命脉承传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当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相互交织,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在这种背景下,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任务。基于经典文本视角,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将成为处理好不同层次之间内在关系的重要环节,如此一来,便能够使人民群众成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受益者。这不仅满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求,也成为了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以及不同群体需求的重要通道。

经典文本经受住了时间考验,是大浪淘沙后留下的历史精华。其中的智慧结晶能够提升生活品位、传承人类文明,因而得到了历代人民的广泛认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文明的结晶就已经凝聚在典籍之中,其中“六经”是公认的经典。先秦诸子之中,儒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承接并修订了“六经”等文化典籍,使之最终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文本,而儒家思想也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孔子一方面致力于揭示“六经”的思想内涵,以礼乐为载体,创立了彰显人性尊严、人道自觉与人格独立的“仁”学系统,以“天人性命”为核心,将宗教、哲学、政治和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孔子通过教育,将传统史官、贵族垄断的文明精华进一步社会化。他通过对文化经典的创造性诠释,建构了封建社会所需要的核心价值观,自觉接续并拓展了中华文明的主流。

经典文本扎根于深厚的历史土壤中,能够将抽象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具象化,通过对历史精华的总结与阐释,从而达到传播当时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目的,这无疑是一条便捷而有益的渠道。如传统经典的蒙学教材《三字经》《弟子规》等文本,都承载着当时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经典文本凝聚了人类文明的精华,能够正确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对于当下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它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而经典文本就是建立认识的重要文本依据和理论来源。

经典文本体系的构建主体

党内外知识分子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是经典文本体系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他们能够创造出有价值的文化产品,能够正确认识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方向,能够经受得起人民的检验。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葛兰西曾在《狱中札记》中写道:“培养有机知识分子,能够成为阵地战的主力,让他们将人民大众组织起来,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确立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在构建经典文本体系的过程中,这样的“有机知识分子”能够通过承担对经典文本的研究和诠释,深化对经典本文的认识,并将其进一步向大众宣传推广。

同时,人民群众是衡量经典价值的重要标准,是经典文本体系的传播者。人民群众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文本体系的重要参与者。经典文本的传承离不开人民群众,它的价值在于对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构成指导。人民群众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特的经典价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践、需要和创造能力,将经典所承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接受经典文本的过程中,成为了经典体系内涵及价值的检验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内在结构

在价值观多元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依据经典文本来定义、诠释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避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的任意性。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部结构十分丰富,其首要特征就是民族性与世界性,民族文化的经典能够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反观先秦时代,先秦诸子为了构建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规范,以天下作为自己的思考对象和想象空间,少有思想束缚。一种文化要想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就要对异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借鉴其他文明的精华。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截至目前,社会主义通过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精华,成了最为先进的社会形态。”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允许并需要其他经典文化的存在。

其次是先进性与大众性。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时,要兼顾先进性和大众的要求,遵循“分众”原则,提高针对性。普通大众往往较难接受和理解抽象的理论和远离现实生活的著作,而是很容易接受和理解那些接近现实生活、具有感性表现形式的作品。基于经典文本视角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拘泥于某一单纯领域,而是需要在文学、政治、哲学等领域博采众长。要打破地域、民族、时代的局限,开拓出广阔的思想空间,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和而不同的共识局面。只有满足不同主体的需要和不同层次的需要,才能真正为全社会所认同和践行。

再次是历史性和时代性。曾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为了处理好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关系,我们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同时,应该创造性地转换这些经典文化,处理好传统与现实的关系。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通过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来源,经典文本是衡量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据。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核心。张岱年先生曾指出,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的指导下,以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来综合中西文化之所长而创新中国文化”。构建经典文本体系时,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建构一个具有层次性的经典文本系统,结合中西文化的优点,突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主体地位,正确认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含义,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求,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根基,体现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属性,以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经典作为补充。

(作者为盐城师范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课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LX2016Y05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无锡市社科联课题组:《弘扬无锡优秀传统家风家训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江南论坛》,2016年第8期。

②谢永宽、陈有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个维度》,《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年第4期。

经典文学的价值第8篇

摘要:文章指出中华经典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应将中华经典纳入中小学推荐书目,以此推进中华经典阅读。作者对“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做了简要概括,并阐述了将中华经典编入中小学校园经典推荐书目的指导原则、方法及编制过程。

近年来,广州市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华经典阅读活动,如:广州市属高校“中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广州市“中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美文表演大赛”等。2015年年初,为进一步推动广州市各中小学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广州市教育局开展了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编制工作,并委托广州大学图书馆承担具体的书目编制任务。在编制推荐书目过程中,编制组非常重视中华经典图书的筛选、收录,中华经典图书成为推荐书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书目编制的实践中,编制组深受中华经典的启迪和教育,深感中华经典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而倡导经典阅读,尤其需要将中华经典纳人推荐书目,以指导中小学生开展经典阅读,创建书香校园。

1.中华经典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文明经过长期演化和发展汇集成了能够深刻反映民族特质、精神风貌,内涵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从仓颉造字开始,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代代先贤手中之笔写下篇篇华章,五千年历史长河汇成浩瀚如烟的典籍,这些中华经典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社交软件的盛行对青少年阅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青少年阅读时间大大减少,更遑论主动开展中华经典的阅读。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说:“中华文化,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积极开展中华经典的阅读活动是作为教育者应有的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为此,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通知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2.倡导经典阅读,首在编制好中小学经典阅读推荐书目

推荐书目(Recommendatory Bibliography),也常称为“导读书目”“选读书目”,《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其定义为:“为指导读书治学或普及文化知识,选择适合特定读者群需要的方面而编成的目录”,简而言之,即是以书目或书单的形式为某一群体或某一专业领域的读者进行阅读推荐,为阅读者指明读书的门径,起到阅读向导的作用。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品:①数量众多。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读者必须有选择性地阅读。②艰深晦涩。朱自清先生在编撰《经典常谈》一书时曾言:“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③去芜存菁。学习经典也需要结合社会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契合。基于上述因素,编制经典阅读推荐书目,就成为促进经典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首要前提。

就中小学阅读推荐书目而言,中华经典书目部分是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针对的是在校中小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需要结合中小学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智力和生理发育的特点与阅读喜好对中华经典进行选择性的推荐,挑选能够适合学生学习发展、品德养成需要,且在教师、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又能够胜任阅读的经典书籍。中小学生通过这一书目,可以挑选自己喜爱的中华经典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从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中华经典纳入中小学推荐书目的编制实践与探索

3.1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的基本概况

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在经过网络投票、多轮征询意见及专家论证后,经过16次修改,截至2015年11月23日顺利完成推荐书目编制,为此广州市教育局召开了专门的新闻会。推荐书目分为小学类、初中类、高中类(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各阶段书目分别为100本,合计300本图书。书目内容涵盖了中外经典图书,涉及哲学社会科学、文学历史、科学、艺术博物、岭南文化等内容,兼顾中外图书,历史与现代文献相融,以“适龄、价值引导、传统经典与现当代名著互补、科学与人文并重、启智与情趣相融”为理念,努力做到推荐书目的高品位、广覆盖;在300本推荐图书中,中国经典图书合计164本,外国经典图书146本,中外经典图书比重大致相同,而反映传统经典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图书有66本,约占全部推荐书目中国经典图书的40.24%,成为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3.2中华经典纳入推荐书目的编制实践

3.2.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中华经典图书的筛选与收录。“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党的十报告中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为此,编制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指导筛选和收录中华经典图书书目,如:在推荐书目中,编制组收录了《千家诗》(小学类书目)、《唐宋词一百首》(初中类书目)、《唐诗三百首》(高中类书目)和《唐宋词选》(高中类书目)等图书;诗词是最具中国文化特色、品味和底蕴的文学体裁,同时也是诗人抒情言志的重要载体。这些图中有体现中国人重视亲情、眷恋故土的诗句(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有激励上进的名篇警句(如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重视亲情、奋发上进、热爱祖国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精髓,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契合,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些经典名篇,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2.2依据学生的成长阶段和知识层次,区分推荐书目的图书类型和难易程度。由于传统经典图书及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图书,其内容相对艰深晦涩,中小学生阅读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不愿阅读,为此更需要结合不同的成长阶段和知识层次,对书目进行区分和筛选。小学生重在启蒙和感染,初高中学生则重在理解与掌握。在“小学类”中,对于传统经典图书的筛选和收录要做到:①收录以绘本形式出版的图书,如: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蔡志忠编绘的《老子说・庄子说》和由海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名著连环画》。②收录适于诵读、词句简短、内容相对较浅显的图书。如:《千家诗》中诗句大多读来朗朗上口,适合小学生理解和背诵。而对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而言,已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层次,也已经脱离了单纯喜爱绘本图书的成长阶段,并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的适应能力,可以接受和阅读内容较艰深的经典图书。因此,在“初中类”“高中类”的推荐书目选择中,就纳入一些内容上较艰深且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经典图书,如:“高中类”中的《(论语)译注》(中华书局)、《(孟子)译注》(中华书局)和《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图书。

经典文学的价值第9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体验

一、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的表现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打开人们灵魂的窗口,无论是其文字、符号,还是其词语表达,都能给予人们一种正能量,常常在无声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刻的含义。网络时代人们可以自主选择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收藏,网络的海量空间、信息的大容量以及时空的非限制性大大提升了人们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和体验的可能性,对改变大众阅读方式和深化阅读体验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网络技术与汉语言文学之间既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又是相互排斥的。网络空间涌现出了一大批热爱文学的人,但精通汉语言文学经典的人却不多。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优势表现

网络时代为汉语言文学内容多元化和丰富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平台,由于网络平台的共享性、便捷性、虚拟化、经济性等特点,人们为了节约时间和金钱,往往将阅读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电子版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上,为自己打造了个性化的移动图书馆。另一方面,网络的便利性和经济性也让大众可以更广泛地阅读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对优化读者知识结构具有积极的作用。电子书籍所依托的电子阅览器等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读者通过签到、充值领取虚拟金币,从而在购买电子书的过程中享有较大的优惠。此外,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和体验,在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可以净化大众的心灵,遏制浮躁风、浮夸风等不良风气的蔓延,可以营造更加和谐的网络环境。

2.负面表现

种类丰富、内容多样的网络小说、网络游戏充斥网络,大众需求已经不仅局限于文字符号,人们追求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阅读情感体验,这与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作者的主旨意图相违背。再者,网络平台上的内容鱼龙混杂,管理难度大,无法有效引导大众深刻理解和领悟汉语言文学经典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同时,网络也为汉语言文学经典提供了新的情景化语言环境,传统的文学经典表现形式与新时代所提倡的文化出现了缝隙。这意味着网络IP火爆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所提倡的主流价值和文化意识的熏染已经难以满足大众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碎片化与多元化的阅读方式也使得大众难以进行系统化和整体化的经典阅读,大众阅读的注意力和专注度在不同程度上被削弱。虽然汉语言文学经典片段会以视频、动画等不同的方式演绎出来,但是以市场营销为目标的包装总是会让经典作品丧失原有的特色,其文化内涵和价值难以精准凸显出来。

二、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面临的现实问题

1.思维方式发生改变

网络时代,网络文学快速发展并抢占了阅读市场,受网络环境的影响,许多庸俗的网络用词开始出现,这与汉语言文学经典的审美标准出现了较大的差距,用词不规范、表达不正确、价值观主流意识不强等严重制约了汉语言经典文学的成长。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逐渐转向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幽默的语言表达,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人们思维方式发生裂变的结果。网络时代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如果脱离汉语言文学理论常识而单独存在,不仅无法提高大众的阅读水平,反而会使大众因过于追求娱乐化、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而影响其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从而削弱大众的阅读思考能力。

2.阅读方式发生改变

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一直都深受大众的欢迎,从《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的火爆中我们可以看到大众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热爱。但是网络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大众的阅读方式,更多的人将网络作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和体验的主要手段和方式,阅读方式的改变与大众的阅读体验之间是存在着固定关系的。

3.经典文学的主流价值意识发生改变

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中沉淀了一个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认识,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对传统文学来说,汉语言文学是作为主流文化发展的,它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承担着教人育人的责任,文学作品内容精神与所提倡的主流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其精神面貌的塑造、内在品质的提升上。网络文学的发展吸引了许多人投入到汉语言文学写作上来,但是被蒙上娱乐化、个性化和市场化色彩后,这些作品已经处于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中所蕴含和提倡的主流认识和价值观相背离的状态。

三、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和体验问题的解决办法

1.多方发力,营造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氛围

要摆脱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阅读和体验的现实困境,需要多方发力,攻坚作战,引导大众积极参与经典阅读。首先,要发挥好学校的教育作用,教师应主动承担起学生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思维、习惯的培养,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引领他们钻研经典文学、挖掘人文精神。同时利用好学校图书馆,增加汉语言文学经典读本的数量,并通过汉语言文学经典读书日、经典专题讲座等有效引导经典阅读。其次,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父母要改变思考方式,和孩子一起探究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的文学性和价值性。最后,要动员社会大众营造良好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氛围,坚持以优质的内容发展网络文学同时,利用社会开放性图书馆提倡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

2.端正认识,转变经典读物的表现方式

要把握好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优点,利用网络技术,深入研究和挖掘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将其文化内涵、价值观念等以音频、视频、图画等形式表现出来,从不同角度引导人们思考和解读经典作品,从而吸引大众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体验。在各大网站、公众号等平台上,展示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内容,组织汉语言经典文学书籍讨论会、知识讲座,引导大众积极发表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后的见解与感受,进一步增强大众的网络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