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1 08:30:25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发展 分析

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可知,只有绝对的不平衡,而没有绝对的平衡。各个地区间由于受自然资源、经济政策、地方政府能力、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及经济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必然在经济发展方面存有一定的差距。不过,在同等发展阶段条件下,中国地区间存在的差距和发展不平衡状况同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要明显高于正常发展状况。目前,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并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特点。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资源供给与占有失衡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出现了一批包括深圳、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在内的具有地区特色的经济发展区,这些经济发展区在改革开放期间逐渐具有了自己的经济发展特色,而另一方面,虽然我国中西部地区只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巨大优势,但在经济发展阶段,只能充当供应能源原材料的角色,将当地的大部分自然资源输送到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仅有极小的一部分资源用于地区自身建设。

(二)利益分配失衡

虽然中西部地区将大量的基础能源和原材料输送到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但是该地区并未分享到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所取得的经济增长成果。

(三)人力资源投入失衡

现代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十分重要,要想提高物质资本的生产效率,必须以提高和积累人力资本为前提,由此可知,人力资源的投入将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发展空间产生直接影响。

(四)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

由于审批制度不完善,判断标准不明确及市场体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而由此带来的严重恶果主要表现为社会大规模、企业小规模进行低水平的重复性建设,使得大量的基础资源被浪费,严重影响了产业高级化的发展步伐,不良竞争也导致经济效益直线下滑,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现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得到改善。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的应对措施

(一)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

打破地域和部门间的限制,全面贯彻“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原则,大力促进城市和地区之间的“三联动”,即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和市场联动,对区域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实现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跨区域龙头产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产业优势。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整合应以优化政府和改革为中心。对政府的横纵向权力结构进行改革完善,通过法律、组织等方面对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和约束,从而有效解决行政区经济所带来的弊端。以联动发展之路带动地区间的共同繁荣。

对区域发展规划进行统筹管理,构建完善的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加快现代服务业、出口导向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让使其参与国际竞争及合作的主力军地位得到完美体现。中部地区的第一产业较为发达,它承担着为其它地区输送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重任,同时该地区是全国水陆运输网络的中枢,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全面贯彻“东引西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大对传统工业技术的改革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同西部地区的现实状况相结合,全面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和南水北调等开发策略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影响我国区域间合理分工及商品交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资源产品价格较低,而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较高,二者之间存在不等价交换现象;另一方面是地区间的分割和封锁。基于此种情形,应打破区域间的封锁限制,使各地区间形成一个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而对资源价格体系进行理顺,让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

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寻求“点”的突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三、结语

总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中,我们还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但只要我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寻求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卓元.中国经济从追求数量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效益[J].商业研究,2010(4):45-47.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2篇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是反应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整体情况的重要方面。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识别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探讨通过实现产业集群来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对策,以期为促进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对策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是反应某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综合体。随着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落实,区域政策在逐渐完善,互动的区域协调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各项经济发展要素的优化整合进程也不断加快。当前,应该更重视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重视通过产业集群战略来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发发展至今,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格局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固定资产投资的北上西进

投资的北上是指,投资热点转向环渤海地区。随着滨海新区发展措施的不断落实,环渤海地区的钢铁业、石化业、设备制造业以及港口物流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吸引不少的投资。投资的西进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引下,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将得到调整改善并必将不断升级,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以及一些加工贸易企业。

1.2 中部凸起的工业增长

从当前我国的总体情况来看,各区域的工业增加值近年呈现回落的趋势,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回落幅度较大,其他欠发达区域的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回落程度较小。

1.3 经济集聚化度逐渐提高,出现多城市群和大都市圈

随着经济大发展,在集聚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人口以及经济的活动更为活跃,并逐渐呈现向城市群和大都市圈集中化的趋势。这直接刺激城市基础建设投资和消费的需求,还进一步促进其自身的持续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更多的城市群和大都市圈不断显现和形成,加快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的进程,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格局。

1.4 东北及西部对外贸易比重提升

从出口格局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增幅较高;从进口格局来看,这几个区域的增幅也在不断提高;从贸易顺差来看,除首都经济圈外,其他区域均实现了较大的顺差。东北地区以及西部的对外贸易比重正在提升。

2.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对策――产业集群

2.1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一,产业集群强调整合区域资源。产业集群不是简单而机械性的要求区域平衡性发展,而更为强调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优化来发力,寻求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道路。例如可以利用人才优势来发展中关村的信息产业,利用地域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产业集群战略来发展区域品牌和经济。

第二,产业集群更突出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形成的氛围有利用促进地域高质生产要素的集中,通过集中地域生产要素来寻求技术进步,并在区域集群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播、融合和创新。

第三,产业集群强调区域发展资源整合产生协同效应。产业集群需要投入的要素除了资本、劳力、自然资源,还强调企业家资源的培育的投入,实现当地政府、行业协会、教育部门、金融业对产业发展的协同。通过不断的资源整合,与内外部经济发展环境相适应,促进区域向“学习型”区域转变,最终提高区域动态的竞争力,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2.2 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 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产业集聚群内的企业不仅可以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花费的投资,并且集群内的企业能够实现高度和细致的分工进而协调合作,促使群内企业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产品品质得到的提升。这不仅带动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实现外部规模经济。例如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在相关政策和地域政府的支持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在做强优势产业的同时,壮大了工业这一主导产业的规模,最终促进了当地食品加工业、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业、陶瓷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批极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第二,产业集群利于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通过产业集群,同行业现有厂商、潜在竞争厂商、现有竞争厂商、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重要客户都将被聚集到一起,形成彼此的合作、竞争、模仿、超越。集群的方式加快了高端人才在群内的流动,间接提高群内企业经营的透明度,促使企业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第三,产业集群促使交易效率提高。产业集群内部拥有共同的背景和文化,在语言上、运营规则上逐渐趋同,企业间的沟通交流更为有效,避免更多冲突,最终形成和谐的合作氛围,企业间的信任度提高。通过技术、资金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合作促成交易。

第四,产业集群促使资源的聚集,促进区域城市经济发展。产业集群促进资本要素、技术要素、人口要素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在促进区域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和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重要的是人口要素的聚集,无形中形成了新需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包括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的提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等。这些发展都会反过来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经济发展的提速,最终刺激区域经济的发展。

2.3 通过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第一,优化产业集群对内外和对内的社会关系。发展中间机构,促使其成为产业集群保持良好合作和运行的剂。中间组织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在咨询、策划、信息、市场等方面为集群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积极主动促成合作,干预不良竞争,积极维护和处理集群企业与外部市场的关系,促进集群企业健康发展。另外,在处理产业集群与地区利益时,应兼顾较弱企业团体的利益,充分调动和利用区域独特的社会资本优势以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于此同时,以诚信的态度与集群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交往,建立诚实、互信互利的关系。

第二,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区域经济,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产业集群过程中,应有目的而为。政府应适当放松管制,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相关的服务,以实现企业运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另外,政府应适当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干预,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企业的资源配置,促使企业在自然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和效率。政府可为产业集群营造公正、公平的竞争氛围,努力解决必要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问题,建立良性的竞争制度和纠纷处理机制以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

第三,提高产业集群系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产业集群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自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自适应能力应通过提高产业集群系统内部各机构间的关系,使关系和谐化,提高合作能力,保证系统具备一定程度的开放性,保证信息在集群系统内外的顺畅传播和流动。自我发展能力是基于和谐系统关系上发展而来,集群企业应自觉遵守相互间的规则,通过协同合作来实现创新和发展,进而带动其他企业发展创新。

第四,加强产业集群的动态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依靠国家鼓励研发产业科技等政策,积极主动与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合作,共同研发集群产业相关项目和技术,鼓励高校优秀人才的在集群企业的就业及合理流动。尤其要注重对助于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的深入研发和广泛推广,通过技术扩散形成产业联动效益。持续的合作开发才能帮助产业集群实现动态创新,持续提高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3.小结

我国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够合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有着密不可分关系,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源泉和手段,是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区域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实践和积累经验,更好的通过产业集群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芬,邓宏兵,李雪平.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2]龚毅,刘海廷.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研究.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3篇

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应对策略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由于地理位置,特色产业,地方政策等不尽相同,也导致了各个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经济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当前我国中西部农村还是比较贫困的,同时贫困人口的数量也比较多。不均衡的农村区域经济对于长远的发展是不利的。

1、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产业结构依然以第一产业为主,且规模相对城市较小,从中看出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相对滞后。另外,农村区域的第二第三产业不发达也拖了农村经济的后腿。同时,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还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均存在内部发展不协调的情况。即在同一乡镇,几个自然村之间,因为过多原因有着显著的经济差距,且产业特征也极不协调。

2、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遭遇的问题及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深化改革,农村区域也面临着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可持续型经济等众多挑战。

2.1农村区域经济整体落后,产业结构调整困难。我国目前农业经济总量相对比较低,而在这些农业经济当中,有比较大的一部分并不是来自于农村,而是来自于一些涉及农业的第二产业。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农村人口的收入高低,并切实影响着农村人口的物质生活。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虽然有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区域,但是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依然分布在农村区域[1]。农村人口的收入低也是直接导致农村区域经济较为落后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农村区域的农业产业有着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同时缺少专业化管理及标准化运营等特点。同时和第二,第三产业的连接不够密切,产业链不够完善,直接导致了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环节相互脱节。另外,在农村因为受到生产力,成本等条件的限制农业经济比例依然偏低,对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依然困难。

2.2资金支持有限,人才资源不足。资金是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金融产业水平依然相当落后,无法满足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农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大量资金远远得不到满足。我国大多数的金融机构都在城市中,农村的金融机构少之又少,所以农村人口和农业生产企业获得的金融服务相当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息息相关,没有相对应的金融服务支持,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脚步。比如,一个农民想要承包水塘,扩大生产经营,但无法贷到足够的钱款,就不能够购买扩大生产所需的材料,设备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想要发展科技就需要各种人才。人才是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农村人才资源稀少,人才质量不高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增长。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面临着教育资源少,质量差,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更是极为缺乏,这极大限制了农村获得高质量人才的途径。同时农村因条件限制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且农村自身还面临着人才向外流失的不利情形,这使得农村地区人才需求愈加捉襟见肘,给农村经济的进步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一些需要专业人才的高新产业因为人才资源的匮乏根本难以在农村发展。

2.3城镇化缓慢,基础设施落后。在城镇化进程中投入的资金不够,直接影响了农村城镇化的速度,也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落后。“想要富,先修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交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农村基础建设及道路设施的落后严重影响着物资的运输与流通,同时对于该地区的招商引资更是有着诸多不利,基础建设及道路交通对于投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比如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农产品无法便捷的运往各地,这会极大地影响产品销售。

3、应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对策

3.1城乡统筹一体化,制定科学发展计划。选取部分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作为试点,尝试以城带动村,以点带动面,加速农村产业升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另外要加速农村土地转化,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计划。另外,政府还要加大对本地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鼓励有资金的农民创办企业并予以相应的帮助,从而解决农村区域大量过剩劳动力就业问题,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3.2加大金融支持,开发人才资源。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针对农村区域金融产业较为落后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建设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且与农村特点相融合的金融体系。国内金融产业应当相应的向农村倾斜;国家应推出对应的金融扶持政策,从而吸引各种金融机构在农村建设服务网点,为农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地区还需增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并着重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专业人才。同时要通过给人才建立优秀的工作平台及发展空间,增强农村本身对人才的吸引力。

3.3加速城镇化,加强优化基础设施。政府要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优化完善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在基础设施设计规划方面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制造有利的环境[2]。好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带来更多的资金,为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助力。

4、结束语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持续且艰巨的任务,这需要农村地区能够正确认知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困难,不怕挑战,抓住机遇。从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加强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及道路交通建设等等方面入手,排除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问题和困难,为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杨国梁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财政政策

1引言

国家只有通过制定区域的税收调节政策来为落后的地区带来较大的优惠,这样才能够实现新企业落户西部地区,从而振兴区域经济。同时,中央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完善的转移支付、财政支出的政策,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2调整区域税收政策

第一,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要以产业作为主体。由于国内的西部地区投入的有效资本量不足,而且资本产出效率低下,这种现实情况难吸引社会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建厂。政府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西部地区省份的企业税收,以吸引社会投资。制定产业的导向,优化完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逐步化解地区收入与输出政策及经济目标调整之间的矛盾。运用税收政策来鼓励社会企业和外资企业到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并统一内外部企业的所得税,适当降低税率。实现税收政策体系优化完善,调整国内的区域产业结构。要关注税收政策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完善、能源及原料产业优化及高新产业的建设中,这样才能够使中部、西部地区建成一个以资源开发为主、加工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以减税的优惠政策为主,以免税为辅,采用加速折旧、税前列支、投资抵免税收、信贷等各类方式,调节税收政策,逐步突出落后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满足区域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逐步实现对中部、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税收有效减免,以中央税收减免作为主体,这样才能够展现出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第二,要通过科技进步促进教育发展,要逐步改善西部地区生产人才资源投入力度不足,以及人才人力产出效率低下的现实。重点要通过政府的各类支持政策去转变过去税务筹划工具单一的不良问题,政府可以通过与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相关的激励方式,实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加强人员培训,颁布更多的优惠政策,通过应用更多的政策来吸引人才在企业落户。对于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可以减免个人所得税来吸引人才落户,对于科技水平高的公司可以适当地减免税收以支持企业的发展。加大科技企业科研成果的研制和科研资金的投入,对这些研发企业也可以出台税收减免政策,对公司购买的高端仪器设备,可以使公司加速折旧,鼓励公司购置新设备。并且鼓励社会上的企业通过建立风控资金、开发基金的模式,实现对关键技术的突破。第三,要推动中西部城市的旅游业快速发展,为旅游产业设计更优惠的政策。国内西部省份,在全国占有近23%的人口,国土面积达到了近57%,旅游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35%。西部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很高,因而就可以制定针对旅游业的税收减免政策,加快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1]。第四,逐步改革农业税制度,逐步实现统一的城乡税制目标。当前,我国的税制不能够体现出税务的公平性,主要是实现了二元税制,则不利于调节城市与乡村区域经济的差距和居民收入的差距。农业税收政策不合理,就会影响到农民的收入,也会影响到农村区域的发展,以及农民的需求增长,也会限制到当前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税收不合理就会为农民带来更多税务负担,也会进一步拉大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这就会造成基层的政府部门财政困难。

3调整转移支付政策

通过调整国内的转移支付政策,可以进一步积极地突出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作用,支持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样才能够尽量地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针对西部区域的人力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财政支持资金力度不足的问题,通过转变现有的转移支付模式,确定转移支付的标准,以及规范转移资金的使用方式,促使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应用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政策,实现财政资金拨付,可以应用中央政府转移支付政策,且也要使用横向转移支付。优化转移支付制度,应用因素法,实现支付更加精准化。建立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制度,有效协调中部和西部各省份税收的返还系数,这样才可以调动公司纳税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使财政向西部区域转移更多的资金,促进西部区域的发展。

4调整财政支出政策

调整现有的财政收入政策,要基于中部、西部地区落后的现状以及结合各区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状况。通过调整支出政策,有效改善当前西部地区政府财政支出结构,这样才能够提高财政资金支出对区域资本劳动力投入和区域产出效率的激励作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仍存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财力严重不足以及财政支出不够合理的问题,并且也存在行政管理费用的支出高于全国水平的现象,导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城市维护管理和基本道路设施建设的资金支出不足。造成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前西部地区教育水平落后、劳动力素质偏低、科技水平不高。

5调整财政投资政策

通过调整不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投资政策,使社会上的资本资金更多地偏向于投资西部不发达地区。改善西部区域的投资环境,通常,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要明显优越于西部地区,尤其是在税收体制机制、财政分配机制的投资环境上,发达地区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部门要将财政投资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要选择重点的投资方向和领域,提高投资质量水平,可以进一步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但需要有效改善当前西部区域自然条件和投资硬件环境,还要逐步处理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此才可以实现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最大限度发展西部地区经济,优化完善税收体制机制。创建良好投资环境,让财政资金的投资方向更多地倾向于西部地区,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的道路建设方面,吸引外部资本的投入。要针对中部、西部地区不发达省份投资环境不佳的现实,国家加大对中部、西部地区道路设施、电网设施、通信设施、桥梁基础设施的投资,要逐步压缩中央政府向东部区域提供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将投资重点放置于处理中部、西部地区经济不平衡方面。重点在农业、交通业、通信业、能源业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弥补之前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不良问题,重点考虑改善中西部省份的投资环境,同时,保证政府的投资资金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引领作用,引导社会的民间资本跟进投资。政府部门鼓励社会资本、外资资本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资力度,并拿出一定的财政资金的补贴和优惠。优化完善现有的改革、财政投融资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制度,逐步加大对西部区域投资的力度。在社会上建立风投基金、担保基金来加大对社会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扶持。利用多种融资渠道加强对西部高新产业、环保产业的资金扶持。此外,要有效改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落后的现状,并将旅游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与扶贫开发相融合。应用政府采购机制支持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并重点支持西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生态环保的政府采购。应该在社会上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企业化运营支持,以及实现公用事业的企业化运营管理,实现社会资本投资于西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优化投资模式,使社会资本能够享受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带来的收益。制定促进中西部投资的相关法律制度,优化完善区域财政政策机制,完善对落后区域的投资立法。

6结语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5篇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民营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区在全国的战略位置越来越清晰,海西经济区进入了一个崭新发展的时期。然而,虽然有中央支持、各方献策、台湾响应等有利因素,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要想发展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还是要面对诸多挑战的。如同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区的发展一样,县域经济是构成地区经济的基本元素。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经济发展要依靠县域经济的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海西经济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力量。

一、县域经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十二五”规划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加快推进

海峡西岸经济区涵盖20多个设区市的区域经济体,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独有的对台地理优势,未来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和决策。

去年,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单独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通过持续努力,到202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很显然,《规划》明确了“十二五”规划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加快步伐,持续推进。

2.县域经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个综合体,它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济活动相互交织,构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海峡西岸经济区内有25个县级市和101个县。2010年,经济区内县级GDP总额超过经济区整体GDP总额的60%。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体现在县域农业现代化、县域新型工业化、县域企业民营化等几个方面。

1.海西经济区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

农业现代化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要求,它也是衡量海西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成效显著。这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以优势资源为主导的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收入结构发生变化。2008年福建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965.01亿元,比上年增长5.1%,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同年,粤东四市农业生产总值也实现了稳步增长,农业生产总值为2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近年来,赣东南地区和浙南地区农业生产总值也逐年稳步提高。此外,海西地区在农业生产总值实现稳步增长的同时,农业产业结构也日趋优化。以福建省为例,目前,该省已初步形成沿海蓝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等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畜牧业、水产业、林产业、园艺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和畜禽、笋竹、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等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在农民收入方面,“十一五”规划时期,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民收入连续五年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2010年,福建省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在发展态势总体良好的状况下,海西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农业金融现代化发展滞后。当前,海西经济区普遍存在农业投入不足,农业融资渠道不通畅以及农业资本流失严重的现象。第二,农业产业化普及面窄,标准化发展落后。海西经济区内优质高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还只是初具规模,缺少产地贮藏、保鲜和加工环节。第三,农业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滞后体现在农业信息化水平落后、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不健全、民间农业合作服务组织发展迟缓等方面。

2.海西经济区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新型工业化是与传统工业化完全不同的现代工业发展的新模式,是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

从工业竞争力角度测量,福建省总资产贡献率为11.8%、人均工业增加值为0.840216万元/人・年、出口依存度系数为0.409319、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5439元/人・年,工业竞争力综合指数排名在全国处于第八位,海西经济区的整个工业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游水平。 从科技含量角度测量,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为0.33%,人均专利申请受理量为0.2409项/万人,科研占GDP比重为0.54%,科技含量指数在全国排名为第十一位。从环境保护角度来测量, 海西经济区的环境资源综合指标排名在全国位列第二名。

根据以上资料可以得出,海西经济区的新型工业在优化结构、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平稳发展。该经济区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推进新型重工业化进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传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该经济区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中还有一些矛盾亟待解决。这些矛盾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重化工业化与资源短缺的矛盾。2002年以后,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经济区就已经进入了重化工业化阶段。由于重化工业阶段的高增长产业,如汽车、造船和石化工业等大多数均为资源消耗性产业,能源消耗量系数高,对电、煤的需求大幅度上升。此外,海西经济区整体土地资源短缺,人均耕地数量很少。该经济区内的土地,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征地难、开发成本高等问题增加了重型企业的运行成本。这种资源的缺乏和对资源的高消耗度都制约了重化工业化的过程。二是信息化与现有技术结构及工业结构的矛盾。三是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源的矛盾。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是加快海西经济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主要途径,但是庞大的就业人口和低素质的劳动力却对技术进步构成了双重约束。

3.海西经济区县域企业民营化发展现状

民营经济自20世纪70年代以地摊、作坊形式产生后,发展迅猛,目前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以福建为例,1978年,福建省生产总值66.37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为31.01亿元,占46.7%;非民营经济增加值为35.36亿元,占53.3%,民营经济力微言轻。改革开放初期到1991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所有制结构。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意识被唤醒,市场力量迅速崛起。1992年以来,明确提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民营经济经济撑起了福建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力量。但同时,该经济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民营经济的某些政策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依然存在。虽然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已经有很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市场主体因身份、地位不同而受到不同对待的事例。二是民营经济的组织规模、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仍比较低。三是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经营者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四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仍需普及和加强。譬如,假冒欺骗行为,缺乏现代契约合同意识而最终导致资金等各种纠纷和案件,雇用童工、克扣工资、虐待雇员现象,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结语

县域经济作为地方经济的基础要素,其发展状况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但是在稳步前进的过程中还有些问题存在,需要解决。

参考文献:

[1]海峡西岸经济区热点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

[2]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0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6篇

一、地区间差距较大且不断扩大

一是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43.3%、21.7%、20.9%和14.1%转变为55.3%、18.9%、17.4%和8.5%,东部地区提高了12.0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下降了2.8、3.5和5.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遥遥领先,与其它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

二是从人均GDP来看(见表1),1978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641元、291元、261元、508元,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东部地区的45%、41%和79%,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最大。20世纪80年代,四大地区人均GDP保持了同步增长的态势,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并无明显扩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四大地区之间的差距急剧扩大,尽管西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均GDP的相对差距还是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79年、1986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再从人均GDP增长速度看(见图1),20世纪80年代四大地区人均GDP没有明显的差别。然而,1990年以来,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这种区域间增长率的差距比较大。从总体上看,自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波动,但基本上呈现出东部地区增长较快,其他地区增长较慢的不平衡格局。

人均GDP相对水平的变化(见图2)清楚地反映了四大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的相对变动趋势。

总之,在20世纪80年代,四大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保持稳定。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前期,四大区域间的差距显著扩大,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尤为突出。2000年以后,四大区域间的差距仍然有所增长,但变化的速度已经较为平缓,2004-2006年四大区域人均GDP的差距基本保持稳定。

三是从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看(见表2),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总值为48993.01亿元,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8.60%、14.06%、14.02%和13.33%。东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远远高于其它三个地区。

2003年,四大地区的工业总产值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东部地区增加的速度最快,东北地区增加最慢。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7.83%、18.25%、15.25%和8.67%,虽然东部地区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还是超过了中部、西部和东北三地区之和,区域间差距仍然很大。

四是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四大地区间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差距更大。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79年、1986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从表3可知,改革开放初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东、西两大地区的差距最大,其绝对差距为110元。2000年,绝对差距为2638元,2007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绝对差距达到5935元。

五是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看,地区间差距仍然存在,且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方面东西部之间差距,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1.51倍。1990年以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一直高于其它3个地区,且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西部地区的1.90倍,2000年为2.25倍,2007年为2.26倍,地区之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二、地区间、省际间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区域之间存在差距,还表现在地区内省际间差距的存在。近几年来,这一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下面我们用Theil(泰尔指数) 分析一下各地区内省际间的差距变化,见图3。

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内部的差距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变化不大,然而,从2000开始,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发生了明显变化,这表明,尽管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有效地缩小了西部地区与其它3个地区的差距,然而这种改善在西部地区内部并不是均衡分布的,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在近年来急剧增大。

一是从生产总值来看,2007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47864.1亿元。其中,四川、内蒙古、广西和陕西4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在西部地区的前4位,四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28017.81亿元,占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58.54%。、青海、宁夏三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在西部地区的后3位,三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2015亿元,占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21%,相当于四川、内蒙古、广西和陕西四省区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7.20%。

二是从人均GDP来看,2007年,全国人均GDP为17896元,西部地区中只有内蒙古超过全国水平,新疆接近全国水平。西部地区12省市区中,内蒙古的人均GDP最高,贵州最低,只相当于全国人均GDP的37.67%,相当于内蒙古的26.38%,两省区之间的差距极大。

三是从工业生产总值来看,2007年,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之和为18804.20亿元。其中,四川、内蒙古和陕西位居西部地区前3位,分别占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20.81%、14.59%和13.53%;三省总和占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的48.93%。、青海和宁夏位居西部地区的后3位,分别占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0.15%、1.83%和2.02%;三省总和为752.36亿元,占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的4%。

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西部地区内部省际间存在极大差距。大致而言,四川、内蒙古等省区发展相对较快,而、宁夏等省区发展相对较慢。

三、特点:不平衡、多样性与复杂性

从上面四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不仅四大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发展差距,而且各地区内部省际之间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从而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首先,就其多样性而言,一方面,从地区之间的发展看,四大区域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尤为明显,而且这种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从地区内部的发展看,各地区内部省际间经济发展也不同步,存在一定差距。而且,由于各个省、自治区自身的特殊性使得这种差距表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指标上。正因如此,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7篇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趋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31-02

加强地区内部整合,形成紧密合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对于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三角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缺陷,正视这类问题,找到解决它们的切入点,有利于扬长避短,达到更好发展的目标。

一、长三角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经历了由“政治挂帅”转为“经济增长”的过程,经济指标的高下成了政府、官员优劣评价的直接依据,由此导致不少地方政府只顾辖区利益,对经济运行加以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其主要表现大致如下: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阻滞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并限制本地企业的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外移,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经济纠纷时往往偏袒本地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突出表现为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不少地区在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之外,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大打“政策倾销”战。

2.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但是,在长三角都市圈内,不少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行政区域,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相当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口之间竞争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布置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

3.城市产业结构趋同。许多地方政府在规划产业发展时不顾自身客观条件,争相发展高科技产业。产业同构是长三角一直走不出的误区,无论是过去的16城市中12个城市上电信、11个城市造汽车、8个城市搞石化,还是现在各个城市都在发展的高新技术园区、创意产业园、物流园区、中央商务区,在食品饮料、纺织、印刷、塑料、办公机械设备等产业方面,“长三角”江、浙、沪三地的同构率竟高达80%以上。据测算,上海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0.82,上海与浙江的相似系数为0.76,而江苏与浙江的相似系数则高达0.97。

4.区域公共问题凸显。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造成了长三角区域内生态环境被破坏,土地资源紧张,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问题凸显。长三角拼土地、拼资金、拼环境的投资拉动型外延增长模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高能耗、高污染的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偏高,造成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主要水体、土壤污染严重、酸雨发生频繁 、“三废”排放激增和食品安全危机等,致使长三角成为中国酸雨多发区和水环境严重污染区域。

5.持续发展能力问题。长三角地少人多,资源贫乏,尤其是事关工业发展的能源、原材料大都依赖国内外市场供应。因此,这里不仅人口密集(包括外来务工人员),而且工业项目星罗棋布(从遍布乡村的乡镇企业到今天日益增多的外资项目)。在高投入、高速度、高消耗、低附加值的粗放增长方式作用下,长三角地区工业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保压力已经十分严重,能否持续发展将迎来日益尖锐的挑战。长三角许多以高度专业化和价格竞争为利器的产业集群已进入低谷或调整期,有的产业集群甚至难以为继。

二、长三角经济问题的解决之策

解决长三角的种种问题,关键在于创新机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步推进区域市场、产业与制度的一体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至今,地方政府仍然拥有大量的经济资源,并且掌握着强大的行政力量与管制手段,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也是政府授让资源于市场、还权于企业的过程,其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市场则是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动力,制度是一体化的保障。创新一体化机制,必须要从政府、市场与制度三方面着手。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8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国务院在十之后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规划明确指出了中原经济区的具体范围,包括 5省30市3县(区):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2011年末总人口1.79亿,地区生产总值4.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13.3%和9%。

《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从其功能定位可以看出,国家要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物流中心。

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必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为中原经济区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强对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进行研究,对于全面降低物流费用、培养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区域物流概述

1.1 区域物流的概念

目前,我国对于区域物流没有统一的概念,笔者认为:区域物流是指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物流活动体系。该体系能够适应区域环境特征、提供区域物流功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实现有效组织与管理。区域物流主要有以下特征:(1)经济的差异性。(2)资源的多样性。(3)物流的独立性。(4)系统的完整性。

1.2 区域物流的理论基础

有关区域物流的理论研究不多,业内较公认的理论有:(1)艾伯特·赫希曼提出的非均衡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一个区域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采取一系列脱离均衡的行动。(2)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提出的协同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物流的协同效应是由区域物流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它要求在区域物流规划中消除物流系统内部相互离散、冲突或摩擦的因素,让整个系统处于有序状态。(3)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要实现平衡发展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区域经济增长由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即增长极)向其他地区渗透。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应首先选择一定地区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的均衡发展。

2 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2.1 中原经济区物流发展的优势

中原经济区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具有发展物流业的一系列优势条件:(1)物流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中原经济区规划》的逐步实施,未来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2)消费品市场潜力巨大。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收入倍增计划:“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中原经济区覆盖1.79亿人口,可以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的消费水平会不断提升,消费品物流发展潜力巨大。(3)区位优势突出。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原,承东启西,交通发达,具有发展物流的区位优势,未来将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中心。(4)劳动力成本低。中原经济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高校物流相关专业毕业生达16 000多人,物流专业人才可得性较高,而且劳动力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2.2 中原经济区物流面临的挑战

中原经济区物流业虽然区位优势明显,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1)物流发展缓慢。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中原经济区物流发展相对缓慢,商品交易和物流配送方式落后,势必会影响城镇化的进程。(2)经济开放度低。中原经济区虽然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意识不强,外贸依存度较低,外资规模较小。(3)区域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省加大了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抢占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制高点。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郑州乃至中原经济区的物流将面临周边省市的激烈竞争。

3 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的现状

中原经济区物流业近几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服务水平显著增强,配送效率逐步提高。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业存在的问题逐步暴露,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物流观念落后

物流业属于高投入、回报慢的行业,部分领导对物流的认识较为肤浅,造成物流业总体发展缓慢。多数企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物流对降低企业成本、增加利润、改善投资环境的长远战略意义。同时,很多物流企业对自身的定位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导致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很多物流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3.2 物流成本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物流行业增速进一步放缓,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仍将维持在18%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发达国家为9%左右),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偏高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目前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小而多的现象普遍存在,重复建设较为严重,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现代管理手段落后,机械化水平较低。这些都造成物流运行效率低下,成本较高。

3.3 物流标准不统一

由于我国物流起步较晚,很多物流标准还没有建立,如汽车、包装容器、托盘、集装箱等标准不统一。企业的EDI系统各自封闭,技术标准不统一,造成信息不能共享。物流企业相互协调性差,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使企业物流活动很难达到经济规模。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认识到物流标准不统一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已经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对物流标准进行认真研究,相继出台了一些国家物流标准,推动了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建设和发展。但物流企业的情况差别很大,这些物流标准要想在企业得到认真执行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3.4 物流信息化水平低

据统计我国仅有40%的物流企业采用物流信息系统,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原始的方式处理物流业务,比如手工操作、人工装卸等,物流效率很低。我国物流信息化起步较晚,信息化程度较低。许多物流信息技术,如条码技术、射频技术、EDI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在企业处于摸索阶段。中原经济区各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运用不一,提供信息服务的公共平台进展缓慢、各系统不能信息共享。

3.5 第三方物流规模较小

国外物流业的发展经验表明:当第三方物流需求占社会总需求的50%时,物流产业才能形成。因此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目前,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市场的比重,日本为80%,美国为57%,我国仅为18%。中原经济区不仅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而且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也较小。因此,如何培养和发展一批规模较大的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使他们能够和国内甚至国外的物流公司进行竞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3.6 缺乏物流人才

随着中原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必将进入蓬勃发展期,今后将需要大量的物流人才。而真正拥有丰富物流管理经验,懂得现代物流运营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高层次、高技能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稀缺。中原经济区从事物流专业研究的机构和大学很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是微乎其微。从中原经济区的长远发展来看,高级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为中原经济区物流发展的瓶颈。

4 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的对策

4.1 转变思想,加快物流整合

物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消费扩大内需。长期以来我们对物流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物流业总体发展缓慢。物流要发展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尤其是各级领导要能够认识到物流对经济社会的巨大作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步伐,鼓励中小物流企业资源整合,加大政府对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本土大型现代物流企业。

4.2 改革物流管理体制

现代物流业是新型服务业,涉及面广。在落实好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中原经济区各省、直辖市、县域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加强对各地物流发展的协调研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抓紧解决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税收、土地、融资等重要问题。引导和鼓励物流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建立政企分开、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的物流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规范运输管理,促进物流服务的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加强对物流领域的立法研究,完善物流的法律体系。加强监管,规范物流市场秩序。

4.3 完善物流标准体系

根据物流标准编制规划,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政府管理机构和物流管理协会要尽快淘汰落后的行业标准,制定全国统一的政策法规、计量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等。对标准制定实施改革,加强物流标准的协调和配合,充分发挥企业在制定物流标准中的主体作用。加快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标准的推广,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设施、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4.4 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配送效率,为客户创造利润。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以自己的核心业务来满足客户需要,服务水平符合客户的期望。因此,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通过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物流设施的现代化、物流作业的高效化、物流业务的规模化来实现规模经济,创造利润。根据国外物流发展所经历的道路,中原经济区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途径可分为以下两种:首先,通过本地物流公司自身业务不断壮大,积累资源和物流管理经验,再发展成为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物流服务。其次,通过合并重组进行资源整合,迅速壮大自己的物流能力,跨越式发展成为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4.5 推动重点领域物流的发展

河南省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是把医药、钢铁、食品冷链、汽车、粮食、家电、邮政、纺织服装、花卉、建材等十大物流行业作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突破口。因此,中原经济区要加强石油、煤炭及相关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石油、煤炭等行业完善的物流体系。完善城镇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农产品进城、日用消费品下乡的高效物流体系。实行医药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提高医药物流配送效率。推动汽车和零配件物流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汽车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发挥邮政现有的网络优势,大力发展邮政物流,加快建立快递物流体系,方便农村和边远地区的生活。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应对战争、灾害、重大疫情等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4.6 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鼓励企业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减少交易和信息处理成本。加快物流信息化在企业的运用,如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EDI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货物入库、储存、分拣、出库、装卸、存取的自动化,从而大大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4.7 重视物流人才培养

当前,物流人才的匮乏已经严重阻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必须加快物流人才培养的步伐。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首先,通过高校培养各层次专业物流人才,充实到物流企业和物流管理岗位。在高等院校,特别是综合大学设立物流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队伍。其次,对物流企业现有人员进行短期培训,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培训内容,以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再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强化职业技能教育。最后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有经验的高级物流人才到中原经济区工作。

4.8 大力推广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达到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三者的协调统一。随着国际化竞争的加剧及绿色消费观念的兴起,物流企业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树立绿色物流观念,用战略眼光来看待绿色投入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其次,物流企业必须积极实施绿色物流,重视环保投资,不断采用新技术,节能降耗,提高环境质量。通过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使绿色物流贯穿物流活动的每个层面。最后,要构建绿色企业文化,以绿色意识贯穿于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

5 结 论

优先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建立信息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的有序发展。中原经济区物流业争取在未来几年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

虽然近几年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但要想真正降低物流费用,使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范晓林.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 沈建男,刘青.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2):109-110.

[3] 李欣蔧. 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 南昌: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 张威.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J]. 现代商业,2009(23):8-9.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9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征促使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相适应。早在5.4运动期间,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在欧洲和美国的教育考察后指出,大学是社会的典范和文化的中心。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认为“服务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自21世纪初,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大学职能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不仅要有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也有塑造和引领未来变化的能力。根据国外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如美国社区学院、德国高等专科学校、法国短期技术学院和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都不像科研型大学那样进行纯粹的理论研究、科学创造、知识创新,而是充分根据自身的特征服务企业、政府和社会服务,具体为职业培训、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运用其自身专长直接支持个人和地方经济和技术提供有效的服务。

目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包装印刷实训基地、装备制造实训基地两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也是中国高新区(现代装备制造与汽车技术)人才指定培养基地。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形成“以学院为主组织学生实训”的“中山火炬模式”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部级产业基地、五大主题产业、四大新兴产业、300余家企业,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方面大有可为,在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才能与政府、企业、社会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推进自身的发展,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高职院校只有为社会进步和企业的需求出发,建立起社会服务的教育体系,才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行业、企业提供更丰富、实用、直接的服务,不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动力和活力,这也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更好地实现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山区域经济有效融合,推进中山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目标,本课题对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服务发展现状和主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适合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的初步方案,以期对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及中山市的全面发展有所帮助。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中山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中山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制定科学可行策略,明确提出“一个枢纽,两个基地,三个试点”的战略发展方向,努力打造珠三角大都市生活圈的重要交通枢纽功能,推进沿海产业带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珠江口西岸重要服务业基地建设,加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全国创新审批方式改革试点和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创新试点建设。

1、地缘优势产业。中山是连接深圳和广东省西部地区的一条黄金走廊,近年来广珠轻轨、西部沿海高速、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的建设,以及周边有五大机场和四大外轮深水港,占据全国前十的港口集b箱吞吐量,天然的海运良港,75分钟抵达香港的便捷航线,为中山提供了便捷的对外贸易通道。现代物流已经成为中山的重要产业,中山计划利用十年左右时间成为珠三角区域物流中心。

2、“一镇一品”的互补性经济模式。中山是广东产业集群创新试点城市,现已成为珠江口西岸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城市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山拥有拥有浓厚的“亲商安商、扶商富商”发展氛围,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其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已实现蓬勃发展,各镇错位发展,“一镇一品”已经成为中山独有的经济模式,已培育出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产业园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专业品类生产集散地,成为中山市最具特色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已形成独有的中山发展模式。

3、现代工业的火炬传奇。1990年,国家科技部、广东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共同创办部级高新区,即中山火炬开发区,中山火炬开发区已经成为中山工业最发达的区域。现今,中山火炬开发区有20多个国家的知名企业,共计1000多家,规模以上的有5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近30家,有中国包装印刷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基地、中国装备制造基地和中国电子基地,拥有七块部级牌子,成为全国高新区之最。中山的火炬速度。“火炬模式”和“火炬现象”享誉全国,成为现代工业的火炬传奇。

4、文化名城。中山市历史悠久,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具有崇文重教、和谐博爱的精神特质。孕育了许多享誉中外的历史名人。中山本土的香山文化为岭南文化增添了色彩,如今的“慈善万人行”和“全民修身行动”彰显了中山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城市精神。

(二)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人力资源的成长、人的知识技能、人对新技术的学习掌握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依存共生,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高职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T.w舒尔茨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他在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美国农业产量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德国战后经济迅速崛起的“秘密武器”是职业技术教育:日本“经济发展的柱石”也是职业教育。这些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运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劳动者的素质进行提高,让他们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推动经济快速前进。

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管理能力,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是现今迫在眉睫的问题。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师范、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足中山火炬开发区,为中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等支持,为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形成独具特色的火炬模式。

2、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中山是广州、香港、珠海的交通枢纽,深中通道的建设更加强了中山与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这一区域也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也是产业结构升级最迅速的地区。这样的区域特征必然对高素质人才合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更高需求。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和产业的优化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对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快速发展、大力推进的发展契机,同时也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重要依托。园区呈现为几个突出的特点,即产业具有突出的高科技特征、产业的高科技含量充实了专业和课程的内涵、园区产业研究开发具有工程性研发的特征,这些因素对于推进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能力的提高,为学院办学水平和培养人才能力的提升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要⒐愣建设成“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提出增强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双提升”的战略目标,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新的思维和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上水平。”“推进校企合作,建设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面向更广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这些举措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高校社会服务体系的历史回顾

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这一理念是源自于19世纪中叶美国赠地学院。1862年美国颁布了《莫雷尔法案》,其核心思想是“威斯康星思想”,这一思想是随着威斯康星大学建立之后得到赠地,继而发展起来的。1904年,范・海斯(VanHire)为威斯康星大学校长,他指出“州的边界就是大学校园的边界”,大力推进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19世纪末20世纪初,“威斯康星思想”得到广泛推广,大学的图书馆、实验室向社会开放,全州都是大学校园,高校成为州的“灵魂”和“智囊”。威斯康星打破了高校封闭的体制,开创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先河,对世界高等教育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国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1988年,在第三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总理提出,“高等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进一步发挥学校的潜力。”“开展社会服务,包括有偿服务,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加以选择。”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指出:“高等学校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从此,我国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得到了法律和政策的保障,走上快速发展的通道。

(二)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2004年4月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创办,现已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中山火炬模式”,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园区建大学,已成为高职院校独具特色的代表,受到国家、广东省的高度重视。

1、军地共建培训基地。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政府合作共建交通战备器材保障培训中心和人防教育主题公园,政府提供土地和资金支持,火炬职院提供人才与管理,并设立人防与应急管理专业,编写了《人防与突发事件安全防护教育》和《防空防灾知识与技能》教材,推进军地共建的培训基地建设。此外,火炬职院还与国家和省交通战备办公室联合共建广东省交通战备器材保障培训中心,并编写了《装配式公路钢桥构件图集》和《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与管理培训教程》的教材,联合开展培训。

2、校协共建培训学校。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山市现代服务业协会合作,共同建设中山市现代服务业职业培训学校,为社会人员及在校学生提供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金融管理、物流管理、项目管理、装潢设计与制作等围绕现代服务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及考试。

3、联合共建科技平台。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开发区管委会合作共建“光机电技术创新平台”,政府出资900多万元,成立了中山市首个光学工程技术中心,为中山火炬开发区光学企业提供检测和技术服务。

4、回炉培训企业员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发挥高校技术优势,积极面向社会展开资格鉴定和技能考试培训,为企业员工提供“回炉”培训,逐渐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培训服务。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