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舞蹈教师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26 16:05:23

舞蹈教师论文

舞蹈教师论文第1篇

依据舞蹈教学中美感因素以培养内在美、外在美和综合美为目标,提出以下三方面舞蹈教学中舞蹈美感培养的策略。

(一)注重艺术修养,努力提升内在美在舞蹈艺术内在美的培养上,主要围绕着内在美和气质美两个方面入手,看似相近,实际上又各不相同。一方面,提升艺术修养的内在美。主要是从学生们的文化水平提升、艺术内涵培养、艺术领悟能力提高等方面入手:要求师范院校的学生不但要注重日常的舞蹈训练,文化课、尤其是关于舞蹈方面的艺术理论课,一点都不能松懈,牢记舞蹈艺术方面的要领和宗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们的艺术领悟能力。另一方面,提升艺术修养的气质美。大凡舞蹈艺术,都十分注重舞蹈演员的气质美,这方面既有来自五官的美,也有后天培养的气质美,这就需要在舞蹈美感的日常训练中,由教师来严格要求学生们舞蹈中的一颦一笑,甚至是每一个眼神,都是需要经过专业指导的。

(二)注重培养训练,努力提升外在美在舞蹈美感的外在美上,包含得比较宽泛、也比较系统,而且也是师范院校舞蹈教学的中心任务、重点任务和主体任务。外在美的培养也是从两个方面入手:

1.提升舞蹈艺术的形体美应该说,形体美是从小抓起的,尤其是芭蕾舞、体育舞蹈等人才的培养上,尤其注重形体美的培养,这里面十分复杂,包括饮食的科学搭配,体重的科学控制,身高的适龄成长等,都属于舞蹈艺术形态美感培养和训练的范畴。上述这些所说的就是舞蹈的美感训练,同时,美感训练又是基本功审美训练的培训基础,二者在舞蹈的美感训练中需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既要训练学生对美的表演能力,又要训练学生对美的表现力。例如,男女舞伴站立的姿势,身体自然直立的程度,以及眼睛平视、肩膀自然平放、挺胸、双膝微屈、重心自然移动等形体技巧的掌握程度,都是舞蹈艺术形体美中的科学训练范畴。

2.提升舞蹈艺术的动作美动作美的训练和提升,主要表现为实践教学,或者以赛代练的教学,是舞蹈教学中美感训练的主要途径:一是要有正确的传授,包括动作的名称、要领、练习方法,甚至对每一个舞蹈动作进行分解讲解,对于结构复杂的动作,要按照动作结构或者身体部位来逐步进行讲解,并且配合身体动作,在舞步中自由发挥出来。二是要有正确的示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概念,确保学生提高动作质量和表现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增强舞蹈动作的特殊表现力,正确引导学生,热切感染学生,从而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让每一个师范院校的学生都能做到技术规范、节奏准确、舞姿曼妙等动作美。三是要有高度的提升,即在动作美感训练到一定周期,学生水平达到一定水准之后,更要注重对学生们艺术水准的拔高,注重舞蹈的难度增加,使得在高难度、高水准的前提下,学生们的舞蹈动作更具协调性与连贯性,更加流畅、更具美感,调动学生们把气息和舞蹈情绪贯穿到身体的所有部位,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

(三)注重硬件装饰,努力提升综合美这里所说的舞蹈艺术的综合美,是在学生们兼具内在美、外在美的基础上,文化艺术修养和舞蹈基础训练都已经达到一定水平,达到一定水准之后,开始表演独立的作品,开始舞步天下之前需要做到的美感训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提升舞蹈音乐的水平。“乐是舞之魂”,在舞蹈美感的培养和训练上,对音乐的感觉和与音乐的协调,都是不可或缺的。如何能让学生们在真正的比赛和表演中,做到“人乐合一”,是需要舞蹈教育教学工作者下一番大的功夫的。舞蹈音乐的美感训练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必须要调动学生们多学、多听、多练、多领悟,这“四多”是一项都不能缺少的。另外,还要引导和调动学生们大量收听各种风格的音乐,找到合适自己的风格并加以训练,才能使自己的舞蹈水平有所提高,才能让音乐的美感彻底地展现出来。另一方面,提升舞蹈服装的美感。这一点泛指舞蹈表演中需要的一切硬件设施,包括灯光、舞美,舞蹈演员的发型等,舞台上的设计等,尤其是在服装设计上,服装配备上,更需要用到心思、下到功夫,让服装、装饰等硬件设施,与整个舞蹈、整体演职演员完美的结合到一处,化为有机的一个整体,把舞蹈美感真正地展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真正的艺术美。

二、结语

舞蹈教师论文第2篇

1.1打牢舞蹈基础,传授中国民族舞

民族舞的风格也多种多样,要从民族舞的实用性等多种角度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舞蹈。在对民族舞的讲解之前,需要对这个民族的地理特征、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做一个详细的讲解,在学生对这个民族充分了解之后,对舞蹈的动作进行分解,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习,学到其中所展现的民族特色。比如“东北秧歌”,“手巾花组合”是练习踢腿功,“跳踢步”可以彰显活力。所以这种舞蹈对幼儿教学很有帮助。还有一些其它民族的舞蹈都非常有实用性,通过掌握这些练习,可以对幼儿的灵活性、协调性训练有帮助,提高幼儿教学质量。

1.2结合幼儿特点,激发创造力

根据幼师教学特点,要先弄清楚幼儿教育与舞蹈之间的关系,了解教学内容。学习少儿舞蹈,可将舞蹈的教学进度与内容相结合并了解专业术语加以记录,学习舞蹈教学的基本内容、教学方式等,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创编的过程中,还应以学生为主体,不论编得好坏,都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适当地给予鼓励,激发学生创造力,让学生有信心去创编舞蹈。创编出优秀的舞蹈对于幼师专业极为重要,所以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底,学好民族舞蹈与少儿舞蹈。

2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

2.1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身体差异及其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要求,可以集体授课,也可以一对一的辅导,教学不能急于求成,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将舞蹈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贯穿其中,使形体、动作快慢、协调性等逐步提升。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制定适宜的方法。比如一些文化课成绩好,但舞蹈功底差的学生,可以要求其对舞蹈动作要领的提升,对舞蹈的欣赏力和教学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加强对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那些文化课成绩较差,但有舞蹈学习天分的学生,应注重培养他们对舞蹈产生兴趣,对于舞蹈的规范性要严格要求,认真地上每一节课,也要培养一颗爱心,对于幼儿的教育更为重要。.

2.2提高幼儿舞蹈教学技巧

教师应坚持将舞蹈的知识技能与舞蹈创编能力融为一体的理念。首先,鼓励模仿动作。以参与课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观看舞蹈表演从而进行模仿,再根据自己的想法以及身体对动作的感知和协调性来体会动作的要领。其次,进行联想,多次练习。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对以前的舞蹈动作及其舞蹈的精髓进行联想,通过联想动作及其方法,可以巩固动作,也能培养出积极思考的习惯。最后,进行想象,创新舞蹈。舞蹈创编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还能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创作乐趣,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创作中,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3肢体语言的美育功能培养

舞蹈是一种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的方式,从而展现美的语言。舞蹈的美体现在两个方面:舞蹈本身的动作连贯性、协调性等;舞蹈老师的形体美。舞蹈本身的动作示范,首先要把动作全面地示范出来,让学生对舞蹈大致有个了解,同时学生也会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使老师在学生之间树立较高的威信,有助于以后管理学生。然后是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的统一。舞蹈老师的形体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力,教师的言行都会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教师的艺术涵养也对学生美的追求有重要作用。舞蹈教师用肢体语言传递着美的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阐述观点及内容,亲近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幼儿师范学生的舞蹈教学质量。

2.4运用多种语言,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舞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和学生交流至关重要。教师具备的三项语言能力:专业语言、感觉语言、形象语言。专业语言指在舞蹈教学中,能对所教的舞蹈按专业要求准确地表达出来。感觉语言指教师能以正确的思维感觉来引导动作的规范性。形象语言是在专业语言和感觉语言的基础上的升华,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赋予舞蹈的活力。这三者之间互相作用,共同提升。教师在对舞蹈专业知识讲解的同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炼性,要做到言简意赅,使学生容易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语

舞蹈教师论文第3篇

(一)多媒体技术。多媒体(Multimedia)一词来源于“复合,多样(Multiple)”和“媒体(Media)”的组合,是融合两种以上媒体的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技术,又称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展示性得到极大优化,课堂的生动性和互动性也大大提高。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性。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都是非舞蹈特长生,这些学生绝大多数以前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舞蹈训练,包括舞蹈基训,有的以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舞蹈,甚至存在对舞蹈认识的偏见,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不高。这些学生与专业舞蹈学生相比,在舞蹈课程的实施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比如学生基本的软开度不好,身材比例不佳,体力弱等等,这些都成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顺利实施的困难所在,但同时这些学生由于没有舞蹈学习经验,思维不受固有的先验经验的限制,因此他们又具有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优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而舞蹈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入高等师范院校学习舞蹈专业,就意味着他们将从“零”开始学习舞蹈技能。而根据舞蹈教育的规律以及人的生理特点,如果依照舞蹈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想将这部分学生塑造成专业舞蹈教师几乎不大可能。所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育面对生源构成的多层次就必然要求教学模式上的改变。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已经在其它课程教学中被广泛运用,由于它具有直观性、生动性、互动性等优点,这种手段对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教学来说,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激发课堂活力,调动学生兴趣,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时舞蹈大多数是零基础,她们的舞蹈欣赏水平也是较为低下的。学生只有懂得欣赏舞蹈了才会学好、跳好舞蹈,所以在盲目地进入舞蹈动作教学之前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让学生认识舞蹈尤为重要。但如果老师单单只用口述的形式来介绍舞蹈的美,那就和纸上谈兵无异。这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对舞蹈种类与特点进行更形象直观的了解。在舞蹈教学中运用视频播放相关舞蹈可以给学生呈现更丰富、多样的舞蹈体态和风格,比如芭蕾基础训练视频让学生懂得开、绷、直、立的体态;中国古典舞蹈剧目视频让学生认识到规范化的舞蹈技艺、程式化的表现手法、严谨的训练体系和相对稳定的美学法则;而中国民族民间舞视频则让学生感受到突出的民俗特征,地域色彩分明、风味浓郁、形象生动、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去感受不同舞蹈类属的风格和美感。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舞蹈作品的欣赏能力。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时空,让学生解更多的舞蹈赛事,如桃李杯、小荷风采、荷花杯、CCTV电视舞蹈比赛等等。让学生接触更多、更高水平的舞蹈作品,从而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使学生不光了解和掌握舞蹈技能、技巧以及国外舞蹈和中国舞蹈的各自风格和特点,而且还能通过对舞蹈作品的整体欣赏,逐步提高舞蹈作品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舞蹈艺术的学习能力

对于零基础的学生,如何来提高她们的舞蹈学习能力呢?这时,借助多媒体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情境导入。在学习藏族舞蹈之前,先放一段介绍藏族风土人情的短片让学生欣赏,学生通过观摩多媒体课件看到,青藏高原、喇嘛、布达拉宫、哈达等,并在老师的引导和提示下,学生懂得了由于地域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如高原缺氧、宗教朝拜、长期封建压迫等影响而形成了藏族舞蹈屈膝、前倾的基本体态以及颤动律等主体风格,而且在民族服饰等方面也获得了丰富的感知。这样,学生对教学内容就更容易理解了,学习动作要领也会更快更容易了。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动作学习能力。在学习技巧性动作或快动作时,光靠老师的动作示范是很有局限性的,比如芭蕾基训中一位小跳的练习,动作要领是学生要注意在跳跃的时候先半蹲,然后双脚推地,在空中身体保持直立垂直,要求绷脚尖、膝盖伸直并且大腿肌肉夹紧,如果只是靠教师现场示范和讲解,很多同学做出来的动作效果是:在半空中的姿态撅臀、脚背松弛、膝盖弯曲。那么,要想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小跳技巧怎么办?这时,如果出示一些一位小跳关键动作的图片,比如在半空中时状态的图片,或者利用电视录像将一位小跳动作进行定格,在播放时采用慢放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动作的每个环节需要把握的要点,教师与此同时辅之以重点与难点的讲解,这样学生就更容易在脑海里建立起一位小跳动作的具体表象,加深对动作的理解,从而能快速地学会动作,掌握动作要领,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四、凭借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舞蹈艺术的创编能力

幼儿舞蹈创编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但在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上,很多同学想破脑袋也创编不出好的舞蹈组合或剧目,这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尤为重要。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课堂舞蹈创编。当学生表演自己创编的舞蹈或者组合时,教师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再反馈给学生一起观看并对学生的创编情节、内容结构、编排的队形以及动作姿态等进行分析,教师同时配以讲解,在必要时可以暂停或反复观看创编中的闪光点,学生就能很清楚地了解自己创编的作品中存在的优势与缺陷,并能不断进行修改和练习,从而能创编出较好的幼儿舞蹈组合或剧目。这样,不光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创编知识。多媒体技术展示学习内容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多样、更活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或者课堂教学后要求学生观看舞蹈剧目的相关视频,欣赏一些获奖的舞蹈作品,比如小荷风采儿童舞蹈比赛中的作品,分析这些作品的创编思路与音乐的配合、道具选取等方面,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个方面可以有利于学生学习创编舞蹈基础知识。

五、凭借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舞蹈艺术的教学能力

舞蹈教师论文第4篇

(一)课程定位不准确

在舞蹈教育的课程中,包括舞蹈形体训练课程。目前,在一些高师院校中,舞蹈形体训练课程的定位并不够准确,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学生舞蹈的专业性,而是将目的放在了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和综合素质上。这样定位忽略了学生的舞蹈基本功状况,再加上有些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舞蹈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的发挥。

(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比较低

当前,我国高师舞蹈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并不乐观,而且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比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真正的舞蹈专业院校并不多,因此专业的师资力量十分的少。现在,高师很多的舞蹈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型过来的,专业素质比较差,这样一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舞蹈的质量。

(三)教学内容不完善

高师舞蹈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没有扎实的舞蹈功底,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过舞蹈,这样的状况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现状。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当前的教学内容并不完善,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求过高,不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严重的挫伤了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二、高师舞蹈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观念

高师属于师范类高等院校,其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舞蹈教育专业也不例外,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小学舞蹈教学,基于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舞蹈教育时就要明确,学生不但要学会跳舞,还要学会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因此,在制定具体的教学策略时,教师要充分的考察当前中小学舞蹈教学的实际情况,坚持做到与时俱进。

(二)精选教学内容,选择恰当训练方法

由于高师舞蹈教育教学目标具有特殊性,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及训练方法时,要充分的考虑高师教学的实际情况及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不必选择非常专业的舞蹈教学内容,而是选择涵盖知识比较多的教学内容,同时,所选择的舞蹈内容要能够进行二次创作,总之,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综合性的考量,不仅要能教会学生专业的舞蹈知识,还要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内容。在选择训练方法时,首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实际的舞蹈状况,之后再结合训练目标制定出恰当的训练方法。此外,还要注意训练方法的多样性,避免枯燥乏味,尽量的培养出学生对学习舞蹈的兴趣。

(三)遵循舞蹈艺术特征,提高教学的质量

舞蹈是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因此具有虚拟性和抒情性。在开展舞蹈教学时,要时刻谨记舞蹈的这两大特征。在传统的舞蹈教学中,教师采用简单的示范及说教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但不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还会打消学生学习的舞蹈的兴趣,进而降低教学的质量。为了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就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舞蹈功力,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从而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辅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教学法。以藏族舞蹈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让学生观看真实的藏族图片与影视资料,并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自己就身在藏族环境中,进而引导学生充分的调动起自身的情感,由内而外的去学习藏族舞蹈。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可以有效地提升舞蹈教育的教学质量。作为舞蹈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舞蹈专业知识及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及职业道德。当前,高师教师队伍建设还不完善,为此可从三方面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一,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注意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艺术价值观;第二,教师要具备优秀的舞蹈表演及示范能力,身体是舞蹈的表现形式,通过身体动作的节奏、夸张、变形等来将舞蹈及舞者心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优秀的舞蹈表演及示范能力,让学生在观看表演及示范的过程中,获得对舞蹈的感悟并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第三,教师要具备准确、精炼、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尽管舞蹈是一种无声的表演形式,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进行讲解,因此,教师一定要具备精准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受到感染,爱上学习舞蹈,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舞蹈教师论文第5篇

打铁还需自身硬。课堂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的基本功,没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就不能传授给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没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就无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就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方向。这些都要求高校舞蹈教师要在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一)过硬的专业素质

艺术生是经过层层培养、考核、选拔才得以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深造的,其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塑基础,但也已形成了一些需要改进的不良习惯,这些都对高校舞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舞蹈老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方面要求。专业知识扎实,课堂教学的语言就会更科学、更准确,学生就会便于理解。专业技术过硬,在课堂展示、动作演示上就会到位,有说服力,易于建威立信。两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这些要求高校舞蹈老师要在平时苦练基本功,经常参加表演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验证,不断增加舞台表演能力,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在指导学生练习时能够收放自如,准确到位,从动作分解到舞蹈感受讲解都要一应俱全,增加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舞蹈教师还要在专业知识上着力,一方面要对所学知识不断巩固,学会活学活用,一方面要不断深入研究,紧跟专业发展步伐,掌握国内外舞蹈发展的潮流、趋势和方向,及时进行汲取和知识更新,并融入到自身的教学之中。

(二)丰富的综合能力

舞蹈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舞蹈教育需要交叉学科和综合性知识的滋养。正因为此,舞蹈自诞生之日起就与音乐、戏剧、力学等相关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校舞蹈老师要对所教授舞蹈的相关学科领域进行广泛涉猎,才能在舞蹈教授的过程中收放自如,不会因相关知识的储备不足而造成教学的障碍。多元舞蹈文化的相互吸收、相互激荡,也要求教师增加对各种舞蹈作品的品评和鉴赏,对舞蹈相关的创作背景、舞蹈特色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此外,还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主动涉猎历史、文学、社会学等知识,特别是注意吸取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丰富的人文素养积淀融入到教学当中,增加对舞蹈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并把这种感染力和精髓传递给学生。

二、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要有途径

当前我国舞蹈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参与舞蹈的热情空前高涨。高校作为为社会提供专业舞蹈人才的平台,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拓宽舞蹈教学的有效途径,优化课程设置,进行个性化培养;高校舞蹈教师也应当在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参与其中,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途径。

(一)优化舞蹈教学的课程设置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扩招普遍设立舞蹈及相关专业。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发展不断进步,舞蹈教学的外部环境时刻在发生着变化,因而,舞蹈教学的课程设置也不能一成不变,以使课堂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时代特色,根据学生年龄和生源地情况等综合要素,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大舞台实践环节在教学中的时间比重。舞蹈教学不能离开舞台,应该把舞台实践纳入到课程设计体系之内,增加舞台实践的教学课时,加大舞台的时间比重,以增加学生的舞台经验,使学生在舞蹈表演中不断地磨练摔打,体会成功,发现不足,增加学生由学到用、因用再学,以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在步入社会后能够快速融入社会、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进行个性化培养高等教育不仅要努力满足人

民共同的、基本的教育需求,而且要充分尊重和保护每个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差异化需要。传统教育以施教者为主体,往往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使得教育过程因缺少一环而成效大打折扣。进行个性化教育就是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差异性特长,注重学生教育接受过程,以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根据学生差异开展专业基础培养、专业方向引导,专业选修侧重等教学模块,使不同特长的学生能在不同方向上不断进步,获得发展,使学生不再像传统教学一样整齐划一没有特长。没有特长就没有竞争优势,个性化教育在解决高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问题。对于舞蹈教学更为如此,由于舞蹈专业的大学生个人先天条件和特长各异,尤其要注意通过个性化培养方式,使每个学生能够形成专长、展现优长;而一些学生的特长发展,在集体中往往又能产生典型示范作用,对于建立良好学风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要讲求方法技巧

高校舞蹈教学最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其成效如何与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技巧紧密相关。尤其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舞蹈教学来说更为典型,因而,高校舞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科学规范,更要注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讲究方法和技巧。

(一)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要系统科学

课堂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方式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规律。舞蹈教学中背景介绍、审美欣赏、技巧讲解、动作演示、指导训练等等,每个环节都不可缺少。而且每个环节中往往要加上对作品的理解、对音乐的感悟等相关内容,以提高韵律与动作的协调和舞蹈的感染力等。只有老师讲授得专业、系统、科学,学生记忆和理解起来才会更方便,才能在原有学习基础上形成有效积累。老师对要点难点解释到位、演示准确,学生才能正确掌握,形成良好习惯;要严肃舞蹈教学的纪律,使学生在求学期间就讲原则,对作品负责、对社会负责。

(二)课堂教学要丰富多彩讲究技巧

舞蹈教师论文第6篇

关键词:幼儿舞蹈教师;教学方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北京市幼儿园教育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能力。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儿歌舞是用动作、音乐、语言和美术等综合手段来反映幼儿的思想情趣和生活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艺术。好奇、好问、好动、爱模仿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幼儿歌舞恰恰能够适应幼儿的这些特点,也能够满足他们具体要求。如何教育好幼儿更是重中之重,作为幼儿舞蹈教师更应拥有一套规范完善而又实用于幼儿的教学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幼儿对舞蹈有了兴趣,就能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爱美、善良、纯真无暇的幼儿插上理想的翅膀。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兴趣性教学呢?安排教学进度应符合各年龄班幼儿的学习特点。

1.小班应以我国汉族、北方民族舞蹈为主,且内容多是与幼儿生活情趣吻合的

以儿童民间游戏为主的舞蹈,如“跑竹马”、“花狐狸”、“霸王鞭”、“舞狮子”等;中班则以我国的汉族民间舞蹈为主,如“高跷”、“跑旱船”、“龙舞”等,但也欣赏一些江南地区的民族舞蹈,如“采茶舞”等;而大班则以我国少数民族舞为主,如傣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藏族等民族舞蹈,同时还欣赏部分世界上典型的民族舞蹈,如西班牙舞、印度舞等。

2.教学内容必须闪烁幼儿的心灵,充满童趣

我们每天生活在幼儿中间,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游戏,生活会给我们启示,只要我们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体验、研究他们美丽的内心世界,就可以在他们天真有趣、奇妙多彩的生活中寻找他们能理解、能掌握的舞蹈教学内容。如:带幼儿到户外散步时,教他们一些有关美丽大自然的小舞蹈,《可爱的太阳》、《树叶飘飘》、《风吹大地》等。又如在进行劳动以后,教他们《洗手帕》、《种树、浇水》等。这些舞蹈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及周围熟悉的环境,因此他们很容易理解接受。经常利用短小、生动形象、动作性强的舞蹈来吸引幼儿的兴趣,不仅使他们感到亲切可信,易学易记易模仿,而且也能为他们今后创作舞蹈动作打下基础。

3.教学过程需贯穿生动、活泼、童趣盎然的气氛,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使他们忘记训练的疲劳和痛苦

在教学中要创设意境,让幼儿展开联想的翅膀,教师在游戏中教,幼儿在游戏中学。例如律动《小鸟儿》,我和幼儿分别扮演角色鸟妈妈和小鸟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蓝天白云”的意境:“在一片蔚蓝的天空里,鸟妈妈带着小鸟们学飞。”幼儿听着音乐,跟着我有时学小鸟飞,有时学小鸟跳。在练习的过程中,看到某幼儿手的动作不对就说:“哎呀,我的小鸟怎么啦?翅膀抬不起来,飞不动了?”这时幼儿就知道自己手的动作不对,很快就自觉改过来了。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没有重点讲究高超的技能技巧,而是通过游戏与联想,使幼儿身临其境,从中猎取情趣和美感。游戏不仅使幼儿学会舞蹈,还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

4.深入幼儿生活,了解、熟悉他们,知道他们的爱与恨、追求与希望,正确地培养他们、表现他们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必须根植于幼儿生活,童化自己,多观察幼儿的喜、怒、哀、乐及其表现方式。对于成人舞蹈,我们不能照搬,要学习、借鉴,更重要的是将幼儿特点结合进去,变成幼儿可理解可接受的东西,这样,幼儿才喜欢学、愿意跳,才更有效地提高舞蹈教学质量。例如《草莓娃》就是我们根据幼儿爱吃草莓创编的一个歌舞,正因为草莓是幼儿所喜爱的一种水果,而我们又把草莓拟人化,因此这个歌舞他们都爱唱爱跳,把草莓娃顽皮可爱的形象特点表演的淋漓尽致,充满童趣。

5.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舞蹈水平编排相适应的舞蹈组合,教学上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幼儿与幼儿之间有着年龄的差异,而同龄之间的幼儿又有着水平的差异,我们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舞蹈水平来编排相适应的舞蹈组合,在教学上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既能保持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又让他们不会以太简单而感到乏味,也不会以太复杂而感到缩手缩脚。如《采茶舞》,先教采茶的手指动作,因为这是个难点,然后让幼儿坐着学习采茶舞的过程,熟悉采茶的方向及各种采茶的动作,最后教拨开树枝采茶的动作,加上脚的踏点步。这样,幼儿基本上都学会了《采茶舞》,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练习达到了要求,他们的兴趣也会很高的。

舞蹈教师论文第7篇

舞蹈教学有别于教育教学中其他形式的教学,其他教学中的教学理论可以通过知识的讲解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但是在舞蹈教学中,舞蹈动作中包含的情感是很难理解的,教师在向学生讲述的过程中很难使学生对舞蹈中的情感进行恰当的体会。多年以来我国的民间舞蹈教学都是在教师的亲身引导中进行学习,接下来我们对教学中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我国当前的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性不够强,这是由于民间舞蹈的起源来自民间,舞蹈的形成来源于生产和生活,民间舞蹈在民众中被广泛喜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民间舞蹈实现了不断的发展,舞蹈的艺术形式也更加丰富,但是民间舞蹈在发展过程中理论知识比较缺乏,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基础知识,使得舞蹈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支撑。此外多数舞蹈教师在从事民间舞蹈的初衷都是处于对民间舞蹈的喜爱,这些舞蹈教师的知识体系比较匮乏,自身的民间舞蹈理论体系并不完善。在民间舞蹈的发展中无论是舞蹈教师还是舞蹈学者对于民间舞蹈的知识都没有接受过舞蹈文化的深入教育。无论在哪种形式的教学中,理论性的知识体系对于教育的成果都十分重要,民间舞蹈的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二、在民间舞蹈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这句话揭示了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民间舞蹈的学习也一样,只有学生对民间舞蹈有着极大的兴趣,才会实现对舞蹈坚持不断的练习,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民间舞蹈的学习形式主要建立在对民间舞蹈动作的不断练习中。舞蹈动作练习的过程是十分枯燥和单调的,在教师教授学生对民间舞蹈动作的练习中,要结合民间舞蹈中的文化底蕴以及民间舞蹈动作的审美特点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灌输,使学生对民间舞蹈产生极大的兴趣,在学生对民间舞蹈的兴趣中真正将自身投入到舞蹈艰苦的训练中。在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结合学生的心里特点,以形象性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情感化的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兴趣在民间舞蹈学习中的重要性,意识到自身对舞蹈的兴趣是支撑训练的最大动力。

三、教师在民间舞蹈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这里的教学目标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不是教师每学期需要实现的教学计划,而是在广义上指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下民间舞蹈的学习对学生审美水平的整体实现以及学生在民间舞蹈学习中感受中华民间舞蹈的精髓,实现我国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发扬。在学生对民间舞蹈的学习中存在这很大的误区,认为舞蹈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实现对舞蹈整体美的组成和观赏,忽略了舞蹈教学中对学生每个舞蹈动作进行的研究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关于舞蹈动作进行的探讨。教师在面对学生开展舞蹈教学中要将民间舞蹈中舞蹈动作背后的文化背景以及舞蹈动作的由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授,使学生真正对民间舞蹈的动作和形式有着深深的了解,实现学生在舞蹈动作的展现时将舞蹈动作中蕴含的情感通过舞蹈动作表达出来,此外还能够对学生的舞蹈审美进行很好的培养。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傣族舞蹈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傣族人民的生活风貌,傣族人民的生活中经常接触水,因此傣族舞蹈在舞蹈动作中通过身体各部分关节之间的活动,展现傣族人民在生活中柔美的、温顺的形象。

在民间舞蹈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标准的民族舞蹈的动作,针对民资舞蹈中的关键动作教师可以展开详细的讲述,抓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重点,强化学生对舞蹈动作难点的训练。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影像设备对学生平时训练中的舞蹈动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将学生在训练中的舞蹈动作对学生展示,使学生在自身舞蹈动作的记录中直观地看到舞蹈动作的不足之处,学生在观看之后可以自觉地对自身的舞蹈动作做出改善,提升舞蹈教学的效果。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能够实现学生舞蹈技能的自觉提升。

在舞蹈教学目标的建立上体现当下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通过对舞蹈动作的不断练习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教育学生对舞蹈动作中蕴含的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实现学生对民间舞蹈中蕴含的情感进行深切的体验。学生在舞蹈动作的不断练习中锻炼出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对舞蹈动作的学习和舞蹈知识的了解中,学生的气质也会达到很大的提升。

四、教师在舞蹈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观察力的培养,教会学生体会艺术

民间舞蹈教学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舞蹈学习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教师在舞蹈动作的教学中主要是向学生展示舞蹈动作,学生通过对教师舞蹈动作的观察实现对舞蹈动作的学习,因此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民间舞蹈学习的基础。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提升学生对舞蹈作品的观察能力,其次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艺术来源于生活,学生只有提升对生活观察能力,才会在今后的舞蹈生涯中实现舞蹈的创新。教师在教学中要将观察的方法教授给每一位学生,要求学生在每一次的教学过程中对舞蹈教学中观察到的教学关键进行详细的描述,对学生的记忆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实现学生在教学中对舞蹈动作细节的把握。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也要加强学生对民间舞蹈的艺术情感的培养,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民族舞蹈之间的特色以及舞蹈的优美性向学生展示民间舞蹈的魅力,使学生对民间舞蹈产生一定的艺术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在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对每民间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进步和表现给予肯定,使学生在民间舞蹈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主动的进行民间舞蹈的学习。

五、在加强民间舞蹈训练的同时重视学生的文化修养

我国的民间舞蹈中有着强大的民族特点,不同地域上生活的人的性格特点是不同的,生活习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民间舞蹈更是如此。例如过我藏族舞中比较常见的四种舞蹈是“堆谐、果谐、弦子、锅庄”,不论哪种舞蹈种类中都有坐胯、弓腰等体态特点,造成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不仅有繁重的劳动生活,还有心灵深处的虔诚的宗教信仰。除了强大的民族特点,我国民间舞蹈对传统节日还有一定的作用。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性的传统节日中,民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人们会用歌舞的形式表达节日的祝贺。民间节日是我国民间舞蹈的重要载体,因此对于民间舞蹈的学习还要对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进行详细的了解。民间服饰在民间舞蹈中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民间服饰和民间舞蹈一样都体现着浓厚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特定的民间舞蹈必须搭配相应的民间服饰才能舞出韵味,展现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例如傣族女性的裙子尤其是简裙,它的样式和色彩就像开屏后的孔雀一样美丽,傣族特有的孔雀舞需要配合民间服饰才能展现女性的美和孔雀舞的魅力。在掌握民间舞的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才能对舞者所学的民间舞产生更好的理解。

文化修养的提升需要教师在舞蹈教学中为学生灌输一定的舞蹈理论基础知识,实现学生舞蹈学习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民间舞蹈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对学生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实现舞蹈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的交互作用。任何一种舞蹈都离不开音乐的伴随,教师在舞蹈教学课程中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音乐素养训练,使学生对音乐中的情感有良好的体会。还要使学生了解话剧、美术,培养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实现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加深学生对民间舞蹈艺术的理解。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练习《听雨》的舞蹈中,可以播放关于江南下雨的音乐为学生的舞蹈训练营造学习气氛,使学生更容易投入到舞蹈课堂中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只有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对民间舞进行学习并不断创新。

六、重视学生对民间舞蹈的创新能力

民间舞蹈的生命需要不断的维持,创新便是民间舞蹈的生存的源泉。教师要训练学生舞蹈艺术表现力就必须实现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升舞蹈艺术的水平,这样才能使民间舞蹈得到延续和传扬。民间舞蹈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只有从生活中获取足够的营养才能实现民间舞蹈生命力的延续。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知,民间舞蹈不能脱离人民的生活,还要实现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使民间舞蹈在创新过程中,被更多更广泛的人群所接受。

舞蹈教师论文第8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舞蹈艺术教育;现状;措施1高校舞蹈艺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舞蹈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内的实行,舞蹈艺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舞蹈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

(1)舞蹈课程教学。在目前普通高校舞蹈教学中开设课程最多的是交谊舞一类,国标舞也开设的比较多,但是其他种类的舞蹈就很少了,课程比较单一,学生感兴趣的拉丁舞,肚皮舞等等都没有开设课程,在舞蹈课程理论课的教学中比较少,一般以实地教学为主,缺乏对编舞理论,舞蹈艺术的历史和文化等课程的学习,由于缺乏对舞蹈编排等理论知识的研究,学生课下没有创新意识,不知道怎么创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师资队伍情况。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了艺术教研小组,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舞蹈教学也有专业的老师执教,学校在舞蹈教学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总的说来师资队伍情况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专职教师少。大部分高校由于舞蹈教学只是作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选修课,舞蹈教学没有纳入到正规的教育工作当中,执教的教师以兼职为主,很多教师舞蹈基础都是自学或许在外面的培训班经过培训得到的知识,真正来自于舞蹈院校舞蹈专业的教师过少,因此舞蹈教学授课质量不高,对学生学习舞蹈基础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出现错误的方式,而且兼职教师没有正规的编制,学校对兼职教师约束力不够,管理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2)教师责任心不够。由于舞蹈教学是公共课,很多教师没有真正地把教学当成自身的职业,因此对舞蹈教学精力投入不够,有些老师在学校外面带了舞蹈班,学校公共课教学收入有限,因此教学时没有足够的动力,相反对自己带的舞蹈班精力投入足够,这些现象对学校舞蹈教学有一定的影响。3)教师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由于很多教师在大学里面学的是艺术专业,文化素质达不到要求,艺术生招生的时候文化课分数要求很低,基本上350分就可以上一流的大学,因此导致很多艺术专业的老师文化基础不扎实,人文知识不足使老师讲课时无法正确地解决学生对舞蹈文化知识的了解,影响了学生舞蹈素养的提高。

(3)硬件设施情况。舞蹈教学需要有专业的舞蹈房和音响设施,但是在一般的高校里面只有舞蹈专业的学生才配有专业的舞蹈房和音响设备,这些专业的设施基本上不对外开放,公共课学生难以享受到这些资源,然而,像一些舞蹈的基础课,例如形体训练,没有舞蹈房是无法进行授课的,只能借用舞蹈专业的舞蹈房,由于在教学实际上容易产生冲突,一旦有了时间上的冲突公共课就必须让出场地,由于公共课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平时的课程时间不一样,公共课很难把大家组织到一起,一旦受到影响就会影响到教学的进程。

2高校舞蹈艺术教育的作用

(1)舞蹈艺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艺术来源于生活,舞蹈艺术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了中国的历史,人文,经济文化等因素在里面,对大学生进行舞蹈教育能够启迪学生的思想灵魂,激励学生的斗志,很多舞蹈都是与历史相关的,例如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就是根据中国近代的抗争史,通过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又通过老一辈的同志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举全国之力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学生通过对这些舞蹈的学习与排练,感受到中国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能够从内心深处得到洗涤。

(2)舞蹈艺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艺术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内容,学习舞蹈不仅能够学到一种技能,一种交际的方式,更能够从人文,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艺术修养对人的精神方面的渗透力很强,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对大学生全方位的提升。

(3)舞蹈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心理健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很多大学生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通过舞蹈学习,各个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人在一起共同学习有利于大学生消除隔阂,放开自己的内心,和别人一起交流共同进步,艺术能够使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能够增加学生对未来的信心,使人性格开朗,意志坚强,舞蹈艺术更能够疏导学生的情绪,排解学生的压抑,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3提高高校舞蹈教育教学的措施

(1)课程方面除了进行常规的舞蹈科目授课之外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可以适当地开设一些别的舞蹈科目,例如街舞,现代舞,拉丁舞,女生喜欢的肚皮舞等等,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的爱好进行选修分班,每个不同科目的舞蹈班配以不同的专业教师授课,从兴趣方面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对于舞蹈理论的授课也要更深一层的教学,使学生对舞蹈理论知识能够有一定的掌握。

(2)完善舞蹈教学师资队伍,首先就是要对现有的教师进行整顿,选出有实力有能力责任心强的教师执教,其次要对授课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使教师更专业,教学经验更丰富,第三要严格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纳入考核的体系,对执教老师进行考核,与业绩挂钩,增加及时的责任心。

(3)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一方面要加大对舞蹈教学设施的投入,要给公共舞蹈课配备舞蹈房和教学音响设施,对于一些落后的设施要及时的更换,在学校的课程设置方面要尽量协调专业舞蹈课和公共舞蹈课的时间关系,尽量减少冲突,在平时的时候要开放学习的舞蹈房,使课下学生有地方进行训练。

总之,在现有的基础上学校要加强对舞蹈教育的管理,加大对舞蹈教学的支持,教师要更多地对舞蹈教学进行投入,加强舞蹈教学工作是推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学校要把大学生的培养纳入科学的轨道,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健康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汤旭梅.试论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途径与目标[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04) .

舞蹈教师论文第9篇

关键词:舞蹈教育;教育学原理;运用意义;方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141—01

舞蹈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分支,就是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用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探究舞蹈中蕴含的规律,然后将这些规律和动作要领以教育的形式向广大学生传播出去的一门学科。舞蹈教育是培养舞蹈人才必须经历的一个时间环节,只有拥有了先进的舞蹈教育学原理,才能确保舞蹈教育有计划、有目标地展开,舞蹈教育只有在先进的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达到目的。

一、教育学原理在舞蹈教育中运用的意义

首先,教育学原理为舞蹈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支持。舞蹈教育归根到底也归属于教育教学领域,要想做好舞蹈教育工作就必须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原理,舞蹈教师在从事舞蹈教育工作之前首先要进行教育学理论学习,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和规律。舞蹈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要想确保实践活动积极有效地进行,就要有一定的先进理论的指导,在先进的教育原理的指导下,才能提高舞蹈教育效率。

例如:在教育学理论中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舞蹈教师要把这一先进的教育原理利用在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这些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育学原则和原理的指导和带动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舞蹈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其次,舞蹈教育学原理对舞蹈教育的实践指导意义。一门技术或者艺术都需要一定的理论做支持,只有拥有了丰厚的理论基础,才能确保做出的每一个动作达到标准要求,学生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完成实际的动作演练。在某种意义上说,舞蹈教育理论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是再现完美艺术形式的必经阶段,舞蹈教育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舞蹈人才,这些人才源源不断地支持国家文艺事业的发展,所以说舞蹈教育学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舞蹈教育中,科学地运用教育学原理探究舞蹈的规律,再把这些规律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传播给学生,学生在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教育规律的作用下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为广大观众呈现出一幅幅生动、活灵活现的舞蹈艺术,为人们带来了良好的视觉盛宴,人们的身心得到了陶冶,教育学理论发挥了在舞蹈教育中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如何在舞蹈教育中运用教育学原理

要想实现教育学原理对舞蹈教育的指导作用,首先就要形成科学的教育学原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教育学原理是科学的教育学原理,它为教育学理论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方法,在舞蹈教育中运用教育学原理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原理为基础,因为它符合教育科学的基本规律。

教育学原理在舞蹈教育中的应用体现为科学的教学法的应用。舞蹈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方法一:课前复习法,在一般的教育学科领域,都有课前复习的涉入,在舞蹈教学课堂上,课前复习表现为课前的热身运动,在每一节新课开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做一遍课前的热身运动,让学生充分进入学习的状态,集中注意力。在这样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带动下,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

方法二:鼓励激进法。在教育领域,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进步表示赞许,为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朝着一个学习目标积极前进,不断发展,在舞蹈教育教学中也是一样,舞蹈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鼓励学生不断迈向前进,对于后进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以达到不断的进步。

方法三:实行科学的奖惩制度。一个科学的舞蹈教育学原理离不开科学的奖惩制度,通过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来约束和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如:对于学习进步较快的学生给予休息的权利,对于学习不认真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惩措施,以此刺激学生不断进步,摆脱掉懒惰的坏习惯。

三、总结

舞蹈教育是舞蹈艺术、教育学、舞蹈学的综合学科,舞蹈教育必须在教育学原理的指导下完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舞蹈教学要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的教育学理论水平,善于运用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为舞蹈教育服务,提高舞蹈教育水平,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舞蹈人才,这些都离不开舞蹈教育学原理的应用,体现出舞蹈教育中教育学原理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