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卫生专业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14 17:07:24

卫生专业论文

卫生专业论文第1篇

为了解当前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的具体岗位,更好地进行专业定位,深入调查广西第三方检测中心、食品加工等企业单位以及各级各类疾病控制中心、环境检测部门、卫生监督部门、检验检疫部门等事业单位,对该专业人才的具体岗位,即微生物检验、理化检验和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进行充分的了解。在调研和岗位需要的前提下,经卫生检验与检疫行业专家论证后,我校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如下内容:具有从事卫生检验、检疫、环境监测以及临床医学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可在医疗机构、卫生防疫、海关检疫、卫生监督、环境检测、技术监督局、卫生管理部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从事医学检验、检疫、卫生监督工作或科学研究,有一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应用型卫生检验与检疫专门人才。

2明确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

2.1确定工作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具体工作如下:理化检验食品(农渔牧产品)的营养成分检测、有害成分检测以及添加剂检测等;化妆品或消毒产品的有害成分检测、有效成分检测等;环境因子如水、空气和土壤等的污染物检测等;生物样品的铅砷汞检测;农药残留检验等。对于微生物检验,其涉及的领域以卫生微生物的检测、病毒的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的分析鉴定为主。实验室管理包括检验仪器的使用及维护与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根据该专业的学科特点,专业核心课程有理化检验、卫生微生物检验和仪器分析构成。理化检验包括水质理化检验、空气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临床与职业卫生检验、食品理化检验等内容。水质理化检验包括水样的采集和保存、金属化合物与非金属化合物、物理指标、有机污染物;空气理化检验包括空气中常见污染物测量方法、空气污染物的采样方法、气象参数测量、标准气配制等。食品理化检验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食品中无机物的检测方法、营养成分检验、食品包装用材料的卫生检验、食品添加剂的测定、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临床与职业卫生检验分为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采集、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检测以及粉尘的测定;化妆品检验包括一般化妆品检验、特殊化妆品检验;生物材料检验包括生物样品的采集和保存、生物样品的测定、生物样品的预处理、生物监测中的质量控制等。微生物检验着重掌握致病微生物的标本采集、病毒的分离鉴定方法与技能以及卫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实验室管理对理化检验的常规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方法进行了系统地介绍,认真学习实验室的管理技术及规范,以便为今后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2.2构建课程体系桂林医学院于2013年设立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第一批学生在同年9月招收。在建立该专业前,学校通过考察其他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对于该校此专业的办学问题,选择参考兄弟学校的课程设置。建立专业时,对于医学检验和卫生检验,为了培养同时满足两方面需求的人才,希望学生可以同时掌握这两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必修课程共开设了46门,2711学时,做到尽量兼顾临床检验和卫生理化检验的内容。

2.2.1考试课开设的考试课主要分为三类,即专业基础课、素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再进行分支,专业课程又包括分子生物学检验、仪器分析、卫生微生物检验、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与临床生化检验以及空气、水质和食品卫生理化检验等。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组织胚胎学、卫生统计学、人体系统解剖学、微生物学、临床医学概论、传染病学、诊断学基础、流行病学等。素质基础课程主要开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医学基础化学等课程。

2.2.2考查课和选修课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和自身修养是开设考查课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并让学生熟悉有关数学、医学及生物学等课程方面的知识。主要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用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毒理学基础、全科医学、卫生检验检疫、医学遗传学、食品化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课程内容与检验与检疫专业实际岗位紧密结合,突出实用性,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综合素质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2.2.3基地实习毕业实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卫生检验与检疫实习24周(包括预实习2周,专业实习18周,社区实践2周,机动2周),时间在暑假和第八学期,主要安排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医院等进行;第二部分为毕业论文指导、轮转实习共12周,安排在第八学期;论文答辩在第八学期进行。通过实习,学生了解了检验与检疫专业相关岗位的要求。此外,通过实习单位各实习科室教师指导,学生更能较好的掌握检验与检疫各项技术操作,以满足培养方案的要求。

卫生专业论文第2篇

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专业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一旦确定,将直接影响学制年限、课程门类、顺序和时间设置等,是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是培养方案中的关键内容。美国大学卫生事业管理类似专业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根据研究方向而设定,比较具体。其研究型的研究生和应用型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明显的区别、研究型的研究生就是提高研究能力、培养高级研究人员;应用型的研究生培养就是为卫生系统输送高素质的领导或管理者。而我国大多数高校该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均设定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培养的总目标,这些总目标一般都比较笼统,研究型和应用型没有明显的区分。如博士的培养目标,无论哪个方向都是“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家、卫生改革与发展需要,熟练掌握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专业基础宽厚,知识结构合理,能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医药卫生事业管理人才”。而每个具体研究方向的培养目标也未区分研究型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

2、研究方向设置

美国大学研究方向的设置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研究方向比较宏观。例如,Harvard大学卫生政策和卫生管理专业两年制硕士研究生的方向有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政策、卫生服务研究,实际上它的每一个方向都是一门学科,这样有利于研究者从更广泛的领域进行创新性研究。二是研究方向体现交叉学科、跨学科的思想。例如,Harvard大学跨系、跨学院设置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研究方向;Hopkins大学卫生政策和管理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有生物伦理学和卫生政策、卫生服务研究和卫生政策,健康和公共政策,每一个方向都设计到两个学科领域。这样研究者往往采用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工作,更容易产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同时,每个方向覆盖面比较广,适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相比之下,我国该专业的研究方向设置往往过细,在二级学科内部设置更加狭窄的研究方向,这样培养的学生知识面比较窄,不适宜开展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工作,不适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3、课程设置

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创新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源本身的素质、培养模式等。但是,创新性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形成必须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前提,这种知识结构的形成有赖于科学的课程体系。美国卫生管理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设置除了注重交叉学科设置外,还有以下特点:

(1)课程丰富、学时多。两年制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开设1学年,4年制的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一般开设2学年。

(2)高度重视方法学的课程。无论硕士还是博士研究生课程高度重视研究方法类课程。如在Harvard大学,卫生政策和卫生管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要求完成7个领域的课程学习(35学分):卫生政治、决策学、经济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项目评价、法律和公共卫生,其中两个领域是研究方法有关课程(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共占15学分。在UNCGillings大学,卫生政策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要求完成卫生服务研究、研究设计、定量研究方法和卫生政策等4个领域的相关课程,其中“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占有重要地位。在Hopkins大学,该专业的硕士和博士课程中同样重视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尤其是统计学。在卫生经济和卫生政策硕士开设3学期的公共卫生统计学,见表3,在所有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中开设4学期,见表4。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的生源往往来自多重渠道,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届生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更多的是来自卫生各个行业的管理层领导,他们本科专业往往不是卫生事业管理,甚至不是管理专业,而是医学专业。因此,他们的教育背景、基础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样差异较大,特别是本科专业不是卫生事业管理的学生,管理类的专业基础相对薄弱,他们需要补学相关的知识。然而,大多数硕士研究生课程开设缩短到1学期,而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时间仅仅为3个月。因此,课程相对较少,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主要是政治和外语课,有些几乎没有方法学课程的必修课。

4、建议

研究生培养应该首先明确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设置研究方向,根据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设置课程,最后根据培养目标设定考核方式。近年来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生的培养已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目前还有待于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

4.1进一步细化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就等于没有目标。因此,培养目标必须细化和具体化,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研究型人才培养分开。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可以考虑为社会培养高级卫生事业管理人才或者领导。研究型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研究人员,研究如何通过高效管理,有效地推进卫生事业改革的进程,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明确和细化的培养目标可以指导课程的设置,同时也为最后的学位评定提供重要依据。

4.2聚焦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方向首先,目前我国有些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还主要集中在科研管理、医学教育和部分医院管理等方面,但是真正涉及“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政策”以及“社会医学”等方面的方向还较少,很难为我国循证决策和卫生事业管理方面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开设有关的研究方向,从而开展有特色的研究工作,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卫生政策的完善和改革培养实践者和科研人员,进而为部队卫生决策提供依据。其次,现有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强调学科交叉,在交叉领域寻找新的研究方向是该学科发展以及进行创新型研究的突破口。此外,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有必要考虑设置多学科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研究方向。

卫生专业论文第3篇

1.1对象

泰安市13家职业病防治机构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的整群人员。

1.2内容

调查13家职业病防治机构2013年底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等。

1.3方法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人员规模

2013年底13家职业病防治机构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共346人。其中,男性174人,占50.3%;女性172人,占49.7%。

2.2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的年龄结构

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人员中,30岁以下的人员占11.8%,31~40岁的占30.3%,41~50岁的占38.2%,51岁及以上的占19.7%。

2.3从事职业卫生的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的学历结构

从事职业卫生的专业技术服务人员中,研究生学历占3.2%,本科学历占33.2%,大专学历占41.9%,中专及以下学历占21.7%。2.4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的职称结构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人员中,正高级职称占2%,副高级职称占13.3%,中级职称占51.5%,初级及以下职称占33.2%。

3讨论

3.1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的现状分析

从事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相对老龄化,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所占比例较少,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较少,总之,存在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职称偏低等问题。

3.2对加强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提出如下对策。

3.2.1提高对于加强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人才是一种战略资源,实施人才战略方可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抓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发现人才等环节。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职业病防治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这决定了我国职业病防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战略,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才能为职业病防治工作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3.2.2改善专业人才引入培养机制

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的必要支撑,这就要求把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放在首位。结合泰安市职业卫生专业技术队伍的现状,开发利用人才的工作重点应在育才、聚才、用才三个环节上下功夫。关于育才,职业病防治机构应大力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坚持选派业务骨干到高校、上级职防机构及其它高水平医院进修培训。对于本单位的优秀人才,要善于在工作上压担子,为人才健康成长搭建广阔的舞台、营造充足的空间。关于聚才,要树立海纳百川的引才观念,根据工作需要,从地区或全国范围内招聘能引领业务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要对单位内部各类人才提供充足的保障,在感情上留住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关于用才,要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知才善用的氛围,坚持“两条腿”走路,既打造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又打造强劲的专业管理队伍,根据个人专长将其安排至相应的岗位,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使人才充分发挥天赋和潜力,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人才合力。

3.2.3强化培训教育,提升专业技能

卫生专业论文第4篇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的作者群主要为妇幼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该系统工作任务之一,就是对全国孕产妇、儿童死亡进行监测、预防、管理并上报死亡情况。《中国妇幼保健》杂志收到的论文中报告各省、市、县、乡村妇女、儿童死亡率的文章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准确填报死亡报告卡和正确计算死亡率,对政府了解全国孕产妇、儿童死亡情况,制定相应政策,采取科学措施起决定性作用。

尽管两个死亡监测网运行多年,但各地漏报、错报仍然存在,论文中疾病统计存在错误。笔者针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认为主要原因是对几个疾病统计的指标掌握不准确,导致错报;其次是论文作者责任心不强,未对原始数据进行核查;再次是基层妇幼医生有意隐瞒、漏报。本文仅对论文中常用的统计指标阐述,以供作者参考。

1 测量死亡水平的指标

1.1 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IMR) 婴儿死亡率指某年平均每千名活产中不满1周岁(婴儿)的死亡数。其算式为:

婴儿死亡率=(同年内不满1周岁婴儿死亡数/某年活产总数)×1 000‰

婴儿对外环境的抵抗能力差,常因肺炎、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等疾病而死亡,婴儿死亡率的高低对于平均寿命有重要的影响,它是反映社会卫生状况和婴儿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也是死亡统计指标中较敏感的指标。在婴儿时期(生命的第1年),第1个月所占比重较大,通常出生后28 d以内的死亡率往往高于出生后28 d至不满1岁的死亡率,因而将婴儿死亡率分为新生儿死亡率与婴儿后期死亡率两部分。

婴儿死亡率不受年龄的影响,可以直接进行比较。

1.2 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NMR) 新生儿死亡率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名活产数中未满28 d的新生儿死亡数,其算式为:

新生儿死亡率=(同年未满28 d的新生儿死亡数/某年活产总数)×1 000‰

新生儿死亡率与婴儿死亡率同样是反映妇幼卫生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新生儿死亡数在婴儿死亡数中占很大比重,在婴儿死亡人数中,新生儿死亡约占婴儿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因此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关键。但是,新生儿死亡漏报现象是人口资料收集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有的边远地区漏报率高达100%。目前,国家已采取措施尽可能防止漏报,以提高该指标的准确性。

1.3 围生儿死亡率(perinatal mortality) 围生期是指胎儿体质量达到1 000 g及以上,或孕期满28周至婴儿出生后7 d以内的时期,在此期间内的死亡称为围生儿死亡。其算式为:

围生儿死亡率=(同年围生期死胎数+死产数+出生7 d内死亡数/某年围生期死胎数+死产数+活产数)×1 000‰

死胎指妊娠28周及以上,临产前胎儿死于宫内,出生后无生命征兆者;死产指妊娠28周及以上,临产前胎儿存活,产程中胎儿死亡,出生后无生命征兆者。

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孕前、孕期、产期、产后保健工作质量的敏感指标之一。它不能从出生报告及死亡报告直接计算必须利用产科病例纪录做分析。

1.4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child mortality under age 5) 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婴儿死亡率的资料不易准确,而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又很高,故用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来反映婴幼儿的死亡水平。其算式为: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同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某年活产总数)×1 000‰

此为近些年来国际组织推荐并应用较多的综合反映儿童健康水平和变化的主要指标。

1.5 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e) 孕产妇死亡率指某年中由于怀孕和分娩及并发症造成的孕产妇死亡人数与同年出生活产数之比,以万分率或十万分率表示,其计算式为:

孕产妇死亡率=(同年孕产妇死亡数/某年活产总数)×100 000/10万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对孕产妇死亡定义为:

“妇女在妊娠期至产后42 d以内,由于任何与妊娠有关的原因所致的死亡称为孕产妇死亡,但不包括意外事故死亡。”与妊娠有关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①直接产科原因:包括对妊娠合并症(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疏忽、治疗不正确等;②间接产科原因:妊娠之前已存在的疾病,由于妊娠使病情恶化引起的死亡。由此定义可知孕产妇死亡率的计算,必须具有医疗部门的诊断资料。这一指标不仅可以评价妇女保健工作,而且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卫生文化水平。

1.6 死因别死亡率(cause-specific death rate) 死因别死亡率指因某种原因(疾病)所致的死亡率。其算式为:

某死因死亡率=(同年内某种原因死亡人数/某年平均人口数)×100 000/10万

死因别死亡率是死因分析的重要指标,它反映各类病伤死亡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

2 反映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的指标

2.1 死因构成或相对死亡比(proportion of dying of a specific cause) 死因构成或相对死亡比指全部死亡人数中,死于某死因者所占的百分比,说明各种死因的相对重要性。其算式为:某类死因构成比=(同年内某种原因死亡人数/同年总死亡人数)×100%

2.2 死因顺位 死因顺位是指按各类死因构成比的大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说明各类死因的相对重要性。科学地进行死因分类,是应用这一指标的先决条件。在同一地区人口变动不大的情况下,死因构成比可以反映因各种死因所致死亡的严重程度。

卫生专业论文第5篇

为解决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切实存在的不足问题,卫生部联合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版)》中增加了农村医学专业。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农村卫生所及贫困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他们主要从事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康复指导、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这是基层农村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医学中等职业学校应适应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合理编制农村医学专业教学大纲,整合优化医学基础、专业课程设置,改进相关教学方法。以培养能力为中心,注重对学生医学基础知识、社会实践的训练及人文道德的修养,为农村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

1 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与培养“实用型”人才目标相一致

卫生部等印发的《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中指出:2009年以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是通过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服务。而在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涵盖:建立居民的个人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知识[( dylw.NET)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的服务,欢迎光临]的普及,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支)和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指导等。并且要求,在全科医师、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和社区护士培训过程中应强化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①由此可见,农村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相结合的实用型卫生人才。毕业后在农村基层从事疾病的初级诊治和转诊服务、预防保健、康复指导与健康教育。

农村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决定,毕业生将立足于农村社区,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新观点对待健康和疾病,着眼于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综合服务,为居民、家庭及社区人群提供方便、有效并且经济的医疗保健服务。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社区常见病诊断治疗的同时,还必须具备防、保、教、指、宣的本领,以适应新时期下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因此,农村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医学基础课程以“有用、够用”为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强调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课程设置应按照专业方向,调整基础课程比例;医学专业课程以“必需、实用”为原则,突出应用性和适用性,加强动手能力培养。②课程设置可适当延伸专业内涵,加大预防医学、社区医学、医学人文、心理学、社会学和社区健康问题处理技能等课程的比重。实现课程体系由“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向“自然科学基础课、医学基础课、预防保健医学课、人文社会科学课、临床专业课”等课程模式的调整。

2 改进公共卫生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统一性

基层卫生人员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第一报告人、疾病监测的前哨以及日常个体化预防保健服务和疾病管理服务的提供者,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共卫生专业课程是农村医学专业重要的学科,且实践性强。强化学生在校期间公共卫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是培养实用人才的重要途径。③目前,医学教育在公共卫生专业课程的编排上缺乏专业特色,不具针对性。一些课程侧重于理论,实践机会少;一些课程知识的更新落后于实际工作需求。教学过程中,教师上课讲、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仍是医学教学的主要形式。学校仅满足于课堂上教,忽视了临床与社会实践课程的安排。学生通过死记硬背便可通过理论考试,却忽视综合、操作及实践能力的训练。由于缺乏实践的环节,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比较差,工作中面临多变的现场常不知所措。

要改进公共卫生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手段。通过教学互动和师生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散发思维能力。如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结合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提出问题,开展课堂讨论,还可以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聘请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理论水平较高的公共卫生医生给学生做专题讲座,开展案例教学。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在阅读、分析和思考中提问、讨论和争辩,以提高其思维、推理和处理问题能力,促使学生把学到的专业理论灵活地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④

要更加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是将知识、素质、能力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式训练,是培养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因此,要改革课堂实验教学方式和增加社会实践机会。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适当增加课堂实验实习的综合性、设计性及现场见习,提高学生实验室动手操作技能。要实行课堂教学与社区医疗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深入社区开展卫生服务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社区实践,巩固与提高理论知识,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现实紧密结合的能力,提高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增强社会责任感。

3 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转变的方向。在这种模式下所培养的医生,不光需要精湛的专业技术,还须具备高尚的人文素质。教育部联合卫生部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医学研究与服[( dylw.NET)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的服务,欢迎光临]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 强综合素质培养”。基层卫生工作者是社区居民健康的守卫者、医疗行为的决策者、卫生知识的传播者、心理疑惑的沟通者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者。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农村医学专业学生中显得非常重要。⑤

加强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应从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普及教育着手。如开设相应的“人文素质修养”必修课,并在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以达到教授基础人文知识的目的。同时让学生确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忱,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有目的地选修人文学科打下一定的基础。第二,在专业课程的教授中穿插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教师要将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相互结合,使相关的人文社科内容融合到医学课程中去,让学生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普及有关人文社科教育。第三,明确学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运用教学相长,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并学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谦虚谨慎的人文精神。⑥⑦

只有在重视了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强化课堂教学环节,营造人文氛围,并辅以社会实践的历练,才能使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以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建立尊重患者、关怀患者的高尚职业道德,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救死扶伤”的职业观等人文精神理念,做到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真正适应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注释

① 卫生部,财政部,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09〕70号.

② 郭遂荣等.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12.30(3).

③ 傅华.如何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来夯实公共卫生这道墙.复旦教育论坛,2005.3(1).

④ 黄进等.临床医学生公共卫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7.31(7)总第408期.

⑤ 路建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刍议.教育与职业,第12 期(总第508期).

卫生专业论文第6篇

关键词 农村医学 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On Curriculum Setting of Rur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and Capacity Training

WU Wei[1], ZOU Qing[2], ZENG Jing[3]

([1] Public Health Department, Nanchang Health School, Nanchang, Jiangxi 330006;

[2]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Nanchang Health School, Nanchang, Jiangxi 330006;

[3] Nanchang Blood Station, Nanchang, Jiangxi 330006)

Abstract Purpose Practical training for rural grassroots primary health professionals. Method According to rural medical training goal, the teaching about the issues in depth. Results Based on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respectively improved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mprove relevant teaching methods to enhance the training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make recommendations and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humanities. Conclusion Rural medical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hould highlight the application and suitability, ability to cultivate and strengthen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 actual work.

Key words rural medicine; curriculum setting and ability training; discussion

在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我国,实现人人都享有卫生保健目标,关键在于农村。而人才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长久以来,由于大专以上学历的医务工作者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而现有的农村基层医务工作者多数尚未接受系统及正规的医学教育,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尚不足,缺医少药的现象依然存在。

为解决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切实存在的不足问题,卫生部联合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版)》中增加了农村医学专业。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农村卫生所及贫困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他们主要从事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康复指导、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这是基层农村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医学中等职业学校应适应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合理编制农村医学专业教学大纲,整合优化医学基础、专业课程设置,改进相关教学方法。以培养能力为中心,注重对学生医学基础知识、社会实践的训练及人文道德的修养,为农村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

1 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与培养“实用型”人才目标相一致

卫生部等印发的《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中指出:2009年以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是通过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服务。而在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涵盖:建立居民的个人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支)和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指导等。并且要求,在全科医师、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和社区护士培训过程中应强化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①由此可见,农村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相结合的实用型卫生人才。毕业后在农村基层从事疾病的初级诊治和转诊服务、预防保健、康复指导与健康教育。

农村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决定,毕业生将立足于农村社区,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新观点对待健康和疾病,着眼于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综合服务,为居民、家庭及社区人群提供方便、有效并且经济的医疗保健服务。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社区常见病诊断治疗的同时,还必须具备防、保、教、指、宣的本领,以适应新时期下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因此,农村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医学基础课程以“有用、够用”为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强调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课程设置应按照专业方向,调整基础课程比例;医学专业课程以“必需、实用”为原则,突出应用性和适用性,加强动手能力培养。②课程设置可适当延伸专业内涵,加大预防医学、社区医学、医学人文、心理学、社会学和社区健康问题处理技能等课程的比重。实现课程体系由“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向“自然科学基础课、医学基础课、预防保健医学课、人文社会科学课、临床专业课”等课程模式的调整。

2 改进公共卫生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统一性

基层卫生人员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第一报告人、疾病监测的前哨以及日常个体化预防保健服务和疾病管理服务的提供者,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共卫生专业课程是农村医学专业重要的学科,且实践性强。强化学生在校期间公共卫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是培养实用人才的重要途径。③目前,医学教育在公共卫生专业课程的编排上缺乏专业特色,不具针对性。一些课程侧重于理论,实践机会少;一些课程知识的更新落后于实际工作需求。教学过程中,教师上课讲、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仍是医学教学的主要形式。学校仅满足于课堂上教,忽视了临床与社会实践课程的安排。学生通过死记硬背便可通过理论考试,却忽视综合、操作及实践能力的训练。由于缺乏实践的环节,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比较差,工作中面临多变的现场常不知所措。

要改进公共卫生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手段。通过教学互动和师生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散发思维能力。如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结合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提出问题,开展课堂讨论,还可以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聘请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理论水平较高的公共卫生医生给学生做专题讲座,开展案例教学。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在阅读、分析和思考中提问、讨论和争辩,以提高其思维、推理和处理问题能力,促使学生把学到的专业理论灵活地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④

要更加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是将知识、素质、能力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式训练,是培养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因此,要改革课堂实验教学方式和增加社会实践机会。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适当增加课堂实验实习的综合性、设计性及现场见习,提高学生实验室动手操作技能。要实行课堂教学与社区医疗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深入社区开展卫生服务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社区实践,巩固与提高理论知识,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现实紧密结合的能力,提高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3 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转变的方向。在这种模式下所培养的医生,不光需要精湛的专业技术,还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部联合卫生部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基层卫生工作者是社区居民健康的守卫者、医疗行为的决策者、卫生知识的传播者、心理疑惑的沟通者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者。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农村医学专业学生中显得非常重要。⑤

加强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应从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普及教育着手。如开设相应的“人文素质修养”必修课,并在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以达到教授基础人文知识的目的。同时让学生确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忱,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有目的地选修人文学科打下一定的基础。第二,在专业课程的教授中穿插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教师要将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相互结合,使相关的人文社科内容融合到医学课程中去,让学生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普及有关人文社科教育。第三,明确学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运用教学相长、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并学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谦虚谨慎的人文精神。⑥⑦

只有重视了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强化课堂教学环节,营造人文氛围,并辅以社会实践的历练,才能使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以培养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建立尊重患者、关怀患者的高尚职业道德,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救死扶伤”的职业观等人文精神理念,做到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真正适应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注释

① 卫生部,财政部,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09〕70号.

② 郭遂荣等.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12.30(3).

③ 傅华.如何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来夯实公共卫生这道墙.复旦教育论坛,2005.3(1).

④ 黄进等.临床医学生公共卫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7.31(7)总第408期.

⑤ 路建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刍议.教育与职业,第12 期(总第508期).

卫生专业论文第7篇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2013年度全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浙卫发〔2013〕85号)和《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浙人专〔2006〕351号)等文件精神,经研究,并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及对象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医疗卫生机构内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民营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个体医申报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按属地管理原则进行。

二、申报条件

(一)正常申报条件:按《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职改字〔1986〕20号)、《关于印发〈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文件依据及要点摘录〉的通知》(浙卫人〔2009〕36号)、《关于印发2008年度全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若干具体问题解答的通知》(浙卫发〔2008〕149号)、《关于印发评审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医学卫生刊物名录的通知》(浙卫发〔2010〕138号)等规定执行。

(二)破格申报条件(不包括社区卫技高级资格)按《关于印发<部分系列破格申报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条件(试行)>的通知》(浙职改办〔1992〕第23号)、《关于2003年度推荐评审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专〔2003〕121号)规定执行。破格申报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必须具有国家认可的医学及相关专业中专学历,各种培训班颁发的结业证书或专业证书不得作为申报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学历依据。

(三)申报社区卫技高级资格,按《浙江省乡村卫生技术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与职务聘任规定(试行)>》(浙人专〔2006〕1号)和《关于2007年度全省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浙卫发〔2007〕163号)执行。

申报社区系列资格提供的三级论文,必须提供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期刊在线查询结果打印页面,并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审核人签名,加盖单位印章,并粘贴在杂志封面。

(四)其他条件

1、关于专业工作年限。从事专业工作年限,截止日期为2013年12月31日。

2.关于任职资历。从现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之日起计算至2013年12月31日。对年内达到退休年龄的,除按有关规定延缓办理退休手续者外,不列入申报范围。

3、关于论文要求。

截止时间统一为2013年6月30日。申报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提交论文名录,按《关于印发评审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医学卫生刊物名录的通知》(浙卫发〔2010〕138号)执行。所有申报提供的国内论文,须提供在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或万方数据库论文在线查询结果打印页面,内容应包含论文题目、第一作者名称、发表期刊名称、发表时间等信息。打印页面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审核签名,加盖单位印章。未被数据库收录的须提供由杂志社出具的论文真实性证明。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

1.前3个年度中,年度考核有不合格者。2.医疗事故完全或主要责任者,自医疗事故鉴定生效未满3年(不含评审当年,下同);医疗事故次要或轻微责任者,自医疗事故鉴定生效未满1年。3.考试违纪未满2年者。4.伪造学历等申报材料未满3年者。5.经查实收受“红包”未满1年者,经查实索取“红包”未满3年者。6.正在接受立案审查,尚未结案者。

7.受党纪、政纪处分,在处分期内者。

(六)职称外语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要求

1.职称外语要求,按《关于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专〔2007〕80号)规定执行。符合免试条件的,应填写外语免试审核表。

2.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凡45周岁以下申报人员,应取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4个模块合格证书。免试条件仍按《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浙人专〔2006〕351号)规定执行。符合免试条件的,应填写计算机免试审核表。

(七)继续医学教育要求

按《关于全面实行继续医学教育与职称晋升挂钩的通知》(浙卫发〔2003〕64号)文件规定,所有医疗卫生单位申报评审高级卫生技术资格人员,都须按规定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或中医药继续教育,每年须取得Ⅰ类学分5—10学分,5年内累计25—50学分;Ⅱ类学分15—20学分,5年内累计75—100学分,不能跨年度计算,同时5年内须取得部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10分以上。未取得规定学分者,不得申报评审高级卫生技术资格。

(八)城市医疗机构医生到农村(社区)服务要求按《关于印发2008年度全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若干具体问题解答的通知》(浙卫发〔2008〕149号)文件执行。

(九)申报评审专业类别要求

申报对象应按从事专业选择相应专业申报评审,不得随意更改申报专业。并分别参加相应专业的考试,其中部分专业应具备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资格。申报临床类、中医类社区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限报全科医学、全科医学(中医类)专业。

(十)申报材料公示

各地各单位在上报材料前,应在本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有关单位要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并将结果报送局组织人事处。对弄虚作假者,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市级监督电话:地址:驻宁波市卫生局监察室(永丰路237号)。

三、上报材料的要求与时间

(一)申报材料目录、份数和装订要求见附件4。申报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评审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申报材料如为复印件,须由单位人事部门审核原件后,在复印件上签名并加盖公章。申报材料须经逐级审核上报,其中县(市)、区申报材料须经当地人事部门审核盖章后方可上报。对逾期或不符合要求的上报材料,我局不予受理。

(二)申报采取网络和纸质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申报对象在网上填写个人申报信息。单位应对个人填报信息进行认真审核,并经本人确认签字后,逐级上报,保证填报信息的准确和规范。

(三)申报材料上报时间截止为7月10日。材料接收部门为宁波市医学考试办公室,地址:迎风街21号(市医鉴办内),联系人:丁一波、阮晓曦,联系电话。

四、业务考试要求

申报对象必须按申报的专业,参加省卫生厅统一组织的人机对话考试(专业目录详见附件8)。考试成绩当年有效,作为评审的重要参考依据。考试的时间及有关事项另行通知。

卫生专业论文第8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设置优化

中图分类号:R-01;C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2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学硕士专业是医学和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之间的一个交叉学科群,重点培养能够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揭示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对群体健康的影响,采取社会措施来防治疾病,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改革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来说,培养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是研究生毕业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卫生事业实际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时代呼唤。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问题,调整与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课程内容,能够总体上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卫生事业改革的发展。

一、目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

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理论教学方面的优势和重视学术的传统,一些高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与管理实践、管理技巧相关的实务课程在师资和教材上都明显匮乏,相关的实践基地建设也有待加强。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得比例很少,形式较为单一,研究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不够全面。一些学生对毕业实习应付了事,毕业实习考核、反馈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在考核中的比重也应进一步提高。对毕业通过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2015近5年研究生毕业分配情况调查发现,90%左右的毕业生分配进入医院机关、高校、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能部门,只要不到10%的毕业生能够继续读博或从事教学科研相关的学术工作。可见,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将实践教学置于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重视理论素养,轻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点的各大院校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所占课时比重较大。由于高校教学重理论、重学术的传统,高校普遍重视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师资力量配备较强,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课程较少,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较少。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大部分直接就业,除人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应重点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公共卫生管理人才,增加实用性和实务类课程,如美国雪城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包括公共事务讨论、领导艺术等实用性课程等。

3.部分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部分课程设置不是从学科和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知识结构出发,而是根据现有师资开设课程,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部分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论证,随意性较大,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科价值和实用性较差。创新往往来自于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学科前沿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往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结果。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选修课范围有限,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待加强,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如医学社会学、循证决策、健康和疾病社会学、卫生职业社会学、社会行为学等都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且与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都可以纳入选修课中,并及时更新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美国各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为满足研究生的兴趣和专业需要设置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比如Harvard大学为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共开设18门选修课,Iowa大学为研究生开设26门选修课。

4.方法论课程开设较少,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方法论课程通过对研究方法的讲解与总结,有助于研究生夯实研究基础,与国际学术界研究方法接轨,有助于研究生在宏观层面上把握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及趋势、特点与局限性等,对于研究生如何正确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生通过方法论课程的学习和训练, 不仅有利于掌握正确而严谨的科研方法,而且有利于培养对科研的兴趣,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有助于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创新。目前,方法论课程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偏低,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着逻辑分析与推理能力较弱,缺乏严谨的实证分析,数学建模能力有待于加强等问题,应增加方法论课程的开设,如卫生服务研究方法、卫生项目制定方法、高级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模型等方法学课程都可以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加强相关师资力量,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设置优化建议

1.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研究生应用创新能力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科研实践,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在导师已有课题思路的基础上,学生参与从开题、立项调查分析、课题实施、结题验收整个过程,熟悉研究课题的每一个步骤,通过建立学习型小组,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同一课题组研究生之间定期研讨,鼓励研究生发表创新性科研论文,为研究生今后独立从事科研打下良好基础;二为社会实践,增强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是研究生顺利就业的需要,也是提高其应用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和学院应创造条件积极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推荐研究生去医院、医疗管理机构、政府部门等参加社会实践,并改革和完善考核、反馈机制,将实习单位的考核纳入到研究生总体成绩的考核中。

2.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增设交叉学科和方法论课程

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前沿性的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拓展和调整。具体来讲,在公共必修课上缩减政治理论、公共外语课时,增加专业外语课时比重;调整基础课程的设置范围,增加理论前沿性和探索性的课程;以重点学科方向重新整合专业方向必修课;扩大选修课范围,激励导师开设前沿性、开拓性强的选修课,如艾滋危机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聘请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兼职导师,举办跨学科专题讲座或学术活动,作为研究生创新课程体系的有利支撑与补充。增设交叉学科和方法论课程,鼓励学生从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中寻找创新点,通过方法论课程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创新。

3.实行“双导师”制,保持导师制和课程设置协调发展

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为促进研究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协调发展,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采用双导师制,导师组由2名导师组成,要明确1名校内导师和1名校外医院管理岗位的导师。校内导师负责理论学习与指导,校外导师负责实习实践、项目研究、调研过程、政策研究等实践环节指导,促进研究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共同提高,毕业论文由两位导师共同指导撰写。同时,完善导师评价机制,改变实践评价流于形式的现状,在研究生总体成绩中增加实践环节成绩的比重,保持导师制和课程设置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颖,卞永桥,等.优化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4.

[2]洪学智,程薇,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4.

[3]孙娜,刘晓晶,等.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学理论,2014,2

[4]满强,凌志海,李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岗位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5,7.

[5]王琳琳,何敏媚,洪学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调查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5.

作者简介:何 畅(1981-),女,哈尔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药技术性壁垒。

左 军(1971-),男,哈尔滨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方剂。

关晓光(1963-),男,哈尔滨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公共卫生事业管理。通讯作者。

卫生专业论文第9篇

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

近年来,专业委员会为政府职业病防治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了专业技术优势。

2004年,专业委员会根据协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安全小康”的宏观战略目标,以提高劳动者的健康素质为目标,组织专家开展了《安全小康社会发展战略及目标——职业卫生项目研究》和《中国职业卫生发展战略及目标研究》,对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国外职业卫生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国职业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需求进行了分析,结合协会“安全小康社会发展战略及目标研究”,在充分研究论证基础上,提出了“安全小康”职业卫生战略目标、事实策略及保证措施。之后,还配合协会开展了矿山与非煤矿山尘肺病发病情况调查。

2010年国家职业卫生监管职能调整以来,专业委员会根据协会要求,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发展规划》研究。通过收集国内外与安全评价、环境评价及职业卫生有关的文献,采用现场调研、数据分析和座谈等方式,对相关信息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基本掌握了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结构和不同区域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需求,以科学规划、规模控制、合理布局、资源共享为目的,研究和探讨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的总体思路、模式和规模。专业委员会在此基础上撰写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发展规划意见研究报告》,受到协会领导的好评。专业委员会还按照协会要求,组织专家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职业卫生专家库管理、职业卫生培训等工作,提供了相关建议和技术支持。

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高危粉尘作业、高毒作业、放射性作业实施特殊管理。专业委员会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要求,组织专家开展了高危粉尘作业、高毒作业、放射性作业特殊管理的研究,通过收集文献、分析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管理经验,结合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实际,起草了《从事高危粉尘作业的特殊管理研究报告》《从事高毒作业的特殊管理研究报告》《从事放射性作业的特殊管理研究报告》。

这些研究工作,为政府职业病防治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发挥了专业委员会的专业技术优势。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协会是广大知识分子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和推动学术交流是协会的重要工作之一。换届以来,专业委员会积极配合协会开展学术交流。2007年,协会、专业委员会与美国工业卫生协会联合举办“2007中美职业卫生研讨会”。会议对于促进中美两国职业卫生交流与合作,探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卫生管理、职业卫生服务、职业卫生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促进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和职业卫生科学技术的进步,共同应对职业卫生领域的挑战,有着积极的意义。

2012年4月,受台湾职业卫生学会邀请,职业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涛,参加了在台湾举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职业卫生学术交流会并作了主题报告,介绍了我国职业卫生标准研究现状,增进了台湾对大陆职业卫生研究领域的了解,促进了学术科技交流。

2013年3月1日,在全国第十四个“爱耳日”到来之际,协会与3M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了“工作场所噪声危害及个人听力防护高峰论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涛做了主题报告,介绍了我国噪声性耳聋发病的基本情况及特点,从落实责任、加强源头控制,科学防控、综合治理,落实制度、注重实效3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噪声危害控制,增进劳动者健康质量,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专业委员会按照协会的要求,组织专业人员参加协会组织的学会、年会,同时召开专业委员会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为广大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在学术交流会上,专业委员会组织与会代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交流最新科研成果,沟通学术研究信息,交流的内容涵盖职业卫生监测、评价与防护、职业病诊断与职业健康监护、职业流行病与职业病监测及职业卫生标准与职业卫生管理等。参加学术交流会的代表来自各级疾病预防控中心、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企业及行业协会、大专院校、军队及科研院所等,每年参会人数均超过60人。会议还为主题发言及交流优秀论文的作者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并编辑学术年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