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自动焊接技术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11 17:29:59

自动焊接技术论文

自动焊接技术论文第1篇

1焊接小车

焊接小车是实现自动焊接过程的驱动机构,它安装在焊接轨道上,带着焊枪沿管壁作圆周运动,是实现管口自动焊接的重要环节之一。焊接小车应具有外形美观、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等特点。它的核心部分是行走机构、送丝机构和焊枪摆动调节机构。行走机构由电机和齿轮传动机构组成,为使行走电机执行计算机控制单元发出的位置和速度指令,电机应带有测速反馈机构,以保证电机在管道环缝的各个位置准确对位,而且具有较好的速度跟踪功能。送丝机构必须确保送丝速度准确稳定,具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动态性能较好,同时应具有足够的驱动转矩。而焊枪摆动调节机构应具有焊枪相对焊缝左右摆动、左右端停留、上下左右姿态可控、焊枪角度可以调节的功能。焊接小车的上述各个部分,均由计算机实现可编程的自动控制,程序启动后,焊接小车各个部分按照程序的逻辑顺序协调动作。在需要时也可由人工干预焊接过程,而此时程序可根据干预量自动调整焊接参数并执行。

2焊接轨道

轨道是装卡在管子上供焊接小车行走和定位的专用机构,其的结构直接影响到焊接小车行走的平稳度和位置度,也就影响到焊接质量。轨道应满足下列条件:装拆方便、易于定位;结构合理、重量较轻;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耐磨、耐腐蚀。轨道分为柔性轨道和刚性轨道两种。所谓刚性轨道就是指轨道的本体刚度较大、不易变形,而柔性轨道则是相对刚性轨道而言。两种类型的轨道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刚性轨道定位准确、装卡后变形小,可以确保焊接小车行走平稳,焊接时焊枪径向调整较小,但重量较大、装拆不方便。而柔性轨道装拆方便、重量较轻,精度没有刚性轨道高。

3送丝方式

送丝的平稳程度直接影响焊接质量。送丝方式可以简单分为拉丝和推丝两种方式。拉丝时焊枪离送丝机的安装位置较近,焊接过程中焊丝离开送丝机后受到的阻力较小,因此可以保证送丝过程平稳,但送丝机和焊丝盘均须安装在焊接小车之上,增加了焊接小车的重量,给人工装拆增加了困难,重量增加还容易造成焊接小车行走不平稳。使用直径为0.8mm或1.0mm的小盘焊丝(重量约为5kg)减轻了焊接小车的重量和负载,又使得焊接过程容易控制,但对焊接效率有一定的影响。采用推丝方式时,将送丝机构安装于焊接小车之外,减小了焊接小车的体积和重量,可以使用大功率的送丝机和直径为1.2mm的大盘焊丝(重量约为20kg),从而提高焊接效率。然而,由于推丝时送丝机离焊枪较远,两者之间须有送丝软管相连,当焊丝被连续推送到焊枪嘴处时,焊丝受到的摩擦阻力较大,而且,焊接过程中送丝软管的弯曲度对送丝的平稳程度有一定的影响,严重时造成送丝不畅,因此使用推丝时须充分考虑述因素。

4焊接工艺的选择

目前,除采用手工焊接外,管道焊接较多的是采用埋弧自动焊接工艺和气体保护焊工艺。

埋弧自动焊有焊缝成型好、焊接效率高、焊接成本低等特点,对于管道施工而言,埋弧自动焊可用于双管联焊,简称“二接一”,即焊枪固定在某一位置,管子转动。显然长距离管道焊接时不可能让管子转动,因而“二接一”只能用于管子的预制。如果管道全位置自动焊采用埋弧焊工艺,那么焊接装置上必须配加焊剂的投放、承托与回收机构,使得焊接装置的结构变得较为复杂,给操作与装拆带来不便,而且增加了行走小车的负载,影响小车行走的平稳性。埋弧焊一般采用粗焊丝、大电流的焊接方式,用于全位置自动焊可能会由于熔敷率较高出现熔滴下垂、流动等焊接缺陷,影响焊缝的成型与质量,因此将埋弧焊应用于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实现起来困难较大。

采用药芯焊丝加气体保护的焊接工艺,若是多遍成型,则每次焊缝表面清渣费工费时;若是强迫成型,则须配加一个与焊枪一起运动的成型铜滑块,并通入循环冷却水,可以大大提高焊接效率,这样一来不仅焊接装置的结构复杂,而且重量增加。因为药芯焊丝的价格较高,同时还要解决保护气体的气源,所以焊接成本较高。单一使用自保护焊丝,虽然节省了保护气体,但存在清渣困难问题。

采用实芯焊丝加气体保护的焊接工艺,若是多遍成型,则焊接过程可简单分为打底、填充、盖面三个阶段,无须对焊缝表面进行清理而直接进行下一道工序,但焊接速度相对强迫成型而言慢一些。保护气体一般为纯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氩气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二氧化碳和氩气的混合气体可以使得焊接时的电弧燃烧稳定、飞溅较小,但在野外施工时氩气气源难寻、价格较高,从经济方面考虑,在焊接输油管道时,最好尽量使用纯二氧化碳作为保护气体。在有条件的地区施工,使用二氧化碳和氩气作为保护气体较为理想。

5控制方式

自动焊接技术论文第2篇

《焊接技术及工艺》是高职院校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核心课程之一。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该课程上课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该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

一、《焊接技术及工艺》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焊接技术及工艺》课程内容包含两大块:焊接技术基础知识;焊接实训。按照传统教学方法一般讲授理论,理论学习结束后,开始集中实训。这样的教学过程,使理论实践学习分离,焊接理论中的熔池,冶金反应,焊缝裂纹等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焊接技术及工艺》难学,内容多且抽象,导致很多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很难进入状态,慢慢对课程失去兴趣,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基本都不理想。

二、提高教学效果的想法

本文针对上述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和探索,给出提高《焊接技术及工艺》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议。

1、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的去学习。在《焊接技术及工艺》

课堂上,任课教师要充分备课,把理论和实践通过实例相结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鸟巢体育馆就是采用各种焊接技术建设而成的,西气东输的管道同样是焊接而成。更实际的例子,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暖气管道,铁制门窗等都离不开焊接技术。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看见感知到所学对即所用。通过这些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得,把焊接技术和这些生产实例相结合,可以是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焊接技术的重要性、从而确定学习目标,这样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

此外,在讲授《焊接技术及工艺》课程理论部分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些相关企业的关于焊接技术人员的找招聘信息,重点介绍岗位要求。如:XXX铁路局招聘,要求掌握XXX焊接技术、XXX焊接方法”等,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就业前景相联系。使学生了解当前相关行业需要哪些焊接技术,作为焊接操作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通过这些做法,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的方向,提高其主观学习的态度。

2、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优秀的专业课教师应选用新版的、内容丰富的、适合学校本专业的优秀教材。现在市场上教材的种类很多,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应该

从总体出发,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本门课的特点之一就是难点并非重点,所以,有些理论偏深的知识可以少讲或者不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注重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此外,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焊接相关的期刊和杂志,使学生通过不同渠道,多角度的去了解焊接知识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的发展趋势,这样可以有效的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自信心。

另外,传统的《焊接技术及工艺》课堂教学一般注重基本原理的讲解,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长篇大论的讲授焊接冶金、焊接缺陷等理论知识即重理论轻实践。而目前在企业的焊接生产中,更注重的是焊接操作。所以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该合理分配理论和实践的学时。

3、 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所谓三位一体是指课程的实践要求、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岗位职责要求三者统一,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容易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更好的适应将来就业的岗位职责,真正做到学校企业零距离。

4、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焊接技术及工艺》课程是一门以实训为主,理论为辅的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取不同教学手段,相同的教学内容也可多种教学内容并用。比如在讲授理论课时,可将传统的讲授法和现在的多媒体共用,发挥两者的优势。实训课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单一的练习某种焊接方法,反反复复的联系,学生练习起来比较枯燥。相反,引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手,使之与传统单一联系的方法结合,会是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如教师让学生做一个焊接作品,学生根据焊接作品,分析该作品在制做过程中需要哪些焊接方法,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势必会努力的学习各种焊接方法,以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采用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对员工有这严格的管理制度,作为高职毕业生,要想尽快适应企业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企业的管理制度搬到课堂上来,把企业的管理制度作为学生的管理制度,这样学生能够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约束自己,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

自动焊接技术论文第3篇

【关键词】技术实训 技能培养 必要环节 重大意义

焊接技术实训操作技能培养,可以提高焊工在学习中的乐趣,对于理论书本的晦涩难懂,无法使学生更形象的理解,焊接技术实训则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实训,提高焊工的操作技术,使焊工在更加容易理解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理论与实际连结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可以直接提升焊工的实际操作水平。

一、焊接培训的现状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也随之迎来了企业的春天,焊接行业,是一门与人们生活联系密切的行业,但是焊接人才又极为缺乏,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焊接专业,然而,我国如今的焊工技能教育却不尽人意,焊工培训教材、教程、教学方法等相对于技术院校学生现有的文化水平来说,还存在了些许不足,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实践性差等,这些问题造成了焊接技术培训院校的成绩不尽人意,随之而来的问题即部分学生并未完全掌握专业技能就投入到相关工作岗位。在专业院校中,大部分都以书本式教学为主,对于实际操作训练涉及较少,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际操作当中,导致其专业技术达不到高、精、尖,达到岗位后,无法适应技术的更新。因此实现焊接技术实训操作技能培养,在焊接技术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各院校,教育中心应该对此加以思考,实现焊接技术实训,可加强焊工的质量与积极性,有益于焊工与培训方,其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加强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由死板“变”生动

一本死气沉沉的教科书,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感觉,而且会极大地削弱学生对专业技术学习的热情,因此,加强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生动是改革教学内容的必要手段。

以往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无法适应日新月异、各种技术飞速革新与发展的社会。仅仅照着书本来教导学生,无疑为下下之策,难以调动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导致学生对学习抱有敷衍态度,起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强教学改革,将教学内容由“静”变“动”,已经成为了教师需要研究与把握的重要课题。。

(一)改革教科书。时下焊接行业的教科书,多是以文字铺满全篇,内容枯燥,给学生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学习起来自然没有动力,并且由于技术院校学生文化水平相对较差,因此一味的文字教学,不会起到文字严谨的目的,相反地会激起学生对于专业的抵触心理,起不到教学意义。

改革教科书内容,可以多插入图片,将知识更加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能有对所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在心中可刻下一个相对清晰的轮廓,并且由于图片的增多与枯燥文字篇幅的减少,更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的探求与思考,在相对于浅显易懂的图片面前,学生的紧张压抑的心态一会随之而放松,对于更好的学习知识有较大益处。

(二)改革教学内容方向。对于以往注重的理论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比较如今社会发展步伐,已经变得不适用,而今,实践型人才是主流,社会发展更加务实,焊接专业作为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更是应以掌握技术为主,理论知识应该服务于实践技术。教学内容应更加注重实践内容的发展,也就是使教学目的由教导学生掌握焊接原理等理论性知识转为教导学生如何进行焊接实际操作,使教学变得更加简单与实在,更加浅显易懂。并在其实际操作中,辅以理论教学,做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级技术工人,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三、注重教学实践性

焊接技术实训操作技能培养,也就是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这也是改革如今焊接专业大致走向的最重要一环。注重教学的实践性,也就是注重操作,避免“纸上谈兵”式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学到最实用的知识,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实践的乐趣,与专业技能可以更亲密的接触,做到与书本知识融会贯通,避免了照本宣科式教育较为明显的短板。焊接技术实训,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前的互动,减少师生间的隔阂,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讲解,加强实训操作技能,可以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就业之前尽早全面地接触实际操作,可以尽量避免学生初入工作岗位对于工作内容的不熟悉与不习惯,对于焊接行业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恰到好处的教学方式,既不要超出学生现有的能力,也需要尽量提升学生的能力,把握好这个度,慢慢磨练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内容的熟练度,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并尝试自我解答,培养自身的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一名焊接专业的学生来说,有很大帮助。

四、注重操作的精准性与规范性

焊接技术实训操作技能培养,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接受并且掌握焊接专业的知识,然而,如果只注重技能培养,而忽略操作的精准性与规范性,那么就相当于拆东墙补西墙,有可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因对精准性于规范性的欠缺而造成重大的损失,导致学生无法适应岗位工作。

因此,在学生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应亲自用精准与规范的操作向学生们进行演示,并在操作时向学生讲解其中需要注意的方面,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正确的操作。如在某些需要注意的方面,无论如何向学生讲解与表达,都不如进行实际操作讲解更能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讲解,其效果更加生动,更加容易被学生所理解与接受,不但可以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与趣味性,而且能在不断教导与学习的氛围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对学习的积极性,对焊接技术实训操作技能培养有着互补的意义。

五、结束语

在社会生产中,焊接类技工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情况而言,进行教育革新、改变教学方式尤为重要。焊接技术实训操作技能培养,是焊接专业不可或缺的一环,是顺应时展潮流的新型教育方式,值得所有此类专业进行深入探讨。

自动焊接技术论文第4篇

关键词:焊接教学 高职教育 质量提升 解决对策 社会机制 创新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053-02

1 引言

焊接技术就是高温或高压条件下,使用焊接材料(焊条或焊丝)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母材(待焊接的工件)连接成一个整体的操作方法,其在现代制造业、机械工业、化工领域等行业中具有非常广泛的使用性。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基础工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焊接人才在国家人才的结构当中也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宏观经济发展态势来看,立足于经济发展需要的焊接人才,作为高级技术工人的旺盛需求,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然是供不应求。但作为焊接高级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其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困难。而这就形成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空缺和教育资源的配置。作为高教焊接专业的教师,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当前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进行分析,试图梳理出当前焊接教育结构存在的瓶颈及制约因素,希冀从现实语境出发,为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走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的焊接职业教育培养的改进提供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切实提升焊接教育水平,为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具有实践能力强、专业能力精湛的专业技工人才。

2 当前焊接教学实践当中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及面临的瓶颈

2.1高职院校当中焊接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现实问题

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专业课程的设置,正是基于当前焊接人才巨大的人工缺口而设计。在当前的培养模式当中,以学校教育课堂学习为基础,学生往往是按照理论基础、实践操作到实习的步骤依次进行。在理论模型当中,这种教学进度的安排,将学生由初学者培养成具有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级技术人才。但是,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在这一模式下,焊接人才的培养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当前高职院校焊接专业的毕业生在实践水平和专业能力上与用工单位的施工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毕业生来讲,其在用工单位的表现往往是理论水平高于实践的动手能力。在实习及工作的现实操作当中,学生对于技术操作上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在生产一线当中,学生往往对焊接作业操作的细节上缺乏足够的把握,课堂中所掌握的要领不能变成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二者之间的背离,使得学生在实践水平和专业能力上与用工单位的具体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尤其是体现在操作的细节上,焊接技术要求操作者对细节的把握程度较高。但学生对教学内容细节的把握,尤其是细致到角度和操作方式上,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

第二,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的工具设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随着焊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焊接工具的更新换代,在实践的操作当中,焊接工具的更新换代速率和频率相当快。然而,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却无法同生产一线的设备仪器及方法实现教学与实践的同步,这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技术往往已经落后于实践的发展。在进入用工单位实习或动手操作当中,学生必定要经历观念上的冲突,及个人所学与实践操作的脱节。这种脱节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用人单位在扩大产能和招工的实践中直接面临用工难的现状,而不得不支付新晋员工高昂的培训费用和培训时间,从客观上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信任度和信赖度降低。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时间成本和学习成本,未形成有效的技能,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措置。这也导致焊接技术教学质量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第三,教学环节过程当中,学生实践实习的基础较差,其实习时间过短,操作机会较少,这客观上制约了学生实践水平的增长。众所周知,作为专业技能培训的技术人才教育,检验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在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则离不开充足的练习时间和具有实地操作水平的实践场地。但是,当前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当中,实现场地的缺乏和课程安排的不合理,导致教学环节当中缺乏足够的实习机会和时间积累。在用人单位,由于动手能力不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水平和专业能力很难得到认可,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率。

总之,在实践的教学过程当中,当前高职院校关于焊接技术人员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用工企业对于焊接人才的具体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影响教学的实绩和人才的专业素质。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引起足够重视,其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也不利于整个行业人才培养的发展。

2.2焊接教学瓶颈问题存在的原因探究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用工企业之间需求存在的差距,导致焊接教学的质量无法得到社会认可。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校课程设置、实习安排及硬件配置等诸多因素存在着广泛的因果关系。从当前焊接教学的实践及用工单位的反馈来看,焊接教学当前面临以下困境,它们成为制约焊接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第一,焊接技术课堂教学当中内容设置与现实焊接技术工艺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来看,课堂内容及编写的体例,与当前最新的焊接技术存在着5-8年的时间差距。在课堂理论教学当中,这些过时的理论往往构成广大学员对焊接技术理性认识的基础。但是,作为实用技术的焊接技术其自身的发展很快。在这个时间差内,往往会实现技术的更新换代。在这个时间差中,往往便造成教学内容不实用和不适用的客观情况。教学内容的过时与落后所造成的瓶颈问题,是当前焊接技术课堂当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第二,在焊接技术课堂当中,往往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手工焊接是传统的焊接方法,虽然批量电子产品生产已较少采用手工焊接了,但对电子产品的维修、调试中不可避免地还会用到手工焊接。焊接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维修效果。手工焊接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在了解一般方法后,要多练;多实践,才能有较好的焊接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不少任课教师往往脱离一线生产劳动多年,其对当前焊接技术的发展状况和水平的认知存在着严重不足。这造成的原因是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往往产生认知上的模糊。尤其是在涉及到关键技术环节上,教师无法凭借自身的经验为学生做系统模范式的讲解。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人才引进的环境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操作者往往没有机会进入到学生的实践教学当中。而缺乏具有实践经验教师的指导,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导致学生缺乏对于焊接技术细节的掌握。而这成为学生无法适应对现代焊接工作精度的需求。细节上的缺失和缺少名师的指点,让学生在学习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无法及时得以解决。

第三,焊接技术的器材和实践教学场地的缺乏,是制约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重要现实原因和制约其良性发展的重要瓶颈。在传统高职院校当中,不少焊接教学的课程并非其自身的特色专业。其往往面临成立年限少、实习场地缺乏、基础条件硬件设备不到位等基本问题。由于焊接技术是一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特别高的工作,在焊接技术的课堂实践当中,缺乏足够的实践和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提升的难度较大。而这也正是当前焊接技术教学问题当中所面临的通病。在当前,现代焊接技术已能焊出无内外缺陷的、机械性能等于甚至高于被连接体的焊缝。被焊接体在空间的相互位置称为焊接接头,接头处的强度除受焊缝质量影响外,还与其几何形状、尺寸、受力情况和工作条件等有关。接头的基本形式有对接、搭接、丁字接(正交接)和角接等。但是,就目前我国通用试验教学场地和器材,却并不能进行此类实践教学,这不能不说是焊接教育的一大憾事。

第四,当前焊接技术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安排上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目前的教学方式是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隔阂。在基础知识和课堂模式的传授当中,教师往往是通过传统的课堂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灌输。在这种课堂形式中,缺乏现场感和鲜活感,作为缺乏实践基础的学生来讲,其对概念和理论的掌握,往往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当理论课程讲解完毕之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时,又往往无法从记忆中完整记忆理论的要点和现实的操作实践中进行对照。而基础知识理论与现实操作的脱节,又造成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存在瓶颈,这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质量和培养人才的实践操作水平的提高。

3 提升焊接教学实践的思路创新及相关路径探析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制约焊接教学质量水平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四大方面的具体问题,而作为提升学生焊接教学实践能力水平的尝试则主要基于这四大基本问题的解决。其主要思路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进行变革。在课堂教学当中,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编写是第一位的,作为高职院校焊接专业的任课老师,要具有超前意识,认真研究当前主流的技术。其必须着眼于现实需要,将自己的授课内容与最新的技术动态结合起来。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一方面选择最新技术动态的教材进行讲解,另一方面,广泛了解当前技术发展的前言对整个授课内容进行编写并形成具有完整思路的课程改革方案。一切以最新的技术为起点,帮助学生建立起最新的技术眼光和技术敏感度。另外,从人才引进上,学校在招聘制度中要打破常规的教师招聘模式,努力为学生引进具有一线操作经验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专职教师。

第二,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吸引社会力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场地和实习机会。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首先,学校要从自身的状况出发,充分整合自身的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打造能够满足学生上课需要的实习场地,并购进具有先进水平的焊接器材,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习提供充足的机会和机遇。其次,学校与正轨的用工单位签订实习协议。正规的用工单位,往往具有雄厚的资本和较为先进的焊接设备和具有流程化的操作规程。学生通过在实习单位的实习,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水准。而作为用工企业来讲,具有高水平、高文化的技术工人也正是其急缺的技术人才,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办学质量和焊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学校教师要组织专业的技术攻关团队,对焊接技术进行攻关,形成具有独特特色和知识产权的焊接技术,制定具有知识产权价值的行业准则,以提升其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要将焊接技术着眼于未来。未来的焊接工艺,一方面要研制新的焊接方法、焊接设备和焊接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如改进现有电弧、等离子弧、电子束、激光等焊接能源;运用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改善电弧的工艺性能,研制可靠轻巧的电弧跟踪方法。另一方面要提高焊接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如焊机实现程序控制、数字控制;研制从准备工序、焊接到质量监控全部过程自动化的专用焊机;在自动焊接生产线上,推广、扩大数控的焊接机械手和焊接机器人,可以提高焊接生产水平,改善焊接卫生安全条件。

4 结语

重新全面地认识教育理念,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我们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这个教育的实验田地,创新教学理论,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让教育从根本上成为开拓学生的知识构建和创新思维过程,从意义上成为学习者体验社会,体验实践,体验成功,全面提升焊接教学的整体质量,以此来改善焊接教学人才培养与用工模式之间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孟祥海,赵士明,康瑞环.关于中高职焊接技术专业教学的几点看法[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04:53-55.

[2]任华宝.当前高职焊接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与对策分析[J].今日中国论坛,2013,21:215+217.

[3]谢中尧.探讨提高焊接教学质量的方法[J].现代企业教育,

2014,18:269.

[4]李永久.焊接教学机器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5]毕应利.如何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J].价值工程,2011,02:210-211.

自动焊接技术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焊接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目前世界工程技术界己公认将焊接结构用钢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的主要指标,工业发达国家焊接结构用钢量己达到占钢产量的60—70%。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制造业和加工业的高速发展,焊接在工业、农业、国防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使焊接结构用钢量大幅度上升,焊接技术工人的短缺就成为必然,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迫切需要大量的焊接技术工人,本文就就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培养焊接技术工人进行了探讨。

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和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依靠自学和师傅的传、帮、带培养焊接技术工人的模式已被淘汰,现阶段大量焊接技术工人的培养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来完成。但是我们知道,由于各类职业学校教学水平的不同,培养出的焊接技术工人参差不齐。同时我们也应知道:培养一个合格的焊接技术工人(以下简称焊工)、高级焊工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现阶段主要涉及到职业学校和社会本身。

职业学校的任务

中等职业教育传统上是一种就业教育。它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熟练的某一类专业技能,必备的通用技能以及一定的其他专业技能,形成较强的应岗能力和一定的跨岗、跨职业能力,毕业生出去能适应一定的职业,谋得一份工作。WwW.133229.cOM

职业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学生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学校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要使毕业出去的学生不仅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远大的追求,正确的社会分工概念,对本职工作充满激情。人们都有一个老的观念,从学生到家长,普遍存在着想当干部,搞管理,搞科研,不愿当工人的思想,包括不想当技术工人和高级技术工人,我们称之为“白领情结”,觉得当“白领”风光、自在、收入高。与“白领情结”相应出现的是“蓝领恐惧症”。恐惧什么呢?一怕脏、苦、累。当工人就得沽油腻,当工人就得费体力,当工人就得实实在在干够8小时。二怕当不了官。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还是当官有出息。三怕没面子,怕被人瞧不起。觉得当了工人,找个对象都成了问题。四怕收入来得慢,’与个高级技术工人,每月几千块,当然也不错,但那得熬到哪年哪月呀!等到四五十岁,什么都晚了。由此可见,人们不仅恐惧当“蓝领”,就足像技上、高级技工这样的“技术蓝领”也不被年轻人看好。结果是需要就业的年轻人包括他们的家人,不能正确审视自己或自己的孩子,“麻雀跟着燕飞”,导致了学生在选择受教育的途径时,瞄准的是大学而不是职业教育,尤其是不愿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至于最后上了职业学校的学生,那是出于尤j奈何,小得已而为之。学校要教育、引导学生转变这种观念。我们知道,德国素以重视教育著称,在教育发达的德国,每年高中毕业牛汽接考人学的比例通常不足二分之一,其余的则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而成为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他们照样拿高工资,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尊重,待遇和社会地位很高。德国教育的努力方向,并不是把所有的孩子都送进大学,因为社会分工变得越来越精细,众多职业对劳动者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像汽车机械师、银行商务员、数据处理员,特别是大量的产业技术工人,不是一般的大学所能造就的,都需要专门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教育为年轻人带来的是娴熟的技巧和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还使他们因职业责任而在心理上加快成热。当然,在我们国家,人们“白领情结”的背后还有诸如包括技术工人在内的整个工人群体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以及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好在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技术工人供不应求,某些领域“蓝领”收入超过了“白领”,对人们旧有的观念是一种冲击,同时也会对偏激的认识起到纠正的作用。

职业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培养目标的实现,说到底也都是为了学生。然而学生对我们职教理念是否理解,是否认可,是否接受,是否配合,这是我们育人模式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有些学生对到企业实习实训有模糊认识,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还有的学生厌恶劳动等等。因此职业学校应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增强劳动观念,树立做普通劳动者的思想,把职业道德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开展紧密结合技术工人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将职业思想教育列入学生教育的重点。

其次职业学校学校要加强焊接专业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焊接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普遍存在着脱离社会、脱离劳动、脱离实际的状况,对就业指导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焊接专业中职毕业生在就业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期望值过高、依赖性较强、自卑心理较重等现象,以及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的现状,怕脏、怕累、怕吃苦,使得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就无从谈起。所以职业学校的焊接专业课程设置要面向市场,不断改革创新,通过改革教材内容、课程设置、教育方法,增强自身的活力,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焊接专业学生对社会需求的心理和技术适应能力,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具有焊接技术的人才。

学校要打造焊接专业建设,其核心就是建设一支充足、优秀的焊接专业课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资源。学校的焊接专业建设,依靠焊接专业教师去完成。一支优秀的焊接教师队伍,是培养合格焊工的重要力量。而职业学校的焊接专业教师有其特殊性。职业学校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核心的工学结合育人模式,这就要求焊接专业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讲述,更重要的是焊接技能的传授训练。这种关系体现在焊接师资队伍上,表现为教师要具有双向双师的特点,职业学校要有一支双向、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双向,即来源的双向(企业、学校)和上作参与的双向。双师,即在拥有教师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证书的同时,还拥有焊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证书。就是理论上你能讲课,实践上你能操作。一体化是教帅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具有指导学生实操、实训能力。为什么要求专业课教师能说又能i.,这是因为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合格,检验的标准就是应知与应会。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校现在焊接技术专业课就实行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每个教学日土午讲授专业理论知识,下午就到焊接车间实训,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操中落地生根。在这种情况下,焊接专业课教师调节不出合适的焊接电流,拿起焊钳不能正确操作,不能焊出美观、合格的焊缝是小叮想象的。

第三,职业学校要加强生产型实训慕地的建设。教学本身是一种实践,而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与普通学校的教学实践相比,又有着更高一层的要求,那就是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要使从职业学校毕业的焊接专业学生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能上于,那么学校就要加强学生的实训工作,使学生在校就能熟练操作各种焊接设备进行生产。要实现这一目标,职业学校加强生产型实训基地的建设就不容置疑,实训基地是焊工教学的主课堂,校内生产型实训应根据焊接结构件的要求,以项目或任务型生产带动实训,合理安排实训地点、时间,使学生在模拟真实企业环境中从事生产性焊接实训,降低教学成本,促进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有效落实。同时,围绕焊接项目或任务型焊接生产实训,聘用和培养焊接专业教师、开发教材、调整课程体系,使之主动适应工学结合,培养出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合格焊工。

社会的任务

学生在中职校接受焊接专业教育的时间是短暂的,学校培养出的焊工最终要走向社会,在社会中工作和受教育的时间是漫长的。要使学生最终成为合格的焊工和高级焊工甚至焊接技师,那么就有赖于社会或企业的继续培养。

首先企业要教育焊工热爱焊接工作。一个人对其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来自于他对所从事的职业的热爱。只有热爱焊接工作,才会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焊接工作的社会价值和对企业的贡献,并把自己的身心和情感溶入到工作中去,才能从自己的焊接技术提高中体验出一种乐趣,一种内心的喜悦,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发挥出聪明才智,不断学习,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焊接操作技术水平。

自动焊接技术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焊接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目前世界工程技术界己公认将焊接结构用钢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的主要指标,工业发达国家焊接结构用钢量己达到占钢产量的60—70%。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制造业和加工业的高速发展,焊接在工业、农业、国防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使焊接结构用钢量大幅度上升,焊接技术工人的短缺就成为必然,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迫切需要大量的焊接技术工人,本文就就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培养焊接技术工人进行了探讨。

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和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依靠自学和师傅的传、帮、带培养焊接技术工人的模式已被淘汰,现阶段大量焊接技术工人的培养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来完成。但是我们知道,由于各类职业学校教学水平的不同,培养出的焊接技术工人参差不齐。同时我们也应知道:培养一个合格的焊接技术工人(以下简称焊工)、高级焊工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现阶段主要涉及到职业学校和社会本身。

职业学校的任务

中等职业教育传统上是一种就业教育。它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熟练的某一类专业技能,必备的通用技能以及一定的其他专业技能,形成较强的应岗能力和一定的跨岗、跨职业能力,毕业生出去能适应一定的职业,谋得一份工作。

职业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学生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学校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要使毕业出去的学生不仅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远大的追求,正确的社会分工概念,对本职工作充满激情。人们都有一个老的观念,从学生到家长,普遍存在着想当干部,搞管理,搞科研,不愿当工人的思想,包括不想当技术工人和高级技术工人,我们称之为“白领情结”,觉得当“白领”风光、自在、收入高。与“白领情结”相应出现的是“蓝领恐惧症”。恐惧什么呢?一怕脏、苦、累。当工人就得沽油腻,当工人就得费体力,当工人就得实实在在干够8小时。二怕当不了官。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还是当官有出息。三怕没面子,怕被人瞧不起。觉得当了工人,找个对象都成了问题。四怕收入来得慢,’与个高级技术工人,每月几千块,当然也不错,但那得熬到哪年哪月呀!等到四五十岁,什么都晚了。由此可见,人们不仅恐惧当“蓝领”,就足像技上、高级技工这样的“技术蓝领”也不被年轻人看好。结果是需要就业的年轻人包括他们的家人,不能正确审视自己或自己的孩子,“麻雀跟着燕飞”, 导致了学生在选择受教育的途径时,瞄准的是大学而不是职业教育,尤其是不愿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至于最后上了职业学校的学生,那是出于尤J奈何,小得已而为之。学校要教育、引导学生转变这种观念。我们知道,德国素以重视教育著称,在教育发达的德国,每年高中毕业牛汽接考人学的比例通常不足二分之一,其余的则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而成为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他们照样拿高工资,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尊重,待遇和社会地位很高。德国教育的努力方向,并不是把所有的孩子都送进大学,因为社会分工变得越来越精细,众多职业对劳动者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像汽车机械师、银行商务员、数据处理员,特别是大量的产业技术工人,不是一般的大学所能造就的,都需要专门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教育为年轻人带来的是娴熟的技巧和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还使他们因职业责任而在心理上加快成热。当然,在我们国家,人们“白领情结”的背后还有诸如包括技术工人在内的整个工人群体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以及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好在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技术工人供不应求,某些领域“蓝领”收入超过了“白领”,对人们旧有的观念是一种冲击,同时也会对偏激的认识起到纠正的作用。

职业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培养目标的实现,说到底也都是为了学生。然而学生对我们职教理念是否理解,是否认可,是否接受,是否配合,这是我们育人模式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有些学生对到企业实习实训有模糊认识,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还有的学生厌恶劳动等等。因此职业学校应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增强劳动观念,树立做普通劳动者的思想,把职业道德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开展紧密结合技术工人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将职业思想教育列入学生教育的重点。

其次职业学校学校要加强焊接专业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焊接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普遍存在着脱离社会、脱离劳动、脱离实际的状况,对就业指导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焊接专业中职毕业生在就业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期望值过高、依赖性较强、自卑心理较重等现象,以及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的现状,怕脏、怕累、怕吃苦,使得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就无从谈起。所以职业学校的焊接专业课程设置要面向市场,不断改革创新,通过改革教材内容、课程设置、教育方法,增强自身的活力,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焊接专业学生对社会需求的心理和技术适应能力,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具有焊接技术的人才。 转贴于

学校要打造焊接专业建设,其核心就是建设一支充足、优秀的焊接专业课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资源。学校的焊接专业建设,依靠焊接专业教 师去完成。一支优秀的焊接教师队伍,是培养合格焊工的重要力量。而职业学校的焊接专业教师有其特殊性。职业学校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核心 的工学结合育人模式,这就要求焊接专业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讲述,更重要的是焊接技能的传授训练。这种关系体现在焊接师资队伍上,表现为教师要具有双向双师的特点,职业学校要有一支双向、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双向,即来源的双向(企业、学校)和上作参与的双向。双师,即在拥有教师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证书的同时,还拥有焊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证书。就是理论上你能讲课,实践上你能操作。一体化是教帅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具有指导学生实操、实训能力。为什么要求专业课教师能说又能i.,这是因为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合格,检验的标准就是应知与应会。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校现在焊接技术专业课就实行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每个教学日土午讲授专业理论知识,下午就到焊接车间实训,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操中落地生根。在这种情况下,焊接专业课教师调节不出合适的焊接电流,拿起焊钳不能正确操作,不能焊出美观、合格的焊缝是小叮想象的。

第三,职业学校要加强生产型实训慕地的建设。教学本身是一种实践,而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与普通学校的教学实践相比,又有着更高一层的要求,那就是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要使从职业学校毕业的焊接专业学生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能上于,那么学校就要加强学生的实训工作,使学生在校就能熟练操作各种焊接设备进行生产。要实现这一目标,职业学校加强生产型实训基地的建设就不容置疑,实训基地是焊工教学的主课堂,校内生产型实训应根据焊接结构件的要求,以项目或任务型生产带动实训,合理安排实训地点、时间,使学生在模拟真实企业环境中从事生产性焊接实训,降低教学成本,促进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有效落实。同时,围绕焊接项目或任务型焊接生产实训,聘用和培养焊接专业教师、开发教材、调整课程体系,使之主动适应工学结合,培养出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合格焊工。

社会的任务

学生在中职校接受焊接专业教育的时间是短暂的,学校培养出的焊工最终要走向社会,在社会中工作和受教育的时间是漫长的。要使学生最终成为合格的焊工和高级焊工甚至焊接技师,那么就有赖于社会或企业的继续培养。

首先企业要教育焊工热爱焊接工作。一个人对其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来自于他对所从事的职业的热爱。只有热爱焊接工作,才会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焊接工作的社会价值和对企业的贡献,并把自己的身心和情感溶入到工作中去,才能从自己的焊接技术提高中体验出一种乐趣,一种内心的喜悦,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发挥出聪明才智,不断学习,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焊接操作技术水平。

自动焊接技术论文第7篇

国内风力发电机组制造行业内主机架产品的焊接基本都采用传统手工焊接方式。焊接效率不高,焊接质量受焊接工人业务能力的制约较大,再加上焊接工况较差,长时间焊接作业对焊接操作工人的健康危害严重,高技术的焊接工人劳务成本日益增加,甚至会出现高薪亦难寻技术过关的高质量焊工。传统焊接问题日益突出,焊接机器人代替焊接工人已是必然趋势。

2主机架产品的结构优化设计

在满足风力发电机组整机性能优良的基础上,为节约设备购置成本及实现自动化焊接的可行性,便于机架适应焊接变位机的结构,调整优化设计了产品的结构型式,如图1~图2所示。

3智能化焊接变位机结构选型

依据我公司风力发电机组优化后的主机架的结构特性,经长期研讨分析,确定了最适合生产要求的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设备。在课题完成研究阶段,焊接自动化设备主要的变位机结构形式如图3~图5所示。结合风电主机架产品结构特性、设备造价及技术的可行性,第3种方案为较优方案,焊接机器人系统选择德国CLOOS成套原装进口设备。

4焊接智能化设备对产品可焊性仿真模拟

机器人焊接仿真模拟,论证机器人焊接的可行性,验证自动焊接时的干涉问题。部分仿真模拟如图6所示。

5结论

焊接智能化设备是保证焊接效率与质量,改善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人作业条件,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安全文明生产,实现企业6S管理的有效举措,通过本项目焊接工艺方案研究,为风电主机架焊接智能化生产实现高端突破提供基本的技术保障与支撑。文章的分析与结论如下:1)最终选型的变位机结构具备的优点:①工件易于实现自动上下料,自动化上下料过程故障率低;②变位机离地高度远远低于其他变位机高度,安全性高,出现故障易于维修;③线体配套的自动RGV小车高度低,拖载工件运行安全;④均可实现船型焊接位置,且该结构形式控制简单,造价成本低;2)根据主机架机构形式及坡口角度计算确定产线节拍,优化设备配置,以填充量进行理论计算:单丝焊接起焊脚15mm,实芯焊丝1.2mm,送丝速度9.5m/min(焊接电流约280~290A),单丝焊接填充量约为5.1kg/h;双丝焊接前丝速度8.3m/min,后丝速度7.2m/min,双手焊接填充量约为8.2kg/h,经综合计算分析:2.0MW前机架机器人自动焊接所需时间为66.9h,2.0MW后机架焊接时间总需10.78h。本课题研究项目处于实施阶段,相关计算研究仅供参考,文章所属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作者:荆旭东 单位:太原重工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政.焊接工装夹具及变位机械—性能、设计、选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自动焊接技术论文第8篇

关键词: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一体化 教学改革 专业课程体系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8--02

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崛起,汽车制造、重型装备、风电设备、容器设备、起重设备、钢结构生产等行业对焊接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沿海地区大中型企业都急需熟练掌握现代焊接技术操作技能、具备工艺设计与现场实施、生产管理和质量监控能力、熟悉焊接高新技术,并能将其转化应用于现实生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职业技术学院是向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来源,但是在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计划以及相应的培养目标中是使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从而可以培养处适应社会的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然而在大多数的职业技术院校中,理论教学的环节还都局限在课堂上,极少有学校将理论上的东西放进实训车间或者相应的一体化车间,这样在于生产相分离的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教学使学生不能够充分地学习到焊接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是我们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一、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学院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现状,通过研究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发现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和实操脱节

在现在的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教学中,理论课教师和实训课教师相对独立,理论课老师的动手能力相对于实训教师有明显的不足,而在给学生的上课过程中只是以课本的理论教学目标作为授课的依据,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行为,过于强调一些课本上的原理性的教学内容,这些东西相对于实训车间的授课内容要相对空虚很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对于理论上的内容的主要用途是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应用,而不是要做科学研究应用,那么对于他们原理性的东西就很难引起其学习的兴趣,而实训老师动手能力强却理论知识欠缺,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的知识,使学生在一些原理上的东西不能去理解,这样使学生学习就缺乏主观能动性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对理论学习的兴趣较低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学习底子一般都比较薄,本身对于课堂上上课的兴趣就不是很高,特别对于一些理科类的原理,定理本身学习兴趣都不高,特别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所要求学习的晶格,金相等抽象问题在理论教学中使学生主动去学,去理解十分困难。想要提高学生的学生效率就必须从根上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将学生喜欢的实训课程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训中产生问题,而问题的答案可以再理论中找到,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避免理论实际相脱节。

3、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和创性能力不足

一技术工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将会决定这个工人的技能水平,同时也是制约其创性能力的重要因素,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相脱节大大地降低了学生自己本身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训中遇到的问题找不到答案,理论教学中由遇不到自己棘手的问题,从而制约了学院培养出人才的整体水平。

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教学模式改革

实训教学环节应该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体系当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这是学生接触生产技能的直接环节,实训教学环节办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实际的分析问题能力,同时也会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影响办学质量。那么想要把握好实训环节就必须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有机结合,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学的一体化,想实现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教学模式一体化改革

打破实训车间与课堂的分离模式,使实训车间与教室和二为一,充分地发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实验室的作用,充分利用已有的焊接的设备和仪器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理论课堂和实训基地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项目的教学法,首先制定一项实际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整个项目,在学生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教学的理论知识融合进去,使学生可以积极去寻求答案,最后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也完成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2、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改革

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工作之一,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应该遵照,就以指导实践教学的原则来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尽量脱离传统大学的授课模式,应该讲培养的目标定义为,社会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制定应该以可以适应一线生产的焊工为标准,,例如《焊接方法与设备》这门课在讲授过程要放在焊机的维护的实训基地完成,这样不仅学生可以耳濡目染地看到每一个焊机的结构及其每一个部件,更能了解它们的每一个功能和作用,在这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焊机,达到实训和教学相结合的效果。

三、 教学改革成果

通过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实践,发现一体化教学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显著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开始向需要学习知识转变,平时填鸭式的学习不见了,替代的是学生渴望知识的一个学习氛围,这就为我们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技工人才提供了高速的通道,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自动焊接技术论文第9篇

是国家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入的一年,也是企业改革改制继续进行的一年。中国焊接协会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我们从促进焊接技术发展,为企业、为政府服务方面积极开展工做,努力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组织建设,搞好协会的基础性工作、完成个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工作和个分支机构申请工作经过中国焊接协会分支机构和代表机构复查登记工作,5月有个专业(工作)委员会领取了民政部发放的“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证书”。对后来成立的经销工作委员会、汽车专业委员会、管道焊接工作委员会、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准备相关资料,通过相关程序向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国资委提出申请,现等待审批。、完善和规范了对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管理工作为了完善和加强中国焊接协会对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管理,中国焊接协会秘书处起草制定了中国焊接协会分支机构和代表机构换届改选工作条例,以及各分支机构和代表机构的工作条例。、成立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机车车辆制造行业形势大好、呈欣欣向荣局面,一些机车车辆制造企业纷纷要求加入中国焊接协会,迫切希望中国焊接协会筹建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协会秘书处开始筹建机车车辆委员会工作,经过对全国机车车辆行业调查、推荐委员候选人、征求单位意见等程序,考虑到企业规模、地域、候选人职务、以及覆盖面等因素,经筹备委员会审查和讨论,确定了由8人组成的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并于月9-0日在无锡召开成立大会,选举出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

二、发挥行业作用,积极组织编制《中国焊接行业00-00发展战略》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政府的宏观调控需要行业协会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这也是行业协会的责任和义务。根据院士建议和协会工作安排,组织力量编制焊接行业发展规划是协会的重要工作之一。焊接协会与学会共同于月5日在北京召开资深焊接专家高层会议,又于5月0日在北京召开焊接行业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专门研讨编制焊接行业发展战略工作。目前已经做了如下工作:1、编写两个报告秘书处在收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焊接行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和“中国焊接行业的现状、发展及展望”,这两篇报告已在中国焊接信息网上刊登。2、翻译5篇国外焊接方面的报告秘书处组织有关人员翻译了美国和日本焊接学会关于焊接技术和焊接行业的报告,共5篇,并在中国焊接信息网上刊登。3、网上开辟焊接行业发展研讨专栏在中国焊接信息网上开辟焊接行业发展研讨专栏,包括林院士的报告、翻译的报告、调查报告,以及焊接调研提纲。4、组织编写焊接技术和焊接行业两方面的发展规划从焊接技术发展和焊接产业发展两方面编制整个焊接行业的发展规划,焊接技术发展规划内容以焊接学会个专业委员会为主,焊接行业发展规划内容以焊接协会个专业(工作)委员会为主。于7月两会秘书处给协会和学会各委员会主任发出了“关于编写焊接行业发展战略的通知”,通知要求各专业委员会做好本委员会所在领域的发展规划工作,内容包括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未来5-0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应当采取的战略对策及措施、预期的结果。

三、开展行业活动,积极推动焊接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两会理事长联席会议中国焊接协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度两会理事长联席办公会议于5月9日在北京召开。两会正、副理事长、秘书长、顾问及秘书处工作人员共计8人参加了会议,部分在京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技术委员会的专业委员会主任列席了会议。会议主要确定了如下工作:

⑴第三届中国焊接活动周将于5-6月间在上海举行,会期五天,活动周安排三项主要内容: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主题为“世纪焊接新技术、新战略”;b)中国焊接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c)第十届北京—埃森国际焊接与切割展览会(上海)。

⑵同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关于“第十届北京—埃森国际焊接与切割展览会(上海)”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和中国焊接协会共同举办的提议。

⑶要求两会秘书处在林尚扬、关桥两院士所做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位专家的意见,组织人力早日完成《中国焊接行业00-00发展战略》。

⑷在高校焊接专业改革和科研院所改制的形势下,两会应积极主动促进焊接学科发展,积极推动各类焊接人员队伍建设工作,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两会秘书处应会同有关部门一起商讨如何建立焊接学科知识体系,出版系列焊接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教材、焊接手册以及其它焊接专著。

⑸筹划开展焊接人员的国内资格认证工作。确定焊接人员认证体系,制定焊接人员认证的总则,准备材料,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授权,确定知识范围和考试大纲,编写各种学习材料与考试题库。

⑹鉴于目前编写中国焊接发展史难度较大,可以考虑请各位老专家撰写回忆录,同时编写建国以来的焊接行业大事记。

1、中国焊接协会理事长会议中国焊接协会度理事长工作会议于5月9日在北京召开。副理事长张彦敏、张振宇、于庆胜、黄金河、高照杰,总顾问孙玉鼎、王泽万、罗其荣出席了会议。常务副秘书长王麟书、副秘书长高增福列席了会议。会议由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彦持。会议原则上通过了“中国焊接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及理事会换届改选工作计划”和“中国焊接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名额分配方案”,就中国焊接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候选人问题进行酝酿和磋商,并达成共识。会议要求协会秘书处做好“中国焊接协会换届改选工作条例(讨

论稿)”的会后征求意见工作。会议认为协会秘书处应逐步实现职业化和专业化,并就加强秘书处日常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要求协会秘书处做好中国焊接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换届改选的筹备工作,落实大会期间的专题报告。在理事会的工作报告中,除了总结前届理事会工作,应将重点放在开拓今后理事会工作的新思路上,并建议把抓好国内注册焊接工程师资格认证的授权准备工作作为下届理事会工作的重点。2、焊接专家高层会议中国焊接协会、学会组织的资深焊接专家高层会议于月5日在北京召开。陆燕荪、潘际銮、关桥、林尚扬、徐滨士、田锡唐、吴林、陈丙森、史耀武、陈伯蠡、张文钺、殷树言、蒋立培等专家参加了会议。协会理事长张德邻、副理事长宋天虎、秘书长张彦敏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张彦敏秘书长主持,林尚扬院士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我国制造业焊接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各位专家就我国焊接学术及行业中长期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讨论。

3、焊接行业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焊接行业发展研讨会于5月0日在北京召开。出席这次研讨会的代表包括中国焊接学会、中国焊接协会的正、副理事长、顾问、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及特邀代表共计5人。张彦敏秘书长主持了这次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建设焊接强国的挑战与需求”。林尚扬院士做了指导性的发言,他结合美国商务部月出台的关于保持美国制造业竞争能力的报告内容,强调指出中国已被视为美国未来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共同应对面临的各种挑战,将我国的焊接事业“做大做强”。关桥院士特别提到焊接发展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他希望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正确引导焊接工业界把握住行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向焊接强国迈进。

4、与会代表在认真研究秘书处提交到会议的有关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大家认为,在进入世纪之初,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并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之际,开展焊接行业的发展规划研讨尤为必要。并在以下方面达成了共识:

⑴人才培养是焊接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家一致认为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关系焊接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比较突出的矛盾是:企业很难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焊接专业人才。我国目前实行的这种通才教育体制为企业的培训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亦为未来焊接专业人才的贫瘠带来了隐患。这些问题应当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做重点考虑。

⑵世纪对焊接的需求多元化与会代表对此做了一些预测,认为未来的焊接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可持续发展、节能、节材、环保、生产效率。因此,焊接行业应注重高性能焊材和设备的开发与应用,特别要考虑高效能化、绿色化焊接技术的推广。

⑶科研工作面临危机我国焊接行业仍存在产学研相互脱节的问题,焊接行业在引进、吸收、创新及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也都暴露了一些问题。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整个创新链中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应用中,尚未发挥其主导作用。我国科研体制的改革迫使科研院所把主要精力放在产业上,追求经济总量及效益,侧重于短期内见效的项目,而忽视共性技术研究、基础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这对今后我国焊接的技术进步造成很大影响。此外,在科技投入的机制方面,我们亦面临着诸多问题。

⑷未来焊接技术发展方向有更高的要求焊接制造过程的“不落地运动”,强化自动化、集成、高效、优质、降低成本等将成为今后技术发展的主流,而在前沿领域或可能有所突破的技术包括材料和焊接性、过程模拟和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等。

5、全国焊接材料行业协会会员扩大会暨原辅材料订货会为了使焊接材料行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5月,中国焊接协会焊接材料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焊接材料分会及国家焊接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同在湖南举办了“全国焊接材料行业协会会员扩大会暨原辅材料订货会”,有0多家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邀请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李仪刚副总经理做了题为“近期钢材市场分析与展望”的报告,邀请吉林铁合金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李景春副主任做了题为“铁合金现状及发展分析”的报告,邀请青岛东岳泡花碱有限公司成群善总经理做了题为“水玻璃与电焊条”的报告。此外,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焊接所唐伯刚教授从专家的角度介绍了国内钢铁和铁合金情况,分析了有关钢材和铁合金价格走势,提出了我国焊材价格的对策和建议。为方便与会代表交流和沟通,大会安排了分组讨论和原辅料订货洽谈活动,大家对行业发展和协会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希望。这次会议对焊接材料生产企业在制定发展计划、确定市场战略等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6、全国气体保护焊实芯焊丝生产及应用研讨会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气保护实芯焊丝的技术进展,满足用户需求,中国焊接协会、焊接学会和国家焊接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7月在常州共同主办了“全国气体保护焊实芯焊丝生产及应用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焊丝生产企业以及锅炉、压力容器、汽车、摩托车、管道、重型机械等行业的焊丝大型用户,此外还有焊丝设备生产厂家、相关产品生产厂商、钢厂及科研院所等。会议正式代表人,参加第一天会议的约有00人。会上,焊丝生产厂家介绍了我国焊接材料产品生产情况;交流了焊丝的生产技术经验;用户介绍了实芯焊丝的应用情况和对今后焊丝发展的建议;与会代表参观了常州华通焊丝有限公司。这次会议在供需双方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探讨了我国焊丝生产现状、市场需求、存在问题、今后发展等问题。代表们建议要经常举办类似的研讨会,把我国co焊接推向一个新阶段。

7、全国埋弧焊焊剂生产及应用研讨会为了推动我国埋弧焊焊剂的技术进步,满足市场需要,由中国焊接协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焊接学会和国家焊接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9月在锦州共同召开“全国埋弧焊焊剂生产及应用研讨会”,来自焊剂生产企业、锅炉、压力容器、管道、重型机械等行业的0多家单位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焊接协会高增福副秘书长和焊材质检中心吴振祥副主任主持会议,焊材质检中心李春范常务副主任做了“中国的钢材与焊材”报告,报告概述了我国钢材的发展、消费和价格情况,对焊材的生产、产品结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锦州天鹅焊材股份有限公司何少卿副总经理做了“焊剂发展及应用概况”报告,报告详尽介绍了烧结焊剂的发展概况、产品特点、生产工艺、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唐伯钢教授介绍了国外焊剂的专利情况,探讨了焊剂发展方向;大会还邀请了焊剂生产企业的代表就焊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精要发言,邀请了焊剂应用企业代表就焊剂使用

状况做了专题发言,提出了产品结构、质量水平、供货等方面的有益建议。会议代表还参观了锦州天鹅焊材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多年来专门以焊剂为专题召开的研讨会,这次会议将对我国焊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8、机车车辆行业焊接技术专题研讨会中国焊接协会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是在我国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的形势成立的,在这个委员会成立之初,我们发现,在众多的机车车辆制造企业中缺少焊接信息的沟通和焊接技术的交流。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机车车辆行业焊接技术的发展,加强本行业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焊接协会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于8月8-9日在珠海召开“机车车辆行业焊接技术专题研讨会”。来自机车车辆行业个单位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炎金主持会议,协会常务理事王林受协会委托代表协会讲话,并以培训工作委员会主任身份代表协会的其他委员会表示祝贺。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副所长王国栋作为特约代表发表讲话,表达了焊接同仁共同研究、发展、壮大焊接行业这一共同愿望。会议研讨交流了机车车辆制造中所涉及到的焊接技术和应用问题,特别集中交流了铝合金车体制造技术,会议收集论文篇,并在《焊接》杂志出专刊。会议还邀请哈尔滨焊接培训中心副主任王林做“机车车辆行业焊接生产制造企业认证体系(din6700)介绍”。奥地利fronius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国外机车行业应用的焊接设备。会上,大家还探讨了机车车辆行业的现状,存在问题,未来5-0年发展方向和目标,应当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有人提出,在机车车辆行业能用焊接专机解决问题,就不用焊接机器人,因为成本太高;对于没有标准和规范的,如铝合金焊接,我国能否制定一些标准;行业协会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如组织人员了解国际前沿动态。与会人员普遍感到,参加这样的会议有很大收获,希望协会能更多地组织这样的活动,使焊接技术人员有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9、中国焊接协会理事扩大会议中国焊接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于月8-0日在北京召开。

10、其他专委会活动工业锅炉专业委员会于月组织了委员会委员会议,就当前工业锅炉发展、锅炉等级化、生产自动化、环保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国焊接协会焊接设备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焊技术专委会于5月在广东召开了焊接学术交流会,会上有9位焊接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技术演讲和技术报告。收到篇论文,评选出7篇优秀论文,编辑出版了《电焊机》专刊。与会代表就就电焊机行业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代表们在会议期间参观了焊接博览会,观看了焊接精英技术演示。管道专业委员会联合会员单位进行技术开发工作,针对管道工程建设进行一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应用价值的科研项目,如高钢级钢管(80管线钢)、双相不锈钢、lng建设用钢等的工程材料、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接设备等成套技术研究等项目。组织参与80技术交流会、高强度管线钢技术交流会、lng施工技术交流会等。船舶专业委员会与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焊接分委员会于9月在济南召开学术交流会,有篇报告在会上交流,会议确定了中国焊接协会造船专委会和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焊接分委会今后将联合活动,积极组织国内外船舶焊接新技术的交流活动,大力推广应用船舶高效焊接技术、促进我国船舶焊接技术由粗放型向智能型的焊接机械化方向发展。

四、抓住重点,做好对政府和企业的服务工作、筹备组织我国焊接企业走出国门参加国际焊接展览会,秘书处充分利用有关优惠政策,与有关学会共同积极组织我国焊接器材生产企业参加第十六届德国埃森焊接展览会,在德国埃森展上专门开辟中国展区,积极推动中国焊接生产企业出国参展,参与国际竞争,目前已有9家公司正式报名,预定展位约800平方米。

1、继续办好焊接信息网,从有关行业组织的网站获取信息协会创办的中国焊接信息网站,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初具规模,取得较大成绩。网站数据承载量达到近00兆空间,每天访问量超过600人次,是目前国内焊接专业的最大网站。网站处于每日更新页面状态,还开辟了焊接论坛两个新栏目,即北京埃森展览会主体论坛和王老师说焊接,论坛注册会员00多人,每日访问量超过00人次。学术期刊数据库分别增加了00多条学术期刊纪录,总信息量达到000余条。网站电子刊物《焊接快讯》发行量超过1000份,总发行量达到6万份。

2、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与认证工作取得进展按照国际焊接学会的要求,由中国焊接协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共同组建了中国焊接培训与资格认证委员会,已被授权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在焊接工程师资格认证和焊接人员培训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作为这一培训的专门机构——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已先后在全国举办了各类培训班。从中期审查以来,举办了9期国际焊接工程师过渡培训班,759名学员,颁证77份;9期国际焊接工程师正规培训班,00名学员,颁证7份;期国际焊接工程师可选途径培训班,名学员,颁证8份;共计颁发iwe证书9份。6期国际焊接技师过渡培训班,8名学员,颁证份;期国际焊接技师正规培训班,7名学员,颁证70份;共计颁发iws证书份。期国际焊接技士培训班,0名学员,共计颁发iwp证书0份。先后有一千二百多名学员参加了培训,这些学员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代表性。截止目前,共有8名学员获得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5名学员获得国际焊接技师证书,6名学员获得国际焊接技士证书,颁发证书总数为695份。

3、为了使焊接工程师资格认证在国内大面积推开,协会对国内有关工程师资格认证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我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和注册电器工程师的资格认证工作已经启动,由人事部和建设部共同行文,授权中国机械勘察设计协会从事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的资格认证工作,授权中国电力勘察设计协会从事注册电器工程师的资格认证工作。中国焊接协会是从事焊接生产制造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有能力、有责任担负起这一工作。这项工作已经制定出工作计划,并作为明年重点工作实施。

4、建立焊接专家数据库为了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发挥焊接协会人力自资源优势,参与相关工程建设,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中国焊接协会开始建立焊接以及与焊接相关的专家数据库。可以为急需人才的企业推荐焊接技术人员、为需要焊工的一些焊接工程提供焊工和相关人员的信息。并希望随着今后市场的需求,不断完善此项工作。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