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发展农村经济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30 11:36:09

发展农村经济论文

发展农村经济论文第1篇

面对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农村经济管理也做出了相应的措施,使得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和缓解,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统筹城乡发展,落实付出政策;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科技保障;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正是这些管理手段,采取了这些管理形式,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促进。

1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农村基础教育条件有所改善,在农村建立起正规的中小学,推广义务教育,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使得适龄儿童都有学上,上得起学,在初等教育上跟得上,打下文化基础,为农村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不会因为没钱上学而错过受教育的机会,这样对于农民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统筹城乡发展,落实扶持政策切实落实

“三农”政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新技术、新人才,把经济建设作为核心,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拓宽销售渠道,打通城乡合作,积极帮助农村居民早日步入小康行列。

3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科技保障结合

科技的发展,将新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改变农村现状,用科技实现高产,在良种培育、防虫防害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机械自动化等节省了劳动力,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引入新技术,用科技的力量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

4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如此才能稳定、可循环,保证经济发展不占用下一代生活资源,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在发展中要重视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5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在农村经济发展之初,没有完善的农业机制,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没有多渠道的信息资源,销售渠道少等问题难以解决,需要政府等部门的支持,加大农业投入,帮助农民建设新农村,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完善生产机制。

二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中长久存在的制约问题,农业经济管理都提出了相应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于农村实际需求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要采取积极的管理手段,确实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制度的保证、提供理论的引导、解决其制约问题,令农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1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了制度保证

在农业经济管理下,结合农村现有条件和经济情况,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制度,产生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模式。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制度的保证。规范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行为,使得农业的发展满足农村经济的需要,农村经济的发展行为得到良好科学的规范,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效果。优化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使得农业的发展具有合理的制度保证,采用优化的制度才能最大化的发展经济,保证农业生产的质量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使得农业的发展得到有效的管理,经济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农业经济的管理下,农村经济发展得到制度上的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有了高水平的发展。

2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在应用方面,农业经济管理也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有了明确的引导,农村经济有目的性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农业经济管理明确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地位,明确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组成成分的农村经济,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重点发展,明确经济地位,更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了制约问题

从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制约问题,然而农业经济管理为这些问题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或者缓解了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了农村发展方案的合理规划,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发展方法,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发展资源的有效性,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节约人力物力,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快速。

三结语

发展农村经济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双休日的实行,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特别是近年出现的乡村旅游让许多人度过了轻松而有趣的周末。乡村旅游的出现为城里人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带动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不过也出现了诸多不如人意的问题,如卫生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整体规划、产品形式单一雷同等。要想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就必须采取措施,解决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如制定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发展旅游规划,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加强宣传等。

现代旅游最重要的特征是普及性和大众性。所谓的普及性和大众性,实际上就是最大程度按照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来开展旅游活动,旅游业也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尽可能多的人消费自己的产品,使企业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大众旅游兴起以来,经常性的休闲度假已渐渐取代一年一次或几年一次的观光型旅游而成为旅游的主要形式,西欧发达国家每人每年外出旅游3至4次,在英国已占到全国人口的55%,瑞典更高达75%,休闲度假已成为发达国家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现阶段,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大多数人的收入仍然十分低下,衣食之外稍有节余却不足以很风光地远行逍遥。而社会时尚的召唤、追求生活质量的意识,促使现今中国平民十分渴望休闲度假。但是,国内旅游业却在一定程度上因盲目、浮躁和急功近利而忽视他们的需求。在我国,因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旅游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依然很小,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对大多数人来说,旅游还是奢侈品,只有少数市民节衣缩食一年或几年才能外出旅游一次。这种“打牙祭”式的消费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市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望和高涨的旅游需求。一些主要面对国内游客的旅游热点,因季节性强、旅游交通拥挤、旺季人满为患和价格上涨、质量不佳而使游客往而却步或扫兴而归。旅游热点的门中门、票套票和部分旅游业的不规范操作行为,也使某些旅游企业声名狼藉,为人诟病。一边是豪华宾馆的冷若闲置、国家财力的耗费,一边是广大工薪阶层因阮囊羞涩而无力消费、望洋兴叹;一边是旅游热点的季节性人口过密,一边是大众化旅游产品的缺少。高涨的旅游需求与旅游产品不如人意之间的尖锐矛盾,使国内旅游市场上形成一个巨大的空白和广阔的真空地带。在普遍的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休闲度假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几个人自发去郊游,在农家短暂歇脚休息却产生了国内旅游业一个影响深远的新生事物——“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察、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一、乡村旅游的兴起无疑带动了农村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

1.吸纳农村多余劳动力,增加农村收入。乡村旅游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门路。广东河源市的苏家围景区,自2000年开展乡村旅游以来,当地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从当年的1000多元上升到3000多元。乡村旅游,使祖祖辈辈靠老天吃饭的农民,也享受了经济社会的成果,走上了致富之路。

2.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风貌,同时传播了城市文明。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主要要素,这使得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和补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出现的诸多问题抑制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1.各区域“各自为政”,难成规模效益。乡村旅游一般以户为单位,没有统一规划,盲目开发资源,不做切实可行的旅游发展规划,导致农村旅游业不能健康持续发展。

2.缺乏宣传,没有品牌效应。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市场促销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积极性。

3.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严重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强大的资本做后盾,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更需要大量资金做支撑。农村一直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其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由于乡政府不可能对其旅游发展做大规模投入,加之农民收入有限,因而资金短缺就成为制约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4.基础设施建设仍需不断加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乡村旅游点在交通、食宿、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着进一步发展。

5.乡村旅游总体水平不高,资源开发力度小、层次低,特色不够明显,内涵不够丰富,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名牌拳头产品。尤其是在乡村文化方面的发掘和运用不够。一些乡村旅游点在开发建设上存在追求城市化的趋向,削弱了原汁原味的农家本色。

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1.制定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发展旅游规划。资源要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必须实施科学的规划。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大好形势下,乡村旅游必须适应形势,站在全局的高度,重新制定一个科学的、高层次的、高水平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突出重点,形成特色,这样才能保障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加强宣传,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积极向相关媒体提供新闻线索,想办法通过电视台、日报、周刊、广播电台、旅游网等媒体的报道(转载),把一块荒废的沙滩从零开始摇身一变成了可以让农民增加收入的“宝地”,逐步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到了“花最小的钱、做较大的宣传”。

3.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旅游开发资金,因此如何筹集资金发展农村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难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在融资方面要全方位突出,多渠道引资。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好时机,抓住政策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二是利用各种优惠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各种投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和利用民间资本等多种形式的投资。

发展农村经济论文第3篇

[关键词]消费水平消费需求农村经济

农民消费是我国消费市场最重要的部分,只有农民消费水平的到提高,中国的经济增长才能摆脱出口依赖型。目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较低,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必须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使其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消费水平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水平一般是狭义的消费水平,它是指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品(包括服务)的数量,反映人们物质文化需要实际满意程度。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求增加消费品数量,而且要求不断增加提高消费质量。因此,消费水平是一个综合指标,最终会表现为人们的健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生活享受水平、消费环境的质量等等,反映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满意程度。

1.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形成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经济增长依靠的是社会需求的拉动,必须通过调节社会需求以调节社会生产而达到发展社会经济的要求。现在政府正不断的出台种种方案来刺激内需增长,其中有一点就是要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农民消费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

2.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可以改变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消费品生产结构和相关产业链上附属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3.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有利于促进就业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在农村,农民消费的提高势必带来消费质量的提高,促使文化教育消费的增加,带动经济增长。提高消费中的科技和知识文化中的比重,提高消费质量,就能从根本上提高消费力,从而可以促进消费力和生产力之间、消费和生产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农民消费水平较低的原因分析

1.农民的可支配收入较低,消费水平差距持续扩大

弗里德曼认为,居民的持久性收入是决定其消费的重要因素,没有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消费水平就不可能提高。我国现在还只是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消费水平还没有升级、消费结构没有优化,消费水平还未得到真正的提高。

2.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抑制消费水平提高

目前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公共配套尚处在低级水平,农民购物难、用点难、行路难、上网难等问题突出,影响了农民的购买积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力供应跟不上、电压不稳定,收费较高;二是电视、通讯、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交通道路建设有待完善。

3.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农民储蓄倾向较强。现在农村的医疗成本居高不下,农村医疗保健型消费出现被迫的大幅增长,医疗保健费用已成为农民消费支出中增幅最大的一项。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农民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大大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现时消费,抑制了消费水平的提高。

4.农村市场体系尚未建成,商品流通渠道不畅

当前,农村市场体系尚未建成,商品的流通渠道也不畅,农民买、卖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许多商品在城市处于过剩状态,而在农村却难买到;另一方面,农民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由于距中心城市相对较远,交易成本大,农产品难以适时卖出,不能转化为农民的实际收入,制约了消费水平的提高。

5.消费环境不佳,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当前的消费环境不乐观,制约了居民需求扩大,造成了居民消费不安全和对消费环境的缺乏诚信,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购买勇气,抑制居民的消费欲望,影响居民消费力的提高。

三、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方法

1.增加农民收入,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我国必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力。扩大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有效购买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扩展农民的消费能力;建立完善农村教育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素质,让农民可以及时有效地掌握市场的信息,把握市场动向,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

2.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大农村的电力、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设的力度;还要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广大农民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同时在农村增加消费者投诉网点,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农民的消费权益,为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民消费信心

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首先要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保障农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其次要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农民消除后顾之忧,敢大胆消费;第三是要加大农村救助帮困力度,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贫困农民基本生活有所保障。

4.健全流通体制,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必须加大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力度,形成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的流通格局,搞活农村市场,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从而全面提升农村的综合流通能力;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农村商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与农村消费直接相关的零售业。

5.大力发展农村消费服务业,增加消费热点

农村消费服务业是带动农村消费提高的重要领域,是促进农村消费水平升级的重要方式。首先鼓励支持企业面向农村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和设计适合农民消费需求特点以及消费环境的产品系列;二是把向农民提供商品和提供服务结合起来,鼓励生产流通企业在农村设立售后服务网点,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拓宽农村消费领域,刺激农村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参考文献:

发展农村经济论文第4篇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经济;破解举措

一、“三农”问题的概念、地位

1、“三农”问题的概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但近二三百年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下,农业和农村长期停滞和衰落。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业不仅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而且国内民不聊生,农村凋敝,绝大多数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建国前的战乱和的统治,使原本就很羸弱的农村、农业、农民处境更为悲惨。建国后,为了发展工业,不得不采用剥夺农业的方式来进行积累,使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工业,农民生活与城市有极大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使我们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一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得到了一次飞跃性发展,很快它的弊端也显露出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使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受到了限制。如何在不触及农民利益的情况下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如何改善城乡差距?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

2、“三农”问题的地位

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尤其重视,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我国农村虽然有局部的繁荣,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双重挤压下,中国农村处在破产的边缘,孕育着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

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引人关注。

2003年2月8日,《人民日报》用第2版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文章《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这篇文章是在1月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可以看出“三农”问题在新领导集体整个施政战略中具有前所未有的分量,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施政理念正在悄然中形成。这是一次不寻常的农村工作会议,这次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特别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以及其他3位新任政治局常委曾庆红、黄菊、李长春都出席了会议,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会议文件对“三农”问题的提法有了新的表述,称其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此之前的提法是“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会议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中央新领导集体这种“三农”问题的治理理念显然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背景就是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二、现有的一些错误看法

现在在很多人的意识当中存在忽视“三农”问题的错误想法,有的认为目前我国农业能基本保证全国粮食需要就可以了,主要发展工业;有的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只要一段时间抓抓就能立竿见影,不需要长抓;有的认为“三农”问题仅仅是涉及面很窄的问题,只要就农论农就可以解决。这些都是错误的看法,实际上“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是否能持续进行下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它涉及到各个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长期不懈地调整改善,真正下力气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破解“三农”难题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1、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在直面WTO的新格局状态下,“三农”这一基础的脆弱,不仅已经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极大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一些专家曾指出,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保护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现代化,才有在下个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据保守统计,目前全国大约仍有5000万左右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现实的难题和形势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加深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看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要害和关键是,在宏观战略上要解决好广大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微观上要解决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问题,这才是在我们这个农村人占绝大多数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所在。必须把“三农”问题这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础性问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

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面对入世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着力解决和缓和农民增收这一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矛盾与困难,就显得大为重要和迫切了。我们对“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一定要重视它,一定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它,要有长期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意识。

2、需要减轻农民的负担。2002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继续坚持采取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对减负的治理,对一些地区和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情况,曾多次文件严加制止,但收效不大,全国各地到目前为止仍普遍存在“三乱”现象。减轻农民负担,开展清费治乱减负的综合治理,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计委《关于实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其次,要定期开展复查,注意和防止涉农负担反弹,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3、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必须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民主政治权利和国民财富的占用权。城里的一切公共设施都是国家承包了,而农村的一切基础设施都是农民自己集资办起来的,产权却属于国有。不仅如此,农民用电、打电话比城里贵,农民孩子读书,老师的工资农民付,城里的教师工资国家付,城里有最低保险,医疗保险,国家的财政只是市民财政。农民只有负担,农民如何才能富起来?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自由迁徙权利。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障权利,应给农民同样的贷款权利。不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农村经济无法提高,农民永远也翻不了身,“三农”问题永远也破解不开。

4、要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必须进一步解放农民。历史证明:每给农民松一个绑,国民经济就有一次大发展,农村经济就有一轮高增长。现在,套在农民身上的绳索还有很多,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民离开农村和进入城市的一切收费,取消农村户口。歧视性的政策和不合理收费极大地阻碍了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取消对农民休耕的限制政策。将来中国农民要有不生产经营的自由。开通城乡产权交换的渠道,鼓励“资本家”下乡做“地主”,农民进城当工人。农民的事,让农民自己做主。解放农民就是解放最大的生产力,减负仍不是最终的增收目标,只有在农村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农村产品产销的机制,实现的增收,是最有实际意义的,也是脱贫的关键。结合各地实际,大力开展综合农业(林、牧、旅游业)和进行结构调整,大力扶持有市场需求的龙头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盲目,而是指导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要让农产品卖个好价钱,这样农民就能增收了。对于农业的投入要增加,主要用于品种改良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工程方面。小城镇的建设要慎重,有条件的地方要快上,没有条件的地方,也不能一哄而上。农民进城打工也是一种转移,工作政府要多指导,组织好。对待民工的问题,也要贯彻《劳动法》对待。只有解除套在农民身上的土地枷锁,土地才能进入市场经济、实行规模经营,农业才能进入市场经济,农产品才能真正形成合理的价格。

5、破解“三农”难题需要因地制异。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破解“三农”难题需要新措施:回报农民,尊重农民,依靠农民。

①回报农民———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应该进入“以工补农”阶段了。所以,不仅要取消农民负担,今后要逐步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的投入。农村税费改革应该进一步减少税费的征收。现在的问题是尽量减少农民负担。第一,是中国农民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许多发达国家还给补贴,我们更应该扶植他们增强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第二,中国农业GDP的比重仅占百分之十五,却要养活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根本无力承担税费任务。在可能的情况下停止向农民收取一切税费,用十年时间恢复和提高农村生产力,培育农村土地租赁市场,促进现代农业体系的形成,以应对WTO的加入。加入WTO后,外国的农产品就会冲击我们的农产品,城市不要本国农产品的时候,不仅是农业、农村、农民的危机,也是国家的危机。为什么我们的农产品价格高?主要的原因是土地承包制限制了农业的规模经营以及由此带来的机械化、科技水平的差异。美国农业已经农场化了,一般规模是5000亩,我国则是家庭经营,户均不过六、七亩,最大的户也不过二、三十亩。为什么我国农业不能规模经营?除了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把农民出租、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自完全还给农民和农产品价格过低过,另一个原因就是:过高的农民负担抑制了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其实农村改革说简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一步步地减少对农民的束缚,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当农民有充分的自由后,很多长期困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②尊重农民———重构县乡基层政府。我们常说,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个基层政府的构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老百姓的要求来构建,绝不可照葫芦画瓢。应当按照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按人民群众意见构建县乡政府和政府部门,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机构改革”。

③依靠农民———让人民群众管理政府。任何一个政府,没有人民群众的监督管理,就会膨胀、腐败,会走向人民的反面。人民群众怎么管理基层政府呢?第一,官员由人民选举产生。第二,财政的钱怎么花,由当地组织和民间社团讨论,人大决策,政府照着执行,执行过程接受党组织民间组织和人民代表的监督。第三,公仆违背了民意,人民有权力罢免。第四,政府所有政务必须公开,随时接受监督、质询。党的基层组织,应依靠人民加强对政府的建设领导和监督,党永远应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解决三农和农村经济问题,如果没有大思路、大前提、新战略、新举措,是无所作为的。

6、解决‘三农’问题,一定要跳出来,要有创新的思维。

首先要确立强烈的富民意识,在农民增收上有新突破。从实际情况看,凡是农民增收幅度比较大的地方,增收的动力源主要靠的是劳力转移、结构调整、土地扭转、多种经营等。近几年迅速崛起的个私经济,已成为推进农业劳力转移的先锋,成为解决农村就业的关键,成为农民最现实、最直接的致富“亮点”。应该在指导思想上,把这些“渠道”作为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还要确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在结构调整上有新突破。大力推进绿色农业、三资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经营农业”的“火车头”,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和“一镇一业”特色,为农业结构调整导航。

要确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要破除“责任田是保命田”、“种田万万年”的旧观念,破除把“承包期30年不变”与“土地使用权流转”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引导农民“以土生财”,把资源转化为资本,大胆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土地作价入股,使农民成为股民,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让土地向具有经营资质的种养能手积聚,向具有资本实力的“三资”农业积聚。

参考文献:

1、沈亚军:略

2、郑庆昌宋国林王东炎:略

发展农村经济论文第5篇

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的论文范文一: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思考

[摘要]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湟中县作为青海省主要的农业大县,在农机部门的大力推广新机械、新技术、新产品下,我县主导产业的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如小麦、马铃薯等),这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者的强度,加速了劳动力转移,本文从我县农业机械的发展,对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作用做一下简要分析。

[关健词]农业机械化;农业;农村经济;影响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机械化的水平决定着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农业科技水平和装备力量得以发展的体现,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国家粮食生产,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降低劳动的劳动强度,加快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适度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1湟中县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1.1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全县十二五末农业机械总动力为62.54万千瓦,农业机械拥有总量9.05万台(部),配套农具4.01万台(部),耕、播、收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9.12%、41.66%、46.02%,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66.85%,比十一五末分别提高了57.82、-11.84、35.22和31.04个百分点。

1.2主要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渐趋成熟

湟中县拥有耕地84.7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为12.8万亩,马铃薯播种面积为10.3万亩,饲草种植面积达4.7万亩,油菜播种面积为14.2万亩,蚕豆面积为1.23万亩。至今小麦、马铃薯、饲草除山区不适宜机械工作的都实现了机播、机收的全程机械化;油菜、蚕豆除山区不适宜机播的实现了机播。可见,我县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已成熟,其他作物的机械化程度在进一步研发和提高中。

1.3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同作物机械化程度存在差异

由于地理、经济条件的不同,造成我县区域间的机械化程度不同,川水地区由于平坦、地块较大,机械的种类、型号等比较多样,脑山地区地块小、地形不平、交通不便等,机械的种类、型号比较少,机械效率低;不同作物间机械化程度不同,国家对于主导品种研发投入更多,机械的数量、型号、种类更齐全,机械的生产效率也更高,对于非主导作物国家可能投入的研发资金不足,产品种类、型号等不多,形成机械化程度不高。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应关注发展潜力好、机械化程度较低的产业,加大研发和推广资金,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全覆盖。

1.4一家一户经营模式,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要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但当前土地联产承包制将土地分割成七零八落,在农民的自主经营体制下,土地流转必须是区域内农户全体同意,方可形成联片便于机械化经营,但农民素质和认识水平的不同,往往达不成协议,遭成资源浪费,劳动生产率低。为适应目前的生产力发展,必须采取措施打破目前不利机械化生产的局面,让土地合理、稳定、依法流转。

2农业机械化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作用

2.1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手段,实现农业增效的保证

农业机械化是改变原来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经营规模、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机械的开发和运用带替了古老的二牛抬杠模式,解决了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局面,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劳动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实现了规模效益。高质量的机械化作业,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生产规模,还大大地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

2.2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机械化是完成和推广农业先进科技的载体,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手段。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提供了保障。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就是农业机械的现代化。可见,没有农业机械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2.3农业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社会文明建设

实现农业机械化能有效节约土地生产成本,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土地收入;农业机械化的提高推动了土地流转的迈进,农民以租金形式取得收入的同时选择了从事其他就业的机会,为农民取得非农务工收入提供了方便。再通过各类技能培训,掌握一定的技能,可以就地创业或进城务工,增加了务工收入,增长了知识,转变了观念,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文明建设。

2.4农业机械化是加快土地流转,发展二、三产业的先决条件

农业机械装备的运用,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的限制,远远超出了人力、畜力所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农业机械作业不仅在量上有所突破,并且在质上比人力、畜力实现了现代科学农艺要求,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农业生产率和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各生产要素、资源提到了有效、合理配置,加速了当前土地流转的进程,解放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3全面实现机械化的方向、对策

3.1必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直接决定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并且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产品竞争力的强弱。因此,在农业机械化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国家科研经费和农机补贴资金,加大对各类农业机械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以创新为手段,促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科学化、自动化、现代化。

3.2必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机械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我县地理条件、经济发展和土地流转水平,有选择性地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如川水地区地块大经济条件好,要着力发展大中型农业机械,如大中型拖拉机、大中型联合收割机、高端的全自动农机配套设备等,丰富农机装备结构;地块较小经济条件不好的脑山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适宜的农业机械,如小四轮拖拉机、小型收割机、小型配套农具,达到经济、适用、操作方便的目的。

3.3必须能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农业机械化的运用能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化械化,并能解放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业外收入,让更多的土地流转到新型职业农民手中,进行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企业化运作,出让土地的农户以土地入股、租赁等形式取得收入,各方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农业机械化用先进的机械带替了人、畜动力,节约了农业生产中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而且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再次,农业机械化程度促进了土地流转的进程,改变了传统小农经济模式,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向集约型的模式发展,提高了单产降低了单位成本,优化了各生产要素,使农业生产活动呈现规模化、效益化,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3.4必须提高机械利用率,培育服务型经济实体

随着当前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壮大,农业机械化的经营模式应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农业机械工作应向专业化、效益化发展,应培育机械作业服务的专业组织或队,在农业生产中应实现(如小麦收获作业)有偿的跨区流动,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实现农业机械服务的专业化、全面化、多样化,覆盖农业生产的各个工作环节,解决一家一户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提高机械效率,促进机械化农业的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县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当前由农业大县向蔬菜大县迈进的转型,还使得转型的新型产业的效益得到有效提升。而且,随着农业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会不断地创造出科技含量高、实用经济的农业机械,从而满足产业结构转型中各方面的需求,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虽然我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部分产品的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是,像蚕豆、药材、温室等生产,还处在半人工半机械的局面,所以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开发,用创新的手段来解决出现的各种难题,以全面实现农业机械的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光辉,陈莉.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解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05).

[2]罗昕,胡斌.论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及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7(10).

[3]张庆霞,刘从九.2007-2017年安徽省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定量预测[J].安徽农学通报,2007(16).

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的论文范文二: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中国是一个庞大的人口大国,农村人口数占了人口总数相当大的比例,国家也时刻关注农村的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进行科学的管理与规划,以促进农村经济平稳而快速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文章结合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的作用与影响,提出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前言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后得以快速发展,农业经济也随之发展,现在我国的重点工作之一便是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调控市场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群众构建新农村的积极性。

一、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为农村现实需求提供了细致的分析,使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促使农村经济得到发展,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理论指导,解决发展中的遇到的问题。

1.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结合农村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并结合农村的经济状况和现有条件,产生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发展制度,形成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方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也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科学、更规范。合理的制度能够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保证了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速度。

2.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点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使农业有目的性的进行发展,确立了农业在市场的地位,更有利于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

3.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制约问题

农业经济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解农村经济存在的众多制约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并对农村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保护环境,保证农村经济快速而平稳发展。

二、现代化农业建设背景下的经济管理策略

面对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济管理者要结合农村发展状况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措施去解决问题。

1.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与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严格的制度能对管理目的进行约束并进行更加好的规划,要随时代的进步进行革新,摒弃陈旧的管理方式。在体制建立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是让农民群众对农业发展产生新认识与新观念,这样能加速农业结构的转型,促使经济发展。农产品方面则是利用加工手段改变农产品以往的外观,使其销售市场更为广阔,产业链更丰富,更保证了生产环节的安全,农民群众的利益也能得到保障[1]。而农业经济管理体度建立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利益,这个发展体制要科学并有效的将利益、冲突、权益进行统筹兼顾,解决群众的问题,保证群众利益不会受到损害。科技与农业相结合,能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促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2.立足农民群众,多种方式融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促使我们国家农业发展的关键点,在资金的支持下才能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与发展,然而政府的投资是有限的,除政府的拨款援助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此同时,吸引社会上的企业向农村投资,多方式融资的同时促进乡镇企业发展,有助于建设新农村,同时也处理了农村剩余大量劳动力的问题,帮助资金上有问题的群众脱离难关。

3.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

现今社会处于信息化发展迅速的时代,农业经济也需要信息化管理,实现农业与科技相结合,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农民群众实现创收。建立电子信息平台,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平台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根据数据进行规划,更好的掌握市场需求,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4.组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

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综合实力影响着农业经济管理的成效,也影响着农业的经济发展状况,所以要严格把关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专业的、针对性的前期培训、后期检查,要改变传统、陈旧的管理方式,顺应时展潮流,要组建成一支具备高责任感、高操作能力、高素质水平的经济管理队伍,管理人员要学会自我约束,定期进行专业培训,要深入了解国家的农村经济政策,并不断的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以完善自我。要多鼓励、引导大学生回农村建设,提供合理的薪酬、奖励和提升机会,激发其工作热情并为其营造良好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让他们用其所学的知识与所具备的文化素养为建设中的新农村注入新鲜血液[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而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农业经济管理不仅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理论基础,还为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缓解方案、解决方案,所以应正确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策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多方面融资,组建管理队伍,保证了策略的有效实行,进而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使农村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发展农村经济论文第6篇

农村金融形成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使农民手中的资金保值增值,将资金自然流动到收益率较高的市场当中。在农村的民间资本流动过程中,我们很明显能看到“民间借贷”现象,即所谓的“抬钱”,并且出资方能够得到一定数额的固定利息,以便达到资金的有效利用。农村储蓄资本是农村投资的关键来源,它是农村经济的物质保障,只有当农村金融体系完成构建,才能够令农村资本与投资农村联系起来,从而达到降低农村外流资金量的作用。农村的经济环境也急需一个正规、有效的农村金融平台,有效提升农村金融资源的利用率,并以此来支撑农村经济的未来发展。在农村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交易现象,无论是最初以物与物的形式,还是进化到目前的资金量与农业国模化生产的模式,都存有一定的风险因素。而此时,金融机构的出现弥补了农村体制上的空白,令投资、生产、交易等过程转变成规范的流程,便于资金的有效流转与应用,且保证资金周转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

2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整体增长有着极强的正比例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步伐的加快,关于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探索在学术界掀起了极其激烈的浪潮,相关的讨论声音此消彼长,但大多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比例的关系,即一个固定区域的经济增长越迅速,其金融市场的发展环境越良好,反之亦然。经研究,也可以发现,我国农村的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保持正相关。

2.1农村储蓄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储蓄与农村经济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联,早期国外的经济学者就通过科学的理论分析对二者做以明确的论证,采用了农村居民人均储蓄额度与人均纯收入作为农村居民储蓄—收入关系的变量,从而得出农村储蓄与农村经济发展间正比例关系的结论。并且,基于这一点,对国家经济环境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政策建议。农村储蓄量增长了,金融机构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将其资本投入到农村生产过程当中,促进农村相关基础建设行业的发展,令农村资本得到有效利用。

2.2农村金融机构利率的调整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利率与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正比例关系。农村金融机构利率的变化能够改变农村投资总量,使得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放缓或者加快。以来安县为例:当县里的信用合作社受到了国家利率调整指示的影响时,对县里的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当降低贷款利率时,县里当地的某些私人企业为求快速发展,积极进行融资,将其投入到企业的基础建设中去,进而令企业的生产效益得到提升,促进县里的经济发展。

2.3农村借贷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金融发展最初时,我国正处在资金短缺时期,农村生产效率停滞不前,传统农业生产遇到了瓶颈。与此同时,农村环境内部呈现出了部分资本流动的趋势,一方面,可以令农村手中限制的本金得到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正好为当时农业生产资金短缺的状况做以解围,农村经济对于资本金的需求极大,农村借贷的出现弥补了农村经济发展中对于资本流动性控制的缺失。经一段时期的验证表明,农村借贷频率的加快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令农村资本全面投入到农业的生产进程中。

2.4农村金融环境的转好使得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向好

金融市场具有降低经济波动幅度的能效。一般情况下,采用合理的金融机制可以平滑经济波动幅度,从而减免经济周期性的波动效应,对农村经济环境十分有益。一个稳定的金融市场环境可以令农村经济的发展稳步提升,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干扰减弱,这对于农村经济体制这一本就不强势的体系来说,就减少了经济振荡与危机的可能性。

3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经济学家与相关学者一直未停止思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作用机理,并且将很多经典论断应用在国家政策的制定上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收益。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而经济增长效率是影响金融发展步伐节奏快慢的重要条件,二者间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农村环境中的极其细微之处。相反,如果农村经济增长止步不前,就会对农村金融发展极其不利。近年来,在我国农村,整体的金融环境日趋成熟,经济发展也在国家支持“三农”问题后有着质的飞跃,今日农村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同时,农村的各行业及经济的发展势头也为金融业务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这对于农村金融来讲,无疑是一种挑战和机遇。意味着在未来农村的金融环境与经济环境之间,有着极其微妙的关联,令二者互相作用,相互影响,共同进步与发展。而且,这与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相关政策的导向性密不可分。

4结论

发展农村经济论文第7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农村经济发展土地流转科技农业

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成一场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正不断恶化着我国的外部经济环境,使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审慎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考虑国际经济波动背景下的新特点,统筹安排农村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认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策略如下: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一)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紧迫性

目前,我国农村已初步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民间金融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近年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分化:一是发达地区农村的城市化;二是部分发达地区和某些中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三是大量中西部地区有竞争力的劳动力输出而保留少量劳动力在本乡本土从事农业;四是贫困地区的传统农业维持简单再生产。因此,必须根据目前农村经济现状采取不同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把农村改革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健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二)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构想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在我国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是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各类金融机构都要积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坚持农业银行为农服务的方向,强化职能、落实责任,稳定和发展农村服务网络;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扩大邮政储蓄银行涉农业务范围。改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保持县(市)社法人地位稳定,发挥为农民服务的主力军作用。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并加强监管,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以此形成完善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推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且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动

(一)大力发展规模农业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

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已具备。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大量土地闲置。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具备了客观基础。

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环境业已形成。我国农村目前已进入到社会化小农阶段,土地不再是其谋生的唯一手段。农民对土地权利的保有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土地的最后保障功能;二是土地权益补偿。在现阶段土地仅起社会保障功能的时候,用制度保障替换土地保障,用市民基本生存权益替换土地权益,使进城农民自愿流转、转让土地承包权,为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机会。

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动力依然强劲。由于国家加大扶持力度,农民更愿意规模经营,尤其种粮大户扩大种植规模愿望强烈。此外,一些外出打工的青年农民仍然看好经营农业,具有返乡种田的积极性。农民已初步具有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内在动力。

(二)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具体而言:

第一,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加强执法监督,对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强迫农民进行土地流转、随意变更土地承包合同、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依法纠正。在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要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市场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虽然马克思研究的地租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比,两者都属于市场经济范畴,所以马克思地租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仍有着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在地租理论中,地租是由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构成的。绝对地租是以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为前提而获得,是无条件交纳给土地的所有者。在现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下,国家是土地所有权的最终占有者,因此,绝对地租最终必须上缴给国家,在现实中则由集体代收。级差地租是由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所构成。其中,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土地自身质量的好坏而决定的,即土地由于其肥瘦程度、距市场的远近及交通条件等自然条件而被划分为不同等级;在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条件下,级差地租Ⅰ主要应归土地所有者即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级差地租II是连续投资同一块土地而有不同劳动生产率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的地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农村土地所有制下,级差地租Ⅱ是由农民(承租方)自己获得。根据这一理论可知,若土地承包时间短,农民会掠夺式地开垦农地以维持简单再生产,继续农业的粗放型生产。

第二,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土地通过合理的流转,可以改变目前土地经营分散的局面,使土地经营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规模,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目前,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最有效方式是土地银行。简单来说,它的功能在于向存地农民支付“存地费”,再把土地“贷”给经营大户或企业以收取“贷地费”。

第三,健全对被征地农民公平合理的补偿机制。目前农民的最大希望是提高土地补偿的标准。因此,要加快改革土地征用制度,确保被征地农民得到公平合理的补偿和安置,生活水平不下降,就业有出路,长期生计有保障。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决定》指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要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方向,促进科技与经济和市场的有效结合,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既积极推进改革,又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点。一是优化专业结构;二是优化布局;三是扩大开放,更多地吸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针对农业产业化对技术的需求,筛选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适当引进,进行组装配套,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大力推进农村的科技进步。

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导向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在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参与的农业科技队伍。

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一是突出应用研究,解决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二是抓好基础研究与基础性工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要加速农业高新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在农业中的应用,打造农业高技术队伍和企业集团。

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由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组成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同时,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决定》指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合理规划区域农业经济布局应重点关注五大内容:一是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储藏技术研发,着力解决关键技术,建立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技术体系;二是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库,加大野生资源的驯化和品种创新,优先建设特色农产品种苗繁育基地,保障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优质种苗供给;三是加快制定和完善特色农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设和完善特色农产品质量监控和认证体系,选建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四是稳步发展特色农产品传统加工,突出加工产品的独特品质和风味,拓展精深加工,最大限度挖掘特色农产品的增值潜力;五是建立特色农产品营销网络和信息平台,在农业产品的市场化上下大功夫。

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前应重点改善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切实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发展的规划,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扩大市场吸纳能力和辐射能力;加大市县级粮食专业市场的培育,优化政策环境,增加政府投入。重点解决基层和农民及生产者的信息联结,努力做到以需定产、以销定产。二是逐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建立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按照服务主体多元化的思路进行改革和创新农技推广体系,坚持政府扶持与自我发展相结合,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管理制度;逐步放开农村服务市场,允许和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三是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决定》勾画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方向,即“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不应拘泥于一种模式,更不能强迫农民接受某一种模式,比较稳妥的做法是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形式。要进一步明确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定位,更好地发挥为家庭承包经营提供服务等职能,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尽快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成为引领亿万农民走向国内外市场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参考文献:

1.孙楠.农村金融机构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1)

发展农村经济论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即生态经济。它是从改变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式的单向流动,实现了“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良性循环生产模式,使上一个产品的废弃物成为下一个产品的原料,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物排出,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和原材料的损失。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是循环经济的重点区域。循环经济某种程度上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它是解决中国“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1把握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4R原则

现行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直接危及生存空间,必然导致经济停滞、下降,破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和平衡。循环经济以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德国1998年修订的《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第4条规定,首先要避免产生废物,特别重要的是减少废物的量及其危害性;其次是利用和用来获取能源。这些原则在国际上被简化为4R原则,即Reduce(减量),Recover(再生)、Reuse(再用)和Recycle(循环)。

国内著名循环经济研究专家季昆森提出:减量化原则的运用,可概括为“九节一减”,包括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煤)、节粮和减人。再利用原则的运用表现为做强加工业,主要体现在对各类农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进行系列开发、反复加工、深度加工,不断增值。农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多属于原来农产品的组成部分,仍然含有大量有机质,相对开发价值高,开发成本低,且开发技术容易掌握,做好了,其效益可能超过主产业。进一步探索农业节本增效新途径,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如:实施“藏粮于土”、“藏粮于科技”战略,保持和提高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力,处理好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矛盾;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优势产业带建设,发挥集约种植优势,提高规模效益;推广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技术,不断提高复种指数,提高耕地的综合产出效率;做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配合滴灌技术,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白色农业”是再循环原则运用的具体体现,“白色农业”目前在农村运用最典型的就是沼气,将人与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可以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无污染饲料、肥料、农药以及取之不尽的能源。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发展农业微生物能源——沼气方面已取得巨大成绩,在利用农业废弃纤维质资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酒精来替代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方面也取得进展。运用再循环原则,就是要在经营生态环境上做文章,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

2关注农村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就整个社会来讲,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资源审视,密切关注资源循环中的开采、消耗、废弃物产生、农业产业链延伸、资源再生等各个环节的基本途径和重点领域,农村循环经济也不例外。

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以提升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利用效率为重点,尤其是对生物质能和微生物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方面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时时处处考虑节能降耗;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农业“废弃物”处理方面,实行资源化利用,实现种植业生产所积累的生物资源全程化利用,畜禽养殖业低排放与粪便利用的资源化;在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实行清洁生产,使上一环节的废弃物作为下一环节的资源,增加价值链,拓展农业产业化空间;重点关注农业产业循环链的内生延伸与产业联动,加强农业产业循环链整合思路、途径与模式,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在再生资源环节方面: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

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地农药用药及化肥施用、畜禽粪便排放、农田废弃物处置等,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立体交叉污染。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因过量、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流失到农田之外,污染地下水,使湖泊、河流和浅海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导致水藻生长过盛,水体缺氧、水生生物死亡;同时,施用的氮肥中有很多以温室气体氧化亚氮形式逸失到空气里。

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着力建设循环型社区,开发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利用能源,减少外部能量输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农村社会生活的“干净化”消费,改善生活环境。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近期,应重点在农业清洁化生产的技术链接、绿色生产技术和农业资源多级转化、高效利用与废弃物再生技术、循环农业技术标准规范、农村生态小城镇建设技术等层面,开展整合与集成研究,建立相对完善的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绿色技术包括用于消除污染的环境工程技术,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无废、少废及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等。建立绿色技术体系的关键是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

3探索农村循环经济的合理框架和典型模式

生态农业是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综合农业生态系统,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积极探索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就是要根据生态循环再利用、再生产的循环链的原理来抓农业生产,发展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统一,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探索和推广农村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只有从资源、环境、产业与消费以及综合循环经济的角度,探索以“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统筹规划农业与农村产业、农村生产与生活、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发展,深入研究我国循环型农业的发展与重点领域,才能合理构建循环型农村经济体系。农业是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农业还包括林业、渔业和农村副业等项生产在内。因此,农业循环经济框架可以从“四个方面”为主线来形成,即以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的加工企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畜牧、水产生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畜牧、水产加工循环经济链条,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原料,加工企业要采取先进节能、无污染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提高企业的比较效益;以林业及其加工业为依托的林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循环经济链条。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一书,总结了我国农村循环经济的主要产业发展模式以及障碍与对策,认为目前农村循环经济主要呈现四大产业发展模式: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循环生产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生产模式、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循环模式、区域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例如,珠三角地区的“基塘”符合系统模式,江南地区的“鸭稻共生”系统模式,北方的“四位一体”系统模式、南方的“猪——沼——果——猪”系统模式等,都是我国农民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的比较具体而典型的农村循环经济模式,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可贵的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4构建合理的生态村镇体系

农业是百业之基,而“三农问题”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生态型村镇建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形式,并要求从四个子系统来着力构建:一是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主要涵盖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三大产业,它要求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工艺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办好生态旅游、绿色饭店和各种绿色服务业。加快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的步伐,培植农业循环经济载体。一方面,搞好循环型农业工业园区建设,制订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以生产要素为纽带,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内,实现有害污染物在园区内的闭路循环。另一方面,做好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出口农产品的清洁生产,使农副产品达到质量、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二是村镇基础设施体系。重点是水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和建筑系统。要解决水量不均、水质不高的问题,积极治理和预防水、旱灾害,做好做足“水文章”;要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推行可再生能源,如发展沼气、太阳能、小水电、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要完善农村道路布局工作;大力推行建筑节能省地治污技术,使用新型环保建材,体现地方特色建筑风格。三是生态环保体系。要精心挑选搭配绿化树种,有效治污和分类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垃圾等。四是社会事业体系。要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构建合理的生态村镇体系,关键在于先行设计,也就是说要从规划设计、环境设计、住区设计、产业设计、景观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整体策划和设计。

5健全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农村循环经济更被专家称为化解“三农”问题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在我国被提出并重视后,大都把视角放在城市工业上,其正确性是毫无怀疑的。因为循环经济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正是因为工业不循环发展造成了严重工业污染而逼出循环经济的。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70%以上的农业大国,跟工业化程度很高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有很大的区别,加上我国存在严重的“三农”问题。我国的农业生业生态、农村污染、农民人均资源贫乏,都有待循环经济解决。因此,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要突出农村,要以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来解决“三农”问题。建立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近期考虑开展循环农业促进法的前期工作,尽可能出台“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税收、金融保障等方面制定促进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十一五”期间以国家投入为引导,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在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的粪便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清洁生产与产业链整合、农村社区“净化”等方面在全国开展若干个示范工程建设,以带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广泛应用。

国家应立即着手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开辟资金渠道,建设若干领域的农业循环经济的示范工程,加强制度创新,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解振华.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3-11-03

发展农村经济论文第9篇

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属于多变量的综合评价,在实际研究中,多指标(变量)问题是经常遇到的,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不同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势必增加问题分析的复杂性。主成分分析就是设法将原来的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取几个较少的综合指标,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主成分分析法能浓缩信息,简化指标的结构,使分析问题的过程简单、直观、有效[14],主成分分析法的优点是可以消除各指标由于量纲不同所带来的影响,克服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所带来的信息重叠以及人为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的问题[15],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以较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有的多维变量,使数据结构简化,把原指标综合成较少几个主成分,再以这几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构造出一个综合评价函数。作为一种多指标分析方法,在综合评价函数中,各主成分的权数为其贡献率,它反映了该主成分包含原始数据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比重,这样确定权数是客观、合理的,它克服了某些评价方法中人为确定权数的缺陷,这种方法的计算比较规范,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时,应明确主成分分析的具体步骤:1)将指标标准化,主要目的是去除指标不同量纲的影响。在主成分分析法中用协方差矩阵求得主成分是主成分分析法中的关键所在,因为协方差矩阵容易受到指标的数量级和量纲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原始数据做无量纲化的处理。2)计算标准化指标数值的相关系数矩阵Rm×m,观察多个指标的相关度,确定待分析的原有若干变量是否适合于因子分析;3)求矩阵R的特征根λj(j=1,2,…,m),λj表示第j个主成分Fj所解释的原始指标数据的总方差,则主成分Fj对原始指标数据的方差贡献率ωj为:ωj=λj/Σkj=1λj;4)将特征根λj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85%的要求选取前k个特征根对应的主成分;5)将标准化值矩乘以主成分系数矩阵,计算各主成分得分;6)计算综合得分。

2结果与分析

2.1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地域差异分析由于篇幅原因,未列出原始数据,12个盟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均值约为596.16(千hm2),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呼伦贝尔市1585.42(千hm2)、通辽市1119.95(千hm2)、赤峰市1110.97(千hm2)、兴安盟773.51(千hm2)、乌兰察布市619.66(千hm2),比例占到41.67%;有效灌溉面积均值约为260.44(千hm2),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通辽市655.34(千hm2)、巴彦淖尔市594.38(千hm2)、赤峰市462.37(千hm2)、兴安盟306.96(千hm2),比例占到33.33%;农牧业机械总动力均值约为273.29(万Kw),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通辽市571.75(万Kw)、赤峰市492.16(万Kw)、巴彦淖尔市420.62(万Kw)、兴安盟388.14(万Kw)、呼伦贝尔市381.17(万Kw)、鄂尔多斯市278.82(万Kw),比例占到50%;化肥施用折存量均值约为157529.3(t),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通辽市541868(t)、赤峰市282334(t)、巴彦淖尔市240794(t)、呼伦贝尔市209239(t)、比例占到33.33%;农村用电量均值约为45962.17(万Kw),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赤峰市193986(万Kw)、通辽市101985(万Kw)、鄂尔多斯市46287(万Kw),比例占到2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均值约为2103098(万元),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赤峰市3954968(万元)、呼伦贝尔市3918847(万元)、通辽市3872095(万元)、巴彦淖尔市2491937(万元)、呼和浩特市2133999(万元),比例占到41.67%;粮食产量均值约为226.77(万t),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通辽市608(万t)、呼伦贝尔市565.60(万t)、赤峰市500.10(万t)、兴安盟340.50(万t),比例占到33.33%;油料产量均值约为12.09(万t),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巴彦淖尔市59.39(万t)、呼伦贝尔市29.70(万t)、赤峰市12.93(万t),比例占到25%;肉类产量均值为207999.2(t),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通辽市517124(t)、赤峰市457895(t)、呼伦贝尔市248047(t)、锡林郭勒盟246847(t)、乌兰察布市209499(t),比例占到41.67%;羊毛产量均值约为9775.42(t),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呼伦贝尔市21952(t)、赤峰市20325(t)、通辽市15286(t)、鄂尔多斯市13736(t)、兴安盟11894(t)、乌兰察布市9810(t),比例占到50%;大牲畜年末数均值约为74.44(万头),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盟市有通辽市205.86(万头)、赤峰市200.26(万头)、呼伦贝尔市117.56(万头)、锡林郭勒盟93.62(万头),比例占到33.33%。内蒙古各盟市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各指标总量低于平均发展水平的盟市较多,发展较不平衡,内蒙古东、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整体差距较大。

2.2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绩效综合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处理进行综合评价,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指标的相关系数,大多数相关系数大于0.3,适宜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三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2.256%,大于85%,三个主成分权重分别为74.232%、11.282%、6.743%,计算各主成分得分及总得分(表1)。表1中正数表示综合发展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上,负数表示综合发展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下。因为第一主成分权重较大,因此第一主成分得分决定了总得分,第一主成分得分与总得分变化一致,表现为第一主成分得分较高的总得分也较高,各盟市在第二与第三主成分上的得分与第一主成分得分有所变化,但对最终得分的影响是微弱的。从总得分来看,内蒙古12个盟市农村牧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在平均值之上的有5个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其中前4个盟市位于内蒙古的东部地区,1个盟市位于内蒙古的西部地区,西部盟市农村牧区经济综合发展位于平均发展水平之下,其中包括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都在平均发展水平之下,东部只有锡林郭勒盟在平均水平之下,内蒙古东部地区各盟市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实力较强,无论是各个指标上的表现,还是综合水平;内蒙古中西部8个地区除巴彦淖尔市,其余都在平均水平之下,像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工业较为大的地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较弱。为了更好的观察12个盟市农村牧区的相似与异质性,将内蒙古12个盟市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情况以三个主成分为维度做聚类分析(图1)。通过三维散点图聚类发现,内蒙古12个盟市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绩效大致可以细分为四大类,第一类5、6即通辽市、赤峰市归于一类;第二类3、10即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归于一类;第三类1、2、4、7、8、9即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归于一类;第四类11、12即乌海市、阿拉善盟归于一类。

3讨论

3.1自然条件的差异内蒙古东部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接近内蒙古自治区耕地面积的60%,水资源总量所占比例超过了内蒙古地区总量的80%,同时内蒙古东部地区土壤资源优质,内蒙古土壤在分布上东西之间变化明显,土壤带基本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最东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其中黑土壤的自然肥力最高,结构和水分条件良好,易于耕作,适宜发展农业;黑钙土自然肥力次之,适宜发展农林牧业。另外内蒙古草原森林资源集中在东部地区,这也为发展农区牧区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西部地区除巴彦淖尔市外,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自然条件较恶劣,干旱,风沙大,少雨,土地以盐碱地为主,水资源、草地森林资源缺乏等因素影响了西部地区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

3.2农村牧区劳动力的差异农村牧区劳动力的数量对于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区域人力资本的存量提升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来分析,12个盟市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最多的是赤峰市211.1414万人、其次是通辽市134.7763万人,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远远大于其他盟市,内蒙古东部5盟市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累计为517.2479万人,而西部7盟市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累计为314.6746万人,其中东部区约是西部区的1.644倍。从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来看,12个盟市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最多的是赤峰市126.1189万人、其次是通辽市93.5396万人,东部区乡村年末从业人员为346.1453人,西部区乡村年末从业人员为206.7069人,其中东部区约是西部区的1.675倍。东部区无论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还是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都普遍高于西部,西部地区除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外其他盟市普遍较低,这也是12个盟市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程度相差较大的原因。

3.3产业发展结构的差异从产业结构发展来看,以生产总值为例,12个盟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总生产总值的比例按以下顺序递减,兴安盟约为30%、巴彦淖尔市约为19%、呼伦贝尔市约为18%、乌兰察布市约为16%、赤峰市约为15%、通辽市约为14%、锡林郭勒盟约为10%、呼和浩特市约为5%、包头市、阿拉善盟约为3%;鄂尔多斯市约为2%、乌海市约为1%;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总生产总值的比例按以下顺序递减,阿拉善盟约为82%、乌海市约为68%、锡林郭勒盟约为67%、通辽市约为63%、鄂尔多斯市约为61%、巴彦淖尔市约为57%、赤峰市约为55%、乌兰察布市约为54%、包头市约为53%、呼伦贝尔市约为47%、呼和浩特市约为33%;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总生产总值的比例按以下顺序递减,呼和浩特市约为62%、包头市约为45%、鄂尔多斯市约为37%、呼伦贝尔市约为35%、兴安盟约为32%、乌海市、乌兰察布市约为31%、赤峰市约为30%、巴彦淖尔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约为23%、阿拉善盟约为16%。各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例的变化反映了12个盟市产业发展重点不同,如阿拉善盟、乌海市以发展第二产业为主,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这也是内蒙古各盟市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绩效存在差异的原因。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