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育信息化三年优选九篇

时间:2022-08-22 06:57:52

教育信息化三年

教育信息化三年第1篇

关键词:教育地理信息;地图可视化;初探

一、教育地理信息的内涵

教育地理信息是指表征某些教育信息数量和质量的空间结构、分布规律、时间序列、属性特征的独特信息,它兼有教育信息与地理信息的双重属性,是教育信息中教育机构信息与地理信息中人为信息的有机结合,如图1所示。

教育地理信息实质包含三个层次内容,即教育空间信息、教育时间信息、教育特有属性信息。教育空间信息是表达教育类事物(现象)空间分布和空间位置关系的信息,如普通高校招生数的空间聚集分布情况。教育时间信息是表达教育类事物(现象)在时间序列上动态发展变化的信息,如改革开放30年来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图书册数的增长情况。教育特有属性信息是表达教育类事物(现象)自身特有性质以及与同类或关联事物(现象)之间关系的信息。

二、教育地理信息的模式

本文结合教育地理信息的三个层次,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地图集》为例,提出教育地理信息的两个维度,即指标表达维度与时间序列维度,结合两个维度综合表达教育空间信息、教育时间信息和教育特有属性信息,由此建立教育地理信息的模式,如表1所示。

三、基于表达模式的实例设计

1.单一指标单年份――表达教育空间信息

如图2所示,以单一指标单年份的形式表达学生模块中的教育空间信息。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生在校生数即为单指标单年份的数据。在地图可视化表达过程中,采取分级比率方式,以象形点状符号表达在校生数,同级别之间的差异性通过统计图排序的形式表达。

2.拟合指标单年份――表达教育空间与特有属性信息

如图3所示,以拟合指标单年份的形式表达教育空间信息和教育特有属性信息。在教育空间信息的地图可视化表达方面,以堆砌式点状符号表达各地区单位GDP在校生数这一拟合指标的空间分布情况;以等值区域法表达各地区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在教育特有属性信息的地图可视化表达方面,通过在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生在校生数与GDP两个指标的综合分析,拟合出单位GDP在校生数承载量这一指标,用于反映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对当地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生在校生数培养的贡献率。

3.多指标多年份――表达教育空间、时间与特有属性信息

如图4所示,在教育空间信息的地图可视化表达方面,以分区统计图的形式表达三个年份“211工程”高等学校博士生在校生数的空间分布情况;以等值区域法表达各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博士生在校生数中“211工程”高等学校博士生在校生数所占比例的分布情况。在教育时间信息的地图可视化表达方面,以扇形统计图式点状符号分别表达2000年、2003年、2006年三个年份的发展变化情况。以条形统计图和圆环统计图结合的方式表达2000―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博士生在校生数的年际变化。在教育特有属性信息的地图可视化表达方面,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博士生在校生数、211工程”高等学校博士生在校生数、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博士生在校生数三者之间的层层包含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综合反映博士生在校生数的自身特有性质。

教育信息化三年第2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空间建设,必要性,可行性

一、相关理论概述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在未来将在教育云平台上进行展现,随着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应用,根据教育部的十二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将为现有的教育网、校园网进行教育信息化升级,新一代教育网必然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空间教学是指通过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师生建立个人网络学习平台,让网络空间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分享、沟通、反思、表达、传承等活动的载体。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真正把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与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中。

二、具体分析思路。基于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以部分高职院校空间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案例,根据我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政策,结合我院目前教育教学的实际以及今后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以空间建设研究为切入点,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空间建设与使用研究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教与学空间的互动功能,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实现教学优质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研究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方面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以此推动学院以及带动重庆市高职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纵深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三、教育信息化空间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新世纪以来,中央把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书记强调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国家有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步入快车道,特别是近年来,教育信息化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开始从分散建设向整体规划、统筹推进转型,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当前,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

“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是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其中,“三通工程”中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师生建立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体现着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我国湖南不到两年建设了职业教育师生个人网络学习空间50多万个。现在,除了湖南以外,新疆、安徽、山东、河南等省市已陆续启动建设与应用。可见“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教育信息化深入普遍应用、促进教与学变革的重要发展方向。2013年国家教育部工作重点中明确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推进“三通工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重庆市教委也将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三通两平台”列入2013年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全面实施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的战略部署,深化学院内涵建设,强化软实力,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院于2012年11月参加了全国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论坛,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代表、北京禾田雨橡互联网公司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12月,应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邀请,学院到湖南省考察学习了湖南化工职业学院和长沙民政职业学院基于云计算以用户为基础的资源共建共享型网络平台的应用与实践。目前,学院已成功加入教育部力推的深度支撑“三通工程”的世界大学城云技术支撑平台,并在2013年3月开始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建设。目前我院成为在重庆市率先开展“三通工程”建设也是重庆市第一个成功加入世界大学城云技术支撑平台的高校。同时,为做好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空间建设,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特制定了《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空间建设工作方案》,并于4月举行了“三通工程”建设启动仪式,我院“三通工程”建设的正式启动,预示着重庆第一所高校踏上了迈向世界大学城的新征程。

在国家及学院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旨在通过对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空间建设的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加快我院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推动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作为重庆市率先开展“三通工程”空间建设的高职院校,将通过研究为重庆市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提供参考和借鉴,最终对重庆市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对教师和学生个人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进行研究,旨在突破现有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和教学方法限制,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自主互动学习平台,提高教师教研水平和学生学习创新能力。丰富教、学资源,形成网络环境下教、学互助的教育新模式,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体现了教育信息化核心理念与未来发展方向。通过研究成果推进学院以及带动重庆市高职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纵深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高运用教育信息技术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鸿俊,论世界大学城教师个人空间的六大功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5);

[2]洪亚玲,基于网络空间进行教育教学的探讨[J],大观周刊,2012(9);

教育信息化三年第3篇

摘要:广东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本着教育公平思想和平等原则,以个体、学校和社会作为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主体,进行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层次设计。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形成了“设施完善、网络畅通、资源丰富、应用高效”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体系,其均衡化发展经验值得全国借鉴。

关键词:区域教育;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普及、建设阶段发展到深入发展和全面应用阶段。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时,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有所加剧。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广东省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大省,在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理念、制度以及实践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值得全国借鉴。

一、研究背景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立为教育公平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要求“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因此,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发展形成了新的“数字鸿沟”,不同人群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现差异,并进一步导致贫富分化。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在许多方面比经济更严重。[4]相关教育统计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广东的基础教育差距在城乡、地区、阶层之间进一步拉大。21世纪以来,尤其在“十二五”期间,广东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从宏观层面的政府配套措施、中观层面的信息化教育资源配置、微观层面的学校信息化教学与管理等多个维度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广东区域基础教育非均衡化发展的现状

“均衡”这一概念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常常被用来描述事物或系统状态的基本量在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分布均等,如热力学系统内部的热力学平衡、热平衡、化学平衡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教育系统均衡主要指教育系统的各部分、各要素之间建立稳定、协调、有序的关系。《广东统计年鉴2011年》数据显示,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9.17%,是广东省西北两翼及山区生产总值总量的3.8倍,而东西两翼及山区仅占20.83%;人均生产总值差距更加明显,其中人均最多的珠三角地区是最少的东翼地区的3.55倍。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地区在教育发展上的差距愈加明显。《广东统计年鉴1990-2011年》数据显示,珠江三角洲与粤东、粤西以及山区在受教育机会均衡发展方面(包括学生入学率、城乡学生入学率差异、城乡男女入学率差异等)、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包括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学校校舍面积、图书资料仪器、教师合格率的测算等)以及教育均衡的结果方面(包括学生毕业率、辍学率、巩固率、教育普及率测度等)存在差异,而且有些指标如教育资源的投入、师资配备等差距在逐步加大。

(二)广东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与我国其他区域一样,广东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也呈现阶段性的特征。第一,机会均衡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以追求信息化教育机会均等为主要目标。广东提出了实施“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工程,实现信息化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第二,资源配置均衡阶段,以追求教育信息资源均衡配置为主要目标。广东提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粤教云”计划,建设一体化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从而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在全省的均衡配置。第三,人才培养均衡阶段,以追求人的培养和发展为主要目标。广东先后实施了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和以统筹、投入及督查为内容的教育信息化保障能力建设,从而保障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第四,高水平均衡阶段,以追求教育现代化理想为主要目标。

二、广东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实践

广东省本着教育公平思想和平等原则,以个体、学校和社会作为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主体,进行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制度层次设计:一是宏观层面的制度设计,从教育供给与需求方面实现全省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二是中观层面的制度设计,力图实现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均衡配置;三是微观层面的制度设计,力图实现学校教育过程包括内部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配置的均衡、信息化教育结果的均衡以及信息化教育评价的均衡。广东省在制定本省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过程中始终紧扣国家发展命脉,依据国务院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政策展开。依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整体部署,广东首次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全省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战略规划,并将教育信息化设定为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首先,明确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到“十二五”规划结束,广东必须实现基础教育学校宽带全接入、多媒体教学班级全覆盖、基础教育网络学习广泛普及以及教育信息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等目标。到2015年,广东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全国领先的目标。其次,以规范学校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实现区域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为实现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在条件建设层面的均衡化发展,广东先后出台《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2004-2010年)》《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加大资金投入、政策保障,规范学校信息化建设,全面实现教育网络“校校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通过多年的建设,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地区教育差距不断缩小,区域内部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差异也在不断缩小,全省粤东西北及珠三角地区朝着各具特色的“高位优质均衡”方向发展。再次,深入实施“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是“十二五”期间广东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举措,旨在加快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深入广东乡村学校,将广东省内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名校、名师优质教育资源免费供农村中小学校师生使用。最后,实施“粤教云”计划。“粤教云”计划是广东为构建统一数据、彰显地域特色、实现全省数据互联互通的公共服务平台而推出的信息化试点示范性工程。通过多年的努力,广东省已基本建成一体化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相对完善的全省教育数据规范和标准。“粤教云”计划在全省基本建成10个教育信息化示范区、100所智慧校园和1000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在探索以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新机制、新模式和新途径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形成了广东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区域规模和品牌效应。

三、广东经验的启示

广东省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大省,其内部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导致了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性。多年来,广东省从宏观层面的政府配套措施、中观层面的信息化教育资源配置、微观层面的学校信息化教学与管理等多个维度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理念、制度以及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全国率先形成了“设施完善、网络畅通、资源丰富、应用高效”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值得全国借鉴。第一,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理念应本着教育公平思想和平等原则。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是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基本理念,对当下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具体来说,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各个维度进行内涵和层次的设计:一是通过微观层面学校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实现个体教育发展权利与机会的均等;二是通过中观层面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学校信息资源均衡配置;三是通过宏观层面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的制定,实现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均衡。第二,以个体、学校和社会作为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主体,多维度构建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层次。个体、学校和社会的协调互动是实现我国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关键,广东多维度协调个体、学校和社会互动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在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必须调动个体、学校和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性,以完善基础教育信息化条件建设,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第三,通过多维度改革和实践,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实现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制度设计和实践应该从宏观层面的政府配套措施、中观层面的信息化教育资源配置、微观层面的学校信息化教学与管理等多个维度进行改革,实现“设施完善、网络畅通、资源丰富、应用高效”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从而促使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实现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教基一〔2010〕1号)[A].2010-01-04.

[2]顾明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1-22.

[3]胡钦太.信息化视野中的教育均衡发展:关系、命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9-34.

[4]袁振国.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J].教育发展研究,2005(2B):7-13.

[5]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4:4-5.

[6]林君芬.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策略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16-18.

教育信息化三年第4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推动教育改革、服务教育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为出发点与归宿,立足现实需求,坚持应用驱动,加强统筹,突出重点,提高效益,全方位、高质量地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教育管理服务以及教改科研等方面的普及程度与应用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平台与支撑功能,为促进全市教育的信息化、均衡化、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我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以服务教育为根本宗旨,紧紧围绕建成教育信息化体系这一工作目标,树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以优质教育资源与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融合创新为途径,以广泛、深入、高质量应用为重点,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确保投入与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在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分层次,分阶段,有序、有效推进。

(一)应用驱动原则;

(二)够用、实用、适度超前原则;

(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四)社会共同参与、互联互通、互利互惠原则;

(五)花钱最少、办事更多、效益更高原则;

(六)试点先行、逐步推开原则。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成“标准统一、平台科学,资源丰富、互联共享,高效运行、广泛应用”的市、县、校三级全覆盖宽带网络;建成富有地方特色、涵盖面向未成年人各方面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成人终身学习的优质教育资源库;建成人人可满足学习需要、人人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学习型社会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与信息化教育环境。不断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水平。全面实现国家提出的“三通两平台”和对教育信息化提出的“3211”工程,为促进全市教育的优质发展、均衡发展,构建面向全体师生的现代教育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具体任务

1.软件、硬件建设具体内容

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11311”工程建设(涵盖“三通两平台”建设),即:“一标”(学校计算机和基础设施达标),“一网”(建设市教育城域网),“三平台”(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市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市教师培训信息化平台),“一模式”(持续推动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一试验”(市教育信息化重点试验工程),需要重点投资建设的项目是“一标”、“一网”及“三平台”。

3.科研培训

为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效益,促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必须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科研培训工作。科研内容主要是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培训主要由线下培训和网络在线培训两部分组成。培训采用企业培训、培训机构培训和校本培训三种模式进行。

四、建设模式

(一)按照“全市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时间进度、统一质量参数”的要求,建设市级教育城域网、教育管理平台、教学资源平台和教师培训平台四个项目,实现我市与国家、省上统一对接,实现全市教育系统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均衡发展。其他项目按照“全市统一规划设计、试点先行、分年建设、按现行财政制度分灶吃饭”的方式进行建设,以利于积累经验,建设中少走弯路。

(二)根据《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行动计划》,各负其责,在规划的年度内,完成“班班通”设备、校园网升级改造、校园电视系统(不含自办校园电视台)、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等四个项目建设;自动录播系统、数字实验室、校园“一卡通”、多功能厅(教室)、班级移动终端教学系统等五个项目由各县(区)、学校结合实际进行选建,市直属学校由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实施;计算机网络教室(包含教师办公用机)、校园广播系统等两个项目由各县(区)、学校结合省相关标准进行建设,市直属学校由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实施。各县(区)、钒钛高新区和市直属学校应出台相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时间进度表,每年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区)政府教育督导目标考核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

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体系。成立以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为组长的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职责。县(区)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中心校以上学校都要建立或明确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机构。

(二)抓好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规范化管理

全面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省级建设标准,结合市各县(区)实际,制定好各类教育信息化硬件和软件建设标准;建立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招标采购、工程监理、验收审计等制度,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规范有序、持续健康发展。

(三)确保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

切实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充分利用能够支撑教育信息化的各种教育外部条件、社会资源,通过机制创新吸引企业等多方面力量参与到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来,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优化政策环境,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形成全社会办教育的良好氛围,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检查机制

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目标管理和督导评估考核内容,参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标准,分类制定考核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以此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

(五)建立教育信息化应用激励机制

建立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等级考核评价机制,并与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评聘、晋职晋级挂钩。选树市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示范县(区)、教育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单位,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定期总结部署制度。

教育信息化三年第5篇

我们这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明确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细化部署和推进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2013年的各项重点工作,以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为抓手,认真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应用驱动,机制创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步伐,也借此向教育部领导汇报一下我省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一、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态势良好,取得明显成效

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全省高等学校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的宽带校园网,应用系统建设初见成效,满足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的需要,部分高校正积极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基本配备了信息技术教育设备,90%的中等职业学校接入了互联网;“十一五”以来,全省累计投入20多亿元用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小学校基本配备了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初步构建了惠及全省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72%的中小学接入了互联网,44%的中小学建成了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中小学已将工作重点放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上,数字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教育管理信息化初见成效。

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列为重大发展项目之一。省政府各相关部门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共同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联合转发了《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在建设经费、项目设定等方面全力保障,形成了各方联合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是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早在2000年,省教育厅就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设立了远程教育处,后更名为教育信息化处,负责统筹规划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各地、各高校均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全省所有地市和70%的县成立了专门机构,实现了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管理和协同推进,为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是制定了全省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为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科学推进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结合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制定了2013~2020年黑龙江省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明确了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任务,规划了五项重点工程,这是指导我省未来几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四是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重点工作。

(1)加快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在国家提供的142万元建设经费基础上,我省又筹集了415万元,为所有教学点各配备了一套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及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为每个教学点培训了1名骨干教师,指定专门机构由专业人员统一接收国家针对教学点传送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进行分类和编排,将在今年秋季开学前上传到“龙学网”资源应用平台供教学点使用。

(2)制定了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的我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龙学网”建设方案。各项基础性工作正稳步推进,省教育厅与黑龙江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龙学网”建设项目已列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项试点项目和省工信委信息化重点推进项目。

(3)科学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充分发挥我省育龙教育信息网资源库的作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征集、优质课评比、自制教育软件讲评等形式,深入推动一线教师教育资源的应用;依托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等高校及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确立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项目”,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课题组开展“融合”的研究。

(4)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刻领会教育部试点工作精神,安排部署全省试点工作,总结和推广鸡西市“建设为基础、管理为重点、应用为核心”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哈尔滨市阿城区“三网联动,全员参与”的教研信息化模式和哈尔滨市香滨小学“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尝试性地实施了试点高校与试点区域结对子帮扶,黑龙江大学与哈尔滨香坊区结对,哈尔滨理工大学与哈尔滨阿城区结对,利用高校雄厚的技术实力帮助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我们还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支持、课题牵动、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推动试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5)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力度。省、市、县(区)举办不同层级的专题培训,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三年来共培训教师10万人次。近期刚刚结束的全省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骨干教师培训班,共培训省级骨干教师1400名,培训视频全部放在“龙学网”师资研修服务平台上全省共享,这些骨干教师正在进行各自区域及校本培训,预计将培训教师近4万人。

二、教育信息化工作面临难得发展机遇,必须加快推进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新四化”的要求,国家要推进信息化,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并深刻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去年9月,国家组织召开了首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作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要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坚实支撑。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发展任务和推进措施,展现了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可以说,教育信息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抓住这个机遇呢?

一是提高认识。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是当前影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最大障碍之一。我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而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指标也是基本标志之一,所以,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革命性影响,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思想、理念、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甚至办学形态等的全方位创新和深刻变革,引领各级各类教育走向现代化之路,这个任务非常艰巨,时间非常紧迫,必须加快推进。

二是加强领导。切实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位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要健全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作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归口统筹负责,行政职能部门归口统筹落实,做到领导到位、机构明确、责任到人、统筹有力、部门协调、创新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本地发改、财政、工信、科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跨部门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良好局面。

三是加大投入。各地要把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转、维护、升级等费用纳入部门预算,在学校公用经费中予以保证。2013年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资金已下拨到各地,各地要在薄改资金使用上以及教育投入的增量资金上向“三通工程”倾斜,以保证“三通工程”任务如期完成。

四是完善队伍。各地要建立建设工作有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设备(系统)有专门部门和专人维护的长效机制。每所学校应有专人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有专人负责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和升级,省及各市、县(市、区)应组成由电教部门和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为核心团队的运行维护队伍,负责对本地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的运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以此为基础建设我省的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

五是督导评估。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政府督导评估,各地要认真自查,省里将在年底前对各地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并公布督查结果。

当前,还有个别地方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工作积极性不高、推进不力、进展缓慢,必须及时加以改进,迅速行动,迎头赶上,至少要赶上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步伐,不能拖全省的后腿,更不能因为个别地方工作没有做好,影响全省整个教育信息化的进程,甚至影响整个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和质量。

三、教育信息化各项重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务要真抓实干

我省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几年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战略、发展任务和重点工作。今年是落实行动计划的第一年,必须要开好头,起好步,要进一步细化工作部署并加以督促推进,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要完成全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目前,全省342个教学点已完成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的安装工作,秋季开学前,各地要完成所辖教学点宽带接入工作,以保证国家、省及地方资源能及时传送到教学点。省电教馆要做好国家针对教学点传送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接收、编排和网络传输工作,各地要组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到教学点,基本实现每个教学点至少能够利用数字资源开好1门此前无法开好的国家规定课程,尽快实现开齐课、开好课的目标,提高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

二要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各地要采取与国有电信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将55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接入宽带网络,使全省接入宽带的义务教育学校比例达到80%。为已接入宽带网络的45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同步建设网络条件下的基础教学环境,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目标。

三要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总结推广“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优秀成果,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各地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边远地区的学校;组织名师,通过网络教研等形式,培训提高农村地区的师资水平;组织名师开办网络课堂,广泛共享名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探索教学中实用、好用、管用的资源应用模式。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覆盖5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有效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完成 “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目标。

四要促进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应用。各地和各学校要积极探索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的有效机制,重点推动职业教育、中小学校机构空间和教师空间建设,带动学生空间建设,使我省网络学习空间数量达到84万个左右。各地和各学校要积极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开展网上研修活动,使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研修活动的中小学教师不少于20%,农村学校教师应占有一定比例。进一步加大网络学习空间在教师研修、资源共享、互动教学、教学管理方面的应用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模式研究,探索利用空间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完成“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目标。

五要开展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我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满足当前需求,面向未来需要的教育资源中心存储和服务能力,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按照“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原则,探索数字教育资源与服务的审查、评价、免费与有偿使用等共建共享机制,初步形成相关办法、规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按照国家和省两级数据中心建设,中央、省、市(地)、县和学校五级应用的基本思路,建设省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秋季开学前,完成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和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部署,实现全省100%中小学生数据入库。建立覆盖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的系统应用体系和运行维护体系,培训技术及应用骨干,保障系统长期应用和数据的及时更新。

六要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逐步纳入教师资格认定体系。采取集中培训、网上培训、校本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专项培训,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作为培训出发点,将教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提升其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省教育厅拟在今年9月底前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资源放在“龙学网”教师培训平台上,供全省教师在网上随时查阅,自我培训。教师培训要向已完成项目建设的学校倾斜,确保硬件设施与教师能力同步到位,重点完成教学点教师全员培训和实现宽带网络接入中小学70%以上的教师培训,使已实现宽带接入的义务教育学校30%以上的教师具备利用网络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三年第6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基础教育;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8-0034-08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逐步从最初的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一系列设备、资源和软件的配备,转到逐步重视应用,重视实际效果,重视长期可持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关注重点也发生了变化。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是反映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效果、投入产出情况的重要依据,逐步受到各地区、学校的关注。近十年来,从高校互联网络的建设到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再到“农远工程”的开展,我国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各级政府在教育信息化市场投资过千亿,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社会层面上却认为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偏低,看不到与之匹配的效益,其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巨大落差。为了能够整体地、全面客观地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确保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们开始关注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问题。

从国外教育信息化研究文献来看,各国都在积极研究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并将评估结果用于国家决策制定和教育应用。2001年,美国开发的STaR(School Technology and Readiness)评估体系主要包含四方面:硬件和网络连通性、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资源、学生成就和考核。[1] 2006年,英国教育通讯和技术署(BECTA)了学校信息化自我评估体系(The self-review framework,简称SRF),SRF由六个要素组成:领导和管理、规划、学习、ICT能力评价、专业发展、资源。[2] 加拿大启动的泛加拿大教育评估指标项目(PCEIP),其评估指标要素有:生机比,连接网络比率,学生利用Internet开展活动情况,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所存在的障碍等。[3] 除此之外,日韩等亚洲国家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也开展了相关研究,日本教育信息化评价要素主要包括有项目投入、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与共享、教师、学生等。[4] 韩国教育信息化评估要素包括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开发与普及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信息化建设的学术研究、教学与学术信息数据库的建立等。[5]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开展了对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相关研究,2010年化方等提出了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绩效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6]2011年成江荣等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纵向发展阶段和横向发展水平的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7] 2012年吴海燕等从教育类别信息化业务模型出发建立了绩效评价元模型和相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8] 2013年王丽红提出了面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模型。[9] 2014年吴砥等提出了包括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教与学应用、管理信息化、保障机制等五部分的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10]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了具有特色的评估指标模型或体系。[11] 但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于定性讨论阶段,鲜见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借鉴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多次征询数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并基于2014年6月份期间对苏州全市中小学开展的问卷调研结果进行实证分析。一方面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出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较为客观的测度出不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助于本文对区域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行有效地监测和预测;另一方面通过横向比较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差异,了解各地区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评估和考核各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提供了量化标准。而且能够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信息,为缩小地区间教育信息化发展差异、促使各区域间均衡协调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性建议,有助于及时提出解决区域失衡的相应办法,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加速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

一、 苏州教育信息化近年发展概况

苏州市是在全国最早提出教育信息化的中等城市。1998年初,苏州市制定了《苏州市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提出到20世纪末实现“校校通”,小学五年级以上学生学会上网、50岁以下教师学会用网,如今这目标已经实现。进入新世纪,苏州市又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具体目标是:建成全市宽带教育城域网,校校建网络,班班有电脑,人人会用网,中小学学生的电脑配置比为8:1;师生人人能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构建较完整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同期水平。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缩小与发达国家教育水平差距的有效举措。现在,苏州市已经普及了12年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30%,教育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苏州市得力于教育信息化早起步,在教育全方位的信息化工作中大展身手,多项指标领先,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跨越发展。

2008年,苏州被教育部授予《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被评为江苏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市、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市。2009年,苏州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2010年,苏州被列入首批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名单。2010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2020年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1.累计或相关投入

近15年来,苏州市投入资金近50亿元,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城乡的宽带教育城域网和率先高标准完成“校校通”工程,生机比达6.8:1,师机比达1.8:1,全市所有学校拥有100兆以上光纤,全市建成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近7000间,有104所学校拥有录播教室。各县级市、区全部建成了高品质的教育网站,全市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包含中职学校在内的689所学校全部建起了门户网站。45岁以下教师100%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苏州教育信息化发展主要指标走在全国前列。苏州超前部署,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009年,苏州率先启动教育E卡通建设,市区近50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凭教育E卡通免费乘坐公交、轨道交通,在苏州市图书馆免费借阅图书;率先开通苏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自主开发3000多节“名师课堂”,整合推送1.2万个优质教育资源,访问量超过240万人次。

2.机制探寻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苏州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苏州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基本完善。“城域网”和“校校通”工程实施多年,计算机以及网络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极大普及,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苏州教育信息化已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各校之间基础硬件条件基本均衡。但教育信息化发展依然不平衡,各地区、各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的现象依旧突出;信息化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程度低;信息化建设更多从学校管理与教师教学方面考虑,缺乏直接为学生服务的信息化项目,对教育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利用也较为匮乏。

2013年7月,苏州市政府《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7年)》,提出全市未来五年教育信息化发展主要目标是紧扣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一主线,依托“智慧苏州”规划,推动“智慧教育”建设,将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各个环节,基本建成“课程无处不在、教师无处不在、学习无处不在”的泛在应用环境,基本实现学校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上基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在90%以上。

二、 苏州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

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是一个评价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可以用来衡量教育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创建、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及知识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发展对教育发展和变革的推动作用。该指数由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数字资源发展指数、应用服务发展指数、应用效能指数和机制保障指数五个分类指数组成。[13]

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可以综合性和概括性地评价与比较国家及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和发展进程。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横向比较,可以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各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各国在全球、或各地区在全国的地位;通过纵向比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和变化情况。[14]

1.区域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苏州市教育信息化评价是以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情况为基础,利用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对当前苏州市各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教育信息化指标的选择有一定的相对性,不同的地区或时期,指标体系的构建可能有所不同。[15]为合理的测度苏州市各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本文按照代表性、简便性、可比性和准确性原则,选择了以下五大分类指数,分别是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数字资源发展指数、应用服务发展指数、应用效能指数和机制保障指数,这五个分类指数构成了区域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数。一级指数包括19个二级指数,二级指数细分为29个三级指标。

具体而言,“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主要考察学校多媒体教室的拥有量、校园信息化终端与师生之间的比例、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相关网络环境的建设情况。“数字资源发展指数”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主要考察了学校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以及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情况。“应用服务发展指数”主要考察了学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决策的水平,体现了学校管理信息化的综合实力,是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难点,主要从学校空间的开通比例、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应用和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情况等方面加以考察。“应用效能指数”是教育信息化的体现,主要考察学校信息技术的开课比例、学生的使用意愿、家长的支持程度和学科教学的应用情况等方面。“机制保障指数”是教育信息化的支撑,主要考察师资队伍的建设、信息化的投入和发展阶段等方面的情况。

基于以上指标体系,和2014年度苏州市下辖四市六区:张家港市、太仓市、常熟市、昆山市,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工业园区、高新区,以及苏州教育局直属学校的各项指标数值的问卷调查,本文采用相同权数简单算数平均法来测度苏州市各区教育信息化指数。

2.计算公式

本研究选择综合评价指数法对苏州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综合指数法分为线性加权模型、乘法评价模型、加乘混合评价模型等形式。对于各项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相对均衡、指标值差异不大、各个指标相关性较弱的样本,可以采用线性加权模型进行计算。[16] 具体计算公式为:

EDI=W

W

W

Z

其中,EDI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数值,n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的分类个数,m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第i类指数的指标个数,r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第j类指数的指标个数,W为第i类指数在总指数中的权重,且W=1,W为第j项指标在第i类指标数中的权重,且W=1,Z为第i类指数中第j项指数的第k项指标无量纲化后的值,且W=1。

在对各指标计算前,需要将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各指标的量纲,使其能够进行相加计算。各评价指标原始值为Xi,无量纲化后值记为Zi。为了避免某年数据变化过大造成无量纲化值突变,消除数值突变对评价效果的影响,这里采取对数的方式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考虑到综合计算结构能满足各地自己时间维度上的纵向比较需求,借鉴CPI指数计算方法,设定指标基期。[17]选择2014年作为基期,将2014年苏州市各区数据的中间值记为Zi;

正指标计算公式Zi=Log2

1+*50

逆指标计算公式Zi=Log2

1+*50

经过上述计算处理后,最终测算数据可以实现同一年度不同地区之间的横向比较。

3.权重设计办法

依据统计指数和统计评价理论,选择一系列反应苏州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采用线性加权法对其进行综合处理,并采用专家调查法(Delphi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18] 根据研究需要和工作量确定15位专家,他们均是在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领域有一定建树的教授、副教授和行政管理人员(表1)。通过将预选评价指标集制成咨询问卷,拟定“专家问卷调查表”以及“专家调查表说明书”,对调查的目的和任务、德尔菲法的特点、调查表填写说明等进行了详尽介绍,请专家们对预选指标进行判断和选择,再依据所有专家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指标权重指用来区分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及表征指标之间确定关系的一组数值,它具有调整平衡和一定的导向功能。指标权重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评价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本文采用的是比较简单易行的“1~10”量化评分方法。[19]

一级指标权重系数计算方法:①分别计算各个一级指标专家评分之和(Sj);②计算所有一级指标专家评分总和(T);③各个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Wi=Si/T)。

二级指标权重系数计算方法:①计算某一个二级指标专家评分之和(Sij);②计算该二级指标所属的一级指标下所有二级指标的专家评分总和(Ti);③该二级指标在所属的一级指标中的权重系数(Wij=Sij/Ti)。

三级指标权重系数计算方法:①计算某一个三级指标专家评分之和(Sijk);②计算该三级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下所有三级指标的专家评分总和(Tij);③该三级指标在所属的二级指标中的权重系数(Wijk=Sijk/Tij)(如表2所示)。

4.调研实施过程

在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方面,分别针对教育信息化主管领导、校长、教师和学生设计了不同的问题,访谈提纲和问卷题目涵盖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五个维度: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应用服务建设、应用效能和机制保障。

2014年6月,调查组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指标,结合国内外基础教育阶段信息化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编制了基本情况调查问卷,主要调研了苏州全市485所学校(如表3所示)。

调研问卷通过网络,各学校按要求下载电子问卷并将填写的电子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反馈给调研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汇总。调研过程全程采用“无纸化”调研,有效率为100%。苏州市有小学334所,参加调研的学校282所,抽样率为84%;中学256所,参加调研学校203,抽样率达到79%。整体而言学校覆盖率较高,问卷统计数据能够全面真实反映苏州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

5.整体情况

基于面向苏州全市各区中小学调研数据,计算出了苏州全市各区以及整体教育信息化指数。根据苏州各区教育信息化指数,通过系统聚类法(如图1)可将苏州市各区划分为三类地区,结果如表4所示。

第一类地区(苏州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先进地区):工业园区。该区的教育信息化各项发展指数均处于苏州市领先水平。其中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和机制保障指数在苏州市各区中呈现出明显优势。

第二类地区(苏州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良好地区):包括高新区、姑苏区、昆山市和张家港市。通过聚类分析显示,苏州市的平均水平也位于该区,表明苏州市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良好。该类地区的全局指数均高于50,其中数字资源发展指数和应用服务指数明显高于第三类地区。

第三类地区(苏州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滞后地区):包括常熟市、市直属、太仓市、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这类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全局指数介于45至48之间,整体低于苏州市的平均水平。其中该类地区的数字资源发展指数和机制保障指数低于前两类地区。

三、 五大分类指数分析

通过基于调研数据得出的测算结果显示,苏州市整体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同时地区间发展仍然存在一定阶梯性。对五大分类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1.基础设施发展指数

根据苏州市各区县基础设施发展情况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地区:第一类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相对较高,突出表现在该类地区的区域校园网、互联网接入带宽以及教育城域网等网络环境建设良好。例如市直属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多媒体教室比例达到了92.40%,教师用信息化终端中移动终端占比为87.50%,区域校园网达到100M以上学校比例为100%,区域校园网带宽达到1000M学校比例70.83%,互联网接入带宽达到100M学校比例为95.83%,以及接入教育城域网学校比例为87.50%,这些指数值均远高于苏州市的平均值。其中区域校园网带宽达到1000M学校比例比苏州市的平均值高出了38.98%,而接入教育城域网学校比例则比苏州市的平均值更高出了近45%;第三类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相对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类地区在区域校园网、互联网接入带宽以及教育城域网等网络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区域内校园网达到100M以上学校比例、区域校园网带宽达到1000M学校比例、互联网接入带宽达到100M学校比例和接入教育城域网学校比例,这些指数值均低于苏州市的平均水平。通过原始数据分析可知,苏州市各区基础设施发展较为均衡,各区县之间的发展指数差异不大。

2.数字资源发展指数

苏州市各区在数字资源发展指数上可具体划分为三类不同的地区:第一类地区比较注重数字资源的多样化,支持通过网络课程进行选修课学习学校比例较高,且注重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每周在校使用计算机平均时间远高于苏州市其他各区。例如姑苏区的数字资源发展指数为58.22,该区在支持通过网络课程进行选修课学习学校比例、网络公开课覆盖学校比例和学生每周在校使用计算机平均时间等几项指数上均高于苏州市的平均值,其中支持通过网络课程进行选修课学习学校比例为90.48%,比苏州市的平均值高出了45.04,而学生每周在校使用计算机平均时间为8.57,则比苏州市的平均水平高出了三倍多;第三类地区学校的教学资源网络存储率、学生每周在校使用计算机平均时间以及市级以上数字资源平台覆盖学校比例均较低。具体表现在网络环境发展上接入教育城域网学校比例,数字资源建设中支持通过网络课程进行选修课学习学校比例,代表数字资源应用的学生每周在校使用计算机平均时间,以及代表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的市级以上数字资源平台覆盖学校比例等指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原始数据分析可知,苏州市各区县的数字资源发展有一定差距,且呈跳跃式分布,主要原因是数字资源的网络存储意识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意识有待加强。

3.应用服务发展指数

根据苏州市各区县的应用服务发展指数分布情况,大致可划分为三类不同的地区:第一类地区的应用服务发展指数远高于苏州市其他地区,影响因素主要是该类地区多媒体教学环境应用指数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数较高。例如张家港市的应用服务发展指数为53.91,在校园网主干带宽达到100M以上学校比例和互联网接入带宽达到100M学校比例均超过95%,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第三类地区的应用服务发展水平较弱,主要是因为这类地区开通学校空间比例、对接市级以上教育管理平台学校比例和三大基础信息纳入省级数据库学校比例均较低,其中开通学校空间学校比例以及开通教师空间比例这两项指标值均与苏州市平均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通过原始数据分析可知,苏州市的应用服务发展总体较为均衡,各区之间差距不大,呈递进式分布。造成各区之间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空间及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差异。

4.应用效能指数

根据苏州市各区县的应用效能指数划分:第一类地区的各项指标数值均较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能力有显著提升学校比例远高于苏州市其他各区。例如在太仓市的应用效能指数中,最近一学年上信息技术课学生比例、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能力有显著提升学校比例等这几项指数均高于苏州市的平均值。其中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能力有显著提升学校比例比苏州市的平均值高出了13.57%;第三类地区的应用效能指数值在苏州各区中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最近一学年上信息技术课学生比例和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能力有显著提升学校比例这两项指标数值偏低。通过原始数据分析可知,苏州市各区的应用效能建设整体较为均衡,各区之间差距不大,造成各区之间差距的主要方面是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愿情况和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能力有显著提升学校比例。

5.机制保障指数

根据苏州市各区的机制保障指数:第一类地区的机制保障体系位于苏州市的前沿水平,主要是由于教师人均培训小时数和处于成熟应用阶段学校比例这两项指标数值较高。例如工业园区的机制保障指数为65.66,该区的设立相应部门学校比例为95%,定期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学校比例为75.86%,处于成熟应用阶段学校比例为20.69%,这几项指数均远高于苏州市的平均值。其中教师人均培训小时数为苏州市平均水平的两倍多;第三类地区的机制保障指数值相对较低,原因是由于整体机制保障体系较为薄弱,设立信息化管理相应部门学校比例偏低,而处于成熟应用阶段的学校较少。通过原始数据分析可知,造成机制保障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在机构队伍的建设、信息化的投入和信息化的发展阶段等方面均处于较低水平,教育信息化的整体保障机制有待加强。

四、讨论与建议

近年来,苏州地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如今已是国内教育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成为带动国家教育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苏州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教育信息化方面也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经过实证分析发现,苏州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已取得了一定成果,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以“城乡一体、整体推进”为导向,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为根本任务,基本形成以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育体系的先进理念,在基础设施均衡建设、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e卡通、教师远程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一面旗帜。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1.发挥基础设施优势,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苏州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基本完善。“城域网”和“校校通”工程实施多年,计算机以及网络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极大普及,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苏州教育信息化已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各校之间基础硬件条件基本均衡。但是部分地区在数字资源发展上还有待提高。第一类地区与第三类地区在支持通过网络课程进行选修课学习学校比例、网络公开课覆盖学校比例和学生每周在校使用计算机平均时间这几项指标中存在一定差距。

对于数字资源的建设主要从三方面开展:①加强数字资源的建设。各级学校要努力搜集和制作优质教学资源,在将优质教学资源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时,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多方位挖掘和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②提升数字资源的应用。积极开展公开课评比活动,争取将本区的优质公开课覆盖到每一个学校,能够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③完善数字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借鉴教育信息化先进地区,优化资源平台,提高数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2.深入开展技术研培,奠基信息化人才高地

虽然苏州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成效,但全面深入发展依然面临瓶颈制约,而信息化人才的匮乏则是影响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吴中区的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应用服务和应用效能这几个领域均位于第一、第二类地区,但是该区的机制保障指数却排在苏州的第三类地区。造成原因是该区的教师人均培训小时数以及处于成熟应用阶段学校比例都偏低,师资培训力度跟不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导致处于成熟应用阶段的学校很少,进一步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为加强苏州市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保障机制,进一步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①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思想、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②以应用为抓手,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技能大赛;以创新为导向,务实高效地开展信息化课题研究,追求课题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③积极开展针对“智慧教育”、“未来教室”等任务与项目的高层培训和全员网络在线培训。让在线培训课程真正开放、灵活、受欢迎,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广大教师学有所得,学而有用。建设一支苏州智慧教育的领军队伍,占领苏州教育信息化的人才高地。

3.针对现有发展目标领域,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文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苏州市部分地区各项基础设施发展已处于发达国家水平,但是数字资源建设或者机制保障建设却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步伐不一致。例如市直属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应用效能及机制保障等几个方面均建设的较好,且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在苏州各区中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却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主要原因是该区的教学资源网络存储率高于50%学校比例和使用数字资源主要来自市级以上资源平台学校比例均较低,在数字资源使用形式上仍然采用的是传统本地保存本地使用的模式。借鉴其他市区发展模式,市直属学校应当逐步增强在线数字资源的持有量和使用率,提高数字资源整体建设和使用水平。

苏州教育信息化建设虽然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进一步提高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各区市之间要针对自身不足、发挥已有优势,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①对于教育信息化发展整体靠前的区域,应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快速传递、流通、共享与交换,深度开发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共享机制;②而对于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协调的区域,应注重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应用服务、应用效能以及机制保障之间的协调发展。针对弱势环节,主动发现不足,积极优化改进,努力推进区域内教育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琼,陈瑞江,刘娜,等.STaR评估与教育信息化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4):10-14.

[2]左晓梅.英国Becta关于学校ICT效益的研究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11(11):11-16.

[3]G Douglas Hodgkinson.The Role and Relevance of Ines in Canada[J].Canadian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education Canadienne Et Internationale,2012,31(2):7.

[4]黄松爱,唐文和,董玉琦.日本基础教育信息化最新进展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6(8):89-93.

[5]崔英玉,孙启林,陶莹.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6):48-54.

[6]化方,杨晓宏.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绩效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4):7-10.

[7]成江荣,解月光.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1(2):47-52.

[8]吴海燕,蒋东兴,袁芳,等.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S1):48-52.

[9]王丽红.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的制定[J].学理论,2013(24):253-254.

[10]吴砥,尉小荣,卢春,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1):92-99.

[11]李新晖.教育信息化绩效成熟度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7):23-27+39.

[12]周春良.教育信息化 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以苏州教育信息化发展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2):65-67.

[13]城域教育信息化实践应用的绩效研究课题组.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回归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7):44-46.

[14]郭伟刚,李亚娟,岑健林,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的设计和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0(4):36-40.

[15]孙梅,邵伯乐.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3):3-4.

[16]詹正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9):128-132.

[17]张卫华,赵铭军.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对综合评价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及其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3):33-36.

教育信息化三年第7篇

[关键词] 中学教育信息化; 基础设施; 测评; 预测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张屹(1967—),女,湖北武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教育信息资源设计与开发研究。E-mail:zhangyi@mail.ccnu.省略。

一、 引 言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它有力地推动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 同时也是体现城乡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基础教育区域与城乡差异的有效途径之一。[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列为第十九章,强调加强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及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应用等建设。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教育均衡建设最关注的环节,探求基础教育信息化促进全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也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将“全面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未来的首要发展任务。

2000 年以来, 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普遍重视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但是在我国各地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地区间建设水平不平衡的问题。[3]王珠珠、黄荣怀等人2005年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调查,反映了各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情况。[4]“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课题组在2008年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两千多所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调研表明基础教育设施明显改善、城乡存在差异。完善评估制度,客观评价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是保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平衡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5]对现有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进行实时的客观评估和监测对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分析我国中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区域间的差异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预测我国中学教育信息化在未来三年将要达到的水平。为制定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在本文中,采集《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分析了2003—2010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中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并采用趋势外推法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二、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

完善的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客观地评估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而统一的信息化评估体制能够有效地推动教育信息化快速地均衡发展。近年来,世界各国不断重视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评估研究,也制定出了具有各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

(一)国外基础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为缩小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在2009年提出了最新的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8个一级指标,53个二级指标。基础设施为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之一,其中重点考察了学校的生机比、拥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学校比例、拥有虚拟实验室的学校的比例等。[6]美国的STaR评估量表主要从硬件与网络连接、教师专业发展、数字资源、学生成就与考核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对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评估,其中硬件与网络连接这一指标主要涉及生机比、联网教室和联网办公室数量以及其他硬件设备拥有及使用情况等。[7]韩国研发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共有43个指标,针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过程和产出进行评估,投入占32%,其中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占17.6%,主要涉及生机比、师机比、互联入网的计算机比例等指标。

(二)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

我国对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评估指标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成果,最具有影响力的为王珠珠、黄荣怀等人在《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中指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调研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确定了设施、资源、素养、应用、管理等5大类指标评价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框架,最终提出了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6个。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中包含4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学生用机比例、教师用机比例、学生家庭用机比例和学生接入因特网比例和方式。[8]“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专题研究报告》中提出教育信息化的评估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学生可用计算机”、“教师可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为 一级指标“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中重点考察的内容。[9]谢忠新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构建的思考”中指出,中小学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构建应该从资源配置、管理机制、应用状况三大方面进行思考与分析,共提出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1个,把应用情况和管理机制作为教育信息化的评估的重点。[10]赵克进在“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中提出了4个一级指标,包括15个二级指标。第一个一级指标为基础教育信息化装备设施,涉及生机比、师机比、接入互联网的教室比例和多媒体教室覆盖率等二级指标。[11]

(三)本文所选指标

教育信息化三年第8篇

关键词:三通工程;教师专业化成长;城乡共同体;在线资源推送;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2-0071-03

近年来,临沭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战略,教育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资源建设和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为中心,以机制建设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为保障,抓住了机遇,抓住了重点,抓好了落实,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县域教育健康、快速、均衡发展。

一、加强组织管理,有力保障县域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

临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通过算经济账、民生账、发展账“三笔账”,提升了对“三通工程”建设的再认识,由此确立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平台发展”的工作思路。为此,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推进实施。2012年底,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明确职责,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多层次召开会议学习研究,邀请有关领导专家作报告、开讲座;县领导多次召集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深入学校进行调研,并经常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按照国家及省市规划要求,制定了《临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暨“三通两平台”工作的通知》(沭政办发6号)、《临沭县2013年-2015年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规划方案》和建设标准。同时,要求各镇街、各学校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按照规划和标准要求,高质量、高标准进行建设。在财力上,县政府建立了教育费附加、公益金、土地出让收益计提以及学校公用专项经费列支等教育经费项目逐步投入、梯次投入的教育信息化资金投资机制。同时,在教育系统内部,从教干到教师,认识上、行动上迅速行动,制定出台了空间建设评价、规范、评优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通过召开各层面的培训会,全面推进以“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推进“三通工程”建设进程,促进教育信息化驶入发展快车道

为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按时足额到位,临沭县采取多种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完善资金筹措体系,有效保障了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2008年至2011年投资2300多万元,实施了全县信息中心设备升级改造,完成了所有农村小学的教育城域网接入,使教育城域网延伸到全县每一所学校,同时也实现了县域内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自2012年以来,临沭县共投入资金5400多万元,以“四大工程”建设为契机,全面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一是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工程,采购电子白板1992套,实现所有班级都配有电子白板或触摸一体机,教学中,摆脱了传统黑板的限制,方便了信息化手段的教学。二是教师机、学生机建设工程,更新学生机4704台,教师用机2879台,全县包括农村小学在内,学生上课均人手一机,为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三是录播室和视频会议建设工程,建成智能录播教室33间,并依托录播室建立了能容纳500个点的教育视频会议系统,中心小学的优质课堂实录实时传送到农村学校,为提高农村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校园网更新工程,为全县各学校配备了110台三层交换机,300台可网管二层交换机,并提供了国标网线,为镇街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配备了服务器,保障了校园网的畅通。2013年完成了千兆光纤到镇街,百兆光纤到学校的传输网改造,目前,县教体局信息中心使用的中国联通网宽带出口已达2.5G。提前完成了国家提出的“宽带中国”进校园的战略部署,全县实现了“校校有平台,人人有空间”,实现了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高效推进。

三、实践探索同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取得初步成效

1.注重资源优化,加强教学精品资源建设

2013年3月28日,教育部科技司王延觉司长调研中指出,要在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机制,加大教师队伍培养力度,总结梳理资源建设经验,有目的有系统的建设一套精品课程资源,以达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一是突出加强教师空间资源建设。为促进教师资源建设,一方面县教体局规定教师以教学常规为突破口,按照教学进度上传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网络实践活动,对空间资源优化整理。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对上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等做了统一要求,教师空间资源的质量得到提升,浏览学习更方便。二是突出加强教学精品资源建设。县教体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县中小学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录像活动的通知》,借此活动集中研发了一批学校精细化管理资源和优质教学资源。同时,组织近千名教师参加全县“云空间建设与教学应用”说课等信息化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目标、扎实落实集体备课成果,培养教师落实学科教学与信息化整合的能力,提高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推广平台应用,实现扁平化教育管理

临沭县充分发挥各级云平台的管理优势,与教育管理相结合,力求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性。让教育部门的管理职能延伸到基层的学校,偏远地区的师生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的教育信息。利用云平台安排部署工作,各学校可随时掌握上级部门工作动态,并按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各学校结合实际运用云平台,分别建立适合自己学校的电子政务、处室管理、课程管理、班级管理、档案管理、家长学校、校际交流等各种教育管理模块,实现了系统内部信息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同时,临沭县依托城乡共同体,充分应用空间平台,实现了城乡共同体进行联合教研。自活动开展以来,驻城学校和乡镇中小学依托云空间,联合开展的教研活动、观摩学习、平台构建、经验交流等活动就有了更便捷和更广阔的交流平台。依托联动云平台、云空间开展的“空中课堂”、“空中教研”等活动,让处在偏远乡村的教师足不出户便可以与网上名师面对面。空间让教学的“主战场”内容更丰富、稀缺课程不再稀缺。

3.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促进县域教育提质增效

临沭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力求实现优质资源的实用性,促进县域教育提质增效。云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师生沟通、家校互动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公平化、均衡化发展。充分利用 “人人通工程”,积极开展 “网上作文”、“网上绘画”、“网上动画”、“电子报刊”、“网页制作”、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教学与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为每一位中小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活动的网上场所,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张扬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扎实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信息化三年第9篇

记者: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在此阶段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挑战?

苏春海: “十二五”期间,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及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到位

目前,全省中小学的生机比超过6:1,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校均计算机拥有量每年以11%的速度递增。全省所有高校、98.6%的普通高中、96.9%的初中、90.5%的小学建成了数字校园,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 77.1%以上的高校建成覆盖部分校园的无线网络。江苏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覆盖全省所有高校、13个省辖市、102个县(市、区)和所有乡镇以上中心校,并和全省所有市、县(市、区)教育城域网实现高速互联。

2.管理平台、资源平台和网络空间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已实现全省所有教育机构、学生和教师数据的全面入库及与教育部相关数据库的有序对接,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职教育学生信息已全部入库,学生资助系统、高考巡考系统运行正常。教育卡项目试点地区不断扩大,将于2015年底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全部中小学生教育卡的注册工作。全省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已覆盖所有阶段和全部主干学科, 截至目前,平台教育资源数量380万节课、资源访问量2.2亿人次、下载达4767万次,平台总访问量3.8亿人次。平台的特色应用书香江苏读书网站提供的电子图书达3184多万册,访问人次达1.59亿。网络空间建设有序开展,全省职业学校已依托江苏职教公共服务平台创建学校空间147个,领军人才空间139个,教师空间5091个,学生空间17184个。

3.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幅提升

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开展网络管理员培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网上培训,每年通过网络注册培训教师超过10万人次。网络备课、授课、教研、学生和学校管理已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常态。我省教师在全国多媒体大赛、信息技术创新大赛等竞赛中表现优异,中职组在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实现五连冠。2015年5月,我省以“智慧教育 点亮未来”为主题参加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展示江苏省教育信息化成果,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博科娃的好评,并获得展会四项大奖中的三项,两项排名第一。

4.教育信息化统筹推进力度持续加大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和《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省教育厅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工作。成立江苏教育信息化产教联盟和江苏教育信息化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各级财政努力加大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优质资源建设。

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一些挑战。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必然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对传统教育的重生而非颠覆。首先需要厘清教育领域哪些工作是互联网的专长,哪些工作是传统教育要承载的,明确工作认知,才能让传统教育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迎来新的腾飞。其次顶层设计仍需完善,虽然我省已印发了《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但具体实施路线图和时间表不明朗,省市县三级职责不明晰,工作任务不具体,经费保障、体制机制等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明确。

记者:为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建设,江苏省于2015年率先在全国以省政府名义颁布《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请您就此解读下智慧教育内涵以及其重点建设内容。

苏春海: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抉择和必由路径。智慧教育以“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数字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建成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智慧校园建设,整合优化教育管理应用系统,集成推送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文化建设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着力构建社会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城乡社区远程教育,推动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我省智慧教育重点任务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建设工程:

1.实施智慧教育环境提升工程

(1)建设智慧校园。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创新应用,建设覆盖学校日常运行各个环节的高速有线、无线网络及各种智能信息终端,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管理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等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全面使用或对接国家核心系统、省级通用系统,建成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各类特色系统,实现对学校师生、教育教学、科研、资产等的智能化管理。

(2)提升“宽带网络校校通”水平。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省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的服务性能,省、市、县、校四级教育网络实现高速互联。

(3)打造省级智慧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为全省智慧教育提供性能良好、服务便捷的资源服务和信息服务基础平台及网络运行环境。省、市、县、校平台分级管理、互联互通,保证运行安全、服务及时、应用有效。

2.实施智慧教育资源共享工程

整合推送苏派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省智慧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推送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采取汇聚、自建、共建、引进、购买等形式,建设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教师教育的课程资源和自主学习资源,建成一批能够体现江苏特色的精品数字化课程资源。制定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和质量评价办法。

3.实施智慧教育应用融合工程

(1)探索智慧教学新模式。开展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试点,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中小学“e学习”试点基础上建立智慧课堂示范点,开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新型教学模式和新型载体的试点示范应用。基于教育大数据,积极开展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

(2)推进智慧管理和智慧决策。制定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规划,鼓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依托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开展数据挖掘,实施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加快建设学生管理类信息系统、教师管理类信息系统、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类信息系统、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类信息系统及其他业务管理类信息系统。

4.实施智慧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1)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推进基于网络的城乡、学校之间结对帮扶,引导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学科教研、远程研修和学术交流合作等。

(2)培养智慧型学习人才。创建智能化学习生态,使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每一名学习者的学习生活,让每一名学习者都能够便捷获取最适切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努力培养适应“互联网+”和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记者:为何将江苏省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作为推进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抓手?其主要功能有哪些?目前取得哪些建设成果?

苏春海: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是在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优化、演进、迭代进一步建设的平台,通过中小学教育卡实现用户身份认证统一管理,注重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应用融合及服务推送,打造“统一、开放、高效”的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教育条件网络化、教育内容数字化、教育管理智能化,能够实施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泛在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

江苏省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建设省级云计算数据中心”为依托,构建全省智慧化高性能高可靠的教育基础设施环境;二是以“建立省级公共软件统一数据服务平台”为重点,提供智慧化聚合式共享型数据服务;三是以“建成云+端应用服务体系”为突破口,满足用户“随需而变”的各类应用服务,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教学融合。

其中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已在如下方面取得了进展:

一是量化幼儿园评估与建设规划:通过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全省各地各级别(省优、市优、普通)幼儿园的学生就读、办学力量、师资情况、收费情况,各类统计数据直接作为幼儿园评估的参考。同时根据系统中采集到的幼儿园地理位置信息,通过地图可视化方式直观展示幼儿园的分布,为新建或改扩建幼儿园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促进中小学规范办学:通过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学生“一人一生一号”和省教育厅“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终身不变”管理要求,从而控制学生的无序流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

三是规范化中小学招生考试:义务教育阶段提供学生基本信息导出功能,各市可以导出和本地中招系统结合对中考报名进行有效性验证,高中学籍系统直接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报名以及高考报名系统进行实时对接,以学籍系统数据作为判断学生是否有学籍的依据,保证了招生考试报名数据的准确性。

四是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与规划:通过全省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各级学校的教师的基本信息、学历信息、工资信息等各类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已为师范毕业生就业情况、音体美教师配备情况、乡村教师情况等重大师资决策或行动计划提供关键性的数据支撑。

五是精确化事业统计:在每年进行教育事业统计年报工作的时候,各业务处室参考各个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对相关统计报表进行审校,并可通过数据库间联合交叉查询,生成特定需求的数据分析报表。

记者: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一直走在国内前沿,您认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苏春海: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我认为其关键要素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统筹建设教育专网和省级教育网群,继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为建设智慧教育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加强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统筹建设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优质资源省级云平台、大数据中心。三是加强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四是加强应用驱动、融合创新。创新“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师生教学、教育管理的模式和方式,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记者: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对此,江苏省教育信息化是如何进行整体布局的?有哪些重点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