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7 16:47:23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第1篇

首先,通过听课可以发现学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要深入到教学管理中最有效的一个捷径就是走进课堂。透过课堂教学现象挖掘其背后潜藏的学校教学管理问题,从而为逐步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提供第一手真实依据。校长通过多种形式的听课,必定可以透过课堂教学现象发现学校哪些教学管理制度是合理的,哪些管理制度还需完善。比如,你可以发现哪些教师做到了课前准备充分,哪些教师又体现了课改思想;还有谁没有做到这些?这些没有做到的教师可能是什么原因?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凡此种种,只有在听课之后,校长才能有所思考,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完善。其次,通过听课,可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定在课堂上是一个成功者。一个教师要成为优秀者,也必定要通过课堂才能打磨而成。校长要发现这些教师,就只有走进教师的课堂。这样校长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性特点,从而有效地根据教师的特点优化组合教师队伍。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调整学校的教学管理方向。

二、做一名研究业务、带头教研的校长

要向书本学习,把握教育规律,了解教改动态。要在实践中学习,钻研学科教材,弄清教学体系与各章节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目标;要向教师学习,深入一线,在实践中捕捉灵感,寻找教师中一些好的做法,作为对教学认识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要把教师的欠缺处作为自己反思的起点。要向专家学习,走进专家课堂,体验他们的思想精髓,变他用为我用;倾听专家报告,让他们的观点在自己的工作中内化。要打牢基本功,勤动笔,及时记录有关理论要点,及时总结和反思工作经验和失误,及时整理自己对工作新的认识和想法,使自己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校教学管理健康发展。校长带好头,亲自动手搞教研,就会带动学校整体教风的好转。当教师们还在为教研如何才能入门而大伤脑筋时,校长已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和指导教师们如何就一个教学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和行动研究。那么,教师们自然会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从而静下心来搞小课题研究,进而逐步达到人人参与、带动整体教风根本好转,使学校教学管理达到新的层面。

三、做一名关注教师成长的校长

在教学管理中,仅靠制度管理是不全面的管理。本人认为,民主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才是真正的管理。所以,校长要多接触教师,走进教师的心灵。多和教师们讨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难题就在和教师们的闲谈中被解决了。和教师们融合在一起,校长才会被教师们从心灵深处认可,校长的教学管理理念才会被教师们所认同。

四、做一名具有创新发展观的校长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第2篇

1 办学理念管理是校长文化管理的核心

办学理念是对办学思想的凝练,是校长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思考。它是学校定位发展自身的一系列教育观念、思想、信念及其价值追求的浓缩,是学校教育哲学的体现。办学理念要重点凸显以学生观、教师观、学校观和教育观为重点的学校的教育哲学。中小学办学理念的形成是学校自身发展定位的要求,充分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追求。“关心道德、智慧、感情的和谐发展,注意培养高尚的心灵,使一切精神冲动和意向保持纯洁,这是培养新人最根本的要求。”要实现学校培养新人的功能,就要通过文化管理不断凝练办学理念。例如芬兰的罗素高中,它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世界性影响并引领时展的高中。其办学理念是管理“恪守传统,自主选择,放眼未来,国际视野”,这一办学理念指引着一代代罗素高中的师生朝着理想的目标奋斗。可见,办学理念有助于学校形成短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有利于学校共同体分享和支持学校的发展愿景。

2 学校制度管理是校长文化管理的保障

学校制度管理要刚柔相济,将科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有效结合起来。科学管理中,标准是统一的,纪律成为一种机制,能通过其基本构成因素的协调组合而达到最大效果。“纪律不再仅仅是一种分散肉体,从肉体中榨取时间和积累时间的艺术,而是把单个力量组织起来,以期获得一种高效率的机制。”科学管理的弊病同时也存在于标准化产生的量化评价机制。教育教学作为学校中心的活动,在某些层面是难以量化的,例如教师家访、教师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人格陶冶,这些教育活动或某些教育事件可能对受教育者产生一生的影响,但却很难进行量化考评。因此,科学化管理下的绩效评价制度易导致急功近利、恶性竞争、人际纠纷,进而引发学校的内部矛盾。这就需要将科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化解学校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人性化管理是基于“社会人”的假设,这种假设认为,物质利益并不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唯一手段,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人性化管理应针对学校的每一个人。校长在管理中以人为中心,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建立教育决策的参与机制,实际上,这是通过分权式管理实现管理的服务功能。校长要满足不同层次师生的需要,信任、尊重、关爱师生,激发其内在动机,实现教育管理自律机制的建立,形成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学校制度管理的人性化还体现在校长能够有效运用情商,进而实现人际关系的有效沟通和互动,使得学校的制度化管理更为有序、稳定。

3 教师文化管理是校长文化管理的途径

教师文化管理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个人英雄主义的教师文化或许可能在个人层面上取得一定的绩效,但这对学校的发展依然是微不足道的。教师文化管理就是校长要提升对教师文化的领导力,实现教师团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引进、发现并培养中层管理者和各学科骨干教师,使教师团队获得归宿感、使命感,获得专业发展的支持,使教师群体都获得公正评价和有效激励,从而使其产生被认同感。一是集思广益,制定、规范和修正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这有助于实现管理层对学校工作的有效督导和评价,做到修正错漏、激励进取、赏罚分明、公平公正。二是建立教师的伦理道德价值体系。校长应提升学校核心价值观和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结合教师伦理热点问题进行研讨,深化教师对该职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的理解,从而使教师将学校的职业伦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三是建立健全多元化、制度化沟通渠道,组建民主的教师团队。民主的教师团队有助于实现教师相互认同,实现教学中的学科互补、个人优势互补,使教学活动在合作交流中得到改善,实现团体的共同进步。

4 课程实施管理是校长文化管理的内容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根除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的分离状况,因为它扼杀了现代课程的生命力”。但课程的实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校长应对学校的课程实施管理。

学校通过引入学术性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整合性课程,通过大力推行区别性课程、特色性课程来强化课程评价和实现课程的多元化功能。但由于受到教育投入、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育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的农村地区实现三级课程的全方位的开发、设计、实施的管理,还难以实现。不同中小学课程实施管理的层次是不同的,示范性学校一般能够有效地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的农村城镇中小学只能确保(甚至是未能确保)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有些科目甚至缺乏足够的专任教师。校长要实现课程实施管理,无论是在资金筹备、物质保障、技术支撑、团队建设方面,还是在资源开发、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估上,都需要解决许多难题。不难看出,实施课程管理也是校长实现文化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应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自身的发展定位而不断进行调整、再实施和再重建。不同类型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校本课程,在解决校本问题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5 办学特色管理是校长文化管理的提升

办学特色管理是校长在长期办学中不断反思实践,不断创新文化,是提升学校文化精华的结果。它是校长作为教育实践探索者的勇气和胆识的结晶。然而,要形成办学特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经济条件和外在环境下,学校对自身特长、自身发展优势的强化,并深化教育目标、教学目标的结果。从宏观上说,学校的课程建设、校本教研的开展、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方式革新、校园文化节、农村中小学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等都可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一部分;从微观上说,学校的标志性校园建筑、各种典籍藏书、校史整理、学生寝室文化、学生特色作品收集和展览、学生志愿者的各种社会服务等,都可以逐渐积淀为学校办学特色。

总之,校长对中小学实施文化管理应该是多方位、多功能、多渠道、多载体、多主体、多层次的。新的时代赋予了中小学校长实现学校文化管理的历史使命,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更大的责任和权力。文化管理是校长管理权力的实施,也是校长带领学校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研究所,广东潮州,521041)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黄之瑞等译,公民的诞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学校长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发展的统帅和灵魂,其地位举足轻重,他的思想素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等各种素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的发展质量和前进速度。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学校的比重远远大于城市,因此,农村学校的发展水平反映和制约着我国教育的总体水平。但作为学校的领头雁,农村学校校长的整体素质如何呢?这个特殊又至关重要的群体的现状怎么样?如何提高农村学校校长的整体办学水平?这些都是教育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笔者参与了省级重点课题《贵州农村中学校长现状调查研究》的研究,通过对遵义市十四个县市区部分农村中学校长进行抽样调查,认真分析和研究农村中学校长的发展现状,以期加深对农村中学校长的认识和了解,积极探求一条加快其专业化成长的思路和途径。

一、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研究对象:对遵义市十四个县市区62位在职校长、副校长进行抽样调查。其中正校长21人,副校长41人。

2、研究内容:农村校长的年龄、族别、学历、政治面貌、工资、工作时间、家庭等情况;参加专业培训、课题研究、和业余生活等情况;并重点就校长的才华、业绩、困惑、烦恼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重点采用了抽样法、访谈法、问卷法和统计法。

二、调查结果及情况分析

(一)、队伍基本情况

1、年龄结构

30岁以下的8人,占调查总人数13%;30―40岁35人,占调查总人数56%;40―50岁17人,占调查总人数28%;50岁2人,占调查总人数3%。总的来说,农村中学校长的年龄结构年青化,中青年校长占了大多数,学习和提高的空间还比较大,当然更需要不断成长和不断成熟。

2、学历结构

调查表明,本科学历25人,约占总人数的40%;大专学历35人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约占总人数的57%;中师学历2人,约占总人数的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中学校长的学历层次基本达到,但仍显底蕴不足,第一学历为本科和专科的比例较少,如按初中教师提高标准来说,有大部分校长的学历还需要提升,专业知识素养还有待更进一步提高。

3、职称结构

调查表明,中高职称4人,约占总人数的6%;中一职称38人,约占总人数的62%;中二职称10人,约占总人数的16%;小高职称6人,约占总人数的10%;小一职称4人,约占总人数的6%怎么写论文免费论文。从职称来看,中高职称占了78%,说明农村中学校长的职称水平较高,但初级职称的比重触仍然不小。

4、民族结构

汉族51人,约占总人数的82%;少数民族11人,约占总人数的18%,涉及仡佬、苗、彝、土等民族。遵义市有几个民族自治县,汉族校长占了主流,少数民族校长的比例也较大。

5、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51人,约占总人数的82%;非党人士11人,约占总人数的18%。校长重视政治修养的培养。

(二)、校长素养及待遇情况

1、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参加过科研课题人数为24人,约占总人数的39%;没有参加过科研成果课题人数为38人,约占总人数的61%。大多数校长没有参加过科研课题研究,更不用说老师了,说明农村科研和教研工作存在较大问题,必须加强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培养。

2、情况:

平均一年/篇为10人,约占总人数的16%;二年/篇为28人,约占总人数的45%;三年/篇为10人,约占总人数的16%;未明确为14人,约占总人数的23%。从情况看,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农村校长规划思考、总结反思、感悟创新、经验推广等的主动性不够,意识和能力不强。

3、工资待遇:

调查表明:月薪1500―2000元为16人,约占总人数的25%;月薪2000―2500元35人,约占总人数的57%;月薪2500―3000元9人,约占总人数的15%;月薪3000以上为2人,仅占总人数的3%。从整体工资待遇来看,农村校长工资水平偏低,这也较大地影响了校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调研中,我还深入对抽样校长的工作时间、身体状况、业余时间以及家庭情况进行了了解,并重点就校长最能展示才华工作、最得意的业绩和最困惑、最烦恼的事等内容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表明,农村校长普遍存在工作时间长、业余活动单调等现象,困惑和烦恼集中表现在工作和心理压力大、待遇低、资金不足、教师不配套、办学条件差等方面。

三、农村中学校长队伍的现状分析和思考

通过抽样调查研究表明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我市农村中学校长整体年青化,有较强的精力和干劲,发展的后劲和空间大;工作务实,大部分精力放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上,工作强度大;敬业精神强,在较为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但无庸讳言,就农村教育和农村中学校长整体队伍现状而言,其发展和成长的任务还很艰巨。

1、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市农村学校的条件普遍艰苦,除地域环境恶劣、工资待遇不高外,还伴随着教育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缺口大、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师资数量和质量差缺等诸多人为因素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致使办学效益不高,社会影响不大,校长们的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不足,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整体素质有待更进一步提高。在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同时,对校长继续教育的培训不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校长,参加理论研讨和管理实践提高培训的机会不多,有的参加过岗位培训后,就没有参加过其它提高培训,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管理水平得不到更好的提升。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水平不高,办学思想陈旧,这是制约学校发展和校长成长的又一个“瓶颈”,办学要有思想,教育要有创新,这些都与科研分不开,不潜心研究教育,只会吃老本,只会苦干蛮干是不行的。要重视学历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提升,进一步增强校长的办学底蕴。

3、职业倦怠倾向较为严重。辛苦勤奋,得不到对等的理解;努力付出,得不到对等的认可;高风险高压力得不到对等的待遇;发展前景茫然;成就感不足等等,这些都是导致农村校长职业困惑和倦怠的诱因。同时,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导致校长事业激情不高;由于缺乏流动机制,在同一单位工作时间过长,校长的工作热情不足;由于缺乏监督检查机制,校长工作责任感不够等等,凡其种种,农村校长的职业倦怠问题必须得到关注和重视。

4、管理和办学环境亟待改善。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对校长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但在实现中,校长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和影响,使其不能更好地兑现教育思想和管理意愿。学校和校长的行政化倾向越来越大,行政、社会事务过多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影响了校长对教育发展的专注性;教育体制、机制的不科学、不合理,严重地束缚了校长工作的积极性,人事、工资改革,职称评聘等教师核心利益致使管理矛盾凸显,工作难度大,校长被推到风口浪尖;农村地区对教育认识不够,对教育重视不够,家长松懈,学生厌学,辍学率居高不下;学校周边环境复杂,社会矛盾较大,校长的办学精力受较大制约等等,办学环境给农村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困难。

5、学校的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因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资金缺口大,教育投入不够;设施设备差缺严重,有的维持常规的教学秩序都困难;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低,学科不配套,流动频繁,队伍不稳定,工作不安心怎么写论文免费论文。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办学水平,校长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四、加快农村中学校长专业化成长的策略和途径

农村学校和农村校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加快农村校长专业化成长的步伐,是农村教育能否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

1、建立校长培养机制。作为“一校之魂”,校长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直接影响学校发展。要建立较为完备的校长培养制度,将校长继续教育纳入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体系。校长培训不但要提升理论,更要实践指导,要把理论研讨与挂职学习结合起来,彰显办学思想,提高办学效率;校长培训还要在事业心、责任感上下功夫,培养校长的职业精神,能把教育当作事业的人,一定会充满工作热情的。

2、建立校长激励评价机制。实施“名校长”工程,大力推行校长职级制,弱化校长的行政级别,彰显其职业化功能;逐步提高农村校长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不断增强校长的职业成就感,坚定其努力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对校长的督导、监管,提高校长过程管理的水平。

3、建立校长合理流动机制。实现镇乡流动,甚至可以尝试县际交流,引入更多办学活力,优化办学资源,实现资源整合和互补;进一步健全完善用人制度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减少行政干扰,真正落实“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思想,让有真才实学的校长有目标、有盼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环境。引导校长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诊断,深化和规范细节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4、努力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加大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努力实现城乡均衡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科学合理地给校长放权,给予更多的办学自主,充分发挥其管理智慧和工作积极性;形成校园周边环境联合整治的长效机制,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尽可能帮助校长清除外界影响;突显学校的育人功能,减少学校行政性和社会性事务,让学校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关注稳定的同时重视发展,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农村教师队伍。

总的来说,作为学校发展的“舵手”,农村校长队伍的整体水平还需要提高,推进其专业化成长和发展的道路还很曲折和漫长,必须马上行动起来,不断强化培训、理顺机制、创建环境、加强督导、激发斗志,快速提升校长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为实现学校城乡一体化、均衡化发展努力奋斗。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

 

校长是受党和国家委托,领导和管理学校,全面主持学校行政工作的负责人,是一所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这充分说明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只有高素质的校长才能带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办好一所学校。校长要真正成为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一面旗帜,一所学校的灵魂,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校长专业化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称《刚要》]要求“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农村中小学校长重任在肩,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培养,提升他们的办学本领应该是校长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就其培训模式作肤浅的思考。

一、农村中小学校长基本现状调查。

某县中小学校长基本情况抽样调查,从全县24个乡镇抽取了13个乡镇,共30所中小学作为样本,基本情况如下:1.学历层次较高,绝对高于教师队伍学历,但多为后续学历。中小学校长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81.6%,专科学历占15.6%,中专学历仅占2.8%,但绝大部分是中师生通过进修和二次进修而取得的;2.职称层次较高,中学,具有高级职称的校长占69%,中级职称的占31%,没有初级职称;小学,具有小学高级以上职称的占93.8%,中级职称的占6.2%;3.年龄结构偏大,男女比例失调。30-40岁占26.5%,40-50岁占56.7%,50岁以上占16.8%,女校长比例不到10%;4.大多数校长参加岗位培训,具备任职任职资格,具有一线教学经历和中层干部管理经历,对新理论、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教育管理论文,但职前准备不够充分,缺乏管理知识深度。 二、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基本要求

在《刚要》中,“校长”这个词共出现过20次,对校长的素质和校长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促进校长专业化,提高校长管理水平。推行校长职级制”①,“那就是校长要成为教育家”,“不仅理论研究要有成果,更要是个教育实践家”,实现教育家办学,要求校长首先“应当是政治家”,“还应当促进专业化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因此校长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就是“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出名师,育英才”②。因此可见校长的行政性在淡化,长官化在消减,不再是纯粹的法定代表人,更不是“大当家”,而是专业化专家化的人才。农村中小学校长目前是校长队伍中最大的群体,《刚要》的要求自然是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追求,是适应当地教育且引领当地教育发展的专家。

三、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素质的策略。《刚要》要求农村中小学校长要成为教育家,教育家不是天生的,“教育家成长的规律是先成才后成名再成家”,由于农村学校的特殊性,大多数学校校长都是教师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校长专业知识训练,因此,科学系统的培训就成了校长专业化的捷径,要抓好培训工作,培训模式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培训除《纲要》的“校长轮岗交流”“ 海外研修培训”等模式外,目前较为实效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镇为主,县级联动长效培训模式。由于农村中小学分布相对分散,要经常性开展全县大规模集中培训,这很不现实,因此可以以镇(或将全县划分为几个片区)为单位开展经常性培训,县教育主管部门督查。

(二)镇县分层培训模式。县教育主管部门重点培训中小学校长教育思想、理论素质、专业化要求,以专家讲座、外出进修等形式,提高校长的专业水平,乡镇重点培训镇域管理、特色发展等。

(三)校本学习与自我反思模式 ③。目前,教师缺编严重,教学管理人员更是紧缺,农村中学校长都承担一定量的上课任务,走出校门学习的机会很少,因此校本学习与自我反思是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那就是指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的指导下,校长在学校(或家)里进行的一种培训与学习。主要摘要之间的矛盾,培训时间不受限制,培训的方式灵活,通过学习、研究、反思、实践的方式提升校长素养,是校长终生学习很好的模式。

(四)专题式培训模式 校长最关注的是什么?④调研全国第一期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的95名校长“校长最关注的问题”,在回答“当前办学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和压力”时:教师队伍问题居第一,占35.1%教育管理论文,其次是安全问题,占30.8%,第三是办学经费和校园硬件建设,占15.7%,第四是升学率,占12%。这些观点不一定全面,但至少说明校长在这些方面渴求得到很好的解决办法。调查发现,面对当前办学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难,95%的校长希望有高人指点,最好是“药到病除”,农村中小学校长除上述“四个关注”外,校长知识深度更是最大的短板,因此,应该进行这些专题培训,让他们立即走出困境。

(五)个性化培训模式。《纲要》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学校要办出特色,校长就必须进行个性化培训,即有针对性的根据学校特色,对校长进行特色方面的进一步提升。

(六)分层分岗的培训模式。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校长年龄结构、知识素养、管理水平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进行分层,比如中学小学、年龄老少、任职长短、学校规模大小等进行分层培训,便于相互间有共同的话题等。

参考文献:

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②《中小学校长》2010.12孙宵兵.《<教育规划刚要>对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③《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年12期《促进农村中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

④《中小学校长》2010.11樊平军《校长关注的四大问题》。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第5篇

要提升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学校首先必须建立有效的现代化教学管理制度。制度管理是现代化学校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制度的产生过程很重要,一是要符合科学规律和切合学校实际,二要体现以人为本和现代意识,三要体现民主性和关注公平。在制定过程中,校长要亲力亲为,去关注和审核相关教学管理制度的编写过程。校长亲自编写和审核,一是保证校长自己的办学思想、管理理念和主张能够体现在制度中,二是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否与学校其他的规章制度内容和要求协调,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以促进教学工作的制度化,做到依法治教。同时,分管的校长和学校各处室、甚至教研组或者教师代表也应来参与制度的制定,一方面体现了管理的民主性,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体现着他们的管理思想,体现了多数人们的意愿,使他们自觉去执行,去抓落实,把被动的执行变为主动的去抓,这样保证了教学制度制定和执行的有效性。其次,要让执行教学管理制度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校长要时时刻刻引导广大师生确立并形成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要建立学校远景,要发挥学校教学管理部分和人员的职能和作用,引领和促使广大教师朝着这个被广泛认同的目标前进。第三,要提升教学制度的执行力。在教学管理中要突出过程,贵在坚持,重在落实的工作方略,做到体系层次清楚,责任明确。校长要统领全校工作,直接抓分管校长,分管校长要对学校负责,具体指导、督促教务处,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促使教研组和教师按制度做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管理人文环境,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性

学校发展的关键是优质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一所学校保持长盛不衰的决定因素。再先进的教育理念,再漂亮的学校发展规划,没有教师的主动探究和创造精神,都是空的。优质的师资是优质教育的保证。正因为如此,校长抓教学,提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从源头抓起,要创造一切条件,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搭建成长平台。只有教师的发展,才有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通过有效的教师管理,使教师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不断追求自身的解放,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工作者。校长要关注教师的工作、教学状态,使他们满怀激情、信心百倍、幸福快乐地从事教学和学习。特别是在评价教师教学问题上,校长要以人为本,立足教师发展,关注教师思想和情感,解决评价中的相关矛盾,使“冷冰冰”的科学管理与“暖融融”的人文管理相得益彰。

三、总结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第6篇

一、从学校文化的视角引申出学校管理伦理的追求

文化是影响组织行为和组织成员行为的一大重要力量,文化渗透在管理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用文化进行管理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方式的观点。在我国学校管理中,通过塑造校园文化,实施伦理管理也渐渐被一些管理者所重视。有不少学者从学校文化的视角引申出学校管理伦理的问题。认为文化是学校管理伦理的深层制约因素,同时伦理与道德如果能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群体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将直接影响学校管理伦理精神的体现,包括学校管理制度、管理行为、管理者的伦理关怀。以伦理规范和价值观去代替直接的管理,既体现了一种学校的文化,又表现为一种管理的伦理。

对于学校文化,我国大多数学者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来理解,对于将学校文化应用于学校管理,也多从以上三个层面予以分析。如。有学者认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是塑造优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考虑到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提出应当精心布置校园环境,使学校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能发挥育人的功能。近年来,中小学改变校园环境、塑造校园文化的例子也很多,如,为了让学校文化走进儿童心里,创设童话式主题校园、花园式主题校园等等,这些措施在某些方面固然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但是仅仅通过漂亮的校园环境和现代化设施的建设来重塑学校的文化,往往可能流于形式,过于关注校园文化的物质建设层面,在实践中也往往会走入将文化滥用和误用的误区。

在科层制管理体制的影响下,我国传统的学校管理强调的是制度管理,全校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加以约束。有学者认为学校管理制度过分注重严格管理而忽视人文关怀是当前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一大伦理问题,提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人文关怀是制度文化建设的一个核心部分。日制度伦理是分析学校管理制度的一个全新视角,不少学者认为制度伦理是建设学校管理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充满人文关怀并富含公正伦理的学校管理制度,不但是一所学校文化的历史积淀,也是管理伦理的很好体现。学校文化的重建需要特别加强制度建设,尤其是制度在伦理道德方面的建设。这一方面表现为制度本身的公正性,另一方面更体现在人们自觉维护、自动履行制度的态度上。

就学校文化而言,如果能将对人的关怀和对善的追求作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也就是当伦理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时,那么这种伦理管理的思想将会渗透到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具体的管理行为当中并对学校教育的实践状况和效益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二、从校长个体的道德人格延伸到校长伦理角色的呼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恢复和重建学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校长负责制,突出了校长作为学校行政首长的作用,传统的科层领导模式移植到了学校组织中,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产生了一系列弊端,有学者认为在科层领导模式的运行中,领导与组织成员的互动方式基本上是一种“交易”,这种“交易式领导”所强调的规则是为奖励而做,即顺之则赏,逆之则罚。显然,实行“交易式领导”的校长是不受教师和学生欢迎的,在学校这种特殊的组织情境中也是站不住脚的。然而这样的校长和领导模式在我们现行的学校管理实践中并不鲜见,因此不少学者越来越关注校长的领导角色,呼吁校长的伦理品格。

有学者将教育管理者的伦理品格概括为三“真”:真实、真情、真诚,认为真实是决策的基础,真情是沟通的桥梁,真诚是修养的要义,并引用了布赖恩・马丁在《有特色的大学》中对校长角色的精辟定义:“校长无需成为一名律师,也无需成为一名实业家,校长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是集体才智的代表”;并认为校长和教师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同事而不看重个人的头衔”,校长及其学校的伦理管理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为,是至善至美的影响,是流淌感情的关爱,是人文精神的熏陶与真诚无私的传承。有学者希望学校领导能正确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重视以道德准则加强自律,做到以德聚人、以德感人、以德影响人,校长要善于发挥非权力因素来管理学校,校长应该是道德人格的典范等等。

从校长个体的道德人格维度对校长角色进行伦理分析,也是比较受关注的问题。有学者将一些道德品质突出、勤恳奉献的校长实施的管理称为“人格领导模式”,认为虽然“人格领导模式”在某些方面可以弥补科层领导模式的不足,但跳不出科层领导模式固有的缺陷,并由此提出美国学者萨乔万尼的观点,认为校长的伦理管理应该是“实现学校共同利益意识及对每个人的良好愿望、承诺与职责”,领导的道德权威主要来源于教师在广泛享有共同价值、观念和理想时所产生的义务和责任。校长应当树立一种伦理管理的理念,这比仅仅关注校长自身的道德修养更为重要。还有许多学者对道德领导进行了解读,认为所谓的道德领导并不是要求校长成为一个道德方面的圣人,它更要求一种对价值伦理的关注,一种对善的追求,一种管理中的伦理导向。

关于校长的道德品质和伦理角色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和统一的标准,但无疑,成为一个伦理型的校长已成为学校管理实践的呼唤和多数人的共识。

三、从科学化的学校管理提升为学校管理精神价值的弘扬

自20世纪50年代教育管理科学论在美国诞生以来,教育管理学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门与自然科学毫无分别的学科,这种教育管理科学应该是价值无涉和客观的,其旨趣只在研究正确的决定和作正确决定的过程。这种科学主义的管理思想不可避免地渗入到学校管理的具体行为之中,学校在处理师生关系、管理教师和学生等方面刻板遵循有关的制度规范,表面上看是客观公正,其本质却是对教师、学生等管理客体的人性的漠视,缺乏基本的管理伦理精神和价值内核。有学者认为我国教育管理学界过分热衷乃至神话了“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性质与功用,认为那种试图凭借统治术与管理术、强调效率理性的科学管理将在学校管理中失去其原有的生存空间,相反,那种以对话文化理论为原则,以“理”为中心的管理将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和欢迎,关注学校管理中隐含的价值伦理问题,将是未来教育管理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并且提出今后教育管理学将从以“管”为中心走向以“理”为中心,不管什么样的理论,都将不约而同地把对道理与情理的阐释作为构

建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基点,既讲道理又充满人情味是未来学校管理的一个“道德底线”。将学校管理中的价值伦理问题作为我国未来教育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不仅仅是受到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国外教育管理理论的影响,而且也是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中的诸多道德难题给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带来的重要启示。

同时,教育管理科学论主张的将事实和价值分离的理论在实践中遭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批判,教育管理主观论、教育管理价值论、教育管理批判论的出现,使得我国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教育管理领域和学校管理中的价值问题。学校管理中大量的伦理问题长期处于人们的视线之外,学校管理一直处于“目中无人”的尴尬境地。有学者提到我国学校管理中忽视“人”的问题,认为在“应然”层面上我们都相信教育管理有更充分的理由需要伦理道德,但在“实然”状态中,现行的学校管理往往经不起伦理审视,以被人诟病的升学率问题为例,为了提高学校的分数,学校采取严格的甚至是非人的手段来抓教学质量,丝毫没有考虑到学校管理的伦理意蕴。也有学者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对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的伦理价值进行了反思,认为教育的育人属性这一本质决定了教育管理“不可能没有基本的价值立场和道德取向,教育管理不应当蜕变为纯粹的专业技术化和职能化的活动,教育管理的道德价值向度和公共伦理精神不仅应该成为教育管理者的实践追求,更应该成为教育管理研究的―个重要领域”。

的确,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学校管理者的一举一动,学校管理行为的实施对学生的影响都是重大深远的。学校管理比起企业管理更加需要伦理道德的关照,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学校管理忽视了“人”这个最重要的因素而引发的校园悲剧频繁发生,不能不引发我们对于学校管理精神价值内核的深入思考。学校是特殊的组织,其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管理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管理完全不同,精神价值追求在学校管理中无疑应该占有更大的分量,但是应然和实然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在现实中,教师和学生只是被管理的对象,学校管理者“照章办事”,学校管理制度森严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从科学化的学校管理提升到对于学校管理深层价值内核的反思和重建。无疑是弘扬和落实学校管理伦理精神的重要转变。

四、从教育管理伦理理论的倡导转化为学校管理实践道德的渗透

学校管理本身就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与浓厚的伦理色彩,学校管理本身就是一项充满道德性的事业。教育管理与人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教育管理的教育性决定它不可能没有基本的价值立场和道德取向,决定了它不应当蜕变为纯粹的专业技术化和职能化的活动。由此,学校管理活动本身的道德价值向度和公共伦理精神,决定了精神价值和伦理标准不仅应该成为学校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观点,更应该成为学校管理的实践追求。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者所秉持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的差异,有可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教育管理的实践效果。学校管理的道德目标是教育管理实践有序、有效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全球化和本土化激烈撞击的背景下。学校管理面临着各种极其复杂的挑战因素,在现实的学校管理过程中,违背教育规律、忽视个体的尊严和价值,甚至戕害生命、扭曲身心的现象比比皆是。本应该具有深厚的道德意蕴、旨在培养道德的学校本身却屡屡被指责为“道德失范”“底线失守”。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学校管理道德观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功利与权利的冲突”“效率与公平的冲突”“人治’与‘法治’的冲突”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冲突不仅导致学校管理道德失范,也不同程度上侵犯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切身利益,带来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偏差与混乱,影响着学校的形象和质量。学校管理本身伦理导向的偏差是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管理的道德或伦理导向无可辩驳地起着根基与引领作用。学校管理道德观作为人们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者及管理对象的行为方式。因此,改变学校管理者的观念,树立合乎伦理道德标准的学校管理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开展并加强学校管理伦理与道德相关问题的研究是改变学校管理者道德观念的基础和根本。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 以格林菲尔德为核心代表人物的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该学派不仅有重要的理论贡献,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实践价值,具体表现在学校管理中的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同时,从该派理论可以观察到当前我国中小学人文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并有助于改进之道的探寻。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在针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论尤其是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强烈批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尽管国内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理论文献但为数不多,而从实践角度探讨其价值的文献则更为少见,这与人文教育管理论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把握其主要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其实践价值联系实际进行剖析,并对我国中小学校人文管理问题进行反思。

一、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主要观点

持有人文主义立场的教育管理思想家以T·B·格林菲尔德(T.B. Greenfield)、C·霍金森(C. Hodgkinson)、W·英格里西(W. English)、S·J·麦克西(S.J.Maxcy)等为代表,其中格林菲尔德是领袖人物,其理论观点集中反映在《格林菲尔德论教育管理——走向一门人文科学》一书中。总体而言,这批人是在对过去的教育管理理论,尤其是行为科学影响下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猛烈批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旗帜鲜明的一派理论观点:组织不是自然实体,而是人为适应社会而自行创造的产物;组织的目标其实是人的意志、权力、价值的体现;组织的结构也不是实在的和预先建构好的,而是组织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既然组织是人为的产物,因此也不存在统一、客观、普适性的组织理论;教育管理面对的问题不仅是事实问题,更重要的是价值问题,撇开价值问题就无法认清教育管理的现象和本质;教育管理活动中事实与价值不能割裂,如果管理者只看重管理中的结构、形式、工具意义,就会把更重要的教育目的置于脑后,这样教育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就会被大大削弱。[1]

不得不特别指出的是,国内有些研究者由于已经习惯于将西方人际关系理论看作是一种所谓的“人本管理”理论而有可能将人际关系理论混同为或认为至少部分属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需要澄清的是,人际关系理论因其只是在常规视角下对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主导下的古典和现代组织理论进行反思而在根本上持有科学主义立场,如将其与人文主义管理论相混淆,难怪有学者会说这是“滑天下之大稽,可能要贻笑大方”[2]。

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探析

尽管说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在批判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同时所持有的许多观点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事实上它除了有理论贡献外在实践上也不无裨益,尤其是它对个体及其价值重要性的强调。在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中片面、极端的观点保持足够警惕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来考察其实践价值。

(一)组织目标

一般而言,管理是围绕着一定组织目标展开的各种具体活动,因而组织目标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在组织目标上,人文主义学派强调的是个体的目标而不是组织整体或其所属各个部门机构的目标,甚至否认有组织目标的存在。格林菲尔德曾经说过:“许多人并不相信组织的目标,他们只有‘在组织中做什么和怎样做才正确’的认识。”[3]152这种观点从现实看来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组织成员对其所在组织的目标还是会有所认同或共识,就如教职员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有其理解和共识一样。对于这一点,格林菲尔德最后不得不指出,所谓组织的目标实际上是有权力的组织成员的目标:“组织目标是当前最有势力的组织联盟的当务之急和意旨。”[3]152显而易见,校长的职位和权力足以使其意志转化为学校的目标。对此,笔者曾经在做一个中学校长负责制的调研中,发现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确持有此种态度,认为“那都是领导们的意思”“校长说了算的”。这样的学校发展目标对教职工中的认同感及其产生的导向作用可想而知。因此,人文主义学派比较极端的强调个人目标的观点事实上从一个反向的角度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学校组织目标如发展规划的确立必须倾听教工的意见、反映个体的心声、调动群众的参与,从而充分代表利益相关个体的意志;退一步讲,即使是校长有好的规划与设想也应当在充分征求意见、获取教职员工支持与共识的前提下予以合法化。

(二)管理制度

制度对组织的正常运转具有工具理性的规范性意义。但在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那里,连组织的存在都予以否认,当然也就无组织制度可言。不过,人文主义学派并不否认个体的存在也需要一定的规则,只是认为这种规则不是从外部强行赋予和设定的,而是由个体成员共同认可和建构的,强调规则的人文化。事实上,这种个体间的规则类似于组织中的制度。进而可以认为,人文主义学派对制度的形成要求所有组织成员的参与、要充分融入组织成员的意志、愿望、价值和主张。一般而言,组织的制度有3个来源,即源于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组织创始人或管理者设计的制度,以及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4] 其中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的规则观有更多的相似。由于学校的主要成员都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在尊严、情感层面的需要比一般群体要高得多,因此学校的制度建设应当在把握这个特点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制度的人文化。具体而言,学校制度建设一方面要重视源于组织成员共同信念和多数成员偏好行为方式的内生制度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新的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当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并体现大家的价值和利益,此外即使是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也应该在“使命”说服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取他们的真正认同和服从。

(三)领导行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充分说明校长领导能力和领导行为的重要意义。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认为,和其他组织成员一样,领导也是个体,也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目标,也追求他们的自己的利益,只是组织的领导会以自己的职位和权威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强加给其他成员。但他们认为这种强加是不对且无效的,应该强调的是个人素质在管理中的作用而非正式职位所享有的法定权威,认为“在某种情况下,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恰当行为和最适合于做这项工作的人,而不需要去考虑这些人在组织里的正式职务或身份。”[3]158其实这就是强调教职工个人的特点与能力,反映到校长身上就是认为:校长对一个学校的领导作用是其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产物而不是校长这个职位权威或职务权力的必然结果。这对于我们校长的领导行为是有其启发意义的。其实,在一般管理学原理中谈到领导权威时,经常提及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其中非权力性影响力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对领导的看法是相通的。因此,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意识到非权力性影响力对自己威信树立和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而在领导过程中要更多的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领导艺术、民主作风,从而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每个组织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文化氛围,使大家在团结、和谐、温暖、愉快的人际关系中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自身价值。总而言之,校长的领导行为中应体现人文精神和饱含人文意蕴。

(四)系统环境

时至今日,人们对学校组织性质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封闭科层组织阶段,而对开放社会系统或松散结合系统有更多的认同,意即强调学校与社会外部环境之间信息与资源的交换及其相互影响。但是,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对环境有其独特的认识:所谓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学校内个体成员与组织外部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整个学校与外界的联系;教师的行为产生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对环境的认识与理解。进而,人文主义学派认为更应该关心个体教师所受环境的影响及其内心感受与行为反应。在对人文主义学派否认组织作为实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联系的极端观点不敢苟同的同时,还应该看到——这种充分肯定教师作为个体可能受外界环境影响的观点对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尤其是教师管理还是有其启发意义。考察我们的教师管理现状,校长或管理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主要是校方或组织,借助的手段或方法主要是政策规章、激励机制、考核评比,动人的说法则是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尽管这些管理方式方法不失科学和必要,但对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内心体验并不太关切也不够深究,事实上如果能重视从教师个体的角度开展教师管理工作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教师管理工作既需要管理者站在学校的立场上通过正式途径开展,也需要注重从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心理效能的视角去关心和理解他们,如此效果才会更理想。

三、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误区与改进

尽管上文我们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4个方面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所蕴含的实践价值作了粗略梳理。但我们难以就此住笔,因为在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操作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误区甚至曲解,极有必要借这个议题进一步予以讨论和澄清,这样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发挥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

(一)学校人文管理的认识误区与澄清

就人文管理这个提法而言,常听见的说法有“人性管理”“非理性管理”“文化管理”“人本管理”“人文管理”,等等。说法的不统一说明认识的不统一和不深刻。当然,要搞清何为人文管理,不可避免的需要谈到科学管理,因为现实中很多不当说法正是由于对科学管理的理解失当造成的。学校管理现实中,人们对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集中表现为将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下面我们就循着科学与人文这对范畴的发展轨迹试着来澄清误区。

考察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史,可以发现人文与科学之间关系的一条粗略线索: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文与科学混沌而统一地存在于百科全书式哲学家的思想中;宗教统治下的黑暗中世纪时期,神性代替人性,既无人文也无科学可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人文携手反对宗教神学以张扬人性;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科学与人文依然结盟战斗且产生人道主义,但开始孕育唯科学与反科学的因素;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近现代以来,科学与人文开始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后现代以来,随着科学哲学的反思发展和人文精神的觉醒而在当代表现出科学与人文的再趋融合与统一。由此看来,有着内在联系的科学与人文在历史长河中历经了混沌统一、携手战斗、针锋相对、又趋融合的发展过程。相应地,它们反映到整个20世纪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中就表现为管理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价值观的争论。如此看来,我们今天要提倡的既不是科学主义管理、也不是人文主义管理或人本主义管理,而应是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鉴于历史上“人本”含义中的非理性色彩太浓,笔者不主张使用“人本管理”的说法)。那么,我们所提倡的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又当如何理解呢?笔者以为:在内涵上,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是指分别强调体现科学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求真、求实、求证之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包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承认人格平等,等等)的管理;在关系上,科学和人文作为管理的二维,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贯彻始终的一对基本价值关系,他们同时作用和影响管理发展并反映在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中,现实中既不存在纯粹的科学管理、也不存在纯粹的人文管理,尽管有时候可能表现出来的是科学多一点或者人文多一点。如此看来,现实中关于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根本无法剥离开来加以讨论。

(二)学校人文管理的实践曲解与纠偏

无论是与中小学管理者接触和交流,还是阅读期刊杂志上校长们写的文章,可以发现,他们理解和践行的人文管理主要表现为诸如校长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尊重师生、宽而有度,谦虚谨慎、团结协作”[5]“细节关怀”[6]“在信任中产生力量、在理解中换取真情、在宽容中凝聚人心”[7] 等等,甚至还可以听到不少把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的言论。应当说,校长们站在领导者的立场已经认识到,实施人文管理就意味着自己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并且尊重人、信任人、关怀人,这是对的但也是片面的;而将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就有失偏颇甚至是一种曲解。这种片面和曲解的背后,不仅是我们学校管理者的水平有待提高,更是反映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盲点或欠缺。那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何在呢?

要厘清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首先要弄清楚管理的逻辑框架。在较为深入研读丹尼尔·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克劳德·小乔治的《管理思想史》、孙耀君的《管理思想发展史》等国内外数部经典管理思想著作的基础上,笔者勾勒出了一个初步的管理逻辑框架:人性是主线,目标是导向,组织是平台,科学与人文是两个维度,理论、研究、实践是3种形态,技术、制度、行为、文化是4个层面。其中科学与人文作为两种有着内在统一性的价值维度,它们不仅反映在人性、目标、组织上,而且在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等3种管理形态上有其体现,但最为直接体现的是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和文化层面上。就4个层面而言,从整个西方管理的发展史来看,基本上历经了一个重技术、重制度、重行为、重文化的演变过程。那么科学与人文的价值影响到底如何体现呢?事实上,科学与人文两维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4个层面上都有体现,而不是我们习惯中把技术与制度管理当作科学管理,而把行为和文化管理当作人文管理。就管理技术与制度而言,其科学色彩不言而喻,但它们同样需要体现人文精神而具有人文属性,如管理技术的研发必须考虑管理对象的需求,应用首先取决于员工能否接受,推广必须注意其适用的人文环境等;管理制度的设立必须符合人的发展的原则,体现对人格的尊敬和保护,制度的执行应当有其人文基础,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就行为和文化而言,我们一般认为这是比较容易体现人文管理的方面,如实践中校长们对人文管理的认识正是从领导艺术或管理行为这层面出发,但领导行为同样需要讲科学,西方管理思想中就有一个重要的行为科学学派;文化管理可以认为是一个偏重人文的管理方式或层面,反映到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中就是现在“流行”的学校文化建设和知识管理,其实文化建设也需要制度的作用,因为制度可以制约传统文化负作用的发挥、制度可以使文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如此看来,学校的人文管理并不像校长们所理解的那样仅仅体现在其自身的领导行为和领导艺术上,而在技术、制度、行为、文化等方面均有其用武之地,而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的看法则完全是一种曲解。同理,学校科学管理也是如此。此外,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目标制定、组织设计也同样需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要求。因此,整个管理的逻辑框架都是学校实施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着力点。

(三)我国学校管理模式的应然选择——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

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采取何种模式呢?科学管理模式?人文管理模式?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这也许是校长们最最关心的问题。所谓科学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健全与运用。反观实践,我国中小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科学管理的异化和科学管理的不足。如教师管理制度上,一方面过分地依赖量化指标的评比考核而压抑个性和影响积极性,另一方面培训进修制度因落不到实处而成为摆设;又如很多校长热衷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特色学校的创建而对作为学校技术核心的教学并不真正关心,尽管近些年来“校本教研”比较红火但实效不佳,这与泰罗当年在车间里通过管理技术来实现技术管理的做法相差甚远,新课程改革中的种种问题 [8] 与学校管理者对发生在课堂里的技术细节缺乏兴趣不无关系。由此看来,我们的学校管理在整体上并未达到科学管理模式的要求,但在异化方面却是不容乐观。所谓人文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行为的人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在对校长们的人文管理之狭隘理解深表忧虑的同时,考虑到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负面影响而不主张在学校管理中单独提倡人文管理模式。因为,我国传统的管理文化整体上表现为以德性主义和人治主义为调控机制,这在根本上就是一种人治的管理文化。今天不少校长简单地把人文管理仅仅理解为个人魅力的发挥甚至曲解为人情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传统人治文化的深层影响。如此看来,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可能都不适合我国学校管理的实际需要。

西方学校管理的发展历程中走过了一个科学管理的阶段。就拿美国来讲,该国在20世纪上半叶主要是探索和实践学校的科学管理,如作为学校效率研究前奏的教育测验运动、学校调查运动的兴起、斯波尔丁和鲍比特的学校效率论、应用科学管理之典范的葛雷制学校、斯特雷耶的学校成本分析等等,[9] 但在同时及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该国的学校管理开始发生由重科学向重人文的转向,如杜威的民主管理哲学、约契的学校人际关系改善论、直至当代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等等,但科学管理从未受到消弱和忽视。如果说美国学校管理追求实现的是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的话,那么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选择的模式是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主要基于4点考虑:其一,既然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不适合于我国学校管理,那么只有从科学与人文二者有机融合的角度去寻求合适的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正好体现了这种融合。其二,由于受传统影响我国学校管理中人治与人情因素的明显存在,当务之急的是要实现科学管理而非人文管理,因此该模式的落脚点应该在科学管理上;同时鉴于管理现实中非人的、异化的手段与方法同样存在,因此在实施科学管理的同时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进而我们提倡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其三,笔者以为,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是学校管理追求的更高境界,目前我国学校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实现科学管理也即陈玉琨教授所提出的学校管理3个阶段中的规范阶段,[10]当然在科学管理目标追求过程中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属性。其四,对该模式的明确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在学校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有取舍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合理主张,从而更好的实现学校的人文化科学管理。当然,该模式的倡导是针对我国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而言的,但就具体的每一个学校及其每一个管理领域而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参 考 文 献 ]

[1] GREENFIELD T B,PETER RIBBINS.Greenfield o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toward a Humane Science[M].Routledge:London,1993:2-10.

[2] 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03.

[3] 布什 托尼.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强海燕,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 冯周卓.管理的人文之维[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261.

[5] 余穗玉.人文管理:学校发展的动力[J].福建论坛,2006(10):51-52.

[6] 余小刚,王定华.人文管理的魅力在于细节关怀[J].四川教育,2006(10):8.

[7] 朱正贵.对人文管理的感悟[J].中小学管理,2006(10):35.

[8] 文新华.新课改评析一、二、三、四[EB/OL].[2006-07-29].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第8篇

论文关键字:经验管理;行政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

为了应对新世纪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学校实践主体尤其是校长应与时俱进,理解文化管理的深刻内涵,在实践中积极建构特色学校文化,走文化管理之路。有学者曾说,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管理,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管理,三流的学校靠权力管理。在学校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学校文化对管理的作用日渐明显,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

一、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

我国传说中的学校产生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经过夏商两代,学校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呈现制度化的雏形。到西周便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学校管理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儒家私学、墨家私学以及齐国的稷下学宫之后,学校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很多研究者认为,学校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并逐步走向文化管理。但笔者认为,我国的学校,在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采用的都是以制度建设为主的行政管理模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从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之后,学校逐渐走上了“科学管理”的道路。学校的科学管理突出表现在:在管理手段上,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的引入;在管理方法上,以反映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学管理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许多教育学、管理学及其他学科的科研成果,为学校管理者从深层次解决问题、作出决策提供了依据。

科学管理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学校的科学管理主要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是建立在数理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的一种管理形态。它过分依赖定量分析,习惯用数字来说明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不仅不利于做出宏观教育决策、管理决策,也无法对人的情感、意志、价值观等非理性型因素进行分析。另外,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还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因素,而科学管理应用的数学模型却常常需要常量,这就使得科学管理在新世纪学校中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科学管理助长了学校之间升学率、就业率以及数量等的攀比之风。为此,1999年6月,我国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我国全面实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些决策或许就是对学校科学管理妨碍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消极因素的扬弃,也是对学校文化管理的一种呼唤。

学校在采用科学管理之前的行政管理模式,主要是用制度约束人。制度虽然使学校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将职权责的统一起来,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但是,它也有自身的缺陷:第一,有些决策合情合理但未必合法,只要政府文件、规章制度中没有规定的都是不合法的,缺乏权变性、灵活性;第二,行政管理依附于“金字塔”式的科层组织结构,上下层为领导与服从的垂直关系,带有极大的强制性。如果管理者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则容易造成“唯意志论”,形成“官本位”的思想,将“法治”异化为“人治”。如果管理层次过多还会导致关系复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造成管理内耗,管理效率也会大大降低;第三,学校制度管理具有很大的滞后性,缺乏前瞻性以及对未来的预见性,总是新情况发生了之后才考虑建立新的规章制度,甚至发生了之后还没有及时制定可行的制度。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对于学校管理来说,还存在诸多问题: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素质,课程设置实用性不强等。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真正使我们的教育做到以人为本,学校必须要走文化管理之路,这是新时期的学校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学校文化管理的内涵分析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软实力”,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对师生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因此,“把文化作为学校和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越来越激发了人们的更大兴趣。”学校文化也是一种管理理论,是一种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攻心术”,通过对人的思想施加影响来实现对人行为的根本约束。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从文化的视角来思考管理问题,进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管路思想和管理框架——文化管理。在80年代末,受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经济人”假设逐渐脱离实际,科学管理逐步走向末落,企业便掀起了寻求新的更先进的文化管理模式的浪潮。受企业文化管理的影响,许多学校也开始着手建构文化管理模式。

学校文化管理不是对以前的管理模式的简单否定,而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一种创新。“理性的科学管理和非理性的文化管理是管理科学发展的两个维度。”学校由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理论的巨大飞跃,从此,学校管理的重心由物的因素转向人的因素。文化管理突破了纯理性的管理理论框架,重视人的情感、意志、价值观等人的非理性因素,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文化管理以先进的,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为基石,从文化的角度对管理理论进行审视、完善,使学校管理更富有人情味和文化意蕴。每所学校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学校文化管理无异于提供一种管理模式,从而使得学校管理向着多样化、个性化、本土化方向发展。这种管理理论注重领导方式的转变,干群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旨在营造一种公平合理的竞争氛围,在良性竞争中培养成员的团队合作意识。概括起来,学校文化管理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

“以人为本”是文化管理的核心。经验管理靠统治者的意志行事,抹杀人性;制度管理只注重人的理性因素和管理中的“硬要素”,带有强制性,人仅仅是实现目的的手段;科学管理过分注重量化,无法对人的非理性因素作出分析。在文化管理中,人是管理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人。

学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知识结构并且有着丰富思想的人,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文化管理必须要以“文化人”的人性假设为前提。在学校的运行过程中,学校的规划需要人,制定决策需要人,决策的执行以及经费的分配同样需要人,人是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文化管理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崇尚“管理即服务”的管理哲学,树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文化留人的人才观。

随着教育工作者待遇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温饱问题已逐渐解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们的需要将会不断升级,最终追求的是人生价值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文化管理,旨在提供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为教师的“自我实现”积极创造条件;旨在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理想的实现提供自由的空问。

(二)重视管理中的“软要素”

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管理是一种“硬管理”,只注重管理中硬要素,如战略、结构、政策等。文化管理注重软、硬要素的结合,倾向于管理中的“软要素”,如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规范、管理艺术等,因此,它对复杂的校内、校外环境具有很大的适应性。

在文化管理中,人是管理的目的而不是手段。文化管理尊重人、依靠人、信任人、关心人、发展人,注重人的主体性的重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校文化管理以“扁平的网状组织结构”为基础,因此,“在文化管理模式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不是被动与主动、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体间关系。”那么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被管理者则是中间主体,管理发挥效能的方式是主体与中间主体双向互动,最后作用于管理的客体——管理中物的要素,从而调动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三)强调人的“非理性因素”

文化管理弘扬人文精神,强调人是理性与非理因素的统一。它不再仅仅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组织结构来发挥管理效能;它突出人的情感、性格、意志等在管理中的作用,倡导人的自我管理。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的这样的结论:“管理人员要重视人际关系,设身处地的关心下属,达到感情的上下沟通,提高组织的士气。”所以,管理者在实施文化管理时要注重与下属的沟通,了解其合理需求并及时予以满足,做出重大决策时依靠群策群力,倡导民主管理。

(四)靠“文化力”组织实施

学校文化管理是利用文化的力量来实现对学校的管理,它倡导精神立校。恩格斯指出:“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神,到头来不过是一堆笨拙的工具。”学校文化就是学校文化管理存在与发展的精神依托。

文化管理注重对学校中多元价值观的整合,从而在全校中形成一种心里默契,达到统一人们思想的目的。它将学校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变被动的约束为主动的服从。

学校一旦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就会反过来对管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学校成员形成共同的道德规范、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然而,这并不是说一所学校只要形成了特色文化进行管理时就不需要制度了,特色学校文化的形成同样离不开制度。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是:“文化形成制度,制度强化文化。文化管理以制度为依据但不完全拘泥于制度,讲究规律性和权变性。

三、在特色学校文化建构中塑造文化管理

特色学校文化的建构,本身就是利用文化资源、文化要素管理学校,实施文化管理的过程。为了强调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有人总结出: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糊弄人,企业文化管理才是灵魂。这同样值得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反思借鉴。在特色学校文化建构中,要采取校长统领全局,全校师生(包括员工,下同)积极参与的“三位一体”的策略,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实现对传统学校文化的传承、变革与创新,从而为学校文化管理提供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动力。

(一)精神文化增内涵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灵魂,价值观是精神文化的核心。“学校价值观一经确立并成为全校成员的共识,就会对学校具有持久的精神支撑力j学校价值观是学校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对学校领导及师生的行为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特色学校文化建设首先要重视学校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增添精神文化的内涵。

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基础,形成正确的办学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形成特色学校文化的前提。学校实践主体尤其是校长要全面审视本校的校情,提出全校师生认同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学校发展愿景,并将其转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形成一种自觉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学校精神文化的重塑为突破口,形成潜移默化的育人氛围。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可以说,一所学校的文化有没有个性关键在校长。“改革开放初期,把学校变革、更新、发展的期望寄托在校长身上,也确实出现了一批敢于搏击时代潮流的新型校长,办出了有自己个性的学校。于是,舆论界得出了有一个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的结论。”这一结论有其合理性,充分说明校长的思维方式、领导哲学、精神面貌、治校能力等决定着学校文化的特色。因此,在特色学校文化建设建构中,校长要树立一种强烈的特色意识与文化自觉。“所谓特色意识就是教育工作者个体对特色教育活动的性质、结构、内容的理论认识水平。”

校长是建构特色学校文化的领导者,学校精神的领袖,学校发展的指南针。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要增添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校长需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学校精神的创建上,秉承“以德治校”的理念,贯彻“以师生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同时,校长要深入挖掘学校的名师、名人文化,让全体师生体味文化的力量,接受精神的洗礼,情感的陶冶,激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唤起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二)制度文化增柔性

在特色学校文化建构中,校长要在学校价值观的引导下,本着“发展人、为了人、依靠人”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规范,建构与学校精神文化相适应的柔性制度文化。

学校要重塑刚柔相济,以柔性为主的制度文化。学校的各项制度、规范、组织结构,要以全体师生的发展为目的,维护师生的共同利益,决不能将法规条例的运用极端化,以免导致学校组织内部的疏离,人际关系的恶化,不利于良好育人气氛的形成。为了避免制度压抑人性,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弊端,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科层组织结构,充分考虑人的情感、意志、性格等非理性因素,采用扁平的网状组织结构,变上下级垂直关系为平等对话、双向沟通。

学校管理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富有创意,计划周密,但难以落实,遭到教师的抵触。究其原因,这是决策没有得到教师认同的结果。因此,在重塑学校制度文化时,要形成师生共同认可的制度,在完善学校各方面的评价制度时更要如此。校长、学校、社会都要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将评价制度“柔性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我们无法用眼前的教育现象和教学业绩来评价教师与学生。我们必须转移教育评价的重心,从以教育成效为标准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教育过程为标准的过程性评价。”

学校制度柔性化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制度的“人本内涵”。校长要充分信任教师,把教学的自主权教给教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教给学生。因为“信任是巨大的心理驱动力,也是一种优秀的管理品质。”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教师渴望得到校长的认可和激励,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成功的教育离不开赏识、宽容和鼓励,学校的管理制度的重塑也不应离开“人文情怀”。

总之,在重塑学校制度文化时,校长要依靠群策群力,采纳广大师生的意见,挖掘学校自身的习俗,消除原有制度中压抑人性的因素,充分体现本校的价值观、心理等方面的特色,不断完善现有制度,最终形成有特色的柔性制度文化。

(三)物质文化富“人文”

物质文化是建构特色学校文化的前提和支撑。它是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载体,是教育思想的标识,是办学理念的集中反映。良好的物质文化能带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情感熏陶和心灵感染,所以“物质文化的建设,一定要与学校的整体文化相得益彰,从而昭示出一种文化品质。”在特色物质文化建构过程中,学校实践主体尤其是校长,要精心策划、细心培育,要在校内深人挖掘体现学校精神的人文景观,丰富学校物质文化,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无形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学校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学生求知的“圣地”,要以良好的校园环境为依托。学校要把塑造“生态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提上议事日程。学校作为文化的传承与创生基地,校园的布局与设计要富有人文性,以师生为本,校园环境应舒适安静、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体现生态之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开口说话。”魏书生提倡:教学楼的墙壁上有色彩鲜艳的标语,挂一些杰出人物的画像、名人的肖像和语录、格言警句。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典型范例。我们要用中国优良传统的熏陶和典型人物的示范引导,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同时,具有历史内涵、岁月见证的学校建筑、各项设施,在富有艺术性的同时,也要担负起教育的使命。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第9篇

一、农村学校校长概述

我国中小学校长随着清末新型学堂的建立而诞生。1862年,清朝政府创办京师同文馆,标志着我国近代新式学堂的产生。大兴“废科举、兴学堂”之风,创办了许多新型学校,各地对学校领导者却无统一名称,“堂长”、“主事”、“总教习”、“总理”、“监督”等不一而足。民国以后,蔡元培先生任教育总长,着手对旧教育体制进行改革,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其中规定:“从前各项学堂,均改为学校,监督、堂长应一律统称为校长”。从此,我国学校最高领导者有了规范的名称――校长。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聚集教师精神的一种力量。校长的素质是履行职责的基本保证。

现代校长的素质指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兴趣、文化、意志和体力等。我国21世纪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由三部分构成:四大基础素质、六大现代管理意识、现代管理能力。基础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自我发展能力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管理意识包括民主法制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改革创新意识、科研兴校意识、校本管理意识、效能意识。现代管理能力包括科学决策能力、统筹教育资源能力、领导教学工作能力、协调公共关系能力、创建校园文化能力、获取利用信息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依法治校能力。校长也是教师,是特殊教师,是教师的教师。

校长的成长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职前预备期(5~7年):教师经过努力,成为优秀者。适应期(2~4年):需要尽快转变角色,树立校长角色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协调人际关系、增进了解、树立形象、赢得信任。称职期(3~5年):校长已经熟悉学校管理,积累丰富办学经验,有意识探索办学规律。成熟期(10~15年)校长能够不断反思,将管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办学亮点,由亮点凝聚特色,由特色汇聚优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导,现代领导学认为,领导的概念包含三重含义,第一权力,第二责任,第三服务。

农村学校多指远离城市,经济欠发达、交通偏远不畅、信息相对闭塞、条件相对艰苦、教师待遇不高、人数较少的一类学校。农村学校校长多有管理积极性,但缺乏现代学校管理的理念、手段和方法,多实施维持性管理,没有发展的策略和对学校的营销理念。许多农村学校依法行政意识淡薄,规章制度不健全;农村学校机构不健全,缺少民主监督,行政管理不规范。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学校校长较多关注实施新课程、教育基础理论、学生德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控制农村教师流失、留守儿童教育等。一是管理观念滞后,没有教育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受传统观念影响,缺乏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把握;保守、安于现状,难于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二是素质能力差距大。农村学校校长个人能力、心理状况有差异;创造能力、职业个性水平普遍不高;改革创新、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领导艺术还不符合现代学校校长的素质要求。三是现代教育信息量偏少。农村学校地处偏远,与外界接触不多,条件非常有限。四是学校管理缺乏多样化。农村学校管理内容越来越丰富,领域越来越广泛,面对新问题管理方法单一,缺乏管理艺术和机智。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属于经验型或行政型管理。农村学校校长较为年轻,缺乏教育管理经验。校长年龄和教龄存在地域差异,校长学历也存在地域差异。据抽样调查,学历分布大致为:中师22%、大专63%、本科15%,无研究生学历。

农村学校校长年轻化,一般在40岁左右,平均教龄不足20年,普遍经验不足。农村学校校长专业化之路重在行动改变,开展基于管理实践的行为设计、行为实践、行为反思、行为改善;将自己置身于学校管理改进的问题情境中,去交流、研讨、求教、设计、行动、反思和改进。“重在行动改变”的培训提升模式强调:一是保持同事间的互助指导,并注重纵向的理念引领;二要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学;包含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形成一种多元、互动、开放的局面。农村学校校长培训以项目为载体,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思考为动力,以行动为目的,以设计、实践、反思、改善为基本环节。依赖有效开展“实地跟踪指导”的专家团队,远程信息交流平台,聚焦农村学校管理问题解决,促进校长管理行为改变。农村学校校长培训遵循“导师指导、分类实施、分散研修、同伴互助”原则,具体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法、专题研讨法、参观考察法、论坛交流法、实践反思法、挂职锻炼法、课题研究法。

二、农村学校校长职责

校长的职责可以概括为四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主持全面工作;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管理中的校长角色:组织管理者、教学领导者、人际关系促进者、冲突调解者、变革者、学习型组织建设者、学校文化缔造者。校长要为学校描绘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前景;帮助学校教职工持续不断成长;让每一个人清楚卓越的标准在何处;组织好学校管理的每一个关键细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校长的核心职责,校长必须关注隐性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农村乡镇中小学校长应扮好五种角色:乡镇教育发展的规划者、乡镇教育的法人代表、乡镇学校教师的服务者、乡镇发展的教育顾问、乡镇百姓的咨询专家。同时,乡镇中小学必须成为本乡镇教育的业务指导中心、德育中心、教研中心、师训中心、素质教育示范中心、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中心等六大中心。

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校长角色。学校文化是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和家长通过共同努力,创立起来的传统和仪式的复杂模式。文化模式具有高度的持久性,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塑造人们的思维感觉行为。愿景和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根基,仪式和典礼是学校文化的载体,历史和典故是学校文化的内涵,建筑和收藏品是学校文化的象征。校长是学校文化的塑造者,校长扮演八种角色:历史学家――认识学校的历史和传统;人类学侦探――分析并探究界定当前文化的规范;幻想家――描绘学校的未来;行走的符号――通过衣着和言行推行特定的价值观;陶工――塑造学校的榜样,决定学校的仪式、传统、典礼和符号;诗人――维护学校的最佳形象;演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治疗师――监督学校的变化。

农村学校校长职业生涯的轨迹一般是“上岗校长――合格校长――优秀校长――知名校长――教育家”。提倡教育家办学,一是坚持教育的内在品格。陶行知先生说:“教人做主人的教育,教人向前创造的教育”,向上、创造是教育的本真内涵。二是实践,坚持“在路上”,生活就会改变,学校就会进步,新人就会涌现,我们就会和孩子们一起“天天向上”。教育家校长是一位有教育家情感、信念和胸怀的校长。教育家校长还应该是一个有“仁心、公心和恒心”的校长。同时,有个人魅力、应多谋划、要善决断。教育家从实践中诞生,在实践中养成实践智慧。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全面把握学科知识;学会反思和研究;向上的精神、学习的兴趣、创造的激情、社会责任感。成为教育家要优化思维:实践推理、平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出自己的教育隐喻、始终处于进行时态。教育家办学的条件:有实践经验、有教育理想、有素质、有创新、有影响。教育家办学的思想内涵在于懂教育、能领导、善管理、长研究、乐协调。总之。作一名书生型校长,一爱读书、二有思想、三有梦想。

三、农村学校校长管理策略

1.农村学校校长管理艺术

第一,校长的决策艺术,决策最古老的含义就是在几种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做到“七个字”:清、慎、虚、明、缓、实、机。第二,校长的用人艺术,校长用人不妨学拿破仑。一不讲辈分,二不论背景,三不求完人,四不计前嫌,五有功必赏。第三,校长的工作艺术,正确把握好“度”,用好六个“度”。“高度”指看问题的层次。“态度”指度的动态性。“弯度”指度以折射的方式形成。“角度”指度由多角度视野来确定。“尺度”指一种衡量的尺。“适度”指注意到质和量。第四,校长的养心艺术,给情绪装“安全阀”,先把“泥点”晾干。以诚换诚,提升多重境界;乐观豁达最养心;把对方当做“空船”;铭记“一切都会过去”,保持一颗平常心。第五,校长的人际艺术,巧妙处理正副职关系。副职: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一忌抢帅位、二忌挤将位、三忌占士位。定好位、负好责、分好身;听从、服从、不盲从;建功、立功、不居功。正职:合理放权、层次管理,做到信任、肯定和宽容。提倡尊重式管理,力求做到尊重、换位和让利。

2.加盟城市名校集团化

在落实教育中长期规划,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各地正探索城市名校+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弱势学校的捆绑式发展模式。农村学校可以寻求城市学校加盟集团共谋发展。利用名校优质教师资源带动农村学校教学和科研上台阶,以先进理念引领学校发展。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教研实践中,校长对科研重视不够,影响教师专业化提升。实施一加一帮扶计划,名校优秀教师带一名农村学校教师,开展导师制系列活动。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市名校短期进修或挂职锻炼。名校闲置资源转移到农村学校物尽其用。

共享教育资源。农村区域内教育发展不均衡,少数民族地区和非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存在差异。农村撤点并校后,村完全小学、教学点数量减少,寄宿制学校和中心小学增多,校际之间的不均衡不仅体现在硬件,也体现在师资上,一是建立远程教学网络,开展网上教学和辅导,共享名校优质教师资源;二是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实施课程改革。农村学校校长要加强教学支持。教学支持的特征是人本性和层次性,开展常规性支持和发展性支持。

3.建立教师流动机制

在人才管理方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实行契约化管理,避免“近亲繁殖”。把人才当成“河流”,而不是当成“水库”来管理。日本实行教师转任制度,一位教师在一所学校工作年限一般为3~5年,最多不超过10年,新教师,工作前三年不能在自家附近学校工作,应在偏远地方工作,逐步调到自家所在地附近学校,以便校际交流。努力实现教师区域内校际流动,教师无障碍流动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最佳途径。一是校际教师交流制度化,每年一定比例教师到外校任教;二是鼓励教师校际之间走教,多校共用一名紧缺师资;三是利用高师院校顶岗实习之机,置换教师到高校进修;四是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提高素质和能力。

4.构建U-S共同体

U-S共同体就是大学中小学共同体,将学校建设成为道德共同体,首先,价值观应当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而确立。其次,建设道德共同体要以愿景来凝聚力量。师生有长期的驱动关系,就会对学校有高度的认同感,就会和学校融为一体。构建大学中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共同体是为了特定目的而聚合在一起生活的群体、组织或团队。它以大学和基础教育为联合基地,以优质教师的成长为目标,以培养过程的合作与研讨为载体,共建教师发展学校,通过项目合作、教学互动、共同研究、资源共享、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合作联盟。其主要特征是:有共同目标追求与合作共识,有稳定合作联盟与实际合作项目,有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合作双赢,有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特色体系。理论基础是:实践性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合作性理论。

5.学校特色发展

办学校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应当有自己的特色。海明威说,写作有“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其实,创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是“寻找表达自己的句子”。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的鲜明旗帜,学校特色是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特色发展,是“高原上的高峰”;学校特色建设应基于校本又能促进传统变化。“本土化”、“校本化”都包含双向交融变化的过程,学校特色应带来学校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学校特色要坚持主色调与丰富性统一,允许个性张扬,鼓励和而不同。文化是用共同的价值标准培养单位意识的一种手段。学校提倡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服务留人、环境留人,最高境界是文化留人。教师专业发展呼唤学校成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走特色发展之路的学习型组织。

6.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指学校在精致的区域文化和学校历史文化基础上,以“大众化教育、精致化运作”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精良的人才组合,精美的教育教学环境,精细的组织管理,精品化的教育教学内容,精致的教育教学方式,精心的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推进精致教育工程,塑造融科技素质与人文素养为一体、内涵丰富的优秀人才。推行精细化管理,可以使管理队伍精干化、教师队伍精锐化、管理模式精致化,管理特点:严、细和实。实施关键点控制法,就是抓主要矛盾、决定性因素和关键细节,对关键环节的控制精致化就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管理境界,将人的发展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精致化是注重过程和细节的管理,是优质教育的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