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近代建筑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3 15:19:45

近代建筑

近代建筑第1篇

关键词:近代;建筑形态;建筑文化

Abstract:Chinahasmanycharacteristicsofmodernarchitecture,itinheritedtheonehand,traditionalChinesecharacteristics,whiletheotherhasbeentheimpactofwesternarchitecturalforms,butatthattimeundertheChina''''ssemi-colonial,semi-historicalconditions,thetwoarchitecturalstyleswerenotintegratedanddevelopedintheparticularkindofenvironment.ThispaperformonlygivessomebriefanalysisandreflectionfromthesideofarchitecturalModelinginthishistoricalperiodinwhichtoreflectsomeofthefeaturesforthepurposeofgivingtheinspirationtothedevelopmentsofconstructionmodernization.

Keywords:modern;architecturalform;architecturalculture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洋务运动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3.2沈阳火车站

这座火车站由杨廷宝先生(河南南阳人,1901年-1982年)回国设计,杨廷宝先生的留学经历使得这座建筑具有比较浓厚的西方色彩,整体以长方体和圆柱体构成,造型简洁有力。在细部比例、开间大小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另外刻意强调水平和垂直线条也有其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建筑在中国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中国的许多著名建筑,都可以看出师法于它的痕迹,包括建国初期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和新的建设条件的结合,也基本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其特点可以用外西内中,大体上西化局部上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3.3西南大学第一教学楼

在建筑上争取中西合璧是很多建筑设计师的追求,但能够珠联璧合者少,貌合神离者多。上世纪50年代初建于现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校内,是原川东行署办公旧址,属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这座建筑是一种传统风格和西方风格比较生硬的结合,整体结构采用砖石建造,长方体的体量感和墙体的存在感都比较强,但是加在建筑顶部的传统式样屋顶比较生硬,虽然其线条对于缓和纯粹几何体的冷酷感有一定作用,但整体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其特点可以用上西下中概括,使人产生上中下西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感觉。

3.4上海有利大楼

1922年,旧屋拆除后建新楼。系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的大楼,据说钢框架是向德国著名的克虏伯工厂订制。大楼高6层,正立面仿文艺复兴风格,外装饰为巴洛克式,大门两旁有修长的爱奥尼克式柱,外墙用花岗岩贴面。整座建筑开间大,楼层高。这种位于街道转角处的建筑在近代史时期比较多见,这种建筑一般沿街道方向以长方体布置,同时在转角处做倒角处理,设置建筑的入口,这种方式更好地利用了街角的空间,同时在中国现存近代建筑中并不多见。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拷贝。如果用西欧人的审美眼光看这座楼,也许相当不错,但并非像欧洲人的基督教堂和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堂那样非要突出西方文化或者阿拉伯文化不可的建筑。在当时的中国国土上,与东方文化差距甚远,这也许就是后来仿效者不多的原因。

3.5云南陆军讲武堂

这座建筑的正立面处理是典型的西方风格,整个立面轴对称,力量感非常强。立面做得非常丰富,各种窗户,廊等构成了层次丰富,比例和谐的造型。在西方建筑经常对某一个面做强化处理的方法,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并不是十分流行。作为军事学校,设计者追求雄健阳刚的军人气魄,这无可非议,殊不知在中国有多少行伍中人以“儒将”自诩,具有儒家风度的将才才是最受人青睐的。

3.6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

1923年建成时,这座建筑前身是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建筑规模比较大,达到了3.2万平方米。建筑的地基是正方形,四面临街,整体是一个大正方体,四个立面的比例均按照典型的古罗马三段式设置,在中间由一个穹顶立于建筑之上,这种造型在一些文艺复兴风格的近代建筑中也比较常见,有一些采用传统屋顶代替这种建造元素,但效果并不协调。其次,以此作为汇丰银行无可非议,后来居然作为国民政府的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多有不妥。

以上6例,1、4、5为一类,属于“全西方化”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以开埠(1840鸦片战争以后)为起点,中国建筑开始了主动或被动的“西方化”过程,社会思想、生活方式、城市风貌、建筑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西方人在华的生活区内,主要由西方人设计完成。具体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在西方人的生活区域内建筑风格由殖民地式转为正规西方样式,人们在接受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同时,这些建筑形式也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完成了对西方建筑的社会心理上的转变。

2、3、6为一类,属于中西“合璧”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虽然这种风格仍然是在西方的影响下进行的,但是与前期的“全西方化”风格不同的是,一种急于摆脱西方束缚,争取独立发展的倾向日益明显地呈现出来,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主义的崛起。民族主义在建筑上的体现,就是在新建筑中运用“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浪潮。在这个从上至下一致赞同的浪潮中,建筑形象的政治作用、建筑传统形式作为“国粹”的象征作用被无限地夸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道轻器”的文化方针,在这里演变成了重“中国精神”轻建筑本身的做法,对建筑自身发展规律的关注被人们故意漠视了。这一时期中国的近代建筑十分繁荣。

4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冲击的思考与启示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没有像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有很长的思想准备期,所以,源于传统文化的阻力特别顽强,就建筑来说,有些传统落后的建筑思想束缚着我们的头脑,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目的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目空一切,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就是个沉重的教训。“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外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对待西方建筑文化,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对西方建筑不同的态度也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外来的影响有的是无法选择的,而有的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西方建筑思潮中渗透着的创造精神与反叛精神,正是当代中国建筑所缺乏的,因而导致建筑师们盲目地模仿来代替创作,以平庸来代替创新。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创新,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才能使我国建筑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参考资料:

[1]顾馥保主编.中国现代建筑10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

[2]杨嵩林,张复合,村松申,井上直美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重庆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徐飞鹏,张复合,村松申,崛内正昭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上海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侯幼彬,张复合,村松申,西则泰彦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沈阳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近代建筑第2篇

关键词:沈阳;近代;建筑技术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从传统的砖木结构向同西方并轨的现代建筑技术的转型就在近代的这百余年间,由于这种转型是以政治上受西方列强侵入被迫打开闭关自守门户为基础的,所以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并不是简单的对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的移植,而是经过异质文化引入、本土文化对抗,直到相互融合并轨的过程。而在这种引入和对抗因我国清末新政、军阀混战和列强租地、商埠地乃至殖民地的出现等复杂的社会背景,各个城市近代化的过程有各自的特色。沈阳虽然是内陆城市,同沿海城市相比接触异质文明时间稍晚,但由于其地处交通要道,自古作为东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又是多民族多地域混居的人口构成,所以其开放性和包容性远超过其他内陆城市,这为近代建筑技术的引入与发展提供了基础。

一、1858—1905年,传统建筑技术面临挑战,先进工程技术进入。

1858—1905年即自营口开埠起至日俄战争为止。此时期外来影响有两个主要传播途径。一是传教士带来的西方宗教建筑,此时沿袭千年的传统建筑技术面临挑战。1858年,清朝与英国签订《天津条约》。其中主要内容之一即是“增开牛庄”、“耶稣教、天主教士可以自由传教”、“允许英人住内地游历、通商;在各通商口岸任意租地建房,设立教堂,医院、仓库等”。最先通过开埠城市进入沈阳的“西方建筑师”就是以传教为目的的——传教士们。原本应该作为业主的他们凭着记忆,回忆在他们印象中最深刻的本国的教堂、医院、学校等建筑形象,绘成“图纸”,但如何实现他们想要的建筑,用什么材料来完成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就抛给了沈阳传统的工匠们,工匠们只能用他们所掌握的中国传统的施工工艺和沈阳传统的青砖建筑技术来完成对他们来说非常陌生的建筑样式,这时体现的是民间匠师对新的强制性的事物的一种直接和被动的照搬及模仿,而对建筑技术的促进和改变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其二是俄国人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进入沈阳,带来了先进的工程技术。1898年随同铁路建设,俄国人进入沈阳,划出当时城西6平方公里土地为铁路用地。1899年俄国人建成Mukden火车站。在西塔处建造了东正教堂。在原“十间房”地区建有一批俄国风格的建筑。修造了浑河中线大铁桥。修建了铁路大街和火车站地区规划。这一时期的建造过程为沈阳近代的建造活动带来了适应寒冷气候的建屋技术、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构筑技术。

二、1906——1931年 西式结构与传统工艺融合。

1906—1931年即自日俄战争至“九﹒一八”事变为止。此时期沈阳老城区外来影响有二个主要传播途径。一是自上而下的官方导引的近代化。官方建筑除谘议局之外,还重点建设了银行、学校等公共建筑。此时的建筑大部分为砖木结构,砖开始出现沈阳传统青砖同红砖结合的情况,粘合剂也在传统的白灰砂浆中加入更具粘结力的洋灰,屋架出现省材料、跨度大、施工方便的西式三角形、人字型屋架,伴随这这种屋架,西式五金建材也悄然进入沈阳城。

其二是自下而上民间模仿的近代化。这个时期洋风对沈阳建筑的影响更多地还是出现被称为“洋门脸”的建筑。“洋门脸”是指那些在平面布局、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上依然沿用传统方式,仅将建筑入口等重要的最显眼的部位做成洋风式。这类建筑没有专业设计人的设计,是经过工匠之手创造出来的。它到20年代时达到盛期。洋门脸式建筑 体现了外来建筑样式同传统建筑技术的融合。

官方引导的近代化建筑,共同的特征是在布局上、形式上、木构屋架技术上等各方面全方位地追随西洋建筑,并且规模宏大、风格华丽。而民间匠人学习创造的“洋门脸式”建筑,是大量性的脱胎于传统建筑的新建筑类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这类洋风建筑中所用建筑材料不是西洋传统的石材或红砖,而是沈阳的传统建筑材料青砖。

而在老城区之外,外来建筑的传入也是主要来自两个来源。一是沈阳商埠地丰富的西方建筑文化,是对沈阳近代建筑技术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1906年沈阳划定“奉天省城商埠地”地界。商埠地提供给洋人的特权,使得西洋柱式、三角山花伴随着西方专业建筑师一起首次大规模地涌入。西式洋行、公馆、领事馆、影剧院……各种新的建筑类型和建筑样式展现沈阳人面前,洋风成为一时的新时尚、新追求。政军要员、达官显贵们则纷纷以进入商埠地盖洋房作为彰显地位与时尚的标榜。来自西洋建筑文化与技术给建筑进步所带来的变化,却是当时建筑发展的主流。

其二是日本影响的扩大及沈阳近代建筑的兴盛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把从俄国手中夺得的“铁路用地”称之为“满铁附属地”。在沈阳境内,最初从俄人手中转让的6平方公里铁路用地,在洲国成立以前,经日人各种方式的扩张,最终达11.7平方公里。为了经营铁路及其附属地,日本政府于1906年6月设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满铁”是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统治的国策机关。满铁建筑课的活动不仅设计铁路相关设施,也设计港湾设施、学校、医院、图书馆、旅馆、办公楼等公共设施,以及与矿山相关的设施、工厂、宿舍等各种建筑物。在建筑技术方面,由日本建筑师带来了红砖建筑,甚至是同西方同步发展的以清水砖墙承重的钢屋架的混合式结构建筑,以及全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承重的结构体系。

三、1931——1941年 两种技术体系并轨提升

沈阳在1931-1941年这十年间,即“9·18”事变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之单一发展阶段,因为日伪统治东三省后,将其作为根据地为侵华战争的需要而扩大生产和大力建设,因而建筑业在日人垄断的状况下呈单一形态的发展。建筑技术有长足进步,先进的结构及施工技术被广泛运用。原有建筑类型如百货店、饭店、剧院等也相应地向综合转型。特别是工业建筑得到大规模和迅速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沈阳公共建筑普偏采用了框架结构休系,层数增高,规模变大,功能向综合性迈进,建筑设计也摆脱了折衷主义的样式。新技术、新材料的普及是一大特征。在运用新技术时,建筑是向水平而不是纵向发展的,以致城市风貌具有水平铺展的特征。技术的发展不仅表出在建筑的规模及结构等方面,而且在各种建筑类型中的室内装修与设施上也有卓越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陈伯超,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沈阳篇[M].沈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2

2.宋卫忠.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研究[D]. 北京师范大学,P83-P106

近代建筑第3篇

在济南开埠之前,德国已经在经二路附近设立了德国领事馆。胶济铁路开通不久,德国资本首先进入济南。德华银行、德国医院、德国洋行自然也是以德国建筑风格为主。在开埠初期,火车站、经一路附近建筑主要以德国风格为主。1917年,随着齐鲁大学在济南的兴建,英国建筑风格也影响到济南。同时,济南本土建筑在近代化的进程中也开始了继承与创新的探索,形成具有济南特色的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开始影响济南,济南的近代建筑呈现出多样的建筑风格,其中又以交通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最具特色。

老火车站:

济南标志性建筑

济南是近代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是津浦、胶济两条铁路的交会处。火车站曾是济南最重要的近代建筑,也是济南商埠的标志性建筑。津浦铁路济南站――老济南称为“济南老火车站”始建于1912年,由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是德国青年派设计师在远东设计的最大公共建筑之一,也是津浦铁路上最豪华的车站之一。建筑主体为高大的圆形钟楼。绿色的穹顶、蘑菇石的墙体和屋顶的老虎窗已被几代济南市民熟悉和接受。上世纪90年代以前,济南出版的地图、旅游手册多以老火车站作为地理标志。1992年7月1日8时5分,老火车站钟楼被拆毁,在拆毁过程中,许多济南市民来此拍照留念。

济南火车站是山东境内最早的铁路――胶济铁路的终点站。1899年,胶济铁路由德国出资的胶济铁道公司建造,它的起点在山东新兴的城市青岛,横穿山东腹地,到达胶济铁路终点站济南商埠站。1912年津浦铁路济南站建好以后,济南成为南北交通的中心。商埠的急剧扩大、商业的发展,使得原先的胶济铁路济南商埠火车站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于是,1914年由德方出资建造胶济铁路新的济南站,于1915年建成。建筑为德国古典复兴主义风格,平面一字形,中间突出的部分是候车大厅,二层有高大的爱奥尼克柱廊,坡屋顶高大陡峻,中间有钟楼,两边采用不对称的处理手法,西翼为办公管理用房和旅馆,东侧是餐厅和贵宾休息区。建筑的色彩以红屋顶和咖啡色的蘑菇石为主,形成与老城完全不同的商埠色彩,体现德国古典复兴晚期的建筑艺术和结构形式相结合的特点,是近代火车站建筑中的精品之一。新的胶济铁路济南站与津浦铁路济南站南北呼应,这在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历史上是少有的。1939年,津浦和胶济两个火车站合并,该楼改为济南铁路局办公楼,整幢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现在的胶济铁路济南站仍为济南铁路局办公楼,是济南商埠一带保护最完好的德式建筑,也是济南商埠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济南火车站附近还有济南车站行包房、济南邮政总局、德华银行、德国领事馆等多座德国风格的公共建筑,它们共同构成了济南商埠早期主流的建筑风格,对济南近代城市建筑风格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

各具风采的公共建筑

济南开埠后,城市的布局和功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商埠区更多凸显出良好的商业经济功能,也相应产生了邮电局、电影院、电报局等近代公共建筑。

济南邮政局大楼曾是济南商埠的重要建筑,始建于1918年3月,由天津外国建筑事务所建筑师查理和康文赛设计,天津洋商承包建造。主体建筑采用西洋古典主义形式,砖、石、木结构。原先院落横跨经二路和经三路,建筑三层,孟莎屋顶,占地24000平方米。1923年,失火重修后改为平台一直延续至今。济南邮政局大楼主楼沿经二路坐南朝北布置,平面基本是凹字型,北面中间及两端稍作突出,中间入口是高大的石台阶,中间的爱奥尼克柱式形成一个前廊。东西两侧有门廊为次入口。整个北立面为法国古典主义风格,采用对称布局,手法严谨,庄重华丽。楼顶是个四面盔顶,中间的盔顶造型别致,为黄色琉璃瓦,上面竖旗杆,形成整个大楼的中心,成为商埠二大马路的标志,是当年整个商埠最高大的标志性建筑。济南邮政局大楼与对面的德国领事馆相对,构成济南商埠最重要的外来建筑文化的街道景观。

津浦铁路大厦位于济南经一路东首,1904年开始建造,1909年建成,正对着馆驿街街口,当时是作为津浦铁路管理局办公所用,是商埠东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外观体量巨大,给人以雄浑的气势,整个东立面对称布置,屋顶与老虎窗均为直线三角形显得干净利落。入口设大台阶,并突出于立面,大门外侧有竖向双框刻于墙面,简洁有力。爱奥尼克方柱于门两侧,檐口及门廊上均有方形和六边形雕刻花纹,栏杆及线脚做工精细大方。立面中间部分采用白色墙面,并配以灰红色面砖,竖向条窗及橡树叶边饰,特色鲜明。西立面采用圆拱形窗,与其他立面形成对比。内部采用木质屋架、地面、楼板,中间部分用条石砌筑楼梯,十分讲究。建筑中间三层加阁楼,两侧二层加阁楼,主从关系明确。整体稳重大方,细部精致细腻,属德国青年派建筑风格。

济南规模最大的现代风格建筑是日本在济南的领事馆,位于经三纬六路,是目前济南保留最完好的外国领事馆。日本领事馆最早设于1917年,因在济南的日侨很多领事馆规模较大。抗战爆发以后,日本领事馆被韩复榘放火烧毁。日本侵占济南以后,于1938年在原址上建造了比原来规模更大的领事馆。领事馆办公楼是现代主义风格,造型简洁,主体两层,局部三层,地下一层,平面大体为方型,东北角是锅炉房和地下室入口。办公楼的主入口朝西,进门是一个高大的门厅,楼梯间位于门厅的西部,二楼东西南都有宽大的房间,向南有宽大的外阳台,阳台对着院子里面的水景,形成良好的景观。办公楼外部是粗瓷砖贴面,里面以木饰为主,木地板,双窗,装饰考究典雅。日本领事馆办公楼风格简洁,注重功能,讲究环境和建筑的统一,是济南少数现代主义的建筑之一。

中西合璧的近代民居

近代建筑第4篇

关键词:洋风 东交民巷使馆区建筑 官厅建筑 学校建筑 早期工商交通建筑

Abstract: estern style* refers to the western classical architectural style used in Beijing. It belongs to eclecticism and is one of the four modern styles in Beijing. The buildings of this style were basically designed by foreign architects. Architecture in the Dong Jiaominxiang enclave was the source of Beijing modern estern style* and it became the main stream of Beijing architecture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early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Keywords: Western style, architecture of Dong Jiaominxiang enclave, official building, school building, early industrial, commercial and transportation buildings

近代北京处于政治风云急剧变幻之中,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续,一方面是西方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也使北京的近代建筑具有独有的特征,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样式。

北京近代建筑样式的演变可归纳为“西洋楼式”、“洋风”、“传统复兴式”和“传统主义新建筑”四种。“洋风”指移植到北京的西方古代建筑样式,以东交民巷使馆区建筑为滥觞。清朝末年,宫廷学习西方改革官制、创办新学堂、振兴实业、编练新军之举,使洋风建筑在北京20世纪初年的重要建筑中均有所表现。

洋风属于折衷主义样式,主要为外国人所创作。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年,洋风建筑是北京建筑中的主流,在20年代则让位于北京的传统复兴式建筑。

东交民巷使馆区建筑

1860年,英、法联军借口修约发兵中国,火烧圆明园,强占北京城。英军占据了玉河西岸的淳王府,法军占据了台基厂南口的庆公府。当年10月,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分别于第二年在这两处设立了公使馆。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在北京设立使馆。1860年11月,俄国通过中俄《北京条约》使原设在东交民巷的俄罗斯馆成为俄国公使馆。其后,美国、荷兰、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日本、德国、奥匈帝国也于同治初年开始陆续在东交民巷一带圈地占房,设立公使馆。

1884年 8月,日本外务省雇请片山东熊(1855~1917)为技师,到北京担任日本公使馆的设计和工程监督。公使馆建筑于1886年 8月建成,位于东交民巷路北、法国公使馆西侧,利用所购旧有中国四合院民宅进行改建,承袭了当时日本国内宅邸设计中流行的洋馆、和馆并设的作法:前面的对外部分(南房)为新建单层外廊式建筑,取西式平面;后面的内部使用部分按和式布置,外观仍保留北京传统住宅样式。主入口为角柱上发半圆拱券,并加设三角山花,装饰有砖雕叶板。(图1)

1900年以前,东交民巷虽有11国设立使馆,但各使馆与衙署、祠庙、府第、民宅等杂处,所占面积还不到整个东交民巷地区的二十分之一,地方行政权仍归中国所有。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东交民巷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辛丑各国和约》使东交民巷一带成为“使馆保卫界”,中国居民全部迁出,除西口的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仍留给清廷外,其余土地房屋尽归外国使馆专用。除西班牙使馆维持原状外,其余10国均扩大地盘,修建使馆、兵营。

美国新公使馆由尼利(Sidh Nealy)设计,1903年建成。大楼为两层砖石结构,立面三段划分,处理简洁,南面主入口处有三角山花装饰。(图2)

日本新公使馆于1907年兴建,1909年建成,真水英夫(1868~1938)主持设计并监造。新馆建筑设计利用肃王府的花园,保留了部分围墙和山石树木。两层砖木结构建筑明显地受日本当时流行的“西洋馆”建筑样式影响,表现出法国宫殿建筑的情调。(图3)

当时,各国公使馆还把所占土地出租给洋商经营。至民国初年,东交民巷地区有各国银行、洋行、饭店、医院等已达九十余家。其中主要建筑有:

⒈英国汇丰银行(1902年)

建筑师是出生于印度加尔哥答的斯科特(Walter Scott)。银行大楼为局部两层的砖石结构建筑,中部是入口及业务大厅,通过单层(上部为层顶平台)的办公部分同两层的东、西侧翼相连。入口两侧立有蘑菇石柱,上设三角山花;二层顶部则覆以半圆拱券。建筑立面有如“山”字形,中部凸起的四层钟塔则加强了向上的动势。(图4)

⒉法国东方汇理银行(1917年)

由英国人开设的通和洋行(Atkinson & Dallas,Ltd.,Civil Engineers and Architects)设计,受文艺复兴样式影响(图5)。通和洋行为当时远东最大的建筑事务所,在北京设计承建了多栋重要建筑。

⒊美国花旗银行(1920年)

由美国建筑师墨菲(Henry Killiam Murphy,1877~1954)设计,为巨柱式造型(图6)。墨菲多次来华在各地承接业务,其中包括1914年为清华学校制订第一个校园规划、1916~1920年设计并建成大礼堂等“清华四大建筑”, 1920年为燕京大学进行规划、设计燕园建筑。

⒋德国德华银行(1907年)

由德国贝克尔建筑设计事务所(Becker & Baedeker, Architects)设计,德商施密特公司(F.H.Schmidt, Altona,Hamburg,Tsingtau)承建。当时德国正开始在亚洲同其它外国势力竞争,特别是同英国。“德国文艺复兴样式”(Altdeutscher Still)成为德国的民族性在亚洲的象征,同代表英国殖民者的“外廊式”相对抗。因此,在德华银行建筑中看不到同中国建筑传统的关系。(图7)

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

1910年奠基,日本建筑师妻木赖黄(1859~1916)设计。建筑位于玉河东岸、东交民巷路北,同原六国饭店隔街相对,形成东交民巷代表性的历史景观。其地处转角地段,平面为“L”形(南北向长,东西向短),转角处高起上覆圆形穹窿顶的塔楼。外墙为红砖,嵌有白色花岗石条饰,受当时日本流行的“辰野式”建筑样式影响。(图8)

⒍六国饭店(1910年)

1910年于东交民巷路南、玉河东岸原址翻建,为第二代建筑。英国人爱尔德(Albert Edmund Algar)设计。这是一栋三层砖石结构的法国古典主义样式建筑,底层处理成开有券窗的坚实基座,顶部覆有高高的孟莎式屋顶。立面设计抛弃了柱式,通过墙面的凹凸产生变化;主入口处则利用拱券进行强调。(图9)

⒎西绅总会(1912年)

又名国际俱乐部,由各国使馆集资经营,德国建筑师罗克格(Curt Rothkegel,1876~1946)设计(图10)。罗克格本世纪初来华,先后在厦门和青岛设建筑师事务所,后迁北京开业,华名“营造式画司罗克格”,在北京还设计了资政院(1910年),主持正阳门瓮城改造(1915年)等。

1900年以前,东交民巷使馆建筑多半沿用旧有的中式房屋,只有少数为新建;1900年以后,原有建筑多半被毁而重建。新建筑多为两层,平面一般是长方形,砖石结构,木屋架。它们虽然形式多样、风格各异,但都可以归为折衷主义的洋风建筑。

清末官厅建筑

从1906年9月1日清帝宣示预备立宪,到1912年2月12日宣统下诏退位,在五年多的时间里,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从封建专制向资产阶级共和转变的时期,本世纪初年清朝宫廷建造洋风官厅建筑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些建筑都是高不超过三层的砖木结构,多为清水砖墙,间有石料或抹灰装饰,铁皮屋面。主要由外国建筑师设计,比例和细部都比较准确;但绘图工作由外国或中国的非建筑师工程人员承担,且大部分由中国营造厂承建,因此式样混杂,掺杂进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手法。

⒈资政院(1910年)

由罗克格以贡院旧址为地段进行设计,高4层,中部议院大厅、右侧参议院和左侧众议院上都覆有穹顶,同下部柱廊相配,十分庄重壮丽(图11)。议院大厅为八边形平面,高60英尺,两层,可容1 550人;厅外环以宽走廊。大厦2层设记者室,3层为议员办公用。大厦内设28个楼梯间,有步梯和电梯,联系便利;备有电力照明、供暖设施,以及现代化餐厅和卫生设备。虽然大厦基础工程已经完成,露出地面近1m,但随着清王朝的崩溃,这项工程亦告夭折。

⒉大理院(1911年)

由通和洋行设计,A.H.Jagues & Co.承建。平面呈“”形,三层。首层有两个供刑事犯人候审的内院、两个供民事犯人候审的内院,围绕这四个内院设审判厅、合议厅及各种办公用房。屋顶部分采用木桁架,楼板则使用了钢梁。建筑主立面朝东,中央主入口部分高起钟楼,两端设塔楼;钟楼及塔楼均为五层,顶部做穹顶(图12)。此建筑“规模宏大,为文艺复兴式。虽非精作,材料尤非佳选,然尚不失规矩准绳,可称为我国政府近代从事营建之始。”

⒊外务部迎宾馆(1910年)

詹美生(Charles Davis, Jameson)承包修建。由东、西两座楼组成,詹美生所建为东楼,高两层,底层做基座处理,2层用爱奥尼双柱装饰。中部突出,下为门廊,上面是覆有三角山花的大阳台。建筑造型雄伟,但尺度不当,立面比例也欠妥(图13)。同时建成东、西两座大门,东大门为洋风,西大门则为上覆琉璃瓦的中式造型。

早期学堂建筑

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标志着封建的太学、国子学向近代大学转变和过渡。代表这一时期的建筑有陆军贵胄学堂、京师女子师范学堂、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和清华学堂。

⒈陆军贵胄学堂(1909年)

亦称“京师贵胄学堂”,新建校舍在陆军部衙署之东的和亲王府址。主楼构图与西邻的陆军部基本相同,但更多当时学校通用的外廊,外立面为砖拱门窗加壁柱、山花、女儿墙,向内院的一面则为通长的木柱外廊(图14)。辛亥革命后,此处曾被用作中华民国海军部办公楼,因此有关文章多误指其为清末海军部衙署。

⒉京师女子师范学堂(1909年)

主要建筑有大门、主楼、教学楼、学生宿舍、图书馆、礼堂等,大部分为二层砖木结构。大门仿巴洛克风格,线脚繁复。主楼正立面朝南,设砖拱外廊,墙面有砖雕花饰,顶设女儿墙,中部突起山花;北立面设木构外廊。(图15)

⒊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1911年)

1905年底,并选定德胜门外原武举会试操练弓马之旧有操场建设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计划先行建造政法、文学、格致和工科四科新校舍。1909年 8月,真水英夫受清学部之聘任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建造技师。1910年春季开工,到1911年秋武昌起义时仅建成经科、文科大楼及宿舍部分即停工。经科、文科大楼平面相同,均为矩形,左右对称,带外廊;二层砖木结构,清水砖墙;墙面有砖雕花饰,比例及装饰手法纯熟。(图16)

⒋清华学堂(1911年)

1909年10月,交外务部游美学务处就清华园建“游美肄业馆”。1911年内先后建造校门、一院大楼(高等科讲堂)、二院、三院(中等科讲堂)、北院(教员住所)、同方部(礼堂)以及校医院。建校工程由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主持,建筑由顺泰(Fischer & Co.)承包。一院大楼为二层砖木结构,青砖墙,红瓦坡顶,上覆孟夏顶,建筑质量较高(图17)。

早期工商交通建筑

早期比较重要的商业及工业、交通建筑,以北京饭店、户部银行、京师自来水公司、度支部印刷局及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等为代表。

⒈北京饭店老楼(1907年)

早期的北京饭店位于东单兵营北面,是中国旧式院落建筑。1903年购房迁到王府井南口路东,计划改建为五层大楼。后只建一层即停工,1907年转卖给中法实业银行后接建完成五层红砖大楼(老楼)。建筑为清水砖墙面嵌饰石刻装饰,科林斯(Corinth)壁柱高达三层,上做山花处理(图18)。1917年又在老楼西边扩建钢筋混凝土结构七层法国古典折衷式新楼(中楼),由永和营造公司(Brossard,Mopin & Cie)设计。

⒉户部银行(1905年)

“光绪三十年三月,户部奏请由部试办银行,是为政府创设银行之始。”户部银行于次年(1905年)建成。入口处理简洁古朴,既与银行的身份相称,又同当时民宅门面处理有类似之处,为早期洋风公共建筑特征。其门窗栏杆铁件造型极为考究精致。(图19)

⒊京师自来水公司(1910年)

京师自来水公司于1908年 5月成立,1910年3月20日起开始售水。其时自来水公司主要建筑有:总公司办公洋式楼房、孙河屯水厂送水大机器厂;东直门水厂双层模范水池圆亭(图20)、洋式大机器厂(图21)等。东直门水厂大门为三开间,中间发券,镶嵌匾额,磨砖嵌砌筒瓦顶,檐砌花脊;门脸砖垛红、青砖嵌砌。两边设八字墙二道。(图22)

⒋度支部印刷局(1915年)

度支部印刷局工程于1908年开工,1912年改称“财政部印刷局”。1914年秋主工房大楼竣工;1915年全局建筑基本完备。此时印刷局主要建筑有:主工房大楼、机务科工房、活版科工房、办公楼及四合院辅助用房等。主工房大楼由“美国华盛顿美尔奔营造公司”(Milburn Heister & Co. Architects Washington,D.C.,U.S.A.)设计、“中国北京日商华胜建筑公司”(Hua Sheng Building Co. Contractors Peking,China)承建,度支部专聘美籍工厂监造技师韩德森为监造师。其中,中门为钟楼造型,装饰性较强。(图23)

⒌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1906年)

关内铁路于1898底从天津展筑至北京丰台,其后继续展筑至马家堡。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英国铁路局于1901年 2月从马家堡展至永定门,1902年又经东便门展至正阳门东侧。1907年 8月改称“京奉铁路”,1912年全线通车。

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于1903年始建,位于内城南墙与护城河之间,主立面为迎站前广场的西立面,东面接站台,北面邻城墙,南面设货场。站房建筑平面为矩形,由中央候车大厅,南、北辅助用房,钟楼(高7层),共4部份组成。建筑外墙主要用青砖砌筑(包括钟楼),采取英式砌法(一层顺砖、一层丁砖交替砌筑);中央候车大厅外墙面比两侧辅助用房外墙面凸出,且使用红砖。大厅墙面作壁柱拱券处理(壁柱为青砖砌筑,作白色抹灰;壁柱两侧线脚及拱券上部用红砖砌筑,间作白色抹灰条饰);地面铺花岗石。

建筑造型取洋式,正中巨大拱顶高悬、拱脚处锒嵌大块云龙雕饰,南侧穹顶钟楼耸立。(图24)

参考文献

⒈北京近代建筑历史源流(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1991年12月

⒉东交民巷使馆区和历史主义,《建筑学报》1987年第3期

⒊中国第一代大会堂建筑――清末资政院大厦和民国国会议场,《建筑学报》1995年第5期

⒋北京近代银行建筑考略,《华中建筑》1999年第4期、2000年第1期

⒌20世纪初在京活动的外国建筑师及其作品,《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⒍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20世纪上半叶之中国近代建筑,台湾《艺术家》第50卷第2期(第297号),2000年2月

⒎中国近代建筑史“洋风”时期之典型,清华大学建筑学术丛书・建筑史研究论文集(1946~199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9月

⒏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⒐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收稿日期:2001年10月

日本公使馆(1986年)

东方汇理银行(1917年)

花旗银行(1920)

德华银(1907年)

横滨正金银行(1910年)

六国饭店(第二代,1910年)

陆军贵胄学堂(1909年)

京师女子师范学堂(1909年)

西绅总会(1912年)

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1911年)

清华学堂一院大楼(1911年)

北京饭店老楼(1907年)

户部银行(1905年

京师自来水公司东直门水厂双层模范水池圆亭(1910年)

京师自来水公司东直门水厂洋式大机器厂(1910年)

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1906年)

大理院(1911年)

度支部印刷局中门(1915年)

汇丰银行(1902年)

京师自来水公司东直门水大门(1910年)

美国新公使馆(1903年)

日本新公使馆(1909年)

近代建筑第5篇

关键词:广西近代建筑;中西文化;碰撞融合

近代建筑的发展,是西方建筑文化影响下,在建筑的设计理念、风格形式、营造技术、制作工艺、材料结构等等方面发生变化,新的建筑体系逐渐形成确立的过程,是近代中西文化理念和建筑文化碰撞、交融的发展过程。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北海、龙州、梧州、南宁四埠先后开放通商后,西方建筑文化对广西的影响从沿海、沿边、沿江开始,逐渐向内陆渗透与发展。近代广西的建筑发展呈现出西方建筑文化的传播与广西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中西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虽然当时在整个建筑发展过程中传统建筑在分布范围、数量上都处于绝对的地位,但西方建筑文化对广西建筑的形式风格、功能类型、细部装饰、营造行业、建筑教育以及建筑技术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西式或中西结合成为近代广西建筑发展的新方向,并在近代区域中心城市逐渐成为建筑主流。

一、建筑形式与风格的变化

广西近代建筑形式与风格,归结起来主要表现为“西式风格”与“承续转型”两大类。“西式风格”主要由西方传入,体现为以西方建筑风格为主,部分保留不同程度传统元素;“承续转型”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传承与发展,吸纳西式建筑某些风格元素,中西并存互补,既体现反映西方影响,又以传统建筑体系风格为主的表现形式。

1.西式风格类建筑

A.外廊样式建筑及受之影响的民间建筑:西方殖民者进入北海、龙州、梧州等通商口岸后,为适应热带亚热带气候,普遍采用简单盒子式周围带有廊道的“外廊样式”建设领事馆、公馆和洋行,以北海英国领事馆旧址、龙州法国领事馆旧址、梧州英国领事署旧址等最具代表性。通过砖柱划分立面,砖柱之间为廊道拱券口,凹凸相间、阴阳相衬,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

B.西式教堂建筑:这类建筑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较早伴随西方传教士进入广西,首开西方建筑文化对近代广西建筑影响的先河。这些西式教堂建筑,大都具有如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等西方古典建筑风格、渲染西方教堂特征,如北海涠洲盛塘天主堂、北海涠洲城仔教堂、东兴罗浮恒望天主教堂等为代表的教堂建筑中,其巴西利卡的平面布局、直刺天宇的尖塔形象、幽深浩渺的祭坛大厅、奉若神明的十字架、神秘莫测的玫瑰窗、色彩斑斓的采光装饰以及那嗡嗡余韵的钟鸣声等,无不隐含着宗教的深远寓意。

C.古典与折中主义建筑:这类建筑形式主要以梧州居多。从其建筑材料来看,基本以砖石或砖木为主,同时,新的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及其技术梁柱等局部也进行了运用;从建筑形式看,它通过自由组合欧洲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以达到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以西方古典风格的三段式构图为主,局部细部采用巴洛克、罗马等风格装饰;从建筑空间布局看,西式建筑更多强调的是单体建筑向高空发展。这种建筑以梧州的新西酒店、思达医院、梧州邮局旧址、梧州广西自来水厂旧址、玉林蝴蝶楼、东兴明江中学教学楼等较具代表性。

D.现代主义类建筑:这类建筑以建筑功能为主,强调建筑形体与内部功能的配合,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主张摆脱旧的建筑样式,简洁的立面处理手法与纯净的外观体型,鼓励创造新风格。梧州广西银行旧址,中央体量层层高起,强调中轴线并以中央凸出的建筑物加以强调,表现出装饰艺术风格的阶梯式构图特征。建筑采用无梁楼盖进行处理,屋内两排柱和四周墙体支承全楼荷载,初步表现出现代建筑之风貌。民国时期著名建筑师赵深设计建造的座落在桂林的科学馆同样具有现代建筑风韵。整个建筑素雅大方,宏伟壮观,极具韵味,为民国建筑之精品。

2.承续转型类建筑

A.宫殿式与民族形式建筑:这类建筑最早较为典型的代表当为建于1928―1930年、由杨右辛设计的梧州中山纪念堂。进入三四十年代,随着近代广西建筑教育的开创以及抗战时期沦陷区大批文人建筑师云集桂林,一种兴起于二三十年代的近代民族建筑新形式,此时也开始更多地传入广西。其中,建于1947年的桂林民国广西省政府建筑群以及建于1953-1954年由梁思成设计的广西民族大学礼堂均为折中主义“宫殿式”民族形式建筑的杰出代表。这种建筑借用西方建筑技术与材料直接模仿传统建筑中的官式建筑样式“大屋顶+西方功能布局”的主体建筑设计,尽力保持传统古典建筑的整体轮廓,传统造型构件和装饰细部。其他民族形式较具代表性的建筑还有民国桂林市政府旧址、桂林李宗仁官邸、民国临桂县政府旧址、桂林广西省立艺术馆、桂林雁山园汇学堂、南宁昆仑关战役旧址纪念建筑物等,这些建筑屋顶仍保持大屋顶或局部大屋顶与平顶相结合,西式外观的基本体量等特征的折中做法,这类建筑突破传统建筑的体量和整体轮廓,建筑体形由功能空间确定,立面构图大多不拘泥于传统外形结构,在新式体量基础上,适当装点中国传统细部装饰,即“西方的比例、中国的细部”、“中式屋顶、西式墙身”。这类民族形式建筑以桂林为代表。近代民族形式建筑的出现,反映了我国民众与建筑师面对西方势力的不断入侵而激发民族意识的觉醒,国人通过对西方国家实力的认识,对民族意识进行了新的体认,这种情形也反映到建筑领域上来,由此中西建筑文化便在不断的碰撞、磨合中逐渐出现一种体现民族性与现代性新的建筑形式。

B.中西结合形式建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广西12个世居民族形成了与当时社会发展、经济水平、地域环境相适应的建筑体系。进入近代时期,西方建筑的营造技术、制作工艺、结构材料等从各通商口岸、沿水域城镇传入。西方建筑在工艺、功能、适用性方面较能满足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同时在“时尚”风作用下,一些官僚绅士、军政要人、富商地主等精英阶层的民间建筑开始采用西式建筑的一些方法进行设计,于是中西结合的折中主义建筑在民间中更多地出现。这些建筑,或立面外设外廊、西式风格装饰的“洋立面”建筑,内部空间平面仍保留着传统民居的庭院布局形式,如容县马晓军别墅、横县施家大屋、武宣黄肇熙庄园、武宣郭松年故居等;或西式墙身、中式屋顶建筑,如邕宁电报局旧址建筑、梧州民国广西大学办公楼等;或传统建筑的结构与布局,局部柱式或线脚施以西式构件装饰细部,如横县李萼楼大院、宾阳廖村小洋楼、岑溪云龙莫少北屋、兴业肖书球宅等;或西式布局、中式建筑的西方教堂建筑,如平南大湾天主堂、金秀江洲天主教堂等;或其他中西结合的形式如平面功能、结构、外观形式大体相同公寓式雏形的梧州维新里近代民居。

C.骑楼建筑:骑楼是一种沿街“下店上宅”的商住建筑形式,由沿街两侧每座楼房二层以上挑出部分楼面至街道红线处,底层用拱梁立柱支撑,形成连续性列柱拱廊即连廊连柱人行空间,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这类建筑主要在20世纪20年代起开始兴建,当时梧州、南宁、柳州等城市拆城墙、修马路、扩宽主要街道,参照广州推行骑楼式建筑的政策。广西的骑楼街区主要集中在西江流域,其中以梧州、南宁、柳州、北海、钦州、玉林、百色等城市及周边县镇居多。目前,梧州、北海的骑楼建筑保存规模较大、较为完整、较具特色,是广西近代骑楼建筑的典型代表。骑楼建筑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平面布局上:窄开间、大进深的平面布局是骑楼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房屋建筑形似竹筒,面宽3至5米不等,以单开间为主,少部分为二开间。而骑楼的进深较大,10至20多米之间,部分超过30米。平面底层挑出部分人行道,其宽度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规格,二三米左右宽的居多。二是立面特征上:连续列柱拱廊,花样多变而又相对统一的西式风格立面,三段式构图,下段为底层柱廊,中段为二层以上楼层,上段为屋顶檐部、女儿墙与山花。其中,下段底层柱廊主要有券柱式与梁柱式两类,券柱式成为北海、宾阳骑楼的显著特点,而梁柱式多见于广西其他地方的骑楼。骑楼中段楼层立面处理采用西式或中西结合的连续式立面造型,立面施以西方建筑线脚及细部装饰处理手法。楼层窗子一般为二、三个窗户并列布局。上段檐口、女儿墙及山花,主要采用了仿西方古典、巴洛克等风格的装饰,体现了中西建筑的兼容性与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三是空间上:骑楼建筑二至四层不等,少部分更高,如梧州新西酒店高达六层,这种按西式建筑竖向空中发展原则,节约了城市用地,打破了传统建筑横向发展的平面布局。四是在功能性上:上宅下店、前店后宅,楼上为居住楼层,楼下为经营商铺。五是独特的气候适应性:骑楼骑跨出街面的底层柱廊,既扩大楼上的居住面积,又方便底层柱廊的人员来往行走时遮阳挡雨,这种建筑形式特别适合多雨潮湿、日晒炎热的广西,为商业活动和人际交往提供了较好的场所。六是交通分流:骑楼列柱连廊的柱廊式结构,使人行与车流相对分隔,增强了街道的有序性与安全性。

二、建筑功能与类型的拓展

广西近代建筑在功能与类型上得以拓展延伸,一方面,随着西方势力在通商口岸的扩大,部分外国人居留地形成了新城区、出现了新的西式建筑;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商品倾销与原材料掠夺,近代广西被迫开放贸易并按西方列强的原则开放通商口岸和建立海关体系,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口岸城市因商而兴,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近代农工矿业、航运交通、邮电通讯、金融银行等新式行业兴起。与此同时,政府主导下的市政规划与市政建设等市政近代化活动率先引进西方国家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先进理念、建筑技术及建筑制度等等,对城市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城市的近代化,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如企业厂房、学校、医院、商店和富绅别墅庭院等等也逐渐增多。随着各种西方建筑类型的传入以及广西社会近代化进程的推进,新趋势、新需求促使了广西建筑传统功能的拓展延伸以及新功能的产生发展,在官署衙门、富绅庭院、神坛寺庙、民居住宅等建筑类型的基础上新增了如西方教会建筑、办公建筑、工业建筑、农垦建筑、商业建筑、文教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医院建筑、纪念性建筑、别墅公寓建筑、骑楼商住建筑等新的建筑类型。其中,西方教会建筑作为宗教建筑的一种,它与我国传统的宗教庙宇建筑有所不同,除主体主祭大厅外,还有修女院、修道院、慈善机构、神甫楼、学校、医院等附属建筑,集宗教活动、慈善、居住、教育、医疗等多种社会功能于一身;近代农工矿业、航运交通、邮电通讯、金融银行等新式行业兴起又促使的各种建筑类型的多样化;随着近代商业的发展,一种适应于南方气候的新兴建筑———骑楼商住建筑也在广西出现了。可见,近代广西的建筑类型随着功能与需求的延伸有了很大的拓展。

三、中西杂糅的建筑细部装饰

近代广西“西式风格”类的建筑,其装饰内容和形式多以西式为主,三段式的立面、入口柱廊、券拱门楣、规则对称的门窗、陶立克、塔司干等或繁缛或简洁或变异的西方柱式、山墙山花女儿墙、墙面檐口线脚勾勒装饰等等均表现为西式风格,屋面的支撑结构多以木材或金属三角屋架承托屋顶,屋顶多为坡屋顶,部分为平屋顶,不少坡屋顶面覆以西式机制瓦,地面铺装地砖或木板,墙脚施踢脚线。作为室内重要造型元素的楼梯形式多样,部分建筑如骑楼的内部装饰与构件则多采用传统建筑装饰。北海、梧州等通商口岸“外廊样式”建筑的细部装饰却作了简化,仅仅是简单的柱式和砖砌券拱,拱心石也多以灰塑装饰而成,作为西方柱式重点部位的柱头更多的以线条勾勒、线脚处理等手法出现,这种不纯正的做法也影响到近代广西其它中西结合的“洋楼”建筑上。而“承续转型”类建筑,多为保持传统建筑的基本结构体系,装饰内容和形式则以传统为主,某些细部如门窗线脚、柱式等施以西式装饰,屋面多为歇山顶、硬山、四面坡等使用筒瓦、布瓦的传统坡屋顶,此时的屋面坡度与檐角起翘多趋平缓,不少建筑的屋面排水则采用西方的管道排水方式。外观上,或西式的简洁线条立面造型、或西式线脚装饰、或加以其他西式风格的点缀,部分采用简化或变异的西方柱式进行装点,西式铁艺栏杆也常是“承续转型”建筑较为引人注目的装饰,有的建筑正立面采用洋式门面、建筑内部则为传统的布局与装饰。广西近代建筑的细部装饰较为丰富,既包含西式建筑特有的细部装饰,也有传统建筑的部分固有形式,既体现了西方特有的建筑艺术与传统文化,也反映了中西建筑文化变异与融合的历史,构成了广西近代建筑的一些基本特点与历史风格。

四、营造行业的发展与建筑教育的开创

近代广西随着南宁、梧州、柳州等近代广西区域中心城市的兴起,城区街道规划的发展,西方新型的建筑材料、先进的建筑施工新技术传入,新的建筑体系也随之出现,推动了传统营造逐渐向西方先进的施工技术转化,促进了地方新式建筑营造业的兴起,营造厂成为广西近代建筑创作新的组织形式,一些传统松散的建筑工匠也逐渐转化为新式的营造企业工人。在南宁,1913年开始出现了从事建筑的营造厂。1931年,广西省政府在南宁大兴土木,建筑业发展较快,1934年南宁的营造厂猛增发展到58家,1942年,国民政府公布《管理营造业规则》,南宁市政工程处依此规则对建筑业进行管理[1]。在柳州,1928年柳州发生焚毁半个城区房屋的特大火灾后,柳州决定规划兴建整齐划一的新式骑楼街道,由于工程规模庞大、要求统一,原来传统的泥木作坊已无力承担新式建筑工程,于是“联兴”等4家木铺发起,联合另外18家店铺组成了“群益公司”,随后“合成公司”、“合兴公司”、“柳州联合厂”等建筑营造企业也先后成立,1946年1月至6月注册登记的城区建筑企业共计46家[2]。在桂林,随着桂林城市建设的发展及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民国省会的回迁,近代桂林开始兴建行政文化建筑。抗战期间,桂林作为大后方,各省文人名士包括建筑师、建筑技工纷纷云集桂林,桂林市人口及房屋需求骤增,从外地疏散到桂林的建筑技师纷纷开业承接建筑设计,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建设建筑业的发展,1940年市政府颁布《桂林市建筑规则》,对建筑行业进行了具体的规范[3]。在北海,20世纪20年代,北海设市,修筑拓建马路,珠海路、中山路形成,随着城区建设的发展,锻造了一批近代建筑本土工匠,出现了私营建筑商,其中陈兆衡开办的铺号“衡兴隆”,拥有泥水工、木工等一百多人,北海许多官办工程及较大的建筑如天主教堂圣德修院、珠海路、中山路、抗战胜利纪念亭、合浦图书馆、珠光电力公司厂房等建筑均由该商号承建,部分建筑还是陈兆衡设计的,成为当时北海最主要的私营建筑营造商[4]。为适应近代广西建设的发展需要,培养省内急需的各种建设人才,1932年广西大学设立了工学院,首设土木工程学系。民国时期,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开设有《构造理论》、《钢筋混凝土》、《平面测量及实习应用》、《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拱桥计划》等课程,有葛天回、董钟林等知名教授任教[5]。土木工程学系的设立,开创了广西近代建筑教育的先河,为广西培养一批接受近代文明教育、具有近代文明理念与近现代建筑科学知识的建筑工程人才。

五、建筑技术的发展

根据功能的需求与变化,在平面与空间的变化上呈现工字形、王字形、回字形、L形、T形、凹字形及其他组合平面等多样化趋势,与传统建筑相比,内部空间的平面设置特别是公共建筑也较具开放性。同时,传统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在近代建筑别是“承续转型”类建筑大多得以延续,如容县马晓军别墅、武宣黄肇熙庄园、刘炳宇故居等等庭院的平面布局受中轴线主导,依靠庭院连接各个区间,保留着传统民居的庭院结构,供奉祖先的中堂大多位于建筑组群或单体建筑的正中央,其建筑使用功能中最核心部分,还保留着传统形式,反映出传统建筑文化深厚的影响力与强大的生命力。从建筑空间布局看,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广西近代建筑呈现出向高空发展的趋势,建筑体量增大,层数增加,四五层甚至更高建筑涌现并成为一种新趋势。这种情况的建筑与传统建筑强调平面横向展开的组群建筑不同,它更多强调的是单体建筑,单体建筑向高空发展,采用的是建筑体量的向上拓展和垂直叠加,构成高大而富于变化的建筑形象。许多近代建筑特别是“西式风格”类建筑普遍设置高度为数十厘米到二三米不等的底层架空隔潮透气层(又称地垅),这对于炎热多雨潮湿的广西尤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在结构造型方面,广西传统建筑以木构架为主,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进入近代后,随着西方建筑及其文化的输入,对西方建筑文化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流,建筑风格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砖木混合、钢筋混合结构等结构类型越来越多的出现。其中,梧州天主教堂屋面圆穹顶钟亭采用穹顶技术,由于钢筯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应用,新的建筑材料与结构的出现,使得穹顶可与鼓座、帆拱相脱离,其建造变得更容易了;梧州广西银行建筑采用无梁楼盖技术,屋内两排柱和四周墙体支承全楼荷载,使楼层净空扩大,楼层空间布置摆脱梁的制约,这种技术结构代表了当时广西较新较高的建筑水平。在近代建筑的造型上,特别是“西式风格”建筑,采用三段式立面,讲究艺术造型,强调几何形体,立面通过装饰线脚、壁柱及不同建筑材质的运用来达到装饰性的艺术效果。在新技术与新材料的使用上,传统建筑以土、木、砖、石等为主,但水泥、混凝土、钢材、玻璃、机制瓦块、小五金件等新材料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建筑上。同时,在多层的建筑建造中运用了复杂的施工技术,逐渐形成了新的技术体系。但是,与西式风格形式相比,受诸多因素影响,建筑技术与材料的推广发展很不平衡,表现为有通商口岸的沿江沿海地区推广较快,交通不便的地方就较少使用。广西近代建筑是广西建筑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中介环节和中西交叉汇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中西文化理念、建筑文化的碰撞与磨合、交锋与融会的产物,是近代社会发展的见证与写照,它记载着近代广西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艺术以及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内容,展现了广西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的演变轨迹。广西近代建筑,作为广西珍贵的文化遗产,既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建筑文化对广西的影响,又反映了近代建筑中传统特色的承续,在广西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

作者:梁志敏 单位:广西民族博物馆

参考文献:

[1]参考南宁市建筑志编纂委编《南宁市建筑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2]参考柳州市城市建设志编纂委编《柳州市城市建设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第241页、第288页.

[3]参考《桂林市志》(上)(中)、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97年第一版,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城乡建设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近代建筑第6篇

    关键词:近代;建筑形态;建筑文化

    Abstract:China has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t inherited the one h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le the other has been the impact of western architectural forms, but at that time under the China's semi-colonial, semi-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two architectural styles were not integrated and developed in theparticular kind of environment. This paper form only gives some brief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from the side of architectural Modeling in this historical period in which to reflect some of the features for the purpose of giving the inspiration to the developments of construction modernization.

    Key words:modern; architectural form; architectural culture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洋务运动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3.2沈阳火车站

    这座火车站由杨廷宝先生(河南南阳人, 1901年-1982年)回国设计,杨廷宝先生的留学经历使得这座建筑具有比较浓厚的西方色彩,整体以长方体和圆柱体构成,造型简洁有力。在细部比例、开间大小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另外刻意强调水平和垂直线条也有其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建筑在中国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中国的许多着名建筑,都可以看出师法于它的痕迹,包括建国初期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和新的建设条件的结合,也基本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其特点可以用外西内中,大体上西化局部上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

    3.3西南大学第一教学楼

    在建筑上争取中西合璧是很多建筑设计师的追求,但能够珠联璧合者少,貌合神离者多。上世纪50年代初建于现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校内,是原川东行署办公旧址,属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这座建筑是一种传统风格和西方风格比较生硬的结合,整体结构采用砖石建造,长方体的体量感和墙体的存在感都比较强,但是加在建筑顶部的传统式样屋顶比较生硬,虽然其线条对于缓和纯粹几何体的冷酷感有一定作用,但整体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其特点可以用上西下中概括,使人产生上中下西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感觉。

    3.4上海有利大楼

    1922年,旧屋拆除后建新楼。系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的大楼,据说钢框架是向德国着名的克虏伯工厂订制。大楼高6层,正立面仿文艺复兴风格,外装饰为巴洛克式,大门两旁有修长的爱奥尼克式柱,外墙用花岗岩贴面。整座建筑开间大,楼层高。这种位于街道转角处的建筑在近代史时期比较多见,这种建筑一般沿街道方向以长方体布置,同时在转角处做倒角处理,设置建筑的入口,这种方式更好地利用了街角的空间,同时在中国现存近代建筑中并不多见。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拷贝。如果用西欧人的审美眼光看这座楼,也许相当不错,但并非像欧洲人的基督教堂和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堂那样非要突出西方文化或者阿拉伯文化不可的建筑。在当时的中国国土上,与东方文化差距甚远,这也许就是后来仿效者不多的原因。

    3.5云南陆军讲武堂

    这座建筑的正立面处理是典型的西方风格,整个立面轴对称,力量感非常强。立面做得非常丰富,各种窗户,廊等构成了层次丰富,比例和谐的造型。在西方建筑经常对某一个面做强化处理的方法,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并不是十分流行。作为军事学校,设计者追求雄健阳刚的军人气魄,这无可非议,殊不知在中国有多少行伍中人以“儒将”自诩,具有儒家风度的将才才是最受人青睐的。

    3.6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

    1923年建成时,这座建筑前身是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建筑规模比较大,达到了3.2万平方米。建筑的地基是正方形,四面临街,整体是一个大正方体,四个立面的比例均按照典型的古罗马三段式设置,在中间由一个穹顶立于建筑之上,这种造型在一些文艺复兴风格的近代建筑中也比较常见,有一些采用传统屋顶代替这种建造元素,但效果并不协调。其次,以此作为汇丰银行无可非议,后来居然作为国民政府的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多有不妥。

    以上6例,1、4、5为一类,属于“全西方化”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以开埠(1840鸦片战争以后)为起点,中国建筑开始了主动或被动的“西方化”过程,社会思想、生活方式、城市风貌、建筑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西方人在华的生活区内,主要由西方人设计完成。具体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在西方人的生活区域内建筑风格由殖民地式转为正规西方样式,人们在接受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同时,这些建筑形式也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完成了对西方建筑的社会心理上的转变。

    2、3、6为一类,属于中西“合璧”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虽然这种风格仍然是在西方的影响下进行的,但是与前期的“全西方化”风格不同的是,一种急于摆脱西方束缚,争取独立发展的倾向日益明显地呈现出来,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主义的崛起。民族主义在建筑上的体现,就是在新建筑中运用“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浪潮。在这个从上至下一致赞同的浪潮中,建筑形象的政治作用、建筑传统形式作为“国粹”的象征作用被无限地夸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道轻器”的文化方针,在这里演变成了重“中国精神”轻建筑本身的做法,对建筑自身发展规律的关注被人们故意漠视了。这一时期中国的近代建筑十分繁荣。

    4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冲击的思考与启示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没有像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有很长的思想准备期,所以,源于传统文化的阻力特别顽强,就建筑来说,有些传统落后的建筑思想束缚着我们的头脑,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目的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目空一切,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文革”就是个沉重的教训。“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外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对待西方建筑文化,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对西方建筑不同的态度也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外来的影响有的是无法选择的,而有的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西方建筑思潮中渗透着的创造精神与反叛精神,正是当代中国建筑所缺乏的,因而导致建筑师们盲目地模仿来代替创作,以平庸来代替创新。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创新,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才能使我国建筑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参考资料:

    [1] 顾馥保主编.中国现代建筑10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

    [2] 杨嵩林,张复合,村松申,井上直美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重庆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徐飞鹏,张复合,村松申,崛内正昭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上海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侯幼彬,张复合,村松申,西则泰彦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沈阳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近代建筑第7篇

关键词:日本近代建筑;文化转译力;意识形态;“黄金时代“;东方营造之术;本土设计

作者简介:李俍岑(1989.08-),男,汉族,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洪智勇(1990.07-),男,汉族,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引言

日本与中国自古一衣带水,古时大唐时期,中国最盛期的建筑与城市思想传入日本,奠定的系日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基础。但是在中国百年的近代屈辱历史中,茫茫中华大地战火连绵,经济、文化以至城市的建设发展大大退化甚至被破坏。而日本因为明治维新大开国门,又因为大和民族特殊的民族自尊心,在大力学习西化的同时,完成了东方文化的西式转译,自1960年的10年经济奇迹一跃而入世界强国之列。虽然随后遭遇了泡沫经济,但其坚强的经济、文化基础还是非常厚实且底蕴深厚的。

1.主要内容

纵观日本的建筑与城市发展,除了极强的学习能力外,可以观察到极强的文化转译力。亦是说,总能将很好的别国的思想和技术,进行符合日本本国的文化表达,而最终成为自己的成果。这一点和近代的中国有天壤之别。梁思成先生在东北大学建系的宗旨里描述近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时说:“溯自欧化东渐,国人崇尚洋风。凡日用所需,无不以西洋为标准。自军舰枪炮,以至衣饰食品,靡不步人后尘。而我国营造之术亦惨于此时,堕入无知工匠手中。西式建筑因实用上之方便,极为国人所欢悦。然工匠之流,不知美丑,任意堆砌,将国人美之标准完全混乱。于是近数十年间,我国遂产生出一种所谓‘外国式’建筑。实则此种建筑作风,不惟在中国为外国式,恐在无论何国,皆为外国式也……”反观日本的文化学者们,往往会在深入了解此外国文化技术的背景后,做出与日本形态意识相符的作品来,几乎所有领域莫不如此。

在半年的研究生学习中,非常着迷于日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思想发展,非常关注于这近半个世纪来的近展,日本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如何进行本国的设计营造的。抛开两国的恩怨与羁绊不谈,单从结果出发,且以为,日本文化的相当大程度来源于中华文明,当今的中国想要在这个生态时代之初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大可以去向这位过去的弟子学习,并用来改善我们本国的文化建构和文明思想。

在接触学习日本设计文化发展之后,发现近代日本飞黄腾达的1960至1970这10年期间,是被称作“黄金时代”的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也是奠定日本位列当今世界强国之一的根本所在。并且就是在这十年间,日本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出现了新老交替的传递工作,也完成了西式建筑设计与规划思想在日本的日系转译工作,而完成这关键性的一步,与一个人和一个组织相关。丹下健三,日本近代建筑之父,日本现代建筑的翘楚,第一位东方的普利兹克奖得主。丹下老师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通过一系列竞赛,开始奠定自己在日本与国际当代设计平台上的地位。他与他的同辈板仓准三等日本第二代现代建筑设计师,深受柯布西耶.密斯等当时现代建筑掌旗者思想的影响,同时又收到本国老一辈建筑师如村野藤吾.白井晟一等的影响,带着强大的西方新建筑思想,与本国古老的东方营造之术,在黄金经济时期的背景下,完成了极高的设计思想与成果,为当今设计与规划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和极大的营养价值。

1960年,国际设计联盟(IDC)决定同年在东京举行大会,日本由建筑师学会挑起了这次盛会的大梁。丹下的同事浅田孝一,丹下的弟子黑川纪章,当时十分有影响力的评论家川添登,还有年轻建筑师菊竹清训.大高正人.槙文彦一起,以新陈代谢派设计小组在这个国平台上集体登场,并于之后的10年中,做出了一些列建筑设计与城市探索的概念狂飙式的方案,虽然他们理想的社会主义最终在1970年大阪世博会他们的全盛时期走向了乌托邦主义,但是这10年的种种思想鸣动以及一个又一个的理想方案设计,深深影响了日本甚至世界的城市规划走向。

1970至今日本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建筑师,为世界建筑行业输出了大量人才,由此可见,日本近代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比中国近代建筑的历程,似乎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日本建筑界的持续思考,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对西方建筑思想的深入研究、对东方文化的执着坚守都功不可没。在中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是应该研究日本优秀的建筑思想与城市文化,通过学习不断加深对本土设计的深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本国的文化与建筑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丹下健三.区域规划理论.1950

[2]丹下健三.现代都市的区域结构与建筑形式.1959

[3]川添登,大高正人,菊竹清训,槙文彦,黑川纪章.新陈代谢1960:新都市主义的提案.1960

[4]槙文彦.集合形式的调查.1963

[5]矶崎新.过程规划理论.1966

[6]藤森照信.日本近代建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9

近代建筑第8篇

关键词:来华建筑师;中国建筑师;建筑思潮,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TU-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5-0063-04

1 前言

在中国建筑发展史上,近现代建筑既是一个“断层”,又是现代建筑的前奏和必经阶段。说是“断层”,指的是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师傅带徒弟”的家传口授模式受到;中击,不再是建筑设计的主流;“前奏”则指出现了新兴的建筑师行业,他们专门从事建筑设计,紧跟世界流行建筑思潮,带领中国建筑迈向现代建筑的门槛。

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早期受殖民者的附庸――来华建筑师控制、垄断。他们在租界或租借地设计建造各种类型、各种式样的建筑物,来满足殖民者开展殖民活动的需要。直到20世纪10-20年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变。学习西方建筑技术的留学生学成回国,成为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对近现代建筑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来华建筑师的设计

至甲午战争前,中国被迫开埠的通商口岸达34处之多。“在19世纪60到90年代的下一个30年中,通商口岸成了中外共管、文化混杂的中心城市,它们对整个中国有着日益扩大的影响。这些影响自然也反映在建筑设计方面。专业建筑师开始出现,取代之前的打样间匠商。他们以“洋行”或“工程司”为名,从事设计活动。颇具影响的有英国建筑师威尔逊1912年在上海设立的公和洋行,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开办的邬达克洋行,天津的法国人开办的永和工程司等等。

这些来华的外国建筑师授意于殖民统治者,因此留存至今的建筑物无疑是西方殖民者血腥侵略的历史见证。从文化的层面来看,这些强制输入的建筑式样有以下显著特征。

2.1 设计类型丰富而齐全

从领事馆、洋行、银行到饭店、公寓、教堂、花园、住宅,无所不造。这些建筑早期多为仿文艺复兴式的欧洲古典式,如英商怡和洋行,汇丰银行等。教堂建筑样式也是多种多样,有巴洛克式、法国哥特式、罗马风格式。名气较大的有北京宣武门天主堂、西什库天主堂、上海徐家汇天主堂。至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列强以资本输出的方式开工厂、设银行、办企业,新的建筑类型如火车站、邮政局、百货公司、游乐场、剧院、电影院开始建造。到20世纪20-30年代,随着现代建筑材料的广泛运用,建筑类型比以前更加丰富,兴建了纪念堂、博物馆、体育馆,出现了融销售、娱乐、饭店、旅馆于一体的大型百货商店和大型游乐场。

住宅建筑中,早期的洋房建筑形式多具有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和折衷主义的特征。如建于1905年的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董事住宅具有法国文艺复兴风格;英商的住所是一座富有浪漫色彩的北欧风格建筑物。

2.2 设计理念:西方建筑思潮的移植

2.2.1 复古主义、折衷主义以柱式为主要特征,体现威严,宣扬实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了原先的砖木结构。

19世纪下半叶,西方盛行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的建筑思潮。这两种设计形态,在租界和租借地城市的总督府、领事馆、海关、银行等建筑类型中随处可见。由公和洋行1923年设计的上海汇丰银行,冠以钢结构的穹顶,入口有圆形门厅,内设拱形玻璃天花,为严谨的古典主义法式设计,显示出雄厚的资本实力。天津华俄道胜银行在设计上采用了文艺复兴式的穹顶,罗马式的圆拱和巴洛克式曲线型尖山墙。这种灵活多样的风格使建筑看上去气派且豪华。墨菲于1920年主持设计了北京清华园。现存的清华学校大礼堂,平面呈十字型,大厅上方升起八角形鼓座,覆盖圆形穹顶。红砖墙面及红瓦坡顶与汉白玉的三孔券门交相辉映,另有四柱爱奥尼柱和罗马式山墙,建筑形式具有罗马复兴式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2.2.2装饰主义,新艺术风格的现代式建筑.简洁活泼的体形,净化的形式,流畅的曲线,丰富的材料

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欧洲出现新艺术运动等探求新的建筑风格的学派。这些学派力图摆脱传统形式的束缚,使设计走向现代。

新艺术风格以外国建筑师为媒介,也渗透到近代中国的青岛、哈尔滨等租界地城市。建于1901年-1903年的哈尔滨火车站,建于1902-1906年的哈尔滨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秋林公司等一大批建筑,都属于新艺术风格。这些建筑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简洁、流畅的曲线,摈弃西方古典柱式,创造吻合功能的空间。

1925年,“装饰艺术”展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举行。此后,欧美各国开始流行装饰艺术样式。它的主要设计特点是形体简洁明快,好用阶梯形的体块组合,流线型的圆弧转角,横竖线条的墙面划分和几何图案的浮雕装饰。装饰艺术风格传人中国后,首先出现在上海外国洋行所做的设计工程。1929年建成,公和洋行设计的沙逊大厦就是一座具有“装饰派艺术”特点的现代高层建筑。顶部有高19m的紫红脊墨绿铜皮金字塔屋顶。墙体处理简单,腰部和檐部集中了大量的浮雕花饰。英商业广地产公司建筑部设计的百老汇大厦(1930年-1934年),21层,钢框架结构,建筑的体形自体量中心向四周跌落,墙身简洁,顶部略有线条装饰。

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国际饭店(1931年-1934年),高24层,当时号称“远东第一楼”,外观作竖直线条处理,深色基调,15层以上逐层内收,挺拔有力。建于1933年的大光明电影院以板片横竖交织,突出大片玻璃体块,具有很浓的现代感。

2.3 设计心理.从文化侵略到迎合协调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西方传教士扮演了从“布道者”到“教育家”的角色变换,纷纷在中国创办教会学校。在学校建筑和教会建筑设计方面,为迎合中国人心理,便于传教,建成一批“中国式建筑”。

1894年,由通知洋行设计,圣约翰大学(现为华东政法学院)校园内建起了第一座“中国式”的建筑――怀思堂。接着,格致楼(1898年)、恩颜堂(1903年)和思孟堂(1908年)相继建成。而后,南京金陵大学、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广州岭南大学、燕京大学、湖南湘雅医学院都以中国式的面貌展现。

1919年竣工的南京金陵大学北大楼由美国建筑师史摩尔设计,教学楼在歇山顶两层楼的前半部正中突起五层的塔楼,四面挑出中国式石栏杆阳台,整体走向仿古追求。

燕京大学建立于1919年。首任校长司徒雷登聘请美国建筑师墨菲进行总体规划,

提出“要按照中国的建筑形式来建造校舍,室外设计优美的飞檐和华丽的彩色图案”。墨菲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湖岛曲径和充沛的水源,把校园规划成中国园林式环境。

3 中国建筑师的设计

20世纪10、20年代,第一批到西方学习建筑学的留学生学成回国。他们开设建筑事务设计所或建筑公司,开始登上建筑设计舞台,结束了外国人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垄断局面,如庄俊的庄俊建筑师事务所,吕彦直、过养默、黄锡霖合组的东南建筑公司,吕彦直开设的彦记建筑事务所等等。之后,天津、南京、汉口也纷纷涌现建筑师事务所或工程司等设计机构,著名的有・基泰工程司、华盖建筑事务所、董大酋建筑师事务所、范文照建筑师事务所等等。整体看来,有以下三个阶段的设计主流。

3.1 洋式建筑的集仿性设计

回国初期,留学生建筑师基本沿袭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流行欧洲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1891年杨斯盛承造的上海江海关大楼就是多种形式的集仿,典型的希腊多立克柱式,顶部的钟楼具有装饰艺术的特点,“巍峨巩固,大为西人叹赏”。由庄俊设计,1929年建成的上海金城银行大楼、范文照设计的南京大戏院、吕彦直设计的燕京大学校舍和金陵女子大学校舍都是仿洋建筑的代表作品。

3.2 传统建筑的继承性设计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于1929年分别制订了《首都计划》和《大上海都市计划》,提出“要以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为最宜”、“为提倡国粹起见,市府新屋应采用中国式建筑”。于是,在南京、上海掀起了一股“复兴固有建筑艺术”的高潮。

3.2.1 外中内西的形制外观为中国传统式,内部材料和框架为西式

这一时期的设计突出特点是外观上采用中国传统式,但材料和内部框架突破传统,采用钢筋混凝土构造。具体来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仿宫殿”式。这类建筑保持中国古典建筑的基本体形,如台基、屋身、屋顶的“三分”构成。典型作品是南京的中山陵藏经楼和上海市政府大楼。中山陵藏经楼,外观上完全模仿清代喇嘛庙殿阁形式,歇山顶突起于屋面,整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因纯粹中国式样,建筑费昂贵,且不尽合实用”,故逐渐不被采用。

还有一种为混合折衷式。这类建筑是以传统模式为主体,多用大屋顶或局部大屋顶来表现中国特征,但不再拘泥于台基、屋顶、屋身的三段式构成。形式上比较自由,按功能需求来设计空间。

董大酋设计的上海图书馆和博物馆是上海市中心相向而立的两幢建筑。外观极为相似,都是两层平屋顶的新式建筑上突起中国式门楼,附以重檐歇山顶。当时这种混合式样被认为“最适宜目下之环境而推为复兴建筑时代之代表作品”。

3.2.2 体现文化精神

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属于这一类。1925年,中山陵的公开征图条例中规定“祭堂图案须采用中国式,而含有特殊与纪念之性质者,或根据中国建筑精神特创新格亦可。”吕彦直头等奖方案被认为“完全融会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精神,特创新格”,“且平面作钟形,有木铎警世之想”。

吕彦直,字伸宜,又宇古愚,山东东平人。1894年生于天津,1913年以庚子赔款公费从清华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先攻读电气专业,后改学建筑。毕业前后曾作为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的助手参加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和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校舍的规划设计,同时描绘整理了北京故宫大量建筑图案。1921年回国后寓居上海,独自创办“彦记建筑事务所”。

他设计的中山陵作为纪念性陵墓建筑,突出体现了逝者永存的文化精神。总体上借鉴了中国古代陵墓的布局,即沿中轴线分成南北两大部分,但不设象生,路线简洁。主体祭堂以中国宫殿式建筑为基调,冠以蓝色琉璃瓦歇山顶,基本形制上却运用了新技术、新材料,看上去色调明朗、纯净。造型简洁庄重的祭堂内端坐着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石雕像,周围衬以黑色花岗石立柱和黑色大理石护壁,气氛宁静庄重,表现了肃穆的气度和逝者永垂不朽的精神。“故中山陵墓虽西式成分较重,然实为近代国人设计以古代式样应用于新建筑之嚆矢,适足以象征我民族复兴之始也。”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决定在广州越秀山的总统府旧址上建造中山纪念堂。吕彦直的设计方案又荣获头奖。

中山纪念堂,主体采用中国宫殿式,前作重檐歇山顶,后为八角攒尖顶。整个框架运用了钢筋混凝土和钢梁等新材料,是中国建筑师设计大跨度会堂建筑的大胆尝试。

3.3 现代建筑的探索性设计

20世纪30年代,“装饰艺术”等现代建筑思潮传人中国。中国建筑师对这种新颖、合理、经济的摩登形式进行了探索设计。设计特色有,外观看上去简约大方,内部功能齐全;用细部装饰作为体现民族特色的标志性符号;西式屋架代替传统的层叠式结构;砖混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木结构。

华盖建筑事务所赵深、陈植、童寓设计的前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平面呈“丁”字形,平屋顶混合结构。中部四层,两翼三层,入口突出门廊。立面上下分为勒脚、墙身和檐部三部分,墙面贴褐色面砖,挑檐下为简化斗拱,柱头部位有霸王拳雕饰,厅内有传统彩画。于现代式建筑中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建筑大师杨廷宝,1927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回国后加入了由关颂声主持的建筑事务所 基泰工程司。1933年他设计的南京中央医院具有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主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柱楼板,细部中有大量的中国传统元素,如花纹、梁枋、霸寻王拳、线脚滴水等等,均可作为建筑符号,整个建筑现代而又富有民族文化内涵。

近代建筑第9篇

如今的长春街头,仍随处可见记载着日本侵略者罪恶历史的时期的各式建筑,成为这个城市独特的景观。

皇宫博物院 在长春市东北部,有一座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它就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洲国傀儡皇帝时的宫廷遗址。作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和溥仪及其后妃“皇家悲剧”的历史见证保留下来的皇宫,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炮制洲国并进行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实现其称霸亚洲的野心,发动了蓄谋已久的“9・18”事变,并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开始了对东北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日本侵略者为遮人耳目,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傀儡,于1932年3月9日,在长春吉长道尹衙门就任洲国执政。4月3日,把“执政府”迁至原吉黑榷运局及其盐仓所在地(即今皇宫),当时长春市内最好的建筑之一。

溥仪本想借助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复辟大清王朝,却没想到反被其操纵和控制,在这里度过了13年4个月零8天的傀儡生涯。民间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小皇帝住盐仓,成(闲)龙一条”。

皇宫虽然没有中国传统皇宫那般庄严肃穆,也不像西方宫殿那般宏伟壮观,但建筑风格仍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既有中国旧式带廊瓦房,又有“中日合璧”的殿堂,还有欧式情调的楼宇,充分显示出伪游洲国的殖民地色彩和皇帝的傀儡性。

皇宫占地13.7万平方米,内有缉熙搂、勤民楼、怀远楼、同德殿、书画楼、植秀轩、畅春轩、宫内府、中膳房、西膳房、中和门、同德门、鸟居门、日本宪兵队驻宫内派遣班驻地、嘉乐殿、建国神庙(遗址)、祭祀府(遗址)、溥仪防空洞、天照大神防空洞、游泳池、署运门、迎晖门等建筑。

兴运门、畅春轩

从兴运门进入,是中部核心区。迎面是迎晖门,一边是宫内府,另一边是畅春轩和植秀轩。

宫内府现举办有《宫廷官吏展》和《政权官吏展》。共展出100余个官吏。通过展示这批汉奸大臣的卖国行径,重现出日本铁蹄下中国人民曾经遭受过的耻辱和灾难,鞭挞那些丧失民族气节、卖身投敌的“小丑”们。

畅春轩里有一个“亲王室”。此“室”曾是溥仪之父,清醇贤亲王、宣统摄政王载沣来长所住之处。1934年3月1日,溥仪称“康德皇帝”后,7月1日,载沣特携溥仪弟、妹来长庆祝。溥仪以皇室礼仪隆重接待,特派宫内府大臣宝熙等官员和100多名护军组成的仪仗队到火车站迎接。载沣到达皇宫后,溥仪安排“亲王”在畅春轩下榻。然而,溥仪万万没有想到,第二天,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以日本大使馆名义向溥仪提出抗议,指责溥仪的护军侵犯了“满铁”附属地,最后以溥仪道歉了事。摄政王载沣为之大失体面,30日之后,便悄爆返京,从此再也没有踏上“新京”之路。

勤民楼

这座欧式砖瓦结构的二层建筑,是溥仪的办公楼,建于1914年,是溥仪处理政务、召见日伪高官、接见外国使节和重要来宾及举行典礼的场所。时值青春期的溥仪雄心勃勃,依照祖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为此楼命名。勤民楼的正门叫“承光门”,每当接见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或其他重要人物和团体后,溥仪都要在半圆形的台阶上与他们合拍一张“协和影”,登在当时的各大报刊上,因此,这座门也就成了时期家喻户晓的“名门”。

由承光门而入,院中一个方形天井。时期,这里时常举行击剑、摔跤等表演活动供溥仪观赏。

勤民楼的一楼,设有四个不同等级的候见室。除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可以直接面见溥仪外,其余被召见的人,都要按官衔大小分别在此等候。一楼还设有近侍处、夫役室和“帝室御用挂”吉冈安直的办公室等。吉冈安直是日本关东军派驻溥仪身边的高级特务。溥仪行幸、巡守、训示臣民、举杯祝酒,以至点头微笑,都要听从吉冈的指挥、安排。他的办公室安置于此,其用意不言而喻。吉冈安直曾对溥仪直言:“日本天皇就是你的父亲,关东军是代表天皇的,你要听他们的话,像听父亲的话一样。”

勤民楼的二楼是溥仪接待重要来宾和举行正式仪式的场所。1934年3月1日,溥仪第三次登基做洲国的傀儡皇帝,其典礼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的。当天,溥仪一改往日迟眠晏起的习惯,早早起床。他穿上特意派人从天津取来的光绪皇帝曾穿过的龙袍,来到长春南郊顺天广场(今长春市文化广场),临时搭起的一个小土台,权且作为“天坛”,行了“告天即位”的古礼。祭天时,突然狂风大作,将溥仪的皇冠吹起,溥仪却在臣子们的阿谀中,认为是上天示意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再做大清皇帝。祭天回来后,溥仪又立刻言听计从地换上了日本人为他准备好的“陆军大元帅服征装”,并在勤民殿举行了正式的“登基典礼”。

勤民楼二楼的东南部为溥仪处理政务的“御学问所”。“御学问所”是日本人取的名字,为皇帝的书房之意。1942年5月8日,溥仪在这里会见了时任伪中华民国政府主席的大汉奸。曾刺杀溥仪的父亲载沣未遂,可谓溥仪的仇人。会见结束后,溥仪还为一行在嘉乐殿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宴会。

御学问所北部为溥仪赐宴场所――飨宴场。每当万寿节或庆典之日,溥仪都要在此设宴招待日伪高官。溥仪坐在正中的“御座”上,其他人按照职位的高低依次落座。餐桌上的酒菜虽然一样,但溥仪的那份却是由宫内的洋膳房特制的。溥仪疑心大,在饮食方面更是格外小心。因害怕别人在食物内投毒,所以他吃的东西都是由厨师和随侍尝过后,装入特制的食盒内,贴上封条并在餐桌上当面开启。

缉熙楼

这是一座青砖铁皮房顶的欧式二层楼房,是溥仪及其后妃居住的寝宫。溥仪依据《诗经・大雅・文王》中的“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这句话为此楼命名。“缉熙”二字象征着光明,但溥仪住进这里后,完全受日本关东军摆弄,傀儡皇帝的生活简直就是暗无天日!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