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紫砂工艺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3 15:19:44

紫砂工艺论文

紫砂工艺论文第1篇

关键词:时大彬;紫砂壶;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26-1

明代的制壶名家自供春以后主要有董翰、赵梁、元畅、时朋,人称“明四家”,另有做小壶的李茂林。继而有“壶家妙手数三大”的时大彬、徐友泉和李仲芳三人。这些名家完善了紫砂工艺和工具,奠定了紫砂壶在中国紫砂陶艺中的重要地位。

时大彬是脱颖而出的一代名匠,是紫砂工艺的集大成者,在紫砂工艺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相传他曾受供春嫡传,工艺严谨,手法高妙,艺术素养深厚,为人较雅古穆。壶艺上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并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敢于打破陈规并发扬创新,不断进取,终于成为一代宗师。他奠定了紫砂壶工艺的制作基础和美学风范,不仅对紫砂工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我们今天的设计创造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时大彬,字少山,又称大彬、时彬,据考为宋尚书时裔孙,按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所记,其父亲是紫砂“正始”时期四大名家之一的时鹏,与董翰、赵梁、袁锡皆擅制壶,被视为紫砂创始时期四名家,“皆供春之后劲也”。可见时大彬从事于紫砂壶制作,有其家学,但文献中却记载其“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壶”,并不提他的壶艺学自其父,而是直接将他与紫砂壶的正始大家供春相提并论,大概正是由于他在紫砂壶艺上的杰出成就使然。历代书籍文献上也往往将他们二人并列为晚明时期紫砂壶艺史上最声名卓著的两位人物,几乎不分伯仲。有赞供春者,如明末著名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宜兴罐以龚春为上,时大彬次之……然一砂罐一锡注,直跻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则是其品地也。”相反,明朝著名文人画家文徵明之子文震亨在其著作《长物志》中论及紫砂茗壶时这样写道:“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供春’最贵,第形不雅,亦无差小者。”显然对供春有所微词。另一方面,清吴梅鼎《阳羡茗壶赋》则以大篇幅盛赞供春:“在髫龄而颖异,寓目成能,借小伎以娱闲,因心矩……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足有两三百字之多,对时大彬的描写,仅以“过此则有大彬之典重,价拟琳”一带而过,无丝毫铺陈渲染之意,比之于时大彬在明代紫砂壶艺史上的声名与地位,显然失之偏颇。这种评价上的失衡,相比于明周高起对时大彬的高度评价,就显得尤为引人深思。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别派”一栏中写道:“陶肆谣曰:‘壶家妙手数三大。’谓时大彬、李大仲芳、徐大友泉也。予转为一语曰:‘明代良陶让一时。’独尊大彬,固自匪佞。”对时大彬的壶艺可谓推崇备至。纵观历代关于紫砂壶艺的笔记文献,对供春与时大彬的赞誉都不绝于缕,至今不衰,已奠定了他们不可动摇的历史性地位。

时大彬的紫砂壶不仅在文人间与民间流传,还被作为进贡之物呈献到宫廷之中。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雕漆四方执壶即为宫廷御用茶具,其内胎为紫砂,外髹朱红漆雕。朱红色漆层上雕刻人物、山水、树石、花草等多等形象,周身均饰以纹样与图案,给人以雕馈满眼、错彩镂金之感,虽然这样不复有紫砂材质的古朴清雅,却也展现出明代宫廷雕漆艺术华美丰厚的艺术特点。此壶底部髹黑漆,漆层下刻有“时大彬制”四字楷书款。此壶为宫廷内现存唯一被文物界所公认的时大彬壶。曾有诗云“宫中艳说大彬壶”,当是说时大彬紫砂壶在后宫中所受到的欢迎,但何谓“艳说”,时过境迁,我们毕竟不能妄加揣测。而今我们面对这把雕漆四方执壶,却不妨把这雕馈满眼的外髹漆雕视作对紫砂壶清明古雅之质的一种“艳说”,也不失为一种理解。

时大彬的作品在布局设计与构造平衡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六方壶虽是传统壶式,在时大彬的手中得到了改进,这一变革对于后世的制作工艺与审美观念极具影响。扬州博物馆所藏朱砂六方壶,是1968年从江都县丁沟镇曹姓明墓中出土的。他还培养了一批工艺名匠,其中包括为后世所赞赏的李仲芳、徐友泉等名家。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先生在《紫砂陶史概论》中评论道:“时大彬的贡献在于,对砂艺开创时期技艺法则的创造性革新,这是后辈从业者都应为之歌功颂德的;更重要的是,他为后世留下稀世杰作,创紫砂艺术陶文化的先河。”

参考文献:

[1]徐秀棠.中国紫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刘汝醴,吴山.宜兴紫砂文化史[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

紫砂工艺论文第2篇

关键词:紫砂;艺术;技艺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3)10-157 -01

1989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姚迁等编著《宜兴紫砂》,页20,紫砂制器既是人们生活中的实用品,又是工艺美术品,但在古代文献中,往往找不到确切的记述。现在能从书本上看到的只是诗文描写“其一︰“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其二:欧阳修《和梅公仪尝茶》云“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还有宋人作《满庭芳.试茶词》云︰“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上述诗、词句中所描写的“紫泥”、“砂罂”、“紫瓯”等都指的紫砂茶具,可见紫砂茶具已为饮茶珍品,而得到名人的赞赏了。1992年,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顾景舟主编《宜兴紫砂珍赏》,页12,“紫砂陶瓷艺术的创始,根据对一些历史文献的研究和古窑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北宋中叶”。 以上《江苏紫砂工艺的发展》《宜兴紫砂珍赏》等认为宋代已有紫砂茶具,均是延续了谈溶的说法。上述已成定论的观点,以为宜兴紫砂器(壶)创始于宋代,均是引以梅尧臣的“紫泥新品泛春华”,“雪贮双砂罂”,欧阳修的“喜共紫欧瓯吟且酌”等为其依据,并以羊角山紫砂古窑址出土的紫砂残器来证实。这里有一点尚需解释,当代有些研究紫砂陶器的专家以为,宋代已有紫砂器,因而宋代就有了紫砂壶。这是将紫砂器与紫砂壶相混了。紫砂器应是指用紫砂陶材料做的器皿,称为紫砂器。紫砂器中可以包括紫砂壶,但不可以认为宋代有了紫砂器便就有了紫砂壶。紫砂的壶的出现应与泡茶法的出现与普及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对泡茶方式的适应理解和认识,有了这种生活基础,才逐步产生了紫砂茶具。

为什么宜兴的紫砂壶好?这可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方面,它是艺术品,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可以“直侪商彝周鼎而毫无愧色”(见张岱《梦忆》)。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用以沏茶,茶味特别清香;“用以盛茶,不失元味”。明人文震亨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许次纾也说:“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阳羡茗壶系》说:“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暗然之光,入可见鉴。”在林古度《陶宝肖像歌》里也有“九且色泽生光明”的诗句。这种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特点,使紫砂壶的身价“贵重如珩璜”,甚至于超过珠玉之上。

紫砂壶的造型千变万化,紫砂茗壶以其雅玩可爱,古朴稚纯,加之间或显现的名家书画艺术,成为人们竞相收藏的珍品,非但古人之作,当代名家之作也是炙手可热。其造型采用全手工的拍打镶接技法制作的,这种成型工艺与世界各地陶器成型方法都不相同。这是宜兴历代艺人根据紫砂泥料特殊分子结构和各式产品造型要求所创造的。清末时期有用模制或轳辘成型的工艺。不论圆、腰圆、四方、六面、侧角、高矮曲直都可以随意制作。同时还为造型的平面变化提供条件,这就形成紫砂结构严谨、口盖紧密、线条清晰等工艺特点。壶盖的制作最能显示出其工艺技术水平。圆形壶盖能通转而不滞,准合无间隙摇晃,倒茶也没有落帽忧;六方壶盖,无论从任何角度盖上,均能吻合得天衣无缝。所有这些独特的高难度的成型技法,是其他陶瓷产品无法比拟的。

作为造型艺术,紫砂茗壶有其特有的艺术特点和收藏价值,而要真正能体味到鉴赏中的精粹,就不是对其自身的特性和名家名作的特征,以及其他衍生价值的一知半解可以做到的,这需要方方面面的文化和艺术学识的积淀,需要对紫砂历史、工艺、名家、名作的全面了解,对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认识,只有做到较全面、较系统地完善自己的欣赏和鉴定水平,才能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和认识紫砂艺术。

现在紫砂学界有一些学者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即把紫砂茗壶进行划分归属。第一类是具有传统的文人审美风格的作品,讲究内在文化底蕴,追求“文心”,提倡素面素心的清雅风貌,在壶体上镌刻题铭,切壶诗、切茶诗、切景诗出为三绝称之为“文人壶”。第二类是有富丽鲜亮、明艳精巧的市民趣味作品。在砂壶上用红、黄、蓝、黑等泥料绘制山水人物,草木虫鱼做纹饰,或镶铜包银,此类称“民间壶”。第三类作品是将砂壶进行抛光处理,镶以金口金边,造型风格迎合西亚及欧洲人的审美趣味,有明显的外销风格,称“外销壶”。第四类是不惜工本精雕细琢,讲究豪华典雅的宫廷御用紫砂茗壶,称“宫廷壶”。而此类器物则代表了当时紫砂制陶的最高成就。

参考文献:

[1]范俊龙.紫砂物语[M].东方出版社,2008.

紫砂工艺论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宜兴紫砂的历史演绎、紫砂工艺从原料过度采矿到批量生产,从产品贬值到资源枯竭的现状和传承与创新的途径,并提出了宜兴紫砂不仅需要技术人员“师古人、师造化和中得心源”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更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的社会舆论方面,积极地扶持,加强监管,大力宣传,提高紫砂的文化内涵,将工业设计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引入到紫砂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上,注重紫砂系列产品的开发,提升紫砂工艺的文化附加值,积极应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紫砂工艺的冲击,实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良性发展,使紫砂工艺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紫砂工艺;市场经济;传承与创新;文化内涵

前言: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传承着多种多样的传统工艺,沉淀着特定时代的审美,映射着时代特有的文化生活,曾经在世界文明史上熠熠生辉。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等工业材料的普及,使得一些原本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工艺种类,失去了应对现实的能力,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甚至丢失、灭绝,成为一种遗憾。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之一的宜兴紫砂工艺2007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独特造型法则闻名于世,起源于北宋、繁盛于明清的紫砂工艺,和其他传统工艺一样,当下也存着传承与创新的瓶颈。

一、走近宜兴和紫砂

宜兴地处亚热带地区,位于太湖之滨,浙江、安徽和江苏三省交界处,南京、杭州和苏州名胜景区的中心,气候宜人,四季分明,物产丰富,素有“陶的古都,竹的海洋,茶的绿洲,洞的世界”之美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丰富的紫砂土资源,浓厚的茶文化历史,使得紫砂工艺的产生是那样的自然,而且顺理成章。

以天然矿物风化―陈腐―锤炼而成的紫砂泥(又称五色土),经过不同的气温窑烧之后,呈现出紫而不姹、黄而不娇、红而不嫣、黑而不墨、绿而不嫩、灰而不暗的丰富色泽,加上其高温后鳞片状理想致密度的物理结构,一定的气孔率使得紫砂茶具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能保持茶色、茶香、茶味、茶水不变馊,冷热急变性好,不易炸裂,不含有铅、砷、镉等有害物质,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二、从紫砂历史说起

尽管,从宜兴骆驼墩遗址和西溪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7000多年前的陶器推断,把宜兴制陶史推进到了新石器时代,成为陶瓷起源的重要断代依据,但是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能找到的最早线索就只有北宋开始,根据宋人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诗句就可以表明。图1 供春壶

到元代正德年间,宜兴金沙寺的和尚到民间定制大缸的时候,根据其成型方法,捏制出一把胎质紫砂壶,无名无款,成为史上没有记载的第一把紫砂壶,后来,跟随四川参政吴颐山到宜兴金沙寺读书的小书童供春,在闲暇之际偷偷地跟金沙寺僧学习壶艺,图2 玉兰花六瓣壶(时大彬)开始尝试着用泥片镶接和拍打身筒成型的方法,供春壶也成为最早有历史考证的紫砂茗壶(见图1);嘉靖年间,供春已创制出“树瘿”、“龙蛋”、“印方’等多种壶式,到万历年间,时大彬开创筋纹器造型(见图2),壶底开始用钢刀或竹签在壶底刻划作者铭文和年号,并在弟子中推广,陈仲美将景德镇的瓷雕艺术与制壶技巧结合,缀已草虫,壶象花果,开创了紫砂花器的造型。

明天后崇祯年间,陈用卿在自己制的壶上引用诗文,开创了书画与紫砂的结合,当时,士人倡导浅尝低斟,流行小壶,惠孟臣创小型水平壶,容水60-80毫升;随后相继出现了赵梁、董翰、元畅和时朋“明四大家”,时大彬与徐友泉和李仲芳“三大”名家,到清代出现了陈鸣远、杨彭年、杨凤年、邵大亨等壶艺名家,陈曼生将壶体形态与金石字画融为一体,使紫砂工艺上升到更高的文化层次,图3 莲藕酒具(蒋蓉)吸引了很多文人雅士的参与。后来一段时间因社会的动荡和战乱,紫砂陷入低谷,到新中国成立后,紫砂工艺获得新生,涌现了范大生、顾景舟、俞国良、任淦庭、程寿珍、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朱可心、高海庚、蒋蓉(见图3)等制壶名家,改革开放后,传统紫砂工艺走向了现代化,出现了徐汉棠、谭泉海、吕尧臣、何道洪、周桂珍、鲍志强、吴鸣、范永良、刘惠大、曹婉芬等壶艺名家。

回顾紫砂的历史,可以看出,几百年来的紫砂工艺,一直新品不断、名家不断,这些都是紫砂艺人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历程中,对于美好愿望的寄托与追求,特别是集紫砂文化、茶文化、书法、绘画和篆刻于一体的独特的形式语言,使得紫砂工艺千百年来一直是一颗耀眼的明珠。

三、宜兴紫砂工艺的现状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私营企业的增加,海外华人的追捧,宜兴“紫砂名城”的效应,使得紫砂器的销量空前增长。面对以低成本、高效率、大利润为目标的集约化、批量化、自动化生产所构成的市场经济环境,市场出现了无序竞争,很多经营者不愿意投入资金开发新产品,只在价格上盲目竞争,以次充好,弄虚作假,导致工艺水准下降和市场的混乱,形成了大量消耗紫砂原矿的粗放式经营的格局。

其次,空前的销量需求和市场的混乱,使得紫砂原矿过度开采。由手段单一、条件简陋的产量小、品种少的开采,转向露天开挖,开采量急剧增加,还有一些违法分子,违法开采,使紫砂矿井枯竭和报废。还有很多人看准了紫砂的经济效应,囤积了几百吨甚至几千吨的紫砂原矿,促使现在市场紫砂原料的价格一涨再涨。

最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一些紫砂艺人过度的看中“量”,而不注重“质”,文化意识和创新能力薄弱。随着原料价格的上涨,紫砂工艺品在价格上也一涨再涨,对于产品的造型设计,装饰形式等方面也基本上是重复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品,创新的极少,使得市场上的紫砂工艺品看上去都大同小异,此外,对于紫砂的艺术性、文化性也很少去探究。综合市场、原料和工艺来看,紫砂面临着从过度采矿到批量生产,从产品贬值到资源枯竭的现状。

四、宜兴紫砂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千百年来的紫砂工艺,不管是优雅的线条,还是端庄的造型,还是精湛的工艺,还是生动的取材等,积累了一系列规范化、定型化、经典化的技艺和形态样式,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紫砂文化和历史的信息,凝结着前人的智慧,历史久远仍能闻其芳香。然而,紫砂工艺也跟其他的传统工艺一样,绝大大部分都是师徒制的传承方式,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确实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工艺传人,保证了技艺传承的完整性,但是随着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工业化大生产的市场现状,年轻人面临着更多的从业诱惑,从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核算来看,使得很多年轻人选择从事其他的行业,其中选择从事紫砂工艺的一些年轻人很多是文化素质不高、在创新设计上比较薄弱,即使有一些变化和改良,也是成效不大,不乏其中浑水摸鱼,过度炒作的人。所以在当下,紫砂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1、师古人――深刻学习和领会传统紫砂工艺

对于初学紫砂工艺之人,对于传统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应当作为入门必修来进行。紫砂工艺的传承方式不应该停留在工艺上,还要在紫砂的历史和文化上进行拓展,要对于紫砂的发展历史、演变轨迹、造型变化和形式语言等有一个非常清晰地脉络和认识,不仅学习技艺,更要学习古代紫砂艺人的精神与品格,不为名利诱惑,潜心研究紫砂工艺,修身养性。

2、师造化――深入生活并运用传统紫砂工艺

纵观历史上的紫砂名家,创造出的紫砂作品都是各有特点的,尽管款式不一,但是都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一种心灵的寄托,又或者是一种精神和气质。图4 牡丹壶(蒋蓉)如傲雪的梅花、苍劲的松树、圣洁的菊、秀逸的竹,以及鸟虫鱼兽等等(如蒋蓉烦人牡丹壶,见图4)。不管是抽象还是具象的造型、传统还是现代的装饰、细腻还是粗犷的材质、沉稳还是高雅的色泽、浑厚还是清秀的气韵都是深刻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得起精髓,设计出的款款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优秀作品(如吕尧成的小石冷泉壶)。对于学习紫砂工艺之人来说,体察社会,观察生物之灵气,感悟生活之本质尤为重要。

3、中得心源――潜心研究和创新传统紫砂工艺

翻开紫砂工艺的发展史,其“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造型向我们表明,紫砂工艺的历史无疑不是一个不断传承和创新的历史。尽管古人为我们留下了经典的造型和精湛的技艺,那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什么?也是值得我们现在的紫砂人需要思考的。随着现代设计理念的深入人心,现代人对于造型的接受能力大大的增强,这需要我们的紫砂人在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多的了解一些西方的设计理念,图5 秘戏图考壶(吴鸣)设计出更多的有文化气息和风格鲜明的作品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更多的紫砂名家来(如吴鸣的秘戏图考壶,见图5)。

五、结语

由宜兴紫砂工艺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宜兴紫砂工艺大部分还都处在大量消耗原料的粗放式经营格局,量多质差的市场无形中降低了产品的价值。除了以上对于紫砂工艺人的“师古人、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工艺传承与创新要求外,我们的文化部门、宣传部门、设计部门,以及相关的社会舆论等方面,面对不可再生的紫砂原矿,如何做才能使宜兴紫砂工艺产业可持续良性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陶都人思考的问题。通过传统工艺遭遇工业文明的众多转型典型来看,紫砂工艺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紫砂原矿的监管,加大推广和宣传紫砂的文化,将工业设计的设计新思路与新方法引入到紫砂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上,注重提高紫砂的文化附加值,遏制大批量生产造型丑、工艺差的紫砂产品,提高紫砂人的文化素质和设计理念,积极提倡紫砂系列产品的开发,除紫砂壶艺外,紫砂花盆、紫砂水洗、紫砂笔筒、紫砂陶盘、紫砂茶海、茶文化、书法篆刻文化、紫砂历史书籍等等,重新规范紫砂市场,树立紫砂工艺的品牌,提升紫砂文化内涵,强化资源保护和可持续良性发展意识,才是紫砂工艺传承与创新的真谛。(作者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项目:本文系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宜兴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SJD760032(项目批准文件:苏教社政函[2012]8号)。

参考文献:

[1] 李群(作/译):《紫砂文史珍集》[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杨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艺术创造工程》[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7年;

[3] 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

紫砂工艺论文第4篇

关键词:紫砂;艺术;修养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169-01

明清、民国的紫砂文献,如《阳羡茗壶系》、《阳羡名陶录》、《茗壶图录》、《阳羡砂壶图考》当中著录的数据有些是可以当作参考的,例如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说时大彬“或淘土,或杂砂土,诸款具足,诸土色亦具足。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壶。后游娄东,闻眉公与琅太原诸公品茶施茶之论,乃作小壶。”又“时大彬初倩能书者落墨,用竹刀画之,或以印记,后竟运刀成字,书法闲雅,在黄庭乐毅帖间,人不能仿,鉴赏家用以为别。次则李仲芳亦合书法,若李茂林朱书号记而已。仲芳亦时代大彬刻款,手法自逊。”窃谓就使与大彬诸子周旋,恐未甘退就邾莒之列耳。”这些工艺特色的描述因与作者年代相去不远,因此都是较为可信的。

但如果是像《阳羡砂壶图考》所载的“碧山壶馆藏猪肝色大壶,泥质湿润,工巧敦朴兼而有之,底镌行书‘叶硬经霜绿,花肥映日红,大彬制’”、“张叔未得时少山方壶,底锓‘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素涛起’二句,欧公诗也”,或陈《松砚斋随笔》:“客耕武原,见茗壶一柄于仉氏六十四砚斋底有铭曰‘一杯清茗,可沁诗脾,大彬’凡十字。”再如吴骞《阳羡名陶录》说陈鸣远“一技之能,间世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尤噪。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予尝得鸣远天鸡壶一,细砂作,紫棠色,上锓庚子山诗,为曹廉让先生手书,制作精雅,真可与三代古器并列。又或者是见到与奥兰田《茗壶图录》中线描壶形、款识一样的便要小心了,因为姑且不论前人所述的真伪如何,但在今日已有太多的伪作是按照文献著录的特征去制作的,且其用泥、造工皆循古法,依样重制、作旧,再编个离奇动人的故事,爱壶人若稍稍“按图索骥”、“见猎心喜”,极易坠入壳中。古人早有“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古训,应谨记在心。

1782.5万元!这是紫砂壶拍卖的最新世界纪录,在刚刚结束的北京保利2011秋季拍卖会上,由顾景舟提璧组壶(共计十一件)创造。顾景舟的提璧组壶(共11件)以1782.5万元的价格拔得“中国当代高端工艺品紫砂壶专场”的头筹。这组提璧组壶原为宜兴紫砂博物馆收藏。顾景舟通过自己的制作将紫砂润如珠、温如玉的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拍卖会上,各艺术品拍卖公司纷纷推出紫砂壶拍卖专场。看似热闹的市场里面,也不是所有的紫砂壶都成交,总的来说,老紫砂壶无论是成交价格还是成交率都要强于当代紫砂壶。顾景舟原名景洲,江苏宜兴川埠上袁村人,生前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紫砂界尊称为当代“壶艺泰斗”。

紫砂壶是明清以来民间收藏的大项,但收藏紫砂壶一定要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以防陷入收藏误区。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既是日常饮食不可或缺之物,茶壶自然也是必需品。紫砂壶除了是具实用价值的工艺美术品外,同时也是充满文化韵味的工艺品,若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壶,那自然是古文物了。因此,紫砂壶从生活实用品到工艺品,再到古文物,其间提升的档次跨度也就特别大,这一特色与其他纯属玩赏的工艺品,诸如竹木牙角雕、文房杂玩等相比,确实大异其趣。

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紫砂器在造型、工艺手法、款识以及泥料装饰方面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我们在掌握一般规律的同时,也要考虑其特殊性。有些名家往往出人意料的显示出本人的全面性,例如陈鸣远,他的壶以自然仿生的花货为主,也有光圆的几何形,其风格多变、格调高雅,富有文人气息是陈鸣远紫砂器的最大艺术特色。随着紫砂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收藏紫砂热潮的风起云涌,仿品也是越来越多,而且仿得也是越来越精。面对这种状况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掌握鉴定紫砂器的基本知识,通过造型理清时代的脉络,了解各个时期各家作品的不同风格及工艺手法,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层次,就一定能去伪存真,还古代紫砂器的本来面目。

和大部分工艺一样,紫砂业一向都是子承父业、师徒传承,尤其在明代和清代晚期之前,制壶陶人从选泥、配砂、制工具、打泥片、抟身筒到落款,这些步骤概由一人操作,充其量请擅书者为砂壶题款刻字,此一传统直到清末才开始走向分工。作为一种个体作坊式的民间“手工艺”,紫砂壶上所遗留的“个人风格”因此成为一种可资溯源、推敲、对比的信息脉络,尤其是壶身若有刻字、署款者,更可借由各种经验法则的累积、归纳,而提供鉴定的依据。基本上我们可以根据胎质火候、制作工艺、形制风格、款识铭刻等诸多方面综合分析出作品的年代或真伪。

参考文献:

[1]卞宗舜.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曲延波.中国明清紫砂壶艺鉴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紫砂工艺论文第5篇

关键词:紫砂;工艺;创新

1 前言

宜兴紫砂工艺陶是我国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传统工艺品,以历史悠久、造型多样、技艺精湛、色泽朴雅而著称于世。

紫砂工艺陶是用“得天独厚”的陶土原料制成的,经过历代艺人的辛苦劳动,细心揣摩研究,以大自然为创作源泉,并吸收了中国其它传统艺术的特点,精心设计了各具特色的壶、盆、瓶等造型,真可说是“方匪一式,圆无一相”。

2 探索紫砂壶艺的创新

探索紫砂壶艺的创新,即要有取舍地保持传统基础上的优良特色,又要能吸收其它姐妹艺术中可以借鉴的东西。而在紫砂产品创新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新装饰、新材料的运用

紫砂艺人在新的装饰手法上下功夫,这几年涌现了不少好作品,如:嵌银丝和绞泥。嵌银丝巧妙运用线和面的组合关系,造型简练、方中藏圆、大方别致,图案色泽对比鲜艳而不俗,富丽堂皇而又恰到好处,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给人以一种新颖而舒展的感觉。绞泥使用有对比更为强烈的色泽,层叠而成的绞泥新工艺是紫砂工艺的一种新尝试。

(2) 适应市场需要

紫砂壶艺从明代供春发展到今天,多种造型、多种风格的壶艺作品,可谓精彩纷呈、璀璨夺目。美术界有句老话:“笔墨当随时代”。同样,紫砂壶艺造型创新设计也是如此,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广大壶艺爱好者的需求。近年来,国内市场出现了200CC各式小壶的热流,为了适应市场这一变化,针对性地设计了“天龙戏珠”、“玉珠壶”、“和鸣壶”、“得福壶”等。这些产品造型新颖、容量适中,受到壶艺收藏家的一致好评。

(3) 提高壶艺人员的创新水平

前辈紫砂艺人的作品技法高超、气韵生动,是紫砂壶艺民族在他们那个时代的集中体现。当代著名紫砂大师注重在传统中创新,正确把握中国文化和中国紫砂的内在结构关系,正确掌握中国紫砂发展的本质规律,充分估量前辈艺人传统技艺在中国紫砂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走传统中创新的路子,增强了宜兴紫砂在中国紫砂文化中的独特价值。

紫砂工艺论文第6篇

关键词:紫砂;陶刻;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9-106-1

追溯悠久的宜兴紫砂发展史,早在清嘉庆年间,紫砂陶刻装饰艺术便开创了艺术的鼎盛时期,文人陈曼生在紫砂艺术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紫砂陶刻装饰艺术曾经如此辉煌,当“字依壶传,壶随字贵”成为佳话,剩下的就是需要我们思考现代紫砂陶刻装饰艺术的发展。紫砂界有云:“字依壶传,壶随字贵”,一语道尽了陶刻艺术的高度价值。一件好的紫砂作品,除了壶形、壶色、壶工外,还有文学(铭文)、书画、篆刻、金石等装饰手法,它可以记事、寓意、言志、寄情,展现了典型的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气派,也从另一个侧面突出了紫砂陶作为中国艺术一员的成熟性。紫砂陶刻艺术和造型艺术是宜兴紫砂的姐妹艺术。

陶瓷是“火”的艺术。紫砂陶刻亦是在红色火苗中诞生的艺术品,那形制各异、风格多样、色彩斑斓的紫砂陶刻装饰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何谓紫砂陶刻的语言?这种语言是由紫砂特定的材料、工具、技法、表现内容和欣赏所形成的独特风格特征。雕刻艺术源远流长,宜兴紫砂陶刻艺术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从目前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元代。元末文人蔡司霜《霁园丛话》里有一段文字:“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土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紫砂泥制成坯,易于刻划。艺人用竹刀尝试过,坯之干湿程度要恰到好处,砂之粗细也大有讲究,难以把握,因此紫砂陶刻一般用薄刃快口之尖刀刻划。紫砂陶以其陶泥的本色和恰到好处的表面肌理,显示出浓郁的质地美,特别是紫砂壶壶身多施以浅刻,以刀,自然流畅,文化味浓烈。紫砂自问世以来.镌刻是一重要的装饰手法,陶刻是集书法、绘画、金石、篆刻等艺术及文化素养于一体的工艺美术。它装饰手法独特、铁画银勾,以刀,把中国的书画以各种刀法技巧传神于紫砂陶上,使紫砂工艺与书画艺术有机结合,提高了它的实用与欣赏价值。

紫砂泥制成坯,易于刻划。紫砂陶刻是独特的工艺技法,它的特点是以刀。把书法、绘画以各种刀法技艺栩栩如生传神地于紫砂陶上,使紫砂工艺与书画艺术结合,提高了它的实用、观赏和收藏价值。艺人用竹刀尝试过。刻石章用平口钝刀,且印章体积小,印面平整,一般以石就刀,石转刀不转;而紫砂坯体,有平面,而更多的石弧面且体大易损,一般只能以刀就坯,捻管转刀为紫砂陶刻最具特点,最基本的刀法。紫砂陶刻表现的内容很丰富,主要以传统中国书画为题材,倾向于简约,清逸的,具文人意味的内容,这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也是人们乐于并习惯欣赏的。

捻管转刀法最适宜在紫砂上表现书画,能保持紫砂古朴、典雅、清逸的风格;能体现紫砂醇厚、朴素,隽永的意味。因此,薄刃快口尖刀,捻管转刀是最具紫砂陶刻特点的而区别于其他材质雕刻工具与技法。

紫砂工艺陶是一种综合的工艺陶,它有千姿百态的造型,丰富多彩的泥色,除在造型上以线型为主体装饰外,有色泥彩绘、彩釉、塑器上浮雕装饰等装饰处理手法,而陶刻是紫砂工艺装饰中的一个重要的主体部分。紫砂陶刻,拥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无限魅力,为了探究紫砂陶刻的精髓,笔者特意采访了洪尚紫陶轩的创办人陆洪尚先生。陆老先生自95年从石家庄正定育春美术学校国画系毕业后就一直从事着紫砂陶刻与制壶的工作,先后曾得到著名书法家潘汉迟、段玉鹏、刘元珠,以及知名画家陈金言、马爱州等的指点,其作品精雕细刻、雕砂细而匀称。此外,陆老先生自创的十二生肖系列、龙凤呈详、梅兰竹菊、百寿百福等,完美地将书画艺术与紫砂技艺有机结合,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推崇和喜爱。今天,陆老先生将带领笔者和大家一起去了解紫砂陶刻过程的特点。

紫砂陶刻是一般人不易介入的艺术。一个陶刻家先要具备一定高度的技艺修养、书画水平,又要熟悉紫砂泥性,加上薄刃快口尖刀,捻管转刀法的掌握难度,不经数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锻炼、体悟是很难深入和把握其内涵的。宜兴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材质美、别致的造型美、精湛的工艺美以及高雅脱俗的装饰美享誉海内外。紫砂壶的装饰手法多种多样,其中历史悠久且最常用的当属紫砂陶刻。

紫砂壶器的装饰是紫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紫砂装饰艺术品位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对紫砂壶器的审美。纵观紫砂壶器的发展,虽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显示了时代风格情趣和艺术特色,然而紫砂壶器的装饰更多的还是沿袭传承,有绘画饰、书刻饰、雕塑饰、纹饰、釉饰、金属饰等,依然是紫砂壶器装饰艺术的主流,这才使我们的紫砂壶器装饰艺术日臻成熟,形成了独特的紫砂壶器的艺术美。

紫砂陶刻艺术的创作需要创作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工艺基础,其中包括良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修养,文化知识修养和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以及造型技能。深刻认识紫砂陶刻艺术和造型艺术的关系,以发挥紫砂陶刻艺术的作用。紫砂陶的虚怀若谷的文化内涵,是由一批各个时代的紫砂艺人造就的。他们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才出现了今天的盛世陶文化。

参考文献:

[1]王谢燕,王其均.中国工艺美术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3.

紫砂工艺论文第7篇

与紫砂结缘,因为一个“爱”字;为紫砂执著,因为一份责任,这就是鲁文琴。她的生命之花在紫砂艺苑里绽放,如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绞泥一柱壶”、“流畅壶”、“古居壶”等多件作品在国内各类陶艺展评中获奖;“高竹壶”、“清风壶”、“妍姿壶”等作品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华民族艺术馆等机构收藏;撰写的《论紫砂原料对紫砂作品的影响》、《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对全手工制壶的影响》、《现代紫砂新样创新中的性情把握》等论文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因制壶技艺精湛被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聘为全手工制壶辅导老师……

鲁文琴有一个令她骄傲的父亲。她的父亲鲁玉贵于1947年步入革命队伍,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曾先后获得六枚珍贵的勋章。鲁文琴从小在军营里长大,是军营里一朵可爱的“小太阳花”。1979年父亲转业,来到宜兴紫砂工艺厂担任党委书记。1981年,正像鲜花一样开得娇艳的鲁文琴高中毕业,面临着职业的选择。出人意料的是,她放弃别的机会,竟来到宜兴紫砂厂学习制壶技艺。当时,父亲也有点想不通:紫砂行业并不景气,有些人已做了好多年壶也跳槽改行了,你一个姑娘家,怎么会选择与“泥巴”打交道呢?父亲郑重地对她说:“紫砂这条路不好走,你要走,我不反对,但你踏上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不可半途而废。”她也郑重地对父亲说:“你转业有许多单位可以去,可偏偏来到了紫砂厂,这说明咱们与紫砂有缘。你年纪大了做不了壶,就让我好好做壶吧,做一辈子的壶。”

从此,在宜兴紫砂工艺厂徒工班的泥凳旁,多了一个纤弱娇美的身影。她认认真真地拍打泥片,一丝不苟地按照师傅的要求制壶。一些老师傅问她:“小丫头,能吃得了这个苦吗?”“小丫头,做壶的技术好不好学呀?”她心里的回答是:别人能吃得了的苦我就能吃得,别人吃不了的苦我也要能吃得了;别人能学得了的技术我就能学得,别人学不了的技术我也要能学得了。凭着一股倔劲、韧劲、闯劲,她不仅技术掌握得快,而且担任了班干部。

紫砂里留下点属于自己的东西

鲁文琴是非常幸运的,她所在的徒工班,传教壶艺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那时候,统一的泥凳、工具,统一规定的基本功动作,统一的练习工序,使她受到了非常规范、严格的训练。就说打片子打泥条,宽和长均有规定,厚度标准3厘米,厚薄要均匀。师傅只要一听到搭子声,就知道火候练到了哪里。一天下来,每个人的泥凳上都是几十根泥条和泥片摞在一起,平整度马上就见分晓:打得厚薄不匀的,几十根泥条叠在一起肯定就不会平齐了。这种以追求质量、速度、技巧为主要目标的训练,为她以后的技艺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代壶艺大师顾景舟也经常来督导大家,她有幸得到了顾景舟大师的身传言教。一次,她在掺滋泥时,觉得没什么技术性,干起活儿来有些随便。顾景舟大师看到后,悄悄来到泥凳旁,接过她的滋泥棒,一步一步地教她掺滋泥,那种平静与一丝不苟,让她顿时醒悟:学习壶艺不仅要细腻严谨,而且每一项基本功都要扎实打牢。

在鲁文琴看来,她当初选择紫砂,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谋生的职业,更重要的是要为紫砂扎扎实实做一点事,在紫砂里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

绽放对紫砂的热爱

1985年,鲁文琴作为技术骨干,考入厂里的研究所,跟随擅长花器制作的紫砂名家谢曼伦专业从事设计制作。她在谢曼伦的精心传教下,技艺更加全面。1993年,她被选送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造型系进行理论学习。她在这所工艺美术界的最高学府里,如饥似渴地学习陶瓷发展史、陶瓷工艺、素描、书法、色彩等工美理论。两年的学习,进一步开阔了她的视野,提高了她的设计创新能力。

鲁文琴的制壶技艺日益精湛,其作品充满灵性和个性。“钟灵毓秀壶”为对壶,宛如双生子女。“钟灵壶”略高,壶把由3个圆组成,壶钮略短;“毓秀壶”圆润,壶把为两个圆,壶钮略长。两壶的壶嘴和壶盖顶部均有一圈黑泥,壶把为红黑泥对称搭配而成。两壶共置,相互辉映,一如壶名,地杰人灵。“一柱壶”以红泥为基调,全手工制作而成。转折点柔和过渡又隐含方的力度,圆润却不失刚劲,圆中有方。壶身似柱,平实稳固,采用绞泥花纹装饰,艳丽多姿;壶钮夸张伸长,状似柱顶,有冲天气势;壶把与壶根部相似,互为呼应;口、盖、钮、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协调统一,匀称流畅。此外,她的“高竹壶”、“得乐壶”、“丰泽壶”等都可圈可点,在壶艺界获得了好评。

紫砂工艺论文第8篇

引言

宜兴窑是明代生产精陶器的著名窑之一,宜兴窑在江苏省宜兴县的丁山和蜀山镇,它以制作紫砂陶颇具特色。狭义上讲,所谓紫砂陶采用的原料为紫砂泥,色彩呈现紫红色。随着制陶业的发展,尤其是紫砂材料工艺的进步,紫砂陶在材质和色彩上突破了原有的范围,于是,属于同一性质的陶泥出现了白、绿、大红等色彩。这样,紫砂陶在质感和色彩上打破了狭义的文化审美规范。

本文就色彩和质感的关系,展开论述,旨在说明紫砂陶文化审美的基础,以引导人们对紫砂陶及其审美的认识。

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紫砂陶在色彩和质感上的变化,为紫砂陶文化审美开辟了更广泛的思考空间。

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紫砂泥材料得到比较广泛的开发与利用,其中,因紫砂泥的化学组成不同,尤其是发色剂的不同导致紫砂显色以及光泽度不同,即紫砂泥因发色剂的不一样而显示紫色、白色、绿色和大红色等。宜兴紫砂泥因色彩不同,各种色彩的紫砂泥的质感和光泽度也迥异,白色紫砂泥色彩朴素,洁白淡薄,有素净之感;紫色紫砂泥,古朴高雅,有富贵之感。绿色紫砂泥色彩纯正清脆,富有生机之感;红色紫砂泥炽热艳丽,富有豪华之感。各色紫色器参与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感受也是不同的。俗话说的生活丰富多彩,不仅仅是现实事物色彩丰富,而且是在物质丰腴基础上,人们的睹物思情,是人们具物生活的浪漫

情怀。

在陶瓷史上,紫砂陶主要用在生活器具中,尤其参与茶饮文化生活更加广泛与普遍。这在富有浪漫情怀的文人视野中更加富有诗情画意,“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北宋诗人梅尧臣诗)”将紫砂陶从物质文化生活内容,提炼与上升到精神文化生活内容,是人们认识与利用紫砂陶为文化生活服务水平的提高。这样,人们不仅为紫砂陶增添了物质性色彩,而且,也为之增加了非物质文化的色彩。

材质和色感的有机统一,不仅决定了紫砂陶的工艺美,而且,也使紫砂陶在陶瓷史上成为材有美的典型代表之一。

远在战国时期,祖先就已经十分重视材质美的文化内涵了,例如,《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事实上,材质往往与色彩有机结合在一起,用以表现具体事物的质感,以及由此对人产生的视觉和触觉刺激,并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反映。于是,材质美和色彩美的紧密结合很快成为人们造物所追求,以及衡量事物功用的标准。

然而,在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普遍提高之后,就会自然地重视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随着茶饮文化的流行,人们在饮茶中逐渐学会对茶具的把玩,这时,紫砂的质感和色感便成为重要的审视对象。于是,生活的情趣及其诉求给紫砂陶制作业提供了很大的启示,甚至,促进了紫砂陶生产的创造性发展。这就毫无疑问地将陶材料的发展及其工艺特性的利用放置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不断的实践中,制作者逐渐认识到材质和色感的紧密关系,并不断发展着它的制作技术以达到需要的工艺美的效果,――在不断的创造中,陶工不仅利用了原有的技术,而且,还积极开发了其它的属于表现色彩与材质关系的技术。这样,久而久之,一种新型的认识与利用体系便自然地产

生了。

紫砂陶在色彩上的多样性,是得它在具体表现上可以形成色彩的对比和协调关系,成为紫砂陶工艺审美的显著特色。

随着人们认识与利用水平的不间断提高,宜兴窑的陶工不仅局限于对单色紫砂泥色彩及其质感的认识与利用,他们逐渐从各种色彩的紫砂泥的质感和光泽度上加以综合设计,以达到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例如,加彩南瓜壶(清代),壶体采用紫砂材料,色彩为紫砂,而在壶的流、把手、盖子及盖扭采用了绿色的紫砂泥材料;另外,在壶体上还采用白色和绿色的彩绘。这种紫砂壶的制作特别展现了材质的多样性,并在色彩表现上采用对比的手法,以达到相互衬托的目的。再如,贴橘子花书段笔筒(明末清初),陶工采用贴花技术,将两种不同色彩的陶泥造型粘合在笔筒的主体上,一是在色彩上造成一种较为强烈的对比,促使局部与整体对比关系更加强烈,以体现紫砂陶色彩与材质的关系;另一方面,陶工试图利用贴塑造成的浮雕效果,来展示紫砂陶的材质及肌理。这样,在一个紫砂陶工艺美术品的创意中,综合体现了材质、色彩,以及表面肌理的关系。

总之,文化生活需要与生产技术的发展及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突出体现了紫砂陶在色彩、质感,以及肌理上的变化。在一个造型形象上,不同的色彩可以形成强力的色彩对比,以增加制品的视觉冲击力。紫砂陶在色彩、材质,以及肌理方面的多样性表现,使紫砂工艺美术的文化审美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可以形成色彩的对比和协调关系,以增进人们在文化审美上的时空想象力。

结论

通过上述论证,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随着文化需要的不断刺激与生产的逐渐发展,紫砂陶在色彩和质感上的变化,为紫砂陶工艺美术文化审美开辟了新思维与新表现形式。从材质和色感的有机统一看,这不仅决定了紫砂陶的工艺美具有新突破,而且,也为今后的工艺及其审美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紫砂工艺论文第9篇

关键词:紫砂壶;文化价值

1 前言

紫砂壶的文化价值表现在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文人墨客的歌咏描述,其中国特色的工艺造就的纯朴雅致的风度,融诗书画印诸艺术于一体的艺术气息,内敛朴素的性格,精妙绝伦的美学韵味,它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具有独特的中华风格,堪称中华民族“国之瑰宝”。正因为浓郁的人文气息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含量,构成了它高贵的文化价值,而深受海内外爱好者和收藏家的青睐。

2 紫砂壶逐渐丰富的文化价值

一个行业、事业的成败,往往联系着指导性理论的兴衰,紫砂的发展也不例外。紫砂陶的创始首先源于宜兴陶业生产工艺基础条件的存在,紫砂茶壶的出现主要因素就是宜兴是文人聚集的茶叶产地,是受茶文化的推动,故紫砂壶自创始起就得到了爱茶文人的介入,他们直接或间接参与设计,题铭镌刻、题词吟诵、著书立说。特别是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批制壶高手,后又有文人雅士参与壶的制作,题字绘画,使其更赋有文化内涵,成为中国特有的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作于一体的陶土工艺品,使紫砂茗壶在实用泡茶的功能之中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紫砂文化底蕴无疑是上祖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也是紫砂理论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紫砂文化艺术理论研究理所当然也该有个新的高度与深度。

清朝初期,几何形器非常流行,筋纹形器和自然器已发展成熟。技巧精湛、善于创新的陈鸣远是佼佼者,与时大彬并称,有“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争鸣远碟”之誉。以陈鸣远为代表,其制作的茶具和杂件雅玩线条清晰、轮廊明显,特别是他塑造的自然形态作品是无人可以比拟的,其独到之处在于雕塑装饰、款识书法雅健,作品壶盖有行书“鸣远”印章,深受人们喜爱,至今被视为珍藏,其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其艺术超尘脱俗,其作品表现淋漓尽致、精妙绝伦。陈鸣远把中国传统文化诗词书画、山水梅竹的装饰艺术方式引入了紫砂陶壶的制作工艺,助饮茶兴,益人兴致,把壶艺、茶趣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紫砂壶的文化价值,在紫砂陶艺发展史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清代中叶以后,文化列入紫砂壶的建造,一壶之上集工艺技法之大成,可运用书法、诗画、篆刻、雕塑、镂空、镶嵌、泥绘、彩釉、绞泥、掺砂、磨光等技法,因器而异,刷新雄厚。文人列入制壶,是清代紫砂壶艺凸起的期间特征,且成为清代壶艺的主流,给壶艺展开以极大的鼓舞。嘉庆年间知县陈曼生喜好紫砂壶,擅于书法、绘画、篆刻,亦属名家,并邀制壶艺人杨彭年、吴月亭等为他制茶壶,又邀文人石友为之绘画、刻文,世称“曼生壶”款“阿曼陀室”。使得紫砂壶成为俗气的陶艺作品,在此期间在壶身题款成为习尚。由艺人杨彭年建造、名家信刻铭文,作风高古繁复,那类壶的壶底、壶盖、壶身常留下定制者、建造者、刻书画铭文者的名款。宜兴紫砂壶“字依壶传,壶随字贵”由此而盛。

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至清末紫砂壶的壶形,在该阶段瞬息万变、绰约多姿。工艺追求繁复,壶式取材于天然的瓜类并配以简单线条,极为粗巧。“鱼化龙壶”活络可爱,盖上龙头可门径,龙舌能伸出;“百果壶”匠心独具,壶身圆形,上贴白果、瓜子、栗子、红枣等各式生果,以莲藕为壶嘴,菱角为壶把。还有“竹节提梁壶”、“太湖石提梁壶”等。黄玉麟将现代青铜器和陶器艺术特征消融到紫砂壶工艺品的建造中,身手粗湛。至清代早期,以壶赠友成为时兴,壶价日高,贵于金玉,《桃溪客语》说“阳羡(即宜兴)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等价”,可见其文化价值之高。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