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一科技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3 15:19:43

初一科技论文

初一科技论文第1篇

关键词: 科技期刊; 质量; 学术论文; 审编校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1-0121-02

当今,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所处的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极大地影响刊物的社会地位、编辑手段、出版发行、传播方式和读者群体。怎样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期刊审编校工作,严把审编校质量关,是直接关系到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

审编校人员作为期刊编辑出版活动的主体,需要对繁杂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从选题策划到组稿,再到审读加工、再到编辑校对出版等等,每一个环节无不渗透着编辑人员对期刊质量控制所花费的心血。审编校工作质量是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面对当前发展迅速的网络技术,期刊网络信息化势在必行。本文笔者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高速铁路技术》期刊具体情况,对期刊的审编校质量控制谈几点体会。

1 审稿

1.1初审

目前国内大部分科技期刊实行的是“三审”审稿制。初审是保证期刊学术水平的“第一道关口”[1]。从国际上很多名刊的实际运作可以看出编辑初审工作的重要性。例如:《Nature》的编辑权限很大,半数的稿件未经送审就直接退回;《Science》稿件首先分给熟悉该领域的编辑,大约3/4的来稿在初审过程中就被淘汰;《美国医学会杂志》有54%的稿件由编辑初审时直接退稿[2]。重视对文稿内容创新性及总体学术价值的初步评判,就要制订具体化的编辑初审工作内容:(1)形式审查,就是对论文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是基本要素的审查,包括题名、作者署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区及邮编、作者简介、基金项目、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项目进行审查。这些内容虽然大多无关于论文的质量,但可以方便进行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明确著作权归属,或方便联系作者等。另外,还要参照本刊的稿约审查论文的拟定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如摘要的内容及字数、插图绘制软件、论文篇幅、参考文献数量等。形式审查是编辑收稿时需及时进行的工作,在进一步审理稿件前就请作者作相应的补充和完善。(2)适用性审查,作为我们《高速铁路技术》科技期刊,编辑初审时要对来稿是否符合本刊的宗旨和报道范围进行审查。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符合本刊宗旨和报道范围但近期不能安排刊登的稿件应及时退回作者,建议作者另投他刊,而且一定要告知作者原因,争取作者理解,做到“退稿不退人”。(3)学术质量的初步审查,具体是指对论文的创新性、学术性和应用性进行初步判断。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一般具有本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背景,或自学或多参加一些相关专业的技术交流会,而且对相关专业学科也有相当的了解,具有对论文的学术质量作出初步判断的能力,同时利用现代网络数据库进行检索查新,编辑可以在初审时就对论文的学术质量有一个基本的或概念性的认识和评价,为决定是否进一步送专家复审提供依据。(4)规范性审查,概括来说就是要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对论文的编写格式,图表表述的规范性,量和单位的规范性,评议表达的规范性等进行审查。

在审稿阶段还要注意时效性原则:编辑初审时注意审稿时滞,尽可能缩短初审时间,给下一步专家复审留有充足时间,因为我们所请专家多数是生产第一线的骨干,最不好控制的是专家复审的时间,因此,编辑在收到稿件后,要立即投入到初审工作中,尽快对稿件作出初步的评价,该退、该修改还是该送复审,都应及时进行处理,以减少稿件在编辑部的滞留时间。这对缩短期刊的发表周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理应在成为编辑初审时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1.2专家复审

审稿专家是同行评议的主体,同行评议是科技期刊审稿的程序,是保证和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途径。采用双向匿名制进行审稿,使评审的意见对稿不对人,使专家有针对性地审稿,不损害其学术形象。在科技期刊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同等专家审查机制奠定了科技期刊在学术交流中的“把关人”地位,国际上通常将是否有同等评议作为衡量期刊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审稿态度对审稿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与审稿专家的常识水平同样重要。专家审稿时须一丝不苟,力争审稿质量高,审稿时间短,做一名优秀的审稿人。审稿专家是稿件科学性的把关者、创新性的鉴定者、刊物质量的支撑者,把好学术关是专家审稿的主要责任,审稿专家应对稿件作出总体评价,包括学术内容评价(创新性)和研究规范评价(科学性),以及实用价值评价,并充分解释评判的依据,为终审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不能忽视分项评价,包括题名、结构布局、图片、表格、参考文献、语法与标点等等,提出稿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修改建议[3]。如果稿件涉及多个专业,就要请多个专家,从本专业角度进行审查,最后给作者一个综合意见。审稿也是一种学术交流活动,尽管范围十分狭小,对丰富科研经验和开阔学术视野都会有很大帮助。

概括来说,编辑是联系作者与读者的桥梁。编辑这一特定的职业群体就是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严谨、科学的治学精神。当今社会的评职、获学位、科研课题等都需要发表文章,编辑作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为他人做嫁衣”是编辑工作的真实写照,编辑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行使修改权力的时候,对稿件字斟句酌的修改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这种“枯燥无味”“简单重复”的繁杂、琐细的修改是日复一日的工作内容。编辑加工过程中,在文字性的修改上,特别是内容性的修改,可谓绞尽脑汁。如“的”、“地”、“得”、“了”属文字性的,这很清楚;但当碰到一段专业性很强,又比较生疏的术语时,就要不断查阅资料、规范、咨询专家,使文字、符号等都要表达准确,不能直接用口语或不准确的词句出现在文章中。因此,对编辑工作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保持保量地完成这些繁琐的、复杂的工作任务。这就要求编辑具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和诚心诚意为作者服务的强烈意识[4]。就会从文章题名至参考文献著录层层把关,一丝不苟;就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5],包括对研究设计、参考文献著录等进行全面的审核、修改和完善,最终使稿件的主题思想更加鲜明、逻辑结构更加严谨、字句使用更加规范、数据材料更加准确,使其符合编辑出版各环节的要求,为科技期刊高质量的出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校对工作看似一项简单、平凡的工作,对能力的要求不高,实则在编辑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项相对比较枯燥,却又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工作,因为它是整个编辑服务流程中的最后一道“关口”,因此,我们采用“四校制”,第一、二、四校由编辑部完成,第三校由作者完成,这样可使作者和编辑人员同时再次把一次关。

在校对工作中,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大都也有同感,有时陌生的东西反而出现差错较少,而较为熟悉的东西却容易犯错。就不想咬文嚼字了,就像看小说一样一目十行进行校对,就达不到校对的效果。那么,怎样克服这种思维定势,更好地开展文字校对工作呢?笔者认为,管理学中的“哥顿法”值得提倡。“哥顿法”是管理学中管理决策创新思维方法中的一个,它是由美国学者哥顿发明的,其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变熟悉为陌生”,即抛开对事物性质原有的认识,在“零起点”上对事物进行重新认识,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在文字校对工作中,也要提倡“变熟悉为陌生”,在校对时,把所有熟悉的东西当成陌生的东西,对每段话、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保持高度的警惕,带着疑问的心态,抱着学习的态度去校对,然后把"学"到的东西与自己所了解的情况相比较,看有无出入,这样就能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减少出错的可能,确保文字校对工作的实效性。

4 加强期刊网络化信息化建设

当今,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期刊网络化是发展趋势。期刊网络化可以实现期刊的网上组稿、收稿、审稿、编辑、排版、校对等,既快速又便捷。利用网上专家数据库实现在线审稿,既省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编辑、作者、读者之间提供了一种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平台。由于网络期刊在信息检索、缩短出版周期、节约成本、市场经营、创立品牌等许多方面,与传统的印刷型期刊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和互补作用,因此,应该正确地认识网络期刊时代的到来,促进我国铁路工程科技期刊网络化。

5 结论

建立制度化的编辑学习制度:由于科技期刊涉及的学科和专业较多,涉及面很宽,而且学科分支越来越细,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编辑不但要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而且要及时了解其他学科的前沿动态,具备识别、鉴赏稿件学术质量的能力,才能更专业、更准确地对论文学术质量进行评判。另一方面,由于要与国际接轨,国家对学术期刊编排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严,随时掌握国家颁布的编辑相关规定,编辑如果只具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而不懂编辑出版专业知识,也是无法进行编辑工作的,只有熟悉、掌握编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编辑学方法和技巧,才能在审、编、校过程中发现来稿的闪光点及存在的问题。因此,建立自学的终身学习计划,是保障期刊质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现实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定期参加常规的各层次的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以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加强学习。

(1)对照专家复审意见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总结专家意见,重点将初审意见与专家的复审意见进行比对,从中找出自身在学科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进行相应的补充学习。对于这种有针对性的学习,编辑人员要持之以恒,形成一种习惯性的自觉行为。

(2)编辑每年必须撰写一定数量的论文。在写论文和过程中,自然会先去了解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结合自身的编辑实践,深入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这个要求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有“难度”才会有“高度”,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论文的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线,审编校质量的提高必然对论文的质量以及期刊影响力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期刊进入良性循环的运行轨道。

参考文献:

[1] 何洪英,李家林,朱丹等.论科技学术期刊论文的编辑初审[J].编辑学报,2007,19(1):17-19.

[2] 王萍,杨淑珍,于智龙等.科技期刊编辑初审对论文质量的影响[J].编辑学报,2011,23(10):414-415.

[3] 赵文义,王磊,杨琦.学术期刊编辑审稿行为的主体性分析[J].编辑学报,2008,20(5):382-383.

初一科技论文第2篇

一、活动主题

科技凝聚力量,创新点亮梦想

二、活动日期

2019年11月25日—2019年12月13日

三、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

1.启动仪式:

11月25日,国旗下讲话,简要传达活动方案,宣布科技节开幕。

责任部门:教务处    

科技节电子屏“泰山实验中学2019年科技节”、“科技凝聚力量,创新点亮梦想”

责任部门:团委

(二)系列活动

 1. 主题班会

全校各班召开一次“崇尚科学 创新未来”为主题的班会,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及要求,观看科技小视频(网址另行通知)。

活动时间:11月 25日下午第八节班会课

责任部门:政教处、团委、班主任

    2. 科普海报、科幻画绘制比赛

    参加对象:初一年级每班选送2—3件作品

    绘制要求:作品利用绘画形式表现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内容应反映科学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体现时代性、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版面设计合理,图文 并茂。参赛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参赛作品一律在规格为4开的纸质或是其它材料上绘制。在正面显目位置写上作品标题,右下角注明作者班级、姓名。

上交时间:12月 6日

责任部门:教务处、初一级部及美术组

3.生物小制作

活动一:胸外心脏按压急救培训

参加对象:初二年级各班

活动二: 参加对象:初一 — 初三年级每班选送3件作品。

作品要求:生态瓶、生物创意拼图(初一年级)

生物模型(初二、初三年级)

上交时间:12月 10日

     责任部门及负责人:教务处 生物教研组

    4. 地理小论文比赛

    参加对象:初一初二年级每班选送3篇作品

    论文要求:观察类、实验类、说明类均可。针对发现的某一现象,通过观察、实验、文字说明或图解等方式写一份小论文(不少于500字)。探究过程要完整,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等几个步骤;数据材料要准确,可附表格、图解、照片等。

    上交时间:12月 10日

    责任部门:教务处  地理教研组

      5. “高空落鸡蛋”擂台赛

活动内容:如何让一个生鸡蛋从3楼落下摔不碎。

评价参数:(1)摔不碎(2)所用包装材料质量轻(3))所用包装材料体积小。

    参加对象:初三年级每班选送1—2个方案。

    上交时间:12月 5日第八节

责任部门:教务处  物理教研组

6.科技大篷车进校园

12月10日下午(具体时间协调),泰安市科技馆组织大篷车进校园科普展。

责任部门:泰安市科技馆 教务处

(三)闭幕式

2019年12月16日,升旗仪式,宣布科技节闭幕,颁发各项目单项奖、“优秀组织奖”。

责任部门:教务处、团委

四、评奖方法及宣传表彰

      1. 各类活动设单项奖:每项比赛设一、二等奖若干名,分别奖励砥砺攀登卡学分5分、3分。

2. 团队设有组织奖:对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科技节活动的班级,将评选出最佳组织奖若干名,颁发奖状;最佳组织奖评选办法:以班级为单位,每参加一个项目或上交一件作品赋分1分,项目或制作获一、二、三等奖分别赋分为5分、3分、2分,团体一、二、三等奖分别赋分为10分、8分、6分,按总分高低排名取前若干名班级评为最佳组织奖。

3.各类活动结束后,学校组织评选“百名小小科学家”,表彰发给作者荣誉证书及奖品。

4.通过校园网站、橱窗等多途径展示在科技节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作品。

      5.选送科技幻想画、科技小发明、小论文等活动成果一等奖作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有关评比。

6、表彰区第?届科学“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四小活动评选先进集体及个人。

初一科技论文第3篇

1.名词化在英语科技论文中的文体功能 

2.2003—2012年中国优秀科技论文外流状况定量分析——以农业工程领域论文为例

3.以科技论文写作为导向的专业外语教学模式建构 

4.科技论文关键词的正确标引 

5.科技论文标题的结构和语言特征——以Science和Nature为例 

6.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

7.工科博士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建议

8.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9.科技论文引文量及篇幅对论文质量的影响分析

10.期刊编辑对科技论文创新性的把握

11.20年来中国大陆科技论文外流态势监测与评析

12.科技论文特别是中国科技论文的作用和评估探讨

13.2010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14.科技论文通信作者署名中的问题 

15.英语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范式研究

16.科技论文汉译英中若干问题分析

17.从《EI》收录谈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规范化写作

18.利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研究科技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19.科技论文写作的技巧与规范

20.科技论文摘要英译技巧

21.防范科技论文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的实践与思考

22.科技论文摘要写作中的一些问题及辨析

23.优先数字出版的科技论文DOI标注分析

24.科技论文摘要的编辑加工方法

25.创新是论文的灵魂——新时期科技论文写作新探

26.站在作者立场 做好编辑工作——由科技论文作者向科技期刊编辑角色转变的体会

27.科技论文中图表的加工和校对

28.网络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29.论科技论文的可视化发表与科技期刊的可视化出版

30.高效发表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31.科技论文摘要写作要略及常见问题辨析

32.我国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 

33.科技论文关键词的战略图分析

34.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与建议 

35.科技论文插图的可读性编辑加工

36.基于科学论证的科技论文初审探究

37.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及写作

38.科技论文中等同贡献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的署名问题

39.网络文献中单篇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分析

40.研究生科技论文汉译英文化负迁移探析

41.科技论文中实验研究的描述方法分析

42.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技巧

43.科技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4.提高高校科技论文SCI、EI、ISTP收录数的对策

45.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

46.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中的“不一致”现象

47.科技论文的特征与写作技巧

48.科技论文撰写的规范性与常见问题

49.例析科技论文为素材的高考生物学科命题策略

50.PDF文档视频和动画添加——科技论文可视化发表探讨  

51.科技论文引言的内容与形式

52.科技论文摘要写作与参考文献著录的探讨 

53.中文科技论文撰写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4.我国优秀科技论文外流的历史演进及对科技期刊的启示 

55.科技论文标题和摘要的英译

56.科技论文常见细节瑕疵及优化“三原则” 

57.硕士研究生科技论文常见问题的修改初探 

58.科技络发表的版权问题

59.浅析提高科技论文的可读性 

60.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探究式学习体系的思考与构建

61.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经济性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中美科技论文摘要对比分析

62.论科技论文插图的规范化与编辑角色  

63.不同类型科技论文评价指标对比分析 

64.科技论文插图形式的优化 

65.科技论文标题与摘要的英译 

66.科技论文表格中常见信息重复问题的编辑加工

67.科技论文关键词存在问题的探讨

68.科技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69.科技络发表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

70.开放存取科技论文的学术周期研究进展

71.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文体特征与写作范式

72.2008~2013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情况分析

73.参考文献引用错误是科技论文的严重缺陷

74.科技论文常见数据错误分析

75.科技论文评价方法实证比较研究

76.英语科技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

77.高校科技论文引证分析研究

78.科技论文外流文献经济损失估算模型建立及其应用

79.某医院2007—2009年发表医学科技论文统计分析

80.科技论文函数图优化案例分析 

81.科技论文分步编校法及注意事项 

82.科技论文评价标准初探

83.科技论文中数据问题的编辑审读技巧

84.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及写作

85.科技论文“通讯作者”检索问题及对策

86.科技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7.科学实验中科技论文未涵盖信息的在线

88.中国人名和地名的汉语拼音在科技论文英文翻译中拼写的审视

89.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常见错误分析

90.国外开放存取科技站的可用性特点和启示

91.科技论文的写作、编辑与发表

92.英文科技论文标题多维度特征研究——以SCI百篇高被引论文为例

93.科技论文摘要写作中常见错误辨析

94.科技论文引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95.欧美科技络共享的实践方式及发展特点

96.科技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

97.科技论文写作应重视的问题及基本要求

98.科技论文文内参考文献规范标注问题研究

初一科技论文第4篇

在现在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操作技能,采用任务驱动,强化学生的技术应用;但对技术所蕴藏的丰富文化信息挖掘不够,也不注重引导学生对技术背后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使得在课堂上学习获得的技术成为了一种冰冷、枯燥的工具,缺失了信息技术学科最起码的文化内涵。在轻视、放弃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文化素养培养的同时,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各种不良影响正逐渐影响着初中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教学理论相对薄弱。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比,教育研究的普及性及深度、广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技术更新快,学科教学研究把更多的注意力聚集于技术更新的学习与研究,而学科教学理论相对滞后,教师也缺乏信息文化素养方面的实践研究经验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学校与社会对信息技术学科认识存在偏差,部分人认为初中信息技术只是一门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副科”,没有必要关注其背后更多的内涵和文化建设。

二、信息文化素养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课堂进行信息文化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敏锐、准确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提炼,让信息技术学科文化成为学生喜欢了解、乐于探索的内容。初中信息文化素养培养是多方面的,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讲述其中的几条途径供参考。

1.与实际相结合,给课堂融入计算机硬件文化。

信息技术分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通常教师比较关注软件部分的教学。硬件部分无论从原理、结构上都是比较难的知识,因此,要将信息学科文化融入教学比较困难。教师在教学时融入实际的计算机硬件拆解和虚拟采购,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将计算机元件的价格、选型、外观等信息融入到教学中来,可以培养初中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笔者在课前预先准备了四台报废的计算机,将其拆解,并在各种硬件设备上贴上了名称标签,在操作课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并做好网上查找内容的任务清单,让学生在网上了解相关知识后,告诉学生虚拟购机的网址。学生根据已经了解的硬件设备特点和价格后,挑选自己喜爱的硬件进行虚拟购买。学生从这个虚拟购机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计算机硬件及其价格知识,取得了良好效果。注重包含现实意义的计算机知识的教学,能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计算机硬件文化有效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2.立足史料,关注技术背后文化的渗透。

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的思想体系、文化内涵和创造价值的认识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经常穿插计算机发展史料和IT界的风云人物及他们的小故事,这些信息技术史料的渗透,对学生所产生的感召力,比让学生多学几步操作技能更有深远的意义,学生能从诸如此类的史料文化中终生受益。如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编辑文字》,其编辑的文字内容是计算机发展史,笔者把这课分成两课时。第1课时设计如下:先让学生看史蒂夫•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演讲视频和演讲稿,以激起学生对于计算机发展史的兴趣,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最后让学生完成事先准备好的有关计算机发展史知识点的“分类游戏”,通过“分类游戏”,学生们进一步掌握计算机发展史。第2课时则用计算机发展史素材进行排版,引导学生在这些计算机史料之中体会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体会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人类文明的创造价值的风采,从而让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产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3.立足学科整合,有效开展文化渗透。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分为两部分,一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作为工具和载体,辅助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过程,用更加直观有趣的方法表现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点和难点,有静态媒体无法实现的优点。另外一方面,在其他学科里面有很多知识是与信息学相关的,在这些知识的教学时,结合计算机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的意义,使学生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获得智力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了解了知识背后的原理和学习意义。例如,计算机的数制转换通常是在初中数学课中出现,学生往往只能学习如何求解这些题目。实际上,这个内容可以融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引领学生理解在数字电路和计算机中,利用开关电路实现“0”和“1”运算和存储的原理,使学生在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轻松解答这类题目,理解这类题目的意义所在。

4.加强信息伦理道德的渗透。

由于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同时家用电脑、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硬件设备普及率非常高,多数初中学生可以非常容易获取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面对没有归类和屏蔽的网络社会,如何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必须基于学生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初中生需要有良好的信息道德观,善于区分信息的好坏,是学生信息文化素养重要的因素。在课程教学的同时,教师要逐步让学生知道如何辨别网络信息中的真实性,在信息时要遵守道德行为规范,要有责任心,共同维护网络;要让学生理解软件的版权问题,不能够通过网络剽窃;对网络的效率要有认识,错误的信息通过简单的传播会迅速造成恶劣的影响,无法控制,因此不可以传播虚假的信息;在教学中融入“知识产权”、“盗版”、“黑客”等涉及计算机网络安全和道德的内容,可以非常有效地将信息伦理道德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5.立足自我,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文化素养,才有可能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文化气息。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学科教研活动获得实践研究经验和理论指导,通过学习和总结形成必要的知识结构。教师备课要充分,不但要准备各种虚拟素材、实物素材,而且要对原理和方法追本溯源、引经据典,充分准备相关材料。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信息学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道德修养,掌握更多的计算机及网络相关知识,可以将这些融入日常教学中,达到提升学生素养的目标。

三、总结

初一科技论文第5篇

关 键 词:日本;STS;科学技术;文化

STS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是在因科学技术空前发展而对社会的正面作用和 负面影响日益明显的情况下,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进行理性思考的产物。正由于它深 刻地反映了时代的需要,所以一经产生便迅速扩展、普及到全世界范围。20世纪80年代初,ST S开始在日本传播,到90年代形成一定规模,并产生了较大影响。对于日本来说,STS是一门外 生型学科,同历史上吸收、消化外来新事物一样,STS的传播过程也是一个慢慢地融入日本既 有的社会文化土壤的过程。同时,回顾日本的科技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实在STS传入日本之 前,日本社会中已经存在一些便于STS传播的文化因素,为STS的到来和传播作了事先准备。本 文试从社会文化基础、理论准备、理科教育、环境问题等角度对日本STS传播问题进行探讨 。

一、 历史上注重吸收外来科技的文化传统-STS传播的文化基础

STS于20世纪中叶产生不是偶然的,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一方面,科技迅猛发展,并且日益渗 入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人类的物质文明获得空前的提高和发展,科技成为人们讴歌和依赖的力 量;另一方面,在经受了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环境与生态危机之后 ,人们面对日益暴露出来的科技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开始对科学的价值、技术的作用产生 了疑虑和困惑。20世纪60年代,形成了欧美学者所谓的“一种激进而出于理性的当代反科学 现象”或“反科学的文化运动”[1],让人们越来越关注现代科技可能带来的社会和 文化问题,从而促使人们对科技的反思。

从上述STS产生的背景可以看出,它首先发端于科技发达的西方国家,因为近代以来是以科技 发展为外在特征的西方工业文明主导的时代,科技已经渗透至西方社会生活的内核和基质;西 方社会在深受科技恩惠的同时,也同样关注科技的负面效应。而作为近代东方第一个依靠科 技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日本,虽然近代科技发展起步较晚,但由于其自身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包括科学技术)的特点,所以科技对日本社会的影响迅速加大和深入,成为日本社会文化中不 可缺少的因素。正是因为日本具有靠吸收外来科技发展本国国力的历史传统,因此,当科技的 负面影响日益显露时,日本社会自然就产生出引入解决科技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论-STS[ CD2]的要求。

近代以前,日本是一个在中国大陆文化影响下发展的后进国家,虽然早在绳纹式文化时代就 有了陶器、石器、纺织等原始的生产技术,却不曾拥有自己的科学。但是,日本人深深意识 到,“岛国的命运使日本没有独创文化的能力,只能贪婪地吸取外来文化,经过取舍、选择 ,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文化”[2]。从古至今,“日本民族都在为和异种民族、异质文 明的接触、同化而努力着”[3],这一点也突出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中。

日本最早的技术革命,起源于农业技术的变革。但是,日本农业技术的变革主要不是依靠 自身的缓慢积累,而是在先进的汉族大陆文化的强烈影响下发生的。公元前3世纪末,早已 跨入铁器时代的汉民族,把金属文化和农耕技术传入日本,使日本列岛上的居民得以跨越青 铜器时代,从新石器时代的绳纹式文化直接进入铁器时代。公元6—9世纪,中国古典科学伴 同佛教文化传入日本,在明治维新(1868)以前,属于汉学体系的中国古典科学在日本科学 史上居统治地位达千年之久。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中国文明在日本历史上所起 的作用,是难以估计的。”[4]依靠输入外来文化去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是贯穿在整 个日本文化史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从16世纪开始,日本开始接触西方近代科学。在“锁国”的背景下,日本以荷兰为渠道来吸 收西方科技文明,成为日本近代科学的胚胎-兰学兴起的契机。兰学家们通过翻译西方科 学书籍、结成学术团体以及进入西方学者在日本开设的学校学习等方式,不仅掌握了近代自 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而且受西方社会政治思潮的影响,成为变革日本社会的一支积极的革 命力量。明治维新后,以兰学家为代表的新知识阶层在国家的引导下,大规模地引进、发展 近代科学技术,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再次飞跃发展。

在近代以来的国家发展历程中,日本政府与国民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立国之本,它不仅影 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而要 求对之重新审视时,拥有融合外来文化悠久传统的日本社会具备了接受STS的文化基础。

二、 20世纪初期以来对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STS传播的理论准备

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在此之前,已经有其他学科从不同角 度把科学技术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比如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就是科学史和技术史; 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就是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就是科 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虽然STS与上述学科有着区别,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学科的研究为ST S研究作了理论准备。从20世纪初期开始,日本学者就已经从哲学角度来解释科学技术。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日本,其崭新的历史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研究科学技术论提 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被称为“日本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的《唯物全书》(66册),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发行的。1935年,户坂润发表的《科学论》被认为代表了战前日本 科学论研究的水平。由于他提出了科学是“历史的社会的客观存在”,“是知识在社会上被 普及,在历史上被继承的事实本身”[5]等观点,为日本科学技术论的研究和发展奠 定了基础。

在技术论方面,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展开了关于技术定义的讨论,出现了相川春喜关于技 术是劳动手段的体系的“体系说”和武谷三男关于技术是对客观规律的有意识的应用的手段 的“手段说”。无论是“体系说”还是“手段说”,都只是局限在生产实践的狭隘领域里讨 论问题。随着战后劳动手段的进步促成了社会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日本的技术 论研究也随之深入到技术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技术发展与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关系等 方面。

从历史角度研究科学技术方面,日本学者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注重科学史研究,做了许 多卓有成效的工作。1941年4月,为了探究科学史的本来面目,以便针砭时弊-抵制带有 国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色彩的通俗科学史宣传,一些进步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研究者创立 了日本科学史学会,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科学史、技术史研究的发展,并为保卫和发扬健康的 科学精神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此外,自1945年日本深受原子弹危害后,日本学者就开始关 注科学社会学,着重研究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与社会价值。

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日本出现了科学技术与自然之间、与社会之 间的深刻矛盾。一方面社会物质财富空前丰富,另一方面一系列社会公共问题严重威胁着人 类社会的稳定和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向何处去?围绕这一课题,日本学者开始拓展自己的视 野,从自然、人类、社会的广阔背景中对技术作统一的考察,把研究领域推向现代社会中的各 种实际问题,比如未来技术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等。由此可见,在STS传入日本之前,日 本学者已经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阐述,为STS的到来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 由偏重“技术”教育向重视“科学”教育的转变-STS传播的内在驱动

关于STS的学科内容,日本学者起初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作为教育内容的STS”-STS 教育,另一部分是“作为学术研究领域的STS”-STS研究[6],后来又加上了第三 部分,即“作为管理领域的STS”-STS管理。日本学者很重视STS教育和STS研究,尤其重 视STS教育。他们认为,STS教育是指把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成果,向广大市民( 包括科技和教育工作者)进行宣传和普及,使他们形成STS意识和相应的价值观,是具有自我 意志决定力的一种运动[7]。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在初等、中等教育领域中,STS教 育活动在科学教育(在日本指的是理科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中比较明显。而对于日本来说, 在STS传入之前,其理科教育经历了由重视“技术”教育向重视“科学”教育的转变, 在一定程度上为STS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迄今为止的100多年间,日本贯彻“教育立国”的方针,通过教育改革努力引进西方科学 技术,并在引进方向上进行过两个选择。一个是重视“科学”,即重视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 西方科学的精神,以培养国民科学的自然观、科学的社会观;另一个选择是重视“技术”, 即把自然科学只看做技术的手段,仅仅学习作为科学成果的技术,并以此作为引进的方向。 在上述的两次选择中,日本曾一度选择了第一种引进方向,主要是因为当时福泽谕吉等有留 学背景的启蒙运动家强烈主张在每个国民的意识中培植西欧式的科学的精神,对初期的明治 政府产生强大的影响。

但随着对国家意识形态控制的加强,并出于担心科学的精神、合理的思考会批判现行的体制 ,明治政府通过教育制度的变革,把“修身”(即传授国家主义道德科目)作为最重要的学 科,缩短理科的教育时间,其内容由培养科学的精神、科学的自然观转向传授零散性的科学 成果的片断,开始重视实用性的“技术”教育。对“技术”教育的偏重使日本教育重视效率 ,追求效率,讲究实用,而不善于注重知识的积累。二战后,受美国占领军当局的指令,日 本开始了彻底的教育改革,废除了国家对教育的统制,尊重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日本文部 省强调,“培养科学精神,使合理主义、实证主义深入地渗透到国民的生活和心理意识中, 更新国民的教养,提高其水平,打好建设新日本文化的基础”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实施新 教育制度的同时,增加理科教育的授课时间,实现由重视“技术”教育向重视“科学”教育 的回归。

STS作为一门跨世纪的新兴学科,对它的研究具有很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主要表 现之一就是它提出了新的教育观,其显著特点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和整体化,科学 技术和社会的密切结合,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技术素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型公民[8 ]。显然,STS教育观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而日本理科教育对“科学”教育的重 视,一定程度上呼应了STS教育的要求,为更好地理解STS、传播STS打下了一定基础。

四、 20世纪60年代以后环境教育的重视-STS传播的现实需要

二战以后,迅速发展的科技提高和发展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各参战国也依靠科技来实现 国家的复兴。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往往只看到科技的积极作用,因为它的负面影响还没有 大到引起人们重视的程度。20世纪60年代以后,产生了一些全球性的问题,人们就不能不重 视这个问题了,即科技是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其中,环境污染就是 代表性的事件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后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由局部性的污染扩大到全球性的 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地步。这也是STS兴起的重要背景之一。同许多国家一 样,日本也开展了环境教育运动,由于环境教育所涉及到的许多环境问题与科技有很密切的 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教育为STS教育作了铺垫。

从历史上看,日本的环境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公害教育。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经济开始 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以污染为代表的公害问题也随之发生。到了60年代后半期,以水俣病事 件、四日市废气事件、爱知糠油事件、富山痛痛病事件四大公害诉讼为标志,公民反对公害 运动达到了高潮,促进了环境行政变革。在政府的规划下,日本学校教育中以公害问 题为契机开始了最初的环境教育。70年代日本环境教育进入环境教育理念导入与实践 的探索时期。1975年,在日本创立了全国中小学环境对策研究会,同年,以大学为中心,成立了 环境教育研究会。在1977年的小学和初中、1978年的高中的教学大纲的修订中,对保护人类 的生存环境、资源和能源、尊重生命等与环境相关的教育内容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城市、生活型公害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日本政府和国民更加深刻 地认识到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1993年开始文部省开展了努力推进学校、家庭 、地区一体化的环境教育。1991年、1992年和1995年文部省陆续编辑出版了《环境教育指导 资料》,标志着日本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已经确立。同时,日本大学的环境学科数量大 大增加,基本覆盖了人与环境关系的各个领域。

由此可见,日本在STS传入之前,就进行了长期的、广泛的环境教育。通过这种环境教育,日本 民众较之以前对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与STS所提倡的重视科学 素养的教育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显然,在教育层面,日本的环境教育已经为STS做好了准备 。

以上从日本吸收外来科技的文化传统、对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重视“科学”教育的理科教 育、因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而兴起的环境教育着手,简单分析了STS在日本传播的有利文化 背景。但是,STS毕竟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如何与具有民族特征的 日本文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永忠,孙红岩,刘丽萍,等. 后现代主义科技观探析[J]. 自然辩证 法研究, 1997,13(3):5-8.

[2]中清元. 日本人与日本传统文化[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9: 30.

[3][HTRWM]永井享. 新日本论[M]. 三笠:三笠书房, 1937:275.[HTSS][ ZK)]

[4]汤因比,池田大作. 展望21世纪[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 :282-296.

[5][HTRWM]户坂润. 科学论[M]. 东京:社会思想研究会,1954:10.[HTSS ]

[6]小川正贤. STS教育概述[J]. 张明国,译. 哈尔滨师专学报, 1996(2 ):64.

初一科技论文第6篇

 

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将初等教育列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新兴专业,其历史非常短暂。教育部师范司[2003]4号文件《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对高中起点三年制初等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五大模块设置构想,即公共必修课模块、职业基础必修课模块、职业技能模块、选修课模块、小学教育实践模块等。我省正式将三年制初等教育列入高等教育体系也只有五年时间,高职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更为落后,至2009年4月才出台赣教师函 [2009]09号文件《江西省培养专科层次小学教师指导性课程方案(征求意见稿)》,该方案的课程设置也分为五大模块,即公共基础课、专业方向课、教师教育课、选修课、实践课等。从课程模块设置的分类来看,两者均显不足,教育部师范司的课程模块设置除第二、三、五模块的课程指向、目标相对清晰外,其他两大模块指向、目标仍不明确。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课程模块指向目标也未明晰化,仅据此难以认定各课程在服务培养目标中的作用与地位。

 

任何课程的改革都有三个基本支点:一是社会的需求,二是学科的体系,三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初等教育的课程从社会需求来看,立足点重在培养具有大专学历的农村小学教师;从学科体系来看,是要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新课改需求的情感、知识与能力的课程体系;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来看,要走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的课程设计,着眼于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进行课程改革,我们还必须明确课程改革是一个继承和创新并存的过程。英国有一位课程专家谈到课程的进度问题时认为:课程改革的量只要超过30%,这次改革就是理念再新再好,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教师有巨大的惯性。因此,初等教育课程设置必须注意继承性,即继承原中师及师专一些合理的课程。课程建设是不是科学的,还要看它是否有符合时代急需的创新内容。为此,初等教育课程设置在继承的基础上,应根据几十年的小学课程教育实践和教学改革的经验以及新课改的基本思想来进行创新设计,充分体现基础性、专业性、综合性。

 

王力邦教授认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者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在其大脑中所处的位置状况及相互联系,从而决定了学习者个人所特有的智力和能力。……‘不同的课程设置’影响最大。因为,即使是同类学校、同种专业,课程设置不同,学习者形成的知识结构亦有差异。”【1】那么,农村初等教育专业应构建什么样的结构模块呢?

 

农村初等教育的教师需要合格的职业品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普通知识、务实的教学技能和适用的教研能力。根据这一特点,三年制农村初等教育专业的课程按功能性标准分类,可设置为五大模块,即“五位”:品修课(职业品德课)、专修课(专业知识课)、普修课(普通知识课)、技修课(教学技能课)、研修课(教研能力课)。这五大模块(即“五位”)的课程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为培养合格的农村小学师资(即“一体”)服务,这就是本文所讲的“五位一体”的课程新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板块:品修课

 

即职业品德课,主要开设论语、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生心理健康、农村教育现状、职业规划等课程。课程指向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法律观、世界观、人生观、学生观、职业观、未来观等。本模块的职业品德知识犹如教师的“头脑”,能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指引“正确的方向”。

 

品修课只有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才能使个体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因此,品修课授课要以讲述理论为辅,以案例分析(用古今中外和生活中出现的鲜活事例印证)为主;课程考核以卷面考查为辅,以实践(通过个体实践来反思)验证为主。

 

第二板块:专修课

 

即专业知识课。农村初等教育培养的是文理兼通的农村复合型师资,即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数学等两课程的教学,其专业课程的开设可分三大类:一是文科类课程,主要开设汉语基础、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儿童文学、基础写作等课程;二是理科类课程,主要开设数学分析、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初等数论等课程;三是教育类课程,主要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材教法、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案例教学、教师口语等课程。其课程指向目标主要是培养农村师资够用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扎实的语、数学科专业知识,能解决小学语文、数学所涉及的知识点,能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适应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数学教学。

 

适用的专业知识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应熟练、完整、系统、扎实地掌握语文、数学两课程的知识。只有掌握适用的专业学科知识,才能很好驾驭教材、处理教材,才能完整准确、生动有效地传播知识,才能时刻面对和清晰解决小学生随时可能提出的疑惑,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小学生的思维。因此,这些课程是从事小学语文、数学两课程教学的内核课,其课程授课以讲透为原则,考核以考试为主。本模块的专业知识犹如教师的“心脏”,能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血液”。

 

第三板块:普修课

 

即普通知识课,主要开设民间文学、形式逻辑、美学基础、中国文化概论、中外文明史、中外历史常识、中外地理常识、中外影视作品赏析、竞赛组织与设计、自然科学概论、社会科学概论、人口资源环境、地球与空间科学、现代科技、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教师法、大学物理、大学化学、中外教育史、比较教育、交际心理学、社交礼仪、小学语文奥林匹克、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卫生与保健等课程。笔者甚至主张将《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等作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主要的综合普修课教材。其课程指向目标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基础学力,拓展其知识广度,促使其掌握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让其成为“杂家”,充分发挥其学习的自主权,同时适应其个性发展。广博的普通知识犹如教师的“丹田之气”,能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

 

教师广博的文化知识,能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2】农村小学教师的知识不在精深,而在广博。“宽口径,大学科”已成为培养农村小学教师的课程取向。季羡林在《我的读书经历》第七节中谈读书治学时明确指出:“要求知识面广,大概没有人反对。因为,不管你探究的范围多么窄狭,多么专门,只有在知识广博的基础上,你的眼光才能放远,你的研究才能深入。”教师广博的知识有利于开发小学生的心智,丰富他们的情感,活跃他们的思维,能满足小学生多方面的求知欲,也利于为师者从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普选课以选修为主,可规定最少选修20门课程,其课程考核以考查为主。

 

第四板块:技修课

 

即教学技能课,主要开设普通话、形体律动与舞蹈、视唱、歌曲演唱、合唱与指挥、器乐演奏、板报设计、手工制作、美术字、简笔画、剪纸、书法、小发明小制作、集体游戏、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其课程指向目标主要是培养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基本技能,主要包括音体美技能、语言技能、运用多媒体技能、教具制作与使用等等。

 

当今为数不少的农村小学教师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除他们的教学观念、方法存在问题之外,以上各技能的欠缺或不成熟更是主要因素。良好的教学技能既能激发人的学习情趣和动机,也能高效引导其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技修课要强调实用性、艺术性、示范性,考核时采用等级考试形式进行。良好的教学技能犹如教师的“灵巧双手”,是能“创作出许许多多优美的产品”的。

 

第五板块:研修课

 

即教研能力课,主要开设教育科研、教学艺术管理与实践、研究型学习、社会调查与实践、考试命题设计、教育实习等课程。这类课程是隐性课程,灵活性较大,重在个体钻研,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课程指向目标主要是培养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创造性能力,使其成为行动研究者,强调反思、探究、注重实践智慧的追寻,促使其具备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3】农村教师也不例外。新课标的执行本身就需要农村教师改变固有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教研能力。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职业选择时曾说: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独立地进行创造,是教师主体生命的本质写照。

 

这类课程前五门主要考核学生的教学科研能力,以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为主要考核形式。教育实习作为独特的研修课,重在考核学生经过实习体验来研究整合所学的一切知识、技能等,撰写实习报告,摸索并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素养。

 

以上五大课程板块,即“五位”,犹如人的头脑、心脏、丹田、双手、双脚,缺一不可;“一体”即好似一个健全的人体。其课时分配:品修课占5%,专修课占40%,普修课占27%,技修课占20%,研修课占8%。

 

一个好的课程结构必须要有灵活的评价体系与之相配应。“五位一体”的课程重点应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简洁地说:品修课注重实践评价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个体反思与他人考核相结合;专修课注重知识测试;普修课侧重知识检查;技修课注重过程演示与实际效果相结合,要重视动态性评价;研修课注重成果自我汇报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若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研修课达到一定的水准,可申请减免几门普修课科目中的考查。“五位一体”的课程设置还必须重视教材建设,针对原有教材一些合理的内容可沿用,陈旧的知识点要更替,新的研究成果和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要充实,新的课程教材要加以开发。

 

“五位一体”的课程结构的最大特点是让人明白了初等教育课程的课型,清楚了各课型在培养农村小学师资中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教者清清楚楚,学者明明白白,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可做到有的放矢。

初一科技论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初等 小学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现状 问题与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提高,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师范教育培养体制与培养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2000年以来,中等师范学校开始撤销、改制、合并或独立升格为师范专科或高职院校。

2005年3月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了松原职业技术学院,是松原市唯一的一所以高职教育为主的全日制高校。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是松原职业技术学院的传统品牌专业,2001年挂靠吉林师范大学分院,正式招收并培养专科层次的师范毕业生,学院成立以后经教育部批准保留了这一传统的专业。在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暴露了多方面的问题,仅就课程设置来说,与各高校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相比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我们感觉长此下去,这种差异势必会造成在小学师资培养规格认识上的混乱,使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建设难以深入发展,进而对小学师资培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我们对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认识不清,理解偏颇,因此,笔者以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系为例,研究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厘清我们的认识,进而更好地为搞好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一、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课程设置是教师培养的关键,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也直接影响能否培养适应社会经济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高素质小学教师。就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系的课程设置的现状来说,内容上,初等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分为四大模块:一是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英语、计算机、体育等;二是专业课程模块,由于小学教育具有启蒙性、基础性、综合性特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课程包括大学语文、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朗读与演讲、写字等;三是教育课程模块,它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水平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体现了教师教育特色,包括小学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法、教学技能微格训练、教师口语等;四是教育教学实践课程类模块,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突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基于一种实践的环境下开展的“直接性的教学活动,是精心安排参与者在有所控制的、通常在课堂真实的情境里,对课堂教学进行实践、观察、研究与分析活动”,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从课程形式上,松原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又可分为必修、选修两大类,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不仅有宽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任教学科上有广泛的适应性,同时在某一学科领域有较深厚的功底,学有专长,成为某一学科的研究者或骨干教师。侧重的方面即可通过分方向的选修来实现。选修类课程包括走进新课程,小学语文、数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等。

以上四类课程内容,各类课程学分差异比较大,公共基础课程模块类课程学分所占比例最低为20.5%,最高为40%;专业课程模块课程学分所占比例最低18%,最高为81.5%;教育课程模块课程学分所占比例最低为10%,最高为40%;教育教学实践课程类模块课程学分所占比例最低为10%,最高为20%。其中专业课程与教育课程相比,相差更为悬殊,比例为2∶1。由此可见,师范教育高职初等小学教育在培养未来小学教师基本规格理解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导致课程设置取向的明显不同。

透过松原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可以看出,师范教育系基于“定格在专科”的认识,在课程设置上,套用高等师范院校的模式,自觉不自觉地向传统的培养专科的高师课程标准看齐,以学科课程的专业知识水平作为衡量自身学术水平的标准。认为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的“高”起点和目标主要应体现在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如果不这样就无法凸显小学教育专业的高学术水平。基于这种办学思想的影响,“近年来师范教育系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导致不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理论性较强,而师范性和适应性相对较弱”。上述现象的出现,是松原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6年里,由于在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缺少理论指导和成型的借鉴模式,只能在一定的模式上参照过去高师、中师办学经验,或借鉴本科大学办小学教育专业的经验以及自己对小学教育实际需要的理解进行实践探索而造成的必然结果。

二、目前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出,目前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性轻师范性,在一定程度上穿新鞋走老路,沿袭中师的办学思想,套用高等院校的模式,课程设置存在着许多问题:

初一科技论文第8篇

【关键词】初级武警指挥院校 科研工作 结合点 管理

【中图分类号】E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079-02

武警初级院校是武警部队新时期、新阶段军事变革的重要骨干力量,肩负着培养基层军事指挥人才的重要任务。初级武警指挥院校和技术院校相比,由于其承担的教学任务的特殊性,科研工作呈现出自身特点,在科研工作的氛围、科研队伍的建设、科研经费的保障、技术力量的储备等方面,有明显的差距,科研工作层次较低。初级武警指挥院校如何根据人才培养和武警部队中心任务的需要,努力地开展军事科研工作,是我们急需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就武警部队初级指挥院校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科研工作应把握的结合点、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初级武警指挥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初级武警指挥院校,科研工作很大程度上在低层次徘徊,除受一些客观原因,如技术力量、设备器材、科研经费有限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为研而研

科研的目的不放在提高部队战斗力上,而是纸上谈兵,缺乏应有的调查和论证,研究出的成果,没有指导部队、院校的训练、作战和教学的价值,失去了科研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2.为应付而研

有些人员仅为了年终科研工作不被剃光头,东拼西抄,应付了事,失去了科研工作的真正意义。

3.为利而研

部分人员进行科研工作,仅仅为了晋职、晋级,获取个人利益、捞取筹码,缺失科研工作的真正目的。

4.不能立足自身科研条件,从实处、小处着眼,贪大喜功。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初级武警指挥院校在完成全国级、全军级的重点课题时难度通常会更大一些。科研工作不能立足自身的条件,从担负的教学任务、部队的训练实际入手,从实处、小处着眼,使科研工作与教学和训练实际脱钩。

5.科研意识淡薄,缺乏一支有战斗力的科研队伍。

一些院校认识不到位,紧抓教学中心工作不动摇,把科研工作摆在从属的地位,仅由科研工作主管部门去抓,科研工作处于半民间状态,凭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去拼打,很难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和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同时,教员把自己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总结出的经验不能及时梳理,对总结出的新观点,不能系统的总结,提升到理论高度,仅作为个人的教学心得,缺乏科研工作的意识。

二、初级武警指挥院校开展科研工作应把握的结合点

初级武警指挥院校的科研工作总体指导思想,必须以同志和主席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积极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以《院校科研管理暂行规定》为基本法规,以“打得赢”、“不变质”为目的,更好地为军队建设服务,为军事斗争准备服务。院校在科研工作中,应科教并举,以科研带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为指导。

在科研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初级武警指挥院校科研工作的特点,科研工作应注意把握以下四个结合点,以充分发挥和提高军事科研工作的效益。

1.技术创新与理论创新结合

军事科研工作不是单纯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也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技战结合,必须处理好技术创新与理论研究的关系。理论研究要先行,他是技术创新的探路人和先行者;技术创新又是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转化和具体体现;同时,理论研究又对技术创新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为补充。

2.研与用的结合

形成战斗力是军事科研工作的最终目标。如果我们的军事科研工作仅局限于,为技术革新而革新,为获取奖励而科研,不在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必将造成科研的极大浪费。要做到研与用的结合,在选题阶段就要瞄准部队实际,提供部队最需要的技术;在科研实践中要注意解决好规模生产问题,形成一定的技术标准,确保日后装备部队时批量生产;在形成成果后,要及时信息,让部队和有关部门了解新技术,并积极协助有关领导和部门做出“装备部队”或“技术储备”决策。

3.老装备与新技术结合

初级武警指挥院校受技术条件限制,难以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和研究。立足现有装备,做好老装备与新技术的结合,是我们军事科研工作的现实课题。首先,要了解和掌握新技术。其次,要深入部队执勤和训练一线,认清老装备在执行执勤、处突、反恐中心任务中暴露的缺陷和不足。利用新技术,改造老装备、改进训练方法,努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4.军地结合

初级武警指挥院校通常地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其周围有较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他们有较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设备器材。我们可以采取军地联合攻关、聘请技术专家指导、选送技术骨干进修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走军地结合的路子,努力提高初级武警指挥院校的科研效益。

三、提高初级武警指挥院校科研工作能力,应注重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

武警院校的基本任务,一是教学,二是科学研究。教学和科研并举是武警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完成科学研究这项基本任务,在搞好教学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管理,探索科学管理规律,提高管理水平。这对于推动教学、科研工作、促进院校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把科研和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教学和科研并举是初级武警指挥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有些院校认为科研非训练,不是院校工作的重点,只是科研部门的工作。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必须提高认识,把军事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摆在同等地位,将其列入党委的议事日程。

2.加强科研工作的队伍建设

搞好科研工作的队伍建设,是做好初级武警指挥院校的科研工作,完成科研任务的有力保证。没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就不会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注重和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是提高军校科学研究水平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

3.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营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氛围是加强初级武警指挥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在全院进一步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提高科研工作的自觉性,使教员从事科研不是因为某种外在压力或个人功利的被动行为。而是处于一种职业内在需求的主动自觉行为。

4.健全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

同志曾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军事科研的关键和根本同样是人才。提高思想认识,构建合理的科研工作的人才激励机制,应成为初级武警指挥院校建设新的战略任务。院校从政策上应向科研人才倾斜,对在科研上有重大突破、取得创新成果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打破论资排辈等陈旧落后的观念,惟

才是举,惟才是用,才能使科研人才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朱如珂.现代军校教学新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4

2 王殿仁、朱学宁.进一步理顺军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中国军事教育,2002(5)

初一科技论文第9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学生;能力培养

前言

初中物理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学习能力都有着较大的要求,有效的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对于学生这两项能力的培养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知识生动化与形象化的有效方法。通过物理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并消化课堂中学习的物理知识,也可以使初中物理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得到开发与深化。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已经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技能的培养,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价值的。

1、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探究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科学技术人才的要求,已经从单纯的理论要求提升到了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只有在具备科技知识的条件下,拥有强大的科研能力,才会被社会重用。物理教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各中学在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物理知识过程中,所以注重学生实验探究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学生的实验探究技能提高了,才能将知识加以更好更有效的利用,其科研创新精神也会在其运用知识的实践过程当中得以开发,为社会创造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好的个人发展。

2、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学生实验探究技能加强的对策

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技能的培养,主要应从教学手段的改变入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下面,我们就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验探究技能培养的教学方法进行阐述:

2.1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我国的教学活动当中,课堂教学是最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在课堂中起主导性作用,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知识的接收。因此,学生很少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只能以老师的思路为思路进行知识的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很难得到建立,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更是没有得到体现。因此,要通过初中物理教学来提高学生实验探究技能,就要从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起:

第一,选择最适宜的初中物理教材。就我国目前的初中物理教材使用情况来看,我国的初中物理教材多种多样,选择最适宜的教材已经成为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材选择时,要对各种版本的教材进行有效的对比与分析。

比如说初中常用的物理实验测量仪器的使用学习,这不仅是一项基本学习技能,也是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探究所必备的基本功。在进行测量前,要对测量仪器进行三查,第一仪器刻度是否平直,刻度均匀与否,刻度线是否清晰。第二,检查仪器刻度零的位置是否有磨损现象。第三,要明确两条刻线间的长度以及可以测量的最大范围。其次,在利用物理实验仪器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五点,第一,要准确认识仪器的零刻度与最小、最大刻度。第二,如刻度尺的使用,要使刻度尺平直地贴近被测物体。第三,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第四,要估计到最小刻度下一位。第五,正确记录测量数据。

第二,加强课堂教学。在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巧妙地对各种物理原理进行安排与讲解。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对重点理论或者难点理论的讲解,使一些相对深奥的物理原理得以引出,简单的物理规律可以由学生自己进行交流与理解。

初中物理有许多需要被证明的理论,具体例子如下。

例如,论证大气压强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过多的解释是不能产生较大的说服力的。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的重点,改变传统的说教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在这个问题中,利用饮料瓶吞气球的趣味实验能形象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具备发现身边实验工具,开发日常物理实验方法的能力,使学生的物理实验探究技能得到开发与提升,更好地投身于以后的物理学习。

2.2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老师是一个相对严厉的角色,对全体学生进行管理与监督。而想要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对学生的实验探究技能进行培养,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技能,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明确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当中起到引导性的作用,明确自己的引导人身份。另外,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对于物理实验探究技能的讨论与学习当中。这样,学生可以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学生的观点有悖于物理实验操作原则,教师可以进行修正,但最好不要进行批评与否定。对于学生产生的新的物理实验操作方法,教师要给予肯定,鼓励其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只有这样,在一个相对轻松的初中物理课堂氛围之下,学生才可以放开自己的思想,运用自己的物理实验技能去探索新的物理规律。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物理实验探究技能的高低对于学生学习物理专业知识与理论有直接影响。初中物理教师应当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出发点,创新教学方法,规范教学行为,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利用课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保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最大的开发。

参考文献:

[1] 严新贵.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凯里学院学报,2007(03).

[2] 周文华.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物理教学探讨,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