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美术作品鉴赏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3 15:18:10

美术作品鉴赏论文

美术作品鉴赏论文第1篇

关键词:当代 湖湘 艺术品鉴藏 美术鉴赏 教学创新

盛世兴藏。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质文明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要,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消费需求正日益高涨,文化产业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我国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已达7000万人,年交易额近200亿元,参与人员和成交额还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艺术品投资正成为与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并驾齐驱的三大投资方式之一,成为经济投资界的一大热点。当前,中国急需一大批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的艺术收藏家和经营管理者,他们需要博古通今、融会中西、需要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才能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可持续繁荣发展。

随着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不断深化,美术鉴赏教学已经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们适应未来社会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目前我国许多普通高校对美术欣赏教学体系并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相对于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美术鉴赏课程的地位,我们对美术欣赏教学体系的研究显得极度贫乏和不够深入。

针对当前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这种现状,同时为打造中国艺术品鉴赏教育平台,提升艺术品收藏家的鉴赏能力,以目前盛兴的艺术品鉴藏与投资为契机,分析目前高校美术鉴赏课实施的主要状况,探讨湖湘艺术品鉴藏在高校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适应现代教育需求。我们认为,当前作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美术鉴赏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进行美术鉴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发挥美术独特的教育价值寻找美术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要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积极借鉴美术鉴赏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化教学内容

高校美术鉴赏教学应该关注理论界的发展动态,引进新的研究成果,推进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公共选修课的美术鉴赏教学尽管属于一种通识性教育,与纯学术研究和专业教育深浅有别,但是,实践表明,一个学科的理论建设会制约或者促进该学科的课堂教学,理论的导向性和引领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譬如,什么是“鉴赏”?“鉴赏”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我们讲授美术鉴赏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所谓鉴赏,实际上包括鉴定与欣赏两个方面。鉴定主要指判定作品的真伪,应属鉴定学的范畴;欣赏,主要指品评作品的优劣,属艺术批评学的范畴。鉴定与欣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鉴定是建立在欣赏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懂得欣赏才能判断作品的真伪;欣赏又是鉴定的演进,高明的鉴定家必定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同时,鉴定着重于笔墨内涵、个性风格、文献考证等,而欣赏则重在艺术论析、气韵意境、审美价值等。收藏,主要包括收藏、流传、著录等方面。中国艺术品的鉴藏学问很深,范围很广。它以鉴定真伪为中心,旁涉欣赏、收藏、著录、考证等诸范畴。

目前不少高校的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是进行作品的介绍和赏析,忽视了艺术品的分析、鉴定、考证。这种美术鉴赏观念片面、明显滞后于学术界的理论研究。

二、加强美术鉴赏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联系,寻找美术鉴赏与高校学子在精神文化上的无缝对接,充实鲜活的教学内容

我们应以开放的文化心态从事美术鉴赏教学,阐述美术鉴赏的物质载体、审美特征与现代技术、文化生活的内在联系,讲出新意,讲出深度。事实上,美术鉴赏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还是实用的,要有“大美术”观念,它要不断进行创新,自然能够融入现代社会。美术所蕴含的古典精神不少也具有现代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充分挖掘美术的人文精神,就能突破时代的壁垒,生发出新的教学内容。将古典式的极限浪漫主义情怀与现代人文精神合观共视,教学内容变得鲜活灵动,就能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同。

三、从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来从事美术鉴赏,拓展教学内容

许多湖湘艺术品都是我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珍贵文物,美术教育既是艺术教育,也是民族文化教育,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价值。譬如,我们可以从湖湘艺术品的传承方式入手来讲授美术的文化特性。从这一角度来说,高校美术鉴赏教学是当代一种自觉抢救和保护文物的文化传承活动。可以预见,在未来的高校美术教学中,美术鉴赏的民族文化传承性会进一步受到重视,开辟出美术鉴赏教学的新路径。

四、精心凝练教学内容,建立三维立体化的教学板块,提高美术鉴赏教学实效

美术鉴赏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头绪繁多。一方面,美术鉴赏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优秀作品灿若繁星,艺术名家辈出。另一方面,美术鉴赏是一项融文学、历史甚至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面对内涵丰富、体系庞大的美术鉴赏教学体系,要求我们遵循教育规律,精心凝练教学内容,使之系统化、科学化。笔者以为,美术鉴赏教育由三个有机部分构成:首先是文学赏析教育,即介绍美术作品意境和叙事之美;其次是美术鉴赏教育,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造型、技法、色彩、风格之美;最后是文化传承教育,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与美术相关的政治、经济、民俗、宗教等内容,也就是阐述美术的文化生态环境。三者互为补充,彼此渗透,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美术鉴赏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文化和审美需求。

五、结合当代美术鉴赏的生存和传播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促进美术鉴赏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中国历史上,美术是广大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术既是公众审美需求,也包含着深刻的宗教仪式内容,它广泛生存于人们日常生活等公私文化空间。人们接受美术的渠道多种多样,除了欣赏绘画作品,还可以通过制作和欣赏民间剪纸、雕刻、刺绣等方式来接受美术。

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和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美术的生存方式与传播途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美术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方面,美术继续通过传统方式传播,另一方面,涌现出了更加便捷的传播手段,如影视、网络、光碟、手机等均成为美术的有效传播途径。这就要求高校的美术鉴赏教学,要从业已变化的外部条件出发,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引领学生进入古典艺术的殿堂,促进美术鉴赏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言以蔽之,高校美术鉴赏教学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美术生存条件的变化,充分利用湖湘艺术品鉴藏知识,深化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变革,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真正发挥美术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美术作品鉴赏论文第2篇

关键词:音乐鉴赏;理性;审美评价;探析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118-01

通过音乐鉴赏理论的掌握能够获得基本的音乐艺术审美素质,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一般音乐作品进行相关的审美评价,音乐作品的鉴赏与审美探析是更深层次接触音乐艺术文化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广大音乐爱好者对于音乐艺术文化的热爱情感,从而进一步推广音乐艺术。

一、音乐鉴赏中的理性探析

音乐艺术的理性认知与审美有利于深化观众在音乐艺术欣赏过程中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从音乐艺术所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内在情感思想等对作品进行分析,且在理论知识上加入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才能实现对于音乐作品的正确鉴赏与评价。在对音乐作品从艺术文化角度进行鉴赏时,应就其音乐风格、音乐体裁等进行分析。面对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其理性认知的内容也都不同,因此音乐鉴赏中的理性认知主要从两类音乐作品入手:

(一)针对声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声乐作品是由多种音乐创作元素融合的音乐艺术,其中音乐旋律及音乐歌词是其主要部分。在对该类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时,不能将歌词与旋律互相独立,应在两者结合的状态下,根据鉴赏者个人的音乐理论知识分析,形成一定的音乐艺术审美感受。

(二)针对器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在对器乐作品进行理性认知与审美鉴赏时需要同时考虑到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当时的情感以及创作目的等,相对声乐作品的鉴赏显得更加复杂深刻,音乐鉴赏课程主要围绕器乐作品的深入探析来开展,这对于欣赏者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个人的音乐思想情感要求都较高。

二、音乐鉴赏的审美探析

音乐作品的审美探析与一般的音乐评论不同,音乐评论更多考虑音乐理论逻辑在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而音乐审美探析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因音乐情感上的感受。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必须考虑多个艺术要素才能有效地提高个人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首先,就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音乐艺术形式、情感等进行思考,就音乐欣赏过程中有关音乐作品个人的思想情感进行思考与深入理解,在自己的音乐感受中再建与创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与内容;其次,在音乐感受基础上实现音乐艺术形式的再建与创新,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评价予以再次反馈。音乐艺术的审美鉴赏不是停留在对于某个音乐作品的单纯评价与结论,而是将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论认知与鉴赏者个人的音乐情感、听觉感受等结合,并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能力,使得音乐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达到进一步的深入。

三、如何对音乐作品进行理性的鉴赏与正确的审美评价

(一)注重音乐艺术文化欣赏。对音乐艺术的鉴赏首先需要对基本音乐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其次对丰富的音乐作品风格与类型进行深入了解,将音乐艺术融入于社会文化背景,,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音乐艺术鉴赏。

(二)注重音乐作品背景文化的融入。对音乐作品的评价与鉴赏并不是单一的专注于音乐演奏技巧,音乐作品本身必须包含有大量的音乐艺术文化背景,能够表现出一定的音乐知识深度与广度。因此,音乐鉴赏过程中不能缺少对音乐背景文化的导入,对于丰富音乐鉴赏知识,提高音乐审美品味至关重要。

(三)对多地区音乐文化元素以及民族音乐作品的了解。世界音乐艺术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形成了相当独立且富有地区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系统,在各个民族地区都拥有十分丰富的音乐资源,应作为音乐理性探析与审美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注重音乐鉴赏的实际效用性。随着音乐与艺术文化的不断累积与深入,音乐艺术的审美与鉴赏应与现实素材相接轨,音乐鉴赏过程中应注意音乐资源与素材的拓展,除了关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也要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鉴赏实践对实际音乐理性认知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进行提高。

(五)强化关于音乐作品的鉴赏与探析交流。音乐鉴赏过程中应首先就某个音乐作品的风格流派、文化背景等内容进行探讨与分析,每一个鉴赏者都是一个单独的鉴赏个体,通过沟通与交流能够让每个个体充分发挥与贡献自己对于的音乐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在讨论过程中获取其他的人的音乐感受,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欣赏者对于音乐作品内涵的多角度思考。

四、结语

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鉴赏并不是停留在单纯评价与结论,而是将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论认知与鉴赏者个人的音乐情感、听觉感受等结合,并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能力,使得音乐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达到进一步的深入。音乐鉴赏的过程更多地是从音乐艺术所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内在情感思想等进行分析,将音乐艺术的理性分析运用于音乐艺术鉴赏中,在理论知识上加入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才能实现对于音乐作品的正确鉴赏与评价。

参考文献:

[1]殷.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身体”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喻娟.音乐欣赏教学的美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5.

美术作品鉴赏论文第3篇

关键词:鉴赏;油画;审美;欣赏者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前言

当代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就应全面发展自己,除了扎实地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因为艺术鉴赏是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鉴赏课作为公共选修课。艺术鉴赏课的课时安排是有限的,油画鉴赏是艺术鉴赏的内容之一,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给学生介绍优秀作品的内容和创作背景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形成良好的鉴赏思维。本文主要依据美术鉴赏的过程来论述大学生该如何鉴赏油画作品。

油画鉴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欣赏,与油画创作一样,都是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所谓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作品感受、理解和批判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作品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油画鉴赏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受、理解与再创造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精神活动来正确认识艺术作品的。我们欣赏一幅优秀的油画作品,它不但能使人悦目,得到美的熏陶,而且会给人带来精神享受,有的作品还能引起观者和作者的精神共鸣。

美术鉴赏的过程

在当下的艺术市场中,油画作品卖得越来越“火”,价格越来越高,广大百姓也逐渐喜欢鉴赏和收藏油画。作为一名油画鉴赏者,怎样才能看懂一幅油画的内容和画家的思想呢?欣赏者在进行美术鉴赏过程中,一般分为几个步骤,文中主要论述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再创造这三个步骤,并针对每一个步骤都提出相关的鉴赏方法来引导欣赏者对油画作品进行鉴赏。

1、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指当欣赏者开始接触艺术作品时,就被艺术作品外在构成形式和内在情感意蕴所吸引和震撼。当欣赏者把注意力集中和停留在油画作品上时,审美注意就开始了,感知是审美的出发点。欣赏者欣赏油画时一般先是被画面色彩和构成形式所吸引,之后将情感移入到作品中。但审美感知不是某种单一或单纯的感知反应,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的心理诸功能、因素自由活动的结果。这一过程在时间上相当短促、迅速,具有直觉性的特征。

欣赏者在鉴赏油画的审美感知阶段,作品能让欣赏者迅速地获得艺术享受的满足感。这时欣赏者可以运用情感性欣赏法,因为艺术作品的构成存在形式是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欣赏者跟油画作品开始见面时一般不会用理性思维去深入思考、分析,而是去捕捉艺术作品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当然审美感知也需要欣赏者具备一定的欣赏眼光才能发现优秀的作品。大学生开始学习鉴赏油画作品时,一定要选择中外美术大师的代表作,因为这些大师的作品都是经过时代和历史的检验所保留下来的,也是各时代、各国最具有价值的艺术精品。我们只有多看优秀作品,加强文学艺术的修养,欣赏油画艺术的眼光才会越来越高。

2、审美理解

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审美理解是欣赏者能领悟作品的外在构成形式因素、内在情感指向与艺术魅力等。在鉴赏油画时,我们需要了解作品形成的时代特征,把握作品情感倾向,同时,还需理解与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画家人格以及艺术技巧。正如阿恩海姆所说,人观看对象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把知觉特征和刺激材料所暗示出的结构相对照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接受原刺激材料本身的过程”。[2]欣赏者面对油画作品时,一般是在以往经验的心理结构的基础上去判断和评价它。欣赏者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经验有关,还有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兴趣爱好、文化修养、个性倾向和气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欣赏者具有与艺术家相似的思想感情、文化学养和艺术修养,健康的心理等因素,那么他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这一阶段我们可以运用理智性欣赏法来对油画作品进行审美理解。如鉴赏写实主义油画一般是先理性地了解作品题材、产生的背景、丰富的内容情节和深刻的寓意等知识。鉴赏古典主义油画我们应站在历史的角度用人文主义精神和美术的造型知识去解读它们,还可以关注油画技法等问题。大学生运用理智性欣赏方法时应将理性与感性、情感与理智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当我们面对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时,首先会注意到她那“神秘”的微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都朝着你微笑,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之后欣赏者会发现画面是采用稳定的三角形构图,蒙娜丽莎那优美的双手和背景中静谧的山水都同她的微笑相协调、相呼应,整个画面流露出自然、优美、高雅的艺术气息。总体来说,它充分体现出达芬奇所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3、审美再创造

艺术鉴赏是一种再创造的行为,欣赏者的鉴赏活动是积极能动的精神创造。欣赏者应敢于抛开艺术家与批评家既定的规范框架指令,去大胆探索对作品的再创造性认识、批判等。我们可以在知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记忆和审美理想,对艺术形象加以想象和联想,使作品内容更丰富。

这一阶段欣赏者可以运用情感与理性综合的艺术欣赏方法,以直接感知性与分析研究性相结合而领略、理解艺术作品。在审美欣赏中,对作品内在意义的理解不是靠概念而是靠想象来联系的。想象是欣赏者在对油画作品的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把某些经验的东西提出来进行回忆、联想、类比,有很强的主动支配性,是具有综合统一性能的感性活动。当鉴赏立体主义油画、表现主义油画时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挖空心思去理解未表现出的和模糊不清的东西。因此,大学生要从古今中外的名画中品尝美,从生活中提炼美,之后再创造视觉美。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要想积累审美经验,就应该进行艺术形式感的专业训练,培养自己对艺术和美的感受能力。

结语

欣赏者每一次鉴赏油画作品都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艺术感悟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只要你对艺术充满热情,加强文学艺术的修养,充分运用和调动自己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对油画作品加以关注,多学习、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就能逐步练就出敏锐而准确的艺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著.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美术作品鉴赏论文第4篇

教师可以尝试一些整体化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将美术鉴赏教学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以及演讲等等相互结合,除此之外,要求教师可以再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以及直观性的绘画语言,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美术作品,领悟美术作品中的精华所在,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

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要充分利用多媒体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是集学生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于一身的科目,美术鉴赏课程并没有一个确切以及固定的答案,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上面来对高中学生进行正确和准确的引导,使自己的学生能够拓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目的。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发挥网络所具有的作用,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实施美术鉴赏课程的时候,高中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以及自己所具有的能力通过网络来进行反馈,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能够更好的实施美术欣赏。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等工具来设计自己的美术作品,在美术鉴赏课堂上面来展示给大家,使大家一起来欣赏以及评价他的作品,学生可以自己查找一些资料,组织和美术鉴赏课相关的课题内容,在课堂上面展开讨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的对请问题进行探索。

三、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要具有一定特色

美术教师能够建立起个性化的美术鉴赏教学,并且使其形成一定的规模,具有特色的美术鉴赏课程往往能够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使得课堂上和课堂之外的教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为审美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并且为学校实施美术教学以及设计教学提供基础,与此同时,还可以为城市美术教育教学提供一个发展契机,因此,新课程改革下开发具有特色的美术鉴赏教育教学能够使高中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并且在无形之中培养了高中学生创新意识。(本文来自于《现代阅读·教育版》杂志。《现代阅读·教育版》杂志简介详见)

四、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要创新作业

作业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手段,因此,想要保证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对作业进行创新,比如说,在思考以及讨论旅游景点门票、手套以及购物袋等等物品是否属于美术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产品会场景,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每一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学生代表就是美术作品设计人员,其他的学生就产品会参与的人员,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要将作品的造型、颜色以及功能等等设计理念为参会人员详细介绍。在这一个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对于自己所要表达的要点进行思考,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引导高中生完美并且充分的将自己所设计的作品展现出来。在学生表达自身思想的时候,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对主题进行讨论,在无形之中对于语文写作以及演讲起到了巩固、促进以及锻炼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与此同时,使美术鉴赏课堂作业完成效果更加完美。

五、总结

美术作品鉴赏论文第5篇

那么,美术鉴赏的性质又是什么呢,如果从学习文艺理论或美学的目的来谈,美术鉴赏的性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但是,从实际进行鉴赏的角度来看,它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美术鉴赏是美术作品发挥社会作用的重要环节。

因为任何一种美术作品,如果仅仅为创作者所占有,并不把它公诸于世,那么,这一美术作品的社会作用就无从发挥,再好的艺术作品也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没有艺术创作,就不会有艺术鉴赏,同样,没有艺术鉴赏,艺术创作也就失去了他存在的依据,失去了创作的意义。因此,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前者为后者提供对象,后者则是发挥艺术创作的社会作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第二,美术鉴赏和其它艺术鉴赏一样,是人们观赏艺术作品时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一方面是作品本身塑造的艺术形象,把观赏者带到了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艺术境界,激发起人们这样或那样的思想感情的波涛,另一方面观赏者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来理解或解释作品中的形象,有时甚至以自己的经验与认识去丰富和补充作品里的艺术的内涵。中外美术史上的许多优秀作品之所以百看不厌,耐人寻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能不断地激发起观赏者再创造的兴趣,使他们每看一次都有一些新的发现和体会,从而成为人们不断鉴赏的对象。

鉴赏者的生活经验愈丰富,艺术素养愈高,就越能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而对于一些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情况的美术作品,也会正确地加以鉴别,并给予恰当的评价。从以上的这些方面来讲,美术鉴赏实际上也是一种认识活动。作为艺术鉴赏对象的艺术作品,既是艺术家认识生活的成果,也是鉴赏者再认识的对象,只是这种认识活动具有它自己的特殊性,那就是观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与鉴别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精神活动,来正确地认识艺术作品,这也正是美术鉴赏的基本性质。

说完了美术鉴赏的性质,下面我再简单的谈一下鉴赏的作用。

一、美术鉴赏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

大家知道,人类生活的世界是极其广阔的,生活的内容是无比丰富的,但对每个人来说,不管他如何见多识广,也不可能观察和体验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然而,借助于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却可以使我们形象地接触到许多个人生活经历远远不能涉及的领域,如通过鉴赏中国各个时期各种样式的美术作品,都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从中了解到许许多多从书本上和个人经历所无法得到的生动而丰富的知识,至于外国的美术作品鉴赏更是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陌生而有趣的广阔世界,所以,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鉴赏,可以帮助人们周游世界,漫步历史,极大地扩大知识的领域。

二、美术鉴赏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从美术鉴赏的性质来说,美术鉴赏中的欣赏活动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它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活动。因此,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而提高认识,受到教育的过程,表现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同于纯粹抽象的理论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就是对人的思想情操的陶冶的过程,如金字塔,长城,让人觉得宏伟壮观,青铜艺术以及其它许多巧夺天工的工艺品,使人深深地感到我们祖国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灿烂,从而不断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思想感情的过程,其本身就是提高精神境界的过程。

三、美术鉴赏是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最重要的途径

马克思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的大众。多鉴赏一些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是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宏观的西方美术史角度来看:原始艺术有着一种幻想实用的祈愿的原始宗教效用;重观察,赞美人性,重和谐的古希腊艺术则是构筑了一个人神一元的世界,对于美的渴望得以充分地实现;宏伟、壮丽、崇高的古罗马艺术更加接近现实再现;中世纪的美术则成了宗教“启迪无知心灵”的工具;文艺复兴的艺术,回到了世俗的大地,对人的存在予以高度肯定,并且以古典理想的依托,焕发出迷人而又永恒的美学力量;个性、创新的现代艺术则视觉地体现了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强烈诉求。无论发现的愉悦,想像的多姿还是会心无言美的体验亦或东方与西方林林总总的事例都说明追求与提升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乃是美术的作用与目的所在。

由此可见,不论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还是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和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它都是通过一种以认识美和评价美为其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来进行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这种审美教育不仅有助于端正人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审美能力,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因此,美术鉴赏不仅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于德育和智育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术鉴赏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伯雄.《世界美术史》.山东美术出版社.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4]沈家华.《关于美术学科教育基础问题的思考》.

美术作品鉴赏论文第6篇

当代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就应全面发展自己,除了扎实地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因为艺术鉴赏是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鉴赏课作为公共选修课。艺术鉴赏课的课时安排是有限的,油画鉴赏是艺术鉴赏的内容之一,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给学生介绍优秀作品的内容和创作背景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形成良好的鉴赏思维。本文主要依据美术鉴赏的过程来论述大学生该如何鉴赏油画作品。

油画鉴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欣赏,与油画创作一样,都是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所谓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作品感受、理解和批判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作品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油画鉴赏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受、理解与再创造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精神活动来正确认识艺术作品的。我们欣赏一幅优秀的油画作品,它不但能使人悦目,得到美的熏陶,而且会给人带来精神享受,有的作品还能引起观者和作者的精神共鸣。

美术鉴赏的过程

在当下的艺术市场中,油画作品卖得越来越“火”,价格越来越高,广大百姓也逐渐喜欢鉴赏和收藏油画。作为一名油画鉴赏者,怎样才能看懂一幅油画的内容和画家的思想呢?欣赏者在进行美术鉴赏过程中,一般分为几个步骤,文中主要论述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再创造这三个步骤,并针对每一个步骤都提出相关的鉴赏方法来引导欣赏者对油画作品进行鉴赏。

1、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指当欣赏者开始接触艺术作品时,就被艺术作品外在构成形式和内在情感意蕴所吸引和震撼。当欣赏者把注意力集中和停留在油画作品上时,审美注意就开始了,感知是审美的出发点。欣赏者欣赏油画时一般先是被画面色彩和构成形式所吸引,之后将情感移入到作品中。但审美感知不是某种单一或单纯的感知反应,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的心理诸功能、因素自由活动的结果。这一过程在时间上相当短促、迅速,具有直觉性的特征。

欣赏者在鉴赏油画的审美感知阶段,作品能让欣赏者迅速地获得艺术享受的满足感。这时欣赏者可以运用情感性欣赏法,因为艺术作品的构成存在形式是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欣赏者跟油画作品开始见面时一般不会用理性思维去深入思考、分析,而是去捕捉艺术作品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当然审美感知也需要欣赏者具备一定的欣赏眼光才能发现优秀的作品。大学生开始学习鉴赏油画作品时,一定要选择中外美术大师的代表作,因为这些大师的作品都是经过时代和历史的检验所保留下来的,也是各时代、各国最具有价值的艺术精品。我们只有多看优秀作品,加强文学艺术的修养,欣赏油画艺术的眼光才会越来越高。

2、审美理解

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审美理解是欣赏者能领悟作品的外在构成形式因素、内在情感指向与艺术魅力等。在鉴赏油画时,我们需要了解作品形成的时代特征,把握作品情感倾向,同时,还需理解与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画家人格以及艺术技巧。正如阿恩海姆所说,人观看对象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把知觉特征和刺激材料所暗示出的结构相对照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接受原刺激材料本身的过程”。[2]欣赏者面对油画作品时,一般是在以往经验的心理结构的基础上去判断和评价它。欣赏者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经验有关,还有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兴趣爱好、文化修养、个性倾向和气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欣赏者具有与艺术家相似的思想感情、文化学养和艺术修养,健康的心理等因素,那么他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这一阶段我们可以运用理智性欣赏法来对油画作品进行审美理解。如鉴赏写实主义油画一般是先理性地了解作品题材、产生的背景、丰富的内容情节和深刻的寓意等知识。鉴赏古典主义油画我们应站在历史的角度用人文主义精神和美术的造型知识去解读它们,还可以关注油画技法等问题。大学生运用理智性欣赏方法时应将理性与感性、情感[dylw.net ]与理智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当我们面对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时,首先会注意到她那“神秘”的微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都朝着你微笑,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之后欣赏者会发现画面是采用稳定的三角形构图,蒙娜丽莎那优美的双手和背景中静谧的山水都同她的微笑相协调、相呼应,整个画面流露出自然、优美、高雅的艺术气息。总体来说,它充分体现出达芬奇所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3、审美再创造

艺术鉴赏是一种再创造的行为,欣赏者的鉴赏活动是积极能动的精神创造性行为。欣赏者应敢于抛开艺术家与批评家既定的规范框架指令,去大胆探索对作品的再创造性认识、批判等。我们可以在知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记忆和审美理想,对艺术形象加以想象和联想,使作品内容更丰富。

这一阶段欣赏者可以运用情感与理性综合的艺术欣赏方法,以直接感知性与分析研究性相结合而领略、理解艺术作品。在审美欣赏中,对作品内在意义的理解不是靠概念而是靠想象来联系的。想象是欣赏者在对油画作品的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把某些经验的东西提出来进行回忆、联想、类比,有很强的主动支配性,是具有综合统一性能的感性活动。当鉴赏立体主义油画、表现主义油画时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挖空心思去理解未表现出的和模糊不清的东西。因此,大学生要从古今中外的名画中品尝美,从生活中提炼美,之后再创造视觉美。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要想积累审美经验,就应该进行艺术形式感的专业训练,培养自己对艺术和美的感受能力。

结语

欣赏者每一次鉴赏油画作品都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艺术感悟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只要你对艺术充满热情,加强文学艺术的修养,充分运用和调动自己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对油画作品加以关注,多学习、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就能逐步练就出敏锐而准确的艺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著.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美术作品鉴赏论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鉴赏;有效教学

一、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它给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从课本到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美术课程的授课模式与授课秩序,使美术学习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然而面对目前竞争仍旧激烈的高考,在艺术类院校的召唤下,传统的高中教育和高考模式依旧影响着几乎所有学校,使高中美术课堂忽视了美术学科的本质与特点,并且由于对美术的“轻视”,许多学生依旧在美术课堂做着其他科目的作业、看其他书籍,更有甚者直接在上课时间睡觉。长此以往,将导致高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无法实现,艺术教育在高中阶段名存实亡。

二、构建高中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

1.教师方面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一定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难免对非必考科目有所轻忽,这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术鉴赏课程,使其了解美术不仅仅是画画、赏画,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内涵,是对其审美的一种提升,对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在鉴赏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对所鉴赏的作品有正确认识,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鉴赏作品,以免学生误入歧途以及被提前利益化。

(2)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多媒体和互联网等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善着教学方式。在美术鉴赏课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在美术鉴赏课堂的直观感受,直接的视觉刺激更能使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让课堂变“静”为“动”,使学生更加了解色彩世界的神奇,增强了直观性,降低了教学难度。并且通过多媒体教学,还能够使美术与音乐相结合,实现视听结合、情景交融,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深化其对作品的理解。

(3)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上,老师不仅要教授理论与技巧,引导学生欣赏好的作品,更应该组织学生结合理论,进行绘画实践。同时,安排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鉴赏,互相交流,或者组织学生参观画展等,使他们不仅能掌握美术鉴赏理论和一定的绘画技巧,还能真正理解怎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值得鉴赏的作品。

(4)开发特色美术鉴赏课程。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地域的不同、学校情况的差异,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以及自身优势,开发具有特色的美术鉴赏课程。

2.学生方面

(1)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有了学生的配合,老师的授课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美术鉴赏课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课堂上设置有趣的问题及讨论环节等,与学生形成积极互动,使学生真正了解、接受并喜爱美术鉴赏,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改变传统授课模式,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学生参与学习实践、课堂积极互动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诠释、用心体会、动情甄别,真正理解并爱上美术鉴赏,抛却偏见,发自内心地理解并欣赏美术之“美”,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自身素养。

(3)要教导学生走出理论课堂。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老师多以理论授课为主,教给学生鉴赏理论、绘画技巧理论,老师讲得枯燥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新课改后,在美育教育的指导下,教师的授课方式应当有所改变,要教导学生走出理论课堂进行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写生、参观画展、进行鉴赏交流等,这些都是不错的实践方式。

(4)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美术鉴赏说到底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因此,高中美术鉴赏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教育,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造型、构图、色彩、质材、肌理、线条等画面形式和内容进行自我体验,使其能够真正体会到作品中的美,能够深入发现并理解作品深邃而复杂的内蕴,进而提升自己对美术作品的判断力和鉴别力。

美术作品鉴赏论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鉴赏;有效教学

一、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它给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从课本到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美术课程的授课模式与授课秩序,使美术学习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然而面对目前竞争仍旧激烈的高考,在艺术类院校的召唤下,传统的高中教育和高考模式依旧影响着几乎所有学校,使高中美术课堂忽视了美术学科的本质与特点,并且由于对美术的“轻视”,许多学生依旧在美术课堂做着其他科目的作业、看其他书籍,更有甚者直接在上课时间睡觉。长此以往,将导致高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无法实现,艺术教育在高中阶段名存实亡。

二、构建高中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

1.教师方面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一定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难免对非必考科目有所轻忽,这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术鉴赏课程,使其了解美术不仅仅是画画、赏画,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内涵,是对其审美的一种提升,对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在鉴赏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对所鉴赏的作品有正确认识,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鉴赏作品,以免学生误入歧途以及被提前利益化。

(2)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多媒体和互联网等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善着教学方式。在美术鉴赏课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在美术鉴赏课堂的直观感受,直接的视觉刺激更能使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让课堂变“静”为“动”,使学生更加了解色彩世界的神奇,增强了直观性,降低了教学难度。并且通过多媒体教学,还能够使美术与音乐相结合,实现视听结合、情景交融,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深化其对作品的理解。

(3)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上,老师不仅要教授理论与技巧,引导学生欣赏好的作品,更应该组织学生结合理论,进行绘画实践。同时,安排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鉴赏,互相交流,或者组织学生参观画展等,使他们不仅能掌握美术鉴赏理论和一定的绘画技巧,还能真正理解怎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值得鉴赏的作品。

(4)开发特色美术鉴赏课程。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地域的不同、学校情况的差异,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以及自身优势,开发具有特色的美术鉴赏课程。

2.学生方面

(1)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有了学生的配合,老师的授课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美术鉴赏课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课堂上设置有趣的问题及讨论环节等,与学生形成积极互动,使学生真正了解、接受并喜爱美术鉴赏,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改变传统授课模式,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学生参与学习实践、课堂积极互动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诠释、用心体会、动情甄别,真正理解并爱上美术鉴赏,抛却偏见,发自内心地理解并欣赏美术之“美”,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自身素养。

(3)要教导学生走出理论课堂。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老师多以理论授课为主,教给学生鉴赏理论、绘画技巧理论,老师讲得枯燥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新课改后,在美育教育的指导下,教师的授课方式应当有所改变,要教导学生走出理论课堂进行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写生、参观画展、进行鉴赏交流等,这些都是不错的实践方式。

(4)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美术鉴赏说到底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因此,高中美术鉴赏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教育,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造型、构图、色彩、质材、肌理、线条等画面形式和内容进行自我体验,使其能够真正体会到作品中的美,能够深入发现并理解作品深邃而复杂的内蕴,进而提升自己对美术作品的判断力和鉴别力。

美术作品鉴赏论文第9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

1 前言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对学生讲解审美观念的内涵及其发展并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对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渐渐掌握各种美术作品的表达涵义,进而引导学生能够充分地运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日常生活及其美术作品当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新课程改革下,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也已成为教学行业主要的教学目的。在以上前提下,将科学、合理、有效、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应用到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当中,也显得十分有必要。

2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概述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行业的深入性渗透,高中的新课程标准中详细阐明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所具备的重要性质,并将其列入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当中。在以上基础上,针对传统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充分地将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探究教学多种优质的教学方式融入到美术教学当中,将美术课堂由静态转变为丰富多彩的动态形式,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并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喜爱度。另外,在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促进其对高中美术鉴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由此可见,在新课改下,通过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的大幅度改革与完善,在有效地加强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同时,还能合理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3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主要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发生了实质性改变,为了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通过对新媒体的合理应用,在课堂中设计一些小游戏、以相宜的音乐作衬托、开展各种美术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前提下,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如下几种:

3.1 作品比较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美术鉴赏课与初中相比有很大不同,美术作品具有较深的内涵,如美术中的抽象主义、写实主义、现实现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以及表现主义等,都成为高中美术鉴赏课教授的重点。这些美术鉴赏教材,较学生以前所学的美术知识而言,其艺术理论知识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专业性也比较强。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促进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作品比较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也必不可少。

3.2 交流探讨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也十分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此前提下,交流探讨教学法的应用也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交流探讨法应用于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时,其主要的步骤如下:(1)根据美术鉴赏的教材内容,提出并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2)学生、师生之间根据所设计的问题,以互动、交流的形式展开讨论;(3)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绘画作品临摹,以及对雕塑、工艺作品的触觉等活动中,使其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对各种美术作品进行感觉与鉴赏。交流探讨法的应用,通过互相交流与讨论,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也使学生更加乐意接受并积极参与,从而也促进了教学的效率。

3.3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应用

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时,其主要是通过不断的探索,与递进式的分析,再加上具有创造性意义的解释,使学生能够渐渐理解美术作品所赋予的含义。探究式美术鉴赏教学主要可分为三个步骤来实施:

(1)观察作品。通过对某一美术作品的展示,让学生感受见到此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并使其作较为具体的记录,或选择学生发言,详细阐述自己对此幅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2)分析作品。根据作品的结构、年代、类型、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作品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画家所在绘画时,采用的表现手法主要为什么,作品传递出的信息是什么,通过渐渐的引导与探究,使学生一步步加深对作品的了解。为了能够充分地让学生深入地鉴赏美术作品,此阶段可以进行适当地讨论;(3)判断作品。通过学生对某幅作品的深入了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再结合教师的讲解,对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再阐述自己是否喜欢此种表现手法,并详细作出说明。

3.4 演讲竞赛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也可应用演讲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之间围绕某个美术作品展开辩论,并分为两组,分别执不同的看法展开演讲或辩论。例如,将梵高的《麦田上的乌鸦》作为演讲课件,在使学生充分了解此幅作品表现手法,色彩运用的同时,让学生们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将具有代表性、较为贴合的两种观点提取出来,让学生分成两组,根据观点的不同展开竞赛与辩论。一组学生的观点认为:《麦田上的乌鸦》是梵高死亡的预言,图画的线条生硬,所表达出的主要是凄切、绝望、悲哀之情;另一组学生的观点认为:这幅画只是一幅暴风雨过后,风吹麦田的情况,所表达出的是雨后广阔、生机勃勃之情。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想像力、理解能力的同时,通过多元化,多方位、综合性的分析,以不同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4 结束语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对学生审美意识、美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也应该针对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积极、有效的完善,并通过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充分体现出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人文价值与艺术价值,进而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