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美术中班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2-02-13 06:56:22

美术中班教案

美术中班教案第1篇

一、现实:华丽外衣下的尴尬

1.体验不实后的无趣

美术是记录人类心灵深处的感悟的一种视觉艺术,这种感悟必须建立在对事物的深层体验上。美术档案夹所呈现的内容应是典型、客观、真实的,而现在美术教学中的模式化、概念化不断侵蚀着孩子们丰富而神奇的童话宝库。当我们在儿童画比赛时看到千人一面的太阳、大树,表情生硬的动物、人物时,再华丽的技法也掩饰不住语言的苍白。创作过程没有切实体验,也就不会产生打动人心的思路和素材。美术档案夹中如果都是这种作品,学生将会逐渐失去使用档案夹的兴趣。

2.原味不在后的无味

“档案夹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由于美术档案夹是由学生自己归纳、整理的,美术档案夹一定要体现出学生独特的个性。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统一规划、整体要求,在美术档案夹的建立和使用过程中缺乏师生、生生及家长方面的互动,没有真正做到把“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与课程和学生的发展保持一致”。长此以往,美术档案夹的使用会失去应有的味道,最终沦于无味。

3.繁忙经历后的无奈

我们知道美术档案夹这一评价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等方面起着较为突出的作用。但这一评价方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重点不在于档案夹的建立,而在于使用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和体验。现实却是我们往往只是存在建立档案夹的热情,由于时间、精力等种种原因缺乏对过程的体验,最终使美术档案夹的使用在繁忙过后归于平淡,甚至很有可能落于不了了之的无奈。

二、探索:小班化背景下童心的放飞

1.张扬个性,回归童真

小班化的核心在于“发展每一个,精彩每一个”,美术档案夹从建立到使用都应体现小班化的优势,充分展现每个学生的特点。笔者在运用档案夹的过程中构思了《我设计的美术档案夹》一课,学生知道了是在为自己设计成长记录袋,热情高涨,充分发挥他们那充满童真的想象,为档案夹的制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如有的学生提出在档案夹上贴上卡通画以增加亲切感,有的提议把档案夹做成各种形状,还有的想把档案夹做成多功能的,可以分类存放各种东西……制作完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与互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在一堂课的教学中,学生不仅明确了档案夹的作用和意义,为今后的教学评价作好了铺垫,还自己设计了学习工具,在档案夹的制作与实施中,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也根据学生的一些建议,指导他们设计出了符合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展现学生个性的档案夹。

2.以生为本,尊重童趣

世界上凡是做出过卓越成绩的杰出人才,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强烈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更应很好地在小班化教学的背景下把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结合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及校本教材《行知苑》的教学,笔者引导学生图文并茂地记录自己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童趣,使美术档案夹的完善过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并以此培养学生使用档案夹的兴趣,丰富其承载的功能。另外在建立美术档案夹的过程中,还采取学生喜闻乐见并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访问、游戏、音乐等形式,使学生在玩中了解自己目前的状态,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在完善美术档案夹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3.多维互动,放飞童心

在美术教学评价中要充分利用小班化在时空方面的优势,实现全员互动,有效实施个性化教育。笔者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如在艺术档案中采用“家长联系单”的形式,多运用一些如“你怎么画得这么好!”“我发现你是一个艺术天才!”这些充满激情的鼓励性语言,学生在家中也能受到父母的尊重,容易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重、自爱、自强的良好品质,学习的信心也会倍增。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多的了解,教师也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在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调对作品的描述和体察,强调关注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强调自我反思。在实际教学的评价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交流,关注、发现同学的闪光点,不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给对方打分数或等级上。否则不但无助于学生向他人学习,还往往会造成同学之间的攀比心理,只关注对方的缺点和不足,使评价变成互相挑毛病和指责。

4.发挥优势,回归童味

从语义分析上来看,档案夹,即英文“portfolio”,意为代表作选辑的意思。最初使用的是我们的画家及后来的摄影家,他们把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向预期的委托人展示。美术档案夹正是基于这样的原理,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代表作整理成册,以便科学、合理、全面地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并依此对学生作出发展性评价。

虽然美术档案夹的使用已经成为美术教学中重要的评价手段之一,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使美术档案夹发挥最大的育人功能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班化教学中学生多,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繁重,疲于应付,又何谈追踪分析。但小班化教育却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可能,教师在评价中应有针对性地对作品进行指导、分析,给出中肯、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帮助学生进行一些档案夹内容的筛选或辅以各种收集资料的手段,如为学生的作品装裱、拍照、刻录光盘,适当地为学生的作品写一些短评,对学生的成绩表示肯定等。这样,使美术档案夹的实施成为美术教学评价的常态,并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美术学习档案夹才会更丰富,才会回归童味而不流于形式。

三、展望:记录童年的原味,感受成长的快乐

美术中班教案第2篇

美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教师要鼓励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自己的方式勇于表现,勇于创作。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班美术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班美术活动1#活动目标:

1、运用搓、团圆、压扁等技能组合表现平面的花。

2、乐意积极动手塑造,体验成功的快乐。

3、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橡皮泥、泥工板、花朵图片、教师示范示意卡片。

活动过程:

1、欣赏花朵图片,感受花朵的美丽

"你喜欢这些花吗?为什么?"

2、引导幼儿复习花的构造

"每一朵花都是一家人,有花蕊妈妈,花瓣宝宝,和叶子爸爸。我们共同阅读他们是怎样排队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初步出示花的各部分并拼接。

3、教师示范塑造花朵

引导幼儿说说"花蕊妈妈可以用什么样的形状?花瓣宝宝要怎样围住花蕊妈妈?叶子爸爸的手要牵在哪里?"

步骤:(1)揉一揉,把泥揉软,再搓一搓,变成长条形

(2)一小团,揉一揉,团一团变圆形,再压一压变成"花蕊妈妈"

(3)剩下的分成几部分,分别揉一揉,搓一搓、压一压,变成自己想要的"花瓣宝宝"的造型,然后一一围在"花蕊妈妈"旁边。

(4)绿色的橡皮泥,揉一揉,团一团,压一压,变成"叶子爸爸"。

4、幼儿创作,教师提醒幼儿要先把橡皮泥揉软了,再进行创作,要注意把橡皮泥团光滑了。

鼓励幼儿创作出不同造型的花。

5、欣赏评价

重点引导幼儿欣赏花朵的造型,教师重点评价幼儿技能与创作表现。

教学反思:

1、教学准备的较充分,教学来源与生活实际,虽然没有实物,但是课件的制作却弥补了这一不足,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3、环境的创设合理,把幼儿带到了舒适的教学环境中,为教学营造了个好的氛围。

#小班美术活动2#活动目标:

1、认识树叶的颜色、形状和特征,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能力。

2、学习画树叶,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

3、游戏"帮树妈妈穿衣服",陶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关爱树木的意识。

活动重点:学会画树叶

活动难点:怎样帮树妈妈穿衣服才美丽

教师准备:树叶的实物,课件《美丽的树叶》,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

幼儿准备:彩色画笔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幼儿听儿歌《小松树快长大》进入课堂,教师问:"小树快长大离不开谁呀?"(树叶,树根,树干)"那大树的宝宝是谁呀?"(树叶)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学画树叶好不好呢?

二、观看树叶

1、教师出示树叶:几种形状不一的树叶:枫叶、竹叶、梧桐树叶、槐树叶、银杏树叶等。

2、让孩子观察树叶的颜色(红、黄、绿)

3、让孩子观察树叶的形状(扇形、心形、手掌型……)也可让孩子意会一下,不需要都说出形状的名字。

4、让孩子摸一摸树叶的构造(叶柄、叶脉、叶片)

5、导入画树叶

三、学画树叶

1、让孩子仔细观察教师示范画树叶的步骤

2、孩子学画,教师巡视指导

3、孩子练习画树叶

四、游戏"给树妈妈穿衣服"

1、教师播放课件《美丽的树叶》让孩子观看树叶的美丽。

2、大树因为有了树叶而美丽,可是寒冷的冬天到了,树叶都离开了树妈妈,大树不再那么好看,而小树叶多想念自己的妈妈呀!他们都想快快回到妈妈的身边,请小朋友帮帮他们好吗?

3、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让孩子在上面添画树叶,可以进行创意性的绘画,看谁画得最美丽。

4、作业展示:评选出好的作品进行鼓励表扬,把作业粘贴在好孩子园地上,以供大家观赏学习。

五、户外寻树叶

在音乐声中领孩子到外面去捡拾树叶。

#小班美术活动3#活动目标:

1、学习绘画小蜗牛。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春天的大背景图一张,水彩笔、油画棒、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背景图,老师讲述画面内容。

师:春天来了,红红的太阳照着大地,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着,小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着,地上的小草变绿了,五颜六色的花都开了。

(二)老师在大背景图上范画(边讲故事边画)

师:睡了一冬的小蜗牛也想出来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它从自己的房子里先伸出圆圆的小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将身体慢悠悠地爬出来,它坐在那,张着小嘴,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小蜗牛觉得一个人太孤单了,它想:要是能跟我的好朋友在一起,那该多好啊!我的好朋友在哪呢?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吗?

(三)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师:小蜗牛的朋友长得什么样呢?它和小蜗牛长得差不多,咱们来看看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师:它身上背着重重的房子,圆圆的头,一对短触角,一对长触角,一张小嘴,还有弯弯的身体。

提问:小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幼儿回答,老师可出示实物,如没有实物,老师在黑板上范画)

(四)幼儿在大背景图上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师:小蜗牛都等急了,咱们快来用画笔把它的朋友找出来,这样它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

(五)结束:小蜗牛看见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特别的高兴,来,咱们和小蜗牛一起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听音乐,做游戏)。

#小班美术活动4#活动目标

1、能顺利地画圆和放射性线条

2、能自主选择颜色给太阳涂色

3、感受太阳给大家带来的温暖

活动准备

教师范画、勾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谜语导入:一个勤劳小宝宝,天一亮就上工若有一日不见他,不是下雨就刮风

让幼儿猜出谜底(太阳)

(2)出示太阳。师:“今天,老师就把太阳宝宝请来了,你们看太阳宝宝怎么啦?”

(3)教师讲述太阳宝宝的光芒和笑脸到哪里去的故事。

师:太阳宝宝身上本来有许多漂亮的光芒,就在来幼儿园的路上,他遇见了一位太阳公公,太阳公公年纪大了,身上没有了光芒,生病了。于是,

太阳宝宝就把自己的光

芒全给了他。太阳宝宝的光芒给了太阳公公,他也就失去了笑脸。我们小朋友怎样来帮助太阳宝宝呢?

2、范画展示,引导孩子欣赏画面,学习装饰太阳宝宝

(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太阳宝宝的脸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红色的)它的光芒是什么样子的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表现太阳的光芒,说说:你想画什么样的光芒,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点、线和各种颜色来表现,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回

答,在操作纸上画一画,

帮助幼儿学习装饰的基本方法

3、交待绘画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用笔勾画出太阳宝宝的基本形象,然后用油画棒进行涂色

(2)鼓励幼儿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太阳光芒和太阳宝宝的笑脸

(3)教师交待绘画要求,提醒幼儿选择鲜艳的色彩装饰太阳宝宝

(4)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地在纸上进行装饰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示太阳宝宝,让幼儿说说:你最喜欢的太阳宝宝,并说出原因

绘画《暖暖的太阳》教学反思

太阳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亲身感觉到的事物,对于小班幼儿非常熟悉,幼儿也有感性的认识,因此本节课我以暖暖的太阳为主题,把

目标定位于通过绘画让幼儿在了解太阳的外形、颜色的基础上学习画圆及放射性的线条,学会自主选择颜色给太阳涂色,并让幼儿感受到太阳带给

大家的温暖。

教学亮点:

1、兴趣是的老师,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我用拟人化的手法,设计了太阳宝宝的光芒和笑脸到哪里去的故事,简短、生动的小故事,一

下就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同时还给幼儿进行了一次乐于助人的爱心教育,一举两得。

2、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许多启发性的问题,让幼儿根据问题,从具体的内容,有方向性地引导幼儿大

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对事物的认识,对太阳的外形、颜色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3、注意了幼儿绘画技能的培养。

小班幼儿才接解绘画,如何勾画,如何上色还是一张白纸,所以在这一环节,我进行了认真的示范和详细的

讲解,让幼儿进行了书空练习,从一开始就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启示:

1、长期以来,我们在上美术活动时都忽略语言方面的技巧,语言的感染力,和语言的精辟性。

一个有效的问题能引导幼儿乐学、好学,能引

导幼儿多看多思、各抒己见,发表出自己观点的问题。提问的导向性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找出新路,挖出新意。所以,教师不但要

在语言活动和要在教学中时刻注意提出有效性的问题,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有效,让幼儿能真正的去体会,去感受,去评析。

2、教师应充分地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这就须要给幼儿表达的充足的时间。

3、在幼儿绘画时,要鼓励幼儿大胆的作画,教师应注重活动的过程,而不要太过于注重结果。

#小班美术活动5#一、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紫三种颜色,学习使用彩色笔在一定的空间内涂色。

2、观察教师的示范,探索学习顺着一个方向细心地使用不同颜色的蜡笔涂色。

3、乐意使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涂色。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每人一盒彩色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

1、迁移使用蜡笔的经验。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说说:书上有什么?汽车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怎样做才能使这辆汽车变得比较漂亮呢?

教师:“小朋友想的方法都可以使汽车变漂亮。我也有一个方法,就是用不同颜色的油画棒给汽车穿上漂亮的衣服。”

2、引导幼儿观察画册第9页图形。

提问:画册中有几种图形?圆形是什么颜色?正方形是什么颜色?长方形是什么颜色?

除了有图形,你们还看到什么?小汽车,好看吗?现在,我们把它装饰漂亮,好吗?怎么装饰,要按要求来。你们看,汽车的什么地方是圆形?什么地方是长方形?什么地方是正方形?圆形的轮胎要涂红色,正方形的窗子要涂黄色,长方形的车身要涂紫色。

3、幼儿操作活动。

(1)教师提出涂色要求:

①要顺着一个方向涂色。

②涂色过程中要经常更换自己手中的蜡笔,让自己的颜色更加漂亮。

③注意尽量不要涂到外面。

(2)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教师观察幼儿是否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提醒大家细心地给汽车涂色。

4、音乐游戏:开汽车。

大家一个跟着一个排成一队长汽车,听着音乐边歌唱边向教室外开去。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小班美术活动方案设计【5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设计方案【5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方案设计方案5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实施方案【5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方案实施方案5篇

小班美术活动方案设计

小班美术活动方案设计方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活动方案5篇

小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5篇】

2020小班艺术活动方案【5篇】

美术中班教案第3篇

关键词: 校本课程 管理理论 实践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特色高中课程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小组的组建基于学校发展现状。国家教育中长期计划强调发展特色高中,我校作为许昌市唯一一家艺术特色高中,想突破如下办学瓶颈。

第一,学校只开设普通高中的文化课课程,艺术特色校本课程和艺术专业课处于零散不固定状态。

第二,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争抢课时”现象严重。物理等非高考科目教师以省和地方课时标准为依据抢占课时,强调学生完成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性;专业课教师强调学校要生存,必须大力发展专业优势,确保学校一枝独秀的艺术特色龙头地位。而领导班子认为学校要生存发展,文化课、专业课必须齐头并进,不能厚此薄彼,否则会影响学生高考,直接影响学校形象。可是,说服教师时,学校又拿不出现成的特色高中政策性课程标准作为依据,这需要我们“磨合”出一套符合校情的校本课程标准。

第三,特色高中的校本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没有固定的专业教材,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经验临时现编的,没有统一的进度和计划,学校课程管理比较松散。

第四,教师们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学校找不到相应的校本教研师资培训机构,也没有校本专业课高考备考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考核标准,因此,我们必须摸索出一条最优的与校本课程相适应的高考备考之路。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对象

为实现课题研究任务,我校组建了由校长、班主任、物理骨干教师和美术教师、校外专家等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校长任课题组组长和学校课程委员会主任,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领导保障和经济保障,并直接参与物理学科教学研究任务实践。课题研究小组成员职责明确,制订了比较全面的课题小组活动计划和工作纪律,确保课题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工作,按要求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和要求。针对课题研究对象,我们经过多次论证,选择了高中文科美术专业的三个实验班和两门课程,其中甲班与乙班学生入校时中招平均成绩相差30分,甲班的班主任由美术教师担任,丙班与甲、乙两个班分别在不同年级,其班主任由物理教师担任。在这三个班级中我们又分别选择了两门课程:一个是美术专业课,一个是物理文化课。总之,课题研究定位在我校拳头专业――美术特色专业上,涉及两个年级、两个学科、两个学科的班主任、同一年级两个成绩层次的样本班,主要目的是研究出最佳的学校课程系统,比较科学地设置文化课与校本专业课的课时比例,探索出比较成功的校本课程备考计划,以求得最优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课题计划的实施

课题研究目标和对象确立之后,课题小组制订了三年详尽的跟踪观察和研究计划。课题研究各阶段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与行动。

1.课题建队伍阶段(2010年5月―2010年9月)。具体工作如下: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根据研究方案,制订课题实施方案。

(2)组织研究人员进行理论学习。

(3)根据教师任课年段分工研读年段教材。

(4)制定问卷调查表,对部分师生进行调查,并分析、研究对策。

(5)建立资源库。

2.研究计划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1年2月)。主要抓计划落实、管理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时间落实。具体工作如下:

(1)组织人员进行理论学习。

(2)对记录数据进行梳理,集体备课,预设策略,教学实践,验证策略。

(3)不少于4次的外地学习交流。

(4)邀请专家对实施方案及策略进行论证,做好修正实践工作。

(5)撰写阶段性小结,研究人员撰写反思、案例、小报告等充实资源库。

3.修正课程阶段(2011年3月―2012年1月)。具体工作如下:

(1)按计划进一步实施。

(2)观察与反思撰写,每人不少于5篇,对比案例不少于4份,论文不少于两篇。

(3)再次邀请专家对形成的课程策略进行论证,形成第二阶段成果。

(4)充实资源库。

4.总结阶段(2012年2月―2013年12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完善资源库。

(2)归纳总结有效的课程策略。

(3)专题讲座。收集成绩、论文,汇编研究材料。

(4)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小组重点做如下要求:

一要求三个实验班的班主任把班级内每个学生的中招成绩作为首要研究资料和数据备案,要求他们每学期定时提交本班学生的详细学情,以及每学期家长会、学生座谈会的详尽记录。

二要求教务科在课题小组的帮助下,定时备案三个实验班的课程表,认真记录文化课、校本专业课的课时数。认真记录每学期聘任教师的姓名及教师的反应和授课情况。记录分析学生各类比赛、测试、考试成绩,认真记录每次考试班级在年级的排名,学科在年级的排名情况和相关数据。

三要求物理教师集体备课撰写高一高二每个学期学业水平测试的课程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纲要。要求以课本为主,降低教学难度,实施分层次教学,对考试成绩不同小组进行对比。

四要求三个班级的美术教师集体备课,撰写出《美术专业的课程纲要》。内容包括:三年美术备考的教学计划和色彩、素描、速写三门专业课教学阶段安排和考核的细节性要求。

五要求课题小组成员每月召开一次详细跟踪对比每个班课程计划执行情况的例会,认真记录各班研究过程中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反映的问题,认真记录课题组例会成员、班主任、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反映情况。认真梳理问题,以便调整或修改实施计划。

最后选派骨干教师到高校进修,回学校及时分享新鲜的知识与见闻;组织课题组成员到外地专业学校参观学习,进行专业经验交流,回学校及时与课题组成员对接课题存在的问题,制订出调整方案;请重点美院专家或高考备考专家到校讲学,不断拓宽课题小组成员和教师的眼界。

四、课题研究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课题研究中遇到了如下问题:

1.教师层面:因为是连续多年的跟踪,教师参与热情和认真程度不断变化。参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中途有更换,数据记录有时不完整。

2.操作层面:课题小组成员还没有掌握课题研究的正确方法,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处于粗浅阶段,不规范,对课题研究中发现的有些问题还没有能力完全解决。课题小组制订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人际阻力,有时一个很小的调整都要进行多次沟通,都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增加了课题小组工作的难度。

针对上述情况,课题小组积极寻求学校的支持,保证课题研究人员不调整,如确实需更换,及时对接任务,尽可能降低对课题研究的影响。我们积极向教育局教研部门请教,咨询课题研究专家,上网收集课题研究知识,学习成功经验和做法,使我们的研究更规范细致。针对遇到的困难,课题小组要求成员在例会上畅所欲言,互相鼓励,发挥正能量,并达成共识:做课题也是学做人,做课题也是增交际,做课题更使人长见识。

五、课题的成效与成绩

经过近三年的研究探索,课题小组在课题研究上完成了如下任务。

1.课题研究确保我校普通高中文化课物理、英语、数学等学科标准课时不减少,开足、开齐普通高中各门课程,使我校积极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消除非高考学科教师的顾虑。高一高二年级正常进行文化课教学直至高二河南省学业水平测试,全面落实物理等非高考文化课的普教教学任务。充分利用我校封闭管理的优势,高一下学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晚自习时间开设校本专业课程,高二物理等文化课学业水平测试之后,调整加强校本课程。

2.课题研究使我校建立了较为满意和完整的统揽普高文化课与专业校本课程的学校教学课程体系。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正常开设物理、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教学内容以初、高中知识衔接为主。高一下学期加开素描基础课,每周六节标准课时。高二年级上学期开素描提高课和速写课,保证六节标准课时。高二下学期至高三十月底开设色彩课程,每周八节标准课时。物理等文化课开课至学业水平测试,高三学年十一月前继续实行每周八节标准课时。十一月后开始美术小集训,每天下午半天全部开设美术专业课。十二月中旬开始全天的美术大集训直至美术高考。美术高考过后,全天上文化课至六月份高考前夕。

3.营造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加大了对教育教学的投入力度,为每位教师配发了笔记本电脑,每个班级配备了现代化的电子白板等电子教学设备,班级授课实现了“班班通”。在选用更为实用的外地校本教材的基础上,自编了我校初高中文化课衔接教材和艺术专业校本教材。

4.课题研究改变了我校学科考核机制。物理等文化课和艺术专业课的考核不再按学期进行,实行更为妥帖的打断结点式考试,使课程与考试结合得更妥帖。高三文化课备考模式,实行专业课三次模考模式。

5.课题研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文化课骨干教师和专业骨干教师。每学期都组织相关班主任和教师接受培训学习,组织教师外出写生,到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清华美院等学习进修,请中央美院教师培训部的教师到学校讲学。我们外派骨干教师到郑铁六中、襄樊24中、杭州国美高考培训画室、中央美院高考培训画室参观学习。针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限、不能适应学生冲刺重点美院的需要的现状,我们积极主动地探索多元办学模式,吸引社会高水平专业美术人才到校执教,专家的言传身教使学校办学取得了长足发展。我校承办了两届许昌市中小学生“成长杯”书法绘画摄影大赛暨艺术专业教师研讨会,我校作为艺术特色学校先进典型,向全市中小学校艺术教育进行了汇报展示,荣幸地被推选为许昌市教育书法家协会、美术协会的办公地点。

美术中班教案第4篇

几年来,胜利石油管理局滨南社区胜滨幼儿园(简称我园,下文同)的日常美术教学是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宝贵经验,在总结中查漏补缺,结合新纲要中对幼儿开展艺术活动时的各项要求和基本原则,坚持不懈的进行着美术办园特色的改进。在课程研究之初,幼儿园仅仅开展了以班级为单位的美术特色教学活动,几年的实践证明,仅仅依靠班级教师的力量,幼儿园的美术很难突出“特色”,于是在“班级美术教学与美术工作室互补、双赢”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引领下,我园开设了专门的美术工作室,本着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发展思路,结合幼儿园美术实际研讨设计园本美术特色课程、美术工作室提高美术修养课程,坚持“班级美术特色教学、美术工作室提高教学”两条路线的管理模式抓好园本美术,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模式和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推动美术办园向高层次发展。

一、走班级特色教学管理之路,尝试多种艺术形式促园本课程的完善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引导幼儿通过欣赏图片,聆听歌曲、歌剧、观看皮影戏,即兴的小游戏等手段,注重发展幼儿发散性思维,初步了解和尝试中外精粹的艺术形式;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生活化的材料,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其中大班教学重点是幼儿创意和空间思维的发展,中班教学重点是幼儿初步的欣赏能力、造型能力及幼儿大胆着色的能力。通过介乎于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运用棉签、毛笔、墨汁及彩墨表现出水墨淋漓的国画意境。通过金笔、银笔、炭笔等多样化的材料趣味性的表现不同质感物体。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穿插风格迥异的音乐,欣赏美轮美奂的图片,从视觉、听觉上开发幼儿,与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场景相结合,把幼儿的想象和审美能力充分调动起来,教师们将世界艺术和中国民间艺术的巧妙结合,并对幼儿进行恰当的影响,促使其欣赏艺术、创造艺术、热爱艺术,三年多的教学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整合式艺术——美术表现形式。

二、彩绘教学激发幼儿灵感善表现

彩绘是利用各种各样彩色的颜料在物体上进行绘画。幼儿园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一般是在纸上进行色彩的绘画。我们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在一切可用的材料上:旧衣服、鞋、纸箱、葫芦、纸盒、酒瓶,并且开设了专门的绘画墙,运用人体彩绘颜料进行面部和肢体的彩绘等,引导幼儿开展畅快淋漓的色彩创作活动。如:在教学活动《特别的我》中,教师首先引导幼儿初步体验行为艺术,旨在引导幼儿合作完成人体动态的描画以及对人体的装饰,请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并了解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因为,每一位幼儿都是非常特别的个体,他们的所思所想,都会通过行为表达出来,教师请幼儿听音乐,并创编动作,幼儿不但能进行单独创作,并且可以群体进行艺术创作,运用线条,图案或者色彩装饰所绘的人体并且画面涂底色。

幼儿在完成大幅的彩色绘画作品的过程中,不仅仅用行为体验了艺术,而且在游戏的情境中收获到快乐,体验自豪感和成就感,与同伴分享了成功的经验。

三、班级美术教学新意不断促幼儿施展艺术天分

幼儿园班级美术教学是以借形想象为基础的主题教学中进行的美术活动。活动中注重将模仿思维习惯逐渐变成创造思维习惯,引导幼儿从新的角度去突破、去思考。整合了艺术、社会、科学、语言和生活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鼓励幼儿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情感和个性,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施展艺术天分,在严密的思维引领中自由挥洒创意想象。教学活动的设计围绕幼儿生活,很好的将教学主题融入其中。如在主题“走近大师”活动中,引导幼儿欣赏荷兰著名画家蒙得里安的画,师生共同分析《红、黄、蓝的构成》作品中,画家画了什么?画中有什么样的线条和色块?想象蒙得里安作品的含义(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幼儿在欣赏了蒙得里安的部分作品以后,总结出这位画家喜欢用画格子的方法作画,启发幼儿:人们都很喜欢蒙得里安的画,喜欢格子的大方可爱,而且还把这些格子用到了生活的各个地方。在生活中你们见过用格子装饰的物品吗?人们把蒙得里安的格子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装饰在衣服、提包、鞋和其他地方,你们想自己试试吗?请小朋友设计自己喜爱的格子衣服、格子提包。教师为幼儿提供T恤衫等各种不同的日常生活用品,红、黄、蓝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色块即时贴、黑色线条等让幼儿自由选择创意制作。

四、创新蜡染教学有助幼儿体验成就感

蜡染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项瑰宝,蜡染的作品绚丽多彩,具有欣赏和收藏的价值,但是鉴于蜡染制作工序中的复杂性,和在幼儿园中操作具有不安全的因素。教师创新了蜡染的制作方法:将高温封蜡,改为用油画棒封蜡;将煮沸水上色,改为运用化纤丙烯颜料进行着色。并结合幼儿现有发展水平,进行扎染、蜡染综合教育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易于操作的艺术形式引起了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趣味扎染》中,教师准备了水桶、毛笔、丙烯颜料、针、线、剪刀、湿纸,旧体恤衫等。引导幼儿欣赏几件风格不同的扎染作品,请幼儿猜测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它们在布上形成的图案很特别,颜色也不均匀,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幼儿思考、讨论、教师介绍扎染这种中国民间艺术形式。首先介绍扎的方法:图案不是直接画在布上的,而是需要先把布扎起来。①抓扎:将T恤抓起来,整理呈降落伞状,并用绳捆住(有的小朋友捆的很紧,这样很好,下一步制作会出现好的效果。)②画出简单的图案:三角形、心形、花瓣形……用针线沿图案缝边,并抽紧,整理呈降落伞状,并用绳捆紧(有的小朋友图案画的太小或者太复杂,下一步制作就会比较困难)。然后介绍染的方法:用毛笔蘸丙烯颜料,在扎起的部位染色。(有的小朋友颜色用的少,水用的多,制作出的效果清淡秀丽。有的小朋友颜色用的多,水用的少,制作出的效果鲜艳凝重。)最后进行拆线处理,提醒小朋友拆线时,注意不要把颜色沾染在衣服上,用湿纸及时清理剪刀上的颜色,晾干已经着色的体恤。

美术中班教案第5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班班通;多媒体;音频系统;绿色扩声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9―0043―03

引言

根据最新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国家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与此同时,“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部2010年的重点工作安排》中,也明确提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制定构建覆盖城乡学校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的政策措施。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全面部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

由此可见,国家已经将教育信息化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这势必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重点关注。

从2008年开始试行的“班班通”工程就是教育信息化工程具体实施的项目之一。该项目中的教育信息化设备主要包括网络设备、视频设备、音频设备、控制设备四大类。怎么科学设计,合理配置好这四大类设备,是整个多媒体系统运行成败的关键。

由于前期国家缺乏统一的技术方案和指导实施标准,因此各省、市的“班班通”工程在具体实施时均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技术方案不科学,设备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既浪费了教育资源,也影响了正常教学。

我们对2009年辽宁、重庆等省市推行的“班班通”工程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下面就现行的“班班通”工程招标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谈谈我们的意见和看法,希望借此抛砖引玉,与教育技术专家共同探讨,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 当前“班班通”工程的方案设计不合理

“当前,国内一些院校在教学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重设备选型轻系统设计的误区”、“多媒体应用系统分类上大多是分开的,但在视听环境中,人们要求视听同步,效果和谐统一。”[1]任何一个称职的技术人员,在设计技术方案时,都应该充分考虑到系统内各个单元的合理、平衡和协调。

但遗憾的是,在对当前已经实施的“班班通”工程的考察中我们发现,由于没有规范标准的方案,不仅造成“班班通”工程的技术方案五花八门,配置混乱,而且90%的招标方案设计中存在较大技术缺陷,系统存在硬伤,造成整体效果差。原因是过分强调网络系统、视频系统、控制系统的功能,而严重忽视了音频系统的作用。

以辽宁省沈阳市2009年采购的7000多套“班班通”工程配置的产品为例,该项目单套设备造价达1.3万元,其中投影机、计算机、视频展示台、液晶书写屏等采用都是知名品牌,但音频设备却选用价值仅40元左右的有源音箱,这占不到整套设备总价的3‰。我们在辽宁的沈阳市、大连市,重庆的江北区、涪陵区考察的所有“班班通”项目,无一例外的,方案里只是一味突出视频,而忽略了音频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致命的技术缺陷,势必影响整个多媒体教室的教学质量和整体效果。更为严重的是,通过对重庆市江北区49所中小学645个教室的调查,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班班通”工程项目因为音频系统过于简陋,已经危害了师生身体健康,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 “班班通”工程中音频系统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人类最崇高的职业。他们的身心健康备受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据鹿道温等人对郑州市57中、金水区二小等学校共219名教师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咽炎患病率为100%。繁重的教学,嘈杂的环境,让老师嗓音嘶哑,身心疲惫。老师渴望有一种既先进实用又环保健康的扩声模式来保护的自己的嗓子。

另据调查,目前75%以上的中小学教室使用的扩声设备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刺耳的噪声,变调的歌声、失真的人声,含混的乐声,不仅伤害了学生的听觉听力,而且损伤了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力。学生也盼望有一种既先进实用又环保健康的扩声模式来拯救自己的耳朵。

“保护嗓子”和“拯救耳朵”都要求我们设计科学的音频系统,制定健康的扩声模式。

三 “班班通”工程中音频系统常见的技术盲点

评判音质的优劣一是主观标准,包括质的因素、量的因素、空间因素、语言清晰度四个方面;二是客观标准,包括声压级与声场均匀度、混响时间与声音明晰度两个方面。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对前述四个市(区)“班班通”招标方案中音频系统作了细致的研究和考察,我们发现所有音频系统不仅功放、音箱的产品技术参数设计不当,而且音箱的安装位置存在严重问题,造成声场不均,不仅不能满足教学实际需要,也不符合国家室内扩声的标准和要求。

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合理的设计导致了学校教学设备的管理混乱,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某些学校同一个教室内,出现了多达四套独立的扩声系统:计算机(带有源音箱)音频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有线电视音频系统,教师自备的便携式(小蜜蜂)扩声系统。因此无组织、无计划的重复投入造成的资源浪费,尤其应该引起我们方案决策者的反省和深思。

中央电教馆向全国电教系统推荐的《班班通综合解决方案》一书中,对班班通的定义是“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由此可见,真正意义的“班班通”要求的是信息“沟通”和“互通”。

遗憾的是,综观现阶段已经实施并运行的所有“班班通”工程,我们发现100%的“班班通”中的音频系统没有实现语音信息的“互通”, 而只是实现了“单通”,也就是音频设备只是被动的接受来自网络和其他音源设备的信号,从而无法与外界的语言信息进行交互。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根本没有考虑和解决由于网络传输引起的声音延迟、线路回音问题。

四 “班班通”工程中音频产品的质量堪忧

通过对上述四个市(区)“班班通”工程招标方案里音频系统中扩声产品的调查,我们发现80%在使用的扩声产品粗制滥造,电路噪声太大,对环境噪声也未做过滤,造成教室声学噪声加大,环境恶劣。最重要的是,中国CCC认证目录中第八条明确规定所有音频功率放大器必须进行强制性认证。但几乎所有的中标产品均未取得国家CCC认证。

以沈阳市2009年采购的7000多套班班通项目产品为例,该有源音箱与金属机柜相连,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容易造成电容击穿,导致人员伤亡。该方案造成的可能后果是:

1 损坏学生的听觉听力。台湾阳明大学认知神经心理学教授洪兰指出:听觉神经细胞坏死即不能再生,而且听觉神经细胞接收的声音分贝越高,越快坏死。听觉神经细胞持续接受89分贝2小就会坏死,而且每增加3分贝,坏死速度就增加1倍。该方案中第一排学生离音箱距离只有1―1.5米,按其设计扩声功率30W计算,前三排学生上课时所接收的声音将会达到80-85分贝,必定会对学生听力造成严重伤害。

2 造成学生神经衰弱。从电声学的角度看,正常谈话时语言的声功率约为1微瓦,大声讲话时可以增加到1毫瓦,与讲话人相距1米时平均声压级为65―75分贝。根据多年扩声系统的研究经验,结合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中、小学教室的语言扩声系统中,最科学合理的声音分贝数不应超过80分贝,否则会对师生造成生理、心理上的影响,如:心情焦虑不安、心情烦躁、无精打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等,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3 破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低劣的扩声设备必将带来刺耳的噪声,变调的歌声,失真的人声,含混的乐声,不仅伤害了学生的听觉听力,而且损伤了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力、感知力、创造力,不利于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和提高,更不利于国家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推广。

4 易引起教学事故和安全事故。由于该系统扩声产品未取得国家CCC认证,不符合国家安全和电磁兼容标准,不仅会对其他设备造成电磁干扰,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问题严重的容易引起火灾或人员伤亡事故。

五 “绿色扩声,健康教学”的理念、模式与标准

中央电教馆在《班班通综合解决方案》一书中推荐的“绿色扩声,健康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标准是在当前形势和技术条件下,最有利于保证教学效果,保护老师,又有利于学生健康并满足教学需要的音频系统方案。其主要产品有HT-PS05集成模式、HT-PS06增强模式、HT-PS08数字模式三种。新扩声模式在设计上更注重对学生音乐艺术细胞的培养,学生的MP3、MP4、随身听等便携式音源可以方便地连接到设备上,轻轻松松将沉闷的教室变成优美的音乐厅、欢快的OK厅。通过对“绿色扩声,健康教学”扩声新模式的产品在北京地区15所重点中学使用效果的调查表明,既有效保护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既迎合了家长对学生音乐艺术爱好的培养需要,又符合了国家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们认为“绿色扩声,健康教学”扩声的新标准就是“设计科学,使用方便,语音优美,乐音完美”。

1 设计科学。如前所述,中小学教室的语言扩声系统中,最科学合理的声音分贝数不应超过80分贝,过大就是噪音,是不健康的声音,会对师生造成生理、心理上的影响,我们要结合中小学校的典型教学环境,科学设计教学环境下的合理声功率,优化配置,系统力求科学、实用、安全、环保。

2 使用方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控制容易,操作简单,使用轻松;学生在班会和文娱活动中即插即用,操作容易,简单安全;网络通话无回音、无延迟,清晰流畅。

3 语音优美。语音优美是指语言信号经过扩声系统后,音质“清晰、自然、亮丽、丰满”。优美的语音可以让学生身心健康,轻松学习。

4 乐音完美。乐音完美是指音乐信号经过扩声系统后,音质“层次清晰,细节丰富,动感强烈、圆润动听”。 完美的音乐可以让学生陶冶情操、放松心情。

在“绿色扩声,健康教学”新扩声系统下,老师讲课时不需要刻意提高音量,就如平时跟朋友交谈一样即可。经系统扩声后,老师的声音清晰、自然地传送给每个学生,并且声场均匀,始终保持在75-78分贝(即相距1米时两人正常谈话的声压值)左右,教师可以轻松、自然地讲课,学生可以清楚、自在地听课,整个教学环境气氛和谐、亲切自然、环保健康,同时可以实现班与班之间的远程交互,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正是由于“绿色扩声,健康教学”新扩声模式的显著作用和完美效果,我们报请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尽快制定出“班班通”音频系统的行业标准,教育部教学仪器标准化委员会原则同意以HT-PS05集成模式、HT-PS06增强模式、HT-PS08数字模式三种产品的企产标准为基础制定《教育部班班通教学音频系统行业标准》,用于规范“班班通”教学音频系统的设计、生产、检测和使用。该标准目前正在起草中。

六 对当前“班班通”工程中音频系统的三点建议

基于上述内容,我们对今后的“班班通”工程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设备配置时一定要考虑方案的全局性、合理性和标准性。设计要有全局观,坚持科学合理、客观公平的原则,音、视频要不偏不倚,平衡协调,相得益彰,不能厚此薄彼,否则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效果;

第二,设备招标中一定要考虑合法性。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没有取得国家认证的产品,一律不得进入政府采购招标。所以,“班班通”工程的设备必须选用取得国家CCC认证的产品,在招标过程中应采用一票否决制;

第三,设备选型时一定要考虑环保性。教育信息化设备绿色节能一直都是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所以在设备选择时一定要优先考虑“绿色节能,健康教学”类设备,一方面有利于师生们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符合国家和国际社会对环保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钟晓流.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与评价[J]. 现代教育技术, 2010,(6):5-10.

美术中班教案第6篇

一、高等美术教育的断层

建国初,上海的高等美术教育可谓命运多舛。1952年,中央为大量培养技术和工程人员,开始仿照苏联模式进行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人文及艺术类学科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上海美专、苏州美专和山东大学艺术系在无锡合并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旋迁址南京,当时上海唯一的高等美术学府“上海美专”宣告结束,至此上海高等美术和工艺教育几乎成为空白,对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造成重创。除出版、电影等单位的队伍建制相对完整外,其它行业的设计人员捉襟见肘。文化、轻工、纺织等系统只得以“师傅带徒弟”及短期训练班的方式培训设计人员。

1956年,上海戏剧学院开设舞台美术专修科,分绘景、灯光、化妆三个班,学制一年半至两年。1962年成立舞台美术系,教师有孙浩然、贺天健、谢稚柳、闵希文、周本义、庄宝华、周锡保等。该系还曾开办短期的舞台美术专修班和戏曲舞台工作进修班。当时上海已无独立美术学院。上戏舞美系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上海美院”的作用。

1959年,中专学制的上海美术学校成立,并于第二年改组为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全校共含本科、预科和中专三种教育层次,其中本科设国画、油画、雕塑和工艺美术4个系。作为当时上海唯一的美术专门学校,吴大羽、周碧初、江寒汀、张充仁、涂克、哈定、李詠森、应野平等名师荟萃。工艺美术系教师包括丁浩、徐行、张雪父等。正当学校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之际,“”所导致的经济恶化却使刚刚显露生机的“上海美专”面临再次停顿的挫折。中央决定对“”以后“冒进”的学校全部采取“关、停、并、转”的措施,市委觉得就此关闭上海美专太过可惜,在多方努力下,国务院最终同意暂不解散这届本科,“办完为止”,但原预科和中专学生就此中断了继续深造的可能。上海美术高等教育至此仅留下一缕薪火余温。1961年,上海美专举办了第一届教学成绩汇报展览会,共展出作品285件,得到了社会各界较高的评价。1963年,上海美专还办过一届“上海市工艺美术训练班”(大专),提出“具有较高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能力,并熟悉制版、印刷的工艺过程”的培养目标,共分图案设计和展览布置两个方向。

以后若干年,关于恢复上海高等美术学院的呼吁并未停止,但最后都因历史条件无疾而终。1965年,上海文化局决定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市美术训练班、上海市美术学校一并结束。7月,上海美专唯一一届本科毕业,毕业展共展出作品86幅,其中商品包装、广告招贴37幅。毕业生被分配至出版、外贸、轻工、纺织、二轻等系统,剩余的上海市美术学校和上海市工艺美术训练班的学生以及55名教职员工一起并入到上海市轻工业局。上海美专解散后的第二年,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也停止招生。上海高等美术教育再次陷入空白。

二、艺术设计教育的分化

50年代末“”期间,上海艺术设计教育在中等专科院校层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以产品造型为主的工业设计教育由此萌芽。但由于中专院校多由轻工、文化、手工业、纺织等系统分别管理,所以起步不久就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分化趋势。

转折出现在1959年。中专学制的上海美术学校和上海轻工业学校的造型美术设计专业相继成立。上海美术学校(后变更为上海美专的中专部)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一是为上海文化系统的文化馆、俱乐部培养群众美术干部;二是为本市轻工业生产部门培养染织图案和产品包装设计从业人员;三是为中小学培养美术教师;四是为高等美术院校培养后备生,并决定从第二学年起分设国画、油画和工艺美术三科。

同一年,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开始起步。上海市轻工业学校成立了中专学制的“造型美术设计”专业,成为全国最早设立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学校。上海市轻工业局明确指出培养目标是“以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为主”。1960年,上海轻工业局属14个工业公司仅有专职产品美术设计人员35人,其中能够从事独立设计的仅10人。该专业的成立缓和了上海轻工业美术设计人才严重不足的局面。60年代初,专业名称陆续更改为“造型美术”和“美术设计”,办学层次也提升为了大专。美术设计系的师资比较雄厚,除著名画家黄幻吾担任系主任外,还有张英洪、陈方千、李银汀、吴祖慈等一批资深教师。课程设置包括基础图案、雕刻基础、器物造型、装潢概况、商品包装等。1962年,美术设计系举办了日用品造型和装饰设计作品展览会,一些作品突破了平面图案的传统观念,针对搪瓷、玻璃等产品造型做了许多改进。该校师生还积极参与了随后举办的几届上海实用美术和日用品美术展览。

1960年,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成立,系上海市二轻局所属的中专学校,学制三年。该校初始有24位专业教师和15位老艺人。1962年,上海工艺美术行业104名主要艺人的平均年龄为52岁,最高73岁,部分行业解放后几乎没有培养过新人。所以开办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的目的就是要应对艺人总体年事已高和新生力量不足的问题。该校针对性地陆续开设了玉石雕刻、象牙雕刻、织绣、漆雕、白木雕刻、黄杨木雕、工艺绘画、红木雕刻、玩具造型设计、绒绣、家具造型设计、刺绣、地毯设计等专业。从专业名称中不难得知,这时的“工艺美术”已基本等同于“特种工艺”,分科很细,具有明显的手工业职业教育性质。

1960年还有两所中专学校曾招收艺术设计类学生。上海出版学校(上海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前身)开办四年制美术班,培养出版和装帧方面的设计人才;上海纺织工业学校(后与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院合并)开办三年制美术图案专业,培养染织图案设计人才。

上海美术学校、上海轻工业学校造型美术专业以及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的成立,使上海艺术设计教育面临建国后最好的局面。只是好景不长,60年代初的经济恶化使艺术设计教育也陷入困厄。受此影响,上海出版学校和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院停办。上海美术学校停止招生,中专班多数学生被输送到了各文艺团体,成为舞台美术设计领域的骨干;预科班多数学生则成为上海轻工、造币和染织设计方面的中坚力量。

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由于国家出口创汇的需要,虽然也面临精简压缩的压力,但相对来说还是得到了一定发展。上海市手工业局在该校的整编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必须在贯彻精简压缩的原则下保存下来”。虽然招生数量压缩了一半,但该校在1962年至1966年间,通过开设新专业使学生和教职员数量获得了增长。1962年,该校举行了首次学生作品展览会,展出玉雕、象牙雕、木雕、绒绣、刺绣等工艺作品200余件。第二年,首届学生毕业后被输送到玉石雕刻厂、木器雕刻厂、绒绣厂、地毯厂、戏剧服装厂、瓷器彩绘厂等22个单位。工艺美校在60年代抢救和保存了一批濒临消亡的手工艺品种,提高了工艺美术创作的审美观念和设计意匠,对传承手工技艺、培养新生力量、推出时代新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建国后,上海高等美术院校招生层次偏低,专业规模小,更缺少以艺术设计为主旨的独立本科院校,成为制约设计发展的短板,不得不说是个重大的遗憾。为支撑工业生产和文化事业的现实需求,短期的职业培训成为一种常态性的替代措施。50年代末,艺术设计教育从中等院校起步,因主管部门的归口不同而分化为轻工业和工艺美术两种主要类型。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在上海轻专率先萌芽,并迅速形成特色和优势,而上海工艺美校也成为了上海持续办学时间最长的专业美术学校。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供稿)

参考文献:

[1] 邱瑞敏编:《世纪空间: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校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2] “上海市轻工业局关于上海市轻工业学校专业设置方向和1960年招生名额分配的通知”,1960年,上海档案馆藏,B163-2-1008。

[3] 上海市轻工业局关于产品美术设计工作的管理情况”,“1964年,上海档案馆藏,B163-2-1819。

[4] “上海市轻工业学校关于报送职工名册的报告”,1962年,上海档案馆藏,B163-1-1036。

美术中班教案第7篇

体艺2+1活动方案一一、指导思想

根据湖南省《关于开展创建体育、艺术2+1项目学校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娄底市教育局为抓好体育艺术2+1试点学校的工作安排,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倡导我参与、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的运动理念和我欣赏、我创造、我展示、我成功的艺术思想,让学生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和艺术项目,培养学生对体育和艺术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生活情趣,形成健全人格,让每一颗心灵都快乐,让每一个学生都幸福成长。

二、实施原则

1、全面发展的原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艺术理念为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体艺技能的内容、方法体系,有效开发体育、美育功能。

2、激发主体发展积极性原则:学生是主体,按新课改的要求,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艺术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积累和磨炼,长见识、得乐趣,从而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3、全员参与的原则: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以

发挥,特长得以发展,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促进共同发展。

4、校内外相结合的原则:校内教育为主,校外教育为辅,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为先导,充分发挥社区教育、校外教育优势资源,正确引导家庭、社会教育观念,共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5、发展特色的原则:张扬个性,发展特长;进一步拓展教育的空间,促使学生发展特长,学校发展特色,从而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育质量。

三、实施办法

1、教导处召开音体美教研组长会,广泛征求艺体教师意见,制定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和学生申请考核表。

2、召开音体美教师和班主任会,布置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和填写学生申请考核表的有关事宜。

3、班主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项目,填写学生申请考核表;鼓励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校外辅导、学校兴趣小组、自主学习及家庭教育等方式、途径进行技能学习;班主任负责抓好落实。

4、音体美教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组建鼓乐、舞蹈、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书法、剪纸等各类兴趣小组,利用下午第八节课后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

5、教导处及时对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展开检查,灵活增减活动项目,对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加强引导、加大投入,从而逐步形成学

校的特色。

6、选择恰当时机对学生的体育、艺术2+1项目技能水平进行评价、认定。

四、评价、认定办法

1、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最低限度)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活动兴趣,树立学生的成功意识与心态。

2、体育、艺术2+1项目的认定采取本人现场表演、专家测试和证书认定的办法。

3、体育、艺术2+1项目的认定,主要由班主任和艺体教师负责,认定时主要以技能为主,同时参考学生的兴趣态度及知识的修养等表现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4、学生获得项目认定后,学校将学生的认定结果记录在册、备案。

五、项目选择

2+1项目的选项,原则上按教育部颁发的2+1项目技能标准由学生自主选择。根据我校实际,确定以下项目为首选项目:

1、体育类:艺术体操、跳绳、耐久跑、短跑、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实心球

2、艺术类: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国画、素描、儿剪纸、十字绣、声乐、舞蹈、器乐、棋艺、诵读、计算机

六、组织领导

组 长:胡卫龙

副组长:颜彪

成 员:李惠桂 胡辉珍 李晨光 蒋鲜飞 肖灿 音、体、美教师 各班班主任

体艺2+1活动方案二一、指导思想

实施体育、艺术 2+1 项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为宗旨, 以深化体育、 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 以建设有特色的体育、 艺术课程为基础,树立终身体育思想,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体育、艺术活动内容 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本目标

1.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和人生艺术素养提升,促进 人格完善,增强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促使知识、情感、行为和谐发展。

2. 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选择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为学生构筑一个资源 共享、平等、愉快的活动空间,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富有挑战性的人文环境。

3. 涌现一批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有一定科研能力,掌握活动设计、组织和 指导方法,一专多能,有较高专业水平与能力的领导和教师。

4. 探索校园文化、社会文化在文体活动中的可利用资源,以及课内外、校 内外互动关系。

5. 探索活动项目实施标准评价体系。

三、活动内容

根据学校特点,将2+1项目分为共性项目与个性项目。要求:共性项目 人人参与,个性项目自主选择。

1. 大课间活动(共性项目) 充分利用每天上午 30 分钟体育锻炼大课间时间,进行广播操(七彩阳光)、 古诗韵律操、五祖拳、集体跳大绳、灵娃表情秀等形式的活动。

2.2+1项目活动 (1)体育类项目 田径、乒乓球、篮球、气排球、象棋、围棋类等,活动地点为田径场、乒乓 球室、后多媒体室。

(2)艺术类项目 声乐、器乐、舞蹈、书法、绘画等,活动地点为音乐室、舞蹈房、书画室等 专用场所。

(3)拓展项目 在学校网站上开辟2+1 项目专栏,充实活动内容,利用校园网、班级多 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以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内容感染学生、熏陶学生,让学生 得到更大发展。

体育欣赏(网络、电视),如观看体育专题片、NBA 节目、中超乒乓球赛等; 艺术欣赏(网络、电视、录音),如观看舞蹈节目、听演唱、观看其它艺术表演 等。

3. 开展主题活动 定期开展丰富多彩、小型多样的艺体活动。

运动类:田径运动会、球类、棋类、广播操比赛等; 艺术类:

六一文娱演出、艺术节、书法绘画作品展、板报墙报手抄报展、 手工制作大赛等。

四、组织领导

1. 领导小组 为全面指导我校体育艺术 2+1 项目的实施,制定有效的制度和措施, 加强管理,合理协调,特成立灵水中心小学体育艺术 2+1 项目实施领导小 组。

组 长:

成 员:

2. 指导小组 为有针对性的指导体育艺术各项目的具体实施,培训组织教师的指导能力, 成立灵水中心小学体育艺术 2+1 项目实施指导小组。

(1)体育类别 组 长:

成 员:

(2)艺术类别 组 长:

成 员:

五、活动时间和师资

1.课堂教学时间。这是开展体艺 2+1 活动的主渠道,也是确保体艺 2+1 活 动全面开展和实施效果的基本保障。实施主体(也是责任人):体艺教师。

2.每天 30 分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实施主体(也是责任人):班主任。

3.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时间。实施主体(也是责任人):体艺教师和外聘 教师。

六、 活动要求

根据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采用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的措施。各班班主任为 活动的具体组织者,体育、艺术专职教师为活动的指导者,领导小组成员为活动 的检查者。在每次活动时,要确保既有组织者的全程带班,又有指导者的适时指 导,还有检查者的必要督促,以真正提高活动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活动保障

1、开足音、体、美等课程,并尽可能安排专职教师,严禁挤占音、体、美 课等现象发生。

2、体育艺术老师等自觉把体育、艺术 2+1 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之一 纳入教学计划,班主任、任课教师等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督促。

3、加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体育艺术老师要重视体 育、艺 术 2+1 项目的技能测试,每学期进行一次,及时与班主任沟通,最终给每个学 生进行成绩评定。

八、项目评价

认真做好体育艺术 2+1项目的评价工作。学校成立由体育教师、音乐教 师、美术教师和班主任联合组成的体育、艺术 2+1 项目多个评价小组,根 据《2+1 项目体育与艺术技能标准》,由学校在学期末安排时间进行评 价。 1.2+1 项目的评定工作,由学校组织认定。评定工作由校长负责,教导 处组织班主任及专业教师实施。技能标准力求简明易行,体现激励机制,鼓励学 生积极参与,允许复评,努力达标。

2.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2+1 项目达标活动,应鼓励学生通过体育艺术课 程的学习,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社会文体活动及家庭教育等多种方式,获得项目 评定等级。

3.2+1 项目的年度评价中应参考学生的兴趣、态度、知识的修养等全面 表现,以促进学生对项目的关注,并终身受益。

4.评定可采取本人现场表演、创作和测试等方法进行。美术类还应按标准规 定数量的作品进行认定。学生获得项目认定后,可由学校在素质报告中,设 2+1 项目认定专栏加以评定。

体艺2+1活动方案三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精神为指导,以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促使课外文体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目标

1、以实施《连云港中小学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推进意见》为主要内容,确保每位学生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具有两项艺术特长。

2、在开齐开足体育和艺术课程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课外体育和艺术活动,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化活动需求。

3、以小学阶段快乐学习六年,健康享受六十年为宗旨,加强学生体育、艺术素养的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加强学生艺术素养的修炼,完善人格、提高能力。

4、通过体艺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项目设置

结合小学生善于模仿,动作练习及艺术行为简练、舒展、美观,耐力素质欠缺,对新鲜事物兴趣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体艺2+1项目。让学生的特长更长,打造学校体艺品牌,将成为体艺2+1项目选择的致力点。

1、体育类

A、跳绳

B、篮球

2、艺术类

A、快板

B、泥塑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为加强对我校体艺2+1项目实施的领导,制定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加强管理,合理协调,特成立体艺2+1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欧加刚

副 组 长:李敏、李昌晓、王端梅

成 员:姜竹先、苏守珏、李启节、王明一、张庆标、闫振岭、孙进、仲崇柱、穆传方、徐玲

规范管理贵在事前控制与过程监督,体艺2+1项目的实施更需有过硬的实施管理体制。体艺教学管理我们要做到事前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齐全,过程监督的任务责职明确。学校教导处、德育处、体艺教研组各司其职,有明确的目标任务、详细的工作计划,接受过程监督;个个工作职责清楚,参与体艺教学的过程管理,从而实现项目实施管理一着不让。

(二)、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

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是我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学校领导是否真正重视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试金石,推动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校将多渠道地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学习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师资培训,满足教学需要

坚持眼睛向内,自我培养的原则,在大力发挥专职体育、艺术教师核心作用的同时,带动一批有业余爱好的体艺专长教师,投入到本项工作中来。同时力争用最短的时间,让全体教师人人至少学习并初步掌握一项体育或艺术技能,每位教师至少能辅导一个课外文体兴趣小组活动,以满足学生开展2+1项目和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要求。

(四)、分工协作落实,保证活动质量

班主任和本班任课的体艺教师是实施的主要组织者,班主任在参阅学校方案的基础上,充分做好动员工作,不让学生失去学习的机会。要根据学生的意愿和特长,指导学生利用体育活动的时间,加强对学生的技能指导,督促学生及时、认真地参加培训活动。班主任和本班任课教师要制订好辅导计划,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体育课、大课间活动时间及课余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技能技巧的指导。

(五)、建立本校菜单,学生自主选择

学校依据本校音、体、美物质资源和师资资源,依据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试行)》中2+1体艺项目的技能标准、国家新课标中的学校体育、艺术课程的内容,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课程地方化和校本化的再开发,建立好学校菜单,并制定好实施方案。

(六)、开足规定课程,规范教学管理

所有教师要把实施2+1项目融入新课改之中,要以保证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有效教学为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教学计划,排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严禁挤占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的时间给学生补习文化课。确保学生每天要有1 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30 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

(七)、利用活动中心,提高技能水平

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小型多样、特色鲜明的课余文体比赛活动和各类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多种校外艺体活动,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合理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进一步延伸和提高其自身技能水平。

(八)、及时添置器材,注重使用效率

随着2+1项目的实施,必定会带来各类体育、艺术设施设备的紧缺,学校将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尽力购置更多的器材。同时,所有的教师要充分挖掘现有场地、教室与体育、艺术器材的使用效率,提高活动的质量。

(九)、科学进行考评,严格测试认定

学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2+1项目体育与艺术技能标准》和本校实际,在学期末安排时间进行测试认定,并将认定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中。

(1)、学生的测评认定工作由教导处组织体艺教师具体实施。技能标准力求简明易行,体现激励机制。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班可重点确定几个便于学生参与和掌握的项目作为本班的实施内容。允许复评,让学生通过努力实现达标。

(2)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2+1项目达标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体育艺术课程的学习,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社会文体活动及家庭教育等多种方式,获得项目认定。

美术中班教案第8篇

关键词:教学资源;美术;有效利用;校本课程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美术老师,不仅需要发现美的眼睛,还要有发现美术教学资源的慧眼。美术课程标准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有:拓展校外美术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以及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因而,作为美术老师要有“生活处处皆美术”的意识,积极发现生活中可利用与开发的资源,大力开展美术课程开发与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我整合利用学校、社会的各种美术教学资源,尝试开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开展一系列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以下是我所尝试的一些方法与案例。

一、挖掘校园周边环境资源,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

校园周边环境资源中有丰富的美术文化资源,它们以各种方式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如何识别并将校园周边美术文化资源加工转化为美术文化课程资源,是我要思考的问题。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途径,培养他们对校园周边美术文化资源的兴趣,改变学生对美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实践中,我通过教学实践性原则:“凡是能在生活、生产现场进行的课程一律到现场去,尽可能把课堂搬出教室走进社会。”

1.组织室外写生

组织室外写生的教学形式主要针对的是生活中肉眼可以看到的涉及历史、自然、文化的美术资源,又能满足教学实际条件的一种教学。

从这种教学形式看,学生走进生活对景写生,有利于在真实情景中感知对象,教学过程更加充满活力,这种方法很简单也很受学生的欢迎。

案例一:《家乡的桥》一课的教学片段

我在上小学浙美版第六册《家乡的桥》一课的时候,我带学生出去写生,画学校周边的廊桥。庆元有很多的廊桥,庆元的木拱廊桥古朴而优雅,它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学生很兴奋,也很珍惜写生的机会,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认真画着自己熟悉的桥。在视觉表现的过程中,我不刻意要求具体的单一表现技法,使他们不做图像的模仿者,使学生在多样化表现方法和自主探究中快乐地作画,因为人在快乐的情境下更能迸发出潜能来。课后,让学生去了解这廊桥的历史,去了解庆元到底有多少廊桥,它们有着怎样的传说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其文化内涵,并要求在了解情况后再次整理写生的画,画出富有人文气息的作品。

第二堂课上,一学生说:“老师我还真没想到,我们这小小的庆元会有这么多生动有趣的廊桥,还有这么多与廊桥相关的美丽传说。”我便让学生交流他们的调查发现,学生兴奋地说出自己的调查结果,有的说“如龙与来凤的故事”,有人说“咏归桥”咏归二字之由来,通过交流,学生惊奇地感受到平凡事物也有深刻的一面,以前只是没去发现而已。从而使学生能学着关注身边的事物,学着去了解乡土美术文化,从而提升了学生热爱乡土艺术的情结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现场人物访谈

现场人物访谈教学的教学形式主要是让学生感受风土人情、民间故事、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感受、表现的侧重点为非物质艺术文化资源,它存在的主要形式是以人们口传方式为主的。由于这种文化资源存在形式的特殊性,因而受较大的时空限制。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在艺术采风中,对民间老人和艺人进行现场采访,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这古老的民间文化,然后根据学生生活启示,发挥他们的想象进行视觉表现。我发现这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更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案例二:现场访谈庆元木拱廊桥师傅吴复勇

吴复勇是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人,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民间工匠,他也是目前庆元县比较年轻的、能建造大跨度木拱廊桥的师傅之一。学校离大济村很近,组织一小部分的学生现场访谈,还有些学生问了吴师傅的收徒条件。吴师傅说:“能拿大斧、大锯,熟练掌握刨、劈等基本功;能吃苦耐劳,有强壮的体魄;要与其投缘,头脑要灵活,悟性要好。你们啊,还太小呢,现在的任务还是先好好学习吧!”通过这样的访谈,让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家乡的廊桥是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要为保护这份宝贵的遗产尽一份心、一份力。

3.实地参观活动

在学校里,我通过努力组建了学生美术社团。在客观条件允许下,每学期组织一两次活动,带他们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及民间艺术较为集中的地方。

该教学形式很大程度上受条件的限制,局限于部分学生参加,我以点带面,让部分学生参加此类活动。活动后,我把活动的情况在学校的橱窗进行宣传,利用教学的辐射功能。同时,我鼓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小组的形式自行组织参观活动,并要求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他们参观考察的成果。

案例三:参观“庆元香菇博物馆”和“廊桥博物馆”

近几年来,随着县里的发展,我们多了两个博物馆,香菇博物馆与廊桥博物馆,馆内不但有很多家乡历史性的内容,也有外地名家和本地艺人的美术作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一方面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另一方面了解我们家乡发展的历史,了解香菇与廊桥的历史!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感受家乡的美,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原来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忽视了而已。

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活动,寓教于生活,无形中学生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对乡土文化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美术教学形式,活动筹备和组织的事务很烦琐,要考虑很多细节的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同时,还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民间活动的信息。

4.举办专题讲座

现场人物访谈、实地参观活动是部分学生参加的活动,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较大。而专题讲座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大量的资料,精心制作教学课件,面对全体学生广泛开展。在这方面,美术老师制作出了《不一样的精彩――版画欣赏》《走近百山祖》《大济花灯》《庆元的方言魅力》等教学案例,与大家资源共享,我便在学生中开展专题讲座,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到乡土美术的艺术特色,真切地感受到乡土美术文化的内涵、艺术美感及他们肩负的保护乡土美术资源的使命。美术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的道理。

二、依托校园环境资源创设展示才艺平台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拥有丰富的智力、物力等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一般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学校的黑板报、镜框、橱窗、宣传栏以及各种设施设备等都属于条件性资源。它们虽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却与课程有着紧密联系。合理地开发利用校园内的条件性资源,在校园中开展了系列美术实践活动。

1.策划美术实践活动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按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美术教科书的内容安排,并在部分学生中展开调查,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美术实践活动是什么,然后进行具体策划和实施方案。通过调查,其中“学校艺术墙”设计方案最受学生的喜欢,于是我们开展了“学校艺术墙”设计制作活动。

案例四:“学校艺术墙”设计制作的具体实施方案

(1)前期准备。

首先粉刷墙体:选择综合楼走道的墙;其次确定主题:以“国粹”和“春”等为主题;再次组建队伍:在四、五年级各个班级中,通过自愿报名的原则,组建二十支由5~10人组成的队伍;最后规划方案:师生共同规划,以学生为主体的,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制订详细的行动活动方案。

(2)具体实施。

首先设计图稿:在规定的时间里,每组学生分两小组绘制2份设计图,通过集体讨论,交换意见,确定正式图稿(教师参与)。

然后绘制作品:画面用丙烯颜料上色,这由学校统一购买。时间安排是统一和分散穿行,一般利用学生放学时间和星期六休息时间。

(3)后续工作。

记录访谈:主要针对活动实践行动本身、活动过程以及结果作品呈现时全校师生的评价和影响力,以及对美术教育的本质和工具的认识。

整理分析:对各类信息进行整理、研究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研究,调整并改进,完善行动方案,为下次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利用学校条件资源,创设学生展示才能的美术实践活动,这就像杜威指出的“从做中学”的原则,使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

2.依托校园,发现素材

学校有很多有趣的题材,就在我们的身边,学生熟悉它,了解它,却没能发现它的美,我们美术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身边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

学校的绿色走廊,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作为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千万不要对身边的美术视而不见,而要教会我们的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美丽。教师善于在校园内,发现美术教学素材,让孩子们发现身边的美,留住身边的美。以绿色走廊为依托,开展了《绘制兰馨》现场写生教学,收到了好的效果。还有学校的大课间,有一项很有特色的体育运动,就是我校特有的“香菇功夫”,让我们的孩子去画功夫,从中体验美术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3.创建班级美术文化

(1)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也是一所新建的学校,学生的家庭环境很少能给予他们美术素养上的影响,于是,我们因地制宜进行创建班级和校园美术文化活动,让简陋的教室营造出艺术的气息,用美术特有的方式装点教室空间,营造一种艺术氛围。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尝试。

一方面向学校提出建议,定制画框:给各班级定制大小不一的画框,我和学生一起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予以装裱和悬挂,并定期更换作品。

另一方面发动各班的班委,创计和制作班级艺术宣传栏:内容主要是关于一个画家的手抄报和一部分优秀习作。

(2)课前三分钟。

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前学生上讲台介绍一位画家或艺术流派。学生按学号的顺序轮流,准备的时间是一周,每次是两位学生共同准备。其中一学生课前上讲台讲述画家的生平和艺术特色及代表作。同时,要出一份关于介绍内容的手抄报,并注明讲稿信息的来源,给其他同学深入地了解画家提供便利,手抄报当作一次作业给予打等级分,并记录在成绩册上。并将手抄报作品进行展示,培养了学生美术绘画方面的技能,更培养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艺术栏又能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给教室增添了艺术气息。

各位老师,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教学中,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潜在美术教学资源,并将潜在的美术教学资源转化为美术教学的“活教材”,形成美术教学特色,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美术,有效地学习美术,是一个教学的大课题,是我继续要努力的方向,是我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永远要做的功课。

参考文献:

美术中班教案第9篇

跨校授课能使村校开全学科,开足课时,减轻了教师的负担,班主任教师除了教本班的数学、语文之外,他们还要教其他学科,他们每人光写教案就好几百节,这需要多少时间,因此,我认为跨校授课优点很多。

以前,我们新站中心校就采取过这个措施,实行的是相邻的村校选拔年轻、优秀的教师进行跨校授课,曾在平原村小与复兴村小做过试点,还开过现场会,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还实施过中心校教师到村小授课,曾授课的科目有美术、英语、音乐等。

我们新站中心校实施的是中心校美术和音乐教师到村小授课,实行的是每周二和周三去村小授课,周一、周四和周五回中心校进行授课、集体备课、听课,进行研讨,以便集体进步。

跨校授课,从发展的眼光看,可以避免合校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合校,由于村屯之间相距较远,交通又不方便,从而给学生带来上学的不便,面对这些问题,只有让教师跨校授课,让教师遭罪,也不能让学生遭罪。

跨校授课,可以解决村小学生小科差的问题,在村小,有许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的语文、数学都很好,就是小科照中心校的孩子差,特别是美术和音乐等学科,原因是村小缺少美术和音乐等专业的教师,没有专职的教师,经过跨校授课,专职教师到村小上课,使村小孩子也享受到镇上小学同龄人的待遇,因此,他们的成绩提高了。

总之,跨校授课使学生受益,使家长受益,我认为校领导采取的这一方案是可行的、可施的,有成效的,望其他兄弟学校在今后的教学中和我校一起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