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科技实践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2 17:45:15

小学科技实践论文

小学科技实践论文第1篇

【关键词】高师院校;小学教育;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理论知识;教学技能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作为培养合格教师的高师院校却依然冷寂,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目前高师院校小教本科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多偏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疏离了实际教育实践,结果培养出的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小学教育岗位的人才素质需求出入较大。特别是高师院校学生在实习后往往更能体会到所学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方式单一、理论和实践脱节等问题。社会对小学教师的需求在发展,而小教专业课程设置、评价方式等一直沿用传统的课程内容,这些矛盾促使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尽管近年来国内各师范院校对实践教学逐渐重视,但在课程设置上实践课程及其教学功用仍然难以体现,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如实习形式单一、实践内容单调、专业技能衔接不连贯等,这些因素无不影响小教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和就业出路。因此,我们急需构建一套基于就业导向的小教本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使毕业生不但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一、意义

(一)提高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面对社会急需高水平师资的这种需求,作为高等师范专业来说,我们应该大力改变职前教师教育现状。相对于中师水平、大专水平的小教学生,我们的小教学生应体现出自己的本科优势从而具备核心竞争力:不仅应该在知识储备、教学技能养成等技术层面略胜一筹,更应该在教育信念教育理想等软件层面显示出我们的优势。只有这样,我校的小教专业才能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

(二)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文科课程的重置,有利于师生焕发人文情感。教师厚积薄发,构建文科专业特色;学生学有所长,追求个性发展。

(三)小学教育的专业特点和文科内容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小学教育要重视训练。一定要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讲解,转换教学思路,赋予人文性内容以情感的内涵。

二、目标

小教本科专业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总目标是让学生能熟练运用教育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培养优秀的职前教师。[1]

“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期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布鲁姆)我们首先要知道,小教文科究竟要培养什么人。

小教文科培养的是一批具有现代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而不是一批文人;小教文科本科的学习不是小学语文教师单纯的学历进修,而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提高;小教文科本科培养的不仅是既有一定文科专业水准又有一定小学教育知识的老师,而且还应该是懂得将二者有机沟通并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教师。换言之,这样的老师,必须具备两种眼光:一是用本科的文科专业水准去把握和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二是用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来强化、提本科段的文化学习。

介于以上的原因,我们的改革目标是:以专业课程发展为核心,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抓好文科特色;即培养具有丰厚人文素养、从事小学文科教育教学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小学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具备从事小学文科课程教学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并在某一学科方向上有所专长,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三、构想

(一)整合课程结构,突出师范性

以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由此确定专业课程的结构配比,建立起由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到专业基础课程,再发展到专业研究课程的有机的、呈梯度分布的课程体系。以系统的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大学文化通识类课程为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程为支持学生自我发展的辅助课程,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达到当前小学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需求;同时,也突出了“定格在本科,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这一专业定位。

(二)颠覆教学方法,突出示范性

侧重理论的课程,如《文学概论》、《美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和《汉语通论》等,采取“教-学-做”的“三合一“的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要基于研究的学习,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重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的最好方法是多组织讨论课。

侧重实践的课程内容的,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口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和《阅读与写作》等,采用”观摩-评议-体验”的“三合一”教学模式。其中“观摩”指三方面内容:基于真实教学情境的教师本人的现身讲解、当地名师或新教师等上课说课、或者多媒体的视频材料等,以示范性影响、改变大家。

(三)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其特色性

首先,加设特色课程:如《民间手工制作》等,作为专业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其次,对学科内部加设特色内容,比如《唐诗宋词选读》就可以以唐宋诗词作品为依托,研究诗词鉴赏的方法,品读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还可以分成以下语文特色小组(分组设置组长。联合素质学生会,定期搞活动)(以下小组名称暂定):语言训练小组(演讲、朗诵等语言类)、设计训练小组(书法类、主题班会设计、班徽设计)、制作小组(板报制作、网页设计、手工制作等)和歌舞小组(填词作曲、影视配音等)、综合组(课本剧的编排与表演)。

(四)优化培养途径,突出实践性

教育实践的内涵包括: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究。把终结性实习转变为过程性实践,使教育实践贯穿整个学程。学生入学后,将学生分到实验学校对口班级。主要任务是见习课堂教学、班队工作,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表现,了解和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小学实施情况,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走进小学课堂,走进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生活,还要参加当地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亲自体验并现场研究小语教学。从日常教学,到集中的实习上课,都要着力突出实践性。

只有这样,我们的小教专业才能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在以专业发展为核心的同时,通过具体的教学改革研究,从小学语文方向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实施配套改革,使我们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教学技能和坚定的教育信念,使他们有一种教育者的胸怀,这是他们现实就业和终身发展的可靠基础。

小学科技实践论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语文教师;教学改革

Abstract: “The Primary Chinese Curriculum and Its Teaching Theory”is the key course of primary education specialty in higher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course should not on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demands for teachers, but also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mbination and the connection of pre-service education and in-service teacher development. As for the discipline aims, we should not only lay a solid foundation of teaching ,but also cultivate the developmental potential of students. As for the discipline contents, a complete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cluding main courses, selective courses ,practical activities, research topics and academic activities so as to meet the demands for students’ development. As for teaching method, it should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primary Chinese, and coustrust a teaching mode with reflective practice as the core;as for teaching assessment, it should serve the in-servi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primary Chinese teachers.

Key words:Primary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Chinese teachers; teaching reform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重要的、并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承担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依据

在构建与实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学科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以如下理论与现实两方面的因素为思考基点。

(一)理论依据

1.深入研究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语文学科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与发展,洞察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状况与走向,以便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上贴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并体现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2.深入思考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所发生的变化,针对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与挑战,构建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以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具有能够胜任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任务并能适应语文课程改革发展方向的教师基本素质。

3.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长期性的角度上,兼顾职前教育与职后专业发展,将职前教育置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中进行整体考虑,在职前奠基阶段的本科教育过程中,准确把握应使学生获得怎样的知识和技能、奠定怎样的专业发展基础,以便打破原有的终结式培养模式与思路,体现出课程的基础性与发展性,使师范生既能应对现实挑战,又具有发展潜力。

(二)现实依据

1.从课程取向上看,现有的小学语文教法课,仍未能走出终结式培养的基本模式。表现为:往往以理想状态下完美型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尤其是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素质)为终结性的培养标准,而很显然,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四年的奠基阶段是不可能达成的。这一课程取向源自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认识上和理解上的不足,其后果是:在不断的技术性模仿与训练中、在严格的理论识记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中,师范生虽然暂时成为了合格的知识传递者甚或教学能手,但从长远来看,后劲往往不足。其原因是,这种急于求成的终结性培养模式导致了那些对于教师发展而言更为重要的东西在过程中的失落,诸如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决策能力、研究能力等。

2.从课程内容上看,现有教学法课,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逻辑性、理论知识的学术性,过于注重规律与原则的教学,从而使课程封闭于固有的理论体系中,走进了枯燥、陈旧、繁琐的、理想层面的象牙之塔,远离了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和丰富的教学实践本身。如此去武装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等同于以整齐划一的方式训练教师的思维与教学行为标准,其结果自然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实践性知识、创造性、决策力的极其缺乏。尽管他们也许能够遵照相关的原则与规律进行教育教学,但他们所具有的是遵照执行的教学观,是教育教学的执行者而不大可能成为创造者,所进行的语文教学也往往会走上固定僵化之路,鲜有活力。

3.从课程实施上看,现有的教法课,过于强调对学生进行外在的灌输与塑造,漠视了对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唤醒与发展,淡化了学习者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感悟和实践环节,而在评价上又过于关注固有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这里隐含着一个错误的认识,即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娴熟掌握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教育实践,但事实上,教育教学的理论却恰恰产生并发展于教育教学实践本身。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表现为重传递轻研究,重理论轻实践,重统一要求忽视个性发展;表现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差,教学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动力未能得到真正唤醒。

基于如上思考,我们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从目标到内容上进行了重新定位与调整,从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上进行了改革与思考,力图充分体现出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研究性与发展性,以期能更贴近当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现状,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需求。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以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形态与教学形态为其主要研究内容。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师范生对小学语文科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奠定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并使其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能。具体表述如下。

1.培植师范生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兴趣,会做经师,更为人师;

2.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熟悉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能根据具体的社会环境、学生情况、教育条件等选择、利用、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与资源;

3.深刻理解小学语文课程对儿童发展的多元意义,掌握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并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4.充分认识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特点,了解并能够辩证分析针对如上教学内容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了解小学生学习如上内容时的心理过程并能据此进行合理的学习指导,能够对如上五种教学内容进行独立的教学设计;

5.了解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具有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如独立分析教材的能力、备课编写教案的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与课后反思能力等,具有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扎实基本功,如语言表达、三笔字、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

6.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内容及方式,并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评价内容、选择恰当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评价,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讨论与评价;

7.明确小学语文教育科研的意义,培养师范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使其具有日后在实践中发展的潜能;

8.了解本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状况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内教改的新经验、新观点、新趋势,激发师范生参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愿望。

在上述目标的达成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师范生未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学科理论与技能;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教育理论的熏陶、实践与反思能力的养成以及语文教育研究的尝试等,使其具有运用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探寻和剖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诸多问题的能力和专业发展潜能。

(二)课程内容体系

为达成如上课程目标,我们所构建的学科课程体系由以下内容构成:学科主干课、学科选修课、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这四块内容作为整体的课程体系,贯穿于大学阶段的二至四年级。见下表。

1.学科主干课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旨在使学生全面整体地了解和认识小学语文课程,并具备基本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和教师角色意识。主要内容为:(1)小学语文课程沿革与发展;(2)小学语文课程目标;(3)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与语文教材;(4)识字与写字教学;(5)阅读教学;(6)作文教学;(7)口语交际教学;(8)语文综合性学习;(9)小学语文课程评价;(10)小学语文教师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在学习“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根据相关理论,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自身特点等进行独立、有创意的教学设计能力,并通过微格训练的形式,强化学生相关的教学实践技能。主要内容:(1)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案例的比较分析;(2)指导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并编写出教案;(3)分组进行微格授课,师生点评,并进行比较与反思。

通过如上两门主干课的学习,可以奠定学生初步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技能,为后续课程和真实情景下的教学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2.学科选修课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和解释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内部心理机制及其与课程、教材、教法、学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的改进、学法指导等提供心理学依据。

“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方法”:为培养“研究型”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导引。

“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专题研究,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对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引领学生能更好地识别、理解、把握、处理好小学语文教材,并具有初步的编制语文教材的能力。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对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进行讨论与分析,整合并加深学生头脑中相关的理论认识,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识字与写字教学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指导”“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等:均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基础,对不同内容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拓展性的专题研究,既关注教育教学的现实本身,又关注当下课程改革及前沿理论的发展,以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对相关内容的教学进行独立思考和准确把握。

通过如上课程的选修,学生至少能在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多个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拓展,并具有较为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能力。

3.教学实践活动

教育见习:2周,安排在2年级第二学期。主要内容:(1)了解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并写出书面报告;(2)至少听4节语文课并与授课教师交流听课感受;(3)将自己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感受、疑问与思考形成书面报告提交。见习活动要达到如下目的:对语文教育教学形成直接的体验与感受,并产生初步的思考,以为相关理论课程的开设奠定必要的感性基础。

教学模拟实践:集中安排在“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学科主干课上,以微格训练的形式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强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规,要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经历一次以上较为成功的模拟实践。这种模拟实践也可根据教学情况在其他课程中进行。

教育实习:8周,安排在4年级第一学期。主要内容:(1)深入了解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整体把握语文教学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2)与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建立起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3)至少听12节语文课,讲8节语文课,并能相互评课和独立进行课后反思;(4)能通过不同方式发现小学生语文学习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宝贵经验,也能发现其中的不足或困惑,并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或毕业论文做深入思考和解释。教育实习活动要达到如下目的:为师范生从大学到小学、从受教育者到教育者、从“准教师”到“教师”搭好桥梁、做好衔接,如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整合、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获得、教师角色的转化与确立、真实教育环境中自身内部冲突的发现与解决等。这一过程不仅是理论向实践的回归,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与跨越过程。

“理论知识是从业资格的基础,而专业实践本身是所有知识指向的终极目的。”[1]增加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质量,直接影响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效果,更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和走向。

转贴于 4.语文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

小课题研究:主要分布在3—4年级。一方面,鼓励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或将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提供给学生。我们的宗旨是: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并经历一次研究过程,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于过程的指导和研究意识的激发。

毕业论文撰写:相当部分学生在理论的学习、实践后的反思或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会选择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方面的题目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学科教师将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全程指导。

学术讲座:贯穿于1—4年级。邀请一线教师或相关教学法专家进行学术讲座,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现实关注,强化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信念,拓展学术视野,培植学习与研究意识。

语文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将使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具有充足的发展潜能和发展动力。

以上学科课程体系的四块内容是彼此衔接、相互渗透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它所追求的是:培养以整体形式而存在的、不断生成与发展的未来小学语文教师,他们应当具有良好的语文教学观念、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一定的实践性知识以及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的良好意识与潜能。就此,我们一方面要强基固本、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引领导航、提供持续发展之动力。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前已述及,以往的教法课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已严重影响了职前教师教育的有效性和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我们以理论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研究性与发展性为基本准则,将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微格训练、实践与研究活动等结合起来,进行了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

(一)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并最终指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身,因此它不能仅存于大学课堂和书本之中,而应建立起与现实的联系。也就是说,它不应仅以固有的、封闭的理论形态而存在,而应在丰富的、动态的语文教学世界中获得解放。

这就要求:第一,从事本门课程教学的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有较为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并掌握足够量的教学案例,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教学与研究;第二,参与本学科课程教学的不仅要有大学教师,还应有工作在一线、具有丰富的感受与实践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第三,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了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现实情况,并对有代表性的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就此,我院师生定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走访“基地校”,深入到课堂和教师备课小组,了解小学生语文学习状态和教师教学情况,我们也常常邀请小学语文教师到我院进行说课、讲课,并进行课后交流。在这些交流中,建立起了一种互动互助的共同发展关系。这样做一方面使我院师生对小学语文教育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教与学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培植了师范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意,而更为重要的是,它使本门课程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理论的象牙之塔中获得了现实的解放,教与学开始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我们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身正是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摇篮。

(二)强化发展主体的参与性,构建以反思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相应环境下的主体自我发展,职前教育阶段理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树立起学生的主体发展意识,培养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能力。为此,必须重新认识过去那种“理论必然决定实践”的理想假设,改变以“理论灌输”和“教学技能的机械模仿”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师范生由“被规范、被加工者”发展成为自主性凸显的“主动发展者”。

1.语文教育观念──从灌输、传递走向建构与生成

毋庸置疑,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基础性知识、理论与观念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是重要的,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问题是,如果这些知识、理论与观念不是“被传递”和“被灌输”的,我们该怎样促成学生的内发性需要,“使其内化成为师范生所认同的教育理念,为其专业行为提供一个理性支点”[2]?我们认识到,教育理论只有真正唤起教育实践主体内心的参与、价值的认同和精神的再生,真正引起其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的深层思考,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而那些直接的告知和给予往往是徒劳的。因此,本学科课程不应是一套原则规律、操作规范的照搬,我们所应关注的是师范生主体内部教育教学观念的建构与生成状况和他们对知识价值的发现过程,而不是知识本身。

我们认为较为合理的做法是:以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直接观察与体验为学习基础,以知识理论的讲授和探究为主线,以案例分析与教学实践(含模拟实践与真实情境中的实践)为主要形式,通过三者的有机结合,促成学生主体语文教育观念的建构与生成。具体说来,就是要打破纯理论、单方面灌输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将演绎法与归纳法相结合,将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辨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行动中的实践反思相结合,广泛采取除自学和必要的教师讲解之外的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如现场观察、案例讨论、教育调查、合作研究、教学实践等,以便创建一种以教育主体的自我建构为中心、多种教育形式交叉互动的教学情境和教育过程,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师范生内隐的语文教学观念的确立,在不断地感悟、学习、实践、反思、修正过程中,促成他们头脑中有关理论知识的整合、认同与建构,实现个体教育知识与观念的统整与提升。

2.语文教学基本技能──强化与更新

语文教学技能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科教育学的有关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育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也是“高师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3]职前教师教育阶段要切实加强师范生未来工作所必备的教育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为他们步入职业生涯提供必备的专业支持,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情况,对这些基本技能进行适当调整与更新。

我们的基本做法是:第一,明确语文教学基本技能的内容。包括: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如朗读、演讲、沟通、文字(含网络)信息的搜集与处理、三笔字等;基本的教学能力,如教材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编写教案能力和教学实施(导入、发问、强化、组织调控、作业编排与辅导)能力等;另外,还要求学生能具有熟练运用各种教学媒体的能力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第二,制定基本技能训练的质量标准。语文教学基本技能是在四年的职前教育阶段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入学阶段我们就把相应训练内容所应达到的最低标准提供给学生,使其能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根据自身情况择期参加学院组织的达标测试,四年内要完成所有基本技能的达标。第三,建立科学的技能培训机制。教学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学生主体在一定的理论引导下通过自主训练与切身实践而达成的。因此我们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给学生以必要的理论指导并安排相对集中的微格训练。同时,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指导也体现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总之,“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4]而在职前教育阶段,我们应给予必要的加强,以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语文教育教学技能的小学语文教师。

3.实践、反思与研究能力──持续发展的动力

教育理论促进教育主体的建构和提升不是直接实现的,而以实践为中介。“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5]而“对教育的理解,只有在丰富的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6]因此,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要加强实践课程的开发,并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建构与生成,促进职前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

我们认为:一要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体验和认识;二要尽可能多地采取案例教学形式;三要增加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强调反思环节;四要组织各种针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实状况的研究研讨活动。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体验和认识,是学习本学科课程的感性基础。因此在学习本学科课程之前,我们安排2—3周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小学,深入课堂,接触小学生和语文教师。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对当前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基本状态有一个全方位的直观了解,另一方面也会促成他们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些初步思考,从而唤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自觉并培植起初步的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意。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的分析与讨论,缩短了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而且,伴随着一个个鲜活案例中所隐含理论与基本原理的被揭示,学生头脑中有关小学语文教学的观念也进行着不断地重构与生成。不仅如此,它还能增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增进解决小学语文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以微格训练为主要形式的模拟教学实践,要求师范生能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独立分析,并根据相应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在模拟实践过程中还要体现出相应的教学理念,并接受师生的质询与评价。这是对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过程,也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渡。

真实情境中的教学实践是学生语文教育观念的全面展现过程,同时也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进一步整合与修正过程。至关重要的是,要切实加强指导过程,强调时效性,以使学生通过这一过程能基本建构起职前阶段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并进一步丰富实践性知识。

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为大背景的各种研究与讨论,贯穿于职前教育阶段始终,但集中安排在三、四年级。这种反思与研究是基于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一般以小组形式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的则与学生自己的毕业论文结合起来进行。这个环节能较好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研究经验。

以上几个环节构成了本学科课程的“实践—反思—研究”系统,这一系统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拓展、改造、提炼和唤醒着师范生原有的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实践性知识和新的教育思维方式,实现着教育主体的建构与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所关注的是:第一,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开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许比灌输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以及模仿教学技艺更重要。”[7]而实践性知识只有通过实践这一环节才能得以建构,诸如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信念、教育教学中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教学过程中的情景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等。第二,反思与研究能力的加强。我们认识到,教师发展的动力不在于学会怎样去运用新的理论知识,而在于从经验中学习和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的能力。这是由小学语文教育的复杂性、审美性和创造性所决定的。而只有对教学实践本身的行动研究才是创造与发展的源泉,它也就成了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动力基础和成为一名创造性教师的必要条件。

4.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封闭、独立走向自主、开放、合作

我们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能仅仅靠“外塑”的形式去达成,而“要从一种外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的‘灌输’或‘训练’转变为一种内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的‘发展’。”[8]这就要求本学科方向课程必须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环境,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学习内容由封闭变开放,学习形式由独自状态转变为更多的合作形式。这种自主、开放、合作的学习形式其益处在于: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意识;可以养成基于不同背景的思考与研究能力;可以培植学生的怀疑精神与创新能力。而这正是教师职后进一步发展所应必备的基础。

(三)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使评价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教学评价是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往本学科的课程评价在内容上重在考查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知识和教学理论的掌握情况,在评价的方法上以书面闭卷考试为主,而评价主体又较为单一。这种关注了终结性而忽视了过程性、关注了现实性而忽视了发展性、关注了内容的固定性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情意与创造性的评价方法,很显然不利于职前和职后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此,我们认为:第一,在评价内容上,既要评价学生对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的掌握情况,更要加强对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同时,要把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态度、兴趣和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以及完成各种学习、实践任务的质量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第二,评价形式与评价主体多样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期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书面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查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对学生作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使评价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李·S·舒尔曼.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王幼真,刘捷,编译.比较教育研究,1999,(3):36—40.

[2]阮成武.小学教师养成方式变革与初等教育学课程使命[J].课程·教材·教法,2002,(2):65—68.

[3]罗雅萍.关于高师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5):49—53.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8.

[5]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11):45—48.

[6]宁虹.重新理解教育──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1,(11):49—52.

小学科技实践论文第3篇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分析,提出要以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小学教学工作、教研工作、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内容,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阐述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模块构成与体系特点,并提出了实施措施。

高职高专院校专科教师培养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主阵地,其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未来小学教师知识技能的建构,关系到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专科教师培养同本科教师培养在培养目标、质量规格、课程设置上有很大不同。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于本专科教师培养课程改革及其差异性,从理论、实践以及比较的角度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这无疑对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从职业行为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内容与过程的分析,探讨专科院校培养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程设置,其意为培养社会所需求的高水平的小学教师,提供课程改革的参考建议。

一、目前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1.课程体系不能体现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素养的诉求。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容涉及教学、教研、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等多方面,且工作的对象是儿童,同其他以物为劳动对象的职业活动有着质的区别。这就规定了从事小学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应关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小学教师的职业特质要求:人格的情感性和人文性,知识结构的综合性,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和艺术化,思维模式的半童性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目前的课程设置,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明显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师工作过程的要求,不能实现专科教师教育培养小学教师岗位关键能力与技能的任务要求。

2.课程体系不能体现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和质量规格。目前,课程体系的封闭性导致培养的教师“口径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综合与创新能力欠缺”。通过对广东江门市区小学进行的访谈调查可以得知,绝大多数校长强调“复合”与“应用”,希望师范生的基础知识应做到“宽厚”,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应“过硬”,个人特长要“明显”,师范生应是“素质全面,一专多能”。如新会圭峰小学校长谈到,学校的建设经验证明,只有教师综合素质高,特长明显,才有利于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特长教育。基础教育管理者之所以有这样的体验、希望和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学教师承担着启蒙教育的重任,和其他教师相比更需要具备综合素质。

3.课程体系不能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专科教师培养工作应具有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课程体系中应体现与基础教育改革协调一致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如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科学的人生观、学生观、师生观和质量观。而现有的课程体系中缺乏应有的“新课标解读”等,没有充分地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教学体系,缺少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与沟通。当前的专科院校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模式简单,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严重脱节,人才不衔接,不对口,远远不能适应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4.课程结构不合理。目前的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不能体现专科教师教育的特点与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职业技能培养课程等同于教育专业课程,课程设置还是老三科:教育学、心理学与学科教学法。结构不合理,缺乏实用性、针对性与实效性。这其中没有职业技能培养课程,根本不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需要。重理论,轻实践,即理论课程多,实践实训课程少,课时少且实践训练不够,难以形成学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以课时、学分或课程比例等统领职业技能课程的设置,忽视了职业技能课程类型、课程模块、学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职业技能课程设置缺乏一定的弹性空间,限制了职业技能课程设置的思路,更不利于现行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结构的改革。

二、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1.专科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质量规格。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传统的由中师培养小学教师的机制不复存在。教育部在2002年9月10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规定,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要纳人高等教育体系。小学教师培养的任务已由专科院校承担。而随着城市中小学生源的逐步减少以及对教师学历的高要求,专科学历师范生就业的机会也逐步减少。专科师范生的就业更多的是面向农村,并且是农村小学。因此,专科院校教师培养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农村教育需要和愿为农村教育事业服务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

这种高素质小学教师的质量规格必须是“专兼结合、综合发展、特长明显、技能过硬”。“专兼结合”指能上好小学一门主干课程,并至少能兼一门课;“综合发展”指知识结构完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等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特长明显”是指个人的文学、体育、艺术、动手制作等方面有一技之长;“技能过硬”体现在“会”上,如会课堂教学与管理,会当班主任,会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会开展教学研究等,表现出较高的技能水平。

2.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小学教师教育能力是为实现小学培养目标,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教学与管理、班主任、德育与教研等实际工作内容,具有复杂性、科学性、教育性等特点。所以对小学教师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分析,是小学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构的基础,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选择应以职业技能形成为依据。

根据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并参照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的若干意见》和广州市番禺区《中小学教学工作管理常规(试行)》,可以界定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包括课堂教学与管理、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研究、思想品德教育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等具体任务,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融合,但各个过程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教师有相应的工作技能才能实现。具体分析见表1:

三、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建构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蓝图,是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保证,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教师专业化与职业化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从职业教育创新的高度,更新培养教师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按照职业化、技能化、综合化的要求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改革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我们要改革师范类课程设置管理办法,按照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与职业技能的要求,构建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加强职业技能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所需要的各项教育技能。

1.课程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高师院校专科师范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技术立校、文化育人”的办学优势和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特色,体现“专兼结合、综合发展、特长明显、技能过硬”培养规格,贯彻以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为基础来构建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设计思想,坚持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与内容适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课程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校内训练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全面提高。

2.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的师范院校较为注重学科专业知识,而在文化基础课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当前,加大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和实践训练在课程中的比重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在整个小学教育人才培养课程方案的制订中,适当压缩了学科专业课的比例,增加了职业教育技能培养课程比例,突出了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独特的专业性。

为此,我们认为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应根据小学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行设置。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模块:教学工作模块,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小学教育改革研究、新课标解读、学科教学法、普通话、书法、简笔画、教师口语;教研技能模块,即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技术模块,即多媒体和网络教育技术、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德育工作模块,即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教师礼仪、教育政策与法规;班主任工作模块,即优秀班主任研究、师生沟通的艺术、班主任工作、应用文写作;社会实践模块,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艺术实践。实践课程由下列课程组成:教育见习与教育(顶岗)实习。

3.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特点。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特点主要包括:系统性—以系统组织的方式将教育科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学生教育科学思想观念,发展其灵活运用教育理论的技能。职业性—体现了小学教师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具有与其他社会岗位不同的特殊职业技能要求。实践性—职业技能的形成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融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教育职业技能的养成与转化。案例性—应结合教育现实,以案例为教学与训练的切人点,能发挥课程的最大效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题性—打破传统的开课方式,将各课程的重点内容以专题形式进行教学与训练。目标性—每一门课的具体培养目标明确,以培养学生的教育职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为目标。

四、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实施

1.强化实践类课程,突出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实践类课程的宗旨是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培养课程中一直存在着理论课程设置比例过大,实践类课程比较薄弱的问题,造成学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强化实践类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切实措施,意在帮助未来的小学教师加强对科技活动、社会活动等课程的兴趣、爱好,并在活动中得到巩固,逐步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创造精神和发展个性特长,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问题,使专科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较好的专业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专业思想,从而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一要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使之占总课时的比例,由原来的过低情况提高到20%一25%。在课程形式上,可更加灵活多样,可采取教育(顶岗)实习、模拟实习、教育观察、教育研究和管理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实践,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走访等各种形式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科教学中,还可采取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方式,多方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二要搞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这是构建实践类活动课程体系的重要因素。增加教育教学实训设备投人,建设校内微格教学实训室;建立一批长期合作的、富有学校特色与内涵的校外实习学校基地。通过建立配套的实训与实习管理措施,切实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培养的教育实践成效。三要加强实践类课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高专院校要上好实践课,关键在教师。培训一支具有高度事业心、思想端正而且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队伍,对于开展好科技活动尤为重要。

小学科技实践论文第4篇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高师院校;植物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134-03

1 引言

在产学研中,“产”指产业,“学”指学校,“研”指研究机构。产学研结合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合作、协调,形成产业系统、教育系统和科研系统相互融合、促进、协调的有机整体[1]。协同创新为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针对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提出的产学研新要求,它不仅要求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也要求创新目标、组织、制度和环境等的协调与整合[2]。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当今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创新,促进企业取得经济社会效益,推动科研事业发展的资源利用及整合的组织模式,具有快捷性、高科技性以及高效益性等特征[3-4]。对高等院校来说,产学研协同创新既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5]。

我国《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均明确提出“要发展研究型大学,努力建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基地,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协调、整合及共享,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并将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基础平台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这一重要论断明确要求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必须围绕产学研的目标及要求来开展及执行。因此,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植物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植物学实践教学为植物学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6],是与产学研关系最为直接、密切的教学环节。高师院校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小学校师资的任务。高师院校的产学研的产主要是指中小学校。因此,产学研教学模式赋予高师院校课程教学特殊要求及角色。目前,国内外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下实践教学的改革已有研究[5-8],但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下高师院校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师院校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为高师院校植物学实践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2 高师植物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师院校不注重实践教学,师范生动手操作等基本实践能力较差 在高师院校里,实践教学往往得不到重视,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多停留在基本实验的教学;实验教学方法及手段单一,多采用讲述灌输式教学方法及手段;对师范生动手能力培养不重视,多采取放任式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不严格,对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考核不重视,多停留在理层面的考核。总之,面对学校对实践教学的不重视,师范生学习只停留在课程教师灌输及对书本知识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层面,往往经过一学年的植物学学习后,大多数师范生连基本的显微镜使用及徒手切片都不规范,植物采集、制作及鉴定等基本操作技能也较差。可见,在不注重实践教学的情况下,师范生的动手操作等基本的实践技能表现较差。

师范生教学实践机会较少,理论知识得不到实践、巩固,教师基本技能得不到锻炼 在高师院校里,课程实践教学通常得不到重视,大中小学校合作机会较少,师范生到大中小学校进行课程实践的机会较少,理论知识得不到实践、巩固,教师基本技能得不到锻炼。在植物学实践教学中,除了16个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及为期两周的野外实习活动外,并没有其他的诸如利用生命科技节及标本馆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如此一来,在缺少与校外中小学校合作的情况下,师范生与未来的教学对象接触较少,学习目标不明确,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得不到及时实践、巩固,遗忘率较高,往往学完之后不久就基本忘得差不多了。另外,大中小学校缺乏合作,师范生缺少到中小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植物学知识科普或实践教育的机会,他们的语言表达、知识传授等教师基本技能得不到锻炼。

高师院校对师范生参与科研活动不够重视,师范生思维较为被动,创新能力较差 高师院校对师范生参与科研活动不够重视。

首先,学校对学生参与科研活动重视力度不够,如各类学生项目开展及立项较少,立项项目的追踪及结项评估考核不严格,导致师范生申报的积极性不高,项目的执行度及完成度不够。另外,教师对师范生参与科研项目活动的重视也不够。由于师范生的专业知识较薄弱,科研经验较为欠缺,往往给科研实验带来不可靠甚至失败的因素。因此,教师对师范生参与科研活动常持不信任的态度,给予师范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

其次,师范生对各类学生科研项目申报及科技竞赛和教师科研活动的参与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认为自己专业知识能力不够,科研能力及经验有限,还认为自己未来从事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与科研相关联不大,只要把理论知识学习好就可以了。因此,师范生对各类学生科研项目申报及科技竞赛和教师科研活动的参与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甚至连毕业论文都是草草应付。

最后,师范生主动性欠缺,思维较为被动,在科研实验过程中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师给的实验步骤去操作。如此一来,师范生不但没因此而学到知识,还往往由于对实验操作的缺乏理解而导致实验失败。

总之,高师院校对师范生参与科研活动不够重视,师范生思维较为被动,创新能力较差。

3 基于产学研协同的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要协调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实践教学改革策略,则先要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高师院校产学研表现为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矛盾的相辅相成关系,具体表现如图1所示。根据图1的关系,从三个方面探讨相关改革策略。

加强植物学实验及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注重师范生的基本实践技能锻炼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要求下,高师院校应加强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应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践考核评价等,提高师范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及能动性,锻炼师范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实践技能。在植物学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中应增设综合及设计实验等实验内容,如可增加韭菜叶生长的解剖学观察及周边入侵植物调查等实验;应增加直观教学方法及手段等,如野外或实物讲授等方法及多媒体、显微镜互动系统等教学手段;应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除了植物学实验的动手操作外,在植物学课程实习期间应增设腊叶标本、液浸标本及叶脉书签等标本制作实验教学,要求师范生现场学会采集、制作各类型标本;改革实践教学评价考核方法,如除了实践教学成绩的考核外,还可增设各类型标本采集、制作规范性及植物的识别、鉴定等操作实践环节考核。只有这样,师范生的理论知识才能实践化。

加强产学结合,促进大中小学校教育双赢

1)以产促学,锻炼师范生综合实践能力及教师基本技能。高师院校师范生毕业后大多任中小学教师。因此,高师院校的人才产出为教师,产入为中小学校。所以,只有加强大中小学校合作,让师范生尽可能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才能尽早与未来的服务对象接触,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明确当前的学习目标,做到学习有的放矢。另外,通过参加中小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师范生的动手操作等实践技能得到锻炼,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拓展,教师基本技能得到提高。如在教导中小学生认识植物器官结构的微观世界及植物形态、分类宏观世界的植物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师范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得以巩固,视野得以拓展,徒手切片、显微镜操作与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及鉴定等动手实践技能得以加强,语言表达、知识传授及课堂的掌控等教师技能得以提高。

总之,大中小学校合作,可以为师范生提供实践锻炼场所,可以加强师范生的综合实践技能,也可以提高师范生的教师基本技能。因此,高师院校应重视并加大与中小学校的合作,协调好与中小学校的关系,促进与中小学校良好关系的发展,寻求更多的师范生实践方式及机会,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人才输出。

2)以学促产,服务社会。高师院校的以学促产,即师范生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成生产力,服务中小学校,实现产出。师范生是高考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优秀人才,也是一支最年轻的未来教师队伍,其心理特点与中小学生较为接近,对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较为了解,完全适合对中小学生科普相关的专业知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另外,在响应回馈祖国、服务社会的层面上,高师院校也应加大与中小学校的合作,寻求更多的师范生服务学校的实践方式和机会。在植物学实践教学中,高师院校可以组织生命科技节及植物标本馆科普等活动形式,让师范生给中小学生科普显微镜观察、植物认识、标本制作等植物学科知识,同时倡导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保意识;还可以通过三下乡支教走出去的形式,组织师范生到较远的中小学校进行植物学实践教学活动,同时帮助中小学校园植物挂牌或辅助中小学建设生物博物馆等。这样,师范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回馈祖国,服务社会教育,中小学校教育也因此而得到发展。

加强研学结合,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1)以研促学,锻炼师范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以研促学就是鼓励师范生参与科研活动,利用科研反哺教育,锻炼师范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①加大各类学生项目的开展力度及增加其立项数量,鼓励师范生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加强学生科研项目的管理及考核制度,严格把关各类项目的执行及完成度,以科研真正锻炼师范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在植物学相关领域的科研中,应鼓励师范生以植物学相关的课题如植物资源的调查及环保等领域课题参加校内或校外的各类学生科研项目,调动师范生学习植物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锻炼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②鼓励师范生勤于思考,拓展思维,建立科研信心,鼓励师范生参加竞赛活动和科技活动。在植物学相关领域中,可以鼓励师范生以植物学标本创新设计或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题为题材,参加竞赛活动和科技活动,如创新创业大赛及生命科技节设计大赛等,调动师范生学习植物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锻炼师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③建立导师制,要求导师完成指导学生科研指标,带动师范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制定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度,为师范生配备科研导师,鼓励师范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充分利用协同创新的机会,提高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如带动师范生进行粤西药用植物或入侵植物资源的调查等,进一步拓展师范生的植物分类学专业知识及提高师范生采集、鉴定标本植物学实践技能。

④鼓励师范生利用寒暑假到科研院所等单位参加科研活动。大学生作为新鲜的血液、庞大的科研后备军,可以鼓励他们利用寒暑假参加科研劳动力较为欠缺的科研单位的科研活动,如植物相关科研院所开展的野外植物资源调查项目等。师范生参加科研院所的植物资源调查活动后,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植物分类专业知识以及提高植物学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2)以学促研,推动科研的发展。以学促研,即学生通过以项目团队成员或志愿者身份协助科研活动的开展,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新鲜的血液、庞大的科研后备军,可以利用自己在课堂所学的相关理论专业知识协助教师或科研院所开展科研活动,进一步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如在植物学相关领域科研活动中,师范生可以协助教师或科研院所的野外植物资源项目调查,如可以帮助采集及压制植物标本,帮忙查阅资料、鉴定标本等。如此一来,大大减轻科研人员的工作量,让科研人员更有精力去规划下一步的科研划及设想。从长远来看,大学生作为科研的生力军,如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能动性,将会大大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

为了减少学生在科研实验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错误,应对参与科研的师范生进行管理及教育。首先,在科研实验前对师范生进行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如植物资源调查项目中,应教会师范生如何规范采集、压制标本,如何查阅资料、鉴定标本等,师范生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实验技能后,科研调查开展就会较为顺利。其次,教会师范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思维,即在研究实验前应思考一番,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应考究一番,这样就会减少实验操作的失误。只有规范管理教育,引导师范生进行科研实验,才能减少实验出现不必要失误,才能减轻科研教师的压力,推动高校科研事业发展。

4 结语

随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高师院校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刻不容缓。植物学实践教学将改变以往高师院校不注重实践教学及产学研少合作、不协调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加强植物学实验及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注重师范生自身的基本实践技能锻炼,加强产学结合,促进大中小学校教育双赢,加强研学结合,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同时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只有这样,产学研才会得以协同创新,高师院校教育才会审时度势,适应新一轮产学研协同创新教学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飞,王秀丽,刘文婷.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追溯及简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7):148-150.

[2]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29-32.

[3]张肖静.基于产学研协同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南化工,2016,33(5):62-63.

[4]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

[5]时连君,魏绍亮.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应用基础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

32(5):21-23.

[6]谭玲玲,刘新.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42-243.

[7]曾力,叶云,胡康.基于“政产学研用”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协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2016(5).

小学科技实践论文第5篇

【摘 要 题】理论探讨

【关 键 词】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邓小平理论/组成部分/发展机理

【 正 文】

邓小平同志生前十分关心和密切注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具体、直接地指导和大力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在这一伟大的实践中孕育和形成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践中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巨大的现实作用,已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全面地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建设四个现代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迄今在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研究工作中,并没有把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放在应有的高度。事实上,无论从内容、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看,科学技术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整个系统中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子系统,它应占有自己的位置,把它分散在邓小平理论的其他部分中进行研究和阐述是不恰当的,不利于更深刻地揭示它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一、丰富的内容和完整的体系

仅仅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看,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内容就已是非常丰富、深邃的了,涉及到相当广泛的领域,主要有下面6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对社会及世界政治斗争的意义;3.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4.双管齐下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5.国家要发展就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6.关于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管理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在多种场合、多次对上述6方面作过深刻的说明和论证。例如: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8年“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的谈话”及同年“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等文献,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践、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具体、系统地阐述和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1986年“会见李政道夫妇的谈话”、1988年“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的讲话”等文献,深刻阐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及世界政治斗争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1977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年“同中央两位同志的谈话”、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9年“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的报告”、1982年“陪同金日成去四川访问途中的谈话”、1985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献,非常透彻地分析和阐述了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的道理;1977年“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83年“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的讲话”、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8年“听取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等文献,强调要抓住体制改革这一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用双管齐下的方法使科技和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并提出了更具体、对现实更有指导意义的理论;1975年“在国务院讨论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时的谈话”、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副总统姆维尼时的谈话”等文献,结合中外历史和现实说明国家要发展不引进先进的经验和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远的国策;在上述众多文献中,邓小平还多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论述过关于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管理的指导思想。上述6个方面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简明、精辟地阐述了当代科学技术同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对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世界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所具有的意义。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结构、自成体系的系统,但在邓小平理论的整个体系中,它又是一个与其他部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占有自己独特位置、不可缺少、不可取代的子系统。在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在论述其他领域的问题时,往往都从科学技术的视角加以考虑,有时还从科学技术对所论述问题起的作用和具有的意义加以说明。在论述到科学技术的问题时,往往又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其他领域的实际,邓小平对当代科学技术的特性、作用、意义的认识是非常深邃的。如果我们考察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留下的理论宝库,除恩格斯之外,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可以说是最深刻、最全面、最自成体系的。

二、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缩影

邓小平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种发展首先是实践的发展,是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过人的智慧和胆略在对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进行了准确、深刻的总结和概括的基础上大力创新而形成的。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它本身的发展也离不开实践。这是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机理。这一机理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发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反映。因此,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缩影。比如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及其后对此的一系列阐述,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很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但他没有把科学技术放在生产力的首位。在马克思之后,列宁和斯大林虽然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深刻的论述,但是他们对科学技术、生产力问题也发表过一些不那么准确、起码是容易被人误解的言论。比如列宁讲过,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全人类的首要生产力是工人、劳动者。列宁把生产力定义为物质力量,科学技术不是纯粹的物质力量,它就不是生产力要素了。斯大林也讲过,用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藉有一定的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之助发动着生产工具实现着物质资料之生产的人们……构成社会主义生产力。斯大林实际上把生产力要素定义为生产工具和劳动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前苏联有关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宣传和研究中,一直把科学技术摒于生产力要素之外,如果有所谓争议的话也仅仅局限于劳动对象属不属于生产力要素,即二要素还是三要素之争。新中国成立后,在这方面也承袭了苏联的理论,包括毛泽东都把科学技术摒于生产力要素之外。这样做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非常有害的,它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忽视了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压抑了他们的积极性。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拨乱反正,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第一个问题就开宗明义地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0年之后,即1988年又不失时机地提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很明显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首先是实践的发展,即科学技术实践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及其推动作用的实践的发展。在20世纪以前,往往是生产实际的需要刺激了技术的发展,生产和技术的实践又为科学理论的概括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即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如16、17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对动力的需求促成了蒸汽机技术的发明,提高蒸汽机效率的实践促成了热力学理论的诞生。对此恩格斯作了十分精辟的概括:“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5页。)这与当时的实践是完全一致的。但是,进入20世纪特别是60年代以来,生产、技术、科学这种关系开始逆转过来了。由于科学迅猛发展,科学理论往往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并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它们相互促进的时间越来越短,效果越来越大。如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关系式,后来哈恩的实验和梅特纳的分析,到最后原子能在军事上和工业上的应用,都表明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激光和半导体产业也是这样。实践表明科学技术的地位较之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已有新的飞跃,具有第一位的意义,实践已凸显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对此邓小平作了深刻而准确的总结和概括:“现代科学技术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了道路,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当然,不论是现在或者今后,还会有许多理论研究,暂时人们还看不到它的应用前景。但是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技术和生产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地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4页。)

此外,从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其他因素的关系的实际来看,科学技术也凸现了其第一的地位。

从科学技术与劳动力的关系方面看,当今高科技对劳动者知识结构有特殊的、专门的要求,在高科技生产系统中人们用的主要是头脑而不是灵巧的双手,拼的是知识而不是体力。现代生产本质上已成为科学技术的物化,一个没有基本的、起码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当今的科学技术决定了劳动者的效率,科学技术带来的收益几乎是无限的。从科学技术与劳动资料的关系方面看,高科技使劳动资料从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朝着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方向转化,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将科技的新发展迅速融汇到劳动资料中已成为发展生产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一关系中,科学技术也凸显出第一位的作用。从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的关系方面看,当今科学技术已不断改变着劳动对象的面貌,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种类,使劳动对象的品质、性能和用途发生明显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当代人们借助科学技术已创造出800多万种新材料,使劳动对象越来越丰富多样,大大发展了生产力。从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的关系方面看,现代管理广泛地应用最新的科技,使人、财、物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如果说现代生产管理对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话,那么现代管理又极大地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一些巨大的工程离开科学技术根本无法进行管理。

正是这些实践,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上述说明可以看到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对马克思相应思想的发展的机理是非常清晰的。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它的机理,与邓小平理论中的其他部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机理是一致的。但是,其科学技术思想最清晰、最简明地凸现了这一机理。因此,在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研究中,把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作为一完整部分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的。

三、巨大的现实作用

粉碎“四人帮”后不久,我国科学技术与文教事业在邓小平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在极“左”思潮的桎梏中首先突围而出。我国科技工作者积极工作,不仅出了很多科技成果,“而且以主人翁的态度,为国家出了许多很好的主意。……科学技术专家这样广泛地参加经济、社会决策活动,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邓小平还高兴地指出:“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能够使生产发展起来,使生活富裕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当时神州大地学科学、用科学的浪潮澎湃高涨,我国科技事业空前繁荣。

要发展科学技术,首先就要有人才。作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他揭示了当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的深刻联系,指出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在发展教育,主张将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发展统一起来,使之构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邓小平当时非常明确地指出:“我国科学研究的希望,在于它的队伍有来源。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一派繁荣,小学、中学、大学的规模和水平空前大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批人才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主力和骨干,成为支撑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原来令人十分担忧的人才断层已得到较好地弥补。为了加快发展科学技术,邓小平还主张“接受华裔学者回国”、“请外国著名学者来我国讲学”、“派人出国留学”(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页。)等措施。这些举措付诸实践后,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正是在邓小平“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要使科学技术与教育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和教育事业人才辈出,相得益彰,大大缩短了与先进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有个别领域甚至达到世界领先的地位。

发展科学技术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科学技术与经济互相结合、协调发展。但是,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不单我国没有解决好,连西方一些科技发达国家也没有解决好。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几年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之后,1985年初邓小平就明确提出:“在方针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体制问题。”“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邓小平还主张:“生产部门的科研队伍恐怕是最大的。科学不是划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吗?生产部门也会有搞基础科学的,但要着重搞应用科学;科学院和大学可以多搞一些基础科学,但也要搞应用科学,特别是工科院校”。(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科研机构、大学主动和企业联系,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牵线搭桥。大量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产品,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又大量汇集到科研机构,从根本上扭转了以前学、研、产脱节的被动局面。随着技术贸易市场的开发,科技成果更迅速、更直接、更规范地融入企业生产之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可喜的是我国大、中、小企业按照邓小平的思路,“随着工业的发展,企业的科技人员应当越来越多,在全部职工中所占的比例应当越来越大。大厂要有自己独立的科研机构,小厂的科研可以由市里综合办,也可以由几个厂联合在一起搞”,(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纷纷办起了自己的科研机构,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科研机构的历史。这些科研机构一建立就为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到上世纪90年代,已成为支撑企业的中坚力量。由于科学技术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使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90年代后乃至21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珠江三角洲高技术企业,由于有了自己的科研机构,再加上与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紧密联系,即使是在最近几年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高技术新产品产值仍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由于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普遍达到45%,有些地方更达到50%多。

邓小平关于国家要发展就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思想对推动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8页。)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8页。)“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在这一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一下子就把我们建设现代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起点提高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铺垫了一个较高的台阶,改变了我国工业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老化的状况,为后来跨越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广东80年代引进价值10万美元以上的设备100多万台,5万美元到10万美元的设备60多万台,引进完整的生产装配线1000多条。在此基础上多渠道、多形式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技术改革,使企业的综合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上世纪80年代广东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3%,国民收入年均递增11.5%,增幅比全国平均值高4.7和4.2个百分点,更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它们最高也仅有6%)。

当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所取得的跨越发展,不仅仅是邓小平科技思想指导的结果,而且是在整个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取得的。但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在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研究中,没有把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摆在应有的高度和恰当的位置上,这不利于全面、完整地领会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精髓。为了更好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我们有必要加强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宣传和研究,这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中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八五”广东科技[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小学科技实践论文第6篇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针,以上级部门提出的培养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目标,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立足语文学科自身特点,根据我联区中、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现状和发展需要,突出前瞻性、创造性、时代性和实效性,构建具有开放性、主体性、针对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建设一支适应未来教育需要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队伍。

二、目标与要求

(一)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语文教学理念,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在本联区起带头作用的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

(二)要求

1、研修现代教育理论。

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牢固确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观念,发展学生个性的观念,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2、拓展语文学科知识。

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人文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机渗透现代科技相关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

3、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要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提高学员自身素质的关键,使学员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并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提炼总结,推动学员由“经验操作型”向“教育专家型”转化。

4、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要掌握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中、小学语文教学和远程教学的方法,掌握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研究信息、交流研究成果的技能,并结合中、小学语文教学特点,设计和制作富有实效性、针对性的多媒体课件。

三、培训对象

1、中、小学在职教师,年龄在45周岁以下,大专学历,原则上有5年以上教龄,重点是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小学高级、中教一级和少量一般教师。

2、市(区)以上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带头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先。

3、师德优良,敬业精神强,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经验,教育教学成绩优秀者。

选拔程序:学校推荐,联区审核,报教育局审定。

四、内容与形式

(一)内容

分三大板块:

1、理论与技能;

2、实践与考察;

3、课题研究。

1、理论与技能。

针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相关学科知识、课堂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学员理论文化素养,开拓视野,确立现代语文教学观念,增强理论思维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2、实践与考察。

通过岗位实践,送教下乡,评议交流等形式,提高学员自觉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能力。通过参观考察,取长补短,发展自我,为逐步形成教学特色打好基础。

3、课题研究。

开展教科研专题讲座,学员参与本校现行课题的研究等活动,使学员牢固树立“科研兴教”观念,增强教科研意识,提高教科研能力,能独立主持课题研究,并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促使课堂教学更趋合理、规范、科学。

小学科技实践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加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促进师范生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我国教师教育在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存在不足和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效果。 

    一、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结构特点,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可以概括地划分为基础技能、学科专业技能、教育教学技能三大类。其中基础技能主要包括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计算机应用技能等(包括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技能、应用网络搜集信息的技能、使用教学软件技能等),这些技能是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必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学科专业技能是指所教学科领域的专业技能,如理化专业师范生的演示实验技能等,数学专业师范生的演算技能、数学符号书写技能、数学作图技能等,生物专业师范生的解剖和制作标本的技能等;教育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技能、教育技能、教研技能。其中教学技能包括教材分析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含使用教学媒体技能)、说课技能、指导课外活动技能等,教育技能主要包括班级管理技能、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技能、与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与交流技能等;教研技能主要包括教育调研技能、实践反思技能和毕业论文撰写技能等。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多项职业技能合理的安排形成的有机联系的训练体系,不是开设几门课程所能解决,是贯穿于高师院校教学的全过程的一种训练活动,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合作才能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总体来看,我国教师教育在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上,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缺陷。 

    (一)技能训练缺乏系统性,各项技能训练效果差异大     对简单、容易操作的技能训练工作落实得好一些,而对操作过程复杂的技能训练项目落实得相对较差。比如“三笔字”、普通话是师范生接受的主要的技能训练内容,训练与考核机制完善,并列人学校课程计划。教育教学技能,是教师职业技能结构中最主要的技能,它的训练应占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绝大部分时间,更需系统训练。但这些技能的形成与个人的实践知识、内隐知识、个人价值向度、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经验性、实践性和个体性,这种实践性知识本质上是结构不良的知识。因此,教育教学技能的是师范生技能训练体系中培养难度大、训练过程复杂的“高耗低效”的训练项目。训练上缺乏统一的要求,管理上随意性大,往往导致训练过程的不规范、难监控、训练实效低等问题,致使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培养训练的效果。多数高师院校对学生的学科专业技能不作硬性要求,不单独进行训练,一般只是结合学科课程的学习进行简单的训练。这势必导致学生学科专业技能不巩固、不扎实,使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在从师任教过程中表现不出良好的专业示范性特点。 

    教师能力“是由多种单项能力组成的和谐统一的整体,缺少任何一种有机的组成部分,都将直接影响教师能力的质量、水平及其发挥。”只有对师范生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职业技能训练,才能形成师范生职业技能的整合效应,师范生才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缺乏系统化的技能训练和各项职业技能水平的参差不齐势必导致师范生专业素养上的木桶理论的短板效应,影响师范生培养质量。 

    (二)对技能训练重视程度低,训练环节薄弱     自我国开始兴办师范教育起,就一直存在着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而这种观念之争反映在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计划上,就是课程门类和学时上的孰多孰少。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本科课程学分数一般在150一170左右,理论课程学时数一般在2500一2800左右。师范教育在与综合性大学专业教育相同的时间内,很难既达到同等的学术水平又掌握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使二者难以得到有效的兼顾,任何一个方面的加强都将可能意味着另一个方面的削弱和牺牲。 

    我国高师院校学科专业体系是从培养中小学学科教师出发建立的,以文理门类的学科专业分类为依据,学科专业的主流地位使得现实中教师教育往往强调学科专业而忽视教育专业。“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所占比例不足10%,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据统计,英国为25 % ,德国为30%,法国为20%。两相比较,足见我过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的薄弱。”教育课程体系单薄、比例偏低、实践课程明显不足,不利于形成合理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使得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缺少充分的理论支撑和训练时间保证。

     技能是通过知识学习或专项训练掌握某项专门技术,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的,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形成需要以充分的训练时间来保证。课内紧张的学时使高师院校难以抽出大量时间开设技能训练实践课程。从课外训练情况看:学生除了完成大量的专业课程学习任务外,有的学生要准备英语过级考试,有的学生要准备考研、考公务员等,时间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宝贵,很难安排大量规定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除规定时间外,学生不可能也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而且一些学生认为职业技能训练是一个额外的负担,练习态度不认真,练习过程敷衍了事,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因此,无论从训练的规范性、系统性,还是练习的时间及学生练习的主动性都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在高师院校,学术性的强势声音一直把职业技能视为简单机械训练的小儿科,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发展,“技术熟练者”教师专业发展范式向“反思实践者”范式转变,反思实践、实践性知识、实践智慧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一些人便认为师范生的技能训练已经成为过时的做法,不敢过多地提及和强调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的作用,非此即彼的极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观念,使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受到了冷落。“教师的专业发展乃是教师健全人格和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成长过程,这是一种寻求教师的‘人格化’‘个性化’和‘文化化’的过程,而‘技术化’的要害就在于否定了这种过程。认知与技能的发展固然重要,但过分偏重则可能导致教师沦为教育技术人员。”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过分偏重“技术化”的教师培养倾向,关注教师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成长。但技能训练并不意味着简单机械,技能训练与反思实践之间应该是基础与发展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很难想象一个技能水平低、实践操作能力差的师范生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有出色的表现。大量的师范毕业生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不是“过分偏重”,而是严重欠缺! 

    (三)训练形式相对孤立,训练过程缺乏有机整合     首先表现为技能训练缺乏统筹考虑。各高师院校一般采取的都是相互孤立的分项训练,各项技能训练基本上是互不联系,没有把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形成看作是师范生专业素养发展的有机系统,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只是各单项技能的简单组合,技能训练缺乏有机的整合。比如,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技能培养上,注重了技术性知识的培养,却缺少运用技术进行教学等实际技能的整合性培养。教育实习前的教学技能的训练活动一般只是结合学科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和微格教学训练来进行,其它教育类课程更多的是偏重一般理论的讲解,不进行或较少进行相关的技能训练,不能形成对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培养的合力作用。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各项技能综合应用的重要环节,但多数师范院校在教育实习前只是在最后一个学年进行为期8周左右的实习,没有把教育见习、实习活动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始终,不利于促进师范生职业技能在综合实践环节循序渐进地发展。师范生实习前哪些方面的技能已经合格,是否具备了进行教育实习的基本条件,一般没有明确的要求,实习过程中大多也只是凭经验、印象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指导和实习结果进行评价,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整合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整体提高。很多高师院校还没有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纳人高师课程计划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不能成为高师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仅仅是各师范专业自主性的一种行为,没有学分的规定,缺乏时间的保证。软性的要求,学生积极性调动困难,使训练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其次表现为学科课程对职业技能训练的支撑作用不强。学科课程是职业技能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活动的重要支撑,没有合理的课程设置,技能训练就会变成一种缺乏指导的盲目活动。目前高师课程设置上学科专业性、学术性的课程偏多,教师职业性、师范性的课程偏少,技能类课程学时偏少,课程安排上对学生技能形成不能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而且,学科课程学习周期相对较短,一般在一、二个学期就结束了,而技能训练往往需要经过几个学期的课外训练,由于相关课程学习已经结束,技能训练活动基本上是以学生课外自主性的训练为主,训练过程中往往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影响训练效果。有的技能训练项目与课内学习内容的依存关系较低或找不到相关的支撑课程。比如,作为对学生书面语言技能培养的支撑课程《大学语文》主要以文学作品学习为主,在对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相对薄弱,学生的书面表达技能(常用文体写作技能)往往难以得到系统有效的培养和训练。课程支撑作用薄弱和松散的依存关系给技能训练方案的制订及组织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四)教师自身素质不过关,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不强     首先表现在高师院校教师缺乏“师范性”意识,重学科专业轻教育专业,重理论学习轻联系实际,重知识传输轻技能训练,导致学生“只会说不会做”;其次表现在一些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不过关,课堂教学“示范性”差;再次表现为教师对中小学教学实际情况不了解,指导学生教学实践的能力不强。教育类课程理论教学脱离中小学实际,一些教学法教师不能给学生提供规范的教学示范,学生在教育教学技能训练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其他各科教师缺乏技能训练的示范意识和指导意识,许多教师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教育实习。 

    (五)实习时间短而集中,与实习基地合作关系松散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各项技能综合应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得实践智慧、缄默知识的重要来源,在培养师范生综合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方面起着理论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环节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1.教育实习时间短而集中,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循序渐进地发展。教育实习一般集中安排在大学四年级进行,为期8周左右。去掉实习前准备训练和实习后的总结,还有6周左右的在实习学校的实习时间。进人实习学校第一、二周一般是熟悉中小学教学常规,做好试讲准备,真正的教学实习时间只有4一5周,上课时数一般在8一12节左右,组织学生活动1 -2次。这种短而集中的实习安排,由于学生缺少实习的经验,进人实习状态的适应期相对较长,一般至少需要2周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初步了解实习环境。当实习生还没有来得及对学校生活和教师角色有较全面体验,对教育教学活动有较深刻的反思,初步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实习活动就结束了,实习过程中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缺陷,也难以采取措施加以弥补。 

    2.与实习基地之间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双赢的合作机制。以往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关系多是建立在教育实习活动的基础上,具有较大的单边性、临时性、随意性,双方的合作缺乏互惠性、常规化和制度化的运行机制,这种单方面的实习活动往往被实习学校认为是一种临时性的任务,没有成为实习学校必须很好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责。中小学对实习生教学能力往往缺乏足够的信任,加上实习过程对实习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实习学校在安排学生实习工作上表现得不积极、敷衍,影响实习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实施策略 

    (一)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强化教师教育双专业特色     教育课程体系单薄、比例偏低,实践课程明显不足,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和实践锻炼机会少,严重地制约着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比重应由占总学时不足10%提高到25 % - 30%左右为宜。在课程设置上,应改变教育类课程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的“老三门”为主的课程设置格局,增加课程门类,拓展课程深度,延长实习时间,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变以往短而集中的单一性教育实践活动方式,采取阶段性与延续性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教育实践活动安排方式,把教育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职前教师培养过程中,使教育实践过程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形式,而且是师范生各项职业技能在不断联结、不断整合的过程中获得综合性发展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上存在的“窄、杂、空、旧”的问题,融人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变化、新要求,增加实用性强、实践指导作用大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性内容,突出教师教育专业特色,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和教师专业发展发展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依托学科课程,构建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认知目标与能力目标是高师人才培养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只有与学科课程的理论学习形成紧密的依存关系,才能保证职业技能训练的质量。在职业技能训练方案的制订上,要注意避免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标准不统一、“两张皮”的现象。可以从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相互衔接关系为出发点,选择技能训练项目,确立依托课程,安排负责教师,确定实践学分。由所依托学科课程的任课教师负责制订各单项技能的训练大纲,包括训练内容、训练形式、训练要求、训练学期、考核标准、考核形式、考核学期等。在管理模式上,应将职业技能训练纳人课程计划,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统筹管理,既确保职业技能训练任务的有效落实,又使认知与实践得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项目多、体系结构庞大,因此组织管理困难、训练过程不易监控,组织实施不当,往往容易使训练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这就要求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形成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充分调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任课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作用,才能把训练工作落到实处。     在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过程中,还应注意处理好统一要求与专长发展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将技能训练活动与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专项技能竞赛活动等有机结合,给学生提供专长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个性化发展;处理好技能训练与师范生专业发展的关系,将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教师健全人格和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成长有机结合,防止过分的“技术化”倾向。 

    (三)加强高师院校教师素质培养,突出高师课堂教学的示范作用     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对师范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教师首先应该是专家,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作为高师院校教师,本身应具有较高的教师职业能力和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才能给学生作出表率和示范,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加强高师课堂教学的规范管理,加强对高师院校教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对于突出教师的师表作用,促进师范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师院校是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专门机构,基础教育一线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出口和就业市场。高师院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应了解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动态,熟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才能主动地将自己的教学与中小学教学实际进行联系,更加自觉地以自身的示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应加强对教育技能类课程师资的培养,通过到中小学实践锻炼、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等形式,培育中小学教育专家式师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案例式、示范式、实践指导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切实提高教育技能类课程的教学水平。也可以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优势互补的作用,与中小学优秀教师合作开展技能类课程教学的方式,分工协作,教学任务各有侧重,加强教师课堂教学的示范作用和实践训练的针对性。 

    (四)开展全程式教育实践活动,加强职业技能的整合与提高     高师院校的教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各学期安排的见习、研习、演习、实习、教育调查、社会实践、毕业前综合实习、毕业论文及课内外职业技能训练等所有培养师范生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的课程教学环节。高师教育实践课程是一个全程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促进、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统整发展的过程,是“以实践课统整学科课,以学科课渗透实践课。实践课是学科课的统整平台,学科课是实践课的延伸与提升。”因此,必须把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在与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贯穿在学生大学四年的全学程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与技能的形成与发展的顺序,确定各学期教育实践活动的技能训练重点,使师范生关于教师教育的理性认知和实践技能在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整合、不断提高,促进师范生教育智慧不断发展。 

    (五)与实习基地建立多元化、互惠共底的合作机制     临床的实践环境是构筑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平台,是帮助师范生获得实践体验,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必要基础,是促进师范生职业技能综合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实习基地在培养师范生综合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方面起着理论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往高师院校与中小学松散的合作关系,双方的合作缺乏互惠性、常规化和制度化的运行机制是影响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 

小学科技实践论文第8篇

关键词:病例分析;专题论文;实践及科研能力

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科研能力越来越被重视。以医学临床病例分析以及论文写作的形式,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

选择怎样的时机和形式才能更好地开展临床实践和科研教学呢?笔者认为,在大三、大四接触临床医学课程的阶段开展比较适宜。因为,此时学生已经基本完成了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理论、知识与技能结构基本能满足开展实践和科研活动需要。

临床实习医生在医院能真正有机会利用医院的资源开展科研活动。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校时基本是大班上课,学生很少有机会与教师接触。而在实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基本上是一对一,并进行同样的临床工作,为学生的科研活动打下了基础。同时,撰写论文是实践教学的一个环节,是医学生应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科学训练,提高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重要过程。

一、教学目标

1.达到临床实践基本技能训练的目的

(1)使学生在接触患者、询问病史资料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临床工作的过程。

(2)初步掌握收集和处理临床资料的思路和基本方法。

(3)有机会充分与接触患者,进行综合协调沟通能力的训练,使学会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沟通技巧,获得第一手临床讯息。

(4)通过询问病史患者、判定相关的检查结果,让学生分析病例,开展小组讨论,使之对专业理论有更为系统、深刻的认识。

(5)学会团队合作,利于今后临床会诊、医师、医护之间的良好沟通。

2.通过撰写病例讨论、专题论文,培养医学逻辑思维

(1)熟悉和初步掌握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和撰写过程。

(2)学会查阅文献,开拓视野,建立初步的科研思维模式。

(3)学会利用传统教科书上未详细提及的理论和技能,做一名会思考的临床医师。

二、实施过程

1.小组合作进行

学生自由组合,通常4~6人为一组,分工合作,各司其职。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负责。各组员分工整理临床讯息(包括询问病史、分析实验结果),综合分析、得出最后的诊断结果、诊断依据、鉴别诊断以及后续的治疗方案。

在论文写作中,由各组从中自由选择一个课程论文题目或自行拟定,通过研读文献,列出工作思路,需要有自成体系的论点、论据、实验方法、结论以及参考文献等。论文写作进行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与教师联系,以便及时沟通,加强指导。

2.实践能力及论文的评定

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价学生通过教学掌握知识、获得技能、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评价采取小组学生自评、不同小组之间互评以及结合教师总评的方式进行,这三者的评分比例为3∶4∶3,从而尽量避免教师个人评分的主观性,又能使学生从中得到更多的锻炼。

评价要体现以下原则:

(1)学生自主性原则。小组的划分、论文题目的选择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从而调动其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合作学习原则。以小组为单位,4~6个学生自愿组合为一组,促使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合作学习,不少学生发现学习资源就在身边,而且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潜能。

(3)发展性原则。注重学生上交的作品(病例分析的表达以及专题论文的撰写),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如学习的进步、学习态度的转变、学生个性和价值观的发展等。在评价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适合他们的要求,利于其健康发展。

通过小组讨论,各组员分工协作进行临床病例分析、撰写专题论文,能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树立科学精神,形成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信息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以及成就意识,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终身影响。

参考文献:

[1]Shen Anding. The enhanced biology education (EBE) program atdrexel univerity[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01,20(05).

[2]张光富.公选课植物的生活教学探索[J].生物学杂志,2004,21(05).

小学科技实践论文第9篇

>>四川2014年自考报名时间 | >>四川2014年自学考试时间

2014年四川自考科目安排(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 专科 两年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 本科 两年 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电子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 (一)、电工原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 及应用 、办公自动化 设备、 电子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 、物理(工)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 服装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 本科 两年 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 数控技术 专科 两年 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 本科 两年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 视觉传达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 VI )、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 本科 两年 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 动漫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 本科 两年 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 生物技术 专科 两年 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 生物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 食品工程 专科 两年 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 本科 两年 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景观园林 本科 两年 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 新闻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 应用心理学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 小学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学 专科 两年 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 教育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