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网络流行语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2 17:45:03

网络流行语论文

网络流行语论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校园文化;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205-02

网络流行语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一种产物,已经渗入到人们工作、学习和生中,已经影响到人们的言行,甚至是思想。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它也反映了社会现实,体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随着人们的自发传播,更是走进了校园生活,已然成为现代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网络流行语的概念及特征

(一)概念

网络语言有很多,但只有能够引起网民共鸣和让网民产生“”并用于情绪宣泄的网络语言才能脱颖而出成为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是在迎合颠覆传统、求新、求奇、减压宣泄、彰显个性的心理诉求中得以产生和盛行的[1]。

目前对于网络流行语的定义非常广泛。从使用和传播主体来定义,杨萍认为,网络流行语是由网民创造或由网民积极传播的,进而被多数网民认可、接受并使用的语言[2]。这个定义明确指出了网络流行语的主体,但忽视了网络流行语影响现实生活的客观事实;从表现形式来定义,高峰认为网络流行语就是网民自己创造,在互联网上广为流行和使用,并可以从虚拟走向现实的各种符号、词汇、短语及句子等等[3]。这个定义虽然指出了网络流行语的表现形式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但是,却对网络流行语的创造主体认识不清,并不是所有网络流行语都是由网民自己创造。这些定义都只侧重于网络流行语的部分特征和性质,存在被定义项内涵和外延不一致的问题,导致人们不能更为准确地、客观地辨认出网络流行语。本文结合传播学对网络流行语做出如下定义:网络流行语就是网民进行社会信息交流所运用的,一段时间内广为流传的,且对非网民也能产生影响的词汇、句子、短语等语言符号。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1.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网络流行语主要以文字、数字、字母和符号为载体,通过借助微博、论坛、微信等媒介和通信工具进行传播,因而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同时,网络流行语内容简洁,内涵丰富,容易记忆,在现实生活中也方便转化为语言进行传播。网络流行词凭借本身具有的独特魅力,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克服了地域上限制,并极大程度地缩短了获取信息的时间,从虚拟走向现实,巧妙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中。综上,网络流行词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征。

2.传播内容新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词语不仅处于一种与物的关系之中,而且词语本身就‘是’那个保持物之为物并且与物之为物发生关系的东西;作为这样一个发生关系的东西,词语就是关系本身。”[4]网络流行语大多贴近时事,可以理解为是社会现象的缩影和社会关系的体现。而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鉴此,与之密切相关的网络流行语也会随之改变。比如说:2013年的网络流行语“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与2014年的网络流行语“有钱就是任性”。由此可见,网络流行语会随着新现象的出现而不断更新。

3.网民自发传播

网络流行语由于来源于对一些社会现象或是社会事件映射和凝练,且语言简洁、明晰、精炼甚至是有趣,所以广为普通网民所接受,且想让更多的人知晓,分享其中寓意,因而促成其流行,此流行并不仅限于在网上传播,也走进了现实生活,进入了校园,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网络流行语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体现全体师生共同理念的统一的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等各方面的总和[5]。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大学生成为网络时代创造、传播网络文化的主力军,是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一个群体[6]。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文化中传播快、影响广、内容新、不乏趣味和调侃的“文化产品”,与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心理特征相符合,自然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并且逐渐地去接受它,认同它,甚至吸收它,这样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对于这些影响我们要辩证地去认识和分析它,只有客观地认识他们,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一)积极方面

1.提高学生公民意识,增强学生政治觉悟

带有时政意味的网络流行语在校园内出现,客观上可以提高学生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并且大学生以国家主人公的身份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例如,国家领导人同志,网上大家热情地称呼他为“”,这个词来源于2014年9月9日上午,到北京师范大学和全国教师代表座谈时,来自遵义的教师刘轶问道:“我叫您‘’可以吗?”得到了肯定地回答:“YES”。这条新闻在网上一,就得到了网民的认同,并在网络世界里广为流传。现在不仅网民这样称呼他,甚至一些官方媒体都会这么称呼他,这让学生们觉得更亲近,拉近了学生与政治的距离,使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兴趣更加浓厚。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政治倡导不仅使学生充满了“实干”精神,也对“中国梦”的实现坚定了信心。这些都说明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在校园中形成和谐的文化氛围。

2.融入社会生活,认识社会现实

校园就是一座象牙塔,网络流行词在校园内的传播,使学生对社会现实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避免了与社会脱节,从而将自己封闭起来。随着2014年“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你家里人知道吗?”“且行且珍惜”“有钱就是任性”等网络流行词的出现,并在校园里也被学生们所津津乐道,作为议论的焦点,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体现了学生对社会现象的高度关注,愿意融入社会生活的积极心态。

(二)消极方面

1.导致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畸形

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且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成型的关键期,判断和辨别新事物还缺少客观性和辩证思维。“有钱就是任性”“宁愿在宝马车上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车上微笑”这些网络流行词所透露出来的焦虑、烦躁的消极情绪,拜金、暴力的错误观念,容易使这个时期的学生产生错误和畸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对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2.“不良语言”腐蚀校园文化

一些不文明的、充满负面情绪的网络流行语在校园内的广泛传播,使得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遭到破坏。由于学生对于这些词语的甄别能力较差,不能客观全面地认知这些网络流行语,导致不加辨别地吸收,使学生下意识地被这词语里面所蕴含的负面能量所同化,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做出不当行为。同时,因为它的简洁性、蕴含情绪的隐蔽性、一定的趣味性使得它在校园里广为使用,不少学生更是将这些词语作为情感宣泄的方式,使整个校园都充满了浮躁的文化氛围。

三、正确运用网络流行语建设校园文化

无论是喜不喜欢或是愿不愿意,网络流行语已经渗入我们的校园生活,并对校园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然而,采用“堵”的方式对待网络流行语,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能吻合当代大学生的文化期待,也不能满足其文化需求。我们建议采用“疏”、“引”、“限”这些方法对待网络流行语,在正确对待网络流行语的同时,运用好它,让它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

(一)“疏”――树立客观的认知态度

网络流行语的形成背景繁杂,有的网络流行语表达了公众的利益诉求,有的网络流行语则是表达了个人的价值追求,还有些网络流行语只是单纯的情绪宣泄。帮学生分析这些网络流行语的形成背景及价值诉求,使学生树立一种客观的认知态度,掌握好对网络流行语的甄别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网络流行语中蕴含的“正能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引”――引入积极的语言“正能量”

对于“入侵”校园文化的网络流行语不能只是被动应战,要掌握主动权,主动吸收充满“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通过借助校园广播、校园论坛、校园文艺晚会等平台,对这部分网络流行语(如“中国梦”、“群众路线”、“正能量”等)进行阐述和演绎,使同学深刻地理解其内涵,吸收其价值养分,摆脱低级趣味的干扰,以形成更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限”――限制隐性的“语言暴力”

对于充斥着消极思想的网络流行语则需要限制在校园内的“流通”,不能使校园变成“毒气”的集散地。以“你妹”为例,该词来源于网络论坛,多用于情感宣泄。很多人喜欢不假思索地跟风使用,但事实上这个词中含有极其浓重的性别歧视含义。这类网络流行语极易腐蚀同学们的思想,影响他们的价值判断,进而腐化他们的行为。不仅如此,这类流行语化为日常用语进行传播则很容易在生活中成为一种“语言暴力”。若是任由其进入校园,那么学生将可能成为这类“语言暴力”的被害者。最糟的是,若不加控制,“语言暴力”的被害者又可能变成“语言暴力”的实施者,从而影响更多的人。所以,一定要控制这些充斥着消极思想的网络流行语,限制这类隐性的“语言暴力”,为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创造条件。

总之,我们认为,网络流行语不仅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时,要客观公正地评价网络流行语,且认真考量网络流行语对学生的影响机理,通过“疏”“引”“限”等方式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引导和控制,使其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清杰.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生态与社会心理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43-45.

[2]杨萍.网络流行语:网民自主话语生产的文化景观[J].新闻前哨,2010(4):87-89.

[3]高峰,邱秀聪.网络流行语及其民意表达[J].中国地市报人,2011(7):29-31.

[4][德]海德格尔.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56.

网络流行语论文第2篇

[关键词]语言学;网络流行语;语言研究

[中图分类号]H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52-02

一、国内网络流行语研究

国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末,直到2000年《科学》杂志刊登周海中的文章《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才使网络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首次被正式提出。网络流行语是从网络语言中分离出来的,它作为一个独立概念产生略晚于网络语言,因此国内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相对较晚,大致始于21世纪初。早期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专著很少,如王骁炜的《实用网络流行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网络流行语》和上海社会科学院2002年出版的《网络流行风――网上聊天词语妙用》。同时,用于搜集和解释网络流行语的《网络时尚词典》《最新网络交际用语辞典》《新华网络语言词典》等也相继面世。但这些著作多为工具书性质。可见早期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只停留在归纳与解释阶段,还未进行理论研究,后来才逐渐将其纳入语言学范畴,如黄涛在《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中介绍了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玫英在《网络语言新探》中论述了网络流行语的特征、类型及产生原因等。随之相关的硕、博士论文也逐渐增多,如王存美的《网络流行语语情调查》、常楠的《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研究》、陈伟健的《网络流行语研究》等。从研究视角看,早期学者都用普通语言学理论分析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分类、构词方式、修辞特点、语言变异、语体语用等。后来转向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也从汉语言延伸至中外网络语言比较及对外汉语教学等,呈现出跨学科的研究局面。从研究方式看,目前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是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前者运用现有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分析网络流行语,以验证或补充传统理论,或是提出新的假设和问题。后者则是围绕典型个案,聚焦于一个或多个视角展开分析,如叶开的《“呵呵”的社会学解读》、牛子涵的《从“人艰不拆”看网络缩略语》,而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比较欠缺。

二、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

作为新兴的语言现象,从语言学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是最多也是最早的。多数研究者从普通语言学视角出发,从语义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的变异,如语义衍生及泛化过程、语义缩合转用等,并结合例子探寻网络流行语的变异规律、承载内容的演变及影响因素,着重研究了旧词新意类网络流行语,如2013年网聊最伤人词汇“呵呵”的变异;或站在句法角度,从网络流行语模式的来源、特点、生成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着重分析其结构、语法功能等,得出了许多研究成果,如网络流行语的语法功能和词性灵活易变,外在形式从简单演化到多样,并衍生出一系列具有固定格式的惯用语体,如“甄痔濉保淮佑镉媒嵌瘸龇,或在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和道金斯的模因理论指导下,对网络流行语的内涵特征、形成因素及过程、传播效应及引导策略展开研究,考察网络流行语遵循或故意违背了哪些传统的语用学原则,探析网络流行语的修辞特点等;或运用礼貌、合作、经济等原则,心理模型语用推理等理论对性别称呼语、指示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进行探讨。

还有学者将网络流行语视为一种语言的社会变体,交叉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本质,探讨其产生和变异的社会原因、表现形式及全新的表达功能等。学者大多肯定了网络流行语对丰富词汇数量、提高交流效率、反映社会状况、了解大众心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也指出了它的模糊性、语意不明等缺点,并针对部分网络流行语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语言失范问题。如方毅华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适应网络传播特性、彰显草根文化、引发社会思考等正效应,同时具有形成网络语言暴力、影响语言规范化等负效应。”①甘露认为,网络流行语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推动了新闻事件的发展和信息公开,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活跃了民间语文生活,影响语言文化发展方向,容易给部分人群造成理解障碍。②这类研究都注意到了网络流行语的两面性,在剖析具体案例的过程中探寻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对舆论风气的影响,如陈泽星在《仰“浮云”之咏叹,观社会而长思――透过网络热词解读社会》③中提出:“网络流行语不仅折射社会现状,反映社会娱乐减压心态,而且流露出网民对公权的质疑和讽刺,体现了网民在不断增强的公民意识下,对自身话语权的争取和对舆论焦点事件与社会现象的意见参与。”

可见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的学者,或以语言为中心,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或立足语言的社会学,把网络流行语视为材料去描写和解释社会行为,把网络流行语当做社会现象考察。但无论哪种研究,都通过分析网络流行语所反映的社会现状,将研究内容深入到了社会转型期矛盾激化、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意识提高、政府公信力不足、核心价值观缺失、释压渠道不畅、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上,如网络话语阶层结构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是否一致,网络流行语能否体现出网络社会新权力和新权威等,这些都是有待深入研究的。

除此之外,对如“狗带”“蓝瘦香菇”等音译及语音变异类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随着这些词的流行而增多;还有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将网络流行语视为一种符号系统,探讨其认知机制;从修辞学的角度以隐喻等作为理论依据,研究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征等;从翻译学角度分析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句法特征,提出翻译策略,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将研究范围拓展至国外,虽然其研究方法有待完善,但扩大了汉语网络流行语在全球的影响。

可见,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正在逐渐深入,但现行研究方法多为定性分析,鲜有定量分析及两者相结合的研究。虽有许多学者结合语料对网络流行语进行针对性探讨,但所使用的语料比较单一,数量也不充足,很难通过个别案例探究整个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语言规律。据此需要建立网络流行语语料库,展开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网络流行语研究的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

三、网络流行语的分类与特征研究

汤玫英按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以完整的词语形式出现的单纯流行语和以一定的语言格式出现的格式流行语。④谢亚军根据网络流行语的外部特征和构成元素将其分为首字母缩略型、数字谐音型、符号语言型、汉语谐音型、旧词新意型等。⑤伍凌从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出发划分出语义偏离、语法偏离、借形赋义三种类型。⑥可见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各持标准,但对这些标准的界定还缺乏严密的限定,导致标准交叉重叠,归类时模棱两可。

此外,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特征的概括虽有相同之处,但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概括不仅存在差异而且较为粗略含混,存在抽象、易造成理解偏差等不足。如李秉震把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抽象概括为“奢化”和“简化”。⑦有学者将其特点概括成便捷性、口语化和娱乐性;有学者认为,W络流行语是一种自成体系的语言系统,具有特殊的封闭性;还有学者指出,网络流行语具有现实性和象征性、隐喻性和反讽性、衍生性和推广性以及蹿红快和周期短等特征。

四、网络流行语的正负效应与趋势预测

站在语言学角度,学者们都肯定了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和形式创新,指出了其丰富语言和表达方式的积极作用,也指出要对不规范的网络流行语及其给汉语带来的负面作用进行规范和制约。但也有学者认为语言有自我净化能力,网络流行语和其他语言文化一样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顺应适者生存的法则,不必强制规范。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各有道理,网络流行语也会朝趋利避害的方向发展。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动态性极强的语言现象,它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从而加快自身的更迭演变,自然进行新陈代谢,以适应“适者生存”这一演化规律。随着时间推移和网民素质的提高,其中不文明、粗俗、轻佻只附着于热点事件而流行一时的网络流行语将逐渐被淘汰。

网络流行语逐渐趋于理性化和现实主义。浅显的字母缩写词等已不能满足人们表达思想、炫耀文采的需求,用幽默的语言抒发生命体验,在嬉笑怒骂中使用委婉含蓄且极具个性化的词句,更能获得大众青睐,使之得到充分传播。可见以讽刺口吻抒发社会生活体验的网络流行语将是新趋势。

网络流行语与“表情包”的联系越发紧密。英国卫报称:社交媒体正进入一个“无文字”的传播时代。新奇夸张的“表情包”配上网络流行语,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比单纯的文字更具感染力,人们甚至脱离文字只用“表情包”就能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斗图”已成为社交媒体的常态,“表情包”也从静态发展为动态,语音交流的发展可能会催生出“有声动态表情包”,以满足人们更好的试听享受。

[注 释]

①方毅华、罗鹏:《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编码规律解析》,《现代传播》,2011年第12期,第77页。

②甘露:《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中国传媒科技》,2011年第12期,第43~44页。

③陈泽星:《仰“浮云”之咏叹,观社会而长思――透过网络热词解读社会》,《文艺界》(理论版),2011年第7期,第258~260页。

④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5~89页。

⑤谢亚军:《网络流行语的类型与结构特征探讨》,《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66页。

网络流行语论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话语;民意表达;特质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7-0100-02

中国网络流行语的形成与传播是2000年以来的网络现象。2002年,网络上开始出现现在仍在流传的“偶”、“斑竹”、“灌水”、“弓虽”等流行用词。发展至今,经过时代的磨合与种种事件的催化,网络流行语已在形式与内容上渐臻成熟。“年度网络流行语”是在网络流行语基础上经数据统合而成的网络流行语排行。作为民众认可的、识别率高的网络热门用语,通过人际与影视文化传播迅速向日常生活渗透,对大众生活用语与思维方式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年度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民众主要的网络话语行为,显示了多层面的民众精神结构与意识表征。其中的民意表达意涵与倾向尤为值得关注。笔者主要选择排名前十的“年度网络流行语”作为样本加以分析。其中,2001~2008各年度研究样本来源于论坛和网站转载率高、网友普遍认可的流行语使用排行。2009年样本源于《200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盘点》(艾瑞网行业新闻2009年12月14日;2010年年度研究样本来源于《新闻晨报》(2010年11月24日)。

话语分析法是本文具体采用的研究方法。“话语分析”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哲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精髓”。[1]那么,何为话语?必须坦言,话语作为术语在话语分析中使用十分混乱。本文无意更无法穷尽话语的定义,在此仅对本文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该词加以说明。本文关注具体的话语过程及其社会意涵。因此,话语在本文中被限定为社会环境中人际交往所使用的言语行为或者个人发表言论的工具。它通常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存在于社会活动中。话语分析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多元化的价值层面。本文的话语分析方式更接近于诠释学的理解,即将研究关注投入在具体的话语过程及其社会意义的建构上。对于大历史进程中的语言实践或者整体意象以及纯语言学方面的工作仅作必要涉及。

一、时代语境下透视网络流行语现象

现今中国的城市生活已经全面迈进媒介融合的大时代。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作用不再单一地、明显地有所标示;全媒体环绕下的社会与人群正迅速地被传媒的综合力量所深刻影响。在此种传媒语境下,探讨任何社会现象或问题都应将目光投射到复杂多变的整体生活的真实上去。明晰社会文化生活的实质与否,决定着研讨传播现象的有效性。网络语言现象既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同时也是反映与集中展示的所在。本文将从传播学视角切入该社会现象,作出概括性的梳理。

(一)年度网络流行语的类型与结构

网络流行语通常是该年度众多网民广为使用并传播的语言。2000年以来,网络日渐成为中国一般民众意见集聚与传播的主要渠道。网络语言历经十年变迁,发展出特有的表达方式。其中,最基本的文字类型发展出网络自造字系列,如“濉钡然鹦俏模煌嘉谋砬槔喾⒄钩鲂涡紊色的有情节的短片式表情;网络书写体式发展出特有文体类型,如咆哮体等。以内容出处而言,网络流行语“一种是源于新闻事件中当事人的原话,比如‘躲猫猫’、‘欺实马’、‘很黄很暴力’;一种是网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例如‘被XX’、‘杯具’、‘楼歪歪’;还有一种是从热点事物的既有名称中衍化而来,如‘蜗居’、‘潜伏’、‘微博’等。[2]从词语结构上看,“网络热词大致又分两种:纯属戏谑逗乐的,偏向针砭讽喻的,前者如‘濉等火星字,后者以‘欺实马’、‘被XX’为例。[2]网络流行语产生于网民口口相传而形成的“口碑效应”,无论是在论坛发帖灌水,还是使用聊天工具时进行人际沟通,亦或是大家共同参与某个热门活动,都能够产生一定的话语集合效应。很多情况下现实中的新闻事件也同样会成为互联网上使用频率高发的语汇,因此,网络流行语的来源渠道是开放且多元化的。

(二)年度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与演变

年度网络流行语大部分衍生于舆论话题热点、成型于如“猫扑大杂烩”、“天涯论坛”等大型综合讨论社区。部分网友先就身边之事或某帖子、某新闻迅速进行短暂的讨论,形成压倒多数的意见后,产生持久的效应,被其他人甚至媒体转引、传播,造成较大影响。其生成可简括为自发讨论――形成亮点说辞――迅速广为传播――最终定型(经媒体改造或简化)的系列过程。这一过程的发声并非线性移动,而是在各个环节的交织共进。比如在网友自发讨论时就有可能有媒体的参与,而媒体的参与同时也是在为该讨论造势,从而使形成于这一讨论的某些亮点说辞成为关注度极高的网络表达。这其中既有如“濉闭庋以单个汉字的个体形象与人的情绪相关联性一炮而红的,也有从关注度较高的影视作品中摘录下来的经典名句,更存在某些无名网友独家创造的语录体。这些都反映了网络社群的集中意见或集体情绪,代表了时代性的“大众想法”与“共识”;作为社会语境下的一种心理暗示,其构架和内涵是较为复杂的。在话语构词方式与意见表达方面,近十年来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具有代表性,也反映出的网络受众的意识观念的转变。仅以2003~2010年排名前三的网络流行语内容加以分析,可见网络流行语的变迁。网友对网络语言的使用越来越倾向于“原创性”、“草根性”而非直接传播影视剧台词或摘录新闻媒体的报道用词。

2003~2010年排名前三的网络流行语(根据各年度流行语排行整理)

回顾网络流行语的演变历程,从最初网友利用拼音、外语进行简单的造字游戏,到逐渐与社会各方面热点问题相联系。网络覆盖了几乎所有的社会层面,不同社会身份的人开始不约而同地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对网上流行文化的制造与追捧潮流中去。

二、年度网络流行语的话语特质:显现民众力量

首先,应当指出,网络话语所显现的民众力量并非都是关切现实社会的矛盾与发展的,网络流行语也并不等同于传统社会语境中的公民意见表达。网络流行语的话语虚拟性、民众传播中的娱乐色彩始终都是网络话语本质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当时的论坛里缺乏有力量的新话语的注入,也不是因为当时国内没有重大新闻事件。一般的娱乐调侃性话语能够压倒更具现实价值的热词的原因与当时的网民素养和传统媒体的参与度的关系更大,但也说明了一般网民对于流行语的选择仍然是以娱乐为主的。这也就可理解今天的“微博”信息超载。人们以为“微博”很给力、无数人开始“围观中国”时,还是有大多数人将兴趣与力量投注到“神马才给力”,这样的“造词运动”上去。而这种心态与造星、追星的心态难道有实质的区别吗?笔者以为,在早已“娱乐至死”的时代,这才是常情,这才是公认的社会情绪的表达。而这种倾向使得网络话语不可摆脱与现实生活的裂痕,这种与生俱来的“虚拟性”才是网络话语的本性。同时,也应看到,部分网络流行语并非只为喧哗取闹于互联社区,它们能够得到认同的原因来自于自身的舆论倾向性。在传统媒体上的“串烧”使用,让很多流行语触发爆炸式效应甚至左右某事件的进程,影响政府决策。网络流行语的“传唱”简单快速,迅速融入大众生活,影响大众的价值观和意见表达。网络流行语汇聚起的沉郁的民间力量显示了它的舆论意义。对新闻热点事件的持续关注、对国计民生重大议题的热切讨论都以流行语的方式获得越来越多的力量。这是民众意见表达的精华所在,是中国老百姓的心声。尽管它高度浓缩甚至语焉不详,但是“你懂的”,那种或“明曲折实直白”的说话方式、那种或戏虐调侃却焦虑怨怼的曲折表达与中国的多元文化都是契合的。“我爸是李刚”、“”、“算你狠”、“花你钱”的诙谐与反讽中显现的平民智慧;“逵猩瘛薄“躲猫猫”、“楼歪歪”的百姓伤痕都让网络流行语映射出当下中国民众的所思所想、所愿所求。可以说,“网络话语涵盖了对现实中幽暗面的抨击,对政治、文化伦理失节的焦虑,对权利‘增肥’的吁求,又有对市场逻辑下公共空间中物欲泛滥、道德滑坡的忧心,对文明建构的期许等等”,它们是“普遍化的现实愤懑,或寂寞无味的文化表情;同时它与意识形态脱缰,以自由解构的精神瓦解着正统腔调的严肃性,挑战权力阶层的话语霸权。因而大众化、颠覆性,网络热词兼而得之。”[2]

三、结语: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力

截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网民人数已突破4亿大关,而且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达到2.77亿人。[2]网络流行语借助网络媒体与手机等新媒体的传播速率更加迅猛,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亦愈加深广。从新近上映的电影《里约大冒险》的翻译中便可窥见这股潮流。该片的中文译制大量选用网络流行语,让中国观众瞬间找到贴近感;在整体语言风格方面,该片也处处充满网络痕迹,诙谐、调侃都不缺乏,如“不该派猴子去办鸟事”等,引发观众会心笑声与强烈共鸣。这些现象都反映了中国当下的社会存在,是当代中国人心理的真实映照。这些多元化思想、多民族语言、多阶层智慧的融合集聚成人民的集体记忆。现阶段,中国网民已经将目光更多地投诸自身,开始在网络世界里发挥个人的魅力和创造性。于是,未来的网络舆论潮流也必然不能为一两个社会事件所左右,而是集众人之智,创造出属于网民自己的世界。对之进行有利引导,让这个开放空间的话语讨论不受不必要的束缚而更加自由、让民众发声、让观点浮现,让这个社会的管理者听到并思考,这才是网络流行语的话语生命力所在。因此,网络话语要避免因过度娱乐与无聊导致无奈空洞的“集体失语”,网络语言、网络文化的传播不应该陷入被动的漩涡。

参考文献:

网络流行语论文第4篇

关键词:模因 网络流行语 文化

“模因”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理查德・道金斯提出的,他认为除了基因以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复制因子,并将这种复制因子取名为“模因”。道金斯(2006)指出:“我们需要为这种新的复制因子取个名字,一个能够表达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的概念名词”。他的学生布莱克摩尔在她的著作《模因机器》中进一步完善了“模因”论的理论框架。“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进行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关注文化的传承性,并且诠释这种传承性的进化规律。

“模因论”对于我们解释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和传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现象,但不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探讨网络流行语问题,离不开对文化层面的审视。“模因论”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模因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等都属于模因。网络流行语,之所以称之为流行语,就是因为这些语言现象在互联网平台中得到大量的复制和广泛的传播。因此,网络流行语都是典型的模因,网络流行语现象也都是典型的模因复制现象。网络流行语,复制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有时颇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我们以今年网络上最火的“江南style”为例,在2012年12月25-27号之间,连续三天用百度检索,相关网页的检索结果均在35000000以上,同时各种各样的“style体”也是数不胜数,比如“航母style、浦东style”等等。我们认为,无论是“江南style”还是“XXstyle”都是模因,它们就像电脑病毒一样,我们称之为“思维病毒”,感染了人的大脑,并且传染到其他人的大脑中,而“被传染”的人一旦被这种“病毒”所感染,它们就会选择“寄生”在他的脑子里,随后又会将这种“病毒”传播给其他人。这种模因的感染力越强,“传染”的范围就越广,这种机制和病毒在寄生细胞里的基因机制是相同的。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传播者,也是宿主。流行的语言要素,从一个宿主过渡到另一个宿主,可以保持着其原有的形态,如“江南style”,也可以不断变化着形态,如“XXstyle”,但始终保持其固有的模式,即模因本质。

网络上流传的语言不一定意味着是流行的语言,能够定性为流行语的语言现象,必须满足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定要求。有些网络语词,在某个时期突然出现在网络上,短时间内被大量传播,甚至出现井喷现象,但有如昙花一现,过几天就消失了,或者是很少被使用和传播,这样的语词,并不能称之为网络流行语。比如“傲娇”这个词,一度在网络上非常热门,很多人争相使用,但我们通过检索发现,“傲娇”的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度式的减少,我们设定一年的周期,在网络上检索到约20000000条结果,但是近一个月只有442469条,近一天只有1010条。这说明这个词语并没有形成流行的趋势,一度热门,但随即被新的流行语词所淹没。但另一个“高富帅”,在设定的一年周期内检索出1757181条,而在一个月的周期内检索出1221103条,说明这个词始终保持着相当的热度,并且一直广泛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傲娇”和“高富帅”都是模因,都有自我复制并通过宿主传播的能力,但是模因的内部有强势和弱势之分,只能在短时间内或者是局部范围内有限复制传播的模因是弱势模因,而只有那些能够长期得到复制传播的模因才是强势模因,显然,网络流行语是强势模因的典型代表。

我们来看一看网络流行语流行的机制。通常来说,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往往基于某一个特定的事件,一般来说都是足以引起社会群体注意的特殊事件和焦点事件,事件触发了人们的认知机制,随即事件的核心概念迅速被人们获得并且传播开来,网络平台上的qq、msn、email、微博、空间以及内嵌在网页上的“转发”功能等为概念的传播提供了足够充分的空间,此时便形成了基于事件认知的模因。这个模因在人们的脑子里停留越久,越具有感染性,也越具有传播空间,逐渐形成强势模因,在进一步的传播过程中,一方面以原来的形态进行复制传播,另一方面有可能通过形态的变异,形成新的模因或者是模因复合体,适应网络平台焦急表达的多元化要求,从而保持模因的强势状态。我们以网络上曾经非常火爆的词语“范跑跑”为例进行分析。08年的汶川地震催生了范美忠不顾学生安慰而自己先逃跑的事件。这件事首先在知名网站“天涯论坛”上登载,迅速引起人们的关注,引发了全国性的网络大讨论,“范跑跑”的概念由此形成,随即“范跑跑”迅速占据了诸多新闻、评论网站的显要位置,可以说,这时的“范跑跑”以一种强势模因的形式感染了无数网民的大脑,诱使网民以发帖、跟帖、转载等多种方式进行网络传播。这是语言模因的得到复制和传播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范跑跑”事件在网络上逐渐淡化下去,但是“范跑跑”的语言模因没有消失,人们从“范跑跑”模因中提取出一种新型的不同于传统语言学上的“ABB”模因,形成了“文跑跑”、“官跑跑”、“朱强强”、“楼脆脆”、“桥糊糊”等网络热词。“ABB”模因以一种更强势的姿态衍生了一系列新的网络流行语。

因此,我们可以理出一条线索,说明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传播机制:

焦点事件――核心概念认知(初级模因)――扩散(强势模因)――语模提取(模因泛化)――再传播

我们不禁要问,我们为什么会如此认同这些网络流行语,并有如此的冲动去复制和传播它们?原因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准备从模因文化的角度做一些解释。

网络作为时下人们交际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形成了非常有独特性的网络文化,必须承认,网络文化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线发展逐渐变得越来越大众化。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主流文化意识的缺失,促使很多人将感性表达作为自己的审美追求,人们参与到网络中多是以一种狂欢的态度去张扬个性,追求纯粹的娱乐。网络的发达使大家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坐在电脑前便可以猎奇,寻求新鲜和刺激,甚至很多人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不是很清楚,比如“范跑跑”,又如“X门”,有很多热词,“牵手门”、“内定门”、“日记门”等等,都是基于“水门事件”的原型,而很多人也并不十分了解“水门事件”,便争相传播。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需要一种简单的快乐,可以不要太崇高,也可以不要太抽象,能够提供一种简单而直接的愉悦大众的方式,体现一种娱乐的精神,就有可能成为大家追捧的热门对象。模因论中谈到的语言背后的深层次的模因,就是指模因文化。而文化是抽象的笼统的,具体还是要以语言的形式体现出来,即语言模因,在网络平台上,就是网络流行语。

参考文献

[1]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网络流行语论文第5篇

随着互联网及广播电视媒体的迅猛发展,数量巨大的网络流行语开始产生,这些网络新词结构类型众多,语义丰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模式,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中。模因论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探讨模因的复制、传播和进化。模因寓于语言之中,语言的任何成分只要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语言模因。网络流行语正是基于此原理得以传播。因此本文将以Dawkins(1976)的模因论为理论依据,重点探讨当代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原因、形成过程及传播规律等。

二.模因论与模因

1.模因论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借用生物进化理揭示语言文化之间的普遍联系和文化传承性的本质规律。模因论中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meme),是由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Richard Dawkins 在其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使用。牛津英语词典对meme 的解释是:An element of culture that may be considered to be passed on by non-genetic means,esp.imitation(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的文化的基本单位)。meme 意为被模仿的东西。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而被复制,就可称为模因。

2.模因的特征

模因作为文化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仿性、复制性和传播性是语言模因的三大基本特征。陈琳霞(2006)提出模因是一种复制因子,通过模仿得以传播。经过复制之后组成的语言模因在人们的个人交际中被广泛传播。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行和传播的基本规律,而模因本身则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可见模因与语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3.模因发展的阶段

语言模因的研究主要基于进化论的观点,模因的发展经历了选择、进化、繁殖、变异、消亡等一系列成长过程。Hlighten提出,模因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1)同化(assimilation)。同化指呈现的模因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2)记忆(retention)。模因必须在记忆中停留,否则他们就不能被称为模因。(3)表达(expression)。为了能广泛传播,模因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宿主能够感知的有形体,如话语、文本和图片。(4)传输(transmission)。模因表达需要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物质载体或媒介,防止信息流失或变形。模因载体可以是书本、照片、人工制品、光碟等。

值得注意的是,Hlighten指出,这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形成一个模因复制环路,在每个阶段都面临着被选择、模仿或者被淘汰的命运,不同的模因会因为其超强的复制性和环境适应能力而得到广泛传播。

三.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

1.网络语言与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文化兴起的重要标志,也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网络流行语折射出当代网络文化的风貌,是网络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秦秀白认为网络语言是指与网络和在线交流有关的语言,它由三种语言成分构成:(1)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专业术语;(2)网络文化现象相关术语;(3)计算机辅助交际(CMC)使用的特殊用语。本文涉及的网络流行语主要为分类的第二种。

2.网络流行语模因传播的方式

模因传播的途径是多元化的,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的过程中会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模因的复制不一定全部都是词语的原件和附件从内容和形式上完全一致。何自然教授认为,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有基因型的“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和表现型的“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两种方式。前者被喻为基因型的模因,后者被喻为表现型的模因。

结合近两年较为流行的“最美现象”来分析,“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妈妈”、“最美大学生”“最美婆婆”等词汇成为平民楷模的修饰词,被冠以“最美”头衔的这些典型人物经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成为社会公众模仿的对象。“最美现象”中传达的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和知识的传授中不断复制,传播给他人,本质上也是模因的传播。因为其形式的一致性和内容上的差异性,应该归属为表现型模因。

又如2013年某卫视开播的《中国好声音》,它是一档精彩的选秀节目,节目中的选秀歌曲也成为民众耳熟能详的曲调。一时间各大卫视争相模仿,《中国好歌曲》、《中国好舞蹈》等节目陆续登陆各大媒体平台,随之而来的“中国好股票”,“中国好老师”“中国好室友”等网络衍生版本更是让“中国好声音”形成了自己的体例――“中国好声音体”。从本质上讲,它也是一种表现型的模因。

至于基因型的模因可见诸于网上交际常用的数字谐音,10个阿拉伯数字随意组合,整体上发出大致的谐音,如88(再见);7456(气死我了);584(我发誓);9494(就是就是);526(我饿了);987(对不起);5201414(我爱你一生一世)等等,这种数字谐音式的表达因简介方便而深受网络使用者的喜爱,同时这些语言模因也遵循”“适者生存”的规律,容易理解和记忆的数字谐音模因被广泛传播。

四,网络流行语形成的原因

社会因素,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的发展,一方面,伴随着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事物和新情况加速了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为了迎合人们揭示与表达新事物的需要必然会出现新的语言模因。

语言因素,语言体系本身存在着一个自我净化的过程,语言会通过使用语言的人来完成语言的升级换代,为了完善语言自身的表达体系,人们往往会通过创造、借用、移植等方式来补充新词汇,新的语言模因也随之产生。

心理因素,人们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带有一种求异心理,总是想方设法的追究新奇的表达方式,逐渐舍弃既有的传统表达方式。网络流行语的出现符合大众追求新奇时尚用语的心理,为了能够在网络生活中体现时代性和时尚型,语言使用者们会绞尽脑汁的创造新颖并且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达到交际的目的。

五,合理引导网络语言的传播

丰富多样的网络流行语言产生于由独特网络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我们应该对网络流行语的存在和发展持理性态度,根据模因论,语言的发展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网络流行语中不易于社会发展、低俗的语言会随着时间慢慢被历史淘汰,而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势语言模因则会被保存下来,因此我们应该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要规范引导,同时又要给予其充分的发展空间,发挥其构建网络文化,丰富语言发展的重要作用。

六,结语

模因论为探究网络流行语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在模因论的理论基础上,简单论述了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并对合理引导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了解模因论和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方式,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化。(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汉字文化.2005.(4).

[2]何自然,何雪林.模因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

网络流行语论文第6篇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网络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 校园网络流行语与高校网络舆论

随着社会发展,新事物和新现象不断出现,相应会产生一些新的词语。而大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新鲜事物,喜欢追新求奇,校园流行语也就应运而生了。校园流行语是大学校园生活的真实记录,在丰富校园话语空间和汉语词汇内容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校园生活的动态变化和大学生文化心态的变迁。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迅速发展起来。语言与社会发展存在着一种"共变"的关系,社会的每项细微的变化和发展都会在语言中以及时而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1]因此,网络流行语往往反映了网络舆论形成与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与特点,并进而映射出社会变迁中最敏感最活跃的部分,校园网络流行语尤其如此。

纵观最近几年校园网络流行语,其呈现的特点是由自我表达向关注社会热点事件转变。伴随着一些网络热点事件的出现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冲击影响,再加上网络交流对话的方式经济直观,简单快捷,易于接受,大学生使用较多,被作为校园流行语而效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校园网络流行语是高校网络舆论的直接反映,是高校网络舆情的“晴雨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的思想及与思想密切联系着的行为,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活动对其思想和行为进行塑造和改造,高校网络舆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风向标,会直接影响和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进展和效果。

二、 高校网络舆论对思政工作的影响

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途径。网络舆论形成后,如果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一致,就会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反之就会削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充分引导好网络舆论,才能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积极影响

1.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

大学生作为语言运用主体可以依据个人喜好获得知识和信息,自由开放的互联网恰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脱离社会常理或权威进行独立判断或选择的空间,这便有力地提高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若在此过程中融入积极能动的因素,其功效将是巨大的。

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积极网络舆论作为大学生表达的新窗口,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就是以人为核心,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2]在网络平台上,大学生通过自我需求、感受和想法互动的表达,使自身的主体性得到教育者的尊重和理解。只要教育者用正确的观点把握网络舆论的导向,以人为本,就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此外,积极网络舆论有利于大学生扩大对公共信息的知情权。网络信息量大且来源广,每一次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都伴随着激烈的争论,虽会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但网络舆论的产生不亚于一次大规模的知识宣传。大学生在关注一种舆情时,都会对正反双方论点和论据进行仔细阅读,这样既可以从中了解大量的信息,又可以增长相关的知识。

2. 创新思政工作途径

思政进网络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实施,但究竟以何种有效的形式深入网络却是值得探究的,高校网络舆论可以为思政工作者开辟一个新的信息渠道。在网络平台上,很多大学生参与其中都是匿名登录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在隐匿、陌生的环境中更愿意流露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大学生不再是舆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舆论信息的参与者,许多大学生主动积极对舆论发表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为我们创新思政工作的教育方式提供了新的路径,在网络中可以通过平等对话的路径来改变传统思政工作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权威式的教育方式。

通过网络舆论,高校思政工作者还能及时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据此确定和调整工作内容和方法,使工作内容更加充实具体、更加贴近实际,增强针对性。我们可以以平等主体身份参与网络人的交流,在平等交流过程中展开积极的引导,使用与之熟悉的网络流行语,针对偏差给予分析,明确利害关系,并在可能的范围内提供问题解决途径。一种语言融会了一种思想和生存,校园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的各种问题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相关。

(二)消极影响

1.异化学生主体

网络流行语运用主体因其在互联网的匿名行为,迎合了个性张扬的言语人不受时空限制、不受言语责任的心理需要,但缺失思考和规范,久而久之便导致了自己言语行为的失范。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每个言语者都享有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种媒介形式都更充分广泛的信息自由权利。中国传统文化推崇言语的“礼、仁、忠、信”恰恰是网络流行语所没有彰显而急需输入的言语表达原则和规范。

由此造成的高校消极网络舆论影响极大,一方面会使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道德观念偏激,加之各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规范、思想观念也随着网上信息进行传播,尤其是当下一些不当言论和思想以华丽的辞藻和标新立异的观点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在满足大学生求新求奇、叛逆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错误甚至反动的认知。一些大学生辨别能力不强、自控能力差和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无法完全正确地自主认知事物和判断是非,不利于大学生正常接触社会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2.异化信息功能

网络舆论“失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反向性作用。网络舆论中不时出现一些虚假信息和谣言,经过网络的放大效应使得网络谣言的传播效果危害性极大,网络谣言是网络舆论信息功能的异化,当大学生接触到这些信息时,其错误的舆论导向无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使还处在成长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难以辨别周围世界。

负向网络舆论还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任危机。信任是凝聚力的基础,然而互联网并没有在言论自由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共同的价值理念,它在逐步消解已有信任和认同感的基础上,没有催生一种现代民主基础上的信任,在互联网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些非理性的争论,更有一些人参与网络争论并不是为了通过争论明辨事理,完全是为争论而争论。

三、借助校园网络流行语强化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校园网络流行语是大学生当下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反映,通过特殊的形式和内容既展示了大学生的与众不同和文化底蕴,又折射出了他们的文化心理和内心世界。我们应当认识到校园网络流行语的存在充实大学生的文化生活,调节社会心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适时地加以正确引导,为创建大学校园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对高校思政工作者来说,首先应当跟上社会发展趋势,针对新事物、新现象及时调整知识储备和教学内容,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其次加强对校园网络流行语的引导,充分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流行语充实内容,尝试将其引入思政教育的课堂教学,将思想、道德、政治、法制观念等融入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素质。针对不良因素,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化解,积极引导消极影响的转化,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注释:

①王春.试论网络流行语中的“貌合神离”现象[J].现代语文,2006,(2).

②杨安民.高校网络舆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

参考文献:

[1]杨安民.高校网络舆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

[2]张颖.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1,(4).

[3]任永辉.校园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J].现代语文,2007,(4).

[4]杜群尔,何海翔.高校BBS语言的特点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7,(4).

[5]王婷婷,黄铁流.网络语言的成因及语用分析[J].现代语文,2007,(8).

网络流行语论文第7篇

【关键词】 模因论;2014年;网络流行语;传播特点;原因

网络流行语对于缓解人的紧张情绪、释放压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如孙秋云和王戈从大众文化视野出发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研究(孙秋云,王戈2012),韦唯也对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语用问题着重进行了分析(韦唯2012)等。此外,从模因论视角下看不同时期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如在《201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模因探究》一文中,对通过搜索引擎得出的201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模因在其流行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的结论(伍文忠 2012)。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强势模因的角度对2014年典型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复制和传播发展及其原因进行探究。

一、模因与强势模因

模因(meme)这一术语最初由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在其畅销著作The Selfish Gene中提出。语言中的任何字、词、短语、句、段落乃至整个话语,只要是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可以称为模因。“语言模因要自我生存,要通过自我复制和传播产生新的模因变体,就得借助各种各样的重复和类推方式,模仿出各种各样的语言现象。”(何自然 2005)。在众多潜在模因中,能成功实现自我复制和广泛传播的模因,即为强势模因,反之则为弱势模因 (Blackmore 1999) 。

二、强势模因论视角下对2014年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及传播原因分析

1、网络流行语强势模因特点分析

对于网络词汇而言,若要成为强势模因,必须具备经济性、实用性、时尚性、权威性等特点(付惠英,白丽梅 2011)。本文所选取的语料――2014年典型网络流行语,正是因为在不同程度上符合了以上特点,才能成为无数网络语言中的强势模因,得以迅速广泛地复制传播。

(1)经济性。语言的经济性是指法国语言学家Martinet提出的狭义上的“语言的经济原则”(Martinet,1962)。该假说认为在保证完成交际任务的前提下,人们总是趋向于用最经济的语言来“节省力量的消耗”,即在日常的交际中,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最少的话语来尽可能表达最多的内容。“也是醉了”常被网游玩家用来评价其他玩家的游戏技术。该词通常表示对事物无法理解和无力吐槽,多可与“无语”、“无法理解”等换用。由于“也是醉了”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使得网友在表达无奈、无语情感时,偏向于采用这一表达。

(2)实用性。 语言强势模因的形成,必不可少的特点是其实用性。语言信息越能充分地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就越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和广泛的模仿,从而成为强势模因得以流行。语言模因的实用性,在某些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定区域内的社会关注导向。(陈琳霞,何自然 2006)“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原本是一句歌词,现在多被网友引申为对奇葩事物的形容,用于调侃和自嘲。如今通过对自己的恶搞,博得他人的关注或是令他人轻松娱乐的现象,在互联网这一开放的平台上屡见不鲜。

(3)时尚性。时尚性指语言要体现当下的时代特点。“萌萌哒”、 “暖男”等词汇的流行,契合了当下工作和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的国人,对于交友和寻求排解压力的安慰等方面的某些需求。同时因为这些词汇听起来时尚流行,满足了大众追求时髦、新潮的需求,所以成为很多人所热衷的词汇。

(4)权威性。通常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士,如明星、行业精英等人,他们的言论更容易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现在问题来了”的走红与某技校的广告语有密切的关联。被戏称为“国民老公”的网络红人曾在微博中,用 “好了说了这么多现在问题来了:学挖掘机到底哪家强?”作结尾来解释其疑似酒驾被查事件。通过广告的宣传效应和网络红人的推动,使得“现在问题来了”迅速成为网络大众争相使用的权威性流行语。

2、网络流行语复制传播的原因分析

网络流行语作为强势模因被广泛复制传播的原因,除了符合强势模因的特点之外,还受到人在模因复制和传播过程中起到的主体性作用及网络媒介推动的影响(Blackmore 1999)。人在社会活动中有表达个人思想的意识和诉求,在交流的过程中就为语言的模仿和传播创造了可能性。“买买买”是2014年的网络流行语之一,之所以得以流行,与当下年轻人持有的消费观、线上买家掀起的网购热潮紧密相关。由此可见,人的广泛参与和互动,不仅能够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使某些表达成为强势模因,从而被广泛复制传播。此外,网络的电子化、互动化、全球化等特点为强势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为新兴词汇及语言的表达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有效地推动了语言的发展,不断丰富语言系统的同时,也体现了语言和当代生活背景的密切关系(曹进 2009)。2014年流行语的传播,如果没有网络作为媒介,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大众熟知,更不可能产生现有的广泛影响力,成为大众乐此不疲使用的表达方式。

三、结语

当我们从强势模因的视角出发,对2014年典型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时,发现在研究不同的语言变体时,需要将语言现象与相关的理论相结合,从外在的语言现象中不断发掘语言变体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更好地分析和预测语言变体的总体发展指明方向,在不断丰富语言内容的过程中把握其发展的规律,为语言研究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作为反映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现实的特定形式,网络流行语本身也折射出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某些现实因素;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分析,有助于对其反映的社会现状进行反思,在加深对社会现状认识的基础上,实现自我思想意识方面的不断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6.

[2] 曹进,模因论视阈下的网络语汇传播研究[C].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3] 付惠英,白丽梅.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

[4]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

[5] 孙秋云,王戈.大众文化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J].湖北社会科学,2012.

[6] 韦唯.2009至2011年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其语用问题[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

[7] 伍文忠.201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模因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

[8] Blackmore,S.1999. The Meme Machine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 Martinet,A.1962.A Functional View of Language[M].Oxford: Clarendon Press.

【作者简介】

网络流行语论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变迁;政治意蕴

20世纪中期以来,“文化转向”的研究取向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它以语言和文本作为研究的独特视角,关注普通大众,重视个体价值;用语言代替阶级,用符号代替意识形态,从中透视社会政治意蕴。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正从网民走向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从简单的造词恶搞发展到关注社会热点、表征民意舆情,甚至于动摇权力阶层话语霸权地位的倾向。有鉴于此,本文以语言符号的文化研究为解释范式,选取自十六大以来,网络语言中影响力较大的网络流行语为样本对象,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生成路径、发展变迁,并探析其暗含的社会政治发展前景。

一、网络流行语的生成路径及其发展变迁

假设说把传统的规范汉语看做是正体的话,网络流行语就是一种言语变体,如“杯具”是“悲剧”的变体,“被就业”是“被说成是就业了”的变体。这种言语变体,或者是没有改变原有符号的意义,而制造新的语境,如“躲猫猫”;或者是直接赋予一种新的含义,如“打酱油”。而无论怎样,它都是一种带有显明意图的修辞方式,凝结在其文化涵义中的是大众的某种社会情感、心理诉求等,如“杯具”中的自嘲,“被就业”中的无奈等。

网络流行语的首要特征是简洁性,以“贴标签”的方式,将复杂信息简单化,通常由3-6个字符组成,如“很傻很天真”“打酱油”“给力”等简明扼要;另外还具有时尚性、前卫性、流行性、受众广等特点。

1.网络流行语的生成路径

陈原先生曾说:现代社会生活的某种特殊情境,不能使用或不满足于使用传统语言(有声语言或书写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所以常常求助于能直接打动(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在我国,网络流行语的生成背景就是基于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情境,其产生及变迁的土壤就是缘于政治发展转型期的激变。

具体来讲,我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期,一方面,新事物、新观念等大量涌现,人们已经形成了某种社会心理或表达诉求,依靠现有的规范汉语却往往表达不出人们的情感,语言表达系统呈现“缺位”现象,于是网络流行语就应运而生了,如“囧”“给力”“蜗居”等。而另一方面,在转型期我国政治体制尚不健全,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高发,民众“公民意识”的觉醒同现实权利之间的差距引发信任危机等等,民众找不到最佳的语言来抒发自己内心压抑的不满,于是选择具有强烈修辞意味的网络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态度,如“被就业”“恨爹不成刚”等。

2.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变迁

自十六大以来,网络日渐成为中国一般民众意见集聚与传播的主要渠道,民众借助网络,生产了大量的网络流行语,下图表格内容是对十六大以来网络语言中影响力较大的网络流行语的简单概括。

回顾网络流行语的演变历程,不难发现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的路径和走向:最初网友为交流快捷利用拼音、外语进行简单的造字游戏,或只是进行单纯的恶搞,而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更有赖于热门新闻事件和国计民生重大议题的催生,并更可能去催生新的事件和议题,影响事态的发展和解决,如“俯卧撑”事件引发的贵州“6·28瓮安”事件等;网络流行语不再是网民的专利,而走向普通民众,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及熟人世界的约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同社会身份、不同地域的人开始不约而同地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网络流行语在娱乐调侃大众的同时,增加了现实关怀,因为关注现实所以更能走进人心,产生移情,引起共鸣。它映照当下社会现实的变迁,表达公众对自己生存的现实社会的态度和立场,如“逆袭”“正能量”等。网络流行语不经意间的蜕变,无疑使之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它所折射出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前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二、变迁下的网络流行语透视出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

1.表征民意舆情,增强政府的回应力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民众的网络话语行为,它的大量出现,显示了多层面的民众精神结构与意志表征。因此,网络流行语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民意表达的符号,看似幽默搞笑,实则是具有明显的舆论监督作用,是公民政治参与权的体现,其折射的民意舆情尤为值得关注。

“我爸是李刚”“躲猫猫”“楼歪歪”“俯卧撑”等网络流行语就涵盖了对现实中负面的抨击,体现的是一种普遍的民间焦虑倾向,这种对权利的焦虑与权力逾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暗示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对公权力的不信任,而且流露出公众对更多事实真相的渴求。在这里,网络流行语起到的是“社会泄压阀”的作用。然而,“泄压阀”是有一定“容量”的。这也就是说,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及时进行舆论引导,化解社会矛盾,推进政府政务公开,增强政府的回应力。

现代责任政府要求执政者必须对民众的意见和需求作出积极灵敏的反应,并给予民众满意的答复。而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官员主动开展“网络问政”,这一现象的兴起,不仅适应了“网络时代”到来的变化,同时也增强了政府的回应力。

总之,网络流行语是民众言论自由和舆论表达的形式,而这种形式也是宪法规定的公民舆论监督权利的实现方式;同时,这种形式也给政府施加了压力,迫使政府积极向民众做出回复。然而,需要看到网络流行语的表达常采用委婉和间接的修辞,类似于一种意见的“曲线表达”,这无疑不利于网络民意表达渠道的理性建设。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该提供一个体制性的渠道让公民把不满或看法顺利地表达出来,保障公民的表达权,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拓宽民众话语权,加快公民社会的生长

20世纪70年代,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一书中首先提出“话语即权力”,开始把话语和权力联系在一起。话语特权的形成,其背后是政治权力的介入,现代民主社会对权力的操纵和社会的控制也越来越依赖话语霸权;而网络开放的、平民的“解构”精神赋予了网民进行话语抵抗、打破话语霸权的权力。

网络媒体多被看做是一种草根媒体;网络世界,呈现出相对可以自由言说的状态,每个人都可畅所欲言,尽情吐露自己的心声,“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个草根也要发言,也想把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出来,把内心的感受发泄出来”。当无名的大众通过网络集合意见而形成广为传播的流行语言符号时,它也体现出一种话语权力。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以或讽刺或诙谐的方式,从无意到有意、从单纯的解构重构某些语句到关注并积极参与社会热点事件讨论,突显出网民争取话语权、消解中国威权体系的意识。而随着网络传播,民间话语渐渐抬升、传统权力话语有衰退之势,双方的话语对抗并不是目的,话语和解才能最终推动中国公民社会的生长及成熟,这就要求当权者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问题,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传播予以包容接纳和规制引导。现实社会中的不少案例也预示着话语和解的倾向:2009年云南省委召开专门的协调会,针对李荞明一案,题为《关于征集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参与调查“躲猫猫”舆论事件真相的公告》的公告;2010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使用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引发媒体和网友舆论强震。不难看出,官方已采用网民重新建构的热词,这不仅使得当权者在文化领导权的掌控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同时也预示着国家与社会有效沟通的开始。

网络流行语扮演的是“从民间产生,发出民间的声音”的一种角色,表达出反权威的批判力量。毕竟在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压力齐聚而体制又不健全的今天,这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民众话语权的表达。但应该注意的是,网络流行语在缺乏监督的网络空间中产生,必然会有一些违背道德规范的成分,公众在使用网络流行语表达话语权时还需谨慎。

3.推动价值观多元化,活跃当代中国政治文化

德国著名释义学家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人因为有了语言,所以有了一个“世界”,同“世界”有了一种关系,对世界有了一种特殊的“态度”。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由同质社会转变为多元社会,网络流行语的盛行,本身既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同时带有各种情绪的网络语言也反映了民众价值观的多元化。

而网络流行语的大众化趋势,反映出当下文化的发展类型已经不再是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简单二元对立,而是越来越趋向于互动共生的一种状态,在多元化的今天,这无疑为政治文化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流行语也暴露了若干值得警惕的问题,如“恨爹不成刚”“谈感情伤钱”等,公众追求权钱的实用型价值观普遍;又如,“BT”“PMP”等不知所云的网络流行语,对传统价值观的肆意解构和颠覆,这种求异心理的后现代文化在青年群体中普遍流行,暗藏着道德和信仰的危机。毕竟,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还扮演着影响个体社会化的角色,这些蕴涵错误价值观的网络流行语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规范,重在培养受众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其正确选择、分析、判断网络流行语的能力。

三、网络流行语的变迁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的变迁是社会政治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影响着当代政治的发展。

网络流行语扮演着吸引公众注意力的重要作用,其作用在当今这个“注意力”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它具有“让民众发声”“让观点浮现”“让社会的管理者听到并思考”等作用,且代表的是一种民意,在诙谐幽默的同时宣泄减压、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流行语要避免因过度娱乐及抹杀传统等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且,网络流行语传达的情绪往往是负面的,群体中的受众者往往因缺乏理性,不加考虑的全盘接受,“说理和论证战胜不了一些词语和套话”,道德和社会机制规范在狂热的群体中完全失去效力。因此,笔者认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不应该陷入被动,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对之进行正确管控、引导和疏通,及时矫正失范的话语,有效引导舆论。

参考文献

[1]李明洁.网络流行语为什么能够传达民意?[J].编辑学刊,2011(4).

[2]薛国林,刘志杰.一种曲线的意见表达: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的社会态度[J].新闻记者,2009(6).

网络流行语论文第9篇

【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语言 网络交际话语

一、语域

韩礼德(halliday)把语域(register)分为三类:话语方式(mode of discourse)、话语风格(tenor of discourse)和话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

1.话语方式

聊天语言在同一时段里是双向的,即接收信息和发出信息是发生在同一时段的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不同,网络聊天的交流双方需要讲话者通过键盘录入文字,可以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人类瞬息万变的不稳定的思维活动,使之表达准确清晰且易于记忆,这使它具有了书面交流的优势;又由于它的时效性强,随意,语法结构自由,因而又具有了口语交流的长处。这使得网络聊天同时兼有书面语和口语的双重特征,模糊了人们对口语和书面语的传统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现象。所以,有人把网络聊天称为“书面口语”(written speech)或“交互式书面会话”(interactive written discourse)(allen&guy,1974)。

2.话语风格

在网上,人们几乎不采用拘谨体和正式体,偶见商谈体,更多的是随便体和亲昵体。这从网络交际“进入”和“退出”的方式上就可体现出来。常用的“进入”方式有:“hi!”、“hello!”、“r u free (are you free?)”、“chat?”等等。而对方一句“ok”,双方即可进行随便、亲密的交流,婚姻家庭、个人隐私无所不谈,这在实际的生活中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退出”的方式也很简单,有时甚至很突然,常有这种情况,两个人正聊得很投缘,一人有事要走,他只一句bye就可以离开了,并不需要解释什么,而这在现实生活中恐怕不妥。

3.话语范围

网络交际语言显然多属于非专业性语言。这是因为网友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很难有共同的专业性语言。另外,网络交际内容的“随意性”和行为的“不专一性”也决定了其话语范围属于非专业性语言。再者,在网上进行交流的人们往往不专一,如一边看电视一边交流,也有的人同时与几个人交流,这些都决定了网络交际语言的话语范围是非专业性语言。在网络交际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以电脑和因特网为载体和技术基础。如电子邮件、bbs、在线聊天等,既可以是同步交流,也可以是异步交流;既有单向交流,也有双向交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交际方式的不断丰富和多样化,以适应人们实际交流的需要,单就网络聊天工具而言,已从最初的msn、icq发展到现在的oicq、yahoo、skype等等,其功能也从最初的只能文字交流到后来表情符号的添加,再到现在的语音、视频聊天,多样化的选择也满足了广大网民求新、求快、求异的心理。

二、话轮

网络空间是一个以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的虚拟社会,网络用户群活跃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传达感情。在这些交际活动中,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交际方式,和传统的面对面的言语交际手段相比,网络交际对网络技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网络交际中,交际双方所有的交流信息都是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递的。当发话人发话后(往往是通过键盘输入的文字信息),信息由计算机进行编码后通过网络传递出去,对方电脑接收后进行解码还原,受话人通过阅读获得发话信息,这个过程往往有时间上的延迟。由于网络状况、电脑运行速度、交际双方操作电脑的熟练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这个延迟的时间变得较长。因此,便出现了网上会话殊的话轮转换。

a:你在干吗呢

b:吃饭了吗

a:吃了,你呢

b:在写论文呢,愁死我了。你现在哪呢

a:我也吃过了,别急慢慢写,在宿舍

……

可以看出,该例子中不再遵循一问一答的规则。网络交流打破了日常会话中的话轮规则,形成了网络交际独有的两条话语主线交叉并行的局面。

三、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在网络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于日常交流的参与角色和交流方式,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遵守和日常交际也不尽相同。简单地说,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网上聊天中仍然存在,但是被遵守的程度与现实生活中不一样。

例1:影子:

草尉剑侠:在

影子:论文

影子:电影

草尉剑侠:写论文呢

影子:ok,你忙,cu

草尉剑侠:c u

这样的对话一方面减少了自己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使“听话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这就说明了合作原则中的经济原则在网络交际话语中同样适用。

例2:月影沙秋:你在阿

草尉剑侠:是啊,你也来了

月影沙秋:恩,你的论文写完了吗

草尉剑侠:呢,正在写呢,你的呢

月影沙秋:一样

草尉剑侠:问你个事啊

月影沙秋:说吧

草尉剑侠:是你的论文写是关于什么的,我想借鉴一下

月影沙秋:便写写得,关于语码的问题。

草尉剑侠:语码?

月影沙秋:恩

草尉剑侠:什么语码?

月影沙秋:语码就是语码阿,嘿嘿。

草尉剑侠:不懂,赫赫

以上的对话是围绕话语分析的学期论文这一话题进行的一段在网络上的对话。当草问及月的论文内容时,月只是泛泛的说明了一下,这就使草明白月不想告知草有关他的论文内容,也不想让草参考。月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原则,也就是没有给草提供更多的有关他的论文的信息。

网络交际参与者双方在非面对面的交际环境中,交际者往往为了交际速度,采取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来进行交际活动,其礼貌程度低于日常言语交际。但是,不礼貌的交际话语未必违反网络交际的礼貌原则,这与网络交际的礼貌程度较低和礼貌原则适用范围宽泛等因素有关。有些看起来很不礼貌的话语,不一定会导致不好的交际效果。

张:?

张:说话……

张:每次跟你说话都不理我,太不道德了

张友:猪头……

李:你才是猪头呢,我忙啊,别烦我。正写论文呢我

张:常有理——胡说八道

李:不信拉到,88。我要赶论文了回头聊鸟人。

“不道德”、“猪头”、“胡说八道”、“鸟人”都是不礼貌的交际话语,但是在这个地方,词语本身的意义弱化,只是表达了“不满、不快”的情感意义。这些交际话语仍然在网络礼貌原则的规范之内,只是礼貌程度很低。

四、结语

网络语言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语言变体,它有着无限的创新性,给现代汉语来了一股强烈的冲击波,有人称之为“第三次语言革命”。然而,网络语言从词语和使用都没有一整套规范来加以约束,存在着不少缺点。有的网络语言品位不高,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