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村城镇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2 17:42:40

农村城镇化论文

农村城镇化论文第1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农村;城镇化

一、农业的重要性及改革现状

(一)农业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农业在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些都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都必须消耗粮食来维持自己的生命。然而从目前来看,粮食也只能从农业耕种而收获。千百年来,农民躬耕于田地,为世界的亿万人口的生存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同时,农产品不仅仅只作为粮食来维持生命,还可以为工业提供生产资料,农村、农民还是输出劳动力与工业品消费的巨大市场,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经这样评论农业:“可以恰当地说,城市的全部财富和生活资料都是从乡村获得的。”

可是仅仅有农民、农业还不足以满足世界的发展、还不足以满足人类的多方面的综合需求。于是重工业、轻工业、服务业也就相继产生并且迅猛发展。由于分工的不同、工种的不同、价值的差异、效益的区别,人们的经济收入自然也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城乡之间生活水平相应地也具有了一定的差距。

随着工业的发展,随着服务业的兴旺,随着知识、信息产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这种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也随之越来越大,同时,这差距相应地也反映出农业的局限性、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穷。

(二)农村改革的现状

党和政府及时意识到了城乡差距日益加大这一点,不论是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三农政策的实施,还是到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不论是从河南的到七里营小康村的建设,还是到当前天津推出的农民宅基地换商品房的举措,都是国家想方设法保持农业经济、改善农村落后状况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实际行动。与此相应地也取得了众人目睹的成就,一部分农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大多数农民的孩子也能够圆了上学梦。如此等等,无不感谢我们党及时的改革政策,无不感谢国家对农业、对农村、对农民的重视。

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也无不体现着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视,无不体现着共产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心。

与七里营曾经是农村进行改革并进行小康村建设的很成功的事例,至于目前出现的一些局限性及发展状况不及其初期,则应是后来的管理或可持续发展工作不完善的缘故,但它本身在起初是很具有典型性的改革成功事例。

但与此相对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中也有很多效果不好的事例,其关键是没有理解究竟什么是城镇化,为什么要城镇化?仅仅把农民的土地收回、户口农转非、然后住上楼房就是城镇化了吗?仅仅这样就能实现城镇化的初衷、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了吗?显然不是,由当前某些所谓的城镇化后的“新农村”的状况便可以了解。比如濮阳市区的个别农村城镇化以后,没了土地,虽然户口农转非,但对于没有知识、没有致富项目、更没有工作的“新市民”来说,吃饭、花钱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改革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世界万物都是普遍联系并且在永恒变化着的,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可是关于发展的问题历来又有不同的观点。面对世界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面对物质不丰富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及时地、务实地、创新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发展观是正确的、是符合实际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的态度对待事物的发展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就农业而言,科学发展观要求既要从它本身可持续发展,又要与工业、服务业、科学技术等协调发展,还要以“农民”为本,时刻牢记把农民的生活改善好,把农民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上去。

从实质上说,现在的农民急需的并不仅仅是住上楼房,也不是转为城市户口。他们也许一时羡慕城里人楼居洋房的舒适、车来车往的便利,但他们应该知道那些是需要花费几十万、几百万元人民币才能买得到,而且也仅有70年的产权期限,而不像自己祖祖辈辈可以居住的宅基地;他们应该也知道人、车川流不息的城市里空气污浊、环境污染严重,城市中的生活成本需要城里人不停地更新知识、不停地工作才能弥补得上。

(二)农村改革的措施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要想真正改善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不是简单地将户口农转非、将土地收回、将宅基地换成楼房就完事了,因为这只是表面化、形式化、机械化地理解城镇化建设、理解支持三农政策。农村改革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1、继续种植耕地,提高农业的工业化程度。耕地是农民养家糊口的源泉、更是全国人民维持生命的必备物质,没了粮食,世人该如何生存?目前物价上涨如此迅猛,即使是有经济收入的城市人都开始计算着吃饭了,更何况农民呢?再者,拥有大量耕地,拥有大量农民,并不表示国家贫穷,耕地与农民不是衡量一个国家贫穷与富裕的标准。以美国为例,先进的、工业化的农业管理使农场主富裕悠闲,而美国这个拥有大量耕地与农场主的国家仍然是非常发达、仍然是世界首富。因此,我们需要培养高素质、负责任的基层领导干部,要切实贯彻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支持科技兴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力提高农业的工业化生产程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不应该是相反地,盲目地进行虚无飘渺的形式化的、无形变相剥夺农民土地的、不解决根本问题的城镇化。

2、有效利用乡镇资源、发展旅游业。在当前的中国,真正富裕起来也只是部分城市、部分地区、部分人,其他的大多数人也还只是仅仅聊以生计,因此,不能说一味鼓励农民工涌向本来就有很多下岗失业工人的拥挤的城市就一定是良策,也不能说本来城市人还住不起房、更买不起房的时候却安置城里的农民工就一定是善举。相应地,我们应该利用城里人繁忙劳苦、身心俱疲的时候想享受大自然、想体会田园生活的契机,在乡村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旅游风景,提供这样的休闲度假场地,让他们把钱合法、自愿、合情、合理地送到农村。这样一来,农村发展了经济,生活得到了改善;城里人愉悦了心情,回去工作也精神了。如此达到一举两得的双赢效果。

3、招商引资、兴办特色企业。目前大城市由于人口聚集,地值房价昂贵,生产成本较高,市场趋向饱和,很多地区、很多企业正在考虑产业转移,农村应该抓住这样的大好机会,详细考察、认真评估,利用自己的地产、劳动力优势招商引资,一方面有效利用了农业闲置的土地,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经验,开阔了当地农民的视野,扩大了当地农民的知识范围,从而为将来的可持续奠定了有利基础。

4、强化职业技术、优化知识结构。当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严格管理各类培训班、职业技术学校、高等院校等,结合全国、本省、本地等知识经济的更新与需求,及时地调整、优化知识结构,为国家、当地企业输入合格的、优秀的、符合实际需求的各类人才。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利用一切,也可以改变一切。拥有先进的科学知识、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改善农村的落后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全民素质。

三、农村改革的展望及其局限性

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全民生活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与无尚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制定各项政策的优先出发点与最终归宿。通过党中央、各级政府及全民竭尽全力的工作,结合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状况的改善,农民生活的提高必将有着光明的前景。

但是,这种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农村范围广大,农村人口众多,在改革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会有很多障碍需要消除,这就需要有党中央的英明政策,更需要各级政府与基层领导干部的贯彻落实、务实工作,还需要农民的大力配合,城市的适当援助。只有全民上下一条心,才能缩短农村改革的进程,才能摆脱落后的状况,才能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与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农村城镇化论文第2篇

(一)财政体制调整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投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财政体制开始实行分税制改革,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结构。截止2010年,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变化为51∶49,地方尤其是基层县乡的财政收入困难,与之相伴随的却是教育成本的不断提高,单靠县乡财政许多地区已难负义务教育经费之重,有的贫困地区县乡全部财政收入还不足抵教师工资。[3]2001年农村义务教育收归入县管后,农村教师工资统一由地方财政发放,由于财政实力差异及相关政策存在漏洞,一些地方政府在教育财政收支方面互相推诿、责权不分,教师工资政策常常无法充分兑现[4]。另外,不管是地方自筹经费还是中央统一拨款,为顾及校际平衡在使用上类似撒胡椒面,从效果来看也是广种薄收、浪费资源。

(二)新“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抬头国家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村教育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面临着困境。随着物价不断上涨,办学成本也水涨船高,许多农村学校将不断提高的办学成本转嫁给了农村家庭。在国家现行的招考制度下,农村学生由于学习条件的限制很难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大多数农村学生无法通过在农村学校的学习与城镇学生一较高低,其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比例较城镇学生低,再加上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农村家庭就开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盘———算起了让孩子上学的成本,致使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抬头。

二、农村教育城镇化的探索

针对农村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做了调研和论证,得出了大量成果,但是农村教育问题始终似顽疾困扰着教育政策层和教育学术界。笔者认为,以往对于农村教育的关注和问题解决思路过于僵化和单一,都是就农村谈教育而不是将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合二为一,从教育总体入手解决作为局部的农村教育问题。这不仅定式化地将农村教育圈定在农村范围内,而且人为地将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二元对立,不利于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和我国教育的大发展。农村教育发展的正确途径是城镇化,农村教育的未来不在农村,而在城镇。

(一)农村教育城镇化的趋势2000年10月11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先提出我国要走一条符合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所谓城镇化就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要素不断转化为城镇要素的“量化”过程及城镇要素不断向农村扩散的“同化”过程的有机统一。作为城镇化的要素之一,教育在城镇化战略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使广大农村居民精神层面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的“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当然也包括教育资源的平等交换和均衡配置,但是从现在所取得的成效来看,以往对农村教育的修修补补式扶持和支援,对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全面发展收效甚微,当务之急是要积极反思并对农村教育模式进行彻底的变革,使农村教育向城镇化迈进。城镇化是农村居民进城,农村教育城镇化也就是农村居民进城接受教育。伴随着城市的外扩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许多农村居民已经脱离了耕地而涌进城镇,实现了个人身份的城镇化,可见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离农”的过程,这种生活状态的“离农”可以被人所接受,为何教育的“离农”就被视为“雷区”?农村居民进城并不难,这在空间上进行位移就可以实现,而要使他们真正融入城镇生活,并被城镇居民所接纳却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其捷径就是教育。要真正使农村融入城镇、城镇接纳农村,就应该尽量拉近教育起跑时的距离、减少农村教育的负担,如相关政策设置和研究仍然就农村谈农村教育,农村与城市只能是渐行渐远,难以平衡发展。“离土不离乡”的城镇化和农村教育政策已经走入了死胡同,摆脱教育发展的思想桎梏,进行农村教育的城镇化应该成为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摆脱农村教育困境的趋势。

(二)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动因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正以较高速度推进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2013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五年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城镇优越条件和机遇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农村居民对于优质生活水平的渴望和对农村生活水平现状的不满之间的矛盾成为其迁移的源动力。农村学生向城镇流动也正是基于对城镇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及对农村教育现状和前景的不满之间的结果。一方面,农村学生希望借助优质的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进入城镇就学才能在事实上拉近与城镇学生的差距,才能在一个相对一致的高度来跨过中考、高考这两道门槛,才可能实现命运轨迹的改变。据调查,30年来,进入大学深造的农村学生同比下降50%,且现在多就读于非重点的地方院校。基于这一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城乡教育的二元分化不仅体现在教育过程中而且直接影响了教育的结果,城乡教育差距大,尤其是农村初中、高中教育落后导致农村学生在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路上越来越艰难,农村学生为上大学改变未来的人生轨迹来到城镇读书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农村家长来说,只要条件允许,宁可让孩子到城里的二、三流学校就读,也不愿在村里的学校就读。事实上,在我国大多数农村的一流学校不管是硬件还是师资都无法和城镇学校相提并论。离农进城、尽早让孩子分享到城镇教育资源是当今大多数农村家长的目标,而通过子女进城接受教育来改变“世世为农”的身份命运的愿望更加强烈。

(三)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尝试2008年,山东省平原县让全县农村初中学生全部进城读书,这在全国范围内是一个创举。平原县一步到位地实现农村教育的城镇化,主要考虑到从1999年到2004年,平原县乡镇中学教师外流人数高达123人。优秀教师外流导致农村中学教学质量下滑,课程的多样性难以保障,接近一半学校无法开设英语、美术、音乐、计算机等课程。每年都有一两千初中学生通过各种渠道离农入城读中学。部分地区向乡镇派遣支教教师,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如果通过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使之得以改善,则无法一步到位,而且战线拉得过长。鉴于以上情况,平原县毅然采取“初中进城”的措施,扩大城区初中办学规模,在原有的三所初中基础上,又新建一所初中、扩建一所初中,以容纳全县全部转入城区就读的1.8万名农村初中生,彻底实现了农村初中生“离农进城”。山东平原县在教育城镇化的探索上可谓是大胆创新,并被推广为“平原模式”。此外,关于农村教育城镇化的探索在我国绝非仅此一例,江苏、浙江、山东、四川、重庆的许多地方近年都已着手开始实验性的探索。

三、农村教育城镇化的思路与对策

(一)打破政策壁垒《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这一政策本意是保障每个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权益,而许多地方主管部门却将其误读,把这一保障性政策理解为限制性政策,将关注点落在“就近”上,这就使农村学生在农村上学成为顺理成章的事,进而被限定在农村接受教育,农村教育只能农村办,农村学生只能在农村就学,最后形成了“出身为农,世世为农”的农村教育思维定式。改善农村教育现状的步骤应该是“先变观念,再改思路”,而“变观念”的基础就是打破政策壁垒、拆除城乡分教的樊篱,不仅要完全跨过政策门槛,让农村学生进城读书,而且在有条件、有资源时可以鼓励借鉴“平原模式”推行农村教育城镇化。在政策层面上,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法规文件,政策先行,打破因户籍而造成的农村学生“就近入学”的限制,努力给农村学生创造进城读书条件,给农村学生进城上学以正当的合法权益。进而转变观念,逐渐在社会中形成农村学生进城上学天经地义、农村学生不仅拥有接受教育的权益而且有选择到哪里接受教育的权益,保障农村学生进城上学和农村教育城镇化。

(二)改变教育投资结构近年来,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资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并无根本改善,原因正在于教育投入的“平均主义”,四面开花,平均投放。由于村落分布的分散性特点,就农村谈农村教育始终逃不出撒胡椒面式的投资怪圈,吃力不讨好。细算下来,每年国家下拨和地方筹措的农村教育经费累加起来实然不少,与其把这笔钱分散到各个农村学校来修修补补,不如逐渐撤销农村学校,集中资金在县(区)、镇投资修建一个具备一定规模、具有真正办学实力的教育园区,集中配置现代化教学设备,使每个农村学生都能享受到全县(区)的教育资源,同时使全县(区)的教育投入实现价值最大化。如,可效仿“平原模式”对农村学生变“堵”为“送”,对支教教师变“送”为“请”,对教育经费变“撒”为“聚”,一改以往低头向下的行为方式,把学校修在城镇,把学生送进城镇,把教师请到城镇,把钱花在城镇。做到农村学校购置不起的设备城镇购,农村学生享受不到的教学资源城镇供,农村教师被拖欠的工资城镇发,城镇要充分发挥聚合功能,集中资源办大事,使农村教育得以实现根本性的改善。

农村城镇化论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城镇政府责任城市化

长期实施的城乡二元化经济与社会政策导致了我国二元化的社会结构,而二元化的社会结构在二元化的社会经济政策强化下,城乡差距日趋拉大。城乡融合与一体化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城市化是城乡融合与一体化的载体——农村小城镇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我国城市化的重要角色。

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镇)集中的聚集过程,而且是城市(镇)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区域规模上的扩大、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和城市(镇)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及影响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迈向现代化不可逾越的进程和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50~1980年,全国城市化率从11.2%,提高为19.4%,30年间仅提高了8个百分点。此阶段,国家以工业化发展战略为核心。二是1981~1998年,虽然“城市化”并未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目标,但是制度的变迁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城市化进程的速度,1998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30.4%。1998年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中国城市化进入了加速发展期。这一时期我国城市化率快速提高,2000年我国城市化率为36.2%,2005年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2.99%,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建设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但存在区域性差异。《2005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的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末,全国共有建制镇17726个,集镇20686个。全国村镇总人口9.86亿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2亿人,占村镇总人口的11.3%。村镇非农业人口比重逐年提高,2005年比2004年提高了0.25个百分点。同时,村镇其他方面也发展较快,2005年,村镇新建自来水厂821个,新增日供水能力268.4万吨,新铺设供水管道长度3.99万公里,建制镇、集镇用水普及率分别达84.7%、67.2%。交通、绿化等公共设施建设也取得较快进展,农(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从农村城镇建设与发展水平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发展较快,这点从我国2005和2006年全国百强镇的分布可以证实,2005年全国百强镇中,广东省有30个,上海、江苏和浙江分别为29、23、17个,其他省市区只有一个镇进入全国百强;2006年中,广东、上海、江苏和浙江分别为28、21、23、20个。

农村城镇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是全面的,包括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一方面,农村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优化农民收入结构。从2005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民纯收入来源构成来看(见表1),农民纯收入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说明东部农民从事非家庭经营,即在非农产业就业的比例较高。这主要得益于东部地区由于外资投入及当地民营和其他经济发展,这部分经济多集中于中小城镇。另外,东部地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分别是中、西部农民的4.3和3.2倍,其相对差异远远高于平均人均纯收入,这更体现了农村城镇化地区差异的影响,城镇化导致关键性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及价格提升,包括土地、房地产等。城镇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民从这些要素所获得的收入会比较高、要素进行市场化交易的机会也比较多。

另一方面,农村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消费结构。从表2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农民生活各项消费均高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交通通讯、文教及医疗保健方面则更体现出农民生活的现代化水平。

我国农村城镇建设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城镇建设面临着农产品生产的安全保障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存在较大幅度的波动,这对于国家经济安全是一个威胁。图1是我国1991—2005年粮食产量的波动示意图,图中显示1996—199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高位水平,2000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下滑势头一直持续到200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较高水平的稳定性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而影响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耕地面积和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能力。

而农村城镇建设对这两方面都产生负面影响,一是城市化会导致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二是城市化会导致非农就业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就业,农业的整体生产经营能力下降。表3的数据能佐证这一趋势,1990——2004年期间,农民从事农林牧渔业经营收入的比例从66.45%下降到47.61%,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

无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还是我国的实践都证明了农村集体经营体制的效率低于家庭经营制。我国农业生产出现过几次波动,但不能归结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问题,而在于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不同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情况,国家政策变化是一方面,而更多的是农民面临更多的非农业经营与就业选择,相对于其他产业低下的比较利益,部分农民更愿意从事比较利益高的非农业产业进行经营与就业。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部分农民因非农经营与工资性收入导致种地积极性不高,同时农村土地流转率过低,结果是大量农村耕地利用效率低。

大规模农村城镇建设对农业生产安全的影响会更大,因此,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如何消除负面影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政府责任

作为经济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平台,城市(镇)在其发展过程中许多方面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同时也受到市场化的影响。

首先,城镇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包括提供就业、消费。这就要求城镇具有一定的产业群体。在市场体系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今天,消费不成为问题,因为我国目前的生产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场购买力相对不足。因此,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中,通过培育优势和特色产业,以其为基础进行城镇化建设是政府的一个责任。市场经济是一个依靠自身内部各因素相互调节与作用的经济形态,其中可能会包含非理性的成分,政府对经济事务的间接参与能推进和纠正市场化发展的速度和方向。

其次,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公共投资需要政府政策与财政的支持,包括城镇建设规划、公共产品的投资、吸引资金投入的政策等等。最为重要的是,在我国特殊的国情条件下,结合主要农产品安全问题,我国政府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责任还包括以农村小城镇建设为契机,通过配套其他政策措施,在保障主要农产品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配套;二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我国农村目前的现状是农村人口比重过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和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后,会出现许多与发达国家相似的特征,如:三次产业的比例变动,农村人口比重的下降等。根据我国农村人口的变动趋势分析,可以预见,未来可能且理想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农业生产经营者大规模、现代化经营。其前提是农村人口的大量下降和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规范以确保农村土地的大规模集中。从全国情况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户自发的土地使用权流转率在1%-3%之间,土地流转只在亲友之间,在小组之内的小范围之内发生。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不规范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欠缺,导致部分农民宁愿摞荒,也不愿意流转农地,出现了一部分农地被精细化经营管理,而一部分农地被粗放式经营甚至摞荒。农村小城镇建设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城市化,建立合理的农村耕地流转制度与市场有利于有限的农村耕地趋于集中,进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产量,从而有利于经济安全。

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农民真正城市化和加快农村耕地的流转与集中。没有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居住在城镇,但其行为、生活方式与以前无法有本质上的区别,其生活也可能会面临着一些风险。出于对未来生活风险防范的考虑,对其所承包的农村耕地占而不耕是一种理性选择,机会成本比较小,在国家取消农业税费后更是如此。但这对整个国家来说,机会成本过大。

农村小城镇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一个重要趋势,政府承担相应的责任有利于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滢,陈柳钦.产业集群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科学与管理,2006.1

农村城镇化论文第4篇

【摘要题】农村教育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教育/发展对策

一农村城镇化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逐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

所谓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当前,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

1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曲折的发展历程,我国城镇化水平(用百分比表示)已从原来的10%左右,发展至20世纪末的30%以上,现已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城镇化对农村地区教育决策产生着更加重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见表1:

表1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城镇化水平

年份城镇化水平/%年份城镇化水平/%

195212.46198019.39

195715.39198523.71

196217.33199026.41

196517.98199529.04

197017.38199830.40

197517.34200036.09

197817.92200137.60

2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地区差异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差异既表现在南、北差异上,又表现为东、西差异上。俗话说:“从南往北走,越走越保守;从东往西行,越走越贫穷”。

据2000年统计,各省(市、自治区)按市镇人口比重的城镇化水平排序情况见表2:

表22000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城镇化水平

附图

注:36.09%为当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平均数。台湾地区数字暂缺。

3城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农村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其发展过程必然会显现出从量变逐步走向质变的发育阶段。

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纳赛姆(RayM·Northam)描绘的城镇化发展的S型曲线,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平缓发展阶段;30%~65%或70%,为中期高速增长阶段;70%以上,则为后期平稳发展阶段,与此相对应,工业化和现代化也在向前发展。

在城镇化的初期阶段,是农业社会,主导产业开始由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向第二产业(工业)转化。我国的西南边陲省、区,总体仍处于这个阶段。此时的社会进程基本上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伴而行,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城镇化的中期阶段,是工业社会,在第二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第一产业比重进一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迅速增加,主导产业开始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我国东部省、区基本上处于这个阶段。此时的社会进程是工业化推动城镇化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开始加速。

在城镇化的后期阶段,这个国家或地区将进入现代化社会。我国除京津沪3个老直辖市和港、澳特别行政区外,其他省、区都未进入到这一发展阶段。

面对我国农村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势头,以及老直辖市、东南沿海、三北地区与西南边陲省、区间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我国农村教育需采取哪些相应对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二城镇化对小城镇和乡村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由于城镇化的加速,在我国县(含县级市)及其以下的农村中,出现了占比重比以往大得很多的小城镇,它与乡土农村(又称乡村)的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人口集聚程度以及相应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程度等,都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对小城镇和乡村教育有不同的要求。

1农村教育布局需做重大调整

我国农村教育历来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予以布局,这一观念已陈旧落后。远的如“乡办高中、村办初中、小学办到家门口(自然村)”,早已被淘汰;就是“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格局也受到了城镇化和计划生育后学龄人口减少的冲击。如今,大部分行政村也办不成小学了。

而像北京市顺义区、上海市青浦区、山东省寿光市、四川省温江县等地,结合“二次创业”尽早以“大手笔”调整学校布局,按人口规模和转移趋势规划学校布局,不是按行政建制的乡、村分散人力、财力、物力,而是撤乡并镇或在中心镇重点加强初中校建设,在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设置与发展高中校,在乡镇或中心村办小学,取得了教育发展的主动权和良好的办学规模效益。

我们在注重教育规模效益的同时,对于那些一时难以搬迁的村落居民子女,也要以实行寄宿制、复式教学以及适当放宽老师配额等形式,保证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2城镇化不同水平地区应有不同的教育格局

我国西南地区城镇化水平约在25%左右,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约为30%,比起闽粤江浙的约45%和京津沪的70%以上,相距很远。因此,其农村教育结构格局也要有相应的差别才能应对。

在那些城镇化约在30%及其以下的地区,其农村教育格局仍应以县城为重点发展区域,形成以县城为龙头,由基础教育和职成教育两个系列组成的县、乡、村(行政村或中心村)形成的教育网络,并在大有发展前景的乡(镇)或新兴集镇的学校,预留出教育发展空间,以便随城镇化的进程而与时俱进。

京津沪这些城镇化超过70%的稳步发展区域,应该按县城或中心城镇、建制镇、乡或中心村这三级,稳定中、小学教育规模,着重提高教育对现代化建设的适应度,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在闽粤江浙等城镇化水平较高而又发展迅速的地区,除了在义务教育范围内注意均衡发展,保证办学质量外,非义务教育阶段也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依靠有效机制引导教育投资向市场带动、工业带动、外向带动等有发展前景的区域集聚,以使这些区域的教育发展与其成为中心城镇的地位相称,发挥其做为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对周边城镇和乡村的示范与带动功能。

3劳动力不同流向区域,应有各自特色的职、成教育

在职、成教育的办学机制和内容方面,城镇化发育的不同类型区也应有不同的应对举措。

在以西南省、区为代表的城镇化水平低且发展相对缓慢的农村,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的人口流出区,因此,适应他们外出务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务的需要,提高其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应成为不亚于为当地产业服务进行教育培训的一大重任。

在以闽粤江浙为代表的劳务输入区,当地居民应有较高的素质和实践技能,经营管理水平也需要有大的提高,京、津、沪地区更是这样;而对大量务工人员的再培训、对常驻的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以至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也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在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城镇或新兴城镇,其城镇建设和相应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都百业待举,专业人才和劳动力素质均不足以满足发展的需要。这种类型地区较为典型地体现了教育服务的全面化,农村教育不仅要为实施“科教兴镇”的发展战略服务,而且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接受职业教育的个体不仅必须掌握谋生技能,而且必须有较宽厚的基础,为不断轮换从事多种职业、包括自谋职业接受再培训做好准备。成人教育也将成为让所有人自觉地和切实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不断学习的过程。

所有这些都说明,在农村地区,若不考虑城镇化地区与乡村教育的不同特点,认为城镇化的加速可以无视乡村和城镇教育的特点而照搬城市教育模式办成“一统天下”,就会脱离我国国情。因此,对农村城镇化发展阶段及其地区差异对农村教育决策的影响,必须加强研究,以保持乡村和城镇教育符合实际的决策与健康发展。

三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为农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农村城镇化是社会发展中的巨大进步,其高速发展必然给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1公民受教育程度及其综合素质需有较大提高

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的集聚过程,而且应该是集聚资本和可用资源,发展二、三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关系,实现农村社会转型和传播城市文明的过程。

显然,低文化程度低素质人群,是难以适应这种集聚和发展需求的。据浙江省的抽样调查,1997年农业从业人员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与1990年相比,文盲半文盲减少了2.5倍,小学程度者减少了近1倍,初中程度者略有增加,高中及以上者增长了1倍。

从农村(含乡村和城镇)人均收入差异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据浙江省1997年对27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中专、高中、初中、小学、文盲或半文盲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比值约为1.58:1.28:1.07:1.01:1:0.8,说明在接受较高普通教育基础上,再接受对路的专业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使其收入增长幅度较大。

上海市青浦区老教育局长施家琦多年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认为: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对弥合与城市学生的综合素质差距至关重要。因此,农村教育应在巩固普九成果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向两头延伸,包括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和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也成为适应城镇化发展的应对举措。

2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离农教育”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从农村走向城镇或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或城镇居民。这种“离农”,不仅是一种工作的变动、空间的移位或称谓的变化,而且是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重大转变。已经搬迁到城镇的居民,要从“内涵”上实现这种转变;尚在乡村的居民,要迎接城镇化的挑战,继续准备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向城镇人口转移;留下少数务农者,也应是逐渐脱离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成为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也可能是“离农”而深造的“还乡团”。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出现的“民工潮”,应采取包括教育培训在内的恰当的疏导政策,使其适应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实现有序流动。一些打工者自我投资学习技术,不少人已成为城镇建设甚至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栋梁之才,走出了一条从农民走向市民的成功之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为家庭和家乡走向富裕、文明、幸福,做出了贡献。

当然,我们说的“离农教育”,是一种“人离心不离”的教育,必须继续对学生进行知农、爱农、为农的教育。

3要把克服“小农意识”和倡导“城市文明”的教育提上日程

尽管城镇化发育程度不同的区域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有很大的差距,但面临农村城镇化迅猛发展的挑战,农村各类型区都应把克服“小农意识”和倡导“城市文明”的教育提上日程。

农村城镇化论文第5篇

(一)江苏城镇化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镇化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苏南乡镇企业驱动小城镇快速发展,从1979年到1990年,江苏城镇化率由14.8%提升至21.6%,平均每年提高0.6个百分点;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前10年,以开发区建设和外向型经济驱动的大中城市加快了城镇化步伐,2010年末江苏城镇化率达60.6%,年均提高2.0个百分点;第三阶段,自“十二五”规划至今,江苏城镇化走上了以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县域经济为阵地,走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至2013末,江苏城镇化率达64.1%,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

(二)农村居民收入演变历程

农村居民纯收入分为四大项,即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这一统计口径从1993年沿用至今。1993-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276元增长到13598元,年均增长12.6%。其中,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14.5%;家庭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9.5%;财产性收入年均增长20.7%;转移性收入年均增长17.9%。在各项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也在悄然演变。1993年,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四项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占38.2%、57.2%、1.2%和3.4%,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最主要的来源。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大批农村居民涌向城市务工,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地位日益下降,农村居民收入渠道不断向多元化发展。2013年,农村居民收入四项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53.5%、33.2%、4.8%和8.5%。

(三)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变动趋势比较

1990年以来江苏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纯收入变动情况,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也呈现出相应的增长趋势,二者之间的关系较为稳定。但是从短期来看,尤其是2000年以后,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化率的正相关关系有所减弱,城镇化对农村居民的增收的拉动作用也有所削弱。

二、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为了研究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关系,本文通过协整分析,研究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收入各项构成的影响。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农村居民纯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包括来自一二三产业的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大项来源构成。在1999年以后,农村居民一二三产业纯收入口径进行调整,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居民收入中各项来源的影响力,本文选取了2000-2013年间农民收入分项数据进行测算,数据来源为历年《江苏统计年鉴》、《江苏农村统计年鉴》。涉及的变量主要有:城镇化率(UR)、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Y)、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GZ)、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JY)、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CC)、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ZZ)、农村居民人均第一产业纯收入(YC)、农村居民人均第二产业纯收入(EC)、农村居民人均第三产业纯收入(SC)。

(二)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的皮尔森相关分析

本文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r来计算江苏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八个主要指标的相关程度。通过相关性分析,可得到城镇化率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从皮尔森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纯收入及其各项构成之间均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城镇化率对四大项收入来源的影响力大小依次为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其中在家庭性收入中,与城镇化关系最密切的依次是第三产业纯收入、第一产业纯收入和第二产业纯收入。

(三)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各项收入的单位根检验

由于数据自然对数的变换不改变原来的协整关系,并能使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所以对城镇化率及农村居民收入各分项数据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在涉及时间序列的分析中,如果两个变量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则有可能造成伪回归,因此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经过ADF检验,得出城镇化率的对数与农村居民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间的对数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因此城镇化率与这些分项收入之间可能存在一阶协整关系。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和第三产业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对数都是二阶单整序列,因此城镇化率与这两项收入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四)变量的协整关系分析与模型建立

协整分析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序列差分将其转化为平稳序列,得出其中的线性均衡关系,这种协整关系可称为线性协整,线性协整的建模理论是从实际的数据生成过程出发,在非平稳序列中寻找可能存在的长期线性均衡关系,以建立序列的结构模型,从而反映序列的运行机制。

(五)协整方程残差的ADF检验

对城镇化率与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第三产业收入的方程残差进行ADF检验。结果显示,各方程残差检验的结果均是平稳序列。因此,江苏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经营性收入)、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江苏城镇化率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将平均提高3.592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性收入将平均提高2.73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经营性收入将平均提高2.1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经营性收入将平均提高3.609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将平均提高5.896个百分点。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影响最明显的是财产性收入,其次是工资性收入。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农村居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一)注重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由“地的城镇化”走向“人的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不仅是要让农村居民进城实现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还要使他们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方面面与城市接轨。一方面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素质,完善推进农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各项政策,增强农村居民的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居民在城市中获得平等就业机会和广阔发展空间。

(二)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城镇化

农业产业化是城镇化的内生驱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加强城市发展,更要加强农村发展。要把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率,在推进现代农业的同时,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做文章,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向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用新的形式推动小城镇的发展。

(三)保障农村居民的土地权益,让农村居民进城的脚步更轻松

守住农村居民土地权益的底线,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一是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稳妥推进农村居民宅基地入市流通,激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资源,增加农村居民融入城市的资本;二是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在农村居民自愿的前提下,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合作社或参股龙头企业,将农村居民的土地所有权转换成长久的财产收益。

(四)因地制宜的促进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就近城镇化的渠道

农村城镇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旅游业;城镇化;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农村城镇化主要是指通过县城及县城以下的小城镇(农村)实现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从乡村景观向城镇景观转化的过程。同时,人口城镇化的发展也表现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向现代化进行的转变。在此进程中,农业非农化、工业化、现代化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已有的经验和实践表明,乡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工业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乡镇工业发达,基础设施较好,以工业小区的发展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农民通过“离土不离乡”的途径实现城镇化,例如苏南、浙北地区;(2)集市贸易促进型,这类小城镇的发展特点是以市兴城,属于传统商品的集散地、集市贸易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改善,拓展市贸范围,增大城市密度,进而发展成为以市场交通为主的区域性小商城,如浙江义乌等;(3)旅游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一般都是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而形成小城镇,如黄山的西递、宏村等;(4)交通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一般处于交通枢纽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可利用流动人员较多,运输成本低下等条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5)城郊型,这类小城镇地处大中城市近郊,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借助大中城市,发展服务型行业或大中城市扩散的工业,进而发展成为卫星城。(6)工矿服务促进型,这类小城镇或农村大多处在大中型工矿企业附近,通过建立为工矿企业服务的第三产业,完善自身的基础设施,成为为工矿企业服务型的小城镇,如淮南、淮北地区的矿区等。

安徽省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业对部分地区的城镇化促进产生了极强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实施的旅游黄金周更是一剂效果明显的催化剂。本文依此剖析旅游促进型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旅游业促进旅游区城镇化的主要途径

旅游业发展至一定水平则需要城镇化水平的再提高以使自身再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带来了外部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得自身的传统文化在外来的冲击下被异化或成为强势文化保存下来。旅游业不仅把外部的事物引了进来而且也让自己的眼光看的更远,时刻让自己明确市场的需求变化不断的完善自己,同时不断地提高城镇化水平,以适应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来看,旅游业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主要表现为:

1.旅游业改善了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使城镇化整体的综合水平得以提高。例如在皖南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中,为提高各古村落之间的可达性、各旅游景点的串联性,解决随旅游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问题,提升旅游层次,政府和相关组织(如开发商等)在旅游区修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旅游业的兴起为古村落的居民带来了便捷的交通和顺畅的通讯等。旅游业通过大大改善古村落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城镇化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打下了基础。

2.旅游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村民的收入得到增加,提高了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据相关统计显示,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皖南西递村民的人均收入由1978年120元已经增加到1999年的4600元。旅游业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村民提高了经济收入。同时,旅游业的“出、住、行、游、购、娱”等的发展也带来了其它行业的繁荣,促进了整个风景区的经济发展。

3.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和价值观念,促进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在开发初期,村民在旅游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较低下,不能很好胜任这一工作,所以开发商和政府在开发前期将对村民进行培训以提高村民的素质进而适应旅游的需要。在笔者对皖南宅坦村的调查中,有89.2%的村民表示自己愿意进行培训以满足旅游的需要。古村落被发展旅游业,这些村民认识到自己的“破房子”原来是块宝,也认真对“破房子”进行了保护。从这可以看出,旅游业使得村民的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并且也使村民的价值观念朝着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4.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村落村民的从业结构由原来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向农商结合的模式发生转化。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皖南的“西递、宏村和南屏村民务农比例由原来的41.8%、57.8%和57.1%分别变为36.3%、56.7%和54.1%,其中西递变化最大”;“西递、宏村和南屏村民经商的比例分别由原来的7.7%、14.4%和6.3%上升为23.1%、20%和10.4%,西递的上升幅度最大。”因此,旅游业会使村民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5.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多种文化的冲击,使农民的视野得到开阔。旅游业的发展会使古村落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在当地村民与游客的长期接触中所产生的。村民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则会不断探索与适应游客的文化,使村民的视野得到开阔,同时村民们的认识水平也上升至新的水平,为城镇化的发展在思想上打下基础。

三、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的互动机制

旅游业的发展会为城镇化的发展带来动力,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为旅游区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在二者的关系处理上要明确一些问题。

开发商、政府与社区居民三方的关系。例如皖南的故村落较多,黄山市徽州区的部分乡镇是在外开发商的投资下进行的古村落开发以发展旅游业的,这在村民中引起了不满的情绪。村民们大多抱怨“自己的油水干嘛分给别人”等等。政府在这方面的解释则是“为了便于管理和解决资金问题,实现‘别人发财,我们发展’的目标才采取了这种模式”。在对古村落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古村落的社区居民和当地政府是影响旅游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古村落其自身,对社区居民而言是他们赖以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他们提高经济收入的聚宝盆,对当地政府而言则不仅是他们行政的下属单元也是他们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古村落未进行开发之前,当地处于长期的经济发展滞后情势中,因此古村落的开发对社区居民和当地政府来说无疑是他们致富脱贫的希望,两者在追求古村落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这一点是一致的。社区居民想通过旅游开发为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而政府则想通过旅游开发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但是在古村落开发过程中,开发商、政府和社区居民之间经常产生矛盾,行动很难一致:一方面地方政府将古村落租赁给开发商进行开发或组成乡镇企业进行旅游开发,开发商一般很少考虑居民的利益,加之乡镇企业管理体制的落后,使得古村落居民产生很大的不满;另一方面,社区居民自身从事旅游这一行业的素质和技能低下,很难参与古村落的开发规划设计,因此古村落的开发规划一般很难反映出社区居民的需要,从而减少了居民的从业机会,并且造成居民对古村落保护和规划的淡泊。这样,一些居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惜破坏原有的古建筑物私建旅舍和酒店或自己制造旅游纪念品以欺骗旅客。此时,若政府单方面采取强制措施,则会造成居民与政府的紧张对立,进而使得开发商很难与居民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抑或甚至造成古村落旅游环境被污染直至恶化,以致经济秩序混乱失控。

若要处理好三方关系,在古村落

旅游开发中此三方应建立起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首先,不管政府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旅游开发,都应在前期对村民进行旅游技能的培训和再教育以提高个人素质,为将来居民从事旅游行业打下基础;其次,政府和开发商应广泛收取居民的意见并把其纳入旅游规划中去,这样才能激发村民的参与;最后,政府和开发商要就确实提供多少岗位给居民达成协议,以真正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使村民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旅游,支持旅游和爱护古村落的环境,从而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确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惠生,王效端.论加速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途径与对策[J].管理教育学刊,1996,(4).

[2]李凡,金忠民.旅游对皖南古村落影响的比较研究———以西递、宏村和南屏为例[J].人文地理,2002,(5).

[3]张超.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原则与对策[J].学海,2002,(5).

[4]钟卫,郭洞.看古村落的保护[J].小城镇建设,2000,(7).

[5]冯兰瑞.21世纪加快城市化的明智选择[J].战略与管理,2004,(1).

农村城镇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农村;城镇化

一、农业的重要性及改革现状

(一)农业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农业在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些都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都必须消耗粮食来维持自己的生命。然而从目前来看,粮食也只能从农业耕种而收获。千百年来,农民躬耕于田地,为世界的亿万人口的生存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同时,农产品不仅仅只作为粮食来维持生命,还可以为工业提供生产资料,农村、农民还是输出劳动力与工业品消费的巨大市场,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经这样评论农业:“可以恰当地说,城市的全部财富和生活资料都是从乡村获得的。”

可是仅仅有农民、农业还不足以满足世界的发展、还不足以满足人类的多方面的综合需求。于是重工业、轻工业、服务业也就相继产生并且迅猛发展。由于分工的不同、工种的不同、价值的差异、效益的区别,人们的经济收入自然也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城乡之间生活水平相应地也具有了一定的差距。

随着工业的发展,随着服务业的兴旺,随着知识、信息产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这种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也随之越来越大,同时,这差距相应地也反映出农业的局限性、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穷。

(二)农村改革的现状

党和政府及时意识到了城乡差距日益加大这一点,不论是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三农政策的实施,还是到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不论是从河南的到七里营小康村的建设,还是到当前天津推出的农民宅基地换商品房的举措,都是国家想方设法保持农业经济、改善农村落后状况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实际行动。与此相应地也取得了众人目睹的成就,一部分农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大多数农民的孩子也能够圆了上学梦。如此等等,无不感谢我们党及时的改革政策,无不感谢国家对农业、对农村、对农民的重视。

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也无不体现着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视,无不体现着共产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心。

与七里营曾经是农村进行改革并进行小康村建设的很成功的事例,至于目前出现的一些局限性及发展状况不及其初期,则应是后来的管理或可持续发展工作不完善的缘故,但它本身在起初是很具有典型性的改革成功事例。

但与此相对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中也有很多效果不好的事例,其关键是没有理解究竟什么是城镇化,为什么要城镇化?仅仅把农民的土地收回、户口农转非、然后住上楼房就是城镇化了吗?仅仅这样就能实现城镇化的初衷、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了吗?显然不是,由当前某些所谓的城镇化后的“新农村”的状况便可以了解。比如濮阳市区的个别农村城镇化以后,没了土地,虽然户口农转非,但对于没有知识、没有致富项目、更没有工作的“新市民”来说,吃饭、花钱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改革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世界万物都是普遍联系并且在永恒变化着的,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可是关于发展的问题历来又有不同的观点。面对世界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面对物质不丰富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及时地、务实地、创新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发展观是正确的、是符合实际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的态度对待事物的发展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就农业而言,科学发展观要求既要从它本身可持续发展,又要与工业、服务业、科学技术等协调发展,还要以“农民”为本,时刻牢记把农民的生活改善好,把农民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上去。

从实质上说,现在的农民急需的并不仅仅是住上楼房,也不是转为城市户口。他们也许一时羡慕城里人楼居洋房的舒适、车来车往的便利,但他们应该知道那些是需要花费几十万、几百万元人民币才能买得到,而且也仅有70年的产权期限,而不像自己祖祖辈辈可以居住的宅基地;他们应该也知道人、车川流不息的城市里空气污浊、环境污染严重,城市中的生活成本需要城里人不停地更新知识、不停地工作才能弥补得上。

(二)农村改革的措施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要想真正改善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不是简单地将户口农转非、将土地收回、将宅基地换成楼房就完事了,因为这只是表面化、形式化、机械化地理解城镇化建设、理解支持三农政策。农村改革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1、继续种植耕地,提高农业的工业化程度。耕地是农民养家糊口的源泉、更是全国人民维持生命的必备物质,没了粮食,世人该如何生存?目前物价上涨如此迅猛,即使是有经济收入的城市人都开始计算着吃饭了,更何况农民呢?再者,拥有大量耕地,拥有大量农民,并不表示国家贫穷,耕地与农民不是衡量一个国家贫穷与富裕的标准。以美国为例,先进的、工业化的农业管理使农场主富裕悠闲,而美国这个拥有大量耕地与农场主的国家仍然是非常发达、仍然是世界首富。因此,我们需要培养高素质、负责任的基层领导干部,要切实贯彻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支持科技兴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力提高农业的工业化生产程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不应该是相反地,盲目地进行虚无飘渺的形式化的、无形变相剥夺农民土地的、不解决根本问题的城镇化。

2、有效利用乡镇资源、发展旅游业。在当前的中国,真正富裕起来也只是部分城市、部分地区、部分人,其他的大多数人也还只是仅仅聊以生计,因此,不能说一味鼓励农民工涌向本来就有很多下岗失业工人的拥挤的城市就一定是良策,也不能说本来城市人还住不起房、更买不起房的时候却安置城里的农民工就一定是善举。相应地,我们应该利用城里人繁忙劳苦、身心俱疲的时候想享受大自然、想体会田园生活的契机,在乡村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旅游风景,提供这样的休闲度假场地,让他们把钱合法、自愿、合情、合理地送到农村。这样一来,农村发展了经济,生活得到了改善;城里人愉悦了心情,回去工作也精神了。如此达到一举两得的双赢效果。

3、招商引资、兴办特色企业。目前大城市由于人口聚集,地值房价昂贵,生产成本较高,市场趋向饱和,很多地区、很多企业正在考虑产业转移,农村应该抓住这样的大好机会,详细考察、认真评估,利用自己的地产、劳动力优势招商引资,一方面有效利用了农业闲置的土地,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经验,开阔了当地农民的视野,扩大了当地农民的知识范围,从而为将来的可持续奠定了有利基础。

4、强化职业技术、优化知识结构。当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严格管理各类培训班、职业技术学校、高等院校等,结合全国、本省、本地等知识经济的更新与需求,及时地调整、优化知识结构,为国家、当地企业输入合格的、优秀的、符合实际需求的各类人才。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利用一切,也可以改变一切。拥有先进的科学知识、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改善农村的落后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全民素质。

三、农村改革的展望及其局限性

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全民生活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与无尚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制定各项政策的优先出发点与最终归宿。通过党中央、各级政府及全民竭尽全力的工作,结合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状况的改善,农民生活的提高必将有着光明的前景。

但是,这种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农村范围广大,农村人口众多,在改革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会有很多障碍需要消除,这就需要有党中央的英明政策,更需要各级政府与基层领导干部的贯彻落实、务实工作,还需要农民的大力配合,城市的适当援助。只有全民上下一条心,才能缩短农村改革的进程,才能摆脱落后的状况,才能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与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农村城镇化论文第8篇

摘要: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向和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新疆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制约,城镇化水平较为落后。本文通过对国外农村城镇化发展历程及经验教训的总结概括,得出一些结合新疆自身城镇化发展特点的启示。

关键词:国外;农村城镇化;经验教训;启示

进入21世纪,美国的城镇化水平已超过80%,日本的城镇化水平超过70%。截至2007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为44.go-/o,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纵观世界各国.城镇化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新疆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推进新疆农村城镇化发展,是促进整个新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国外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这其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因此,有必要对国外农村城镇化发展进行系统考察,以探求对新疆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一、国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概述

(一)发达国家简介

1、美国。美国是一个地多人少的国家,为了吸引劳动力,自1776年建国至20世纪初,美国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移民政策.各国移民为了心中的“美国梦”蜂拥而至.移民的大量迁入满足了美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要,另外,这些移民带来的各种知识和技术对美国的城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美国城镇化的另一个推动力是始于19世纪上半叶的交通革命。交通革命使美国数以万计的大小城镇通过铁路网连接起来。铁路运输不仅促进了美国的西部开发和城镇化发展,而且大大刺激了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起了关键作用。

2、日本。日本的城镇化始于明治维新时期,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起来的,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1)以农业为主的农村阶段。1868年,第一产业人数占日本就业人数的87.9%,第二产业只占4.1%。(2)城镇化的逐步推进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逐渐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较为集中的城镇转移。1940年,日本城镇人口的比重为35%,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后,大量劳动力被安排在农村.1950年日本的城镇化率为37%。(3)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从1950年到1957年,日本的城镇化水平从37%跃升至76%,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对日本实施了单独占领,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对日本采取了扶植政策.使日本获得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大量资金被用来发展工业。1956-1973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增长了8.6倍,年均增长13.6%。(4)城镇化的稳定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城镇人口达到饱和状态,人们开始从大都市区向房价低廉、环境优美的农村地区迁移。

3、西欧。工业革命前,西欧大多数国家城镇化程度较低、进程非常缓慢。18世纪中叶,西欧的城镇化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英国北部的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地凭借丰富的煤矿资源优势.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德国鲁尔区新城镇的出现也是源于工业化过程中煤和铁矿石的需要。1851年,英国城镇化水平率先超过50%,德国、法国也在不到100年间使城镇化水平上升到50%以上。在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后,这些国家的城镇化发展目前都进人到平稳时期,其城镇化水平都达到了70%以上。

(二)发展中国家简介

1、拉美。拉美国家拥有丰富资源,曾经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独立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初级产品出口为动力,伴随着大量欧洲移民的涌人,各国首府得到了显著发展。进入20世纪.拉美的城镇化进展迅速,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大城市人口每10年就翻一番。1990年,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22个国家的城市人口总数超过了3亿,平均城镇化率高达71.4%,与西方最发达国家相当,绝大多数国家完成了加速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2、非洲。20世纪20年代,非洲的城镇化开始加速发展,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随着城镇化不断加速.非洲各国城镇化水平在短短几十年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由于政治动荡和战乱等原因,其城镇化过程有所起伏,但总体水平比拉美国家要低。

二、国外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教训

(一)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

美国、日本和西欧的城镇化发展具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得益于工业化的推动,工业革命的兴起带动了众多工矿企业的建立,进而引发对大量劳动力和技工的需求,使得大量的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从而引起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在资源丰富地区或交通干线形成了新的城镇。不同的是,美国的城镇化是一种自由放任的城镇化,而西欧和日本是政府调控下市场主导的城镇化。

市场机制在美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城市规划及其管理属于地方性事务.联邦政府调控手段薄弱,政府也没有及时对以资本为导向的城镇化发展加以有效的引导,任由城镇发展和城镇建设按照市场需求推进,造成城镇化发展的自由放任,并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突出表现是过度的郊区化,城市不断向外低密度蔓延,城镇建设无序,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破坏愈演愈烈,空间和社会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在西欧和日本的城镇化进程中.市场机制发挥了主导作用,政府通过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引导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市场化总体上是一个比较协调互动的关系,是一种同步型的城市化。这种城镇化通过市场机制,使人口、土地、资本等与城镇化相关的经济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和配置。同时,政府通过健全法制、法规和实施国家城镇化战略与公共政策,对市场竞争和社会保障进行必要的国家干预,用行政、财税、规划等手段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从而引导城镇化与市场化、工业化的互动发展,积极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

拉美、非洲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近,但其经济水平仅相当于后者的10%左右,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质量很低,是一种“过度城镇化”。造成拉美、非洲国家“过度城镇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城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脱节。由于曾长期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拉美和非洲大部分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殖民地经济色彩,其工业化的发展基本来源于外来工业资本的输入,政府没有利用好外资来发展自身的民族工业,造成外来资本主导下的工业化与落后的传统农业经济并存,工业发展落后于城镇化。二是忽视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由于忽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建设,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造成城市就业水平急剧下降,基础设施严重短缺,贫困人口空前增加,城市环境恶化,贫民窟增多。

三、新疆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是政府在新疆的城镇化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新疆由于远离内陆地区,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解放后,国家为了发展新疆经济,对新疆给予了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发现,新疆的资源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国家更是加大了对新疆的扶持力度。新疆的主要城市,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库尔勒、奎屯、哈密等都是在国家资源开发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除了国家的大量投资以外,大规模的人口迁入同样提高了新疆的城镇化水平。为了支援新疆建设,国家组织了大批干部、转业军人、知识青年和科技人员进入新疆。大批人口的迁入缓解了新疆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带来了内地的先进技术和文化。

二是受水资源的制约,新疆的城镇体系形成了绿洲特色的环形点状分布。新疆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状况.人口和城镇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平原绿洲地带,呈环形的点状分布。这与新疆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有关。而且.大小不等的500多块绿洲又被戈壁、荒漠所分割。绿洲总面积约占全疆面积的5%。新疆城镇依绿洲而建.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麓、昆仑山北麓、阿尔泰山南麓.基本上沿铁路及公路交通干线分布。由于新疆现有城市是在绿洲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造成城市规模结构不完善,全区的特大城市缺乏与次级规模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相当数量的第三级中心城市相衔接,不利于推动全疆经济空间的协调发展。

三是新疆地广人稀,城镇间距离较远,交通不便。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但大部分地区都是荒漠和戈壁,水资源匮乏,人口稀少。新疆的城镇体系是建立在绿洲分布基础上的,因此新疆的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且各城镇之间相距较远,交通不便利。

四、国外农村城镇化对新疆的启示

第一,新疆应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性产业。发达国家城镇化的进程表明,工业化的发展可以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新疆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非常丰富,但开发起点很低,因此,新疆的发展应坚持以资源性产业开发为主,将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通过资源性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工矿企业的发展,以工业化的发展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第二,新疆应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并留住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经济建设没有人才不行,但首先要用好现有人才,让他们发挥作用;加快培训长线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用较高的待遇、较丰厚的条件、较好的工作环境和较好的人际关系等多种方式留住人才。”因此,新疆应制定更加灵活优惠的人才政策,不仅要把人才吸引过来,还要让他们乐于留在新疆.为新疆的发展建设做出持久的贡献。

农村城镇化论文第9篇

关键词:城镇化;基础教育;农村教育

城镇化是一个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城镇进化、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型发展的历史过程。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我国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据统计,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5.7%,城镇人口突破6亿。城镇化所带来的一切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机构既要满足日渐增加的城市人口的基本教育需求,又要满足其为得到更高层次的就业岗位和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而提出的接受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要求。最近,我们在苏北农村中小学调研中发现:城镇化对农村基础教育产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最为具体的,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新问题。

一、教育观念出现偏差,目标产生偏离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加速向城市聚集,农村教育问题愈显突出,尤其表现在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念上。

(一)功利化倾向比较突出

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但我们在不少农村学校看到、听到的却是另外一种景象:教育的宗旨、目标被有意无意地抛开了,升学成了唯一或者说是重要的追求,农村教育成了农民子女进入城市的期盼,升学率成为社会、家长评价学校的标准,自然也成了农村学校的生命线。为使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尚有能力的家庭纷纷送孩子到附近的城市学校学习。学校教学为了迎合考试的需要,也有重点地选择和安排课时,对于升入高一级学校必考的科目教师要重点安排,课时要打足,而对于与升学考试无关的科目则完全是一种应付,对于孩子全面发展需要什么、对于未来农村建设需要什么也很少考虑。所以有很多农民说,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对于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实际作用并不大。

(二)城市教育“诱导着”农村学校办学理念异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史形成的城乡差别还客观存在,有的还在扩大。教育不仅要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人才,而且还要提供科学技术,但是从学校办学条件到教材内容选择,现在教育适应的都是城市发展的需要,而很少考虑广大农村和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城市学校,特别是城市重点学校的“磁场”效应,对农村学生和家长放射出强烈的吸引力,吸引着周边的农村学生舍近求远,使一些农村学校因为生源不足而面临关闭的危险,而不少城市学校生源爆满以至于超负荷运转。我们在一所乡镇中心初中听到这样一个例子:该镇小学毕业的前50名学生基本上都不在本镇初中上学。城镇中那种优越的物质文化生活对整日埋头在田间的农民及其后代构成了巨大的诱惑,让孩子成为真正“城镇人”而不是充当“农民工”已经成为很多农民的强烈愿望,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烙上了离开农村的印记。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师曾这样对我们说:我们的工作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而是一种应付,很无奈。

(三)新的“读书无用论”又有所抬头

不少农村青年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这表明农村教育在发展思路、办学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着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一些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在实践中感到:不学习那么多知识,一样可以在城市找到工作,甚至比大学毕业生赚的钱都多。大学生毕业后难以就业的现实,使得他们对于依靠读书离开农村的目标产生了动摇。家长们担心花了钱让孩子读初中、高中,有了离开的思想,却又缺乏发展农村经济的本领,就是到了城市也无法适应;即便读了一个高职,找个工作,仍然是城市的高级“打工仔”,他们又将和父辈一样成了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还不如早点工作,多挣点钱。因此,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放弃高考的人也很多,使得一些重点大学里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学生比例逐年减少。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农村学校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目标和任务,农村家长和学生没有看到现代城镇文明对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特殊要求,而单纯地从急功近利的角度去认识和看待问题。另一方面则要从教育公平这个根本问题上去探究,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的公平,各级政府应该承担起发展农村教育的责任。

二、农村教育特色弱化,未来迷茫

教育既有它的共性,又有它的特殊性。教育的目标既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又需要彰显人的个性。尽管城市化的进程在加快,但生活在农村的人口仍然占大多数,“中国有两亿多中小学生,其中80%在农村”“要把普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怎样办好农村教育?把城市的一套搬到农村来,农村教育就可以现代化了吗?只有从农村的现实和未来出发,把农村教育扎根在农村的土地上,把农村教育改革立足在未来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上,才能使农村教育发展充满活力。

到农村学校中去看一看、听一听,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农村教育弱化了农村的特色,离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需要相去甚远,今天的农村教育没能够充分考虑到80%在农村的孩子们的教育实际。一是我们的改革方案没有认真研究和充分体现农村文化的背景和优势,农村孩子的成长离开了千百年来农村优秀文化的熏陶。二是没有很好地开发和利用农村教育资源,翻开中小学教材,看到的是大量城市的例子,满眼是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拥挤的人群……而农村里那一望无垠的土地、翻滚的麦浪、新鲜的空气等则很少被提及,反差非常明显。在开展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学校需要开展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而要提高这些学习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则必须从社会实际出发,研究和制订活动方案。在这方面,农村有城镇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不少农村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不去研究农村这些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只是简单地模仿城市学校的做法,或者把城市学校的课件拿来依葫芦画瓢,让农村学生失去了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三是没有很好地组织开展有农村特色的活动。农村孩子对农村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他们爱养育自己的这块热土。如果以此为基点设计和组织相应的活动,自然会极大地调动农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有些农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为省事,为保持与城市学校的一致性,不考虑农村的特色和农村学生的实际需要,照搬照抄城镇学校的活动方案,让农村学生被动地跟着这些他们所不熟悉的一套来做,其活动效果自然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四是没有很好地考虑城镇化发展的特殊需要。城镇化是指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从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向城镇生活、生产方式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会给农村学生和家庭的生活带来一系列变化,并反映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如:学生毕业后要进城工作,如何适应于城镇化的生活需要;学生的未来生活中需要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文明礼仪,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等。一般学校在统一化的教育评价体制作用下,都不考虑这些与教材不太相关的教育内容。

推进城镇化并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要更好地发展农村,以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和推进农村的发展。因此,农村教育既要为高等学校输送大批农家子弟,又要为未来的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两者的结合点就是未来农村教育的方向。它既要为一大批走向城市的农家子弟打好基础,提供他们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素养,同时在传递现代文明和现代精神时不忘“三农”,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多开展一些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多介绍一些现代农业的科学知识,多组织一些有农村特色的研究性学习,把校本课程的内容紧紧贴近农村实际,让孩子们看得到、学得活、用得上。但是,以上几方面向我们表明,农村教育并没有考虑农村的实际状况。究其原因,还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应付各种统考,农村学校不得不把迎接各种类型考试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上级所组织的视导、督导往往也只是检查农村中小学对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因此农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是不太可能专门研究和探索适应于农村学校优势的一套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这种做法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农村教育缺乏自身特色,使农村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十多年,却不了解农村。

三、缺乏理想与平等的教育环境,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教育是一项综合性事业,首先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时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同心协力;它不仅需要均衡的物质条件,而且需要理想的人文环境。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打破了过去那种平静的教育氛围,商品经济的大背景使宁静的农村校园的育人环境变得不安宁,对学校领导的管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种挑战首先表现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上。随着城市的扩大与建设,人口越来越集中,同时也积聚了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就使得原本就比较薄弱的农村学校更加脆弱,如骨干教师流失、教学设备不齐、教育经费紧张,使得农村孩子从入学开始就与城市孩子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其次,生源在学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出生人口的减少和利益的驱动,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民营学校、职业学校,采取各种手段到农村学校去吸引生源。一拨又一拨的招生宣传不仅带走了大量的农村学校施教区范围内的学生,还通过一些与经济利益挂钩的做法严重破坏了农村学校的风气。例如:四星级、三星级高中为了争夺好学生,到乡镇初中散发宣传广告,甚至开宣传车到农村学校去招揽学生填报他们学校的志愿;城市初中专门委派人员深入到农村小学六年级的课堂、课间、操场、家庭,与学生和家长直接地面对面接触,小学还没毕业就搞得他们无所适从;甚至是一些职业学校、民营学校与一些初中教师订立地下约定,若送一个学生到他们学校注册,给教师数百元不等的好处费。政府的招生文件成了一纸空文,施教区的划分有名无实。这不仅使农村学校的优质生源大量流失,而且使以施教区学生数为基数的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给学校发展带来困难。

再次,乡镇政府的不作为使得学校周边教育环境难以有效地维护。在教育财政上挂到县级财政之后,乡镇政府对于教育的责任降低了,一些乡镇政府或领导也因此放弃了对农村教育的领导责任,对于学校的发展、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过问得很少,以至于学校周边环境日益恶劣。如:学校周围的网吧不规范经营,成了腐蚀农村孩子的场所;农村社区与学校往往因为一些小事搞得关系紧张而又无人协调;家长和学校也常为学生的教育产生矛盾,缺少有力的支持;农村的社会治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干扰了学校的秩序;等等。这些都有待于乡镇政府的努力工作。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