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5: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系统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第一种,在财务软件系统内不作处理,而是将系统生成的报表导出,再用Excel直接对报表项目进行调整,并在工作底稿中对有关事项加以说明。
这种方法的出发点是认为系统内年结月结后都不宜进行任何处理。由于这种处理方法在财务软件系统内无任何调整处理,系统实际上起到的是日常业务凭证录入汇总的作用;而调整实际上是通过手工来完成。这样,一套完整的业务被分割为手工和电脑两块处理,当调整分录不仅限于利润分配业务时,在报表工作底稿上记录复杂的调整业务,不便于以后查询。
第二种,在上年年末未进行年结之前先备份一套账套文件、再将原账套进行年结后用于下年的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当有调整事项发生时,将全部调整凭证录入备份账套内,生成调整后的报表,再进行年结,然后在该次年结后生成的新账套内,导入下年凭证、继续下年以后月份的工作。
这种方法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视同报表当期的会计事项处理,保持账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但这种方法与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相冲突,而且多次年结保留多个账套,存在故意更改会计信息的可能。并且当下年新增会计科目及核算项目数量较大时,导入凭证时会反复碰到因科目、项目不存在而无法导入的情况;为保持两个账套内科目、项目的一致,也需要较多的人工输入。
第三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凭证录入下年使用的账套内,同时修改系统自动生成报表的计算公式,以原有报表取数公式加上手工计算的调整数,调整年初数或上年数。
这种方法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工作量也小,是一种比较可取的方法。囿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是将上年实际经营情况在本年反映,但如果调整事项涉及的业务范围比较广、金额较大,依据上年账务科目做的一些分析将不准确。虽然报表主要项目调整后符合上年实际,但用于专项分析的明细项目难以同时调整。
综合考虑会计信息连贯性和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笔者认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应采用第三种方法处理;当调整的金额较大时,应同时使用第二种方法将账务处理还原为业务当期,以利于内部分析。下面以实例说明。
例2002年底A企业总资产规模5000万元,应收账款1400万元,存货中发出商品400万元。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时,发现“发出商品”科目反映的商品已送交其重要大客户,销售合同约定销售额(含税)为500万元,定金为合同销售金额的40%并已收到,A企业向客户开具收据并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中反映200万元。
分析:这是一项销售业务,企业因货款未完全收到,不愿提前缴纳增值税而未确认销售收入。审计发现后,企业同意将该笔收入如实反映。
部分调整分录为:
(1)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00万
贷:发出商品400万
(2)借:应收账款500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27万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3万
(3)借:其他应付款200万
贷:应收账款200万
所得税等的调整分录略。
调整涉及的报表项目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应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等。因该业务金额较大,如果依据明细账数据进行应收款账龄、存货周转率等的分析则受到较大影响。
假设A企业销售没有季节性,被调整的500万元收入的业务均匀分布于全年各月,2002年原报表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原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为1200万元。则依据原报表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率=(5000/1200)=4.16次,调整后的真实应收账款周转率=(5000+427)/(1200+500/2)=3.74次,两者相差0.42次,即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相差10天。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以及与GIS技术的结合使得GIS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且该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Flex技术为基础的RIAWebGIS管理信息系统由数据库以及WEB服务器和WEBGIS服务器组成。FlashPlayer根据Web上面的服务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调整。采用AMF进行校验可以使得服务器和FlashPlayer二者之间实现交互,利用该协议可以传输大量的数据,这种通信方式效率较高。GIS的功能是由ArcMS服务器来提供的,其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通路为ArcDE,通过该通路可以实现快速的数据的读取。ArcMS还提供相应的数据地图以及栅格数据等,栅格地图的运用使得计算机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使得系统的响应和服务体验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应用服务器的瓦片技术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数据的传输、处理以及显示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客户端计算机的负担,将处理运算的任务交给性能强大的服务器来实现。
2、煤矿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在本文利用GIS系统建立煤矿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用到了矢量的栅格地图数据和双缓冲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要对煤矿管理中的基本业务数据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而且各个数据之间的层次要分析的较为清楚。也就是煤矿管理信息系统要包含煤矿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属性信息,而且还包括了一些空间信息。利用空间信息可以对于空间信息中的某些位置进行描述,即可以通过坐标在GIS系统中进行显示;在煤矿管理的过程中其数据量非常的庞大,而且其包含煤矿中大量的其他数据,还包括煤矿中一些设备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使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其进行管理,还能够通过该信息系统对于每个环节进行监控,将监控的参数或者是数据显示在系统的模型中,这些环节或者是参数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图形来进行标记或者是显示,这些环节可以是点也可以是线或者是面,通过建立该区域的数学模型来重现煤矿的三维结构,并且现实的结构和对应的几何特征能够进行一一对应。几何特征或者是地物特征都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在该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显示。根据煤矿系统管理的属性可以将煤矿管理系统大致分成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煤矿管理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其次是对于煤矿日常业务的管理,然后是对于煤矿中各个区域的监控。对于日常业务的管理包括对于工人信息的记录,对于工人考勤信息的记录,对于工人工作时间信息的记录,对于工人工资信息的记录,对于工人奖惩信息的记录等,这些信息都会被存储到系统的数据库中。
1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工程应用中
为实现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控制系统的各个部分必定要相互进行数据通信。按照传输方式,可分为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并行数据通信是以字节或字尾单位的数据传输方式,其特点是传输速度快,但传输线的根数多。适用于近距离数据传输。串行数据通信是以二进制的位(bit)为单位的数据传输方式,每次只传送1位,适用于举例较远的场合。工业控制一般使用串行通信。PC机和PLC都有通用的串行通信接口,例如RS-232C和RS-485接口。
2异步通信与同步通信在实际通信中
操作时很难保证数据接收方和发送方有相同的传输速率,为了保证发送过程和接受过程同步,不发生累计误差造成的错位。可以根据实际通信要求选用同步或异步通信方式。异步通信发送字符的信息格式有1个起始位,7、8个数据位,1个奇偶校验位(可省略),1、2个停止位组成。在通信开始之前,通信双方需要对所采取的信息格式和数据传输速率作相同的约定。由于1个字符中包含的位数不多,及时发送方和接受方的收发频率略有不同,也不会因两台设备之间的时钟脉冲周几的积累误差而导致收发错位。其特点就是传送附加的非有效信息较多,传输效率稍低。同步通信方式以字节为单位(8bit),每次传送1、2个同步字符,若干个数据字节和校验字节。在同步通信中,发送方和接收方要保持完全同步,因此要用调制解调的方式从数据流中提取出同步信号,使接收方得到与发送方完全相同的接收时钟信号。其传输速率较高,一般用于高速通信。
3单工通信方式与双工通信方式
单工通信方式只能延单一方向发送或接收数据。双工方式的数据可以沿两个方向传送,每一个站既可以发送数据也可以接收数据。双工方式又分为全双工和半双工两种方式。
二PLC通讯功能介绍
PLC其它PLC,变频器,PC机,远程设备,工业以太网等按照不同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文章主要介绍PLC与PC机之间的通信。PLC与使用自由端口模式的PC机的通信:自由端口模式为PC机与PLC之间的通信提供了一种方便和灵活的方法。在自由端口模式,PLC的串行通信有用户程序控制,可以用接收完成中断、字符接收中断、发送完成中断、发送指令和接受指令来控制通信过程。发送指令(XMT)启动自由端口模式下数据缓冲区的数据发送。通过指定的通信端口,发送存储在TBL中的信息(最多255个字符)。发送结束时可以产生中断事件。接收指令(RCV)初始化或终止接收信息的服务(最多255个字符)。通过指定端口,接收的信息存储在TEL中。在接收完最后一个字符时,或每接收一个字符均可产生一个中断。
三VB通信功能的介绍
1Windows环境下上位机通信软件介绍
在Windows环境下,上位机与PLC实现串行通信,需要有软件提供人机交互平台,实现通信控制。常用的可实现串行通信的软件有WinCCflexible组态软件和VB程序设计软件。由于实际工程需要的多变性及复杂性,多选用VB搭建人机交互平台。VB不仅能实现串行通信,还能满足各种工程实际的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的面向对象的工作窗口界面。它本身提供的各种控件,可以方便简易的实现各种设计要求。
2MSComm控件的属性
VB提供了一个串行通信控件MiscrosoftCommControl,即MSComm控件。编程人员只需要设置和监视MSComm控件的属性和事件,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串行通信。MSComm控件提供了两种处理方式,即可产生两种事件进行通信,事件驱动方式和查询方式。事件驱动方式:Rthreshold属性非0时,收到的字符或传输线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串口事件OnCome。通过查询CommEvernt属性可以捕获并处理这些通信事件。查询方式:通过查询接收缓冲区的字节数(InputBufferCount)属性值,处理接收到的信息。
四应用实例
城市交通路口信号控制充分应用了这一通讯功能的应用。现代社会多变的交通状况。传统的交通控制方法已经不能解决目前的城市交通问题,因此基于PLC可通信的控制系统可时效性的解决这一问题。
五结束语
继电器控制,PLC控制,单片机控制,其中PLC检测控制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其具有以下特点:
1.1可靠性PLC不需要大量的活动元件和连线电子元件。它将控制逻辑由传统的继电器硬件运算变为软件运算,使得它的连线大大减少。PLC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具有工业针对性,有很高的抗干扰能力。在各大PLC厂家的不断更新发展下,PLC各模块可靠性已经有很大提高。与此同时,系统的维修简单,维修时间短。PLC进行了一系列可靠性设计,例如:冗余的设计(包括硬件冗余技术和软件冗余技术),断电保护功能(电容电源和UPS的应用使得断电时有充分的处理时间),故障诊断和信息保护及恢复。PLC具有编程简单,操作方便,维修容易等特点,一般不容易发生操作的错误。PLC是为工业生产过程控制而专门设计的控制装置,它具有比PC控制更可靠的硬件和更简单的编程语言。采用了精简的编程语言加上强大的编译诊断功能,编程出错率大大降低。
1.2易操作性对PLC的操作包括程序输入和程序更改的操作。通过专业的编程软件进行编程并进行下载,更改程序的操作也可以直接根据所需要的接点号或地址编号进行搜索或程序寻找,然后进行更改。PLC有多种程序设计语言可供使用。由于梯形图与电气原理图较为接近,容易掌握和理解。PLC具有强大的自诊断功能降低了维修人员维修技能的要求。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软件和硬件的自诊断,维修人员可以很快找到故障部位进行故障维修和故障排除。
1.3灵活性PLC采用的编程语言有梯形图、功能表图、功能模块和语句描述等编程语言。编程方法的多样性使编程简单、可以使得不同专业的人员都有自己习惯的编程语言。操作灵活方便,监视和控制变量变得十分容易。以上特点使用PLC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程序设计方便灵活,运行稳定,扩展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等诸多优点今后PLC控制系统还会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二、PLC控制系统组成
该系统包含完整的PLC系统模块。其中包含电源模块,CPU-315,PLC与电气回路的接口,是通过输入输出部分(I/O)完成的,I/O包含开关量输出(SM321DO),开关量输入(SM321DI),模拟量输入(SM331AI),模拟量输出(SM331AO)等模块。通讯模块PS305。I/O组成:数字量输入模块(DI):包含油箱液位高,油箱液位低,循环泵、主泵运行状态,管路阀门状态等。开关量输出(DO):包含循环泵、主泵启停控制,加热器启停控制,冷却器启停控制。模拟量输入(AI):包含液位,流量,油温,压力等。
三、PLC逻辑控制
启动逻辑:液位正常,油温正常,管路阀门状态正常等。停止逻辑:液位超低,压力超低,流量超低,急停信号等。报警逻辑:液位低,压力低,流量低,油温低,油温高等。
四、HMI设计
上位机与PLC通讯模块通过Profibus总线连接,将各个参数传给上位机通过人机界面Wincc显示,并可以通过上位机人机界面控制液压站的启停。
五、液压站群的控制
当多个液压站需要配合工作时,可以将每一个液压站设置一个ET-200远程I/O站,将采集的参数通过通讯模块传入一个总的PLC站进行集中控制。且可以通过一个HMI就可以监视各个参数和人工参与控制。这样就可以更加集中地控制多个液压站组成的液压站群,是的多个液压站有序有计划的协作运行。
六、液压站稳定性的提高
每条生产线由立式上料机、高速除磷机、多道被动轧机、主动轧机、辊缝调整、在线质量检测、中频退火、废钢剪切装置、夹送装置、吐丝机、输送辊道、集卷站组成。三条生产线配合地辊运输机、上料机液压站、轧机稀油站、集卷站液压站、卸卷站液压站以及打包机组成系统。热轧光圆盘条通过立式上料机进入高速除磷机去除表面氧化皮,然后进入被动轧机,由主动轧机带动将钢筋压扁,主动轧机将钢筋轧出花纹,通过辊缝调整调节压轧量。轧出花纹的钢筋进中频退火装置对钢筋加热退火,通过废钢剪切装置将不合格的废钢碎断处理,成品钢筋经夹送装置送入吐丝机。吐出的盘圆钢筋经输送辊道冷却后送入集卷站收集,成卷后的钢筋经地辊运输机送至打包机打包,最后经卸卷站送出系统运至仓库。
二控制系统
1系统组网考虑到生产系统的稳定性
以及中频退火干扰等因素,我们选择了市场上技术比较成熟应用较广的西门子系统。生产线CPU采用S7-317-2PN,地辊运输机和各个液压站采用S7-315-2PN,稀油站采用S7-312C+以太网模块,这样所有的设备均能通过以太网连接至中控室交换机,通过中控室工程师站调试设备更改程序,通过操作员站远程操作设备,查询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故障内容等信息。在线测径仪采用天津兆瑞公司的最新产品,通过以太网通信,能够实时显示钢筋的基圆尺寸、纵肋高度等信息,为在线质量检测提供了可靠保证,也为在线质量自动调整提供了前提。所有设备通过工业以太网连接至主操作室交换机,实现实时监控与数据交换。
2生产线主站与远程
IO组态生产线CPU采用S7-317-2PN,按照距离远近将设备分成7个从站,采用ET200S和ET200M的远程IO,所有站通过工业以太网与主站CPU连接,7个从站分别是上料机站、轧机站、飞剪吐丝辊道站、集卷站、中频1站、中频2站和中频3站。在需要操作和监控的地方设置了触摸屏,采用西门子的MP277触摸屏,通过以太网与主站PLC通信。
3主站PLC与变频器
DP通信现场变频器均采用伟肯NXP系列,通过调取伟肯提供的GSD文件,对各个变频器组态。根据工艺及机械要求,包括上料机的送料小车、旋转小车和升降台共3台变频器;轧机部分1台变频器;废钢剪切装置1台变频器;夹送装置1台变频器;吐丝机1台变频器;输送辊道8台变频器;集卷站的升降台、托盘、小车3台变频器。共计18台变频器,通过DP总线实时传递启停信号和速度指令。
4控制要点
4.1生产线自动化控制
生产线的自动化主要体现在全自动上料机、全自动集卷站、全自动地辊运输线上。全自动上料机从上料到送料再到换料,基本实现一键式操作,每次只需在原料接头后按按钮确认即可,整机包括二十余个接近开关和五个光电开关,为自动化提供条件。全自动集卷站与全自动地辊运输线互相配合,实现自动落料,自动剪切,自动换料架,整机也有十余个接近开关和数个光电开关。全自动地辊运输线由百余节轨道组成,料架在运输线上自动运行,完成卸料。
4.2生产线速度匹配
由于整条生产线从上料到集卷为一整条长丝,因此对生产线的速度匹配提出了较高要求,特别是轧机与夹送电机之间,夹送电机太快容易将钢筋拉细,太慢又容易堆钢,在电机的控制模式上选择了速度控制与转矩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了控制要求。吐丝机的速度决定了产品的圈形大小,而且速度的快慢与圈形的大小并不是线性的关系。最终,通过生产实践,吐丝机的速度采用自动调整加手动微调的方式进行控制,满足了产品质量要求。
4.3轧机闭环控制与中频退火
无论是生产线速度匹配还是中频退火都要求轧机速度稳定,对轧机变频器采取带编码器的闭环矢量控制方式,基本满足要求。中频退火作为整条生产线的工艺核心,基本满足了输出稳定、响应迅速、高效节能的要求,为生产高性能产品提供了依据。而轧机与中频的工艺配方也为全线的自动化与高速生产提供了保证。该工艺配方是合力公司几年来生产实践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适应性,能够保证产品质量。
4.4飞剪碎断生产线启动时
中频退火的启动过程中产生质量不能达标的废钢,为满足生产质量要求,需要将之从成品中去除,于是便有了飞剪碎断装置。该装置是在原来的定尺剪切的基础上改装得来,用变频器替换了伺服控制器,这就对变频器的启动加速和制动减速性能提出了很高要求。如果加速时间过长,在切到半圈内不能达到生产线速度,就会产生堆钢。如果中频退火达到规定温度,在停切时不能及时停车,就会造成飞车,影响生产线连续运行。最终采用凸轮控制模式,满足了生产工艺要求,既不会使变频器加速报警,又保证了及时制动。
三结语
1药局网络系统概述
该工程的药品管理分系统包括药库管理模块,药房库存管理模块,科室小药柜模块,中心摆药模块,处方录入模块,处方发药模块,处方打印模块,综合查寻模块,以及自己开发供静脉输液配制中心使用的输液标签打印模块。根据我院及药局的实际情况和网络布线情况,药局工作站的分布为:药库2台,门急诊药房2台,中药房1台,住院药房2台,静脉输液配制中心2台。
药局各部门的模块配制根据实际的工作性质而定,药库的配置为:药库管理模块,综合查寻模块。住院药房的配置为:药房库存管理模块,科室小药柜模块,中心摆药模块,处方录入模块。门诊药房的配制为:药房库存管理模块,处方录入模块,处方发药模块,处方打印模块。中药房的配置为:药房库存管理模块,处方录入模块,处方发药模块,处方打印模块。静脉输液配制中心的配置为:中心摆药模块,输液标签打印模块。各模块功能上相互独立,各工作部门间可以相互组合以适应自己的要求。各部门以不同的部门代码使用相同的模块就可区分各自的操作,如药房库存管理模块在门诊药房,中药房,住院药房都有,它们可以各自向药库申请领药,便于工作。
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有十分明显的优点,在药品管理方面,如采用人工管理药库,往往不能准确知道各种药品的库存数量、各个科室的消耗量,难以制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造成供应不及时,同时无法对药品的有效期进行严格管理,从而造成过期浪费;采用计算机管理药品后,由于数量完全在控制之下,为加强内部职员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不仅可以减少无意的浪费,还可以杜绝工作人员的私用和盗用。在住院部收费方面,由于采用“交押金-记帐-结算”的工作方式,在没有采用计算机时,不能及时统计出每个病人所用的费用是否已经超过所交押金,会造成许多欠款,给医院的财务管理带来麻烦;同时,由于帐单明细汇总后才能记帐,常常造成漏记和错记,不仅给医院带来损失,而且造成医院同病人之间不必要的矛盾。采用计算机管理住院收费后,每一笔费用的使用,均及时记入电脑系统中,从根本上杜绝了漏帐;同时,可立即查出病人所交押金和所用的费用,及时催交押金,防止欠款。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计算机应用于门诊和住院管理系统,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在网络中完成,不再需要依靠病人来回走动来传递信息,减少了病人看病的环节,方便了病人;同时,整个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疗水平,从而整体提高全院的服务质量。
2药品管理系统的主要模块
2.1药库库存管理模块
2.1.1建立药品字典如药品名称、规格,医疗保险信息中的医疗保险类别、报销标志等。
2.1.2建帐入库主要是录入或自动获取药品名称、规格、批号、价格、生产厂家、供货商、包装单位、发药单位等。
2.1.3药品的出入库管理可随时生成各种药品的入库明细、出库明细、盘点明细、调拨明细、报损明细、退药明细以及上面各项的汇总数据。可追踪各个药品的明细流水账,可随时查验任何一品种的库存变化入、出、存明细信息,并支持药品批次管理。可以自动接收科室领药单功能,实行网上领药。对毒麻药品、精神种类药品等特殊药品药均有特定的判断识别处理。具有自动生成采购计划及采购单功能。
2.1.4药品的调价及时调整药品的价格,对不用的药品实行停价。
2.1.5查询统计可统计分析各药房药品消耗库存,提供药品的有效期管理、可自动报警和统计过期药品的品种种数和金额,并有库存量提示功能,提供的核算功能。
2.2药房库存管理模块
2.2.1入库管理门诊药房、中药房、住院药房可向药库申领药品,并入库生成单据。
2.2.2出库管理门诊药房、中药房、住院药房分别通过处方出库,摆药出库,领药出库,各部门之间还可以通过领药出库相互领药,解决了各部门间的借药问题。
2.2.3查询统计可对药品出入库数量、药品的去向、药品的库存等进行查询统计。
2.3处方发药模块主要功能包括:处方确认发药,处方查询,处方退药,工作量统计等功能。
2.4处方录入模块主要功能包括:处方录入并计价。
2.5处方打印模块在后台打印处方,适用于不同的发药模式。
2.6中心摆药模块
2.6.1自动获取药品基本信息可自动获取药品名称、规格、价格、生产厂家、药品剂型、住院患者的医嘱、药品基本信息等。
2.6.2中药摆药模块功能具有分别按患者的临时医嘱和长期医嘱执行确认上帐功能,并自动生成针剂、片剂、输液、毒麻和其它等类型的摆药单,同时追踪各药品的库存及患者的押金等。可进行单日或多日摆药。
2.6.3查询统计对患者的医嘱和摆药情况进行查询统计。
2.7科室小药柜模块用于病区科室急救用药或住院药房夜间无值班时的用药。
2.8输液标签打印模块主要用于静脉输液配制中心输液标签的打印。
2.9综合查寻模块主要用于药品的综合查询,包括各药房的库存,单个药品的去向,查询有关调价后的所有信息,包括现价、原价及增值情况。查询有关调价后的所有信息,包括现价、原价及增值情况。
3药品系统模块应用的体会
3.1药品字典在药品管理系统中,药品字典是医院所使用的所有药品品种目录的总称,是极为重要的公用信息表,它包含了药品的名称、规格、单位、剂量、剂型、毒理分类、药品价格、生产厂商等基本信息。它是药品管理的基础,也是临床和收费的重要依据。药品字典的内容越标准、越规范越好。药品的正名应以通用名为主,同时也可以引入别名,别名可以是药品的商品名,便于医生用药,药品的正、别名应有编码的对应关系。药品的规格应反映药品的含量信息,规格是描述所用,如25mg,规格一定要准确,它涉及医生的医嘱。药品的单位要对应剂型及规格的最小单位。药品的最小单位剂量应是最小的不可分包装单位所含剂量。药品的剂量单位应对应最小单位剂量的单位,如mg、ml、g等,最小单位剂量及剂量单位用于摆药时计算摆药量所用。药品字典要有专人维护,要有延续性。
3.2药品的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药局的重要工作,药库要遵循药品先入库后出库的原则,即使遇到科室急需的药品,也必须根据发票入库后才可发出,若不入库,药房领不到药,临床医生下不了医嘱,而无法用药。门诊药房或住院药房的申请的领药单须经药库确认后,才可转化为出库单,同时减少药库库存;药库的出库单也须经门诊药房或住院药房确认后才会转化为入库单。药房领药时片剂、胶囊可以以盒、瓶领取,有利于药库做帐及盘点;药房入库时以最小单位入库,有利于住院药房摆药。
3.3中心摆药摆药中心人员从患者的临时医嘱和长期医嘱信息从系统中提取摆药信息,准确计算出每个病人每日每餐的药量,并且可按剂型分类,生成摆药单,经人工审核后,最后有打印机打出,摆药人员按摆药单将药品摆出,由科室护士校对确认后取走。摆药单的人工审核除审查医疗合理性外,还要对计算出的数量进行审核,看是否有误。另外,对一些情况需人工干预,如不能自动计算的药品。原因包括:医嘱药名不规范,药品无库存,医嘱频次信息不能自动处理(如每周1次)等。遇到这些情况往往需手工录入名称或指定数量。还有计算出的药量与实际不符。如儿童用药每次半片,计算机不能确定其实际消耗数量,如遇到外用药,滴鼻、滴眼药时,其剂量难以准确计算,需手工纠正或录入实际消耗量。对于特殊药品、毒麻药品等仍需凭特定的处方,从处方录入模块输入相应的数量。中心摆药室是临床科室所有药品的总出口,也是临床合理用药的监控站。新的摆药模式充分发挥了摆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更准确无误的摆药,为临床科室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科学的摆药方法和规范、合理的操作程序,减轻了摆药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GSM组网;CDMA组网;组网方案
如今手机用户的比率越来越高,手机成为人们联系和交流的主要工具,对其信息的查询则成为营业网点受理最多的业务。最初,对信息的查询是由营业厅的业务员进行操作,不但效率低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自助清单打印机则通过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各种信息查询功能,用户通过输入电话号码加密码等操作,根据屏幕提示,选择需要查询、打印的详细电话清单等资料就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样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并显著提高了效率。
一、组网模式
为了对系统实施集中监控与管理,并使自助式话费清单打印机的分布安装点少受环境网络状况的影响,同时充分利用运营商能够提供的通信线路,系统采取灵活多变的通信方式以适应不同的运营商的要求。移动电话运营商提供两种组网模式GSM组网模式和CDMA组网模式。通信网络利用运营商的GSM网络,传输介质使用900MHZ/1800MHZ无线电,接入设备采用GSMMODEM,以拨号方式,数据传输速率可达9600-14400bit/s;运营商需要为每台特种清单打印机分配SIM卡号码,并开通数据与传真功能。(能不能在详细描述一下实际的运用)通信网络利用运营商的CDMA网络,帐务系统为前置机分配一个内网固定IP地址,通过10BASE-T接口联入帐务系统;下端的自助特种清单打印机通过CDMAMODEM与前置机通信,通信速率为19200-115200bits/s,运营商需要为MODEM设置APN或VPN,以便自助特种清单打印机可以联入内网,并且与前置机建立通信。
二、通信连接方式及使用设备:
管理平台:前置机与GSMMODEM之间的连接设备采用MOXA公司的多串口卡或串口设备联网服务器。若采用多串口卡,则在前置机(一台工控机)的PCI扩展槽上插入1-4块C168H/PCI卡,每块卡提供8个RS-232口,前置机可以连接到32个串口。若采用串口设备联网服务器,则通过网线把串口服务器的100BASE-TX口接到前置机所在LAN的HUB(HUB是一个多端口的转发器,当以HUB为中心设备时,网络中某条线路产生了故障,并不影响其它线路的工作)或SWITCH(SWITCH是交换机,它的前身是网桥)上,每台串口服务器提供8/16个RS-232口,通过增加串口服务器数量,前置机可以连接到32个或更多的串口。在多串口卡或串口服务器的每个RS-232端口连接一个GSMMODEM。特种清单打印机:每个特种清单打印机内置串口连接一个GSMMODEM。
三、组网方案:从系统的配置上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推荐四种组网方案:.上端有线,下端无线的组网方式.无线点对点的组网方式.GPRS组网方式.有限组网方式
(1)上端有线,下端无线的组网方式:在上层平台上使用有线的MODEM池,从局方的交换设备上为上端的有线MODEM池提供16路电话端口,并为这些电话端口分配一个联选号码,如:1350537####,这样,下端的无线自助清单打印机CT-80就可以通过呼叫该号码,与上层平台建立通信连接。由于上端采用联选号码,在系统配置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具有一定集线比的端口配置模式,例如:上端配置16路的有线MODEM池。采用1:4的集线比,下端就可以配置64台无线清单打印机,集线比的大小可以根据打印机的实际工作量进行调整,如:在1:4的集线比模式下,在缴费高峰时,上端的端口容量仍然有富余,可以考虑提高集线比。反之,也可以调底系统的集线比。CT80无线自助清单打印机配置GSMMODEM,设置透明传输的模式,实现无线GSMMODEM与有线MODEM池的直接通信,在这种组网模式下,每台CT-80无线清单打印机占用一个号码。这种组网方式的优点是:传输的成本较底,速率高,速度快。
(2)无线点对点的组网方式:在上层平台使用无线的GSMMODEM,采用一对一的通信模式,与下端的无线自助清单打印机CT-80建立通信。这种组网方式的优点是:部署灵活,速度快。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120例疑似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以自述腹痛、血尿、阵发肾绞痛等症状就诊,知情同意后参与本研究。其中男97例,女23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52.8±9.2)岁。本研究已获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检查方法
1.2.1CTU检查仪器型号
Aqullion16层螺旋CT机,日本东芝公司生产。扫描层厚2.5~3.2mm,螺距1.25,电压120kV,电流250mA,扫描野350mm。常规准备,嘱患者平躺,先行普通CT、增强CT扫描,再行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扫描。增强扫描仪非离子造影剂辅助,用量1.5ml/kg,速率不超过3ml/s。行多层面重组、容积再现等后处理方式,保证图像清晰度。
1.2.2MRU检查仪器型号
1.5T超导单梯度磁共振成像仪,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先行轴位T1及T2加权常规扫描,定位水平成像序列。二维扫描参数:TR:max、TE:1200、扫描野35~40、层厚70mm、间距0、二维扫描、扫描9s;三维扫描参数:层数增加至21层,扫描时间270s,其他同二维扫描。经MIP重建后仪器得出扫描图像。
1.3研究方法
综合手术、病理、临床随访结果,确定泌尿系统疾病有无及类型,以此为金标准,分别评价MRU、CTU二者检测敏感度、特异度、检测准确率。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金标准检测结果
金标准检出输尿管恶性病变14例:原发性恶性肿瘤10例、继发性恶性肿瘤4例;良性病变38例:囊肿10例、结合8例、单纯积水7例、单纯狭窄6例、其他7例;结石及结石相关病变51例。总阳性率85.8%。
2.2三种检验方法与金标准对比
CTU检测阳性89例,其中真阳性83例,其检测敏感度为0.806,特异度为0.824;MRU检测阳性96例,其中真阳性81例,敏感度0.786,特异度0.706;联合两种检测方案,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结果与金标准完全一致。三种检出一致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KD患儿常有尿改变,包括蛋白尿、血尿和脓尿。其中脓尿是最常见的表现之一。Turner等报道没有尿路感染的KD发热儿童有43%的有脓尿,而发热儿童只有9%的有明显的脓尿,这一发现表明,脓尿是KD的特征之一。KD的无菌性脓尿与尿中单核粒细胞有关。尿中的主要细胞是单核细胞,而不是中性粒细胞。KD的无菌性脓尿是由于非特异性的血管炎导致尿道炎。Melish等报道4例KD伴脓尿患儿,从膀胱抽取尿液没有发现白细胞,这表明尿道炎是白细胞的来源,然而,Watanabe等发现5/10例患儿膀胱尿中有白细胞,并伴有尿蛋白水平增高和β2微球蛋白增高,KD伴有脓尿者血清尿素氮和肌酐较不伴有脓尿者高。这一结果提示有些KD患者的无菌性脓尿来源于尿道和(或)肾脏。最近还有报道1例KD伴急性膀胱炎,说明KD的脓尿可来源于膀胱。黄华等报道15例年龄<1岁的不完全性川崎病(IKD)首发表现为脓尿(尿白细胞≥10/HP),尿培养阴性。按KD治疗后脓尿痊愈提示在疾病初期,高热伴脓尿的婴儿疑为尿路感染时,如果患儿血象过高,CRP和ESR显著增高,血清白蛋白下降,或肝功能异常,连续使用两代以上头孢类或其他抗生素无效,仍持续高热,即便发热时间<5d,仍需警惕患儿是否有KD,特别是IKD的可能。KD的脓尿不总是无菌的,Shiono等报道1例KD左侧膀胱输尿管反流相关的脓尿和肾盂肾炎,由大肠埃希菌所致。Wu等报道8/75例KD有细菌性脓尿,目前还不清楚是细菌性尿路感染(UTI)引起的免疫紊乱所致KD,还是KD共存的感染。目前认为是感染激发易感宿主的免疫系统所至,因此,认为是UTI引起的KD临床表现。
二、急性肾损伤(AKI)
AKI是一个新的名词,代替急性肾衰竭,主要强调肾损伤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没有表现出可测得的肾功能指标下降之前,肾损伤已经发生。AKI常分为3个病理生理范畴,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KD导致的AKI有肾前性和肾性。而小管间质性肾炎(TIN)、HUS、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病、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是肾性AKI的原因。肾前性AKI:发展为肾前性AKI的KD患儿几乎都伴有急性心力衰竭(AHF)或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低血容量,肾活检没发现肾小球和肾小管病变,随着AHF和低血容量的纠正,AKI恢复。部分KD患儿发展为AKI可能系AHF引起肾低灌注所致。肾性AKI:TIN是AKI的常见原因,特征是肾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在肾组织中发现有Th和Ts细胞,这提示这些细胞对TIN有致病作用。Veija等报道1例2岁男孩确诊为KD,同时发现伴有TIN,最后出现AKI,肾活检表现为弥漫性间质单核细胞和多形核细胞浸润,通过按KD治疗病情恢复。大多数肾性AKI不需要特殊治疗,少数需要血液透析。Bonag等报道1例8岁男孩,除了有典型KD表现外,还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急性肾功能减退等肾活检表现为TIN伴轻度系膜区扩大,无血管受累,诊断为KD伴肾病综合征和AKI,通过支持疗法病情痊愈,没有使用激素。说明KD合并的肾病综合征随着KD的治愈,肾病综合征可以自然缓解,而无需针对肾病综合征进行特殊治疗。有研究尸检1例因KD死亡病例发现TIN伴轻度系膜基质增多。这些均说明KD所致肾性AKI是由于肾小管间质炎症所致。因为T细胞活化在TIN和KD发生于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T细胞的活化可以使KD患儿发生TIN。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病:Nagamatsu等报道1例3岁KD男孩,发展为肾性AKI,病理学特点是:光学显微镜肾小球正常,电镜可见电子致密物上皮下沉积,提示由于免疫复合物导致的肾小球病变。与KDSS相关的AKI:KDSS是KD的一种严重形式,表现为低血压和灌注不足。炎症指标显著增高,冠状动脉病变危险性增高,二尖瓣反流,长时间心肌功能障碍。Gatterre等报道11例KDSS,其中10例发展为AKI,8例有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所有10例AKI恢复没留肾的后遗症,MacArdle等报道1例2岁男孩KDSS发展为AKI,进行腹膜透析,肾活检肾小球正常,有少量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肾小管坏死,这些表现提示AKI的发生是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和多器官功能不全所致。
三、HUSKD并HUS
有2例报道,Ferriero等报道1例2岁KD女孩,有轻度HUS表现,通过支持治疗痊愈。Heldrich等报道1例3岁KD女孩,出现HUS和过敏性紫癜。虽然其发病机制不清楚,也没有进行肾活检,推测可能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四、急性肾炎综合征(ANS)
ANS的临床特征是血尿、水肿、高血压。部分有中等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大多数为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有些血管炎也可以出现ANS,如过敏性紫癜、Wegener肉芽肿、微血管炎等。Salcedo等总结7例KD并ANS,6例是儿童,平均年龄5个月,ANS的发生时间为2~30d,平均20d,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7/7、6/7、5/7、4/7,C3和C4下降者为4/7,2例发生轻度肾功能不全,肾脏改变随着KD的缓解完全消失,而6例存在冠状动脉损伤,1例进行肾活检,表现为系膜增殖性肾炎伴间质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系膜区有IgM和C3沉积,电镜发现系膜区和内皮下有电子致密物沉积。KD并发ANG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基于发现有电子致密物沉积于肾小球,4例有C3和C4下降,推测部分可能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
五、肾病综合征
虽然蛋白尿在KD很常见,但发展为肾病综合征者少见,Krug等报道3例KD,年龄分布为4、4.5、8岁,有肾病综合征表现,所有3例均给予阿司匹林和静注丙种球蛋白,均未使用皮质激素,2周内蛋白尿完全消失,Gatterre等报道11例KDSS,其中3例出现肾病综合征,尽管症状的严重程度不一,但所有肾病综合征患儿痊愈无任何后遗症。张琴等报道1例8岁男孩KD合并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发生在KD的恢复期,肾活检发现肾小球呈分叶状,系膜细胞及基质弥漫高度增生,广泛插入,形成双轨征,毛细血管管腔高度狭窄,基膜内系膜区可见嗜复红蛋白沉积,肾小管灶状萎缩及多数蛋白管型;肾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及纤维化;小动脉管壁增厚。病理诊断: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加用激素、环磷酰胺冲击、对症治疗,2个月后病情明显改善。
六、肾小管功能异常
肾小管功能异常时有报道。大多数研究是通过测定尿中尿溶酶体、尿IL-6、β2微球蛋白水平和尿NAG酶,发现这些指标在KD急性期增高,说明存在肾实质损伤。最有价值的研究是Watanabe等对23例KD患儿尿β2微球蛋白进行检测,根据尿分析结果分为3组,无脓尿、膀胱性脓尿、尿道脓尿。发现大多数KD有尿β2微球蛋白增高,但膀胱性脓尿患儿尿β2微球蛋白较尿道脓尿和无脓尿组更高。KD的肾小管功能异常的机制至今仍不清楚。
七、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