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商务口译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0 16:24:53

商务口译论文

商务口译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 商务口译是商务活动中集听、说、读、写、译、忆综合能力的语言交际活动。在商务口译实践的过程中,不能圆满完成话段口译任务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话段的信息没有形成有效的记忆。本文将从记忆的有效性为切入点,从口译实践中的信息输入、意义、理解及语言技巧四个方面,论证有效记忆是成功商务口译的根本保障。 【论文关键词】 商务口译 有效记忆 信息储存 话段意义 语言技巧。 口译是翻译的一种形式,它是借助认知知识听辨语言、分析、综合、推理、理解、意义产生、记忆和表达的过程(刘和平)。口译的种类有很多,商务口译是口译的主要类别之一,它传译的内容常常与商业、贸易、经济相关,它集听、说、读、写、译、忆等综合能力为一体 ,通过商务口译人员对源语言的信息的接收、理解和对目标语的再构建,帮助商务双方达到顺利的交流。商务口译活动的即席性很强,它除了要求译员有扎实的双语功底、熟练的双语转换技巧和商务领域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超强的记忆力,来保证信息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记忆被语言学界定义为“短期或长期储存信息的心智能力”(Richards:283)。有效记忆即指对信息进行的短期或长期的准确而完整的储存。“一个人的记忆好坏并非天生,良好的记忆力是在后天的教育、训练、培养中获得的”(王玉珊:47)。在商务口译实践中,信息缺失现象并不是缘于译员先天的记忆力的贫乏,而是译员还没有找到有效可行的记忆方法,还没有掌握相应的记忆技巧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储存。有效记忆是成功商务口译的根本保障。 对话段信息进行有效的记忆,必须充分地了解大脑的认知机制,把握好记忆的各个环节。在商务口译中,既要准确地把握好源语言信息输入的时机,也要注意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将信息最大可能地、清晰地、牢固地储存在大脑中,形成对信息的有效记忆。本文将从将从口译实践中的记忆为切入点,从商务口译实践中信息的输入、信息的意义、信息的理解及信息分析技巧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记忆效率从而在商务口译中准确而快速地传译完整信息以至达到成功商务交际的目的。 一、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作好精确的语言输入 根据近半个世纪来的研究,认知科学家认为记忆有三个系统,或三种信息储存机制,即感觉储存(Sensory Store)、短时储存(Short Term Store)和长时储存(Long Term Store)(刘文红:104))。其中,首要的储存系统为感觉储存。这种机制储存人的感观前沿所获得的感性信息,即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所捕捉到的直接的,未经过加工处理的信息(Carroll:47)。 口译实践中的感觉储存过程就是,译员通过自己的双耳捕捉话语信息。这个过程非常短暂,稍纵即逝。实验结果证实,人的感觉储存只能延续0.25~2.0 秒钟,但其容量很大,而且信息内容如果受到注意就会转入短时记忆(刘文红:104),达到有效的记忆的目的。中国有句俗话叫“巧妇难作无米之炊”,口译实践信息储存过程中的“米”即为通过听觉所捕捉到的话段的信息,它是成功口译的奠基石,没有这“米”,没有抓住话段的信息,就无从进行的信息记忆。而想精确地抓住话段信息,必须首先抓住稍纵即逝的信息输入的时机,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有效、精确而完整地输入原始的,未经任何加工的信息,成功实现信息记忆之初的感觉储存,为接下来的记忆加工奠定好稳固的基础。也就是说,准确无误听懂源语言话段中的字、词、句是有效记忆的首要步骤,也是成功商务口译最关键的第一步。 二、关注话段信息的整体意义而非各个单词的单独的形式上的含义 有了精确的语言输入即准确无误地抓住了话段中所有的字、词、句后,是否就意味着译员能够准确记忆话段的有效信息呢?答案是否定的。 笔者曾在所教学的商贸英语班中作了个简单的试验:教师首先提醒学生高度注意即将听到的几个单词,并提醒学生不做笔记,随即随意清晰而缓慢地读出了8个简单的英语单词和数字:6,computer, senery, black, huge, picture, window, store。通过对学生随后的询问调查和课后的谈话,得出的结论如下:98%的学生表示听懂了老师所读词汇。92%的学生不能完全记住所给的8个词汇,其余8%的同学可以基本准确地说出所有的单词。通过课间和课后的询问、讨论,究其有效记忆的原因,有学生表示将8个单词按字母分类而进行记忆; 有的学生表明,随着老 师所读单词的顺序,他们在使用眼睛观察着所在的语言实验室中相关的物品。还有部分学生将这些单词编排成有意义的话句进行记忆。这个简单的试验表明,无序的信息,尽管信息量不大,尽管有了成功的语码输入即成功的感觉储存,也不能在人的大脑中形成有效的记忆。而一旦这些信息被赋予了意义,它们才可能长久地牢固地储存在人的记忆中。科学研究也表明,“记忆的信息越有意义,就越能更快地被记忆所捕获,也就能越快地被大脑所记忆。”(林郁如:9)例如,大脑对无序数字如圆周率、电话号码等的记忆是非常困难的,而一旦这些无序的数字被注入了意义,一旦圆周率的3.1415926535被注译为“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电话号码5201314被理解成“我爱你一生一世”后,对无序信息的记忆将会变得快速而持久。 译员在商务口译活动中可以使用这种赋予语码意义的方式对话段信息进行有效记忆,即关注话段信息的整体意义而非各个单词的形式上的含义。信息在经过感觉储存后,就会即时进入短时储存,因为信息的感觉储存稍纵即逝,而人的任知行为需要更长的时间为大脑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信息的短时储存容量非常有限,它的容量为7±2个信息组块(Carroll:49),它所能储存的时间也只能有短短的几秒钟。然而,根据Carroll的理论,这些信息组块可以通过语义分群(chunking)来增长信息的储存容量,延长信息的储存时间,即在记忆过程中将话段的信息以意群意义而非各个单词的形式上的意义进行储存可以形成记忆的有效性。比如,前面提到的教师在课堂试验中所提及的8个简单的英语单词和数字,如果按每个单词为一个信息组块进行记忆的话,那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违背了大脑的短时记忆机制,而一旦通过语义分群,把这些单词组合成3个意思独立的意群,即“black computer by the window”,“store”,“8 huge senery pictures”,将这些单词组合成一句有意义的句子的话“The black computer by the window can store 8 huge senery pictures(窗边那个黑色的电脑可以储存8张大的风景画。)”,记忆对信息的储存将变得更加容易,储存时间也更加长久。事实也证明,部分学生之所以能记忆这些单词,是这部分学生将这些单词编排成了有意义的话句而进行记忆。因此,关注话段信息的整体意义而非各个单词的单独的形式上的含义在口译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对话段信息的储存更加准确而长久。 三、结合已有的语言、非语言和跨文化知识,理解话段真实意义 对话段信息的有效记忆更准确地讲是对话段文字所承载的意义的准确理解。因为“口译是对原语信息的意义和思想进行传递和表达,而不是对源语信息符号的机械记忆与重现。言语的意义不是字词的总和,而是有机的整体。”(马英迈,孙长彦:78)在口译过程中,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根本,没有理解的记忆,只能是僵硬的传译话段的字词,它容易受语言和文化的局限而导致信息的流失与意义的偏差,最终导致信息传译的不准确。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话段信息进行的记忆才是准确而有效的记忆。而对话段和句子的意义进行准确透彻的理解,必须通过使用已经储存在大脑中的语言知识、非语言知识和跨文化知识。否则,传译的结果将会是让人不知所云。例如: 例1 招待不周,没什么好吃的。 例2 ——你今天非常漂亮。 ——哪里,哪里。 例3 这个民族的人的肤色都很黝黑。 例4 我们政府机关庞大,钱,都被吃光了。 例5 Love me,love my dog. 例1和例2,如果不分析跨文化因素的话,就会直译为: 例1 My hospitality is inadequate,and tonight's food is not good enough. 例2 ——You look very nice today. ——Where? Where? 然而,中华民族的谦逊和西方国家的直率促成了中西方文化和语言的根本不同。“招待不周,没什么好吃的”在中国是主人待客时的一句常用客套话,它并不是是主人真地感觉到抱歉和难堪,而是主人的一片真诚和热情,希望客人不要拘束,玩得高兴。而“哪里,哪里”是中国人常常用在赞美之词后的表示谦虚之 意的客套语,而非“在哪里”之意。有了这些跨文化的理解,信息的记忆就会更加准确,这两句话就可以传译得更为得体如下: 例1 This is but a homely meal.Hope you enjoy it. 例2 ——You look every nice today. ——Thank you. 例3、例4和例5则表明,只有通过使用已经储存在大脑长时记忆中的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对句子的意义进行透彻的理解后,才不会将“黝黑”和“钱,都被吃光了” 直译为“black”和“The money has been eaten out.”因为,“black”本身所表示的颜色是“黑色”,是那种碳般的纯黑色,而根据人们的知识,人的皮肤的“黝黑”是不会像碳一样的黑,“钱”也不可能像苹果一样地能够被吃掉。因而,在相关的语言和非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根据上下的背景知识,传译出相应目标语的“dark”和“And most of the budget has been used specially for paying the salaries”则更为准确和恰当。例5是一个浅显的英语习语,它的意思是“爱屋及乌”。有了平时的知识的积累,有了储存在大脑长时记忆中的语言知识,才能准确地记忆句子信息,传译句子的真实含义,而不会将该句英语习语直译为“爱我,爱我的狗”,而让人们一头雾水,找不着北。 四、运用语言分析、归纳、分类技巧,把握话段关键词 熟练地掌握语言的分析、归纳、分类技巧、提炼关键词,能够促使大脑对话段信息的有效记忆和对句子的准确透彻的理解,因为短时记忆的的瞬间性和容量的有限性要求大脑记忆的信息组块不能太多。关键词的提炼可以减少话段信息的组块,信息的分类可以扩大信息组块的容量,而信息的归纳则起着一个龙骨作用,将零散的信息组块连缀在一起,让信息有序而有意义地储存在大脑的记忆中。这样的话,在商务口译实践中,既不会因为信息组块过多而不能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短时储存,也不会因为信息组块的容量的不足而缺失部分信息,更不会让话段信息在大脑中凌乱无序,让疑云变得语无伦次。例如,口译一段有关中国地理的汉语文字(略),在没有任何说明和提示的前提下,记忆这段150多字的信息是非常困难的。它让人感到慌乱、茫然、无所适从。而一旦注意使用分析、归纳、分类技巧,注意使用已有的地理知识,记忆并复述该段信息就变得非常容易。因为通过对话段的分析和归纳,可以清楚地得出三个主要记忆组块:地理位置、周边国家、面积。再结合着大脑长时记忆中的已有知识,对话段信息的记忆也就变得非常轻松了。 由此可见,在商务口译实践的过程中,虽然译员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奠定了成功口译的必要基础,对信息的有效记忆却是通向成功商务口译的必经之路,它与口译笔记相互补充,共同构筑口译话段的完整信息,它是成功口译的根本保证。在商务口译的实践中,既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捕捉信息语码的输入,也要注意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将无序的信息编排成有意义的相关话段,去关注话段信息的整体意义,同时,在结合自己已有的、储存在大脑长时记忆中的语言知识、非语言知识和跨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在理解话段真实意义的基础上,恰当运用语言的分析、归纳、分类技巧,减少话段的信息组块,扩充信息组块的容量,从而将信息最大可能地、清晰地、牢固地储存在大脑中,形成对信息的有效记忆,圆满发挥商务口译的桥梁作用。 plied Linguisti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83

商务口译论文第2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口译;跨文化商务交流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11302

1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索

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少专家学者作了解释和定义。其中,基姆(Kim,1991:262-263)认为跨文化能力只能被视为人的内在能力,而且是人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特定文化之中都可以应付各种跨文化交际情景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核心就是适应能力,能面对跨文化交际的具体情况灵活而恰当地进行自我调整。这种能力体现在认知方面,包括头脑的开放性、对事物复杂必和多样性的认识以及视野和角度的变换能力。情感方面,主要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以及能够克服偏见与民族中心主义等。行为方面,则包括处理交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和维持相互关系的能力以及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等。基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后贾玉新在基姆提出的方面上加上了语用能力、情节能力和策略能力。他认为无论是情感,认知或行为方面的适应能力,在具体的交际中基本上都要通过语言的使用来体现的。

2在工作环境中文化因素对商务口译工作者的影响

2.1语言交流风格

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说话的方式和风格有所不同。商务口译工作者也要意识到不同文化有不同的交流风格。如西方国家属于低语境国家,他们在商务谈判中直接坦率,从不拐弯抹角,报价及提出的具体要求也开门见山。而中国受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属于典型的高语境国家。中国人非常注重人际关系,避免正面冲突。他们谦虚慎言,常用婉言,强调客气。因此交流中喜爱用一些模糊词,如可能、大概、差不多等等。这种表达方式的模糊性给翻译带来了困难,特别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尤其在商务谈判中一些敏感的话题上。在口译工作中,要做到语言与文化语用的准确,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的翻译工作者能具备更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来驾驭自己的双语能力。

2.2礼貌的表达方式

中国人经常向外国客人说一些诸如招待不周、准备工作做得不好之类的客套话,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待人处世倾向含蓄、谦虚以表明礼貌、客气。但由于价值观念的存在,这些话语经翻译后,译语听众和原语听众的感受会大不相同,有时甚至会完全相反。因此,如条件允许,口译人员可向发言人说明情况或建议更改,而不是直接翻译成目的语。口译人员应尊重异国文化习俗,换用得体的语言表达“With pleasure”或“It ’s my pleasure”。 “Thank you”是英语中最常用的答语,在日常生活中会随处听到。如接受称赞时。但当他们受到别人帮助时,也是用“Thank you”来表达自己的谢意,必要时最多也是讲两次。而中国人平时是不轻易言谢的,但当受到人帮助时,为了表示自己的真心感谢或表示自已真的受到对方很大的帮助,会接二连三地说很多次“谢谢”,而此时如果翻译也接二连三地说几次Thank You,会让外方觉得不可理喻。口译者显然是犯了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直接将汉语的表达转化为英语,根本没有考虑中西文化的不同。而此时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翻译应灵活应对,而不应该字对字地机械翻释,而应根据各自文化的不同,有时对信息要加以补充并解释说明,而有时就得删繁从简了。这也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方面。

2.3文化背景知识

一个商务口译工作者需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他还需要熟悉两种文化的背景知识。如一个文化的地理,气候,风俗,重要节日甚至在任领导人。如波尔斯托恩(Paulston,1992)所说,一个人要成为双语的(Bilingal)就比成为双文化(Bicultural)要容易得多。因此,一名优秀的翻译员不仅要熟悉外方的文化,更要了解自己的文化。

2.4饮食习惯

作为商务翻译,有时是需要一整天或几天都与外商一起工作的。如参加交易会或到厂家参观或购物,其中就免不了解决饮食问题。西方商务人员时间观念很强,惜时如金,他们对于午餐不是很重视,吃的食物也很简单。晚餐才会坐在餐桌边慢慢享用。如许多来中国参加交易会的外商早上出门前就在背包里备好了面包,香蕉等干粮来补充能量,午餐也就会忽略不计。而作为随身翻译的中国人,要对外商的这种习惯接受并能适应,还要能相应地采取自己解决肚子问题的措施,不然也许工作到下午一两点精力充沛的外商都不知道你已经饿得头昏眼花了。西方人不习惯中式的米饭和炒菜,很多时候翻译人员也得适应经常以汉堡,咖啡为主的食物。

2.5礼仪习惯

每种文化都有各自不同礼仪习惯,而各自的礼仪习惯也代表着每个民族的文化。翻译工作者在与外商交际中,要尊重和适应外方礼仪习惯,才能达到成功的交际。因此有些翻译,特别是女性,会拒绝这种见面方式或会感到不自在,这样必然会让双方都感到很尴尬,也不利于之后的交际进行。在西方国家,支付小费就如同说“谢谢”一样顺理成章。给小费不但是对别人服务的一种酬劳,同时也是对别人劳动的尊重。给小费在西方人眼里是非常普通的。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随意接受不属于自己应得的东西,特别是钱财是属于道德问题,或误以为是他的一种炫耀和对已的轻视。或有些中国翻译尤其是女性,会觉得外商另有目的而婉言推托。这种举动对于外商而言是很不礼貌的。付小费是外国人的一种文明习惯。当外国人表现这种文明礼貌时,作为翻译的服务人员应该有礼貌地欣然接受。这也是对对方礼貌的一种合理回馈。

3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口译员在商务沟通中的必要性

文化从各方各面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商务口译是一种在不同语言间进行的沟通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口译工作者除了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和丰富的百科知识以外,还需要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到来,特别是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已经成为世界经贸技术合作和投资的热点。在这种大规模的跨国经济活动中,国际商务交往的作用日趋明显,商务口译员参与的跨文化商务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人们在商务工作场合的语言交流。其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桥梁与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口译者在执行口译的过程中能够最直接地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领域的信息,并要求能迅速而准确地表达不同文化背景交际双方的各种意图。但是,目前具有良好的跨文化商务文化意识并精通语言技能的复合型口译人才在我国并不多。多数人认为只要将一门外语学好,能够转换两种语言信息就可以做一名合格的口译员了。但在实际的商务沟通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显得尤其重要。 通常情况下,在国际商务贸易中,交易双方会带有自己的翻译,因为由自己雇用的翻译将在交易中更有利于自己一方获得信息和与外商协商。

商务口译论文第3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译;跨文化;文化意象;释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6)0004-000392-02

引言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与英语国家之间的商务交往日益频繁,所以商务英语口译也逐渐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在我国表现为,商务英语口译方面的专著、教材和论文出版和发表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国内的高校也开展了商务英语口译的课程和专业培养出一批专业的商务英语口译的人才。虽然目前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我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发展的,这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还处于落后的阶段,国际上对于商务英语口译的研究理论上出现了释义理论、信息处理理论和认知语用理论。我国对于商务英语口译的研究缺乏相关的理论作为支撑。此外,我国对于商务英语口译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创新程度与实践性和世界顶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未来我国需要继续加深对于商务英语口译方面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的有益经验,主动进行跨学科研究,提高我国的商务英语口译的整体的水平。

一、概述

1.概念

商务英语口译是商务活动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涉外的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更加的突出。一个成功的商务英语口译能够使得商务活动顺利地进行,因为完整的商务活动面对的客户是来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英语是世界第一大语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例如商务活动中涉外合同的签订,名片的交换,宴请外来的贵宾,商务谈判活动等等都涉及到商务英语的使用,如果双方之间的交流都无法得到保证跟别提如何把生意做好。

2.特点

商务英语口译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来它不仅具有一般口译活动的特征还有其在商务活动中的独特的特征,此外,在跨文化的商务英语口译中又对口译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正确的理解商务英语口译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1)专业性。因为商务活动本身就具有十分丰富的专业知识蕴含在其中,自然商务英语口译也需要有专业性。这对口译员的要求就是不仅对于英语需要熟练的把握还要拥有丰富的商业知识才能够胜任此项工作。在跨文化环境下的商务交流活动中形成了诸多的规则,商务英语相关的口译员就需要广泛的学习关于商务活动的有关知识,例如,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商务合同、合同法律法规等等。设计相关产品的技术知识的时候还需要了解相关知识,才不至于在正式的翻译的时候不知所云。(2)准确性。完美的口译不仅需要流利地进行还要保证准确性,这对商务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候口译员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丁点的失误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尤其是在涉及金额计算的时候,例如,million和billion的混淆,thirty和thirteen发音的错误等,或者是装运条款的运输方式CFR和CIF的区别等等。这些极为简单的错误极有可能影响一笔生意的成败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虽然这些低级的错误是初学者经常犯的错误,但是在大型的会议场合口译员克服不了心里的紧张情绪也会犯下这些错误,所以商务英语的口译员还需要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商务英语口译的准确性也包含着几个方面:发音上的准确性、数字上的准确性、专业术语上的准确性和立场上的准确性等等。(3)保密性。现代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在加快,但是,商务英语口译活动中的口译员一定要保证涉及到的商业秘密的安全性。这也体现了商务英语口译活动的保密性。因为在商业交往中交易的价格、配方、成本和竞争对手等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涉及到巨大利益的商业秘密。口译员如果泄露了企业的商业秘密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也有可能因为泄露商业秘密构成刑事犯罪受到法律的严惩。此外,这还涉及到口译员的职业道德,如果一个口译员将商业秘密作为谈资四处扩散,久而久之改名口译员的名声就会不好,最终会因为其自己的行为而失去工作。

二、跨文化的情境下我国遇到的障碍

在一个国家的文化中语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语言对于文化的传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意象处理的障碍就体现在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上,目前我国的跨文化商务英语口译存在的最大困难就是在文化意象的处理上,再口译活动中由于双方对于对方的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就会产生错误等。所以,商务英语口译员还需要对对方的文化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才行。目前我国遇到的文化意象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中:

1.风俗意象障碍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而且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因其独特的礼仪而屹立在世界文化之中。例如,我国古代对于别人家的儿子称呼为“令郎”,对于别人的帮助需要说“垂爱”等等。即使在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这些礼貌用语在一些场合还是被用到。但是在商务英语口译的场合,口译员往往不能对这些独特的风俗文化很好的模仿或者是即是模仿出来了但是外国客户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双方都会感到十分的尴尬。

2.文字意象障碍

文字也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中国又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度,文字也是由最初的甲骨文不断地演变才得以形成今天的文字,西方国家与我国的文字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文字意象障碍也是正常的。在跨文化的商务英语口译中,文字意象更是比较的突出,例如对于一个公司的称谓来说,中国所有类型的公司用英语都可以称之为company,但是在西方的英语国家中,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可以称为company,不同的行业甚至于不同的企业的称谓都是不同的,例如电子企业就是Electronics,而且近些年来中国内地的跨国企业的数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也在逐年上升,观察这些跨国企业的名称可以看出不同的企业的名称的英文表达都是不同的。

3.思维意向障碍

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在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上也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的,这也是商务英语口译中文化意象障碍需要突破的重点。中国人由于受到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较为的含蓄和模糊,偏重旁敲侧击,从侧面解决问题。在遇到冲突的时候会极力的想出办法来避免正面的冲突。而西方国家在思维的模式上强调的是精确性、逻辑性,在遇到冲突的时候习惯正面解决,用直截了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商务英语的口译人员也需要注意到这些差异,避免因为中方的委婉含蓄的表达使得西方国家产生误解,口译人员需要把准确的意思表达出来的同时还需要坚定自己的立场,这对口译人员来说说十分重要的。

三、释义理论解决障碍的策略

释义理论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末期在法国产生,释义学派的翻译人员是在丰富的口译经验的基础之上,还要广泛的了解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这种释义理论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相关的著述等科研成果也相继的出版。释义并不是简单的翻译而是需要口译员结合自己的知识然后使用恰当的语言符号将语言本身的意思给表达出来,并不是简单的语言的相同而是语言背后的深意是相同的。从事以理论上解决文化意象的障碍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做法,具体的步骤就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培养文化沟通的能力

学习它方的文化,培养一种文化沟通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跨文化的商务英语的口译中,释义理论要求口译员要传达出原文的意思,口译员就需要对自己母语的文化和外语的文化都要尽可能的掌握。首先,口译员需要有除了语言之外的关乎于政治、经济、地理、科技等等方面渊博的知识作为支撑,对于商务英语口译人员特别需要加强商务文化的学习。其次,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母语的文化,如果连自己国家的文化都不能够很好的了解是不可能胜任口译工作的,在学习母语文化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于外语文化的学习,例如,西方的万圣节和感恩节等独有的风俗习惯就需要掌握。

2.提高跨文化的交际的能力

第一,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提高语言的能力,因为释义理论要求的就是传达话语最根本的意思,口译员提高语言能力要综合提高听力、反应能力、记忆力、表达能力等等综合方面的能力才是提升语言能力的关键。第二,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商务知识。商务英语口译是一项很专业的活动,所以口译员要保持自己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对于涉及商务活动的交易谈判知识、合同签订知识、法律法规知识、贸易专用术语都要掌握,此外还要进行相关的实践,将商业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第三,还需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在大型的谈判会上克服自己的紧张情绪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遵守职业道德,为客户的商业秘密做到严格的保护。

3.掌握技巧以及实战的经验

在正式的口译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双方的背景资料都能了解,然后在口译的过程中要运用技巧,略去不重要的部分提炼出关键的信息,在记录的时候也要学会速记,文字与图形相结合的方式。在口译中遇到文化意象的冲突时擅于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化解障碍。此外,平时可以进行模拟场景的口译训练,加强熟悉程度。

四、总结

在跨文化的商务英语口译中文化意象的障碍是最为复杂的问题,从释义理论的角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商务英语口译员需要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善于利用释义理论解决口译中存在的文化意象冲突与障碍。相信我国未来的商务英语口译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仲伟合,贾兰兰.中国口译研究的发展和研究走向浅析——一项基于国内口译研究博士论文的分析[J].中国翻译,2015,02:19-25+128.

[2]闫波.商务口译FACTS教学模式:功能意义与实施路径[J].海外英语,2015,13:83-85.

商务口译论文第4篇

1.脱离源语外壳原巴黎高等翻译学院院长,著名的翻译理论研究家、教育家、实践家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Danica Seleskovitch)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立的释意派理论,首先是一种口译理论,该理论的出发点和角度与传统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完全不同“,其基本要点是严格区分语言与话语的相对独立作用和相互关系,区分翻译过程中的已知内容和未知内容之间的关系”(方梦之,2004:39)。“其研究对象不再停留在语言层次,而是解剖口译的意义传递现象”(刘和平,2001)。释意派理论认为翻译是解释性的,它强调释意的准确性,而不苛求两种语言符号的对等。塞莱丝柯维奇教授认为“The approach also focuses on the mental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involved in interpreting,which is seen as comprising the threestages of interpretation(理解),de-verbalization(脱离源语外壳)and reformulation(重新表达)”(Seleskovitch,1977)。释意派从心理学和认知学的角度,阐释了翻译,特别是口译的要旨,脱离源语外壳更是其理论的核心。翻译时人的思维和意义的产生必须要经历脱离源语外壳这一过程“,One of the theory’sprinciple tenets has been that interpreting should be basedona deverbalized,intended meaning(the sense or sens)derived from the overall context,rather than on the words of ST as such”(Shut2tleworth,1997:85)。另一位法国翻译理论研究家玛丽安娜.勒代雷(Ledérer,1994:8)指出“,口语转瞬即逝,含义与有声语言一同消失,但是意义却存留在听话人的记忆中”,所以人在翻译转瞬即逝的口语时,必须经历脱离源语外壳的过程,才能最终把完整的源语意义用目的语表达出来。脱离源语外壳理论突显了我国高校现在的口译技能训练方法上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传统的“口头表述的笔译”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滞后的训练模式,充分利用释意派理论的精髓,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口译训练的现状和商务英语口译训练的特点,设计丰富的口译操练方法和实践尝试,以提高非师范国际交流专业商务英语、外事口译实践活动的能力。2.中国口译训练的现状“英语口译”训练本身是在我国历史较短,近年来才逐渐普及的一门具有相当实践效能和实用性的英语专业必修课程。目前“,把口译当作一门专业来训练的单位只有三个,一个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一个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翻译系,还有一个是厦门大学”(穆雷,1999:61)。口译训练长时间未被重视,许多高校甚至并没有开设口译课,有的即使开设了口译课,也大都是“口头表述的笔译”教学,追求翻译文本的美、雅,从而背离了口译实际工作中求快、求短期记忆、求准确的原则。另外,口译教学在不少方面,诸如口译课的开设时间、教学原则、内容、训练方法、教材使用等等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探讨和改进。本文着重根据口译训练的基本原则,引用释意派理论的精到之处,对我国现存的传统口译训练模式的进行改革,以期改变传统的口译课堂。3.商务英语谈判口译的特点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使国际交流活动更加频繁,其中长期以来受到重视的商务英语谈判随着大商务、大经贸格局的形成而显得更为重要,其范围也不再局限于进出口、业务、函电,而涵盖了贸易、金融、经济、商法、营销等许多方面,这样对商务英语口译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务英语谈判口译既有与其他类口译相通的普遍特征,也有其特殊性。商务英语作为英语语言和国际商务的交叉学科,其口译技能的训练当然有其独特之处。商务口译技能既涉及英语语言能力,又关系到商务专业知识的掌握,笔者以口译的基本特征着手,列举商务英语谈判中口译的几个主要特点。3.1 迅速性口译的迅速性包括两个层面,首先要了解口译的即席性“,口译的载体是口语”(杨梅,2003),口语区别于笔语的根本特征是“口语言语计划的即席性特点”(鲍刚,1998:32),译员对源语的内容只能是根据发言人话语的展开才渐渐理解,在其口译过程中一边听,一边猜测,一边分析,一边综合,一边表达。另外,发言人的言语转眼即逝,很难捕捉,译员在口译中根本没有仔细思考的时间,所以口译人员在理解———脱离源语外壳———重新表达的过程中时间相当紧迫。口译的即席性和紧迫性要求译员在商务英语口译的过程中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准确、流畅、清晰地用目的语表达出来。3.2 专业性商务英语谈判具有其独特性,商务英语口译涉及大量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术语,每次商务谈判往往有着不同的内容,可能会牵涉到不同的专业,译员的双语水平根本不能弥补对专业知识的缺乏,若不能把问题和有关事宜翻译清楚,谈判活动便不能顺利进行,甚至会导致谈判的中断。译员必须在平时进行合理、到位的训练,平时必须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积累相关的专业词汇,在译前充分做好主题、术语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知识,充分了解主题,减少翻译压力。3.3 准确性正如释意派理论所主张的那样,口译译文的准确性是传递源语信息,尤其是专业术语、专有名词、数字的首要条件,特别是商务口译中中英文数字的传译更应该是精确无误,5463万的英语必须是54 million 630 thousand而不是about54 million。但是,由于受口译本身的即席性、紧迫性、迅速性、暂留性等等特点的影响,口译的准确性也是口译过程中最难实现的一点,所以我们认为,口译过程中的准确性并不是指准确无误地翻译出源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而是准确地传译源语的整体意义,包括源语的内容要点、关键词、专业术语等等。3.4 灵活性商务口译的灵活性一方面是指商务英语口译的准确性并不意味着双语的机械转换,而是需要译员在实际场合进行不违背主体意义的灵活多变的处理,而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是译员不但是语言翻译的主体,更是协调谈判双方的中间人、过滤者,释意派理论认为译员也是创造者,从这一层面上说,译员必须创造性地灵活处理谈判双方的言语,不要使双方因为了争取最大利益空间而把谈判陷入僵局。4.口译训练改革实践根据释意派口译理论和另一位法国翻译理论研究家丹尼尔.吉尔(Daniel Gile)的口译中理解的公式,厦门大学以其多年来的教学训练经验,制订出一套以技巧训练为主,以语言训练、知识习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辅助的口译训练模式。厦大模式在释意派理论和吉尔公式的基础上加强了对语言外知识的训练,对跨文化交际成分的分析,对源语外知识的理解,运用目的语言和语外知识对源语信息进行重组,同时还应用了各种口译技巧和口译职业准则。所有这些和其它许许多多种口译训练方法都离不开释意派理论关于理解———脱离源语外壳———重新表达的框架,而其中脱离源语外壳这一思维和意义产生的过程更是我们口译训练中所应运用的至关重要的原理。为此,笔者总结口译训练和口译实践的经验,设计了一套简明有效的口译训练方法,以供我国高校同仁们参考。4.1 记忆训练都认为口译译员必须具有超人的记忆能力,但后天有意识的训练也是培养成功译员的重要法宝。而且,反过来讲,只有良好的记忆能力才能出色地完成口译任务。4.1.1 小组传话(Chinese Whispers)一般在口译训练中都首先要求学生进行复述训练(ShadowingΠParroting)“,但在实际口译实践中很少会遇到‘一字不漏地进行复述’的情况”(徐东风,2002)。所以我们在课堂中设计了Chinese Whispers的操练方法,让学生开始以3-4人,继而以6-8人或10-12人为一组进行操练。4.1.2 短文记忆(Recitation)精选一些有关商务专业知识的段落或短文,要求这些内容有连贯性,让学生在练习记忆框架的同时,学习到商务英语多方面的知识。4.1.3 外语自语(Soliloquy)按照香港浸会大学周兆祥教授所教导的那样,为了使学生们能流利地说外语,学生平时应该用外语自语,想到什么讲什么,看到什么说什么,可以形容眼前每一样事物,回忆以前所发生的事情,内容也可以随着自身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加深。这不但在操练20至30次以后会使学生感到外语口语流利许多,而且最终能培养学生的外语演讲能力。4.2 一句多译训练(Paraphrasing) 英语口译为汉语,即外语译为母语不同于母语译为外语。假如源语为母语,译员对于其听力和记忆往往不会有大的问题,问题便存在于表达上。我们在口译课堂训练中专门列出几讲操练一句多译,要求学生不要满足于一种翻方法,而要根据句子本身的不同情况尽量多地进行表达。4.3 口译笔记训练(Notetaking)凡是有关口译笔记的论述都不免提到口译笔记不同于速记或课堂笔记,口译笔记只是一种记忆激发手段(MemTrigger),个人的笔记风格有着明显的特性,可以说所有的译员都有自己的笔记方法。我们在训练中要求学生使用直的本子;尽可能用目的语,但也可以使用双语做笔记;记忆一些笔记中常用的符号、标识;强调学生不要完全依赖于记,而主要要靠脑子,要记住源语的顺序。4.4 商务专业知识训练(Subject-specific Training)按照教育部的教学计划,口译课一般安排在大学四年级,学生们在前三年已掌握了英语语言基本技能,非师范际交流专业的学生都学习了一些与国际商务相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上,首先由于学生往往是通过中文学到商务知的,而且即使了解了一些商务英语的词汇,也不敷口译之用,我们便以强化商务英语词汇为首要手段,丰富学生对这领域的知识。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要让学生们随时了解、掌握的是有关商务英语谈判的最新政策、势,比如WTO专题的农业政策,欧洲的贸易新政策,中国政府为与世界同步而制订的一系列政策、条例等等。最后,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举措,我们设立了一个口译实验工作室,利用这个工作室,学生们可以感性地接触到商务英语谈中口译的全过程,而且对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培养都有极好的作用。5.结语口译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技能训练课,口译中口语的美、文体的雅、用词得体固然十分重要,但鉴于口译过程迅速、紧迫、灵活的主要特点,口译训练绝不能像笔译教学那样咬文嚼字,为了受训者译文的高雅、得体而忽略了训其最主要的记忆、灵活性、专业知识等方面。释意派理论的脱离源语外壳过程给予我们许多的启示,但是“,理解的提是语言知识、主题知识、百科知识和交际环境等”(许钧,2001:271),我们也不能盲目地只侧重某一种训练方法而忽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 Gile,D.1995.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Publishing Company.

〔2〕Lederer,M.1994.La Traduction Aujourdh’hui———Le Modèle Interprétatif〔M〕.Paris:Hachette Livre S.A.

〔3〕Seleskovitch,D.1977.Take care of the sense and sounds will take care of themselvesor why interpreting is not tantamount to translatlanguages”〔J〕.The Incorporated Linguist(16):26-33. 〔4〕Shuttleworth,M,et al.1997.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Z〕.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

〔5〕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6〕方梦之.译学辞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7〕刘和平.释意派理论对翻译学的主要贡献———献给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教授〔J〕.中国翻译,2001(4):62-65.

〔8〕穆雷.口译教学———方兴未艾的事业〔J〕.中国科技翻译,1999(2):39-42.

〔9〕徐东风.国际商务活动中口译技能的提高〔J〕.国际商务研究,2002(6):60-63.

〔10〕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商务口译论文第5篇

关键词:释意理论;原语理解;商务口译特点;口译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083-02

一、引言

口译是操着不同语言、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互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通过这种特殊的口头表达方式,人们把用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口头重现出来。释意理论是由法国D・赛莱丝科维奇在口译实践基础上所创立的一门翻译理论,是翻译实践过程中非常有效的指导理论,对国际和国内翻译界业已产生深刻影响。国内学者廖七一先生对该理论也颇有研究。释意学派的口译理论关注口译的意义传递现象。释意理论首先明确指出,翻译是交际行为,交际意义的产生有赖于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正确的理解要借助于语言外知识或认知知识,惟其如此才有可能辨析文章中字词的实际含义(廖七一,2002:196)⑴。释意理论认为翻译的程序模式是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本文试从释意理论中的原语理解视角看其怎样解释并指导商务英语口译,并在分析商务口译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一些具体可行的翻译技巧。

二、商务英语口译的特点

首先,商务英语口译除了具有普通英语口译具有的共性特点外,其作为一门专业口译,还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首先,商务英语用词讲究、简单易懂且正式规范。表达时要准确严谨,不能出现含糊不清的地方。如: At the request of Party B, Party A agrees to send technicians to assist Party B to install the equipment. 译文:应乙方请求,甲方同意派遣技术人员帮助乙方安装设备。 “Assist”一词在商务合同文本中比“help”更正式更严谨,突出了该词汇专业性强的一大特点。

其次,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维的差异,语言表达不尽相同,所以对两国商务文化背景知识要求较高。以“dog”为例。在西方国家,狗被看成是人类忠诚的朋友,并没有任何贬义的意思。

但在中国一说到“狗”我们会联想到“走狗”、“狗腿子”、等贬义词语。所以在听到“Luck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等词语或句子时,千万不能简单盲目地将 “dog” 译为“狗”,更不能译为贬义词或句子,而要译为 “幸运的人”、“凡人皆有得意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正确理解词语对于准确翻译异常重要。

三、原语理解视角下的商务英语口译技巧

从“听――记忆――重组――译出”这一口译的翻译流程我们发现,翻译过程中最困难、也是最富有挑战的部分就是如何正确理解原话,如何采用易于理解的目标语正确译出原话之间的关系。释意理论认为理解必须包括两个方面,即理解把握语言知识以及语言外知识。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两种不同的语言知识探讨可采用的具体商务英语口译技巧。

(一)语言知识的原语理解视角

语言知识以语言形式存储于大脑中。语言知识包括百科知识和专业术语(词汇)。百科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专业术语和词汇,后者是前者的部分具体体现。商务英语口译主要体现在专业词汇的积累上。商务英语专业词汇通常可采用直译法。比如:例一:Upper-end services可译为“高端服务项目”

例二:Field service representatives可译为“地勤服务代表”

例三:Logistics可译为“物流”

例四:free trade zone 可以为“自由贸易区”

例五:capital markets可以为“资本市场”

例六:Hands-on training, line flying, service procedures, maintenance, trouble-shooting courses, technical and logistics training and support.”可直译为“实际操作训练、航线飞行、服务程序、维修与排除障碍课程、技术和后勤培训与支援。”

这些专业术语考察译员平时的翻译基本功有没有做到位。只有坚持不懈地积累,才能做到在第一时间内完全正确地理解原说话人,给出正确译文。

(二)语言外知识的的原语理解视角

释意学派认为,口译的本质在于释出语言外在形式中的意义,其具体实施过程中思维、认知知识和认知过程等语言外因素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外知识包括隐含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并受到认知环境的影响。中西方文化以及思维存在差异,语言表达会不尽相同,口译时不仅要表达出字面意思,还要在充分理解语言外知识的基础上译出其隐含意义。以下分别从词、句子以及段落三个层面探讨原语理解视角影响下的翻译技巧。

1、词汇层面的语言外知识翻译技巧

词汇的理解对于商务英语口译,尤其是理解商务英语专业词汇至关重要。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词汇都放在语言知识层面来理解,但是仅仅掌握词汇表层意思不能达到透彻理解,并准确翻译的目的。限于篇幅,在此只讨论如何理解和译出隐喻词汇。

例一:fox: 在英、汉语字典中均被用来比喻狡猾的人。He’s a wily old fox.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693 ) (译文:他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翻译时无需提取太多关于该类隐喻词的语言外知识,原因在于此类隐喻在原语和目的语中具有对等意义,所以采取直译法即可。

例二:The auditing methods, once the lame ducks of American accounting agencies, have been transformed thanks to the company’s cooperation with Pricewater house.译文:审计方法曾一度是美国会计事务所的软肋,如今它有了明显的改变,这得归功于该公司与普华永道的合作。要正确译出该句子,就要理解lame ducks的语言外意义。口译时,将“蹩脚的,行动不便的鸭子”与“遇到困难或者需要帮助的企业”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彼此的相似性,可译为“软肋”。翻译时最好采用意译法。

2、句子层面的语言外知识翻译技巧

句子理解是理解篇章的基础,而习语是句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由于习语植根于各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所以具有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特点。准确理解和翻译对商务双方特别重要。本文主要从习语翻译角度分析句子的语言外知识翻译技巧。商务英语口译中,不可避免会经常遇到一些习语翻译。如果只从字面理解,在译成目的语时就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在遇到这些情况时就要采用适当的归化或异化法。

例一: Spend money like water. 译文:挥金如土。该习语采用的是归化法。

例二:A small leak may sink a great ship. 译文:小漏能沉大船。这一习语在目的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译文,所以采取异化法。

由此可见,做好习语口译需要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英汉习语。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采用异化或归化法准确表达习语含义,从而传达出原文的真实意思。

3、段落层面的语言外知识翻译技巧

如果说句子是理解篇章的基础,那么准确理解段落意思对于口译至关重要。我们主要在段落层面分析研究含有具体文化背景的语言外知识的翻译技巧。看下例: Does “Buying American” save jobs? It benefits the companies you patronize, they will have more work than they would if you bought competing products made abroad. But if more people buy American, some American jobs will be lost in the firms that import and sell foreign goods. Protectionist policies seldom create jobs; they just move them from one sector of the economy to another.译文:“购买国货法案”能提供就业机会吗?购买国货使你所惠顾的公司受益,而这些公司能够提供的工作机会总要比人们购买国外竞争对手的产品能得到的工作多。但是,如果购买国货人多了,那些进口和出售外国商品的公司的美国人就会丢掉工作;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只是把就业机会从一个经济部门流向另一个,很少创造就业机会。 “Buying American”是该段口译中的核心词语,涉及到具体文化背景知识。 “Buying American”究竟该如何翻译,就看译者能否完全理解该词的出处。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此项法案,意在禁止联邦政府及其附属机构在进行政府采购当中购买外国商品,除非同种国货价格过高。该段可采取增译法,译为“购买国货法案”。

四、结语

商务口译活动从“理解、分析到传达”体现了一个复杂的交际过程,这和释意理论的“理解、脱离语言外壳、表达”高度一致。释意学派在原语理解上着重从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两个方面分析口译,所以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商务英语自身的一些特点,粗略探讨了商务英语口译中的一些具体技巧。语言知识层面上,主要要求理解专业术语和专业词汇,可采取直译法。语言外知识层面则比较复杂。不仅要求译者理解字面意思,还要准确把握隐含之意以及文化背景知识。所以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具体口译技巧。如隐喻词汇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直译或意译法,习语翻译则采用归化或异化法,含有文化背景知识的段落则需要补充,可采用增译法。当然,采用这些技巧的前提就是准确理解原语。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汪福祥,伏力.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外文出版社,2002.

[3]陈明瑶.论商务口译技巧[M].上海科技翻译,2004.

[4]李艺倩.商务英语语言特点与翻译信息对等[J].中国科技翻译,2010.

[5]廖瑛.论国际商务口译的语言交际技巧[J].中国科技翻译. 2006.

[6]王红卫,张立玉.商务英语英汉口译[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廖国强.浅论商务口译[J].商场现代化.2006.

[8]张吉良.国际口译届有关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的争议及意义[J].外语研究,2010.

[9]张新红.商务英语翻译:英译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商务口译论文第6篇

1 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提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经贸等部门从论文联盟事翻译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目标。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带动了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英语专业课程的建设主要涉及开设与复合学科有关的专业课、专业倾向课或专业知识课,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如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国际金融等。随着翻译本科和硕士专业的设立,某些院校设置了商务翻译课程,其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外语基本功、通晓基础的商务专业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口译或笔译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21世纪对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现有的复合型英语专业教材亟待更新和补充,有些缺门的教材需要组织人力编写。然而,多数复合型课程缺乏教学大纲,虽然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复合型课程做出了指导性的规定,但过于笼统,不能算作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的缺乏使得教师对教材的选取和编写缺乏理论指导,进而影响了教学的系统性和教学效果。

商务英语翻译的研究对象是在有关特定语言环境下所使用的专门用途的英语。商务英语翻译教材旨在帮助使用者提高商务文本的翻译能力和运用英语处理国际商务业务的综合能力。目前,对于商务英语和翻译两类教材的研究颇多,而对于商务翻译类教材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对30本国内出版的商务翻译类教材进行调研,试图了解目前国内商务翻译类教材的出版和编写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以期唤起对商务翻译教材编写、出版,以及专业翻译教学的关注。

2 出版状况的调查

以商务翻译为关键字,从互联网上随机检索到30本商务翻译类教材。将这些教材按照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年份、使用对象,是否配有教师手册、是否配有视听材料等进行统计整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探讨。

2.1三类商务翻译教材的比例

商务笔译类教材所占比例最大(22本,占73%),商务口译类教材其次(5本,占17%),商务口、笔译综合类教材数目最少(3本,占10%)。近年来,国内出版的有关翻译的著作或教材大多为笔译方面,仅有少量的口译手册、理论著作或教材。?而随着近年社会对口译译员需求的增多,以及部级或地区级口译类考试的推动,口译教材数目才有所增加。尽管如此,调查中的商务口译教材的数目还未达到商务笔译教材数目的四分之一。商务口、笔译综合类教材数目偏少体现出商务口译、笔译在实际操作上的巨大差距,并且单纯的口、笔译教材也不多见。

2.2 出版年份

1979年~2008年间国内出版的翻译研究著作和教材约1600多种。从各类著作所占比重看,占首位的是翻译教材类,约占总数的52%。翻译教材的品种扩大,层次有别,特别是在近几年,教材开始明确学生层次。

据统计,2003年至2008年商务翻译教材的出版数目和所占比例依次为:4本,占13%;2本,占7%;5本,占17%;4本,占13%;10本,占33%;5本,占17%。

为推动翻译专业化人才培养,自2006年起,复旦大学等三所高校开始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为适应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需求,翻译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统计显示,2006年之后,商务翻译教材更多地归为系列教材中,或列为普通高等教育部级规划教材。

2.3 出版社

根据统计,收集到的30本教材是由18家出版社出版,反映出所调查的出版社对于社会需求的教材的关注。排在前四位的是中国商务出版社(5本,占16%)、高等教育出版社(4本,占13%)、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3本,占1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本,占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本,占6%)、中国水利水电出版(2本,占6%)。教材要有权威性,客观上就对教材编写者在相关知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蔡莉,2006)统计显示的主要的商务翻译教材的出版社都是对商务、外语、高等教育等领域的发展密切跟踪的出版社或重点高校出版社。中国商务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商务英语教材数目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2.4 系列教材、规划教材、考试用书

所调查教材中,8本(占27%)教材属于系列教材。规划教材(6本,占20%)所占比例为五分之一。考试教材4本,占13%,培训教材4本,占13%,统编教材2本,占7%,项目教材2本,占7%,普通教材6本,占20%。其中,规划教材中3本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3本为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与商务翻译相关的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对商务翻译教材建设的正规性愈加重视,并且教材开始明确针对本科、专科两个层次,但针对研究生层次的教材相当缺乏。随着国家及、地区级以及行业类翻译考试的设立,相关考试指定教材和培训教材的数目逐渐增加。

2.5立体化教材

所谓立体化教材, 简言之就是某一门课程的教材包。既有该课程的主教材, 又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编写的辅助教材;既有纸质教材, 又有音像制品,是电子与网络出版物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材。但是调查中标明立体化字样的教材并未有相应的配套资料,并不满足立体化教材的标准。音像制品、多媒体课件等配套视听资料对于商务口译的学习的辅助效果非常明显。然而,迄今为止,商务口译立体化教材相当缺乏。所调查的5本商务口译教材中仅有1本配有光盘,1本配有多媒体教学软件,没有一本商务口译教材配有视频资料。这与立体化口译教材整体数目有限是紧密相关的。

2.6 使用对象

商务翻译教材的主要使用对象依次为商务从业人员(14本,占47%)、商务英语专业学生(13本,占43%)和英语专业学生(6本,占20%)。反映出的问题是教材的针对性不强,某些教材即适合英语专业学生,又适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还适合商务从业人员。某些教材的使用对象为广大师生、爱好者、或相关专业人员。有的教材适合英语专业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的学生使用。某些教材是经过某些重点高校外语专业试用过的教材。调查显示适用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翻译教材明显多于适用于英语专业的教材,主要区别是教材侧重商务专业知识还是侧重翻译技巧。随着翻译专业的建立,以及培养从事商务、经贸等领域的专业翻译人才目标的确立,适用于翻译专业的商务翻译、法律翻译、外事翻译、新闻翻译、机器翻译等专业翻译类教材的需求将更大,对此类教材质量的要求也更高,而此类教材也将更多地纳为国家规划教材进行组织编写。

2.7 教师参考书或学生自学手册等配套教材

仅有1本教材配有学生自学手册,其余教材均无教师参考书及学生自学手册。这种情况反映出商务翻译教材在对指导教学和学生自学方面的欠缺。目前,担任商务翻译课程的部分教师是英语专业的教师,并不具有完备、系统的商务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有的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翻译经验不足。教师参考书的欠缺不能给任课教师以有益的指导,易影响教学质量,降低任课教师的权威性。

转贴于论文联盟

3 编写现状分析

商务笔译类教材常见的布论文联盟局谋篇可以归纳为两类。

一类教材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解词汇、句式、段落、篇章的翻译技巧,并通过例句来讲解其中涉及到的商务方面的知识点,多为商务术语的表达方式。第二部分为常见商务应用文体的翻译,诸如信函、合同、广告、标书的翻译。通过给出常用商务文本的平行文本进行解释说明。此类教材布局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商务专业知识与翻译技巧的结合是否到位。某些教材所用例句大部分与商务情景无关,甚至可以单独成为翻译教材。应用文翻译部分最常见的编写方式是给通过给出中、英文的对照版本,例如信函、合同,指出此类文体的翻译须遵循的固定格式。此种编写方式不能有效地激励使用者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也不便于教学上的操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翻译工作借助搜索引擎的功能已经十分普遍。因此,编者可以为使用者尤其是学生指出查找应用文平行文本的途径和方法,做到“授人以渔”。

另一类教材的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有关的商务文章,配有参考译文,通过注释部分对某些词汇或翻译技巧进行讲解。翻译技巧则穿插在每个单元中进行讲解。某些选编的文章与商务毫不相关,如soccer in brazil。与商务有关的文章也并不包含商务专业知识,如environment protection, world economy。此类教材对于商务专业知识和与商务有关的百科知识、背景知识的界定不清,编写类似于时文阅读或商务泛读教材。

商务口译类教材通常采用口译技巧与商务主题相结合或穿插的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共有三本书设计了同声传译技巧。同声传译技巧的掌握无论对于高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本、专科学生,还是商务从业人员来说要求高、难度大,并且现有的商务场景主要运用口译工作方式是联络口译和交替传译,对这两种口译类型的介绍反而没有对同声传译的介绍详细、明晰。另外,教材所选的商务主题不具统一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常见的主题包括商务谈判、礼仪祝词、经贸政策、迎来送往等,另一类为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所涉及的环节,如价格谈判、付款方式、装运、保险、索赔等。

选编方式上,商务英汉互译教材对于英译汉、汉译英的侧重有所不同,或英译汉、汉译英篇幅分配不均。综合性口、笔译教材明显侧重笔译,某些教材有关口译的部分仅占一、两章的篇幅,并且介绍的都是常见的口译技巧,比如口译笔记、数字等,对于商务口译的特点和技巧没有涉及。

规划教材的示范作用有待加强。规划教材在配套资源、选材、编排和教学法等方面并没有体现出突出的先进性。某本教材中例句的译文涉及到的对商务专业知识的理解也不到位。随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各自组织编写的翻译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和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的问世,规划教材将凸显其示范作用。

商务口译论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12-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专业口译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所以为了迎合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国各高职院校已纷纷开设商务英语口译这门课程,为我国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商务英语口译人才,并越来越重视学生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口译工作要求译员拥有丰富的商务知识,能够熟练地运用目的语及来源语,深入地了解目的语及来源语的文化背景,对译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所以教师在开展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们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技巧的培养,深入地开发学生的英语口译能力,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一、现阶段我国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落后

在传统的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时学生们大都是在语音室利用多媒体或者录音机等设备来获取信息,但这与社会生活中的交际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此外,部分商务英语口译教师在教学中仍旧是使用传统落后的语言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时以口译理论、语言知识为主,在教学时更多是播放录音或教师朗读教材,而忽略了对学生们心理素质、口译思维及口译技巧的培养。教学方式的落后及教学手段的单一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导致学生们无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与主动性。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达标

目前在我国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就是当前我国口译教学师资匮乏,教师队伍不稳定且大部分教师专业素质不达标,从而导致了我国商务英语的教学质量很难提高。同时部分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师的口译实践经历较少且他们对口译教学及口译理论的研究较少,所以他们在教学中很难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口译能力。

3、商务英语教材内容不全面

现阶段,随着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在我国的开设,各大高校已出版了大量的商务英语口译教材,但在这些已经出版的口译教材的内容基本上是服务于本科生的,所以高职院校在实施口译教学时利用这些教材就会导致在培养学生时缺乏自身的特色及特点。

二、现阶段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对策及建议

1、变革教学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提供相对真实的交际环境

由于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口语基础较差且对学习英语存在着抵触的心理,所以高职院校在开展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时要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整体英语水平,在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学生们的创作性、积极性及主动性等。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们创作出更加真实的英语交际环境[3]。例如高职院校应尽可能多的开展一些英语活动设置一定的奖励来激励学生们多开口讲英文,如商务英语口语技能比赛、英语辩论比赛及英文演讲比赛等。

2、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并完善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在开展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时要想真正的突出自身商务英语的教学特色就必须要变革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商务英语口译教师的整体素质并不断地完善的自身院校的课程设置,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在岗培训、实习机会。此外,高职院校在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课程设置中必须要为学生们开设口语课,通过在口语课中加强对学生们的商务英语口语练习,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商务英语口语技能[4]。此外,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们商务英语口译能力时也要加强学校与外企的合作,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实习,实习中进步。

3、开展在校实训课程,并逐渐加强校外的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要想在真正的提高学生们的商务英语口译交际能力就必须在加强对学生们在校期间的商务英语口译的实训,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练习商务英语口译的机会。例如教师在开展英语口语实训教程时可以将学生们分为出口商、对口商两组,依据现实生活中国际贸易环节来安排学生们进行对话交流,从而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商务英语口译技巧[5]。此外,高职院校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们在真实的商务环境中去更好地体会商务英语的口译技巧,为他们未来的就业打好基础。

总而言之,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但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所以高职院校在实施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时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鼓励学生们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之外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译能力,增加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此外,教师在开展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时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们英语口译的实际水平来确定好教学目标,并选择适合学生们的教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为我国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谢媛媛,江 峰,周 .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特点研究[J]. 上海翻译,2016,01:55-59+94.

[2] 周 俊,孙 志.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2008年第3季度)[J]. 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01:120-128.

[3] 周 俊,孙 志. 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2009年第1季度)[J]. 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05:120-128.

商务口译论文第8篇

[关键词]首要教学原理;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145-02

戴戴维・梅里尔(M.David Merrill)博士是教育技术和教学设计领域著名的理论家和教育心理学家,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梅里尔教授是教育技术领域中第二代教学设计理论的先驱人物。他将理论思考和教学设计相结合,并于2002年,正式提出“首要教学原理”,即“五星教学模式”(M.DavidMerrill,2002)。

“首要教学原理”尝试探索对教学效果有利的特征,把其特征进行总结并结合各标准来改进在教学中呈现的问题,推动教学模式的进步,实质解决教学任务,取得预计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达到鼓励学生自我提升的潜在动力。

一、商务英语口译

随着社会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市场对口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增加。《商务英语口译》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的宗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汉互译的口译能力,能在外经贸、科技、旅游、教育、能源、文学、法律、金融等领域自如地应用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能够承担临时性口译任务或者长期从事口译职业。

商务英语口译实践性强,学生精神高度集中,教学环境难以模拟真实商务环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本是由学生口译和教师点评相结合。教师容易把商务口译课变成语言训练课,传授的是英语词汇和理论性的口译技能。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口译水平和口译技能,结合理论与实践,提高灵活性和实践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首要教学原理在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

梅里尔认为教学应该由“聚焦解决问题”、“激活原有知识”、“展示论证新知”、“尝试应用练习”和“融会贯通掌握”五部分构成(M.David Merrill,2002)。在“聚焦解决问题”的教学宗旨下,本文尝试探索“首要教学原理”在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聚焦解决问题

在商务英语口译课程中,只有学生在课堂和现实均能完成口译任务时,才能达到目的。教学准备和过程均应以解决口译问题为中心。

1.交代任务。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过程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明确交代学习任务并安排适合学生水平的任务水准,学生才能有目的地进行练习。学生才能加深记忆和锻炼口译能力。比如,礼仪祝词类型的口译课堂教学任务包括:(1)礼仪祝词类型中对于人称翻译的、问题。(2)开篇欢迎词和结尾致谢词的常用句式。(3)会议和组织机构名称翻译。(4)被引用的古诗词和俚语俗语翻译。

2.任务水准。商务英语口译课程以小班教学为主。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给授课老师带来诸多的困扰,特别是口译资源以及布置任务环节。在安排学生实际参与到解决这些问题和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地选择翻译语料。

3.任务序列。口译教学的任务不能仅仅呈现单一的任务,而应提供一系列有内在关联并且逐渐深化的任务序列。布置口译任务应从易到难,知识体系从窄到宽。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资源,提供视频片段给学生欣赏,活跃课堂氛围。既能让学生大开眼界,同时也能感受到交替口译人员所具备的优秀职业素养,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专业知识,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激活原有知识

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布置的任务激活其原本掌握的旧知识,才能在口译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加深旧知识的记忆。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的知识储备将会越来越丰富。口译教学所采用的主题分类均会涉及到高频词汇,短语,句式,专有名词等在不同类型的语料中会有重复的情况,这正是检验学生能否激发其原有知识并成功运用到实际案例中的最佳材料。

1.引导回忆旧识:在口译实践中,学生的旧知识是否能够被激发也是考验教师的难题。特别对于单词量不足的同学,常用的词语在实际口译过程中还是会出现翻译不准确,甚至不会译的情况。

2.积极提供新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新知识时,应该提醒学生注意新旧知识的关联。大部分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不牢固甚至会觉得陌生。语境能帮助学生回忆其当初其在翻译语料时的表现,能激发其记忆信息,锻炼举一反三的能力。

3.鼓励亮点融合: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除了引导和鼓励学生应用新知识外,还应提供多钟口译版本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对有亮点的翻译版本应该积极鼓励宣传,带有成果性的激活行为能促进学生调整心理,愉悦地将旧知识融入整合到新知识中,更好地体现学习效能。

(三)展示论证新知

学生只有在口译实践过程中,充分展示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和口译技能,才能做到学以致用。

1.目标一致。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提倡的有效学习应当是口译练习与所习得的成效之间的一致匹配。教师在学生的口译实战过程中,起到的示范作用应当尽量直观形象,示范的译文应能展示学习任务的递进逻辑。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做到真正的匹配,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译能力。

商务口译论文第9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途径

一、商务英语口译中的文化特征

文化很大程度的影响着翻译的过程和好坏。因此,商务英语口译作为翻译的一个分支也不可避免地收到了各方面地影响。在国际商务交往活动中,由于译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可避免的译者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价值模式和文化意识。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商务英语口译者,就必须尽量规避由不同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下面将具体论述商务英语口译中的文化特征。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不同社会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时期都会给语言打上深深的烙印。词是语言的一种表意单位,反映某个社会文化,形成了不同语言文化之间词意的差异。文化口译时就要考虑到不同语言文化之间词的内涵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最深切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不同的是词语文化。比如说,一些译语词仅表达了所对应原语词的部分文化信息。或者是译语词与原语词表达不同的文化信息。另外,在中文和英语文化中,颜色词也体现了大量的文化相异性。虽然,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这些颜色词只占众多词汇中的一个极小部分,但是由于环境、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同一种颜色在不同民族中所引起的联想意义,有些是相同的,但有些却大相径庭。因此,译员在对颜色词进行口译时应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比如说,“红色”一词,在汉语中其表示欢乐、喜庆、愉快等意思。如在传统婚礼中新娘穿红色衣服,顶红盖头,春节时贴红色对联,同时中国人往往把红色与成功和胜利联系在一起,如“开门红”“满堂红”“走红运”等。而在英语中red却有战争、流血、恐怖的意思,常常表示愤怒和犯罪。再者,同一个数字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译员对此应有准确的把握。比如说,“四”在中国文化中使用非常广泛,如饮食有“四喜丸子”、中药有“四君子汤”、文化有文房四宝、古代有“四艺”(琴棋书画)等。但是,由于“四”与“死”谐音,人们在许多场合都很忌讳提到“四”,如门牌号、电话号码等都不愿意带有“四”。在英语国家,four是公平、正义、力量的象征,如fourSeasons(四季大斋日),thefourhundred(名士、名流)等。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地域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在中西方的动植物文化中也存在着大量的不同。

在中国,苹果虽是一种大众化的水果,但是关于苹果的词汇并不多见。在我国南方的吴语地区因吴语“苹果”与“病故”发音相同,所以在该地区探望病人时不能赠送苹果。在西方,苹果与宗教、传说有着很深的渊源,如禁果(forbiddenfruit),男人的喉结(Adam'sapple),祸根(appleofdiscord)等。在日常英语中,苹果具有积极的、正面的含义,如theappleofone'seyes表示“掌上明珠”,纽约被称为theBigAp-ple。又比如说“马”,中国几千年的战争史使马与华夏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古代,马可以骑乘、拉车,既是一种运输工具,更是一种战略资源,中国有许多与马相关的成语,如“马到成功”、“老马识途”、“马革裹尸”、“马失前蹄”等。在英语中,马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一种劳动工具。因而在英语中,含有horse的词语都是与劳动相关的,如horsepower(马力),asstrongasahorse(力大如牛)等。另外一方面,由于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物质生产、科技、文教等各方面的差异,汉英两种语言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文化特征差异。这些知识内容在原文文化中可能是众所周知的,但在译语文化中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由于不同民族生活在世界的不同地区,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例如,中国农民从事农耕时多用牛耕地,因此汉语中就出现了大量的与“牛”相关的成语。牛喝水很多,并且是大口大口地喝,所以形容人大口大口地喝水为“牛饮”。而在英国,由于它是个岛国,人们傍水而居,常常与鱼打交道,所以用drinklikeafish来形容人大口大口地喝水。

在中国,“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成了人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题,所以人们一见面就习惯说“吃过了吗?”“吃饭了吗?”之类的话。在多数情况下,这只是一种招呼罢了。翻译为英语时,意译为“Hi”即可,不可直译为“Haveyoueatenyourmeal?”之类的话。同样表达打招呼的方式,英国就与中国完全不同。英国临海,天气多变,所以英语民族的人不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见面时喜欢谈天气,常说“Lovelyweather,isn’tit?”之类的话,其实这只不过是句最方便、最不得罪人的见面语,译为汉语“你好哇!”就可达到“功能对等”之效。口译既是一种跨文化的行为,也是一种交际行为,是特定语境下特定的翻译传播行为,是互不通晓对方语言的双方得以交流思想,进行并完成交际的不可或缺的媒介和手段。在商务英语的口译中的文化特征差异不仅仅体现在词语和社会文化方面,更是体现在价值观念,社交活动等方方面面。为了实现成功的口译,在商务活动中克服这些差异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校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途径

(一)加入文化导入课程,大力培养跨文化意识

在高校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文化转向的过程中,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放在第一位。只有树立起跨文化意识,学生才能在学习商务英语口译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探究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差异,从而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商务英语口译能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在教学中实施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培养。商务英语口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及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尽可能真实的商务活动氛围,使学生能够习惯商务活动中语言交流有可能出现的文化误解或失误。同时,在营造氛围的同时,要广泛的利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真实的案例运用于教学。在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商务英语口译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并要求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习其优点。案例教学要把分析和讨论放在中心位置,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具备的语言和文化及其他知识分析探究案例中涉及的跨文化知识,突破思维定势,探讨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并能够想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真实的商务交往往往瞬息万变,口译人员必须要充分保证其翻译的正确性和精确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调跨文化因素在商务口译活动中发挥的影响,提醒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本民族文化对自己在商务英语口译活动中产生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在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同时,教师和老师也应当注重商务文化的培养。英语国家的商务社交文化由于其文化环境的大差异,其商务交往的习惯也会同中国又很大的差异。因此,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中,商务文化的培养必不可少。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专门的商务文化和商务礼仪课程,并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商务文化训练。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也要积极营造出浓郁的商务文化氛围,使学生充分融入到文化环境中去。

(二)加强语言能力培养,夯实口译基础理论及基础技能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好跨文化意识的前提下,商务英语口译的学生应当充分注重英语语言能力的训练和口译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高。首先,口译人员在商务活动的翻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生僻词和专业词汇,这就对口译专业的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提醒学生扩充词汇量,并且要求学生在学习记忆单词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单词背后的文化含义,从而避免在口译过程中受到母语文化的影响或者分辨不出单词意思而造成的误译、漏译。其次,由于商务英语有其独特的性质,因此在进行口译的过程中,如何准确、精确、快速地翻译是商务英语口译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商务英语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并且涉及各种不同的交流方式和各个行业,强调用词的规范性、精准性和简要性。这就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的口译理论和技巧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这一方面来讲,高校应当积极促进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将理论知识同实践活动想结合,从而促进口以及技巧和能力的提高。并且,企业提供实习或者实践机会也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在实际商务活动中对商务文化和商务礼仪的学习,并且在不同企业的实践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不同行业的经验和知识,能够为未来真正的口译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教师在培养学生口译技巧和能力的方面也要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根据教育部及学校给出的培养方案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比如说,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口译活动,要求学生进行团队演练,并定期汇报团队的学习结果,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反思总结。又或者,学院也可以举办商务英语口译大赛等比赛,利用竞赛来促进学生口译能力的提高。一名优秀的商务英语口译者需要具备夯实的语言能力和口译技巧,并且需要译者具备充分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储备,这需要学校,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