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邮政研究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0 16:24:40

邮政研究论文

邮政研究论文第1篇

企业成本的形成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各项要素与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企业在新时期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时,应将全体员工视为成本控制主体,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自上而下树立成本意识,让各级管理人员和每个职工认识到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成本降低的重要作用。成本管理应该是全员行为和全员关注的焦点。企业应着力塑造一种注重细节、精打细算,讲究节俭,严格管理的成本意识,使其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一切行动和措施都应体现这个核心。

二、如何有效控制邮政企业的成本费用

有效管理和控制企业成本费用,是任何企业在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根本前提和关键因素。邮政企业从98年邮电分营后,一直致力于成本管理与控制,探索发展之路。

1.制定措施,压缩开支,源头避免

制定行之有效的成本费用管理措施,是成本费用管理的基础。近年来,邮政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措施主要有如下方面:第一,划清责任单位,明确责任人。第二,制定管理办法,明确开支范围和标准及审批权限。注重审批控制,避免浪费、挪用。第三,实行年度财务预算,对预算外费用要上报审批方可开支。第四,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第五,加强成本费用构成情况分析,查找异动项目原因。

成本管理不应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应立足于预防,从源头上控制成本的发生,集中消除无效作业和任务,能不发生的就不发生,能用更经济方式的就取代原来的方式,这样从源头上避免,比一味压缩更为科学合理,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向效益观念转变。成本费用的控制关键在于“成本避免”。

2.注重短期成本,也要注重长期成本

短期快速的成本降低措施有可能以牺牲长期成本降低为代价。因此成本控制涉及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问题。比如在设备技术性能的选择上,设备性能影响到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之间的抉择,设备性能高,投资大,成本的资本化程度高,需要长期分摊的成本高,但设备使用期间的变动成本会显著降低。因此,企业需要在综合考虑资金实力、营业规模、生产能力利用率和变动成本的降低幅度等因素之后,在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之间做出适当的权衡和选择。

3.控制作业成本是突破口

邮政长期以来形成“全程全网”的运作和结算模式,当前竞争压力要求邮政企业分产品提供比较合理的成本数据,而邮政产品大量的共同费用难以准确分配,使企业无法得到真实准确的单项产品成本信息,进而无法对竞争性业务进行定价,难以实现对邮政产品的战略定位,从而错过商业机会。

依据“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邮政企业也在着力于共同费用在每个单项产品之间的分配。目前,分配的程序是,先把有明确归属的直接成本计入对应的产品成本,对不能直接计入的,主要是资产的折旧与摊销、人工成本、管理费用等项目,先按单位(部门)归集,之后再按照各单位测定的费用分配比例在各期、对各个单项产品进行分配。但这些费用的分配不仅仅是算术问题,还是管理问题。从管理层面看,间接费用的分配隐含着效益评价与激励的问题,哪个单项业务分配的间接费用越多,效益越不理想。选择不同的分配方式,关乎市场的定位与导向。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1.单一成本分配标准不合理。如在邮件处理环节,目前主要是按业务量对该环节的成本进行分配,这会造成业务量大、低复杂程度的产品分配成本高,业务量小、高复杂程度产品分配成本低。

2.成本分配无法体现区域差异。如在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的区域,承担的实际成本远大于按标准测算分配的平均成本。这也会给企业决策带来失误,使高估成本的产品失去竞争机会,使低估成本的产品产生潜在损失。

3.原有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产品成本信息失真。邮政企业成本费用是先按部门层层归集,之后再按比例分配到单项产品,而各个单位(部门)所拥有的资源本身是不合理的或者是不均衡的,所占用资源的成本费用分摊到各个产品之上,也造成产品成本信息失真。

针对这种状况,应引入作业成本计算的方法来加以改进。邮政单项产品成本就是这项产品从“窗口收寄——邮件处理——投递——客户签收反馈”所需要的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方面有两大作用:首先,具有压缩作业的资源投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固定成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定的作业量消耗的资源费用越少,提供的产出功能越多,作业效率越高,产出价值越大。其次,具有把资源用在最有利可图的地方,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相对准确的成本对产品重新定价,根据成熟产品的实际成本采取降价策略提高获利产品的销量,从而使产品结构得以调整。

三、把握战略成本

战略成本寻求并创造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结果及成本行为进行全面了解控制和改善,其目标是获取成本增值,具有前瞻性。从战略成本角度考虑邮政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和管理,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着手点。

1.加大邮政企业资产盘活力度,对闲置资产进行出租出售,降低这部分资产占用成本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2.合理调度,优化邮政网路结构。邮运网路整体结构的调整,和与之相匹配的车辆装载量的调整,能从根本上使整个“邮件流”网路更有效率。

3.优化城乡营业网点布局,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有效益的地方,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4.业务重组,管理流程再造。建立以关注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业务流程体系,打通部门墙,使组织管理扁平化,从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

5.推行邮政企业用工制度改革,采取多样的用工形式,如对部分季节性明显的岗位采用季节工、钟点工,节约企业人工成本。

战略成本把以往不可控的成本变为可控成本,和作业成本相辅相成,互为依托,能使成本管理起到更显著的效果。

四、抓内部成本,也要抓外部成本,注重整体控制

传统的成本管理与控制,较多关注企业自身的生产作业环节。笔者认为,更需要通过整合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环节,全方位控制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使最终产品的价值(1+1>2)而成本(1+1<2),达到整个价值链成本最小化,这必然成为邮政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新依据。

由此可见,企业应注重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相结合;控制作业成本,把握战略成本;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并重;

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来实施成本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袁天荣.成本抉择关系分析.财会通讯,2000,(10).

[2]焦跃华,袁天荣.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会计研究,2001,(2).

邮政研究论文第2篇

邮政承担着普遍服务的义务,在服务“三农”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邮政具有网络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信誉,在服务“三农”方面大有可为。在众多金融机构纷纷从农村撤点的今天,海南邮政储蓄正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发挥邮政行业优势,打造邮政服务“三农”的平台,为海南农业增效、海南农民增收诚信服务,努力促进海南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粮食直补资金业务

粮食直补资金是政府发放给广大退耕还林农民的粮食专项补助资金,在掌握粮食直补资金具有资金发放量较大、发放面广、发放点以农村为主的特点后,省邮政储汇局及时主动与省财政厅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得到了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与邮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改补现金发放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省邮政与财政部门合作发放农民退耕还林粮食直补资金工作正式启动,我省邮储服务“三农”工作迎来了一个宝贵的发展契机。工作开展后,省储汇局及时制定并出台了粮食直补资金方案,对做好粮食直补资金营销工作和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门的部署。随着粮食直补资金工作的全面开展,省储汇局将紧紧围绕服务好“三农”的工作要求,深入各市县局加强服务工作指导,确保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做到广大农民朋友满意,同时也为邮政、财政的长期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2004年11月份我省邮政储蓄退耕还林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工作开展以来,在各市县邮政局积极拓展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乐东、东方、昌江、文昌等局已成功了当地粮食直补资金,同时,儋州、琼海局也与当地财政局达成了合作意向。其中,乐东、东方、文昌局均为全额,分别1638万元、781万元和1002万元,昌江一期370万元。

二、养老金业务

从1999年开始,邮政储蓄即在省社保部门的支持下,利用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在我省承担着各企业事业单位、农垦系统养老金的工作。良好的服务与稳定的网络优势相配套,促使邮政储蓄养老金业务每年以30%的速度在快速增长,如今全省邮政储蓄每月养老金的量已达到1.09个亿,获得了广大老年同志和社保局的充分肯定,目前绝大部分市县养老金已交由邮政储蓄,使邮政储蓄养老金业务在全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0%以上。

目前邮政储蓄每月在农村地区发放的养老金有近3000万元,离退休职工遍布各农村乡镇、农林场所,给发放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在养老金的发放过程中,每月保证养老金按时发放和及时领取成了邮政储蓄个网点的第一要务。在委托邮政储蓄之前,居住在农村的离退休老职工往往要跑几十里地到县城的银行网点支取养老金,许多老同志苦不堪言。邮政成为农村养老金机构后,凭借遍布农村的200多个邮政储蓄网点成为一条发放社会养老金的主干道,农村老人可以持折在邮政储蓄任何网点领取养老金。为做好农村地区的养老金服务,邮政储蓄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在发放的高峰期储蓄柜台还开辟了专门的养老金领取柜台,方便了老人养老金的领取。目前邮政储蓄社会养老金业务基本做到离退休职工、委托单位和社会保障局“三满意”,在老人中构筑起了一座信任的桥梁。

三、其它代收付业务

海南邮政储蓄恢复开办18年来,一直以全省城乡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勇于创新,不断开发新的业务品种。为了满足各类用户的多种需求,2001年海南邮政储蓄启动了中间业务综合服务平台工程的建设,2004年又进行了平台的改造,旨在打造一个具有代收电信资费、工资养老金、代扣水电煤气费、代收公用事业费、手机银行、存折炒股、POS跨行消费、跨行取款、代售国债、保险、基金等有着较为全面业务功能的个人金融服务业务平台。在此平台上,广大的农民朋友也能象城市居民一样享受邮政储蓄提供的各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在我们重点发展的代收电信资费方面,每一个储蓄网点都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的收费网点,每月代收电信资费业务量达到了3600万元,在农村网点的业务量占三分之一左右,极大地方便了农民朋友缴交电话费、手机费、寻呼机服务费等多种电信资费;邮政储蓄在近年来也在逐步扩大保险业务发展规模,尤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会进一步加大在农村乡镇的业务发展力度,积极配合各家财寿险公司做好农村保险市场开拓、农村保险市场体系的建立等工作,利用邮政的网点和网络资源优势及时给农民朋友提供更多的商业保险,进一步增强我省农民抵抗灾害的能力,维护农民的再生产能力,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

邮政储蓄在为全省一些大中型企业在农村乡镇的业务拓展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海南邮政利用自身的服务优势为海南移动、海南电信公司开通代收营业款、商购卡款等款项业务,为海南省烟草公司开通代收农村、乡镇烟草款业务,为海南有线电视开通代收有线电视服务费业务,及时为这些企业回笼资金,方便它们的服务触角延伸到农村地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兄弟生活质量。

四、邮政储蓄异地业务

这两年,海南邮储异地业务发展迅猛,在“三农”服务工作方面也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近年,为推动异地业务的发展,海南邮储突出抓好网络建设,并通过大力发展卡业务、增加布设ATM、推行无折存取款等措施,不断提高异地业务交易量。特别是针对海南是典型的农业省份,各种瓜果菜等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出省外,储蓄异地业务需求量很大的特点,海南邮储积极贯彻国家局关于服务“三农”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做好本省“三农”的服务工作。不断加快农村网点建设,在2003年,全省336个邮政储蓄网点全部实现了全国联网,其中211个网点在农村乡镇,服务着一百多万农村乡镇用户,为广大农户和农产口批发商开展异地交易提供了便利的存取款条件。邮政储蓄同时还利用在农村完善的机构,服务农村劳务经济。针对海南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的实际,对使用邮政绿卡的农民工实行“三免一低”的政策,即免收开卡费、免收卡年费、免收省内异地交易手续费,跨省异地交易手续费低廉,使外出打工的农民能够充分享受到邮政绿卡全国通存通兑的便利,确保劳务资金的安全,解除外出务工农民的诸多麻烦,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方便。凭借着这些服务优势,2004年12月份全省邮政活期储蓄异地交易总笔数36.6万笔,交易总金额为14.11万元。2004全年累计异地交易笔数389万笔,交易金额达150.32亿元。

五、邮政汇兑业务

邮政研究论文第3篇

(一)渠道优势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开展是以结算网络为基础的。结算网络既包括有形的营业网点,也包括无形的信息传输网络。在我国银行业竞争还不充分的情况下,结算网络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尤为重要。邮政储蓄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提供邮政储蓄服务的营业网点3.6万个,汇兑服务营业网点4.5万个,国际汇款业务网点2万个,ATM机近1万台。其中有近60%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成为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地区,邮政储蓄是当地居民惟一可获得的金融服务。因此从渠道分布来看,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城以下区域大规模撤并网点后,加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电子化水平相对偏低,服务手段比较落后,使得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市场具有相对优势。

(二)资金优势一方面,邮政储蓄银行在资金来源的数量上具有优势。截至2007年7月,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已经达到17086亿元,规模居全国第5位。城乡居民在邮政储蓄机构开立的账户达到3.5亿个,持有邮政储蓄绿卡的客户超过1.4亿户。去年,通过邮政储蓄和汇兑办理的个人结算金额超过2.1万亿元,在邮政储蓄投保的客户接近2500万户,占整个银行保险市场的1/5。目前,邮政储蓄本外币资金自主运用规模已经接近1万亿元。此外,据悉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以后,也会像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一样,谋求在境内和境外上市,这会进一步拓宽其融资渠道,提高其自有资本的数量。邮政储蓄银行资金数量上的优势为其将来的批发业务将提供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邮政储蓄银行具有资金运用的质量优势。目前中国邮政储蓄没有任何坏账之忧。这主要是因为在旧的体制下,邮政储蓄的资金全部转存中国人民银行,资金自主运用渠道狭窄,这一方面限制了资金运用业务的开展,同时不能否认的是也为其规避了资金运营的风险。未来邮政储蓄银行在借鉴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贷款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利用与邮政在客户信息方面实现共享,以期在争取客户以及管理信贷风险、业务营销等方面保证资金运用的质量。

(三)成本优势和其他商业银行相比,邮政储蓄业务是在邮政业务的基础上开办的,基本上不需要特意为开办储蓄业务而另寻营业场所,因此经营成本相对较低。此外,因为邮政本身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国家从多方面给予其优惠及扶持政策,也大大降低了营运成本。比如在场地成本方面,国家政策规定,政府在城镇建设中,邮政网点作为必要的配套设施按人口、服务半径等纳入政府发展规划中。一般邮政使用的场地按建筑成本价向开发商购买,免除地价。而相比较而言,银行的营业场地基本上按市场价购买或租赁,并且往往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区,场地成本支出居高不下。再者,在人员成本方面,人员工资、福利等支出一般都是企业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邮政长期亏损,其员工收入一般在当地处于中等水平。而商业银行员工人均收入列当地前列,成本远远大于邮政储蓄。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以后,城市中场地成本和人员成本必然会有所上升,但毕竟不是所有的场地和员工都要更换,其平均成本仍将具有优势。

(四)品牌优势邮政行业有着数以十万计的投递员,由于他们特殊的一对一的投递服务方式,使邮政储蓄在农村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绿色邮政的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在某些地区非常高。这将极大地增强邮政储蓄银行的吸储能力和产品推广能力。

二、劣势分析

在邮政储蓄银行建立之前,邮政储蓄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其最大的劣势在于其经营体制不顺,假定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能成功解决体制、机制问题,那么邮政储蓄银行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劣势由于邮政储蓄最初的定位导致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受到制约。长期以来,邮政储蓄只开办存款业务以及部分代收代付类的中间业务,不能办理贷款业务。使得邮政资金的运用渠道十分有限。一些金融创新产品如教育储蓄、小额抵押贷款等均不允许邮政储蓄部门办理,产品品种单一,从而难以产生业务联动效益,规模效益差。

(二)人才劣势邮政储蓄银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是基于原有的邮政金融从业人员。当邮政储汇转型为邮政储蓄银行,尤其是转为全国性的商业银行,这就意味着对邮政储蓄原有保护消失,邮政储蓄银行需要与银行业中的为数众多的商业银行在各个银行业务上展开激烈的竞争,这其中取胜的一个关键是人才的作用发挥。而目前从事邮政金融的人员大多数是从包裹速递等邮政战线上分配而来的邮储从业人员。尽管近几年各级邮政储蓄机构招聘了部分金融专业人员,其内部人员知识结构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但邮政储蓄银行设立之际,在其现有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下学历的员工比例仍然高达70%。人员素质仍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金融专业知识和全面的业务操作技能,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邮政储蓄从业人员的总体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金融知识政策水平普遍较低,对邮政储蓄的经营特点、优势,甚至监管部门都所知甚少,对防范资金风险意识淡薄。一旦开展零售业务,必将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人员素质不仅影响了现有业务的高效开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业务创新,难以适应未来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技术设备劣势从某种程度上讲,科技支撑是一家商业银行确保持续经营和强大创新能力的前提。那些优秀商业银行均具有科技领先优势。如招商银行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与其科技领先地位是绝对分不开的。而邮政储蓄虽然在结算网络上具有比较优势,但在科技设备上明显落后,尤其是电脑设备比较陈旧。邮政储蓄基础设施不到位,大部分网点特别是农村地区,都是原有的老式简易的钢管栏杆,封闭作业做得不好,没有安装防弹玻璃,安全设施较为落后。有的网点甚至没有自己的金库,有的个别网点设立了金库,但未按照监管当局和公安部的金融机构金库的标准建设,金库较为简陋。

三、机遇分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邮政储蓄正面临两大环境机遇:

(一)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机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今后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要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该文件甚至明确指出,要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事实上,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邮政储蓄机构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加大了机构改革的力度,一大批县(市)支行及其附属机构被撤并,农村地区金融真空问题凸现。至2002年网点撤并工作接近尾声时,中国工商银行共撤销网点8700家,中国银行撤销2722家,中国建设银行撤销3601家,中国农业银行撤销16000家。四大行基层网点的撤并给农村金融市场留下了空白,并一直没有得到弥补。在这一期间,两项改革给邮政储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一是2001年人民银行启动的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使邮政储蓄网络由封闭走向开放,邮政储蓄绿卡(以下简称“绿卡”)业务由过去单一的存取走向个人结算。二是2004年12月13日全国31个省邮政储蓄绿卡网络新老系统成功切换上线。统版后的邮政储蓄交易处理能力全面提升,交易成功率从统版前的不足90%升至98%以上。邮政储蓄实现了对内连接城乡、汇通全国,对外随银联卡走出国门,成为全国最大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邮政储蓄银行不但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网点优势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而且邮政储蓄长期从农村抽走资金后更有必要尽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经过20年的发展,多年来因“只存不贷”而遭遇农村资金“抽水机”质疑的邮政储蓄,其“输血机”的作用逐渐显现。邮政储蓄已成为农民工工资、农产品供销、乡镇企业资金回流的重要途径。2003年邮储资金自主运用以后,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村返回资金。

(二)开展中间业务的环境机遇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往往是利用其网络、技术、信誉、信息、设备等现有优势向客户提供服务,因而具有风险相对较小,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日益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支柱业务之一。中间业务收入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国外,各国商业银行都非常重视开展中间业务。美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80年代的30%上升到今天的38.4%,日本银行由24%上升到39.9%,英国由28.5%上升到41.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这对于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来说,无疑是减少了竞争的压力。因为在中间业务这一快,邮政储蓄银行可以和其他商业银行处于相同的起跑线上。邮政储蓄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资金和网络优势,大力挺进中间业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平分秋色。从2003年8月,邮政储蓄存款实行新老划断开始,邮政储蓄中间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保险、国债以及各类代收代付业务上逐渐作大规模,稳定了一批低端客户群体,同时也在个人理财和基金业务领域有所突破,得以通过与保险、基金以及大型企业合作,开始进入高端客户市场。

四、威胁分析

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为邮政储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形成了威胁。威胁主要来自于内外两个方面:一是指邮政储蓄银行在城市中,不仅要面临与中国同业之间的竞争,同时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邮政储蓄银行还要与外资金融机构抢夺优质客户。在农村市场上,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也会给邮政储蓄银行带来一定的威胁。二是指从邮政储蓄现有的人员构成、知识结构以及运作方式来看,邮储部门根本不具备对贷款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邮政储蓄资金运用中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难以防范;一旦开展零售业务,必将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人才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是一个金融组织,一个金融机构内部的制度建设和经营理念、经营观念的转换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目前来看邮政储蓄内控制度薄弱,操作风险隐患较大。

五、运用SWOT分析得出的结论

通过上述SWOT分析,本文认为邮政储蓄银行应该实行SO战略,即发挥企业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将其业务定位于以下三个方向:农村零售业务、城市批发业务和中间业务。

(一)农村零售业务。针对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机遇,以及当前党中央国务院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条件下,邮政储蓄银行首先应定位为农村业务,因为其在农村地区具有无可比拟的网络优势。所以邮政储蓄银行应该利用其对农村地区、农户情况比较熟悉的特长,开展农村小额质押贷款等各项业务,和其他商业银行实现错位竞争,重点发展“农村零售”业务,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消除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城市批发业务。从邮政储蓄银行所具有的优势来看,资金充裕是其中重要的一点。一般意义上,对于那些资金比较充裕的银行,往往会在资金批发业务上形成特色,所以邮政储蓄银行应该利用其资金数量上的优势,尝试办理批发性信贷业务,如委托贷款,投资债券、投资基金,以及在货币市场上发放银行间同业拆借贷款等等,成为政策性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资金供应商。由于邮储部门根本不具备对贷款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邮政储蓄资金运用中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难以防范。一旦开展零售业务,必将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如果在一段时期之内,邮政储蓄银行在资产运用方面采取以批发为主的模式,可以省去大量贷款审查和风险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良贷款的出现。

(三)中间业务。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邮政储蓄开办中间业务具有自身独特优势。可以开发与邮政业务相结合的金融中间业务,充分利用邮政拥有的庞大实物传递网络和投资队伍,形成在中间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邮政储蓄开办中间业务还具有理论上的后发优势。这主要是指邮政储蓄作为中间业务市场上的后来者,可以通过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科技开发和人才培养引进,进而赶超市场上的先来者。2004年全国31个省(区、市)局的邮储统版上线工作顺利完成,从而实现邮储所有账户、资金、绿卡在全国的共享大大提高了交易速度,降低了交易失败率。

六、日本邮政储蓄银行的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世界上已经有多个国家对邮政储蓄体系进行了改革。其中,日本储蓄银行因有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相似的历史背景最值得中国借鉴。

邮政研究论文第4篇

关键词:信贷运营;调查分析;对策建议

郴州市邮政储蓄银行2008年3月正式挂牌运营,成立一年多以来,资产运用主要以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三大类银行业务为主导,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邮政储蓄信贷业务的贷款投向、产品模式、利率定价、风险控制等银行信贷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邮政储蓄向商业银行的良好转型。

作为一家新生的大型零售银行,郴州邮储积极开展信贷服务,引导资金回流地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针对城乡有特色、有市场、有潜力但面临暂时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积极增加信贷产品,邮储信贷以贷款门槛低、手续简便快捷给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城镇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融资难题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在邮储银行业务不断发展的同时,邮储信贷业务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在市场运营中不断的完善。

一、邮政储蓄银行信贷运营状况及特点

(一)储蓄存款成为信贷资金主要来源。

由于改革前一直以邮政汇兑为主要业务,储蓄存款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邮政储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止2009年12月末,郴州市邮政储蓄银行的各项存款余额114.2亿元,其中储蓄存款108.3亿元,占比高达95%,而企业存款只有5.3亿元。

(二)信贷产品以小额贷款为主。

郴州市作为湖南省“先行先试”试点城市,郴州金融在开展金融创新,优化信贷结构和郴州“两城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为拓宽信贷领域,先后开办了保证类小额贷款、小额存单质押贷款、房产抵押个人商务贷款等信贷业务,这些信贷产品均以小额贷款为主。止2009年12月末,全市邮政储蓄银行各项贷款余额已达2.07亿元,其中用于农业的贷款仅为3331万元,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10116万元,个人消费的贷款482万元。

(三)信贷产品以一年以下短期信贷为主。

从贷款投放的期限看,目前还主要以一年以下短期贷款为主,止2009年12月末,短期贷款余额13929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6792万元,短期贷款占比额高达67%。这些贷款的投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辖区居民临时性的融资困难,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信贷业务规模发展较慢。

邮政储蓄银行2008年3月正式挂牌开办了贷款业务,但是信贷业务发展缓慢,信贷资金来源多,信贷投放较少。2009年末全市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余额仅占全市贷款总额的0.66%,2009年新增贷款412万元,仅占全市新增贷款的0.05%。然而,邮政储蓄各存款余额占全市各项存款的14.32%,2009年新增存款16亿元,占全市新增存款的13.49%。

(五)信贷资金富裕程度高。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存贷比只有1.81%,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发展极不平衡。由于贷款业务发展缓慢,形成了大量富裕资金,高达100多亿元,主要通过系统存放上存到上级行,占整个资金运用规模的85%以上。

二、制约邮储信贷投放的调查分析

(一)基层邮政体制改革不彻底。

目前基层邮政储蓄与邮政业务实行混合经营、混合管理的模式。郴州市邮政储蓄银行下辖9个县(市)支行和88家二级支行,拥有152个储蓄网点,其中有70%的网点分布在县城和农村,网络覆盖面广,并与全国各地邮政储蓄网点实现了联网通兑。调查显示,邮政储蓄银行有很多业务还属邮政局管理,部份网点甚至包括人、财、物的管理。这种混业经营产生了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职责不清。邮政和储蓄银行这种相互交叉的体制设计必然导致两个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清,管理混乱,很容易出现“该管的不能管,想管的管不了”的现象;二是办理信贷业务的经营网点少。目前,每县邮政银行一般只有3-6个网点办理信贷业务,不能有效覆盖广大农村市场,影响到居民对小额信贷资金的需求。

(二)信贷产品本身存在缺陷。

一是存单质押贷款条件限制过多。贷款的质押存单必须是邮政储蓄银行开立的定期整存整取存单,而其他金融机构的储蓄存单不能作为质押物,这种限制严重束缚邮政储蓄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二是贷款期限过短。现行的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期限为一年,这与实际贷款期限需求不一致,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贷款额度上限过低。贷款金额原则上不得超过所质押定期存单本金的90%,具体贷款额度分两种情况:如果是持本人存单贷款最高额度08年以前为50万元、09年上调到100万元;如果是持他人存单和授权书的最高贷款额度为40万元。这种情况难以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四是审批权限过于集中、手续相对繁杂。目前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业务的审批主要采取“基层网点上报,县、市两级审核”的管理方式,具体是:10万元以下的由县邮政储蓄银行领导、信贷股和信贷员三级审批;10万元以上的必须上报市行审批;20万元以上的必须上报省分行审批,乡网点由县支行行长授权发放。这种权限的高度集中,手续的繁杂不能及时满足居民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需求。

(三)金融业务管理体系及组织结构还不完善。

由于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晚,开办银行信贷业务时间短,像目前商业银行信贷中的信贷“三查制度”,信贷评级制度及内控风险制度等管理体系与组织框架还没有很好建立起来,没有一套很完善的与信贷业务相适应的金融业务操作管理制度。同时,一些经办人员对相关规章制度了解不够。内控制度执行力也较差,如在会计出纳操作岗上,对业务印章、密押、有价证券、重要空白凭证及临柜人员的管理制度等方面,往往因缺员或个人素质等因素而没能得以严格执行。其次稽查部门作为内设机构,地位不超脱,职能不独立,难以对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的监督。加上稽查部门人员少,与所担负的责任不匹配,极易引发风险。

(四)信贷业务品种单一。

从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开办的资产业务看,主要有小额质押贷款、小额担保贷款以及个人商务贷款等几个小额信贷品种,对于二手房贷款业务、向地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以及进一步开办票据承兑、贴现等业务还未涉及,这相对于其雄厚的资金实力来说,还远远不够,业务面亟待全面拓展。

(五)金融专业人员缺乏,不适应业务开展的需要。

据了解,现有的邮政储蓄工作人员,除了会搞储蓄存款业务及邮政投递业务外,对银行信贷业务中如何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如何提供抵押担保等操作与管理实战经验欠缺,相关人员只参加了上级行举办的短期培训班就直接上岗操作,并且工作人员兼职、兼岗现象普遍存在,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不能适应邮政储蓄银行经营业务发展的需要。

三、合理运用信贷资金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产品创新,增加信贷品种。

邮政储蓄银行应根据地方实际信贷需求,加强产品创新,推出更多的能满足客户需要的信贷产品,拓展信贷投放渠道。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尝试开展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为地方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开办信用卡、票据承兑及贴现业务等,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

(二)完善小额贷款管理。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满足客户生产、生活的合理需求,进一步简化小额贷款手续,给客户提供更便捷的信贷服务。要进一步完善授权、授信制度。应参考基层行的资金宽裕程度及地方经济发展特点,授于基层行能基本与其资金组织能力相匹配的信贷审批、投放权限,适当增加对农户的投放量。

(三)制定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

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信贷管理责任制。在信贷管理上,对贷款责任人的约束不能过于追求贷款的“零”风险,在强调责任约束的同时,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在信贷投放与管理上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要给予更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提高信贷人员的信贷管理积极性。

(四)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

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贷款的工作制度、操作流程和管理办法,通过制度的完善来严密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确保平稳、健康运行。借鉴国内外现成的风险管理经验,制定出比较完善的内控制度,特别在信贷管理上,要通过贷前、贷中以及贷后等各个阶段,对信贷资金风险进行适时监控和管理。

(五)通过招聘与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要尽快将目前广大干部员工分期分批地安排到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实战业务学习与技能培训,以此提高邮政储蓄广大干部员工的金融业务水平;二是扩大对外招聘,每年定向招聘一些大专院校金融系学生进入邮政储蓄银行,利用这些学生所学金融专业知识及网络技能促进邮政储蓄银行业务的发展。

邮政研究论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统计;制度;问题;对策

基层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其业务范围比邮政储汇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业务品种也增多,功能进一步增强。但是,金融统计业务仍按照原邮政储汇局体制下的统计制度执行,加之,基层分支机构统计基础管理薄弱,统计队伍素质极低,导致基层邮政储蓄银行金融数据难以准确、完整统计,进而影响全辖汇总金融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应尽快予以修订完善。

一、邮政储蓄银行金融统计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1.没有设置专门的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向人行报送的报表由财务会计部门的人员兼职报送,没有专门负责统计的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更没有制定金融统计及相关的职责制度,会计人员对金融统计制度不了解,很难保证邮政储蓄银行报表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影响了全辖金融统计数据的质量。

2.信贷报表未按“全科目”数据报送。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报表模式仍按邮政储汇局体制报送,向人民银行报送的数据主要是储蓄存款、现金、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存放同业款项、应收及预付款项、应付及暂收款、短期贷款等项指标,而其损益类指标一直未纳入金融统计“全科目”数据统计中,导致全辖金融统计报表数据不全、不真实。

3.报表对转人行项目归属不准。会计人员由于不熟悉统计项目,对一些统计项目只凭自己的理解,存在报数不准的现象。如邮政储蓄银行陆续开始办理小额存单质押贷款业务。据调查,对此项业务邮政储蓄银行只是其内部对业务量及相关内容进行统计,而在向人行上报的人民币信贷统计报表中只在“短期贷款”中填入数据,而细分项目中随意填报,有的全部报入“农业贷款”中,有的报入“其他短期贷款”项下“个体户及个人经营性贷款”中,也有的报入“个人消费贷款”中,一种贷款归属不一致,致使邮政储蓄银行报表中反映的数据与实际不符。

4.邮政储蓄银行不报现金业务报表。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以来,一直未向人行报送现金报表,它的现金业务由其开户行进行统计代报。据调查,开户行将邮政储蓄银行存取的现金业务全部统计入该银行现金报表中的“储蓄存款收入”和“储蓄存款支出”项目中。而实际上邮政储蓄银行的现金收支业务除涉及储蓄存款收入、储蓄存款支出外,还有商品销售收入、服务业收入、城乡个体经营收入、居民归还贷款收入、汇兑收入(支出)等项目,将以上数据一概归入“储蓄存款收入和“储蓄存款支出”项目,造成金融系统现金收支统计数据严重失真。

5.基层邮政储蓄银行电子化管理簿弱。基层邮政储蓄银行从未开发金融统计系统软件,更没有与人行转换的统计系统,向人行报数以手工操作为主,数据准确性较差。据了解,基层邮政储蓄银行向人行报送的数据需向四个系统(即公司业务系统、储蓄业务系统、小额信贷业务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中查询取数,而且部分数据还直接查不到,需向省行询问查询得到,如短期贷款项下的明细贷款项目及委托存款及投资基金必须从省行系统中取据,然后手工录入人行系统报送,因此准确性很差。二、完善邮政储蓄银行金融统计制度的建议

1.加强邮政储蓄银行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基础管理。邮政储蓄银行应确定专门的统计业务部门,编制自身的金融统计制度。一要尽快实现统计数据归口管理;二要合理配备统计业务专职人员,并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加大对统计人员的培训考核力度;三要提高统计操作的电子化程度。尽快开发邮政储蓄银行金融统计信息系统,完成与人民银行统计系统的电子接口,实现全科目数据电子接收。四要加强统计工作的内部监督与检查,提升统计工作整体水平。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邮政储蓄银行的统计工作真正达到全面、及时、准确的要求。

2.修订邮政储蓄银行人民币信贷全科目统计指标,确保邮政储蓄银行各项业务真实统计。第一,在邮政储蓄银行全科目统计指标“其他短期贷款”和“其他中长期贷款”项目下增设“短期质押贷款”和“中长期质押贷款”指标,要求邮政储蓄质押贷款业务先按期限统计在相应项目中,再按用途分类归属到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项目下,对个人消费贷款再按用途进一步细分;第二,将其损益类报表数据纳入相应的信贷收支统计表中。

邮政研究论文第6篇

为此,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批准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筹建申请,年内邮政储蓄银行将筹建完毕,将开始要与农村信用社一起来分享农村市场这块大蛋糕。如何与邮政储蓄进行有序、良性的竞争将成为农村信用社今后生存发展的关键。

一、邮政储蓄与农村信用社各自优势分析

邮政储蓄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网络技术的发达。当前,邮政储蓄的营业网点、业务规模并不亚于农村信用社,且早已形成了全国联网的综合业务网络、电子汇兑网络和加入银联的“绿卡”,能为客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电子化金融服务。而农村信用社虽然经过近一年来的努力,逐步实现了全省的通存通兑,但距离邮政储蓄还有很大的差距。邮政储蓄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发展基础优势。长期以来邮政储蓄作为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能够通过资金转存央行业务获得稳定的无风险收益。在这样的基础上组建银行开办信贷业务,完全无不良资产,可以轻装上阵,具有良好的业务发展优势。而相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不高,今年通过对贷款五级分类,科学、完整、真实的反应资产的实际情况,使得不良资产在原四级分类的基础上又有所上升,需要面对的压力就更大。

相对于邮政储蓄,信用社也有自身的强力优势。首先,长期扎根农村,从事多年的信贷、储蓄金融工作使员工积累了丰富而且宝贵的经验,可以算是最了解农村的金融机构。其次,长期与三农打交道也为农村信用社发展打下了扎实的人力、物力基础,拥有很多对农村和金融工作都非常精通业务、敬业优秀的员工。再次,长时间的从事金融工作,也使农村信用社的整套管理制度较之于邮政储蓄而言要规范、合理;其营业场所及设施相对于邮政储蓄来说也要完善得多。最后,国家和政府也给予了农村信用社很多的优惠措施和政策,这对于还在成长中的信用社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二、农村信用社应做的准备

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将首先会与农村信用社产生对农村金融工作的信贷管理、贷款营销等方面精通的人员的争夺。其次是对优质顾客的争夺。要在这场争夺战中取胜,农村信用社就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第一,建立完善用人制度。对员工实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掘员工的特点,把员工安排在他最适合的岗位,实现人才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同时,尽快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和末位淘汰制度,既能实现信用社员工精英化,也能将优秀人才留住。

第二,积极营造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不言而喻,既能让员工产生凝聚力、向心力,又能激励员工自觉的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而奋斗,主动地为企业发展贡献最大的力量;既能对员工的心理、言行、价值观等起指导作用,又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和约束功能。农村信用社应通过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让员工不仅在物质上得到满足,同时精神需求也得到最大满足,员工工作才能紧张又愉快,并且斗志昂扬。

第三,加强贷款利率管理。针对农村资金使用成本过高的现状,农村信用社应尽快转变贷款利率的原始呆板一浮到顶的做法,合理地设计贷款利率。根据不同的贷款主体、贷款方式,采取不同的贷款利率,灵活运用贷款利率的杠杆作用。同时,认真做好贷款三查,分辨出贷款人是由于有信心能获得比贷款利率更高收益的优质客户还是完全是抱着骗贷心理的劣质客户,对可能产生的贷后风险问题及时的进行补救,提高贷款质量。

第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农村信用社员工要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开发多种适合为农村服务的金融产品,想农民之所想,解农民之所需。在发放贷款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简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申请到贷款发放之间的时间,提高服务效率,确保贷款人的贷款能在最佳时刻得到最佳运用。

邮政研究论文第7篇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邮政史

一、经济地理学在历史学中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学科,即经济活动系统及各要素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形式、相互关联,以及布局决策和依据等问题(刘艳芳等,2006)。①将经济地理学理论应用于近代中国研究的代表作无疑是施坚雅的《中国农村和市场的社会结构》。首先,该文运用德国地理和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提出的中心地理论(CentralPlaceTheory)考察了农村聚落的静态分布,发现现实中的基层市场区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六边形”这一理想模式的分布,并构建出基层集镇———中间集镇———中心集镇———地方城市———地区城市的中心地等级序列。其次,该文考察了人口及交通方式的变化对基层集镇数量的动态影响。施坚雅认为在传统社会中,基层市场区域面积(及覆盖的村庄数量)会随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因新的基层市场形成而下降,即“密集循环”理论。同时,现代交通方式(铁路、公路)的引入能够降低运输成本,所经之处的集镇会上升为高等级中心地,辐射面积扩大,并导致周边基层集镇逐渐消亡。学界对施坚雅理论的批评与质疑,多以现实中存在大量不符合理论模型的反例为依据,如王庆成在《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一文举出了数例包含90余个村庄的集市和为数更多的一村集。②除对该理论的误解外,这些声音更多反映出的是历史学与经济学在研究范式上的根本差异,以及如何看待经济理论与“模型”在社会科学中的适用性与局限性。历史学研究范式的影响,往往偏重历史事实的描述,注重细节与个例,较少关注一般规律的抽象与理论构建,经济地理学恰好补充了这一点。依笔者愚见,施坚雅的最重要的贡献并非是基层市场区域的具体形状(是否为六边形)或覆盖村庄的精确个数(6、18或更多),而在于从大量实例中抽象出了市场边界的两项决定因素,即人口压力与运输费用,以及现代交通方式通过降低运输费用对传统市场区域的整合与重塑。换言之,该模型的精髓并不在于具体的数字,而在于其背后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需要用统计学方法加以检验,而不是简单的举例。根据统计学,如果一个或多个变量在统计学意义上与另外一些变量“显著相关”,前者与后者间便可能存在规律性的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仍需通过逻辑推理与经验常识加以验证。回到施坚雅的理论,用统计学的语言来说,便是“人口密度”与“运输费用”会显著影响基层市场区域的面积,这无疑符合经济学的逻辑,也为部分经验常识证明。但是,该理论仍然可能遗漏了一些关键的普遍影响因素,如收入水平,年龄结构等,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其它误差,即统计学所谓“遗漏变量”与“随机误差项”的干扰,导致具体影响程度③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也就是出现大量的“反例”,以及“举例”的方式无法在统计学意义上否定该理论的原因。不过,这也反映出施坚雅的理论仍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如根据华北的情况总结出新的影响因素。但应在符合经济逻辑的前提下、通过大量可靠数据与统计学分析进行证实或证伪,举例的方式再多,也无助于加强或否定理论。

二、历史学(制度史)视角下的邮政史研究

这方面的代表著作如下。吴昱的《从‘置邮传命’到‘裕国便民’———晚清邮驿与邮政制度转型研究》④认为近代邮政弥补了传统通信体系的不足,并讨论了转型过程中的诸多障碍。首先,我国传统的社会通信体系表现为官方的驿传体系与民间的民信局“官民分立”的二元结构,鸦片战争后又出现了“商埠邮局”“客邮”等外国机构。缺乏统一通信体系的弊端日益明显,驿站“岁耗三百万两白银”,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民间信件的安全、速率与寄达范围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与保障体系,“客邮”更是肆意横行侵犯主权,近代邮政的创办势在必行。但邮政的发展过程却举步维艰,受到诸种因素的制约。一是不同观念之间的冲突,对邮政是否能满足文报传递时效性与保密性的顾虑,以及“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导致部分官员激烈反对。二是驿站、民信局、“客邮”等原有通信机构与大清邮政的利益冲突,减缓了新式邮政推广的速度;三是由于运营目的的不同,驿传体系与民信局、客邮等机构在寄递方法、邮路设计、交通工具、人员素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系统的整合也需要时间。此外,该文还详细讨论了大清邮政与驿站、民信局、“客邮”的博弈与竞争。刘文鹏的《清代驿传体系研究》⑤指出,近代邮政的发展经历了地方试办、海关邮政局、设立文报局、台湾改铺为邮直到国家官办邮政等一系列过程。他认为导致传统驿传体系向近代转型的因素有二:一是驿传体系自身的僵化,无法保证文报传递的安全性与效率,传统驿路分布无法适应晚清的军政形势的变化(内部因素);二是国外新的信息传递理念已受到晚清有识之士的关注,为驿传体系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外部因素)。同时,传统驿传体系与近代邮政体系间存在联系,“站改为邮局,驿传路线改为邮政路线,旧有的站差改为邮差,是中国国家邮政体制建立和发展的必有之路”。近代交通发展缓慢也是阻碍邮政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徐建国的《从兴盛到衰败:近代中国民信局(1866-1934)》①一书是目前见到的唯一专门针对民信局的研究。该书详细讨论了民信局的经营方式、理念和特色,以及与大清邮政的博弈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与原因,并通过大量的史料搜集,分析了民信局的空间分布与寄递网络。他发现民信局通信网宏观上呈“T”字形分布,以沿海和沿江的经济枢纽城市为中心,向周围地区及周边省市延伸,寄递网络主要呈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和城镇三个层级展开,但并未覆盖经济落后地区,表现出网络的稀疏性、线路的选择性与地点的有限性等特征。这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单纯的制度史叙事范畴。此外,谢彬的《中国邮电航空史》、邮电史编辑室《中国近代邮电史》、龚达才《中国邮政一百年》、郑游《中国的邮政与邮驿》、姜希河《中国邮政简史》等论著也以通史性的研究视野和专门史的方法,对近代中国邮政及其制度分支的发展脉络及业务拓展作了较为详尽的梳理,侧重于评论不同时期邮政发展的特性,以及在邮政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与事件,在此不再赘述。这些研究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完整的历史背景与进一步的研究思路。根据财政社会学的理论,财政压力往往是推动国家制度与公共政策变革的重要原因,邮政的创办除客邮侵犯主权,驿路僵化、文报时效性与安全性丧失等政治因素外,还包括民信局网络的局限性、甲午战后财政窘迫、晚清铁路迅速发展等经济因素。换言之,近代邮政业务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邮政的经济属性体现在其分布中,因此有必要从经济地理学角度进行研究。

邮政研究论文第8篇

本世纪对秦汉邮驿制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二个阶段。本世纪初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为第一阶段,此阶段虽屡有秦汉简牍出土,但公布较晚。如《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所获汉文文书》,1953年始由大英博物馆公开发表,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1948年出版,劳干《居延汉简考释》之《释文之部》和《考证之部》分别于1943年和1944年由四川南溪石印,直到1949年始由商务印书馆铅印《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因而,此阶段的研究主要是依据文献材料,利用简牍材料的研究者不多。有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中国邮政发达简史》(注:载《中外经济周刊》923年第29期), 杨志章《中国邮政制度考》(注:载《学林》1925年1卷9期),张梁任《中国历代邮制概要》(注:载《东方杂志》1935年32卷1期), 楼祖诒《中国邮驿发达史初稿导言》和《汉代邮驿交通史略》、《整理邮驿史料之商榷》、《先秦邮驿交通史略》(注:载《交通杂志》1935年3卷11期、1936年4卷8期,4卷4期及1937年5 卷1期。),贺昌群《烽燧考》(注:原载中央大学《文史哲》季刊1940年2 期,后收入《贺昌群史学论著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孙毓棠《汉代的交通》(注:原载《中国古代社会经济论丛》1943年第1辑,后收入《孙毓棠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 吕思勉《汉世亭传之制》(注:《学林》1941年第4辑。), 严耕望《汉代之亭制》(注:《大公报》1946年9月10日。), 劳干《论汉代之陆运与水运》和《释汉代之亭障与烽燧》(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以下简称《集刊》)第16本、第19本。),王国维《简牍检署考》(注:见《王国维遗书》第六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和《敦煌汉简跋十一》(注:《观堂集林》卷十七,中华书局出版。)。有关著作还有王国维《流沙坠简·屯成丛残》(注:该书1914年在日本东京初版,1934年在国内再版。)、张梁任《中国邮政》(注: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楼祖诒《中国邮驿发达史》(注:中华书局1940年版。)和白寿彝《中国交通史》(注: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这些论著对秦汉邮驿制度的研究还只是初步的,除楼祖诒等人以秦汉邮驿制度为题进行专门研究外,其他学者多是附带论及,偶有专门探讨也显得很零散,因而缺乏对秦汉邮驿制度较为系统全面的把握;至于对某些具体问题深入细致的探讨,则显得更加薄弱。

值得一提的是,此阶段日本学者浜口重国和伊藤德男分别在1935年和1941年的《东洋学报》22卷4期和28卷3期上发表了《汉代的传舍——特别是其设置地点问题》和《汉代之邮》两篇文章,对汉代邮驿制度进行了探讨,虽未能看到全文,但后来森鹿三和大庭脩在各自的文章中都引用并进一步支持了他们的观点,因而得以了解文章的梗概。(注:参阅森鹿三《论居延汉简所见的马》,大庭脩《汉代的啬夫》,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战国秦汉史研究室编《简牍研究译丛》(以下简称《译丛》)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6年为第二阶段。(注:1966—1976年“文革”期间,难以划入哪一阶段,始附于此。)此阶段有关论著的数量不多,但不乏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而且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了以前,这与居延汉简的出版是密不可分的。1957年和1960年,劳干在台湾先后出版了《居延汉简》图版之部和释文之部的重订本。此间,科学出版社于1959年出版了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根据部分居延汉简的照片整理释读的《居延汉简甲编》,共收入居延汉简2555枚,其中有照片、释文和索引。虽然这些版本都很不完整(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额济纳河流域破城子等地共获汉代简牍一万多枚),但却为更多的研究者提供了文献所不载的许多新材料,而且还可将释文与照片互参,为有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创造了条件,此阶段对汉代邮驿制度的研究几乎全都是由此而引发的。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劳干《汉代的亭制》(注:载《集刊》第22本。)、陈直《汉晋过所通考》(注:载《历史研究》1962年6期。)、陈梦家《汉简考述》(注:原载《考古学报》1963年1期,后收入陈梦家《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楼祖诒《汉简邮驿资料释例》(注:载《文史》第3辑。)、 陈邦怀《居延汉简考略》(注:载《历史教学》1964年2期。)和陈公柔、 徐苹芳《关于居延汉简的发现和研究》(注:载《考古》1960年1期。), 人民邮电出版社还于1958年出版了楼祖诒《中国邮驿史料》。此外,国外学者也有多篇,主要有:藤枝晃《汉简职官表》(注:见《译丛》第一辑。)、鲁惟一《汉代的一些军事文书》(注:见《译丛》第一辑。)、永田英正《居延汉简集成》之一、之二(注:分别见《译丛》第一、二辑。)和《居延汉简烽燧考——特以甲渠候官为中心》(注:见《译丛》第二辑。)、森鹿三《论居延汉简所见的马》(注:见《译丛》第一辑。)和大庭脩《汉代的啬夫》(注:见《译丛》第一辑。)等。

此阶段的研究大多立足于汉简材料,又不拘泥于汉简;既有总体全面的论述,也不乏对个别问题深入细致的研究。举凡汉代邮驿制度的渊源流变、邮驿组织机构、邮书传递方式、管理制度、邮路与邮站及汉代邮驿在邮政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均有论及。如劳干在前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从亭的布置、建筑、行政及都亭和传舍四个方面对汉代的亭制进行了研究。陈梦家根据居延汉简所见的邮书资料,列出了邮程和邮站表,对汉代的邮书记录、运行和管理进行了探讨,把汉代邮书课的内容归纳为邮书方面、邮书性质、封数及其装束、发文及收文者、邮站和传递者、邮站收发时刻、邮程及时限、传递方式和其它等10个方面,从而将汉代邮驿制度的研究从较为宽泛抽象的概论引入到更为具体细致的深入探讨。而楼祖诒则将汉代邮驿制度置于邮政发展长河中,进行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论述了汉代邮驿制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作用。相比之下,日本学者更注重从细小问题入手,进行严密的考证和分析,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如永田英正通过对陈梦家据以立论的居延汉简材料进行重新考释和分析,指出了陈先生所列邮站表中的错误,颇具说服力。虽然第二阶段的研究成果仍存在一些不足甚至错误,但与第一阶段相比,确有很大推进和突破,很多方面对后来的研究者也颇多启发。

从1976年至今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大量秦汉简牍先后出土,释文也相继公布。

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第11号秦墓出土了1155枚秦简,其中《秦律十八种》中的《语书》、《仓律》、《田律》、《行书》、《金布律》、《传食律》、《内史杂》等篇中有许多秦代邮驿的律文。这些材料由《文物》1976年6—8期首次公布后,1978年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睡虎地秦墓竹简》。由于此前从未有秦简出土,故其史料价值极大。在此以后,又有多批汉代简牍出土,释文也相继公布或出版,有的则经重新校释整理而再版。其中与邮驿有关的主要有:1984年公布的《敦煌酥油土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木简》和《甘谷汉简考释》(注:载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文物出版社继1984年、1985年出版林梅村等编著的《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楼兰尼雅出土文书》后,又于1987年和1990年先后出版了谢桂华等校释的《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上、下册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单位联合整理编著的《居延新简》;1988年,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薛英群等注的《居延新简释粹》;甘肃人民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了吴礽骧等释校的《敦煌汉简释文》;1997年,中华书局又出版了由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四单位编著的《尹湾汉墓简牍》(此前,《文物》1996年8 期刊登了《尹湾汉墓简牍释文选》)。随着大量新材料(尤其是云梦秦简、居延新简、敦煌汉简和尹湾汉简)的公布和出版,学术界对秦汉邮驿制度的研究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其中有很多学者充分利用新资料,在吸收已有成果的同时,还补充、纠正了以往研究中的不足和错误。此阶段研究论著甚多,不能一一列举,择其要者有:熊铁基《秦代的邮传制度——读云梦秦简札记》(注:载《学术研究》1979年3期。)、 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注:载《历史研究》1985年3期。 )和《论秦汉时期的亭——读〈云梦秦简〉札记》(注:原载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版,后收入高敏《云梦秦简初探》(增订本)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论论尹湾汉墓出土〈东海郡属县乡吏员定薄〉的史料价值——读尹湾汉简札记之一》(注:载《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2期。)、 李均明《汉简所见“行书”文书述略》(注:见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封检题署考略》(注:载《文物》1990年10期、1997年1期。)、 侯灿《劳干〈居延汉简考释·简牍之制〉平议》(注:见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徐乐尧《居延汉简所见的边亭》(注:载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何双全《两汉时期西北邮政蠡测》(注:载《西北史地》1990年2期。 )、张玉强《汉简文书传递制度述论》(注:载《人文杂志》1994年5 期。)、宋会群、李振宏《汉代居延地区邮驿方位考》(注:载《河南大学学报》1993年1期。)、 曹尔琴《中国古都与邮驿》(注: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2辑。)、 谢桂华《尹湾汉墓简牍和西汉地方行政制度》(注:载《文物》1990年10期、1997年1期。)、 《尹湾汉墓新出〈集簿〉考述》(注:载《中国史研究》1997年2期。 )、周振鹤《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典型实例——读尹湾六号汉墓出土木牍》(注:载《学术月刊》1997年5期。)、 卜宪群《秦汉公文文书与官僚行政管理》(注:载《历史研究》1997年4期。 )、大庭脩《再论“检”》等(注:载李学勤主编《简帛研究》第一辑,法律出版社1993年。);此外,出版的专著有:刘广生主编《中国古代邮驿史》(注:人民邮电出版社1986年版)、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注: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编著《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注: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版。)、马楚坚《中国古代的邮驿》(注: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版。)、臧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注: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注: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等。

这些论著从不同角度对秦汉邮驿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在某些方面填补了空白。如熊铁基先生充分利用云梦秦简和有关文献与汉朝制度相互参证,对秦代邮传的作用、交通工具和传递方式、传食和馆舍以及符传等进行研究,勾勒出秦代邮驿制度的基本线索和内容,论证了秦汉邮驿制度是前后相承的,从而填补了长期以来秦代邮驿制度研究中的空白。高敏先生通过对秦汉邮驿制度的系统考察,认为虽然春秋战国就已形成邮驿制度,但其迅速发展和组织机构的逐渐完备,还是在秦汉时期。日本学者大庭脩在总结了王国维、原田淑人、劳干、侯灿和李均明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汉代检署制度进行了再探讨,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其他学者的论著也多有创新,不再赘举。

回顾本世纪秦汉邮驿制度的研究状况,可谓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但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成果,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邮驿机构。关于秦汉邮驿机构,普遍认为可分为邮、传、亭、驿四种,但就相互间的关系和异同,则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高敏等认为,邮、驿、亭、传的差别主要是职能和设置距离的不同。邮、亭均具有邮传机构与专政机构两方面的职能,而传、驿则主要是邮递性质的机构;邮是五里一个,亭是十里一个,驿、传则是三十里一置。此外,就规模而言,驿、传较邮、亭为大,除有食厨、传舍以供食宿,还有厩置以供车马;至于驿、传之别,则“传用乘车而驿用乘马而已”(注:载《历史研究》1985年3期。)。白寿彝认为,邮和亭是不同的, 亭是供客止宿的地方;邮是传书的机关,也可供人止宿,郡县各行政组织间的文书、上封事、奏疏均可用邮;驿也是传达消息的设备,与邮相似,二者的不同是在传书的方法上。邮有邮人,可以负完全传寄的责任;驿则只供给传书者以交通工具,传书人仍须由发书者派遣;驿主要用马,传则用车,以供政府官员或持证之人因公乘坐,其作用和驿不同,而制度与驿相类, 都是在一定距离供给交通工具的改换。 (注: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森鹿三认为,“西汉时期既采用继承前代的传车制度,又采用逐渐盛行的驿骑制度”,“传就是传递,是以交通线上适当设置的车站来替换马的意思,同时又把这种替换车马的地点叫做传。又因为替换车马需要停下一次,因此这个地点也叫做置,并且村落的边界有接受和传递文书的设备,因而也叫做驿。此外,这个地点还有行人的住宿设备,因而也叫做亭。”(注:见《译丛》第一辑。)实际上是说邮、驿、亭、传、置可以互称,不过由于间隔距离不同,传书方式各异,一般是十里一亭,五里一邮,三十里一驿。邮亭为戍卒步递,驿则用马传递紧急公文。陈直也认为,两汉传递文书,邮驿并称。按其实际,则步递为邮,马递曰驿;邮与亭相近,故联称邮亭,驿则因设站长短分为驿、置两种,大者称驿,小者为置。(注:参阅陈直《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4页。)陈梦家则认为,“邮为传递文书的专门机构,它与亭、传、置、驿并为大道上有关交通的设置,且往往重叠于一处互相通用,……邮站多数为隧,少数为亭、驿、关”(注:原载《考古学报》1963年1期,后收入陈梦家《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 年版,第28页。)。臧嵘认为,驿置是指长途传递信件文书的设施,通常以轻车快马为主,紧急和重要的文书都由驿置传递,而邮则专指短途步行传递文书的方式。马楚坚与此相反,认为“邮为秦汉驿传机构,专责担任长途官文书的传递,而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的作者也认为:“邮传不承担步递的任务,而以传车、马为主要交通工具”,置于交通干线上的邮亭是驿传的基层组织,其主要任务是通信,只有靠近交通干线的亭长才兼管驿传,并非所有亭长都负有驿传的责任,因此,邮亭的数量远比普通的亭少。传则主要用来运送官物。刘广生等人还认为,由于秦的统一带有强制性,全国一律,通信组织只有邮,邮是通信系统的总称。因而,传也可以纳入邮的范畴。两汉是从传车向骑乘过渡演变的时期,汉初基本承袭秦制,以后分工渐细,传与驿置也有所区别。传舍以迎送过往官员,提供饮食车马为主要职责,本身不直接承担通信,通信组织主要是驿置和邮亭。由于二者行进路线大致相同,故又将新开邮路上的通信组织统称为邮驿,但邮亭以步行传递为主。所谓“十里一亭”、“五里一邮”,并非指长度而言,而是指闾里;邮亭的间隔距离要远超过五里和十里的长度,驿置则用以传递紧急而重要的公文,以轻车快马为主,一般间隔三十里左右。

2.邮驿管理系统。关于秦汉邮驿的管理系统,大致有三种观点。楼祖诒认为,秦汉因袭周制,在中央由太仆掌舆马邮驿事务。到东汉时,太仆之职并入司徒。地方除郡县外,其下的乡官组织也都负有管理邮驿事务之责。(注:载《交通杂志》1936年4卷8期楼祖诒文。)刘广生等认为秦汉邮驿管理在中央由丞相总负其责,但九卿之一的少府则是实际的中央收发机关的首脑,九卿中的卫尉、大鸿胪(景帝时称大行令)也与邮传有密切关系。此外,兼管邮驿事务的还有御史大夫,主要是通过巡行和对使用邮传的使者发放“封传”进行监察。东汉时由太尉负责,其下的法曹仅负责邮驿科程式,即法律制度和规章,这是由邮驿主要是为军事通信服务所决定的。至于具体通信则由尚书台负责。在地方均由太守县令掌管,但具体主管文书的属吏是令史,公文的经办人是郡县内分管某科事务的属曹。此外,在边疆地区尚有一套由都尉兼管的候官、候燧组织。曹尔琴也认为,西汉邮驿由丞相总管,九卿中的卫尉、大鸿胪都直接执行邮驿事务;东汉九卿属三公,卫尉乃太尉所属,其下属法曹主邮驿科程式。高敏等认为秦时中央由隶属于典客的行人掌管邮驿事务,西汉时先后改典客为大行令、大鸿胪,其下的行人(武帝时改为大行令)、驿官令、丞主管邮驿事务;东汉时改由太尉府下的法曹掌之。地方上的各郡国都分设诸部督邮掌管邮驿事务;至于县、乡,未见有专管邮驿事务的官吏,大约与邮传事业具有全国性质不宜分割于各县、乡主管有关。但驿道所经之地,仍设有专门官吏主持其事。因此,“秦汉时从中央的‘典客’(后改为大鸿胪)、‘行人’令和太尉府下的‘法曹’,到郡国的督邮,再到每个驿站的‘厩啬夫’、‘传舍啬夫’、‘邮书掾’等‘吏’,构成了一个不同于地方行政系统的邮传管理系统”(注:载《历史研究》1985年3期。)。孙毓棠也认为, 汉代邮驿管理在中央总辖于最高军事长官太尉,在地方则总归于太守管理,其下还有几个督邮掌管。陈梦家认为,交通系统的关驿与军备系统的仓、库及城官都是隶属于都尉府的。

3.邮书传递方式。秦汉时期邮书传递,就其所用的交通工具而言可分为步递、马递、车递和船递,而以前三种最普遍。但就具体方式而言,又可分为“以邮行”、“以次行”、“以亭行”、“亭次行”、“隧次行”、“马驰行”和“轻足行”等,对此,学者解释各异。高敏认为,以邮行即通过邮亭机构,由五里一邮,邮人居间的“邮人”传递,不必由官府另外派人,以邮行者多为远距离传递,汉代边郡烽燧间的文书往来,多采用“以邮行”,“以次行”或“以次传”即依次传递,按道里远近又可分为“以县次传”和“以隧次传”两种,前者以县为换文距离,后者按驿道两旁烽隧逐一传递。与“以邮行”不同的是,“以次行”的传递者可能是官府专门派出的人员;“以轻足行”即用善于行走者步行传递,只适用于近距离传递;“以亭行”同“以邮行”一样,是通过邮、亭机构逐亭传递;“驰行”是用车快速传递;“吏马驰行”是以吏乘快马传递,多用于边郡紧急文书。劳干更强调以不同方式传递文书的轻重缓急。认为“以亭行或以隧次行者,则就亭隧而传递,以邮行当由驿马传递,而云吏马驰行,则紧急公文矣”(注:参阅《集刊》第19本、第16本劳干文。)。又说,“邮并不等于亭,邮是‘吏马驰行’,专司传递文书的,……‘以邮行’的只是普通的公文,用常法来传递,而‘以亭行’、‘隧次走行’、‘吏马驰行’便显然可以看出重要性的层次了。”(注:参阅《集刊》第19本、第16本劳干文。)森鹿三认为,“以县次传”与“隧次行”、“以邮行”、“以亭行”、“以次行”、“次行”等,都是指戍卒步行传递公文说的,“马驰行”和“马行”则是利用三十里一置的驿马传递紧急公文。陈直认为,“以邮行”即由驿递寄发,“以亭行”由乡亭递寄,“以次行”即沿途露布之官示(注:陈直《汉书新证》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5—56页。)。王国维也认为,“隧次行”、“次行”就是“以次行”的“露布不封之书”。持此说者还有黄文弼、楼祖诒等,但楼祖诒也强调投递速度的差别,认为“隧卒是走的,邮人驿卒是骑马的,比较需要加快的才‘以邮行’、‘以亭行’,这在速率上是有区别的。”(注:参阅《文史》第 3辑楼祖诒文。)徐乐尧的解释与上述诸家多有不同,他认为“以次行”就是以候官或候长所居传递,这种文书或许是都尉府通告各候官、候官通告各候长的文书,并非各隧亭都要停留。“以亭行”的文书则系都尉府、候官、候长通告各亭的文书,故依亭逐个传递。以次行或以亭行的文书多以人步行投送,但也并不完全排除用马传递。由于以邮行的文书距离较远,在边塞地区多以驿马、传马传递,这种文书并不象黄文弼等先生所说是普通文书,而是重要文书。(注:载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徐乐尧文。)

4.关于亭制。关于汉代的亭制,历来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汉代的亭是属于地方行政系统中乡以下的一级机构,劳干、严耕望等均主此说(注:劳干文及严耕望《汉代地方行政制度》,载《集刊》第25本。);一种意见则认为,汉代的亭与乡、里为不同性质不同行政系统,王毓铨力主此说,(注:王毓铨《汉代“亭”与“乡”、“里”不同性质不同行政系统说》,载《历史研究》1954年2期。 )并在80年代以后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支持,他们多认为亭是直隶于县, 负责维持社会治安和兼顾邮传的机构。 (注:原载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版,后收入高敏《云梦秦简初探》(增订本)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载《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2期;载《文物》1990年10期、1997年1期;载《中国史研究》1997年 2期;载《学术月刊》1997年5期。)而徐乐尧则认为, “汉代之亭乃是兼有传烽报警、邮驿、治安与经济管理等多种职能的机构”。

不仅对亭的性质有不同认识,对亭的建置及其与邮的关系,也存在很大分歧。劳干把亭分为附有传舍和邮的都亭(用A表示), 附邮的传舍之亭(用B表示)和附邮的无传舍之亭(用C表示),另以D表示邮,把邮亭作如下排列:(注:载《集刊》第22本,劳干文。)

附图

这种排列虽在形式上合于“十里一亭”、“五里一邮”之说,但《汉官仪》在“五里一邮”之后还有“邮间相去二里半”之语。这样,不仅劳干的上述排列与此不符,就从“五里一邮,邮间相去二里半”一句本身也难以理解。

为此,严耕望先生援引《史记·留侯世家索隐》:“《汉书旧仪》云:‘五里一邮,邮人居间,相去二里半’”之语,认为“邮间相去二里半”当为“邮亭间相去二里半”之误,《汉旧仪》、《汉官仪》皆脱“亭”字,《索隐》又将“亭”误为“人居”,从而导致了“五里一邮,邮间相去二里半”这样“殊不可解”的矛盾。基于此种认识,严先生又将邮亭作如下排列:(注:参阅劳干文及严耕望《汉代地方行政制度》,载《集刊》第25本,严耕望文。)

附图

这样似乎解决了《汉官仪》中的矛盾。但据新出土的尹湾汉墓简牍材料来看,亭与邮属于同一系统,亭的数目远高于邮,约为邮的20倍有余,这说明邮的规模要大于亭,这与上述文献记载完全相左。劳干还认为,“邮亭之制与亭隧之亭相通”,“故汉世亭传之设,所以供国家之急,达施政之宜”(注:《论汉代之陆运与水运》,载《集刊》第16本。)。在此以前,王国维、贺昌群分别利用不同材料,得出了“汉时邮递之制,即寓于亭隧之中”的结论(注:《观堂集林》卷十七,中华书局出版;原载中央大学《文史哲》季刊1940年2 期,后收入《贺昌群史学论著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但是,徐乐尧在对居延地区甲渠河南道邮路和肩水金关以南邮路进行重新考察后认为,“边塞的邮路并非寓于全部候望亭隧之中。因为两者的着眼点不完全相同,候望塞隧的设置主要考虑军事的需要,而邮驿固然也应考虑安全条件,但更主要的是应利于交通”。

5.邮件之检署。王国维是研究检署的第一人。他认为检分书牍之检和封囊之检两种,二者大小、形制不尽相同,就是同为书牍之检也有差别,然其上均有刻齿、封泥,盖印后以绳束之。检上所题之字谓之署,“所题但所予之人与所遗之物,不题予者姓名也”(注:见《王国维遗书》第六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此后,劳干又对封检形式与特征进行考述,把封检分为封函与书囊两种,但他仅从封检形制和方式进行区别,并未指出何者为封函之检署,何者为书囊之检署。

为此,候灿对劳干所举52例简进行重新考释,并按其形制和书写格式进行排比分类,认为劳干仅以检署形状的长狭宽博划分是不确切的,于是候灿根据书写方式将检署分为7类。其中5类为封函检署,均在同一简面由发文单位书写受简单位、人名和传递方式,其他文字则为受文单位所写;另一类是受文单位收文后的检署,第7类才是书囊检署, 在简的上部书写受文单位,下部并列书与“廪名簿”、“谷簿”等囊中文书名称。(注:见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李均明将封检题署分为文书与实物两大类,并将封检内容和作用概括为五:(1)署收件者机构、职官名、 姓等以标明收件者,私人信件同时还署有寄件者;(2 )根据邮件的主次缓急及客观需要,标明传递方式;(3)记录寄件者与收件时间、 送件人以供查核;(4)标明被封缄文书的类别;(5)标明被封缄实物的类别、数量和所有者。对于一些未见封泥槽的函封,他认为或因不便保存而在收件后削去或截断,也可能是采用函封与封检分体方式。他还指出,除封缄文书和物品外,门户、车辆、 牲畜均可施以封检。 (注:载《文物》1990年10期、1997年1期。 )大庭脩鉴于历来关于检的研究之不足,写了《再论“检”》,把检分为物品检和书信检,物品检表明内装之物,具有禁止窥探内里的含义;书信检写明收信人具有书署的意味。有封泥的检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受印的性质,而封以私印的检署则表明该公文由无官印的候长、士吏等签发,限于候官内部传递,故收件者多非正式的“甲渠候官”,而是“甲渠官”这样的形式。

6.秦汉邮驿的地位和作用。关于秦汉邮驿的地位和作用,论者多持肯定意见。王国维就盛赞汉代“邮书制度之精密”,楼祖诒进一步论证了汉代邮驿上承秦制而加以改进,下启唐宋元朝而多所发展。汉代邮驿中存在着殷周文化、徐楚文化和先秦法制的影子,而唐律中的“驿使稽程”、宋代“始许臣僚以家书附递”及元朝的“长引隔眼”、封泥、印花等制,均可从汉代邮驿中找到最初的雏型。此外,古罗马的邮驿建置竟与汉朝一模一样,因此,“汉代邮驿在中国邮政史中占了继往开来的关键地位,在和古罗马邮政、东西洋文化交流当中,也起了相互推动的进步作用”(注:载《文史》第3辑。); 孙毓棠也称秦汉邮驿交通系统已“发展到了相当完善的地步”。发达的邮驿交通不仅增强了行政效率和中央政府坚强的统治力量,促进了商业的兴盛和都市的繁荣,有利于人员流动和知识传播,而且对开阔眼界、统一信念,加强全国文化的统一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敏在肯定秦汉邮驿制度对于强化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信息交流和边疆开发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分析了它的局限性:其一,严格的关防制度,妨碍和限制了正常的信息传递与物资交流;其二,传车供应的等级限制,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递的社会意义;其三,各级官吏把邮传机构作为贪赃枉法、剥削百姓的手段,抵销和降低了邮传的积极作用。当然,对秦汉邮驿制度的研究决不仅限于上述几方面,只不过这些方面相对而言更引人注意或分歧较大,至于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较为分散或意见较为一致,故不再介绍。

本世纪秦汉邮驿制度研究的成就巨大、已如上述,但这决不意味着对此课题的研究已经终结。相反还有许多问题至今仍然疑而未决,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此外,在以往的研究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偏颇,以下几个方面则应予重视。

第一,要加强对秦代邮驿制度的研究。以往的研究重点大多集中于两汉,对秦朝邮驿制度则较少论及。实际上,秦汉制度是一脉相承的,所谓“汉承秦制”,也包括继承秦的邮驿制度。从有关的文献记载及云梦秦简和居延等地汉简材料来看,汉代邮驿制度的很多方面确实是由秦制发展而来的,如邮亭的设置、传舍的供应及邮驿的管理等。但是,“汉承秦制”也并不是说汉朝完全“承秦不改”。和其他各项制度一样,汉朝在继承秦朝邮驿制度的同时,还对秦制进行了较大改革。如《晋书·刑法志》云:“秦世旧有厩置、乘传、副车、食厨,汉初承秦不改,后以费广稍省,故后汉但设骑置而无车马”。可见,不仅汉制与秦制不同,就是前后汉之间也是有差别的。只注重对汉制的研究而忽视对秦制的探讨,难以认识制度本身的前后延续性和继承性;过分强调秦汉制度之“异”与“同”,割裂前后的联系或简单地将秦汉制度进行比附,以汉制的研究代替对秦制的探讨,都会使研究走向歧路和偏颇。只有对秦汉邮驿制度作全面深入的考察,才能正确认识其发展变化的轨迹。在这方面,楼祖诒、高敏、熊铁基等多位学者都已做过有益的探索。

邮政研究论文第9篇

调整财务管理思路加强企业财务核算 许波

提高我国邮政特快专递业竞争力的对策 胡运权,史志成

亟待邮政开发的高等院校服务市场 卢文震,曹晓燕

邮政物流的联合发展与多元化创新战略 吴良刚,宋永胜

论地市局营销体系建设与专业化经营 王永慎

浅析邮政投递与物流配送 刘炜

邮政递送专业上市融资策略研究 陶伯刚,陈玉冬

影响邮政保险业务快速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高建民

开列虚拟储所帐户试行邮政储蓄工种计件工资 李士忠

对新形势下实施邮政金融成本管理的思考 杨胜

邮政金融应对WTO的策略探讨 郝军

关于邮政速递跟踪查询系统改造的思考 周淑花

185客户服务中心运营模式探析 周煜

邮政"185"的认识误区及发展对策 陈玉冬

C-STAR信函分拣机卡塞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鲍悄伟

OVCS信函分拣机单封分离故障分析 陈军须

电子邮政的发展策略 林伯昂

走专业化道路启经营新思路--深圳商函广告局专业化经营效果初探 余丹清,黄岷珉

张家口局采取措施拓展函件业务 尹冬

对邮政储蓄营业的定员定额探讨 李亚素

强化人事教育措施加快"三支队伍"建设 祝国荣

论邮件损失赔偿纠纷若干问题 张毅

《邮政法》的实施有赖《刑法》提供有力保障 周臣孚

涉外邮件查询要点 陆劲松

运用科学邮政经济理论指导邮政改革发展实践 东方一剑

邮政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防范 刘瑞芝,刘桂清

互联网环境下邮政邮购发展战略 陆江斌

加强报刊资金管理提高报刊经营效益 李桂琴

邮政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刘小文

依托物流配送服务平台促进邮政邮购业务发展 薛丽

加快帐单业务发展之我见 赵文学

关于集邮市场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曾凡荣

浅析邮政营销面临的困扰及发展策略 许波

邮政报刊发行市场化改革模式构想(一) 董天风

中心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张利敏,李学栋

承包经营及其在农村邮政支局所的实施 刘治强

河北省邮政储蓄网点的分类研究 王为民,郎秋洪,邱京敏,黄红艳

转存款利率水平确定及调整问题的研究 杜崇东

坚定信念--发展城市邮政储蓄不动摇 周毅明

邮储独家办理养老金优惠储蓄的可行性研究 黄少梅

无线扩频通信在邮政绿卡网中的应用研究 任藏娟,宋学君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南昌市邮政局运筹帷幄、厉兵秣马迎接2001年 江凯珑

非凡的跨越--南京邮政投递体制改革回眸 鲁敏

农村分支机构经营承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袁健

试论邮政营销队伍建设 赵拴亮

谈谈关于修改《邮政法》的几个具体问题 周臣孚

邮政储蓄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张毅

荷兰邮政简介及对中国邮政改革的设想 祝玉喜

在邮政企业管理实践中实施效益管理的思考 杨胜

邮政企业统计工作探析 范利萍

信封市场监管之我见 向旭晖,艾宾贵

报刊发行专业结构调整初探 芮建安

关于邮政经营与发展的思考 白贵锋

关于邮政公司化改革的思考 郭海林

浅谈邮政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张友

精益求精谋创新开拓市场图发展--对发展邮政精益物流业务的几点思考 汪萍

邮政储蓄业务管理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运用研究 杜崇东,李玉红

打造全新金融服务产品开创邮政储蓄崭新未来 周海源

浅谈邮政储蓄功能创新 王海林

入世后邮政金融如何生存 张杰峰

关于邮政开办电子商务的方案研究 李亮,刘俊英

GIS在邮政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郭冬芬,何东彬

185为邮政腾飞插翅 朱锦维,苏德静

北京东四邮电局实施ISO9002认证实践的启示 曹伟

邮政企业人力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刘宏伟,李学栋

谈邮政企业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几个主要环节 张宇,葛维

WTO与中国邮政市场的准入 张毅

邮政知识产权的内容及特点 高继德,樊开英

世界邮政业务的主要发展趋势 孙艾青,李学栋

对当前邮政发展中三个基本关系的哲学思考 吴新明

邮政普遍服务的经济学与行政学分析 理由

浅谈新闻媒介的公关特性及邮政企业的公关策略 张俊娟,卢文震

论方案营销在邮政企业中的运用 吴建武

中小城市邮政发展同城物流业务探析 郑刚

产业集聚发展形势下邮政经营的对策 陶仁才

谈如何解决邮政用户欠费问题 王培富

试论邮政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过渡 张小东

邮政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对策 孙浩

邮政商函广告业务大客户服务的流程再造 刘小文

关于提高邮政全网运作效率的几点思考 王钦有

邮政企业实施ISO9000族标准情况总结 叶巧玲,师振华,赵生德

论邮政金融资金运营 赵贵峰,罗万堂

浅析邮政储蓄业务面临的风险 郝军,李颖

邮政收支计划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郑惠莉,卢子芳,翟丹妮,高卫国

开拓进取创造辉煌 雷崇德

邮政企业信用管理研究 付鸿雁,杨桂琴,李健,王品玉

培育邮政企业创新文化 王爱辉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邮政法制工作 曹福生

邮政相关处理规则的法律效力 李庆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