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机械概论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0 16:21:20

机械概论论文

机械概论论文第1篇

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证实,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产品质量,明显强化了生产效率,有效控制了产品的生产周期,并提高了产品的更新速度,从而使得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有效地提升了经济效益。另外,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明显下降,作业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并且有效地支持了相关技术的发展。综上所述,在当前技术条件发展环境的支持下,机械自动化技术已成为机械制造行业应用性技术改造、升级以及发展的最为关键因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有一点更值得相关工作人员注意,即机械自动化技术能够确保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成本因素均实现最优化的资源配置。

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多种学科且有着广泛应用空间的学科技术。一般而言,将机械自动化技术理解为系统工程的一种表现方式,其主要由程序单元、作用单元、传感单元、制定单元以及控制单元这5个方面共同构成。(1)程序单元:程序单元作为整个机械自动化系统工程中最主要的单元部分,主要用于解决系统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问题。(2)作用单元:作用单元是整个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前期性单元部分,主要对系统进行能量施加和定位明确。(3)传感单元:传感单元则是整个机械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性单元部分,主要对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实时状态以及性能参数进行检测。(4)制定单元:制定单元可以说是整个机械自动控制工程中的核心单元部分,通过对传感单元所传输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制定并发出相应的动作信号。(5)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整个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的保障性单元部分,其主要用于解决单元制定和动作调节。

对于机械制造而言,其集成化主要是指技术经营和技术功能的集成。在信息技术作用下,计算机集成化制造能够对企业参与制造的全过程进行整体性优化。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动态集成能够将企业内部动态集成为一体,从而强化其与全球化竞争过程中的关键性需求的融合。在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以及数控加工技术逐步引入到制造系统中。现阶段,以CAD/CAM为主的CIMS工程应用方式实现了对机械制造行业的有效覆盖,未来必将成为机械制造行业中最核心的生产方式之一。

柔性化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其能够根据外界因素作用力的差异表现出与之相对应的适应能力。换句话说,在柔性化应用过程中,生产出的产品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的更改特性。现代机械制造行业必须针对终端用户的各类需求及时精确地做出反应,进而对机械制造产品类型和结构属性做出相应调整。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柔性化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其在确保必要生产柔性的基础上,对人机交互界面进行了合理优化,并在构建产品制造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管理的工作效益发挥到最大。在当前技术条件的支持下,敏捷制造已成为柔性化应用的必然选择与发展趋势,其最显著的应用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2)确保产品交货期,满足客户需求;(3)强化信息系统运行全过程的可靠性;(4)优化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应变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满足机械制造产品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机械概论论文第2篇

关键词:机械工程控制;控制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061-02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机械工程学科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革。控制理论、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机械制造理论与技术的结合,促使机械工程领域各个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且促进了机械工程中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适应这一现代科学技术变革的需要。“机械工程控制”是一门研究“控制论”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的科学,同时,它又是一种方法论,是科技工作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开设,既为后续的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器人技术等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学生毕业后进一步深造,以及从事机电一体化控制相关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本文从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结合课程的特点,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使课程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的主线,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谨记课程的教学目标,深入理解课程的教学要让学生掌握什么、理解什么、最终要达到怎样的效果,所有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应紧紧围绕这一主线进行。我校开设的机械工程控制基础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总学时40学时(其中实验6学时),根据学时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系统性要求,我们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①使学生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分析、设计(校正)的基本方法。②学会运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辅助设计和分析。③使学生能以动态(动力学)的观点而不是静态观点去看待一个机械工程系统;从整体而不是分离的角度,从整个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转换和反馈等角度来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④能结合工程实际,应用经典控制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其中的具体问题。教学目标的设定针对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分层次,逐步提高。其中,既有共性,即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又包含个性,即体现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针对课程特点,制定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制定应从课程的特点出发,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工科类课程大多枯燥乏味,机械工程控制课程更加如此。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课程的内容侧重理论,使得课程内容复杂且抽象,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精彩的绪论,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的特定决定了该课程丰富的内涵,通过精彩的绪论内容,让学生进入课程中来,体会到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愿望,是整个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①感性认识阶段。通过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丰富的多媒体素材、控制理论在军事中的应用以及控制理论在家用智能电器中的应用,不但让学生耳目一新,又让学生感受到它与自己息息相关。②理性思考阶段。经典的实例和素材不单是简单的堆积,更要带领学生去深入的思考,通过讨论和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控制论的思想、方法,从而为理论教学奠定基础。

2.深入理解课程教学目标,系统化理论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系统建模―系统分析―系统校正为主线,首先让学生了解课程教学的总体结构。①了解系统模型:系统的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特性模型之间的转换关系。②了解系统分析:时间响应分析、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③理解系统建模和系统分析的目的:系统的综合校正。通过使学生了解课程的总体结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3.深入理解课程教学目标,系统化理论教学方法。①侧重结论,淡化过程。结论的理解和总结贯穿于课程的始终,对结论的理解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结论的产生通常的教学过程是:物理模型―抽象―数学模型―分析―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分析结论的过程和方法,并淡化每一次结论分析过程中的数学推导过程,避免教学内容的枯燥和抽象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②侧重应用,深化综合。通过具体化物理模型,应用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解决具体问题,最终使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理论的内涵。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习兴趣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实验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将课程理论应用通过软件进行实践应用,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理论学习的兴趣,并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课程的实验具体设置如下:①Matlab软件基本操作实验:应用Matlab软件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②控制理论仿真基本操作实验:应用Matlab软件进行控制系统建模、时间响应分析、频率特性分析和系统的稳定性分析。③综合性试验:针对给定的系统及其性能指标要求,建立系统模型,应用Matlab软件进行系统的综合与校正。④设计性实验:自己设计控制系统,建立系统数学模型,进行Matlab仿真分析,应用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连接控制电路,分析系统。

四、以教学目标要求为基础,制定考试内容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贯穿于课程的始终,对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是课程的基本要求,但课程的教学目标更注重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考试内容的设置上应以综合试题为主,突出教学目标,通过知识的综合应用体现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避免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甚至考试作弊等现象。

五、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全程考核模式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的考核采用期末考试占60%,考勤占10%,作业占10%,实验占10%,文献查阅实例分析占10%的考核方式。采用全程考核模式,降低了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使成绩构成多样化。作业的布置应少而精,使学生更多的思考问题,查阅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不但减轻了学生的学生负担,更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就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分析了课程的理论教学方法,制定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的设置,提出了课程的考核改革方法,实践证明,采用该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机械工程控制基础[M].第六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机械概论论文第3篇

目前我们正处于科学急速发展的时代,对于新产品的要求更加高,而且对于机械生产上的可靠性越发重视。因为机械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果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安全的隐患,那么则很有可能造成生产事故。所以针对机械的可靠性设计上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促进我国的机械设计水平可靠发展,从而实现了机械制造在国际竞争力以及对于机械的可靠性技术研发上的突破。另外机械的可靠性设计可以提升机械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它可以为机械在生产过程中提供安全的技术保障,为实现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就机械可靠性设计过程中的内涵与递进进行论述。

1.机械可靠性设计的现状探究

所谓的可靠性主要是指产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其相应的工作,具有很高的连续性和重复功能。可靠性设计是上个世纪被提及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该项技术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革。机械可靠性设计主要还是依据计算机的概率统计和随机理论,通过计算机完成结构分析,对该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运算。根究相关的研究表明,机械结构的设计可靠性是保障该机械稳定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在进行机械的设计对于其可靠性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设计的可靠才能够确保机械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安全,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业生产水平,从而实现产业化优化。

虽然我国对于机械的可靠性设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这些的主要研究活动还是集中在学校的研究上,难以在实际的工作设计领域进行研究,即研究仅仅属于理论上的研究,而实践上的研究明显还不足。我国在机械的可靠性设计上的研究还是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差异,亟需我们努力对其进行改善,实现理论实践共同发展。我国的机械可靠性设计无论是管理还是技术应用上都还存在着不足,管理上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体系,而技术的应用则也没有进行推广和创新使用,形成这些问题的关键主要是对于可靠性理论的一些研究实践短,并且没有广泛的传播,综合各个方面我国的机械可靠性设计明显不足,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努力,从而实现我国的机械可靠性稳步发展。

2.机械可靠性的常用设计方法

2.1.基于概率方法的机械可靠性设计

概率设计方法主要是以概率设计作为理论指导,然后形成的一种机械设计的零部件和构件的设计方法。概率设计时,需要对原材料的强度、大小、性能等进行概率统计分析,接着对其采用干涉模型进行计算。设计过程中要在干涉模型的帮助下完成对随机变量的计算,实现零部件可以达到预期的可靠度指标。概率设计方法可以保证机械的可靠度,此种设计方法并不是以最小强度大于最大应力作为指标,而是通过概率描述应力和强度分布。采用概率设计方法可以有效的克服传统方法中由于应力和强度之间变化而产生的可靠性缺陷。概率设计在机械可靠性中的应用可以满足定量的可靠度要求,其主要是由于此种概率设计方法可以预见性的承认了零件故障的问题,并且可以对零件的故障给予正确的解释。

2.2.基于稳健性的机械可靠性设计法

所谓稳健性机械可靠性设计是以统计学作为分析的基础,然后尽可能的保持该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产品的使用时限,那么我们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制造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外界参数对于产品的影响。对于产品本身存在的结构问题、参数问题进行预见性解决。稳健性设计可以用于衡量机械制造的可靠性,以及产品对于用户造成损失的大小。所谓的损失主要是指实际功能和预期目标的偏差,偏差越大则用户的损失也越大,那么该产品的质量也就越差。采用稳健性设计方法具有明显的缺陷,从理论上看,此方法是成立的,但是从技术上来分析,该方法难以实现且经济实用性较差。稳健性设计方法则是融合了多种技术,可以对产品进行改良和完善,并且对于机械产品的可靠性提升更高。

3.可靠性设计优化对策

机械产品的生产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设计环节,如果设计不过关,那么该机械产品就没有生产的必要,从盈利的角度来看,只有通过优良的设计,生产出可以提升效果、提升生产安全性的产品才具有立足之地。否则设计不优良、设计难以说服投资之人,那么这种机械产品的生产会被搁浅。因此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时代,不断将科学技术用于生产力的提升上,从生产材料的营运、发展新的机械生产技术,势必会接替落后的机械制造产品。因此在机械可靠性设计的优化上首先要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优化,其次则是对机械制造的产品质量进行跟踪保障,不断以服务质量来占据市场,赢得商家的青睐。最后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的优化,还需要对设计的完善度进行优化,因为这样才能够对成本进行控制,对于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进行控制。从而为市场提供优良的机械产品,按照市场的调查来改良设计的方法,不断通过提升设计效果以及运行效果来促进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

4.总结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稳步发展,不断将机械设计的可靠性纳入到最基本的设计要求之中,从而实现了对机械产品质量的提升,切实有效的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断实现数学规划与计算机科学技术联合使用。机械优化设计过程中需要针对可靠性设计方案进行合理优化,希望通过优化方案来改善在机械可靠性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来推动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义民.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内涵与递进[J].机械工程学报,2010,14:167 188.

[2]张义民,黄贤振.机械产品研发的可靠性规范[J].中国机械工程,2010,23:27732785.

机械概论论文第4篇

下面以高中物理[3]《波的形成与传播》为例简析如何运用概念变化策略运用于教学当中。

1本节教学主要内容

参照教材及近几年的高考考试说明,本节教学内容中,学生要建构的物理概念主要有:

(1)在介质中,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质点,后面的质点重复前面质的运动而形成机械波。

(2)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传播的是机械振动这种形式,质点不会随波迁移。

(3)机械波是大量质点的集体表现,是宏观现象。

2学生的机械波前概念调查分析

实施教学内容之前,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调查,情况如下:

确定教学任务了解学生前概念分析前概念,确立概念变化的方式、途径建立物理概念

2.1教材中为引入课题所列举机械波的现象中,大部分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

教材中回避了以给机械波定义的方式去开始讲解机械波,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的现象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机械波,之后再分析机械波是如何形成与传播的。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书上的列举的现象大部分得不到学生的认可。

如大部分学生不认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是波在旗子上传播”、“舞蹈演员舞动的长绸显示了波的传播情况”。不认可的学生前者约占85%,后者约占81%。同样,也只有极少数人(6%左右)知道“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是通过地震波实现的”。但对于“水波是机械波”的说法大部分学生(74%)觉得可以理解,这可能与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水波”有关系。

2.2对于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几乎没有学生能给正确的、全面的理解

学生中较为典型的错误认识是:

(1)介质中的质点会随着机械波的传播而迁移;

如认为声音在传播时把空气传播出去了、在池塘中激起的水波向岸边传播时也把水推向岸边。

(2)一个质点也能形成机械波;

(3)机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当然学生认识中也有合理的成份:

(4)机械波是和机械振动相联系的;

(5)机械波具有周其性;

另外,通过分析学生的前概念,发现还有以下特点:

2.3前概念中有合理的成份,也有不合理的成份

学生的某些前概念是与科学概念相一致的(前科学概念)。如:机械波是某种振动相联系、波在传播时具有周期性和水波是一种波等。

大多数前概念是不科学的(相异构想)。如机械波传播时介质会随波迁移、一个质点也可以形成机械波等等。

2.4不同学生的前概念不尽相同

如虽然大多数同学不认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是波在旗子上传播,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却认可。

2.5就学生个体而言,其前概念体系往往自相矛盾

如有的学生认为,水波传播时会将水送到岸边,但同时又认为声音传播时不会把空气传播出去。

上述特点和有关文献中提出的前概念特点是一致的。

3教学策略设计及实施过程

3.1教学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学生具有的前概念及其特点,在实施概念变化策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重视学生的前概念中的合理成分,以便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以建构科学概念;

(2)针对学生前概念的自相矛盾之处,要巧妙设置物理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将学生的错误前概念转变科学的概念;

(3)由于不同学生间的前概念结构并不相同,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的合作,促使学生团体共同建构一个科学的概念。

3.2教学过程

3.2.1从分析实例开始,发展学生“机械波”的概念

基于大部分学生都承认水波是机械波这一事实,教学之初从分析讨论水波这一常见的现象对学生“机械波”概念进行发展。

演示:用光学投影仪、水槽、振动源演示水波现象(图1)。

先提出一个总体性的问题:水波是如何形成的?然后层层设疑,将问题引向教学核心:水波是否与水做机械振动有关系?一个水分子是否可以形成机械波?

针对教师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后得出这样的认识:

①水波是大量水共同形成的,是大量质点的集体行为,是一种宏观现象;

②水波和水上下振动有关。

3.2.2建立机械波传播的物理模型,转变学生机械波中错误前概念

(1)实验演示现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由调查知道,不少学生认为机械波是由于介质不停的向前传播而形成的。因此,首先通过实验或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看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而引发认知冲突。

演示:在水波中入一小的纸屑或泡沫,可以看到,纸屑或泡沫只是在上下振动,并没有随水波传到盛水盒的边缘(图2)。

同样的例子生活中也会遇到,当皮球、气球、纸船、落叶等漂浮在水面中央上时,想把它弄到岸边检起来,若通过朝水中扔石子激起水波将东西送至岸边的方法总是不奏效(这个现象也可以播放真实情况的录像让学生了解)。

以上的实验和例子说明,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并非因为介质向前运动.介质仅在原来的位置附近振动。

此时学生头脑中就产生了强烈的疑问:机械波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2)通过实验,建立正确的机械波形成与传播的概念

为了便于分析机械波是如何形成与传播的,必须建立波传播的简化模型:一维波传播模型。该模型不能从水波直接建立,通过下面过程逐步进行:

①演示“绳波”(直接用软绳演示效果不好,可用装满钢珠的乳胶管代替软绳演示[4])如图3:上下振动,可以看到一孤立的向上凸起的波向前传播,水平振动,可以看到连续完整的波向前传播(图4)。

②比较绳波与水波,找出二者共同点:介质各部分均振动、均形成凹凸相间的形状向前传播。最后得出结论:绳中传播的是机械波,它的形成与传播原理,就是所有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的原理。

③建立物理模型.将软绳简化为若干质点连接而成(图5)

④利用箱式横波演示仪演示机械波是如何形成与传播的(图6)。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建立起如下概念:

①在介质中,前面质点振动,带动后面质点也跟着振动,但时间上有延迟,大量质点相互“配合”形成机械波;

②质点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随波迁移;机械波传播的是“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

(3)学生亲自参与模拟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促使科学概念的形成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学生参与模拟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有利用于他们对科学概念的建构。

如图,让十几个学生站成一排,让学生依次蹲下、站起,头顶形成机械波。

比较摸拟的现象和真实机械波形成与传播过程,如下:

①后面的同学看到前面同学蹲下、蹲起后重复前面同学的动作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后面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情况;

②每位同学只是在原位置蹲下、站立,同学们传递了蹲下、站立这种运动形式质点只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随波迁移,机械波传播了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

②头顶形成“波”的形状是多个同学相互配合的结果机械波是大量质点的集体行为。

(4)解释现象,解决认知冲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学生对于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有了科学的认识后,接下来让学生解释前面遗留的问题:水面上的纸屑为什么不会随水波向前传播?

至此,学生对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概念有了较为科学的理解。但这种理解,建立在对机械横波的分析上。因此还需分析机械纵波的情况对该概念拓展深化。

3.2.3进一步发展科学概念,让科学概念理解更全面深刻

前面所分析的机械波均属于横波,对于一个完整科学的概念而言,还需分析纵波的情况:

①演示弹簧中传播机械波的情况(图8,上图是装置图,下图表示纵波在传播);

②分析此现象,让学生明确该现象传播的也是一种振动形式,是机械波,并给出横波与纵波的概念;

③借助箱式纵波演示仪说明纵波是如何形成与传播的;

④总结对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概念的理解,如下:

不论是横波还是纵波,均有:

理解1,机械波的形成是因为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后面的质点重复前面的质点运动;

理解2,介质中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理解3,机械波是大量质点的集体行为,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这种形式

4结束语

运用概念变化策略促使学生建构物理概念,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准确了解学生前概念和现有的知识水平。由于学生个体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均会导致学生前概念的不同,因此,运用此策略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班级学生、不同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

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的教学策略也会不相同,“概念变化”策略并不排斥其它策略,甚至是同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也有可能会多种教学策略并用。但是,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有效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每一个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理念,这也正是新课程中所提倡的,“概念变化”教学策略恰好反映了这一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陈琦. 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6, 4: 75-82.

[2]P. H. Scott , H. M. Asoko , R. H. Driver 著 郭玉英、卢俊梅译.“为概念转变而教”策略综述.物理教师,2003,Vol.24 No.5

[3]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 物理(第二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

机械概论论文第5篇

关键词:概念设计理论;舞台机械设备;重要性

中国的文化市场正在逐渐形成,在舞台机械设备方面中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的企业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要想在这种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应该加强舞台机械设备方面的技术的创新能力,同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设备在制造过程中的成本,以及完善在舞台机械设备方面的售后服务。在现代的设计中往往将一件商品的设计过程分为四个部分:产品前期规划、概念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物品施工阶段,其中的概念的设计阶段是这四个阶段中的最重要的阶段。笔者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实践,来分析概念设计的理论在舞台机械设备中应用的重要性问题。

一、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概念设计是产品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概念设计中的任务是为商品寻找最优的工作原理方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可产品的性能、创新性、速率等问题,在商品的成本的方面决定了商品的很大的成本,因此概念设计在舞台机械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对舞台机械设备的设计中,依据设计师的平时设计经验将设计中心放在了施工设计中的零部件的设计上,在概念的设计上没有运用科学地设计手段,在这样的设计流程下设计出来的商品很难再商品市场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在产品的概念的设计阶段,引进前进的概念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对产品的创造的能力,能够快速寻找出商品的设计方案,大大缩短设计的时间,减少商品的设计成本,使舞台机械设备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二、概念设计的具体内容

概念设计的具体内容是根据产品的设计任务,来抽象化拟定概念设计的流程,之后寻求适合产品的最优的解决方案。用现代设计的方法中来分类,可以将舞台机械设计的概念的设计分为以下三类:

(一)产品创新设计

在舞台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等未知的情况下,通过概念设计的具体的要求来为舞台机械设备制定一份新的工作原理,在对产品进行科学的工作原理之后,通过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这种新拟定的工作原理进行验证,看其在市场中是否具有可行性。概念设计的这个阶段是对产品的一种创新性的设计,创造出行的产品。

(二)产品适应性设计

在产品的质量方面为了满足舞台机械设备的使用的需求,在舞台机械设备工作原理不变的情况下,对舞台机械设备进行局部的变更或者创造不来一个新的部件。

(三)产品变形设计

这里产品的变形设计是指,在舞台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不变的情况下,对舞台机械设备的整体尺寸以及零部件的配置等,使其适应概念设计的要求。

从以上三个有关舞台机械设备概念设计的阶段可以看出,在舞台机械设计中概念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概念设计的核心在与对产品的总功能的分解,在对总共能分解为对个小功能之后,在得到设备的工作原理之后对这些小设备进行相关的细分和评估。评估的方法可以通过查找文献、进行模型设计等方法得来,也可以通^设计目录,因为设计目录是设计实验和设计经验的总和,可以通过运用计算机设备进行科学地辅助的设计。对于设计目录来说它承载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设计信息,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各个设计阶段的设计信息通过一定的编排和整理进行分类,然后作为信息进行存储。其中目录可以分为对象目录,对象目录是不针对具体的目录信息进行存储;解法目录是针对在产品设计中针对产品的具体的解法的信息,它可以详细了解产品在各个设计阶段总的解法的具体的信息,可以推动在舞台机械设备中的概念设计的有效进行。

三、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概念设计在舞台机械设备设计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概念设计可以推动舞台机械设备在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性,是舞台机械设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机械概论论文第6篇

关键词:运输车 运行规律 选择原则 动态配置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017-02

1 前言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车辆的不断增多,对高速公路的路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高质量的路面不仅会增加施工成本,而且会使施工企业利润降低。因此,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寻找在保证路面质量条件下,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施工成本主要由:路面材料费和机械台班费两部分。在施工方案制订后,路面材料费基本是不改变的,能改变的只有机械台班费。一般说来,在进行机械设备配置时,施工机械的数量和型号在确定之后其费用是基本不变的,能变化的只有运输车的吨位和数量,而运输车的吨位通常是确定好的,变化的只有运输车数量,所以要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就要严格动态地配置运输车的数量。实践表明,通过动态调配运输车数量,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而且能够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2 高等级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特点

高等级公路在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铺筑试验段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应该成为一种制度。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组成路面机械化施工系统,该系统主要施工机械: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以下简称搅拌设备)、运输车、转运车、摊铺机和压路机等设备组成。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优化配置以上施工机械达到节约成本,保证施工质量的目的。具体是:首先根据施工方案选定合适的主导机械—搅拌设备,其次在确保主导机械生产率最大的原则条件下,选定与之匹配的转运车、摊铺机、压路机。通过电子通讯设备智能化控制各施工机械,采集各机种的状态信息和参数通过电子通讯设备送到计算机监控中心,然后计算机通过分析所采集到的信息,提出控制意见,指导它们的工作或进行一些参数的调整,合理地为路面机械施工系统组配运输车数量,降低施工生产成本。

3 运输车运行规律

在运输车工作过程中,运输车从搅拌设备处装料到摊铺处之间运距一般较长,故认为到达搅拌设备处的运输车的概率是相互独立且不相关,也就是说,在同一时刻有且只有一辆运输车到达搅拌设备处。

设某一段时间t内,把其分成n段,那么,t=t/n,运输车在单位时间内到达的概率为 ,则运输车在t时间内到达的可能性为p= t。

由于运输车到达搅拌设备过程可看作是在n个t内做n次独立试验,所以,在n个t内有k辆运输车到达搅拌设备处的概率为:

(1)

特别当n∞时有

(2)

由概率统计可知,运输车到达搅拌设备的概率服从泊松分布,即

(3)

其中:k=0,1,2,…n,n为系统中总的运输车数量(台)

同理分析可知,运输车离开搅拌设备的概率同样也应服从泊松分布。运输车在搅拌设备处装料的时间应服从指数分布,运输车到达转运车处的概率服从泊松分布,运输车卸料的时间服从指数分布。

4 基于排队论运输车选型原则

4.1 排队论基本知识

排队论反映各拥挤现象的排队系统的概率规律性,目前应用排队理论在运输车数量动态调配中应用较少,下面具体探讨利用排队理论来解决运输车数量配置最优化问题。

(1)排队系统。

下面是本文研究的模型:多服务台负指数分布排队系统。在该系统中,统称“顾客”为需要得到服务的对象,“服务员”为提供服务的服务者,排队系统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基本都可以描述为:顾客到达服务台接受服务,当服务台没有及时提供服务给顾客,顾客排队等待服务,直到得到服务后才离开服务台。

(2)排队系统的常用表示方法和符号。

排队论的表示方法:a/c/c/d/e/f

式中:a—顾客先后到达时间间隔的分布(如m表示a服从负指数分布);

b—服务台服务时间的分布(如m表示b服从负指数分布);

c—同时服务的服务台数目;

d—排队系统的最大容量;

e—总体的顾客数量;

f—排队规则(如fcfs即是先到先服务规则)。

(3)常用的符号。

u—

位时间内服务完的顾客数;

pn(t)—在t的时间内能够到达n个顾客的概率;

p0(t)—在t的时间内没有顾客到达的概率。

4.2 运输车数量动态调配

一个大的工程,通常不同路段同时开工,这时一个搅拌设备,将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本文采取多个搅拌设备同时工作,各个搅拌设备之间无相互协作关系。因此可以将运输车和搅拌设备组成的系统看成为顾客源有限的排队系统,即随即服务系统。由前面运输车运行规律知:搅拌设备和摊铺机对单台运输车服务的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运输车到达概率服从泊松分布,设搅拌设备的台数为c,多服务台负指数分布排队系统——m/m/c/∞/∞/fcfs。

由排队理论得,搅拌设备的空闲率

(4)

每吨材料的机械成本费

(5)

式中:cq—除运输车费用以外,设备的总台班费;

cl—运输车台班费;

qb—搅拌设备生产率;

t—搅拌机每天工作时间;

n—运输车数量。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求得每吨材料的最小机械成本费cx,和此时运输车数量n。设备的空闲率、成本最小时每吨材料的机械成本费cx和运输车数量n可以通过编写c语言程序求出。求出的运输车数量n,虽然可以很好地保证整个施工系统正常运转,但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受到一些不可预测因素影响,使运输车数量不能够满足实际施工的需求。一般在设定运输车的数量时应有一定的余量,通常是根据实际施工工况确定闲置的运输车数量(一般为3台)。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配置n+3台运输车。在此时确定的运输车台数下,计算出每吨材料最小机械成本费cx。

5 总结

本文通过对运输车运行规律分析,以及传统运输车数量静态配置的不足,利用排队理论的多服务台负指数分布排队系统,对大工程同时施工的运输车数量进行动态配置,并且采用排队系统最优化理论,对所设模型,求得最优解,得到了最佳组合配置,达到了即实现节约机械成本的目的,又避免以前经验的盲目性,使整个施工系统能够稳定地工作,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小宏,郭嘉银.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的理论及实践[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4(1).

[2] 郝培文.沥青路面施工与维修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 邵明建.沥青路面施工机械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机械概论论文第7篇

(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教育与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 1 0023)

摘要: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有别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机械制造技术模块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由多门理论课程和多个实践教学环节所组成,应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使它们相互支撑、互为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保证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师范)专业;机械制造技术模块;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 2014) 02-0152-03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师范)专业(简称机械师范专业)以培养中等机械职业学校教师为目标,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除应具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外,还应具备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课程教学的能力。机械师范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体系可分为五大模块:素质教育模块、机械设计模块、机械制造技术模块、机电检测与控制技术模块和教育学模块。由于中等机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机械类操作型、技能型人才,所培养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机械加工、设备维护与维修等技能性工作,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机械加工(包括冷、热加工)要求岗位从业人员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这样一来,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就提出了特殊要求,要求在五大知识和技能模块中对机械制造技术模块应有所侧重.所以.机械制造技术模块在机械师范人才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十分重视这一模块。但目前机械师范专业人才的培养基本采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模式,无非是多加了几门教育学课程和教学实践项目,机械加工操作技能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另外,机械制造技术模块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知识体系,没有足够的实践知识,很难在理论学习时达到完全理解和掌握,这已成为机械制造技术模块课程任课教师及机械专业学生的共识。虽然机械制造技术模块里也安排了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但其质量和效果尚未得到有效保证。具体表现为理论教学时学生显得实践知识不够,不容易理解:实习时又觉得没有较好的理论指导,不知所以然。为此,我们对机械师范专业的机械制造技术模块课程进行系统改革,提出了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和理论教学的综合改革措施。

金工实习教学方式改革

金工实习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改变过去金工实习中单纯而枯燥的操作技能训练,做到操作训练与机械制造工艺知识的初步认识有机结合:改变过去金工实习仅仅是对机械加工的初步认识和对机械加工操作技能的初步掌握的较低要求,而是通过初级金工实习——理论学习——高级金工实习的三个教学环节,特别是高级金工实习环节,既可验证和巩固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知识的掌握,又可使学生获得较高的操作技能,从而实现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掌握和操作技能提高双丰收,也避免了只懂理论而不会操作或会操作而不懂工艺的现象出现。因此,机械师范专业的金工实习应做如下具体改革。

将金工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为3周,主要是传统的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铸工、锻工和焊工等实习,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放在“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之前。通过金工实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机械加工,初步掌握机械加工操作技能,为后续机械专业课的学习,特别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的学习提供认识和实践支撑。为此,理论课教师可以根据以往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对现行的金工实习提出配合理论教学的要求。特别是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需要金工实习的有力帮助。例如,金工实习训练应帮助学生了解工件的三种装夹方式,即直接找正法、画线找正法和夹具装夹法:通过金工实习训练,使学生对车刀的具体结构及五个几何角度的概念、作用及合理选择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阶段时间为3周,安排在第三学年学完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理论课程之后。任务是对车、铣、刨、磨、钳工种的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和强化,验证工艺设计的正确性。方法是:第一周先对第一阶段进行复习,第二周开始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指导教师给出的具体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交指导教师检查认可后加工出实际零件.通过实际零件加工和检验,验证工艺的正确性和操作的正确性。安排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一方面,检验和巩固学生所学工艺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是高级操作技能。

理论课程教学方式改革

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理论课程主要有“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学”。有些学校将“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基础”合为“机械制造基础”。目前,笔者所在学院机械师范专业仍然将“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基础”分成两门课来组织教学。“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的内容特点是以叙述为主,所以仍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由于“机械制造基础”的内容均与实际操作紧密相联,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专门购买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录制出版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声像光盘,光盘中的某些教学内容是现场录制或专门制作的CAI课件,内容很生动,讲解也很清楚。

机械制造技术模块理论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践性非常强,给学生的感觉是抽象、难以理解。虽然机械制造模块里也安排了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但其质量和效果尚未得到足够的保证,使得理论教学非常困难,效果大打折扣。总体印象是理论教学时学生实践知识不够,听得云里雾里:实习时又觉得没有理论支持、不知所以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性和针对性不够,做不到互为支撑、互为促进。另外,根据认知理论,智力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做”来实现。所以,学生要真正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能力,必须通过诸如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来保证。为此,我们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理论教学提出如下几项改革措施。

金工实习为理论教学提供认识支撑改变过去金工实习中单纯而枯燥的操作技能训练,将实习中的操作训练与机械制造工艺知识掌握结合起来,使金工实习为“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

生产实习与理论教学合一,实施现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生产实习不单独设立环节,与理论教学合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可由主讲教师负责统一实施。其目的是使生产实习更具目的性、针对性、指导性。生产实习为理论学习服务,理论学习指导生产实习,这既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提高生产实习的有效性和目的性.根据学生实践经验少而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并行的方式进行。课程中理论性强的部分在课堂上讲.实践性强的内容放在现场教学中讲。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实施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穿插进行。具体各阶段的划分和要求如下:(1)第一阶段是机械制造过程认识实习,以现场教学为主。先粗略介绍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然后带领学生参观机械制造工厂,了解生产的整个过程、工艺过程和各种加工方法,感受企业生产气氛和企业文化。(2)第二阶段是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制定,以理论教学为主。在实习基础上总结概述生产过程、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然后学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3)第三阶段为机床夹具设计,以现场教学为主。现场介绍各类工件的装夹、各类夹的结构,然后回到课堂介绍定位原理、定位误差计算及机床夹具的设计过程、设计准则等理论知识。

以课程设计为载体,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确保培养学生的能力认知科学认为,智力技能的学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信息进入,与学生头脑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出现新的意义构建:第二阶段,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使规则的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第三阶段,程序性知识发展到高级阶段,规则完全支配人的行为,智力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所以,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夹具的设计等知识的巩固和能力培养必须通过“做”来实现,如通过诸如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使规则的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学生学完了工艺规程制定和夹具设计等理论教学内容后就可以安排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可以来自于工厂实际,以便学生所设计的结果与企业实际进行比较,以验证学生设计的正确性或与实际应用的距离:也可以采用教师自拟的典型零件为实例,学生完成其工艺规程或夹具的设计,但必须通过金工实习后一阶段的实习,加工出实际零件或夹具,以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和差距。

提高“机械制造工艺学”课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效果“机械制造工艺学”中有许多概念,学生由于缺乏实践基础,初学时很难理解透彻和掌握。这些较难理解的概念有机械加工工序.调整法加工、工件装夹、基准、定位误差、误差复映等。教师首先应自己理解透彻,同时尽可能采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例如,介绍机械加工工序时,就可以用包饺子的过程来类比:讲解调整法加工时,可以借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多段等长线材或角钢为例,学生就感觉很直观,也很容易理解。

讲好“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是对前述机械加工工艺理论的综合运用,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这一章介绍的是典型零件的加工,其加工工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学好了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对一般零件的加工就有了借鉴的例子,甚至有了模板。所以,教师应讲好这一章内容,学生应学好这一章内容。典型零件主要指轴类零件、套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和齿轮类零件。目前,教材介绍的几种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都是用静态文字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不直观、不生动,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我们采用实际加工过程录像或CAI课件,以“动”的形式加以呈现,再加以旁白,教学效果良好。

机械概论论文第8篇

【关键词】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人工智能

1机械电子工程的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1.1相关概念机械电子工程与传统机械工程的研究方向不同,机械电子工程更侧重于运用信息实现机械系统能量的连接和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融。具体地说,机械电子工程的核心理论依然是传统机械工程中所讲述的定理和概念,但是也更注重与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学科的联系,是一门跨学科发展的新兴学科。基于其跨学科多、综合性强的内涵,机械电子工程这一学科衍生了以下特点:(1)机械电子工程的产品设计依据也和传统的机械工程不同,机械电子工程除了依托机械原理外,还依据电子工程方面的知识设计产品,而传统机械工程设计依据仅仅是机械结构以及理论力学、流体力学等与机械相关的知识。(2)机械电子工程生产产品的设计思想与传统的机械工程有着本质区别。由于其是一门跨专业强的学科,所以在设计产品时,必然要考虑到不同学科原理的运用,在设计时融入其他学科的理论指导。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机械电子工程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学科的相关知识,所以机械电子工程在产品设计时,会考虑更多的问题,设计思想会更加全面和完善。(3)机械电子工程生产出来的产品与传统机械工程不同,由于封装理论的运用,其生产出来的产品一般较小,结构清晰而简单。但每一个模块都由复杂的机械工艺制造而成,所以对设备的精度以及生产者的技术要求较高。1.2发展历程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手工加工、流水线生产以及集成生产三个阶段。手工加工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机械工具的制约,人们主要靠纯手工进行生产活动,工业化水平十分落后,人力成本也限制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这些不利条件也刺激了人们追求更有效率的机械生产的心情,为机械电子工程的出现埋下了伏笔。流水线生产阶段,这一阶段将人力极大地解放出来,通过流水线的运作,可以大规模地生产出标准统一的产品,但是随之而来的不足是,流水线生产模式相同,生产出来的产品差异性不大,不能提供个性化的产品。集成生产阶段,这一阶段运用了大量的机械电子工程的技术,由于制造工艺的提高,这一阶段除了能够大规模地生产产品之外,还能够实现产品的差异化,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2人工智能的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2.1相关概念人工智能是信息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产物,它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融合了电子信息科学、生物学、神经行为学以及心理学等多门学科,也是一门跨专业度较大的新兴学科。较为官方的定义是,人工智能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生物学知识搭建的人工智能系统,实现对人类行为的模仿或者研究的科学。人工智能有两个十分明显的特点,一方面,由于这一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其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依靠较为专业的技术才能保证其有良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科的专业性也决定了人工智能人才的专业性,专业知识过硬、对其余学科有包容性、目光较为长远的人,更适合从事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2.2发展历程人工智能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出现的时间较晚,但由于其特点较为明显且迭代速度较快,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工智能的萌芽阶段。20世纪中期,这一领域的相关学者一起开展了关于机器模拟人工智能的研究,并形成了人工智能最初的模型,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人工智能的正式诞生。第二阶段被称为人工智能的“第一发展期”,这一时期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机器语言的编译,这一工作为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阶段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期,虽然已有前两阶段的理论成果,但是人工智能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学者发现通过前两个阶段的积累还不能给人工智能得到自动化发展,理论的实施还有很多困难。第四阶段是人工智能的“第二发展期”,此时通过对理论知识的仔细研究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人工智能已经可以用于商业并生产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第五阶段是人工智能的平稳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人工智能虽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一直在小步快跑,并形成分布式主体的新的发展模式。

3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随着各学科之间不断融合交互,机械电子工程作为一门跨专业的新兴学科,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影响,并得到良好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3.1人工智能改变了机械电子工程复杂的计算过程机械电子工程在设计到生产的过程中,要经历“建模-论证-生产”这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要进行大量计算,过程比较繁琐。在人工智能出现之后,由于其与计算机科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快速进行大量计算并得出精确结果,将其运用于机械电子工程,则会节省大量计算时间,提升效率。3.2人工智能可以排除机械电子工程生产过程中的诸多故障上文已经提到,机械电子工程的生产需要经过大量计算及论证,这一过程如果只靠人工进行,很容易造成计算错误导致建模失败,从而给整个生产过程带来不良影响。人工智能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及整合,将信息分门别类地归纳和整理,会将计算的错误率大幅度降低,也就避免了后续环节错误和故障的生成。总的来说,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人工智能的运用,机械电子工程完善了自身的系统、提高了自身的生产效率;而人工智能也借助机械电子工程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引起更大的关注,两者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都实现了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浅析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J].山东工业技术.2016(21004):135.

[2]苏远锋.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关系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1):16.

机械概论论文第9篇

关键词:零部件 可靠性 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083-01

1 机械零部件可靠性设计的作用

可靠性设计是指以形成产品可靠性为目标的设计技术,又称概率设计,将外载荷、承受能力、零部件尺寸等各设计参数看作随机性的变量,并服从一定的分布,应用数理统计、概率论与力学理论,综合所有随机因素的影响,得出避免零部件出现破坏概率的相关公式,由此形成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零部件设计,确保零部件的可靠性和结构安全,控制失效的发生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概率设计法的作用体现在两个问题的解决。首先,分析计算根据设计而进行,确定了产品的可靠度;其次,根据任务提出的可靠性指标,确定零部件的参数,从而帮助设计者和生产者对零部件可靠性有清晰明确的了解。

2 机械零部件可靠性优化设计现状

目前,主要使用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还是传统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在设计机械零件时,一般都将零件的强度、应力和安全系数都是当作是单值的,将安全系数与根据实际使用经验规定的某一数值相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就说明零件是安全的。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各参数的随机性,把各个设计参数看成是单一的确定值,因此并不能预测零部件可靠运行的概率,很难与客观实际的最优化方案相符,设计人员也不好把握其设计产品的可靠性。

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作为工具的可靠性设计方法,避开了主观的人为因素在设计过程中的影响,外界条件变化得到了从整体上的把握,设计结果更贴近客观情况。可靠性设计广泛应用在机械零部件可靠性设计的各种问题中,更科学地解决了许多繁琐的传统设计方法有心无力的问题。

3 机械零部件可靠性设计方法

机械零部件可靠性的设计不仅需要的是与时俱进、把脉时代的创新精神,更需要把握零部件质量保证和可靠性优化设计的科学方法。机械零部件可靠性设计是基于传统机械设计以及其他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的,由于机械产品有着千差万别的功能和结构相异之处,因此,机械零部件可靠性的设计方法以及优化方式的选择需要因地制宜。

3.1 权衡与耐环境设计

权衡设计是对可靠性、质量、体积、成本等要素进行综合衡量后,制定出最佳方案的设计方法。耐环境设计也是进行综合考虑的一种优化设计方式,从机械零部件生产之初,就将零部件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可能遭遇的各种环境影响考虑在内,包括运输的碰撞、空气干湿程度对设备的作用、设备保养合理程度等,通过对这些环境因素的分析,在零部件生产用料和生产技艺上加以优化,从而进行保护和保证零部件自身乃至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3.2 预防故障设计法

机械设备的运作是整体性运作,处于完整的串联式系统中。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目标,优化机械设备的可靠性,首先需要优化零部件的可靠性。机械设备的零部件需要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控制,对外购件需要严格把控,标准件和通用件要优先选用。选用之前要对零部件进行分析验证,最大程度利用故障分析成果,以成熟的经验和经过分析验证证实的方案。

3.3 简化与余度设计

简化设计指的是在满足特定功能的条件下,设计应该合理简化,如零部件的数量尽量避免冗余。所谓“多个香炉多只鬼”,越复杂越容易出现错误和故障,可靠性的优化就更无从谈起了。这不仅是可靠性优化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避开故障、提高可靠性的最有效方式。简化意味着减少不必要的部分,而并非依靠少部分超负荷承担大部分的工作,零部件的简化需要从整体着眼,仔细分析零部件的组合与配合的最佳方式。余度设计则是从整体入手,类似于计算机中的备份功能。通过对完成规定功能设置重复的结构、备件等,以防局部故障或失效时,机械设备整体系统依然保存着规定的功能。

3.4 概率设计法

将应力一强度干涉理论作为基础原理支撑,把应力和强度作为服从一定分布的随机变量处理。处理设计对象中与设计有关的参数、变量等部分,成为服从特定的统计规律的随机变量,建立符合可靠性设计标准的概率数学模型,通过概率与数理统计理论和强度理论,得出在给定条件下零部件产生破坏的概率公式,求出在给定的可靠度中零部件的尺寸、寿命等,使其在符合要求并且得出最好的设计参数。这种方法巧妙地填补了常规设计的缺陷,而且较为贴近生产实际。

4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可靠性设计的方法是在传统方法以及旁支方式上得到发展与完善的。成功的机械零部件可靠性优化设计,在把握设计参数的随机性、多参数的设计以及在设计中预测该零部件的可靠度等问题上都有全局性思路的贯穿。想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上占据一席之地,拥有良好的可靠性是我国机械产品生产商努力的大方向,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时,不仅要有创新的思想,还要有科学可靠的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 徐祺祥.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分析—— 介绍FMEA和FTA分析法[J].机械设计与研究,1984(1).

[2] 何周琴.机械零部件可靠性设计之概率设计法[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0(3).

[3] 王新刚,张义民,王宝艳.机械零部件的动态可靠性分析[J].兵工学报,2009(11).

[4] 王正.零部件与系统动态可靠性建模理论与方法[D].东北大学,2007.

[5] 赵淑莹,杨晨升.基于可靠性的机械零部件设计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0(3).

[6] 王新刚.机械零部件时变可靠性稳健优化设计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