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阿拉伯文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0 16:20:56

阿拉伯文化论文

阿拉伯文化论文第1篇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1

一、西班牙文学的创作背景

约1300多年前,在阿方索十世的统治下,卡斯蒂利亚地区流行的文学语言是卡斯蒂利亚语,西班牙文学在这一时期开始萌芽并逐步发展。西班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地理位置较敏感,连续多年遭受其他国家的侵略,战事不断。而也因为他国入侵,不同的民族文化被带到了西班牙,使得西班牙文学主题在东西方各种文化的影响下逐步演变。这一时期,西班牙民间流行着各种通俗简单的诗歌或民谣,无论哪种文学形式,都不约而同地阐述着战争的主题,很多作品都会表达出作者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后来,随着戰争的愈演愈烈,人们对于和平的向往也更加强烈,对于与战争相关的文学作品也更加关注,这些以真实战争为主题的艺术性描写逐步被延伸,而后诞生了具有古典风格的文学形式——谣曲。西班牙人在创作谣曲时会下意识地使用拉丁文学用语、地方方言等,使得谣曲的文学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这就渐渐形成了安达卢西亚阿拉伯诗歌的特点。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和演变,谣曲的用途更加广泛。谣曲中的很多作品都能够直接且深入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并且正处于文化多元化的时期,所以,谣曲具有非常大的信息量,为西班牙文学研究者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源。

时间不断向前推移,西班牙经历了多年战争之后,终于在文艺复兴时期迎来了统一,此时诞生了一种艺术谣曲,在后来的很多年中以主导地位占领着西班牙文学领域。与此同时,我国的活字印刷术、造纸术等也被传入了西班牙,为西班牙文学的发展带去了东方文化。在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下,西班牙人逐步找到了自身民族前进的目标和方向,追本溯源地寻找自身民族文化,而后开创出了具有自身民族风格的文化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二、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文学的影响

1.西班牙文学中的阿拉伯渊源

从某种程度上说,阿拉伯军事入侵西班牙有弊也有利,在统治西班牙的800年间,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阿拉伯文化进行影响和渗透,西班牙文学可能不会出现黄金时代,也可能会出现得非常晚。西班牙的文学内涵及特征具有多元性,其包含了西班牙自身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包含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内涵,其中,阿拉伯文化对其影响最为突出。

西班牙文学的源头——古典谣曲包含了摩尔人、历史、战争、爱情、生活等各种内容,一般是由诗人在四处奔走的过程中进行弘扬和传唱。其中,摩尔谣最开始带有嘲讽、仇恨的主题色彩,后来,西班牙经历了诸国间的纷争之后,同时受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逐渐以人道主义主题色彩活跃于文学领域。到了十六世纪初,艺术谣曲诞生,其诗歌形式同古典谣曲相类似。西班牙谣曲在东方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影响下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演变及发展,后形成了西班牙文学的一种形式。阿拉伯人将阿拉伯文学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卡里莱和笛木乃》《一千零一夜》等文学著作带到了西班牙,这些作品的题材形式、布局结构、创作思路及手法对西班牙文学作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后有更多的阿拉伯文学逐渐被传入西班牙,使得西班牙文学得到滋养。

2.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文学的后期影响

在阿拉伯文化的影响下,西班牙文学得以形成和发展。犹太人将《玛卡梅集》传到伊比利亚半岛,催化了西班牙小说中流浪汉角色的形成,同一时期,也衍生出了以仇恨和嘲讽为主题的摩尔谣。在西班牙文学的黄金时期,小说和谣曲各自绽放光芒且持续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两种形式的巴洛克艺术,但是二者的主题截然不同,一个比较自然随性,更重视整体的和谐感;另外一个更注重原创风格,重视多样变化和夸张手法。两种对比鲜明的艺术风格都有各自的代表作和拥护者,且一出现就在西班牙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在文艺复兴思潮下,西班牙文化走向了大相径庭的道路,其依靠自身多元复杂的理念及全新的审美观,改变了传统的写作手法,在文学领域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并充满生机。

西班牙文化的黄金时期是在16世纪和17世纪,这一时期,西班牙诞生了很多卓越的文学家、艺术家及文学作品。而这一时期,也是西班牙受到战争重创的时期,犹太人、阿拉伯人的入侵让西班牙人民过着生灵涂炭的生活,而与此同时,西班牙文学却因为受到多民族的滋养而绽放异彩,东西方文化对此时乃至后期的西班牙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玛卡梅集》就是西班牙文学受到东西方文化影响的典型作品。除此之外,比较出名的西班牙小说《唐吉坷德》,由“现代小说之父”塞万提斯著作,以阿拉伯民间故事为题材,因神秘曲折的写作手法而闻名于后世,该小说甚至能够并肩《一千零一夜》,由此可见其文学价值之高,同时也表现了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文学的重要影响。

阿拉伯文化论文第2篇

【关键词】阿拉伯语 成语 伊斯兰文化

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特点

纳忠(埃及)的艾哈迈德阿明《阿拉伯的伊斯兰文化史》一书的译者序说写:“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由三种文化的起源和融合,是文化的内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由波斯,希腊,印度,罗马......和其他外国文化。”蔡先生良书中“阿拉伯”的中世纪的伊斯兰文化也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做出了精辟的总结:原住民文化在阿拉伯半岛的贝多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基础,由伊斯兰宗教思想为核心,通过对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一一个独特的庞大的文化系统。

二、阿拉伯成语、谚语中的世俗文化因素的文化划分

(1)阿拉伯游牧文化因素的成语,谚语。显著的游牧文化的特点是游牧生产和游牧的生活方式――的想法,游牧民族的信仰,风俗,习惯和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史的游牧方式反映。阿拉伯的阿拉伯语词汇,语法,修辞的民族语言,沙漠游牧文化。成语,谚语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独特理解,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见解,体现自己的人生哲学,道德规范的行为,社会和历史经验,能够成为民族文化的代表。因此,通过例举,阿拉伯的成语,谚语的部分分析,游牧文化因素包括蒸馏,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了:阿拉伯的成语,谚语中动物的象征和植物。蒙昧时期,阿拉伯半岛由于对一些动植物崇拜的对象。成语,谚语在阿拉伯出现动物的符号,可以在他们的居住环境,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

(2)阿拉伯的成语,谚语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放牧是最重要的生产活动,游牧民族重要的经济和生存的基础。不同的气候直接影响放牧活动。因此,阿拉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细致的观察。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和充满活力的恰如其分的描述了特殊的气候条件。通过对阿拉伯成语,谚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游牧文化因素包含在。

(3)阿拉伯成语、谚语中的部落文化因素。“部落”是原始社会人的社区,在这里,在部落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主张,在时间的传统和价值观的形成构成的部落文化课程都积极认可和支持的部落的所有成员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是部落文化特有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阿拉伯游牧,牧民以血缘为纽带分成几个部落,抵御外来侵略或攻击敌人的部落联盟。部落文化成为阿拉伯独特的文化。通过例举,阿拉伯成语,谚语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文化因素的部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血的复仇:血复仇或血亲复仇是一种原始的古代传统流行于阿拉伯半岛。在野蛮时代阿拉伯的人、部落或部落联盟,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生存,保护自己的利益和部落,他们开发了复仇的勇敢精神。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的真正体现了阿拉伯人“血亲复仇”的精神。

骁勇善战:阿拉伯历史时期的历史充满了战争。在“侠义之风”作为阿拉伯人们模型甚至炫耀和骄傲,战争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心理。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反映了阿拉伯人“骁勇善战”的精神。

赞美机智:德国最著名的木尔齐努比亚王后对国王的故事,以及相关的成语流传下来的。因此,可以在阿拉伯人们看到尊敬的智慧的概念。

忠诚守信:弗兰克,诚实是阿拉伯人特点,重视友谊,崇尚忠诚守信,反对背叛。生活特性和恶劣的生存环境,游牧民族。此外,阿拉伯人重视联盟,抵御自然的威胁和赢得生存所需物品,抵御外侮。部落间的团结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反映了深厚的友谊,对阿拉伯人的态度忠诚。

三、阿拉伯成语与谚语中的伊斯兰宗教文化因素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曾经盛极一时,伊斯兰文化是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伊斯兰教、对伊斯兰文化的了解是必要的。成语,谚语是语言,文化的结晶,客观地反映文化的各个方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在精炼的几千个、上万人现实生活的古阿拉伯的实践后。这些谚语,充分体现了阿拉伯民族的思想,反映了阿拉伯现实,思想道德观念。通过例举一些成语,谚语,可以分析伊斯兰文化因素――从伊斯兰的道德价值观,从新的视角,伊斯兰的方式生活。

阿拉伯文化论文第3篇

关键词: 阿拉伯国家 青少年 心理成长

一、阿拉伯国家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社会背景

1.阿拉伯国家的概况。

阿拉伯国家一般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国家分别是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伊拉克、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索马里、吉布堤、毛里塔尼亚、科摩罗群岛等22个地处亚非北非的国家,总面积约1400多万平方公里。在这22个阿拉伯国家中,既有以盛产石油闻名世界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国家,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埃及、叙利亚等,更有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伊拉克、黎巴嫩等。今天的阿拉伯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社会,居住着若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和不同习俗的群体,但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两个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现象。

阿拉伯国家人口总数约1.5亿。其中青少年所占比重为最大,差不多一半的人口为低于15岁的青少年。①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青少年时期,正是中学生的“过渡时期”,或称“危险年龄”。这时期青少年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这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影响阿拉伯国家青少年心理成长的主要因素。

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情况尽管各有特点,但是22个国家表现出诸多共性,这些共性对于阿拉伯国家青少年的成长,尤其是其心理成长及其道德观的形成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1)宗教色彩浓厚的社会环境。阿拉伯国家中的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是一入世而非出世的宗教,它影响着阿拉伯穆斯林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果对宗教经典教义进行断章取义的理解方式,必会导致走向歧途。因此,阿拉伯国家较浓的宗教气氛对其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男性占主导的家庭关系。家是社会的缩形,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如同家庭成员,家庭关系直接影响了其青少年成员的成长。希沙姆・沙尔比博士在其著作《阿拉伯社会研究绪论》中指出:阿拉伯社会的家庭中,父亲是一家之主,儿子应继承父亲的权威,要为家庭牺牲。母亲主要承担操持家务的工作,女儿是家庭负担。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阿拉伯社会中男女有别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家庭中的男性却承认女性在家庭关系中的明显作用。②尽管自20世纪中期以来,阿拉伯社会女性地位已有显著提高,但在社会中长期的男性主导地位对阿拉伯国家男女青少年的心理成长有着显而易见的影响。

(3)传统与现代化的二元对立与统一。阿拉伯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其传统积淀十分深厚,“以‘认一论’为核心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宣扬‘敬主顺圣’、‘和平中正’的人文精神和‘敬主爱人’、‘乐善好施’、‘劝善戒恶’、‘诚实坚韧’等伦理思想”。③然而,自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开始,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便对阿拉伯国家实行了长期的托管、殖民统治,这期间传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冲击。进入20世纪,当阿拉伯各国相继争取独立之时,又面临着稳定社会、发展自身,应对全球化及现代化的挑战。阿拉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也必然受到传统与现代化这一矛盾的影响,而如何理解自身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成为影响阿拉伯国家青少年心理成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4)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对于青少年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纵观阿拉伯世界,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比比皆是:阿以冲突的前线巴勒斯坦,教派冲突激化的伊拉克、黎巴嫩,内部冲突不断的苏丹、索马里、科摩罗,受美国制裁的利比亚、叙利亚,就算是在相对较稳定的沙特阿拉伯、埃及、约旦等国,也都先后遭受过恐怖组织的袭击。战争、动乱在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过程中留下一道抹不去的阴影。

二、阿拉伯国家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特点

从上文提出的影响阿拉伯国家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原因中,不难发现,阿拉伯国家青少年在其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具有以下几类问题:

1.逆反心理日益严重。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说他们特殊是因为青少年正处于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转化过渡时期,他们的思想、行为已由幼年的依赖心理变得相对独立、成熟。但是青少年毕竟缺乏社会经验,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模仿、独断、逆反心理悄然而生。

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有发生,但青少年时期逆反心里是最重的。这主要是青少年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与家长、教师对他们不合实际的角色期待发生激烈冲突所致。

青少年在体力、脑容量等生理指标方面,已接近或达到成人的水平。一种“长大了“的感觉,使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但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又相对不足,遇事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这种反差易形成心理上的不适和矛盾。家长、学校、社会对青少年在青春期表现出来的那种逆反心理和追求独立的个性,未加以重视或理解,学校内许多形式主义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由于缺乏新鲜感和启发性,也常常引起学生的反感和不合作,引发并助长了逆反心理。而家长对于青少年的逆反心理采取的措施就是一味地限制和束缚,却又不说明为什么不能做的理由,结果适得其反。

阿拉伯国家的青少年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逆反心理现象。2005年年初,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了阿拉伯青少年未来发展研讨会,近20个阿拉伯国家的几十名政府官员、教育界专家及有关代表出席,他们讨论了阿拉伯青少年眼下遇到的问题,主流观点认为,新生的一代正在对传统文化逐渐疏远和陌生,厌学情绪、违规、违法等行为较明显④。

例如,阿拉伯国家的青少年中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学生上课迟到、缺勤现象较严重。在埃及、叙利亚、科威特、卡塔尔等国家,有时,学校规定开课时间过去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后,教室里的学生仍寥寥无几,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感到反感。这些课程主要集中在经典文学、语言语法等。进而引发了令阿拉伯教育界担忧的另一个问题,即经典作品受青少年冷落,阿拉伯语普通话普及率降低。埃及知名作家、1988年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作品,被阿拉伯青少年认为已经过时、作品年代过于久远。另一方面,阿拉伯语分为普通话和方言两类,普通话被认为是《古兰经》的语言,是标准的阿拉伯语。然而,一部分阿拉伯青少年厌学普通话,觉得方言更简单,导致马格里布地区(利比亚、毛里塔尼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的阿拉伯中学生同海湾国家(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阿曼、科威特)的阿拉伯中学生交流时使用方言导致相互听不明白,交流失败,尽管他们说的都是“阿拉伯语”。

2.盲目崇拜西方。

瑞士日内瓦大学,阿拉伯―伊斯兰研究教授法伊兹・阿希玛维博士在一次访问中说:“生活在欧洲国家、处于青春期的穆斯林青少年,他们大多数比他们在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中的同龄穆斯林青少年更严格地坚守伊斯兰,最好的例子是,当我到埃及访问时,我对埃及的青少年穆斯林盲从所有西方传统,以及他们对西方时髦新款服装等事物的追求着实让我大吃一惊。”⑤固然法伊兹博士的话语中略有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如今,在阿拉伯诸多国家中,青少年受西方文化影响颇深,以至出现了“西方的一切都比本国好”的不正确思想。阿拉伯国家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如何在保持民族传统的同时建设现代化,不仅是阿拉伯青少年面临的挑战,更是阿拉伯社会、阿拉伯民族面临的挑战。而在科威特、阿联酋这些受欧美经济、文化影响较深的阿拉伯国家,其很多青少年都是从西方国家留学回国的学生,他们对于自己的身份一直处于一个很模糊的状态,对于自己的归属感也感到彷徨与迷茫,以至于他们盲目崇拜西方的物质文化。

3.自满或自卑情绪。

阿拉伯社会中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也深深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男性青少年心理成长过程中,会受到父亲、兄弟的影响,易产生自满自大的情绪。而女性青少年则会受到母亲、姐妹的影响,易产生自卑情绪。我们经常说,阅读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可以了解其社会情况、文化背景。因此,阅读阿拉伯民族的文学作品,不难发现它们或多或少地反应了阿拉伯国家确实存在青少年自满或自卑情绪这一现象。例如,在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三部曲》中,大儿子亚辛盲目崇拜其父的不良生活作风,以效仿父亲的所作所为为荣,十分自大;而家中的女子则因受母亲的影响,在家操持家务,甚至连吃饭都是等家中的男性用餐完毕后才敢坐上桌台。诸如此类的描写在诸多阿拉伯国家的小说中均有体现,如阿尔及利亚阿哈拉姆・穆斯塔哈尼的《肉体的记忆》、叙利亚海达尔・海达尔的《海藻宴》等,在此不再赘述。

4.极端主义。

进入20世纪后半叶,阿拉伯国家的极端主义开始滋生,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开始抬头,这一现象现已经逐渐出现在阿拉伯部分国家青少年中间。由于民族、历史等方面的原因,阿拉伯部分国家或地区局势较不稳定。导致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武装人员年龄出现低龄化现象,如伊拉克的民兵组织、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组织,以及苏丹南部、索马里等地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保障,使得极端主义,甚至恐怖主义在他们中间生根发芽,这一部分青少年并未能很好地理解宗教经典的原意,而是断章取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暴力将有可能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渗透到阿拉伯国家少数青少年的观念之中,把使用暴力看作理所当然的事,甚至崇尚暴力,他们中的部分人认为,武力能代表一切,武力能解决一切,学会了用“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方法,用极端的方式解决一切矛盾冲突。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青少年人性异化,人格上的不健全,形成了暴戾凶残的个性,丧失了行为的自控能力。

三、阿拉伯国家对青少年心理成长问题采取的措施

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有潜力、最有作为的群体,是社会发展最有生气的动力,他们的道德状况敏锐地反映着社会伦理的发展方向。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心理能否健康成长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决定了国家未来发展的动脉。

阿拉伯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应正确引导青少年理解宗教经典,需要引导他们看到本民族优秀的传统,也应善于吸收西方文明中适应本民族发展的精华,应淡化阿拉伯人的好斗尚武精神、部落偏执情绪⑥。要有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不应傲视西方文明,因为这会导致盲目排外。⑦应教育青少年要较好地处理传统与改革的关系,“打破传统并不意味着割裂与阿拉伯过去、传统的关系,而是意味着以其自身的工具超越过去,在打破传统的过程中,应当强调,真理并不存在于头脑中,而在于实践中。真正有活力的实践,是通向改变世界道路的实践,正确的理论是旨在改变的实践意识”。⑧

近年来,阿拉伯国家各界对青少年心理成长越发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建立文化中心。

代表有位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阿布・扎比文化中心,位于突尼斯的阿拉伯教科文组织总部等。这些文化中心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系列影音资料,如阿布・扎比文化中心将一系列阿拉伯及世界各国经典文学作品制作成阿拉伯普通话有声书,低价或免费提供给青少年,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缓解他们的厌学心理,引导他们正确学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2.加强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谢赫・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殿下强调:“和平共处”的思想,提出要引导阿拉伯人民,尤其是青年和儿童意识到“尊重他人的宗教和信仰,这样他人才能尊重我们的宗教和信仰,我们肩头的责任要求我们向他人展示一幅关于我们宗教的美丽图画,通过我们与他人的接触及和平、安宁、互动的友好共处,来达到人类发展的共同需要。”⑨殿下的这番话也道出了阿拉伯国家现今的一个现状,即强调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宣扬的“敬主顺圣”、“和平中正”的人文精神和“敬主爱人”、“乐善好施”、“劝善戒恶”、“诚实坚韧”等伦理思想,在各级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更好地引导阿拉伯青少年理解本民族文化、宗教及社会。同时强调塑造和提升教师人格,以身作则。此外,阿拉伯各国正在逐步提高妇女地位,妇女参加社会各项工作,开始同男子享有同样的权利。这不仅有助于男女青少年增强男女平等的意识,也对减少自满或自卑情绪起到一定作用。

3.强化媒体的作用。

阿拉伯国家媒体发展速度较快,卫星电视普及较广。因此,阿拉伯国家通过强化媒体的作用,用青少年日常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手段来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无论是在电视台、电台还是报纸、网络等媒体手段,都开设有关青少年的节目,如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专门开设半岛儿童台,全部节目均使用阿拉伯语普通话制作,以提高青少年学习普通话的兴趣。突尼斯电视台开设“儿童与社会”节目,邀请青少年做嘉宾,同主持人一起探讨年轻一代最关心的话题或问题。在伦敦出版的《生活报》(阿联酋投资,用阿拉伯语出版),科威特“海湾之声”电台等都专设有关青少年成长的栏目。

4.开设心理咨询服务。

部分阿拉伯国家,如科威特、巴林、约旦、突尼斯、卡塔尔、埃及等,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聘请该领域的专家定期给青少年学生授课,学生也可以匿名向专家求诊。

四、结语

青少年心理成长已成为阿拉伯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有潜力、最有作为的群体,是社会发展最有生气的动力,他们的道德状况敏锐地反映着社会伦理的发展方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更是社会这个大家庭的必需品。当然,阿拉伯国家中也存在诸多因素,限制了其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发展。

但总的来说,阿拉伯社会已开始意识到只有在社会上全面形成关心和支持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良好风气,消除种种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才能更好地帮助其青少年积极成长。阿拉伯社会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同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取得了一定成绩。而我们通过了解其他民族、社会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特点及其原因,借鉴其优秀经验也有助于更好地发展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事业。

注释:

①阿拉伯国家联盟网站.省略.

②希沙姆・沙尔比.阿拉伯社会研究序论.贝鲁特先驱出版社,1991年.

③吴雁.博士论文.中庸与调和―儒家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比较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馆藏.

④“拉伯青少年未来发展研讨会”.生活报.省略,2005年1月4日.

⑤萨布希・穆贾希德.信仰、家庭保护着西方穆斯林青年.省略,2007年2月21日.

⑥贾比尔・阿斯福尔.反对部落偏执》,阿拉伯文化中心出版社,2001年.

⑦希沙姆・沙尔比.阿拉伯社会研究序论.贝鲁特先驱出版社,1991年.

⑧阿杜尼斯.稳定与变化.贝鲁特回归出版社,2000年.

⑨・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著.张宏等译.我的构想――迎接挑战,追求卓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参考文献:

[1]邵传烈.漫话道德与修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2]朱振宗.谈青少年道德教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3]希沙姆・沙尔比.阿拉伯社会研究序论.贝鲁特先驱出版社,1991年.

[4]贾比尔・阿斯福尔.反对部落偏执.阿拉伯文化中心出版社,2001年.

[5]阿杜尼斯.稳定与变化.贝鲁特回归出版社,2000年.

[6]・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著.张宏等译.我的构想――迎接挑战,追求卓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7]纳吉布・马哈福兹.《宫间街》.《怡心园》.《思慕宫》.三部曲.黎巴嫩卡莱姆出版社,1973年.

[8]海达尔・海达尔.海藻宴.叙利亚玫瑰出版社,2000年.

阿拉伯文化论文第4篇

关键词:萨提·胡斯里;阿拉伯民族主义;伊斯兰教

在20世纪中东阿拉伯世界政治意识形态演变过程中,一直交织着现代政治思想(民族主义)与传统意识形态(伊斯兰教)的矛盾。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的意识形态根源之一就在于回应民族主义的挑战。因此,考察阿拉伯世界的民族主义对伊斯兰教的态度,对于深刻认识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的根源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考察阿拉伯世界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的关系,既需要研究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的关系,也要分析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的关系,还要分析伊斯兰教对民族主义所做出的反应。也曾专文研究过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对民族主义的思想挑战。而本文的目的则是通过研究着名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家萨提·胡斯里的思想,从一个侧面分析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与伊斯兰教的关系,这也是笔者近年来所从事的“中东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关系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萨提·胡斯里(Sati al—Husri,1882一1968)出生于也门的一个叙利亚人家庭,是着名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家,人称“阿拉伯民族主义精神之父”。他毕生致力于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和阿拉伯统一的政治实践。他早年曾在法国、瑞士、比利时学习,并与青年土耳其党人建立联系,受到了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熏陶。“卢梭、勒南以及赫尔德的文化语言和历史观,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赫尔德和费希特还对他的民族主义理论,起了直接的作用。”一战期间,他曾供职于奥斯曼帝国的教育部。1921年,胡斯里追随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从事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思想研究与实践活动,其思想主要集中在大量的演讲之中。二战期间的1941年,伊拉克发生政变,胡斯里被逐出伊拉克。1947年胡斯里在埃及参加阿拉伯国家联盟工作,并担任阿盟文化部长。1953年他领导创立了阿盟的“阿拉伯进步研究所”,因出版大量着作而被人们称为“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哲学家”、“阿拉伯的费希特”。他于1966年离开埃及回到伊拉克,1968年病逝。萨提·胡斯里一生着作甚丰,主要包括:《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评论集》(1944年开罗版);《新作集》(1948年贝鲁特版);《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评论与演讲集》(1951年开罗版):《论民族主义的起源》(1951年开罗版);《阿拉伯主义第一》(1955年贝鲁特版);《保卫阿拉伯主义》(1956年贝鲁特版);《阿拉伯主义及其主角与对手之间》(1957年贝鲁特版)以及《何谓民族主义?》(1959年贝鲁特版)等。

在民族观方面,胡斯里认为每一个独立的人类共同体和社会集团都需要有不同的社会契约机制,而作为一个民族,“最强有力、最有效的纽带是由共同语言和共同历史形态所推导的民族纽带”。由此可见,在胡斯里看来,共同语言和共同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构成要素。他强调,“共同语言存则民族存,共同语言亡则民族亡”,语言是“民族的灵魂和最重要的因素。它甚至是社会集团各成员之间最重要的非物质的链条……因为它是交往的工具,民族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他们不讲共同的语言,它们之间分离的基础也在于此。”胡斯里还认为历史传统对于民族而言同样重要。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忘记历史传统和忘记民族语言,对于各民族都是可悲的。历史传统和语言的复兴,是一个被压迫民族复兴的开始。历史传统和语言的共同点就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意识。”“一个只保持自己语言而忘记了自己历史的民族,就如同生活在一个无意识的国家之中。”总之,胡斯里认为历史和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征服者千方百计地消灭被征服民族历史传统和语言的动机也正在于此。在胡斯里的民族观中,共同语言和共同历史是民族的主要构成因素和民族主义的基础。他认为:“语言是民族的灵魂和生命,而历史是民族的意识和记忆;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在于它有共同的语言和历史;共同历史和语言的作用在于保证一个民族潜在觉悟的复苏;历史和语言的结合,导致了民族在感情、目的、痛苦、希望和文化方面的融汇。”胡斯里认为,血缘、经济生活、地域、宗教等并不是构成民族的主要因素,他指出:“无论如何,共同的血统不应当成为任何关于民族定义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共同的历史来替代更为合适。共同的历史在形成这种精神关系和创造广泛流传、有关共同血缘的神话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

在民族主义观方面,胡斯里把民族主义理解为个人对民族国家怀有高度忠诚的心理状态。他认为,在世界历史上,19世纪是民族主义的时代,是多民族帝国奥地利、沙皇俄国、奥斯曼帝国解体和民族国家开始出现的时代。19世纪对世界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是德国和意大利的民族统一运动,这导致了德国、意大利和一系列东南欧国家的出现。他在一系列演讲中都详尽阐述了中欧和东南欧国家出现的历史意义。胡斯里把19世纪看作民族主义的时代,而不把16、17世纪西欧民族国家的建立考虑在内,是有失偏颇的。但胡斯里之所以重视意大利和德国的民族统一运动,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借鉴它们统一的经验,促进阿拉伯民族的统一运动。他指出,19世纪与以前历史的区别在于“民族思想是19世纪以来民族国家最重要的因素”,“19世纪以前的爱国主义意味着爱国王和王国……当另一个时期一个地区被另一个王国吞并了……该地区的人民就改变了他们的爱国主义……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相信国王是以上帝的名义进行统治的,而他们的可变性完全是上帝的愿望。19世纪以来,这个信仰消失了,一个新的局势被创造出来。民族思想现在在民族国家的建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结论是:“19世纪是民族主义的世纪,但这种民族主义仅限于欧洲。因此,20世纪将是全世界人民的民族主义的世纪。”胡斯里敏感而又正确地意识到了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是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比较清醒地看到了民族国家忠诚正日益取代宗教忠诚和王朝忠诚而成为国家政治认同形式的历史走向。这种观点与西方历史学家波拉德(Pollard)的观点有相似之处,波拉德就曾经指出“古代的历史在本质上是城邦国家的历史,中世纪的历史是普世性世界帝国的历史,而现代历史是民族国家的历史”。

在民族、民族主义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上,萨提·胡斯里把语言和历史作为民族和民族主义的

基础与构成要素,反对把宗教作为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基础。研究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学者巴塞姆·梯比(Bassam Tibi)指出,胡斯里认为只有语言和历史才是社会群体的基础,拒绝把宗教视为社会群体的基础,因为宗教实践通常是由一种语言完成的,因此宗教与语言进而与民族之间的密切关系只能承认一种可能性,即“民族宗教”。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犹太教对于维系四处漂泊的犹太民族存在是成功的,而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这些世界性的宗教都是失败的。胡斯里的观点所蕴涵的逻辑是,一旦一种宗教超越了民族的界限而从民族宗教变成世界宗教,宗教作为民族纽带的功能也便随之丧失,而伊斯兰教早已从阿拉伯民族的宗教变成一种超国家、超民族的世界宗教,因此也便无法充当阿拉伯民族联系的纽带。他的结论是:“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历史是民族和民族主义形成的基础。二者的统一产生共同的情感、目标、痛苦、希望和文化。……无论如何,宗教、国家、共同的经济生活或者共同的地域都不是民族的基本要素……简言之,语言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灵魂,而历史则是民族共同意识的纪录。”胡斯里关于民族构成要素的理论是值得推敲的,甚至存在着许多偏差,但他否定将伊斯兰教作为阿拉伯民族构成要素的思想意向却是显而易见的。

胡斯里不仅提出了自己关于民族和民族主义的思想,而且系统提出了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政治主张,并论证了阿拉伯统一与伊斯兰统一的关系。他坚决反对泛伊斯兰主义和地区民族主义,同时坚决主张阿拉伯民族主义,他在强调阿拉伯民族存在客观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阿拉伯统一的政治主张,并且反对埃及和叙利亚的地区民族主义,主张埃及属于阿拉伯民族,并且理应成为阿拉伯民族复兴的领袖。胡斯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政治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阿拉伯民族是客观存在的,阿拉伯民族的分裂是帝国主义占领和人为划分的产物。他认为,“构成民族的基本要素是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历史以及由此产生的共同的情感与性格、共同的希望与哀乐。毫无疑问所有讲阿拉伯语的人,所有阿拉伯地区的人,他们都具有这些基本要素,因此构成一个民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坚信阿拉伯祖国从大西洋延伸到阿拉伯湾和托罗斯山脉,包括所有讲阿拉伯语的地区。”他认为阿拉伯民族之所以四分五裂,并不是由于阿拉伯人的分歧和利害冲突,而是根据“暴虐的占领者的意愿”和帝国主义的协议造成的,“该地区现有大小国家都是帝国主义国家在其统治期间争夺、妥协、瓜分的产物。隔开这些现有政治单位的边界无非是帝国主义国家确定势力范围、瓜分战利品时划定的界线。”他据此提出了反对西方殖民主义的思想:“我们反对英国和法国,我们反抗那些控制并试图征服我们祖国的人。”

其次,阿拉伯民族应该而且也能够建立统一的国家。胡斯里主张,“为了造就一个现代化的强大的民族,恢复其失去的光荣,跻身先进民族的行列,我们应该努力使阿拉伯地区统一起来。”“我坚决认为,为了扞卫阿拉伯人民的生存,阿拉伯统一是必要的。我也认为,对于有漫长历史的阿拉伯民族的生命而言,它的统一是自然的。”他指出,“阿拉伯统一思想已经历幻想阶段、渴望阶段,进入了实施阶段。”他认为在此过程中,阿拉伯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克服了重重障碍,尤其是许多阿拉伯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赶走了外国军队,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也日益深入人心,这一切都为实现阿拉伯统一准备了条件。他对完成和实现阿拉伯统一充满了信心,称“我坚决相信,真正的泛阿拉伯主义精神必将冲垮一切障碍,在各个领域取得最后的、决定性的胜利。”

再次,胡斯里反对地区民族主义,特别强调埃及是阿拉伯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当阿拉伯民族复兴的领袖。反对地区民族主义、主张泛阿拉伯民族主义是胡斯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埃及,民族主义的代表人物阿赫马德·阿拉比、穆罕默德·法里德、塔塔·侯赛因等人,或坚持泛伊斯兰主义,或主张西方的自由民族主义,但无不强调埃及自身的民族特色以及法老文化,他们都成了胡斯里抨击的对象。他撰写了许多文章,发表了许多演讲批判埃及民族主义,认为埃及自由民族主义者相信能够创造独立的埃及民族,完全是一种虚幻意识,他认为“埃及与其他阿拉伯国家有1200多年共同的历史,只有最近一个世纪左右才囿于现有的边界内。”“埃及与其他阿拉伯国家语言相同,文化相同,又有如此长的共同历史,更不用说有共同的利害关系,直接的地理联系……,故埃及人民像伊拉克人民、叙利亚人民、希贾兹人民、突尼斯人民一样,是阿拉伯人民。”埃及无可置疑地属于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无论历史与文化都是如此。”他认为尽管埃及与非洲、地中海、法老、伊斯兰等地理环境和文化有特殊的联系,但都不能否定埃及的阿拉伯属性。他认为非洲仅仅是一种地理归属而不是政治归属,地中海是法国霸权主义的神话,法老文化是古代文化,而近代的埃及文化显然是阿拉伯文化。埃及也不是纯粹的伊斯兰国家,因为埃及有数百万基督徒,因此只有阿拉伯属性才是埃及的民族与文化特征。既然埃及属于阿拉伯国家,而且在政治上最强大、在文化上最发达、在经济上最富裕,地处亚非两大洲的交汇之处,因此埃及理应承担起阿拉伯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值得一提的是,胡斯里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对于战后纳赛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阿拉伯民族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的关系问题上,胡斯里提出了反对泛伊斯兰主义的“穆斯林统一”,倡导“阿拉伯统一”的政治主张,实际上也就是以泛阿拉伯主义取代泛伊斯兰主义。

泛伊斯兰主义是近代以来伊斯兰世界面对西方殖民侵略产生的一种社会思潮,代表人物首推伊斯兰改革主义的着名思想家阿富汗尼,其宗旨和目标是建立一个伊斯兰的“联合政府”,包括什叶派的伊朗在内,团结在伊斯兰哈里发的周围,通过伊斯兰联盟抵制欧洲对伊斯兰世界的侵略和干涉。阿富汗尼将泛伊斯兰主义的宗旨确定为:以《古兰经》为伊斯兰民族的指南和向导,沿着先知穆罕默德的足迹,继承四大哈里发的传统,在统一的伊斯兰民族之间建立公正、安全和自由,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伊斯兰政府,作为所有伊斯兰人民的领导核心,广泛实施伊斯兰教化,追踪先人哈里发的足迹,恢复伊斯兰昔日的荣耀,让伊斯兰的旗帜飘扬在整个伊斯兰世界的领土上。”泛伊斯兰主义在近代的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曾一度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当泛伊斯兰主义沦为奥斯曼帝国推行****统治和泛突厥主义的工具时,引起了阿拉伯民族对泛伊斯兰主义的反感,并遭到了日益崛起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批判。

对泛伊斯兰主义和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关系作出最系统论述的是萨提·胡斯里,“如何处理阿拉伯统一和伊斯兰统一,如何解决泛阿拉伯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的关系,一直是胡斯里着力解决的问题,他在同塔哈·侯赛因的争论中,已把伊斯兰现代主义者反对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问题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并竭力证明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并不矛盾”。胡斯里关于泛阿拉伯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关系的理论是在分析和批判“泛伊斯兰主义精神之父”——阿富汗尼

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因为“为阿富汗尼创立的泛伊斯兰主义作为对殖民主义的政治和宗教反应构成了伊斯兰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武器”,胡斯里之所以与泛伊斯兰主义进行争论,在于“他看到了泛伊斯兰主义对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挑战”。在如何区分和处理阿拉伯民族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阿拉伯统一与穆斯林统一关系的问题上,胡斯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一,胡斯里反对阿富汗尼关于宗教共同体优于民族共同体的观点,对“乌玛”进行了现代的民族化的理解,为阿拉伯民族主义超越泛伊斯兰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按照阿富汗尼的观点,人类由不同的共同体构成,每一个共同体都“像个生物有机体,有其特有的架构,直接取决于其独有的灵魂,因此每一个共同体就像每一个人一样,它的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它的命运、幸运与不幸都不同于其他的共同体”。阿富汗尼区分了以宗教为纽带联系和以民族为纽带联系的两种社会组织形式,并认为宗教纽带优于民族纽带。对于穆斯林而言,伊斯兰教构成了比任何民族联系都更为不可分割的文化基础。从伊斯兰教产生以来至今,穆斯林的历史表明穆斯林对宗教纽带的认同超过了对任何种族关系和民族集团团结的认同,这也正是土耳其人和伊朗人并不反对阿拉伯人统治的原因所在。尽管阿富汗尼也承认民族的存在,但他通常都强调,对于穆斯林而言,只有伊斯兰教才能构成民族的根基,历史已经证明伊斯兰教是优于其他任何纽带的联系方式。因为在伊斯兰史前时期阿拉伯人不能产生高级的文化运动,也不能以共同的阿拉伯认同为基础完成统一,只有伊斯兰教“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阿拉伯民族从残暴、野蛮的原始种族提升到智慧和文明的高级水平”。

如前所述,胡斯里坚持以语言和历史作为民族联系纽带和构成要素,主张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高于一切,他所着眼的是阿拉伯民族的统一,而不是伊斯兰世界的穆斯林统一。胡斯里在理论上反对阿富汗尼关于“乌玛”的观点:阿富汗尼提出的“乌玛”是宗教共同体,而胡斯里则认为“乌玛”是一个民族文化共同体;阿富汗尼认为“乌玛”来源于神的意志,而胡斯里则认为“乌玛”是一个自主的实体。从中不难看出,胡斯里对传统伊斯兰政治文化中的“乌玛”概念进行了比较现代的理解,他所理解的“乌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信仰为基础的宗教共同体,而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共同体。“它是一个起源于欧洲思想的现代术语,尽管它仍然与伊斯兰教乌玛概念的界定具有一定的亲和性……它的运用对于阿拉伯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胡斯里对“乌玛”所作的民族化的理解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伊斯兰教和现代泛伊斯兰主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所作的“宗教共同体”的理解。这在胡斯里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即胡斯里开始明确主张以现代的民族认同超越传统的宗教认同。他指出,“‘阿拉伯家园’(The land of the Arabs)并不仅仅限于阿拉伯半岛……每个将阿拉伯语言作为居民语言形式的阿拉伯国家都是这个家园的一部分。”“所有与阿拉伯国家相联系并且操阿拉伯语言的人,无论他作为公民的国家官方名称如何,宗教信仰如何、祖先与家族历史如何……都是一个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是一个单一的乌玛(a single Umma):埃及人、伊拉克人、马格里布人都是这个单一乌玛一一阿拉伯乌玛的人民和分支。”“阿拉伯主义……不仅是令人惊叹的过去的繁荣,而且是即将为‘阿拉伯国家联邦’(United Arab State)产生所证明的光辉未来的起点,同时也是复兴的‘阿拉伯乌玛’(Arab Umma)通向伟大的科学与文明巅峰的开始”。

第二,胡斯里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批判了作为奥斯曼帝国统治工具的泛伊斯兰主义及其向泛突厥主义的蜕变。

胡斯里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观点并不局限在理论方面,而是从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为奥斯曼帝国所利用的泛伊斯兰主义已经完全变成帝国****统治的工具,逐渐蜕变为泛突厥主义而丧失了伊斯兰教的内容,并且引起了阿拉伯人对青年土耳其党人的怀疑和不满,这也恰恰构成阿拉伯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在胡斯里看来,1909年泛都兰主义的兴起是一个历史分界线,从此开始,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失去了它的伊斯兰教内容,而走向了对阿拉伯人‘土耳其化’的转变,这就是中东新月地带和阿拉伯半岛兴起的阿拉伯民族运动新高潮的根本原因。”胡斯里的分析不无道理,因为20世纪初期阿拉伯民族主义发展的直接原因正是以下三个因素:青年土耳其党人的民族沙文主义政策;奥斯曼帝国的残暴政策;协约国对阿拉伯人脱离奥斯曼帝国的支持和鼓励政策。胡斯里意欲说明的是,奥斯曼帝国作为伊斯兰国家的政府,一方面其残暴的****统治引起了帝国内各民族的反对,而青年土耳其人的“土耳其化”的政策使奥斯曼帝国失去了伊斯兰教的内容,泛伊斯兰主义不仅已经成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工具,而且由于帝国内各民族的独立与自治运动失去了存在的现实可能性。因此胡斯里对奥斯曼帝国利用阿富汗尼的泛伊斯兰主义作为统治工具的意图坚决反对,而对1916年的阿拉伯民族起义以及1918年起义后建立的大叙利亚阿拉伯国家做出了高度的评价,认为1916年的阿拉伯民族起义标志着阿拉伯民族的觉醒和政治觉悟水平的提高,而后者的重要意义在于建立了第一个阿拉伯民族国家。

胡斯里在反对泛伊斯兰主义,主张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同时还对阿拉伯统一与穆斯林统一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且得出了阿拉伯统一优于和高于穆斯林统一的观点。胡斯里认为当时的社会舆论非常关心穆斯林统一和阿拉伯统一的关系,关于二者的关系问题,胡斯里以设问的形式列举了主张穆斯林统一的人们所提出的诸多问题:“为什么你对阿拉伯统一感兴趣?为什么你忽视了穆斯林统一?难道你看不到穆斯林统一远远高于阿拉伯统一的目标,穆斯林统一的力量远远大于阿拉伯统一的力量?难道你不同意东方宗教感情远远高于民族情感吗?为什么你希望我们把精力耗费在虚弱的民族情感之上而忽视强大的宗教感情呢?你相信语言的多样化能够阻碍穆斯林统一吗?难道你没有发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共济会和其他制度把不同语言、种族、国家和气候中的人们统一在一起吗?难道你没有发现上述差别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阻碍产生源于相互接近、为一个计划和信念协商的共识吗?难道你不知道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的每一个穆斯林都相信印度、日本和欧洲的穆斯林都是和他们并肩生活的兄弟吗?”针对上述问题胡斯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了阿拉伯统一优于穆斯林统一的原因所在:

(1)胡斯里指出阿拉伯统一的实现更具有现实可能性,实现的难度小于穆斯林统一的实现,而且阿拉伯统一是实现穆斯林统一的基础。

胡斯里面对人们的诘难,他首先进行了反问,指出“穆斯林统一和阿拉伯统一可以进行如下比较:穆斯林统一是一个可以付诸实施的理想愿望,还是一个无法实现的乌托邦呢?假如选择前者,穆斯林统一的实现比阿拉伯统一的实现是容易还是更为困难呢?(阿拉伯统一和穆斯林统一)这两个方案中的其中一个一定排斥另一个吗?有办法在不实现阿拉伯统一的情况下实现穆斯林统一吗?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加以思考和分析,我们就会清楚地界定穆斯林统一和阿拉伯统一的含义,并且澄清对这两个术语理解的模糊性。”

胡斯里进一步分析指出,阿拉伯统一的实现毫无疑问需要一个所有阿拉伯国家政治联盟的出现,而穆斯林统一的实现需要一个所有穆斯林国家政治联盟的出现。众所周知,穆斯林世界包括阿拉伯国家、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的一部分、东南亚和中亚,还没有考虑到欧洲和亚洲的分散的穆斯林,例如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波兰、日本、中国。“任何了解这些事实并且洞察穆斯林世界地图的人,任何注意到阿拉伯世界在穆斯林世界位置的人都将得出结论:阿拉伯统一的实现远比穆斯林统一的实现容易,而后者则不可能实现,即便能够实现,也除非先实现阿拉伯统一。”“任何理智清醒的人都不可能相信把土耳其人、阿拉伯人、马来人、黑人统一在一起而又否认阿拉伯统一的可能性”。“穆斯林统一理想固然比阿拉伯统一更加包容、广泛,但是不推动阿拉伯统一就不可能推动穆斯林统一。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任何反对阿拉伯统一的人同时也在反对穆斯林统一。”因此,胡斯里的结论是阿拉伯统一不仅比穆斯林统一更具有现实可能性,而且是穆斯林统一的前提条件,这在逻辑上是合理的。

(2)胡斯里指出通过历史回顾可以发现,利用宗教所完成政治统一十分有限,随着时代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宗教已经难以完成政治统一的任务。

胡斯里指出,“回顾历史并总结宗教对政治统一的影响,我们发现宗教除了在中世纪以外,并不能把操不同语言的人们统一在一起,即使在中世纪,通过宗教实现政治统一的时间和地域也都非常有限。”在穆斯林世界,政治统一仅仅在伊斯兰教初期存在过,因为环境的变化,伊斯兰统一无法长久地支撑。他指出,在阿拔斯王朝,尽管哈里发在权力和荣誉上都达到了顶峰,但是仍然不能将所有穆斯林统一在自己的政治控制之下。哈里发统治的土地也不能长久而有效地保持政治统一。之后,哈里发对部分地方行省的控制就变得徒具象征意义而不是现实,并且无法阻止一系列地方行省转变成独立的政治实体。在哈里发失去了“有效的统一”和“真正的权力”后,伊斯兰教的传播采取了独立于政治权威之外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由商人、圣徒和托钵僧完成的。“总之,在穆斯林世界,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从未在任何时候形成过政治统一。因此,在社会生活十分单纯、政治关系非常原始、宗教习俗控制着人们行为和思想的过去数个世纪里尚无法实现政治统一,那么,在社会生活复杂化、政治问题变得更加棘手,科学技术已经将人们从传统宗教信仰中解放出来的本世纪,更没有实现政治统一的可能。”

阿拉伯文化论文第5篇

关键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开放性;保守性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由阿拉伯人与穆斯林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其糅合了东西方古代优秀文化,尤其是汲取了希腊罗马文化的特征,属于阿拉伯人固有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波斯、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等多种文化源流汇合而成的新文化。所以,可以说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贯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交流媒介,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

(一)开放性的形成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产生本身就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融合基础上的。早在公元7世纪之初的阿拉伯部落林立、缺乏统一的文化思想,直至传播伊斯兰教,才使得阿拉伯人成为了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然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伴随着穆斯林向东西方扩张的历史,阿拉伯人先后征服多个国家建立起“阿拉伯帝”,其中原有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了交融发展,使得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同时,也使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成为融合古代多种优秀文明的综合性文化。其中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医学、天文学、游艺、美术、工艺、占星学等多种文明成果糅合在一起,涉及到波斯、古希腊、罗马、印度以及中国等各种优秀的古典文化。

(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互影响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善于汲取其它文化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长期的征服战争过程中,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得到了迅速传播,并且在唐朝时期传入中国,对其他文化造成了深刻影响。然而,早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毕竟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在社会制度与思想文化上与其他优秀文化相比处于劣势,古代印度、埃及、罗马、叙利亚等国家的文明程度要高于阿拉伯人,所以,当阿拉伯人在传播伊斯兰教的同时也在积极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各种民族文化在阿拉伯人的精神世界中相互渗透和融合进而逐渐形成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尤其是在阿拔斯朝时期所掀起的“翻译古典文明运动”高潮,使得阿拉伯人大量吸收了来自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越来越多的其他文化纷纷以阿拉伯文为载体而被保存下来。同时随着伊斯兰教向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其他民族也在积极学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语也成为许多民族的通用语言。可以说,阿拉伯人在接纳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对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与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阿拉伯文明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近代文明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为东西方优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桥梁作用,使得大量的东西方古代优秀的文化精华传播到世界多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正如赫伯特・格特沙尔克所说的“全世界都应感谢阿拉伯这个媒介”一样,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保存与传播作用,例如中国,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在中世纪通过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传入欧洲的。与此同时,阿拉伯人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创新者,他们在翻译其他优秀文化过程中,会融合进入更有价值的解释和评论,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如果没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那么世界文明发展的脚步无疑将会延缓。

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保守性

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作为统治者,在吸纳外来民族文化时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在保留自身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兼容并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取舍标准主要是依据伊斯兰意识,对外来文化进行筛选和加工,适合帝国政治和伊斯兰宗教发展会予以保留,对于那些非伊斯兰的文化会排斥,以此来确保伊斯兰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所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与保守性是相统一的,开放性建立在保守性的基础之上。随着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倒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却得以庇护延续下来,二战以后,阿拉伯国家陆续获得民族解放,伊斯兰文化复兴有了新进展,也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阿拉伯民族文化的保守性和排他性也在新的时期有了新的发展。面对来自西方文化的侵蚀,当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保守性更加凸显,开放性与保守性的对话一直没有停止过。

三、结语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与保守性与伊斯兰教本身的理性思维密切相关。同时也证明,不同文化之间是可以相互理解和渗透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中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世界文化也得以借助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媒介作用,得到了不断丰富和更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新时期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也面临着重新审视自己的命运。

参考文献:

阿拉伯文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民族认同;文化认同;阿拉伯人;《一千零一夜》

作者简介:陆培勇,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上海200083)。

文章编号:1673—5161(2012)03—0076—10 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码:A

“认同”一词来自德文“identitat”,原指身份证明之意。民族身份认同的核心是一个民族在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基本价值观的认同,也即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分享共同的文化模式(信仰、价值观、规范、习俗等),彼此在文化上具有共同的心理情感和意识。这种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支配着人们行为的思想准则与价值取向。从国家角度看,文化有民族文化之分;从政治角度看,文化包含了准则、符号、信仰和政治风格;从社会角度看,文化涉及习惯、生活方式和思维表达形式。文化对个人、群体、民族认同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千零一夜》(以下简称《夜》)自公元8世纪末开始在民间传述,其间又吸收了波斯、印度、希腊、中国等民族的故事,历经近八百年的加工、提炼,逐渐臻于完善,最终形成一部具有阿拉伯民族统一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的民间故事集。虽然《夜》中的许多故事人物与事件是虚构或假托的,有不少是神话传说,甚至时间背景也有多处移植,与真实历史不相符,但其毕竟来源于现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夜》中所反映的文化认同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同一性,并以伊斯兰教为核心思想。该文化是合二为一的“融合文化”,即阿拉伯人原有的传统文化与被伊斯兰教征服地区文化的结合体,“伊斯兰教在融合各种文化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阿拉伯化的含义就是为接受阿拉伯文化敞开了思想和语言的大门,使阿拉伯文化与他们从小就使用的语言和思维方式结合成一体。阿拉伯化还意味着为使伊斯兰教代替他们原来信奉的宗教敞开大门。”这个过程也是阿拔斯王朝前期的帝国臣民对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认同的过程。

一、民族认同

阿拉伯人的民族意识,可以说是与伊斯兰教同步产生的。伊斯兰教产生前夕的蒙昧时期,阿拉伯半岛的主要社会形态是以部落为单位的氏族生活,处于原始公社制的游牧阶段。各部落除效忠于本部落族长外,不服从任何政权或政治制度,也没有纪律、秩序或权威的概念。他们只受本部落惯例的约束,凡符合本部落利益的事情即为合法,血缘关系连接的氏族是那时的社会基础。伊斯兰教创立后,先知号召人们信仰独一无二的,摒弃偶像崇拜,消解部落恩怨,达成团结。在顺从至高无上的的基础上,不分氏族部落,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贫富贵贱,所有人在面前都是平等的。

穆圣传播的伊斯兰教把原先一盘散沙的阿拉伯人聚合在一起,大家为着同一种信仰而献身。在“穆斯林皆兄弟”的召唤下,阿拉伯人破除了狭隘的氏族关系,消除了部落间的相互劫掠和彼此间连绵不断的血亲复仇战争,最终结束了半岛的动乱局面,实现了宗教统一、政治统一和社会统一。“阿拉伯人当作命脉的血统关系的约束,就这样一笔勾销,而代之以一种新的约束——的约束;在阿拉比亚树立了一种伊斯兰教的友谊。”

阿拉伯民族的崛起,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方面,还是从精神文化方面,其意义都是深远而重大的。《夜》所描写的背景大都是阿拔斯王朝的鼎盛期,那时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百姓生活安逸。但就民族认同而言,与穆圣时代和正统哈里发时期,以及倭马亚王朝时期有所不同,由原先以血统划分的狭义“阿拉伯民族”概念过渡到广义“阿拉伯民族”概念,即“阿拉伯人”不再仅仅限于种族和血统含义,而是包含了宗教和文化概念,甚至以“穆斯林”的宗教身份涵盖“阿拉伯人”的民族身份,这从《夜》中一直跟随哈里发何鲁纳·拉施德左右的波斯重臣张尔蕃的显赫地位就可窥一斑。英国东方学者伯纳·路易将倭马亚王朝称为“阿拉伯王国”、阿拔斯王朝称为“伊斯兰帝国”有其合理性,即自伊斯兰教创立至倭马亚王朝崩溃的百年间,阿拉伯人走出半岛开疆辟土扩张征服时期,是帝国“阿拉伯化”的过程,而阿拔斯王朝前期百年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则是帝国“伊斯兰化”的过程。

因此,广义的“阿拉伯民族”在《夜》中是与伊斯兰教信仰紧密相联的,阿拉伯民族的概念似乎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这与“穆斯林皆兄弟”的思想有关。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征服过程中,为了传播伊斯兰教和巩固被征服地的统治,也为了笼络和安抚被征服民族的人心,逐渐让新穆斯林在政治、社会等方面享受与阿拉伯征服者同等的待遇,有的甚至受到重用,权倾朝野。自穆圣在阿拉伯半岛受喻示开始传播伊斯兰教起,一直到倭马亚王朝时期,“阿拉伯民族”仍是一个以血统宗族为标志的民族。但在阿拔斯王朝建立后,“阿拉伯民族”的范围扩大了,成为一个以承认阿拉伯一伊斯兰历史和文化,操同一种语言(阿拉伯语)的“民族”。

在此有必要简述一下阿拉伯“族群”、“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族群”是由血统、遗传决定的,任何人都不能自由选择。构成族群有两大元素,一是血统,一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文化(包括历史、宗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阿拉伯“族群”是指原先的部落宗族。“民族”的概念更宽泛些,阿拉伯语中“民族”一词最早是由穆圣在《麦地那》中提出的。在当时是一个“社团”的概念,即不分原先的种族、宗教、文化的区别,凡是皈依伊斯兰教,认主独一的穆斯林都是其成员,史书上将其称“乌玛”或“穆斯林公社”,是一个集政治、宗教和经济为一体的社会共同体,具有早期的“国家”雏形。而“文化”则是可以选择与改变的,文化认同是个人对某种文化形态的确认,所以文化认同比族群认同或民族认同更为复杂。但无论何种认同都不是绝对的,都具有社会性,它可能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任何认同也都不是单一性的,它可能随着社会的复杂情况而呈现出多重性。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认同也有这种特点。

“伊斯兰教诞生于7世纪,这既代表着过去的延续,又代表着与过去的决裂。毫无疑问,伊斯兰教植根于胚芽期的阿拉伯文化中。”可见,阿拉伯人的民族意识是与伊斯兰教同步产生的,所以对于来自半岛的信奉伊斯兰教的纯血统阿拉伯人来说,伊斯兰教与民族属性是不可分割的,而对于被征服地区的民众,伊斯兰教与民族属性是可以分离的,例如今天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等国信奉基督教的阿拉伯人。《夜》中从未提及“阿拉伯民族”这个概念,所有人物形象除了以“认主独一”的伊斯兰教为其信仰的“穆斯林”,其余都是以不同国别、地域和宗教指称,如希腊人、波斯人、基督教商人等,对阿拉伯人的称呼在大多数场合都称“贝都因人”(游牧民)或“阿拉比亚人”(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居民)。

二、文化认同

学界一般认为,文化认同的核心部分是民族认同,民族认同的强化带来文化认同的扩大。文化认同相对于政治认同具有持久性和稳固性,文化认同能够促进政治认同乃至国家认同。阿拉伯民族在伊斯兰教创立后的百年间,民族认同强化了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认同,也确实促进了对哈里发为代表的政治权力认同和伊斯兰帝国的认同(国家认同)。“就阿拉伯人来说,无疑,正是一种新宗教成为文明发展背后的巨大推动力。”但到了阿拔斯王朝前期,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型和帝国境内臣民成份的变化,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文化认同逐渐强于民族认同。

《夜》中有一个故事,讲述古代一个以色列国王的儿子,名叫布鲁庚亚,他从父王的库中发现一本书籍,里面记载着先知的消息,说他是最后被差遣的一位先知。为此布鲁庚亚想要出去周游各地,以便和这位他所爱慕和向往的先知碰头见面。他毅然决然地抛弃江山社稷,微服出走,前往叙利亚、巴勒斯坦方向。途中遇到一群蟒蛇,异口同声念着祝福的颂词,他从蟒蛇那里得知,先知的名字写在天堂门上。后来他又看到天神们也在为先知祝福,并在周五集聚礼拜。最终他历经奇特行程,也未能与先知见面,只得返回自己的国度。故事的情节有点像当代“穿越时空”之类的科幻小说。从主人公所叙述的年代判断,故事发生在公元前935年前后,与伊斯兰教创立的公元610年相距约1500多年。这则故事的耐人寻味之处,在于向人们昭示了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早已钦定先知为其最后一名使者,一个以伊斯兰精神为纽带的统一的阿拉伯民族必然会崛起于历史舞台上。有意思的是,《夜》中把带领古希伯来人逃出埃及,以摆脱法老统治的犹太人先知摩西也说成是“虔诚的穆斯林”。

《夜》的全部故事内容所反映的文化认同,主要是在宗教认同(伊斯兰教)方面,民族认同的概念较为淡漠,伊斯兰文化的认同已经超越了阿拉伯民族的认同。同时,“个人身份认同”感十分突出,如城市人与乡下人、自由民与奴隶、贵族与平民、商人与贫民等。这也许是阿拉伯一伊斯兰帝国建立后,随着城镇社会的形成和稳定发展,以及经济繁荣、生活富裕而形成的一个特殊情形,社会关系由强调种族、血统、谱系转变为关注共同的宗教伦理、文化传统和物质利益,以至最终融合成一个新的“阿拉伯民族”。某种程度上,这种融合也导致阿拔斯王朝后期逐渐衰落,形成军事封建割据的局面,并最终于1258年被旭烈兀统率的蒙古大军攻陷巴格达而彻底崩溃。正如美籍黎巴嫩学者希提所总结的那样:“最初的征服,有些是有名无实的。在那些草率不完全的征服中,早已种下地方分权和群雄割据的祸根……阿拉伯人与非阿拉伯人之间,阿拉伯穆斯林与新穆斯林之间,穆斯林与顺民之间,都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几个世纪的期间,征服者的血液为被征服者的血液所冲淡,其结果是更新丧失了他们的统治地位和品质。由于阿拉伯民族生活的腐败,阿拉伯人的精力和道德,都被破坏了。这个帝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被征服者的帝国了。”

文化认同是一种涉及历史、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三重维度,具有动态性、关联性和流动性。在特定场合下,这种三维重度会在潜意识中发挥作用,使得前文所述的“广义阿拉伯人”与“狭义阿拉伯人”的概念产生“关联性流动”,融合为一。《夜》的许多故事情节描写或人物塑造中,这种与实际行为的调和常常体现出矛盾的一面,似乎文化认同仅限于“伊斯兰教认同”,对传统习俗或是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大。因此,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在《夜》的部分故事中并不是同步或同一的。

《夜》的另一则小故事讲述了倭马亚王朝哈里发徐杉睦·本·阿补督·麦立克在山中打猎,途中遇一小牧童,喝令他堵住一只正在逃跑的羚羊。不料该牧童不但不按哈里发命令行事,还顶撞和咒骂哈里发。最后哈里发命行刑官处死牧童。在即将行刑的关头,牧童背诵了一首阿拉伯小诗,哈里发顿然释怀,收回成命。冒犯哈里发后,仅凭朗诵一首阿拉伯诗歌,就能得到豁免,还获得赏赐。尽管在这之前,小牧童也以的名义斥责过哈里发及其侍从,但都未能使哈里发宽恕他,最后还是一首纯正的阿拉伯语诗歌改变了哈里发的旨意。这其中,除了哈里发喜爱阿拉伯诗歌外,小牧童吟诵的阿拉伯小诗激发其对游牧阿拉伯人的归属感和亲近感,因为该小牧童是一个游牧阿拉伯人。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紧密性和关联性在这则故事中以“狭义的阿拉伯人”概念得以充分体现,也表明阿拉伯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文化认同是以传统价值观念为基础,新的价值观是在扬弃传统价值观的过程中演变、发展而成的。纵观《夜》所反映的文化认同,体现的是以《古兰经》、《圣训》及其注释汇编等经典为核心内容的关于穆斯林的精神态度、伦理道德和社会生活中具体义务等一整套行为体系,也即伊斯兰价值观的实践行为。《第一个巴格达女人的故事》讲述在一个信奉祆教的王国的城市里,上苍多次警告祆教徒们改信伊斯兰教,但众人却置之不理,最后遭到灭顶之灾,城市中所有祆教徒包括国王都生灵涂炭,倾刻间化为黑石,唯有信奉了伊斯兰教的太子幸免于难。从此太子就从事礼拜、斋戒,朗诵《古兰经》。该故事强调的是伊斯兰文化认同,不认同伊斯兰文化的邪恶教徒必遭惩罚,反之则可得到佑护。这便引伸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夜》所宣扬的认同观念中,文化认同最重要,民族认同是其次,只有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才有民族的生存。当然,《夜》在表述方式上是以宗教身份替代种族身份,避免以种族定位文化认同,而是以作为身份判定。如把波斯人与拜火教徒相区别即为明证。

三、

《夜》中的阿拉伯人形象文本分析

《夜》中“阿拉伯人”和“阿拉比亚人”或“游牧的阿拉伯人”两者的概念是有区别的。“阿拉伯人”是指已经皈依伊斯兰教的“文明人”,而“阿拉比亚人”则是指仍未信奉伊斯兰教的“蒙昧人”,这也是为何阿拉伯史学家将伊斯兰教产生前的二百年间称为“蒙昧时期”的缘由。可能是译文的原因,国内评论界在谈到《夜》时,总是把“阿拉伯人”与“阿拉比亚人”这两个不同概念混淆,进而认为《夜》中的阿拉伯人形象不佳,似乎阿拉伯人自己也承认有部分“阿拉伯人”是强盗或蠢货。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或者说是误译引起的曲解。确实,《夜》对阿拉比亚人的描写,总体上是作为反面形象予以贬责和嘲讽的,他们总是以打劫掠抢的强盗或愚昧可笑的面目出现。这也符合《古兰经》中所说的“游牧的阿拉伯人是更加不信的,是更加伪信的,是更不能明白真主降示其使者的法度的。”

由于《夜》的主要背景均是以巴格达等商业城市为中心的市井社会,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君王臣僚、达官贵人、城市商人和市民阶层,因此对仍生活在人迹罕至、大漠深处的游牧阿拉伯人已经有一种陌生感和恐惧感。如《叔尔康、臧吾·马康昆仲和鲁谟宗、孔马康叔侄的故事》中一个商人向国王哭诉其不幸时说:“此次我从大马士革打了一百担印度的稀罕名贵货物,运来号称公道、太平盛世的巴格达销售。可是中途遇到一伙阿拉伯人(意为“游牧的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结成的匪徒,不但抢劫我的钱财货物,而且随便杀害我雇来担货的脚夫。这便是我前来伸冤、求救的缘故。”

另一个拐骗诺子赫图·宰曼公主的贝都因人,残忍地殴打、虐待公主,逼迫其就范,并将她带到奴隶市场出卖。该骗子还干着其他谋财害命的勾当,简直是无恶不作。同一故事中讲述一个游牧阿拉伯人与其堂妹相恋,因无力支付聘礼,就暗中策划抢劫:“我的最终目的,是打算上巴格达去,等那里的生意人出外经营,便趁火打劫,存心杀人越货,抢他一笔财富、牲口,拿去当聘礼,以便实现娶亲目的。”

《尔辽温丁·艾彼·沙蒙特的故事》也讲述主人公经商运货途中,遭遇一伙阿拉伯游牧人的抢劫,手下人全部被杀,自己因受惊吓而昏倒,被强盗误以为已死而逃过一劫。对游牧阿拉伯人类似的描述在《夜》中还有不少,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也许纳训先生在翻译《夜》时斟酌过“阿拉伯人”与“阿拉比亚人”的区别,因而在中文译本里将凡是来自沙漠地区的阿拉伯游牧民一般都译成带有贬义的“乡下人”或“乡下佬”,但有多处也通译成“阿拉伯人”,而阿拉伯文版原文均是指“游牧阿拉伯人”。如有一则故事说道:“据说有一次一个阿拉伯人拜访(哈里发)曼稣尔,一见面就劝他:‘你应该随时随地把狗带在身边。’曼稣尔听了不懂他的意思,很不高兴。幸亏艾彼·奥巴斯突松在旁解释道:‘怕别人拿块馍馍把它诱走掉呢。’曼稣尔听了解释,认为阿拉伯人的话不错,这才息怒,并吩咐给予阿拉伯人应得的赏赐。”

这里的“一个阿拉伯人”在阿拉伯文版原文中用的一词,即“一个阿拉伯游牧民”或“一个贝都因人”。

虽然对游牧阿拉伯人有这些负面描写,但《夜》对阿拉伯贝都因人的侠义、豪爽、守信等传统美德仍是大加赞赏,阿拉伯贝都因人对自己的出身也深感自豪。《哈里发鄂迈尔和乡下青年的故事》中,那个被称为“乡下青年”的贝都因人向哈里发作自我介绍时说:“我本来是最高尚的阿拉伯人的后裔,土生土长在乡村里。”。

该青年因不小心打死了一个老人而被其子女告到哈里发那里,最后被判死罪。青年人要求宽限三天,以便让他回家处理好后事。三天后,“乡下青年”果然来到哈里发面前说:“我已经把那个孤儿送往他舅父家,讲明他的遭遇,并指埋金银的地方给他们看。一切交待清楚之后,我才像自由民那样实践约言,趁老热天气赶来投案请罪哩。”人们都钦佩青年的忠诚老实性格和视死如归的勇敢精神,有人当面夸赞道:“你多么善良、守信啊!”青年人听了人们的夸赞,慨然说道:“死期降临的时候,谁都无法逃避,这个道理,难道你们都不相信?我之所以按期归案,实践诺言,目的在于不让人们说:‘人世间已不存在信义’。”

《夜》的体例是典型“阿拉伯式”的,即用阿拉伯语、以讲故事的形式叙述阿拉伯一伊斯兰历史和社会现状,反映统一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夜》的历史空间跨度,基本是以伊斯兰教创立后为基点而延伸的,从穆圣传播伊斯兰教到四大正统哈里发时期,从倭马亚王朝到阿拔斯王朝,从埃及的法蒂玛王朝到亚洲波斯湾的呼罗珊和非洲地中海的马格里布,故事内容充满着对伊斯兰教的虔诚和对的敬畏,赞颂穆圣及其继承者哈里发们的丰功伟绩。除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厚的宗教氛围外,《夜》中诗文并茂的形式也与阿拉伯人喜欢讲故事和吟诗的特点相符。

尽管民族学理论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叙利亚已故著名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家胡斯里则认为,共同语言和共同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构成要素,反对把宗教作为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基础。但事实上,阿拔斯王朝前期的“广义”阿拉伯民族概念还是得到当时社会的普遍认同。这是一种以公民认同为前提的国家认同,即认为自己是政教合一的阿拉伯一伊斯兰帝国臣民,最高统治者是集政治统帅与宗教领袖为一体的哈里发。

四、结语

阿拉伯文化论文第7篇

一、中阿文化贸易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一)历史悠久的经贸文化往来是推进中阿文化贸易的宝贵资源和财富

中国和阿拉伯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著名的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很早就将中国和阿拉伯联系在一起。自公元7世纪中叶起,中阿政治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往来趋于频繁,文化交流更加活跃,这种状况对彼此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单从文化的角度看,对于同属东方文化圈范畴的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对人类文明均有杰出的贡献,且在外交、文学、书法等领域有着诸多相似的文化价值认同和共通之处,成为中阿交往以及文明对话延续的坚实基础和宝贵财富。从某种意义来说,中阿文化贸易雏形可以溯至彼此交往之初,因为通过外交、贸易以及军事接触的文化交流、交往,其文化与交易特征彼此交融,并有着极为强烈的外显性,这为中阿文化贸易注入了历史的基因,理应成为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典范。

(二)强劲的双边贸易增长为当前中阿文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对于活跃的古代中阿贸易,进入21世纪的中阿关系和经贸往来愈加深入,呈现出新的气象和特点。当前的中阿经贸合作正处于以能源合作为抓手,以商品贸易为基础,广泛涉及双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医药、纺织、旅游、文化等多领域的全方位发展时期。尽管目前中阿经贸合作受到西亚北非地区局势的影响,却依然逆势而上。统计显示,近年来,中阿双边贸易保持了年均近30%的增长。2012年,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了2224亿美元,同比增长14%,又一次创历史新高,中国已成为阿拉伯国家第二大贸易伙伴,阿拉伯国家已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但这还不是最终的目标。在突尼斯举办的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上,中阿各方达成共识,到2014年,中阿贸易额要达到3000亿美元。中阿双方,现在都已把对方作为自己的重要贸易伙伴。强劲的双边贸易增长为当前中阿文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中阿博览会为中阿文化贸易注入了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为了促进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往来,从2010年到2012年,中阿已经举办了三届贸易论坛。统计显示,三届论坛,共签订合同项目201个,合同金额2547.56亿元;共设置展位7000多个,展览面积12.5万平方米;共举办阿拉伯国家投资推介对接会10场、国内省(市、自治区)专场推介会12场,涉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加工等各个领域。2012年9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更名为中阿博览会,这既是对三届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取得巨大成就的高度认可,也是基于搭建我国向西开放平台、构筑全方位开放格局的战略考虑。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搭建中阿博览会这一国际合作平台,以各种形式的经贸合作为先导,逐步推进中阿经贸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是中阿博览会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标志着中阿的交流进入深度合作期。

(四)双边聚居及经商人口的壮大是中阿文化贸易发展的可靠力量

中阿交往的重要成果不仅体现在促进双边经济、文化发展,同时也加速了人口的移动和聚居。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700多年前的元朝时期,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来到泉州――即阿拉伯世界所熟知的“刺桐”从事经商贸易,其中相当数量的商人在那里定居、繁衍生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如今约有2万多穆斯林族裔居住在泉州湾畔的晋江市陈埭镇,那里也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回民聚居地,陈埭回族社区的很多年轻人都从事着与中阿贸易相关的工作,他们勤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做出了贡献。在广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10万多阿拉伯“广漂”。他们享受着广东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成果,同时也真诚地把广东看作自己的故乡,并为建设这个“故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两地贸易,在深圳的阿拉伯商人专门组织成立了深圳阿拉伯商人联合会。此外,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其他有着深厚伊斯兰文化的地区与阿拉伯世界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文化生根、人口聚居的状况无疑成为中阿文化贸易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可靠力量。

二、中阿文化贸易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一)阿拉伯世界动荡为双边文化贸易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近年来,受阿拉伯国家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大国竞相角逐中东、社会思潮复杂多变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阿拉伯国家的分化不断加剧,其发展呈现出变革与动荡并存的复杂局面。尤其是“阿拉伯之春”带来外资投资减少、旅游业发展受挫以及证券股票市场崩盘等不良后果,由此导致外汇储备减少并波及酒店、餐饮、航空等多个行业,使国内失业率、通胀率攀升,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加剧。而对于文化贸易来说,稳定的市场环境和消费预期以及不断繁荣发展的相关产业是推动中阿双边贸易的重要条件。然而政局的动荡不仅影响到经济发展,降低阿拉伯世界对进口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而且制约着双边文化交往规模的扩大,深度的加强,为中阿文化贸易发展带来诸多困难。

(二)中阿文化领域的民间交往有待加强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稳步发展,合作水平不断提高。为了充分发掘合作潜力,建立新的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从2004年起到目前,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已经召开四届,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政治互信、互利合作以及人文交流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共识。然而相较于政府积极推动以及历史上中阿经贸文化交往的盛况,目前中国以及阿拉伯国家民间文化交流、交易往往更关注欧美市场,由此造成中阿文化贸易民间基础薄弱,市场潜力不足。因此中阿双边文化领域民间交往有待开拓加强。

(三)中阿双边贸易结构和贸易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开展双边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目前,在22个阿拉伯国家中大部分国家的经济结构比较单一,许多生产和生活用品基本靠国外进口,例如机电产品、纺织品、鞋类、轮胎等,而在这方面中国产品有着价廉物美的优势。中阿经济的高度互补为双方在石化、能源、港务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然而,从贸易结构上来看,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石油化工产品比重较大,而出口商品又集中在劳动密集型领域,给人一种低价低质量的恶劣印象,直接影响双边贸易的发展。因此中阿贸易的商品结构需要优化,需要从消费关系向投资关系转变,实现经济贸易的多样化,其中文化贸易和投资应该是重要的选择,由此推动出口贸易粗放型的数量扩张,转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的集约型增长,进一步转变贸易发展方式,这是中阿双边贸易发展的长久之计。

(四)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亟待提升

有学者研究指出,目前中国还没有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切实可用的软实力,中国对阿拉伯国家传播文化的平台和渠道还很匮乏,真正展现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核心文化产品数量还很有限。而文化产品出口的相关分析也显示,中国在对外文化传播缺乏针对性,难以在国际文化传播竞争中形成优势。以阿拉伯世界为例,目前在拥有1.5亿人口的22个阿拉伯国家,共有1个中国文化中心、9所孔子学院,但在阿拉伯的书店、图书馆中,很少能找到中国文化的书籍,中国出版的有针对性的阿拉伯文图书仅26种,而影视版权输出则为空白。2011年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前十五位进出口市场均集中在欧美,而没有阿拉伯国家的身影。因此开发丰富的、有针对性的文化产品和传播平台,将真正反映当代中国精神风貌的代表性作品推介给世界民众,才能有效拓展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空间。可见,中国在阿拉伯世界不应该只关注于货物贸易,在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方面亟待提升。

三、未来中阿文化贸易发展的趋势和空间

(一)中阿文化贸易的规模和增速有望大幅提升

按照一般的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井喷。201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600美元。同时依据美国《金融杂志》2010年公布的数据,全球最富有的国家在阿拉伯的卡塔尔,人均GDP为9万多美元。从平均水平来看,根据阿拉伯经济理事会公布的统计报告,早在2007年,阿拉伯国家人均GDP的平均值已达4661美元。因此,对于两个发展中经济体,中阿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都面临着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双方有着庞大的人口和市场基础以及巨大的文化消费潜力,加之快速增长的双边贸易,稳步发展和卓有成效的投资及基础设施合作,特别是服务领域良好合作的起步,均表明中阿文化贸易是未来双边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有力增长点。相关信息显示,目前中国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已在阿国设立分行或代表处,阿联酋、摩洛哥等国的6家银行也在华开设了分支机构;中阿间直航航线不断增加,目前每周航班数量已超过100班次;11个阿拉伯国家已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2012年中国首站到访阿国人数达40万人次。而中阿博览会的举办以及中阿自由贸易区的申办无疑为中阿文化贸易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带来了希望。可以预计,随着中阿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化和贸易便利条件及基础设施的改善,未来中阿文化贸易的规模和增速有望大幅提升。

(二)部分文化行业双向贸易可先行突破

阿拉伯人对中国精神文化的了解长期停留在器物层面上,有着生疏感和模糊感,但却拥有挥着不去的亲近和好感。就目前情况看,在阿拉伯国家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以及文化产品、服务的规模和数量远远无法满足阿拉伯民众的需求。前叙利亚驻华大使・海依尔・瓦迪指出:“目前,在阿拉伯的书店、图书馆中,很少能找到中国文化的书籍。在阿拉伯国家和中国的电视台,反映阿中文化的节目也不多。”而前约旦哈希姆王国文化大臣阿迪勒・图维斯博士则认为:“通过电影、旅游以及对文学、诗歌和哲学作品的翻译,可以推动文化交流。希望能看到更多介绍有关中国文化、文明、工业发展及中国在当代世界贸易活动中独特地位的电视节目。”未来中阿文化贸易的突破和拓展不能希冀面面俱到,而实际可行的是首先推进条件具备、易于进行传播和提升影响力的文化行业,如当前中阿在金融、旅游、演出、出版、会展等方面,起步良好,前景广阔。金融方面,2013年中阿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金融合作进一步加强,对于双边文化贸易融资、发展文化金融必将带来积极影响。旅游和演出方面,近年来,中阿旅游服务贸易蓬勃发展,同时国内的一些演出团体开始在阿拉伯国家进行商业演出,如四川德阳杂技团赴阿联酋商演,江西杂技团参加利比亚商演,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阿曼、科威特商演等。出版方面,阿拉伯世界多家出版社推出了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出版项目,如埃及最高文化委员会主持的“国家翻译计划”,已出版20多部直接译自中文的古今文化、文学著作。黎巴嫩的阿拉伯科学出版社与中国的五洲传播、华语教学等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多种普及型中国文化读物。阿联酋的文字翻译工程,也已资助出版了多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这些活动不仅对中阿文化贸易发展提供了积极的金融、渠道和平台支持,而且也是极有发展潜力和空间的文化贸易行业领域。

(三)区域文化贸易合作潜力强劲

一方面,阿拉伯世界政局动荡,双边文化贸易存在困难;另一方面,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分化进一步加剧。近年来,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基本保持在4-5%左右,但不平衡性依然十分严重。埃及、苏丹等阿拉伯大国的经济增长在6-7%左右,沙特等海湾国家的经济增长在4%左右;毛里塔尼亚、科摩罗等基础薄弱的国家经济发展依然缓慢;而饱受战乱折磨的伊拉克和索马里等国的经济发展则无从谈起。可见,未来中阿文化贸易的发展要从稳定和优势突出的区域和国家着眼,中阿区域文化贸易合作潜力强劲。以沙特为例,近年来,中沙两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日趋活跃,但目前双方文化机构之间的合作不多,尚有很大发展潜力。2013年,沙特阿拉伯王国担任本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主宾国,中沙业界以此为契机,将开展更多经典作品互译及文化产品贸易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而宁夏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大开放中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继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嘴山工业园、灵武羊绒产业园升格为部级园区之后,国务院又批准在宁夏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中国穆斯林国际商贸城、世界穆斯林城、希诺健康城等大项目也纷纷落户宁夏。目前,宁夏已在阿联酋、埃及等国家设立了6个境外销售中心,成为发展区域文化贸易的重要平台和渠道。未来中阿文化贸易必将率先在地区合作方面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四、中阿文化贸易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一)从战略层面拟定中阿文化贸易发展规划,重视和加强政府推动及民间文化贸易发展

实现中阿文化贸易的良好起步以及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从战略层面对其做好长远规划。要制定专门针对阿拉伯世界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并协调“市场多元化”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形成面向阿拉伯世界的三足鼎立的战略格局。就“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充分利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传媒秩序重构的机遇,加强与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对话和相互理解,深化中阿合作论坛的主题和内容,将文化交流、文化合作,特别是文化贸易置于更高的层次,不断拓展商业性文化交流;其二,加强中华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和辐射,特别是利用出版物、电视频道、新媒体、电影节、博览会等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和双边沟通;其三,加强与阿拉伯世界的公共外交,尤其注意发挥民间力量,支持与中阿文化促进相关的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设立更广泛的文化、教育交流基金,形成中阿官方与民间全面合作共促双边文化贸易的多通道格局。

(二)谋划中阿文化贸易行业及区域突破策略,大力推进中阿地区、城市文化贸易合作

阿拉伯世界的动荡与分化虽然给中阿经贸往来带来困难,但从全球来看,却是市场转向和开拓的重要机遇。因为政治动荡使阿拉伯世界原对外贸易,包括文化贸易地理方向可能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中阿双方应适时推进文化贸易的繁荣发展,谋划中阿文化贸易行业及区域突破策略,无疑是一件共赢互利、面向未来的战略举措。具体而言,一则要深入调研和分析目前阿拉伯国家文化市场状况,高度重视市场开发潜力大、前景好的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同时选取国内发展基础和条件良好的地区,如宁夏、广东、福建等地,推动建设中阿双方文化贸易合作示范园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贸易姊妹城市等,探索中阿文化贸易地区合作,创新合作机制。二则要突破中阿文化贸易行业或区域的瓶颈问题,可以选择金融、旅游、演艺、广播影视及会展等作为先行突破的行业,与中阿文化交流一道,拓展中华文化“走出去”在阿拉伯地区的影响力;同时要鼓励和支持阿拉伯地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口,让国内民众给更多了解阿拉伯文化,扩大双向交流、贸易的文化消费基础。

阿拉伯文化论文第8篇

【关键词】新媒体;阿拉伯文化;传播影响

阿拉伯文明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和最有生命力的文明之一,阿拉伯世界不仅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有着辽阔的版图,这其中就孕育了举世闻名的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1]。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阿拉伯世界不仅创造出了自身独特的文字和发音,同时在宗教、艺术、科技等众多领域都获得了令人尊敬的成就。文化的有效传播是文化继承和弘扬的主要途径,不同的文化背景需要针对该文化的特点制订不同的传播策略,采用不同的传播手段。

一、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比较独特和有代表性的,阿拉伯世界所尊崇的伊斯兰教对于其他民族而言往往带有一层神秘的色彩,阿拉伯国家所使用的主要通行语言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字又成为其文化传播过程的一大障碍。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些阿拉伯文化中独有的特点。

(一)强烈的宗教色彩

宗教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组成部分。阿拉伯民族通常信奉以《古兰经》为根本经典的伊斯兰教,因此伊斯兰教也为阿拉伯语的发展染上了浓重的伊斯兰文化气息[2]。强烈的宗教色彩成为了阿拉伯文化吸引人的独特魅力之一,阿拉伯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到宗教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一方面要考虑传播对象对伊斯兰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避免让宗教成为文化传播的禁锢;另一方面文化传播同时也是文化融合的过程,要充分考虑以伊斯兰文化为大背景阿拉伯文化与其他文化,尤其是同样带有宗教色彩的其他古老文明间的融合,这一过程中,那些被各文明所认同的普世价值将起到”桥梁”的作用,这是文化传播过程中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二)注重书法艺术的文字

阿拉伯文字是阿拉伯文化中另一个有代表性的特点。首先阿拉伯文字是从右向左书写,阅读的方式也是自右向左,与当代社会的其他主流文明从左向右的文字书写习惯相反。其次由于宗教的限制,穆斯林文化中禁止以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表现人和动物,只能在建筑装饰中使用阿拉伯文字、植物或花纹图案[3],因此阿拉伯文明将他们的文字不仅仅看作是一种信息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最终阿拉伯文字上升到了与汉民族传统书法艺术一样的美学高度。

(三)音素丰富的阿拉伯语发音

阿拉伯语被公认是最为难学的语言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阿拉伯语发音的复杂。阿拉伯语本身有28个字母,每个字母有13个音素,因此阿拉伯语发音总共由364个因素构成。同时,阿拉伯语的发音也是几乎利用上了人体的全部发音部位,这使得阿拉伯语发音的变化丰富,诵读起来极具感染力,因而使得一方面阿拉伯语的发音很难掌握,另一方面阿拉伯语又被评价为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与我们常用的汉语发音方式相比,阿拉伯语在声调、音高、音强等多方面都有所区别[4],作为文化传播重要载体的声音,应该有更加准确、有亲和力的形式展现在其他文化面前。

二、新媒体环境与阿拉伯文化传播的关系

新媒体环境依托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可以称为网络新媒体或媒体创意。新媒体的概念本身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更新着。在新媒体环境中,阿拉伯文化的传播与传统媒体环境中的传播过程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总结起来可以有如下几方面表现:

(一)泛媒体化的传播平台

新媒体环境的基本特征就是一切信息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和表现,数字媒体是新媒体展现的基本形式,这其中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同时也是包括了这些媒体间的组织、链接、整合、交互关系的集合。在新媒体环境中,各种媒体可以整合在一起显示,人们只要学习如何控制各种媒体展现的过程即可。比较典型的泛媒体化传播平台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电子书,以iPad、Kindle这类大屏幕,且支持多点触摸技术的电子书阅读器为例,文字、声音、视频、超级链接以及互动式操作结合到一起,使得阅读者对信息的获取感受远远超出传统的单一媒体。对于阿拉伯文化而言,电子书中不仅可以显示包括阿拉伯文字在内的多种语言文字,还可以随时听到声音和观看视频,同时多种新型媒体整合到同一个媒体环境下,也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快速和有效。

(二)注重传播过程的交互性

交互性是新媒体环境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又一个主要特征,尤其是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融入,使得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不再是传统的单向传递,而是在整个网络环境下互相交融,协同发展。阿拉伯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再加上语言的壁垒使得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与其他文明间交流较少,而网络技术的出现则打破了地理位置的束缚。互联网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交互性的存在,尤其是Web2.0技术被广泛接受的今天,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中的文化传播主体由具有绝对主导权和话语权的传统媒体,向更加开放、互动、平等,人人都可以有自己话语权的新媒体方向转变。例如近些年非常火热的微博,在出现的几年时间里就以爆炸式的增长成为了人们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阿拉伯文化同样可以利用微博特有的快捷、灵活、片段化的特点。利用微博这种崭新的媒体要时刻注意对传播舆论的引导,收集和反馈网友们给出的评论,以使微博平台能够健康的运转起来[5]。

(三)虚拟技术带来强烈的融入感

虚拟技术的出现为新媒体环境带来了另一种文化展示的平台,这其中包括完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两大主流方向。完全虚拟现实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模拟出真实存在或完全想象中的场景,并显示在数字化的显示设备中。阿拉伯世界中有很多优秀的建筑和艺术品,在现实世界中能够有幸亲自欣赏到实物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传统媒体使用的图文形式又难以带给人们强烈的感官冲击。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中搭建一个与真实建筑一样的虚拟化建筑,浏览者可以坐在自己的电脑前通过简单的按键来控制视角的变化,像真正的参观者一样浏览虚拟建筑中的每一处细节。增强现实技术是在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上,通过将虚拟画面与真实画面进行叠加,而实现的一种具有更加强烈带入感的虚拟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在重现历史遗迹、故事板讲解、旅游信息增强等领域都有其独到之处。例如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开发阿拉伯《一千零一夜》故事书,既可以提供给阅读者纸质的书籍,同时配合拍摄和数字显示设备,还可以让阅读者在显示设备中观看到虚拟的动画效果[6]。无论是虚拟现实,还是增强现实,技术使用的目的都是通过增强信息的方式来提升传播过程中观众的融入感,避免出现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造成的信息传递困难的情况。

三、结语

阿拉伯文化由于自身独特的宗教背景和语言表达形式,使其难以轻松地被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接受,但是也正是由于其文化自身充满的神秘色彩,吸引着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新媒体环境提供给了阿拉伯文化对外传播的良好途径,同时也更加利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对阿拉伯文化自身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新媒体环境在与阿拉伯文化的结合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不要为了刻意的展现技术,而忽略或影响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新媒体永远是一种辅助传播的手段,尽管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文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楠. 浅谈中国|阿拉伯文化旅游与经贸发展[M].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28(08): 190|194.

[2]魏启荣. 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维度浅谈阿拉伯语教学[J]. 中国穆斯林, 2013, (03): 33|35.

[3]焦燕. 阿拉伯语书法美学研究[J]. 北方文学, 2012,(07): 93.

[4]王义翔. 探析阿拉伯语与汉语间的区别[J]. 商Business. 2013,(03): 234.

阿拉伯文化论文第9篇

关键词: 阿拉伯人 南京及长三角地区 生活情况 国际化开放城市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总体保持平稳发展势头。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中阿双边贸易达915.6亿美元,同比增长32.5%。

近年来,中国与22个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发展迅速。2010年中阿进出口贸易达1454.2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89%。中对阿出口648.8亿美元,同比增长15.9%;进口805.4亿美元,同比增长54.1%。阿拉伯国家已成为我国第七大贸易伙伴和第七大出口市场。

2014年以来,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局势动荡,对中阿经贸合作造成了一定影响。上半年我国自利比亚、也门等国原油进口量大幅下滑,但中阿双边贸易总体仍保持增长势头。

据海关统计,在贸易结构上,我国对阿出口主要以机电产品为主,服装、纺织、鞋类、农产品等传统大宗商品也占有相当比重。我国自阿进口主要以油气、矿产品、石化产品为主。2011年上半年,我国从阿进口原油金额占我国自阿进口总额的80.6%。

中国已成为大部分阿拉伯国家主要进口来源国。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官网统计,在除巴勒斯坦以外的21个阿拉伯国家中,2009年中国在14个国家的进口比重中均排在前三位。中国是也门、叙利亚、苏丹的第一进口来源国;而在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约旦、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等国进口比重中,中国均位居第二。中国还是伊拉克、摩洛哥、索马里的第三大进口来源国。

从以上背景可以看出,随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交往的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来华,他们有的是工作,有的是留学,又或者是旅行,但不管出于哪一种原因,他们在中国的人数在逐渐增加。南京地处长三角工业区,经济发达,历史文化背景悠久,教育资源丰富,周边范围几百公里内又有著名的小商品交易城市义乌,并毗邻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地理条件优越,因此相较于中国其他地区,阿拉伯人的数量众多。

由于阿拉伯国家宗教和文化与其他国家相去甚远,阿拉伯人的生活习惯与中国人也有着天壤之别,再加上语言上的障碍,他们在中国的生活必定会遇到很多问题。鉴于此,本团队定了这样一个课题,希望通过自身学习阿拉伯语的条件,架起阿拉伯人与国人间沟通的桥梁,并借此提升南京的国际化开放程度。

1.2研究目标

首先,“南京及周边地区阿拉伯人生活情况的调研”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课题,涉及城市的发展定位和城市全面综合发展的水平,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一环。基于南京举办的青年奥林匹克奥运会及国际化的发展地位,以南京市为切入点研究是非常明智和可行的做法。

其次,一座城市常住外国人的多少是由这座城市的国际化因素决定的。一般来说,一个地方常住的外国人越多,为他们考虑生活的便利就会提上政府的日程。一座城市能吸引大量的外国人来就业、居住,除了需要国际化程度高之外,还涉及城市的发展定位、发展潜力、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居民关系、城市形态等诸多因素。只有城市的全面的、综合性发展的水平高了,外国人的大量流入才有可能。以南京为例,一组来自公安、教育部门的数据显示:2002年,在我市长期居住的外国人有4583人,当时在南京读书的“小老外”为234人,分别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有171个国家14500余人常住南京。10年时间,常住外国人口激增了3倍以上,南京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就需要城市提高综合性的发展水平。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了解阿拉伯人的情况,再以此扩大研究范围,为南京“国际化”都市的建设添砖加瓦。

1.3研究方法

本课题组采取实地调研的实践研究方法展开课题研究。

1.3.1实践思路

(1)为什么选择这一课题进行调研?

南京及周边地区聚集一些阿拉伯留学生、商人等,由于语言问题,他们在生活上面临诸多困难。作为阿语学习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这方面作出贡献。

(2)为什么选择南京及周边城市作为调研中心?

南京地处长三角工业区,经济发达,历史文化背景悠久,教育资源丰富,周边范围几百公里内有著名的小商品交易城市义乌,并毗邻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地理条件优越,因此相较于中国其他地区,阿拉伯人的数量众多。

1.3.2实践方法

为了使我们实践效率高效化,圆满完成我们的实践预期任务,我们采取如下一些方法进行实践:

首先,对南京及周边地区阿拉伯友人进行问卷调查。

由于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区位优势,相较于其他地区,这里阿拉伯友人数量较多,有进行问卷调查的广泛基础:

(1)位于南京三山街的净觉寺,每周五都会有很多阿拉伯人前去礼拜,礼拜结束后是进行问卷调查的好时机。

(2)位于南京上海路南秀村的阿拉伯餐厅,每周都会有阿拉伯人前去消费,也可以进行问卷调查。

(3)义乌小商品城有众多阿拉伯商人。

(4)在南京、上海留学的阿拉伯学生居多。

然后,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阿拉伯友人进行访谈调查。

在问卷调查中,通过交谈发现部分有代表性的阿拉伯友人,例如健谈者或生活时间较长者,开展访谈,力求发现更多问卷中忽略的问题,使得整个调查更细致具体,结果更贴近实际。

2.课题实践调研

2.1问卷例题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的是匿名随机调查,共回收228份有效问卷。其中义乌120份,上海48份,南京60份。由于宗教等原因,228份问卷均来自男性受调查者。从国家上看,主要有八个国家,比例如(表1):

表1

我们可以发现,受访者中,国家很发散,以西亚国家居多,其中也门最多,达到了21.06%。

2.2问卷抽样分析

上面说到了也门人数最多,我们暂且以该国作为分析样本。继续调查出国的原因,可以发现(表2):

表2

出国学习是最主要的原因,占到了一半,其次是工作,然后才是旅游和其他。由于大部分人出国的原因是学习,继续了解他们在中国生活的时间长短,可以发现(表3):

表3

五年以上的人居多,这其中基本都是学习和工作的人。调查中了解到,来中国学习的阿拉伯人大部分都以读研和读博为目的,这需要的时间就相对较长,所以在南京的时间也较长。为什么也门人在中国生活的时间较长,据了解,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也门就选派了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所以他们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多。

因为本次实践的目的旨在发现阿拉伯友人在中国生活的问题,我们选择关注生活了五年以上和三个月左右这两类人群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两类人群面对的最大问题都是交流问题,即使在中国生活了五年以上也不例外,这很符合现实情况,外国人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交流的问题。但两类人的区别很明显,生活了五年以上的人群面临健康问题,占到了34%,而生活了三个月左右的,健康问题在最大困难中的比例仅占了3.9%,居住问题是他们面临的第二大问题,占35.3%。在调查走访中,本团队了解到,初到中国的阿拉伯人,由于对各方面情况不熟悉,如何解决住宿是个大问题,而生活五年以上的则不存在住宿的大问题,相反,生活久了,生病就医的情况就会出现,而即使生活了很久,但是在购买药品和看病过程中,由于医学术语等一些问题造成的语言沟通带来的障碍很大,因此产生了以上结果。

2.3话题分析

2.3.1阿拉伯人的饮食习惯分析

阿拉伯人的饮食习惯和中国人有非常大的差距,不吃猪肉大多数人都了解,但是对不吃已死之物可能了解的人不多。在调查中,特意询问过阿拉伯朋友,他们对于南京的特产“鸭血粉丝汤”都表示不能接受,因为在他们的饮食习惯里,吃动物的血是完全不能理解的,所以即使我们觉得是美味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可能就是“饮食灾难”。而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饮食习惯,更是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个民族的文化风俗。如果不知道这些情况,就很有可能造成一些不愉快,甚至是纠纷。所以,我们研究这个课题,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饮食风俗习惯并把这些介绍给大家,让大家有一定的认识,也为了在南京青奥会召开之际,为更好地服务青奥作出贡献。

2.3.2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

中国与阿拉伯世界有2100多年的交往历史,双方的关系经过历史的纵深考验已日臻密切。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为中阿人民的友谊谱写了历史的辉煌,苏莱曼、伊本白图泰等阿拉伯旅行家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社会状况介绍给阿拉伯人民。自19世纪初,中阿双方的文化交流从未中断,贸易往来更令人欣慰。2006年1月,沙特阿拉伯王国新任国王阿卜杜拉上任后,将中国确定为其首次出访的目的国。叙利亚复兴党与中共之间有多年的密切政治合作。近年来,中阿高层深层次会晤频繁,双方共商相互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与地区问题,为中阿经贸往来打下了更加牢固的合作基础。

阿拉伯世界有丰富的资源,但技术欠缺与劳动力匮乏,为中国在阿地区投资(技术、劳动力)提供了机遇。同时,中国的商品、技术、劳动力能适应阿地区的社会环境。例如:能源开采、冶炼加工、民用建筑、汽车技术、铁路修建、通讯器材、电子产品、服装纺织、化工产品、海水淡化、矿藏开采、矿山机械、船舶制造、食品与药(保健)品、沙漠治理,等等。近几年,以埃及为主的阿拉伯国家,“汉语学习”的势头日益高涨。该种趋势,会刺激阿拉伯民众通过语言更进一步寻求彰显汉语言―中华文化精髓的产品。

第三产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旅游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发展成完整的体系和规模,旅游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中最快发展的一个行业,同时是第三产业中最大发展的一个行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阿拉伯的旅游业是跨国经营的,在此过程中会出现过剩的生产要素,这些过剩的生产要素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跨国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可行性。旅游业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地理距离长短也影响着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旅游业的发展。因此,中国想要开展与阿拉伯世界的贸易经济发展与合作,旅游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旅游贸易也是具有可行性的。

目前的中阿交往中,整体而言,双方之间的文化交往相对滞后和薄弱,不及双方间的政治交往和经贸交往那样密切,成就较为逊色,这种状况,显然与双方之间日益加强的政治关系和不断增进的经贸交往很不相称。鉴于此,在未来的中阿交往中,应当在发展经贸交往的同时,更加重视文化交往,进一步丰富文化交往的内容。

除了与经贸交往相对的文化交往外,事实上,在经贸交往中还存在文化因素,简言之,经贸交往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交往。具体到中阿经贸交往来说,双方各自都有十分独特的经济文化(包括商业伦理、企业文化等),二者既有共同和共通之处,又有不同和差异之处。从事中阿经贸交往,对此要有所了解,知己知彼。特别是要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所了解,否则,就会在行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造成误会,带来损失。据说有一个国际知名公司在卡塔尔进行商业谈判时,由于对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缺乏了解,公司负责人竟然携带白兰地酒意欲在有关仪式上与合作者共同庆祝,结果适得其反,双方不欢而散,甚至使该公司成为在当地不受欢迎的公司。也曾有中国公司为了博取消费者的喜爱,竟在出口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牛仔裤口袋上印上阿拉伯文的“清真言”,结果该批货物不仅未能销售出去,反而全遭封杀。类似事件在涉阿经贸交往中并不少见,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忽视了经贸交往中的文化因素。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十分密切,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由于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在贸易交往中带来的摩擦可能导致巨大损失。我们也能看到,国内对于阿拉伯及穆斯林的了解少之又少,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做得更多更好。这样看来,我们对于南京及周边地区阿拉伯人生活情况的调研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尽力做好这次调研,为推动阿拉伯人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文学方面的交流作出自己的贡献。

2.4实践成果总结

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受访的阿拉伯人和生活中国的其他外国人一样,遇到的最大问题仍然是交流问题。由于语言不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文化差异、饮食习惯、消费习惯等一系列问题。但这些问题因为语言的障碍进一步放大化,这恰恰是阿语学习者能作出贡献的地方。

本团队觉得,从我们自身来看,应该加强自己阿拉伯语专业水平的提升,以便更好地和阿拉伯朋友沟通交流。从高校方面来看,应该在阿拉伯语基础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强化学生了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意识,培养对该语言国家背景文化的进一步了解。从社会角度来看,虽外国人尤其是阿拉伯人在华、在宁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是社会对于阿拉伯人的了解知之甚少,实践中就发现对于阿拉伯人的许多误解。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及华东第二大城市,在国际化发展的路途上应该加大对于外国文化的关注和宣传。只有加大宣传力度,才能让更多民众正确认识这一群体。

从本文开头的背景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中阿贸易往来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商人到中国从事商业活动,由此可以形成服务这一群体的各行各业,这其中也必将蕴含巨大商机。仅从南京来看,阿拉伯餐厅就少之又少,而阿拉伯人所面临的饮食问题又很突出,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在这方面都大有可为。例如上海在清真食品方面甚至设立了专门的法律管理条例,加强建设与监管,这些都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当然,由于实践时间有限及本团队思考的局限性,还有很多后续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比如,从阿语学习者的角度,应该如何更好地为这些阿拉伯人提供帮助是我们在今后会继续思考的问题。而社会能从什么角度引导民众正确认识和了解这个看似神秘的群体,也是在以后的实践中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3.结语

从选定课题开始,课题组成员都想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做一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但是万事开头难,为了做好此次实践,课题组成员多方咨询,终于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实践模式。又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仔细揣摩问卷题目的针对性和覆盖性,才将问卷内容敲定,并翻译成阿文。实践过程中,四个成员分多地进行实践,重重困难,课题组成员后期的材料整理也耗时近一个月,但这些困难最终都被克服,最后的结果来之不易。

在中国,特别是在南京及周边地区生活的阿拉伯人为数众多,他们主要是出于学习和工作的原因在这里生活,而由于语言沟通上、、生活习惯的差异,他们主要面临就医及饮食居住的问题,南京地区的阿拉伯餐厅数量偏少,他们对于食物的要求又比较特殊,这将是课题组成员后期关注的重点问题,同时希望能在南京青奥会举办之前,能了解更多地情况,对南京及南京市民更多地了解和接受阿拉伯人及文化作出一些贡献。

同时,本团队成员深知,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些差错和遗漏,而且这样的调研不可能在一个月内就有很大突破,暑期实践虽然结束,但本团队的调研远没有结束,本团队会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力求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崔林杰.独立学院阿拉伯语专业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考试周刊,2012(36).

[2]崔林杰.全面学分制下阿拉伯语专业教学管理创新的若干尝试.考试周刊,2013(82).

[3]丁俊.中阿经贸交往与文化交流.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0第一辑).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4]李楠.浅谈中国――阿拉伯文化旅游与经贸发展.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